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性阅读教学(精选12篇)
拓展性阅读教学 篇1
摘要:笔者通过分析现今社会中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实施中的各种阻力, 结合实际情况, 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克服这些阻力, 并推动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实施的建议。希望教育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可以批评指正, 共同促进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发展和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 竞争压力的增大, 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子女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层出不穷。不难发现, 如今不论在哪个领域都倡导要“从娃娃抓起”, 可见家长是多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为了让孩子能够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 我国的教育机制也从之前的应试教育慢慢向素质教育转变, 这一点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是拓展性阅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实施的现状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模式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应运而生的, 它不同于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主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突破应试教育的限制, 旨在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创造性和探究性。这一新阅读模式的出现无疑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全新的途径, 更是一个大的进步。
然而每一次改革和进步对人们来说都是双刃剑,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也不例外。首先,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应试教育的模式, 完全没有意识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多重要。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响很多年了, 但是应试教育的残余依然存在。不少小学语文的教学依旧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识字为主, 阅读为辅, 完全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也更涉及不到对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开展。其次, 很多地方并不重视小学生的教育问题, 师资整体水平低, 也不了解先进的教育文化理念, 也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对小学生实行拓展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最后, 是学生的家长产生的影响, 很多家长文化水平较低, 依然还是应试教育的执行者, 对拓展性阅读没有深刻的认识, 对学生拓展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起不到一点积极的作用, 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力。
二、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改善策略
目前教育现状对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阻力, 让这样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语文阅读模式举步维艰, 很难进一步地开展和实施。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 国家方面
国家要关注小学生阅读教学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问题上给予充分重视。可以通过在选取小学生语文教材的内容中进行改革, 选取一些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文章, 也可以在基本教材之外多提供一些课外读物, 让学生可以有机会读到内容更丰富的文章, 开拓他们的视野。
(二) 学校方面
学校要与时俱进, 响应国家对小学生教育体制的改革, 充分重视并实施小学生拓展性阅读教学。首先, 提高学校语文教师的入校门槛, 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教学资格, 特别是专业知识要具备;其次, 可以开展各种与阅读有关的游戏和活动, 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的阅读氛围, 让其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有意义的活动来增强对阅读的兴趣, 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舒适、宽松的环境。
(三) 教师方面
学校的语文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 让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常常更新, 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侧重对学生拓展性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指导, 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要让教师自己的墨守陈规阻碍了对学生拓展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组织阅读会, 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并对他们的成果做出指导性意见。这个过程很关键, 教师的指导意见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 让他们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而鼓励学生去阅读的同时, 也有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 不仅要丰富阅读材料、拓展阅读范围, 还要注重学生阅读环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为学生提供有意境的阅读环境。比如教师在讲解《桂林山水》这一节课时, 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做课件, 课件内容可以找一些有关桂林山水优美景色的图片、音乐以及宣传视频等, 把这些要素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同时也能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四) 家长方面
家长们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不要太急功近利, 只追求成绩, 要试着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 多关注孩子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所以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对整个教育过程和实施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是很重要的。有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家长, 要尽可能去了解新的教育模式, 积极和老师沟通, 配合学校开展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活动, 鼓励孩子去探索和学习。
三、总结
总之, 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 要把握好方向, 要明白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 也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最好时期。既然历史选择了素质教育, 选择了拓展性阅读教学这样一个模式, 教师就应该各司其职, 真正为学生去考虑。积极开展和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 利用这个模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开发他们阅读的潜能, 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通过各种活动, 耐心地引导学生去适应并接受这样一个阅读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会受益匪浅, 也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 通过实施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也会解决很多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病, 让学生摆脱一直以来的“读死书”, 活跃他们的思维, 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查应忠.论小学语文拓展性教学的应用[J].吉林教育, 2015 (01) :79.
[2]黄雪琴.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分析[J].吉林教育, 2015 (02) :50.
拓展性阅读教学 篇2
结题报告
长春高新兴华学校 李树波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要求学生学会多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和趣味教育。
“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身”是我们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的核心目标。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书目单一:休闲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少了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2)阅读消费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3)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在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多媒体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当前《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研究意义
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为孩子储存自己的童年精神营养,使孩子终生受益。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预期目标
1.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及策略。
2.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
3.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研究内容
“小学课外拓展策略 ”是指教师从学生学情出发,给予学生必要的读书指导,也就是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情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现阅读的个性化。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既定的研究目标,在各年级的相关班级相关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资源的拓展,通过分析综合,达成一个个研讨专题,使其目标更切合实际。
2.个案研究法。教师在班里选择典型个体,进行跟踪考察、记录、分析和研究,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以点带面地形成共性策略。
3.实验法。选择不同的班级或小群体,通过多学科、多层面的实验剖析,综合其特点,运用相应的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探索学科、年级的最佳策略。
