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人文性

2024-07-23

课程的人文性(精选12篇)

课程的人文性 篇1

一、语文课程人文性实施的现状

自1993年上海文学批评界提出人文精神的回归这个问题以来, 人文精神的火炬在正当经济转轨和文化转型之际的中国被高高举起。语文课程改革也乘此东风, 极力张扬失落的人文性。这种努力取得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贯穿于语文课程的工具理性逐渐淡化, 价值理性逐渐强化, 人文关怀逐渐深入人心。但也无需讳言, 因为关于人文性的内涵、存在形态及实现路径等诸多理念长期以来一直语焉不详、含混不清, 致使这种努力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突出。

如有论者提出:“语文课程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言语内容, 正确理解文本的思想, 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 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要重视言语形式, 注意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 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统一。”[1]这实际上是列出了两个公式:

按此公式推理:如果一节语文课没有关注选文的言语内容, 就意味着丧失人文性;一节课关注言语形式的比重越大, 人文性流失也越严重!这种认识导致我们的阅读教学只能引领学生去探讨选文写了什么, 而不敢琢磨选文的内容怎么写、用何种形式来表现。好像一这样, 就是追求纯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甚至有论者提出: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2];并将一节带领学生几乎整节课浅层次地讨论过年风俗的课评为“言语实践与文化学习双赢”的好课。于是, 阅读教学只好来研究课文内容。在当前大背景下, 这种做法好像更能体现课程的人文性, 但实际上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 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长期以来, 我们的许多语文课, 就是以这样的方式, 用比这要糟糕得多的教学设计, 不断地教学生由课文所传递的‘天文地理、五花八门’的东西 (课文内容) , 甚至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地处置。于是, 语文课程‘不像语文’了, 语文教师当了‘杂家’, 而语文教材则成了‘杂货铺’。”[3]李海林教授也指出:“这种把语文本身悬置、架空以使之空洞化的语文教学对语文课程的破坏, 对语文课程独立价值的消弭, 是‘老鼠搬家’式地渗透在日常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教学设计当中的, 并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掏空。它看不见摸不着, 很难被教师们自觉, 因而其危害甚烈。”[4]

现在, 这样的情形已并非某些论者认为的那样“主要表现在展示课上, 大量的日常语文课则是顺着应试的轨道我行我素”[5]。经过十几年的新课程改革, 人文性泛化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通病。但这还只是表面现象。如果深入考察, 我们会发现, 在泛化的表象下, 人文性依然处于弱化状态, 表面上的“泛化”导致了它实质上的“弱化”!人文性在语文课程里还远未实现真正的回归。

因此, 我们非常有必要探讨一下人文性在语文课程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实现路径 (本文论述主要从语文课程的重头戏———阅读教学角度来展开) , 这对语文课程走出“泛化”和“弱化”的双重困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人文性在语文课程中的存在形态

总体来看,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以显性或隐性状态存在于语文教材选文、语文知识和语文教学对话中。

1.人文性存在于语文教材的选文之中

人文性首先存在于语文教材的选文中, 尤其是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的、经典的文学、历史、哲学和伦理等人文含量最丰厚的作品中。在这里, 由于处于语文课程这个特定的语境中, 人文性虽然作为体现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特性, 却并非如一些经典定义界定的那样无所不包地关涉人类文化。诚然, 人文性的具体内涵处于流变和动态发展之中, 在不同的时代和民族中有不同的内涵, 但语文课程所指的人文性应该主要关涉人类文化最核心的精神品质, 即能够体现以人为本、具有人类生命关怀本质的价值和规范, 如仁爱、正义、智慧、诚信、勇气、宽容、谦逊、刚健、民主、自由、理性和个性等, 也包括人类各民族在审美、思维、性情甚至科学探索等方面的深层文化内涵 (而非具体内容) 。如果人文性在这里囊括一切, 学生要学习的东西就太多了, 人文性就会成为语文课程不能承受之重, 成为制约语文课程前进的羁绊。学生要通过对作品思想内涵深入细致的解读, 接受并将以上所述这些人文精神内化到自己的血肉之中。如《论语》追求的人际关系的和谐, 《道德经》倡导的超脱世俗的高洁, 《皇帝的新装》对极权的批判, 《鲁滨逊漂流记》体现的开拓精神。

人文性不仅存在于教材选文的言语内容之中, 也表现在其言语形式之中。我们过去主流的文学观认为:文学作品的内容就是内容, 形式就是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但近来对我们影响颇大的俄国形式主义者却认为:真正使文学成为文学的是形式而非内容, 正是形式才使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也就是说, 从某个角度来看, 文学形式本身就是内容, 就蕴涵了作者的某些人文理念。所以, 带领学生解读选文的言语形式, 发掘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夏丏尊、叶圣陶先生认为:“学习国文, 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上, 不应该着眼在内容上。”[6]这话虽非真理, 但确有一定道理。

如《诗经·黍离》委婉的表达方式,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对专制权威批判所用的隐笔手法, 都在表现中国人内敛含蓄、不事张扬的文化传统。钱钟书的《吃饭》等“形散神亦散”的散文手法实则表现了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的自由精神追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等“追求有意味的形式”的先锋派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着重“写什么”的范式, 转而表现出对小说叙事技法———“怎么写”的热衷, 这些小说独特的叙事形式本身也蕴涵了对旧体制和某些不合理传统的颠覆, 同样具有人文内涵。

李宇明教授深刻指出:“在语言、文字之中, 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之中, 都深深积淀着包括心理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内容。”[7]因此, 人文性不仅体现在语文教材选文的内容和形式之中, 也体现在作家对作品的创作过程之中。在此过程中, 作品被灌注进去丰厚的人文内涵。首先, 是作家的创作态度。如巴金的《小狗包弟》和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分别体现出了真诚自然和科学严谨的写作态度。其次是作家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如舒新城散文《故乡》“像寻常谈话一般, 读了亲切有味”[8]的文风。最后, 作家身上秉承的哲学、思维和心态等方面特定的民族文化也会灌注进作品之中。如《诗经·关雎》里蕴涵的中庸平和的民族性情, 《荷马史诗》里蕴涵的激情进取的民族性情;法国作家布封的《马》体现出的是西方人物我两立的“分”的思维旨趣, 冯骥才的《珍珠鸟》、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同样写动物, 却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合”的思维旨趣。

2.人文性存在于语文知识之中

在当前“淡化知识”的语境中, 语文知识意味着缺乏人文精神的“纯工具”。这是个极大的误解。事实上, 在语文知识本身的内涵中以及语文知识的产生目的、产生过程和接受过程中, 都隐性地蕴涵了特定的人文精神, 对学习者具有很高的精神教化价值。

首先, 任何语文知识都不可能是价值无涉的, 其本身都有体现特定价值和规范的人文内涵。如“白描”的概念这个陈述性知识:白描是指描摹对象时笔法简练迅速、用词凝练简洁, 寥寥几笔抓住主要特征, 留下某些空白给人以想象和启迪, 达到栩栩如生的写意效果的描写手法。这种以比喻性、模糊性和象征性的“形”来传扩大化的“神”的手法中蕴涵的重主观、重诗意的倾向, 和西方描写方式注重追求艺术对象的细节全面、自然真实的重客观、重理性的倾向, 实际上代表了两种文化旨趣。又如英国学校委员会建议儿童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属程序性知识) :拿到一本书, 要学会提出几个问题:

1.这本书是真实的吗?

2.这本书是不是故意把读者引入迷途?

3.这本书会在我身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4.这是作者虚构臆造的吗?

5.实际上人们真能像这本书里的英雄那样行动吗?

这几个问题的提出, 目的是要教会儿童对通俗文化的消极面作出自觉的反应, 并培养他们对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的兴趣。更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读书法内含了一种对学生精神世界成长极为重要的批判态度和质疑精神, 这对学生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极为有用的。实际上, 在语文知识中, 即便是一项小小的技能, 也关乎人的精神世界的成长。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样的技能, 也是在要求学生用一种自尊、自信、自立、自为的主动精神来参与学习过程, 而过分依赖听讲、做笔记这样的阅读技能培养的则是另外一种被动人格。

其次, 从语文知识产生的目的来看, 指导学习者“如何更好地、更合适地听说读写”的语文知识产生的目的就是支撑学习者言语能力的形成。“学习者合宜的语文能力需要合宜的语文知识来支撑”已逐渐成为语文学界的共识。学生获得言语能力, 才能拓宽文化视野, 获得文化创造力, 使人性的展现和精神的自由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因此, 语文知识的产生, 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相反, 忽视语文知识的语文教学是缺乏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的。

再次, 语文知识产生的过程也蕴涵着人文精神。语言和语文知识产生的过程, 凝聚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欢乐、痛苦、成功、挫折、想象和美感等。如散文“形散神不散”这样凝固特定僵化意识形态的知识发展为“散文含有‘反文类’倾向, 散文的首要特征就是‘无特征’”[9], 就体现了我们在语文知识探索道路上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解放思想的勇气。

