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调研报告

2024-08-21

关于对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调研报告(共4篇)

关于对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调研报告 篇1

关于对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调研报告

海口市人大常委会“十一五”规划纲要审议工作小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有关规定,市人大常委会为了做好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提交的《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简称“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的工作,制定了《关于审议海口市“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的工作方案》,并印发到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侯新明任组长,秘书长邹富兴及财经工委主任颜维散为副组长,内务司法、教科文卫、农村、城建与环资等有关工作委员会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审议工作小组,委托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负责工作方案的具体实施工作。4月份,审议工作小组先后召开了四次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市政府、市发改局、教育局、卫生局、农业局等十二个部门的情况汇报,了解海口市“十一五”总体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情况及农业、工业、旅游、财政、商务、科技、教育、卫生、人事劳动保障、信息化、环境保护等若干专项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情况。审议工作小组经深入调查,认真分析与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基本评价

“十一五”规划实施3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任务和要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总体上看,我市“十一五”规划三年的执行情况是好的。主要表现在:

(一)“十一五”规划绝大多数指标有望顺利完成

我市“十一五”规划的主要预期指标涉及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与社会发展、统筹兼顾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47项指标。实施三年来,大多数指标完成较好。至2008年底,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每千人口医生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我市养老保险参加人数、全市医疗保险参加人数、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主要江河湖库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等14项指标已经完成预期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年末常住人口、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森林覆盖率等11项指标已完成90%以上。据统计数字显示,除第二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市化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完成规划目标有一定难度外,其它指标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包括约束性指标在内的绝大多数指标均能顺利完成。

(二)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支农惠农力度加大,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加快畜禽养殖区、规模化种养殖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加工区建设。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农业科技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特色突出,畜牧业、渔业、瓜菜、花卉特色农业发展较快,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以“工业进园区,园区向西移”的工业布局调整原则,已经形成了高新区和保税区为核心,以汽车制造、制药、化纤纺织、机电和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以金盘电气、三星光通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崛起。第三产业已成为支撑和带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除传统的商贸业和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外,我市以旅游、地产和物流业为主的三足鼎立的现代服务业有较快的增长,2008年第三产业比重占67.4%。

三是不断完善省会城市功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路网建设,加快旧城改造和新片区开发进度,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城市数字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四是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加大防污治污投资力度,坚持产业引入的高环保标准。着重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全市大气、水环境指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五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教育强市战略,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义务教育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六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业工作扎实推进,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新农合医疗参保率提前二年达到国家目标。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房建设,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七是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政府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理顺招商机制,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

(三)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443.18亿元,比2005年增长40.5%,年均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4亿元,比2005年增长27.5%,年均增长8.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8.5亿元, 比2005年增长了45.9%,年均增长13.4%。投资、消费和外贸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增强。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559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60.8%;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234.75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69.6%;2008年外贸出口总额为13.08亿美元;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5.6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47.8%,逐步形成“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三年来,我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构建和谐海口取得可喜的成果。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十一五”规划实施三年多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但在规划实施中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少数指标如期完成困难较大

从中期评估的情况来看,仍有少数指标完成难度较大,主要有: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于受原油、原材料、粮食等价格上涨影响以及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涨影响,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幅上涨,2006—2008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上年比分别上涨1.26%,4.44%和5.8%,累计涨幅达到11.8%,远高于规划控制在累计涨幅5%的目标。第二产业总产值。2008年,全市第二产业总产值113.28亿元, 年均增长9.4%,低于“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目标2.6个百分点。受金融危机影响,汽车产业的明显下滑,严重影响第二产业的任务目标。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我市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显现

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继续扩大,我市依赖岛外消费需求的旅游和房地产业的冲击最直接、最明显。表现在从2008年11月份起,美兰机场旅客吐量和全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出现了当年首次负增长。经济增长进入调整周期,各产业短期内增长乏力。特别是占全市工业总量30%的汽车制造业大幅度的下滑,导致2008年全市工业产值下滑5.6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来最低水平。从社会投资来看,投资者信心不足,有些社会资本主导开发的项目,面临资金链断裂,投资行为更为谨慎。

(三)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尚有差距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我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多年来在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欠账仍较多,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有相当差距。教育方面:义务教育阶段府城地区学校学位严重不足;城区与农村、名校与普通学校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发展不平衡;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达不到规划目标。卫生方面:城乡卫生资源布局还不甚合理,农村和社区卫生基础建设较薄弱,医疗服务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和文化方面:基础设施较为薄弱,高科技和文化尖端人才匮乏。

三、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提出的几点建议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三年来效果是显著的。大多数指标都完成较好,各项工作都能按序时进度正常稳步推进。从前三年经济运行情况预测和分析,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经济指标是有可能的。因此,建议同意市政府对“十一五”规划暂不作修改的意见。为确保“十一五”规划纲要各项任务的完成,提出以下建议:

(一)认清形势,应对各种挑战

从中期评估情况看,大部分指标虽然完成较为理想,一些指标已达到或超额完成规划目标,部分指标实现了阶段性目标。但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完成目标任务的难度加大。因此,要进一步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省五次党代会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海口实际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真抓实干,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把握好海南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的有利条件,冷静面对困难与挑战,树立坚定信心,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统筹兼顾,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针对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工业“短腿”问题,坚持把发展新型工业作为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切实落实中央、省对企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素质,促进工业发展。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增加促进经济发展的引导资金支出,加大对生产经营领域的扶持,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实施。

(三)保障民生,共享改革成果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每年新增财力的主要部分用于改善民生,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民生方面的投入,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优先发展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区与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要将保障就业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就业扶持和技能培训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要抓好价格的监测工作,尤其是物价上涨影响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的监控,采取调整措施,促进物价稳定。要加快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改善居民住房条件,让百姓安居乐业。

(四)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

要严格执行各项环境保护政策,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节能减排工作,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要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坚持不破坏环境、不污染环境、不搞低水平建设的原则,集中布局,集约发展。抓好高耗能、重污染行业及重点流域、重大工程污染预防工作,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实施污染控制管理,明确政府、企业的节能减排责任。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五)加强协调,落实各项措施

“十一五”规划实施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市政府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组织协调,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继续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各项政策措施。要针对中期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我市实际,及时分析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根据规划实施的计划开展目标任务落实的检查工作,严格目标责任制,确保“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的实现。

