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性课程

2024-10-04

拓展性课程(精选12篇)

拓展性课程 篇1

2015年小学拓展性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什么是拓展性课程、什么样的课程是好课程、课程建设需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这些成为本次会议的重点话题。其中,小学课程建设如何做好加减法、课程如何整合等话题更成为专家热议的焦点。如何进行课程整合,在教育专家田慧生看来,可以从几个角度考虑:第一是课程类型的整合。现有的国家、地方、校本这三类课程,本身就有整合的空间。三类课程中一些内容可以做相应的归类、删减、调整。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不同类型之间也可以整合,甚至必修课、选修课不同类型之间也可以进行整合,通过整合就会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第二是跨学科的横向整合。相近相邻的学科可以很好地整合,交叉重复的可以精简删减。第三是学科内部的纵向整合,这是课程整合的核心所在。学科内部纵向整合做得好,会推动整个教学方式甚至教学观念的转变,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改革留出足够的空间。学科内部整合就是从学科体系出发,系统梳理学科内部核心观念、核心素养和核心问题等。

针对拓展性课程这一概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华特别强调,这不是一个新概念,它应该是所有课程的共同特征。“仅仅作为知识传递的课程并不具有拓展性,我们应该把课程背后无限的可能拓开去、展开来。所以,能够使学生具有拓展能力的课程才是真正的拓展性课程,并不是设置一类课程叫拓展性课程,就能让学生拥有拓展的能力。”郭华呼吁,要重新认识“很满的课程”和“留白的课程”。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室主任朱传世认为,现在已经进入校本课程建设的反思期。他同时指出,应该辩证地看待课程建设做加法还是做减法的问题。“做加法要体现适切性,就是增加适合学生的、学生需要的东西,做减法就是减去重复交叉的东西。”其实,无论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得到适宜的发展。正如田慧生所说:“我们开发出什么样的拓展性课程,都不能忘了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什么,这应该成为衡量拓展性课程建设是否成功、质量如何的根本标准”。“要紧紧围绕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多种需求来建设拓展性课程,最终向着为学校不断创建适合学生的教育这一目标而推动。”

拓展性课程 篇2

——小学低年级数学拓展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一、研究的背景

1、素质教育对人才要求的思考。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就小学数学学科教育而论,要以全体学生各方面素质从小得到协调发展为本,引导、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允许并积极鼓励不同基础的学生有差异发展。数学拓展性教学为学生个性发展及学生间有差异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2、对数学思维训练的再认识。近些年来,发展儿童思维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多数研究离开了“人本”核心,将发展思维的终极定为提高学习成绩,过“考试关”,“择校关”。“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需要思维,需要新型独特且有意义的思维。创新需要意志、毅力,需要知识、技能和策略,更需要创新意识,数学思维的最大特征是逻辑思维,它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相结合能迸发创新思维。小学低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应借助现实世界数与形,运用相关的操作或训练教材,激活想象,提高思维素质。我们试图让数学课有所拓展,引导小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探索发现的过程,享受发现的欢乐,对未知世界产生好奇,产生欲望。激发、保护、积累由此而产生的创新意识,将对人生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3、对学生间个体差异的思索。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发展中的孩子更是如此。学生在智力和能力上学生与生俱来就存在个体差异,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学能使个体差异缩小,但有时也会增大,更何况思维训练的结果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更快,可能分化更大。这样会不会挫伤一些孩子学数学的积极性?我们带着问题,反复思考,寻找依据,逐渐形成了“承认分化,并促进其积极分化;把差异看作财富,谋求‘有差异发展’”的共识。从而预见实验结果个体差异仍很显著,但各层次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创新意识均会有不同程度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借鉴了一些同类的课题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比较,我们认为本课题的提出具有下列特点:

(1)全体参与。即参与思维训练的对象为一年级全体学生。(第三年推广至三年级)意在为培养各个层面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打下思维基础,我们不反对培养尖子,但也绝对不允许在小学低年级就排斥大多数学生拓展数学思维的机会。

(2)与学科课程互相促进。本课题研究的数学思维训练源于课程教材(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课本),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同时又拓展了思维训练的广度,力求避免脱离多数学生认识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3)课时列入教学计划。一至二年级每周5课时数学课,其中1课时为拓展性课程。

(4)训练的方式方法重在“引导——发现”。我们不主张由教师传授特殊的解题技巧,再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方式方法,而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采用合适的训练材料和训练手段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发现事物间数或形的变化;发现规律;发现思维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并学习日常学习中涌现的良好学习态度和品质,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素质。

(5)自编材料。编写适合本课题设计思想的教与学的材料,是课题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也是区别于同类研究课题的特点之一。教材的编写体例有别于传统教材、又要有别于习题型的思维训练书,力求科学性、趣味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6)教学内容尽可能图文并茂,空间观察、形象识记、直觉、视知觉、图形知觉、想象等方面有较大比例。旨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有利于大脑潜能的开发,同时采用了画、摆、分、剪、观察、思考等手脑并用的方法(特别重视左手的运用),体现拓展性课程的特点,促进左右脑协调发展。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脑科学家对大脑的研究证实:人的大脑有90%以上潜能还沉睡着,一般人连大脑潜能1%也没用上。“我们的右脑中有形象思维中枢,它能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大,而且信息对它的刺激所持续的时间也比左脑长”。脑科学家告诫我们:“忽视右脑的开发会直接影响青少年总体智力的发展水平。”因此重视开发右脑就能开发儿童思维的潜能。根据低年级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着重发展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的形象思维,开发右脑;同时初步培养有序性、延续性、分析性的抽象思维,促使左、右半脑均衡发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内在的规律性的概括与间接反映。人的思维随着成长过程,特别是受教育过程逐步发展。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人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常运用两种思维方式,即发散思维方式与集中思维方式。尽管创造性解决问题需要上述两种思维方式的结合,但与个体发散思维能力的关系更加密切。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发散思维对个体的创造性有重要影响。我们应该根据教材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注意这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并创造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技术。本课题试图依据心理学的这一研究成果,探索训练小学低年级儿童初步的创造性思维的有序途径与方法。

儿童认知策略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小学低年级儿童已经自发地掌握了一些策略,“但是他们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需要老师予以指导。研究指出:“一般的看法,策略学习以与教材内容学习相结合为宜。”我们吸收了这一研究成果,编写学与教的训练材料。本课题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法,实施问题解决的学习模式来促进儿童学习策略和思维策略的习得。“先不告诉学生要发现的结论,只给他们提供例子,学生必须通过亲自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提供机会,且能导之更多地远迁移”。

三、研究的目的

(1)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发展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变通性、精细性和独特性,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为培养具有初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思维基础。(2)利用数学拓展性课程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兴趣、求知的欲望,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增强自信心和互助精神。

(3)探索“求差异发展”的途径与方法,使各层面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逐步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习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4)编写一套适合山区一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练习。

四、研究实验的控制

实施研究实验期间,下列各项均严格控制:(1)实验班教师在实验期间不得更动。(2)实验期间,实验班学生不能新增。

(3)严格控制实验班数学课教学时间,每周5课时,与对照班相同。实验班其中一课时为数学拓展性教学,不得增加教学时间。

(4)实验结束测试前,对实验班不进行复习或布置练习,与对照班同时在事先不通知条件下统一进行小型竞赛性测试。

五、研究内容的框架 拓展性学习材料的编写

创新拓展性教学的课堂结构→知识方法准备

创设问题情境

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引导讨论

反馈评价

练习迁移

实施问题解决的学习模式→非常规性问题的解决

隐含性问题的解决

引申性问题的解决

转化型问题的解决

推理型问题的解决

比较型问题的解决

分类型问题的解决

初步建立评价机制→教师直接评价

学生互评

数学智慧周活动

六、研究实验的周期

第一阶段:准备申报阶段(2011年1月---3月)搜索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交流、讨论,了解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确定研究课题,确立课题组负责人和实验教师,撰写实施方案,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1年4月---2012年6月)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精心设计拓展性教学材料,设计好活动方案。

2、从学生能力变化看效果,改进实验工作。

3、通过各种形式,如研究课、专题论文、教案分析、集体座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以获得最佳效果。

4、按实验程序安排实验,收集完整的实验数据资料。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结题阶段(2012年7月---2012年9月)

本阶段主要是汇总、整理课题实验材料,加以科学地分析和提炼,形成形式丰富的具有较强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方案、研究报告、论文集、教案集、个案分析等。

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七、课题组成员:

校园足球拓展性课程建设初探 篇3

一、条件保障

1.抓好足球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在核定编制总量内配齐体育教师,并积极鼓励创设条件给有足球兴趣和专长的体育教师参加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校已有一名体育教师获得了亚足联室内五人制足球教练员L1级指导证书,另一名教师获得了一级足球裁判员证书。学校每年提供一次以上体育教师参加市级或省级的校园足球的相关培训机会,确保足球教师的不断成长。学校定期开展校园足球教学研究,去年11月份,我校承办了“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乐学系列模式课题研讨会暨足球进课堂研训活动”。我校足球教师分别上了《脚内侧踢球与游戏》和《足球脚背外倾运动》教学公开课。通过外出培训和市内交流来不断提高体育教师足球教学技能。

2.引进校外足球俱乐部

由于学校的体育教师有着繁重的体育教育教学任务,花在足球上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为此,学校特引进足球俱乐部。俱乐部常年招生有足球兴趣的孩子利用放学后及节假日开展足球活动。俱乐部设有足球专职教练两名以上,除负责训练俱乐部的学员外密切协助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事实证明,俱乐部的外聘教练成为校内足球教师的有益补充。

