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教材

2024-09-01

“十一五”规划教材(通用12篇)

“十一五”规划教材 篇1

关键词:高职,“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

卫生部计划出版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为确保新版教材诸多创新获得成功, 面向全国各院校征求意见, 然后集体学术探讨, 将初步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卫生职业教育》刊行全国, 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作为中医内科学教师, 笔者积极响应, 依据肖振辉等主编的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为蓝本, 进行研究, 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并附加自己的建议, 期望能为新版教材的编写抛砖引玉。

肖振辉版《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结构是:绪论 (包含7部分内容) , 第一章至第七章为具体病证的论治, 第八章为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 最后是附录 (包含6部分内容) 。笔者对教材具体各部分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如下。

1 绪论

绪论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与其他版本《中医内科学》基本相同, 具体意见如下。

(1) 本版教材在辨证基本原则中论述的一些西医疾病早期如转氨酶增高等, 此时若无证可辨, 应从病施治。实际中医辨证的依据, 不仅包含病证的具体证候, 也包含人体的某些一般性生理指标和体质状况、体质的倾向和某些生理指标, 如年龄、性别、体重、体型、肤色等, 也就一定有证可辨。因此, 无证可辨的学术观点, 只是现代中医受西医某些学术思想影响而产生的认识, 全国规划教材的正文录入如此内容不具说服力。

(2) 本教材常用治法中讲述的消散 (消导) 法, 通过教材中的概念分析, 应是等同于传统中医“八法”之中的消法, 而传统消法是指应用行气、活血、祛痰、祛湿、消食、消石以及软坚散结和破血消癥方法, 使体内的各种郁积之邪渐消缓散的方法。但本教材却将其与行气、活血、祛痰、祛湿等诸法同级并列, 不太恰当。可先阐明现代所言消散 (消导) 法相对传统“八法”中的消法的概念外延缩小, 只是包含消食导滞、软坚散结和破血消癥法, 然后再按照教材内容分类介绍。另外在常用治法的讲述中, 还可将常用治法分类为:祛出外邪法、消散郁积法、补益正气法、调阴阳寒热法、和解法、各种对症治法, 其中祛出外邪法包含解表法、攻下法、涌吐法, 消散郁积法包括行气法、活血祛瘀法、祛痰法、祛湿法、消食法、消石法、开窍法以及软坚散结和破血消癥法, 补益正气法即补益法, 调阴阳寒热法包括清热法、温阳法, 各种对症治法包括固涩法、安神法、镇痉法、止痛法、止血法、止呕法、止咳平喘法等, 然后介绍其各自的概念、特点, 以及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最后总结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医治病实际基本方法就是祛出外邪、消散郁积、补益正气3个方面, 并且同类方法中的各种具体治法在临床上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3) 在中医内科临证方法中介绍辨证时, 最好补充说明后面具体病证的辨证分型只是本病证所有病人的几个典型证候, 实际上很多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 处于典型证候的临界或兼夹状态, 并且证候复杂, 主次难分, 从而提示临床辨证时要全面、多角度考虑分析, 不要拘泥于一种辨证, 处方用药时既要目的明确又要全面兼顾, 这有利于诱导学生全面考虑、活学活用, 避免呆板偏执、生搬硬套。

2 第一章至第七章

本版教材第一章至第七章内容讲述七大类具体病证的辨证论治, 每章的结构顺序都是先概述本类病证的基本情况, 然后分述具体病证的相关内容。每章概述内容编撰比较成功,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本版教材编者考虑其中主要证型部分内容只是已经讲述的基础学科中相关内容的重复, 教师授课不需要详细讲授, 故创意性地将其安排为附篇, 学生容易认同教师对本内容的简单授课。但是将各脏系病证治疗要点这个重点内容也安排为附篇, 就有欠缺, 因为通过治疗要点的学习, 学生既能理解中医五脏病证, 以及气 (血) 病证和经络病证各自的基本配伍用药规律和思路, 又能加深学生领悟中医特色精华中异病同治和脏腑辨证的实质, 因此, 最好将其放在正文讲述。

本教材具体病证内容的编撰, 整体也很成功, 表现为以下3方面:一是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方向是以一线临床为主, 编者注意适当压缩本科教材病证简述中历代认识部分的篇幅;二是创造性地将全部病证病因病机中的病机部分采取体例一致的分条列目法, 易于教师讲授和学生记忆, 还有助于加强中医教材规范化;三是某些疾病、常见疑难病后附临证参考, 对提高学生临床能力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具体病证内容的编撰也有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几个方面。

(1) 本版教材病因病机的论述全书各个病证之间没有做到统一规范。如中风等疾病的病理因素是在病理性质中讲述, 而在腹痛等病证中却放在病机综述中论述, 水肿病甚至放在病因中论述。

(2) 本版教材病因病机中基本病机的描述有进步, 但也有不足。进步的方面是:明确旧版教材中某些病证的主要病机只是某个常见证型的病机, 如肺痨在旧版教材主要病机是阴虚火旺, 实际这只是肺痨的重点证型阴虚火旺证的病机。不足的方面是:未能进一步明确点明每个病证的基本病机是原发病变机理, 还是导致主症出现的直接机理。如泄泻中脾虚湿盛即是本病原发病机, 脾虚而无力升清和湿邪内盛困阻脾气不能升清, 最后导致清浊并走于下而成泻的病机变化, 则是泄泻直接病机;再如呕吐的病机是胃失和降, 胃气上逆, 实际各种病因导致胃失和而不降为本病原发病机, 最后引发胃气上逆则是呕吐的直接病机。这样点明后, 再于教材绪论的治疗原则的分清标本处, 强调在原发病机与直接病机之间, 前者为本, 后者为标;同时, 在绪论论治部分, 也强调标本虽有多方面含义, 但临床实际中缓则治本, 多是针对疾病原发病机的辨证用药, 急则治标则多是针对直接病机用药, 也就是对症用药。这样不易让学生的思维混乱, 明确中医辨证用药与对症用药的不同点。

(3) 本版教材辨证论治中的辨证要点部分与其他版本一样, 只是分条介绍要点, 不能明示学生辨证思维过程中的顺序和层次。实际可以在要点前添加有关辨证的综述内容, 介绍本病的辨证思路和步骤。如泄泻证可添加如下内容:泄泻证主要以起病急缓、病程长短、泄泻情况, 及其全身伴随症包括舌象、脉象等为辨证依据。具体辨证时, 应首先围绕泄泻这一主症, 详细询问排便次数及粪便的量、质、色、味, 病程的长短, 病势的急缓, 以及可能的病因和病情转化, 然后全面搜集伴随症状, 以确定暴泻久泻, 证候的寒热虚实, 病变脏腑, 以及预后等, 然后引出辨证要点, 并且辨证要点的顺序最好与辨证步骤相吻合, 如泄泻辨证要点的条目可以列为: (1) 辨暴泻久泻; (2) 辨寒热虚实; (3) 辨病变脏腑。其余病证也应模仿本病的体例格式来编撰。当然此时该部分内容也就不能只命题为辨证要点, 而应改为辨证思路和要点。

(4) 本版教材辨证要点中具体内容方面也有问题, 即某些病证的辨证要点时常夹杂着围绕主证进行辨证的依据。如咳嗽的辨证要点中有辨痰, 胸痹的辨证要点中有辨疼痛性质, 呕吐的辨证要点中有辨呕吐物, 便秘的辨证要点中有辨排便粪质和辨舌质舌苔等。每个症状的辨别包括哪些方面, 具体每个方面又有哪些不同表现, 其不同表现属于何种性质等, 这应是中医诊断学的诊法部分中详细论述的内容, 临床科目中的辨证要点应该只讲见何症状辨为何证, 不应该掺杂诊法方面内容。

(5) 本版教材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中也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如有些病证治则只是泛泛套话, 没有实用价值, 像眩晕和不寐的治则都是补虚泻实, 调整阴阳, 实际中医治哪种病证都遵循补虚泻实, 调整阴阳原则;也有些病证治则论述不恰当或不明确, 如呕吐的治则先言是和胃降逆, 但最后又言在辨证论治时, 应辅以和胃降逆之品, 到底是辨证以调和胃气为基本治则, 还是用和胃降逆之品为基本治则, 容易使人迷惑, 把握不准。

(6) 本版教材没有做到各个病证都附临证参考。因为临证参考部分可以补充教材正文的不足, 而且又切合现代临床, 对提高学生临床水平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各个病证都附临证参考则更好。各个病证临证参考的内容不需要完全统一规范, 但最好将本病证的对病用药定为必有内容, 另外可随机介绍本病证辨证新法、辨证注意问题、预后、现代临床常用的其他疗法, 以及具体用药经验或禁忌等。其中病证的对病用药, 既可讲述传统用药, 也可介绍现代研究发现的新药, 力争都能同第四章肝胆病证中各病证的临证参考一样详细描写。因为现在院校出身的中医师有诸多重要缺陷, 其中一个就是缺乏掌握各个病证的对症下药, 定证选方后不会随病证的不同而变化用药。中医传统教材只在中药学中提及相关内容, 不系统、不全面、不明确, 这是教材的严重缺失。近期教材可先在附篇临证参考中论述, 待将来全部病证的经验用药都形成共识时, 可将其移到治疗原则部分中讲述, 从而全面推介每个病证的对病用药。

3 第八章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

本版教材和其他新版《中医内科学》教材一样, 增加病历书写内容, 有利于学生学习时就对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有初步认识, 应得到肯定和承认。病历书写的学习掌握主要是在教学后期的临床实习阶段, 课堂教学只是强调其种类、基本格式和要求, 及主诉、现病史等主要内容, 而大部分内容不需要详细课堂讲授。有些版本却将如此大篇幅不讲授内容放在教材起始部分, 有所欠缺。本版教材编者将其安排在教材最后一章, 更符合实际教学。

4 附录

本版教材附录6部分内容除参考文献外, 其余都不可或缺。特别是附录前3部分, 有利于规范学校的课间实习教学和实践技能考核, 还可指导教师开展有效的病案讨论教学法, 更适合中医高职高专重视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衔接转化的教育模式。新版教材可再充实或添加新内容。

新版教材如能扬长避短、纠偏除弊, 有较大突破和提高, 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蒉

“十一五”规划教材 篇2

㈠指导思想

重点强化餐饮、交通、动力等各项保障职能,集中精力开展服务;不断深化后勤管理、服务的改革,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坚持贴近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健康和安全开展更主动、更人性化的服务。

㈡基本原则

1.坚持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两分开”的原则。为更好地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责,让“裁判员”和“运动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管理局作为办事机构,担负后勤服务工作的管理职能。机关服务中心作为总直属单位,承担“医、食、住、行”和“风、暖、水、电”的具体服务保障工作。

2.坚持“小机关、大服务”的原则。按照“精简、统一、效能”要求,调整服务结构,整合后勤服务资源。管理局机关以不超过30人的精干队伍,完成后勤服务监管任务;服务中心强化以餐饮、交通、动力为重点的各项服务工作,切实保证全工作稳定有序。

3.坚持只对内服务,不对外经营,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的原则。机关服务中心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制度,支出要全部申报预算,并严格按批准的支出预算执行;取得的服务收入全部上缴计财局,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将收入转移或在账外循环;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服务单位职工的积极性。

4.坚持“三贴近”服务的原则。努力贴近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健康和安全开展服务,不断创新,注重细节,体现更靠前、更主动、更人性化的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

后勤发展目标及措施

㈠近期和“十一五”期间主要发展目标

进一步完善符合工作特点的后勤保障体制,重点做好以餐饮、交通、动力服务保障为重点的多项服务工作,在服务中心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明确质量目标,狠抓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业务精、作风好、思想过硬的后勤队伍;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管理局对服务保障的监管作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基础设施的改造,努力建设与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工作环境。

㈡主要措施

1.在服务中心全面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所有服务单位通过认证,突出和强化餐饮、交通、动力服务保障,形成符合工作特点的后勤保障体制。