2009年6月2日

关于对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调研报告 篇2

“十一五”是苏州市巩固小康建设成果、提高小康水平,逐步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两年多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苏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市和构建“和谐苏州”为目标,以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现代化进程,着力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根椐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发改规划(2008)410号文件的要求,苏州市从2008年5~6月对《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进行了评估。评估采取条块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专题座谈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等方式,由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市有关部门、各市(县)区政府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地开展了各项评估工作。

一、主要目标中期完成情况

据调查,《苏州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符合苏州发展实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四个方面的20项主要目标中期完成情况总体较好,规划实施成效显著。

(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00.9亿元,“十一五”前两年年均增长15.7%。按户籍人口计人均GDP超过91300元,预计2008年人均超过10万元。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完成增加值1970.03亿元,占GDP比重达34.6%,比2005年提高3.4个百分点。苏州港年货物吞吐量达1.8亿吨,集装箱运量达180万标箱,软件业年销售收入、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超过250亿、400亿和600亿。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昆山花桥开发区入选全省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区。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3%,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加快,累计培育命名特色产业基地58家,基地公共服务平台20个。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优质粮油、蔬菜园艺、生态林地、特色水产、优质畜禽等主导产业规模保持稳定。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连续突破400亿、500亿,2007年达541.82亿元,年均增长超过30%。张家港、常熟、昆山等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前10位。

(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双向拓展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优化整合存量国有资产,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能力不断提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形成规范高效的审批运作机制。实施市、区两级环卫体制改革,开展改制企事业单位专项清查和破产企业清算工作,妥善解决企事业改制遗留问题。加大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街道、社区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企业上市取得重大突破。2006~2007年境内外成功上市企业14家,1家公司实现资产证券化,4家实施再融资,共募集资金137.5亿元。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私营个体经济年均净增注册资本近600亿元,累计超过2960亿元,上缴税收、完成投资比重已占全市总额的三分之一。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0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118亿美元,其中,出口达1189亿美元,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超过81%和55%;实际利用外资73.8亿美元,新增中方企业境外投资1.4亿美元,完成境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2.8亿美元。对内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两年引进内资外地注册资本464.6亿元,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启动建设,参与中西部合作、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迈出新步伐。

(三)投资结构逐步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强化规划导向,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服务业投资完成1134亿元,增长20.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8.1%。工业投资中技改投资占比达45%,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投资得到有效遏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006年以来,已建成苏州科文中心、沙洲电厂一期工程、500千伏苏州西变电站、太仓港二期、东南环立交、南环路东延及独墅湖隧道、沪苏浙高速公路苏州段、苏通长江大桥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平江、沧浪、金阊三个新城、苏州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轻轨一号线等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城乡公共交通系统高标准建设,苏州区域城市的综合功能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稳步实施,首批市级示范村基本建成,第二批示范村加快建设,农村区域化供水入户率和水冲式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均超过90%,到2007年底,累计53%的镇建成国家卫生镇、67%的村成为省级卫生村。

(四)创新环境继续优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取得突破。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试点区,苏州科技城微系统园、高博软件学院如期建成,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和苏州大学科技园启动建设。2007年末全市已拥有各类科技创业孵化机构27个,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个,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9个,累计认定省市级外资研发机构190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已达1.7%。2006~2007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89家,引进各类人才20万名。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居全省首位。教育现代化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85%的小学、初中达到省级现代化办学标准,农村村小100%通过市级现代化评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比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文化强市步伐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艺剧目创作精品迭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健身设施和健身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千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覆盖面达到95%。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率先完成新一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十五分钟健康圈”基本建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97.7%。改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五)富民工程取得实效,社会保障水平国内领先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0元,年均增长11%,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年均增长超过14%,收入水平分别居长三角十六城市的第1、第6位。2006~2007年新增面向本地劳动力就业岗位29万个,26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2.98%,比2005年末下降0.44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个险种的覆盖面均达98%以上,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逐年递增。在全国率先建立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负担水平降至国际公认合理水平。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水平达210元,人口覆盖率达96.5%。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分别提高至320元和200元。城乡医疗救助、养老服务、住房保障等体系进一步完善。

(六)节能减排稳步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严格执行工业用地公开交易制度和工程建设用地定额控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严控新上高能耗项目,突出重点行业和能耗大户节能降耗工作,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继续下降。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控力度,实施一批重点污染减排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两年来,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累计削减2.03万吨和4.22万吨。重点治理太湖、阳澄湖出入湖河流和京杭运河污染,健全省、市、区交界地域协同治污机制,落实县级市、区交界断面水质目标责任制,水体质量有所改善。加快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4.8%,其中市区超过81%。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专项行动,强化水质监测,确保饮水用水安全,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99.83%达标。实施“蓝天工程”,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餐饮业油烟和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逐步得到治理。循环经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逐步深入。张家港、常熟、昆山三市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生态市”,太仓市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吴江市通过国家技术核查,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被命名为全国首批生态工业示范园。2007年,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6.3,市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26天。全市拥有环境优美乡镇占全国总数的9%,省级生态村占全省总数的50%。市区和常熟、昆山、张家港市被列为首批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市。

二、主要工作措施实施情况

2006年以来,苏州市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的实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创新发展理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采取各种扎实有力的工作措施,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努力让全体市民最大限度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注重规划导向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加强各类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一是编制实施《苏州市服务业布局规划》等15个重点专项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以规划引导生产要素集聚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构建“两轴三带”产业发展新格局。着力推动沪宁东西发展轴和苏嘉杭南北发展轴成为苏州未来经济集聚成长、快速提升的主轴线和中枢系统,沿江、沿湖和沿沪浙三条产业带成为发展基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农业,接轨上海、对接浙江的主要区域。二是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召开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专题会议,建立规划推进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网络,组织专题培训,加强对上衔接与争取。根据不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科学试划市域主体功能区,推进太仓市的重点开发,苏州市区、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吴江市的优化开发,实现市域空间的结构优化和开发效率提升。三是出台《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7年本)。根据国家、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实施产业鼓励、限制、禁止、淘汰等分类发展指导政策,引导投资方向,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和集聚集中。