3.落实足球教师待遇

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和活动均计人工作量。保证足球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对工作成绩优秀的指导员、教练员在评职称、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以激发体育老师对校园足球工作的热情,推动足球事业的发展。

二、教育教学

1.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是以足球活动为切入口,以个人、班级、学校等多种组织形态为基本活动单位,引导学生以自主设计、自聘辅导、自主活动、自主管理的过程开展校园足球文化的宣传。大队部定期开展足球征文活动、演讲活动、足球知识竞赛、摄影赛、绘画比赛等足球文化活动,从而升华到校园足球文化的创建。这些活动能充分表达孩子对足球活动的热爱,激发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培养审美、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2.快乐足球进课堂

根据国家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因地制宜,开发和编制足球校本教材,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和课外活动,开发足球课程资源。各个年级,每个班级每周都有至少开设一节足球课。在足球课的教学中,以快乐足球游戏为主:包括运球、传球、射门攻擂赛、绕杆比赛、四对四比赛、五人制足球比赛等。这些活动都包含一定的技能训练或竞技对抗的内容,各水平段的少年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参与的项目。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学校开设足球社团课,有足球兴趣特长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我校足球社团名称为“梦想绿茵场”;口号是:“运动无处不在,足球无限精彩”。按照学生年龄水平段特点分为4个组别,分别由两名体育教师和两名俱乐部教练带领,每个水平段吸引足球爱好者均有几十名。大大满足了学生对足球爱好的追求。

三、发展特长

1.开展科学训练

体育组制定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体育教师、足球教练利用早上、大课间、放学后以及节假日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校足球队的训练中,注重提高训练效益,并配备有安全、医疗等应急方案。不定期邀请校外专业教练员提供技术指导。

2.建立竞赛制度。创设比赛机会

足球赛能够浓郁学校的足球氛围,也能够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空间,更能够让学生体验足球的魅力和快乐。一年级各班成立足球兴趣小组,二至六年级各班成立班级男女足球,三至六年级参加学校足球联赛。每一次的比赛不仅设立团体奖,还设最有价值球员,最佳门将、金靴奖等奖项,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足球的热情。在2013年5月,我校成功承办了ZSFL“特步杯”浙江省第四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小学五人制足球金衢义赛区的赛事。通过主动承办各项足球比赛,促进了校园足球进一步的发展。

3.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

鼓励有天赋、有潜力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并积极向上级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足球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去年暑假,我校两名校队足球队员选入义乌市小学生女子足球队,代表浙江省赴京参加全国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并获得了小学女子组北京赛区—等奖(亚军)的佳绩。

4.成绩

在每年的市级校园足球联赛中普遍获得较为优异的成绩,连续三年代表义乌市参加浙江省“希望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分别获得第六名,第四名,第二名的好成绩。我校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被评为“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优秀定点学校”和“浙江省足球特色学校。”

四、展望未来

坚持把“阳光运动,健康快乐”作为体育教学的理念。把足球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拓展课程教学列入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下一步,学校将足球运动的开展纳入班主任工作计划之内,提高班主任开展校园足球的能力,使之既是组织者,又是业余教练员。学校积极倡导全社会支持校园足球事业的发展,鼓励企业、社会团体、足球爱好者,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给予赞助和支持。充分发挥布局学校自身的协调和统筹的能力,采取多渠道保证经费的支持。创新足球比赛形式,除了学生比赛,还将教师和家长加入到学校的比赛中来,使学校足球氛围渐渐向社区扩散,逐步形成更浓的社区足球氛围。

校园足球拓展性课程建设初探 篇4

一、条件保障

1. 抓好足球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在核定编制总量内配齐体育教师,并积极鼓励创设条件给有足球兴趣和专长的体育教师参加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校已有一名体育教师获得了亚足联室内五人制足球教练员L1级指导证书,另一名教师获得了一级足球裁判员证书。学校每年提供一次以上体育教师参加市级或省级的校园足球的相关培训机会,确保足球教师的不断成长。学校定期开展校园足球教学研究,去年11月份,我校承办了“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乐学系列模式课题研讨会暨足球进课堂研训活动”。我校足球教师分别上了《脚内侧踢球与游戏》和《足球脚背外侧运球》教学公开课。通过外出培训和市内交流来不断提高体育教师足球教学技能。

2. 引进校外足球俱乐部

由于学校的体育教师有着繁重的体育教育教学任务,花在足球上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为此,学校特引进足球俱乐部。俱乐部常年招生有足球兴趣的孩子利用放学后及节假日开展足球活动。俱乐部设有足球专职教练两名以上,除负责训练俱乐部的学员外密切协助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事实证明,俱乐部的外聘教练成为校内足球教师的有益补充。

3. 落实足球教师待遇

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和活动均计入工作量。保证足球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对工作成绩优秀的指导员、教练员在评职称、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以激发体育老师对校园足球工作的热情,推动足球事业的发展。

二、教育教学

1. 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是以足球活动为切入口,以个人、班级、学校等多种组织形态为基本活动单位,引导学生以自主设计、自聘辅导、自主活动、自主管理的过程开展校园足球文化的宣传。大队部定期开展足球征文活动、演讲活动、足球知识竞赛、摄影赛、绘画比赛等足球文化活动,从而升华到校园足球文化的创建。这些活动能充分表达孩子对足球活动的热爱,激发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培养审美、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2. 快乐足球进课堂

根据国家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因地制宜,开发和编制足球校本教材,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和课外活动,开发足球课程资源。各个年级,每个班级每周都有至少开设一节足球课。在足球课的教学中,以快乐足球游戏为主:包括运球、传球、射门攻擂赛、绕杆比赛、四对四比赛、五人制足球比赛等。这些活动都包含一定的技能训练或竞技对抗的内容,各水平段的少年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参与的项目。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学校开设足球社团课,有足球兴趣特长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我校足球社团名称为“梦想绿茵场”;口号是:“运动无处不在,足球无限精彩”。按照学生年龄水平段特点分为4个组别,分别由两名体育教师和两名俱乐部教练带领,每个水平段吸引足球爱好者均有几十名。大大满足了学生对足球爱好的追求。

三、发展特长

1. 开展科学训练

体育组制定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体育教师、足球教练利用早上、大课间、放学后以及节假日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校足球队的训练中,注重提高训练效益,并配备有安全、医疗等应急方案。不定期邀请校外专业教练员提供技术指导。

2. 建立竞赛制度,创设比赛机会

足球赛能够浓郁学校的足球氛围,也能够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空间,更能够让学生体验足球的魅力和快乐。一年级各班成立足球兴趣小组,二至六年级各班成立班级男女足球,三至六年级参加学校足球联赛。每一次的比赛不仅设立团体奖,还设最有价值球员,最佳门将、金靴奖等奖项,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足球的热情。在2013年5月,我校成功承办了ZSFL“特步杯”浙江省第四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小学五人制足球金衢义赛区的赛事。通过主动承办各项足球比赛,促进了校园足球进一步的发展。

3. 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

鼓励有天赋、有潜力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并积极向上级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足球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去年暑假,我校两名校队足球队员被选入义乌市小学生女子足球队,代表浙江省赴京参加全国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并获得了小学女子组北京赛区一等奖(亚军)的佳绩。

4. 成绩

在每年的市级校园足球联赛中普遍获得较为优异的成绩,连续三年代表义乌市参加浙江省“希望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分别获得第六名,第四名,第二名的好成绩。我校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被评为“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优秀定点学校”和“浙江省足球特色学校。”

四、展望未来

坚持把“阳光运动,健康快乐”作为体育教学的理念。把足球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拓展课程教学列入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下一步,学校将足球运动的开展纳入班主任工作计划之内,提高班主任开展校园足球的能力,使之既是组织者,又是业余教练员。学校积极倡导全社会支持校园足球事业的发展,鼓励企业、社会团体、足球爱好者,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给予赞助和支持。充分发挥布局学校自身的协调和统筹的能力,采取多渠道保证经费的支持。创新足球比赛形式,除了学生比赛,还将教师和家长加入到学校的比赛中来,使学校足球氛围渐渐向社区扩散,逐步形成更浓的社区足球氛围。

拓展性课程 篇5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36号文件)、《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建设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指导意见》(浙教办基【2015】78号文件)、《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整合的指导意见》(浙教办基【2015】79号文件)和义乌市教育局《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义教基【2015】号文件),结合我校的省级课题《基于自主教育的国家课程二次开发实践研究》实验工作,学校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

拓展性课程指学校自主开发开设、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建设拓展性课程,一定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着力于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培育学校办学特色;着力于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着力于转变育人模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多样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选择性课程,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

2.层次性。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体现学段教学要求,尊重个别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

3.综合性。要设计项目式、主题式、探究式学习活动,创设有意义的真实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综合素质。

4.实践性。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实践体验、合作学习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

三、课程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一)总体目标

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学校的省级主攻课题《基于自主教育的国家课程二次开发实践研究》实验工作为载体,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大力开发拓展课程,着力构建与现行国家课程相衔接、体现义乌地方特色、凸显宾王文化特质的学校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二)具体目标

1.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建设触及孩子心灵、唤醒积极人生态度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2.开发以“综合学习”、“实践学习”为生长点的体现课程性质的学科拓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学会学习。

3.以兴趣特长与应用体验活动为切入,切实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形成“时间集中、分段主题”的实施模式。

4.提高教师拓展课程开发和实施水平,形成校本拓展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机制及科学的评价体系。

5.转型升级“课程超市”,完善课程体系,构建具有宾王特色的学校课程。

(三)课程开发的内容

(1)知识拓展类课程。主要指与学术类基础性课程内容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教育等,是基础

性课程的延伸、应用和整合。这类课程应基于地方文化和学科核心素养,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继续创造性地开发并完善“助读文本”和“助练文本”。

