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

2024-07-31

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精选8篇)

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 篇1

十一五时期乐亭县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农业现代化水

平不断提升

“十一五”时期,我县农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不利影响,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十一五”时期,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86.5亿元,比2005年增长24.5亿元,年平均递增6.8%;农业增加值达57亿元,比2005年增长16亿元,年平均递增6.8%;

种植业生产持续发展,粮食、果菜生产能力逐年提升。“十一五”时期,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粮食、果菜产量全面增加。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2.5万吨,比2005年增加2.7万吨,年均增长1.8%。蔬菜总产量达到247万吨,比2005年分别增加13万吨,年均增长1.1%。水果产量61万吨,比2005年增加2万吨,年均增长0.7%。

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时期,我县畜牧业经历了“三鹿奶粉事件”、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等众多不利因素的持续冲击,生产效益不稳定,养殖户经历了严峻的挑战。为全面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效益,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进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畜牧主管部门和养殖户积极应对,立足资源优势,面对市场需求,稳定传统养殖,大力发展特色养殖,推进养殖规模升级和养殖方式的转变。2010年,肉、蛋、奶产量分别为35563吨、20414吨、63096吨,比2005年分别下降25.5%、30.4%、8.5%。珍稀毛皮动物动物饲养量672.5万只,比2005年增长102.3%,毛皮动物养殖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超过51%。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奶牛养殖由以散养为主全部转变为规模养殖,生猪养殖也逐步向规模大户过渡。2010年全县建成了各类规模养殖场420个,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5%。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主要水产品产量稳定增加。“十一五”期间,我县渔业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保持了平稳发展。2010年全县水产品产量达141500吨,比2005年增长2.2%。水产养殖不断开拓新品种,突出发展精品养殖,养殖效益持续提高。2010年渔业产量中,人工养殖水产品产量所占比重为60%,比2005年提高8个百分点。海水养殖面积达到30.6万亩,海水养殖产值达到8.6亿元,占渔业总产值的65.8%。

二、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我县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产值比例更加协调。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54.1%上升到2010年的64.2%,提高10.1个百分点;牧业所占比重由23.2%下降到19.7%,下降了3.5个百分点;渔业所占比重由21.3%下降到15.1%。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7.9%。

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时期,我县按照“东果、西菜、北林、南粮”的规划要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2010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6万亩,占全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6%,比2005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蔬菜种植面积44.5万亩,占全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3%,与2005年基本持平。棉花油料合计种植面积6.2万亩,占全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6%,比2005年下降约1.4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县紧紧围绕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的目标,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着力抓好关键技术的推广普及。全县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以良种补贴、高产创建、阳光工程培训、发放明白纸等为抓手,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和种田水平,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

等关键技术推广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农业品牌建设提质升级。“十一五”期间,我县继续推行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强化农业品牌的宣传和保护,以品牌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2010年农产品知名品牌达到40多个,“第一斗“牌大米入选世博会,欧意果品成功打入欧美市场,农产品知名度和规模外销量显著提升。全县农产品品牌化销售率达到80%,实现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

三、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十一五”时期,我县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加强。2010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8万千瓦,比2005年增加1.3万千瓦,增长了

1.2%。耕种机械、收获机械数量增加较快,农作物机播、机收面积逐年增加,2010年分别达到58.3万亩和21.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为43%、15.9%,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6个和3.2个百分点。全县拥有机电井26250眼,比2005年增加628眼。高产稳产田面积达到81.1万亩,比2005年分别增加2.6万亩。机电排灌面积增加到106.8万亩,比2005年增加9.4万亩。设施果菜播种面积达到29.6万亩,比2005年增加7.4亩。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活力。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继续按照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大力发展以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全县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到“十一五”末,全县符合统计标准的农业龙头企业8家,专业市场2家,涉及蔬菜销售、净菜加工、气调保鲜、苗木繁育、水产品加工等10余个门类。全县订单生产面积5.5万亩,3万亩出口备案基地通过国家认定。“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生产模式广泛普及,欧意金土公司“4+2”(龙企、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研发中心、培训中心)模式被省、市推广。2010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额达到66.1亿元,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3%。

回顾“十一五”,乐亭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这是乐亭各级各部门坚定不移地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推进农村改革的结果,也是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勇于拼搏、扎实苦干的结果。面临“十二五”,乐亭农业将继续坚持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调优农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持续稳定。

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 篇2

一、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

保障和改善民生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民生建设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位置突出。温家宝总理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指出, “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 是要坚持实现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是我们党的宗旨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

提高民生发展水平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标志。2005年底, 以李克强为省委书记的辽宁省委在辽宁“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把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并列为基本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标志, 并明确了规划指标。

改善民生是省委书记的心头大事。2009年11月, 省委书记王珉新任伊始就发自肺腑地说:“我将尽心尽力为辽宁人民服务, 时时刻刻想着人民的需要, 不遗余力地为人民群众做事, 努力使发展振兴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改善民生是比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政府工作目标。2009年1月,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保增长的巨大压力, 省长陈政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向全省人民做出郑重承诺:“改善民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越是困难的时刻, 越要高度关注民生。”

各级政府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2006年大连市第十次党代会, 提出“惠民富市”, 成立了市委、市政府“富民工程”推进领导小组, 各区县建立了相应的协调机构。抚顺市为解决居民住房问题, 率先在全省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 连续三年将其列为市委、市政府“一号工程”, 使困扰抚顺几十年的这一难题得到破解。朝阳市建平县政府2007年7月起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代办制”, “把方便让给群众, 把麻烦留给干部”。

二、改善民生的举措又多又实

“十一五”期间, 辽宁各级党委和政府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结合本省实际, 在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为全省居民提供经常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 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以实施重点民生工程为抓手, 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一) 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

住有所居是民生大事。安居才能乐业。几十年来, 辽宁城镇居民最大的住房问题, 不是商品住房建设和房价问题, 也不是一般的保障性住房问题, 而是受老工业基地历史原因影响的大批产业工人和部分低收入城镇居民低矮简陋危险的棚户区住房改造问题。因此, 解决辽宁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任务更复杂、更繁重, 对民生改善的意义更大。为解决大批产业工人和部分低收入城镇居民棚户区住房问题, 省委、省政府从2005年开始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 并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全省的“一号民心工程”全面推进。历时三年, 基本完成1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 拆除了1512万平方米的棚户房, 新建回迁楼2400万平方米, 解决了42万户、143万人的住房难题。

(二)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改善居民生活的重要方面。由于老工业基地历史原因, 辽宁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地区排名中位次较低, 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排名很不协调, 影响了民生水平的提高。2006年初, 辽宁省委、省政府在制定“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 把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作为衡量老工业基地基本振兴的重要标志。2007年, 当5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基本解决后, 省政府立即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列为当年重点民生工程的“一号工程”, 并在“十一五”各年中都给予高度重视, 出台政策措施, 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十一五”期间, 省委、省政府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出台的政策主要有八项:一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二是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规范津补贴;三是全面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四是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五是增加各项农业补贴;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七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 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

“十一五”期间, 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年年上调, 数以百万计的城镇企业退休老人受益。2006年, 全省按照人均155元的标准, 为329万企业退休人员提高了基本养老金。2007年, 按照月人均80元左右的标准, 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省财政厅筹集120亿元, 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2008年, 辽宁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增加了100元。2009年, 辽宁省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比上年月人均增加110元, 全省400余万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首次突破1000元, 达到1106元。至此, 辽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 比2005年的人均518元翻了一番。

2. 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

2005年,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三部门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这项工作。2008年以来, 营口市创造了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经验, 成为全国范围内推广学习的范例。辽宁省以“营口经验”为典型示范, 以点带面, 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3. 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

2009年, 辽宁省第六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 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为:一类地区由2007年的700元调整为900元;二类地区由580元调整为750元;三类地区由500元调整为650元。另外,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一类地区由6.5元调整为8.5元;二类地区由5.3元调整为7元;三类地区由4元调整为6元。辽宁省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处于中上等水平。

4. 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006年, 政府加大投入, 使全省143万名城市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2008年, 全省城市居民月均最低标准为226元, 比2005年增加了35元, 增长了18.3%。2009年, 全省城市低保标准人均每月提高到273元, 增幅20.3%。这是自1998年实施低保政策以来, 辽宁第五次大规模提高低保标准, 也是幅度最大的一次。

5. 提高农村低保标准。

2006年, 全省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对象共有38.9万户、66.7万人, 占全省农业人口的3.06%, 农村低保人均853元, 共发放保障金2.62亿元。经过2007年和2009年两次提标, 全省农村人均低保达到1505元, 比2006年增加了652元, 增长了76%。此外, 全省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标准由年人均2750元提高到2009年的3150元, 分散供养水平由年人均1500元提高到1900元, 均增加了400元, 分别增长了14.5%和27.7%, 增长幅度之大多年罕见。

(三) 实施就业再就业援助工程

就业是民生之本。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政府组织就业、市场引导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 努力提高就业水平。为了突出发挥政府职责, 提高组织化程度, 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责任主体由街道、乡镇、社区、村委会转移到省、市、县 (区) 三级政府;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零就业家庭援助长效机制, 基本实现了18万户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有条件地区双就业的目标。累计实现城镇劳动力就业570万人次, 转移农村劳动力260万人, 基本解决了179万并轨职工的再就业遗留问题。2007年以来, 为了应对大学扩招,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部分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压力增大问题, 省政府在重点民生工程中增加了促进全民创业、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等内容, 将就业援助政策扩大到大学生和农民工, 把创业扶持政策扩大到所有劳动者。