4.另外,我们还将综合运用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等多种教育科研的方法,采用全方位的多种形式的研讨,使本实验的数据具体,可信。
五、研究步骤
1.课题前期工作:2014年3月—2014年4月。
(1)成立课题组,针对现有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象,学习、研讨如何改革现行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使之适应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准研究方向,确立研究课题。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方面的材料,对研究内容有清楚的认识,制订出研究方案。
(3)组织对师生的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全面调查学生课外阅读素养发展水平,分析整理。(4)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讨论实施方案。2.课题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5年10月
(1)以“书香校园创建”为载体,按方案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研究,定期组织案例分析与交流。进行有效的过程检查,做好研究过程中的资料积累。(2)分阶段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的研讨和学生语文实践活动,推进课题研究。(3)举行中期汇报,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中期研究总结,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等形式展示成果。
(4)回顾、反思,对实验操作及时调控,定期请专家指导课题研讨,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3.课题的总结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
(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
(2)全面总结提炼研究经验,整理汇总材料。
(3)整理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组织专家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人员 组 长:李树波 副组长:盛淑杰
组 员:全体五年级语文教师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通过一年时间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
(一)探索学生课外阅读行之有效的方法。
方法1.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会努力去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
方法 2.读什么书有益,怎样阅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并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
方法3.开展活动激发兴趣。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它为正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台,既可以让收获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吸引还没有投入阅读活动的同学。
方法4.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爱上读书。
方法5.读书还要勤于动笔,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促进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实施课外阅读策略
1.学法指导策略: 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等等,引导学生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初步掌握读书的方法。
2.美文诵读策略:要求学生遇到一些好诗文做到熟读于心,熟记得多,将来就能灵活运用,也将成为学生一生的智慧财富。
(三)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模式。指导学法→ 选择书籍→ 师生共读→以读促写→分享成果
(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八、研究后的思考
开展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方略 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拓展性阅读 教学方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学习语文教材外,自由而广泛的拓展性阅读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因为语感的培养及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的提升,都离不开对语言文字作品的广泛涉猎和独立感悟。小学生处于知识的初接受期,教师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语感,提高阅读水平,为语文的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一)阅读范围比较窄。
小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阅读的范围仅仅为课本或者与课本相关的文章,很少阅读除此之外的课外读物,导致阅读形式单调,内容滞后,枯燥乏味,使小学生失去阅读兴趣[1]。
(二)阅读内容脱离与生活的联系。
每一篇阅读文章都是一定的生活反映,但是我国很多小学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外延性不断萎缩,学习资源比较匮乏,教学脱离生活,将学生的阅读视野局限在基础阅读的范围内,忽视阅读与生活的联系,久而久之,降低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不利于小学生阅读兴趣、语感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三)忽略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果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在阅读过程中不动脑、不思考,阅读仅仅是阅读,这样的话很难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最终无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要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时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把优美词句、精彩片段用笔画下来,体会作家是如何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把文章的核心思想总结出来,养成勤做读书笔记、读书交流等好习惯。
二、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激发兴趣,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
古人说得好:“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与“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首先我们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外成名作家的写作之路和故事,及一些中外伟人与书的故事,在学生心中树立成功阅读的榜样,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我需求。此外,我们还利用红领巾广播做全校性的优秀图书介绍;优美文章、世界奇闻、片断节选介绍;优秀书报展览,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起到导向的作用。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不仅要丰富阅读材料,拓展阅读范围,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有意境的阅读环境[2]。比如在讲解《桂林山水》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课件,找一些有关桂林山水优美景色的图片、音乐及宣传视频等,把这些要素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训练语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拓展性阅读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语言文字。”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形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学精品,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品读体味,重在通过朗读揣摩推敲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力,感悟其表现方式,并积累优美词语,尝试模仿运用,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要注意拓展阅读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多样化地选择阅读内容,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学校教育提供便利的条件,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类型丰富多样、时效性强、检索功能强大等特点,这些都为阅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设备进行拓展性阅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比如推荐阅读课外读物《小王子》、《一千零一夜》等,可利用网络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让学生在网络平台搜寻并阅读,并且读完以后在网络平台讨论区与同学、教师或者其他网友进行交流与分享,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三)开展活动,不断提高拓展性阅读实践能力。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致力于课堂上,同时要开展活动,不断提高拓展性阅读实践能力。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相长,师生一起畅游书海,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如我校第一届读书节的主题是“诵我语言美,扬我中华魂”,各年级充分利用校本教材《九都风情》等,开展相关主题的读书活动。如三四年级学生通过表演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明白做人的道理,五年级学生通过品读朗诵,制精美书签,向学生表达爱我家乡的情感。“书海扬帆,快乐成长”第二届读书节活动更是精彩纷呈:演讲赛、午间故事广播、读书知识竞赛、优秀读书手抄报展览、亲子共读活动、与经典对话等,为学生施展聪明才智,交流读书心得提供难得的机遇和活力四射的舞台。
(四)比较阅读,增强拓展性阅读效果。
小学生拓展性阅读要建立在比较基础之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把先后知识点串联起来,以便增强拓展阅读效果[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阅读资料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和学生阅读兴趣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和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例如教授古诗《赠汪伦》,其主要内容就是文中怎样描述朋友之间如何送别,那么对于教师来讲就可以多找一些类似《赠汪伦》的送别诗进行拓展性阅读,进一步提高其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起着一定的作用。教师一定要鼓励小学生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要开设阅读辅导课等,指导学生阅读,激发兴趣,开阔视野,养成习惯,体验感悟,形成语感,不断提升语文素养和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薛淑岚.浅谈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J].祖国:建设版,2013,7(4):190-191.
[2]黄秋玲.谈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5(10):109-110.
