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状况(通用8篇)
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篇1
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显著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级教育规划目标基本全面实现,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全面实现
(一)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2005年以来,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超过了发达国家96%的平均水平。2010年,全国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1%,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分别比2005年提高5.1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目标基本实现。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着力建设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6年起全面免除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8年秋季,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这标志着我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实现。
(二)学前教育普及取得突破性进展,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规模达到2976.7万人,比2005年增加797.6万人,增长3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6.6%,比2005年大幅提高了15.2个百分点,“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5%以上”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三)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发展,体系结构趋于合理
201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为4670万人,比2005年增加639.6万人,增长15.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2.5%,比2005年提高29.8个百分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68.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51.9%,比2005年提高8.2个百分点。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在校生规模达到451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基本相当”的目标已全面实现。
(四)高等教育规模突破3000万人,普及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2010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比2005年增加805万人,增长35%,超出规划目标105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为2232万人,比2005年增长42.9%;研究生在学人数为154万人,同比增长56.9%;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为536万人,同比增长22.9%。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
率达26.5%,比2005年提高5.5个百分点,比规划目标高出1.5个百分点。从2007年起,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五)成人教育与培训蓬勃发展,终身学习蔚然成风
2010年,高等教育培训注册学生263.7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108.7万人次,增长70.2%;中等教育培训注册学生5291.9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8.1万人次,增长0.2%。2010年,全国资格证书培训注册学生493.6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44.5万人次;全国岗位证书培训注册学生561.4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45.0万人次。中、高等教育培训的发展为终身教育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对促进人的终身学习、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六)办学体制改革逐步深化,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为满足全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超过11.8万所(不含教育机构),比2005年增加近4.2万所;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在校生为3393万人,比2005年增长67.6%。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占同级教育比例继续提高。
2010年,全国民办高校总数达到676所(含独立学院323所),民办普通本专科在校生466.5万人,是2005年的2.2倍,占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20.9%,比2005年提高了8.6个百分点。
201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民办学校为5622所,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达到537.1万人,比2005年增加156.1万人,占全国高中阶段1[1]在校生的12.7%,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有民办幼儿园10.2万所,民办学前教育在园(班)幼儿为1399.5万人,比2005年增加731.4万人,增长1.1倍,占在园(班)幼儿总数的47.0%,比2005年提高16.3个百分点。
二、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
(一)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增强
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16502.7亿元,比2005年几近翻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12231.1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1.4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3.59%,同比提高0.80个百分点。
2.各级教育投入水平不断提升,为教育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09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分别为3358元、4332元、3758元、4263元、8542元,分别是2005年的2.5倍、2.9倍、1.9倍、1.9倍和1.6倍。
3.教育经费投入结构不断优化,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十一五”期间,我国义务教育被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预算内拨款2009年达6357.6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151.4%,占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87.7%,同比提高了16.6个百分点。
4.关注弱势群体,帮困助学体系不断完善
“十一五”期间,各级教育帮困助学体系不断完善,以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和以风险补偿金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已经形成,每年300多亿元的资助资金覆盖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500万名大学生。
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2010年秋季学期起,免学费政策扩大到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安排资金设立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教师队伍层次结构不断优化,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基础教育教师学历基本达到国家法定标准
“十一五”期间,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一直保在98%以上,基本达到《教师法》规定的最低标准。2010年,全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达94.8%,基本达到《教师法》规定的标准。
2.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实现较快增长
2010年,地方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33.3%,比2005年提高了12.2个百分点。全国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为21.4%,比2005年提高9个百分点。
3.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
2010年,普通高校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为57.1%,比2005年提高16.8个百分点;其中,普通本科院校为67.8%,同比提高20.5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为32.3%,同比提高15.3个百分点,均大大超过《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合格标准。
4.高层次人才建设取得新进展
“十一五”期间,高校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3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3人,分别占增选数的56.25%和40.74%。
2010年,全国高校有中科院院士310人、工程院院士278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72%和37.02%;高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357人,占全国总数的67%。
截至2010年,面向海内外遴选支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804人,培育支持高水平创新团队391个,培养支持5643名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了十余万名青年骨干教师。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带动了教育现代化发展
“十一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初步建成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高等优质教育课程资源库和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纯IPv6互联网(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ERNET2主干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运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初步构建了一个惠及1亿多农村中小学生的远程教育网络,着力缩小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数字鸿沟。
各级各类学校现代教育装备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77%的高中、46%初中均已建网,普通高校每4.6名、中等职业学校每7.6名、普通高中每9名、普通初中每16名、普通小学每24名学生就拥有1台教学用计算机。
三、人才培养和科研成绩突出,人力资源水平明显提高
(一)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十一五”期间,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累计输送了5486万名毕业生,极大地改变了劳动者队伍的素质结构。其中研究生累计毕业166.7万人,年均增长15.1%;普通本专科累计毕业2443.7万人,年均增长13.4%;中等职业教育累计毕业生2875.6万人,年均增长9.5%。
(二)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
2009年,我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数达到9830万人,位居世界第二;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5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
9.9%;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4年,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于高中三年级以上水平。
(三)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1.加强高校创新基地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目前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37个,占总数的62%;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583个;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102个,占总数的30.5%;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共有27个,占总数的29.7%。
2.强化竞争前培育,加强高水平海外合作
“十一五”期间我部共资助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1877项,投入经费超过2亿元。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资助课题数由6000多项增加到11011项。2006年-2008年期间分批共设立了126个创新引智基地,17个培育基地,累计投入经费11.8亿元。
3.高校科技竞争力稳步增强,取得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
“十一五”期间,高校承担了30%左右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6-2010年,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973计划项目232项,占总数的56.7%;承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18项,占总数的49.4%;承担863计划课题4376项,经费75亿,占总数的30%;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55项,经费46亿元,占总数的20%;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523项,占总数的81.05%,重点项目1272项,占总数的66.88%。
“十一五”期间,全国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02项,技术发明奖151项,科技进步奖711项。2010年的国家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70%。高校授权专利数累计达115489件,年均增长40.1%。
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
(一)留学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生人数迅猛增长。2010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28.5万人,比2005年增长140.2%;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3.5万人,比2005年增长285.4%。截至2010年底,以留学生身份出国,在外的人员有127.32万人。2010年,来华留学生人数为26.5万人,比2005年增加12.4万人,其中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占40.5%,同比提高了8.7个百分点。