(四)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1. 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精神, 省政府决定从2009年11月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以下简称新农保) 试点, 并正式出台了“试点实施意见”, 开始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首批开展试点的8个县主要来自辽西北的欠发达地区, 共有农业人口270万, 其中可享受新农保待遇的农村居民37.8万人, 占全省同口径人数的11.8%, 近6万人提前享受到新农保待遇。试点地区男年满60岁、女年满55岁的老人均可领到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农民在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 又实现了“养老不犯愁”。

2. 解决“4050”就业困难人员养老保险。

针对大龄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困难、收入较低的实际情况, 实行社会保险援助。规定:2007年底前, 本人申报已实现灵活就业并已参加社会保险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中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0周岁且未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 在按规定缴费后, 各级财政按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60%给予补贴。

3. 建立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

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缴费比例为20%, 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 退休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2006年6月调整规定:对按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确有困难的, 由各市根据其实际收入水平和缴费能力等情况, 自行确定下调缴费基数。按文件规定, 大部分市在确定缴费基数时设置了档差, 确保了不同收入群体可以按照自己的承受能力进行选择。

4. 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2005年10月, 省政府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办法, 男年满45周岁、女年满40周岁以上的被征地农民, 全部纳入养老保障范围。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由政府、集体和个人三方共担。参保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从次月起, 按月享受养老保障待遇。参保人员享受的养老保障待遇, 要高于当地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并根据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物价水平适当进行调整。调剂资金由政府按照不低于被征地农民所需养老保障资金总额10%的比例, 从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提取。此外, 还可以通过社会捐助、国有资产变现部分收入等资金, 补充调剂资金。

(五)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 中央和地方政府将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险,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大大拓宽, 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开始享受到社会医疗保障, 同时开始了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 健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并使城乡居民享受的政府医疗补贴不断提高, 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状况有很大改变, 在实现“病有所医”目标上取得重大进展。

将破产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08年, 辽宁省将137户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的22.6万名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09年, 将57户中央及中央下放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的21.2万名退休人员纳入属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 将2232户地方依法破产国有企业的45.4万名退休人员和集体关闭破产及困难企业的89.1万名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09年底,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47万人, 其中职工908.9万人, 退休人员438.1万人。

试点和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辽宁是继广东、浙江、江苏之后在全国较早全面启动“新农合”的省份。“新农合”相比于以往农村合作医疗, 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新的资金筹措:新政策最重要的表现是国家投入, 而且拿大头, 这有别于过去的合作医疗仅是农民自己出钱、互助共济的形式;二是新的报销范围:过去的合作医疗一般采用平均报销办法, 资金的使用没有重点, 这次明确规定报销是以大病统筹为主, 把70%的合作医疗资金用在大病、重病的报销上, 避免农民一家人因病致贫、返贫;三是医疗费用报销有封顶:不是全部包干, 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农民得到基金的支持, 从而避免了几个大病病人把合作医疗基金全部花光的现象;四是新的资金管理方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金采取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的方式,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违法挪用。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这项制度从2007年开始在部分省份的部分城市启动试点, 2009年试点城市达80%以上, 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有四点区别。一是面对人群不同。城镇职工医保主要面向有工作单位或从事个体经济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城镇居民医保主要面对具有城镇户籍的没有工作的老年居民、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学生儿童及其他城镇非从业人员。二是缴费标准及来源不同。城镇职工医保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 不享受政府补贴。城镇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总体上低于职工医保, 在个人缴费基础上政府给予适当补贴。三是待遇标准不同。城镇居民医保由于筹资水平较低, 医疗待遇标准总体上略低于职工医保。四是缴费要求不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设立最低缴费年限, 达到缴费年限 (男25年、女20年) 的, 退休后不再缴费即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设立最低缴费年限, 必须每年缴费, 不缴费不享受待遇。2009年辽宁省将省内各类院校的78万大学生纳入此项医保体系。

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初, 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全面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打响了破解“看病难、看病贵”多年顽疾的攻坚战。省政府要求,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要求, 实施“五措并举”, 巩固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

(六)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和建立扶困助学体系

进入“十一五”, 辽宁省各级政府在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建立扶困助学体系方面采取措施, 努力使居民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负担得到大幅度减轻。

1. 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2005年12月, 国务院决定, 全国从2006年到2007年, 分阶段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 辽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免, 比国务院要求提前一年实施此项政策。此外, 省财政继续为41万名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和残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根据国务院规定, 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 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 继续免费提供教科书, 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2009年, 省政府在重点民生工程中安排, 全部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住宿费。

2. 实施农村九年一贯制 (寄宿) 学校建设工程。目的是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2009年底, 全省共投资46亿元, 共建农村九年一贯制 (寄宿) 学校806所, 同时撤并5601所 (个) 布局不合理的中小学校 (教学点) , 基本实现每个乡 (镇) 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总体目标。

3. 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由政府出资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 改善农村教学条件, 减轻学生家庭负担。2003年至2007年中小学春季开学前, 辽宁各级政府投入17.8亿元, 全面完成农村323万平方米D级危房改造任务。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做到当年出现当年进行改造。2009年, 全省改造农村危旧校舍26万平方米。

4. 制定和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和政府奖助学金制度, 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扶困助学体系。2007年, 国家实行新的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国家奖学金:全国奖励5万名在校大学生, 每人每年8000元, 这是过去没有的一项新制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在校生的3%, 每人每年5000元, 奖励资助面相当于过去的十倍。国家助学金:资助在校生20%, 平均资助2000元, 享受到资助学生的人数相当于过去的七倍。此外, 还有助学贷款财政贴息政策。2007年, 辽宁省政府发布文件规定, 在中央设立的国家奖学金之外, 继续设立省政府奖学金, 所需资金全部由省政府承担。

5. 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城镇贫困家庭学生和高等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七) 实施社会救助和开发扶贫工程

1. 扩大低保覆盖面, 将城市低保对象、农村贫困人口、农村五保户供养、残疾人和孤残儿童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如, 2006年投入14.2亿元, 使143万名城市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同时, 66.7万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救助范围。

2. 建立城市困难群众供暖援助机制, 确保每户困难家庭温暖过冬。2008年, 省财政安排3亿元, 重点解决城市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的冬季取暖问题。

3. 实行整村开发扶贫工程。在最低生活、教育、卫生保障体系的基础上, 对具有发展潜力的贫困人口, 通过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移民扶贫、产业化扶贫、定点扶贫等方式, 整村推进脱贫致富。2009年, 全省实施整村推进420个村, 省财政安排整村推进扶贫资金21300万元, 覆盖9万农户、31.5万人, 实现人均增收630元以上。

4. 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08年, 全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提高18%。2009年,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20%左右, 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年提高300元。

5. 改善“低保边缘户”生活条件。省政府要求, 2007年底前全省基本建立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当年, 全省“低保边缘户”24.5万户、共46.8万人在疾病医疗、子女就学和冬季取暖等方面得到及时救助。继沈阳市在全国首推农村低保边缘户系统的救助政策之后, 省政府要求按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高出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20%左右界定农村低保边缘户, 按农村低保户专项救助标准的60%左右, 对其医疗、子女就学、特困户建房以及节日生活等方面给予专项救助。

6. 加快建设农村敬老院和市级光荣院。2008年改造60所乡镇敬老院, 新建90所区域性敬老院。改造15所市级光荣院。2009年, 又新建中心敬老院60所, 改造乡镇敬老院60所, 加强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

(八) 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辽宁是一个水质性、资源性缺水问题并存的省份,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历来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缺口大的难题, 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以政府投入为主, 以集体、受益群众和社会各方投入为辅的出资原则, 确保各项建设资金及时到位。朝阳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国家和省专项投资投入一部分, 市、县两级财政配套一部分, 农民以工代赈一部分, 扶贫单位帮扶一部分, 乡镇和有条件的村屯根据自身条件补贴一部分, 受益农户自筹一部分。2005年至2007年三年间, 辽宁省安排省以上农村饮水安全补助资金6.5亿元。2008年和2009年两年间, 全省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323项, 250多万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

(九) 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

村村通油路是一项惠及全省2300多万农民的民心工程。到2009年10月20日, 全省11763个行政村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 提前一年完成村村通工程, 成为继江苏、浙江之后又一个全部行政村通油路的省份。这期间, 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总投资129.3亿元, 其中中央与省投资86.9亿元, 地方配套42.4亿元;新修油路3.1万公里, 新建桥梁18.1万延长米, 6367个行政村通油路。不仅农村居民出行难的问题得到彻底改善, 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大发展。

(十) 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2008年10月, 辽宁省按照公益事业走公益渠道的原则, 用已经覆盖全省98%以上地区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 传输共享工程信息, 让广大农民在家里用电视机就能收看收听自己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和实用知识, 免费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这一做法被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称为具有示范意义的重大举措, 是大胆创新的辽宁模式。

三、“十一五”:受益民众数量最多的时期

“十一五”期间, 辽宁经济增长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的目标, 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为民生改善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多经常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各级党委、政府实施的一系列重点民生工程和政策措施收到了实效, 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人均预期寿命、教育普及程度、城镇化水平、收入总量与结构、消费支出结构、家庭财产拥有量、公共消费水平、社会保障和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提高。综合来看, “十一五”是受益民众数量最多的时期。

(一)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加, 民生水平明显提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民生发展指数”, 用人均寿命、教育程度和购买力平价法人均生产总值三个指标测量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民生状况, 对反映民生状况具有很强的综合作用。2009年, 辽宁人口人均预期寿命为75.93岁, 比2000年长了2.3岁,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是辽宁历史以来最高水平。城乡居民预期寿命的增加, 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精神充实、医疗水平和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提高紧密相关, 是辽宁民生综合水平明显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 教育程度高于全国平均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人的全面发展条件加速提高

