《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2024-07-06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篇1

回顾•拓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积累鲁迅的名言。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

2、方法与过程:1.结合课文、资料来回顾交流。读、背等方式的运用来理解、积累名言警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感受语文的乐趣,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鲁迅,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积累、丰富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先生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认识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展开丰富联想。……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日积月累。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三、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

2、学生自读。指名读。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

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搜集此类故事,与同学们交流。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篇2

1984年, 上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与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合署办公, 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了教研、进修和科研三结合的师训模式。

为了促进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1994年上城区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跨世纪园丁工程”;

为了给教师提供更多更大的交流与展示的平台, 1997年实施并不断完善了以区教育学院、基层学校为主要阵地的“四级培训网络”;

为了突显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主体性, 2000年率先进行了“专题化、菜单式、互动型”的“研训一体”的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

为了促进教师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开放, 2003年率先在师资培训工作中试行“教师教育券”, 将培训的选择权交给教师;

为了拓展继续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积极开拓基于计算机及网络的师训新途径, 开展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育“研训一体”的实践研究;

为了给拔尖教师成长提供平台, 相继成立了“张化万浙派名师培养工作站”和“小学数学名师工作站”, 为拔尖教师量身定制培训方案, 采用研究生式培养方式引领教师自主成长。

上城教师教育的五十年, 是薪火相传、英才辈出的五十年, 是孜孜以求、创新学术的五十年。五十年来, 我们努力营造教师成长新环境, 构建教师教育新机制, 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 形成了教师教育的新体系。

一、固本强基, 制度保障, 营造教师成长新环境

(一) 名师荟萃, 壮大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母机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 教师培训院校不仅应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 更应该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加油站”。因此, 上城区教育局一直重视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 努力促进和帮助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成长。

20世纪80年代末, 区教师进修学校率先招聘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其他专业人才, 以此来提高区教师进修学校研究人员的理论研究水平。2007年, 为进一步优化上城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队伍建设, 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更好地发挥上城区教育学院“培训、研究、指导、评估”的职能, 努力打造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中间地带”, 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推进上城区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面向全区公开竞聘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人员。目前, 上城区教育学院共有43名教职员工, 所有教师全是本科以上学历, 博士1名, 硕士3名;教授1名, 副教授26名。16人参加了新课程改革的教材建设工作, 拥有7位知名的省特级教师。他们中有省功勋教师、全国曾宪梓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代小学数学》主编、特级教师张天孝, 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现代小学语文》主编张化万,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特级教师朱乐平。

为了更好地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教育研究机构合作, 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 2007年, 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更名为“上城区教育学院”, 按分类设岗、整合职能、集中管理原则, 学院设“一办二站五部”———学院办公室, 张化万名师工作站、小学数学名师工作站, 学科研究部、师资培训部、教育科研部、信息资源部、教学评价部, 成为一所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新型教师培训机构。

(二) 完善政策, 提供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保障

“九五”期间, 区教育局先后制定了《上城区跨世纪园丁工程实施意见》《上城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细则》《关于加强上城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明确规定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筹集和使用办法, 明确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考核办法。这些政策的制定为师资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十五”以来, 我区又出台了《上城区“十五”人才优质化工程意见》《上城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人才工作的决定》《上城区特级教师评选管理暂行办法》等多个政策性文件, 进一步明确了区、校两级在教师培养中的主阵地作用, 加大了教育人才特别是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同时, 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也加强投入, 不仅落实了人均2000元/年的师训专项经费, 还设立新课程培训专项经费100万、干训专项经费100万元。

同时, 我区还通过多层次的评比活动, 给教师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结合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 我区分别设立了新苗奖、新秀奖、风华奖、能手奖、红烛奖等奖项。实施了五阶段获奖教师专业成长助力计划, 通过“导师团队指导”“继续教育绿色通道”“课题研究资助”“项目成果资助”“校本研修互助”等策略激励全区各阶段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同时, 鼓励学校开展30%骨干教师的评选, 逐步形成不同层次的教师专业引领队伍。为推动顶尖教师脱颖而出, 对特别优秀的教师设立了“上城区特级教师”称号, 这既是对更多优秀教师的肯定, 同时也为推荐省特级教师储备候选人。在2007年, 上城区教育发展基金会还设立了“白杨”奖和“丰叶”资助项目, 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资助、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和参加脱产研修活动。

二、研训一体, 面向需求, 构建教师教育新机制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和杭州市教育局的部署, 结合自身实际, 我区构建了教研、科研、培训与信息相结合的师训运行机制, 并根据教师需求, 大胆引进市场运作机制, 提高教师教育的实效性。

(一) 构建三结合运行机制

20世纪80年代, 我区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教研、进修和科研三结合的师训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相结合运作机制。

1. 教研与师训相结合, 以教研充实师训

加强教研与师训结合, 把日常的教研活动作为师资培训的一条重要途径, 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班”就是我区最早将常见的教研与师训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 也是近年来新课程培训中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 校本研修也是师训与教研相结合的重要形式。为了更好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 在学科研究部的组织下, 我区连续多年开展教研组长培训, 并多次举办教研组长专题展示日等活动。以“先进教研组评比”“区校本教研示范学校评比”活动为载体, 推动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研究。仅2007年, 我区就有3所学校被评为省级校本教研示范学校。

2. 科研与师训相结合, 以科研提升师训

2003年, 我们就提出了“师训课题化”的要求, 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 把受训对象纳入到课题组, 在研究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进一步提高师训工作的学术含量, 促进师训的深层次发展。据统计, 2007年以来, 我区国家级立项课题1项, 省级立项课题22项, 市级规划和课改专项课题12项。有1所学校获得了省级教科研先进集体, 2人获得了省级教科研先进个人, 8项课题成果和8篇论文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其中, 有44项课题成果分获市一、二、三等奖。教育科研成果的获奖过程, 也正是上城区一批又一批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

