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民政事业报告(共7篇)
十一五民政事业报告 篇1
阿里地区“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
发展情况的报告
阿里地区民政局(2011年8月8日)
2006年以来,我地区民政工作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放在首位,在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认真落实“一个供养、两个低保、三个补助、五个救助”及优抚安臵、双拥创建、基层政权建设、民间组织管理、婚姻登记、行政区划、社会福利、福利彩票发行等各项工作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工作职能不断扩大,服务对象逐年增多,民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阿里、平安阿里、和谐阿里、生态阿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十一五”期间阿里地区民政局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扶贫帮困募捐和临时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认真做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保障贫困弱势群体的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我地区自2002年全面建立城市低保制度以来,始终把
做好低保工作作为解决贫困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大事来抓,通过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强化监督等措施,严把低保户进口和入口关,加大群众对低保人员的监督,通过种种有效措施,使我地区低保工作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实行月动态管理。
一是针对低保信访问题,建立信访回访,调查落实制度。对群众所反映的低保人员收入等问题,及时到基层调查核实,对不符合条件的低保人员及时进行清除;对隐瞒收入骗取低保金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限期退回所发的低保金;对群众反映的特殊困难问题,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妥善地进行解决,这种做法不但使低保工作更加公正,同时提高了民政工作的诚信度和亲和力,使民政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基层。二是严把入口出口关,严格低保的申请、审核、审批程序,认真了解和掌握低保对象的经济生活动态,做到该进的进,该出的出,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加强对低保工作人员培训力度,通过积极参加自治区组织的各种培训班加强低保工作人员业务指导、政策讲解及低保软件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业务水平。四是及时按文件要求提高了低保对象的低保标准。
2006年-2010年,全地区共发放低保金**万元,2010年低,全地区共有城市低保对象**户**人,比2006年增加 2
了**户**人,低保金发放增加了**万元,标准提高了**元/人/月。发放城镇居民临时生活救助金**万元。
(二)认真履行抗灾救灾综合协调职能,有效地组织灾民开展自救工作,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五年中,我地区分别遭受了雪灾、大风、洪水、冰雹、病虫害等多种灾害。共造成畜死亡**万头(只匹),受灾人口达**人,倒塌民房**间,损坏民房**间,损坏帐篷**间。
灾情发生后,我地区广大民政干部立足本职,把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民政部门的重要任务,深入一线核查灾情,及时准确上报灾情,争取救灾资金救济灾民,帮助灾民尽快摆脱困境。5年间年自治区共下拨救灾款**万元,下拨各县救灾资金**万元。
(三)农村低保工作不断加强
我地区的农村低保工作从2005年正式开展,“十一五”期间,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农村低保逐步开展并完善,五年期间共兑现农村低保资金**万元,其中:自治区下拨农村低保资金**万元,地区财政配套**万元,县级财政配套**万元。
为认真贯彻落实第五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庆祝“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等活动,不断改善民生,把更多的关怀和温暖送给我地区群众,共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万元
(四)农牧区特困群众医疗救助不断加强
“十一五”期间我地区农牧区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全面开展,根据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卫生厅《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农牧区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结合阿里地区实际情况,我们深入农牧区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制定了《阿里地区农牧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办法》,明确了救助对象,严格了审批程序。五年间,下拨各县农牧区特困群众医疗救助资金**万元。
(五)城镇医疗救助工作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建立城镇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地区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05年确定我地区的噶尔县为城镇医疗救助试点县,于2006年全面展开。五年期间共下拨各县城镇医疗救助资金**万元。
(六)五保户供养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已纳入五保供养的共有**户**人,其中老年人**人,未成年19人,残疾人58人,集中供41人,分散供**人。从2010年元月起,五保标准年人均在原来**元的基础上提高**元,即**元/人/年。
(七)教育救助工作逐步展开
我们按照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民政厅《关于对我区农牧区特困家庭子女和享受城镇低保居民家庭子女就学减
免学杂费及实行资助政策的通知》要求,确定救助对象,严格审核手续,五年间共发放高校特困生救助金38.8万元。
二、认真做好行政区划界线认界工作、加大界线管理力度
五年来,根据那曲地区尼玛县和我地区改则县、革吉县政府关于解决两县之间草场的范围及在边境地区违反协议修建房屋等问题的要求,区民政厅勘界办组织召开了现场协调会,通过双方协商,就该处草场纠纷达成了共识,妥善解决了矛盾。通过开展联检和调解工作,我地区普兰县与噶尔县、日土县与噶尔县、草吉县与噶尔县、革吉县与日土县,大多数基本得到解决,使双方邻近群众思想稳定,安居乐业、生产、生活秩序井然,未出现因界线问题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以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为基础,双拥工作和退伍军人安置工作有了新进展
“十一五”期间,我地区双拥工作随着双拥工作的新观念、新氛围、新机制、新平台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双拥工作的总体水平得到了提高,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开展共建活动。
(一)优抚政策落实到位。做好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和抚恤费的提标工作,确保他们的基本权益是优抚工作的重中之重。五年间,自治区民政厅共下拨抚恤补助资金**万元,给各县下拨抚恤补助金**万元;下达优抚对象生活医疗补助资金**万元,下拨**万元。
(二)退役士兵安置稳妥推进。做好退役士兵的接收安臵工作,五年间共安臵退役士兵(士官)**人。
(三)军休政策全面落实。扎实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及时、足额发放退休费和调资补发等补发经费。五年间自治区民政厅共下达军队移交政府安臵离退休人员经费249.8万元,发放军休人员工资及调资补发共计**万元。
(四)努力营造“双拥”氛围。一是利用“三大节日”、“八一”建军节等节日组织慰问“三属”、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复退军人等优抚对象**余人次,同时走访慰问驻阿部队官兵,慰问经费支出**万元。二是采取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形式广泛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浓厚社会氛围,为国家和部队建设,为我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三是2010年积极开展争创双拥模范城(县)活动。按照地委的部署,为实现争创自治区“双拥”模范地区、争创1个全国双拥模范县、2个自治区双拥模范县的工作目标,双拥办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对各县、各单位以及驻地各部队所报争创材料进行了整理和修撰,形成了《阿里地区争创自治区“双拥”模范地区
申报材料》初稿。
(五)完成了地区烈士陵园维修项目建设和申报七县烈士陵园维修项目。
1、阿里地区烈士陵园项目于2008年立项批复,从2009年开始建设,于2010年全部完工,该项目总投资为**万元。
2、根据自治区要求,今年我局上报了**县烈士陵园维修扩建项目,上报项目总投资为**万元,其中:普兰县**万元,措勤县**万元,革吉县**万元,改则县**万元,札达县**万元,噶尔县**万元。
四、全面落实新婚姻法,积极推进和谐家庭建设工作 自新的婚姻法颁布以来,我们把宣传新婚姻法作为婚姻管理工作的重点,以建设和谐婚姻家庭为主题,利用藏汉两种文字,通过广播、电视、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走乡串户等办法广泛、深入地宣传了新婚姻法,努力使新婚姻法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进一步加强了婚姻登记管理工作。五年内,共登记结婚**对,申请离婚**对,准予离婚**对,补办结婚证**对。
五、积极开展基本层政权建设工作
积极开创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财务收支情况及有关制度和规划的公开作为村务公开的重点。在农牧区做到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程序到位、责任落实、民意畅通”的村级民主自治。凡涉及
到农牧民切身利益的,凡是农牧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凡是农牧民经常提到的事情,全部列入了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自治区民政厅主要领导来阿里考察指导工作时指出,阿里的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村务公开工作已经走在全区的前列,噶尔县、措勤县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级村民自治达标县。
六、进一步巩固现有的社会组织,规范社团行为 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要求,结合阿里地区实际需要,对现有的社团组织进行了《条例》宣传,使每个社会团组织了解《条例》有关政策、法规,为进一步规范社团组织的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加大现有社团组织整顿和规范社团行为的基础上,对要求成立的金融协会和老龄委协会进行了调查,并在对协会章程进行详细的了解后,予以了登记,发放了《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对不合法的社会湍急组织进行了取缔。截止目前,我地区共有社会团体组织10个。
七、区划地名工作逐步健全
由于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加强了对行政区划调整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工作,从科学性、稳定性、长期性等方面我地区乡镇进行了论证,最广泛地征求了广大群众和基层政府的意见,形成了《阿里地区区划调整规划初步意见》。主要工作为:一是2006年我地区根据全区民政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成立了由行署主管民政副专员担任组长,由民政、宣传、公安、城建、财政、发改委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阿里地区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加强对区划地名工作的领导,确保了组织、机构、责任的到位;二是组织召开了多次协调会,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明确了地名管理工作统一归属民政部门管理,理顺了地名管理工作体制;三是在区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了地名管理实施方案,对狮泉河30条街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对沿街各单位、住户、居民进行统计造册,并按照民政部街道地名标志设臵的要求对所有街道、门牌、路牌进行了统一编号;四是对编号进行实地逐一核实。全面完成了狮泉河主要街道、门牌、路牌调查、登记造册工作。共需设臵**块路牌、**处街牌、**块门牌,已和国家认定企业签定合同制作,所需经费地区财政已全部落实。今年将全部完成安装工作。
八、全面开展老龄工作
五年来,根据自治区老龄办关于尽快在阿里建立健全老龄工作组织机构,开展老龄工作的要求,我地区成立了阿里地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及老年人协会,充分发挥老年人的长处,激发他们参与社会管理与监督社会事务的热情,为构建“小康阿里、平安阿里、和谐阿里、生态阿里”贡献余热,使他们感到了“老有所为”,提高了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一是向全地区的寿星老人发放健康补贴**万元。二是利用三
大节日及重阳节慰问老年人,五年间共慰问老年人**人次,支出慰问金**万元。
九、民政福利事业发展成绩斐然
(一)农村敬老院项目。五年间共批准建设农村敬老院项目8个,到位资金**万元,建设资金**万元。
(二)社会福利院和儿童福利院项目。五年间共批准建设社会福利院项目**个,建成并投入使用**个,**个待建,国家投资**万元,各县配套**万元(噶尔、日土两县正在协调中);批准建设地区儿童福利院项目,国家投资**万元,待建。
(三)村办经济实体项目。为支持和鼓励乡村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多种经营,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增加群众收入,五年间,自治区批准村办经济实体项目**个,总投资**万元。
(四)易灾乡村救灾库房建设项目。2009年自治区落实了**个易灾乡村救灾库房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由于我地区建筑成本高,项目资金不够,为解决项目资金紧缺的问题,我局经请示地委、行署,地委行署统一从援藏资金中配套部分资金用于该项目的实施,计划于2011年实施。
(五)老年活动中心项目。五年间自治区立项批复普兰县老年活动中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为**万元,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十、福利彩票发行销售工作
我地区于2007年10月开始销售福利彩票,四年来,彩票销售额逐年增加,彩票销售额共计**万元,其中2007年**万元;2008年**万元;2009年**万元;2010年**万元。
十一、强化民政部门自身建设
五年来,针对我地区民政系统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少、人员素质偏低、基础设施落后、工作条件艰苦等实际情况,为全面推进我地区民政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民政部门狠抓了自身建设。一是加强了民政队伍的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民政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进一步强化行政管理能力,增强服务意识;三是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使机关的面貌焕然一新,克服了工作中的“四难”问题,提高了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推动了全地区民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虽然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地区的民政工作也存在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政机构设施不合理、编制少、工作量大,特别是各县和乡;
2、民政基础设施和工作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设缓慢,与建立社会管理新格局,完善出台服务的要求不相适应;
3、各乡镇敬老院、易灾库房建设规模小,投资少;
4、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援藏经费的60%要用于农牧区建设,目前援藏经费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农
田水利等农口建设,而对民政口子投入很少;
5、各县委、政府对老龄工作普遍不是特别重视,到目前为止,各县未成立老龄工作委员会及下设老龄办和老年人协会;
6、城乡低保指标少、低保标准低。随着扩大低保范围及城乡人口的增加,应保尽保人数逐年增多,目前我地区年人均收入1450元以下农村应保未保人数达到**人,其中A类**人,B类**人,C类**人,年人均收入**元以下未保人数达**户**人;