1.基础性课程与开发

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教师继续创造性地开发并完善“助读文本”和“助练文本”。

2.拓展性课程与开发

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专业特长和社区人文教育资源,分层次开发丰富多彩的拓展性课程,着意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

(1)开发拓展课程坚持以学生需要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增强课程内容创意含量和思维容量为原则,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开发拓展课程以学科核心知识为中心,纵向向高中、大学乃至科学前沿延伸,横向向学生生活、社会实践拓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科特长,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根据我校实际,现阶段着力构建语文学科课程群、数学学科课程群、外语学科课程群、科学学科课程群四大学科群。社会思品学科主要着眼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每一学科课程群下设多少子课程,视学科的内容板块而定,但必须2门以上。跨学科拓展课程即项目式整合课程,推行项目学习(即以项目为轴心的任务学习)。初步设想如下:

语文拓展课程

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故历来就有“识字辨义”、“以文会友”、“传道授业解惑”并重的职责和功能。但它所承载的核心功能在于“人文性”,古代谓之“化成天下”、“文以载道”,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承担了“培育人文精神”的根本功能;同时,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语文工具性的功能逐渐下降,而人文性功能进一步深入。

因而,宾王中学语文拓展课程开发的核心,应当落实在“培植学生人文精神”这一主题,具体将围绕辨识“人性善恶”、“人格陶冶”、“德性养成”、“品格养成”、“人文思想”等方面来开发。

语文拓展课程的开发,应结合“宾王文化的深度挖掘”、“鸡毛换糖地方文化的深度拓展”、直至中国传统文化和国际理解教育等方面来展开。透过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教材拓展、专题研究、影视文学、自编教材、拓展性阅读等方面形成二至三门校本拓展课程。

数学拓展课程

数学的基本特点是“内容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但是数学的核心功能在于“数学思维能力”,因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承担了“培育逻辑思维能力”的根本功能。

根据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四方面的数学能力:

1)逻辑思维能力,表现为能正确理解各数学对象间的逻辑关系;能严格从概念、理论出发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能正确识别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能正确运用数学归纳法、反证法等基本论证方法;

2)运算能力:表现为准确、快速地处理数据的能力;能熟练地对含字母的解析式进行运算,在完成运算后做出全面、准确、合理的结论,明确算理,讲求算法的优化;

3)空间想象能力:能正确认识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能作出体现特定空间位置关系的几何图形,并能在不便于作图的情况下正确想象出几何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4)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表现为正确使用数学符号,准确、简洁地表达出数学内容,语句完整,连贯,层次清楚,对于论证或解答各类数学问题,应当书写工整,用字(或字母)准确,讲求数学论文的书

写规范,论文中的图形要求表现力强,注重作图规范,做到图、文相符。

宾王中学数学校本拓展课程的开发,将围绕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典题拓展训练等方面来展开。其核心是“数学思维能力的整体培养和开发”,并且强调透过科学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尝试-发现-归纳”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具体形象思维转换为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培育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力。

具体而言,“数学思维能力”被分解为八项能力,即:阅读能力、感受能力、扩展能力、区分能力、探寻能力、舍弃能力、探索能力和整理能力。

英语拓展型课程

英语的基本特点与语文学科相似,同样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但是作为第二语言,英语学科更突出地体现为“工具性”的功能。因此,英语学科的拓展课程将围绕流利的“听说读写”这一语言功能来展开,例如,透过情景剧、演讲和辩论、原版影视、经典阅读等展开,逐步形成宾王特色的英语学科拓展课程体系。

科学拓展性课程

国家和浙江省针对初中生科学课程的核心要求,是“全面培养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故科学拓展性课程的研发应围绕“科学素养”的养成这一核心目标进行。国际上公认的科学素养的概念,主要涉及三个维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因此,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应当同样从“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的功能”这三个方面展开。透过逐步认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因此,科学课程必须进行整体的设计和重构,有利于学生的自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将采取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拓展课程的研发,首先开展较大规模的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测评,针对教师科学素养、家长科学素养的测评,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科学拓展课程。如:究竟什么是科学、科学家的故事、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未来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

三、课程建设的实施与步骤

(一)健全职能组织

1.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 长:龚待忠

副组长:马惠潮 张晓 卢跃华 包福兴 傅旭东 何德华 徐燕京

组 员:杨泽英 吴文宏 何玉阮 李阳春 吴云仙 华枫红 朱振林 金冬香 李敏德 盛玲梅 陈春梅 何文霞 傅忠余 毛献文 王瑛 季诚兴 陈瑶霞

2.建立拓展性课程开发学科小组(1)语文:分管领导:张晓;

组长:陈春梅; 联络员:吴黎明;

组员:何玉阮、陈丽琴、赵洪飞、陈飞、朱迎春、朱雪芳、成飞军(2)数学:分管领导:卢跃华;

组长:徐燕京; 联络员:吕智英;

组员:金冬香、楼兰芳、鲍晓英、胡丽青、楼红花(3)英语:分管领导:吴云仙;

组长:何文霞; 联络员:刘芫吟;

组员:盛玲梅、杨荣仙、蒋丽燕、吴红琴、邓建如;(4)科学:分管领导:包福兴;

组长:傅忠余; 联络员:朱华丽;

组员:何德华、李阳春、韦雪华、李敏德、张园园、张锦来

(二)改进课程学习形式

基础性课程积极尝试分层走班,拓展性课程分类走班。采用小班化(每班不超过30人)方式组织活动,一位老师负责一个班,同一门课程如果报名学生较多,可以组成多个班级,视学生报名的人数而定。

(三)拓展课程计划

统一安排在周一与周五下午进行,其授课的课时从相关学科教学课时中提取;根据内容实施长课和短课。

(四)拓展课程的教材

每学期开学之前必须完成编印、装订成册,以便开学之初能如期发给每位学生。

对拓展性课程开发中产生的优秀课程成果,学校将积极与新闻出版机构联系,促成其正式出版。

四、课程建设的评价与保障

(一)学科课程群子课题名称的命名,要融入学校文化的内涵,特别是宾王文化,几个子课题合起来构成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由各教研组长统筹协调。

(二)学科课程群各子课程内容的编排,要紧密围绕国家课程二次开发,即国家课程校本化,注重学科知识的迁移与延伸,注重能力的拓展与提升。

(三)每学期初教务处向全体学生介绍课程内容,并在第二周的周末组织学生进行网络选课,以便第三周拓展课程的学习能够顺利开展。

(四)前一学期期末,教务处要落实好拓展性课程的授课老师,安排好拓展性课程的编写工作。

(五)教务处制定一个“拓展课程”的管理办法与评价机制,每周进行跟踪管理,每学期期末组织评估。

(六)每学期期末,对学生的拓展课程学习要给予评定,形式可以多样,但一定要有评价与活动小结、反思。期末的学生素质报告单上加入设计“拓展课程学习成绩”栏目。

(七)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年终奖金的发放、各类评优、职称的评审推荐等,均将拓展课程的开发和教学评价作为重要依据,由教务处制定细则,交校务会讨论。

义乌市宾王中学

拓展性课程改革要“五化同步” 篇6

【关键词】拓展性课程 辅助化 地域化 普适化 儿童化 实践化

拓展性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宗旨,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它是基础课程的重要补充,也是学校办学思想的价值体现。拓展性课程改革在当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拓展性课程改革要做到“五化同步”。唯有如此,才能让拓展性课程改革效能最大化。

一、 辅助化——让课程准确定位

基础课程是课程的重中之重,拓展性课程是在上好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开发的,是对基础课程的有益辅助。既然是辅助, 就不应该喧宾夺主,应该准确定位,即以不影响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前提。否则,我们将无法面对学生、面对家长、面对社会。

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山水育人”拓展性课程改革已满一年。一年来,我们激情满怀。每周二、四下午的最后两节课,学校里到处都是冲天的“小宇宙”。随着“山水育人”系列18个课程的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但细一思量,发现课程改革并非十分完美——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滑坡。究其原因,首先是周二、周四下午学生太兴奋,一、二两节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再加上周二、周四下午搞拓展性课程,学校其他一些学生活动只能安排在周三下午。这样一来,每周三下午的基础课程教学效率就不能有效保证。其次,由于每周两个下午的两节课安排拓展性课程,分散了教师教学基础课程的精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为此,学校从本学期开始对拓展性课程改革进行适度调整,即活动时间调整为周五下午,原先的长短课也恢复正常教学时间。这样一来,学生在每周的前四天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基础课程。同时,为了让基础课程更有质量,从本学期开始还将对体育、音乐、美术、科学、信息等基础课程中的小学科进行测试,让小学科教学正常归位。相信经过此次调整与改进,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必将迅速回升,拓展性课程改革的红利必将明显呈现。

二、地域化——让课程特征鲜明

俗话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也可以拓展成:越是地域的,越是世界的。如我们学校的崔校长在任皤滩小学校长期间开设的针刺无骨花灯课程,就非常有成效,全校近六分之一的学生都会制作这种花灯。因为针刺无骨花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性非常强,全国唯一,开设这一课程就显得意义重大且特征鲜明。因此,每个学期都有很多的专家、领导、教师慕名前来,并且受到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赞扬。

受此影响,崔校长在学校构建基于“山水育人”理念的拓展性课程,其目的也就是要传承蕴含在当地山水之中的地域文化。因为每个地域的文化都是不同的,基于地域文化的拓展性课程也是特征最鲜明的。为此,学校开设了仙居山歌、稻秆画这两门拓展性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过程中感悟并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其中,我们特别关注仙居山歌这一课程的打造,专门聘请仙居文化馆的仙居山歌传承人崔秀华老师前来执教。在上好这一课程的同时,学校还规定每年元旦举行一次全镇性的仙居山歌大合唱,要求每一位学生都上台表演,哪怕他是五音不全。通过表演,学生对仙居山歌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从而推进这一地域文化的传承。几年来,学校的仙居山歌的知名度不断扩大,2015年1月走进首届台州春晚。