(二)实施“四大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重点落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调整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任务,2006年4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制订并实施“四大行动计划”,即“苏州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苏州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行动计划”、“ 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计划”和“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每个行动计划都明确了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及工作目标任务。各牵头部门认真承担总协调职责,每年年初对行动计划进行分解落实,分解量化目标任务,明确落实工作职责,平时进行跟踪分析,年终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四大行动计划”针对性强,抓住了苏州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较好地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三)改革绩效考核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组织制定对各市、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实绩的综合考评办法(试行)和实施细则,建立了涉及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资源环境、民生质量的4大类36项指标体系。根据市人代会批准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对各地区综合考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明确量化指标,分进行目标考核。逐年进行考核指标的调整和修订,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来引导转变政绩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切实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该考核体系充分肯定不急于求成,致力于长远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绩。突出考核各级政府在推动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约型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业绩。充分倡导把改善民生质量,提高全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最终发展目标。突出考核各级政府在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实绩。

(四)优化改善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改善苏州的发展环境。一是以重点项目实事项目为抓手,抓好硬环境建设。2006~2008年共实施重点项目412项,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一大批交通、港口、能源、水利、市政以及社会事业设施项目的高标准建设,提升了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增强了苏州区域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同时,每年安排18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带有全局意义政府实事项目,集中力量为市民办大事、办实事、办好事。二是强化政策推动,改善政策软环境。重点在人才引进、自主创新、现代农业、技术改造、名牌产品、软件产业、服务外包、文化产业、节能减排等方面细化各类鼓励政策,设立专项引导资金,落实多项支持措施,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三是建设法治政府,改善服务软环境。强化依法行政,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推行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高政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四是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现代化、终身化和国际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完善人才培养和流动政策,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新,打响“文化苏州”品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构建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完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重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全面发展。

三、规划实施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苏州市“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较好,但也暴露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必须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完成,主要问题有:

1、物价涨幅较大,直接影响生产生活。受国际输入型、成本推动型影响,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上升至近年最高水平。2007年我市CPI上升4.2%,今年上半年又上升7.3%,居民食品支出增长较多。同时,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PPI上升,企业生产成本普遍增加,企业家信心指数有所下降。

2、外来人口增长过快,加大城市管理难度。产业层次总体偏低,简单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惯性大,用工需求高,低文化、低技能的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我市。2007年末全市外来登记流动人口达586万,比2005年底增加207.8万,而大专以上学历引进比例不到10%。外来人口的迅速增加给我市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社会发展、治安管理等带来了巨大挑战。

3、现代服务业投入不足,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服务业占GDP比重、服务业引进外资比重均列全国20个大中城市倒数第1。服务业大项目少,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超过90%,生产性服务业投资规模偏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还未形成集聚效应。现代服务业投资少,直接影响服务业的发展后劲,从而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艰巨。

四、“十一五”主要预期目标期末完成预测

根椐“十一五”规划前两年完成情况和当前发展态势,我们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预期目标进行了预测,到“十一五”期末,预计除恩格尔系数等个别指标完成有难度外,绝大部分指标均能完成规划目标(详见评估指标汇总表)。

——经济发展目标:全面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预计呈前高后低态势,五年年均增幅达1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可比2000年翻两番。“十一五”期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可达4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将超过35%,城市化水平达70%左右。

——社会进步目标:全面完成。“十一五”期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可达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5%,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及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常住人口规模达1000万左右。

——人民生活目标:“十一五”期末,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可能将接近40%,完成规划目标有较大的难度。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均能超额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2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14000元,两者收入比保持在2倍左右。

——资源环境目标:“十一五”期末,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要达到90分的目标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其余指标预计能完成规划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20%左右,COD、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预计均能下降15%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1万公顷,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但COD、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指标需要由省里进行详细计算并核定,由于新增产能和外来人口增多等因素,要完成省下达的五年分别下降20.1%、24.9%的目标有难度。

苏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指标汇总表

指 标2010年

目 标2007年

实 绩2008年

预 计2010年

完成预计

经济

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2左右1612以上完成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价,元)比2000年

翻两番91346101028完成

3、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

1个百分点34.636完成

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5以上3334完成

5、城市化水平(%)70左右65.667完成

社会进步

6、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1.71.8完成

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55354完成

8、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999898以上完成

9、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9997.798以上完成

10、常住人口总规模(万人)1000882930完成

人民生活

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完成

1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330完成

13、恩格尔系数(%)3537.938有难度

资源环境

1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标煤/万元)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0.9630.92完成*

15、COD年排放总量(万吨)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8%以上11.980311.5完成*

16、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万吨)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5%以上20.119.0完成*

17、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万公顷)2121.721.7完成

18、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74.878完成

19、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44.244.7完成

2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9086.387完成

注:1.带*的节能减排指标每年完成数需由省里进行核定;

2.如按省下达的“十一五”期间COD下降20.1%、二氧化硫下降24.9%的目标,则有难度。

五、推进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建议措施

从评估情况看,要全面完成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加大重点工作的推进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调节“有形之手”和市场经济“无形之手”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和抓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和激发全体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在思想解放、规划导向、产业提升、人口调控、节能减排和富民工程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

按照省委梁保华书记“不能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能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能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不能为目前的小富而停滞,坚持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科学发展”的要求推进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要把解放思想与创新工作思路与举措统一起来。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创新,大胆开拓进取,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实事求是地寻找苏州的发展差距,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注意学习了解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并从中汲取创新智慧,不断在解放思想中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在解放思想中形成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在解放思想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提升规划地位,创新实施机制

提高规划执行的严肃性。规划一经有权部门审批通过,各级政府、公民、企业法人都要认真遵守、不折不扣地执行。各类规划、计划要进一步做好与“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衔接,努力使规划计划形成强大的合力。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科学确定我市各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编制苏州市区等6个空间功能区规划,按照上级确定的开发强度等要求,细化具体功能分区,落实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建设空间等比例、范围、布局、开发时序和对策措施。严格按照规划安排和审批项目。依据规划布局各类项目,提高项目的投资强度和区域集中度,提高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抬高准入门槛,加快产业升级

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结构改善和质量提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形成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走出去”步伐,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产业准入的用地、节能、环保、技术、用工等基础条件,倡导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二、三产项目,提高经济素质。以“五个一批”为主要抓手,加快推进服务业载体建设,加大对重点集聚区、重点企业的支持与培育力度,做大做强一批服务业知名企业,促进服务业量增质升。突出发展软件、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发展商贸、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依托产业优势,探索发展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来苏设立区域性功能型机构,支持国内企业在我市发展营销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结算中心和研发中心。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守住基本农田红线,保障基本粮油、蔬菜副食品生产,保护农业生态屏障。落实各项激励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各类人才在生产科研一线创新创业。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引导企业通过创造专利技术、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改进调控方式,提升人口素质