——餐饮服务满意率要大幅度提高。随着食堂综合楼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加强炊管人员的业务培训,逐步调整队伍结构;实施并完善“暗补”变“明补”办法,定期公布伙食账目;设置以中餐为主的不同风味就餐区和中、西快餐区,满足职工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完善24小时就餐服务;建立食品化验室,培养或聘用营养师,建立营养食谱信息库,逐步规范营养保健餐的营养成份、标准及制作要求,确保饮食安全;满意率达到80%以上。

——交通服务安全快捷。完善车辆管理和使用制度,逐步取消部门自备车和自管车,集中管理,统一调度,;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调度反应迅速,车辆准时、准确到位,确保随叫随到、安全快捷。2006年完成交通处调度、派车、统计、结算系统升级换代和地下车库监控系统改造;2008年奥运会前,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和车载电台系统投入使用;逐步调整车辆结构,按规定及时淘汰、更新车辆,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增加特种车。

——动力保障规范高效。视情况整合办公区动力和物业管理力量,统一负责各办公区域的动力保障和物业服务工作;整合电视监控系统;加强供配电、热力、电梯、办公空调、消防及监控设备运行的巡检,按期保养,保证各类设备运行完好;强化24小时运行维修值班制度,及时排除故障,维修合格率要达到100%,保证工作区备用电源时刻处于正常待机状态,确保应急启动。

——充分利用会资源,使班车、医疗、幼教服务方便职工需求。积极进行班车改革的调研论证,条件成熟时实施;幼教服务只面向职工子女,收费不高于同档次幼儿园标准;门诊部强化“保健、救急”职能,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增加合同医院,使职工得到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2.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业务精、作风好、思想过硬的后勤队伍。

——餐饮服务处实行免费就餐,在现有人数基础上通过内部调剂、对外聘用等方式增加相应人员。

为保证2007年进入综合楼、保障2008年奥运会报道和完成外派服务任务,逐步调整、引进一定数量较高层次的烹饪技术及服务人员,每年补充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年轻厨师2-3名,设置营养配餐师和食品化验员。高端人才采取聘用形式,其他各类人才,可使用临时聘用人员。同时,选送人员到大的宾馆饭店、参加外地风味饮食技术培训。

——交通服务处随着今后总车辆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量不断增加,要进一步加强交通服务保障,必须适当增加职工人数,职工总数需逐步增加到100人,可从局内选调正式职工或外聘合同制工人。尤其加强对服务礼仪和规范的培训,提高驾驶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

——动力保障部门技术岗位比较密集,对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要求较高。

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献余热 篇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针、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根据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从江西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召开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会研究制定了我省的“十一五”规划。贯彻落实好五中全会及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会精神,全面、准确地实施好全国和我省的“十一五”规划,对于我国和我省未来的走向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笔者虽然已经年老退休,但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学习省委书记孟建柱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以及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会文件,仍然感到倍受鼓舞!感受最深的是,党中央十分强调实施“十一五”规划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调只有把坚持科学发展观贯穿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全过程,才能顺利实现“十一五”预定的目标。

我们看到,“十五”时期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十一五”时期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社会矛盾,比如城乡和区域的发展不平衡不全面、低水平,包括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险、就医、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也就是说,“十一五”期间,我们所面对的是如何使发展更全面、更协调、更公平、更和谐的问题,如何使全体国人共享发展成果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说,“十一五”时期,要从偏重物质财富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发展的一切举措,都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认真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中心环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节能降耗,切实解决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这绝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每个国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实施好“十一五”规划,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和挑战,又要看到机遇和条件,要始终做到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整体合力,把实施“十一五”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和目标,老年群体是实现这一任务和目标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这些离退休老年人应与“十一五”发展规划共融,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献余热,为“十一五”的发展成果共欢乐。

相关链接:

“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

“十一五”规划教材 篇4

根据云南农业大学2007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规定,“草坪与城镇绿化方向”《草坪学》课程理论讲授为36学时,实验为12学时,教学实习为1周。(2)同国内其他高校一样,该方向《草坪学》课程使用的基本教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草坪学》第三版。该教材包括基础、技术、应用3篇10章内容,58.5万字,授课学时约为80~100学时。(3)显然我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草坪学》课程总学时不足,难以完成整体内容的讲授。但随着草坪科学学科理论的深入和草坪绿化技术的发展,“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草坪学》中的部分章节内容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如第四章“草坪建植工程”有草坪科学本科系列教材《草坪工程学》支撑,第六章“草坪保护”有《草坪有害生物及其防治》支撑,第七章“草坪灌溉与排水”有《草坪灌溉与排水学》支撑,第八章“草坪建植与管理机械”有《草坪机械》支撑,第九章“专用草坪”有《运动场草坪》、《高尔夫球场草坪》支撑。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对“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草坪学》的运用及其授课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1 国家级规划教材《草坪学》(第三版)的运用

结合传统草业科学知识体系与新形势下学科发展的特点,以及生产实践的客观需要,建议在草学一级学科下增设3个二级学科,即草原学、牧草学、草坪学。各高等农业院校可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和当地生产实践的客观需要,在草学一级学科下设置1~3个本科专业,专业名称统一采用“草原学”或“牧草学”或“草坪学”。

1.1 草原学本科专业

草原学是我国草业学科最具特色、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专业。本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草原学、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掌握草原学、草地资源学、草地环境评价、草地生态学、放牧生态与管理学、草地资源保护学、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草地退化与生态恢复、草业政策分析评价、草地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但同时应具备草坪建植与养护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1.2 牧草学本科专业

牧草学是草产业发展链条中的中间环节,是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本专业学生应具备饲草植物栽培与育种、饲草产品加工与贮藏、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掌握饲草生产学、饲草加工与贮藏学、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饲料添加剂学、草类植物分类学、草产品学、牧草种子学、牧草病虫害防治、能源植物培育与开发等专业知识。同草原学本科专业一样,该专业的学生同时也应具备草坪建植与养护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上述两个专业设置的《草坪学》课程,可作为选修课,理论讲授和课程实验总学时应在80学时左右,另外安排一周的教学实习。

1.3 草坪学本科专业

草坪学是我国草业领域新兴的专业,近些年发展迅速,专业特色鲜明,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本专业学生应具备草坪学、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掌握草坪学、草坪经营学、草坪灌溉与排水工程学、草坪土壤学、草坪有害生物及其防治、运动场草坪、高尔夫球场设计与建造、草坪营养与施肥学、草坪机械、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绿地种植设计、城市生态学等专业知识。

对于草坪学本科专业的学生,《草坪学》是其后续课程《草坪工程学》、《草坪有害生物及其防治》、《草坪灌溉与排水学》、《运动场草坪》、《高尔夫球场草坪》、《草坪经营学》的基础。由于有上述后续课程的支撑,《草坪学》课程只需要介绍有关草坪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因此,在学时、学分安排上应适当。同时建议将草坪科学本科系列教材《运动场草坪》、《高尔夫球场草坪》合并为一门课程开设;将《草坪经营学》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教材和课程名称变更为《草坪企业经营学》。

2 草坪学本科专业《草坪学》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梳理和拓展

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开设的《草坪学》课程,无论什么专业,使用的基本教材均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草坪学》。针对草坪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和生产实践的需要,该专业《草坪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应做适当的梳理及拓展。

2.1 学时学分

草坪学本科专业《草坪学》课程的课内学时可安排48学时,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可安排一周。理论课3学分,教学实习1学分。

2.2 课内教学内容和章节学时分配

(1)绪论——草坪学进展。包括草坪的概念及其演变、草坪对人类社会的贡献、草坪发展简史、草坪学课程等内容,安排4个学时。

(2)草坪学基础。包括草坪与环境、草坪草生物学、草坪生态等内容,安排8个学时。

(3)草坪草。包括草坪草与地被植物的概念、草坪草的特性、草坪草的分类、常用草坪草和地被植物等内容,安排8个学时。

(4)草坪建植。包括草坪的类型、种子人工直播建坪技术、液压喷播植草技术、营养繁殖建坪技术、利用植生带建坪技术等内容,安排10个学时。(4)

(5)草坪的养护管理包括覆盖、修剪、灌水、施肥、表施土壤、草坪滚压、通气、草坪着色、损坏草坪的修补、退化草坪的复壮与更新、交播改良秋季枯黄的暖季型草坪等内容,安排8个学时。

(6)草坪机械。包括草坪机械的分类、草坪建植机械、草坪养护机械等内容,安排4个学时。

(7)草坪质量评定。包括草坪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草坪外观质量评价、草坪生态质量评价、草坪使用质量评价、草坪基况质量评价等内容,安排6学时。

3 草坪学本科专业《草坪学》课程教学实习

3.1 教学目的

《草坪学》课程教学实习是草业学科各本科专业都应该完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实习,让学员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草坪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5)

3.2 实习内容和时间

《草坪学》课程教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当地草坪草与地被植物形态特征的识别、暖季型草坪草的无性繁殖技术、种子人工直播建坪技术、草皮移植绿化技术、草坪的养护管理技术、常见草坪机械的使用、保养和维修。实习时间一周。

4 小结

(1)在专业设置上,各高等农业院校可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和当地生产实践的客观需要,在草学一级学科下设置1~3个本科专业,专业名称建议统一采用“草原学”或“牧草学”或“草坪学”。

(2)在课程设置上,“草原学”、“牧草学”两个本科专业,除安排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外,还应将《草坪学》课程作为选修课,基本教材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草坪学》(第三版),学时应在80学时左右,另外安排一周的教学实习,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3)“草坪学”本科专业,应将《草坪工程学》、《草坪有害生物及其防治》、《草坪灌溉与排水学》、《运动场草坪》、《高尔夫球场草坪》、《草坪企业经营学》作为《草坪学》课程的后续课程,因此在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上应做适当的梳理及拓展。同时建议将《运动场草坪》、《高尔夫球场草坪》合并为一门课程开设;将《草坪经营学》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教材和课程名称变更为《草坪企业经营学》。

注释

1[1][2]罗富成,毕玉芬,黄必志.草业科学实践教学指导书[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25-31.

2[3]孙吉雄.草坪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3.

3[4]孙奎钺,罗富成,解亚林.云南草坪建植养护新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86-88.