7、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临时救助力度不够。低保人群和低保边缘或低保边缘外的部分困难群众,一旦遭遇突发性灾害、不可预测的事故、难以预料的重大疾病等,其基本生活就难以维持,对临时性救助依赖大、而目前临时救助一次性救助的金额也只有几百元,至多上千元,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由于临时救助资金全部由地、县财政承担,资金有限而不能全部纳入临时救助对象;
8、由于阿里路途遥远,农牧民群众居住特别分散、交通不便,农牧民看病到外地的交通费用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导致不能及时到上级医院看病治疗;
9、按照国家政策应届大学生(凭四证一书)可享受大学教育救助,但阿里路途遥远、群众居住特别分散,初中以上被国家国民教育正式录取的贫困家庭应届学生,经各种救
助措施帮扶后,仍然无力支付交通费用、生活费用。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我局进行了多次调研,总结出如下建议:
1、建议加大城乡临时救助资金投入,上级财政也相应承担资金比例,并提高临时救助标准,城乡救助对象根据实际困难一次给予1000-2000元救助,年最高不得超过4000元;
2、建议加大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救助工作重点在基层,基层救助工作任务繁重和人手不够,严重制约了救助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造成了许多环节无人管、无人抓、抓不到位。对此,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救助(民政)的机构建设。要根据当前工作任务,合理分配人员,增加编制,使基层有充足的工作人员承担各项救助工作,在村(居)委会设立民政救助工作人员(专职)加强业务培训,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确保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3、建议生活特别困难的“五保户”、“三无人员”、城乡低保、城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二级以上残疾人(凭证)从城乡医疗救助地、县配套资金中解决部分交通费用,其标准按公交车收费标准,分别为:从村-乡、乡-县、县-地区按公交车标准报销50%,从地区-拉萨按公交车标准报销60%,从地区-成都按公交车标准报销70%。
十一五民政事业报告 篇2
1“十一五”期间疾控事业发展成绩
1.1 十一五期间全市疾控体系整体建设得到显著加强
1.1.1 财政保障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财政投入到疾控工作上的经费从2006年的7 727.88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2 507.07万元。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2006年按每户籍服务人口15元提高到2010平均每常住人口(包括外来流动人口)27元,有的地区达到了人均30元的标准。由于投入到各条业务线上的经费逐年不同程度上的增加,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强大保障。
1.1.2 硬件建设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加强了对疾控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北仑区、江北区、鄞州区和慈溪市的公共卫生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1.1.3 队伍建设
2010年,宁波市各级疾控中心在编在岗人数为571人,接近1人/万户籍人口。乡镇(街道)卫生防保人员数由2006年的852人增至2010年的1 097人,村(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从2006年的4 398人增至2010年的4 438人。在此基础上,宁波市疾控系统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由2006年的214人增加到2010年的360人;副高及及以上职称人员从2006年的93增加到2010年的137人,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1.2“十一五”期间全市疾控系统业务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疾控系统以创一流疾控中心为目标,在确保常规基础性工作落实完成的同时,重点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探索出一些具有宁波特色的工作,使区域疾控综合实力有了显著增强。
1.2.1应急能力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疾控队伍的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得到明显的完善和提升。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队伍等方面得到全面加强,成功应对了百余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凸显了全市应急能力的提升。
1.2.2 检验能力
通过对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和加强能力建设,使实验室在突发事件处置及健康相关产品质量检测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宁波市系统各单位实验室平均检测项目数为296项,其中市疾控中心检验检测项目数为523项;2010年系统各单位实验室平均检测项目数达到了370项,其中市疾控中心检验检测项目数为847项目。
1.2.3 疾控能力
围绕以疾病监测为主的发现能力和以现场调查、实验室检验检测为主的处置能力加强建设,使疾病防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保持平稳并呈持续下降趋势,有效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等重大疫情的发展,有效控制了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疫情快速蔓延,并提前达到国家控制目标,地方病防治成果继续得到巩固。扩大免疫规划扎实推进,免疫理念和范围不断扩展。慢性病防控取得可喜进展,高血压、糖尿病等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开展,健康教育转变传统方式,社会合力逐步形成,社会资源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取得明显成效等等。
1.2.4 创新能力
“十一五”期间,通过狠抓重点,注重创新,系统创新性工作得到蓬勃发展,有多项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高度关注并得到推广。如预防接种星级门诊建设理念、以“全科疾控”为代表的社区疾控工作责任团队、免疫预防信息化系统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星级档案、流动儿童现场建卡模式等等。
1.3“十一五”期间全市疾控系统科研教育理念得到全面贯彻
“十一五”期间,全市疾控系统始终坚持科教工作在疾控工作中的核心位置,通过营造科教工作氛围提升业务骨干科教工作意识。2004年以来,市疾控中心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全系统的科教大会,对系统科教工作进行总结、表彰,系统各单位通过把优秀骨干选送到境内外相关单位进修学习、把高端学者请进来授课等措施,激励广大疾控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教兴中心”建设工程,促进防病工作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推动全市疾控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1.3.1 科教工作理念得到贯彻
“十一五”期间,系统各单位在科研培训工作上一直坚持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科学研究,特别是对当时的疾控工作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一些应用性的研究,为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中心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如市疾控中心小月龄麻疹研究,北仑区的流动儿童现场建卡研究项目、奉化市的麻疹研究项目、慈溪市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监测技术研究、鄞州区伤害合作项目持续深入开展等等,为进一步开拓疾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使科教工作得到深入贯彻。
1.3.2 合作交流渠道得到拓展
依靠科教创新、强化培训、注重合作与交流等,进一步促进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发展。特别是从2008年起,全市连续三年与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举办了三届公共卫生合作论坛,旨在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目前,与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的合作已深度开展。过去5年,仅市疾控中心就派出30余人次赴境外交流学习,为今后更大范围对外合作交流打下基础。
1.3.3 科研合作项目进一步开展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疾控系统科研合作项目获得重大突破的时期。不但成功申请到国家传染病防治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获得233.49万元科研经费资助;还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现零的突破,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成功申请到宁波市卫生科技专项“十一五”重大项目。科研工作在经费获取渠道上得到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广度也进一步扩展,课题数与课题负责人也在增多。先后与国家疾控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等有着良好的合作。
1.3.4 科研课题取得丰硕成果
“十一五”期间随着疾控系统对外合作层次的提升和合作范围的扩大,科研产出也越来越丰硕。2006年-2010年,系统立项课题总数达89项,获奖课题数达到46项;发表论文达1 189篇,其中一级杂志654篇,二级杂志535篇,SCI文章34篇。先后出版了12本专著,如《现场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2 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带来多重健康问题挑战
在老的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双重负担的格局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在这样情况下,疾控工作总体仍滞后于社会发展,跟不上因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而给疾控工作上带来的挑战。
2.2 系统内部对政策落实和业务开展上存在着不平衡现象
在对宁波市公共卫生政策的落实上,宁波市各地凸显不平衡,甚至差距巨大。此外,系统各单位工作在规范开展的程度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出现了工作规范不平衡、基层指导力度不平衡、创新工作不平衡、科教工作不平衡等等现象。导致各县、市(区)的疾控工作向社会向群众提供的服务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人群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3 社会合力尚未形成
疾控工作涉及到社会各部门,但在疾控工作社会合力上还尚未在地区之间、各个不同部门之间形成更有效的合力;2.4疾控中心面临的瓶颈依然存在首先是人员编制问题,“十一五”期间,宁波系统各单位正式编制普遍没有增加,人员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系统整体发展和全市公共卫生工作的有效提升。其次是工作用房不足。目前,除四个地区已建立了疾控中心大楼外,大部分机构工作用房和实验室用房明显不足,不但距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横向比较,也远远落后于国内其他同类城市的疾控机构和省内地市同类机构。
3 疾控发展建议
3.1 加强疾控管理
管理是科学,管理出效益。疾控工作今后的发展首要条件是要解放思想、加强思考,把管理工作与具体的实践对接,对过去老的模式进行调整,注重思维方式的实践性。特别是正在开展的单位专业技术人的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的实施尤其需要注意。由于这两项工作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利益,从目前的各种迹象来看,绩效工资的实施前的各种信息,给疾控工作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甚至还影响到队伍的稳定。这就需要管理者吃透政策、加强对上下沟通,把实施方案设计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团队力量,做到人尽其才。
3.2 注重能力提升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疾控系统一直强调疾控工作发现和处置两大能力的提升,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发现能力就是疾病监测能力,处置能力就是现场流调和实验室检测能力。今后一段时间,尤其要在疾病监测工作上根据实际工作继续调整和规范监测的项目、内容和流程,注重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在流行病学培训上注重“再提升”和五大卫生方面的培训。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要对检测项目的合理性、实用性进行调整,在网络实验室建设上要加强质量管理和实效性整合,充分发挥疾控系统实验室技术,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和提高实验室能力。
3.3 拓展疾控业务
疾控工作的基本职责是卫生部规定的七大职能,在很多职能并没有有效落实的情况下,新的《食品安全法》出台后,食品监测和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很多工作又明确落到疾控中心身上。所以,疾控中心自身要注重对疾控业务员工作的拓展,注重内容和内涵的拓展,在保证常规的业务工作如疾病监测网络直报、重大疾病防控、加强对基层工作的业务指导、规范免疫接种程序和质量等等高质量完成的前提下,对业务工作的内涵进行拓展,如加强成人接种门诊建设、提高监测数据分析能力等等。
3.4 注重医防整合
疾控工作未来的状态就是“预防为主”的理念为全社会所接受,在这个前提下全社会各部门都会参与疾控工作,最终形成“大疾控”模式。但这种模式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难以实现。现行能努力做到的是可以在卫生系统内部实现“大疾控”理念上的突破,特别是要在医防整合上要有明显的动作和措施,通过对社区层面的临床医生疾控知识的培训、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疾控工作加强考核,加强基层疾控和临床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等等,力争实现临床医生为疾控所用,提高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能力,真正做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基本卫生服务。
3.5 加强基层指导
“十一五”期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卫生部到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疾控工作从附属卫生工作的一部分逐步走向前台。特别是在政府提出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上,疾控工作越来越发挥出主力军的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上,要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工作将是疾控工作的主要阵地,很多重点工作如农村卫生工作、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工作的落脚点都在城乡社区,这就需要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不但是如何工作的问题,还涉及到疾控中心未来的发展问题,因为疾控工作不可能完全是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类的工作,而是要下沉、指导、参与基层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巩固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3.6 强化科研培训
在科研工作上,基层疾控中心核心思想是结合实际工作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特别是对当前疾控工作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一些应用性的研究,为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中心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继续以“科教工作带动业务工作,以业务提升促进科教工作”的思路加强科教培训工作,以业务的应用性研究来提升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晓青.对打造和推进“大疾控”文化品牌的思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01)5-8.