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引导外来人口流向,提高流入人口的文化层次、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改善对流动人口的服务。规范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低端劳动力市场,引导外来劳动力通过提高劳动技能来提高收入水平。优化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的定点学校布局,出台优惠政策,加强民工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与运行。继续为外来人口中育龄妇女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培育外来人口正确的生育观,切实保障外来人口中妇女儿童权益,逐步将是否遵守国家生育政策作为户口迁入、免费义务教育等前置条件,以加强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突出重点领域,抓好专项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全市外来人口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外来人口的动态变化情况。试行区域性外来人口总量控制计划制度,严把劳动密集型项目审批关,加强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规范化管理,加大企业集宿推广力度。加强城市综合治理,特别是对出租房、再生资源回收、无证流动摊贩和社会治安等的综合管理,适度提高生活成本,依法提高违法成本,提高流入人口的文明素质。

(五)狠抓重点领域,实现节能减排 落实节约优先方针,突出抓好生产和建设两大环节,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形成节约型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围绕节能目标,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特别是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耗能大户的节能。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建设,认真抓好大型工业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坚持产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共同提升。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强化污染物总量削减控制,确保责任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监督考核到位。

(六)注重城乡统筹,加快富民步伐

关于对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调研报告 篇3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有关情况。

一、“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的基本情况

规划评估是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对于从机制上保障规划目标、任务和相关工作措施落实具有重要作用。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以来,为加强规划落实,及时掌握进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建立了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并对2006年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估。今年以来,根据国家相关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的要求,又组织开展了“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对“十一五”规划前半段,特别是奥运会前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专题进行部署并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各区县、各部门认真按照要求,组织对本地区、本领域“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今年上半年陆续完成了评估报告。在中期评估实施过程中,市人大财经委积极加强督导,围绕新农村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一系列重要专题,先后多次组织安排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进行专题调研,对推动评估开展、保障评估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中期评估历时半年,经历了前期准备、专项评估、综合评估、专家论证和征求意见等阶段,形成了两份综合评估报告和82份专项评估报告,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十一五”规划实施两年来的情况。工作中我们注重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扎实进行前期准备。及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了评估的对象、方法、组织分工及时间进度安排,为中期评估的具体实施打好基础。提早进行工作安排,充分考虑今年举办奥运会等特殊因素,3月初即启动了评估相关工作。搞好评估培训交流,先后举办4期政府部门和区县规划评估培训班,累计培训工作人员200多人次。加强规划评估理论方法研究,指导规划评估实践。

(二)多视角开展评估。为使评估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在评估方法上,注重“三个结合”:一是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一方面组织区县和相关部门对本区县、本领域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委托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独立开展第三方评估,为《纲要》综合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二是传统评估方法和现代评估方法相结合。在运用对照比较等传统评估方法的同时,积极采用模型分析、公众调查等现代评估方法和手段。针对规划实施情况和市民关注的问题,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市民问卷调查,了解市民的感受及评价。三是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力求评估的客观准确。

(三)突出评估重点。在评估内容上,重点围绕规划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政策的制订实施等关键环节进行评估,突出搞好对《纲要》的综合评估,突出搞好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的评估,突出搞好对宏观环境变化较大领域的评估,使中期评估成为协调规划实施、促进规划落实的手段。

(四)广泛听取意见。中期评估报告初稿形成后,我们专门组织进行了专家评议,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充分听取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和市有关部门等各方面意见。对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及时汇总整理,使评估报告内容更加充实完善。

二、规划实施的主要进展和成效

从中期评估结果看,“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两年多来,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和成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得到落实,奥运会前预定完成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五年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很多方面比预想的要好。《纲要》42项主要指标,按进展分析,超过或达到中期时间进度要求的有39项,占全部指标的93%。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高于预期目标4个百分点;2007年达到9353.3亿元,人均GDP达到7654美元,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6~2007年年均增长27.4%,2007年完成1492.6亿元,今年上半年增幅达到46.4%。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2007年为0.67吨标煤,比2005年下降10.97%,超过规划目标进度要求。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2007年为37.2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21.1%,已超过五年规划目标要求。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007年下降到10.65万吨,比2005年减少0.95万吨,下降8.2%,完成规划目标的56%;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到15.17万吨,比2005年下降20.4%,已达到五年规划目标要求。

——城镇登记失业率,2006年为1.98%,2007年为1.84%,分别低于规划调控目标1.52和1.66个百分点。

——全市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3%、92.6%、92.6%,达到规划目标进度要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2007年达到88.9%,超过五年规划目标3.9个百分点。

——中心城公共客运系统承担全市出行比例不断提高,2007年达到34.5%,超过规划目标进度要求。

——中心城污水处理率,2007年达到92%,超过五年规划目标2个百分点。

——中心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07年达到99.87%,超过五年规划目标0.87个百分点。

——中心城再生水利用率持续大幅度提高,2007年达到53%,超过五年规划目标3个百分点。

《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进展良好,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展。

两年来,坚持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着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狠抓节能降耗减排,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初步实现了速度、结构、效益和质量的协调统一。

产业高端化发展态势明显。2007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2.1%,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金融、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占服务业的比重达55%。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25.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8%,比2005年提高0.5个百分点。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高于工业平均增速,现代二工厂、首钢冷轧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

经济布局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集聚效应显著,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34.4%提高到36.5%,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各类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城市经济最活跃的增长区域,一批特色街区和商务楼宇正在成为发展的新亮点。核心区、拓展区、新区和涵养区等四类功能区,在各项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呈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态势。

节约降耗减排走在全国前列。以6.7%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13%的经济增长。积极推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搬迁调整,大幅度减少工业污染排放,“以退促降”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和新技术,抓好政府机构、工业等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行业节能。推进工程节水,加强监测计量和用水大户超定额加价管理,节约用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实施20类55项建设用地节地标准,较好地实现了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节约、环保宣传活动,公众的资源环境意识明显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数字音视频(AVS)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进入产业化阶段。以标准为纽带的产业联盟发展迅速,“长风联盟”、中国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取得明显效益,闪联标准成为全球首个3C协同领域的国际标准。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的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6项落户北京。启动“中关村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工程,开展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权转让试点,促进了多渠道融资体系的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已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技术交易市场更加活跃,2007年技术合同成交额为882.6亿元,比2005年增长103.2%,创新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二)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广大市民得到更多实惠。

