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舍煤矿有限公司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规划(共6篇)
大舍煤矿有限公司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1
大舍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期
间工作目标及重点
近五年来,我矿在县委、县政府及其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矿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煤矿呈现了健康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安全生产,完成原煤生产50.6万吨,产值2.04亿元,销售收入1.8亿元。
一、“十一五”期间的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们紧紧围绕煤矿“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科技力度,增加科技含量,改革采煤工艺,加大壁式采煤的消化及应用,逐步实现采煤正规循环,力使工作面出煤量达总量的75%以上,配套矿井安全技术设施,实现矿井质量标准化;形成较可靠的通风、运输、提升、排水、供电以及开拓系统的配套完善;瓦斯抽采及安全预警信息系统研究应用示范,巩固矿井A类成果,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骨干煤矿;实现年生产能力21万吨/年”的目标。积极作为,共克时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安全生产工作稳步好转。
安全是煤矿的重中之重,没有安全就没有煤矿的健康稳步发展。为此,我们以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为契机,采取措施狠下功夫,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一是 确立安全工作目标。每年我们都围绕师宗县煤炭工业管理局安全工作总体思路及安全工作实施意见,结合煤矿实际,科学地制定我矿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后紧紧围绕方案进行工作。二是健全完善制度。修订完善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各种岗位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隐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自上而下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定了考核责任书,实行安全风险抵押及安全与责任工资挂钩制度,有力确保了安全责任制度的层层落实,做到了个人保班组,班组保井口,井口保全矿的安全责任体系。三是加强各类宣传教育培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全面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每年积极组织开展两个“百日安全生产活动”、雨季“三防”以及六月安全月活动,全面增强了煤矿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了从业人员及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复训工作,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同时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培养力度,委托专业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四是狠抓现场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的值班制度,做到了瓦检员、小班长盯点盯面;队长、安全员及井口巡回检查;矿级干部巡回监察。每班有矿领导带班作业,井口、部门负责人跟班现场作业。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天进行日常检查、每月组织三次自检自查、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查出的各 类隐患,采取“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的五定方案,落实整改到位,对上级到矿检查隐患和矿自检自查隐患实行挂牌督办、井口公告,并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从而有效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五是硬化“一通三防”管理措施。严格执行瓦斯“三级”管理。落实“一通三防”管理责任,硬化安全技术、水患防治、顶板管理、机电设备管理及提开运输管理等措施。六是狠抓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我们成立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对照质量标准化标准,认真查缺补漏,全面规范完善了矿井采、掘、机、运、通等几大系统的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了矿井安全生产条件,夯实了煤矿安全基础。通过这些,我们连续五年实现安全生产。
(二)技改工作成效显著。
科技兴煤是煤炭企业安全之本、发展之基、增效之道,为此,我矿五年来集人力、物力、财力为一体,全方位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全面推进矿井技术进步。一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完成15改21万吨项目的立项初改的审查工作,取得开工备案回执后,加大矿井改扩建工程建设,现已完成全部主体工程,已投入试生产,计划年底可通过竣工验收。二是抓瓦斯治理,根据煤矿瓦斯治理“双百工程”示范矿井建设要求,我矿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规范了采掘布置,建设了专用回风井,建立了瓦斯 抽排系统和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为综合治理矿井瓦斯,防止瓦斯事故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上报了瓦斯发电项目并获准立项,现已开工建设。三是完成了煤矿安全预警信息系统运用示范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收集了瓦斯、矿压、水患预警的大量可研数据。四是装备了猴车,解决了高瓦斯矿井的专用回分井的问题;装备了16立方米空压机,解决了多台空压机入井的问题;新建了污水处理厂,规范了防尘、降尘管路;装设了防跑车装置自动化;完善了地面、井下照明及通讯装置;解决了低压供电的主扇、水泵双回路、水泵双管路问题;改造了职工澡堂,实现了更衣专人专柜;规范了工业广场布置,做到了柏油路面直通工业广场;新增了省力、安全系数高、支护时间短、工作效率高、提高产量的单体液压替换摩擦式金属支架工作面;安装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反风、压风系统及运输、提升、开拓系统的配套设施建设。五是对矿井主要运输巷、回风巷及井底车场应用了工字钢、U钢等新型支护方式,采用了电机车运输代替人力推车、刮板输送机运输,大力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六是硬化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地面一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年底按计划完成高压下井安装调试和泵房管子道工程及老职工宿舍建设改造。
五年来共投入资金5894万元,有力提升了矿井的科技含量,增强了矿井生产的安全性,促进了煤矿生产经营效益 大提升。
(三)党建工作成效显现
几年来,我们根据上级党委要求,深入开展了先进性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战斗堡垒作用,为煤矿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上述成绩经验的取得,得益于国家、省、市、县以及主管局、局属各职能部门多次亲临检查指导;得益于县委、政府的关心重视,局党政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直相关的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2008年煤矿安全评价被评为A类矿井、同年被省列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示范矿井、被列为全国瓦斯治理“双百工程”建设示范矿井,曾多次获得市、县、局“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生产技术先进单位”、“先进集体”、“七星级文明单位”、“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二、存在问题
“十一五”以来,我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条件差、顶底板破碎、瓦斯含量高、矿井涌水大,加之矿井装备科技含量低,硬件设施相对脆弱,五大自然灾害日益严重。二是高素质人才匮乏,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随着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增加,而由于煤炭行业属高危行业,受用人机制、待遇等多种因素影响,人员进入渠道单一,专业技术人员紧缺,远远不能满足煤矿发展需求;虽经反复复训、培训,但职工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范技能不高,自主维护意识不强,难以适应安全生产管理需求。
三是政策性增支因素增多,煤炭负担日益加重。随着国家推进煤炭成本完整化进程加快,提高煤炭资源税费、煤矿安全标准、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煤矿增支因素持续增加,再加之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设施设备增多,通风、排水、提升、电耗的增多,顶板破碎坑木耗用多等因素,致使煤矿生产成本呈现较快增长,负担日益加重。
四是先进性生产技术推广难。受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差、资金、人才等条件限制,新工艺、新技术推广有难度。
三、“十二五”工作目标及重点
“十二五”期间,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大矿井安全技术装备、生产工艺的投入和矿井生产系统的优化配置,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一)工作目标
通过扎实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监管和安全生产整治“三项行动”,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法制体 制机制、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三项建设”,实现每年安全生产目标;通过继续狠抓技术改造,优化布置生产系统,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采用支护新技术,采掘新技术,实现年生产能力21万吨;通过对煤炭资源合理化布置、集约化开采,研究探索适合煤矿地质特点的瓦斯抽采方法、抽采工艺及抽采设备,提高矿井瓦斯抽采率,实现2000千瓦瓦斯发电,来实现煤矿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紧紧以国发[2010]23号文件提出的“三个坚持”、“十个创新、十个强化”为工作重点,继续把“一通三防”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向纵深推进,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巩固和发展不断取得的安全生产成效。
师宗县大舍煤矿有限公司 2010年10月17日
大舍煤矿有限公司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2
一、“十一五”规划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生态果园,绿色果园、平安果园、和谐果园”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力推动镇域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到,“十一五”规定确定的目标任务将全面完成。