拓展性阅读教学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子女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层出不穷。不难发现,如今不论在哪个领域都倡导要“从娃娃抓起”,可见家长是多么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我国的教育机制也从之前的应试教育慢慢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点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是拓展性阅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开展意义和现状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模式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它不同于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主要注重对孩子们阅读能力的培养,突破应试教育的限制,旨在培养孩子们在阅读中的创造性和探究性。这一新的阅读模式的出现无疑对孩子们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全新的途径更是一个大的进步[1]。
然而每一次改革和进步对人们来说都是双刃剑,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也不例外。首先,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应试教育的模式, 完全没有意识到对孩子们能力的培养有多重要。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响很多年了,但是应试教育的残余依然存在。不少小学, 语文的教学依旧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识字为主,阅读为辅,完全忽视对孩子们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更涉及不到对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开展了[2]。其次,很多地方并不重视对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师资整体水平低,也不了解先进的教育文化理念,也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对小学生实行拓展性阅读能力的培养。然后就是孩子的家长们对此产生的影响,很多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依然还是应试教育的执行者,对拓展性阅读没有个深刻的认识,对孩子们拓展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起不到一点积极的作用,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力。
二、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问题的改善策略
首先,国家要关注小学生阅读教学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问题上给予充分重视。可以通过在选取小学生语文教材的内容中进行改革,选取一些可以培养孩子们阅读能力的文章,也可以在基本教材之外多提供一些课外读物,让孩子们可以有机会读到内容更丰富的文章,开拓他们的视野[3]。
其次,学校要与时俱进,响应国家对小学生教育体制的改革, 充分重视并实施小学生拓展性阅读教学。首先,提高学校语文老师的入校门槛,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教学资格,特别是专业知识要具备;其次,可以开展各种与阅读有关的游戏和活动,为孩子们营造一种积极的阅读氛围,让孩子们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有意义的活动来增强对阅读的兴趣,为孩子们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舒适、宽松的环境。
然后,学校的语文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常常更新,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侧重对孩子们拓展性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指导,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要让自己的墨守成规阻碍了对孩子们拓展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组织阅读会,让孩子们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并对他们的成果做出指导性意见[4]。这个过程很关键,老师的指导意见要结合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出,让他们在交流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从而鼓励孩子们去阅读的同时也有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里总是有大量的文字“空白”地带,这些区域是培养学生们进行创新性阅读的良好条件。教师们在通过设置一定悬念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有兴趣的利用在课后储备的知识,对这些知识加上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合理的填充。充分开拓与拓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全面激发学生们的思维的火花,使孩子们对所要学习的文本内容形成自己的新的体验与感悟,因此,进行小学语文的文本阅读能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型思维的能力, 提高孩子们学习的灵活性[5]。
最后,家长们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太急功近利,只追求成绩,要试着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多关注孩子们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对整个教育过程和实施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是很重要的。有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家长,要尽可能去了解新的教育模式,积极和老师沟通,配合学校开展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活动,鼓励孩子们去探索和学习。
三、结语
拓展性阅读教学 篇5
摘要:语文教学既要教会学生语言知识,更要学生体会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要联系生活进行生活化教学,语文教学中课外拓展性阅读必不可少,它既是实现语文教学任务的必须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通过拓展性阅读既实现了训练语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更是实现了语言教学的最终要求,语言学习就是为了获得信息,而学生要获得信息必然要多加训练课外拓展性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有效教学
一、我校拓展性阅读的现状分析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人抱怨拓展性阅读太过“散”,主题不明,指导不足,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所谓的太“散”,主题不明,缺乏指导的阅读根本不存在,很多人幻想学生会购买一些“纯娱乐”的图书去阅读,在阅读中成长不足,然而事实是学生根本没有阅读,究其原因,就是互联网碎片化阅读占去了学生很多时间,更严重的是互联网各类游戏和电视节目耗尽了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人文精神的所有兴趣,学生们不是没有好的阅读,而是根本就没有阅读,这样如今的小学生在互联网和电视等可视性节目和游戏的影响下,严重缺乏阅读兴趣,学生们从认字到阅读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回归长久以来语文学习中的一个良好的习惯,那就是以阅读为乐,而不要把阅读当做繁重的任务。
二、精心选择素材,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语文拓展性阅读,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首先要选择所有学生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受启发于一些互联网软件,有些互联网软件之所以被人们广泛了解,首先在于它的可用性,所有人都可以很快掌握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不因为教学任务和教学课本而坚持所谓高度,而应该首先了解学生所处的水平,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书籍,能够提高学生兴趣的书籍便是真正的好书,人在成长中每个阶段的兴趣完全不同,要是违背规律让学生接受生搬硬套的道理或者内容,只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或者让学生在压抑中成长,很难让学生高效的学习,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师要选好素材,以学生的兴趣和认识水平为基础,不浮夸,不一刀切。脚踏实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高昂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学中多留给学生自己支配时间和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多一些自主,多一些快乐,多一些兴趣,那么教学中高效教学的目的变得更容易达成。