3. 资源与师训相结合, 以资源支持师训

为适应新时期师资培训的需要, 我区努力实现新课程师训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结合网络教育的特点, 在师训中试行网络多点互动, 即借助网络让几个不同学校的受训者与教育者互动交流研讨, 在角色互换的情景中实现教学相长。我区积极开拓基于计算机及网络的师训新途径, 将网上研修作为传统研训方式的重要补充。以上城教师研修网为平台, 以特级教师、教研员、骨干教师为核心, 以实验学校为阵地, 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通过网络, 实现知识的自我管理及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开设“网上论坛”“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形式, 使教师们不出校门, 就可以方便地与同伴交流, 向专家“面对面”请教, 逐步建立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反思、互动共进的长效机制与有效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配合新课程实验, 教育学院信息资源部积极尝试课程资源的建设与整合, 重点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开发了一批围绕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资源, 按照各学科知识的特点进行资源的分类和建设。目前, 信息资源部拥有各类教育视频节目3000多个, 容量达3TB;各类学科教学资源200GB;收集各种软件近200GB, 为教师的网络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上城教师研修网”是上城区教育学院为全区教师的自主培训构建的一个优势资源共享共建的平台。

(二) 试行“教师教育券”

为促进教师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开放, 2003年上半年, 我们首先在师资培训工作中试行“教师教育券”。根据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学分要求, 区教育局按每位教师每学期18个学分的标准统一向基层学校发放“教师教育券”, 教师可以凭“教师教育券”自主选择教师培训机构, 师训机构凭收到的“教育券”向区教育局兑换相应经费。这种“按需确定培训内容、有偿参加培训活动、自主选择培训项目”的培训模式, 将师资培训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通过转换机制, 既满足了教师个性化的培训需求, 同时对教育学院的研究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促使培训者时刻关注培训对象的需求, 不断改善教师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质量。

尽管“教师教育券”没有全面推广, 但面向教师需求、引入市场机制和采取分层培训等理念已在我区的教师教育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三、按需设计, 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

近年来, 我区注意研究师训规律, 大胆探索师训形式, 走出了符合上城区基础教育实际的师训之路。

(一) 倡导自主, 实践“专题化、菜单式、互动型”的全员教师培训方式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固有职能之外,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意见交换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在各级各类培训中, 我们的培训者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为了突显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主体性, 我区大胆探索“专题化、菜单式、互动型”的全员教师培训方式。区教育学院每学期初由师资培训部排定全学期教师培训的各种菜单, 让培训教师自主选择培训内容, 自己点菜单参加培训。无论是采用“短、平、快”的方式, 用一周或半个月时间进行的学科短期专题培训, 还是2年240课时的骨干教师的系统培训, 都坚持采用互动式的培训方式。这种互动型教学方式, 使学员在与伙伴、学员和专家的对话中提高自身素养, 引领教师自我反思, 提高专业水平。2002年至2008年底, 我区先后组织了为期2至3个月的小学数学、小学语文脱产培训班15期, 较好地实践了互动式的师资培训方式。

正是这些专题培训班的举办, “专题化、菜单式、互动型”这一新型的教师培训方式在全区乃至省内外得到了广泛推广。

(二) 关注个性, 探索“成长性、个性化、全景式”的骨干教师培训模式

在近年来开展的拔尖教师培养中, 我区更加重视个人综合素养的培养, 度身定制, 为他们的成长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2006年, 我区成立了张化万浙派名师培养工作站。工作站期望达成骨干教师四方面的改变, 即: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工作方式的改变、思维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采取了借脑培训、借书培训、“杂交”培训和支教扶贫等多维创新的培养途径打造高质量名师。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领衔的小学数学名师工作站, 则通过“一个讲坛、一本刊物”, 为学员创设精神对话、沟通思想、交流心得的机会与平台。工作站创办的“大家讲坛”, 试图在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让大家面对面地交流, 开启思路, 扩大视野, 增添智慧, 学员交流的刊物取名为《生命与数学》, 积极倡导学术争鸣, 让每个学员收获“不迷信权威, 要独立思考;不感情用事, 要据理判断;不随波逐流, 要坚持真理”的品质。

(三) 多管齐下, 形成“多维度、众途径、全方位”的全员育人教育理想

在教师教育过程中, 我区重视树立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 从多个维度、各种途径共同影响教师的成长。除了常规的教师培训外, 我们积极尝试以下一些新的途径。

1. 精神导师

无论是新教师班还是骨干教师班, 作为每项培训的必修内容, 我们都会邀请名师大家谈自己的成长历程、谈个人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与认识, 与学员们进行“精神对话”。名师们不仅在教育教学方面对学员进行点拨, 还通过身体力行对学员进行价值观、事业观的指导, 学员们则通过与名师“面对面”近距离的接触, 感受名师们的教育激情与奉献精神, 感悟做人做事治学的真谛。

2. 对口支教

“扶贫支教”也是我区全员育人的一大措施。除了晋升职称要求之外, 鼓励骨干教师以志愿者身份与全区相对薄弱的学校结对, 发挥其辐射和指导的作用。同时, 每年我区会组织骨干教师去对口地区上课交流, 扶贫支教。对口支教的锻炼平台既能为我省、市的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做贡献, 同时也是锤炼教师师德, 培养意志品质, 磨炼教学技艺的一大途径。

3. 爱心体验

2008年, 我区在杨绫子学校设立了“残疾人爱心教育体验基地”。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 要求全体新教师必须有两天的特殊教育助教实践, 后备干部需有一次调研走访活动, 骨干教师应作为志愿者到基地开展爱心体验。而名校长培养对象必须有特殊学校实践经历, 通过走访调研、参加活动、听课评课、助教、支教、挂职等方式, 走进特殊教育, 了解特教教师的工作生活, 感受特教教师的教育激情, 学习“杨绫精神”, 关注生命, 进一步将强烈的生命意识自觉贯穿到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去。