(一)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1x年到201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由6.01亿增加到11.2亿元,年均增幅17.3% ;农业总产值由1.07亿元到1.82亿元,年均增幅1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4203元增加到7020元,年均增幅13.42%;固定资产投资从201X年的9686万元增加到20的2.3亿元,年均增幅27.5%;全镇居民储蓄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农业结构调整有实质性进展。“十一五”期间,我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品质结构,订单农业发展迅速,土地流转卓有成效,实现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田汉、花果、大河三个村重点建设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新明村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的1000亩优质有机稻生产基地、华醇葡萄酒厂500亩酿酒葡萄基地、田汉寿昌牌食用油厂1000亩茶油基地都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全镇农业专业合作社24家,入社户数达2500户,实施土地流转6286亩。
(三)农村环境治理加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果园镇一直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我镇大力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为主题的绿色清扫行动,广泛发动当地群众实施植树绿化工作。根据农村生活垃圾乱倒乱扔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分户收集、分类处理、政府补贴、村民自治、合作社运营”的垃圾处理模式,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环保合作社,大大提高了农村垃圾处理的效率,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今,果园镇的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美化了家乡环境。年,果园镇被评为XX市环境卫生“十佳”乡镇。
(四)社会事业加快推进。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果园镇政府认真落实省市县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村转移支付金、退耕还林资金、粮食直资金、家电下乡补贴资金、汽车摩托车补贴资金、农村低保资金拨付到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到全面普及,农民参合率100%。大病救助及时到位,爱心助医捐资踊跃。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开展。坚持优质服务月活动与经常性工作相结合,建立健全计生长效机制、激励机制,打开了社会抚养征收难的局面。计生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集镇建设速度加快。共投入800余万元全面加强集镇路面电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集中加大对卫生院、果园中学、汽车站、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集镇环境,提升了集镇形象和品位,带动了集镇周边土地的升值,促进了集镇的滚动发展。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五年中,共投入800万元完成了10个村(社区)的农电网改造工程;投入近万元,完成了近80公里的村组公路硬化工程;投入2200余万元用于堤防加固、水库治理、山塘清淤等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三改一池”工程,全镇共建成新型沼气池6500个,改水改厕5950户,垃圾池7000余个,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平安创建全面推进。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常对辖区内矛盾纠纷隐患、社会治安隐患、重点人员潜在隐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排查,加大了对潜在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和重点人员的监控力度,充分依靠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参与,开展治安混乱区域的排查和专项整治,使行辖区内社会治安已有明显好转。201x年上半年,在全市社会治安考核中,我镇综治排名全县第一、全市第七。
----教育卫生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学生学杂费、教科书费,并给予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费;多渠道筹措投入资金,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教学质量;投入资金上千万元,用于改善果园镇中小学的办学条件,201X年成立了XX县教育基金会果园办事处,目前已筹集捐款300万元;启动贫困家庭大学生救助工程,确保全镇贫困家庭大学生得到资助顺利入学。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投入200万元完成了果园医院门诊、病房改造;搞好了农村医疗点的建设,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二、“十一五”期间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十一五”时期,我镇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镇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自身发展后劲不足,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矛盾突出。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果园镇地处XX县中部,境内既无国道,又无省道通过,交通闭塞,已成为制约果园发展的瓶颈。同时,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薄弱,公路建设指标有限、水利设施建设要求迫切、农民饮水安全未能得到保障。
三是经济结构不优,效益不佳。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太慢,工业没有形成产业支柱,对第一产业没有形成推动力。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民收入增长不够快,部分群众生产生活仍比较困难。
四是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大,新增项目少,城镇化建设步履维艰,工业化的水平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工业企业效益较差,缺乏发展后劲。
三、“十二五”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及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加快推进现代化、城镇化、产业化进程,努力把果园打造成“文明、和谐、富裕、生态”的现代新型乡镇。
(二)发展思路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生态立镇、农业稳镇、产业强镇、科技兴镇、招商旺镇”的发展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为主导,以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特色优势,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取得新进展,全面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努力把果园打造成为“生态、环保、文明、卫生”的典范乡镇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示范乡镇。
(三)“十二五”主要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经济指标为:
----农业产业总产值每年递增8%以上
----财政收入每年递增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每年递增12%
----农业纯收入实现每年人均增收200元左右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
---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我镇各项社会事业。
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到,全镇农业总产值要达到3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4.6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0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
(四)“十二五”发展基本措施
围绕上述思路、奋斗目标,今后五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实施生态立镇。充分利用果园镇山水资源丰富、近郊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环境优美的生态优势,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走生态开发、生态发展的道路,努力把果园打造成为“生态、环保、文明、卫生”的典范乡镇。
----做好农业稳镇。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深化农产品加工,拉长产业链,打造“农业牌”,实现农民多渠道增收。
----发展产业强镇。充分利用果园镇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吸引外来资本来我镇投资开发,带动果园全方位发展。充分发掘发挥我镇区位和资源优势,不断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开展科教兴镇。强化农民培训教育基地建设,拓宽农民培训经费渠道,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着力提高科技创新力度,为镇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利用城市资本下乡,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按照土地集约节约、服务网络共享的原则,吸引个体工商户的集聚,从而吸引村民建房向规划居住点集中;以政策倾斜为引导,出台规范农民集中建房政策,加大农村示范点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引领农民向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带动果园全方位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努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产业为基础,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合理开发、切实保护各类资源,提高环境承载能力;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未来五年是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坚持发展的眼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镇为主导思想,破满破难,开拓创新,为开创发展充满活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富裕安康的生态果园而努力奋斗!