三、精心组织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主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阅读素材中存在的难点、重点进行有趣的讲解,深入浅出地给学生做一些解释,提供给学生一些理解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把素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和训练的能力与课外阅读联系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阅读能力,并在课后拓展阅读中运用,这才是真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生的拓展阅读,离不开老师的课堂指导与协助,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就能够更早实现独立与阅读,开展课外阅读,小学生阅读材料看似浅显易懂,然而所有的内容都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深层挖掘文本背后的道理,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比如,《她是我的朋友》一课的讲解,可以进行以下活动:
1.听了阮恒这一句坚定的回答,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出示练习:(1)医生(护士)竖起大拇指对阮恒说:(2)周围的小伙伴由衷地对阮恒说:(3)受伤的小姑娘睁开眼睛感激地对阮恒说:(4)此时,我也想对阮恒说:
2.总结:为了朋友,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弃,像阮恒这样的朋友值得一生珍藏!老师读了文章,深受感动,写下了随笔,愿意读读吗?教师只有深层挖掘阅读材料背后的道理,讲解清楚阅读材料的内涵,学生的心灵才会得到浸润,情感得到熏陶,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也是有趣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才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四、兴趣与学习任务结合,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小学生阅读及拓展阅读,阅读兴趣尤为重要,但是这样的阅读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素材和阅读时间进行管理还是开放,都是管理的具体形式不同,不存在真正的放任,教师应该将语文拓展阅读的重要任务与学生的兴趣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满兴趣的阅读,同时完成阅读任务,提高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教师在选材时,首先要对阅读素材的趣味性做出判断,然后要对阅读素材的主题、难度等做出把握,让学生在阅读时候能够受到阅读素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学习效率。同样的一篇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更好的阅读效果,如何深入浅出,让学生感到印象深刻,让学生感受内容的荡气回肠,捕捉到文章的拓展点,找到文章的精妙之处,这就要教师有效结合阅读任务和阅读素材,精妙地讲解文章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重点,同时能够感受到柳暗花明的精妙,提高学习的兴趣,也完成学习任务。
五、精心设计课外拓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小学生阅读教学中的拓展,课外阅读必不可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拓展教学的同时,应该教会学生从课堂教学的素材出发,找到与教学内容相关内容的阅读和了解,这才是真正的拓展,因为只有在课后多阅读,多学习,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文章所讲内容,才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内容,一篇文章学习经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可能理解,但是往往理解不够透彻,因为,学生对于文章产生的背景或者文章中的表达不是很熟悉,没有老师的讲解,学生不能够自己理解到更多的东西,如果学生能够阅读同类型的其他文章,学生就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或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更加明白为什么使用这种表达而不是其他。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地提高,同时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会影响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六、结语
拓展性阅读教学 篇6
一、精读文本——加强文本对话
进行了阅读教学后,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能在读中实践阅读的技能,提高对文章的认知,也能在同类文章的拓展阅读中,拓宽视界,增加知识面,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内化。学生在阅读教学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文本,深入探究字词句使用的特点、文本的结构,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获得情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例如,对于《英语》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Section A3这篇文章,是对一所学校的同学以skating的方式进行慈善募捐的报道。文章的情感主题突出。因此,进行了阅读教学后,我根据情感主题从情感方面进行拓展阅读。首先,我让学生将课文里“最让你感动的一些句子或词语”画一画,然后谈谈自己的想法。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还要从课内走到课外,从教材内走到教材外,进行拓展阅读。阅读的材料可以来自于报刊、名著等,鼓励学生在多读中增强语感,提高积累。
二、练写应用——促进语言内化
写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在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中,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英语阅读教学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围绕课文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性写作,从易到难,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拓展。
1.根据文本进行改编。改编是学生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的一种创新。在形式上,可以是改编内容,也可以是改编文体,用改编来体现学生的一种思考。
例如,这篇文章:Unit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是Sonia给Henry发的一份邮件,告诉他不能参加Party。阅读后,我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改编,编成对话的形式,通过电话告诉对方自己很忙,不能参加Party,请他谅解。学生琢磨后,在同桌之间先尝试着对话,在互帮互助之中,提高了写的水平。
2.针对文本进行扩写。对于一些故事情节丰富的或留下一定悬念的文章,在学习后,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发挥大胆的想象力进行扩写,对故事进行意义延伸,编成一个具有严密逻辑关系的完整故事。
例如第三单元:这篇文章,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既有科学意味,又有对未知的一种兴趣,学生学习了以后,产生了很多的想法。于是,我就利用学生这样的一种热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扩写这篇文章。
三、组织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在课程标准中提到,要通过英语教学,在体验中外文化差异中,丰富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言学习同时也是学习者进行思维参与、实现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学生发挥充分想象,实现与文本的充分交流。对此,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利时机,通过问题的有效设计,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问题分析、问题探究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初三《英语》第九单元的内容时,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 ?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我进行了以下的引导和思维探究活动。
1.通过对James Naismith的伟大发明和贡献以及篮球运动在世界的风靡的归纳,使学生深深领悟“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的真谛。