两年来,坚持面向农村、面向社区、面向市民,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在一些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

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实施了22所名校办分校工程,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基础薄弱地区倾斜。职业教育活力不断增强,特色逐步显现;高等教育规模基本稳定,毛入学率达到57%,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着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及应急机制,大兴、房山、门头沟等10个远郊区县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相继启动;强化基层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已建成达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04个,完成规划目标的70%,基本上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城乡覆盖,方便了居民看病就医。继续实施文物保护工程,修缮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39处。推进公益性文艺演出和电影放映进社区、进乡村,加强社区体育健身设施普及,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劳动就业保持在高水平。把努力扩大就业作为重要调控目标,制定实施了零就业家庭帮扶计划、“三年百万”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产业转型地区就业促进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和就业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两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1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4万人,基本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达到11.2%和8.4%,均超过6%的规划预期目标。

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障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把推进社会保障广覆盖和提高保障水平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实施了“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并将城镇劳动年龄段内无业居民纳入制度覆盖范围,加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投入力度,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出台了本市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办法,加快农村新型养老制度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养老保障制度全覆盖。适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等相关待遇及特困人员救助标准,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城镇廉租住房等救助制度,实施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变动应急救助,低收入群体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福利状况不断改善。

(三)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实现新提升,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以筹办奥运会为契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全面提速,供给能力和环境承载力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十一五”前两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111亿元,接近“十五”时期基础设施投资的总和。

交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大规模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新增轨道交通运营里程86公里,地铁9号线、亦庄线等7条新线相继开工建设。京平高速、京津二通道等高速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78公里,提前两年实现“区区通高速”的规划目标。城市主干路新建51.2公里。建成两条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首都机场扩建任务圆满完成。京津城际客运轨道正式运营。北京南站投入使用。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和运行效率向前跨了一大步。

能源、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建成太阳宫等3个燃气电厂,供电能力提高36%, 本地发电能力能够满足电力负荷需求的三分之一。建成陕京一线、二线天然气管线等工程, 实施六环路天然气管线工程,新增管线350公里,输气能力提高近30%。曹妃甸液化天然气(LNG)等项目顺利推进,新增储油能力12万吨。新能源与能源新技术应用取得突破,延庆风能一期工程投产,太阳能、生物质能、地源热泵等新技术加快推广,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比2005年翻了一番。南水北调北京段工程基本建成,京石应急段工程已建成通水。建成清河、北小河、吴家村等再生水厂,2007年全市年利用再生水4.9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14%。

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组织实施十二、十三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2008年3月1日起实施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更新淘汰老旧车辆2.74万辆。中心城20吨以下燃煤锅炉基本实现清洁能源改造和治理。高井、华能等4家电厂的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治理工程全部完成。工地、道路等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持续提高,2007年达到67.4%,比2005年提高3.3个百分点,今年1~8月进一步提高到73.4%。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完成人工造林2.44万公顷,建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15个万亩环城郊野公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1.6%,分别比2005年提高1个和1.1个百分点。基本完成六环路内市属河湖治理,全市河流达标长度由2005年的45.3%提高到51%。对重点水污染源和企业污水排放实施深度治理。城八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2%,郊区污水处理率达到47%,分别比2005年提高21.9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建成高安屯焚烧厂、南宫餐厨垃圾处理厂、怀柔庙城填埋场等一批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城八区和郊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7%和76.48%,分别比2005年提高4.7个和29.8个百分点。

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城市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显著增强。能源与经济运行调节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和监管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状况趋向好转。食品、药品抽验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四)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城乡协调发展初见成效。

两年来,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和政策倾斜力度,政府投资投向郊区的比重连续两年超过50%,统筹发展的机制初步建立。

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编制完成了10个远郊区县村庄体系规划和700个村庄规划。新建乡镇中心区及重要联络线道路273公里,自然村通油路471公里,基本实现了全市“村村通油路”。完成60万农民安全饮水工程,乡镇中心区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系统逐步建立。实施了10余项输变电工程,实现了每个区县拥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天然气供应延伸到怀柔、房山、昌平等新城和沿线中心镇,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农村能源供应开始发生深刻变化。初步建成了“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治理体系,完成了五环路以外全部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农村产业培育取得新的进展,京承高速路都市型农业走廊初步建成,设施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重点新城建设扎实起步。各新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全面完成。实施了交通联络线、区域医疗中心、集中供热和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新城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同时,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相关建设标准和推进措施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为后续建设奠定了基础。

(五)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区域合作不断加强。

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完善投资项目备案制与核准制,出台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管理办法、后评价办法等政策规章,基本实现了政府投资的“全过程管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国有二、三级企业股份制改革改制面达到95%以上。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一步深化,率先开征农业用水水资源费,试点实施了居民峰谷电价、供热计量收费,适时调整了公交票制票价。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成立了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公园管理中心,在园林、民政领域及海淀区开展了“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试点。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京港合作持续推进,与香港地铁合作的北京地铁四号线特许经营投资项目进展顺利。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一批大型活动成功举办。新增9个国际友好城市。2007年进出口总额1929.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7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53.7%和43.6%。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达到58.5%和34.9%。利用外资整体水平提升,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有203家投资北京,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比重达到80.6%。

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建设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合作扎实推进。京津二通道北京段、京津城际轨道建成通车。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合作取得突破,联合实施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稻改旱”工程,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实现了潮河、白河旱季基本不断流。加大无偿援助力度,支持西藏、内蒙古、新疆、巴东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建设完成4.4万套临时安置住房、2所临时学校,援建的广青路开工建设。社会各界齐献爱心,累计捐款捐物达21.3亿元,有力地支援了灾区人民。

(六)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首都城市国际形象显著提升。

经过七年的精心筹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奥运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全面实现,促进了首都各项工作和城市形象的全面提升。