附件:
1、“十一五”期间工作亮点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探索出了“分户收集、分类处理、政府补贴、村民自治、合作社运营”的垃圾处理模式;加快集镇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2、“十二五”期间工作重点
大舍煤矿有限公司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3
市委政法委一、十一五工作成果
这是务实创新的五年。从创立乡镇政法综治中心、创建和谐乡镇、无讼社区、推行信访“两员”制度,到构筑重点生产领域维权维稳“四道防线”、建设青少年关爱工程“五道防护林”,再到创设市法治建设中心,获得“全省政法工作创新奖”等等,系列创新举措带动了政法工作的全面突破。从建立信访工作以及平安建设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以及评安评德制度、重大决策听证问政以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到全面加强村综治办建设,推动政法“三干警”下沉社区,再到全面推行技防监控“五必装”、治安巡防队伍“五规范”、系列创安“5+X”工程建设,政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成果丰硕的五年。杀人等重大有影响案件全破,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和对政法队伍满意度分别保持在98%、95%以上;信访案件逐年下降,是扬州市唯一没有信访工作重点管理乡镇的县(市、区);为扬州市提供“信访两员”、“农村平安建设”、“县级法治中心建设”等多个会议推广现场;我市先后荣获全省法治创建工作先进市、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市、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市等全部省级荣誉。
这是跨越发展的五年。始终坚持把政法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出台建立了政法干警“五
条绝对禁止”、政法机关服务发展“四项承诺”等系列机制,能动政法深入人心并已形成效应,“只有经济发展才有政法事业的发展”等理念已成为政法干警的共识。
二、十二五工作规划
1、以项目化建设和管理为抓手,扎实推进信访维稳主业、人口管理服务、公共安全监管、城市综合管理、公共危机处理、社会协同工作、政法队伍管理、作风效能保障等重要平台建设,努力解决我市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我市社会管理创新的鲜明特色和先进经验。
2、不断推进平安高邮建设,深化大排查、大调解、大稳评机制,完善大防控体系。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形势变化,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特殊对象帮教以及青少年关爱,加强网络等新兴媒体的监管引导,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以及非公企业的组织建设和规范管理,夯实平安稳定基层基础。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积极开展“四创”省级双拥模范城活动,新建军休干部活动中心。
大舍煤矿有限公司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4
“十一五”期间,全市粮食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粮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把握经济形势,严格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紧紧围绕州、市粮食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强粮食宏观调控,转变粮食行政管理职能,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争取仓储和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有效地开创了全市粮食工作的新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归结起来,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粮食宏观调控得到加强。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已建起中央、省、州、市四级粮食储备1866万公斤(其中中央储备286万公斤,省级储备500万公斤,州级储备300万公斤,市级储备750万公斤,市级储备油30万公斤),使我市储备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占全州储备粮规模的57%,而且确保了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2006年至2009年,全市年平均收购粮食3500万公斤,国有粮食企业在收购中充分发挥了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完善了粮食监测预警机制和粮食应急预案,为确保全市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粮食产业跨越发展。近年来,市局紧紧围绕市委政府提出的“推进三大战略,发展三特经济,打造三力利川”的总体发展思路,对粮食产业进行了认真谋划和重点扶持。一是成立了利川市粮食行业协会,建立了粮食经纪人档案;二是制定了《利川市亿元米业产业工程发展规划》,逐步建立起了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三是整合优势资源,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全市培植农产品加工企业29家,其中州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市(县)级龙头企业6家,2009年完成工业产值2.8亿元,超过历史最高纪录。四是切实抓好订单生产。2009年全市完成订单基地面积11.3万亩,其中:水稻面积7.5万亩,油菜籽面积3.8万亩。粮油订单基地使4个乡镇的25065户农户直接增收828万元。五是强力实施品牌战略。目前,我市“支罗贡米”、“花台贡米”、“利南坪”3个品牌已经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认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进入武汉、深圳、广州等许多大城市超市。“金黄甲”优质大米被认定为州级知名名牌。支罗系列产品还被省粮食局、省粮食协会授予“放心大米”称号,“兴盛福精米”、“口福香”等名牌市场占有率正在提高,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仓储设施建设稳步加强。近年来,在省、州粮食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投入资金757万元改扩建了利川粮食储备库中心粮库,新建仓库10栋,仓容量达3.063万吨,并取得了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同时投入28万元建起了利川市粮油质量检测站,粮油检验检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投入20万元添制了抛粮、装卸、输送机械等设备,对确保粮食收购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费用成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出色地完成了全国粮食清仓查库任务。对各级储备粮坚持按期轮换,推陈储新。常年抓好科学保粮,层层落实储粮安全责任制,确保“一符、三专、四落实”达标,确保了粮油安全储存。
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从2005年开始,对下属15个粮油购销公司打破行政区域界线,按经济流向实行重组,同时对购销企业职工实行置换身份、全员买断、择优返聘。到2007年,全市由原15个粮油购销公司、1个军粮供应站合并组建成3个粮油公司、1个军粮供应站。2008年,又顺利将1站3公司合并组建成为现有的1个国有独资企业--利川市粮食储备库,同时将原市军粮供应站并入粮食储备库。合并后的企业现有资产47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068万元,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仓库总容量66125吨。企业与职工通过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返聘职工84人,并确定了劳动关系,实现了“一县一企”目标。通过改革,企业逐步建立了粮食风险基金,企业经营机制逐步完善,企业连续实现了五年盈利。
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十一五期间,我市把项目建设与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宏观调控、粮食应急应变能力以及粮食经济发展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审时度势,周密谋划。
一是成功申报了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利川粮食物流中心项目是省粮食局、省发改委重点支持并列入全省“十大物流节点”和国家发改委扩大内需“第四批”投资计划的项目。项目位于凉务乡集镇处,规划面积200亩(前期实施127亩),是集仓储、加工、营销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内容为5万吨的粮食仓库、15万吨的粮食交易批发市场、年4.5万吨的粮食加工厂等,项目投资规模为7000多万元。自申报以来,市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率项目专班多次上北京跑武汉,在项目的筹划、论证、拆迁评估、征地及手续报批、资金筹措、征地补偿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截止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土地征用 111.672 亩,涉及农户161户,围墙工程已全部竣工,累计已投入资金778万元,“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正紧张有序地进行。
二是大力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该项目是国家扩内需、保增长、重民生、促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强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2009年,经过粮食部门积极争取,我市在全州率先争取到6000套丰产仓项目建设指标,每套丰产仓国家投入400元,总投入规模为240万元,根据有关专家评审,每套丰产仓每年为农户减少损失180元以上。减损就等于增加收入,完成6000套建设任务,实际上每年为农户增收108万元。通过市粮食部门的组织实施,于今年六月底前全面完成了6000套丰产仓建设任务。被评为全省丰产仓建设先进单位,受到了省、州粮食局的表彰。
截至2010年11月,市国有粮食企业已完成购销任务2000万公斤;实现利润20万元;全市实现粮食产业化销售收入3亿元;完成粮油订单基地12万亩;完成丰产仓建设任务6000套;利川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土地、规划手续已经落实,围墙工程全面俊工,提前完成了市委政府及州局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粮食储备体系仍然薄弱。一是各级储备粮食应急规模小。目前,我市虽有中央、省、州、市四级储备1.8万吨,但与国家储备规模要求和政府粮食应急预案要求存在差距。二是粮食收储设施分散、规模小。我市有遍布各乡镇的粮食收购网点22个,大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老式仓,功能单一,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粮食物流的需要。三是仓储基础设施老化,配置差。目前全市有仓库51栋,总仓容 5954万公斤,其中80%的仓库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效仓容不足60%。