最后, 学习者对语文知识的正确接受过程也可以体现人文精神。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接受和掌握过程来看, 语文知识需要学习者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实践, 然后动态地生成, 在此过程中实现存在于言语对象中的形式结构向人的心理结构的迁移, 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形成。这个重视学生个体实践的过程就体现了张扬学生主体精神的文化品格。

3.人文性存在于语文教学对话之中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对话, 包括语文教师、学生、文本和教材编辑等各个主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真正的对话应该具有如下特征:对话是平等、谦虚的交流;对话是尊重差异性、尊重批判性的共同生活;对话是爱心的付出。可见, 语文教学对话本身也隐性地蕴涵了浓郁的人文精神。优秀的语文教学模式 (如美国教育家史密斯的“认知———理解———评价———创造”四级阅读模式) 、优秀的语文教学方法 (如段力佩先生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茶馆式教学法) 和适宜的学习方式 (如自主、合作、探究) 都能体现教学对话中的人文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10]

以上这一段对阅读教学对话的阐释, 充分体现了对作品解读过程中内蕴的“激情、创造、个性、尊重、自觉、合作、探索”等人文精神的积极肯定。杭州外国语学校郭初阳老师带领学生创造性地解读《项链》, 认为作品是“对‘灰姑娘’故事模式的创造性改写和颠覆”。这个见解是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 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细读得出的, 教学对话本身就是对人文精神的极好诠释。

三、人文性在语文课程中的实现路径

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两块:一是承担提升学生文学文化素养任务的经典作品 (即语文教材中的定篇文) , 一是承担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任务的语文知识。对阅读教学来说, 语文课程的实施就是搞好属于语文课程内容的定篇文的教学, 以及属于语文教材内容的例子文、样本文和用件文的教学。

定篇文的教学任务是深入细致地挖掘作品方方面面的内涵。人文性在这里的实现路径主要就是师生对作品言语内容、言语形式和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人文内涵进行细读、探讨。郭初阳老师执教《愚公移山》, 和学生一起首先探究文本的励志故事特征;接着引导学生认识愚公神话特有的异质;之后, 又在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中国传统的生殖观和成败观、老人崇拜、家长权威和“诚”等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探究愚公故事之所以产生并且经久不衰的文化内涵;最后通过比较探讨东西方文化特质的差异。这个案例可以说是定篇文教学的一个典范。当然, 在定篇文的教学过程中, 优秀的教学对话也蕴涵了积极的人文精神, 可以作为人文性实现的隐性路径。

例子文、样本文和用件文的教学实质上就是语文知识教学。人文性在此处主要是通过语文知识这个路径来实现的, 即在教学过程中, 让语文知识内含的或依附于语文知识的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师不必明讲。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优秀的教学对话内蕴的人文精神发挥作用, 当然也是人文性实现的隐性路径。需要指出的是:这三类选文文本中内蕴的人文精神同样应以隐性方式发挥作用, 师生不必像对待定篇文内蕴的人文精神一样将其作为教学内容探讨。

人文性在语文教材选文中基本上以显性状态呈现, 相对容易发现, 而在语文知识和语文教学对话中则以隐性状态呈现, 相对不易觉察。因此, 目前大多数人对语文课程人文性实现路径的认识还主要停留在选文上, 尤其是选文的言语内容上 (相对于选文的言语内容来说, 其言语形式中和创作过程中内蕴的人文精神更加隐蔽) 。一方面, 由于认识不到人文性实现路径的多元, 只能看到选文中尤其是选文言语内容中蕴涵的人文性, 致使教学中不论拿到何种类型的选文, 都会不顾其他而热衷于解读并拓展选文的言语内容,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文性的泛化;另一方面, 对语文知识和语文教学对话中内蕴的人文性的忽视, 又导致了“淡化知识”倾向和缺乏对教学对话正当性、合宜性的反思, 从而又在很大程度上妨害了对选文内蕴人文精神深入、有效的解读, 甚至还会出现用反人文精神的姿态来解读有人文内涵的作品!这实际上又导致了人文性繁荣表面下的依然弱化, 人文性只能悬在空中。

总之, 深入、全面地认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存在形态及其实现路径, 正确对待人文性, 可以使语文课在着眼于选文内容解读的时候不必担心被指责为“人文性泛化”, 而在关注选文形式和大胆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时候不必担心被指责为“丧失人文性”, 从而使人文性真正地在语文课程中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永康.语文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傅道春, 江平, 袁冬华.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本命年的回想》教学实录与访谈.语文建设, 2002 (4) .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4]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 (上) ——评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几种倾向.语文学习, 2005 (4) .

[5]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魂”.中学语文教学, 2004 (2) .

[6]夏丏尊, 叶圣陶.文章讲话.北京:中华书局, 2007.

[7]李宇明.语文现代化与语文教育.语言文字应用, 2002 (1) .

[8]朱自清.朱自清散文全集 (下集)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9]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8.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课程的人文性 篇2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得重要。

在全球信息化、通讯商业一体化时代,能找到一个充分发挥其潜能的机会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因此,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英语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目标的《英语新课程标准》引起了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赞誉。

它把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作为目标,注重学生个体可持续和谐发展,向人们展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英语教育理念。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贯彻其人文性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一、关于人文性理念

当今的社会正在创建一种和谐社会,它是人的心知和情感得到尊重的社会,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应该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良好地结合起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那么,怎么理解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呢?

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是指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新的外语教学的教学理念,建立的多元的、开放的英语课程教学方式,侧重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使英语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心知和情感态度得以和谐发展,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它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求异的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贯彻英语教学人文性 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一)树立对话理念,英语教学应具开放性

当今的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发展的主题,对话已经成为解决国际事务的一种重要手段。

同样,对话在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的教学中也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它不仅能反映生活的广度,而且也反映着人与人精神相通的深度,它是互联世界中各种信息的生长点,是各种交流的基础。

所以,英语教学必然且必须覆盖言语的全部关系及其所映射所敞开的整个世界。

对话教学正是通过主动交流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语言表述这一途径去认识自我,理解他人。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对话理念,由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灌输转变到师生齐心协力的对语言的审美、对语言的感悟中来,从而促进以语感为核心的英语素养的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 确立民主观念,英语教学应具互动性

教育的人性在于告别压抑。

一个长期处于压抑环境中的人很难有所成就,这是因为,情感态度是影响个体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走进学生心灵,创设各种情景,满足学生对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中学各科,特别是人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直接打动人的心灵、意识和良心是教育艺术的核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由课堂上居高临下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品质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用“心”施教,让学生在心灵碰撞中觉醒,在心灵净化中升华,实现师生之间教学的良性互动。

(三) 转变角色观念,英语教学应具批判性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已由教学活动的传输者成为教学过程的创作者,由教学活动的主演者成为教学活动的导演者。

学生不再是概念里的儿童,而是充满灵性的可爱孩子及朋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你与我”的平等关系,学生的个性受到珍视和尊重,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认和弘扬。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时代的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生作为人,他们内部存在着向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的需要和能力。

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做好“导”的工作,走出因循守旧的怪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其思维开发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想象思维、批判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Unit 15 The Necklace (Senior One)中,莫泊桑在The Necklace 这一戏剧中创作了Mathilde (玛蒂尔德) 这个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

但在课文即将结束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思考辩论题:“ What do you think of Mathilde?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what she did?”学生经过思考、辩论,过半数的学生却认为:从人性化的角度讲,Mathilde梦想过幸福的生活,不安现状,这是对的;她在经历挫折之后勇于向命运挑战,不言失败,战胜困难,这说明她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毅力和恒心的人,这一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新课程呼唤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互动的课堂气氛,沟通、合作的时代精神,具有批判性、求异性的思维品质。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志同道合者、合作者,生活上的指导者,思想上的引路人。

关注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把人文精神融入到教学之中,实现师生人格上的碰撞,心灵上的相遇和精神上的共享,这是我们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李远琴,浅析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现代中小学教育》第2期

2. 潘国平,创新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第1期

课程的人文性 篇3

一、突破文本分析束缚,品味人物的人性之美

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人的生命价值意义,将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一种容器,这种被动强制性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而产生的情感态度,难以激活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自然也就成了一道枯燥无味的难以下咽的“大餐”;另一方面,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使得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对文本语言功能特征的理解感悟上,产生断章取义的效果也就不可避免的。笔者以为,上述现象的出现,其根源在于忽视了人的生命存在价值意义,割裂了文本应有的人性之美。

对此,在进行文本研读的过程中,教者应该以文本为教学载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允许他们有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充分地融入文本的探究过程之中,从而与文本思想情感交流,接受精神上的洗礼,使自己的灵魂受到震撼。这样的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允许学生有自己学习的方式,即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予以学习;(2)注重朗读的教学,“言为心声”,只有在反复的朗读过程中才能够品味文本中人物真实内心世界;(3)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即运用模拟生成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揣摩文本内容,体味文本角色。