教育程度涉及居民整体接受教育的年限、以及各阶段教育适龄人口的入学率等指标, 不仅反映居民综合就业能力和精神生活水平, 也反映人的全面发展状况。

辽宁各阶段教育普及程度都有较大提高。成人文盲率, 2009年为3.2%, 比1998年降低了5个百分点;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2009年达81.2%, 比2005年提高10.7个百分点;小学毛入学率, 2009年达119.3%, 比2005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 2009年达114.1%, 比2005年提高12.3个百分点;高中毛入学率, 2009年达92.5%, 比2005年提高32.6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009年达38.7%, 比2005年提高5.7个百分点。

辽宁教育发展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各阶段教育的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优势进一步扩大。2005年, 辽宁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9.35个百分点、6.8个百分点、7.2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 2009年相同指标分别扩大为19.9个百分点、15.1个百分点、13.3个百分点和14.5个百分点。

全省总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2009年达到8.76年, 比2000年提高0.8年。

(三) 人口城镇化率大幅度提高, 社会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而呈现出的人口从农村移居城镇的过程, 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人类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迈向现代化的综合反映, 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辽宁是全国最早建成的重工业基地, 城镇化基础较好。1949年全省城镇化率18.07%, 高于全国1952年12.46%的水平。建国60年来, 辽宁城镇化出现三次跨越式发展:一是建国初期奠定老工业基地基础的时期。1953年城镇化率达到27.3%;二是改革开放后, 1979年城镇化率达到33.8%;三是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以来。2009年, 全省城镇常住人口为2607万人, 比2005年增加了130万;城镇化率60.36%, 比2005年提高1.66个百分点, 比全国高13.77个百分点。辽宁城镇化建设进入新的“加速期”, 城镇化率迅速提高且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使得辽宁民众总体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这是辽宁民生发展的一大特点。

(四)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 位次前移, 结构优化

进入“十一五”以来, 辽宁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城乡居民收入也进入“疾步快走”的轨道。据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资料, 200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61元, 比2005年的9108元增加了6653元, 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14.7%, 扣除物价因素, 实际年均增速为11.9%, 是“六五”以来增速最快时期。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690元增加到2009年的5958元, 增加了2268元, 平均增长速度为12.7%, 扣除物价因素, 实际年均增速为8.8%, 是“八五”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各地区排序由2005年的第15位上升至2009年的第10位, 前移5位。收入结构出现可喜变化。与2005年相比, 2009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逐渐下降, 由62%下降到58.7%, 下降了3.3个百分点。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提高, 分别由4.9%和0.1%上升到8.8%和1.4%。财产性收入数额不大、占比不高, 但增速很快, 年均增长25.9%。转移性收入2009年为5544.11元, 年均增长15.18%。

2005年以来,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地区排序位次稳定, 居第9位。收入结构优化过程加快。传统家庭经营性净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 由2005年的58.6%下降到2009年的50.6%, 下降了8个百分点。来自二、三产业的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的比重上升较快。首先, 工资性收入比重2009年上升到37.6%, 增加了4.8个百分点, 上升速度最快。其次, 转移性净收入2009年增至8.3%, 增加了2.8个百分点。最后, 财产性净收入比重2009年达3.5%, 增加0.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大幅度上升, 占纯收入将近四成, 显示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转移性净收入比重上升, 反映出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在持续加强。

(五) 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 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稳居富裕阶段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国际上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 50%至59%为温饱, 40%至50%为小康, 30%至40%为富裕, 低于30%为最富裕。

辽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2009年为37.98%, 比2005年下降0.84个百分点, 年均降低0.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009年为36.74%, 比2005年降低4.9个百分点, 年均降低1.23个百分点, 降低速度较快。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 表明全省居民总体消费稳居富裕阶段。

(六) 公共消费水平明显增加, 公共产品消费需求满足程度不断提高

公共消费是政府公共财政通过再分配形成的居民所享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也是居民免费或少量缴费就可以得到的消费。主要内容是:政府对公立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科学知识普及和公共体育等机构财政拨款形成的服务。公共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与经济发达程度有正相关的关系, 发达国家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

2009年, 辽宁公共消费为1590.7亿元, 比2005年增加621.7亿元, 增长64.16%, 年均增长13.19%, 大大高于“十五”6.11%的年均增速。随着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和社会事业发展, 公共消费占最终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这一指标“十一五”前四年平均为26.57%, 比“十五”末提高0.27个百分点, 比“八五”末提高5.49个百分点, 比“七五”末提高6.42个百分点。

(七) 家庭财产明显增加, 民众生活需求层次显著提高

城乡居民家庭住房面积、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以及金融财产水平, 是衡量居民生活需求层次的标志。2009年, 全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6平方米, 比2005年增加了4.6平方米, 增长了17%多, 多居室 (二居室、三居室、四居室、单栋住宅) 比重达83.19%;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由2005年的25.1平方米增至27平方米, 增加了近2平方米, 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比重高达98.89%, 昔日低矮简陋潮湿的土房、草房已很难见到。

家用汽车是金额较大的家庭耐用消费品。全省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平均拥有家用汽车, 2005年为0.26辆, 城市为1.16辆;2009年, 农村家庭增加到1.11辆, 城市家庭增加到7.23辆。银行储蓄存款是容易计量的家庭金融财产。2009年, 全省城乡居民年底平均每人储蓄存款余额达2.83万元, 比2005年的1.66万元, 增加1.17万元, 年均增长14.28%。

(八) 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保障程度大幅度提高

“十一五”期间, 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 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覆盖面和保障标准明显提高。

2009年末, 全省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457.4万, 其中:在职职工1008万人, 企业职工943.8万人, 离退休职工449.4万人。同时, 全省还有近200万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养老保险, 从政府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中受益。

2009年11月起, 全省试点地区37.8万农村老人享受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新农保”首批试点的8个县, 农业人口270万, 其中女55、男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37.8万人享受到新农保待遇。新农保的实施结束了我国农民两千多年来养儿防老、依靠家庭的养老历史, 成为现代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底, 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参保人数达到1347万, 其中在职职工902.6万, 退休人员444.5万, 分别比2005年年末增加482.8万、318.4万和165万, 分别增长了55.9%、54.5%和37%, 增长幅度是近些年来最大的。

600多万城镇非从业居民加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2007年开始试点, 省内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学生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均可以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到2009年年底, 全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者已经达到600多万人。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逐年提高, 从2007年试点时平均每人每年不低于40元增加到2009年平均每人每年不低于80元;报销比例由最初的55%左右提高到2009年的60%以上。2009年, 省内各类院校78万大学生纳入此项社会保险体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持续扩大。2009年, 全省新农合参合人数1965.9万, 比2005年增加了1162.8万人, 参合率达到99.3%;人均筹集资金由2005年的30元增加到108.4元, 增加了2倍还要多;补偿收益人次由2005年的95.78万人次增加到1251.6万人次, 增加了13倍。2009年新农合基金补偿支出21.95亿元, 使用率95%以上, 受益农民超过1200万人次。全省全部实行门诊统筹和住院统筹相结合的补偿模式, 实际住院补偿比例达到42%。

(九) 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 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围绕改善城市功能、创造良好人居环境, 辽宁推进了一大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显著改善。全省城市用水普及率, 由2005年的93.8%提高到2009年的97.2%。燃气普及率, 由2005年的88.1%, 提高到2009年的93.7%。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1998年为69.4%, 2008年上升到88.47%。工业烟尘排放量, 2008年为47万吨, 比1990年减少58.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由1990年的24.6%, 提高到2008年的46.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2007年比2006年下降2%,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2.1%, 下降幅度位居全国前列。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2006年为8.32平方米, 2009年上升至9.76平方米。全省建成乡镇、村污水处理设施31个, 5个区县的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80%;全省所有县政府所在地都有污水处理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辽宁天蓝、水清、地绿、城乡美, 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摘要:“十一五”期间, 在辽宁经济增长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的基础上, 民生建设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 出台的改善民生举措又多又实, 一系列重点民生工程和政策措施收到实效。综合来看, “十一五”是受益民众数量最多的时期。

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 篇3

随着《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正式公布,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总结“十一五”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所取得的成绩,找出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力争在“十二五”规划中再上新台阶,实现转型升级,是我国钢铁行业必须承担的责任。

21世纪初,我国政府正式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2002年,辽宁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鞍钢作为国内钢铁企业第一个全面开展编制循环经济规划、系统设计、项目落实等系列工作。2005年济钢、莱钢、鞍钢、攀钢、包钢等钢铁企业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点工程单位。

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十一五”的不断探索,发展循环经济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节能减排水平提高,综合利用成果显著

“十一五”是我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5年,我国粗钢产量由3.53亿吨提高到6.27亿吨,年均增长12.2%。钢铁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满足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与此同时,钢铁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始注重钢铁制造流程新功能的发挥,即钢铁企业不仅局限于冶金材料制造功能,而且在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方面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在能源综合利用、节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

1.钢铁产品制造功能得到优化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产品总量满足国民经济需求,品种质量明显改善,钢材市场占有率由2005年的92%提高到2010年的97%。到2010年底,在统计的22大类钢材品种中,有17类品种自给率超过100%,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热轧薄宽钢带、冷轧窄带钢、镀层板带5类品种自给率超过90%。高磁感取向硅钢实现批量生产,2010年市场占有率超过50%;高强度汽车板市场占有率达到70%;核电用钢实现了国产化。钢材品种质量的提升增强了下游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90平方米及以上烧结机产能所占比例由67.9%提高到80.5%,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产能所占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吨及以上炼钢转炉产能所占比例由44.9%提高到56.7%,热轧宽带钢轧机由26套增加到72套,冷连轧机由16套增加到50套。国内一批重点大型钢铁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拓展能源转换功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吨钢综合能耗大幅下降