2、粮油加工体系建设滞后。全市纳入统计的粮食加工企业共29家,其中获得工业产品许可证只有11家,规模以上的企业有5家,清江源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州级龙头企业,市(县)级龙头企业有6家,但是目前29家企业规模都偏小,据统计,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个,1000—2000万元企业1个,500—1000万的企业共4个,100—500万的企业1个,其他20个企业的产值都在l00万以下。规模不大造成的结果是资源整合不够,企业主之间盲目竞争,缺乏市场眼光,造成资源利用不充分,带动力不强,更深层次的影响则是产业的健康发展。
3、粮食检验检测设施不足。市粮食质量检测站作为国家粮食局授权的国家粮油质量监测机构,目前尚无正规的检验场所,且专业技术人员少,设备设施急需升级换代,难以全面开展工作。
4、粮食应急体系和粮食预警信息系统不完善。全市尚未形成统一的粮食应急设施体系,库存规模极小,技术装备落后,应急储备时间短,粮油应急保障能力弱,粮食应急压力较大。粮食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还未全面建立,粮食信息服务系统硬件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从事粮食信息服务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和市场分析人员十分匮乏。
5、利川粮食物流中心建设项目进展不快。“十一五”期间,我市将恩施利川粮食物流中心建设项目作为全市的重点工程全力打造。但由于征地及上级政策资金扶持政策不配套等原因,导致该项目工程建设进展缓慢。融资难度大,铁路专线申报尚未获得批准。因而,增大了招商难度。
二、十二五工作规划
“十二五”是全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粮油加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发展粮油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创建名牌产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促进粮油产业链延伸和粮油资源转化增值,实现粮油产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市粮食局将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将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狠抓粮油基地建设。粮油基地建设,旨在提高粮油种植水平,直接为农民增收,同时为粮油工业发展提供优质资源,从而推动粮油产业化发展。我市现有水稻订单基地12万亩,“十二五”期间,按每年增加2万亩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可达22万亩,投资规模达到1500万元,预期产值4500万元。现有油菜基地5万亩,“十二五”期间,每年增加1万亩,“十二五”期末到达10万亩,投资总额达到1000万元,预期产值达到2800万元。将会为我市粮油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新增粮油工业生产线建设。“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增五条粮油加工生产线,即日产100吨的大米加工生产线、油菜籽加工生产线、玉米加工生产线、马铃薯加工生产线、附产品开发生产线。以此加速粮油加工业发展,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壮大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推进粮油产品转化增值,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是丰产仓建设。针对目前农村粮食产后仓储设施、技术、管理差,鼠害、虫害、霉变严重的实际,加强丰产仓建设,提高仓储水平,是一项紧迫的建设任务。计划新建丰产仓56000套,2010年已完成6000套,到“十二五”期末完成6万套建设任务,每套丰产仓储粮2000斤,按每年5%的减损率计算,到“十二五”期末,可为粮农增收3048万元。
四是亿元米业工程建设。亿元米业工程建设是推进粮油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加快特色经济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粮油企业兼并重组,扶持状大龙头企业,扩大粮油食品转化增值空间,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战略举措。扩大现有29家入统粮油加工企业规模,重点扶持湖北两江源食品有限公司等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日生产能力达到50吨以上,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整合以清江源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利川大米加工优势资源,搬迁进入利川粮食物流园,改、扩建大米加工生产线,形成年生产能力5万吨、产值1.5亿元的大米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花台”、“支罗”、“兴盛福”等2至3个核心品牌,提升品牌级别。引导企业争创“无公害产品”、“绿色环保产品”、“有机食品”、“国家知名品牌”等称号,提升产品附加值。
五、粮食物流中心建设。一是加大凉务铁路货运站建站扩容的争取力度;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具体分三步实施:一是迅速平整场地,实现“三通一平”;二是修建5万吨仓库;三是启动一条日产150吨的精米加工生产线;然后根据货运站的争取情况再建15万吨的粮食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中心,确保“十二五”期间正式投入使用。
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加大政策支持、环境治理、融资协调三个力度。
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方面:一是要加大政策争取力度,要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申报集粮食收购、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功能完善的现代工业项目,争取国家、省、州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二是要根据利川实际,制定出有利于粮食加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政策,培植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三是职能部门要用足用活相关扶持优惠政策,能变通则变通,能灵活则灵活,在行政审批、市场准入、信息服务、道路交通、土地征用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方便,搞好服务。
在环境治理方面:一是要切实保障对企业发展的相关扶持、优惠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防止“贪污政策”、政策执行“走样”、假支持真责难等现象发生。二是杜绝“杀鸡取卵”现象,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制止向企业乱摊派、乱罚款、吃拿卡要行为。四是要严厉打击有损于企业健康发展的地方黑恶势力。
在融资协调方面:
要坚持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多元融资、“建引”并举的工作思路,通过争取国家政策、加强银行融资、招商引资、激活民间资本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2、加强基地建设,为精品名牌产品提供优质粮源。
根据消费市场要求,粮油食品加工企业必然主打精品名牌战略,粮油订单基地是为粮油名牌产品提供优质资源的基础。鉴于我市国土面积大、农田板块基地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大的实际,必须把基地建设作为粮油加工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要组建专班,目标明确,做到制度健全,责任到人,奖惩分明。
一是粮食部门要紧密配合乡镇人民政府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订单基地建设,扩大基地面积,提高基地种植水平。要使农民懂得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从而全面理解粮食订单基地建设是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举措,粮油加工企业要直接与村民委员会、种粮农民签订合同,确保订单面积和种植水平。建立起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使企业和农户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加强企、农联络机制与合作机制,进而规范订单经营,完善粮油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连接机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农技部门要严格筛选优质、高产、适宜种籽。“十二五”期间,要从种源上严格把关,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察,综合各种自然因素,严格筛选适宜利川的优质良种,严厉打击无证经营种籽的行为,消除劣杂品种,确保优质、高产种籽推广。
三是要强化农业技术服务。要健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和保险制度。提高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控制能力是确保订单基地建设成功的重要措施。要重点抓好水稻稻瘟病、叶枯病、稻飞虱、卷叶螟等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施用量。政府职能部门要督促落实保险制度,减轻农民损失。
四是争取市乡人民政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坡改梯、旱改水、农用物资配送、机耕路建设等,把水利农田基本建设经费和维修基金纳入财政预算。要因地制宜,切实抓好坡改梯、旱改水、培肥改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防洪抗旱能力,为订单基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经管部门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以有效控制耕地抛荒,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合作化进程,逐步形成农业集约化生产,壮大基地规模。
六是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把握土地政策,坚决杜绝乱占耕地和擅自改变耕地啊途行为,切实保护耕地面积。
3、整合大米加工资源,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目前我市大米加工企业呈现出“遍地开花”局面。多而杂,小而弱,造成的后果是资源整合不够,利用不充分,产品质量不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低下,并且形成了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把素有“贡米”之称的优质粮源埋没于无形的盘剥掠夺之中。因此,粮食部门、工商行政部门要引导企业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调整企业布局结构。要依法对粮食个体经营户和小型大米加工企业进行清理登记,对仓储设施、检验检测设备、技术能力、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和没有取得QS认证的企业要依法注销。有效整合大米资源,使中小企业自觉地采取参股、合资等形式,实现兼并、重组,走联合之路。扶持一批(如清江源、兴盛福、两江源等)具有一定引领能力、带动作用、核心地位的大米加工龙头企业,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加快粮食物流中心建设速度,力争在2015年全面建成集粮油收储、加工、营运于一体、功能完善的物流园区。通过扶强做大,使大米加工业逐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模式。