例如,在曹禺《雷雨》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对文本的写作背景、结构特色、语言特征等方面的分析之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人物在被打上了阶级络印后,是否完全表现为阶级特征;(2)周朴园的言行是否违背了本身的身份特征;(3)剧本中人物具有怎样的各自特点。正是围绕上述的问题,不妨运用如下的教学方法:(1)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搜集有关本剧的时代背景知识;(2)建议学生反复朗读人物的对话,深入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3)鼓励学生进行分角色上台表演,以展现他们的学习成果。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体现了语文应有的人文性,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味了文本人物的人性特征,提高了他们的洞察思辨能力。

二、允许合作探究,激活学生的内驱动力

新课程教学注重了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倡导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彼此之间的合作,也只有合作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充分地交流和展现,让这种情感价值和审美观更具有人文性。

例如,在《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在掌握文本的内涵价值外,笔者以为,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同时,还可让他们的人性得到丰富。教师可通过设计问题思考和课堂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了教育,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的理性思维在实践过程中得以不断深化。

三、融入综合实践活动,放飞学生的思想情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的鲜活思想和鲜明个性才能够得以真正培养。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倡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鼓励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是对“文学即人学”的最好诠释。

例如,在苏教版必修第五册第一专题“美的方程式(活动体验)”和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活动体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通过播放有关霍金的影视和辛德勒名单来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性之美,鼓励学生在不断地思辨中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评判“善和恶”。

总之,新课程高中语文的教学标准为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特别是关注文学作品的人文性,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探究,其本身就是对人的生命尊严和生存价值的充分肯定。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人文性教学,必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和信心,培养学生鲜活的思想和鲜明的个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叶增编.教学范式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

[3]刘琼.语文教学与情感心理[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5).

[4]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6,(6).

课程的人文性 篇4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语文课程,整合的误解,探索新视角

在信息时代, 资源获取机会均等, 教师不再拥有控制知识的“霸权”, 面对这样的形势, 一线语文教师如何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与创新,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将成为能否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能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误解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展示了其巨大的优势, 可以在瞬间展示大量的资料, 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可很多老师却常常舍本逐末, 喧宾夺主, 舍弃了面对面语言交流的魅力, 被电脑投影的预设性结果牵着鼻子走, 使劲地把学生往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思路上牵, 以期得到答案。有时原本可以激发学生想像的情境, 却硬要用画面或几个活动场景展示一下。某些多媒体只是呆板地演示所有资料, 以观看代替讲练, 比如有些老师在上文言文复习课时, 一节课一口气罗列了十八个重点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那种走马观花的速度几乎让在场的所有语文老师目不暇接, 更何况我们的学生呢。当他们长期接受这些直观刺激后, 便会懒得自己思考了, 懒得自己想像了, 因而易养成一种惰性, 到那时我们又怎能奢望他们能达到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呢?于是也就有不少语文老师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不用信息技术我一样可以把课上好, 一样可以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为什么我一定要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呢?”

当前阶段, 广大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就“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或者“整合中出现什么问题, 有多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与疑虑, 但讨论的重点仍然在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效果的影响上。其实教育部于2001年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早就提出:“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结合新课程纲要, 再统观目前的研究, 广大专家、教师强调信息技术只能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出现在语文课堂上, 信息技术的使用就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为目的的一种辅助行为。然而, 这些恰恰是人们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初衷的一种误解。

二、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新视角

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在革命的初级阶段难免会有“过”与“不及”的行为存在, 但不管是“过”还是“不及”, 都可能是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合理定位的一种误解, 作为一个新时期的语文教师, 应该有责任有义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解读与审视, 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新视角, 还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之本色, 体现文化关怀和对一个作为社会的人的终极目标的培养与发展。

1、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关注学生的接受心理

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形象的优势早已毋庸置疑, 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四个画面, 并配以民族音乐, 让学生看到头戴斗笠, 身穿蓑衣, 悠然垂钓于斜风细雨中渔翁的形象, 但这也只能适合涉世未深的小学生, 如果面对你的是群高中的学生, 那这样的安排就有可能小题大做了。当然, 苏教版必修四的《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如果采用了多媒体教学, 许多没到过北京的学生就可直观地了解有关北京城墙的知识, 从心理上消除了学生对异地文化的陌生感, 更易于学生在轻松与熟悉中展现讨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地进行学习, 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 因此, 结合学生的心理, 从内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总之,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要从学生的接受心理出发, 不能让教师随心所欲, 每次翻出一篇新的文章时, 都应该要告诉自己, 我的右手是课程, 我的左手是现代信息技术, 左手和右手如何相握, 让命运总是拽我们手里的学生是最舒适, 最有收获的。从而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 并结合学生的接受心理, 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其长处, 淋漓尽致地展现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

2、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随着社会信息化特点的日趋明显, 部分信息素养与语文素养的紧密结合, 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整合的产物, 也是对新型人才规格的要求, 我们必须正视这种需求。从这一层面探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思想, 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 为此就要大胆跳出课程为纲、知识为本的窠臼, 利用信息技术对教材内容作出教师个性化理解, 加以取舍与更新, 为学生搭建利用信息技术发展个人能力的平台。

比如, 笔者在处理苏教版必修三第一专题“社国土”的时候, 将第二板块“颂歌的变奏”完全交给了学生, 因为本专题从诗歌写作内容及思想主题角度来看并不会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 如果让学生借用网络信息并通过其他课堂模式去解读诗歌, 将信息技术内化为语文素养, 岂不两全其美, 事半功倍?于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本板块最终的课堂呈现模式是诗歌朗诵汇报, 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来理解文本中诗歌的内涵及诗歌朗诵的各种形式、技巧, 各小组成员要互相帮助, 团结合作, 可以是一人朗诵, 也可以是多人组合, 甚至可以改编诗歌。一个星期过去了, 汇报朗诵会如期进行, 令人惊喜的是学生比我想象中要老练成熟, 花样比我预先设想的要丰富, 他们有的三人一组, 有的男女组合, 有的单枪匹马, 且都运用了恰当的音乐作为背景, 主持人还制作了一张相当精美且符合题材的幻灯片, 上面有自己写的一首小诗, 在轻轻松松的配乐中, 有主持人自创的小诗作导语, 整个朗诵会很流畅, 教室里流淌着浓浓的爱国热情, 且掌声不断。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价值意义必须通过“人”体现出来, 在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动下, 信息文化必须内化为学生的意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部分, 如果找准了就有利于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 学生与信息处理之间的关系, 在提高学生信息运用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3、信息技术的运用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4年度 (2001) 报告中曾表述, “21世纪的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时代全方位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环境和方式, 而语文教学所培养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方面的能力也无一不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交往能力。基于以上联系, 信息技术必将深刻地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当中来,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 结合自己的素养和学生的状况来展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寻找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关键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广阔的信息海洋里, 如何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需要有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笔者在上苏教版必修三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时, 设计了这样一道题:阅读“传统文化”部分, 假如这是政治课的教材, 你将准备识记哪些要点?设计一些题目 (当然, 你也可以拓展一下, 来个创意) , 考考你的同伴。这个问题将不仅从语文角度切入, 培养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同时借用其他科目的形式训练学生将信息概括成要点的能力, 另外, 在同伴的相互提问中, 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这种教育模式也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然而除了一张幻灯片外, 我们几乎看不到其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在处理《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时, 笔者利用现代信息搜索的便利条件, 对文本加以利用和拓展, 从烛之武的社交技巧出发, 于经典中发现现代生活的智慧, 利用多媒体展示信息的快捷性能, 让学生运用社交技巧去解决模拟场景中出现的问题 (即有两位同学在图书馆里因开关窗户而吵架, 图书馆理员问其中一个为什么要开窗户?“吸一些新鲜空气。”问另一个人为什么要关窗户?“不让风把纸吹乱了。”如果你作为图书馆员准备怎么做呢?) 学生以管理员的身份在课堂上与两位同学对话, 其他的则作为评判者, 要对该管理员的劝说艺术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这种课堂的模式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加工、活动、输出的一个过程。根据所搜集到的信息内容, 在以上几个步骤的基础上就清晰地表达出来,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过程中, 真应该把重点放在“传统语文与信息素养的关系”“语文课改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等论题上来, 侧重把学生放在现代生活的环境中, 整合现代信息技术, 用发展的眼光培养, 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 用全新的视角来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时代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5月[1]《新课程时代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5月

[2]《信息素养论》王吉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2]《信息素养论》王吉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创新》《语文学刊》2004年6月[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创新》《语文学刊》2004年6月

[4]《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何克抗《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月[4]《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何克抗《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月

课程的人文性 篇5

课题负责人:韦 静

成 员:韦静、刘凤园、郭春红 赵景芳 刘纯洁

周志强 执笔人:韦 静

摘 要:人文教育是我们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它与科学教育一样重要,科学探索客观,人文体察人情,前者重理,后者中情。正如钱学森所说的:科学与人文是一块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数学是科学,但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弘扬,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正确的也是必然的。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①、建构人文性的课堂关系。②、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关键词:人文性、人文精神、人文教育

1、选题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指人的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心理、修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属性的综合体现,是通过感受、体验乃至直觉、顿悟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人的精神文化产物,对人的学习与工作具有动力、定向、维持、调节和强化作用。人文教育是我们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它与科学教育一样重要,科学探索客观,人文体察人情,前者重理,后者中情。正如钱学森所说的:科学与人文是一块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数学是科学,但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弘扬,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正确的也是必然的。