(二)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稳步增加
目前,我国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设立了18个双边教育高层工作磋商机制,构建了若干双边及区域性教育合作与交流平
台。签署并尚在执行的教育合作协议达154个,正在实施的政府间教育合作项目共有77项。与3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40多个重要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了大量的项目合作。
中外合作办学与高等学校境外办学稳步发展。目前,国内经审批机关依法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1200多个。截至2010年12月,全国23所高等学校举办境外办学项目达到56个。
(三)汉语国际推广取得新突破,教育对外援助成效显著
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经在96个国家(地区)设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汉语桥”大学生比赛已举办九届,中学生比赛已举办三届,为弘扬中华语言文化,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发挥了巨大作用。
目前,我国建立了10个教育援外基地,在10所高校成立非洲研究中心,实施了“非洲高等教育国别研究工程”并开始选派涉非专业研究生赴非留学深造。
(来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篇2
1“十一五”期间疾控事业发展成绩
1.1 十一五期间全市疾控体系整体建设得到显著加强
1.1.1 财政保障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财政投入到疾控工作上的经费从2006年的7 727.88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2 507.07万元。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2006年按每户籍服务人口15元提高到2010平均每常住人口(包括外来流动人口)27元,有的地区达到了人均30元的标准。由于投入到各条业务线上的经费逐年不同程度上的增加,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强大保障。
1.1.2 硬件建设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加强了对疾控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北仑区、江北区、鄞州区和慈溪市的公共卫生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1.1.3 队伍建设
2010年,宁波市各级疾控中心在编在岗人数为571人,接近1人/万户籍人口。乡镇(街道)卫生防保人员数由2006年的852人增至2010年的1 097人,村(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从2006年的4 398人增至2010年的4 438人。在此基础上,宁波市疾控系统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由2006年的214人增加到2010年的360人;副高及及以上职称人员从2006年的93增加到2010年的137人,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1.2“十一五”期间全市疾控系统业务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疾控系统以创一流疾控中心为目标,在确保常规基础性工作落实完成的同时,重点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探索出一些具有宁波特色的工作,使区域疾控综合实力有了显著增强。
1.2.1应急能力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疾控队伍的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得到明显的完善和提升。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队伍等方面得到全面加强,成功应对了百余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凸显了全市应急能力的提升。
1.2.2 检验能力
通过对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和加强能力建设,使实验室在突发事件处置及健康相关产品质量检测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宁波市系统各单位实验室平均检测项目数为296项,其中市疾控中心检验检测项目数为523项;2010年系统各单位实验室平均检测项目数达到了370项,其中市疾控中心检验检测项目数为847项目。
1.2.3 疾控能力
围绕以疾病监测为主的发现能力和以现场调查、实验室检验检测为主的处置能力加强建设,使疾病防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保持平稳并呈持续下降趋势,有效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等重大疫情的发展,有效控制了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疫情快速蔓延,并提前达到国家控制目标,地方病防治成果继续得到巩固。扩大免疫规划扎实推进,免疫理念和范围不断扩展。慢性病防控取得可喜进展,高血压、糖尿病等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开展,健康教育转变传统方式,社会合力逐步形成,社会资源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取得明显成效等等。
1.2.4 创新能力
“十一五”期间,通过狠抓重点,注重创新,系统创新性工作得到蓬勃发展,有多项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高度关注并得到推广。如预防接种星级门诊建设理念、以“全科疾控”为代表的社区疾控工作责任团队、免疫预防信息化系统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星级档案、流动儿童现场建卡模式等等。
1.3“十一五”期间全市疾控系统科研教育理念得到全面贯彻
“十一五”期间,全市疾控系统始终坚持科教工作在疾控工作中的核心位置,通过营造科教工作氛围提升业务骨干科教工作意识。2004年以来,市疾控中心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全系统的科教大会,对系统科教工作进行总结、表彰,系统各单位通过把优秀骨干选送到境内外相关单位进修学习、把高端学者请进来授课等措施,激励广大疾控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教兴中心”建设工程,促进防病工作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推动全市疾控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1.3.1 科教工作理念得到贯彻
“十一五”期间,系统各单位在科研培训工作上一直坚持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科学研究,特别是对当时的疾控工作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一些应用性的研究,为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中心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如市疾控中心小月龄麻疹研究,北仑区的流动儿童现场建卡研究项目、奉化市的麻疹研究项目、慈溪市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监测技术研究、鄞州区伤害合作项目持续深入开展等等,为进一步开拓疾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使科教工作得到深入贯彻。
1.3.2 合作交流渠道得到拓展
依靠科教创新、强化培训、注重合作与交流等,进一步促进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发展。特别是从2008年起,全市连续三年与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举办了三届公共卫生合作论坛,旨在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目前,与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的合作已深度开展。过去5年,仅市疾控中心就派出30余人次赴境外交流学习,为今后更大范围对外合作交流打下基础。
1.3.3 科研合作项目进一步开展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疾控系统科研合作项目获得重大突破的时期。不但成功申请到国家传染病防治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获得233.49万元科研经费资助;还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现零的突破,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成功申请到宁波市卫生科技专项“十一五”重大项目。科研工作在经费获取渠道上得到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广度也进一步扩展,课题数与课题负责人也在增多。先后与国家疾控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等有着良好的合作。
1.3.4 科研课题取得丰硕成果
“十一五”期间随着疾控系统对外合作层次的提升和合作范围的扩大,科研产出也越来越丰硕。2006年-2010年,系统立项课题总数达89项,获奖课题数达到46项;发表论文达1 189篇,其中一级杂志654篇,二级杂志535篇,SCI文章34篇。先后出版了12本专著,如《现场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2 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带来多重健康问题挑战
在老的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双重负担的格局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在这样情况下,疾控工作总体仍滞后于社会发展,跟不上因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而给疾控工作上带来的挑战。
2.2 系统内部对政策落实和业务开展上存在着不平衡现象
在对宁波市公共卫生政策的落实上,宁波市各地凸显不平衡,甚至差距巨大。此外,系统各单位工作在规范开展的程度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出现了工作规范不平衡、基层指导力度不平衡、创新工作不平衡、科教工作不平衡等等现象。导致各县、市(区)的疾控工作向社会向群众提供的服务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人群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3 社会合力尚未形成
疾控工作涉及到社会各部门,但在疾控工作社会合力上还尚未在地区之间、各个不同部门之间形成更有效的合力;2.4疾控中心面临的瓶颈依然存在首先是人员编制问题,“十一五”期间,宁波系统各单位正式编制普遍没有增加,人员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系统整体发展和全市公共卫生工作的有效提升。其次是工作用房不足。目前,除四个地区已建立了疾控中心大楼外,大部分机构工作用房和实验室用房明显不足,不但距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横向比较,也远远落后于国内其他同类城市的疾控机构和省内地市同类机构。
3 疾控发展建议
3.1 加强疾控管理
管理是科学,管理出效益。疾控工作今后的发展首要条件是要解放思想、加强思考,把管理工作与具体的实践对接,对过去老的模式进行调整,注重思维方式的实践性。特别是正在开展的单位专业技术人的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的实施尤其需要注意。由于这两项工作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利益,从目前的各种迹象来看,绩效工资的实施前的各种信息,给疾控工作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甚至还影响到队伍的稳定。这就需要管理者吃透政策、加强对上下沟通,把实施方案设计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团队力量,做到人尽其才。
3.2 注重能力提升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疾控系统一直强调疾控工作发现和处置两大能力的提升,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发现能力就是疾病监测能力,处置能力就是现场流调和实验室检测能力。今后一段时间,尤其要在疾病监测工作上根据实际工作继续调整和规范监测的项目、内容和流程,注重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在流行病学培训上注重“再提升”和五大卫生方面的培训。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要对检测项目的合理性、实用性进行调整,在网络实验室建设上要加强质量管理和实效性整合,充分发挥疾控系统实验室技术,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和提高实验室能力。
3.3 拓展疾控业务
疾控工作的基本职责是卫生部规定的七大职能,在很多职能并没有有效落实的情况下,新的《食品安全法》出台后,食品监测和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很多工作又明确落到疾控中心身上。所以,疾控中心自身要注重对疾控业务员工作的拓展,注重内容和内涵的拓展,在保证常规的业务工作如疾病监测网络直报、重大疾病防控、加强对基层工作的业务指导、规范免疫接种程序和质量等等高质量完成的前提下,对业务工作的内涵进行拓展,如加强成人接种门诊建设、提高监测数据分析能力等等。
3.4 注重医防整合
疾控工作未来的状态就是“预防为主”的理念为全社会所接受,在这个前提下全社会各部门都会参与疾控工作,最终形成“大疾控”模式。但这种模式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难以实现。现行能努力做到的是可以在卫生系统内部实现“大疾控”理念上的突破,特别是要在医防整合上要有明显的动作和措施,通过对社区层面的临床医生疾控知识的培训、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疾控工作加强考核,加强基层疾控和临床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等等,力争实现临床医生为疾控所用,提高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能力,真正做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基本卫生服务。
3.5 加强基层指导
“十一五”期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卫生部到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疾控工作从附属卫生工作的一部分逐步走向前台。特别是在政府提出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上,疾控工作越来越发挥出主力军的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上,要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工作将是疾控工作的主要阵地,很多重点工作如农村卫生工作、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工作的落脚点都在城乡社区,这就需要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不但是如何工作的问题,还涉及到疾控中心未来的发展问题,因为疾控工作不可能完全是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类的工作,而是要下沉、指导、参与基层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巩固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3.6 强化科研培训
在科研工作上,基层疾控中心核心思想是结合实际工作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特别是对当前疾控工作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一些应用性的研究,为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中心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继续以“科教工作带动业务工作,以业务提升促进科教工作”的思路加强科教培训工作,以业务的应用性研究来提升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晓青.对打造和推进“大疾控”文化品牌的思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01)5-8.