三、普适化——让课程走向特色

何为特色?大家都会想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但笔者认为,特色的前提是普适化,如果仅聚集在少数学生身上,只能说是办学亮点,并非办学特色。拓展性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既有独特的课程,又有普适化的课程。地域化可以解决课程的独特性,但地域化的课程总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我们开设的课程——仙居山歌,是一种无伴奏合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节奏感,学生学起来较困难,全面推开根本就不现实。稻秆画工序较繁,制作流程较长,学起来较枯燥,全面推开也不现实。如何找到一种所有学生都能学会,且成本低廉,家长和孩子都能接受的普适化的课程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经过思索,我们一致认为线描画符合这一意图。所谓线描画,即用线条的点、线、面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它的绘画工具比较简单,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绘画,既可以对物象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也可以对物象进行简单的艺术处理。其基本形式有黑白线描、彩色线描、卡纸线描、写生线描等,对象可以是动物,植物、建筑、山水等。由此可见,线描画也符合学校山水育人的教育理念。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线描画课程快速推进,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基于上述思索与实践,本学期我们加大力度推进线描画特色课程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一)点、线、面推进

所谓点,就是学校组建两个线描画提高班,一个班专门学彩色线描,一个班专门学卡纸线描,每班约30人。所谓线,就是学校组建两个线描画基础班,专门学习黑白线描,每班约60人。所谓面,就是让线描画走进日课表,即把每个班级的美术课进行整合压缩,留出一节美术课专门学习线描画,这样就保证了全校每个学生都有时间学习线描画。通过这样点、线、面的推进,学校的线描画课程必将产生规模效应。

(二)比赛与考级并进

为提高学生学习线描画的兴趣,学校每学期举行线描画比赛,通过比赛让学有所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学校每年还将对每个学生进行线描画考级,最高六级,一年一级。通过考级,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线描画。

(三)教师培训与时俱进

线描画课程能否走得久远,与教师的水平息息相关。学校目前只有两位专职美术教师,无法满足26个班级线描画课程推进工作的需要。为此,我们立足校本培训,从上一学期开始就进行两周一次的教师线描画全员培训。同时学校规定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线描画比赛,每学年举行一次教师线描画考级,最高十级。通过培训、比赛与考级,教师的线描画水平突飞猛进。

(四)线描画展及时跟进

每学期举行一次师生线描画展,既可以营造出学习线描画的氛围,又可以让家长、社会明确学校的价值取向。

(五)编写教材保质量

编写相应课程的教材,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有效手段。我们计划在本学期编写“线描家乡”校本教材,计划编五册,每册编写十二课时。

四、儿童化——让课程富有生命

小学生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应该尊重儿童的兴趣与爱好,即课程设置必须要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如果学生能接受,那么课程改革就会有生命力,如果学生不能接受,那就是教师的一厢情愿。为此,我们在设置课程时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设置出师生都能接受的课程来。

例如,上学期学校分配来一位音乐教师,经了解,她擅长古筝。我们觉得古筝是一种传统乐器,比较高雅,学生若能学会,能大大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为此,我们专门开设了古筝课程。结果在学生自主选择时,只有4个学生报名参加。究其原因,一架古筝两千多元钱,好多家长不同意给孩子买。当时,我们还鼓励这位教师说:“4个就4个,好好教,下学期肯定会多起来!”结果,本学期再次自主选择的时候,却没有一个学生报名。细细了解,原先的4个学生怕辛苦,不愿学了。最后,我们只能取消这门课程。而线描画课程,上学期只有50个学生选择参加,而本学期选择参加的学生却多达180个,表明学生越来越喜欢线描画课程。可见,在设置拓展性课程时,学校要遵循儿童化原则,即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

五、实践化——让课程充满乐趣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拓展性课程如果能够实践化,就能让学生更加喜欢,从而最大可能提升学生的素养。学校开设拓展性课程始终围绕“山水育人”这一理念展开。而要让“山水育人”理念落地生根,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走进山水中。只有走进山水中,才能让学生感受山水的美好,才能让学生传承山水中蕴含的文化。我们的做法有:

(一)集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学校每年集中举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2016年的实践活动安排是:一年级学生走进高迁人工湖寻找春天;二年级学生走进上横街村调查五水共治成果;三年级学生走进高迁村探寻古村文化;四年级学生走进现代农业园调查农业发展现状;五年级学生走进东潘村寻找乡贤;六年级学生走进东鲍村寻找遗失的缸窑文化。

(二)分课程开展实践活动

学校开发的18门拓展性课程都有相应的实践活动。如线描画课程要安排学生进行线描写生;稻秆画课程要安排学生去搜集优质稻秆并向农村老艺人学习;山歌课程要安排学生到民间寻找山歌能手学唱山歌;小导游课程要安排学生到六大实践基地现场进行体验;地方文学课程要安排学生去校外采风等。

总之,拓展性课程改革对基础课程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对于这一改革,我们要义无反顾。但改革要接地气,如能实现上述的“五化同步”,那么拓展性课程改革就能走进深水区,从而让拓展性课程改革走向辉煌!

拓展性课程 篇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拓展型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结合文献搜索, 理论学习, 多家之长, 不难发现目前对于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研究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由于一线教师仍对教材有较强的依赖性, 因此现有的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依然存在严重的学科化倾向。其次, 现有的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内容设置缺乏系统性、发展性、开放性和多样性。再次, 现有的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仍非常有限。随着信息化网络不断地成熟, 移动终端与手持设备也日益完善, 微课程与常规课堂的有机融合必将逐步发展成为未来教学的新模式, 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法也能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文化习惯。为此, 由我市两所市区学校组成的数学精英团队以及所在区域的集团成员校, 共同联手, 凭借“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手段, 系统研发小学数学拓展性微课程, 创建一种集课程情境、教学素材、配套资料、学习反馈、交流互动等为一体的完整的拓展型资源的微课体系, 同时分享到云平台, 为师生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新平台。

时下, 已经拥有一些成熟的微课网络平台, 但打开后细细浏览, 感觉内容过于繁多、杂乱, 质量参差不齐, 缺少系统化和科学化。建设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微课平台, 目的和意义在于:

1. 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数学学习的需要, 有助于拓宽数学视野, 提升数学素养;也满足了教师对于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实践、研究、反思的需要, 为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灵活的学习时空。

2. 形成小学数学拓展性资源的微课库。大问题小视角, 小问题深追究, 构成一体化的、完整的微课体系, 形成一种文化环境。

3. 基于优质资源共享的需要。区域内的师生共享系列化、素材性的数学拓展性微课资源, 能为更有效地开展数学拓展研究和学习提供有力的保证。

4. 从“微课辅助于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研究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开发大量有意义的可操作性实际案例。

二、系统构建:研发小学数学拓展性微课程

小学数学拓展性微课程, 是以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为载体, 借助微课“短小精悍、形式丰富、时空自由”等多种优势, 系统研发思维拓展型、学法指导型、数学文化型数学拓展性资源的微课程, 旨在拓宽数学教材的意义空间, 挖掘数学独有的文化内涵, 以此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 思维拓展型数学微课程

前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 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思维拓展型数学微课程, 就是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 使学生能获得一些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数学知识, 锤炼数学思维, 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

比如, 结合六年级安排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 我们设计了《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拓展型微课, 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分割后的小正方体不同涂色面个数的规律。这个规律本身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在设计这节微课时, 我们主要借助课件动态地演示大正方题的切割与组装, 让学生感知从顶点、棱、面的角度来观察小正方体的涂色情况。设计了“提出问题、探索规律、发现规律和回顾反思”四个环节, 层层递进, 组织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 在发现后反思成因, 逐渐进入问题的本质内核。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微课截图

在这样的思维拓展型数学微课中, 学生享受着数学思考的快乐, 经历着数学思维提升的过程。

(二) 学法指导型数学微课程

学法指导, 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 我们认为小学数学学法指导至少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毅力、学习习惯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指导;自学、复习、建立错题本等学习方法体系的指导;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数学能力形成的指导;耐心解题、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心理指导等等, 我们针对每一个领域系统开发短小精悍的微课程。

比如, 针对一些学生解题时走马观花, 凭感觉草草解题的现象, 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不要被眼睛欺骗》的数学微课。创设了“容易产生视觉混淆的有趣图形”“典型易错题”“数学小故事”等一系列生动、具体的情境, 不断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促使学生以“错”引思, 体会到“遇到问题时, 不能凭感觉盲目地解答;仔细分析, 认真思考, 能提高正确率”。以下环节是这节微课中“典型易错题”的设计:

下图中阴影部分能用三分之一表示吗?

你的答案是不是“×”, 因为它没有平均分。

图形真得没有被平均分吗?可不要急着作出判断, 不妨先动手分一分。

(友情提醒:“请随时使用暂停键, 留充足的时间思考”。)

课件动态演示分的过程:

这一分, 涂色部分隐含的分数一下子原形毕露了:九分之三, 也就是三分之一。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继续出示友情提醒:“请随时使用暂停键, 留充足的时间思考”。

解决这道题, 我们还可以借个图形来思考。

中间的阴影部分占个整个图形的三分之一。那么, 这一半的阴影部分就占了三角形的三分之一。

怎么样?不要看到题就急着下结论, 先认真分析, 再想想办法很有必要吧!