然而,当我们走进数学教学时,发现还有很多非人性的现象存在: 把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使得学生的情感和精神生活在这种机械训练的教育模式中丧失殆尽;把知识变成僵死的教条,且以“灌输”的方式阻碍着学生的智慧和发展,使得学生创造潜能与激情在逐步地退化、停滞;把学生的生活空间挤压在分数的争夺上,使得学生的健康生活道路有了诸多的阻碍„„这种教学与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是相违背的。

为此,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文内容,教师应努力去挖掘,建构起人文精神的体系,使学生从小受到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另外、我们所教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他们的家长为了更好的生活,忙完家里的农活后,就出去打工,却把孩子丢在家里,这些孩子就成了无人关心、照顾的留守儿童,他们更需要从老师跟儿得到一些人文的关怀。就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新课程下数学教学人文性的研究”这一课题。

2、研究基础:

本课题组成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认真学习、钻研教材教法,努力进行课堂实践,不断反思改进,总结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特别是课题负责人韦静,长期参加市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教学理念新、经验特丰富,韦静的以“小学数学教学要关注人文性”为主要研讨内容的观摩课《圆锥的体积》,在全区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改交流会上展示,受到领导和教师们的高度评价。在2006—2007年的校级研究课题中,韦静进行了“如何创设数学人文性教学的氛围”的研究,获校级一等奖;她撰写的论文“谈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人文性”2007年获省一等奖;刘凤园的“如何在新课程下实施人文性的教学”,获校级一等奖;郭春红的“追求人文性的评价”,获校级二等奖。

3、研究内容(1)研究思路

本课题针对教师多给学生一些人文的关怀,立足于数学教学中人文性的研究,进行构建人文性的课堂关系,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教育资源、设计人文性的学习方式、改进评价方式、追求人文性评价的一些方法和策略的研究。由此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首先在2009年6月至2009年10月由韦静、刘凤园、刘纯洁对“构建人文性的课堂关系”进行研究,由郭春红和周志强、赵景芳“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教育资源”进行研究,在2009年11月至2011 年4月由韦静、刘凤园、刘纯洁对“设计人文性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由郭春红、周志强、赵景芳对“改进评价方式追求人文性评价”研究;在2011年5月至2011年6月由所有课题成员对以上四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实践并加以修正,从而得出新课程下数学人文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2)研究的具体内容

①、建构人文性的课堂关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我们千百年来的古训,加之传统的“尊师重教”影响,师生间一直是不平等关系,整个课堂围绕着教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学生围着老师团团转,虽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明显。学生的心灵常在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受到压抑,难以舒展。因此,要实践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就要注意调整好师生间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要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改变师生不平等关系,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学习的伙伴。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选择权利,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教师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和颜悦色地问:“这个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告诉老师吗?”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

笔者认为,正是有了这样人文性的包容与点化,学生才会与教师“零距离”地亲密接触,才会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自由地伸展童真。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传统的“我教你学”的师生关系中解放出来,还学生学习主体,教育主体的地位,形成一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氛围。

②、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学科育人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挖掘与加工,使它体现出浓郁的人文色彩。教师可以结合有关内容恰当地插入数学史料,比如,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如《九章算 术》、圆周率的计算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或者介绍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华罗庚身残志坚,为数学事业鞠躬尽瘁,陈景润病魔缠身潜心钻研数学难题,以这些优秀数学家的奋斗事迹来激励学生大胆探索,遇困难而不失信心,遭挫折而不减勇气,进一步激发其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心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增加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校外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增强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数学的美无处不在,如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形态美、比例美等,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它的特点在于抽象的理性形式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感性内容,往往需要教师唤醒、点化,方能使学生感悟和领略。数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审美教育因素,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教学情景,向学生展现数学美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高雅情趣和创造美的强烈愿望,提高其人文素质。让学生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情绪得到调适,审美修养得到提高,思维品质得到改善,创造能力得到诱发。

③.设计人文性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而言,究竟怎样的学习方式是具有人文性的呢?《数学课程》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教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里所折射出的理念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过程需要摒弃的是“他律”背景下的谆谆说教,需要彰显的是“自律”意味上的生命体现。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凭借经验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需要的,不是去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去建构自已的数学。只有 这样,“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可能。

④、改进评价方式,追求人文性评价。

长期以来,小学教学评价存在评价目标狭窄、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式单一等弊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评价,应做出怎样的人文化变革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种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启迪、点拨、组织评价交流。教师评价学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要用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而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析肯定其中积极的因素,然后帮助他们提出改正的方法。要根据具体问题,采用分步肯定的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生体验到参与评价交流获取知识后的成功感觉和喜悦心情。这样的评价交流,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各抒己见、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同时能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样化。评价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地开展自评和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也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方式。其次,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评价可采用等级制的方式。定性描述可以采用评语的方式,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4、研究的主要方法

①.行动研究法:针对数学教学人文性的体现,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修改、总结。

②.个案研究法:针对某一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观察法:确定观察对象,制定观察目标,观察学生实际,并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③.调查法:采用向老师、学生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方式,分析、改进研究工作。

④.文献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发现问题,寻找新的研究思路

5、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2009.3—2009.5)

①.撰写课题申报表及方案,组织研究人员。

②.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新课程理念、素质教育等理论。

③.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准备。

(二)、实施阶段(2009.6—2010.4)

在教学中加以组织实施,以五、六、七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期间,课题组人员坚持有针对性地写课后小记或个案分析,组织阶段性小结,不断地检查研究效果,并加以完善。探索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人文性的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三)、总结阶段(2010.5—2010.6)①.分析整理材料,做好统计工作。

②.召开结题研究会,汇总分析研究过程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6、研究成果

谈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人文性

“人文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它与科学教育一样重要,科学探索客观,人文体察人情,前者重“理”,后者重“情”。通过科学,人类不断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通过人文精神,人类体会为人之意义与态度,实践做人之道。正如钱学森所说的:科学与人文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为此,学校教育必须使学生从小受到人文方面的教育,在小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文内容,因此,我们教师应努力去挖掘人文知识,建构起学科人文精神的体系,加大人文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使他们从小就能做个文明的现代人。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体现人文性的一些做法。

一、对学习过程的关爱

人们常说,只有学生喜欢你,才愿意上你的课;只有学生信任你,才会提出许许多多有趣的问题。现在的孩子都渴望有自己的天地,希望老师是真诚的朋友。这一切都需要老师去创造共同学习的环境、民主和谐的气氛。作为老师,还要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不同见解的背后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往往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如在教“平行四边形”一课时,我让学生讨论“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对边相等”这一特征,与往常一样,讨论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然后有同学向全班汇报结果,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发言,报告他们的结论。有一名学生非常胆小,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看到他有发言的欲望,我信任地朝他点点头,示意他发言,他勇敢地站起来,回答说:“我先对折,发现两边不能完全重合,比不出对边的长短,就改用把平行四边形对边和桌子边比较,一端对齐,在另一端做记号结果比出,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这位同学回答好极了,我立即表扬他:“你的回答太精彩了,大家为他鼓掌。”从此以后,这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平时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我都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我常常用这样的语言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你回答得真好,”“说的不错”“还没想好,没关系,继续想”……

二、批语指导,培养习惯

一个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教书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在于指导学生去获取知识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正处 于人生当中最顽皮、最活泼的阶段,粗心大意、出现失误也是这一阶段的一大特点,潦草或这样那样的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在作业评语中经常使用“你不认真”、“你不用心”、“不对”等否定词语,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会造成学生更加不认真做作业的后果,作业质量会因此大打折扣。为此教师在作业批改中要注意方法、对症下药。如在数学作业中学生常常因为马虎,写错一个数字(如把7写成1),抄错一个符号(+、-、×、÷或四则运算中下一行落下一个数),就引起整个题目全错。像“你怎么把-写成+,越减越多那不是成笑话了吗?”“7被你写成1,那7不是对你有意见了吗?”“被你遗忘的数向你提意见了?”等等带有童趣的批语,让学生在童趣中接受错误,改正错误,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也增强了改掉他们粗心马虎的坏习惯,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美与审美教育是完美人格得以形成的基础,审美教育与人格的完整性有密切关系,美是人格和谐的主旋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美育,对于丰富学生的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完善个人的人格,激发创造的热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养人文素养所必须的教育内容。因此,数学教师教学时,应当确立教学美、教育美的观念,将美的人情、美的人性、美的人格、美的场景、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使一堂课本身成为一种美的存在,使美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部分、每一环节。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不仅存在着数的美、形的美、比例的美,而且还表现在它们的科学美、结构美、精确美、抽象美、逻辑美、简洁美、符号美、和谐美、对称美、秩序美、统一美上。纵观小学数学领域的一切概念、法则、公式,无不是对客观世界存在的秩序、对称、和谐、统一的美的反映。数学家正是由于对这种真理和美的追求,才促进了数学自身的发展,从计数到总结运算法则,从加法、乘法到减法、除法,从具体数字到用字母表示数,无一不是对数学的简洁、符号、秩序、对称与和谐的追求。教师可利用数学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欣赏、体验、感悟、发现美。譬如,在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事物内在结构的和谐美、秩序美。借此启发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具备这一特点的物体,从而向学生渗透科学美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角落这一观念,增强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美的热情。在学习应用题时,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图意,可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中这些富有秩序的设臵和简洁的美等。因此,数学教学必须挖掘教材深层次的多元教育因素,有意识地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使美的情感得到升华,转变为美的行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个性,达到情感良性循环的目的,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和发展。