2. I am the inventor.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象,设计一项发明创造。同学们展开设想:I want to invent a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vehicle. I want to invent an air power car. I want to invent a Food inspection equipment. 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学生不仅运用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 The invention activities.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设计一个创作方案,在课后进行一次制作活动。学生将想法通过动手实践变成现实,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兴趣。例如,有一组学生从篮球的发明中获得灵感,发明了踢羽毛球的运动,运动场地自由不受限制,学生围成一圈,一个羽毛球就可以开展活动。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可以培养灵敏的反应、准确的踢球技巧等,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造过程以及活动的规则等,在课堂上进行介绍。学生按照课文学到的内容,介绍自己小组的创新发明,使用英语进行表述。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延伸。他们从课本的学习中延伸到了社会生活,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与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新县文竹中学)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篇7
关键词:小学,主题阅读,拓展,探究
小学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是指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提炼出阅读主题,在课内外阅读中加以有效引导,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延伸,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效拓展的阅读可以提升人生境界,强化人文精神。
一、拓展阅读形式,培养学生兴趣
好的阅读形式可以直接帮助学生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拓展阅读形式方面,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内在阅读形式拓展,二是外在阅读形式拓展。内在阅读形式拓展指的是学生阅读指定文本时采取可层层推进的多样化模式。例如,可通过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阅读体验的交流,引导学生直接就文本进行填写、续写、改写等,开展多种趣味性阅读,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交流各自的感受和观点。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在文本上进行批注,表达自身的理性思考。教师还可以指引学生对阅读体验进行描写,形成片段式的读书文摘。而外在阅读形式拓展指的是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同一文本产生多角度的感受。例如,对于同一篇课文或者同一阅读主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寻找音乐、舞蹈、动漫、新闻、电影、博物馆等信息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阅读主题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蕴。
二、拓展阅读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阅读内容的拓展是为了迎合阅读教学开放性的要求,可以让学生不断地走向文本的更深处,与作者的思想汇合。因此,这种拓展不是无限制的拓展,必须以文章所要表达的人文思想为主线进行。拓展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这种拓展可以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横向维度的发散性拓展,另一个是纵向维度的逻辑性拓展。横向维度的发散性拓展可以有多个方向。例如,以关联性主题为维度的拓展,传说与神话、乡愁对离情、爱国和爱党等关联性主题均是可拓展的题材。又例如,以关联性情节进行拓展,《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可以拓展至各种各样动物的行踪探寻。还比如,以关联性体裁为维度的拓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同类体裁的作品,通过这种拓展阅读,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相互对比,触类旁通,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横向维度的发散性拓展结构具体可见图1。纵向维度的逻辑性拓展,则是一种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的拓展模式。大多数的课文均是节选本,因此带领学生阅读得更深入,必然要探讨相关文本的原文,进而要阅读作者的生平,再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学生才能够对课文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为真正理解课文奠定基础。这种纵向维度的逻辑性拓展结构具体可见图2。
三、拓展阅读体验,活跃学生思维
小学生若是不能产生足够的阅读体验,再多的阅读也只是浅尝辄止,可能事倍功半。因此拓展阅读体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种“体验拓展”不可拔苗助长,或是在儿童生活经历范围内进行,或是在儿童生活经历可以触及的范围内进行。只有让学生在体验中阅读,同时在阅读中动用脑、口、手等感官,活跃思维,点燃语言,这样才能真正沉浸在阅读中,激起愉快的阅读情绪,在快乐阅读中体会人生的意义,使情感思维得以茁壮成长!
(一)注重个性阅读
对于不同的学生,其心理发展状态和特征均有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个性化阅读方式。不应以成人的视角和大众化的模式去要求学生,只要学生内心处于与文字交流的状态,就应支持他们的这种个性化阅读方式。教师在阅读拓展中要避免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强迫学生进行阅读,这容易伤害学生的阅读兴趣;强迫学生阅读有限的指定文本,这容易让学生在自主意识层面处于矛盾之中,不利于其身心的和谐发展,进而影响阅读的效果;强迫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这从短期来看似乎有利于教学的实施,但是从长远来看则很可能伤害学生独立认知精神的胚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个性,教师要尊重这种个性,在阅读的时间、读物的选择和观点的提炼方面给予最大程度的自由,并尽最大的耐心进行引导,这样每个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享受可持续性的快乐式阅读。
(二)注重多元体验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研究与探索 篇8
拓展性阅读是指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主题素材, 通过收集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重构文本语境。在重构的语境中进行扩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 发现与创造, 并不断反思的过程。通过拓展阅读, 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就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 进而加深、拓宽对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
一、拓展性阅读的功能
拓展性阅读的实施主要以课文为中心, 向课外的阅读材料辐射, 从而达到以一篇带多篇, 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 不断开阔学生视野, 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因此, 找到课内教材与课外教材的联结点、切入点, 是有效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关键。据此, 可以把拓展性阅读功能分为:
(一) 运用补充式材料, 开阔学生视野
记得李吉林老师教学《海底世界》之后, 学生对课文所介绍的海底世界的知识还是有限, 同时对海底的奇异景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时李老师选了两篇课外材料:《人类的秘密仓库》和《海底的冷灯》在课堂上进行同步学习。以课内材料为主, 课外材料为辅。课内课外互相渗透, 互相借鉴, 不同角度的几个信息在结合教学中形成了合力。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样呈现信息, 锻炼了学生阅读多种信息, 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学习了《爬天都峰》可以阅读《我登上了长城》。这类阅读教材往往与教材文体相似, 它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再次运用已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 使之得到巩固, 达到熟练的程度, 从而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二) 运用列举式拓展材料, 促进学生学法迁移