2010年与2005年相比,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由694千克标准煤下降至605千克标准煤,“十一五”期间下降了12.8%,实现节能总量4800万吨标准煤,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2)主要生产工序能耗逐年下降

“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主要生产工序能耗稳步下降,2010年与2005年相比,重点钢铁企业焦化、烧结、炼铁、转炉、电炉工序能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企业节能措施得当,成效显著。“十一五”重点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变化。

(3)二次能源回收及循环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2005年到2010年间,占钢铁企业二次能源回收总量70%的高炉、焦炉和转炉煤气的利用量逐年提高,损失率逐年降低。“十一五”期间,焦炉、高炉和转炉煤气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8%、3.8%、5.85%,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从47.5立方米提高到81立方米,企业自发电量占总用电量的比例增长了4.6%。说明我国二次能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3.水资源利用再上新台阶

(1)取水量逐年下降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粗钢产量增加了77.6%,年均增长12.2%。而钢铁行业取水总量却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30.38亿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25.77亿立方米,年均下降3.03%,累计节水91.01亿立方米。

钢铁行业“十一五”期间吨钢取水量也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吨钢取水8.6立方米下降到了2010年的4.11立方米,年均下降10.44%。

(2)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

新水利用系数和重复利用率反映了水资源利用效率。钢铁行业“十一五”期间水重复利用率逐年提高,新水利用系数逐年上升。水重复利用率由2005年的94.04%提高到2010年97.2%,提高了3.16个百分点;新水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4上升到2010年的0.58,上升了31.8%。

(3)节水技术措施多样化

“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在基本实现以直流改循环、建污水处理厂等粗放式的节水措施的基础上,随着节水工作的深入,逐步发展到采用节水工艺、节水系统及设备、水质稳定等措施。污水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处理回用、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等成为了主要途径。

目前钢铁行业普遍采取的节水技术、装备及措施主要有: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包括高炉干法除尘技术、干熄焦技术、转炉干法除尘技术、高炉渣粒化技术、钢渣滚筒法液态处理技术和钢渣风淬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焦化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冷轧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综合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等;冷却过程节水技术,包括高效空冷技术、加热炉汽化冷却技术、连铸喷雾冷却技术、蒸发式冷却塔等;科学合理的用水系统,包括分质用水系统、串级用水系统、循环用水系统、污水回用水系统等;采用非常规水资源,包括开发利用厂区雨水、城市污水、苦咸水、海水、矿井水等。

4.强化固体废弃物消纳功能,更加注重资源化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和增值化

“十一五”期间,重点钢铁企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2005年的89.4%上升到2010年的96.1%,增加了6.7个百分点。分类利用率统计。

“十一五”期间,不仅固体废弃物利用率普遍提高,综合利用的产值也有较大增长,说明全行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附加值在提高。

二、制约因素仍然存在,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我国钢铁行业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下,按照“资源化、无害化、最小化”的良性循环发展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有些方面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全行业旧有工艺装备仍占较大比例,环保治理、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的历史欠帐多,这些因素阻碍了行业循环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循环经济标体系尚未建立

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环保部和统计局已下发了《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提出了宏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建立衡量钢铁行业循环经济

的指标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时至今日,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仍未建立,这对评价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水平,促进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2.循环经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部分企业工序能耗未达到国家标准《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2010年,全国焦炉、高炉及转炉煤气放散量折合标准煤约454.5万吨标准煤。余热资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中低温余热资源利用方面仍有潜力。能源管理水平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虽然上升较快,但利用技术水平偏低。冶金渣和各类尘泥高效和高附加值利用技术和水平有待提高。

绝大多数企业节水只停留在水循环使用、污水回用等常规的利用方式上,缺少对各系统进行水质监管、用水定额标准的完善,以及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

3.钢铁行业与其他行业及社会之间的循环有待加强

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行业内的循环再利用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是,钢铁行业与原料供应、产品深加工等上下游循环经济产业链尚未完全建立;与建材、化工、电力等相关行业之间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建设仍属起步阶段;与城市、社会之间的大循环还处于试点探索。

4.减量化生产任重道远

精料是钢铁行业减量化生产的基本保证,然而,“十一五”期间受到原燃料供应紧张大环境的制约,全行业减量化生产效果不明显,甚至一些指标出现倒退。2005年至2010年,高炉冶炼入炉矿综合品位由58.02%下降到56.16%,渣铁比由此每吨增加23千克;炼钢冶炼金属料消耗虽有所降低,但由于铁水脱硫、炉外精炼处理工艺的增加,吨钢冶炼渣量还是上升了3千克。

三、拓展循环领域,推进绿色发展

1.拓展循环经济功能

科技进步有力地推动了钢铁行业产品制造流程的不断优化,使其向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和绿色钢铁制造发展。如何认识钢铁企业的社会经济角色,特别是如何发挥钢铁制造流程的功能,是未来五年钢铁行业的重要实践课题。钢厂的功能不能仅局限于钢铁冶炼与钢材生产,还应当进一步扩展到资源、环境、生态、循环经济社会领域之中。

“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钢厂产品制造功能的局限性,充分拓展钢铁企业的三大功能,发挥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更大作用。

(1)拓展钢铁产品制造功能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变。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受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以资源消耗和资本投资为主的传统粗放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在钢铁产能和产量基本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上升和效益下降的困难局面。钢铁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节能型钢材和资源节约型钢材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在减少社会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2)拓展能源转换功能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副产煤气、余热余压综合利用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技术进步仍有很大空间。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对钢铁企业能源转换功能将提出更高要求,在能源高效利用、高效转换和尽可能回收大量的余热,避免能源放散和浪费方面仍有潜力可挖。进一步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加效益是今后拓展能源转换功能的重点。

(3)拓展废弃物消纳处理功能

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除可实现能源转换的副产煤气外,还有冶金渣、含铁尘泥、氧化铁皮、粉煤灰、废酸、废油、废水等物质。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将对内部废弃物循环利用提出更高要求,含铁尘泥回配钢铁生产中循环使用应更加讲求高效,废渣将作为水泥、建材行业良好的原料,废油、废酸、废水,经技术处理后,返回工序循环使用。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基本上做到实现副产煤气、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等物质“零排放”。此外,充分利用钢铁生产过程高温和还原性的特点,回收利用、消纳处理社会的废钢、废塑料、废橡胶等社会废弃物;对剧毒铬渣等有害社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对城市废水可以集中处理。进一步挖掘钢铁企业社会废弃物处理功能。

2.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回顾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历程,有一个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从不认识到逐步认识的过程,从单一问题解决到逐步重视系统研究解决的过程。通过对国内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分析,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其共性的做法,基本思路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把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钢铁新品种等紧密结合,达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国内已总结出了针对以矿石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长流程和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短流程发展循环经济可借鉴的模式,如:

长流程模式以国家法规政策、科技进步、优化钢铁结构、科学管理等为支撑,拓展钢铁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资源化三大功能,推进铁金属元素、能源、水、固体废弃物各方面循环,从而实现钢铁制造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企业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短流程模式与长流程模式具有共性,但也有不同之处。其特点主要是充分发挥其低投入(人、财、物)、低消耗(能源、水)、低排放(三废)、高效率(生产运行、资源利用)、高附加值产品(高质量、高性能、高技术含量、深加工)的优势,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

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已有十年,就总体看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深入发展,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循环体系有待向更高层次推进。

3.完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局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1815号),提出了国家宏观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钢铁行业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科学评价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首先要掌握反映发展循环经济的统计数据。用统计数据来描述、检测、评价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实用、可操作的反映评价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这是发展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

“十二五”期间,开展《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专题研究,根据钢铁行业工艺流程特点、资源能源消耗水平、污染物控制等方面,尽快完善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十分必要。四、以规划为指导,引领产业升级

2011年11月3日,我国《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对未来五年产品升级和节能减排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它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

展的指导性文件。

1.总目标展望

力争到2015年形成企业内部、行业之间、行业与社会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按照建设“两型”企业要求,企业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物明显减少,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以钢铁行业为主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基本形成;钢铁与城市、钢铁与社会之间循环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比较完善的行业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并完善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总结和提升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带动全行业循环经济大发展。“十二五”末,我国钢铁行业预计循环经济主要指标见下表。

2.节能目标和措施建议

吨钢综合能耗预计下降至580千克标准煤,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全部达到《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限定值。建议“十二五”节能工作重点抓好以下措施:

(1)大力推广和开发节能技术。普及和推广干熄焦、烧结余热回收、干式TRT、高效喷煤、蓄热式燃烧、热送热装、全燃煤气发电等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煤调湿、烧结漏风改造、烧结余热发电、高炉脱湿鼓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等技术;研发和关注非高炉炼铁、炉渣余热回收利用、煤气资源化利用等先进前沿技术。

(2)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二次能源回收利用高效化,实现“零”放散;提高二次能源转换效率,实现气转电高效转换、气转汽由中温中压向高温高压转换。加强低品质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提升转炉、轧钢加热炉余热蒸汽的回收利用水平。

(3)强化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提高电炉钢比例,降低铁钢比;优化高炉炉料结构,提高球团配比;进一步提升热送热装比,促进轧钢工序生产紧凑化、连续化。大力推广能源管理中心,以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节能,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基础建设,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开展行业能效对标达标,推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3.节水目标和措施建议