四、多维拓展, 形成教师教育新体系

一直以来, 我区十分重视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合作, 提高本区域内教师的学历水平, 拓宽教师学术视野。2008年, 我区与浙江教育学院合作, 挂牌浙江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与教育管理分院, 设立了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总站小学语文名师培养工作站和小学数学名师培养工作站。另一方面, 通过研修网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培训菜单公布给各基层学校, 组织我区骨干教师、教研员参加由高等院校组织的高水平的专业培训。

随着教师教育需求的日常化、个性化、校本化, 我区在基层学校建立多个培训基地的同时, 还将培训的平台向每一个基层学校延伸, 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通过《城市区校两级师训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 着力构建健全的培训网络。为充分利用我区名师、名校长的资源, 发挥校本培训先进校的示范作用, 凝聚发展力量, 实现学校在场培训的效率最大化, 为学校校本培训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 我区还聘请了区内外优秀教师、知名专家、学者, 组成“校本培训支援团”, 在全区范围内建立3个教师教育校本培训援区。援区内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教学需要, 及时提供指导、咨询和信息服务。培训网络的构建和完善, 走出了一条中心城区师训网络有效运作的新路。

在注重教育内涵发展的今天, 培训已成为教师的一种行走状态。如何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面教师的继续教育的需求?如何利用我区现有的名师、名校长的资源实现在场培训的效率最大化?我们一直在探寻新的培训机制与模式。我们的理想是为上城区每位教师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培训服务, 架起教师成长的“立交桥”。基于这样的考虑, 我们找到了“全员”和“优质”两个关键词, 实施了“三个一”计划。

(一) 一个计划助力30%

为扩大骨干教师的培养, 我们出台并启动了《上城区五阶段获奖教师专业成长助力计划》。针对教师的各个教龄段, 我们开展了“新苗奖”“新秀奖”“能手奖”“风华奖”“红烛奖”评比。此奖项由区内每所学校 (包括幼儿园) 的30%的骨干教师分享。结合五个奖项的评选, 制订并实施《上城区五阶段获奖教师专业成长助力计划》, 一方面打破了名校对奖项的垄断, 让所有学校的教师拥有同样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各阶段的骨干教师都有发展的目标, 并根据各阶段教师的特点和不同需求为他们的专业成长助力。我区为五阶段骨干教师设计的专业发展“专项培训助力”方案, 内容分公共模块、专修模块、自主模块三大部分。

(二) 一支团队引领70%

为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要求骨干教师或团队分别带徒, 为此我们开展了“上城区校本培训师”的培训工作。校本培训师这支队伍是校本研训的智囊团, 他们既是活动的组织者, 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我们依靠这支队伍的优化不断完善校本培训课程, 为一线教师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食粮。

(三) 一个平台覆盖100%

为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及交流, 2008年10月, 上城教育网络研修平台正式开通, 区内每位教师都有一个账号, 实现了网络研训的全覆盖。上城教育网络研修平台共分4个版块, 即“教研互动”“课题管理”“教育资源库”和“教师培训”。比如, “教师培训”版块实现了培训的网络化管理, 教师可随时看到区内举办的各项培训活动, 在网上进行报名, 并能获知个人的培训进度。借助这一平台, 上城区的任何一位教师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学习, 只要他需要;上城区的任何一位教师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 只要他可以连接到网络研训平台;上城区的任何一位教师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学习, 只要他喜欢。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设计 综合学习

【中图分类号】H193

小语高年级每组教材后,都配以《回顾·拓展》性的综合学习。从内容上看,体现了时代特点与意识,体现了弹性与开放性,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操作性。而“回顾”是对所学知识的反思和领悟,促进“温故而知新”;“拓展”是知识内容的延伸和扩展,是知识饱和积累的飞跃。因此,对这部分教材的内容,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教师包办代替。如果这样,就违背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削弱了教材应有的教育力量。

一、搜集

搜集是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按照教材的要求、教师的布置,通过一定的途径进行相关资料获取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农村学校所处的环境,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必要的指导。如,搜集资料的类型、内容和时间等,明确方向性和指向性,以免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水份过大,能用的少,摒弃的多。这不仅会让孩子们付出了无用劳动,也会挫伤孩子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对今后活动带来负面影响。

1.个体搜集。是以个体学生为单位的搜集方法。这种方法强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活动方式。在活动中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及分析、判断能力。也就说每个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都要对自己所搜集资料的方向和取舍做出与要求有关的决定。如义教版小語五年上“回顾·拓展三”。

2.小组搜集。是按照知识内容的要求,再根据学生个人备查能力的大小,也就是根据学生中谁家有上网的电脑或有一定量的藏书,去划分小组,这样才有可能使每个小组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小组搜集活动,理强调的是合作学习。如,义教版小语五年上“回顾·拓展四”。

3.集体搜集。是指那些知识内容学生个体或小组都无法独立完成或具有特殊意义的,由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电脑进行网络查询的一种资料搜集方法。如,义教版小语五年上《回顾·拓展七》 “交流平台” 中的问题 ① “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了哪些新了解?”要想完成这个问题的资料搜集,单纯的让学生去做,尤其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很困难的。第七组教材中的四篇课文所表述的内容,只是点而已,代表不了问题①的全部,也不可能让学生对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的成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讲,也不可能做到全部了解,也不可能要求那样做。但起码通过资料的搜集,让学生在占有更多资料后,对历史和现在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同时,也通过资料的链条,将所学知识有效的串结在一起。毫无疑问,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过程。如果组织的好,将是一举三得。问题①做好了,下一个问题不仅迎刃而解,而且将会使学生在完成第二个问题时,得到知识与能力,技巧与德育的同步升华。问题 ② “在搜集和运用资料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如,搜集到了哪些资料?是通过什么途径搜集到的?运用了哪些整理资料方法?在哪些地方用上搜集到的资料?”