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篇3
编者按:《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历经研究起草、讨论修改、衔接论证、补充完善等阶段工作,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已由北京市档案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实施。《规划》作为全市“十一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2006年—2010年北京市档案事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十一五”时期全市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完成《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档案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使读者对《规划》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本刊特邀有关部门对《规划》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进一步推动《规划》的宣传、贯彻和落实。
【规划背景】北京市“十一五”市级规划体系共有54个规划,包括1个综合规划、13个市级重点规划、40个市级一般专项规划,较以往的五年规划有较大规模的缩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档案事业“十一五”规划仍被纳入了市级规划体系。
【解读】档案工作涉及各个领域和行业,是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市计委的帮助下,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被列为市政府专项规划,这在北京市历史上是第一次,而它对档案工作的推动力度也超过了以往任何计划。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国家档案局的监督指导下,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认真落实“十五”计划,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档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档案事业与首都各项建设事业结合得更加紧密,服务成效日渐突出。为进一步发挥档案事业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服务作用,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市发改委的帮助下?熏 经过市档案局的积极努力,《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再次被列入市级专项规划体系,成为市级规划体系中的54个规划之一。
【规划原文】档案法律规章不断健全,依法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市和区级立档单位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率达到90%。
【解读】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档案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市档案局将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推进: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班子中要有专人负责。二是切实规范执法行为。市档案局有30项执法职权,各区县档案局的执法职权也有20多项,这就要求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执法人员熟知岗位职责、行使职权的法律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及其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档案行政执法必须依据法定职权,不得失职和越权;档案行政执法必须遵守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擅断;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必须全面、准确和及时,不得断章取义和疏忽拖延;档案行政执法要尊重并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及时办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申办的事项。特别强调的是要进一步加大档案违法行为的发现和查处力度,多深入基层,多与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沟通联系,深入重点单位、问题多的单位进行检查,动员社会力量,寻找案源。三是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行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要通过制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档案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详细规定,使档案行政权力的运行始终处于公开、透明的监督之下。
开展档案执法检查是提高依法管理档案事业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十五”期间,市档案局以综合性和专题性检查的形式,每年都对市属单位进行执法检查,这对提高各单位档案工作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覆盖面不够广泛、一些单位成为“死角”的现象。“十一五”时期,市档案局对市属单位的执法检查活动将进一步向“范围广、影响大、效果好”方面深化。具体讲,就是准备对全市市属单位开展档案行政执法综合性检查活动,使执法检查的触角覆盖到各个市属单位。检查的重点是档案基础业务工作和提供利用工作。为此,市档案局将根据市属单位档案工作发展变化的情况,进一步修订检查标准,使其更加科学、规范,更具操作性。检查的方式将采取在各单位普遍开展自查的基础上,由市档案局联合市属单位档案部门组成若干检查组,集中一段时间,开展实地检查,目的是通过广泛发动和基层档案部门的实际参与,提高覆盖率,扩大影响面。检查之后,市档案局将根据各检查组汇总的检查情况报告,制发书面反馈意见,通报检查结果,以促进各单位领导重视并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全市市属单位依法开展档案工作的水平。
“十一五”期间,各区县档案局每年也将制定档案行政执法检查计划,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活动,并及时将检查计划与检查情况上报市档案局。区县档案局每年对区级立档单位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率应不低于总数的三分之一,“十一五”末达到总检查率90%的目标。
【规划原文】2010年,市档案馆机检文件级目录总数达到480万条,覆盖馆藏案卷88%。
【解读】“十一五”期间市档案馆将进一步加快馆藏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逐年推进的实施方案,在“十五”时期已开展馆藏建国后档案文件目录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每年新增43万条目录数据的建设速度,5年计划完成212万条目录数据的工作指标。按计划进度,市档案馆机检文件目录到“十一五”末将达到480万条。
【规划原文】“十一五”末,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50%。
【解读】馆藏档案数字化是加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信息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市档案馆自2002年开始这项工作,已经建成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照片档案和缩微档案在内的各种载体类型的数字化转换系统,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十五”期间,市档案馆共完成纸质档案数字化45万卷册、1693万页,占馆藏卷册总数的29.1%,照片档案数字化54174万张,录音档案数字化1249小时,录像档案数字化930小时,缩微档案数字化81万画幅,其中部分数字化成果已经在互联网上对公众提供利用。“十一五”期间,市档案馆将继续坚定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加大数字化成果对社会开放的力度。
【规划原文】档案馆室设施完备、功能完善,为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保障,市和7个区县档案馆完成改扩建或新建任务。
【解读】市档案馆设计于1985年,受当时条件和设计理念的限制,其建筑在面积和结构上已不能满足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一、目前库房容量已近饱和,而未来30年进馆档案将逐年增加。二、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档案数字化和网络建设等信息化用房的需求日益增长。三、为社会公众服务是档案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目前市档案馆不具备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的建筑条件。因此,市档案馆进行扩建或新建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档案工作发展的要求。扩建或新建的市档案馆将符合以下要求:一、要建设各类专门库房,按照规定对纸质档案、电子档案、音像档案、实物档案等不同类型和载体的档案分别存放,提高档案保管质量。二、要实现库房区、办公区、技术操作区、阅览区等工作区与生活区的物理隔开,改造或更新安全监控和报警系统、库房温湿度调节系统、消防灭火系统等安全设施。三、需要增加或建立公众分区阅览室、展厅、报告厅等公共服务场所,增加存包、休息、停车等配套服务设施,为利用者提供方便周到的人性化服务。总之,通过扩建或新建市档案馆,来创建高效、服务、亲民的公共服务型档案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市档案馆的整体功能。
“十一五”期间,部分区县也将档案馆新建或改扩建任务列入本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房山、延庆、通州、朝阳、门头沟、密云、平谷等7个区县档案馆将完成改扩建或新建任务。其中,门头沟、房山区档案馆应于2006年底前完成新建任务,密云、延庆县档案馆应于2007年底前分别完成改扩建或新建任务。
新馆建设必须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其中区县档案馆建筑面积要在6000平方米以上。各级政府要把档案馆建设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档案馆建设资金列入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档案馆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增强各种功能建设创造条件。
【规划原文】档案资源进一步丰富、馆藏结构科学合理,应移交档案进馆率达到90%。
【解读】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收集工作,建设内容丰富、结构科学合理的馆藏,是北京市各级综合档案馆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前提。
市档案馆自1958年建馆以来,不断加强和规范档案接收工作。目前已完成“文革”前档案的接收工作,“文革”后至1990年期间档案的接收工作正在稳步进行。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市档案馆建立了内容渐趋丰富、结构逐步优化的馆藏体系,已形成较独特的档案资源优势。这些档案资料跨越北京400余年的历史,真实地记载了北京近现代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脉络,特别是民国时期和建国后的档案,所反映的历史全貌完整,内容覆盖广泛,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活动、历史事件丰富而典型,具有极高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价值。
多年来,北京市各级档案局馆不断加强接收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如制定《北京市档案局关于加强北京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档案馆接收档案的规定》等行政规范性文件,为规范接收工作和丰富馆藏提供了重要的法规依据和政策支持。同时,各级档案馆始终围绕中心工作,主动参与,寓服务于接收工作中,卓有成效地开展了重大活动、重大专项和突发事件档案的接收工作,进一步丰富了馆藏。
鉴于公、检、法部门工作的特殊性,尚不能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向档案馆移交的任务,考虑此项因素,故“十一五”期间全市应移交档案进馆率可达到90%。
【规划原文】奥运档案收集齐全完整,按期移交进馆。
【解读】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是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围绕全市这一工作中心,开展奥运档案工作,确保筹备、举办2008年奥运会所形成的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是档案部门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也是相关单位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奥运档案工作分为奥运筹办机构档案工作、奥运工程档案工作和有关奥运任务承担部门档案工作三个方面。“十五”期间,市档案局将奥运档案工作作为重点任务,与奥组委有关部门、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等部门密切合作,形成了对档案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面临奥运筹备、举办、后奥运期平稳发展等重要任务,由此档案工作亦任务繁重而艰巨。各相关单位要提高对做好奥运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使档案工作与所承担的奥运会工作任务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完成。有移交任务的单位要按时向国家档案馆移交奥运档案。市档案局将继续加强与相关管理部门的联系,采取联合检查、实地指导、人员培训等具体措施,加大对奥运档案工作的监管力度,确保北京市筹办奥运会所形成档案完整、系统与安全。
【规划原文】新上岗档案人员培训率达到100%,继续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解读】为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各级档案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档案业务人员培训工作的意见》,做好档案人员培训工作,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首先做好岗位培训工作。随着机构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档案管理岗位人员变动频繁,新组建单位较多,使得档案人员队伍每年都有一部分新上岗或在岗尚未接受专业知识培训的档案人员。针对这种情况,每年年初,各级档案行政部门将向市、区直属单位普发培训通知,对有培训需求的档案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使新上岗档案人员培训率达到100%。其次做好继续教育工作。为适应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市和区县档案局将结合档案工作的实际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分别针对初级、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将突出“新”字,“十一五”时期将以档案信息化知识为重点,以档案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为教学内容,不断补充、拓展和更新档案专业人员的科学技术知识,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继续教育培训是有针对性的,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要根据北京市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具体情况确定,采取轮流培训的方法,确保继续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档案干部培训中心将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一、加强教学研究。及时掌握档案工作发展动态,做好档案培训需求调查,针对学员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及工作需求设计出科学的培训方案。二、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在聘任教师方面,根据兼职教师聘任制度规定,择优聘任教学水平高、档案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任教,并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训与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培训管理方面,实行考勤、考试制度,保证教学秩序。三、做好培训分析总结工作。通过发放学员信息反馈表,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教学形式、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反馈情况加以认真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改进工作,使培训工作更加贴近档案工作实际,满足档案人员需求。