四、突出人文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考试作为测试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理应成为一种“激励、唤醒和鼓舞”的艺术,它给学生带来的应是一种充满感性思考的理性探索的智慧体验,一种才识展示与情趣激发交织而成的成功体验。然 而,过去的考试由于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学生活泼的心灵在初级考试时犹如一块拒绝融化的坚冰。如何发挥考试的积极功能,使学生把在传统试题中被知识技能遏制的个性和精神力量释放出来。我认为出卷老师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命制试题时,力求体现人文精神,以鲜活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的心灵。

1、在试题的要求上求新、激趣

例如,每一道题前增加一些激励性提示语,如“只要你积极动脑,认真思考,一定会有收获、一定会成功”;“下面的计算都是你学过的基本计算,只要你细心,一定做得又对又快”;“相信你一定能行”。这些热情亲切的话语,端一颗“儿童心”,用一腔“儿童调”融入一种“儿童味”可以消除学生与考试的隔阂,拉近彼此的距离,极大的诱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

2、试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传统的数学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密难懂的感觉,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在试题选材上,我们教师要充分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由于试题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一见钟情,提高考试的兴趣,把考试看做生存的需要。

3、改进考试的方式

传统的考试把学生臵于严格的个人环境中,让学生面对试题孤军作战,扼杀了鲜活的“考性”造成了诸多失落。“动手实践、自主探 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教师在命制试题时,适当增加实践操作题,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允许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对问题解决所作的贡献也作为评价的内容。总之,我们要把“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融进考试中,考试的正面导向功能必将促进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绚丽多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五、营造和谐氛围

基于系统思想“世界不再是一个孤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现象的网络,这些现象本质上是相连接、相互依存的。”同样合作学习也如同生命的网络,各个因素是不孤立存在的,任何一个因素对合作学习的作用都可能导致整个合作学习的成败。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臵身于合作学习中,其前提是必须创设一个安全且自由的氛围,一个和谐、适宜的课堂人文环境。这就要求教师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必须围绕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中心,使得可能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教师更具有亲和力,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可能,合作成为一种需求,师生之间彼此互相欣赏、互相愉悦。对于学生虽不成熟却经过大脑思考的独特判断,特别是其中建设性的和创造性的价值意蕴教师能加以珍视,摒弃求全责备,多提建议少做评断,多用寄予真切期待的语言鼓励学生,使学生为满足教师心灵的期待而努力发挥潜在的智慧和情意能量。如我讲“平均数”,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如何将许多瓶中不同的水变成每瓶都一样”时,一位学生很兴奋马上站起来说:“把水 全部倒掉。”这时我不但没有责备学生反而和颜悦色的鼓励说:“你的方法真有创意,要是水的总量一点也能不少,你能想出这样好的方法吗?跟你的同学说一说。”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合作学习得以继续进行。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承认并尊重个性在群体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种氛围中一方面均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来表达自我,另一方面可产生无形的力量促使学生愿意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当然,人文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不是通过几节课的教学或一时一事的教育就能达到目的的。只有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与数学的严格训练、言传身教,进行不断的感染和熏陶才能发挥效能。尽管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我们也要锲而不舍地进行下去,把各种人文知识灵活机动的渗透在数学教学之中,是人文素质培养和人文精神教育落实道实处,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6、成果分析与思考

一、营造人文化的教学环境

教师充分信任学生,注意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生动、愉悦的人文性的集体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使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活动,培养和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教师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和学生一起经历学习过程,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合作交流,共同构建新知,共同感受,共同成长。在这种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其次,教 师给学生一个充分的人文化空间,容许学生自由活动,容许学生提问、质疑,容许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少一些职责和指令,打破教师的“权威”,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个性发展,这样学生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自由地伸展童真。

二、挖掘人文化教学素材

数学教材中充满着人文精神,教师充分挖掘数学教学中的人文素材,对教材做深入研究,消化,提炼,探索人文点进行人文化的教学。在数学课上,教师不仅教数学,还指导孩子做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做到润物无声。这样使孩子们更加热爱生命,富有爱心。

三、创设人文化教学模式

设计人文化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人文化情景,化解教学难点——体验人文化学习,达到教学目的——感悟人文化关怀,构建人文精神,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下的人文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可以促进学生持续、和谐、全面的发展。

5、思考

从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渐渐发现,进行人文化的数学教学,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师生的精神生命也在健康的成长,使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更大成功,真正发挥数学课的育人功能。经过两年的研究使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步更新,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高,教学效果亦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对课题的研究还缺乏完整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的人文性 篇6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新课程中工具性的含义,更多的是体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的是和人文性结合的工具性。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将人文性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走出传统的“应试、工具、机械、枯燥、繁难、封闭”的状况,进而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这无疑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试从教师和学生双向层面的互动角度提出如下思考: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双方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教师层面

1.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兴趣,鼓励自主学习,确立其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鉴于此,课程标准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力求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在总目标中多处体现对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学习的重视,提出“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等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开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新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环境与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加以引导,既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又实现培养语文素养的目标。

2.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语文的人文性是以汉语中的思想文化为起源的,因此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性,“让学生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体验汉语汉字表达出来的作者的独特感受和凝聚的民族感情;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把学生作为有情感、有理智、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体,使语文学习真正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过程,进而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怀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语文的文化价值:“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与人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课程内容介绍一些对文化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例子,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二、学生层面

确立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不只是对教师的要求,学生自身也应有所努力。学生学习应具有主动性,表现为一丝不苟、认真勤奋、实事求是、积极思考,要做学习的主人。教学相长,学生学得主动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质疑的多了,对教师的教也会有所促进;反过来,教师教得好了,又会促进学生的学。另外,目前所提倡的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都需要学生作主角,如课程标准中讲到“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方法,发展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由于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语文“双基”的学习不再是纯粹的认知活动,学生不再只是一味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知识的获取与学生个体相联系,尊重高中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文性。

毋庸置疑,这里强调文化与精神并重,实际上是指在课程实施中正确把握新课标中所指出的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固然反对语文课程为传统工具性所主宰,为升学考试所左右,但也不能不要知识、技能,将传统完全抛弃,一味地讲人文性。要在对工具性合理继承的基础上讲人文性,“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

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之我见 篇7

1. 理解感悟文本内容,增强情感体验

任何文学作品是人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的外化表现形式,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深刻观察和敏锐感悟而成的,即通常所说的“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无论什么语言单位或言语方式,都是一定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思想性是语文的固有属性,它蕴藏在语文教材里,贯穿在语文训练中。思想内容是人文精神的拓展延伸,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贵在理解感悟作品的内涵,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深入地挖掘文本中的丰富人文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做到“身临其境”,并与作者进行贴心的交流。只有在感官上获得直觉感受,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心灵上得到陶冶,才能和文章产生共振、共鸣,才谈得上理解品味作品创作意图和作品主旨,再造作品情境,体会作品中蕴含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进而达到“爱作者所爱,憎作者所憎”,从而在思想情感的理解上,达到学习语文之目的。例如在讲《长征》这首诗时,我们就应该深入地品味其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主旨,不妨让学生大声地朗读,以深刻地感悟其中的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除此而外,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网络、参考资料等去搜集有关长征的史料及故事,在课堂教学时予以学习交流,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长征的认识。这样让学生对本文内容加深了理解,领悟了文章感情,学生才能正确地理解作品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底蕴。

2. 抒发真情实感,增强学生的内驱动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也是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核心。笔者以为,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帮助他们树立主体价值观。梁启超先生曾说过:“熏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人之读一小说也,不知不觉之间,而眼识为之迷漾,而脑筋为之摇扬,而神经为之营注;今日变一二焉,明日变一二焉;刹那刹那,相断相续。”这种“熏”也就是染,或曰感染。它是不知不觉,是渐进式发生或累加式完成,是一种内在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潜移默化。思想观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情感的本源,也是我们在学习文章时所必须领悟的境界。语文教师领悟了思想观点而进行饱含情感的教学,引起学生感情变化,学生就会意兴盎然地去学习,对作品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品味就会深刻而非肤浅、具体而非抽象。例如讲《背影》作者的三次流泪时,我们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1)作者流泪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的几次流泪是不是都与自己父亲的背影相关?(3)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对当时的父亲说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学生会在这样的问题指引下,逐步地理解感悟隐藏此中的“舐犊情深”,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问,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能以它为乐而陶醉在其中的人。要让学生能愉快地进入最佳学习和思维状态,教师就应该在把握文章思想的基础上,富有感情地教学,用自己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诱导学生准确地揣摩文章思想内容,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尽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情感的熏陶,必然能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对学好语文的意义的认识,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激励他们努力学好语文,达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欲罢不能的境界。学生的学习激情一旦被激活,一定能产生无穷的潜能。