4.教师搜集。让学生搜集资料,教师更要搜集足够的资料,否则,你就无法在展示中,确定学生资料的优劣,无法给予学生的资料做出正确的评价。当然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这样做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二、交流

交流是把各种形式搜集来的资料,在小组中进行展示的过程。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一般要完成以下几项内容:

1.完成资料的筛选,保留更符合教材要求的资料

2.确定小组的代表资料,确定小组发言人,以备全班展示。

3.小组里确定1—2人负责对个人及小组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对小组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归类保存,小组共享;对价值小或暂时认为无价值的资料也不要马上扔掉,也许以后用得着,抑或可达到警示作用。

三、展示

展示就是把各小组的代表资料在全班进行交流,并取得全班学生评价的活动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要做好:

1.对学生在展示中的资料,要给予客观地积极地评价,切不可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而把本来不正确或不十分正确的答案,当全优拔高评价。如,听课时,有一位教师在处理类似这样问题时说:“只要你动手去做了,不管搜集到什么样的材料都是对的。”还有教师,在评价时说:“你们动手了,也动脑了,可惜,搜集的资料实在是有用的太少了啊!”否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听了这样的课,笔者想了很久。诚然,社会上有这样的评价,说一个人好,就好得成了完人,说一个人不好,就贬得一无是处,这样的评价无疑是不正确的。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是稚嫩的心灵,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所以,对待学生要全面、客观、公正,既要保护孩子们的积极性,又要善意地指出其不足,用积极地发展的眼光去对待他们、去评价他们。

2.教师展示。当学生展示后,教师也要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学生面前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可以在不同中找到差距,在相同中体会成就。同时,也有意识地进行了材料的互为印证,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了师生间的主导与主体的学习伙伴关系。

3.资源共享。通过展示,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各组及教师所展示的内容进行选择,把入选的资料再进行综合,然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全班共享。

《回顾·拓展》是课改后教材的一大亮点,它促进了学生有目的的动脑、动手的实践活动,实现了对主题教材知识点的综合、创新与升华,收到了知识学习于课堂,成就于课外的预期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这部分的教学,让“亮点”发挥出它应有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周光义.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语文学刊,2014(10):348.

[2]杜洁琼.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2(03):78-79.

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

3、积累鲁迅的名言。

4、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教 学 过 程

一、交流平台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先生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认识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那么本组课文中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子的?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展开丰富联想„„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日积月累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千夫:众多的人。孺子:小孩子。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空耗:白白地消耗。无异:没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三、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

2、学生自读。指名读。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篇5

设计

教学目的

.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交流在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3.从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4.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点: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

教学时间:两时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西部情况介绍、发展状况、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阅读并背诵古诗词。

3.搜集与诗词有关的趣味语文故事。

一、交流平台

(一)内容回顾,资料交流。

.教师用展示本组四篇文内容,并配以旁白:在近两个周的时间里,我们与蒙古族同胞共话夕阳,我们走进了古老苍凉的雪域高原,观赏了风沙漫卷的茫茫戈壁上顽强生存的白杨。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西部的旖旎风光还历历在目,西部建设者可歌可泣的故事还萦绕在我们脑际。

2.相信你们收集到的资料更多,能介绍给我们大家吗?

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文资料,并谈谈自己对西部的感受。(可以利用展示台)

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引导:

西部的过去、现在、未来

西部的建设与发展

西部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西部的旅游与开发

西部的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

西部的教育,西部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

(二)回眸文内容,揣摩写作特点。

.快速浏览文《草原》和《白杨》,并思考这两篇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

(1)把这两篇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或者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推荐给大家,并说说原因。

(2)你认为这两篇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分别说一说。

(如:场面描写

人物对话的描写

借物喻人(借赞扬白杨树来赞扬西部建设者)

景色描写中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

3.全班交流、点评。

(三)畅所欲言,尽情交流。

.在学习中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

3.总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我们、你们、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必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必将会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

二、日积月累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然后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请学生把前收集的一些古诗同大家一起交流、欣赏,互相激励和启发。

3.建议学生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4.安排时间让学生把喜欢的古诗或诗句摘抄到好词佳句本上。

三、趣味语文

.阅读趣味语文故事,想想讲了什么,故事的趣在何处?

2.交流:

(1)故事讲了什么,它有趣在什么地方?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分组讲讲你外收集到的趣味语文故事。然后把评出的最有趣的一个故事推荐给全班同学。

4.全班交流学生推荐的趣味语文故事。

.师生共同推荐前搜集的诗词名篇。喜欢的学生可诵读或者吟唱。

四、总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徜徉在精彩的名篇佳作里,品读着精妙的语言文字,感受着它们传递出来的情感,我们不禁流连往返。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标版第九册《回顾

拓展六》 【教材分析】:

这次回顾拓展共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课外书屋来培养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交流平台是回顾本组课文中关于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并体会它好在哪里。日积月累安排了关于诚信、孝敬和立志的名言警句。课外书屋安排了学生非常喜爱的漫画作品《父与子》。漫画讲的是妈妈让爸爸叫书迷儿子吃饭,儿子到了餐桌旁,爸爸却被书迷住了,妈妈儿子只得让儿子去叫爸爸。【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语文教学与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还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发散性的教学,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词语盘点和日积月累的内容旨在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及时的书写,在弄懂句子意思的前提下背诵。为学生习作和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交流平台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怎样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父母之爱的,在学生感悟书中范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迁移,找一找自己习作和课外书中类似的描写,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完成第三学段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这一学段目标。课外书屋通过让学生了解漫画大意、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说说漫画内容、拓展阅读课外漫画,既培养了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扩展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面。

【教学目标】:、通过“交流平台”,整合单元学习内容,拓展学习内容,复习、巩固本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并体会其好处,学以致用。

2、引导学生理解和积累一些有关诚信、孝敬和立志方面的名言警句,并从中受到教益,学会做人。

3、学会“读”漫画,在“读”漫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欣赏到高于漫画本身的东西,感受漫画的趣味性。【教学重难点]:

1、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

2、读懂漫画内容,并试着讲一讲。【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

1.准备自己的习作本或读过的课外书.2.了解“日积月累”中全诗的意思.3.阅读漫画集《父与子》.【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题

整体把握

1、孩子们,《回顾 拓展》是本册教材的一大特点。在前几个《回顾 拓展》的学习中,大家都说收获很多。今天,我们将走进新的“回顾 拓展”中,(边说边板书:回顾 拓展六)相信大家又会有新的收获!(指板书)请齐读!