2010年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取水量已经降低到4.11立方米,接近国际钢铁先进企业的吨钢取水3.6立方米的水平,考虑节能减排措施及深加工用水增加的因素,钢铁行业吨钢取水指标进一步下降的潜力有限。通过加大城市中水利用和企业综合污水回用力度,到2015年吨钢取水量有望降到4立方米,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5%。

吨钢外排废水量逐渐减少,2010年已经下降到2.04立方米每吨,预计“十二五”钢铁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综合污水处理厂的普及率可以提高到75%,处理后的水大部分回用,减少外排废水量,预计“十二五”末吨钢废水排放量可以降低至1.3立方米。

水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灭直排水,杜绝跑冒滴漏,减少新水补充量;二是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不用水或降低生产用水且三是对废水进行优化处理提高回收循环利用率,钢铁企业废水种类很多,水质参差不齐,应分别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进行优化处理并回用;四是推行水资源合理分配、串级利用的方法,实现水系统的串级利用;五是实现企业和周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作为工业中水回用。

4.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目标和措施

2010年钢铁行业高炉渣利用率达到97.6%,利用率相对已经较高,“十二五”提升空间有限,预计可以达到98.5%。2010年钢渣利用率达到93.6%,随着钢渣利用技术不断成熟,钢渣利用率将进一步提高到97%。

钢铁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分为:含铁元素废弃物,如高炉渣、转炉渣、氧气铁皮、含铁尘泥等;以及粉煤灰、废耐火材料、非含铁除尘灰、工业垃圾等。经过多年的发展,钢铁企业绝大多数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建议“十二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主要措施如下:

(1)推进冶金废渣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冶炼废渣、粉煤灰高附加值综合利用问题。探索钢渣磁选后尾渣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途径,大力推广钢渣预处理热焖、钢铁渣微粉技术,加大海边海床覆盖剂、钢铁渣余热回收、钢渣陈化等技术及钢渣微粉设备的自主研发力度。

(2)加强钢铁企业含铁除尘灰、尘泥综合利用。做好除尘灰精选回收工作,提高综合利用效率。推广除尘灰除锌提纯及还原造球技术,开发氧化铁粉、氧化铁皮深加工和废油、废酸再生综合利用技术。

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 篇4

——鄂尔多斯市“十一五”水利工作回顾及“十二五”水利总体发展思路

“十一五”是全市水利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民生,全力推进全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五年。全市水利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和“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拓宽投资渠道,不断创新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水利投资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水利改革与建设步伐全面推进,水利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十一五”水利工作回顾

近年来,随着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鄂尔多斯市水资源严重短缺、且用水结构不合理、用水效率和效益不高,致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根据市委、政府总体规划部署,我们科学审视全市水利发展形势,确立了“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民生,全力推进全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利发展思路,不断推出水利工作新举措,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难题,水利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十一五”期间,我市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7.8亿元,开工各类水利工程25683处,完工24996处,累计新打机电井74347眼,配套机电井66240眼;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4万亩,是计划任务45万亩的164%;新增饲草料地灌溉面积22万亩,是计划任务15万亩的150%;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9万亩,是计划任务100万亩的209%;解决了3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是计划任务29万人103%;加固堤防374公里,治理险工50余处次,开工建设蓄滞洪区3处;中心城市康巴什和东胜区供水能力达到15.4万立方米/日;一大批工业供水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水权转换一期工程全面完成,二期水权转换正在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0座。水利工作任务目标超额完成。鄂尔多斯市水利局也先后荣获了“全国水资源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先进集体”、2008、2009两年“全区水利工作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一)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 ——黄河防御工程建设

我市境内黄河河岸线总长为728公里,设防段长590公里,防洪任务十分艰巨。黄河鄂尔多斯段防洪工程项目涉及到4个旗,分别为鄂托克旗、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

333

日)、乌兰木伦水库(1.5万m/日)和甘珠庙水源地(0.8万m/日)4处供水工程,同时还建成了引黄入东北复线续建工程(东胜至康巴什),具备了5万m/日的供水条件;建成了伊旗札萨克水库至康巴什景观湖生态供水工程,年供水500 m。为东胜区新建或完善的供水工程主要有引黄入东一期工程(5万m/日)、神树塔水源地(0.6万m/日)、沙沙圪台水源地(1.0万m/日)、引黄入东二期工程(5万m/日)。

此外,为保障中心城市的用水安全,将优质地下水用于中心城市生活用水,逐步使地表水、下渗水退出中心城市饮用水范畴,我们完成了哈头才当水源地、康巴什二水厂及其输水管网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一期供水5万吨、二期达到10万吨,工程总投资15亿元,现已开工建设。还积极开展了木肯淖水源地的可研、设计、采探井等前期工作,该水源地为中心城市备用水源地。

——重点工业园区供水工程建设

我市工业园区和工业项目大都摆布在沿黄地带。“十一五”期间,推进了八项工业供水工程。通过在黄河沿岸打侧渗井共计69眼,完成了亿利PVC项目两个水源地(一水源地供水量为6.0万立方米/日,另一水源地供水量为8.0万立方米/日)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完工了鄂前旗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一期5000万立方米/年供水工程,取水口为宁夏鸭子荡水库;完工了鄂旗蒙西工业园区一期5000万立方

多亿元,增加财政收入近30亿元。

从2009年我市开始实施二期水权转换工程,总投资14.22亿元,可转换水量1亿立方米,建设时限为2009-2012年。主要建设内容是:新建10座一级泵站、9座二、三级泵站,衬砌各类渠道1330公里,续建配套和改造各类建筑物7538座,发展渠灌改喷灌面积24.92万亩,发展滴灌10.08万亩,实施畦田改造44.92万亩,发展井渠结合灌溉面积14.28万亩。二期水权转换工程2009年项目已完工,总投资34610万。同时2010年项目已启动实施。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市列入国家专项补助项目第一批、第二批的病险水库和列入国家专项规划的病险水库共30座。我市有10座在2007年已完成了竣工验收,有20座于2010年完成了竣工验收。

此外,2010年我市有12座小型水库列入了国家小

(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中,现已完成了初步设计及报批工作。

——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截至2005年初,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总人口101.87万人,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46.71万人,饮水不安全人口55.16万人。在“十一五”期间,我市规划解决21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2006-2009年,提前一年我市完成了规划建设

工程建成后,节劳、节水、节能,降低了生产生活费用,据调查统计,恢复保护草原面积达到71.54万亩,发展节水示范户284户,受益人口1136人,项目建成后农牧民人均收入有原来的5202元增加到6203元。

——水管体制改革工作

我市从2008年开始进行水管体制改革。全市纳入水管体制改革范围内的水管单位共36个,在改革中通过合理调整、合并,核定为27个。因认真落实“两定”、“两费”,顺利完成了改革工作。2008年12月,自治区验收组对我市水管体制改革进行了验收,验收等级为优秀。2009年开展了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回头看工作,将“两费”落实作为中心工作来抓。2010年督促旗区将“两费”全部列入旗区财政预算。2010年3月,我市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先进集体”。

(二)水利工作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

——各类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大幅增加。“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7.8亿元,是“十五”水利投资3.8倍。其中,国家及自治区投资4.5亿元,市旗两级财政投资21.8亿元,社会融资31.5亿元。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开工建设了防洪堤防加固、景观堤防、蓄滞洪区、城镇供水、工业园区供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上亿元的项目有

快速扩张,两河流域高效农牧业经济增长带的打造,工矿区煤矿的整合开采,凸显出水利防洪减灾安全保障工作对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防洪减灾安全保障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在黄河防凌防汛方面工程措施主要是大力度加固堤防、治理险工、建设蓄滞洪区等,非工程措施包括落实责任、制订预案、畅通信息平台、建设抢险队伍、储备物料、运用空军炮兵气垫船立体化作业等;孔兑防洪方面采取了准确的预警预报、预案应急、转移群众等措施;水库防洪方面主要采取了除险加固和汛期调控库容措施;工矿区防洪方面主要采取煤矿防洪评价报告审查和执法检查相结合措施;城镇防洪方面重点采取完善城市地下雨水输送系统和河道执法清障相结合措施。在实现“黄河不决口、水库不垮坝、孔兑不死人、城镇工矿不出事”目标的同时,构筑了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相适应的防洪减灾安全保障体系。

——构筑了与经济结构相协调的水资源优化配臵体系。过去,我市水资源配臵比较分散,没有统一规划,且用水结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全市农牧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但用水量却占到全市总用水量的74%,而全市工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0%,用水量却只占到全市总用水量的13%,水资源的利用效益比较低。“十一五”期间,我们根据全市产业布局,及时调整

0

指标,农业用水大量浪费,需节水却缺少投资的问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实践应用水权水市场理论,试点实施了水权转换项目,将节约下的农业用水转换到工业用水上,成功解决了部分工业项目缺水的难题,走上了以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用水,以工业发展反哺农业的良性轨道。二是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节水工作。编制完成了《鄂尔多斯市重点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划定了17个重点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在划定超采区方面,明确了9个超采区范围和对应超采水量;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分级审批原则,对已取得许可证的用水单位的计量设施安装、批准水量核定、节水设备、排污情况逐一登记,充实完善了执法队伍,加大对非法取水、河道乱采乱挖、河道清障等执法力度。三是积极引进推广应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在黄灌区以渠道衬砌和喷灌、滴灌相结合,在干旱硬梁区采取管灌与喷灌相结合,在城乡结合带大力推广温棚喷灌和滴灌技术,使得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55万亩,占总灌溉面积71%。通过多项举措促进了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利用与地区科学发展相协调,提高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

——构筑了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水利投融资体系。过去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国家投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利建设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2