学法指导型数学微课, 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和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轻松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实现“愿学、乐学、会学”的目标。

(三) 文化浸润型数学微课程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 有着其特有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在小学学习阶段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可以激发数学热情, 开阔数学视野, 培育审美情趣, 提升数学素养。我们围绕数学史、数学名题、数学家的故事、数学与生活等开发了一系列文化浸润型数学微课程。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安排了因数和倍数, 我们设计并开发了与它相关的微课:《神奇的读心术》。“这是一面神奇的魔镜, 它能准确地感悟到你的内心。赶快来试一试吧!请你在心里默想一个两位数, 然后用它减去其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 把得到的结果想在心里, 再在表格中找到这个结果, 看清楚右边的符号。集中精力至少5秒钟。然后点击魔力方块, 奇迹即将发生……”学生很快被魔镜魔幻版的神奇力吸引住了, 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找规律、猜想、验证, 最终发现游戏背后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两位数经过上述的计算后结果都是9的倍数, 充分感受数学的神奇和魅力。

《神奇的读心术》微课截图

文化浸润型数学微课, 以宽阔的数学视野、浓郁的文化气息、深邃的数学眼光, 引领学生朝向有文化品位的数学。

三、平台建设:构筑新型的数学课程文化

微课资源库建设的本身就是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实践研究的一种途径, 一个载体, 一种策略, 是研究如何把微课的教学技术整合到数学各类拓展性课程中, 积累素材, 构成一种文化环境, 形成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新模式。建立“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微课平台, 能为学生自主学习、互相提问, 积极讨论, 交流学习心得提供机会, 为教师实践研究、研讨反思提供便捷。

为了有序推进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微课平台的开发与建设, 学校提供了硬件设施、技术指导等多重保障。两所学校联合所在区域的集团成员校将小学数学拓展性课微程的建设纳入到校本课程, 并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首先由县骨干教师、各校教研组长等组成核心团队, 系统制定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小学数学拓展性微课程的开发计划及体系目录。团队式开发使微课资源更有系统性、整体性, 避免重复和无序。在开发过程中, 我们也会根据教师的自主开发, 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原有目录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充实。所有开发的微课, 包括微课的设计、微课的录制、配套资料的完善等等都有统一的开发模式和要求。在反复研讨、修改完善, 专家组、骨干团队审核后, 才能上传到微课平台。主要开发流程如下:

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微课平台是区域性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因此, 除了相关的微视频, 还增加了配套资料、学习反馈、交流互动、评价和研究等功能模块, 形成了集小学数学拓展性资源的微课平台建设、管理、应用、评价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主要功能划分有以下几个方面:

拓展性课程 篇8

浙江省首次把义务教育课程分成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类,前者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后者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其中,拓展性课程分为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实践活动等3类。

新修订的《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对课时设定了两条底线 :一是不得增加周总课时和周教学总时间,二是不得挪用音体美、品德、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在此前提下,学校可在国家规定的课时比例范围内,自主安排其他课程课时,增加拓展性课程的课时。

拓展性课程 篇9

美术学科的橡皮泥教学为孩子们所喜爱, 因为它们色彩斑斓, 造型千变万化。而现在, 基于STEAM教育理念, 我们把橡皮泥的教学过程进行重构, 赋予课程强烈的目的性和情景性, 集手脑并用、寓学于乐、自主创意为一体, 可以制作出一个个会讲话、会动作的泥塑动漫角色, 演绎一个个精彩的动漫故事, 并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传播, 从而使课堂充满无限的生机。孩子们都会是自己人生故事的导演者, 想点小创意, 做回小创客, 让自己高兴, 为自己骄傲。这种基于数字时代的融合课程无疑将对学生产生更加巨大的吸引及影响, 《泥塑定格动画》课程便是在创客式教育价值观引领下, 在美术组与信息组老师的协同实践中孵化生成的。下面就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过程, 来谈谈我们的一些认识与做法。

什么是定格动画

定格动画就是通过逐格地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 从而产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象到的任何奇异角色。这类动画都是利用人类视觉残留原理制造的, 所以看似简单的动画其实需要拍摄大量的照片。但同时制作定格动画相对来说还算简单而又有趣的, 是孩子们能够轻松上手的创意活动。如图1所示, 就是制作定格动画所需的一些设备。

那么, 如何让我们捏造的橡皮泥角色动起来呢?

制作定格动画的软件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定格动画的拍摄制作方法很简单, 比起我们看过的“猫和老鼠”“功夫熊猫”等动画容易很多。我们只要借助手机、平板、相机、摄像头、摄像机等身边的日常设备, 再用一款好用的工具软件把拍摄出的照片作为素材, 加入音效后期合成即可。图2中是一些常用的定格动画制作软件。

手机、平板端容易上手的制作软件有定格动画工作室 (IOS系统) 和摆拍定格动画 (安卓系统) , 电脑端容易上手的有SAM Animation (免费) , 有Mac版和Windows版本, 当然, 后期随着制作水平和动画精彩程度的提高, 我们也可以使用会声会影、Flash (入门级) 软件, 或者加入一些动画特效, 采用AE、Premiere和Edius等非编软件 (专业级) 来制作。

本课程中, 我们所使用的是平板端的“定格动画工作室”。这款入门级的应用程序, 可以随时随地创建基于橡皮泥角色的高清定格动画影片, 所见即所得的画面, 动画生成简便, 能与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分享, 使用i Movie应用程序还可在设备上添加主题、标题及过渡效果。

选择好合适的拍摄工具, 接着就要准备舞台、角色了。

用橡皮泥制作动画角色

为了用橡皮泥制作出各种动画形象, 首先需要准备一些材料: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剪刀、制作工具 (泥塑工具) 、牙签、铅丝、骨架材料等。我们在实践中确定了橡皮泥动画的几种动画形象:几何造型、动物造型、人物造型等。然后就可以根据我们的定格动画脚本创意需求, 开始捏造动画角色了。我们使用了泥塑最基本的手法 (捏、搓、压、切、贴等) , 分步捏出各阶段造型。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下列几种橡皮泥动画的制作方式。

形状渐变法:运用橡皮泥的可塑性逐步改变造型。捏制这类几何泥塑时, 一定要注意泥塑造型的变化不宜过快, 造型转变越细微, 数量越多, 最后的动画效果越好。每一个造型在固定位置上拍摄1张照片, 最后连贯播放, 如图3所示。

增减生长法:根据前一个造型逐步丰富或减少下一个造型, 或者分步制作好整个生长过程, 逐一拍摄, 形成动画时, 好像从地上长出来。这种方式需注意每一个“生长”阶段都要前后一致, 效果才会完美。每个造型都在固定位置上拍摄1张照片, 最后连贯播放, 如图4所示。

运动生成法:抓住每一个造型运动中的关键部分, 或者隐藏造型的其中一部分, 以达到模拟出动物自然的运动效果, 如在水面上下跳跃的鱼等。用这种方式, 需注意抓住每个造型的关键特征, 同时注意大小比例, 可适当运用钢丝等支架, 对图片做后期处理, 这样效果会非常好, 如图5所示。

移动渐变法:画面中的动画角色造型变化不大, 通过主要角色位置移动来制作运动效果, 如在海底来回穿梭的鱼群。用这种方式制作动画, 需要注意每移动一个位置或一个动画造型变化都尽量细微, 同时必须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移动, 并需要拍摄大量的照片, 这样后期动画播放才会连贯自然, 如图6所示。我们主要采用布景和绿屏背景, 这样方便后期制作与合成, 有时为了追求动画效果, 也可以采用实景布置的方式。

另外, 在制作人物动画时, 我们采用了骨架法, 这样使得人物造型的工作量大大降低, 因为有了骨架, 人物的一些动作便可以随着故事脚本的需要而随时改变, 不需要重新捏造另一个动画造型了。骨架制作材料很多, 如铅丝、废旧电线、竹签加强力胶、硬纸板等。其中, 带皮的铅丝韧性较好, 容易塑造各种造型, 是我们常用的材料。这种制作方式要注意, 人物四肢的关节处尽量不要黏附太多的黏土, 这样便于人物四肢的自由摆动, 同时人物重心要低, 可以在脚底安装磁石, 方便人物站立于舞台上做造型变化。

万事俱备, 只等我们拍摄了。

拍摄定格动画

定格动画的英文名就是stop -motion Animation。字面意思Stop即停住, Motion即动作, Animation即动画, 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摆拍法”来进行逐帧拍摄。首先明确拍摄活动中的各个人员分工职责, 导演说“调整动作”, 其中一个同学就摆好道具, 调整好角色的动作, 这样将一个造型画面摆好停住;导演说“预备!”刚才摆动作的同学就马上藏起来 (不然就穿帮了) ;导演说“拍”, 负责摄像的同学就拍一张。这样每摆好一个动作, 定住不动拍摄, 不断循环……这就是定格动画“摆拍法”的要诀了。

定格动画是逐帧逐格拍摄的, 一般对于电视来说是25格/秒, 而电影则是24格/秒。在这里, 我们为了方便计算以24格/秒来计, 如果以一拍二来计算, 也就是每秒要拍12格。所以在拍摄时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同学间要团结协作, 配合默契;要注意同一场景中的道具要固定好, 分解动作要均匀、细小;全景、特写镜头拍摄要心中有数, 要有连贯性, 避免穿帮;拍摄时也要注意光线及镜头的稳定, 后期动画连贯起来就比较自然。

如果使用定格动画拍摄软件拍摄, 如我们使用的“定格动画工作室”APP, 拍完后即可直接生成并观看动画效果, 发现其中几张拍摄不佳, 也可以及时删除重拍。如果是用相机拍摄, 记得要把素材传到电脑上相应的文件夹中, 先保存妥当, 再进行后期合成处理, 加上背景音乐、声音特效, 效果会更好, 详细的后期制作方法本文先不做讨论。