2、快速浏览《回顾 拓展六》的内容,从整体上大略了解其内容。

学生看书,老师板书: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课外书屋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就利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兴致盎然的去联系旧知,学习新知,然后,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对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交流平台”

1、本组的导读早已让我们思考了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也分别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思考并解答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再来交流、整合这一知识点,相信大家不会感到困难和陌生,同时也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

2、自主阅读,了解内容,明确要求。

3、分类再读,体会好处。

4、汇报“读”的收获。教师适时板书:外貌

动作

语言

5、快速读读本组几篇课文中这样的语句,体会其好处,然后与同伴交流。

6、用课件展示几句从课外资料中搜集的这样的语句,引导学生体会其好处。

7、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其好处。设计意图:【交流平台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怎样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父母之爱的,在学生感悟书中范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迁移,找一找自己习作和课外书中类似的描写,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完成第三学段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这一学段目标。】

三、完成“日积月累”

1、对于语文学习,“日积月累”尤为重要。积累越多,运用越灵。今天的“日积月累”,是关于诚信、孝敬、立志的名言警句,相信又会让你们喜欢!

2、自读,提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师生共同解决。

3、悟读,思其意。

4、对读,互读,齐读,明其意。

5、熟读成诵,牢记于心。

6、交流课外搜集的类似语句,拓展积累。

7、选择其一作为座右铭。设计意图:【日积月累的内容旨在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及时的书写,在弄懂句子意思的前提下背诵。为学生习作和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四、领略“课外书屋”

1、我观察了很久,发现你们很喜欢看漫画。其实,人们都喜欢看漫画。为什么呢?因为漫画常用简练夸张的手法和幽默、诙谐的内容来讽刺或赞扬人或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十分有趣的漫画。(边说边板书:漫画)请大家先自己观察书中的一组漫画,你能从中看懂些什么?有哪些地方看不明白?

2、自主阅读漫画下面的文字,了解漫画选自何处,作者是谁,“讲”的是什么故事,反映了什么。

3、再自主细看漫画,有哪些新的收获?是否觉得很有趣?

4、多向交流自主看漫画、读文字的收获,体会漫画的作用和特点。老师适时板书:《父与子》

5、教师用课件展示几组漫画,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悟。

6、交流课前搜集的漫画,师生共同分享漫画的趣味性,从中受到教益,引发思考,明白道理„„

7、自主画漫画,请同学或其他人欣赏,并请他们提提意见,再修改。自已满意后还可投稿。

8、推荐德国著名漫画家及他的世界著名漫画集《父与子》。设计意图:【课外书屋通过让学生了解漫画大意、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说说漫画内容、拓展阅读课外漫画,既培养了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扩展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面。学会从漫画本身读到高于漫画本身的东西,从而受到教育】

五、师生共同总结《回顾 拓展六》的学习内容,整理学习收获。

设计意图:【及时的小结,除了能对所学知识做一个复习、回顾、总结,更重要的的是会让他们把那些解决过程中的智慧闪光点留住。】

六、作业

1、在课内外阅读时,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并体会其好处;在写作中,运用阅读中学会的方法准确、生动、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并体会其好处。

2、课外搜集与“日积月累”类似的句子,工整地采摘在采集本上,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作为座右铭贴在书桌的右上角。

3、请家长或小伙伴欣赏书上的漫画和自己画的漫画,并把漫画的内容、反映的主题“讲”给他们听听。

4、上网欣赏更多的漫画。设计意图:【恰当的作业,除了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做一个巩固、复习,还能有意识的引导他们把知识的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某组教学内容本身的“回顾”、“拓展”,而应该把它嵌放在一个“大语文教学观”的理念之下,这样,这一新生事物才会显得更有生机和魅力。】

附相关链接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全部标本来源于本院2007年4月至11月门诊健康体检者和住院患者, 把500例归纳为23种模式进行分析, 其中男351例, 女149例, 年龄6~88岁, 平均年龄47岁。

1.2 仪器与试剂

北京万泰乙肝酶联免疫试剂

2 结果

把500例归纳23种模式, 结果见下表。

3 讨论

检测500例的血清五项HBV标志物中, 全部阴性的占25.6%, 单抗-HBs阳性占19.6%, 为健康人群两种常见模式。

H B s A g阳性、H B e A g阳性、抗-H B c阳性 (大三阳) 与HBsAg阳性、HBeAb阳性、抗-HBc阳性 (小三阳) , 占全部病例的8.8%, 为乙肝患者两种主要常见模式。

HBsAg相关模式:单纯HBsAg阳性9例, 占1.8%, 其原因可能为HBsDNA部分或全部整合到肝细胞DNA中, 变成了肝细胞D N A的一部分。在此种情况下, 只要肝细胞繁殖, 整合的H B V-DNA也复制, 也可只产生病毒抗原, 其原因可能是肝细胞只整合了能产生HBsAg的那部分基因, 整合的HBsAg可能永久存在, 但绝无传染性[1]。