4、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是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一要充分发挥“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区位独特”三大优势,把品牌产品变成经济优势,增强我市优质大米在全国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二是要充分发挥我市“支罗”“花台贡米”等一系列具有悠久贡米历史的金字招牌作用,让利川大米走向市外,幅射全国,走出国门;三是要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利川大米品质优良的优势,要按计划有步骤地逐级申报著名商标。力争在2015年实现国家级名牌产品零的突破,实现省级著名商标3-4件,把优势资源变成名牌产品。
5、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抓好附产品和小杂粮开发。
思路创新是快速发展的先导。我市目前粮油加工业发展主要局限在大米加工和油菜籽加工,结构单一,内容单调,还有许多领域有待开发。如大米加工后的附产品和玉米、黄豆、薯类等其它小杂粮开发,这些产品开发资源丰富、领域广阔、前景很好,增值空间很大,仅大米加工后的谷壳和米糠可以提炼糠油、谷维素、糠油蜡、炭棒、植酸、高蛋白饲料等,既可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工业附加值,又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扩大效益空间。在充分延长大米加工产业链条的同时,还要力争通过招商引资、内部融资、龙头企业派生等方式,在汪营、忠路、沙溪、市城区等地兴办附产品加工企业和小杂粮加工企业,为利川农业产业化工程发展添砖加瓦。
6、加强指导,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鉴于我市粮食加工企业处于起始阶段、企业管理水平滞后的实际,一是要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培养,二是要加强企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采取派出去挂职培训、请进来现场教导或通过信息培训、网络培训、实地考察、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大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和敬业精神的优秀管理人才,大力培养一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使我市农业产业化工程具有雄厚的人才优势。同时,要用现代企业发展理念指导企业编制工作目标、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考核机制、实施技术创新改造等,使我市亿元米业产业工程在目标管理、制度管理、量化考核、以及在工艺流程、劳务用工、技术创新、市场预测、财务统计等方面的管理水平,逐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乡镇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计划 篇5
**镇西距池城15公里,是池州市贵池区的西北门户,是长江中下游南岸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滨江城镇,系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的中心建制镇。全镇总面积1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590亩,辖12村2个居委会,11822户,4.5余万人。境内资源丰富,物产富饶。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全镇30余公里,岸线资源丰富;杜茶公路穿镇而过,村村通公路全部建成,长江公路大桥距镇约5公里,宁安城际铁路正在建设之中,水陆交通极为便捷。“十一五”期间,镇党委政府力主突破工业滞后坚冰,发挥自身优势促发展,奋力实施“铸造船舶经济,统筹社会民生,构建和谐乌沙”发展战略,昔日古镇雄风再现小荷尖尖。
一、“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镇人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富民强镇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综合看,“十一五”期间,是我镇历史上经济综合实力提高最快,镇村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实惠最多,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效果最为明显的时期。预计2010年末全镇社会总产值达6亿元;财政收入10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达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一)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立足乌沙实际,围绕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农产品品质结构,实现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除粮棉油传统支柱产业外,建有富硒米、苗木花卉、小花生等特色农业基地。全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有3家,其中江南乡村土鸡产销合作社荣获“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全镇养鸡业跃上150万只规模。农机合作社常年为农业提供机械化服务;池州市天绿粮油公司建有5万亩订单生产基地,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良种良法覆盖率、先进技术普及率得到很好贯彻落实;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有力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预计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5亿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00元,年均增长10%。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主体作用进一步凸现。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立足项目建设,突出招商引资,加快民营经济建设步伐,全面提升了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全镇的工业主要以船舶制造、服装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为主,重点工业企业有:同乐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天绿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富帆海运、华通能源等,另境内拥有服装加工企业40余家,民营经济857户。中远、瑞洋、金朝三家船舶企业正在紧张建设之中,随着这些企业的建成投产,必将为乌沙的工业发展注入极大的活力。预计2010年末,全镇可实现工业总产值4亿元。
(三)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得到提升。镇区面积1.5平方公里,街道宽10米,镇区常住人口1万余人,水网、电网、路网设施完善,路灯、绿化、地面砖铺(架)设全面完成,通讯、有线电视实现全覆盖。投资过亿元、建筑面积7万平米慈云小区开发项目一、二期工程已建成,后续工程正有序推进。居民文化活动广场正在谋划建设中,公共设施基本能为居民提供必要的保障。围绕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建成镇村水泥公路 公里,砂石路全面建成,正在谋划组组通工作。实施了二期大型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防洪防旱标准和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社保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境内五保、低保、孤儿、残疾人、贫困大学生和大病救助等“二保四救助”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必助;现有敬老院1所,60个床位,正在建设床位140张的规模敬老院,届时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将达72%。
(五)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高度重视计生工作,加大经费投入,镇计生服务室为省二类甲级服务室,各村(居)均建有标准的计生服务所,能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优质服务。严格落实国家计生政策,人口数量得到严格控制,人口质量有所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内。加强国土资源占补管理,保证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人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积极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更富针对性、多样性和实效性,“十一五”期间全镇中小学加大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力度,教育教学条件有所改善。医疗基础条件相对较好,有中心卫生院1所,卫生院1所,各村均有1-2个医疗卫生室。全镇村(居)民均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医保。全镇现有自来水公司3个,能基本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生产用水需要,5年改水新增受益人口20000余人。实施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区、镇光缆联网,有线电视新增用户1000余户。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状况得到好转,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倡导文明新风,树立行业新风,全社会文明程度有所提高。
二、“十二五”规划构想
“十二五”期间,是我镇向全面建设小康镇迈进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将跨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全镇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握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保持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十二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严格遵照区委区政府“树立标杆,率先崛起”的战略目标,按照“做大工业,做特农业,做靓集镇,做实民生”“四做”工作思路,紧紧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业契机,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破发展瓶颈,激活生产要素,集聚和谐领域,努力拼搏,务实创新,努力实现乌沙跨越发展。