铁路“十一五”规划文档 篇5

力度的排名上发生了较大变化,铁路成为最优先扶持的行业。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建设里程目标是:建设新线1700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建设既有线复线8000公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15000公里。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万公里以上,复线、电化率均达到45%以上,快速客运网总规模达到20000公里以上,煤炭通道总能力达到18亿吨,西部路网总规模达到35000公里,形成覆盖全国的集装箱运输系统。

铁路“十一五”规划对铁路建设资金也提出了明确的量化目标: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25万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铁路总投资的3.96倍,平均每年2500亿元,投资增速在交通运输各子行业中高居榜首。今年1-5月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413.21亿元,累计同比增长了-3.8%,基本建设投资为341.34亿元,同比增长了-2.9%。前4个月增速下降估计是与投资的阶段性有关,未来的增长趋势没有改变。

专用设备及配件业高度景气

铁路大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而这将主要用于铁路线固定设施的投资、铁路装备的投资以及铁路运输,其中铁路装备可分为铁路专用设备及配件制造、机车车辆配件制造以及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制造。庞大的投资规模,将带

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们比较看好铁路装备业和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前景,而铁路固定设施的建设由于行业竞争比较激烈,毛利率较低,难以给相关公司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在铁路装备业中,铁路专用设备及配件业的行业景气度最高。从销售收入增速看,2006年以来铁路专用设备及配件业的销售收入增速已经超过机车车辆配件和机车整车。从毛利率水平看,铁路专用设备及配件业在20%左右,而机车车辆配件业的毛利率水平只有16%,机车整车毛利率水平则

在10%左右。

借资本市场融资不可避免

铁道部目前扮演着资产拥有者和行业管理者以及铁路运输服务提供者的双重角色。而要解决我国铁路发展投资长期不足的问题,必须深化改革,消除社会资本进入铁路的障碍,拓宽铁路融资渠道,走“政府主导,多元化

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改革道路。

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我国的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就取得了重大突破。统计数据显示,到2006年底,结合新线建设,新组建的由铁路、地方政府、战略投资者组成的合资铁路公司达到26家,总里程约7000公里。

全年发行铁路建设债券400亿元。

利用资本市场,以存量换增量,扩大融资规模已成为铁路融资的一种主要方式。铁道部在2006年的工作总结中就明确表示要推动大秦、广深、铁龙三个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继续推进新的股份制改造项目。从目前这种发

展趋势看,铁道部通过资产注入等方式利用已上市的铁路公司募集更多的铁

“十一五”规划教材 篇6

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时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下一个五年我国经济的增长目标是“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国家发改委参与“十一五规划”起草部分工作的权威专家指出,2000年我国GDP总量为89404亿元,如果今年经济增长率最终为9.2%的话,按不变价计算的GDP总量比2000年已增长51%左右。这意味着,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平均每年的GDP增长率只要达到6%,就完全可以完成目标。

城乡户籍管理统一:蕴含中国未来经济潜台词

10月25日,公安部有关领导透露,公安部等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拟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界限,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无独有偶,几天前北京统计局的新闻发言人透露,中国可能会从明年下半年开始实施新的失业率统计方法,民工等阶层将被首次纳入统计范围。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个税法修改

全国人大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作出修改,该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修改涉及两大内容。一是将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同时,对“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的附注作相应修改。二是将第八条修改为:“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的,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具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物价涨幅回落 居民满意度降低

今年以来物价涨幅逐渐回落,价格总水平涨幅由2月份的3.9%回落到8月份的1.3%。9月份人民银行公布的城镇储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第三季度城镇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为-12.5,较上季降低1.4,其中有25.1%的居民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较上季提高0.8个百分点,有12.6%的居民认为物价“令人满意”,较上季降低0.6个百分点,居民对当前物价的满意程度逐渐走低。居民对价格的满意程度下降原因是:2004年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远远大于价格总水平涨幅;2005年生活必需品价格在去年大幅度上涨的基础上继续上涨;2005年生活必需的公共服务价格上涨幅度高于价格总水平涨幅;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大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幅度大。

日本公布各国外汇储备排行榜 中国首居世界第一

日本财务省10月7日发布的数据说,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加起来的外汇储备总额在6月底达到了8379亿美元,在同期就已经超过了日本(8340亿美元)。这一数字和我国官方公布的数字稍有出入。中国央行公布的到2005年6月外汇储备是7109.73亿美元,加上香港金管局同期统计的1220亿美元,共是8329.73亿美元。有专家预测说,根据我国上半年以来外汇储备逐月增长的态势来看,超过日本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据预计,到9月底我国内地外汇储备可能已经超过7500亿美元,加上香港地区的1228亿美元,超过日本同期水平。

汽车消费税调整方案将出台

酝酿半年多的消费税调整方案于10月出台,最早有望在明年5月1日左右开始实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张正智透露,消费税调整方案有两种调整方式:其中针对轿车,在分七档的消费税征收方案中,排量按1L、1.5L、2.0L、2.5L、3.0L、4.0L分为七个区间,其中最低税率可低至1%,最高税率为20%;针对SUV,税率范围在3%至25%之间波动;其他类型的乘用车税率则在1%至9%之间。发改委一官员表示,此次调整幅度最大的是高排量、高油耗的SUV,其次是排量在3L以上的轿车,将课以最高20%的高税率。随着对大排量汽车课以最高25%的高税率,中国汽车业可能面临新一轮结构调整。

2005年度部分诺贝尔奖得主揭晓

瑞典皇家科学院近日宣布,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将予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获奖是因为“他们通过对博弈论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和德国的三位科学家,其中,美国科学家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了贡献;另一名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则“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作出重大贡献”。化学奖授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以及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以表彰他们在“有机合成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生理学或医学奖项颁发给了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扮演的角色。”文学奖由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摘得,颁奖公告说,“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和平奖则授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及其总干事巴拉迪,他们因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地和平利用核能而共享这一荣誉。

中国贫富家庭收入差距超8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不断提高,2003年达到0.34,比2002年提高0.018,“十五”末期有可能会超过0.35。这意味着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或者将有六成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事实上,中国城乡统算的基尼系数早在2000年就超出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0,目前则已经超过0.45。一个公认的规律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时,往往是产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格局重新调整、利益矛盾不断增加、收入加速分化的时期。

G20热议全球平衡发展

第七届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于10月15-16日在中国召开,有来自美、英、德、加、俄、澳和印度、巴西等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洲中央银行等国际机构的负责人参加。大会就“加强全球合作:实现世界经济的平衡有序发展”展开了讨论。10月16日,会议在河北香河第一城结束,代表们审议并通过了《会议联合公报》和《20国集团关于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的联合声明》、《20国集团关于全球发展问题的联合声明》、《20国集团2005年改革议程》,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与会各方决定促进全球经济平衡有序发展的共同愿望和政策主张,特别是为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和扩大发展融资提供了重要的政治推动力。

前3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已突破万亿美元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3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0245.1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提前2个月突破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7%。前3季度我国出口5464.2亿美元,增长31.3%,继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进口4780.9亿美元,增长16% ,低于同期出口增速15.3个百分点。1至9月累计实现贸易顺差683.3亿美元。9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28.1亿美元,增长24.7%。其中出口701.9亿美元,增长25.9%;进口626.2亿美元,增长23.5%,9月份当月实现贸易顺差75.7亿美元。

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预计达8千亿元

“十一五”规划教材 篇7

1 编写过程组织严密, 编者工作作风严谨

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在2006~2007年对高职高专药品类上述6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进行了研讨, 形成了6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其间经过了全国各地多所高职高专院校专家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反复研讨, 并进行了不断调整, 不断完善。2008年1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在这次会议上, 我们编写《医学基础》教材团队的主编人员依据该门课程所涉及的药物制剂技术、化学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 针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及各专业后续课程的教学需要, 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了深入探讨, 初步拟定了编写大纲和编写思路, 并且确定了编写团队的组成人员。考虑到该教材的普适性, 我们编写团队吸纳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在2008年3月的重庆编写会议上, 我们编写团队的所有成员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编写大纲再次进行了讨论, 对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关于高职高专药品类教材编写的原则、要求和说明进行了认真学习, 最终明确了编写思路、编写体例, 确定了编写大纲, 并进行了周密的分工。任务明确后, 我们所有的编者都积极投入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 并且通过电子邮箱不断交流编写意见和体会, 最后经过成员间互审, 副主编初审, 主编终审等程序, 最终定稿, 至2009年1月出版。可见, 在教材的整个编写过程中, 上至卫生部教材办公室, 下到每一位编者, 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以确保教材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需要, 从而促进高职高专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 教材内容优化整合, 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特色

医学基础是高职高专药物制剂技术、化学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 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等工作所需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形成专业能力、职业技能, 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因此, 本教材在编写内容上, 坚持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实用、管用”的原则, 主动淡化学科意识, 不片面追求学科自身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 优化整合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避免出现重复和遗漏, 力求使学生对医学基础的相关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 从而有助于其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本教材从内容体系上大致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 概括介绍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为人体结构、功能与疾病的概论, 包括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运动系统、皮肤、眼、耳的结构与功能, 疾病的概念、病因、经过与转归以及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第三部分为疾病各论, 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药源性疾病和传染病等。对各系统疾病的介绍, 完全打破了学科的界限, 按照从基础到临床的顺序, 即依次介绍该系统的结构、功能, 常见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其中, 针对药品类专业的特点, 本教材还增加了药源性疾病的相关知识, 进一步突出了教材“实用、管用”的原则, 使教材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同时, 为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 在相关内容的章末安排了实践教学的内容, 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3 编写体例新颖活泼, 力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教材在编写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除正文外, 各章还设立了学习目标、问题导入、案例解析、课堂互动、知识链接、知识拓展、学习小结和目标检测等模块。每一章前有学习目标, 章后有学习小结和目标检测, 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 同时便于学生及时掌握学习效果;每章或每节前设立的问题导入模块, 不仅有科学小故事, 还有病例介绍, 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学习热情;案例解析和课堂互动是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而设置的, 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链接和知识拓展中补充了相关医学知识的常识性内容和前沿内容, 增强了教材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总之, 本教材的编写体例将更适应高职高专教育教师与学生的需要, 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材建设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 各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改革都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如何让学生在三年的高职高专教育中, 既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又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 成为一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当前, 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着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 是目前课程改革中的难点。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医学基础》教材的编写, 不仅在内容上打破了学科的界限, 而且还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它颠覆了传统医学教育的模式, 进一步推进了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医学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同时, 该教材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既要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知识, 又要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 只有这样, 才能满足医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 在高职高专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以满足高职高专教育的需要。

教材是培养人才的媒介。大力推进高职高专教材建设, 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 促进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蒉

摘要:在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组织下,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医学基础》的编写工作顺利完成。该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优化整合, 在编写体例上新颖活泼, 能够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教材建设将对进一步推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十一五”规划教材 篇8

但是, 我们不无遗憾地指出本教材第三十六章第一节“抗疟药”部分对疟原虫生活史及其相关知识的描述出现了明显的不妥之处。疟原虫的生活史是教、学抗疟药物的切入点和基础, 如果不明确虫体的发育过程, 势必影响教师尤其是学生对抗疟药物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理解。

1 疟原虫生活史的基本过程

1.1 已公认的疟原虫生活史的基本过程

自1880年法国学者Laveran在疟疾患者血中发现疟原虫以后, 诸多科学家历经一个世纪的探索研究, 迄今得以明确了疟原虫生活史的基本过程。疟原虫生活史的完成, 需要人体和雌性按蚊2种宿主, 具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2个时代。

1.1.1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

包括在肝细胞内 (红细胞外期) 和红细胞内 (红细胞内期) 发育。该阶段虫体除进行无性的裂体增殖之外, 部分红细胞内期的原虫经过数代裂体增殖之后, 其再侵入其他红细胞内发育, 可以形成雌配子体与雄配子体。

1.1.2 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疟原虫的雌、雄配子体到达雌性按蚊体内后, 经过形态和生理的变化, 形成雌、雄配子, 2者结合进行有性的配子生殖, 之后进行孢子增殖形成数以万计的子孢子。子孢子移行至按蚊的唾液腺, 当其叮咬人体吸血时又会感染人体。

由此可见疟原虫的无性生殖是在人体内进行的, 而有性生殖即雌、雄配子的结合虽然是在雌性按蚊体内完成, 但雌、雄配子体却形成于人体红细胞内。

1.2 教材中的不妥之处

教材中描述疟原虫的配子体形成于蚊体, 确属不妥。

2 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发育

2.1 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发育的2种学说

2.1.1 原发性红细胞外期和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学说

该学说是由肖特 (Shortt) 及加纳姆 (Garnham) 于1948提出的, 当时他们认为当人体被受疟原虫子孢子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后, 子孢子可随按蚊的唾液进入人体内, 经血液潜入肝细胞, 在肝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后肝细胞被胀裂, 释放出大量的裂殖子。此为原发性红细胞外期 (或红细胞前期) 。原发性红细胞外期所释放的裂殖子一部分进入红细胞内发育, 另一部分继续侵入肝细胞进行裂体增殖, 此过程反复进行称为继发性红细胞外期 (红细胞外期) 。这一学说流传20余年, 经大量实验研究均未能证实, 于1975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否定[1]。