H B s A g和抗-H B s相关模式:绝大多数血清抗-H B V阳性者, 可认为过去感染, 有免疫力;但也可同时发现抗-HBs阳性, 有可能处于病毒清除的过渡阶段, HBsAg逐渐清除过程中抗-HBs已出现, 但仍有残存的HBV未被彻底削灭;抗-HBs虽因自然 (野生株) 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 但对后来的HBV变异株却不起作用, 后者仍有HBsAg的表达而被检出;HBsAg含有亚型抗原决定簇, 主要有adv、adr、ayw、ayr等, 不同生物公司制备HBsAg过程 (抗原的提纯、包被的标记等) 中可能针对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来制备抗血清, 造成HBsAg和抗-HBs同时检出[2]。表中第6~13组属于此种模式。

H B s A g阴性而抗-H B c和 (或) 抗-H b e阳性:急性H B V感染个体, 处于HBsAg已消失, 而抗-HBs未产生的窗口期, 此时血液仍有传染性[3]。在HBVs基因某些突变 (如第587位核苷酸由G突变为A, 使HBsAg决定簇中第145位氨基酸由甘氨酸变成精氨酸[4]影响HBsAg抗原决定簇的结构, 其HBsAg很难被目前基于单克隆抗体的HBsAg试验检出;另外类风湿因子的干扰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当各项指标均阴性, 仅HbeAg阳性时应进一步检测风湿因子;也可因HBsAg已与抗-HBs形成免疫复合物或因HBV遗留在血清的Dane颗粒表面, HBsAg被抗-HBs所包囊, 以致难以测出血清中的HBsAg。表中第14、15、16组属于此种模式。

HBeAg和HBeAb相关模式:HBeAg阳性是HBV重要的传染指标, HBeAg阴性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 因HBV基因c区的改变, 阻止了HBeAg的形成所致。如c区A83的突变, 使第28位氨基酸由色氨基酸变成终止码 (C T A) , 令c区蛋白翻译中断而不能产生HBeAg, 另外c区转录起始密码位置点突变、转录起始密码消失, 也可使HBeAg合成障碍, 由于HBeAg不是病毒结构成分, HBV完整毒粒仍然可装配, 变异病毒继续复制, 表现为HBeAg阴性病毒血症[5]。因此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并不能完全作为HBV停止复制的绝对指标。表中17、18、19、20组均属于此种模式, 尤其HBsAg阳性H B e A g阴性H b c A b阳性组, 可看成是“隐性大三阳”, 其传染性与“大三阳”相比有待大量病例统计进一步研究。

抗-HBc相关模式:单纯抗-HBc阳性特别是抗-HBc低水平阳性 (此时HBV-DNA阴性) , 表示感染恢复期, 不一定是HBV现症感染, 抗-HBs尚未充分表达, 还未能被检出。但也有一部分单抗-HBc阳性, 特别是抗-HBc高水平阳性者 (此时HBV-DNA阳性) , 反映仍处于HBV低水平感染状态, 只不过HBsAg表达很低或不可检出。故抗-HBc阳性特别是高水平阳性者, 不能献血或提供器官移植等, 以免传染他人。表中21、22、23组属于此种模式

鉴于上述23种模式的客观存在, 所以凡HBV感染的患者, 除必须作血清五项HBV标志物外, 仍需再作HBV-DNA检测, 以便综合考虑, 有利于HBV诊断。

参考文献

[1]成军, 杨守纯.现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M].北京: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278-280.

[2]潘锦才.579例HBV标志物结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 1999, 5:290.

[3]Quint W Y.de Bruijn I, Kruining H.et al.HBV-DNA detec-tion by gene amplification in acute hepatitisB[J].Hepatology, 1990, 12:653-656.

[4]Barbara J A.Hepatitis B:old virus, new problems[J].Vox Sang, 1994, 67 (suppl3) :239-242.

国家电网公司五年发展成就回顾 篇8

5年来,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为目标,锐意进取,取得了良好成效。与2003年相比,2006年公司完成售电量1.71万亿千瓦时,增长5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45亿元,增长77%;利润269.9亿元,增长3.5倍;净资产收益率4.02%,增长6倍;电网事故和设备事故分别下降64%和70%。到2006年底,公司资产总额12128亿元,负债率61.7%,拥有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42.6万公里、变电设备容量10.5亿千伏安。公司逐步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电网安全生产保持良好局面。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深刻吸取国外大面积停电事故教训,按照“三个百分之百”要求,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和事故调查体系。在新机组新设备大量投产、自然灾害频发、外力破坏严重的情况下,成功化解大面积停电事故风险,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习,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取得了抗击台风、洪涝、暴风雪等灾害的重大胜利。同时,圆满完成重大会议、迎峰度夏和“青藏铁路通车”、“中非合作论坛”等重大保电任务。

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把“四个服务”作为公司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优质服务理念贯穿公司各项工作,努力为政府、客户和发电企业服务。规范服务流程,简化报装程序,全面推广95598客户服务系统。

认真贯彻《电力监管条例》和《供电服务监管办法》,完善“三公”调度服务标准,积极创造条件,实施经济、节能、环保调度。积极推进国家、区域、省三级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创新市场管理和运营机制。坚持内部自律和外部监督并重,自觉接受市场监管和社会监督。公司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兑现率达到99.99%;城市供电可靠率99.839%,农村供电可靠率99.49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同比分别下降34.4%和17.6%。

二、电网发展成绩显著

电网投资和建设规模创历史新高。2003年,公司电网投资为726亿元;2006年达到1760亿元,是2003年的2.4倍。2007年预计完成投资2025亿元,将创历史新高。2007年上半年公司又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为1.2万公里,公用变压器容量0.56万千伏安。

电网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能力显著提高。电网技术改造深入实施,现有电网配置资源潜力进一步发挥,自2005年起累计提高现有电网输送能力1.1亿千瓦。