想要让动画更有趣、更有意义, 最重要的就是创编一个吸引人的故事, 塑造一些鲜明的角色形象, 制作一系列的道具场景。当然, 定格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 要完成一段动画的创作, 需要影视、文学、美学、动画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 还要了解历史、表演和音乐等知识, 是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和培养。所以在整个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实践中, 我校美术组和技术组的老师各尽所长, 分工协作,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主讲加助教的“双师同堂”教学模式, 整个橡皮泥定格动画的教学效果更加高效, 将知识技能以更融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泥塑定格动画的有趣在于创造各类逼真的造型, 而“创客”本质上是进行创造、创新的人。我们在本课程实践中采用“创客”的理念和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打造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结构, 实现了跨学科的融合教学。学科携手, 协同创新, 共建共享的创客式教育, 丰富了课程的教学内容, 让传统课堂因信息网络技术和“创客运动”而焕发无限生机, 带来课堂教学方式的重构与升级, 从而培养数字时代的学习者与创造者。

拓展性课程 篇10

在教学实践与探索中,笔者觉得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拓展可从文人性格、历史背景、民族精神3个方面来展开,这些文本深处及外延的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追寻历史文化的踪迹,与古人对话,增加学生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积累,回归语文课堂的人文意义。

一、那些人:文人性格解读的拓展

古典诗文是先哲意志理想的承载,他们不同的性格精神就像多姿多彩的画卷洋溢于文本中。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对文本的感知、细读,却忽略对其作者的了解,而认知作者恰恰是理解古诗文的重要视角。作品是作者精神人格的凝聚,跳过作者读文本,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古诗文教学的拓展内容之一是以课文为基础来解读其文人的性格理想,从而理解作品内涵。因此,拓展可从课内同类文本的横向整合与课外相关文本的纵向延伸两方面展开。

课内同类文本的横向整合。有部分文人的作品在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比如陶渊明。因此,品读他的诗文就需要从其诗文的核心“归隐生活”与“田园诗意”入手,解读蕴含其中的文人性格。

完成八年级的古诗文教学后,笔者尝试将书中的陶渊明诗作进行了整合,让学生进行横向的拓展阅读。将《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社会的描写与《归园田居》《饮酒》两诗内容相参照,其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与“桃花源”的和谐美好相呼应。但这样诗意地生活在《五柳先生传》里又是另一番光景: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可见,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建立在清贫的物质基础之上的。那么,他如何应对这种矛盾?这是横向拓展后可抛给学生的一个主问题。

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从诗文中找出能体现他生活态度的语句来回应上面这个问题。《归园田居》中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饮酒》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五柳先生传》中“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驻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等语句值得继续深入揣摩、思考:“愿无违”是“无违”什么?“心远”又是远离什么?家徒四壁,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困境凭什么还能“晏如也”?“忘怀得失”是哪些得失?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外查找作者生活的年代资料、有关的典故。通过展示和交流,总结出:东晋时代的社会环境动荡,王权更迭频繁;许多文人对现实失望,选择归隐;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所以“愿无违”是“无违”独立人格;“心远”是远离官场纷争;清贫生活中的“晏如也”是因为灵魂的自由;“忘怀得失”更是其安贫乐道、淡泊世俗名利的写照。经此拓展,学生对陶渊明的文人性格理想及其形成的原因有了了解,从而理解了诗文中其乱世文人遗世独立的风范。

课文本是独立的,在学习中,将同类文本整合拓展,融会贯通,指导学生重读文本,将平时的零星感悟进行归纳,这是古诗文文人性格解读的拓展的一种方式。

关于课外相关文本的纵向延伸,除了课内同类文本的横向整合,结合课外的相关文本作纵向延伸,是文人性格解读拓展的另一种方式。比如苏轼的作品。“人教版”中苏轼的诗文包括《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名篇。诵读它们,能让我们走近苏轼,但真正走进他,还是远远不够,需要教学中结合课外的相关作品来补充拓展。

读苏轼,就不能忽略他的贬谪经历。教材所收录的诗文多为其贬官外放时所作。《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贬谪黄州期间,《水调歌头》与《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于外放密州期间。十几年的贬谪生涯是他生命的主题,他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然而贬谪让他对人生意义的哲思体会更为深刻,也成为其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所以解读苏轼,可以收集部分他贬谪期间的作品作课外的纵向延伸。

与《记承天寺夜游》同时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经典词作,都是其“乌台诗案”以后之作。引入这两首词,品读其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无也无情”等句子,并与《记承天寺夜游》的最后一句比照、细品,其中的人生无奈感慨,仕途起落的坦荡就更显厚重、更有意味。但苏轼的洒脱不同于陶渊明,他身上有文人士大夫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责任,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便可感知,但两者又不矛盾,因他生性豁达,能秉着顺其自然的态度看待得失、起落。这是苏轼的人格魅力。

当然,除了联系苏轼本人的其他作品,拓展也可推荐学生读其他名家对他的介绍、评论。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对其人解读的经典文本之一。林语堂先生评价:“苏轼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在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与诗文中读到的苏轼是相通的。相信这些课外文本的阅读拓展,能让学生更完整,也更深度地认知苏轼,更好地领会其诗文的精华所在。

总之,不同时代、不同个体的文人性格形象是多姿多彩的,古诗文教学内容不应只拘泥于当前文本,课内外的联系、拓展,能让古诗文的赏析更有文化的厚度,学起来也更有回味的余地。

二、那些事:历史背景再现的拓展

任何文学作品的解读都离不开其历史文化背景,古诗文是历史记忆的片段再现,文本背景的拓展能引导学生进入古代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感知每一段往事的人文情怀。那么,对古诗文的历史背景拓展,也可以从两方面展开:

1. 文本显性历史事件的拓展广度

教材中部分古诗文具有明显的史书特点,其内容就是对某段历史的记录。如《陈涉世家》,记载了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过程。学生从文中能获取起义的起因、经过及阶段性成果等信息,对陈胜、吴广两个人物形象也会有初步感知,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的时代背景知识的拓展,这种感知会非常有限。孙绍振先生说:“不管什么样的作品,要做出深刻的分析,只用今天的眼光去观察是不行的,必须放到产生这些作品的时代(历史)背景中去,还原到产生它的那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气候中去。”因此,秦朝短暂的历史及其严苛残酷的法制是教学拓展的必要内容。这些资料的补充,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文中“失期,法皆斩”的绝望之境以及“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的抵死抗争意识。同时,“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的缘由也迎刃而解。

2. 文本背后隐性时代变迁的拓展深度

除了历史事件显性于字面的文本外,古诗文中还有一类文本,其内容虽不直接涉及历史背景,但背后隐含着历史时代变迁的深度。教学中,文字背后的历史大环境也是教学拓展不容忽视的内容。周密的《观潮》就是这样的作品。

《观潮》通篇写的是钱塘潮的雄伟壮观、水上表演精彩纷呈,观潮场面宏大,文中风景画与风俗画相融,再现了南宋时期钱塘观潮的盛况。“庐山烟雨浙江潮”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标举的两种美的极致,后者豪迈激荡。文中有“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21个字,值得细细品味。而江上水军演习的浩大声势及吴中健儿的弄潮英姿,“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的繁华景象,更是南宋时代市民丰富富庶生活的写照。这番壮观与繁华是文字表象,其背后还有深远的历史时代变迁的创痛,文本背后隐性的时代背景拓展会让文本学习更有深思的空间。

讲课文之前,笔者在课堂上引入周密《武林旧事》的成书及南宋灭亡的历史背景。所谓“旧事”,言下之意是逝去的往事。《武林旧事》成书于元代,身为南宋遗民,追思前朝,怀念故国的哀伤浸润于文本深处。这种感悟自然是不能脱离文本背后隐藏的背景资料的。只有力透纸背,重读蒙古铁骑灭宋的历史变迁,才能体会异族统治下的作者内心的悲凉和创伤。周密在宋亡后隐居杭州,潜心著作,将亡国之痛寄托于文字之中。带着这样的背景读《观潮》,更像解构一个繁华旧梦,文字的外延是沧海桑田般的感慨。可见,古诗文阅读要连同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与作者的身处环境来感知,这样会让学生读到更为厚重的文学味与历史感。

综上所述,对古诗文文本历史背景的广度与深度的拓展,都有助于更好地挖掘与感知古人蕴含其中的人文情怀与文化内涵。这是古诗文教学拓展的又一重要内容。

三、那些情:民族精神诠释的拓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样态,是指民族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古典文学承载着中华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学习古诗文所要汲取的宝贵财富。古诗文教学拓展的深层境界就是从文本中提炼出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凝结成的历史文化精神,这是古诗文最精髓的魂魄所在。笔者仔细研究“人教版”教材,发现编写者对不同年级段的古诗文编排的一番苦心:初一选文多为生活小故事,初二则偏重山水景物记,初三推出的多为历史故事与先哲治国思想,3个年级分别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3个方面来实践古诗文中的人文教育意义。这是不是启示我们,其实古诗文教学可以寻找角度,在单个文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串联,然后沿着相关线索去追寻其中对民族文化精神诠释的内容。

初三学生进行古诗文综合复习时,笔者让学生首先按不同的历史时段给作品分类,然后依据每一个历史时段中的多样文本,共同探究并归纳时代生成下的民族精神。整理中大体可分为: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等几个大的历史时代。