【规划原文】档案服务的影响不断扩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全面提升,全市国家档案馆举办百个档案展览。
河源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篇4
http:///index.shtml河源市人民政府网
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打造“四个河源”、争创“五个城市”、完成“八大任务”,全面推进我市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编制这一时期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河源市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及《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2004--2010年)》,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机遇
(一)“十五”时期教育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河源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开拓进取,积极推进各项教育改革,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市教育事业在“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基础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2005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 1813所(其中普通中小学1579所,学前教育215所,特殊教育1所,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12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1所,成人高等院校5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 660148人(其中大专学生5790人,中职学校在校生14096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640262人)。由于“十五”时期我市基础教育进行了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对比“九五”期末的2000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减少24所,但在校生增加37367人。
2.学前及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巩固和提高。
2005年,全市有幼儿园215所,比2000年增加93所,在园幼儿61287人,幼儿入园率为48.74 %。2005年,全市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88%,比2000年提高0.25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8.02%,比2000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5.24%,比2000年提高14.97个百分点。
3.高中阶段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十五”时期,我市的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十五”期末,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53%。2005年,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50476人,比2000年增加23217人,净增长85%;每万人口普通高中在校生151.48人,比2000年增加66.82人。同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4096人,比2000年增加2582人,净增长22%。
4.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1年,老隆师范学校升格改制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招收全日制大专生。2004年,占地1500亩、位于河源市区的河职院新校区正式落成。2005年,河职院实现了办学规模的飞跃,在校全日制大专生达到5790人。
5.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全市教育系统大力实施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高校“特聘教授岗位计划”和“千百十工程”,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的数量逐年递增,学历水平明显提高,职称结构渐趋合理。2000年至2005年,全市小学专任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由 14.38 %增加到61.31%;初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从2.79%增加到20.39 %;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从34.85%提高到67.08%。2005年,全市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2.46%,比2000年提高22个百分点;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67.08%,比2000年提高32个百分点。
6.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办学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办学主体日趋多元化,民办学校得到较大发展。全市已批准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185所,其中高中2所(含1所中职学校),初中3所,小学5所,幼儿园176所,在校生(幼儿)31603人。管理体制改革有了新的突破,“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7.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005年,全市中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410万平方米,比2000年的357万平方米增加53万平方米。小学生均图书13册,中学生均图书22册。全市教学仪器总值达 10595.7万元,比2000年增加5805.2万元;拥有电脑室405个,计算机17641台,语言实验室253个,电教室158间,多媒体教学平台550多个,基本配齐教学仪器学校962间,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61%。2005年,全市拥有省一级学校 13所(含2所省重点中职学校),市一级优质学校 70 所,市一级幼儿园11所。中小学在市一级以上学校就读的学生115198人,占中小学生在校生数的19.9%。“十五”时期,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得到推进。2005年,河源教育信息网络中心正式开通,教育资源库建设和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初见成效。
8.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2001至2005年,全市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入各级各类大专院校共48842人,其中升入本科院校13436人。2002年,我市启动源城区、连平县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秋季,我市全面启动普通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稳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全社会和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05年底,全市拥有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所。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校企合作办学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特色更加鲜明。9.教育投入明显增加。
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初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00年以来,全市教育经费投入呈较快增长趋势,“三个增长”基本上得到落实。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由2000年的16.2%上升到2004年的23.3 %。积极贯彻执行教育收费政策,全面实行“一费制”,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十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全市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从规模、质量、水平和效益来看,仍然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
1.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
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全市高质量、高水平“普九”工作的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依然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异较大。
2.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
高中阶段教育总体规模偏小,结构不够合理。2005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仅为65.2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53 %,远远落后于先进市。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短缺,优质学位依然紧张,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规模质量仍未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高。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其普通高等教育规模仍然偏小,层次结构有待调整,学科专业不尽合理,办学、教学质量有待提高。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偏弱,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数量偏少,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偏弱,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率亟待提高。
4.师资队伍总体素质亟需提高。
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改革发展仍然不相适应。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数量不足,老龄化问题较严重,整体水平不高。中学专任教师学历水平仍然偏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缺少高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5.教育投入仍然不足。
“十五”期间,我市教育经费投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仍然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稳定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形成。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渠道单一,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的保障水平较低;普通高中发展资金缺口大;职业教育投入少,机制不活;高等教育经费不足,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6.终身教育体系有待健全。
县城以上城市各级各类社区教育机构尚不健全。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与物质投入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农村三级成人教育网络有待健全。终身教育观念尚未真正深入人心,尤其是未能真正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自觉意识。非功利性的终身教育内涵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十一五”时期教育事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十一五”时期,我市教育在面临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国力的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推进,教育战略地位必将越来越突出,国家的财政和投资政策也必将进一步向教育倾斜;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质量人才是我省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加快教育发展必将摆在现代化建设的优先位置,推进我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必将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政策和经费方面的保障;随着我市工业立市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必将推动教育结构的调整,为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要求
“十一五”时期,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以人为本、体制创新、协调发展、分类指导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及其《实施意见》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构建适应我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为我市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十一五”时期我市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进一步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加大对教育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着重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高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加大培训力度,打造素质优良师资队伍,加强教育督导,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三、“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007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5%以上。至2010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入学率达到98%以上;全市建立6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每个县区各1所)。
(二)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发展
2010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达75000人,市一级以上普通高中在校生占普通高中在校生的90%以上。至2010年,全市新建或扩建完成12所符合《广东省普通高中办学基本标准》、在校生2000人以上的普通高中学校(市区2所,各县各2所)。至2010年,全市省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达到12所(其中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3所以上)。