十一五民政事业报告 篇3
编者按:《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历经研究起草、讨论修改、衔接论证、补充完善等阶段工作,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已由北京市档案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实施。《规划》作为全市“十一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2006年—2010年北京市档案事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十一五”时期全市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完成《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档案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使读者对《规划》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本刊特邀有关部门对《规划》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进一步推动《规划》的宣传、贯彻和落实。
【规划背景】北京市“十一五”市级规划体系共有54个规划,包括1个综合规划、13个市级重点规划、40个市级一般专项规划,较以往的五年规划有较大规模的缩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档案事业“十一五”规划仍被纳入了市级规划体系。
【解读】档案工作涉及各个领域和行业,是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市计委的帮助下,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被列为市政府专项规划,这在北京市历史上是第一次,而它对档案工作的推动力度也超过了以往任何计划。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国家档案局的监督指导下,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认真落实“十五”计划,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档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档案事业与首都各项建设事业结合得更加紧密,服务成效日渐突出。为进一步发挥档案事业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服务作用,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市发改委的帮助下?熏 经过市档案局的积极努力,《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再次被列入市级专项规划体系,成为市级规划体系中的54个规划之一。
【规划原文】档案法律规章不断健全,依法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市和区级立档单位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率达到90%。
【解读】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档案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市档案局将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推进: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班子中要有专人负责。二是切实规范执法行为。市档案局有30项执法职权,各区县档案局的执法职权也有20多项,这就要求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执法人员熟知岗位职责、行使职权的法律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及其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档案行政执法必须依据法定职权,不得失职和越权;档案行政执法必须遵守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擅断;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必须全面、准确和及时,不得断章取义和疏忽拖延;档案行政执法要尊重并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及时办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申办的事项。特别强调的是要进一步加大档案违法行为的发现和查处力度,多深入基层,多与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沟通联系,深入重点单位、问题多的单位进行检查,动员社会力量,寻找案源。三是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行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要通过制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档案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详细规定,使档案行政权力的运行始终处于公开、透明的监督之下。
开展档案执法检查是提高依法管理档案事业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十五”期间,市档案局以综合性和专题性检查的形式,每年都对市属单位进行执法检查,这对提高各单位档案工作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覆盖面不够广泛、一些单位成为“死角”的现象。“十一五”时期,市档案局对市属单位的执法检查活动将进一步向“范围广、影响大、效果好”方面深化。具体讲,就是准备对全市市属单位开展档案行政执法综合性检查活动,使执法检查的触角覆盖到各个市属单位。检查的重点是档案基础业务工作和提供利用工作。为此,市档案局将根据市属单位档案工作发展变化的情况,进一步修订检查标准,使其更加科学、规范,更具操作性。检查的方式将采取在各单位普遍开展自查的基础上,由市档案局联合市属单位档案部门组成若干检查组,集中一段时间,开展实地检查,目的是通过广泛发动和基层档案部门的实际参与,提高覆盖率,扩大影响面。检查之后,市档案局将根据各检查组汇总的检查情况报告,制发书面反馈意见,通报检查结果,以促进各单位领导重视并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全市市属单位依法开展档案工作的水平。
“十一五”期间,各区县档案局每年也将制定档案行政执法检查计划,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活动,并及时将检查计划与检查情况上报市档案局。区县档案局每年对区级立档单位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率应不低于总数的三分之一,“十一五”末达到总检查率90%的目标。
【规划原文】2010年,市档案馆机检文件级目录总数达到480万条,覆盖馆藏案卷88%。
【解读】“十一五”期间市档案馆将进一步加快馆藏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逐年推进的实施方案,在“十五”时期已开展馆藏建国后档案文件目录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每年新增43万条目录数据的建设速度,5年计划完成212万条目录数据的工作指标。按计划进度,市档案馆机检文件目录到“十一五”末将达到480万条。
【规划原文】“十一五”末,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50%。
【解读】馆藏档案数字化是加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信息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市档案馆自2002年开始这项工作,已经建成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照片档案和缩微档案在内的各种载体类型的数字化转换系统,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十五”期间,市档案馆共完成纸质档案数字化45万卷册、1693万页,占馆藏卷册总数的29.1%,照片档案数字化54174万张,录音档案数字化1249小时,录像档案数字化930小时,缩微档案数字化81万画幅,其中部分数字化成果已经在互联网上对公众提供利用。“十一五”期间,市档案馆将继续坚定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加大数字化成果对社会开放的力度。
【规划原文】档案馆室设施完备、功能完善,为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保障,市和7个区县档案馆完成改扩建或新建任务。
【解读】市档案馆设计于1985年,受当时条件和设计理念的限制,其建筑在面积和结构上已不能满足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一、目前库房容量已近饱和,而未来30年进馆档案将逐年增加。二、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档案数字化和网络建设等信息化用房的需求日益增长。三、为社会公众服务是档案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目前市档案馆不具备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的建筑条件。因此,市档案馆进行扩建或新建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档案工作发展的要求。扩建或新建的市档案馆将符合以下要求:一、要建设各类专门库房,按照规定对纸质档案、电子档案、音像档案、实物档案等不同类型和载体的档案分别存放,提高档案保管质量。二、要实现库房区、办公区、技术操作区、阅览区等工作区与生活区的物理隔开,改造或更新安全监控和报警系统、库房温湿度调节系统、消防灭火系统等安全设施。三、需要增加或建立公众分区阅览室、展厅、报告厅等公共服务场所,增加存包、休息、停车等配套服务设施,为利用者提供方便周到的人性化服务。总之,通过扩建或新建市档案馆,来创建高效、服务、亲民的公共服务型档案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市档案馆的整体功能。
“十一五”期间,部分区县也将档案馆新建或改扩建任务列入本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房山、延庆、通州、朝阳、门头沟、密云、平谷等7个区县档案馆将完成改扩建或新建任务。其中,门头沟、房山区档案馆应于2006年底前完成新建任务,密云、延庆县档案馆应于2007年底前分别完成改扩建或新建任务。
新馆建设必须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其中区县档案馆建筑面积要在6000平方米以上。各级政府要把档案馆建设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档案馆建设资金列入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档案馆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增强各种功能建设创造条件。
【规划原文】档案资源进一步丰富、馆藏结构科学合理,应移交档案进馆率达到90%。
【解读】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收集工作,建设内容丰富、结构科学合理的馆藏,是北京市各级综合档案馆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前提。
市档案馆自1958年建馆以来,不断加强和规范档案接收工作。目前已完成“文革”前档案的接收工作,“文革”后至1990年期间档案的接收工作正在稳步进行。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市档案馆建立了内容渐趋丰富、结构逐步优化的馆藏体系,已形成较独特的档案资源优势。这些档案资料跨越北京400余年的历史,真实地记载了北京近现代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脉络,特别是民国时期和建国后的档案,所反映的历史全貌完整,内容覆盖广泛,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活动、历史事件丰富而典型,具有极高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价值。
多年来,北京市各级档案局馆不断加强接收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如制定《北京市档案局关于加强北京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档案馆接收档案的规定》等行政规范性文件,为规范接收工作和丰富馆藏提供了重要的法规依据和政策支持。同时,各级档案馆始终围绕中心工作,主动参与,寓服务于接收工作中,卓有成效地开展了重大活动、重大专项和突发事件档案的接收工作,进一步丰富了馆藏。
鉴于公、检、法部门工作的特殊性,尚不能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向档案馆移交的任务,考虑此项因素,故“十一五”期间全市应移交档案进馆率可达到90%。
【规划原文】奥运档案收集齐全完整,按期移交进馆。
【解读】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是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围绕全市这一工作中心,开展奥运档案工作,确保筹备、举办2008年奥运会所形成的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是档案部门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也是相关单位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奥运档案工作分为奥运筹办机构档案工作、奥运工程档案工作和有关奥运任务承担部门档案工作三个方面。“十五”期间,市档案局将奥运档案工作作为重点任务,与奥组委有关部门、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等部门密切合作,形成了对档案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面临奥运筹备、举办、后奥运期平稳发展等重要任务,由此档案工作亦任务繁重而艰巨。各相关单位要提高对做好奥运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使档案工作与所承担的奥运会工作任务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完成。有移交任务的单位要按时向国家档案馆移交奥运档案。市档案局将继续加强与相关管理部门的联系,采取联合检查、实地指导、人员培训等具体措施,加大对奥运档案工作的监管力度,确保北京市筹办奥运会所形成档案完整、系统与安全。
【规划原文】新上岗档案人员培训率达到100%,继续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解读】为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各级档案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档案业务人员培训工作的意见》,做好档案人员培训工作,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首先做好岗位培训工作。随着机构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档案管理岗位人员变动频繁,新组建单位较多,使得档案人员队伍每年都有一部分新上岗或在岗尚未接受专业知识培训的档案人员。针对这种情况,每年年初,各级档案行政部门将向市、区直属单位普发培训通知,对有培训需求的档案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使新上岗档案人员培训率达到100%。其次做好继续教育工作。为适应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市和区县档案局将结合档案工作的实际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分别针对初级、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将突出“新”字,“十一五”时期将以档案信息化知识为重点,以档案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为教学内容,不断补充、拓展和更新档案专业人员的科学技术知识,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继续教育培训是有针对性的,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要根据北京市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具体情况确定,采取轮流培训的方法,确保继续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档案干部培训中心将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一、加强教学研究。及时掌握档案工作发展动态,做好档案培训需求调查,针对学员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及工作需求设计出科学的培训方案。二、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在聘任教师方面,根据兼职教师聘任制度规定,择优聘任教学水平高、档案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任教,并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训与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培训管理方面,实行考勤、考试制度,保证教学秩序。三、做好培训分析总结工作。通过发放学员信息反馈表,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教学形式、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反馈情况加以认真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改进工作,使培训工作更加贴近档案工作实际,满足档案人员需求。