选择与课文在文体或内容、写作方法上比较相似的课内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如学习《夜晚的实验》、《维生素C的故事》等一系列儿童科普文章, 都是运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一些科学知识, 我们可以让学生搜寻其他的科普文章, 组织学生运用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来阅读这些文章, 能使学生在运用中切实掌握这种读书的本领, 以后就可以更快、更好的阅读类似的文章, 达到“自能阅读”的效果。
(三) 运用比较式拓展材料, 体现对比阅读优势
选择阅读材料意在与课内教材进行比较, 在比较阅读中培养鉴赏能力, 这也是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 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 使学生由此及彼、组合积累, 实现类化、迁移。如《掌声》一文写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 变得活泼开朗, 而《爱之链》写通过乔依帮助老妇人, 老妇人帮助乔依这两件事情, 说明爱是可以延续, 可以传递的。虽然内容不同, 但都让学生懂得主动关心、鼓励别人帮助别人、。教学《赠汪伦》一诗时, 在学生掌握了送别诗的表达方式和学习方法后, 适时出示《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 利用学法迁移很快在吟诵中领悟了诗中蕴涵的情感。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虽然都是送别诗, 但是送别的方式不同, 送别的情形不同, 从而认识到表达同一主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四) 运用阅读原著, 深入了解文学作品
教材中不乏名家或名著的节选、缩写, 以此为契机, 在教学前后, 教师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 学生在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中, 不仅能更立体地理解课文, 而且可以建立起读名篇、名著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由《林冲棒打洪教头》延伸到《水浒传》, 由《三打白骨精》延伸到《西游记》, 由《鲁宾孙漂流记》延伸到小说《鲁宾孙漂流记》等。
二、实施拓展性阅读的方法
(一) 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兴趣也是引起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实, 要引导好拓展性阅读关注在于“氛围”的营造。良好的氛围将会让学生积极地飞到浩瀚的书的海洋里去遨游, 去感悟优美的语言文字, 去享受知识、享受阅读, 在拓展性阅读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二) 选择有效的阅读材料
拓展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阅读的出发点不一样。课外阅读在内容的选择上是非常自由的, 而拓展阅读在内容的选择上应以课本为出发点, 所选择的内容可以是课文内容的补充和延伸, 也可以是适宜于比较阅读及学法迁移的材料。内容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 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三) 追寻理想的阅读境地
有了好书、孩子们感兴趣的书, 接下来我们应该考虑孩子们应该怎样读书?钱伯斯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技术, 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孩子, 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可以这样说, 理想阅读的境地就是能推动学生持续阅读的方式。
新课程标准把拓展性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要求提出来, 并对拓展性阅读提出了量的要求。因此, 我们要指导学生多读书、多做笔记并且交流读书心得。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相关书籍带到教室进行交流, 然后有选择地进行交换, 让每一个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在班级里, 我们设置了“开放的书架”, 并且经常结合具体课文的学习, 阅读介绍同类知识的相关书籍, 拓展知识面, 形成立体性认识。
低段语文拓展性阅读新方法的实践 篇9
确定相关主题—搜寻课外材料—延伸学习内容—深化主题理解
一、对拓展阅读进行有效的引导
(一)走进秋天
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就是一组描写秋天的课文,在学完有关秋天的词语和课文时,笔者布置了课外作业:搜集有关描写秋天的词语、句子、文章和诗歌。第二天,学生兴高采烈地告诉笔者“我找到了写秋天的诗歌,我把它带来了。”“我找到了描写秋天的句子,我把它抄下来了。”“我找到了很多描写秋天的词语。”“我是和妈妈一起找的”……看着学生喜悦的脸庞,很有成就感的样子, 笔者临时决定请学生把找到的内容展示给大家看。先在四人小组中互相品读,然后把比较好的推荐给大家,请他们读给大家听。这时候,那些搜集比较多,课外时间花得比较多的同学可谓出尽了风头, 受到了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赞赏,享受着成功的喜悦。笔者把比较好的内容打印出来,每人一份,那些被选中的内容,有的是学生找的,他们比别的同学更兴奋,虽然有的同学没去搜集,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明白了该如何去进行课外阅读和搜集。
(二)走进大自然
学生学习语文有一定的体系。特别是一些常识性课文,如果阅读一些相关的资料,学生就能站在全局的高度更完整地理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不可能每篇文章都系统、全面的阐述。补充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有利于建构新的完整的体系。 学生定会感到学有联系、学有所得,求知欲望会更强烈。
当《植物妈妈有办法》学完后,笔者提了个问题:“小朋友,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你可以去看一下有关植物方面的书。”后来,笔者又说:“其实植物世界不光传播种子这么奇妙,还有更多奇妙的事物等着你去发现呢?”这天,顺便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看《十万个为什么》的植物篇,第二天把奇妙的植物世界介绍给大家。这样一来,学生带着任务饶有兴趣地去进行课外阅读,有的还特意去买了有关的书籍。第二天,学生先带着问题考大家:树叶为什么是绿的?秋天有的树叶为什么会变黄?为什么根向地下长?树木的年龄是怎么来的?……当学生高兴地来告诉大家时,是那么有自信。
二、对拓展阅读进行专题训练
教师在组织课内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努力创设条件,提倡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习惯,在学生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前 , 教师可进行有意识的专题训练。
当笔者在《识字4》有关成语课教学前,有学生说:“这里的故事我的书里有的。”“这些成语有些我看到过的。”听了这话后, 笔者顿受启发,发现班上成语故事方面的书比较多,于是对大家说: “今天中午,大家可以去找一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可以是课文里的成语,也可以是课外的成语。”于是,《识字四》的学习,变成了学生讲成语故事的课。在课上,学生讲到了《坐井观天》《拔苗助长》 《一叶障目》《掩耳盗铃》……课内的,课外的都有,这时,老师的讲解是多余的,笔者只说了一句:同学们自己找来了这么多成语故事,还讲给大家听,又能干了不少,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成语故事,你可以自己去看,到时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故事。过后没几天,笔者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手里拿着崭新的成语故事书在看。
这次的专题训练,因相关的书比较多,学生几乎人人参与,让学生从课内到课外进行了一次很好的链接。
三、对拓展性阅读进行有效的展示和评价
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同时, 学生有时对拓展阅读的内容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积极性,教师可采取从课外阅读到课内展示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调动学生阅读的热情。阅读课文从以前孤立的一篇到阅读课外相关内容的数篇。
例如学习《古诗两首》时,学的是有关秋天的古诗,一首是诗人苏轼写的,还有一首是杜牧写的,课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双休日回家搜集有关描写秋天的古诗和诗人苏轼、杜牧写的诗歌。当周一上交时,多的同学竟二三十首。这时,笔者觉得点到为止未免有些可惜,毕竟有的同学搜集时花了很多工夫,不能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为此,笔者就把比较浅显易懂的诗歌摘录并打印出来, 让学生课余时间背诵,这下又激起了一部分同学的热情。可是,这时出现了一个问题:比较自觉,兴趣又比较浓厚的同学已经都会背诵了,可有的同学还一首都不会背。什么办法能让全班同学都去背诵古诗呢?笔者特意安排了一节课时间,全班同学进行一次古诗背诵比赛,借此机会也可让那些会背的同学展示一下自己。课堂上老师说古诗题目,会背的同学举手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开始几首很多人都抢着背,越到最后,会背的人越少,最后,只剩下两三个人争着在背,听的同学对他们投去了羡慕的目光。这时,及时进行了评价:有的同学会背那么多古诗,真厉害。从现在开始,每背出一首加2分,到时候我们再来个古诗背诵比赛,怎么样?经过这节课后, 学生明确了目标,也下定了决心,学习的劲头也高了。