“十二五”时期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控目标:(一)镇域经济快速发展。到十二五”末,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75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年均递增10%以上,良种良法覆盖率和科技入户率达到100%;工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含船舶工业基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0亿元;财政收入达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二)基础建设实现跨越。到十二五”末,在全面完成村村通及路肩培护的基础上,实现组组通水泥路;农村水利设施较为完善,真正做到有涝能排,有旱能抗,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完善;乌沙集镇区由目前的1.5平方公里增加到2平方公里以上,供水、供电、通讯、环保设施较为完善。
(三)社会民生有效改善。到十二五”末,教育、卫生、科技、文体、医疗、保险的覆盖指标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电脑入户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四)农民素质大幅提升。加大科普教育及职业技能教育力度,确保80%以上的劳动力掌握新技术、新技能,能有新的增收致富渠道;更新观念,崇尚科学,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环保意识。
(五)城乡统筹取得突破。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力争在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方面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模式。“十二五”时期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做强工业。
1、做大做强船舶产业。开发开放长江岸线资源,加大船舶工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完成基地内路网、水网、电网建设,搞好绿化、硬化等配套设施,力争“十二五”末,船舶基地建成区面积达500万平方米,各项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努力建设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船舶工业基地,为船舶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争“十二五”末至少10家大中型船舶修造及相关配套企业落户基地,解决近万人的就业问题,年修造能力达150万载重吨,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税收近1亿元,将沿江一线重点是扁担洲岸段打造成船舶产业示范区。
2、做大做强服装产业。规划好集镇区工业大道以南、贵茶线以北的500余亩的商服用地建设,新引进5家左右规模以上的服装企业落户。充分发挥服装行业协会作用,整合全镇现有40余家服装企业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实现规模经营。力争服装业在“十二五”末创建一个龙头企业,全面提升企业规模、档次,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服装行业年产值到“十二五”要达到3亿元,成为我镇工业经济的另一支柱产业。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实行全民、全方位、多角度招商,通过努力,确保每年新引进2个以上的规模企业,到“十二五”末,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5家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
(二)做特农业。
1、优化产业发展模式。①做好“养殖产业”。依托江南乡村土鸡产销合作社,加快品种改良,扶持养殖大户,促使养鸡业不断向纵深发展,成为我镇农业支柱产业;建设1-2个5000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加大现有水面的开发力度,大力实施龙虾、鳜鱼等水产品的精养,不断扩大全镇养殖业的规模,增加群众收入。
②做大“特色农业”。有了特色,才有吸引力,才有竞争力,才有农村经济的活力。继续扶持好300亩乌沙小花生示范片、400亩苗木花卉基地、5000亩富晒米基地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努力构建“一村一品”,力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扶持乌沙农机合作社不断做大做强,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提升农机化服务水平。
3、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认真搞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工作,切实提供种子、技术、资金和信息等各种服务。强化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质量认证意识,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品种改良工程、产品创优工程,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围绕乌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效应,培育、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鼓励龙头企业或各种经济组织与外商合作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走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路子。
5、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服务,逐步建立以就业信息、中介和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建立完善基层就业信息网络,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积极推进跨地区劳务输出。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本地企业与群众间的双向选择对接会,让企业能在本地招揽人才,让群众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实现企业与群众的双赢。
(三)做靓城镇。
小集镇是树立一个地方形象的窗口,是聚集人气、商气的最佳载体。我们将围绕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积极编报,争取项目,重点抓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继续实行门前“三包”,按照文明卫生城镇标准,进行精细化管理,营造良好镇区发展环境,推动全镇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水平。立足实际,科学规划,进一步扩大镇域规模。突出抓好集镇基础设施(慈云小区开发)项目后续工程建设,提高集镇建设品位和形象。全方位、多元化筹措资金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建设和培育各类专业市场,不断完善集镇功能,吸纳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集镇转移创业,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来镇投资兴业,重点是利用乌沙、晏塘两个居委会群众地处集镇区的优势,逐步运作两居委会群众“离居进镇”或“就地转移”的新模式,使小集镇成为农副产品的集散中心,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汇集,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
(四)做实民生。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农村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完善公共设施
以“一场”、“一院”、“二室”建设为重点,构建镇村公共服务网络。
①一场: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尽快启动镇区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添臵必要的文体活动设施,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村级要采取“村级为民服务中心与文体活动场所共用”的方式,确保各村均有文体活动场地。
②一院:敬老院建设。目前乌沙镇仅有一所敬老院,集中供养率较低,要加快敬老院建设力度,确保在2010年6月底完成新敬老院建设,实现70%以上的集中供养目标。
③三室:村级为民服务中心,目前尚有10个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不达标,力争在2010年10月底前全面建成;村卫生室,目前尚有7个村无规范化的卫生室,要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力争2年内村级卫生室全面建成;镇村图书室,建设、管好、用好镇、村图书室,大力发展文体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2010年全镇所有村级图书室要实现全覆盖。
3、强化社会保障。关注弱势群体,继续抓好镇域内五保、低保、孤儿、残疾人、贫困大学生和大病救助工作,坚持原则、规范程序、公开透明,做到“二保四救助”应保尽保,应救必助;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确保群众参合率100%,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积极争取推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三、对区级编制“十二五”规划的一点建议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时期发展的谋划之年。科学地编制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我区“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冷静审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就谋划“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1、注重发展新能源经济。加大新能源应用,提升以太阳能、沼气能为主的新能源应用水平,鼓励发展太阳能应用、电动汽车、新型蓄电池等产业,加速推进新能源产业化步伐,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尽快形成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模式。
2、注重促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用地指标保障机制,建立市场化的土地资源配臵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要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大舍煤矿有限公司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6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全市工业经济总量增长、规模壮大、效益提高、结构优化、后劲增强,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显现,全市特色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确定的工业发展目标,为加快工业发展、打造“仙居恩施”奠定了基础。