三、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

2003年公司科技投入为36.4亿元,2006年为64.8亿元,2007年计划投资80亿元。“十一五”公司科技投入将达到340亿元。

特高压输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特高压交流、直流试验基地分别于2007年2月和6月投运,20多项指标居世界第一。在特高压输电领域取得100多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成果,为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及直流特高压送出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出版《特高压电网》专著,填补世界特高压技术研究领域专业论著的空白。

科研能力显著增强。《750kV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及电网互联成套设备研制》等项目入选国家重大科技技术装备研制项目,《特高压输变电系统开发与示范》等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西南水电送出超/特高压技术研究》等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基础项目。“电网安全与节能”实验室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和数据中心正在加紧建设。三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科技工作成果丰硕。在大电网安全、灵活交流输电、直流输电技术和工程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大容量储能等领域掌握世界前沿技术。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功投产并安全稳定运行,工程设备国产化达到90%。2003—2006年,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3项,第九届专利奖1项;首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4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132项。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最新公布的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建议授奖项目中,公司“我国750kV输变电关键技术研究、设备研制及工程应用”项目获一等奖,3个项目获二等奖,这是电力行业自2000年以来首次入围一等奖建议授奖名单;两个技术标准项目入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建议授奖名单。

四、推进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总体部署。高度重视小火电关停地区的配套电网建设,周密制定供电预案,保障关停后的电力供应。配合政府研究节能调度管理办法,加快推进节能发电调度方案。认真执行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政策。在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的全过程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广泛应用节能、节地、节材以及环保型设备和技术。加强电磁环境影响研究和环保知识宣传。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篇9

A案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

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②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2.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④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2.交流:

①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②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3.根据意思分类

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看。(例: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等。)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5.抄写背诵

四、成语故事

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B案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本单元课文内容及课外学习的感受 1.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三)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成语大意。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成语意思,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3.指名朗读。4.交流成语意思。5.练习背诵。6.交流课外收集成语。

7.齐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并默记心头。

三、成语故事 1.谈话导入。

2.交流从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

3.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学成语故事《舍本求末》。4.交流读后感受。

小学语文《回顾拓展五》教案 篇10

教材简析:

“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学生心目中的鲁迅形象;二是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日积月累”安排读背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趣味语文”则讲述了鲁迅少年时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如,鲁迅写的《故乡》、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周海婴写的《父亲的写作》、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都可以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读读,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鲁迅。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

3、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

4、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此外,还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认识鲁迅,交流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积累鲁迅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师:在第五单元我们学习了哪篇和鲁迅先生有关的文章?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师: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出示要求:可以根据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

师:请各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合作学习。

师:哪个小组的成员愿意发言?

师:我们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认识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一环节内容的学习,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鲁迅,同理可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及口语表达能力。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遇到了很多这样的句子,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例句,诵读:伯父和“我”谈起《水浒传》,“我”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笑着说“还是我的记性好”,“我”听了比挨打挨骂还要难受。

师:这是为什么呢?

师:现在请小组成员来交流讨论一些这几个句子的含义。

师:在那么本组课文中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子的?

师: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展开丰富联想……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设计意图】磨刀不误砍柴功。学生掌握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一些常用方法,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日积月累

师: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师:请各位同学自由把这几句名言读一读,注意要把字音读正确。

师:在这些句子里有一些词语意思比较深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千夫:众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无异:没有不同;等同。

师: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名言。你从这几句名言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师:鲁迅先生的名言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花一些时间进行搜集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对鲁迅名言警句的学习,进一步了解鲁迅。

(三)趣味语文

师: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鲁迅巧对对子的故事。

师:小组合作朗读这则小故事。请大家思考: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

师:你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鲁迅?

师:你还知道哪些内容类似的趣味语文故事呢?请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设计意图】了解语文的趣味性,了解一些对联的常识。

(四)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还存在哪些不足,需是去提升、改进。

(五)作业

1、课外搜集鲁迅的名言二至三句,并把它们背诵下来。

2、阅读一则趣味语文故事,然后说给家长听。

(设计意图:更进一步了解作者,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五

交流平台:谈心目中的鲁迅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

日积月累:鲁迅名言

趣味语文:巧对对子

中铁五局:转型升级拓展发展空间 篇11

深刻认识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

根据我局“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局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到2015年,我局要建成中国中铁领军企业。具体来说,就是经营成效符合领军企业在中国中铁股份公司的排名,即完成的新签合同额、企业营业额、利润总额要在中国中铁名列前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符合领军企业的内涵,即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有较高的水平,要有一批行业领先的科技成果,企业的施工能力和施工技术要在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内的兄弟单位间具有相对优势。职工收入、福利水平要符合领军企业在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及行业内的应有水平,职工年人均收入要达到中国中铁股份公司中上游水平。要实现以上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要推动思想转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我局几十年来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什么时候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什么时候企业发展就快一些。因此,要实现企业转型升级,首先是要“换脑筋”,彻底颠覆原来固有的思维模式,在发展观念上加快转型。广大干部职工要深化对转型升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强化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益意识,以思想解放推动思维更新,以思维更新推动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和作风转变,为企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要推动结构转型。调结构是转方式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是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不断加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对标行业先进和企业“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中铁五局现在的主要差距是结构性问题,这也是我们近几年虽然经营规模扩大了几倍,但经济效益却没有大的改观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调整结构的主攻方向不动摇,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以调整“三大结构”为突破口,即实现市场结构从铁路市场为主拓展到铁路、非铁路和海外市场齐头并进;产品结构在做强做优做大传统建筑施工主业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房地产业、海外业务和城轨交通三大业务板块,确保三大板块新签合同额、企业营业额在全局新签合同额、企业营业额中的比重年均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十二五”末达到一半以上,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调整目标;产业结构由单一建筑施工拓展到建筑业上中下游协同发展,并与投资业形成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两轮驱动”,扎实推进“十二五”发展规划,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要推动价值转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我局要实现经营管理上水平、科学发展上水平,根本之策就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从单纯地通过规模、产量创造效益向通过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创造效益转变;从低端的施工生产经营型向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总承包等高端综合型转变;从传统的粗放型向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精细化管理转变,注重集约式增长和内涵式发展,把企业的发展提升到新的更高的层次。