摘要: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死记硬背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学习需求,取而代之的将是资料的搜集、整合、应用与创新的能力。只有善于学习并终生学习的人,才不会被淘汰。实施拓展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并非一蹴而就。笔者针对低段如何开展课外拓展性阅读进行研究和实践。
拓展性阅读教学 篇10
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采取不同的阅读技巧,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
具体来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切不可代替学生完成所有的教学行为。相反,教师应该发挥自己“引路人”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采取不同的阅读技巧,来完成不同的阅读任务。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便可以得心应手地行动起来。同时,因为脑中有方法,心中有目标,他们也能体会到一定的学习成就感。比如,对于“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represent’in paragraph 2 mean in Chinese?”这一类的题目,教师便可以这样来要求学生:“Now,boys and girls,please use the scanning skill and find out this word from paragraph 2 quickly.”这样,学生便可以通过所学过的查读方法,迅速在第二自然中段定位该词。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的内容,猜测出该词的具体含义。通过这一方式,学生的思路一直处于活动的状态,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得出该题的答案,从而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有效地教会他们相应的解题方法。
二、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语篇中的关键词,并要求学生根据关键词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
为了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除了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之外,还可以以所阅读的篇章为蓝本,进行更高层次的阅读拓展活动。根据本文的研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语篇中的关键词,并要求学生根据关键词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便是一种有效的拓展方式。这是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提炼出某语篇的关键信息,而且还能将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转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语篇的理解程度。比如,在讲解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Past and Present》中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们:“Boys and girls,just now,we have learned this passage together and I believe you have under stood it.Now,please work with your group member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key words in this passage.Af ter that,you should try to retell the passage with th help of these key words.”这样,学生便可以马上行动起来,先去找出语篇中的关键词,然后在参照这些关键词的基础上迅速去练习复述课文。毫无疑问,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符合新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教师引导学生以相关阅读语篇中的话题为依据,进行写作练习。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教师除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采取不同的阅读技巧,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以及引导学生找出语篇中的关键词,要求学生根据关键词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以相关阅读语篇中的话题为依据,进行写作练习。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练习和写作练习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相关语篇的基础上,通过模仿和再创造的方式,进行写作任务。那么,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会注重对语篇内容的理解,而且还会主动地从写作方面对语篇进行解剖,从而能够有效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符合新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四、结语
拓展性阅读教学 篇11
关键词:小学;英语;拓展性阅读;策略
合理的进行拓展性阅读,这不仅能够提升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的范畴,给学生们提供更多有价值的阅读资源,这也是对于学生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语言素养的一种良好构建。拓展性阅读要有坚实的根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的认知水平来选择一些好的阅读素材与阅读训练的形式。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拓展性阅读的训练目标,这也是提升学生语言水平的方式所在。
一、教学中注重“追本溯源”
拓展性阅读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展开形式,首先,教师要善于“追本溯源”,要以课本中的基础内容为根基进行合理的阅读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这样才能够循序渐进的展开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构建。在进行拓展性阅读前,教师首先要保障学生们对于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有较好的理解与吸收,在此基础上再来有针对性的展开阅读教学的拓宽,让拓展性阅读能够有充分的实践机会。教师可以以课本中的教学主题为基础,丰富课本知识的维度,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来丰富学生对于课本中的教学主题的认知。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选取一些易于被学生理解与接受的课外阅读的范本,但这些内容一定要和知识教学有相应的联系。只有谨记“追本溯源”的教学原则,拓展性阅读教学才会有更好的成效。
在进行4A Unit 2 “In a toy shop”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我把迪士尼乐园(Disneyland Park)的相关图片在电子白板上投放出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课下孩子们都积极收集有关“迪士尼乐园”的资料,无形中提高了阅读量。通过利用学生“追本溯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要善于找到课本中可以挖掘的教学点,并且以此为根基来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这不仅会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好的阅读资源,这也是对于学生阅读能力与知识探究能力的一种培养。这些都会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带来很多积极的促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素养也会是很好的推进。
二、阅读中注重“情感渗透”