增到6.8亿元,市水务公司的成立为加快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强心剂。三是利用企业资金。根据水利部提出的水权水市场理论,我市从2005年开始一期水权转换工程建设,经过3年的建设,利用企业资金7.02亿元,解决了14个工业项目的用水需求。2009年我市又启动了二期水权转换工程,项目投资14.22亿元,其中利用企业资金10亿元。此外,积极引进外来水务资本投资我市水利建设,与黄河水务投资公司合作,启动实施了我市南部工业园区引黄供水工程,已利用资金约6亿元。

二、“十一五”水利工作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市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水利建设中还有许多突出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

我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管理属于不同部门,地表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分别由水利、环保、城建等部门“多龙管水”,加上各旗区各自为政,造成水资源开发利用较乱,使有限的资源不能发挥最大效益。

(二)水利建设投入机制还未最终形成

虽然在近些年探索和积累了许多投融资经验,有力地支撑了水利建设,但国家自治区财政投入、市旗财政投入、企

33管理。

三、“十二五”水利工作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发展全局为原则,以推动水利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要求,努力解决我市推进富民强市、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面临的水利方面的突出问题。继续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与保护;大力推进依法治水、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多元化水利投入机制;建设全市水利业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不断开创水利科学发展新局面,为我市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具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9.65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69.85千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6.34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60.34千公顷;新增饲草料地灌溉面积4.5千公顷,饲草料地灌溉面积达到148.67千公顷;黄河干流堤防基本达标,使重要支流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中心城区防洪标准全部达标;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

3鲁图镇防洪工程,鄂旗乌兰镇、棋盘井镇、蒙西镇防洪工程。使上述城镇防洪标准基本达标。

5、农村饮水安全方面,“十二五”期间计划安排解决29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建设饮水安全工程185处,设计供水能力3.53万m/d,分布在全市7个旗。

6、大型灌区改造方面,“十二五”期间,我市继续实施黄河南岸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改造总面积 50万亩,新增有效节水面积30万亩,涉及杭锦旗和达旗两个旗;同时继续实施鄂尔多斯市引黄灌区水权转换暨现代农业高效节水工程,改造总面积38万亩,完成渠道衬砌1330km。

7、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方面,“十二五”期间,全市安排36座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同时对达旗公乌素水利枢纽、八一胜利渠水利枢纽、九大渠水利枢纽、壕庆河水利枢纽进行除险加固。

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 篇5

商丘市“十一五”期间矿山地质环境工作回顾

近年来,商丘市矿山地质环境工作在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夯实工作基础,突出重点,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特点

我市地处豫东平原,辖区内的永城是我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含煤面积1300平方公里,年生产原煤2160万吨。近年来,伴随着矿业开发的迅速发展,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逐步显现。主要表现为:一是治理区域点多、面广。由于采煤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对土地、村庄、道路、河流、植被、供电、通讯及其它基础设施的破坏,以及计划经济时期开山采石造成的崩塌,涉及到8个乡镇,100多个自然村的3.8万余人。二是危害严重,治理形势紧迫。“十一五”期间,全市因采煤共形成塌陷区面积70931亩,积水面积36949亩;计划经济时期开山采石发生的崩塌16处,损毁道路1000米、耕地8亩,直接损失216万元。三是污染严重,危及民生。矿业活动除形成地面塌陷、崩塌等地质灾害外,矿区及其周围岩石裸露、矿山剥离残渣、矿石露天堆放还造成地形地 貌景观改变及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产生活。近年来,随着我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力度的加大和制度、措施的完善,全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已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解决了部分重点区域历史上形成的地面塌陷、占用破坏土地和地质灾害等问题,而且使新出现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形成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十一五”期间主要工作

(一)矿山地质环境科研硕果累累

五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认真吸取其它矿业城市“矿竭城衰”的经验教训,及早认识永城矿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超前思考,提前动手,在中国矿业大学、省国土资源研究院、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等科研院校的协助下,筹资400余万元,先后开展了《永城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永城市矿山环境调查与评价》、《永城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和《永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规划》等多项科研工作,开发了永城市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地质环境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这些科研成果将矿区煤炭资源的开发、矿区资源综合利用、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村镇搬迁、新农村建设、土地恢复与结构调整以及矿区生态重建等有机结合,为实现永城矿区可持续发展、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汛期地灾防治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落实到位。每年的汛期地灾防治工作,我们都按照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的要求,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臵,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正确对待、行动上狠抓落实。汛期前对全市特别是永城市煤矿区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全面排查,认真编写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永城市政府与相关乡镇及矿山企业签订《地质灾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防灾责任体系。

二是地灾防治知识宣传深入人心。“十一五”期间,我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实现了地质灾害科普宣传常态化和全覆盖。五年中,通过张贴地质灾害科普挂图、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有奖竞答、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单和宣传手册等方式,共向塌陷区群众和学校师生发放各类防灾知识宣传资料5000余册,避险明白卡1500余份、防治工作明白卡1300余份,做到一户、一校不漏,受教育人数达2万余人次,使广大干部群众都能掌握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切实提高了采煤塌陷区人民群众减灾防灾意识和临灾避险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地质灾害防治氛围。

三是防灾应急处臵能力明显提高。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县、乡、村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已基本形成,建立了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排查制度、巡查制度、报告制度、值班记录制度等10多项规章制度,为各监测点配备了相应的防灾设备。监测预警应 3 急处臵进一步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四是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防灾效果明显。为了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从2006年起,永城市地矿局与气象、广电、移动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让相关人员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信息,做到时刻防范,迅速响应,及时撤离,成功避让。“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成功避让各类地质灾害122起,避免人员伤亡134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320余万元。“十一五”期间,虽然我市极端天气频发,多次遭受暴雨袭击,引发多起地质灾害,因监控措施得当,预防责任明确,处臵方案周密,未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治理”的整体思路,科学运作,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完成采煤塌陷区治理面积21592亩,其中形成鱼塘6477亩,搬迁学校30个,企事业单位37个,村庄86个,搬迁人口32460人,修复道路116.5公里,新建桥涵1618座。累计投入治理资金2.39亿元,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体制日渐完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既是一项应急工程,又是一项民生工程,牵动性强,影响面 4 大,只有不断完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体制,才能有序推进。为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加强领导,商丘市政府与相关单位签订了塌陷区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永城市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领导组,具体负责采煤塌陷区治理的统一领导,把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落实。河南神火、永城煤电两大集团也分别组建了各自的土地复垦公司,明确一名副总具体负责。形成了一套领导重视、上下联动、组织协调、责任到位的管理体制,为做好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是塌陷区群众搬迁安臵工作取得新突破。长期以来,由于采取先采后搬的搬迁安臵方式,出现了补偿争议大、新村选址难、建设进展慢、安臵环境差等问题,塌陷区群众搬迁安臵工作严重滞后,严重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十一五”期间,我市把塌陷区群众的搬迁安臵工作作为头号民生工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建设塌陷区安臵新村,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2008年,投入专项资金 1.5亿元,建成了高标准花园式的“民生花苑”安臵小区,现已投入使用。陈集、高庄、苗桥等乡镇,也分别建设了一批档次较高、条件较好的搬迁安臵小区,长期困扰塌陷区群众搬迁安臵问题取得了新突破。

三是塌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成效明显。在采煤塌陷区治理过程中,紧紧围绕“科学规划,综合治理保民生;创新模式,立足长 5 远谋发展”这一工作思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通过原地复垦、固体废物充填、超前复垦等方法,成功探索出了 “耕地+养殖用地”、“建设用地+养殖用地”和“养殖用地+林地”等三种复垦模式,先后建成了陈四楼煤矿张大庄采煤塌陷区治理示范区、城郊煤矿刘岗采煤塌陷区治理示范区、新庄煤矿黄水寨采煤塌陷区治理示范区等一批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区域,不仅复垦了大量耕地,而且使塌陷区的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提升。特别是2010年开工建设的永城东西城区间采煤塌陷综合治理工程,成为采煤塌陷区治理的亮点。该治理区域面积达18平方公里,将建成集生态恢复、观光旅游、娱乐休闲、商住建设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湖区。

(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全面落实

自2009年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以来,全市累计缴存治理保证金2.11亿元,占全省缴存总数的68.8%,为开展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落实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在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的落实上,我们根据《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实施细则》的要求,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的原则,从建立专户,规范台帐,明确缴存程序,做好核实督查入手,通过加大宣传、足额征收、科学管理,认真抓好了工作的落实。目前,从保证金申报、审核、缴存、入户,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和完善的缴存机制,受到了国土资源部及省国土资源厅领导的高度评 6 价。

(五)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砀山地质公园建设进展顺利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是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一五”期间,积极申报中央、省财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7个,申请项目资金1590万元。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竣工,并顺利通过评审验收。

2010年1月,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正式授予芒砀山省级地质公园的建设资格。目前,芒砀山省级地质公园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六)全面开展建设项目压矿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市把建设项目压矿治理作为地质环境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广泛开展治理建设项目压矿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先后出动宣传车80余次,深入永城东、西城区及矿区内乡镇、村庄,悬挂条幅200余幅,刷写标语300余条,提高了人们规划建设、依法建设、科学建设项目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在矿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压矿核查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如济祁高速公路建设,在立项时,充分听取了当地国土(地矿)部门的意见,详细查阅相关的资料,与永煤、神火两大集团领导多次沟通,对规划的高速路线多次进行调整,在省国土资源厅领导的关心协调下,顺利完成了压矿核查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既保证了高速公路的顺利建设,又尽可能的减少占压煤矿资源,使建设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十一五”期间,我市的矿山地质环境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采煤塌陷区治理存在职责不清,权责不分的现象。二是永城矿区工程建设压覆矿产资源问题严重,地下开采与地上建设矛盾突出,建设项目占压资源现象还时有发生。三是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四是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缴存中,由于多种原因保证金不能及时返还企业,影响了企业缴存保证金和进行塌陷区治理复垦的积极性。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机制和体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十有县”建设,全力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严格落实目标管理,量化指标,责任到人。认真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做好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及时发布地质灾害信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急队伍,配备应急交通、通信工具,联合两大集团适时组织一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确保矿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严格落实治理方案备案制度,重点做好矿山企业治理方案的审定、治理工程质量的检查、指导、验收工作。