1、工业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效益稳步提高,预计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2亿元,较2005年16.8亿元增长2.69倍;工业增加值28.6亿元,年均增长26%,较2005年的8.1亿元增长2.53倍,比规划目标18亿元增加9.6亿元。在三次产业结构由中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7.1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7.6亿元,年均增长30%;销售收入由2005年的17.3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0亿元,年均增长28%;利税总额由1.85亿元增加到10.78亿元,年均增长42%;五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户,达到101户,较2005年44户增长1.29倍。
2、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十一五”期间,在产业结构上,主导产业集群已显雏形,多元化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富硒绿色食品、水电能源、矿产建材、医药化工、机电制造及烟草等企业逐步集聚,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由于中烟公司恩施卷烟厂的落户,烟草产业销售收入份额由2005年的13.44%增长到2010年的31%,富硒绿色食品、水电能源、矿产建材、医药化工等产业规模工业销售收入保持较 快增长,特别是富硒绿色食品产业连续三年进入全省重点产业行业。在企业结构上,优势骨干企业地位日益突出。2010年,预计全市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10家。
3、工业项目及技术改造成效显著。五年来,全市共引进中烟公司恩施卷烟厂、滨湖印刷等工业重大投资项目9个,总投资额18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市实施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51个。预计到2010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0亿元。中烟公司恩施卷烟厂、腾龙水泥、云龙河电站、罗坡坝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均在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
4、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完善工业用地规划,积极争取工业用地指标,增加工业建设用地存量,落实土地报批工作,年产50亿元的农副产品加工园项目已启动实施;二是加速工业园区建设,完成5.1公里的金桂大道建设,启动次干道建设,开发区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分两期建设完成,8家企业已入住标准厂房,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入园企业和新的工业落户项目不断增加,目前入园企业已达12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8家。
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小,规模工业对市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工业化程度低,推进工业化进程任重道远。2009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仅为20.7亿元,仅占全州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强,与全省其他工业发达县市相比差距甚远。
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低,缺少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没有国家名牌产品和国家驰名商标,仅有4个省名牌产品和5件省著名商标。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支撑工业发展的优势行业尚未形成。
三是工业投入严重不足。由于融资难,全市“十一五”期间工业技术改造年均投入仅6亿元,企业装备水平差,生产工艺、生产方式落后。
四是经营管理粗放,现代企业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落后的经营管理方法仍占主导地位,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短期行为、掠夺式开发现象明显。
五是工业发展软硬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工业强市、工业兴市战略的一系列举措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规划严重滞后,工业用地储备,项目承载力弱等制约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二、“十二五”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工业发展、推进全市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市工业发展既有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
发展迎来的新机遇:
一是政策支持。国家实施中部地区掘起、西部大开发、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区、新一轮扶贫开发、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战略,我市在政策覆盖范围内,受惠于多种政策扶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以及省委、省政府“616”对口帮扶,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
二是大环境提供了新空间。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空间逐步扩大;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从规模扩张向结构升级转化,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全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
三是资源凸现了新优势。从区位情况看,我市处于鄂渝湘黔四省结合部;已建成开通的沪蓉西高速和2010年11月开通的宜万铁路将使我市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从资源配置看,我市矿产建材、农副产品、水能资源、生物资源以及劳动力、电力等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我市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四是理念有了新变化。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企业改制已经完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开放性经济具备了一定规模,奠定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委及全市上下抢机遇、全民创业、求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抓招商、上项目的热情空前高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已初步形成。
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一是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产业集聚趋势进一步加剧,区域间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不断凸现;大企业大集团垄断市场、主导控制产业发展的趋势加速,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企业拓展市场空间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我市工业基础薄弱,大多数产业、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较弱,缺乏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骨干企业,高素质企业家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竞争力难以提升,市场经营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同时,我市工业产业绝大多数不在国家、省产业振兴纲要范畴,难以获得大项目的支持。
二是资源和能源挑战日益突出。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利润大量向采掘业等上游行业集中,下游制造业因市场竞争或政府限价,无法进行价格传导,利润不断下降甚至亏损。同时,煤电油运供需紧张,特别是土地供给日益严格,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加大、扩张能力受到束缚。
三是招商引资和企业融资仍然困难。土地价格、税收、收费等优惠政策与周边省份相比没有优势,吸引投资的载体不大不强,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程序严格,企业信用担保推进缓慢,致使企业融资困难,流动资金、项目资金十分紧张。
三、“十二五”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重点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仙居恩施”建设,发展生态工业,坚持“工业兴市”战略,加快推进资源型工业发展步伐,坚持走绿色繁荣、特色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和已形成的六大支柱产业优势,加大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支柱产业,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经济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加快发展。牢固树立工业兴市、工业强市思想,坚持工业兴市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走资源型工业化道路,加速全市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工业增量翻番的目标。
2、坚持转变发展方式。“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必须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正确处理好工
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围绕推进“仙居恩施”建设,探索生态工业发展模式,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洁净生产,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关联度;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搭建工业发展平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引导企业项目入园建设发展。
3、坚持突出特色。充分利用资源和特色优势,根据资源秉赋,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重点围绕绿色富硒食品、水电能源、矿产资源和农林等生物资源开发,大力发展食品、能源、矿产建材、药化和生物产业。
4、坚持扩大开放。坚持把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集聚发展要素,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实施体制东接、资金东引、产业东联,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采取招商引资、利用民资、上市融资等办法,扩大总量,提升质量,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水平。