(三)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至2010年,通过政府投资办学和吸引社会力量办学等多种形式,在市区新办2-3所学生规模3000人以上,学科设备齐全,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县区重点办好一所学生规模1800人以上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至2010年,全市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到6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到3所。“十一五”期间,全市中职学校每年招生力求增长15%以上;至2010年,全市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人数之比力争达到4:6。
(四)努力发展学前教育与成人教育
积极发展0-3岁幼儿教育,规范3-6岁学前教育。至2010年,全市学前三年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70%以上。
努力办好市县各级电大,初步完善成人远程教育网络。至2010年,全市电大在校生达6000人以上,其中普通大专班在校生达2000人以上,业余大专班4000人以上。全市所有镇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达标率98%以上,其中30%以上要办成市级以上的骨干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五)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
继续完善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力争在2010年全面完成新校区所有基建项目。招生人数逐年递增,至2010年,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全日制大专生达到8000人,2020年达到12000人以上。
(六)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
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政策和体制,建立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的继续教育网络,积极发展幼儿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全市初步建成7个学习型社区(市直1个、每个县区各1个)。
(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至2010年,全市普通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要达到8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5%,省一级学校和示范性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达到1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要达到80%以上,其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要达到95%以上,本科学历要达到30%以上;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要达到100%,专科学历达到60%,本科学历达到10%。至2010年,全市完成10名名校长、40名省级以上名教师的培养任务。
(八)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篇5
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一)我区体育事业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我区体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人口逐年递增,2004年体育人口达到62%,人民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区、镇、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场地建设及健身设施有了明显改善;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竞技体育成绩保持京郊前列,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业训工作形成梯队结构,举重、柔道、田径等优势项目,成绩显著;体育产业发展较快,趋于区域化、规模化,2004年体育产业生产总值达到3.2亿元,已经成为我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增强国民身体素质,振奋地区精神,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必须看到,我区体育事业的规模还不大,总体水平还不高,与城八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竞技体育后备力量不足,高水平尖子人才较少,优势体育项目偏少,弱势项目亟待提高;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农村体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体育设施尤其是群众健身设施还比较落后;体育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有形及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不够理想;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正在建立并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适应。
(二)我区体育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06年至2010年,我区体育事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我区处于北京市整体规划中的东部发展带,我区将成为“十一五”时期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卫星城,其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无疑将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今后五年,我区将全面推进并实现“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绿色国际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我区经济将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将刺激体育需求的增长,体育消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将逐年增加。
“十一五”时期,我区将全面推进新城总体规划,必将加快我区重大体育设施的建设步伐,大大提升我区体育基础设施的总体水平,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创造更为优越的条件和环境。
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行,我区赢得了北京奥运会水上项目比赛承办权,使我区体育进入以筹办奥运会比赛项目为主要内容和特色的发展机遇期,为体育场馆建设和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为激发人民群众的热情和激励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
但是,机遇总是与挑战派生并存的,机遇的来临预示着更为艰巨的任务和责任历史地赋予了我们。我们要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紧紧抓住和利用好这一发展机遇,确立科学的发展观,以超常的胆略和付出,加快我区体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我区成功地承办奥运会比赛项目,为造福人民群众做出不懈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
二、指导方针与基本思路
(一)指导方针
“十一五”时期我区区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推动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努力开创我区区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抓住历史机遇,实现我区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立脚点,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我区区人民健康素质作为我区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
——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努力探索群众体育的发展规律和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全面提高我区体育的整体水平。
&
nbsp;——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积极推进我区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转变,塑造服务型政府。积极培育体育社团,加速推进体育的社会化、主业化、产业化进程。
——坚持我区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体育与我区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协调发展,体育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体,保障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地运行。
——坚持科技兴体、人才为本的方针,加大体育科技投入和科研力度,提高体育工作者科技素质,提升我区区体育工作的科技含量。
(二)基本思路
“十一五”时期我区区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深化体制改革与创新,创建一个平台,发展三条主线,开拓五个层面。
深化体制改革与创新: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加快我区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建服务型政府。培育以我区区体育总会为核心的体育社团管理体系,推进体育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
创建一个平台: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充分发挥体育局的政府职能作用,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整合各方面资源,搭建体育事业发展的有机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吸引各方力量投资,、开发、经营,形成良好的互惠互利、有机发展的协作关系,并使发展平台由小到大健康发展。
发展三条主线:一条是以奥运会的筹办为主线,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我区竞技体育发展基础,推进我区竞技体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健全面向大众的“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育服务体系,推动我区全民健身运动向深层次发展。三是以我区构建“产业富区”,促进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战略为主线,以体育健身娱乐业和体育竞赛表演业为主导产业,以发展我区特色体育旅游产业为目标,构建符合现代产业发展及现代体育发展规律的,特征门类齐全、结构与布局合理、设施完备、服务周到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促进我区体育产业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开拓五个层面:一是以打造我区体育品牌、创建体育健身娱乐精品区为核心的体育产业发展面。二是以构建奥运会场馆为最高层次,综合性体育中心为中间层次,城镇社区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为基础层次的相互协调、网状幅射延伸的体育场馆结构为目标的体育场馆设施发展面。三是以推进四条渠道的业余训练网络建设为基础,为北京市和国家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为目标,构建我区竞技体育发展面。四是以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完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为重点,构建我区群众体育发展面。五是以调整体育人才结构,加大人才培养为主线,采取资源整合、内引外联、强强联手措施,形成体育人才供需链,构筑体育人才培养和体育科技发展面。
三、“十一五”时期我区区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群众体育
(一)奋斗目标
全社会体育意识普遍增强,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健康向上的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活动成为全区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体育参有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全区体育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66%以上。全区人民的体质明显改善,成年人体质测定合格率超过80%,青少年体质明显增强。群众体育社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社会体育组织网络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二)任务和措施
群众体育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是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后五年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努力构建“政府管理、协会组织、社会兴办、全民参与、市民自治”的多元化、规范化、社会化的全民健身管理、服务、监测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群众体育的普及化、科学化、生活化。
1、健全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建立完善的区、镇(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居委会)三级社会化群体网络和管理体系。区、镇(办事处)、村委会(居委会)全部建立体育组织。杨镇、北小营、李桥三个镇申报全国体育先进乡镇成功,实现我区50%的镇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乡镇。继胜利街道办事处之后,光明街道办事处达到北京市体育先进社区标准。
——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组成的社会团体管理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社团作用,开展好相应人群的群体活动。区工会组织的每四年一届的职工运动会,反响很大,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健身热情,共青团、妇联也要创新思路、开展独具特色、形成传统的健身活动。
——加强区体育总会和各个协会组成的体育社团管理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总会和各级各类体育协会在群众体育活动中的桥梁、纽带和组织作用,逐步实现由现实体育局主办赛事过渡到体育局监管下的各协会自行组织赛事,有步骤地推进各级单项体育协会的实体化进程,形成社会办体育的格局。
——鼓励和支持乡村、社区、公园、广场等地群众自发形成的晨晚练健身站,并纳入社会管理范围。要积极引导在全民健身晨晚练辅导站的基础上创建一批社区群众体育俱乐部,胜利、光明街道办事处先行试点,市体育局将给予政策扶持。
2、加快群众健身场地建设,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
——加快镇、村体育中心和文体活动站建设。2010年,80%的镇建有体育中心,85%的行政村建有文体活动站。镇级体育中心要达到2500平方米以上,村级文体活动站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
——加快“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积极争取
北京市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分配的“全民健身工程”的数量,增加区、镇、村三级投入,科学地进行安排,2010年实现100%的乡镇、行政村、街道和社区委员会建有全民健身工程。
——精心设计和建设一批风格多样、布局合理的群众健身场地和设施,推进体育设施建设与社区建设、环境建设、园林建设相融合。“十一五”时期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北京市政府有关体育设施建设的规定,落实健身场地,保证人均0.3平方米,其场地工程与居住区工程同时规划、同步建设、同期交付使用。“十五”期间居住区体育设施未完成上述标准的,要在“十一五”时期完成建设指标。乡镇、行政村新建广场、公园,要配套建设健身场地设施。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及工业开发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满足职工健身需求,创建良好的健身场所。