三是全面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积极开展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准确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与特征,为全市的矿山 8 地质环境治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村庄搬迁、土地复垦、新农村建设选址、建设项目选址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是大力开展建设项目压覆矿床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治理整顿工作。认真履行职责,严格监督管理,积极与发改委、规划、环境、工商、税务等相关职能部门沟通,组织开展建设项目压履矿床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专项治理行动,确保合法的矿业权不受侵犯。

五是扎实推进永城市芒砀山地质遗迹的保护及地质公园的建设。

曲靖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篇6

(2006-201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全面推进“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依据《曲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编制此规划。

一、发展成就和环境条件

(1)“十五”期间全市农业发展成就。“十五”期间是全市农业发展进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为加快全市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05年市内生产总值为402亿元,较2000年增88.7%,年递增13.5%;其中:农林牧渔总产值达139亿元,较2000年增长54%,年递增9%;其中种植业、渔业产值达55.5亿元,较2000年增长54.4%,年递增率达9.1%。

——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粮油总产创历史记录。“十五”末累计产粮976.46万吨,较“九五”增长4.9%,平均年递增0.9%;平均单产274.3公斤,平均增长3%,年递增率为0.6%;其中:2005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202万吨,增长4.8%,创历史新高,全市农民人均有粮393公斤。“十五”累计油料总产32.69万吨,较“九五”增长80%,年递增12.5%。其中:2005年油料总产8.16万吨,增长42.2%。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市粮经比由78.5:21.5提高到2005的59:41,粮经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水果产量15.8万吨,增长192%;蚕茧产量7640吨,增长46.7%;蔬菜80万亩,产量111.84万吨,分别增长70%、增长87%;水产品产量29700吨,产值2.52亿元,分别增长39.2%、93.5%。

——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78元,增长42%,平均年递增7.3%。

——重点农业科技措施推广成效明显。“十五”期间全市主要推广了9项重大农业科技推广措施,选育出曲辰系列、靖单系列、宣黄单系列等玉米新品种9个,靖粳系列、合靖系列等水稻新品种10个、靖麦系列小麦新品种2个,引进和选育农作物新品种21个,获农业科技成果奖50项,其中:省厅级30项、市级20项。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由“九五”末的70%提高到85%。农业科技培训上,全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5103人,辐射带动5万多户农户;培训绿色证书人员12.17万人,提前五年实现每10户农民有一名持有绿色证书的致富能手。

——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全市固定资产5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124个,所有制涵盖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合作、联营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其中非公经济企业占90%。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有6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2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市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共带动75万余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占总农户的60%。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明显提高。全市累计申报了46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44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1个有机食品认证。获无公害农产品 2 基地认定证书的有45个、23个产品已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证书、1个有机食品获日本AFAS认证证书。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农业机械总值达88463.8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177101.6万瓦特。拥有拖拉机29939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2492台, 机动脱粒机12551台;农用排灌机械8433台;联合收获机44台,机动割晒机173台。年机耕面积89万亩,机耙面积73万亩,机播面积4万亩,机收面积6万亩,机电排灌面积43万亩,机械加工农产品437.69万吨,农机运输91928万吨公里。

——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成效明显。加强承包土地管理,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施农村税务改革,取消农业税、除烤烟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屠宰税、三提五统等,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革农村财务管理办法,强化审计监督和财务公开;指导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十一五”是我市农业发展重要机遇期

①政策环境: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二是中央出台“两减免四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对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意义重大;三是全市开展“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创新了发展思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载体;四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有利于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合作,发挥我市特色农产品优势提供有利保证;五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初步具备,为全市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六是全市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在项目配套、税收优惠、流动资金贷款方面支持农业产业化 3 经营发展,为全市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经济环境: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三是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农产品商品率提高,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贸易;四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有利于名特优新优势农产品的竞争;五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竞争,加快外向型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③社会环境:一是广大农民的产业结构调整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增强,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三是全社会已形成关心、支持、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科技环境:一是全市拥有综合素质较强的科研队伍,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引进、筛选、试验、示范和推广提供了保障;二是农科推广体系逐步健全,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四是一大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力,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全面 4 协调可持续发展。

(2)发展目标

根据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市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农业生产总量稳步增长。到2010年,种植业、渔业总产值达74亿元,年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其中:粮油种子27亿元、薯类17亿元、茧丝绸5亿元、蔬菜水产花卉22亿元、水果3亿元。全市粮食播种710万亩,粮食总产达210万吨。其中:水稻80万亩,总产36.7万吨;玉米210万亩,产量81万吨;马铃薯220万亩,产鲜薯330万吨;油料70万亩,产量10万吨;蔬菜100万亩(含复种),产量200万吨,产值18亿元(商品蔬菜基地50万亩,产量120万吨);水产品产量3.2万吨,实现渔业产值3亿元;花卉:鲜切花0.3万亩,盆花30万盆,药用花卉15万亩,实现产值1亿元;桑园20万亩,年产鲜茧1.6万吨;水果30万亩,产量11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263900万瓦特,拖拉机45000台,农机作业收入9.2亿元。

——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水平有明显提高。在农业排灌上,农田栽种作物的灌溉保证率达到70%以上,旱地水浇作物灌溉保证率达到40%;在科技覆盖率上,重点农业科技措施推广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在结构调整上,有45%的土地用于发展经济作物,实现粮经比例的合理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较大发展。培育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5个以上、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0个以上、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0个;农产品加工水平有较大提高,5 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全市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8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的60%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村劳务产业基本形成。全市户均转移输出一名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突破140万人,年均新增6万人;年均培训20万人;农民转移就业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总收入突破110亿元,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加100元,到2010年达到11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以上。

三、产业布局及发展重点

按照全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明显的农产品,使之形成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显著提高我市农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种子粮油产业

宣威、会泽、富源、罗平、马龙等山区半山区以发展优质旱粮为主,条件好的地方搞好玉米制种、繁种;坝区主要发展优质水稻生产和玉米、水稻制种、繁种。

1、优质水稻布局。2010年,全市优质稻发展到60万亩以上,占水稻的75%以上,产量达到29万吨,产值6亿元。以陆良、麒麟、沾益三县(区)为重点,建成3个生产规模10万亩以上的基地县。陆良15万亩、麒麟11万亩、沾益10万亩。中部的陆良、麒麟、沾益坝区以优质粳稻为主;南部的师宗、罗平、富源的部分低热河谷区以发展优质杂交水稻为主。陆良、麒麟、沾益三县(区)为优质水稻良种繁种区。

2、优质专用饲料玉米布局。2010年,全市种植优质专用饲料玉米180万亩,占玉米的85%以上,产量达73万吨,产值10亿元。以北部的宣威、6 会泽,沾益、南部的富源、罗平、马龙山区半山区以发展优质专用饲料玉米为主,建成4个种植规模25万亩以上的基地县。其中:宣威60万亩、会泽25万亩、富源25万亩、罗平25万亩。会泽、宣威、陆良、罗平、麒麟为杂交玉米制种繁种区。

3、优质“双低”油菜。到2010年双低油菜种植达到60万亩以上,占油料的85%以上,产量达到9万吨,产值2.7亿元。含油率提高2-3个百分点,油菜籽芥酸酸、硫苷含量达标率在95%以上,深加工比例达70%以上。把曲靖建成全省最大的植物食用油生产基地。

4、优质杂粮。到2010年优质啤酒饲料大麦种植达到50万亩以上,占大麦的85%以上;产量达到8万吨,产值1.3亿元。建成三个种植规模10万亩以上的啤酒大麦基地县,其中沾益15万亩、马龙13万亩、宣威12万亩;优质豆类以麒麟、陆良、宣威、富源、师宗为主;优质小杂粮(荞麦)以会泽、马龙、沾益为主。

——薯类产业

2010年,全市优质马铃薯种植190万亩,占马铃薯的90%(其中:大春薯160万亩,秋冬薯30万亩);产鲜薯300万吨,产值15亿元;加工型马铃薯淀粉含量达到17%以上;平均单产1580公斤/亩;商品率达到60%以上。大春马铃薯以宣威、会泽、富源、沾益、马龙为主,发展加工型马铃薯;秋冬马铃薯以陆良、宣威、师宗、富源、会泽部分条件较好的坝区、低热河谷槽区为主,发展菜用型马铃薯。种植魔芋15万亩,总产鲜芋30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特色魔芋以富源为重点,面积达10万亩以上,带动宣威、罗平、会泽、沾益发展。

——茧丝绸产业

2010年,全市桑园达20万亩,年产鲜茧1600万公斤,蚕茧农业产值达3.2亿元。充分利用“东蚕西移”的机遇,通过结构调整、机制创新和技术进步,夯实产业基础,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全面提升茧丝质量和蚕桑产业的竞争力。在陆良、麒麟、沾益、师宗四县(区)大力发展蚕桑产业。