拓展性阅读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切入点,注重阅读中的“情感渗透”便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尝试。很多时候学生都会存在对于阅读内容的体验不深,对于文章中描绘的场景缺乏认识的问题,这很大程度是因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投入情感,或者是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这个问题很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改善。教师要善于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且要透过一些有效的阅读素材的引入来丰富学生的情感维度。这会极大的提升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探究欲望,并且会让学生对于读到的内容有更深的印象。这不仅是阅读教学一个很好的深入策略,这也能够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进步带来很好的促进。
情感的渗透可以有很多展开方式,一个很好的选择便是通过英文歌曲完成。课本中有很多英文歌曲,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可以积累词汇,也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如:Don’t be late again、We are happy bees、What’s the matter?等。学生很喜欢歌曲,我们就可以抓住孩子的这个兴趣点投其所好,选择一些优美易学的歌曲教给孩子们,在上课之前领着孩子们唱一唱,活跃课堂气氛,过程中也让学生们接触了一些新的单词与句型,大家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对于新知识也会有更深的印象。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将会极大的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这也是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拓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收获的教学方式。
三、体现阅读拓展教学的实用性
拓展性阅读教学不仅要凸显其趣味性,而且要注重对于学生情感的有效激发,想要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也要注重阅读拓展教学的实用性。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给学生们创设一些有意思的阅读拓展学习任务,或者是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来参与。这些过程首先能够极大的丰富英语阅读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这也是给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提供的良好的平台。学生只有多展开语言的实际应用才能够对于很多语言规律有更好的理解与体会,进而让自身的语言积累能够更加丰富。
低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都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和生活习惯用语为主的,学生可以自己进行阅读训练,甚至可以自己编写对话。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语言学习的这一特点给大家安排更多好的语言实践的平台,这对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将会很有帮助。如在教完4A Unit7 “How much?”内容后,我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用Can I help you?和How much…?的句型编写对话,有学生写的The clothes shop就非常好,還能用上try…on…(试穿)的句型。这便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尝试,透过合适的拓展阅读训练的形式将会极大的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透过拓展性阅读教学来丰富阅读课堂的教学形式与阅读教学的维度。拓展性阅读教学首先要以课本内容为依托,这样才能够循序渐进的展开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构建。拓展性阅读教学中还应当注重情感教育的合理渗透,这样才能够深化学生对于阅读素材的印象。教师也要注重拓展教学的实用性,学生只有多展开语言的实际应用才能够对于很多语言规律有更好的理解与体会,进而让自身的语言积累能够更加丰富。
《一双手》的拓展性教学 篇12
下面以笔者教学《一双手》的几个教学片段为例具体说明。
在相关视频中拓展教学空间。在教学起始阶段拓展的方式很多, 但是, 最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的无疑是多媒体。老师在教学《一双手》时, 播放了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的视频。老师只是要求同学们谈谈对“手”的认识。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 古典韵味的乐曲, 圣洁灵动的手语让人如痴如醉。有的说千只慧眼闪烁, 千只纤手微颤, 是那一双双灵巧的手诠释了传说中的千手千眼观音的典雅, 让人击节赞叹!有的说邰丽华与20位同伴结为一体, 以千手观音形象立于莲花台上, 用缤纷的手姿和斑斓的色彩演绎了一段绝伦的精彩与神奇。接着, 老师顺势引导, 尼泊尔谚语说:“自己的双手就是大自然的统治者”。今天, 我们再来看看, 姜孟之如何用文字向我们展示的仅仅属于个人的‘一双手’的神奇与伟大。
这样的拓展, 无疑能激发学生极大地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 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同题诗歌中拓展教学空间。唐朝有三位诗人都曾以《咏手》为题作诗, 老师出示了三人的相关诗句:“腕白肤红玉笋芽, 调琴抽线露尖斜。背人细捻垂胭鬓, 向镜轻匀衬脸霞。” (韩偓) , “一双十指玉纤纤, 不是风流物不拈。鸾镜巧梳匀翠黛, 画楼闲望擘珠帘。” (秦韬玉) , “妆成皓腕洗凝脂, 背接红巾掬水时。薄雾袖中拈玉斝, 斜阳屏上捻青丝。” (赵光远) 让同学们研讨它们的一些共性和特色。
通过研究探讨, 同学们发现, 三首诗都是写的年轻的女性, 手指纤细, 白嫩, 修长, 写的是她们调琴, 梳理鬓发、洗脸等平常小事, 人物比较单一, 并且没有鲜明个性特点, 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说明作者的视野比较狭窄, 生活阅历的局限导致作品的内容比较单调。
在同名作品中拓展教学空间。黑格尔说:“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 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而动作里最能体现人物内心世界以及性格特点的大概要数“手”了。老师要求同学们到鲁迅的作品中去寻找一些有关描写“手”的语句, 看看它们在内容上, 写法上和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兴致很浓, 纷纷查阅鲁迅的作品, 找到了一些例句, 并积极探讨, 揣摩。
一个同学找的是《故乡》中有关闰土的描写:“项带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 (少年闰土) “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 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 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 (中年闰土)
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和对课文的整体阅读, 懂得了作者是为了突出闰土生活的悲惨。老师再请同学们思考闰土生活悲惨的原因, 有的同学从文中找出了“多子, 饥荒, 苛税, 兵, 匪, 官, 绅, 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的句子。老师再要求同学们把闰土放在辛亥革命的大背景下思考其悲惨命运的深刻原因, 同学们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 归纳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种压迫让闰土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
《孔乙己》中孔乙己“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用指甲蘸了酒”想写字, 别人嘲笑他脸上的新伤疤时, 他不回答“排出九文大钱”, 将他落魄中不忘炫耀的自鸣得意、自欺欺人刻画得活灵活现。
一个同学认为最震撼人心的手的描写是《孔乙己》的最后, 孔乙己用“手”走来喝酒, “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 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这是最奇特的一双手, 用“手”作“脚”, 走出生命, 走完人生。
老师要求总结鲁迅的作品中的“手”, 同学们研讨后发现鲁迅的视野非常开阔:有男人有女人, 有老人有小孩, 有农村有城镇, 人物丰富, 个性鲜明。“一双手, 就是一个人, 就是一个世界, 太精彩也太浓缩了!”有的同学发出了感慨。这就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了, 这是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思考和提升。
【拓展性阅读教学】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方式初探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06-20
阅读拓展教学07-21
《爱的教育》课外拓展阅读教学反思05-20
阅读拓展活动08-25
拓展学生的阅读视域08-07
七年级学生拓展阅读08-18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例谈10-26
推理与证明——以几何教学为例 拓展阅读4:数学证明的教育价值07-06
主题阅读下的文本拓展08-02
拓展性课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