2.1.2 子孢子休眠学说

1977年李森科 (Lysenko) 等提出, 间日疟原虫的子孢子在发育繁殖的速度上可能是多态的, 其进入肝细胞后, 有的迅速发育繁殖完成红细胞外期的裂体增殖, 产生的裂殖子侵入血流, 称之为速发型子孢子;有的则需要经历数月至数年的休眠期后才能完成红细胞外期裂体增殖, 再进入血液, 称之为迟发型子孢子 (休眠子) 。而后, 克罗托夫斯基 (Krotoski) 等于1980年、1982年、1986年证实了间日疟原虫在灵长类动物肝细胞内存在有休眠子, 即间日疟原虫子孢子有速发型和迟发型2种遗传类型[1]。

目前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子孢子的休眠学说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受, 并认为迟发型子孢子与疟疾复发有关 (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无迟发型子孢子) , 该学说能较好的解释疟疾复发的机理。

2.2 教材中的不妥之处

教材中对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仍然沿用了已被否定的原发性红细胞外期和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学说, 很明显这是不妥的。

3 速发型子孢子红细胞外期发育时间

3.1 人体4种疟原虫的速发型子孢子红细胞外期发育时间

不同种、株疟原虫的速发型子孢子红细胞外期的发育时间不同, 最常见的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的发育时间分别为6~8天和5~7天, 而少见的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的发育时间则分别为11~12天和9天[2]。

3.2 教材中的不妥之处

教材中将速发型子孢子红细胞外期发育时间 (教材中描述的原发性红细胞外期) 描述为10~14天, 与4种疟原虫的发育时间皆不吻合。

4 疟疾的潜伏期

4.1 疟疾潜伏期的准确含义

疟疾潜伏期是指子孢子侵入人体到疟疾发作的间隔时间。由于疟疾的发作是血中疟原虫的数量到达发热阈值 (引起疟疾发作的血中原虫的最低值) 而引起的, 因此潜伏期应包括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经几代裂体增殖达到发热阈值所需要的时间。

4.2 教材中的不妥之处

教材中对疟疾潜伏期的描述是“子孢子侵入肝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 导致肝细胞裂解释放裂殖子, 但此时感染者没有症状, 称为疟疾的潜伏期”, 即简单的将潜伏期理解为速发型子孢子红细胞外期发育 (教材中描述的原发性红细胞外期) 所需要的时间, 忽略了疟疾发作对疟原虫血症密度的要求。

5 疟疾的复发

5.1 疟疾复发的机制

目前尽管对疟疾复发的机制仍有争论, 但自子孢子的休眠学说被广泛接受后, 一般认为疟疾复发是由于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 (休眠子) 复苏后进行红细胞外期的裂体增殖, 形成的裂殖子再次进入红细胞内繁殖而引起。

5.2 教材中的不妥之处

因教材对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仍沿用了原发性和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学说, 故将疟疾复发的根源归结于继发性红细胞外期, 因而与现在的理论相悖。

6 抗疟药物乙胺嘧啶与伯胺喹啉的作用环节

6.1 对乙胺嘧啶与伯胺喹啉作用环节的正确理解

乙胺嘧啶对红细胞外期速发型子孢子发育、繁殖而来的裂殖体有杀灭作用, 可用于病因性预防;伯胺喹啉对红细胞外期迟发型子孢子有杀灭作用, 可以防止疟疾的复发, 从而达到根治的效果[3]。

6.2 教材中的不妥之处

由于教材中对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仍然沿用了原发性红细胞外期和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学说, 因此描述乙胺嘧啶与伯胺喹啉分别作用于原发性红细胞外期和继发性红细胞外期, 很明显这是不妥的。

笔者翻阅了近年出版的多本高职高专《药理学》规划教材, 发现存在的类似错误比较多, 如鹿怀兴著《药理学》 (科学出版社, 2008) 、凌沛学著《药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等。同时, 笔者也翻阅了近年出版的药学类专业另一门非常重要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此教材中“人体寄生虫”部分对疟原虫的生活史以及抗疟药物的作用环节皆有科学的描述。这就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不同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 特别是与其前导、后续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 进行开放性的集体备课, 跨学科甚至跨专业研讨教学内容;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及时把握学科发展的动态。另外也提醒出版社尤其是国家规划教材的出版社, 务必严格筛选教材编写人员的资质尤其是主编与主审, 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关键词:“十一五”规划教材,药理学,抗疟药,疟原虫

参考文献

[1]陈佩惠.疟原虫的生活史[J].生物学通报, 1992, 8:9~11.

[2]沈继龙.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十一五”规划教材 篇9

规划是谋求安全发展的向导,在安全生产工作总体布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1],并要求研究建立规划实施的评估、调整和考核等制度;全国31个省(区、市)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均批准印发了“十一五”安全生产专项规划。目前,“十一五”规划实施已经结束,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也已广泛开展针对安全生产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但采用的技术方法规范化程度不高,评估技术体系结构不完善,为科学评估规划实施情况,急需完善规划评估技术体系。本文针对《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特点和评估要求,从总体评估框架、评估技术路线、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促进安全生产规划实施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完善的建议。

1 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特征分析

《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是我国“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安全生产领域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文本全面阐明了“十一五”期间国家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发展思路、工作目标、主要任务、投资重点和政策措施,重点明确了各级政府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责任和任务。从评估工作的角度看,《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具有如下特征:

(1)规划编制内容全面。

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不仅涉及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各行业领域和科技、宣传教育、培训、应急管理等各安全生产要素的专项规划,也涉及政府各安全生产监管相关部门的能力建设规划;不仅制订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指标,还明确提出了安全生产的工作任务、政策措施、投资重点、工程项目等规划实施内容和实施途径。

(2)规划实施涉及部门多。

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目标与任务的执行和实施不仅涉及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还涉及公安、交通运输、建筑、农业、渔业等安全生产专项监管部门,以及工业和信息化、国资委等指导管理部门。

(3)规划强调政府职能的发挥。

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强调了政府的职能与责任,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规划实施应承担的责任,责任主要体现在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和重特大事故起数控制方面。

(4)规划约束性与导向性并重。

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中对政府有关部门履行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指导管理等职能与责任做出了约束性规定,也对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出了导向性意见。

(5)规划任务与目标逻辑对应。

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强调政府公共投资与政策导向的基础性地位,由此形成政府各安全生产监管相关部门的责任与任务,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分析提出“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整体状况控制目标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目标。

2 规划评估工作目标

(1)评估总结规划实施情况。

对“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客观评价,重点厘清截止到2010年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任务、政策措施完成情况。

(2)分析规划实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分析各省(区、市)和各有关部门实施“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及落实各项政策的经验,剖析规划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构建规划实施评估机制。

研究提出强化规划执行的机制、制度与政策层面的建议,建立“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实施终期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完善规划评估长效机制,为编制好、实施好“十二五”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3 规划评估技术体系设计

3.1 评估逻辑设计原则[2,3]

(1)评估技术体系应能全面系统反映规划编制内容框架。评估技术体系不仅要涵盖投入、产出、目的与目标的纵向层次,还应横向涵盖各行业(领域)、各安全生产要素,以及安全监管监察执法能力建设领域。

(2)评估技术体系应强调评估内容的内在逻辑相关性。就规划评估工作而言,必须在评估技术体系总体框架下,构建规划目标指标、主耀任务、重点工程、政策措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期客观、深入分析规划实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3)针对规划文本具体要求,形成约束性指标与导向性指标,在综合考虑年度全国生产安全伤亡事故统计、年度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等可靠数据信息可得的基础上,形成定量指标(包括“是”或“否”的逻辑判断指标)与定性指标(包括可部分提供数据的半定量化指标)。

(4)在强调伤亡事故控制与全面实施规划的基础上,应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结构特点、各行业(领域)发展特点及其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的不同,突出各地规划、各专项规划实施的工作重点,保证评估标准的一致性、评估数据的真实性、评估结果的可比性。

3.2 评估总体框架

安全生产规划作为一个时期内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蓝图或路线图,内容结构上主要包括指导思想、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政策措施等部分。其中:目标指标是核心;主要任务是对规划目标的进一步细化,也是实现规划目标的主要途径;重点工程是推动主要任务完成的抓手和载体;政策措施是规划目标、战略与任务实施的保障。对安全生产规划进行评估,主要是评价规划制定的发展蓝图实现情况,并检验这一发展蓝图内部合理性与外部合理性。

笔者将对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实施评估分三个部分的评估:目标实现评估,即评价目标实现一致性程度;任务完成评估,包括重点工程完成评估,即评价任务实施情况及其作为目标战略的有效性如何;政策措施评估,即评价政策措施的制订与贯彻对目标实现与任务完成的支撑程度。在上述三方面评估基础上,提出规划实施的总体效果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做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对策建议。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评估总体框架见图1。

3.3 评估技术路线

遵循前面的评估逻辑设计原则,对“十一五”规划评估总体框架进行细化,笔者提出开展“十一五”规划评估的具体技术路线(见图2)。

对于规划目标,主要评价“十一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不但评价“十一五”规划的定量目标,也对定性目标做出评价,具体途径是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衡量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是进展率与完成率,进展率定义为实际进展程度与规划进展程度的百分比,完成率定义为实际进展程度与规划期末完成目标的百分比。对于指数型指标,计算方法是实际增长率与规划增长率的比值;对于线性型指标,计算方法是实际变动值与规划变动值的比值。

原因分析主要是进行因素分解,主要评价进展情况是由于新规划实施造成的,还是时间序列的自然趋势。评估方法比较实际进展率与趋势进展率差异是否显著,趋势进展率被定义为假设按照前一个五年计划趋势增长与规划进展的比值。如果实际进展率显著高于趋势进展率我们可以认为,规划干预确实发生了作用。

同时,还对规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历史比较。一是分目标完成情况比较评估,衡量方法是构建分目标进展指数,这一指标由分目标中各项指标进展率加权平均得到。二是进展情况历史比较。主要是比较各个五年计划的两个指标,第一是完成百分数均值,即各个指标完成百分数(“十一五”是进展率)的算术平均值;第二是完成率,即完成的指标数(“十一五”指进展率大于等于100%的指标)占全部指标数的比例。

对于规划主要任务,主要评价规划主要任务中定量指标(次优先发展目标)、政策措施、重大工程的实施进展情况,以及与规划设想的一致性程度。评价指标是对定量指标的进展率,以及一些定性指标定量化后进行定性评价。评价情况进行定性分级评价,分为进展良好、进展正常、进展滞后三个等级评价。最后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分析进展较差的任务,并分析影响任务进展的规划因素、趋势因素、以及任务完成条件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规划任务实施情况的评价。

对于规划政策措施,主要是评估规划政策措施是否有效开展,以及对规划目标实现及任务完成所发挥的作用。分为三部分内容:一是政策措施的创新性评价,即通过历史比较分析规划实施机制的创新之处。二是政策措施进展情况评价,即通过文献分析,评价政策措施的开展情况,并进行定性分级评价,分为进展良好、进展正常、进展较差三个等级评价。三是政策措施的有效性评价,即对规划政策措施是否有助于目标实现与任务完成进行评价。

4 实例应用

采用专题分析、实地调研、数据验证、专家研讨等方式[4,5,6,7,8,9,10,11,12,13,14,15],笔者对国家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其中:对规划目标指标予以定量评估(见表1),对规划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政策措施尽可能量化投入的资源与相应的工作成果,辅以实地调研等方式开展定性评价。评估结果表明,国家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总体上比较顺利,取得良好成效,但规划指标设置较为宽松、约束性不强,部分重点工程实施进展缓慢,综合治理、源头治本的政策措施亟待完善。

5 结论

(1)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涉及行业领域、部门、工作要素众多,强调政府的职能与责任,注重约束性与导向性并举,是“十一五”期间的安全生产领域的纲领性文件。

(2)规划评估旨在客观评价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规划实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规划实施评估机制。

(3)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实施评估重点从目标实现评估、任务完成评估、政策措施评估三方面入手,评价目标实现一致性程度,评价任务实施情况及其作为目标战略的有效性如何,评价政策措施的制订与贯彻对目标实现与任务完成的支撑程度,在此基础上评价规划实施的总体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做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对策建议。