奥运筹备工作圆满完成,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全部按时按质竣工。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三大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各项保障服务措施和工作预案周密细致,管理运行体制转换平稳、衔接顺畅。开闭幕式精彩热烈,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形象。奥运赛事组织严密科学,赢得了国际奥委会、参会人员以及世界各国的一致赞誉。城市运行平稳有序,能源、基础设施和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正常,社会秩序良好,实现了赛事举办成功和运行服务保障的双胜利。北京奥运会被誉为“真正的无与伦比”的一届奥运会。随着奥运会的举办,北京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奥运文化遗产。

(七)规划实施机制初步建立,为保障规划落实提供了支撑。

两年来,着眼于促进“十一五”规划有效落实,在配套政策制订、重大项目实施、专项规划编制、计划衔接等方面积极创新和实践,初步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重大政策制定取得明显进展。两年来共制定出台了70项相关政策、办法,在促进高端产业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约型城市建设、保障改善民生以及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重大项目实施进展良好。“十一五”规划共确定重点项目300个,规划投资总额8090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完工项目151个,占总项目数的50.3%;在建项目98个,占32.7%,两者合计比重达到83%。实际完成投资约4760亿元,占规划投资总额的58.8%。重大项目实施进展符合规划进度要求。

规划衔接协调增强。加强专项规划落实,共发布实施了64个“十一五”市级专项规划,为《纲要》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注重搞好计划落实,把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措施等纳入发展计划,明确实施重点和要求,为规划《纲要》滚动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体上看,“十一五”前半期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紧紧抓住举办奥运会等重大机遇,注重发挥中长期规划的指导作用,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和切实履行,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上迈出了一大步。两年来的发展效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肯定和认同。根据中期评估过程中委托中介机构所做的市民随机抽样调查,94%的受访者认为近两年来北京市总体发展不低于“十五”期间发展水平,其中65%的市民认为好于“十五”时期。

三、规划实施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中期评估同时也反映出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和发展阶段变化,一些新的情况尤为值得关注。

(一)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规模是首都城市发展始终面临的重要问题,近两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十一五”前两年,全市常住人口新增95万人,年均增量比“十五”时期多12.6万人。与此同时,人口区域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60%以上的新增人口仍然集聚在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快速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在全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人口加快向发达地区大城市转移和集聚;北京作为首都,近年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比较充裕的就业机会,相对较高的公共福利,良好的生活服务环境以及优越的文化教育条件,对人口流动产生了很强的吸附效应。人口持续较快增长,进一步加大了我市资源环境和城市运行管理及公共服务的压力,对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正带来新的挑战。

(二)价格上涨压力加大。2006年、2007年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0.9%、2.4%,总体保持稳定。但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市价格总水平出现了明显上涨。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1%,主要原因是国际价格上涨传导、国内需求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去年以来世界市场上粮食、原油、铁矿石、煤炭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对国内经济运行带来多方面复杂影响。这一轮价格上涨带有全球性。从目前走势判断,今后一个时期价格总水平仍将高位运行。与此同时,由于价格机制不顺,能源、资源领域积累的价格矛盾日益突出,财政补贴的压力不断加大。价格上涨已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未来价格调控的任务很重。

(三)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近两年来,在各项倾斜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本市城乡和区域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但由于历史和发展阶段的因素,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存在。城市建设的重心仍然主要集中在城区,特别是中心区人口和功能过度集聚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带来了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郊区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南城地区、生态涵养区和西南产业转型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平衡,一些局部地域如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积累的矛盾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从根本上看,需要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政策和管理机制,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适应。

此外,继续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提升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提升区域协同发展能力,谋求在新起点上的更好发展等,也面临新的要求。

四、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初步安排

随着奥运会的成功落幕,首都发展和“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入了一个新的十分关键的阶段。国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新的重要变化,与规划初期已有很大不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大宗商品价格高涨等诸多因素变化,增加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内能源运行趋紧,成本上涨压力加大,宏观经济政策正在进行新的调整。这些因素都将对全市发展产生复杂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广大人民群众对巩固奥运成果、推进科学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期待和要求。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的预定部署,适时推进城市发展建设重心的战略调整和转移,实现奥运前后发展的平稳顺畅衔接;另一方面要积极适应宏观环境条件的新变化、新要求,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北京、新发展”。总体判断,有规划前半期奠定的良好基础,通过全市共同努力,“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可以实现的。

“十一五”后半期,规划实施的总体考虑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弘扬奥运“三大理念”,积极推进发展重点的战略转移,更加注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发展活力提升,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运行管理能力增强,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改革开放与加强自主创新,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并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保持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把奥运会成功举办作为促进首都发展的新起点,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与活力。

深度开发和利用奥运资源。充分发掘筹办奥运所形成的有形无形资产、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精心组织好后奥运经济推介会等重大活动,加快奥林匹克中心区功能开发和奥运文化遗产利用,吸引国内外体育、文化、会展、旅游等高端要素集聚,规划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国际体育赛事、国际展会,带动体育、会展、旅游、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加快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在继续推进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的同时,实施好丽泽金融商务区等新兴金融功能区和后台园区开发建设,扩展金融产业发展空间。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中关村软件园、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快速发展。把握中央企业总部扩张机遇,充分借助综合服务环境优势,引导境内外高端要素流入,促进总部经济集聚和楼宇经济发展。

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深化中关村综合改革,建立起培育创新主体、促进成果转化的政策机制。加快海外学人中心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吸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攻关项目在北京落地。支持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和数字电视网三大试验网应用,促进新兴产业链培育。

保持投资消费的平稳较快增长。合理把握投资建设节奏和空间时序安排,有针对性地做好重大项目运作和投资促进,推动投资建设主战场由中心城向新城、南城、西部和新农村建设转移,确保投资平稳增长。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着力增加农民、企业职工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强消费拉动作用。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趋势,引导住房、汽车合理消费,扩大旅游、文化体育、时尚休闲等消费份额。

(二)继续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切实抓好已经出台的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

深入扩展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着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农村地区学生、城市困难学生、特殊教育学生的助学政策,落实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进一步健全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完善新农合补偿政策,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着力加强基层公共文体活动设施和社会养老设施建设,继续搞好文艺演出和电影放映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更好地满足基层广大群众的需要。