从先秦时代开始,史书类文本,如《战国策》《左传》中塑造了像唐雎、曹刿、邹忌这样有勇有谋、敢作敢当的“士”,教给学生的是最质朴、最珍贵的社会责任感与国家使命感;诸子散文重现了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孟子》中儒家的忠孝仁义、《公输》里墨家的兼爱非攻,还有《庄子》内道家的逍遥无为,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到中国思想文化的第二个黄金期———魏晋南北朝,那些典雅精致的山水小品文又让学生窥见不可复制的“魏晋风流”: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些文字是魏晋时代一股崇尚自然、鄙弃功名的精神清流,从而教给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眼光和率性的生活态度。这股清流到了大唐则演变为奔腾汹涌的大河。唐代文化的开放性与兼容,营造出雄健、阳光、尚武、进取的精神核心,李白的狂放浪漫、天马行空,杜甫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韩愈的怀才不遇却以“千里马”自居的骄傲,刘禹锡身居陋室的自得,这都是唐人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唐人的大气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胸怀。而作为中国历史最特殊的朝代———宋代,一方面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另一方面军事上前所未有的羸弱,外患不断,加上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在这一时期的诗文中,更多地表现了文人们高度的家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欧阳修“与民同乐”的理想、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抱负,都是时代精神的写照。因而相比唐人,宋人赋予学生的又是一种责任。

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时代精神,先秦的“贵族精神”也好,魏晋南北朝的“魏晋风度”也罢,无论是唐人的胸怀还是宋人的责任,都是历史时空中不会磨灭的精神符号。古诗文教学洋溢着我们民族最优秀、最丰厚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这些熠熠生辉的精神内涵是学生思想的启明灯。用一种全局的眼光,按时间的线索对这些历史文本片段进行整理与归纳,引领学生深入咀嚼体会,发挥“余音绕梁”的效果,让民族精神的诠释成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深度拓展,这种尝试也是有意义的。

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常规教学往往难逃这样的程式: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文章结构———主旨思想,虽说教师“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却只为应付考试而机械地背诵,对于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及其人文精神自然不能感知与领悟。古诗文教学需要摆脱这样尴尬的处境,呼唤教学内容的革新,将被忽略的作者、背景及文本精神重新提炼,作为教学必需内容进行大胆拓展与认真解读,让学生真正走入古诗文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

钱钟书先生说:“一切典籍都可以当做史书来读,真正的历史不是具体的事实记录,而是文字记载下来的人类精神和心理蜕化的痕迹。”文人性格解读、历史背景再现、民族精神诠释,这几方面的教学内容拓展或许只是一个出发点,然而在学习古诗文的漫漫长路上,重拾这些珍贵的历史文本碎片,穿越遥远的时空去认识那些人、感知那些事、体悟那些情,获得有益的阅读体验与文化积淀,相信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生动,让我们的教学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林语堂.苏东坡传[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3]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J].语文建设,2008,(7).

拓展性课程 篇11

【关键词】语文拓展性课程;基础课程;经典阅读;综合素质

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改进课程实施,是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作为义务教育课程重要“一翼”的拓展性课程,在引人关注的同时,却也让学校管理者和多数教师感到茫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校和语文教师因对拓展性课程理解上的欠缺,而导致课程开发不甚合理,课程实施不够规范,育人目标也终将难以达成。

基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培养目标,拓展性课程强调课程的整合性和学习的综合性,追求不同学科联合开发课程,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它强化了学科间的关联性。这对于当前学科意识非常强烈的学校和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充满着现实的挑战。从当前教学的基本状况出发,结合语文课程的本质,着眼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初中语文教师开发拓展性课程至少应考虑三方面问题:一是与基础性课程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推进经典作品的阅读;三是怎样设置基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课程。拓展性课程若能处理好这三方面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就能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以深化基础课程为基石

基础性课程是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是根本性课程。落实基础性课程的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而知识拓展类课程,《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建设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它“是基础性课程的延伸、应用和整合”。“延伸”“应用”和“整合”三位一体,清晰地表明了知识拓展类课程和基础性课程的关系。

拓展性课程更讲求知识的整合性,事实上,具有整合性的知识系统才能作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认知科学的研究就表明:真正有意义且能应用的知识是有组织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纷繁复杂,彼此孤立、缺乏联系的单一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往往无法应对。即使是一次活动中的主题介绍,也涉及准确、得体、连贯等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这个知识“组织”中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可能会造成任务完成的不圆满。以此观照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只看到静态知识的重要性,简单地将“知识”定为目标,只是要求学生记住这些低层次的零散的知识点,而不是把目光放在培养学生建构解决复杂问题的知识与能力上。最终的结果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提升,那些零散的知识也因未经历实践性任务、无法达到持久理解而忘记得一干二净。

因此,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要基于实践和应用,要着眼于运用有“组织”的知识来解决复杂的任务。在开发语文拓展性课程时,我们可以找出一个学科领域中作为组织中心的概念或原理,以及围绕它们组织起来的相关知识,开发出相应的任务或活动,这些任务或活动需要借助前面找出的各个知识要素,且只有在理解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才能完成。比如开设“古诗欣赏”的拓展性课程,有教师根据古诗的基本特质,分解出意象、语言、艺术表现(含音乐、美术)、作品风格等知识要素,按一定课时引导学生结合已学诗歌,分项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任务,要求学生将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于课外古诗欣赏,并适时指导点拨。这一课程的开发中,知识要素的分解把握了古诗的文体特质,而且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学生在教师布置的实践任务中,对知识的体系有了较强的认识,在应用中能逐渐形成古诗欣赏的基本能力。

拓展性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自己储备的关联性知识来创造出问题解决的方法,以此表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样,学生对学习目标才能做到持久性的理解。这种“持久性”,将跟随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以至个人的终身学习;这样的“理解”,与考试中机械地输出知识截然不同,它是一种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有超越教材、融进学生身体的魔力。十年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是基于此的“三维目标”的全新建构: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反对忽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反对过于注重死记硬背与题海训练。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要将拓展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结合起来,以拓展性课程去深化基础性课程的学习,而其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关键的一环。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习者在两个星期后,“聆听”和“阅读”的学习效率在20%以下,而“讨论”“体验”和“实践”的学习效率达到70%以上。就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课堂观察看来,“以讲代教、以听代学、以练补学”仍是部分学校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常态。显然,将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转向以学生实践为中心的课堂,在当前来讲的确迫在眉睫。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就很赞成把“学”置于教学的中心,他说:“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合作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活动的学习。”[1]“任务”是学生思维的着力点,没有“任务”,就失却了思维发展的基点;“合作”是思维触发的催化剂,没有合作,自主学习就难以突破;“活动”是学生展现思维成果的舞台,没有活动,就没有学习过程的归属感,就缺少课堂“活”的灵魂。对以实践性、综合性更强的拓展性课程来说,具有具体“任务”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活动展现,是其天然的属性。

对于规范实施基础性课程,我们往往多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实施等角度去思考,却忽略了研究学生学习方式所带来的重要意义。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然有力推动学教方式的变革,促进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普及。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如何让学生在基于问题解决的实践中主动学习,如何常态化地组织学生开展应用性、体验性、探究性的深度学习,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回归到体现语文课程本质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nlc202309030228

二、以注重经典阅读为策略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要以注重经典阅读为策略,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决定的,也是与拓展性课程面向的育人目标一致的。

阅读是一个输入和吸收的过程,学生获取信息、认识世界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都有赖于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显然指向经典阅读。经典,昭示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具有超越个人价值的普世意义。经典阅读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将会是深远的。学生在少年时代通过经典阅读打下的精神底子,会让他们在今后人生中面对社会阴暗面自然产生一种“抗体”,具有“免疫”的功能,从而始终保持着正能量。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美国的斯蒂芬·克拉生教授通过大量实践研究发现,有创造力的高中生比一般学生更常阅读,“研究‘善于思考’的学生使我们相信阅读能使人更聪明。因此,善于思考的人可以被定义成爱阅读并且已经阅读过许多书的人”[2]。阅读理解能力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学生没有在阅读中发展思维能力,其理解能力也自然受到限制。笔者通过多年实践研究发现,语文教学中注重名著阅读的学校或班级,两年后学生的学业质量监测中现代文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的成绩,要明显好于不太注重名著阅读的学校或班级。相类似的研究在国外进行了多次,结论也大体一致。当前的教育教学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考试分数的比较导致教师忽视了课程的研究,而专注于眼前的学生成绩。于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将时间和精力聚焦在静态知识的积累,而看不到阅读发展学生思维后带来的效益。因此,在各次质量监测中总能发现,学生积累部分表现较好,阅读部分却总不尽如人意。同时,写作主要是信息输出行为,没有阅读输入的信息量,没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写作的质量自然受到影响。

因此,经典名著阅读处于语文学习的核心位置,开发以“经典名著阅读”为圆心的拓展性课程,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发挥教师特长,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拓展性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倡导课程之间的整合。独立语文教师郭初阳开发了《瓦尔登湖》(美国作家梭罗的作品)的拓展性课程,其中不仅有同作家作品介入后的比较、诠释,更引入了英语文本《论公民权力》的对应性阅读,还开展了“带本书去美国”的团队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在瓦尔登湖边进行双语朗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美国文化和环境问题的实践研究,最后每个学生都形成了阅读和实践研究报告。该课程有序规划,以经典名著阅读为圆心,在阅读内容、学科整合、能力范畴等方面都作出了努力的探索,堪称初中语文阅读类拓展性课程的范例。