3. 学会披文入情的赏析,培养审美价值观

正确赏析文本是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观的必经途径。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语文是美的对象,汉民族语文更是世界上最美的语文。它含有丰富的外形美和内质美,诸如语言的音乐美、文字的绘画美、事物的意境美、人物的心灵美、题材的实在美、思想上的哲理美、道德上的崇高美,等等。对语文的理解———说话和读文,实际是对美的感受的欣赏;对语文的运用———说话和作文,实际是对美的表现和创造。语文的人文教育在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感、文感的磨练,实现“美感”的积淀,发挥其“美化人”的功能。培养学生具有丰富而又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因子”。

每一篇文本都包含作者深厚情感和丰富的审美观,也是文章人文性的重要显现。“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阅读者必须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然后“自化其身”,成为美的情境中的人物,让整个心境处于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并在审美愉悦中,进而激发思想情感,达到语文学习的思想性目的。语文教材是思想传播的载体,而情感是影响青少年学生立场、世界观的重要因素,更是接受思想传播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把文中思想情感灌注在自己的语言中,消融在思想里,使学者通其情、达其理,达到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受到正确世界观、思想观的教育,培养发展学生情意。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就是建立在对古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探究之上而获得的。对此,我们可在学完了文章后,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与范仲淹进行“对话”,探讨交流其中的真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课程的人文性 篇8

大学英语应该成为培养学生能够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进行表情达意与人沟通交流的课程。语言的工具性体现在发音,词汇,句法等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注重语言实践及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任务在于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从而达到使用英语与人进行文化和各方面知识的沟通交流。因此,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学科,需要承担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工具性任务,使学生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使用英语进行文化交流的技能,从而为今后学习专门用途英语和用英语阅读理解其他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二、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

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即传授给学生精神层面的积极经验和丰富阅历。通过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学生开拓视野,广泛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案设计

为了更加有效实施大学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教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以下面这篇教案设计为例。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目标

掌握重点词汇,短语,句式(这项语言的基础学习体现出大学英语的工具性)

2. 能力目标

(1)通过听对话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大学英语的工具性)

(2)通过学习文章语言表达,进一步巩固所学过的短语和句式。(大学英语的工具性)

(3)通过Brainstorm,Warm up activities,Pair work,Performance等各项活动开展学习,使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提高使用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兴趣。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大学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3.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在旅游玩乐时注意自身安全,一旦遭遇意外事故也要保持冷静心态,及时想办法寻求就助。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品质以及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英语的人文性)

4. 文化意识:了解突发事故并学会处理。(大学英语的人文性)

(二)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PPT课件,彩色粉笔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展示,创设真实的情景和语境,帮助学生直观鲜活地理解教材,激发学习兴趣,以有限的课堂为载体,带学生进入广阔的知识天地,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与语言的情趣之美。达到大学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教育目的。)

(三)教学手段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用多媒体、PPT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进行,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创设情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四)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导入新知

采用两张图片(盘山和长城)引入旅游这个话题。

(设计意图:利用旅游这个话题有助于快速热身,全面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他们尽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利用语言工具来演绎语言的人文内涵。)

2. 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1)假如我们去长城旅行,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及万一出现事故怎样处理。

(2)根据图片学习新单词。

(3)看杰克逊先生带学生们去长城旅游的电影,完成一份事故报告。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营造出轻松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文章内容知识的欲望与学习兴趣,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听力,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的展示单词,利用图片与文字的联系,减少母语的干扰。同时,锻炼学生们看、听、说的能力,动静结合,训练和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目的运用简单的策略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们在适当的情境中,快乐的学习本单元所学词汇和短语。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交互体现。)

3. 趣味活动、巩固新知

(1)读课文,回答问题。并且小组表演对话。对话表演赛: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口语奖、最佳编剧奖。(大学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结合。)

(2)小组间分工,交流讨论本组任务中的语言点及语法。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语言点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利用语言其工具性又不失其人文性的意义。)

4. 活学活用,拓展新知

(1)Make a survey

(2)就前面的调查写一篇对话或小短文,完成后,进行展示。教师要给予评价。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环节是整个任务活动的高潮。小组合作,利用小学生追求成功、展示自我的心理,强烈的竞争氛围可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呈现出主动性、独立性和多样性,从而由被动接受变主动展示。利用语言的工具性充分展示其人文性的真实内涵。)

5. 巧设作业、深化新知

(1)读对话并巩固本单元的语言点。

(2)写一篇关于你所经历或看到有关事故的作文。

(设计意图:此次作业,使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并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体现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生活常识,丰富了学生的经历,并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总结分析

意图明确,层次分明,巧妙设计,把“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结合。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开拓了视野,了解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丰富了学生的经历,并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仅完全符合要求、分析透彻到位,更难得的是在此基础上做了创新性剖析。尤其是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基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的分类明确,工具性方面关注了学习策略和能力的培养;人文性方面又关注了文明习惯和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形成。

结合文章内容,用所学英语说出自己的压力来源,分组讨论帮助彼此找出解压方法。通过英语对话、情景短剧等方式表达和父母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学会如何消除交流障碍。通过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良好的个性品格、开放的心理的形成。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观点的确立帮助我们在教学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帮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世界,开阔心胸,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让学校真正有可能成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应将其语言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本文介绍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通过分析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教案设计,进一步阐释大学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大学英语课程

参考文献

课程的人文性 篇9

一、探究对象:文中之事、理、意、情

探究性阅读教学首先应该明确它的探究对象是什么。只有这样, 探究性阅读教学才能摆脱无实质内容的“伪探究”、无方向的“乱探究”、无结果的“空探究”、无语文味和人文味的“错探究”等误区。作为一种人文性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探究对象应当是课文中的事、理、意、情。“事”就是课文中与课文有关的基本事实, 包括文中所描述的人、事、物和社会背景, 作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写作的背景等, 如《十五从军征》中古代社会的征兵及其给民众带来的苦难。“理”就是文理、道理, 即课文的写作机理和阐明的道理, 包括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叙述方法, 作者所推崇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之道等, 如《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意”即课文的意蕴和意义, 包括课文所体现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取向, 课文之于作者、他人、社会乃至时代的意义等, 如《爱莲说》中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信念。“情”即情感, 包括课文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学生在对“情”的探究中通过探究课文的情感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进而体验到、生发出自己的情感, 如在《背影》中探究作者对父亲的特殊情感以及学生对自己父亲的感情。

对课文中的事、理、意、情的探究包括内容和方式两个方面。对内容的探究即对“是什么”的探究, 是对课文叙述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的探究;对方式的探究即对“怎么实现”的探究, 是对课文怎么叙述、怎么表现、怎么表达的探究。对内容的探究是对“道”的探究, 对方式的探究是对“文”的探究, 两者相辅相成, 统一于探究过程, 共同服务于对事、理、意、情的探究, 从而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道与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二、探究目的:明辨事理、感悟心灵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综合性的, 其固然包括工具性目的, 但人文性目的也不可忽视。对阅读教学来说, 人文性目的甚至更重要一些。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事、理、意、情的探究而达至对人情事理的正确辨析, 对自我心灵的真切、深刻感悟, 以不断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形成完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1]这就规定了阅读教学的重要功能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对文中所阐述和揭示的人情事理的正确认识, 并引起切身的体会和感悟, 最终完善自身的人生观念和情感体系。探究性阅读教学作为以探究为基本方式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积极的思考和探究而达到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探究方式:对话、理解、体验、感悟

“假设—验证”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探究方式, 但人文性探究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精神与观念层面, 其探究方式并不是“假设—验证”的“求真”型, 而是以达至人内心世界的精神成长为其结果的“求善求美”型。由此, 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具有鲜明人文色彩的人的精神成长方式便成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探究方式。

1.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 存在着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三种对话形式。如果将对话看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 那么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本质上和学生与教师或同学的对话是相同的。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对话是学生为了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而自觉地、有目的地向文本、教师或同学获取信息, 从而获得进一步探究的思维材料的探究行为。解释学认为, 对话是“对话双方主体各自基于自己的前理解结构, 通过理解而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3]这就将对话与理解混为一谈了, 认为对话即理解。实质上, 对话和理解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对话着重于从外界获取信息, 是主体与外界互动的对外交往行为, 询问与倾听是对话主体的两种基本交往方式。对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学生来说, 其对话行为就是带着某种目的向文本、教师或同学“询问”, 并“倾听”他们的“诉说”, 从而取得自己所希望的某些内容或信息, 达到“知道有什么”的探究结果。这种对话总是基于学生明确想要知道什么、获得什么的欲望和心向, 以学生获得他所不知道的某些内容或信息作为对话成功的标志, 这就使对话具有了鲜明的探究性, 成为一种探究行为。