(4)评估结果表明,国家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总体比较顺利,取得良好成效。

摘要:对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进行了特征分析,明确了规划评估的工作目标,研究提出了规划评估技术体系,包括评估逻辑设计原则、评估总体框架和评估技术路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实施评估应重点从目标实现评估、任务完成评估、政策措施评估三方面入手,评价目标实现一致性程度,评价任务实施情况及其作为目标战略的有效性如何,评价政策措施的制订与贯彻对目标实现与任务完成的支撑程度,在此基础上评价规划实施的总体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做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对策建议。实例应用表明,国家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总体比较顺利,取得良好成效,本文提出的评估技术体系对各级政府开展安全生产规划实施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十一五”规划教材 篇10

关键词:印度,“十一五”规划,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1“十一五”规划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科技高速发展,人口流动加强。印度迫切需求大量的技术型人才,但据NSSO统计,目前19岁至24岁年龄组中,仅有5%的人接受了某种职业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广大学生大多偏好普通课程,出现了较严重的知识性失业。为此,印度政府于2007年12月颁布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7—2012年),提出“全纳性增长”理念,即推进均衡发展,缩小区域、群体和性别间的差距,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重点是发展职业教育。

2“十一五”规划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内容

2.1 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

“十一五”规划针对中等教育长期存在的学术性倾向问题,调整中等教育的单一结构,沟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允许多次选择。它提出职业学校数量要从“十五”期间的9583所扩大到2万所,在校生人数从100万人增加到250万人。具体措施包括以下两方面:(1)扩大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人数。实施中等教育职业化的主要机构是职业学校。1964年的教育委员会提出中等教育职业化,并指出到1986年使50%的高中学生修习职业技术课程。而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规定到1990年要有10%的高中生修习职业课程,1995年达到25%。可1992年又重新规定到1995、2000年分别使10%和25%的高中阶段学生分流到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新规划将继续为这一目标努力,扩大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数,全面发展中等职业教育。(2)增加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数量。印度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机构主要有:职业学校(Vocational School),工业培训机构(ITIs),工业培训中心(IITCs)以及综合技术学校(Polytechnics)。印度现有9583所职业学校开设150种两年制的教育课程,可容纳不到高级中等教育学生的3%;5488所工业培训机构(公立,1922所)和工业培训中心(私立,3566所)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容纳785000人;具有文凭级别的1244所综合技术学校可容纳295000多的学生。(1)由此可以看出印度的职业教育机构并不能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新规划进一步增加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数量,着重设计出使工业培训机构现代化的创新方案。

2.2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是印度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只有建立适当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才能使其培养的学生符合市场要求,促进经济发展。为此“十一五”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加大政府投入,密切联系企业。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在“十一五”规划中,印度中央政府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达687.63亿卢比(2),比“十五”计划增加了18.65倍。除了政府投入外,政府正创造条件积极吸引私人投资,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提出发展企业主参与工业培训机构管理和课程设计的公私合作关系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旨在密切与企业合作。公私合作关系模式的主要指导原则是大学镇区模式,即培训机构的土地由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及运行由私人管理,资金由私人、校友和社会人士共同捐助。(2)建立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管理。目前,全国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系,全印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负责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指导和协调工作。近年来,受一些先进教育理念的认证的影响,中央和各邦政府正构建一个合适的国家证书制度(NVQ),证明从各机构毕业的学员的技能,并给予其合适的学分。规划提出改革博帕尔的职业教育中心机构,并建立集成机构执行机制,形成州县街区三级模式。

2.3 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公平

印度非常重视教育公平。独立后的宪法规定,禁止因为不同种姓而有歧视待遇,立法保障底层民众。为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公平,“十一五”规划采取了以下措施:(1)实行弹性教学,增加培训技能种类,促进边缘群体发展。为了满足边缘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政府开设学制长短不一的模块化课程,以能力为本位,增设新的技术课程。模块课程是一种形式灵活、独立性强、结构相对松散的微型课程,适应了边缘群体的特点。由于印度的工业培训机构只侧重于约40种职业技能培训,增加新的技能类别就显得重要了。规划强调课程要关注服务业,以适应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并侧重技能的基础性,以使个体能够灵活变更职业。(2)以农村为重点,改革妇女职业培训,实现均衡发展。印度农村与城市职业技术教育严重失衡,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几乎全都集中在城市地区,广大农村被忽视了。因此“十一五”规划采取街区一级的职业培训计划,合理分配资金和物质资源,把农村摆在优先的地位,使农村青年从事合适的职业。另一方面,开办农业学校,进行农产品加工技能的培训,通过短期课程传授给农村青少年。另外印度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为女童开设多样化的课程,普及女童职业教育。印度有单独面向妇女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机构,并在国家培训部门、各联邦政府、地区同时开展培训。“十一五”规划关注妇女的职业教育同时,强调女性要突破诸如护士、裁缝等传统职业领域,在劳动市场获得公平竞争,促进性别平等。

3“十一五”规划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特点

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企业、市场及个人的需求,开设能力本位模块课程和生产服务导向型课程,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尽量减少理论课程。尤其强调企业主在课程设置、评价和资格认定中的重要作用。

强调灵活性。除了正规的职业教育外,印度还为没有技术或是半技术的人提供时间灵活、形式不同的职业教育,如兼职体系等,这就使这部分人群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另外,印度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沟通的灵活性也进一步得到加强。

重视服务业发展。印度软件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发展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与它独具特色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相关。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的转移促使印度加大培养服务性人才。

印度的“十一五”规划力求建立优质、公平的中等职业教育,满足市场的劳动力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它的实施还有待实践的检验,但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是印度未来取得成功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Luv Jasuja,Prashant Kashyap.Vocational Education in India:Key Challenges&New Directions.

“十一五”规划教材 篇11

在“十五”计划中,国家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实行鼓励消费的政策,促进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因此,可以说,扩大内需政策在十五期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的增长,但增长效果与计划存在一定偏离,尤其是居民消费率不升反降造成内需不足的状况没有得到较好的改善。

在接下来的5年里,在扩大内需的政策指引下,国内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将扭转居民消费率下降的趋势,并逐渐提高。良好的消费环境将对我国零售业产生积极影响,促进零售业市场容量的较快增长。

二、农村居民及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将扩大零售行业的市场容量

“十五”计划中,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情况要好于预期目标。规划的建议中,“增加居民收入”仍然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目标之一。其中,“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被作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由于农村居民消费不足一直是抑制全国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将对我国扩大内需着重要意义。农村消费市场的逐步培育和启动为我国零售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收入也有望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得到较快增长,进而带动该地区消费品零售业的较快发展。最近,个人所得税法修订获得通过,工薪所得减除额从800元大幅提高到1600元并实行全国统一标准,这将有利于增加城镇居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利于居民消费支出的扩大。那些处于竞争相对缓和的中、西部地区的零售企业以及在这些地区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全国连锁零售企业,将因中、西部地区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受惠。

三、零售行业在业态、连锁化及组织结构等方面将继续是良好发展势头

“十一五”计划中对流通产业发展的要求是:“要积极引进新型业态和技术,推进连锁经营、代理制、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业,提高分销业的技术含量及现代化程度。加快分销企业兼并、联合、改制、重组的步伐,扩大经营规模,改进售后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即将过去的五年里,作为流通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消费品零售业在业态、连锁化以及产业组织方面都发展较好。

(1)在业态发展方面,我国目前已经拥有发达国家所拥有的全部零售业态,超市、专业店等各类新型零售业态快速发展,其在我国零售业中的比重也日益扩大。

(2)在连锁经营方面,2002年至2004年三年间,全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零售额使连锁化程度逐年提高。

(3)在零售业的产业组织结构方面,经过淘汰、兼并及大型企业的规模扩张,我国零售业的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在“十一五”期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发展,各类新型业态将有望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连锁化率将逐年提高,市场集中度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在企业自身发展及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零售企业将逐渐崛起和壮大。

四、“十一五”是零售行业对外开放后的关键时期

从目前情况来看,相对于外资零售企业而言,内资零售企业虽然在市场份额上具有绝对优势地位,但在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及资本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内资零售企业能否在较短的时间里缩小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提升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将最终决定内外资未来市场重分的竞争格局变化。

五、行业评级及重点公司推荐

“十一五”规划教材 篇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 (经委) , 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石油总公司、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为了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 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我委于2007年8月31日印发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发改能源[2007]2174号) 。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和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新进展, 我委对“十一五”时期部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进行了调整, 组织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现印发你们, 请按照执行。

二○○八年三月三日

前言

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 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加快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更好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 在总结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技术及产业发展状况, 借鉴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提出了从现在到2020年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

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行优惠的财税、投资政策和强制性市场份额政策, 鼓励生产与消费可再生能源, 提高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了进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工作, 落实好“十一五”规划纲要, 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本规划提出的“十一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形势任务、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重点领域、以及保障措施和激励政策, 是落实《可再生能源法》的重要措施和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本规划是指导“十一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引导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据。

近年来, 可再生能源得到国际社会和大多数国家的高度重视, 许多国家制定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和优惠政策, 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能源中发展最快的领域。目前, 水电已是能源供应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技术基本成熟, 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生物液体燃料对替代石油、发展农业经济的作用日益显著。

我国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在水电、沼气、太阳能热利用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加快了风电、生物液体燃料和太阳能发电的发展,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减轻环境污染、调整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十一五”时期, 我国将继续大力发展水电, 加快发展生物质能、风电和太阳能, 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 为更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创造条件。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 发展状况

“十五”时期, 水电建设大中小并举, 开发建设速度显著加快;采取特许权招标等措施, 积极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以“送电到乡”和解决无电人口生活用电问题为契机, 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小风电, 推动分散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围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 积极发展农村户用沼气;通过市场推动, 大力推广普及太阳能热水器;以技术研发和试点示范为先导, 积极推动生物质能发电和生物液体燃料开发利用。 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开发利用状况

“十五”时期,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水电、沼气、生物液体燃料、风电、太阳能利用取得显著进展, 可再生能源的作用逐步增大, 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到2005年底, 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17亿千瓦 (包括约7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 , 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3%, 水电年发电量3 952亿千瓦时, 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6%。

结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改善, 稳步推进沼气发展。到2005年底, 全国已发展户用沼气池1 800多万户, 建成大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和工业有机废水沼气工程约1 500处, 沼气年利用量达到约80亿m3, 为近7 000万农村人口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燃料。到2005年底, 全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约200万千瓦, 其中蔗渣发电约170万千瓦, 垃圾发电约20万千瓦, 其余为稻壳等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和沼气发电等。

为了缓解石油供需矛盾, 国家开展了生物液体燃料技术研发和试点工作。到2005年底, 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2万吨, 以甜高粱茎秆、木薯等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已具备商业化发展的条件。以小桐子 (俗称麻疯树) 、黄连木等非食用油料植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技术处于小规模试验阶段。

为了加快风电的规模化发展, 国家采取特许权招标方式推进大型风电项目建设, 并促进风电设备本地化生产和风电技术的自主创新。到2005年底, 全国已建成并网风电场60多个, 总装机容量达到126万千瓦, 为风电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 在偏远地区还有约25万台小型独立运行的风力发电机, 总容量约为5万千瓦。

为了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 国家组织实施了“送电到乡”工程, 有力地推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到2005年底, 全国光伏发电总容量达到7万千瓦, 在12个县城、700多个乡镇建设了独立光伏电站, 推广了50多万套户用光伏系统, 极大地推动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

为了扩大太阳能热利用, 国家积极推动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 有效扩大了太阳能热水器市场, 使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和应用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到2005年底,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使用总量达到8000万m2。

2005年,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 (不包括传统方式利用生物质能) 为1.66亿吨标准煤, 约为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 相应减少二氧化硫年排放量300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4亿多吨。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2.技术和产业发展