——逐步改造和不断完善全区中学、小学、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成为北京市教育系统体育设施整体水平一流的典范。加强我区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在确保群众健身安全的情况下,寒暑假、公休日对外开放,使学校设施资源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3、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广泛深入地向前发展。
——坚持开展我区区每年一次“全民健身宣传周”、两年一次“全民健身体育节”活动。坚持改革创新,突出我区特色,内容丰富多彩,体现参与性。精心组织,年年翻新,成为我区有影响的大型活动之一。
——继续办好已经形成传统、形成品牌的标志性活动。如后沙峪杯春季环城赛、健身双球比赛、地税杯桥牌比赛、空港杯全国门球邀请赛、四年一届的职工运动会和两年一届的残疾人运动会等。
——发挥工、青、妇、社会团体及行业体协、各单项协会等体育社团的作用,组织举办具有各自特点,项目多样,适宜相对人群的体育健身活动,并形成传统赛事。
——乡、镇、局(公司)、街道办事处、行政村、社区(居委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经常开展喜闻乐见、突出健身实效、简便易行、生动活泼的健身活动。要积极举办各种社区间、家庭间的兼健身与竞技为一体的体育联谊、联赛活动,使“体育之家”、“体育社区”活动成为实质性、代表性的活动。
——征集、收纳、创编趣味体育项目,策划时代感强、形式多样的趣味运动会,以易于参与、趣味性浓和观赏价值高的赛事组织形式进入社区、乡镇、街道,打造具有我区特色的品牌赛事和项目。
——挖掘、整理、推广民族体育和民俗民间体育项目。如太极(剑、拳、扇)、秧歌、腰鼓、霸王鞭、高跷、旱船、舞幡、踢毽、风筝、抖空竹、舞龙舞狮等。加强对民族、民间体育的推广与研发,使其融于时代,更具生命力,更易于在大众中推广。以国际奥林匹克日或北京申奥成功纪念日为契机,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民族体育、民间民俗体育展示和表演活动,创造我区体育精品。
4、进一步明确并坚持“农村体育的重点在乡镇,青少年体育的重点在学校”。
——我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三,没有农民的健康,就难以实现全区的小康。农村体育工作要以提高农民身体素质为目的,以丰富农村体育内容为重点,乡镇为龙头,村民委员会为基础,农民体协为纽带,广泛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努力探索乡镇“特色体育”的发展途径。2007年和2008年将分别举行北京市农民运动会和全国农民运动会,这是检验和展示我区农村体育成果的大舞台,我们要全力以赴,精心组团,保证训练和比赛经费,实现市农运会“保二争一”的目标,实现我区农民运动员在2008年全国农运会上为北京市代表团夺取“三金”的目标。
——我区中、小、幼在校(园)人数为13万,将近全区人口的四分之一。学校体育是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关系到未来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全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保证全区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国民体质测定和监测系统。
——加强体质测试中心、站、点的建设。到2010年60%的乡镇、50%的社区、60%的局(公司)建立三级体质测试站。积极倡导中、小、幼建立体质监测站、点,2010年区重点中学及体育传统校全部建有体质测试站点。
——积极开展测试,逐步扩大受测面。采取集中、分散、巡回等形式,方便群众测试,逐步扩大群众受测面。2010年,城区测试人数达到辖区成年人人数的5%,农村达到2%。
——加强检测队伍建设,提高检测人员的测试、评价及体质研究能力,为群众提供因人而异的科学健身方案,使体质测试工作成为加快全民健身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步骤。
6、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重点培养锻炼指导型、技能传授型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到2010年,体育指导员达到3000人,全区100%的健身中心、晨晚练点都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强群众体育工作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定期举办培训辅导班,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技能传授能力,使他们成为开展文明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科学健身的辅导员和推广健身项目的生力军。2010年每个辅导站健身项目达到10个以上。
竞技体育
(一)奋斗目标
以2008年
奥运会和北京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运动会为契机,加快竞技体育发展,全面提升我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竞技水平,努力实现2006年北京市第十二届运动会有新的突破,2008年奥运会首获奖牌,2010年北京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的“三级跳”的目标,确立与我区创建现代化国际城市相适应的我区竞技体育发展地位。
具体目标是:竞技体育业训水平和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超额完成市体育局下达的优秀运动员输送人数指标任务;2006年在北京市第十二届运动会上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在全市排名保八争六,三个项目进入团体前三名,六个项目进入团体前六名;到2008年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获得金牌40枚以上,打破四项北京市少年纪录;我区区输送的运动员在全国运动会、亚洲运动会上获得金牌,2008年奥运会上力争获得奖牌;2010年北京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团体总体和金牌总数在全市排名保六争五,确立北京市体育强区地位。
(二)任务和措施
竞技体育是体育发展的重点,是体育事业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部分,是确立体育强区地位的重要因素,其核心是要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今后五年,体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是:发挥我区人才培养和业训工作的优势,全力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人才,创造有史以来最优异的成绩,为我区人民争得荣誉。
1、坚持体教结合,合理规划体育传统校布局,促进体育人才培养和业训工作梯队建设。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构建体教结合的良好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区体校龙头带动作用,调动全区35个体育传统校积极性,明确各自业训工作和人才培养、输送的责任和任务,形成以区体校为龙头,以我区一中、牛栏山一中、杨镇一中为重点,以全区35所体育传统校为基础的塔型、网状业训工作和人才培养梯队建设。
2、调整运动项目结构和布局,实施金牌战略、精品工程,金牌总分并举。由于竞技体育受到人力资源的限制,在项目设施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突出重点,扬长避短,集中力量发展符合我区实际的项目。
——继续巩固传统优势项目,打造我区体育精品工程。举重、柔道、皮划艇和田径中的子项中长跑、投掷、短跨为我区重点项目和优势项目。其中举重、柔道和皮划艇列入我区力争在全国十运会和2008年奥运会上夺取奖牌的精品工程。区体校担负着光荣而艰苦的任务,要充分利用北京市体育局已批准举重、柔道项目试办二级班的有利条件,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实现打造我区体育精品的既定目标,推动整个项目提高水平,不断扩大整体优势。
——努力提高潜优势项目竞技水平,扩大夺牌夺金的项目点。游泳、跆拳道、武术以及田径中的某些子项,从教练水平、训练条件、训练规模、人才储备以及以往在全国全市体育比赛中取得的成绩,已经具备了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条件。要优化结构,有取有舍,力争在2010年北京市第十二届运动会上成为我区夺牌夺金的又一个亮点。
——抓好基础项目和弱势项目建设,提高我区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球类项目一直是我区的弱势体育项目,但球类项目以其影响大、竞争激烈、观赏性强、普及率高,备受人们的关注。我们要立足长远,加大基础项目和弱势项目的建设。现在全区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手球等球类传统校共计28所,其中小学占17所。我们要从现在起,扎扎实实抓好球类运动项目,经过五年的努力,2010年前后将显现我区最具影响的球类项目的优势。
3、加强业余训练,提高训练水平。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按照“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已形成的业余训练网络,逐步改善业余训练条件,扩大业余训练规模。广开招生渠道,利用开办二级班的条件,面向全国招收、吸纳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扩大在训人数,业余体校常年训练人数400人左右。加强对体育传统校业训工作的合作与指导,建立良好的后备人才选拔、测试、训练和输送的体系。切实抓好我区组团参加全国及市级比赛的运动队的组建和集训工作,适当扩大运动员编制和集训规模,坚持“从难、从严、从实践出发、大运动量”的科学训练原则,提高集训质量,争取优异成绩。
4、实施人才战略,创建一支事业心强、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精通、乐于奉献的教练员队伍。进一步加强爱岗敬业教育,提高教练员素质。密切与国家柔道队和北京体育大学的合作,加强对现有教练员的培训,对优秀教练员和具有潜质的教练员送出去深造再学习,不断提高教练员科学训练水平。落实教练员学历教育、资格认证和岗位培训制度。合格上岗的教练达到100%,高级教练达到10%,中级教练达到40%,其余全部达到初级标准,100%的教练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加大考核力度,推动聘任上岗。体校内部实行全员聘任制,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向社会招聘优秀教练员,不断充实教练员队伍。为强化优势项目或开辟有潜力的新项目,可适当聘请和引进市级、国家级高级教练。调整教练员的奖励制度,加大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教练员的奖励,保证优秀教练员队伍的稳定。
5、加强体育专项医务队伍建设。体校、运动队和体育传统校都要成立体育专项医务站(室),保证运动员得到良好的科学运动量指导,并做好运动后体能的恢复工作,及时进行伤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6、加强体育科研工作,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运动技术水平。建立北京体育大学学习基地,强强联手共同进行科研和探索,科研重点是: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医务监督、少年儿童运动规律及成才因素。针对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优势项目在国家及市级大赛中实现“夺金”目标,成立专门的市场准入、工商登记、土地使用、信贷税收、劳动用工等方面提供便利。设立我区区体育事业发展基金,通过投融资政策,推动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体育,鼓励社会团体及各界人士对体育事业的资助和捐赠,拓宽投资渠道。
4、加强体育科研,加速体育科技进步,走科技兴体之路。利用与国家柔道队、北京体育大学、北体大中专学校的合作关系,联手共建我区体育科研基地和实验、实习基地。加强对群众体育的科学健身方法,竞技体育的科学训练、尖子人才培养、夺金项目进行科技攻关,推动科研成果在实践中的运用。利用科研基地开设体育人才培训班,重点培养高水平教练员。加大人才引进,建立“绿色”通道,根据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引进高级教练员、专业管理人员、企划人员及商务、中介等专业人才。
5、加强体育法制建设,优化体育发展的环境。体育法制工作要以推进行政管理法制化为重点,加强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要以贯彻执行体育法为重点,健全法制机构,增加机构人员编制,加大体育执法力度,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的水平.要认真做好体育安全、体育服务业开业以及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公益性体育设施的保护等检查监督工作,规范体育健身服务标准,保障体育消费者的利益。
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篇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一提法深刻表达了我国由经济起飞阶段转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社会和民众加速增长的文化需求;注意到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的大趋势,表现出一个执政党应有的全球视野和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注意到了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且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研究和制定十一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对于全面提升海盐的综合实力,推动我县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期间我县文化体育事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海盐的文化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
城乡文体基础设施普遍改善。绮园文化区地块规划开始启动、镇海塔修复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张元济图书馆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体育中心田径场建设和外部环境的整治及县城全民健身苑点的建成等等,从总体上全面提升了我县文体基础设施的水平。
农村文体建设得到加强。县镇两级政府以创建“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和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为抓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了农村文体设施建设的步伐。先后有2个(镇)被命名为省级“东海文化明珠乡(镇)”,有3个镇被命名为市级“东海文化明珠乡(镇)”,有1个镇被命名为浙江省体育特色乡镇和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县8个镇文化站中有省特级站2个、省一级站3个,五个镇建有健身路径,省三级站3个;镇文化活动阵地总面积7900余平方米,镇文化站图书室8个,藏书总量9.6万余册。
文艺精品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海盐滚灯、骚子书和海盐腔为代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发掘和继承。海盐滚灯经过九次创编,已经成为海盐的文艺品牌产品,在参加省市各类演出中频频获奖。2003年作为嘉兴民间文化唯一代表登上央视《同一首歌》文艺舞台,并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电影百花、金鸡奖颁奖晚会和嘉兴首届江南文化艺术节的演出。在2004年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上,海盐滚灯又先后在《风从东海来》大型艺术表演舞台上和第十三届“群星奖”广场舞台上频频亮相并获奖。
群众文体丰富多彩。县乡两级群众文体单位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广泛开展以广场文艺和体育下乡为主要形式的群众文体活动,5年来,先后举办全县性大型广场文艺演出150多场,参加演出的单位达1600多个(次),组织观众45万人次。组织国民体质测试活动4次,测试人数一千余人次;组织全县性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32次,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达13万余人次。特别是2003年开展的广场文艺进社区、电影放映进社区、图书借阅进社区、摄影画展进社区活动,更是使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获得了群众的一致称赞。2004年举办的首届农民文化体育节,以“享受文化、参与体育”为主题,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参与广泛、高潮迭起,真正办成了文化体育的盛会、农民群众的节日。文化体育节坚持改革,创新机制,按照“统一安排、分工负责、上下联动、各方配合”的原则,促进了文体与农民、文体与时代的结合,是创新文体活动组织形式的一次有益探索,必将在海盐文化和体育发展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文体产业进程加快。文体系统各单位利用本部门优势,发挥专业特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强化文体资源的合理配置,依托文体事业和文体业务,全面开展以文补文、多业助文活动,推动了文体事业的产业化进程。