【规划原文】档案服务的影响不断扩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全面提升,全市国家档案馆举办百个档案展览。
十一五民政事业报告 篇4
(2006年6月28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南府发〔2006〕6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
《南宁市体育事业“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南宁市体育事业“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
一、“十五”时期我市体育工作回顾“十五”期间,我市体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目标,继续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体育局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市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体育事业取得了新成绩。
(一)规划完成情况1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工作宣传力度加大。每年我市均组织开展2至3次全市性全民健身宣传活动,组织各类文体表演和《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测试,开展体育宣传版报评比展示活动及现场派发体育宣传单。为扩大对体育赛事的宣传,积极打造南宁体育品牌,近年来,每年年初我局均在南宁晚报、八桂都市报等媒体刊登当年全市体育竞赛及群体活动计划,进行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交流。“十五”期间,在各级报刊、电视、电台、网站等媒体发布各类体育报道累计965篇(条),增强了南宁市体育的宣传效果。此外,局内部交流刊物《绿城体坛》也对宣传我市体育工作情况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十五”期间,我市以元旦邕江冬泳、端午节龙舟赛、解放日长跑赛和三人篮球赛四项传统体育赛事为主线,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多。全市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活动576次,举办各级各类运动会、单项比赛等群众性健身活动1723项(次),参加比赛活动1182万人(次),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年平均达275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24%。群众性体育团体及健身点也逐年增多。目前,我市已成立单项体育协会13个,体育俱乐部11个,各级老年体协组织812个,晨晚练点322个,建设全民健身广场5个,全民健身路径55条,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3228人,我市每万人口拥有社会指导员人数为215人。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全市中小学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活动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全市中小学校学生体育达标率达96%,学生体质明显增强。“十五”期间,组织举办了第八届、第九届市中学生运动会,第七届市小学生运动会。支持和帮助学校开展体育教改活动,完善和改进了课间操活动,促进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和业余训练的蓬勃开展。农村体育稳步推进。围绕争创全国、全区体育先进乡(镇)和市委、市政府开展创建文明县城、城区、乡镇、村屯活动,抓好体育进村(屯)示范工程,先后投入100万元在乡(镇)、村(屯)兴建和改造了52个标准篮球场,农村体育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观。组队参加自治区第五届农民运动会。目前,全市有农民体协组织机构92个,乡(镇)、村(屯)篮球场1267个,全国体育先进县2个,全区体育先进乡(镇)68个。社区体育深入开展。各城区利用辖区体育设施积极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兴宁、青秀(新城)、西乡塘(永新、城北)、江南等城区文体局在节假日和双休日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篮球、气排球、健身路径等各项体育健身比赛活动。加大对社区全民健身路径和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在兴宁、青秀(新城)、西乡塘(永新、城北)、江南等城区主要路段和部分学校、住宅区铺设了55条 全民健身路径,不断满足群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老年体育十分活跃。目前,全市有各级老年体协组织812个,各类体育辅导站、晨晚练点
322个,98%的城市社区和100%的乡(镇)都建立了老年人体育组织,老体协会员14万人,每天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达17万人。“十五”期间共举办各类活动(比赛)204次,参加活动人数达27万人。举办了南宁市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组队参加自治区第四届老年人运动会,对促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性体育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市老年人体协被评为2001-2003全区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民族体育得到加强。大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活动,挖掘、开发了数种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举办了南宁市第七届、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队参加第十届全区少数民族运动会,进一步推进了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残疾人体育得到重视。“十五”期间,我市十分重视残疾人体育事业,把扶弱助残与发展体育业务紧密结合起来,为残疾人的体育训练和比赛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我市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参加第五届全区残疾人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我市选手俞湘红入选国家残疾人代表队参加国际远南残疾人运动会,获得女子羽毛球单打第二名。2竞技体育成绩喜人业余训练工作得到加强。我市加强对全市10所业余体校,14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指导和管理,重新调整确定了40个单位为市青少年体育训练网点。扶持社会力量创办业余体育学校3所。目前,全市业余训练项目20多项,受训运动员10300多人(次)。竞技比赛成绩优异。“十五”期间,我市组队参加全区、全国、国际各类比赛和市籍运动员参加全国、国际性各类大赛,共获得金牌13474枚,银牌11135枚,铜牌91667枚。其中:参加全区比赛获金牌1197枚、银牌1008枚、铜牌824枚;参加全国比赛获金牌90枚、银牌77枚、铜牌74枚;参加国际性比赛获金牌604枚、银牌285枚、铜牌1867枚。南宁市籍运动员周蜜、雷素芬、黄绍华代表中国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周蜜夺得羽毛球女子单打铜牌,雷素芬获得女子手球第八名。2005年,我市射击运动员杨东明参加世界杯韩国站比赛,打破世界纪录,并获得个人和团体冠军。谭东妹获得世界杯女子摔跤第三名。参加自治区第十届运动会。我市派出了由650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在桂林市举行的自治区第十届运动会,夺得金牌1014枚,银牌1055枚、铜牌9767枚,获团体总分552987分,团体总分、金牌数分列参赛各地市第一、第二。其中游泳、田径、举重三个项目有4人1队15次破9项全区青少年组最高纪录,共有12队荣获精神文明运动队称号,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参加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我市派出了79名运动员参加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有55名运动员进入决赛,夺得2金1银2铜、两个第四名、4个第五名、4个第六名、2个第七名、3个第八名,在整个城运会78个代表团中排名第34位、西北部城市中排名第7位、首府城市中排名第18位,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参加全国第十届运动会。南宁籍运动员代表广西体育代表团参加全国第十届运动会,张园、杨光明获得田径项目4100米接力金牌,黄绍华获得游泳项目男子100米银牌、200米自由泳铜牌,覃义福获得举重项目62公斤级铜牌,周蜜获得羽毛球项目2枚铜牌(以获奥运会1枚铜牌计入),梁明声获得体操项目男子双杠第五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不断涌现。我市每年向自治区体育运动院校和体工大队等区(省)级以上部门输送体育后备人才40多人,五年共输送233人。他们当中有不少已成为我区各项目运动队的主力尖子,有11人成为国家队队员,涌现出周蜜等一批世界级运动健将。成功承办各类体育赛事。我市抓住广西南宁市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有利契机,加强对外体育交流,成功承办全国、国际性重大比赛30余项,参赛运动员2万余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全国田径大奖赛、全国举重冠军赛、全国竞走锦标赛暨全运会竞走预选赛、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首届中国南宁—东南亚国际围棋邀请赛、中国—东盟(10+1)国际汽车场地越野赛暨2005年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广西南宁分站赛等,进一步扩大了南宁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锻炼和培养我市体育管理人才,办赛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得到国家体育总局、自治区体育局和各省、市参赛队的充分肯定。3体育产业初具规模体育产业得到全面发展。五年来,我市把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重点抓好体育场馆的综合开发经营,尝试发展体育培训、体育比赛、体育表演、体育广告、体育用品、体育旅游、体育咨询、体育彩票等经营活动,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体育场在保证体校正常训练和全市性群体、竞赛活动开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场馆的优越条 件,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导市民参加体育锻炼,年接待锻炼人数达70余万人次,年创收130万元。南宁手球训练基地在业务上坚持组建专业团队,精心锻造专业品牌意识,奋力开拓体育事业后勤服务领域,年创收190多万元。体育彩票销售成绩喜人。全市共开设体育电脑彩票销售点350个,经营即开型体育彩票销售和电脑体育彩票、足球彩票,销售总额28558万元,平均年销售额为57116万元,公益金总收入2129万元,交纳税金总额3825万元,为筹措体育发展资金,改善我市体育场馆设施和发展体育事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支持。社会体育经营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社会体育经营企业达573家,涉及溜冰、游泳、乒乓球、羽毛球、高尔夫球、保龄球、桌球、棋牌、竞技麻将、康体、健身、技能培训等项目,体育经营从业人员约3000余人,体育经营总产值约达15亿元。4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得到新的发展体育场地设施逐步完善。“十五”期间,我市加强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体育场地设施逐步完善。全市有体育场地7924个,其中:标准场地6138个,非标准场地1786个。在标准场地中,体育场17个、体育馆7个、游泳跳水馆5个、有固定看台灯光球场195个、其他场、馆、房、室5914个、全民健身路径48条,全市场地总面积8181万平方米,人均127平方米,按系数推算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为063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达到“四个一”要求(即一个标准体育场、一个标准游泳池、一个标准训练馆房、一个标准灯光球场)的县、区有2个,达到有小型体育场和不少于600平方米体育活动场所的乡镇、社区有120多个,达到有一个篮球场的村委会、社区有1267个。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十五”期间,全市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兴建和改造了52个标准篮球场,铺设了30条 全民健身路径,对现有场馆设施进行改善维修,使场馆现有功能得到不断完善。期间,马山县体育馆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雪炭工程”受援项目,并已动工建设。机关办公条 件得到改善。“十五”期间,我市投入400多万元修建一栋8层2950平方米的市体育局机关办公大楼,完善了局域电脑网络与机关科室及局属二层单位的联网运行,逐步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电脑网上无纸化办公。5体育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机构改革圆满完成。我市根据市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全面开展了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执法和行业长效管理力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实行竞聘上岗用人机制,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优化了人员配置,实现了管办分离。南宁市体育运动委员会更名为南宁市体育局,建立了8个二层事业单位,编制人员202名。目前,全市设市级体育局1个,县、区文化体育局12个,市、县体育事业单位15个,在编体育工作者360人。社团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目前,我市有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信鸽等单项体育协会13个,各级体育学会和各类单项体育协会以及行业体育协会930个。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们经常深入各单项协会,从业务上进行具体指导,从政策上给予积极扶持,从经费上给予一定支持,使他们能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功能,正常开展各项活动。体育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我市切实加强体育队伍的政冶理沦和法律法规以及业务知识的学习,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市共有高级教练员6人,中级教练员45人,助理教练员55人;一级运动员25人,二级运动员122人,三级运动员544人;一级以上裁判员65人,二级裁判员322人,三级裁判员686人。“十五”期间,全市体育系统有24个集体被评为全国、全区先进单位,有25人被评为全国、全区先进个人。
二、“十一五”期间南宁市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
作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加快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努力培养高水平的体育竞技人才,积极培育体育市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为建设富裕、文化、生态、平安南宁,构建和谐南宁作出贡献。
(二)主要目标继续深入、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努力构建全民健身体系,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使全市各民族的健康素质明显改善;不断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增强我市竞技体育的总体竞争能力,力争在区运会、城运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确保我市竞技体育的总体实力排在全区前列;加强城乡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扶持、资助建设适应农民需要和符合当地特点的体育设施,改善农村基层体育设施条 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不断提高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强体育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复合型体育管理人员力度,着力提高体育队伍素质;以改革为动力,继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努力创新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参与、充满活力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体育文化交流,积极承办国内外体育赛事,努力推进南宁与世界尤其是与东盟各国的体育文化交流。