“十五”时期, 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水电、沼气和太阳能热利用等领域已形成了技术门类比较齐全、服务体系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保障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的迅速发展。同时, 生物质能高效利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兴技术和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水力发电装备制造和施工技术日臻完善。在引进消化国外技术基础上, 已可以制造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形成了有国际竞争力的水电设备制造和水电工程施工能力, 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沼气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 户用沼气系统和零部件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专业化施工, 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沼气技术服务机构, 具备了较强的技术服务能力。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工艺技术成熟, 已形成了专业化的设计和施工队伍, 服务体系基本完备, 具备了大规模发展的条件。其他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发展明显加快, 掌握了农林生物质发电、生物液体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技术, 具备了规模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风电技术和产业发展开始起步。独立运行的小型风电机组已有较长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历史, 初步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在引进国外技术和自主研发基础上, 已可以制造600千瓦至1.5兆瓦的并网型风电机组。

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十五”时期国家组织实施的“送电到乡”工程和国际市场对光伏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 促进了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大, 年生产能力超过50万千瓦。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太阳能热水器已形成较大产业规模, 年产量达1 500万m2, 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位, 全国有1 000多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 年总产值达120亿元左右。太阳灶、太阳房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生产能力基本上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十五”时期可再生能源重点项目和重要活动:

水力资源复查:国家组织了水力资源复查, 全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年发电量6.19万亿千瓦时, 平均功率6.94亿千瓦;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2亿千瓦, 年发电量2.47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约4亿千瓦, 年发电量1.76万亿千瓦时。

重大水电工程:“十五”时期投产的大水电站为三峡工程左岸机组 (980万千瓦) 、大朝山 (135万千瓦) 、公伯峡 (150万千瓦) , 2004年9月, 公伯峡水电站投产, 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开工建设了云南澜沧江小湾 (420万千瓦) 、广西红水河龙滩 (420万千瓦) 、贵州乌江构皮滩 (300万千瓦) 、四川大渡河瀑布沟 (330万千瓦) 、四川雅砻江锦屏一级 (360万千瓦) 和金沙江溪洛渡 (1260万千瓦) 等一批大型水电工程, 在建水电项目总规模约8 000万千瓦。

农村沼气建设:“十五”时期, 国家利用国债资金加大对沼气的支持力度, 2003年—2005年, 每年投入国债资金10亿元, 农村沼气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05年底, 全国户用沼气达到1 800万户, 大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发展到700多处。发展沼气已成为农村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

小水电代燃料: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解决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 2003年以来, 在长江、黄河中上游已经退耕还林地区实施了“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 首批试点项目涉及贵州、四川、云南、广西、山西等5个省、自治区的26个县 (市) 。到2005年底,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惠及20万人, 减少年薪柴消耗量16万吨, 巩固退耕还林面积30万亩, 保护森林面积156万亩。

燃料乙醇试点:“十五”时期国家开展了燃料乙醇试点工作, 建设了4个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试点项目, 形成年生产能力102万吨, 其中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10万吨/年、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30万吨/年、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30万吨/年、安徽丰原生化股份有限公司32万吨/年。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个省及河北、山东、江苏、湖北4个省的27个地市开展车用乙醇汽油试点工作。

风能资源评价:为了做好风电大规模发展的前期工作, 2003年以来, 国家组织开展了全国风能资源评价和风电场选址工作, 主要通过气象资料评价风能资源分布情况, 并结合地形、地貌、交通和电网条件, 确定风电场的场址。根据最新风能资源评价成果, 全国陆地上的技术可开发风能资源约3亿千瓦。

风电特许权项目:为了促进风电规模化发展, 2003年以来, 国家实施了风电特许权项目, 政府承诺落实电网接入系统和全额接受风电发电量, 以上网电价和风电设备的本地化率为条件, 通过招标选择投资者。“十五”时期实施了三期招标工作, 确定了总装机容量16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

“送电到乡”工程:为了解决西部边远无电地区乡镇所在地公用事业单位和居民的基本用电问题, 2002年, 国家实施了“送电到乡”工程, 共安排47亿元资金, 在内蒙古、青海、新疆、四川、西藏和陕西等12个省 (市、区) 的1 065个乡镇, 建设了一批独立的光伏、风光互补、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电站。

3.法规建设和政策措施

“十五”时期, 可再生能源法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逐步完善, 为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

“十五”时期可再生能源法规建设和政策措施:

法规建设:2005年2月28日, 《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并定于2006年1月1日施行。《可再生能源法》明确提出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国家责任和全民义务, 随后相继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 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提出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目标。

财税优惠政策:国家逐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财政资金投入和税收优惠支持力度。制定了支持风电、垃圾发电的税收减免政策和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的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中央和地方财政在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给予了较大的资金支持。

科技专项和产业化专项支持:国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和产业化计划, 共安排10多亿元资金, 支持光伏发电、并网风电、太阳能热水器、氢能和燃料电池等领域先进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二) 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大成绩, 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但可再生能源发展在技术、市场和政策措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仍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政策扶持及激励措施的力度不够。在现有技术水平和政策环境下, 除水电和太阳能热水器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外, 大多数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高, 再加上资源分散, 规模小, 生产不连续等特点, 在现行市场条件下缺乏竞争力, 需要政策扶持。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政策体系还不完整, 经济激励力度较弱, 政策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差, 还没有形成支持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2) 市场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长期以来,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 缺乏连续稳定的市场需求。虽然国家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力度逐步加大, 但由于缺乏强制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保障政策, 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需求, 可再生能源发展缺少持续的市场拉动。

(3) 技术开发能力和产业体系薄弱。除水电、太阳能热利用、沼气外, 其它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水平较低, 缺乏自主技术研发能力, 设备制造能力弱, 技术和设备生产主要依赖进口, 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同时, 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体系不完善, 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 没有形成支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体系。

(三) 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在“十五”时期,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能源需求快速增长, 需要增加新的能源来源, 缓解能源供需矛盾。进入21世纪,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能源需求快速增长, 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增加能源的多元化供应、确保能源安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需要发展清洁能源, 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能源消费快速增长,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尤其是大气污染状况愈发严重, 既影响经济发展, 也影响人民生活和健康。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 能源和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严重, 发展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以来, 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受经济条件、能源资源和供应条件的限制, 仍主要依靠低效直接燃烧秸秆、薪柴等生物质满足能源需求, 到2005年底, 全国仍有约1 150万人没有电力供应。加快开发利用沼气、秸秆发电、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农村地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 对于促进农村能源的清洁化、优质化和现代化, 并通过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 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时机基本成熟。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 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已发挥了很大作用。近年来,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取得明显进展, 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具备了规模化开发利用的条件。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和施行, 标志着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 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时机基本成熟。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在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 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际, 在“十一五”时期,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1) 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和应用领域, 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 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偏高, 单纯依靠化石能源难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的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 已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条件。因此, 加快发展水电、生物质能、风电和太阳能, 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

(2) 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电人口地处偏远地区, 人口分散, 难以建立常规能源基础设施, 因地制宜建设小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是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的重要手段。广大农村生活燃料不足, 特别是缺乏优质生活燃料, 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推广清洁生活燃料和推动循环型农业经济发展, 实现农村生活电气化、燃料优质化、废物资源化、环境清洁化, 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

(3) 促进技术发展和产业建设, 为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创造条件。我国在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弱, 产业基础较差, 严重制约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提高技术水平和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是现阶段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本任务。在“十一五”时期, 要着力提高在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 完善产业体系, 通过建立规模化的市场需求带动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初步建立起适应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技术和产业基础。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 认真落实《可再生能源法》, 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发展水电、太阳能热利用、沼气等技术成熟、市场竞争力强的可再生能源, 尽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积极推进技术基本成熟、开发潜力大的风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液体燃料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为更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奠定基础。

(二) 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目标是: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解决农村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 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1.到2010年, 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 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其中, 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9亿千瓦, 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 000万千瓦, 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50万千瓦, 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m3, 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1.5亿m2, 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 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

2.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的供电问题, 增加农村清洁生活燃料供应, 促进农村能源建设。到2010年,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电网建设和改造相结合, 解决约1 150万无电人口的基本用电问题, 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4 000万户,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以上, 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达到4 700处, 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5 000万m2。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和相对集中的地区开展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 全国建成5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

3.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到2010年, 初步建立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体系, 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技术集成能力, 形成自主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参与国际联合技术攻关等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方式。到2010年, 大多数可再生能源基本实现以国内制造为主的装备能力, 水电设备、太阳能热水器达到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实现1.5兆瓦级以上机组的批量化生产, 农林生物质发电设备实现国产化制造, 基本具备太阳能光伏发电多晶硅材料的生产能力。

三、总体布局和重点领域

(一) 水电

1.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1) 指导方针。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工程建设、移民安置和环境保护工作并重的方针, 加强水库移民规划和水电前期工作, 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 全国新增水电装机容量7 300万千瓦, 其中抽水蓄能电站1 300万千瓦。到2010年, 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9亿千瓦, 其中大中型常规水电1.2亿千瓦, 小水电5 000万千瓦, 抽水蓄能电站2 000万千瓦, 已建常规水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水电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的31%。

2.规划布局和建设重点

(1) 规划布局。

在做好移民安置和生态保护工作的基础上, 加快西部地区水电开发步伐, 提高水电开发利用率, 扩大“西电东送”规模;挖掘中部地区水能开发潜力, 充分开发当地水能资源;加强东部地区水电技术改造, 深度开发当地剩余水能资源, 确保电站安全运行及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在以火电为主的电网和远距离送电的受端电网, 适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到2010年, 西部地区常规水电装机规模达到9 500万千瓦, 占全国的55%, 开发程度为21.5%, 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四川、云南的水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 700万千瓦和1 700万千瓦, 开发程度分别为22.5%和17%;中部地区常规水电装机规模达到5 000万千瓦, 占全国的30%, 开发程度达到68%;东部地区装机规模达到2 500万千瓦, 占全国的15%, 水能资源基本开发完毕。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东部地区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达到1 280万千瓦, 约占全国的2/3;中部地区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达到600万千瓦, 约占全国的1/3;西部地区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达到120万千瓦;全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达到2 000万千瓦。

(2) 建设重点。

加快金沙江中下游、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黄河上游等水电基地开发步伐, 积极推进怒江水电基地开发建设, 在继续抓好长江三峡、金沙江溪洛渡、黄河拉西瓦、雅砻江锦屏一级、乌江构皮滩、彭水、红水河龙滩、澜沧江小湾和大渡河瀑布沟等重点水电站建设的同时, 开工建设金沙江向家坝、白鹤滩、观音岩、鲁地拉、龙盘、梨园、阿海, 雅砻江锦屏二级、官地、两河口, 大渡河大岗山、长河坝、泸定、双江口, 澜沧江景洪、糯扎渡、功果桥, 黄河羊曲、班多、玛尔挡, 怒江六库、赛格等大型和特大型水电站。实施湖南东江等水电站改扩建工程, 开展吉林丰满等水电站技术改造, 充分挖掘已建水电站开发潜力。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 建成8个小水电强省 (区) 和15个小水电基地。开工建设广东深圳、内蒙古呼和浩特、安徽响水涧、福建仙游、浙江仙居、辽宁桓仁、河北丰宁和江西洪屏等抽水蓄能电站。

水电基地:水能资源丰富、分布相对集中的河流或区域。我国规划建设的十三大水电基地分别为: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怒江、乌江、长江上游、南盘江红水河、黄河上游、黄河中游北干流水电基地及湘西、闽浙赣和东北水电基地, 可开发装机容量共2.8亿千瓦, 年发电量1.2万亿千瓦时。

小水电强省:小水电资源丰富, 开发程度高, 装机容量在300万千瓦—400万千瓦以上的省份。“十一五”时期, 力争建成四川、福建、广东、云南、浙江、湖北、广西、湖南等8个小水电强省 (区) 。