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篇7
目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农村地区, 参保人数达8.35亿, 参保率达95%, 报销最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6倍。
“十一五”期间, 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 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47.7/1 0万下降到2009年的31.9/1 0万, 婴儿的死亡率也大幅下降, 总体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为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我国拉开了新一轮医改大幕。自2006年6月医改启动以来, 医改方案经历了近3年的酝酿、讨论和修改。2009年4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 》公布。新医改提出,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创新。
病有所医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 如今这一梦想变成现实。新医改作为一项惠及13亿人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 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奠定了基石。
构筑公共卫生防线, 让群众“少得病”
公共卫生是全民健康的重要防线。新医改提出,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其目标是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 最终使广大居民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从2009年开始, 我国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09年, 我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低于15元。
2009年6月, 我国启动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前, 已为2878万人补种乙肝疫苗, 为21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开展手术, 为98万妇女开展乳腺癌检查, 为149万妇女开展宫颈癌检查, 为319万农村妇女补服叶酸, 为627万农村妇女住院分娩提供补助。另外, 6个省份制定实施了消除燃煤型氟中毒方案。
“十一五”期间,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不断增强, 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目前, 我国已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38种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体系, 形成了疫情分析和定期发布制度。全国传染病报告及时率超过90%,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09年, 全球暴发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迅速成立了以卫生部牵头的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我国在全球率先研制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 接种人数超过1亿人, 最大程度地减缓了疫情扩散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有效减轻了疫情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
2005年, 我国向世界承诺2012年消除麻疹。随后, 卫生部制订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2009年9月, 我国启动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行动, 1亿多名城乡儿童免费接种了疫苗。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破解“看病难”
“大医院人满为患, 小医院门可罗雀”。由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城市医疗资源过度集中, 农村和基层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导致“看病难”日益突出。
“十一五”期间,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中央累计安排专项资金558.4亿元, 支持近5万个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 其中县级医院近2000个, 乡镇卫生院23000个, 村卫生室20000多个,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82个, 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16个。900所城市三级医院与2200所县级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 并通过培养培训、对口支援、执业医师招聘等多种手段, 改善基层服务条件,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破解“看病难”, 人才是关键。从2010年起, 我国计划在3年内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 基本实现城市每万名居民有1—2名全科医生, 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为此, 国家还免费为西部地区定向培养医学生, 今年已招收5000名农村免费医学生。
2010年2月,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公布, 标志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破冰起航。16个城市作为国家级试点, 各省 (市、区) 分别选择1至2个城市作为试点。
“十一五”期间, 各地公立医院纷纷推出优质服务举措, 例如电话网络预约挂号、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先诊疗后付费等, 方便了患者就医。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一位患肺纤维化病的李女士来复诊, 药费共计1406元。在刷完医保卡后, 她只支付了自付部分, 实际交款176元。目前, 在北京市1800家医保定点医院中, 1600多家已经开通门诊实时结算功能, 解决了1000多万人的“报销难”问题。
政府投入力度加大, 缓解“看病贵”
2010年6月2日, 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的病房里, 5岁的小飞燕因患先天性心脏病, 正在等待手术。她的父母是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万红村农民, 靠微薄的收入, 根本无法凑够手术费用。幸运的是, 她赶上了湖南省新农合儿童先心病医疗救治新政策, 因此成为第一批受益者。
2010年, 卫生部出台了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的政策。在试点地区, 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两类疾病6个病种纳入报销范围。根据规定, 新农合的补偿比例达到70%, 医疗救助基金还可对贫困患者再次补助。这是我国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日趋完善的一个缩影。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是新医改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 我国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超过4亿人, 加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8.35亿人, 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城乡居民超过12亿人。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是一项重大惠民政策。2009年8月, 我国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307种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 平均降价幅度达30%。目前,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在全国30%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 北京、天津、宁夏在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
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篇8
随着《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正式公布,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总结“十一五”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所取得的成绩,找出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力争在“十二五”规划中再上新台阶,实现转型升级,是我国钢铁行业必须承担的责任。
21世纪初,我国政府正式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2002年,辽宁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鞍钢作为国内钢铁企业第一个全面开展编制循环经济规划、系统设计、项目落实等系列工作。2005年济钢、莱钢、鞍钢、攀钢、包钢等钢铁企业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点工程单位。
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十一五”的不断探索,发展循环经济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节能减排水平提高,综合利用成果显著
“十一五”是我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5年,我国粗钢产量由3.53亿吨提高到6.27亿吨,年均增长12.2%。钢铁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满足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与此同时,钢铁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始注重钢铁制造流程新功能的发挥,即钢铁企业不仅局限于冶金材料制造功能,而且在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方面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在能源综合利用、节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
1.钢铁产品制造功能得到优化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产品总量满足国民经济需求,品种质量明显改善,钢材市场占有率由2005年的92%提高到2010年的97%。到2010年底,在统计的22大类钢材品种中,有17类品种自给率超过100%,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热轧薄宽钢带、冷轧窄带钢、镀层板带5类品种自给率超过90%。高磁感取向硅钢实现批量生产,2010年市场占有率超过50%;高强度汽车板市场占有率达到70%;核电用钢实现了国产化。钢材品种质量的提升增强了下游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90平方米及以上烧结机产能所占比例由67.9%提高到80.5%,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产能所占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吨及以上炼钢转炉产能所占比例由44.9%提高到56.7%,热轧宽带钢轧机由26套增加到72套,冷连轧机由16套增加到50套。国内一批重点大型钢铁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拓展能源转换功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吨钢综合能耗大幅下降
2010年与2005年相比,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由694千克标准煤下降至605千克标准煤,“十一五”期间下降了12.8%,实现节能总量4800万吨标准煤,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2)主要生产工序能耗逐年下降
“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主要生产工序能耗稳步下降,2010年与2005年相比,重点钢铁企业焦化、烧结、炼铁、转炉、电炉工序能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企业节能措施得当,成效显著。“十一五”重点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变化。
(3)二次能源回收及循环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2005年到2010年间,占钢铁企业二次能源回收总量70%的高炉、焦炉和转炉煤气的利用量逐年提高,损失率逐年降低。“十一五”期间,焦炉、高炉和转炉煤气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8%、3.8%、5.85%,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从47.5立方米提高到81立方米,企业自发电量占总用电量的比例增长了4.6%。说明我国二次能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3.水资源利用再上新台阶
(1)取水量逐年下降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粗钢产量增加了77.6%,年均增长12.2%。而钢铁行业取水总量却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30.38亿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25.77亿立方米,年均下降3.03%,累计节水91.01亿立方米。
钢铁行业“十一五”期间吨钢取水量也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吨钢取水8.6立方米下降到了2010年的4.11立方米,年均下降10.44%。
(2)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
新水利用系数和重复利用率反映了水资源利用效率。钢铁行业“十一五”期间水重复利用率逐年提高,新水利用系数逐年上升。水重复利用率由2005年的94.04%提高到2010年97.2%,提高了3.16个百分点;新水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4上升到2010年的0.58,上升了31.8%。
(3)节水技术措施多样化
“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在基本实现以直流改循环、建污水处理厂等粗放式的节水措施的基础上,随着节水工作的深入,逐步发展到采用节水工艺、节水系统及设备、水质稳定等措施。污水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处理回用、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等成为了主要途径。
目前钢铁行业普遍采取的节水技术、装备及措施主要有: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包括高炉干法除尘技术、干熄焦技术、转炉干法除尘技术、高炉渣粒化技术、钢渣滚筒法液态处理技术和钢渣风淬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焦化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冷轧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综合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等;冷却过程节水技术,包括高效空冷技术、加热炉汽化冷却技术、连铸喷雾冷却技术、蒸发式冷却塔等;科学合理的用水系统,包括分质用水系统、串级用水系统、循环用水系统、污水回用水系统等;采用非常规水资源,包括开发利用厂区雨水、城市污水、苦咸水、海水、矿井水等。
4.强化固体废弃物消纳功能,更加注重资源化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和增值化
“十一五”期间,重点钢铁企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2005年的89.4%上升到2010年的96.1%,增加了6.7个百分点。分类利用率统计。
“十一五”期间,不仅固体废弃物利用率普遍提高,综合利用的产值也有较大增长,说明全行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附加值在提高。