2.理解

在阅读中, 理解作为一种心理状态, 使学生与作者的视域达到融合, 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课文所表达的观念、情感获得理智上的承认。理解作为一种行为, 是学生为了达到这种状态而进行的理智思维活动。对话是学生的对外交往行为, 理解作为一种理智思辨行为, 则是学生纯粹的内在心理活动。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理解是一种探究性行为, 它将探究的中心从外显的信息交流推进到内在的理智思辨。学生在对话中从文本、教师或同学那里获得的信息最开始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 只有经过理解行为, 他们才能解读这些信息的内在意义, 在理智上承认这些信息所包含的内容, 达到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视域上的融合。为了达到理解的状态, 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解读。解读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它可能需要学生进行多次试探性解读, 甚至进行长时间的理智思考, 经由理解, 学生达到“明白是什么”的探究结果。

3.体验

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 称之为“体验”。[4]体验是个体以经验为基础, 立足于精神世界, 对事物的意义进行自我构建, 对经验进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5]如果说理解是一种理智活动, 是学生运用理智达到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视域融合的话, 那么体验就是一种情感活动, 是学生运用情感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达到“共情”的一种方式。情感是课文, 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源泉。“作家在经历中所遇到的人、事、物、景 (对象) 进入到他的情感领域, 他与对象共享着生命, 在沉思中进行了诗意的‘处理’, 并时时拨动他的情感的琴弦, 幻化为种种形象。一旦诉诸笔端, 那些人、事、物、景, 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验迸发出来的情感火花。”[6]所以, 探究作品和作者的情感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所见、所思、所感, 达到与作者“共情”的境界, 是学生探究作品和作者情感的基本方式, 是学生正确理解、深刻把握、自觉内化作品的核心精神和内在精华的钥匙。

4.感悟

“体验是感悟的基础, 感悟是体验的升华。”[7]如果说对话、理解、体验重在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及意义的同化与内化的话, 那么感悟则重在学生对自身精神成长的自我觉悟和自我建构。简言之, 前者重在“化”, 后者重在“发”。而这种“发”亦是一种探究方式。它是学生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究与发现, 是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反刍而导致新观念的产生。通过这种探究, 学生对自身的精神世界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和深化, 其精神世界获得新的成长。正如有学者所言, 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8]通过感悟, 学生超越了课文的范围, 将探究扩展到自身的精神生命, 将探究的空间从有限的文本推广到无限的精神世界。“感悟可以不自觉地获得, 也可自觉地努力而为之。”[8]对所阅读的文本及相关事件、事物多加留意, 多做涵泳, 细心、及时抓住所感、所悟、所得, 善于加以明晰化、条理化, 形成清晰的观念, 即能有效走向感悟探究之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 对话、理解、体验、感悟虽然为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四种不同的探究方式, 但在实践中, 这四种探究方式通常综合运用于阅读探究。它们的联系如此紧密, 它们之间的转换如此迅速和频繁, 以至于这几种不同的探究方式乍看起来是不可分的, 甚至是同一的。

四、探究过程:读—思—辩—感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9]是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探究过程, 但这样的探究过程并不能彰显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内在品质, 反而会使其陷入机械化、理性化的窠臼, 使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语文味和人文味丧失殆尽。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应当包括读、思、辩、感等几个基本探究环节, 以便让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在探究过程中得以实现和展开, 将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人文内涵彰显出来。

如果不考虑各种周边环节,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首要探究环节应该就是“读”了。深入阅读文本是探究性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首要保障。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只有建立在扎实阅读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的、有意义的效果。读是一种对话, 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 获得对课文及其他文本最直接的信息和最感性的知觉, 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才能获得展开的信息素材, 阅读教学才获得最基本的载体和行进的动力。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并通过各种阅读方式, 促进学生对课文和其他文本的阅读, 尽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在“读”的环节之后, 应当是“思”的环节。思, 即思考, 学生通过思考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形成理解和体验, 将课文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思考应当成为探究过程的中心环节, 因为理解、体验乃至感悟等探究方式均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思考是这些探究方式的内在成分。只有经过思考, 学生才能做到理解课文, 体验作者的情感和经历, 感悟到一定的事、理、意、情。简言之, 学生在思考中实现探究。教师应当保证、鼓励和促进学生的思考。一是要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的思考, 使每个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自由, 有随时陷入思考的权利。二是要将思考设置为专门的探究环节, 鼓励和促进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对课文的内容和意蕴、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等进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集体探究活动, 其与个体的独自探究活动不同之处在于探究性阅读教学有“辩”的环节。辩, 即辩论、讨论, 是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 就某主题与教师或同学进行对话交流, 以分辨是非、深化认识。在学生阅读课文、进行一定的思考之后, 应当设置“辩”的环节, 提供机会让学生与教师和同学分享阅读与思考的成果, 在交流中对比各方的经验、观点和体会, 获得更新、更正确、更有意义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辩”应体现探究的特色, 而不是为辩而辩。它不是单纯的论点竞争, 而是教师和学生以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为目的, 就学生所欲意明辨的事与理、所期望体验和感悟的意与情展开有智慧的讨论, 并对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究。始终指向学生的未知之境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之“辩”的基本特征。

“感”也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感, 即表达与抒发, 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结果表达一定的观点、抒发某种感情。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感”的环节的设置通常相对靠后。这是因为, “感”的环节的行进需要建立在学生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切身的体验和一定的感悟之上。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系统反刍, 对探究结果进行综合梳理, 形成条理的观点和清晰的感受才能比较好地进行表达与抒发。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生“感”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 “感”的环节的设置本身就具有促进学生探究的功能。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视教学进程的具体情况, 适时设置“感”的环节, 让学生将其所感所悟抒发出来, 以促进和深化学生的探究。

当然, “读—思—辩—感”作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探究过程并不是僵化的。一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完成通常包含多个基本探究过程的循环, 并且各探究环节的设置与组合会因不同课文的具体教学过程而有所不同。

五、探究结果:认识深化、境界升华

在“读—思—辩—感”的探究过程中, 学生运用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对课文中所包含的事、理、意、情进行探究所获得的, 不是像科学探究那样获得对自然规律的揭示与认识, 而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的认识和感悟, 并进而获得人生境界的升华。通过“事”的探究, 学生获得的是对课文所涉及的事实真实、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通过对“理”的探究, 学生获得课文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刻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意”的探究, 学生获得与课文相关的时空感和现实感, 对人的存在与发展更加深刻、具体的认识和体验。通过对“情”的探究, 学生将课文的事、理、意、情融为一体, 持续认同、内化和升华这些事、理、意、情, 不断将“他者之情”转化为自我之情, 最终达到人生境界的提升。

由此可见, 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相对于科学性探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指向的是人的内在心灵的提升和完善。从表面上看,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文的探究, 但在最深的层次上, 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自我内在心灵的探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最终都是学生对自我内在心灵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是学生不断深化对自我的认识而走向内心世界的不断提升和完善。这样, 探究性阅读教学始终以人为中心, 贯穿着“基于人、通过人、为了人”的人文精神, 体现出真正的语文味和人文性。这也正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的最大优越性所在。

摘要: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 人文性探究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灵魂。探究性阅读教学中人文性探究是以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为探究目的, 在以读、思、辩、感为基本探究环节的探究过程中运用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探究课文中的事、理、意、情, 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 人生境界得到升华。指向人的内在心灵的提升与完善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区别于科学性探究的最大不同之处, 也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人文性探究,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3.

[2]陈玲梅.关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11) :44-46.

[3]冯茁, 曲铁华.教育对话的本体论解读——哲学解释学的视角[J].教育科学, 2008 (1) :1-5.

[4]周龙兴, 宋进喜.体验的教育学意义与学习主体的确立[J].上海教育科研, 2002 (4) :8-11.

[5]石鸥, 侯静敏.在过程中体验——从新课程改革关注情感体验价值谈起[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8) :10-13.

[6]陈明华.文学教育:一种价值的叩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2) :142-144.

[7]施茂枝.体验感悟:阅读教学新的增长点[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2) :30-35.

[8]郭思乐.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 :19-25.