继续扩大就业。认真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继续加大对就业困难地区的政策扶植力度,做好首钢等调整搬迁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和产业调整地区就业工作。落实困难群体促进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援助和长效帮扶机制。实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提高农民就业水平。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就业水平。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以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待遇标准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养老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以及职工最低工资等相关标准,保障广大市民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增进社会整体福利。着重完善政策性保障住房机制和管理办法,健全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供应量,“十一五”后两年力争每年再开工建设80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努力解决好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完善各项救助政策,关注边缘群体,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积极引导和促进社会慈善事业发展。

积极调控人口规模过快增长。遵循城镇化和市场规律,立足转变发展模式和加强城市自身管理,更多依靠经济、法律手段,疏导和减缓人口增长。推进城乡结合部产业转型,严格控制低端产业发展。依法强化对居住场所的常态化管理和市民化服务,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积极研究解决人口“新二元结构”相关问题。加强新城开发建设中的人口调控,探索区域人口调控考核试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建立健全人口动态信息管理平台,完善综合调控机制。

(三)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继续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加紧一批重大项目实施,提高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保障城市现代化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

推进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全面启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实施,开工建设地铁14号线、7号线、15号线,使在建规模达到11条线270公里,力争每年都有一条轨道交通建成运营。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公共停车和换乘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加强机动车总量控制,积极实施交通限行,适当提高中心城区停车收费标准,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市民理性选择交通出行方式,使广大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更加快捷通畅。

增强城市能源保障能力。制定实施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按照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可持续的城市能源体系。深入推进与中央能源企业、兄弟省市战略合作,超前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能源工程,继续推广新能源和能源新技术,不断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确保能源安全供应。

构建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按照“外部开源,内部挖潜”的思路加强水资源供给能力。加快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提升接收和使用能力。树立污水也是资源的理念,加大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力度,大力开发和利用再生水;实施雨水拦蓄工程,提升雨洪利用水平。

进一步提高城市治理效能。深入总结和推广奥运筹办期间城市运行管理经验,使之逐步规范化、长效化。充分发挥公众企业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保障能力。

(四)科学推进新城建设实施。

建设新城是优化首都城市功能布局的重大举措。要坚持分阶段集中解决问题,优先外部交通联络建设,优先搞好生态环境,优先骨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优先实施近期重点建设区域开发,促进新城建设扎实有序进行。

加快外部交通联络线建设和骨干基础设施配套。重点实施亦庄线、大兴线等轨道交通工程,推进新城与中心城和新城之间快速联络线建设,基本形成新城外部交通联络系统和内部路网架构。实施新城集中供热工程,推进供热资源整合,到2010年前,使新城基本取消分散燃煤锅炉房,实现集中供热。完善新城的天然气骨架管网,新增管线200公里。加快新城污水处理设施新建配建,力争使每个新城拥有一个高品质的再生水厂。

推进新城生态环境建设。启动实施新城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工程,搞好新城绿化隔离和生态景观大道建设,到2010年,初步形成新城外部绿化带和内部绿化网架构,避免新城和中心城、新城和新城连成一片,将来“拆迁建绿”。

增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能力。完善名校办分校等政策机制,鼓励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城转移,带动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疏解。推进一批功能性项目建设,实现每个重点新城有一个区域医疗中心、一个体育中心、一个多功能影剧院,较大幅度提升新城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新城资源节约利用。落实好新理念,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加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在新城全面推行雨污分流,建设城市雨水集蓄和利用系统;推行中水回用系统,推广节水器具设备的使用。适当提高新城建设的容积率,严格控制低密度住宅小区建设,有效利用地下空间。通过推行先进资源利用方式和技术手段,加强项目实施标准控制,使新城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明显高于中心城。同时,加强新城景观和建筑风格设计,培育特色新城。搞好土地投放调控,注重循序渐进、梯次实施和建设资金平衡。

(五)健全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

着重完善区县功能定位,建立规范化的制度安排和长效政策机制,促进农村和相对滞后地区加快发展。

继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和城镇化要求,实施新农村和重点镇建设“双轮驱动”。进一步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推动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休闲旅游,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继续实施基础设施“五项工程”整体推进村建设,抓好“三起来”工程和村庄环境整治,完善公共设施管护机制,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加强重点镇建设,分阶段集中解决交通联络、垃圾治理、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等设施问题,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增强集聚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持续发展。继续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放在首位,同时大力培育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防沙、保水、增绿、保障”为重点,继续实施宜林荒山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提升生态资源质量。支持涵养区市级开发区建设,引导高端要素流入和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历史文化古村落建设,培育发展沟域经济。落实好山区发展规划,搞好放射线和山区环线网络建设,建立起城区和生态涵养区便捷的通道。

加快南城和西南部产业转型地区发展。注重发挥重大项目、重点区域开发的带动作用,重大项目优先布局,规划项目优先实施,重点区域优先扶持。集中实施好一批带动性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引导社会资源配置。搞好丽泽金融商务区、首钢地区等重点区域的规划实施和开发建设,培育和发展高端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加强对产业转型的政策扶持,积极抓好棚户区改造、就业等民生问题,使之成为新北京富有活力的地区。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进一步落实好区县功能定位,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制订实施更有针对性、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着力完善财政、投资、土地等政策调控机制,推进各区域主导功能建设,规范开发建设秩序,优化重大项目布局,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

(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巩固奥运环境治理成果,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建立生态文明长效机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把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作为主要抓手,推动节能减排由“以退促降”为主向以“内涵促降”为主转变,注重从源头上推动节能减排。加强利益机制建设和市场引导,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把节能降耗逐步变成各经济主体的内在动力和自觉行为。全面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抓好政府机构、大型公建、耗能大户等重点领域节能。推广实施好一批节能先进适用新技术、新产品。制定完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相关激励政策,研究开发实用的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发展方式转变减轻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继续实施控制大气污染阶段性措施,推进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联动机制长效化,巩固绿色奥运成果。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坚决关闭排放不达标企业。推行“绿色施工”,继续严格控制工地扬尘污染。加快更新淘汰黄标车。全面推进城区平房煤改电,逐步消灭城乡结合部原煤散烧。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减少交通污染。

提升生态体系品质。着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实施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万亩滨河森林公园等建设工程,搞好生态走廊建设,构建城市森林体系。继续完善绿化隔离带功能,拓展生态空间,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游憩场所。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建设,强化水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打造优美城市水环境。