二、制约因素仍然存在,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我国钢铁行业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下,按照“资源化、无害化、最小化”的良性循环发展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有些方面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全行业旧有工艺装备仍占较大比例,环保治理、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的历史欠帐多,这些因素阻碍了行业循环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循环经济标体系尚未建立
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环保部和统计局已下发了《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提出了宏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建立衡量钢铁行业循环经济
的指标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时至今日,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仍未建立,这对评价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水平,促进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2.循环经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部分企业工序能耗未达到国家标准《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2010年,全国焦炉、高炉及转炉煤气放散量折合标准煤约454.5万吨标准煤。余热资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中低温余热资源利用方面仍有潜力。能源管理水平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虽然上升较快,但利用技术水平偏低。冶金渣和各类尘泥高效和高附加值利用技术和水平有待提高。
绝大多数企业节水只停留在水循环使用、污水回用等常规的利用方式上,缺少对各系统进行水质监管、用水定额标准的完善,以及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
3.钢铁行业与其他行业及社会之间的循环有待加强
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行业内的循环再利用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是,钢铁行业与原料供应、产品深加工等上下游循环经济产业链尚未完全建立;与建材、化工、电力等相关行业之间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建设仍属起步阶段;与城市、社会之间的大循环还处于试点探索。
4.减量化生产任重道远
精料是钢铁行业减量化生产的基本保证,然而,“十一五”期间受到原燃料供应紧张大环境的制约,全行业减量化生产效果不明显,甚至一些指标出现倒退。2005年至2010年,高炉冶炼入炉矿综合品位由58.02%下降到56.16%,渣铁比由此每吨增加23千克;炼钢冶炼金属料消耗虽有所降低,但由于铁水脱硫、炉外精炼处理工艺的增加,吨钢冶炼渣量还是上升了3千克。
三、拓展循环领域,推进绿色发展
1.拓展循环经济功能
科技进步有力地推动了钢铁行业产品制造流程的不断优化,使其向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和绿色钢铁制造发展。如何认识钢铁企业的社会经济角色,特别是如何发挥钢铁制造流程的功能,是未来五年钢铁行业的重要实践课题。钢厂的功能不能仅局限于钢铁冶炼与钢材生产,还应当进一步扩展到资源、环境、生态、循环经济社会领域之中。
“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钢厂产品制造功能的局限性,充分拓展钢铁企业的三大功能,发挥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更大作用。
(1)拓展钢铁产品制造功能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变。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受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以资源消耗和资本投资为主的传统粗放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在钢铁产能和产量基本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上升和效益下降的困难局面。钢铁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节能型钢材和资源节约型钢材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在减少社会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2)拓展能源转换功能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副产煤气、余热余压综合利用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技术进步仍有很大空间。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对钢铁企业能源转换功能将提出更高要求,在能源高效利用、高效转换和尽可能回收大量的余热,避免能源放散和浪费方面仍有潜力可挖。进一步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加效益是今后拓展能源转换功能的重点。
(3)拓展废弃物消纳处理功能
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除可实现能源转换的副产煤气外,还有冶金渣、含铁尘泥、氧化铁皮、粉煤灰、废酸、废油、废水等物质。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将对内部废弃物循环利用提出更高要求,含铁尘泥回配钢铁生产中循环使用应更加讲求高效,废渣将作为水泥、建材行业良好的原料,废油、废酸、废水,经技术处理后,返回工序循环使用。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基本上做到实现副产煤气、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等物质“零排放”。此外,充分利用钢铁生产过程高温和还原性的特点,回收利用、消纳处理社会的废钢、废塑料、废橡胶等社会废弃物;对剧毒铬渣等有害社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对城市废水可以集中处理。进一步挖掘钢铁企业社会废弃物处理功能。
2.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回顾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历程,有一个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从不认识到逐步认识的过程,从单一问题解决到逐步重视系统研究解决的过程。通过对国内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分析,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其共性的做法,基本思路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把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钢铁新品种等紧密结合,达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国内已总结出了针对以矿石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长流程和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短流程发展循环经济可借鉴的模式,如:
长流程模式以国家法规政策、科技进步、优化钢铁结构、科学管理等为支撑,拓展钢铁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资源化三大功能,推进铁金属元素、能源、水、固体废弃物各方面循环,从而实现钢铁制造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企业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短流程模式与长流程模式具有共性,但也有不同之处。其特点主要是充分发挥其低投入(人、财、物)、低消耗(能源、水)、低排放(三废)、高效率(生产运行、资源利用)、高附加值产品(高质量、高性能、高技术含量、深加工)的优势,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
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已有十年,就总体看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深入发展,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循环体系有待向更高层次推进。
3.完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局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1815号),提出了国家宏观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钢铁行业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科学评价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首先要掌握反映发展循环经济的统计数据。用统计数据来描述、检测、评价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实用、可操作的反映评价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这是发展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
“十二五”期间,开展《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专题研究,根据钢铁行业工艺流程特点、资源能源消耗水平、污染物控制等方面,尽快完善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十分必要。四、以规划为指导,引领产业升级
2011年11月3日,我国《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对未来五年产品升级和节能减排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它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
展的指导性文件。
1.总目标展望
力争到2015年形成企业内部、行业之间、行业与社会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按照建设“两型”企业要求,企业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物明显减少,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以钢铁行业为主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基本形成;钢铁与城市、钢铁与社会之间循环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比较完善的行业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并完善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总结和提升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带动全行业循环经济大发展。“十二五”末,我国钢铁行业预计循环经济主要指标见下表。
2.节能目标和措施建议
吨钢综合能耗预计下降至580千克标准煤,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全部达到《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限定值。建议“十二五”节能工作重点抓好以下措施:
(1)大力推广和开发节能技术。普及和推广干熄焦、烧结余热回收、干式TRT、高效喷煤、蓄热式燃烧、热送热装、全燃煤气发电等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煤调湿、烧结漏风改造、烧结余热发电、高炉脱湿鼓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等技术;研发和关注非高炉炼铁、炉渣余热回收利用、煤气资源化利用等先进前沿技术。
(2)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二次能源回收利用高效化,实现“零”放散;提高二次能源转换效率,实现气转电高效转换、气转汽由中温中压向高温高压转换。加强低品质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提升转炉、轧钢加热炉余热蒸汽的回收利用水平。
(3)强化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提高电炉钢比例,降低铁钢比;优化高炉炉料结构,提高球团配比;进一步提升热送热装比,促进轧钢工序生产紧凑化、连续化。大力推广能源管理中心,以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节能,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基础建设,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开展行业能效对标达标,推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3.节水目标和措施建议
2010年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取水量已经降低到4.11立方米,接近国际钢铁先进企业的吨钢取水3.6立方米的水平,考虑节能减排措施及深加工用水增加的因素,钢铁行业吨钢取水指标进一步下降的潜力有限。通过加大城市中水利用和企业综合污水回用力度,到2015年吨钢取水量有望降到4立方米,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5%。
吨钢外排废水量逐渐减少,2010年已经下降到2.04立方米每吨,预计“十二五”钢铁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综合污水处理厂的普及率可以提高到75%,处理后的水大部分回用,减少外排废水量,预计“十二五”末吨钢废水排放量可以降低至1.3立方米。
水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灭直排水,杜绝跑冒滴漏,减少新水补充量;二是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不用水或降低生产用水且三是对废水进行优化处理提高回收循环利用率,钢铁企业废水种类很多,水质参差不齐,应分别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进行优化处理并回用;四是推行水资源合理分配、串级利用的方法,实现水系统的串级利用;五是实现企业和周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作为工业中水回用。
4.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目标和措施
2010年钢铁行业高炉渣利用率达到97.6%,利用率相对已经较高,“十二五”提升空间有限,预计可以达到98.5%。2010年钢渣利用率达到93.6%,随着钢渣利用技术不断成熟,钢渣利用率将进一步提高到97%。
钢铁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分为:含铁元素废弃物,如高炉渣、转炉渣、氧气铁皮、含铁尘泥等;以及粉煤灰、废耐火材料、非含铁除尘灰、工业垃圾等。经过多年的发展,钢铁企业绝大多数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建议“十二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主要措施如下:
(1)推进冶金废渣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冶炼废渣、粉煤灰高附加值综合利用问题。探索钢渣磁选后尾渣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途径,大力推广钢渣预处理热焖、钢铁渣微粉技术,加大海边海床覆盖剂、钢铁渣余热回收、钢渣陈化等技术及钢渣微粉设备的自主研发力度。
(2)加强钢铁企业含铁除尘灰、尘泥综合利用。做好除尘灰精选回收工作,提高综合利用效率。推广除尘灰除锌提纯及还原造球技术,开发氧化铁粉、氧化铁皮深加工和废油、废酸再生综合利用技术。
【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推荐阅读:
遂宁市教育局关于调整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标的通知07-13
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10-05
教委“十一五”学历教育总结11-15
霍林郭勒市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汇报11-16
十一五民政事业报告07-11
十一五干部教育的工作计划08-22
十一五水利发展规11-20
中学“十一五”(2006-2010)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规划07-19
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