(三)主要任务1群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进一步普及群众体育,积极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开展各级各类运动比赛活动。以传统体育活动为载体,全市每年开展全民健身周活动1次,每年组织开展各级各类运动会、单项比赛等活动500项次,参赛人数年平均150万人次。以社区为单位每季度组织1至2次体育比赛活动。城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总人口的48%,农村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总人口的38%。建立南宁市国民体质监测系统,青少年、儿童体质明显提高。到2010年,全市体育辅导站增至410个,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增加1500人,达4728人。逐步完善全民健身组织架构和服务网络体系,打造小康体育,全面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加强民族体育、残疾人体育工作,会同市民委、市残联做好运动员训练和后勤保障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表1南宁市群众体育“十一五”规划任务表
序列指标名称指标
单位“十五”完
成情况“十一五”
目标备注1举办运动会、单项比赛及活幼项次172325002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人口万人27542903城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占总人口比例%424484农村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占总人口比例%33385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322847286全国体育先进县、区个237全国体育先进乡、镇、社区个488全区体育先进乡、镇、社区个68789国民体质监测体质达标人口万人708010中小学校推行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9611中小学校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712基层老年人体育协会个81285013老年人体育协会会员万人142014各类体育辅导站、晨(晚)练点个3224102竞技体育总体实力有所增强。大力提高竞技体育总体实力,加强对全市业余体校、传统项目学校和训练网点的管理,进一步建设完善中等体育专业运动学校和单项运动学校。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业余体校,兴建南宁市中等体育运动学校1所、单项体育运动学校1至2所,力争各城区建成一所业余体校或单项运动学校。成立南宁市体育总会,健全单项协会组织,发展体育俱乐部。做好优秀体育人才培养和输送工作,对全市业余训练网点进行战略性调整,在现有市属各训练基地、训练网点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再增设重点项目网点。到2010年,全市业余训练网点增加到60个,力争等级运动员比“十五”时期增加20%。力争平均每年向上级运动队、体育运动学校及全国高等院校输送优秀体育人才50人以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力争有2至3名南宁市籍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比赛;在第十一届全区运动会上力争金牌数和团体总分第一;在第六届全国城市运
动会上运动成绩保持全国城运会参赛城市中上水平,竞技体育总体实力保持全国城市中上水平。恢复举办每四年一届的南宁市运动会,2006年举办第七届南宁市运动会,更好地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同时,加强体育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我市体育训练的科技含量。
表2南宁市竞技体育“十一五”规划任务表
序列指标名称指标
单位“十五”完
成情况“十一五”
目标备注1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所012业余体育训练学校所9103参加业余体育训练学生人数人10300150004传统项目学校及训练网点所(点)36565各类单项体育协会个13206体育俱乐部个11207向区(省)级以上输送体育人才人2332508参加区(省)级以上比赛获金牌枚1347415009参加区(省)级以上比赛获银牌枚11135120010参加区(省)级以上比赛获铜牌枚9166710003加快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建设南宁体育公园、李宁水上公园等项目,配合自治区做好广西南宁体育中心建设。南宁体育公园和李宁水上公园项目是“十一五”时期我市招商引资项目之一,包括了健身、休闲、竞技体育、旅游、会议等诸多功能,工程概念投资18亿元,建成后将成为我市的体育主题公园。加大县区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计划在部份县区建设250个体育场所,完善部分乡镇篮球场及相关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70%的乡镇拥有小型运动场和不少于60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场所,80%的村委会、社区所在地建有一个篮球场或一处体育活动场所。新建居民小区要规划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要面向社会开放,力争全市人均拥有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平方米。建设环南宁市体育项目服务基地和体验基地,以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街头广场、公园和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休闲体育项目小场地,以满足大众健身需求的多样性。
表3南宁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任务表
序列指标名称指标
单位“十五”完
成情况“十一五”
目标备注1体育场(田径场、足球场)个17222体育馆(训练馆、房)座7123有固定看台灯光球场个1952504游泳馆、房个385其他场、馆、房、室个770280006全民健身路径条 48807全民健身广场个5108公共体育设施达到“四个一”要求的县、区个279有小型体育场和600平方米以上场地的乡镇个12014010有一个篮球场或体育活动场所的村委会、社区个1267140011体育场地基础设施总面积万平方米81818401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1271313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06
31表4南宁市重点体育项目“十一五”规划建设任务表
项目名称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南宁体育公园签订项目协议,做好前期规划。完成征地前期工作、总平规划和初步设计总体规划、征地、拆迁等前期筹备工作。建设施工,部分工程完工。工程完工,投入使用。李宁水上公园落实项目用地、完成征地手续、完成总平、规划以及设计完成征地、通平工程、给排枢纽工程和主体框架、绿化进行主体建
设及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施工,部分工程完工。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落实项目立项及规划设计落实征地手续,完成征地、通平工程、给排枢纽工程进行主体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施工,部分工程完工。工程完工,投入使用。4大力发展体育产业,规范体育市场活动。培育体育市场,推进体育赛事的市场化运作。到2010年,体育产业经营户达650户以上,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3万人,力争产业总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使体育产业的发展形成规模。依法行政,出台体育活动相关的法规、条 例,引导体育市场健康发展。
表5南宁市体育产业“十一五”规划任务表
序列指标名称指标单位“十五”完成情况“十一五”目标备注1体育部门体育场馆年平均创收万元6307602体育彩票年平均销售额万元478067363社会体育产业经营户户5736504社会体育经营总产值万元***体育产业总产值占社会生产总值比例%1525加强体育队伍建设。扩大教练员人才队伍规模,多引进和培养广西重点项目和我市优势项目的教练员,如乒乓球、羽毛球、摔跤、跳水、体操、武术、跆拳道、田径、游泳等,力争到2010年教练员达到150人。加大培养复合型体育管理人员力度,争取多培养高层次裁判员;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到2010年力争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增加1500人,使全市人口与指导员比例达到5000:1;实施队伍建设“素质工程”,着力提高体育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良好的体育人才发展机制,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和人才保障激励机制,提高人才积极性;加强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6加强体育文化交流。每年力争举办1至2次国际体育赛事,承办2至4次全国体育赛事。积极参与境外体育活动,推进南宁与世界尤其是与东盟各国的体育文化交流。
(四)保障措施1继续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十一五”民政工作总结 篇5
——临潭县“十一五”民政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王明仁
2006年以来,临潭县的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民政工作,深入实施县委确定的“125552”发展战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十二五”开局年目标,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临潭县及该县民政局受到国家民政部和省州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2008年临潭县民政局被国家民政部嘉奖“临潭县民政局在抗震救灾工作成绩突出,给予嘉奖”,民政局局长秦尚德同志也被国家民政部授予“抗震救灾工作成绩突出个人”;临潭县连续两年被甘南州政府评为“农牧村五保集中供养先进县”,2010年临潭县被甘南州政府评为“养老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县民政局先后被县委县政府命名“4·25”新城冰厂湾矿山坍塌事件抢险救灾和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被连年命名为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党风廉政建设、统战民族宗教和禁毒等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荣获综合经济责任指标考核一、二等奖,民政局干事张东鹏被省委、省政府,甘肃省军区授予“8·8”舟曲泥石流救灾先进个人奖。
临潭概况
临潭,古称洮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全县总面积1557.68平方公里,海拔在2209-3926米之间,平均海拔2825米。属高山丘陵地带,气候属高寒干旱区,年平均气温3.2℃,降水量518毫米,无霜期65天。全县辖3镇13乡,141个行政村,44012户,总人口15万多。由于受历史、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加之干旱、冰雹、霜冻、洪涝、地震等灾害频繁,农牧民群众返贫率高,生活和住房条件十分困难。1986年被列入省扶贫困县,1993年被列为“两西”扶持县,1994年被列为国扶贫困县。
“十一五”铸就民政工作新辉煌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经受了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县经济快速发展。民政工作在减灾救灾、城乡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专项事务管理等方面取得辉煌成就。
(一)减灾救灾工作扎实有效
1.救灾工作成效明显。采访中临潭县民政局局长秦尚德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临潭县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多达46起,特别是2008年“5·12”地
震灾害,临潭县涉及16个乡镇9.5万多人,群众受灾损失严重。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争取到灾后重建资金1.8亿元,完成了4000户民房重建和9146户民房维修;完成了投资6738万元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建设项目(临潭县应急避难场所、临潭县科普教育基地)总投资518万元。五年来,临潭县累计投入灾害救灾资金2526多万元,发放救灾面粉51000多袋、被褥9600多床、衣物51000多件、大小帐蓬1161顶,以及大量生活必须品,救助灾民30多万人次;在2006-2008年三年间投资173万元,为190户特困受灾群众重建住房570间,为130户特困群众改造危房390间;有力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实际生活困难,未发生因灾饿死、冻死和大批人口外流乞讨现象。各类救灾款物都按程序发放,实现了安全有序运行。
2.防灾救灾工作措施得力。一是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制定了灾情信息上报责任制,规范了救灾工作;二是建立健全了救助管理体系,成立了临潭县防灾减灾委员会,不断完善了县、乡(镇)、村三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三是加强了救灾款物管理,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和及时核销上报制度。在“5·12” 抗震救灾期间和2006至2008年实施灾民建房期间,制定了《临潭县抗震救灾物资使用管理办法》和《临潭县灾民建房工作实施方案》,确保了各类救灾款物安全运行;四是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常抓不懈,群众防灾减灾和自救能力不断提高。
3.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五年来通过积极争取资金,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开展。至2010年底,投资18万元的县级自然灾害科普教育基地和投资500万元的县城避难场所已投入使用。争取到临潭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资金130万元,预计2011年底投入使用。
(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五年来,该县民政局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认真落实党的亲民、爱民政策,突出抓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快了城乡低保、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较好地解决了全县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1.城乡低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应保尽保、分类施保”政策不断落实。一是强化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素质,完善民主评议、三榜公示制度,规范城乡低保操作程序,努力打造 “诚信阳光低保”。二是逐步实现了“应保尽保、分类施保”。这些来,临潭县城市低保共进行了四次提标,保障人数从2006年的4835人增加到2010年的5760人,人均月补差从57元提高到145元,五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4013.56万元;农村低保从2007年实施以来,通过先后三次提标扩面,保障人数由2007年的16386人增加到2010年的42080人,年保障标准线从600元增加到850元,四年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8000多万元。三是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加大了城乡低保工作的核查力度,做到了低保对象有进有出,保障资金有升有降。四是通过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民政工作人员业务水平,逐步实现了规范化操作管理,低保档案管理电脑化操作得到普及。五是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全面实施,做到了惠农资金“一折通”、“一册明”。
2.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加强,基本实现了五保对象应保尽保。一是五保供养人数和标准不断提高,至2010年底五保供养人数达到993人,集中供养年人均标准达到2200元,分散供养年人均标准达到1800元,累计支出五保供养资金690.6万元。二是五保供养条件不断改善。2008年新城中心敬老院落成,将符合供养条件的40名五保人员进行集中供养。2009年争取到临潭县社会福利院
建设资金386万元,预计2011年投入使用,届时将容纳100名左右五保人员和“三无人员”,五保供养将迈上新的台阶,推动临潭县五保供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2009至2010连续两年临潭县被州政府评为“五保供养先进县”。
3.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医疗救助从2007年开展以来,有效缓解了临潭县城乡特困家庭重特大疾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些年来,共救助城乡特困家庭病人4.5万人次,发放救助金730多万元。2009年和2010年为部分低保对象和五保户代缴医疗保险和参合费83万元。2010共救助城乡特困居民1621人,发放临时救助金47万元,切实解决了低收入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三)基层政权建设加强、优抚安置政策到位
五年来,临潭县进行了第六、第七两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依法选出了群众信任、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年轻有为,能带领农牧民致富的村民委员会班子。形成了一个民主管理化、科学决策化、办事公开化、制度严谨化、工作规范化的基层政权建设格局,使农村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五年来,全县累计接收安置转业士官和城镇退役士兵41人,安置率达到100%,自谋职业率达60%以上。积极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县”活动,大力开展军地援建“双十工程”人力和物资的投入力度,组织了“八一”慰问、送图书、送文化等双拥共建活动。