准确把握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将进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高峰期。同时,“十二五”期间,为进一步拉动内需,国家还将继续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铁路、公路、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前景依然广阔。这从客观上既为建筑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又为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改革发展主题,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要以战略管理为方向引领。战略决定方向,战略管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2011年,我们在充分调研和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制定了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在第三次党代会上响亮提出了“把握一个根本,推进两大转变,拓展三大领域,建设四型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建设中国中铁领军企业”的“十二五”战略目标。2012年,我们又结合中央关于“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顺势勇为,即时调整,制定出台了《中铁五局“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发展战略,重新谋划了以“稳中求进、快中保好”为总基调的战略发展布局,把全局工作重心从“抓基层、打基础、树品牌”转移到了“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2013年,我们又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稳中求进、突显效益、深化集约、强化管控”的工作思路,强调要把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来经常抓、长期抓,继续动态调整和充实企业战略体系,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国际化战略等经营战略,健全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科技创新战略、财务资金战略、信息化战略等职能战略,加快落实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更高更远的战略目标引领企业向前发展。

——要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近年来,我局不断巩固传统建筑施工业务,大力拓展房建、市政、城轨交通业务板块,审慎稳健地发展房地产业和海外业务,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改善。当前,面对国际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铁路市场开工相对不足等不利局面,我们要继续实施相关业务多元化战略和转型升级战略,在不断巩固传统铁路施工业务优势地位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一是要牢牢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大力开拓基础设施和市政业务,向“大土木”纵深推进,做大规模、做出品牌、做优效益。二是要深化优化海外业务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海外分公司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市场布局和营销模式调整,借助国家鼓励中央企业“走出去”和中国中铁国际业务的新举措,建立自身的市场营销体系,完善市场布局。三是要努力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从传统低端的施工承包商向总承包商转变,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伺机参与BT、BOT等业务,稳健发展房地产业,打造完整合理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提升公司的赢利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nlc202309041839

——要以管理提升为重中之重。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当前,我们一是要结合国资委和中国中铁股份公司管理提升活动要求,进一步深入以“五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集约化管理,突出抓好资金的集中管控、劳务队伍的组织化建设和物资、设备的区域性集采分供,并以点带面,逐层推进,将集约化管理覆盖到经营开发、施工组织、技术管理、二次经营、“双清”工作、企业文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各个领域,加快实现集约化管理的全范围、深层次、多渠道推进。二是要全面加强和改进项目管理。按照“以现场保市场”的工作思路,把项目管理放在突出位置,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生产要素资源的使用,都要与项目管理的要求相适应,不能相互脱节、相互掣肘。继续深化劳务队伍组织化建设,强化对劳务分包队伍的管控,杜绝以包代管、包而不管,建立战略协作队伍。三是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红线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强化对安全、质量、工期等生产要素的管理,严格过程控制,抓好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四是要加强制度创新,继续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促进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要以创新驱动为动力源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进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劲动力和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局把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和科技攻关,依托重点工程项目,依靠科技进步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攻克并掌握了一批长大桥梁、隧道和高铁、地铁施工关键技术,公司被授予“‘十一五’全国建筑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先进企业”称号,并成功取得了住建部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及铁道行业甲(Ⅱ)级设计资质。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完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探索建立以我为主、面向市场、借助院校、服务主业的研发思路,建立形式多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研发机制。要加强技术研讨和交流,切实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的推广应用,尽快实现相关核心技术的新突破。特别是在隧道光爆施工和超欠挖控制方面,要加强对现场的技术指导,确保超欠挖控制在设计规定的范围以内,在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高项目的安全生产系数。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工作责任制、科技投入、科技评价与激励机制,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局人才资本的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积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品牌效益和增值效应,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断强化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保障支撑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必须整合企业的政治、人才、文化等资源,进一步加强管理团队的能力建设,推动文化创新和党建创新,努力实现企业治理、企业发展、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的有机统一,努力实现企业、职工、社会的和谐共赢。

——要强化人才支撑。新形势下企业的竞争既是体制机制、管理科学性的竞争,也是管理团队学习能力、应变能力、执行能力的竞争,更是领导班子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智慧的竞争。我们要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建设,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人生境界,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提高领导干部的战略引领能力,强化职能部门的职能管控能力,提升各级生产经营人员的应变执行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应势而变、顺势勇为的发展能力。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努力营造“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氛围。要按照中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要在服务、指导方面下功夫,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要强化文化支撑。企业文化是实现人本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定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推动企业攻坚克难、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继续坚持“立人本、促和谐、树新风”的发展方针,大力弘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认真宣贯企业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引领干部职工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要注重文化的包容性,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尊重并吸收不同企业的文化优势,因势利导,融合创新,努力实现跨文化适应和管理。要积极开展各类文化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加强具有中铁五局特色的项目“红文化”建设,推动企业文化在工程项目落地生根,为我局转型升级提供文化支撑和发展动力。

——要强化政治支撑。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党建带工建,以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群团工作作用,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将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让企业的人才、管理、品牌优势变成公司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规模增加、效益增加。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稳定的发展环境对企业尤其重要。当前,我局正在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和各项管理变革,尤其是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在维护好大多数人利益的同时,势必会影响极少数人的利益。这就需要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落实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合理诉求,努力深化和谐企业建设,为企业的转型升级、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转型升级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在当前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下,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以时不我待、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加快推进业务转型、产业升级,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向着建设中国中铁领军企业的战略目标不断迈进!

(责任编辑:李万全)

上一篇:2024资产管理员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毕业生自我鉴定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