(七)加强经济运行调控。

保障煤电油运供给和安全运行。积极应对新一轮紧运行挑战,加强能源运行协调调度,保障城市安全运行。超前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能源工程,加快主网主通道建设,不断完善配网,拓展电网外部通道,提高输电能力。推进唐山LNG项目建设,积极引入大唐煤制气,构建完善的天然气输配体系。推进成品油库整合,启动煤炭储运交易中心一期建设,建立适应首都需要的、安全平稳运行的能源储备体系。

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密切关注市场供求变动趋势,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与外埠农副产品供应地的战略合作,组织好货源调度。完善储备体系和应急机制,在鼓励企业增加商业储备的同时,适时调整政府储备规模,适度提高部分生活必需品的储备标准。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增强一级市场的集散功能,完善二三级市场配送体系,确保市场供应。健全生活必需品应急调控协调制度,加强市场动态监测,逐步建立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稳定供应的长效机制。

努力保持价格水平基本稳定。落实国家各项价格调控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民生价格,加强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监测、预警,做好市场供应和价格应急预案。完善价格变动与低收入群众生活保障的联动协调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不因价格变动而降低。加强市场监管,依法规范市场秩序。

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加强自然灾害规律和防灾机理研究,为科学预测、预防提供依据。强化灾害监测、预测能力建设,完善现有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和环境等监测站网,增加监测密度,提升监测预防的自动化水平。把依靠科技建立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纳入全市发展规划,将灾害预防知识纳入社会科普活动,提高市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

(八)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系统总结本市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深入推进体制改革,显著提高首都对外开放水平。

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制定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市和区县财政管理体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开展社会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积极推进国有一级企业战略重组,加快资产布局和结构调整。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推进科技进步、节约能源资源、维护社会公平的价格机制。积极申请和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着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继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更加注重引进管理、技术和智力,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节能环保、研发创新等重点领域。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大企业总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转移。继续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服务体系,为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切实支持。

继续加强区域合作。落实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在产业发展、交通建设、能源开发、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合作,加快一体化进程。扎实做好灾后重建和对口支援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部署和要求,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实施好支援项目,同时搞好智力援助和产业合作。

全面实现“十一五”《纲要》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要继续把计划作为重要抓手,搞好重大政策制订,加快重大项目实施,促进规划落实。同时,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前期准备工作,促进中长期发展战略滚动衔接。

关于对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调研报告 篇4

今年已进入“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按照《乌鲁木齐市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重点和主要任务》(以下简称《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和《关于乌鲁木齐市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乌政发〔2007〕44号,以下简称《通知》)的有关要求,我市将组织开展“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工作,为确保中期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32号文件以及市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十一五”时期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以及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给予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科学系统地分析评价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根据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提出推动规划实施的合理化对策及建议,确保我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评估范围和重点

(一)对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估。主要是对《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46个主要规划指标进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包括指标实现的进度、完成五年目标的趋势判断等。一是对《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确定的37个预期性指标进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三次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等。

二是对《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确定的9个约束性指标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全市总人口控制在260万人、万元GDP能源消耗降低20%、基本农田保护率8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9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死亡0.35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5万人。三是根据《乌鲁木齐市贯彻落实国务院32号文件实施方案》,修订或提出“十一五”后期我市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二)对主要任务、重大项目、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一是对《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新农村建设方面、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全面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启动“平安首府”建设、重大改革任务等重点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二是对列入《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中的重大项目是否如期开工、进展程度、资金到位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价;三是对《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进行分析评价。

(三)对规划主要目标进行预测。主要是对《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实现情况做出基本判断。

(四)提出进一步推动《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实施的对策建议。根据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及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提出进一步推动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包括是否需要对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和修订等。

三、组织方式和任务分工

市发改委负责牵头组织“十一五”中期评估工作,各有关单位对部门编制的“十一五”专项规划进行中期评估,没有编制专项规划的单位按照《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中涉及本部门工作职责领域进行专题评估,并在规定时间内将中期评估报告报市发改委。各区(县)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工作。

中期评估工作分工如下:

(一)《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中期评估。

乌鲁木齐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期评估报告,由市发改委负责组织实施,各有关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二)专项规划中期评估。

1、乌鲁木齐市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由市经委负责组织实施。

2、乌鲁木齐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由市环保局负责组织实施。

3、乌鲁木齐市建设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由市建委负责组织实施。

4、乌鲁木齐—昌吉旅游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由市旅游局负责组织实施。

5、乌鲁木齐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期评估和乌鲁木齐市“十一五”设施农业规划中期评估,由市农牧局负责组织实施。

6、乌鲁木齐市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由市信息化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7、乌鲁木齐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实施。

8、乌鲁木齐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9、乌鲁木齐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由市文化局负责组织实施。

10、乌鲁木齐市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由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

11、乌鲁木齐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由市体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12、乌鲁木齐市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由市计生委负责组织实施。

13、乌鲁木齐市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由市民政局负责组织实施。

14、乌鲁木齐市广播电视“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由市广电局负责组织实施。

15、乌鲁木齐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由市科技局负责组织实施。

16、乌鲁木齐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由市安监局负责组织实施。

17、乌鲁木齐市防震减灾“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由市地震局负责组织实施。

18、乌鲁木齐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由市气象局负责组织实施。

(三)有关专题评估分工。

1、“十一五”服务业发展中期评估,由市商务局(粮食局)负责组织实施。

2、“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期评估,由市农牧局负责组织实施。

3、“十一五”重大改革任务中期评估,由市发改委负责组织实施,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市财政局、国资委、建委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确保评估工作的有序开展。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对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确保圆满完成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各区(县)、各有关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确定专人负责,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具体的评估工作方案,为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人员保障、制度保障及经费保障。市发改委要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妥善处理好评估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各专题牵头单位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加强与各有关单位的协调配合,按照职责分工,积极主动地做好相关工作,确保中期评估任务的顺利进行。

(二)科学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准确。在“十一五”中期评估过程中,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紧扣《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对“十一五”规划中期情况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并作出客观真实地反映。中期评估的时点和采用的数据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

(三)认真撰写评估报告,确保报告质量。各专项评估报告,是“十一五”规划中期进展情况的真实反映。各区(县)、各有关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以及“十一五”中期评估结果,认真撰写评估报告,确保报告质量。

评估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主要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包括重大项目和专项规划实施等内容);

二是规划实施中开展的主要工作;

三是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四是进一步推动规划顺利实施的具体措施;

五是对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上一篇:学习资源网下一篇:弱电部工作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