(四)社会专项事务管理能力得到不断加强
1.勤奋工作,行政勘界任务的全面完成。将该县原有的19个乡镇撤并为目前的16个乡镇。对全县16个乡镇的29条220公里行政界线完成了调查、踏勘、标绘、埋设界桩、走向说明等工作,为创建和谐边界提供了保证。2.截至2010年底,全县依法登记民间组织8个,其中协会组织7个,学会组织1个。3.立足基层,老龄事业发展有序。2010该县民政局被州委州政府评为“养老服务先进单位”。4.大力实施“蓝天计划”、“明天计划”和“重生计划”。6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得到了救助,8名疝气儿童进行免费手术。
五年来,殡葬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福利彩票发行成绩喜人。福利彩票发行销售总额达到561.2万元,为省州筹集公益金扶持社会福利和弱势群体发挥了应有的作用。2010年,全面完成了全县散居孤儿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建立了93名孤儿档案及信息化数据库。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十二五”开局成效显著
2011年是民政“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社会救助、救灾救济、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和项目建设等主要工作成效显著。
一、社会救助工作稳步推进
1.城乡低保提标工作任务于6月底圆满完成。上半年按期完成了提标任务。一是在4月份,由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城乡低保提标工作会议,作安排部署具体要求工作。民政局对县乡(社区)低保专职工作人员全面进行了业务培训,印发了《临潭县城乡低保提标实施方案》等9份相关材料,保证了该县城乡低保提标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按提标要求,把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了10%,平均月补差达到150元。1-10月,为全县5760名城市低保对象共发放城市低保金783.84万元,肉食补贴289.59万元,生活补贴金83.87万元;把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线提高到1096元,平均补助水平月人均达到72元。前三季度,为全县42080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 2692.32万元,生活补贴金417.08万元。三是进一步健全
了档案管理制度。四是加强了动态管理力度,城乡低保对象动态人员472人,其中农村266人。2.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初见成效,低保政策进村入户,使该县城乡低保分类施保政策进一步落实,准入评议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障对象准确率达到95%以上。3.农村五保供养保障有力。1-10月份,为全县1054名五保对象发放五保供养金131.72万元。4.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工作有序开展。1-10月份,共发放医疗救助金408.5827万元,医疗救助869人次。为全县16个乡镇的2781人解决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资金60.8万元。
二、救灾救济工作扎实有效
今年1-10月,该县共遭受各类自然灾害6起,累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28.07万元。面对频发的各类自然灾害,民政局在大力宣传防灾减灾,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能力,完善了县乡(镇)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同时。共争取到救灾资金218万元,及时下拔到各乡镇,并下拨冬春救助面粉5000袋。至十月份共发生火灾12户12起,向受灾户送去慰问金1.6万元,被子35床,棉衣40套,面粉30袋,切实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
三、专项社会事务管理进一步规范
1.边界区划地名管理进一步规范。今年4月10日,在该县召开了临潭、岷县两县边界线联合检查工作联席会议,补栽了潭岷1号、潭岷2号、潭岷3号界桩。通过宣传教育,目前没有发生边界区矛盾纠纷。在认真抓好路、街、巷等地名标准的命名和设置工作的同时,将启动《临潭县行政区划图》编绘工作。2.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正常开展。共接待和劝导救助人员85人,实际救助80人,共发放救助资金6500元;经筛查、认定,共发放2010年110名孤儿救助资金47.52万元,每人每月达到360元。3.继续实施“明天计划”和“重生计划”,对符合条件的3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免费手术;对3名符合兰州市脑病康复医院专家核查条件,已进行了免费手术治疗,正在进行康复训练。
4、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民政局办理来信来访60件(次),其中来访55人次,来信5件,均已全部办结,真正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四、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篇6
一、“十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1、基础教育。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46所,在校学生71895人,其中小学77所,在校生45034人;初级中学47所,在校生17532人;高中20所,在校学生8885人。分别较2000年增加7648人、4339人和4247人。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8244人,比2000年增加2617人。全市有6所幼儿园达到省一级一类幼儿园标准。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99.2%,初等教育完成率96.9%,较2000年分别提高0.71个和1.78个百分点;适龄少年入学率93%,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1.9%,较2000年分别提高4.49个和2.9个百分点。全市有122名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71.3%。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下简称“两基”)的目标初步实现,全市8个地区中已有7个地区通过国家组织的“两基”验收。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高中阶段在校生达8885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71%;“十五”期间,向省内外大中专院校输送人才达7607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成人职业教育。“十五”期间全市共扫除文盲7480人,全市现有青壮年文盲1870人,非文盲率为99.3%。实现了基本扫除文盲的目标。全市开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47所,比2000年增加21所。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215期,培训农民达25万人(次)。职业技术教育结构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呈现出逢勃发展的势头。
3、民族教育。目前,全市有专设民族小学24所(其中寄宿制学校23所),在校学生4404人;民族中学8所,在校学生2141人。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25712人,占全市在校学生总数的35.8%。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7%,其中纯村94.6%。
4、办学条件。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基本形成,教育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04年全市财政对教育的拔款为9837万元,公用经费占教育事业费的21%,比2000年分别增加了4497万元和提高了15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各级政府争取到项目资金达15717.03万元,改造中小学152所,改扩建面积175600平方米。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123个,计算机教室58个,光盘播放点3个,全市中小学拥有计算机4856台,平均每15名中小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十五”期间建成标准化中小学14所,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器材等办学条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5、教师队伍建设。“十五”期间,通过各种形式,改进和加强教师培训,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9.8%、95.6%和67.4%,比2000年分别提高9.3个、8.1个和8.9个百分点。目前,全市教职工共5313人,其中小学教师中达到大专学历以上的共1897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81.7%,初中教师中达到本科学历以上的共451人,占初中教师总数的40.6%。教师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日渐浓厚。
6、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已经确立,中小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教师管理体制正在建立。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力量办学得到迅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入,新课程改革在全市推广,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和考试制度初步建立,教育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逐步提高。
二、“十一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
21世纪头20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新兴工业基地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广大群众的教育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愈加强烈。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推进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当前,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困难,如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的普及、巩固和提高的任务很重;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现行的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有待尽快提高;办学条件急需改善,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等。对于这些困难和矛盾,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进一步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十一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中小学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统筹城乡教育、区域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为富民强市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2)坚持科学发展观,按教育规律办教育,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性的原则,更加关注处境不利人群的受教育问题,努力为公民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
(4)贯彻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把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摆在突出位置。
(5)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推进教育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三)2010年主要目标
1、巩固、扩大“两基”成果。2006年,全市实现“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小学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6%,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全部扫除青壮年文盲。到2010年,全市实现高质量、高标准的“两基”。
2、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努力使城乡儿童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2010年,3-6岁幼儿入园率达70%(其中城镇达90%),农村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85%。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学校教育作为提高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创造条件,给残疾儿童提供就学机会,到2010年力争使全市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85%。
3、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加大 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到2007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6%;2010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大力加强普通高中建设,在全市建成2所省级、3所市级示范性高中。
4、重视发展民族教育。努力完成 “两基”攻坚任务,力争2006年全市全面实现“两基”目标。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坚持抓三率(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抓质量,促使民族教育再上新台阶。2010年,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进一步加大在异地举办高中班的力度;大力加强民族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组织实施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5、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到2010年,力争全市职业学校在校学生达1000人,“十一五”期间,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城镇居民职前、在职和转岗再就业培训,每年培训农民5万人次。
6、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在抓学校管理,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功夫,认真打造教育品牌,力争使教育教学质量走在全省前列。2010年,全市高考本科上线率达55%以上,重点本科上线率达25%以上。
7、培养一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每年选派20%的教师参加国家、省、市三级培训,“十一五”期间使所有教师都能得到轮训。广泛开展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到2010年,全市小学 专任教师学历全部合格,其中专科以上学历达95%;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达75%;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5%;职业学校“双师型 ”教师达到一定比例。
8、改善办学条件。2007年前新建扩建校舍4.46万平方米,消除现有危房3.95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6平方米和8平方米,其中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达到3平方米。到2010年,教学仪器设备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城镇小学和乡中心小学按规定建成标准的科学实验室、手工制作室和科技活动室;中学按规定标准建成完整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实验开出率达85%。按每生每年新增一册图书的标准,增配图书45万册,生均图书小学达20册,中学达30册。全市20%的学校建成省级标准化学校。