小水电基地:小水电资源较丰富, 开发程度较高, 装机容量在100万千瓦及以上的集中联片区域。“十一五”时期, 建成广东韶关、清远, 福建三明、龙岩、宁德, 浙江丽水, 四川雅安、阿坝、凉山, 湖北十堰、恩施、宜昌, 湖南郴州, 广西桂林和江西赣州等15个小水电基地。

3.技术装备和产业发展

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水电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和设备制造技术水平, 重点加强300米级高坝及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坝筑坝技术、大型地下洞室及高边坡锚固技术、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关键技术等坝工技术研究;继续推进大型常规水电机组和抽水蓄能机组的国产化, 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 强化自主创新, 加强技术改造, 开展6万千瓦以上贯流式、百万千瓦级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和30万千瓦以上抽水蓄能机组的设计、制造技术研究,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电设备制造技术。

开发水电建设环境保护技术, 提出环境友好的水电设计施工技术和环境保护措施, 解决好水电建设的生态用水、低温水、鱼类洄游、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问题。

研究老电站更新改造技术和流域优化调度技术, 开展老电站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 进行流域优化调度政策研究, 制定流域电站的优化调度机制, 提高水电运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1) 调整和完善水电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政策, 提高水库淹没补偿标准, 加大后期扶持力度。高度重视移民切身利益, 认真落实《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 做好新建电站移民安置工作。

(2) 加强水电建设移民安置前期工作, 做到水电移民规划和搬迁安置设计深度与工程建设方案设计深度相同;创新移民工作机制, 研究和探索电站长期补偿淹没土地的办法, 并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试点, 加强水电移民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确保各项移民政策落到实处, 移民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使移民群众真正从电站建设中受益, 并具有长久发展的条件。

(3) 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 重视水电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 严格执行河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水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加强对澜沧江、怒江等国际河流水电建设生态环境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4) 继续加强水电建设前期工作。“十一五”时期, 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怒江上游、雅鲁藏布江以及西藏境内其他主要河流的水电开发规划等前期工作, 为水电可持续发展提供项目储备。

(5) 完善水电建设法规政策体系, 建立开放有序的水电建设市场。进一步理顺水电开发建设管理体制,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适应水电建设发展需要的水电管理体制;完善水电投资、建设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发挥好大型流域公司在水电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做好非公有制企业投资水电建设的引导和管理工作, 促进水电健康、有序发展。

(二) 生物质能

1.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1) 指导方针。

发展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生物质能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推动生物质能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 加快生物质能产业体系建设和市场培育,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缓解农林废弃物、城乡有机废弃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 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理开发利用边际土地资源, 能源作物和能源植物的种植做到不与民争粮, 不与粮争地, 不破坏环境, 不顾此失彼, 处理好生物质能利用与生物质其他用途的关系。

(2) 发展目标。

到2010年, 全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50万千瓦;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 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4 000万户, 建成大型沼气工程6 300处, 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m3;农林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初步实现生物质能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 培养一批生物质能利用和设备制造的骨干企业。

2.规划布局和建设重点

(1) 生物质发电

生物质发电的重点是农业生物质发电、林业生物质发电、沼气工程发电和垃圾发电。

农业生物质发电。“十一五”时期, 农业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新增120万千瓦。到2010年, 加上已有180万千瓦蔗渣等农业生物质发电, 农业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重点在粮棉主产区因地制宜建设以秸秆、粮食加工剩余物和蔗渣为燃料的集中发电项目, 在村镇建设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电装置。首先集中力量抓好试点示范工作,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实施规模化发展。

林业生物质发电。到2010年, 建成林业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在重点林区, 利用林业“三剩物” (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 和森林抚育间伐资源;在“三北”和南方地区, 利用现有规模化的经济林、生态林的更新抚育、平茬扶壮的林木生物质资源;在适宜规模化造林的沙区、低山丘陵区, 大力培育木质能源林。

沼气工程发电。到2010年, 建成沼气发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重点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重点水系保护地区, 结合大中型畜禽场废弃物排放治理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 以及造纸、酿酒、印染、皮革等工业有机废水治理, 安排大中型沼气发电项目。

垃圾发电。到2010年, 建成垃圾发电装机容量50万千瓦。重点在经济较发达、土地资源稀缺地区, 特别是南方地区的大城市 (主要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和沿海及旅游城市) 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具备资源回收条件的大中型垃圾填埋场, 建立填埋气收集和发电装置。

(2) 生物液体燃料

受粮食产量和耕地资源制约, 今后主要鼓励以甜高粱茎秆、薯类作物等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 以及以小桐子、黄连木、棉籽等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

燃料乙醇。在东北、山东等劣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 集中种植甜高粱, 发展以甜高粱茎秆为主要原料的燃料乙醇;在广西、重庆、四川等地重点种植薯类作物, 发展以薯类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开展以农作物秸秆等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试验。到2010年, 以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

生物柴油。开发以小桐子、油桐、黄连木、棉籽等油料植物 (作物) 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 建成若干个试点项目, 到2010年, 以油料植物 (作物) 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

(3) 沼气

充分利用沼气和农林废弃物气化技术, 提高农村地区生活用能中的燃气比例, 并把生物质气化技术作为解决农村有机废弃物和工业生产有机废弃物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十一五”时期, 在农村地区推广户用沼气, 全国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 200万户, 到2010年, 全国户用沼气总数达到4 000万户, 年产沼气总计约150亿m3。“十一五”时期, 加快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沼气工程, 建成大型沼气工程6 300处, 年产沼气约40亿m3。

推行沼气工程建设:结合水体污染控制和治理, 重点安排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大中城市郊区, “三湖三河一库一线 (太湖、巢湖、滇池, 淮河、海河、辽河, 长江三峡库区, 南水北调工程沿线) ”等重点水域周边地区以及“菜篮子”基地进行大型沼气工程建设, 处理工农业有机废水, 并获得优质气体燃料。

组织生物燃料乙醇生产:重点进行以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规模化试点项目, 在山东黄河入海口地区、内蒙古的黄河沿岸地区以及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进行百万亩规模的甜高粱种植和生物乙醇生产试点, 在广西、重庆、四川、海南等地进行木薯和甘薯的规模化种植和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试点。

进行生物柴油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广州等做好城市废弃油脂收集和生产柴油工作的试点;在四川、贵州、云南、河北、内蒙古等地进行木本油料作物栽培、种植和生物柴油的试点工作, 做好树种筛选和大面积种植试点和示范工作。

推广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在重点商品粮基地和重点林区建设秸秆及粮食加工废弃物和林业三剩物致密成型装置, 为当地农村和城镇居民及工业用户提供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4)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是指通过专门设备将生物质压缩成型的燃料, 储存、运输、使用方便, 清洁环保, 燃烧效率高。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发展的重点是:

1) 利用农作物秸秆加工成型燃料, 主要用作农村居民的炊事和取暖燃料, 剩余量作为商品燃料出售, 增加农民收入。

2) 在粮棉主产区, 建设大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厂, 实行规模化生产, 为城镇居民和工业用户提供生物质商品燃料。

3) 在天然林保护区和重点林区, 利用林木抚育和采伐废弃物, 加工固体成型燃料, 为居民提供炊事、取暖等生活燃料, 减少当地燃料消耗对林木的破坏。

“十一五”时期, 结合新农村建设, 进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试点和示范工作, 到2010年, 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

3.技术装备和产业发展

(1) 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

发电设备。“十一五”时期, 在试点项目的基础上,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组织农作物秸秆、林业三剩物等农林生物质发电及垃圾发电的装备研发和制造工作, 掌握生物质发电技术;抓好大型沼气发电装备研发和生产工作, 形成500千瓦、1 000千瓦等多个型谱的系列产品, 满足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的市场需求。在总结现有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电经验的基础上, 抓好50千瓦—200千瓦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电装备的配套研发和制造工作, 形成专业化的设备生产和配套能力, 完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

沼气技术和装备。研究和开发应用于垃圾填埋气回收和利用的专用技术和装备, 改进大中型沼气工程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 形成比较完善的沼气装备和施工能力。

其他装备技术。研究和开发秸秆打捆和装载装备、灌木林采伐和运输专用装备、各类生物质固体成型加工专用装备。重点抓好产业化和标准化工作。

(2) 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生物质发电产业的特点, 通过试点建立原料生产、收购、储存等供应网络体系, 为大中型生物质发电工程提供稳定可靠的燃料保障;通过试点, 在农村地区组织小型能源服务公司, 利用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电装置、固体成型设备为农村提供可靠的商品化生物能源供应;支持建立大中型沼气工程服务公司, 为城乡大中型沼气工程及其发电设施提供可靠的技术服务;配合生物液体燃料生产和销售, 建立相应的配套服务体系。

(3) 能源作物生产组织体系建设

根据生物质发电、生物液体燃料生产对原料供应的工业化要求, 组织好薪炭林、防护林等专用林地平茬扶壮等技术服务工作, 在不破坏林地和专用林地功能的同时, 组织发电专用林的营造工作, 为生物质发电项目提供可靠的原料供应;根据我国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的特点, 合理选育和科学种植能源植物, 组织好甜高粱、木薯、以及非食用木本油料植物的选育、种植和栽培的规划工作, 切实保障能源作物用地, 加强相应的生产组织管理工作, 形成完善的能源作物种植、抚育管理和收购储存的产业化服务体系。

4.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1) 合理安排生物质发电、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支持企业进行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工作, 以及技术标准和认证工作。安排好能源作物和树种的筛选、培育等科研工作, 为能源作物种植和能源林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2) 做好生物质发电、非粮原料生物液体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试点项目的组织和建设工作。落实好试点项目的资金补贴方式和渠道。抓紧制定和落实非粮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收购制度和财政补贴办法。

(3) 抓紧制定生物液体燃料的技术标准和使用规范, 做好生物液体燃料的生产和销售工作的衔接。石油销售企业按照生物液体燃料试点的部署和要求研究制定推广的实施方案。

(4) 协同抓好造纸、酿酒、印染、皮革等企业以及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有机废水处理的沼气工程建设和垃圾填埋场沼气回收利用的监督工作。

(三) 风电

1.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1) 指导方针。

以风电场的规模化建设带动风电产业化发展, 促进风电技术进步, 提高风电装备国产化制造能力, 降低风电成本, 增强风电的市场竞争力。

(2) 发展目标。

在“十一五”时期, 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900万千瓦, 到2010年, 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 000万千瓦。同时, 形成国内风电装备制造能力, 整机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00万千瓦, 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达到年产800万千瓦, 为2010年以后风电快速发展奠定装备基础。结合无电地区电力建设, 积极培育小型风力发电机产业和市场, 到2010年, 小型风力发电机的使用量达到30万台, 总容量达到7.5万千瓦, 设备生产能力达到年产8 000台。

2.规划布局和建设重点

重点建设30个左右1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风电场和5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做好甘肃、内蒙古和苏沪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准备和建设工作。

充分发挥“三北” (东北、华北、西北) 地区风能资源优势, 建设大型和特大型风电场。在河北、内蒙古、甘肃、吉林等地建设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到2010年, 河北和内蒙古的风电总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00万千瓦和300万千瓦以上, 已投产及开工建设的总规模分别达到300万千瓦和400万千瓦左右;甘肃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以上, 已投产及开工建设的总规模达到400万千瓦左右;吉林、辽宁风电总装机容量分别达到50万千瓦, 已投产及开工建设规模分别达到100万千瓦左右。

在经济较发达的江苏、上海、福建、山东和广东等沿海地区, 发挥其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 加快开发利用风能资源, 尤其在苏沪沿海连片建设大型风电场, 形成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到2010年, 苏沪沿海地区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以上。在风能资源和电力市场优良的地区建成数十个10万千瓦级的大型风电场。

在其他具有可利用风能资源的省 (区、市) , 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风电场。加强对近海风能开发技术的研究, 开展近海风能资源勘察评价和试点示范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建设1~2个10万千瓦级近海风电场试点项目, 为今后大规模发展近海风电积累技术和经验。