——蔬菜水产花卉产业

1、蔬菜。到2010年商品蔬菜(含水生蔬菜)50万亩(不含复种),蔬菜产量160万吨,产值16亿元。规模化生产达到蔬菜种植面积的80%以上,商品率达85%以上。坚持无公害发展方向,重点组织实施好“50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实施好10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以宣威、师宗、马龙、沾益为重点);5万亩浅水藕生产基地等三个基地建设。蔬菜生产以中部的麒麟、陆良、沾益,南部的师宗,北部的宣威为重点,其中把麒麟、陆良建成三个规模上10万亩的蔬菜生产基地县(其中:陆良浅水藕基地3.5万亩、麒麟浅水藕基地1.5万亩)。

2、食用菌。2010年,建成生产规模达150万平方米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双抱蘑菇、珍稀、反季节食用菌栽培,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和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食用菌生产以马龙、陆良、宣威、师宗为重点,其中:马龙65万平方米、陆良35万平方米、师宗30万平方米、宣威20万平方米。

3、优质生姜。2010年,种植生姜18万亩,总产30万吨,产值3亿元,出口创汇300万美元。提纯小黄姜品种品质,以小黄姜的开发和低硫姜的生产加工为重点,抓好脱毒姜种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强与省农科院生 8 物所的合作,采用生姜组培,解决姜瘟病及病毒病的防治难题。主要布局在罗平、师宗、富源、宣威、会泽,重点以罗平小黄姜种植为主,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

4、渔业发展。2010年,水产品产量3.2万吨,产值3.2亿元,良种覆盖率达90%,渔民人均收入7000元。加强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和水产品种苗基地建设;执行国家渔业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渔业保护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促进渔业产业健康发展;保护和开发渔业资源,做到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无公害养殖技术推广力度,促进水产品品质的提高。重点以麒麟、陆良、沾益坝子池塘养殖为主,发展库区养殖、江河特色鱼类养殖和扶持山区、半山区稻田养鱼。

6、鲜切花、盆花及药用花卉。鲜切花、盆花以麒麟、沾益为主,发展出口创汇型高档鲜切花品种和盆花品种;药用花卉以沾益、马龙、会泽为主,积极发展市场前景好、农民增收快的新型药用花卉品种。

——水果产业

到2010年,水果种植35万亩,产量达15万吨,优质果品率提高到70%,总产值达2.2亿元。以东盟为市场,建立一批温带早熟特色水果为主的无公害生产出口基地,加快品种改良,提高采后加工保鲜、分级包装水平,改造一批老林果基地,新建一批优质水果基地和加工专用原料基地,推进水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质梨和鲜食桃,布局在会泽、陆良、麒麟、师宗;优质早熟苹果布局在陆良、沾益、麒麟等县(区);石榴、猕猴桃布局在会泽。

四、主要发展措施

9(1)明确职责,发挥优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全市农业部门肩负的重要职责,各级农业(机)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市“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认真抓好“万元增收”计划的落实,切实帮助基层制定和完善经济发展目标、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市“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科技作用的发挥,基础建设是保证。主要围绕400万亩基本农田建设,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建设节约灌溉水,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坝区以治旱治涝为主,积极开展田间沟渠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山区以治旱治坡为主,突出坡改梯、平整土地,加深耕作层,培肥地力。加大新型适用农机具的推广和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大力推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实施植物保护工程、水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和渔业行政执法体系完善,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保护防疫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水平。

(3)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努力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加、种粮效益明显提高。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务农种粮和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以严格保护耕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为基础,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粮食品质和优质粮所占的比重,做优做强粮食作物。主要抓好四大粮食作物生产:一是 10 玉米优质化生产,走优质专用加工饲料玉米区域化和流通市场化的路子;二是水稻以发展优质粳稻为重点,扩大杂交优质稻种植;三是马铃薯以发展加工型和菜用型脱毒薯为重点的区域化种植;四是大麦以优质啤饲大麦为发展重点。把粮食生产、转化、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化开发和整体建设,特别是与发展畜牧业和其它产业结合起来,把生产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4)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坚持产量、质量、结构、效益统一的原则,做大做强马铃薯、蔬菜水产、蚕桑、油菜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扶持和培育魔芋、生姜、万寿菊、花卉、水果、食用菌等新兴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建设“双六”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扩大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把冬季农业开发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措施来抓,大力发展冬早蔬菜、冬马铃薯、冬大豆、油菜等特色作物和冬闲田养殖。

(5)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1、加快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试验、示范。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标准,引进和选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实现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一次。加强良种基地建设,力争把曲靖建设成为引领云南良种发展的龙头,西南重要的杂交玉米制种、繁种基地和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2、加速良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一是调整农业研发推广的方向 11 与重点。重点在配方施肥、土壤耕作层保护、培肥地力、节水灌溉、播种质量、密度及作物中耕管理、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研究、农机化示范工程和植物保护工程、水生动物保护工程上加大研究与开发力度。二是以优良品种和节本增效配套技术推广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集成和应用。三是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四是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继续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及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工程。五是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场建设项目,完善设施建设,提高基层的服务能力,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3、加强蚕桑、水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开发力度,提高品质和效益。一是对新建桑园、果园要采取高标准、高品质和高效益的栽培管理方法;二是加大中低产蚕园、果园改造速度,不断增强竞争能力;三是不断完善和推广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高总体生产水平。

4、开展好特色水产品的引进开发、土著鱼研究开发、稻田养鱼、精养高产养等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提高水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1、强化标准化生产。按照24个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严格实施,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等服务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完善相关的质量认证和产品安全标识制度。加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安全的检测手段,突出抓好对农药、兽药、渔药残留和饲料的安全卫生监测,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2、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以省级检测中心为依托,由市县组成,到2010年建成1个市级、9个县级、50个基地(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机构。

3、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建设15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成后,实现农产品产量提高10—15%,优质率达到90%以上,农业生产效率提高20—30%。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率分别达到30%、5%和0.5%。

(7)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

按照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按层次规划市场类别,围绕名特优商品基地建设,发展专业批发市场,以综合性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专业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形成比较健全的市场网络。培育和扶持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建立“绿色通道”,确保农产品货畅其流。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充分利用网络科技资源,解决目前农业部门在产前、产中服务多而产后服务少的被动局面,做到 “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8)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

一是要抓好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二是要提高耕地利用率;三是要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四是要抓好田间灌溉节水;五是要增施有机肥料,科学施用化肥;六是要科学合理使用良种;七是要加强农村沼气和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实施生态富民工程。

(9)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

不断创新农机发展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围绕全市六大主导农业产业 13 发展,加大农机研究推广力度,把重点放在主要农作物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障上来;加大对购买农业机械的投入补贴力度,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机械化程度;加大农机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作业水平,使农机使用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劳务输出产业发展壮大做出贡献;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大农机安全监理力度,维护农机作业秩序,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10)抓住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带动功能。加大对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双六”工程建设,实现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实施品牌战略,力争做好做亮。围绕农业五大主导产业,选出几个有市场占有率、有影响、有前景的品牌进行培养,促进品牌向名牌、省内名牌、国内外名牌转化。从科技支撑、市场、政策等环节着力推进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农产品的绿色和安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引导、培育、扶持、壮大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11)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壮大劳务产业

我市劳务产业发展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劳务经济已经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一是要抓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宣传教育,使外出务工脱贫致富成为广大农村劳动力的自觉愿望和行动;二是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培训网络,依托培训基地多渠道培训 14 农村劳动力,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适应不同层次的用工需求,做到输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三是建立劳务基地,壮大劳务产业队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方建立稳定长期的劳务输出关系,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门路和渠道;四是大力培育农村劳务中介组织。以劳动就业服务组织为主渠道,每个县(市)区再培育发展1-2个社会力量兴办、信誉程度较高的民营中介组织,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需要;五是做好维权服务。这是已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稳得住、能发展的关键性工作。各职能部门在转移输出前要简化手续,搞好培训。转移后,要跟踪服务,协调各方解决农民工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发挥政府驻外机构的作用,把他们逐步建成农民工之家,还要采取政策支持的办法,组织在职干部带队搞好农民工管理服务。

(12)宣传贯彻党的农村政策,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深入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提高土地承包纠纷调处能力。正确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全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二是改革农村统计报表体系,建立农村经济情况统计调查台帐。以贯彻落实新会计制度为基础,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农村经济审计监督。三是以农村财务“双代管电算化”试点和全面推广为契机,全面建立农村信息网络。四是按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要求,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农户。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征地程序,健全和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五是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构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六是继续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严厉打击制 15 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产品、农资产品和农机产品市场安全。

“十一五”期间,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眼光,牢牢地把握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立足科学发展,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发展机遇,正确运用有利条件和成功经验,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化解不利因素,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 篇7

一、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扭转了能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大幅上升的势头。

三、促进了结构优化升级, 重点行业先进生产能力比重明显提高。

四、推动了节能技术进步, 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从数据看发展 篇8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时期,预计广西城镇新增就业188.32万人,比“十五”时期增加86.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国际金融危机期间,返乡的288.6万名农民工重新实现就业,其中8.3万名返乡农民工实现了自主创业。

二、社会保险待遇大幅度提高

“十一五”期间,连续五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2010年广西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200元,比“十五”期末增长94.49%。

三、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果

截至2009年底,广西人才资源总量为21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84万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120万人,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广西先后建立了32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96个市级人才小高地,引进和柔性引进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一批高层次人才。截至2010年底,广西博士后“两站”总数达到44个。

四、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把好公务员队伍“入口”,坚持依法、公平、科学考录,5年间广西共有33.19万人次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共录用1.79万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公开招聘制度稳步实施。广西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达到88.7%,聘用68万多人。

五、工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初步预计,2010年广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达到30000元,比“十五”期末增长94%。2010年,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平均为820元,比2005年的平均460元提高了78.26%。

六、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工作得到加强

上一篇:高中共青团500字入团申请书下一篇:在第三届学生干部论坛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