5、坚持项目带动。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发挥比较优势,抓好项目库建设,提高项目编制质量和水平,争取更多的大项目、大工程进入国家和省、州“十二五”规划项目并得以实施,力争规划中的每个发展重点都有项目支撑。
6、坚持科技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加科技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特色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三)发展目标。
——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达到14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达到55亿元。
——规模工业户数每年增加10户以上,期末突破150户;每年培育年产值超亿元企业3家,力争期末超亿元企业达到25家,力争培育上市企业2家以上。
——规模企业利税年均增长15%,期末超过18亿元。
——工业技改投入年均增长20%,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00亿元以上,争取每年有20家投资超千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实现省、州、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四)发展重点。
全市“十二五”工业发展坚持突出重点,彰显特色,重点扶持六大支柱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1、富硒绿色食品。按照整合资源、壮大规模、延伸链条、提高档次的总体思路,打造一批主导产业明显、实力雄厚、加工增值率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5—10家。突出肉食品、茶叶加工、特色蔬菜、副食饮料四大重点,实施湖北省思乐牧业集团有限公司50万头生猪屠宰及肉食品加工,支持恩施玉露茶叶集团公司茶叶综合精深加工、恩施中百连锁仓储超市有限公司农产品加工中心及物流配送中心、恩施宜恒植物油有限公司扩建植物油生产线及茶油精深加工、湖北省恩施新美农业有限公司恩施新美生态农业科技园、基地、加工厂房、冻库、科研大楼、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慧农农业、巨鑫公司等企业特色蔬菜,开来饮料、元福食品、茂和食品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富硒绿色食品产业。“十二五”期末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具体项目详见“十二五”工业规划重点项目一览表)。
2、推进中烟恩施卷烟厂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提档升级,加大金叶烟草技改扩能以及锦华纸业、卷烟材料和包装、印刷配套企业的扩能技改,“十二五”期末实现产值50亿元。
3、水电能源。围绕水电能源、火力发电、洁净能源三大重点,继续加大水电、煤矸石、风力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力度,开工建设姚家坪、太阳河分水滩等水电站,大唐国际发电有限公司2×30mw煤矸石发电装机9万千瓦的风力发电项目,完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支持圣奥新能源、慧聚太阳能企业项目建设,推进清江煤矿、太阳矿业等公司煤炭扩能技改项目建设以及亿利达等公司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和通龙燃气公司年供气5000万立方米项目建设。“十二五”期末实现工业
总产值30亿元(具体项目详见“十二五”工业规划重点项目一览表)
4、矿产建材。坚持综合开发与深度加工相结合,加强对铁矿、高岭土、石灰石等矿产及林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建设100万吨铁矿开采精选、5万吨高岭土开采加工、6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5万立方米人造板、5万套实木家俱、10万套实木套装门以及陶瓷、塑钢和节能环保建材产品等项目。“十二五”期末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具体项目详见“十二五”工业规划重点项目一览表)。
5、医药化工。充分发挥“华中药库”的资源优势,利用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积极推进道地中药材的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加快重点制药企业技术改造,开发具有质量标准完善、药效机理清楚、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现代中成药。加大对弘翔药业有限公司年产2500吨中药饮片、恩施自治州佳保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0吨厚朴叶、恩施市锦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利用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提取喜树碱项目及湖北恩华生物开发有限公司500吨生物提取物生产线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十二五”期末实现工业总产值5亿元(具体项目详见“十二五”工业规划重点项目一览表)。
6、机电制造。加快实施恩施长源轴承有限公司、恩施工具有限公司扩建改造,支持山泰公司、信达公司扩大缸体及钢构生产线,招商引资建设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十二五”期末实现产值5亿元(具体项目详见“十二五”工业规划重点项目一览表)。
四、主要措施
1、着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按照一区六园基本构想,突出开发区规划、建设。继续坚持“机制活区、科技兴区、工业主导、全面发展”的基本方略,按照“防止产业趋同、鼓励错位竞争、形成项目关联群”的战备思路,抓住大机遇,制定大规划,实施大开发,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推进大发展。到2015年,全面完成2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基础配套建设,在硒都工业区重点建设三个工业园即建设年产50亿元的食品工业园、年产值50亿元的烟草工业园以及高新技术工业园,在高桥坝、七里坪工业园重点建设建材、机械制造工业园,在大沙坝主要建设好医药化工工业园。
2、着力完善产业发展规划。突出特色产业,围绕富硒绿色食品和医药化工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水能、建材矿产等资源,加快水电开发,推进煤炭技改扩能,促进石煤(煤矸石)综合利用,抓好节能建材产品开发,整合林产品加工企业,推进林产品深加工,规范矿产有序开采,综合利用,促进建材产业发展;壮大烟草工业,推进卷烟技改扩能,调整产品结构,加强配套建设,壮大烟草工业;提升机电产业、扩大缸体、轴承、钢结构生产规模,推进汽车零部件项目生产基地建设,继续抓好沿海及东部地区电子产品产业转移,提升机电制造产业。
3、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全市规划建设工业项目112个,总投资150亿元。按照重点产业分类,富硒绿色食品项目39个,总投资37亿元;烟草产业项目3个,总投资3亿元;水电能源项目16个,总投资75亿元;矿产建材项目26个,总投资26亿元;医药化工项目15个,总投资9亿元;机械制造项目13个,总投资5亿元。项目完工全面达产后可新增产值100亿元。同时,筛选出30个信息产业项目,总投资4亿元。在项目实施中突出四项重点:一是突出技术改造,支持“退城进园”及入园企业项目建设;二是实施“双亿元项目工程”,“十二五”期间内推进30个以上投资过亿元、产值过亿元项目建设;三是推进信息产业项目建设,促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四是加大对工业项目建设的调度力度,对重点工业项目实行重点调度、重点帮扶,促其达产达效。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筑巢引凤,吸纳更多的市外资金,推进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
4、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六大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必须依托一大批骨干企业支撑。一是实施“双十佳”十佳龙头企业、十佳成长企业扶持规划,选择一批优势企业进入“双十佳”给予重点扶持,推进企业做大做强,“十二五”期间培育2—3家上市企业。二是继续抓好企业成长工程,每年新
增规模以上企业10个,新培育过亿元企业3家,新注册企业50家。
5、着力抓好科技创新。“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要有突破性发展,必须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要紧紧围绕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姻和创立科技攻关小组,加速企业科技进步和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对企业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创建企业技术联合、引进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全市工业提档升级。
6、加大政策争取力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十二五”规划精神,准确了解和掌握关于工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信息和政策导向,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项目准备、园区建设、技术改造、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强衔接对应,争取获得最大的政策支持。
7、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力度。进一步健全工业经济领导体系,继续坚持“四个一”制度,切实关心、支持、尊重企业界人士,积极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强化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完善一站式服务体系;建立工业项目策划机制,超前规划,加大工业用地储备,增强工业用地项目承载能力,精心谋划重点项目,组建项目规划专办,构建以政府引导支持、部门协助、以企业为主体的项目策划机制,根据资源优势,结合产业政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论证一批重点项目,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库。建立监管机制,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建项目规划、评审、申报、验收工作专班;完善考核体系,加强工业经济发展的考核,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考核办法。
【大舍煤矿有限公司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荐阅读:
黑河市一五一煤矿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度技术部工作总结09-13
中小型煤矿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调研报告08-23
万峰煤矿有限公司回头看方案06-19
众维煤业有限公司众维煤矿2011年第二季度一通三防工作总结05-17
师宗星林矿业有限公司长青煤矿全面安全体检隐患整改报告05-09
盐源县宏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大窝荡煤矿复工领导小组名单07-19
荥经县山和煤业有限公司改板沟煤矿停工停产专项安全措施05-19
煤矿公司五周年发展纪实09-28
煤矿煤炭运销公司2005年工作总结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