3.技术装备与产业发展

(1) 技术和产业发展

提高风电技术研发能力, 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 建立和形成以国内制造为主的风电装备能力。支持技术研发能力较强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技术和产品。“十一五”时期, 继续促进已批量生产的国产化风电机组的规模化应用, 并实现向兆瓦级风电机组的升级换代。在初步形成国内制造装备能力的基础上, 采用技术引进、联合设计、自主创新等方式, 掌握1.5兆瓦及以上风电机组集成制造技术, 并开发了3兆瓦级的海上风电机组。发挥我国在机电设备制造方面的优势,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市场, 培育技术水平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的风电设备配套零部件制造产业。

推动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在风能资源条件好、电网接入设施完备、电力负荷需求大的地区, 进行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 重点是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甘肃安西和昌马地区、内蒙古辉腾锡勒地区、吉林白城地区、苏沪沿海地区。

支持风电设备国产化:结合大型风电场、特别是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 支持风电设备制造的国产化。重点扶持几个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国内风电设备整机制造企业, 同时全面提高国产风电设备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建立国家级试验风电场, 支持风电设备检测和认证能力建设。

进行近海风电试验:在沿海地区近岸海域进行近海示范风电场建设, 主要是在苏沪海域和浙江、广东沿海, 探索近海风电勘查、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维护的经验, 在积累一定近海风电运行经验基础上, 逐步掌握近海风电设备的制造技术。

(2) 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

在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大学设立风电技术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开展相关的风能资源、流体动力学、机械强度、电力电子、电力并网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将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根据风电发展需要培养一批研究生等高级人才, 选择一些高等学校和中专学校, 设立风电专业课程, 逐步建立起风电专业。同时, 结合风电发展需要, 定期举办风电技术培训班, 解决目前风电人才紧缺的问题。

(3) 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

扶持建立风能资源评价、风电场设计、产品标准、技术规范、设备检测与认证的专门机构。培育一批风电技术服务机构, 建成较健全的风电产业服务体系。建设2~3座公共风电测试试验基地, 为风电机组产品认证和国内自主研制风电设备提供试验检测条件。

4.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1) 在完成全国风能资源普查和评价工作基础上, 开展重点地区风能资源详查和风电场规划工作, 综合考虑风能资源、建设条件、并网条件和电力市场等因素, 做好大型风电场、特别是百万千瓦风电基地的规划和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2) 完善风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 落实风电的上网电价和费用分摊政策。电网企业要配合国家风电规划布局, 开展风电接入的规划、设计和试验研究等工作, 完善风电并网技术条件和调度规程, 保证风电项目的顺利并网和发电。

(3) 提高风电技术水平和设备制造能力。鼓励国内企业开展风电技术自主创新和引进再创新, 在政府投资项目和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中, 采用与设备制造企业打捆招标等方式支持风电设备国产化和自主技术创新。

(四) 太阳能

1.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1) 指导方针。

加快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 在太阳能利用条件良好地区, 制定城乡民用建筑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强制性措施, 在农村地区推广太阳房和太阳灶;通过营造稳定的市场, 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进行必要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发和试点示范。

(2) 发展目标。

到2010年, 太阳能热水器累计安装量达到1.5亿m2,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 进行兆瓦级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和万千瓦级太阳能热发电试验和试点工作, 带动相关产业配套生产体系的发展, 为实现太阳能发电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2.规划布局和建设重点

(1) 太阳能热利用

“十一五”时期, 继续推进太阳能热利用的快速发展。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和太阳灶;在大中城市推广普及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物结合应用, 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 建设太阳能采暖和制冷试点示范工程。进行太阳能海水淡化项目和其他太阳能工业应用项目示范, 为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沿海城市缺水问题和大规模工业应用摸索经验。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能力达到2 000万m2, 形成10个~20个生产规模在50万m2以上的大型企业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

(2) 太阳能光伏发电

开展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因地制宜, 利用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和小型光伏电站, 积极解决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等边远地区无电户的基本生活用电问题, 建设光伏发电系统10万千瓦。

启动光伏发电城市应用工程。在太阳能资源较好的大中城市开展光伏屋顶、阳光照明等光伏发电应用, 在新建别墅等高档住宅区和城市标志性建筑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 在封闭管理的住宅区、旅游景区以及城市交通照明和景观亮化工程, 提倡应用光伏发电照明。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主要标志性建筑区和建筑物上成规模地安装光伏系统。到2010年, 城市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达到5万千瓦。

开展光伏电站试点。在西藏、甘肃、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等太阳能资源丰富、利用条件好的地区, 建设大型并网光伏电站, 总容量达到5万千瓦。

(3) 太阳能热发电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地沿黄河平坦荒漠、甘肃河西走廊平坦荒漠、新疆哈密地区、西藏拉萨或北京周边选择适宜地区, 开展太阳能热发电试点, 总装机容量约5万千瓦。

3.技术装备和产业发展

(1) 技术研发及装备制造

抓好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基地建设, 提高太阳能热水器效率。通过科技攻关、产业化支持, 尽快掌握高纯度多晶硅材料的生产技术和工艺, 实现规模化生产。通过试点项目建设, 进行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 掌握太阳能热发电关键技术。

(2) 产业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质量检测技术人员, 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机制, 提高产品质量, 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开展太阳能资源调查, 研究制定太阳能资源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 为太阳能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资源基础。

4.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1) 制定强制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的政策。“十一五”时期, 研究制定具有强制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内容的建筑标准, 在太阳能资源条件优良的地区, 对热水需求量较大的政府投资建筑和商业建筑, 逐步实施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政策措施。

(2) 对于列入国家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光伏发电屋顶计划、标志性建筑和并网光伏电站试点示范工程的项目, 中央财政给予补助, 并由政府核定电价, 超出当地燃煤发电标杆电价部分, 纳入可再生能源发电费用分摊机制。

实施太阳能热水器普及计划:在太阳能资源优良的地区, 推广普及太阳能热水器。对国家投资建设的学校、医院和其他热水需求量较大的建筑, 以及旅馆、饭店等热水需求量大的商业建筑, 逐步实行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政策措施, 新建住宅应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或预留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位置及管线通道。

启动城市光伏屋顶计划: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开展光伏屋顶计划, 重点是大城市。到2010年, 全国光伏发电屋顶系统总容量达到5万千瓦。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在西藏羊八井、阿里狮泉河、内蒙古鄂尔多斯、甘肃敦煌等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建设大型并网光伏电站, 总容量约5万千瓦。

太阳能热发电试验项目:在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西藏拉萨的开阔地, 选择合适地点建立万千瓦级太阳能热发电试验电站。

(3) 制定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供电服务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制定城市光伏公共照明、建筑物光伏并网、大型光伏并网、太阳能热发电并网的技术标准。

(五) 农村可再生能源

1.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1) 指导方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将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多渠道、多层次增加投入, 不断拓展工作领域, 因地制宜开展秸秆和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大力普及农村沼气, 积极推动太阳能利用工作, 开展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 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 优化农村能源结构, 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农业增效,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2) 发展目标。

到2010年, 全国户用沼气池达到4 000万户, 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达到4 700处, 农村户用沼气年产气量达到150亿m3;农村地区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集热面积达到5 000万m2, 太阳灶保有量达到100万台。

2.规划布局和建设重点

(1) 无电地区电力建设

继续利用小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解决无电地区的供电问题。在小水电资源丰富地区, 优先开发建设小水电站, 在缺乏小水电资源的地区, 因地制宜建设小型太阳能光伏电站、风光互补电站, 推广使用小风电、户用光伏发电、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解决约100万户无电人口的供电问题。

(2) 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

重点在中西部适宜发展沼气的退耕还林还草地区、粮食主产区、畜牧业主产区、南水北调沿线等重点水源保护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 以及血吸虫病和地氟病疫区等地区, 推广普及户用沼气。

(3) 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

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大中城市郊区重点发展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优先考虑“菜篮子”基地、“三湖三河一库一线 (太湖、巢湖、滇池, 淮河、海河、辽河, 长江三峡库区, 南水北调工程沿线) ”等重点水域周边地区, 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安排项目。

(4) 农村小型能源设施建设

结合各地资源情况, 因地制宜发展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电、小型生物质致密成型、太阳能利用、小型风电、微型水力发电和省柴节能灶等技术。

(5) 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

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区, 支持开展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县的基本要求是: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在生活能源消费总量中高于50%, 废弃生物质能资源基本得到合理利用。到2010年, 全国建成5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

3.技术装备和产业发展

(1) 提高技术创新和设备制造能力。

抓好秸秆生物质气化、沼气发电技术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的研发与示范。通过技术创新, 形成以生物质能为核心的资源利用新模式, 建立生物质能工程研发与技术集成平台, 研究开发适合农村用能特点的可再生能源设备。

(2) 加强质量标准工作。

抓好现有标准的宣贯工作, 发挥标准的技术基础、技术准则、技术指南和技术保障作用, 随着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抓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标准制定工作。

(3) 促进服务体系建设。

以项目建设为依托, 加强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 健全基层能源服务体系, 为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积极推广户用沼气:重点在西部的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和陕西等省 (区、市) 进行户用沼气建设。到2010年, 户用沼气达到4 000万户。

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利用小水电、光伏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积极解决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云南、甘肃等边远地区无电人口的基本生活用电问题。

推广生物质固体成型技术:在重点农区和林区的村镇建设秸秆及粮食加工废弃物和林业“三剩”物致密成型装置, 推广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为当地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燃料。

进行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重点在江苏、山东、广东、广西、四川、东北和内蒙古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区, 进行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到2010 年底, 全国建成50个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为主的绿色能源示范县。

4.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1) 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落实农村沼气建设、小水电代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财政补贴, 保证足额及时到位。

(2) 各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 要在有条件的地区, 积极开展小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气化发电、供热、供气试点工作, 总结经验, 尽快推广。

(3) 制定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税收政策, 鼓励企业和个人在农村地区建立可再生能源服务公司, 为农村居民和公共设施提供服务, 保障农村可再生能源事业健康发展。

四、环境影响分析

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利用不排放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可减少煤炭消耗及煤炭开采的生态破坏。利用沼气技术处理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 是清洁生产的重要措施。生物质发电污染物排放少, 对环境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零, 利用盐碱地、荒山、荒地种植能源作物 (植物) 可与植树造林、植被保护和山坡绿化相结合。因此,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到2010年, 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将达到3亿吨标准煤, 减少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约400万吨, 减少氮氧化物年排放量约150万吨, 减少烟尘年排放量约200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6亿吨, 年节约用水约15亿m3, 可使约1.5亿亩林地免遭破坏。

如果措施不当, 可再生能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中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尊重自然规律,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水电开发要充分考虑保护动植物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 协调好与自然保护区之间的关系。风电建设要协调好与湿地保护区、鸟类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及自然景观的关系, 采取措施防止伤害鸟类, 防止噪音和光影污染。生物质能利用要防止二次污染, 合理利用土地、森林资源, 防止对自然资源的耗竭性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节约和替代大量化石能源, 显著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五、保障措施和激励政策

为确保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 将采取下列保障措施和政策, 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1.全面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 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法》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 明确发展目标, 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考核指标。认真落实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 做好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上网电价及费用分摊有关规定、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工作。

2.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需要, 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和使用指南, 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 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试点项目建设、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资源评价、标准制定和设备国产化等工作。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

3.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市场环境。国家有关部门采取财政、税收、价格等综合措施和强制性的市场份额政策, 并通过组织政府投资项目和特许权项目等方式, 培育持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电网企业要按照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电力项目的布局, 做好电网接入的规划和试验研究工作, 保障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上网和销售。石油销售企业要按国家规划和实施计划制订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市场规划, 并在技术和设施方面做好收购及销售生物液体燃料的准备工作。

上一篇:高等教育强省下一篇:管理与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