构建以经典名著阅读为圆心的拓展性课程,还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和阅读兴趣。在对学生的阅读监控和阅读评价中,我们很多教师往往采用纸笔检测、以分数评价的方式,这种不关注阅读过程、只注重阅读结果的方式往往将阅读导向识记的泥淖,因而无法检测出学生的真实阅读情况,多次使用反而会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经典名著阅读类拓展性课程,要注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思考,要努力通过多种表现形式来监控并促进学生的阅读。某教师在八年级开设“水浒”拓展性课程时,为了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探究阅读的趣味性,有意将该学期的写作教学内容与《水浒》课程内容整合,如要求学生阅读第二至八回关于鲁智深的内容,选择部分情节写一则新闻;又如以写信的方式给贵州山区小朋友讲讲“杨志”这个人物,等等。这样,阅读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阅读的主体自始至终活跃于名著内容中。还有教师在开设拓展性课程“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时,引入了课本剧表演、歌词创作、演讲等多种表现形式,要求学生每周阅读三至四篇小说,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向全班汇报。学生的表现性汇报,就是学生阅读的评价;这样的评价生动活泼,指向学生的阅读过程,能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和兴趣。

可见,我们倡导以经典名著阅读为圆心,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思考,引导学生阅读策略的养成,同时在阅读与其他课程要素的整合中,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多元能力。

三、以提升综合素质为宗旨

拓展性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这是对当前过于注重分数的普通文化课程中应试教育的强力矫正。拓展性课程将聚焦点从知识、分数等客体转移到学生这一“人”的因素上,把教育的落点置于“人”在现实生活中整体素质的提升上。这是课程改革的本质性进步。那么,在新时代里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人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的研究,该组织将21世纪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行整合,确定了21世纪成功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认为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运用21世纪技能,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这些技能包括学习和创新技能(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媒介和技术技能(获取并判断信息、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生活和职业技能(适应不同角色、展示领导能力并承担责任、表现创造性、社交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3]

基于此,我们要注重开发面向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语文拓展性课程,在评价上则要开发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指导意见》指出:“拓展性课程学习评价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段特点,采用书面测试、口头表达、才艺展示、模拟表演、实验操作、探究记录、调查报告、作品展示、小论文撰写、特长认定等多种方法。”这些评价方法中大部分都能应用到语文学科中,它们都将学生置于具体情境中,并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与)结果作出判断。这种表现性的评价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认可,它能够检测传统纸笔测试难以检测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非认知因素,如情感态度、与人合作的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等。

nlc202309030228

因此,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应从语文的课程本质出发,围绕着语文学习能力,整合语文学科和其他领域的相关资源,培养能适应未来复杂社会、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的人。本着这样一种思路,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除了直接从作品阅读本身来设计外,还可以借其他领域如戏剧、电影、音乐、演讲等的表现形式,根据语文学科特性和学生能力发展要求来开发课程。以下是某教师开发的课本剧课程(16课时)的结构安排:

1.经典模仿阶段(3课时):观看经典影片片段;选择角色进行模仿;师生共同制订课本剧表演的评价规则。

2.表演尝试阶段(3课时):自由组织剧组;选择喜欢的剧本作尝试性表演;根据表演评价规则对各剧组表演逐一评价。

3.课文改编阶段(3课时):学生选择课本相关内容改编剧本并进行表演。教材范围可以拓展到其他学科或领域。师生依据评价规则讨论和修改剧本,并评选优秀演员、剧组。

4.名作改编阶段(3课时):阅读课外经典作品并改编剧本;依据评价规则修改剧本并进行表演;根据评分规则评选优秀。

5.生活创作阶段(4课时):从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事件来创作剧本并进行表演;依据评价规则评选优秀剧本、优秀导演、优秀演员、优秀剧组等;成果展示中邀请家长和学校老师、领导参加。

这是课本剧课程的大致内容。整个课程设计的五个阶段按照由易而难的学习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来看,它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语文能力培养。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融合了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等四种学习要素。第二阶段的选择剧本、第四阶段的筛选课外经典作品,都是阅读的过程,因为有筛选的任务,阅读过程的体验和思考价值更能凸显。第二、四阶段中阅读之后要把作品改编成剧本,第三、五阶段要分别把课文内容和生活事件改编成剧本,这是写的要素。剧本改编完成后的排练、表演,以及对照评分规则交流讨论、修改完善,都是学生之间倾听和口头表达的过程。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过程。

第二,突出统筹协调能力。分工、编排、表演和评价等过程,都需要编剧、演员、导演、后勤等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有时可能还要向其他剧组人员以及老师寻求帮助。在这样一个联系紧密的团队中,不论学生处于怎样的角色,必定要与其他人员产生密切的相关性,比如导演,就需要组织人员开展训练和演出活动,要及时处理演员的情绪,调动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体现自我管理和责任意识。初中学生还处在青春期,心智发育都还不完全,大多数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也不强。在课本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学会自我管理才能使该剧组的工作顺利进行,比如学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要学会思考和分析如何才能提高排练的效率,要研究如何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演练,等等。在这样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中,他们的责任意识也会慢慢增强。

第四,渗透创意表现能力。剧本的改编和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意表现,比如如何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使人物更受同学(观众)喜欢,如何使情节发展更具有新时代的特征。学生想象力丰富,同时其阅读会带有自己生活经验的烙印,二者作用于原著,会使剧本有意想不到的创意效果。另外,表演过程也是学生的再创造过程,对于网络时代的学生来说,将从前的小说人物冠之以合理的现代卡通、网络元素,会赋予传统小说新鲜的活力。

第五,深化生活认知能力。通过自己的身体和语言在舞台上演绎经典作品,本质上就是揣摩现实生活,观察世态万象。第五阶段选取身边典型生活创作剧本,把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通过改编剧本并搬上舞台,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始终带着语文学科的印记,因此,它的开发和开设会更有力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同时,它又是超学科的,它培养的目标直接指向的是人的综合素养,关注的是人在现实中的成长过程,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的特征,因此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师生和生生的感情,而这又将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业成绩。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有效开发,要引导学生构建有“组织”、能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系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此深化基础性课程的学习;要强化经典名著阅读意识,借鉴其他领域的表现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要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进程中,同时培养学生适应新世界的生存和生活技能。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3.

[2][美]斯蒂芬·克拉生.阅读的力量[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36.

[3][美]伯尼·特里林,查尔斯·菲德尔.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4.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篇12

关键词:小学,主题阅读,拓展,探究

小学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是指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提炼出阅读主题,在课内外阅读中加以有效引导,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延伸,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效拓展的阅读可以提升人生境界,强化人文精神。

一、拓展阅读形式,培养学生兴趣

好的阅读形式可以直接帮助学生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拓展阅读形式方面,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内在阅读形式拓展,二是外在阅读形式拓展。内在阅读形式拓展指的是学生阅读指定文本时采取可层层推进的多样化模式。例如,可通过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阅读体验的交流,引导学生直接就文本进行填写、续写、改写等,开展多种趣味性阅读,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交流各自的感受和观点。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在文本上进行批注,表达自身的理性思考。教师还可以指引学生对阅读体验进行描写,形成片段式的读书文摘。而外在阅读形式拓展指的是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同一文本产生多角度的感受。例如,对于同一篇课文或者同一阅读主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寻找音乐、舞蹈、动漫、新闻、电影、博物馆等信息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阅读主题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蕴。

二、拓展阅读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阅读内容的拓展是为了迎合阅读教学开放性的要求,可以让学生不断地走向文本的更深处,与作者的思想汇合。因此,这种拓展不是无限制的拓展,必须以文章所要表达的人文思想为主线进行。拓展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这种拓展可以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横向维度的发散性拓展,另一个是纵向维度的逻辑性拓展。横向维度的发散性拓展可以有多个方向。例如,以关联性主题为维度的拓展,传说与神话、乡愁对离情、爱国和爱党等关联性主题均是可拓展的题材。又例如,以关联性情节进行拓展,《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可以拓展至各种各样动物的行踪探寻。还比如,以关联性体裁为维度的拓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同类体裁的作品,通过这种拓展阅读,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相互对比,触类旁通,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横向维度的发散性拓展结构具体可见图1。纵向维度的逻辑性拓展,则是一种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的拓展模式。大多数的课文均是节选本,因此带领学生阅读得更深入,必然要探讨相关文本的原文,进而要阅读作者的生平,再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学生才能够对课文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为真正理解课文奠定基础。这种纵向维度的逻辑性拓展结构具体可见图2。

三、拓展阅读体验,活跃学生思维

小学生若是不能产生足够的阅读体验,再多的阅读也只是浅尝辄止,可能事倍功半。因此拓展阅读体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种“体验拓展”不可拔苗助长,或是在儿童生活经历范围内进行,或是在儿童生活经历可以触及的范围内进行。只有让学生在体验中阅读,同时在阅读中动用脑、口、手等感官,活跃思维,点燃语言,这样才能真正沉浸在阅读中,激起愉快的阅读情绪,在快乐阅读中体会人生的意义,使情感思维得以茁壮成长!

(一)注重个性阅读

对于不同的学生,其心理发展状态和特征均有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个性化阅读方式。不应以成人的视角和大众化的模式去要求学生,只要学生内心处于与文字交流的状态,就应支持他们的这种个性化阅读方式。教师在阅读拓展中要避免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强迫学生进行阅读,这容易伤害学生的阅读兴趣;强迫学生阅读有限的指定文本,这容易让学生在自主意识层面处于矛盾之中,不利于其身心的和谐发展,进而影响阅读的效果;强迫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这从短期来看似乎有利于教学的实施,但是从长远来看则很可能伤害学生独立认知精神的胚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个性,教师要尊重这种个性,在阅读的时间、读物的选择和观点的提炼方面给予最大程度的自由,并尽最大的耐心进行引导,这样每个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享受可持续性的快乐式阅读。

(二)注重多元体验

上一篇:《宋诗选注》下一篇:移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