9、加快教育信息技术建设。到2010年,全市乡镇以上中心学校建成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县(市)所在地中小学建成校园网;全市所有中小学建立安装远程教育平台,享受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使所有教师都能参加信息技术教育培训,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设备进行教学。
四、“十一五”期间教育重点建设工程
“十一五”教育规划目标的实现要通过一批重点教育项目的实施来推动。
(一)实施“ ‘两基’攻坚工程”。“两基”攻坚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按照“改革、调整、完善、提高”的方针,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落实保障措施,实施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教育项目,统筹使用好中央下达的各项资金,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农村学校的改扩建步伐,改善办学条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根据国家扶贫政策,采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和对寄宿制学生给予生活补助等措施,切实解决失学、辍学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主要建设任务是新建、改扩建校舍5.75万平方米,项目学校教学仪器、图书、课桌凳和学生用床配齐率达到100%。“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主要建设任务是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通过实施这些工程,实现“两基”规划任务和教育改革发展目标。
(二)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十一五”期间,以实施好“三室”建设为突破,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进一步解决中小学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使中小学实验教学正常开展,落实新课程改革及课程计划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开出率达85%以上。
加强中小学课程实验教学建设和学生技能操作训练的教育,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做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各类实验和实际操作训练工作,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按照“面上推广、点上深化”的方针,构建和完善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逐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深化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加强中小学试验教学改革和技术课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建立省和市两级新课程的跟踪、检测、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检测。
大力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完善小学升初中就近入学制度;积极探索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为基础、综合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办法改革。
(三)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构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进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主要建设任务是建设市教育局信息中心及县、市信息中心。工程目标是利用远程教育、网上资源及学校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和设施,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多媒体计算机等多种信息渠道获取知识,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和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运行保障机制。使师生通过网络进行有关教案、教程、练习、教学咨询、交流、网上论坛等,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宽视野和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四)实施“优质高中扩招工程”。工程目标是彻底解决全市高中校合不足的问题,扩大优质高中资源,逐步实现全市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主要建设任务是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扩大招生规模,改扩建高中5所。
五、“十一五”期间海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为确保全市教育“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采取以下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协调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完善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落实行政责任追究制。加大教育执法力度,依法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制定系列教育评价制度,实施对不同类型地区教育的分类督导评估,全面推动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政绩和表彰奖励的主要依据。加强督导与队伍建设,完善督导和检测手段。
2、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高对农村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继续加大“两基”工作力度,投入力度和执法力度,打好“两基”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两基”目标。已实现“普九”的地区着力做好巩固提高工作,积极扩大高中阶段招生,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建立“市义务教育贫困学生助学金”基金,市上每年拿出一定专项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认真贯彻落实“两免一补”工作,到2007年,争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规范教育收费,认真执行基础教育收费政策,特别是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办法,加大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治理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持以寄宿制为主的多种办学形式,提高规模效益和教学质量。继续落实中央、省、市确定的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市政府批转的市教育局等10个部门制定的《关于做好我市“两基”攻坚县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加强学校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农村教育快速发展。
3、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十一五”期间,职业技术教育紧紧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进一步转变办学思想,破除单纯办学办校的观念,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与就业能力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科技推广单位的合作,推广“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模式,积极培养本地区经济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利用现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广泛开展扫盲和实用技术培训,加强“三教”统筹,形成较为完备的农牧民文化和实用技术教育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增加职业教育投入的要求。
4、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增加教育投入。认真落实“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督促县级人民政府认真履行义务教育责任,抓好教育发展规划、经费投入、教师管理和教职工工资发放等工作。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责任,改善办学条件,维护学校的治安和安全,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落实中央和省市已出台的关于增加教育投入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保证《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在积极组织实施国家教育建设项目的同时,市级财政在现在每年安排200万元的教育专项资金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争“十一五”期间,使海西教育基础设施有一个根本的改观。做好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切实加强对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征管工作,做到定额征收,专户储存,并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坚决纠正一些地方截留、挪用或用教育费附加、转移支付等教育专项资金抵顶教育事业费拨款的做法。继续积极争取和组织实施好国家教育项目,抓紧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力争到2007年基本消除现存危房。完善企业及公民个人向教育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探索企业合理分担职业教育经费的办法。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产业。
5、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贯彻《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强学校编制管理,按照“精干、高效”的要求,科学设置学校机构和岗位;依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推进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任”。深化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和校长负责制,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制度;健全校长考核、培训、激励等相关制度。改变教师教育模式,以高水平的教师教育机构为依托,向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协调发展,职前职后教育相沟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并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构建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在“十一五”期间市每年从市财政安排的教育专项资金中拿出2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大力加强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学与管理水平。
十一五民政事业报告 篇7
关键词:建材工业,“十一五”,云南
乘着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浩荡东风, 合着“工业强省”、“质量兴省”的铿锵节拍, “十一五”时期, 云南建材工业行业牢牢把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加快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历史发展机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 着力转方式, 调结构, 强管理, 稳运行, 有效化解和战胜了风雪冰灾、地质灾害、金融危机、百年干旱、停电限产等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 保持了质量、速度、效益协调统一的良好势头, 实现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十一五”行业发展的新篇章。
1 生产经营篇
“十一五”一路走来, 是云南建材工业改革开放以来生产经营成绩裴然的5年。面对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压力和挑战, 全行业坚定信心, 沉着应对, 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努力提高运行质量, 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品结构优化并举, 积极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千方百计满足重点工程需求和民生建设项目需求, 主要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1.1 水泥
开局之年的2006年, 全省水泥产量一举突破3 000万t大关, 达3 305.97万t;2008年跃上4 000万t台阶, 达4 011.98万t;2009年更上一层楼, 达5 046.45万t;2010年生产水泥5786.16万t。5年间, 全省水泥产量屡创新高, 合计生产2.17亿t, 较“十五”时期净增1.1亿t, 年平均增长15.39%。2006年和2007年, 水泥产量在全国排名第15位。2008年以来, 排名连续3年稳居全国第13位, 西部排行榜上位居第3席。
1.2 水泥制品
商品混凝土、水泥预制管桩、水泥排水管和压力管产销两旺, 5年间分别累计生产1 775.02万m3、1 435.31万m和156.23万m, 年平均分别增长54.64%、8.31%和27.82%。
1.3 平板玻璃和技术玻璃
平板玻璃产量直线上升, 从“十一五”初期的302.50万重量箱一路增至736万重量箱, 5年间累计生产2 185.68万重量箱, 年平均增长22.20%。玻璃深加工市场广阔, 5年间累计生产各种技术玻璃966.68万m2, 年平均增长21.92%。
1.4 墙体材料
传统墙体材料逐渐为新型墙体材料所取代, 5年间累计生产各类墙砖 (折标准砖) 609.2亿块, 瓦49.69亿片, 年平均分别增长10.60%和1.77%。
1.5 建筑陶瓷
建筑陶瓷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花色品种日益丰富, 5年间累计生产各式陶质砖、瓷质砖、细炻砖1.53亿m2, 年平均增长49.10%。
1.6 石材制品
大理石、花岗石、砂岩、火山石等石材产品的产量稳中有升, 5年间累计生产各类普型板、薄板、弧形板、拼花板、异型板等大理石板材和花岗石板材2 178.33万m2, 年平均增长7.07%。
在建材工业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 全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一再冲高, 企业经济效益显著。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现价) 103.45亿元;工业增加值37.4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6.03亿元, 实现利税18.56亿元, 利润8.21亿元, 较“十五”末期分别增长38.4%、35.4%、33.1%、79.4%和144.3%。2010年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现价) 219.84亿元;工业增加值62.0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10.34亿元, 实现利税26.36亿元, 利润14.20亿元, 较“十一五”初期分别增长112.50%、65.83%、119.04%、42.03%和72.96%。
2 结构协调篇
建材工业是云南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边疆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但一直以来, 建材工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偏小。作为主导产业的水泥工业在全行业一业独大, 却大而不强。产业结构欠合理, 企业规模小, 集中度低, 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制约着建材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十一五”以来, 全行业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先导, 以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为重要突破口, 打响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攻坚战。根据国家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工作的通知精神, 省级建材工业主管部门结合云南水泥工业发展实际, 本着“分类指导, 分步实施”的原则, 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2 000万t的目标任务, 并下达了具体的分解计划,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同时深入各地区各企业宣贯政策, 了解情况, 听取意见, 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排忧解难, 为关停转产出谋划策。由于措施得当, 工作到位, 广大企业积极配合, 淘汰工作顺利推进。5年间, 全省累计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2 558万t, 超额27.9%完成淘汰任务, 共拆除废毁水泥熟料生产线231条。其中, 中空窑已全部拆除, 湿法工艺熟料产能减少至26万t, 立窑工艺熟料产能降至900余万t, 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大力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同时, 先进生产力发展速度逐年加快。5年间, 全省建成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57条, 新增熟料生产能力3 881万t。尤为可喜的收官之年, 竣工投产生产线多达16条, 新增熟料产能1 232万t, 新增熟料产能减去淘汰产能, 净增640万t, 是产业结构调整以来, 新线建成运行和新增产能最多的一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由“十五”末期的32%直线上升至84.65%, 增幅提高52.65个百分点。国家水泥工业产业政策规定“到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70%以上”的发展目标早于2009年提前实现。全省16个州市中, 已有14个州市拥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最大日产规模提高至5 000t。企业平均生产规模由“十五”末期的20.4万t增长为34.3万t, 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平板玻璃行业通过淘汰“小平拉”发展“大浮法”, 企业数由“十五”末期的4户增至8户, 日熔化量达1 710t, 总产能提高至1 090万重量箱, 较“十五”末期增长3.3倍。浮法玻璃产量比重上升至89%。
墙体材料行业多管齐下从根本上改变行业散、小、乱的面貌, 通过完善配套政策, 推行市场准入, 制定“禁实”目标, 加大项目投入, 强化市场监管等有力措施, 积极发展新型墙材, 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型墙材项目相继投入生产, 在利用工业废渣, 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十一五”收官之年, 全省新型墙材生产能力达170亿块标砖, 占墙材总产能的65%以上, 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行业。
建筑陶瓷企业向原料集中地集聚, 向工业园区集聚, 基本形成了布局相对集中的发展格局, 生产能力由“十五”末期的3 200万m2提高至8 700万m2, 增长2.72倍。易门陶瓷工业园区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认定为“中国西南建筑陶瓷生产基地”。
石材行业依托丰富的天然资源, 通过从省外引进资金, 引进技术, 引进设备, 企业数量稳中有升, 规模普遍扩大, 设备不断更新, 不少加工企业的年生产能力超过10万m2, 部分企业在全国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全省建材工业先进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 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非水泥工业不断壮大, 主要经济指标在全行业的比重由“十五”末期的不足15%提高至22%左右, 全行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新态势, 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新跨越。
3 招商引资篇
结构调整与招商引资两轮驱动, 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和省内外资金成果丰硕。“十一五”以来, 全省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一路高歌猛进, 高位增长;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遍地开花, 高潮迭起;水泥制品、平板玻璃、建筑陶瓷、新型墙材、石材等投资项目入驻工业园区, 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建材工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5年间, 全省建材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8.35亿元, 年平均增长45.59%。其中, 水泥工业完成207.67亿元, 年平均增长41.02%。2007年以全国排名第二、西部排名第一的业绩令行业瞩目。开局之年, 百年华新瞄准滇川交界丰富的水电开发资源, 率先抢占云南高地, 在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门户昭通市建成4 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成为第一个在云南边疆投资建厂的省外大企业 (集团) 。经过短短几年发展, 华新已在滇中、滇东北、滇西北、滇西南成功布局, 品牌认知度日渐突显。华新挺进红土高原, 为推动云南水泥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书写了亮丽的一笔。
2007年11月, 云南省人民政府与世界水泥巨头—法国拉法基集团在昆明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扩大建材行业战略合作协议》, 明确了拉法基作为云南建材工业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参与建材工业的结构调整。拉法基与香港瑞安联姻, 通过洗牌重组与建设新线相结合, 水泥产能急剧扩充, 成为全省第一家产能过千万吨的领跑者。新加坡三德、浙江红狮、宁波科环等知名企业看好云南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纷纷南下选址建厂。
最先踏上云岭大地的行业首领海螺集团, 终于在“十一五”收官年之夏驻足红土高原, 在边陲重地保山龙陵划地投资, 第一期2 500t/d生产线于国庆前破土动工, 引来业内的注目和热议。
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 本土优势企业 (集团) 苦练内功加快发展。昆钢水泥建材集团以强劲的后发态势迅速扩张, 兼并整合有声有色, 新线上马热火朝天, 水泥产能直线飙升剑指1 000万t, 触角遍及云南大半。红塔滇西、云南远东、丽江永保、思茅建峰、宣威宇恒、云南壮山、文山兴建等企业建二线、建三线, 或异地投资建厂, 区域龙头作用突显。电力、煤炭、建筑等行业投资者也纷纷涉足水泥行业, 有的投资建厂, 有的兼并收购, 助推着水泥工业发展。
4 节能减排篇
仅次于冶金、化工、火电, 在全省六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中位列第四的建材工业, 节能减排任务繁重而又艰巨。
为积极推进建材工业节能、减排、降耗, 根据云南省“十一五“节能约束性目标任务, 全行业确立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 加强产业之间和企业之间链接, 加强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企业管理,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节能减排方针。省建材工业行业协会结合云南建材工业实际, 编制了《云南省水泥行业能效对标指南》、《云南省平板玻璃行业能效对标指南》, 把各工序能耗节能目标分解为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 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本着“企业主体实施, 协会具体指导, 政府大力支持”的基本原则, 积极推进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开展能效对标管理活动。通过能效对标活动的有效实施, 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 挖掘了企业的节能潜力, 完善了企业各项节能减排规章制度, 加强了用能设备监测和管理, 落实了节能减排技改措施, 促使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主要单位产品能耗、主要工序能耗有较大幅度下降。列为全省“双百”重点能源审计单位的40余户建材企业, 通过对综合电耗、综合煤耗、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等多项指标考评, 所有企业均按要求通过了能源审计, 为完成云南省“十一五”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尽到了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至2010年, 全省水泥行业可比熟料平均综合标准煤耗控制在135kg标煤/t以内, 在2005年165kg标煤/t的基础上下降18.2%;可比熟料平均综合电耗控制在78KW·h/t以内, 在2005年91KW·h/t的基础上下降14.3%;可比熟料平均综合能耗控制在145kg标煤/t以内, 在2005年173kg标煤/t的基础上下降16.2%;全能水泥生产企业可比水泥平均综合电耗控制在120kg标煤/t以内, 达到了国家标准GB16780—2007《水泥单位产品能耗限额》规定的现有水泥企业限定值。平板玻璃企业的熔窑热耗普遍控制在每千克玻璃液热耗8 200千焦以内, 每重量箱玻璃平均综合能耗控制在20.5千克标煤以内。
通过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全省建材工业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5年间, 水泥行业消纳冶金、化工、火电、煤炭及相关行业的各类矿渣、磷渣、电石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和城市建筑垃圾6 136万t, 占全省固体废弃物利用量的58%以上;新型墙材行业累计消纳各类工业废渣1 460万t, 占全省建材工业废渣利用量的29%以上。
与此同时, 余热发电技术在水泥行业推广运用。第一个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炉进行纯低温余热发电节能技术项目于2008年开春在红河水泥公司投入运行。紧随其后, 保山嘉华水泥有限公司4.5 MW余热发电系统顺利建成发电, 在熟料产量达到3 000t/d的情况下, 系统发电功率可达4.32MW, 节能减排效果明显。2009年, 昆钢嘉华水泥公司、宣威宇恒水泥公司、红塔滇西水泥公司等多条余热发电装置投入使用。2010年4月, 全省第一条中日合作2 500t/d熟料配套建设6 MW纯低温余热发电示范生产线在云南壮山实业有限公司并网发电。随后, 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节能示范项目现场交流会在该企业召开, 30余户新型干法生产企业前来学习取经, 示范带动效应显著。同年, 宜良红狮、华新昭通、华新东川、红河紫燕、临沧镇康等多家企业的余热发电装置投产运行, 全省水泥行业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并网发电企业增至10余户。
正是由于全省广大建材企业和职工学习、宣传、运用节能减排知识不断深入, 节能减排意识不断提高, 节能减排行动不断落实,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的“云南省百万职工节能减排知识竞赛”中, 建材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 杀入决赛, 在强队争雄的决赛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 充分展示了建材职工的才干和风采。
5 创先争优篇
伴随着建材工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全行业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树行业形象、创知名品牌、出科技成果成绩喜人。
广大建材职工以主人翁姿态辛勤劳动, 忘我奉献, 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十一五”以来, 全省建材行业喜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的集体和个人成绩突出。其中, 1户企业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状;4名职工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获得云岭优秀职工和省五一巾帼标兵称号职工4人;2户企业、8名职工作为全省建材行业的突出代表, 被国家人事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评为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 受到隆重表彰;19名职工喜获全省建材行业五一劳动奖章。
全省建材行业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加快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功不可没。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十一五”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表彰大会, 隆重表彰全省100户优强企业、100名优秀企业家, 建材行业7户企业和6名企业家获得“双百”殊荣。
经云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评选并向全社会公示确认, 水泥行业共有15个产品被评为云南省名牌, 较“十五”时期新创9个名牌。依次为:上登牌、石林牌、红河牌、永保牌、红山岩牌、壮山牌、野象牌、共创牌、星星牌、老君山牌、兴建牌、同乐牌、红塔牌、祥龙牌、滇东牌。
“十一五”以来, 全省建材行业共申报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和科研攻关项目47项。其中, 荣获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二等奖2项, 三等奖3项, 获奖项目名称分别为:新型干法窑生产低热微膨胀水泥的试验研究、无能耗粉尘呼吸收尘装置、玻璃对角线自动检测装置的研制、高强度钢化玻璃产业化开发、建筑节能玻璃产业化开发。荣获全省建材工业行业技术革新奖获奖项目24项, 其中, 一等奖6项。专项科研深入开展, 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积极推进, 小改小革成果不断涌现, 2项成果喜获全省职工技术创新一二等奖;143个优秀成果在全行业QC小组成果发布会上获奖。一个个科研成果和技术革新项目, 凝聚着广大建材科技工作者、企业技术人员及职工的智慧和创造, 有力地推动了全行业的技术进步。
6 前景展望篇
“十一五”的成绩令人振奋, “十一五”的发展让人自豪, 站在“十一五”厚重的基石上, 云南建材工业昂首阔步迈入“十二五”。
迈入“十二五”, 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的大潮, 已然在云岭大地涌动。《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 要以更大的气魄谋划“十二五”, 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入“十二五”, 把握一个主题, 贯穿一条主线, 紧密围绕建设民族文化强省, 绿色经济强省, 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 坚持强基础, 转方式, 调结构, 保投资, 促开放, 快发展, 大力推进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跃上新台阶。
为实现上述目标, 全省将通过大规划带动大投资, 大投资拉动大建设, 大建设促进大发展, 以构建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重点, 继续加大公路、铁路、机场、水运、水利、电力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在沿边8个州市的25个边境县实施“富民兴边”工程。“十二五”开局之年, 全省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 610亿元, 较上年新增1 100亿元以上。将新开工建设中缅油气管道云南段、中国—老挝国际铁路、沪昆高速铁路长沙至昆明段、泸沽湖机场、红河机场、龙陵至瑞丽、宣威至普立等多条高速公路, 确保在建的52条二级干线公路全部竣工。“十二五”期间,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年平均15%以上的增幅。
如果说“十二五”是云南经济社会实现更大跨越发展的攻坚期;是构建面向西南开发桥头堡的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 那么, “十二五”更是建材工业大有作为的黄金期。构建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契机, 为建材工业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难得的重大机遇。
【十一五民政事业报告】推荐阅读:
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10-05
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状况08-08
霍林郭勒市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汇报11-16
政府换届考核报告十一五述职06-14
十一五05-25
永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 “十一五”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的报告11-20
“十一五”规划教材09-01
遂宁市教育局关于调整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标的通知07-13
十一五水利发展规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