精神失落的人文性阅读 篇10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由于应试教育的逼迫, 加上部分老师语文素养的缺乏, 长期以来给人一种先天不足和发育不良的感觉。以课文代作品, 用习题代阅读, 拿能力训练代心灵感受, 从根本上动摇了阅读的本质, 自觉降低了阅读的品位, 这样的阅读, 是没有灵魂的阅读, 更是一种人文精神失落的阅读。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成为一个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阅读场, 而这种以技能为重心的训练, 就是漠视人文关怀, 同时也造成了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为了不致使这种人文精神再失落下去, 我认为, 我们应从三个方面, 即美文的阅读、思想的阅读和生命的阅读去把握它的实质, 才有可能重拾我们失落的人文精神。

人文阅读, 首先是美文的阅读。人是精神和情感的主体, 人具有爱美的天性, 同时, 人还有审美的艺术需求。海德格尔说:“诗意 (美) 是人安居的本质和原始形式。”美文的阅读, 虽然是一种审美形式, 但人文性阅读立足于这个基础, 也只有立足于这点, 方能回归阅读的本质, 从而进行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和心灵的沟通, 彰显人文的关怀。

我们可以想象:《诗经》时代那种“关关雎鸠”的爱情吟唱, 楚辞里巫风神话的幽怨咏叹, 魏晋士子们的生命自觉, 盛唐之音的气势恢宏, 宋元山水的有我无我之境, 明清小说的纷繁世俗图景……当我们合上书页时, 会惊奇地发现, 历史早已冷却, 而美却留了下来, 就如一盏盏的明灯, 温暖着后来一代代的眼睛。

我们也可以品味:泰戈尔的短言是如此素淡和质朴, 但蕴含的却是深邃的感悟和启迪;川端康成的文字, 留给你对青春的迷雾、悸动和忧伤;安徒生的童话以虚构文笔昭示着美所能达到的高度;海明威却打开了一片意象和文明的荒原;鲁迅的文字是木刻, 力透纸背;老舍的文字是一幅世俗风情漫画;余秋雨的文字是一幅意蕴深厚的水墨画;陈忠实的文字是一幅色调浓烈的油画……

我们还可以感受: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甲壳虫的无奈和悲哀;曹雪芹打开了一座哀世的大观园, “满纸荒唐言”诉说“一把辛酸泪”;鲁迅晚年写下的一部《野草》, “其文约, 其辞微”, 却让人触摸到先生一颗“无法直对人生”的悲凉心;鲍尔吉·原野在《让高贵与高贵相遇》中写道:“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 它们手持素洁的鲜花, 早早就等候在这里, 等着音乐、诗和世道人心美好之物见面。”它暗示着阅读是一种仪式, 而泪水品质高贵, 它是一碗心灵鸡汤, 不断地滋养着我们曾经孱弱的精神。

语文阅读中对人文的关注, 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加强。一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二是在中考和高考中命题都有所增加, 人文性鉴赏的分量虽然增多, 但我认为, 这仍然没有到位, 尤其是在真正有品位的美文阅读上相差甚远。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物, 是因为人有思想。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株思想着的芦苇。”人的语言其实就是为了自身的存在, 使思想“明亮”, “我思故我在”。思想使存在的基础变得更坚实, 前人的思考一旦凝结在纸上, 就成为一笔丰富的精神资源。阅读就是接受前人思想遗产的过程, 任何阅读行为都是接受美学意义上的阅读。读者必须对文本再阐释, 前人的思想才能进入到每个人的体验和反思中, 成为具备生命的素质, 即个人的精神资源。因此, 人文性阅读还是思想的阅读。

思想是一把火, 阅读便是承传的火把。约翰·班扬一生只读一部书———《圣经》, 却写下了著名的《天路历程》;尼采只说了一个事实———上帝死了, 却成就了众多哲学的思想源头;鲁迅从尼采的学说中汲取力量, 成为了封建旧营垒中最硬的一把匕首;瞿秋白读了马克思主义, 才以一介书生的柔弱之肩担起了救民于水火的大义, 至死不渝。思想是一阵雷, 阅读便让雷震荡灵魂。我青年时代读到鲁迅的《过客》, 人最终的目的竟是“坟”, 我的内心充满了绝望, 虚无的力量曾几次击垮了我;后来我遇到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才明白存在的本质虽然虚无, 却能播种信念和庄稼, 当人依靠信仰担当起世界的苦难, 就能排斥虚无, 这于我不亚于我灵魂中的惊蛰之声, 如此激烈的碰撞, 在随后的时间里如巨浪一阵阵涌来, 把我曾暗淡的心灵洗刷得一地光明;读了王晓明的《追问录》, 我窥见了先秦诸子的世道人心;读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感到了晚明的阴暗与戾气;读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叹》, 我热血贲张, 明白何为牺牲, 何为尊严;读了摩罗的《耻辱者手记》, 从心底里更清楚知耻是为人的最重要的一条底线。这期间思想便是一把剑, 阅读便是把血脉切开。卢梭用《忏悔录》来洗刷原罪, 卡夫卡用《变形记》向世界示弱, 托尔斯泰用《复活》进行贵族式的反省。当然, 还有鲁迅的《野草》, 巴金的《真话集》, 瞿秋白的《多余的话》等等。这些人, 是天才, 是巨人, 他们用相同的方式:把血管切开, 让生命消逝, 让黑暗流出, 让“鬼气”流出……

钱理群教授曾说: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 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可这个最根本的任务, 当今的语文教学并未担当起来。实际的阅读教学失重在, 一是以培养阅读技能为全部目的, 这就必然带来阅读材料的杂乱, 阅读品质的低劣。学生心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真善美尺度, 不懂中华文明的思想历程、人文传统等为何物, 教师也不以精神传导为本意。二是语文教学只注重鉴赏, 以鉴赏代替人文教学, 缺乏批判的能力。我认为, 真正的人文思想, 首先要有独立的思考和批判的观点。古往今来, 凡大思想哲学家, 没有哪一个不具备强烈的批判社会或批判自我的精神。缺乏批判的审美的阅读教学, 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高贵精神素养的人才的。

我曾论说过“阅读的最高境界是生命性阅读”。对此, 人文阅读除了前两点外, 更重要的应该是生命性的阅读。阅读与写作, 在价值上, 不是语文能力的培养, 也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调剂, 而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 一种人生的需要, 一种信念的支撑。真正的阅读者, 会在阅读中寻找活着的依据及存在的意义, 同时用写作来弥补生存的残缺, 来构建自己意义的世界。写作的意义其实是在建筑一个“心灵世界”。阅读也就是在寻找这个“心灵世界”, 参照自己的存在境况, 有的人甚至干脆“住”进他人的世界, 来体验自己的人生, 从而获得相同的那一份“神奇”。

我们可以回忆:曹雪芹“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 完成一部《红楼梦》, 不仅仅是记录了一部清代由盛而衰的历史, 而其中更有着他个人的人生沧桑;司马迁受宫刑, 忍辱著《史记》, 前后十几载, 里面一纪一传, 何尝不是自己的忧愤屈抑之声;路遥一天到晚, 为了《平凡的世界》, 最终倒在黄土地上。阅读的人同样如此, 柏杨将研习“二十五史”作为每天必上之课, 耗时八载, 完成《中国人史纲》等等, 这些书和人都是可敬的, 真诚的, 他们是把全部的生命熔在阅读中的纯粹的人。

在课堂上, 我们可否这样:我们师生席地而坐, 让其中一位读一本书, 或一篇美文, 可以一次读完, 也可只读几章, 留个悬念, 读者读着, 周围的人都被感染了, 声音停歇下来, 所有的人都在沉默, 沉默在一种氛围中;当然, 过后也可以讨论, 甚至辩论, 这样, 思想的火花就碰撞中迸发出来, 不需要总结, 这些有价值的或无价值的, 也许就是未来天才思想的种子。诚如历代的书院, 寺院里的禅对, 或是现代的“沙龙”, 但它是一种生命实践的新方式。

我们还可以想象不在课堂, 甚至不在校园, 我们的阅读超越文本, 在一个相对的时间里, 我们能踏遍大好河山, 历练风土人情, 阅尽历史文化, 这样的阅读乃是思想印记的阅读, 生命体验的阅读, 边走边唱的“行走”阅读。古人有“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古训, 这不是两件事, 而是一件事的两个过程。孔子带着他的门徒, 周游列国, 阅读的是人世大道;李时珍入深山, 尝百草, 阅读的是草木医道;郦道元勘百川, 历千江, 阅读的是水文地道;谢灵运和陶渊明纵情山水, 阅读的是自在性道;三毛走草原, 越戈壁, 读出了一个女子的才情;余秋雨历遍中华大地人文, 读出了五千年的悠悠文明。

生命性阅读, 它应来自于生命的自觉, 并不是它的价值。在我们生命中的失落、孤独、困惑, 需要我们用生命本身去融汇、印证、追求,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必须要完成的功课。

中学语文阅读要以这三者来构成一个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阅读教学, 才不至于造成人文精神的失落, 不至于造成阅读品质的恶化, 才能使我们的人文传统延续下去。

课程的人文性 篇11

关键词:思维;语音;评价;文化差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发展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下面就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谈谈自己对Halloween的教学。

一、带着问题学习Halloween,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听、说、读、写能力

1.自我介绍,快速导入文本

Hello!My name is Lily. I like Halloween.I live in Jin tan. I can cook. Its great fun. What about you?这段自我介绍既能复习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发展学生说的能力,又能以最快的方式进入到本课Halloween的文本教学。

2.视频欣赏,了解万圣节信息,发展学生听说能力

Watch and choose(通过观看视频,了解Halloween的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解决单词pumpkin lanter,mask,vase,学习mask单词时,将单词放入句型中操练,学生有话可说,更愿意表达。What masks do you like?学生的答案更是让我兴奋不已,如:I like pig masks.I like horse masks.I like ...)

3.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说的能力

(1)看图说话,形象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

我在不给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让学生大胆地说。然后通过思维导图:“三W”的方式呈现课文旁白内容。

(2)猜测,抽象思维,发展学生说的能力

由购物清单让学生猜一猜:What do they need for Bens Halloween?

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知道了Ben一家为Halloween做了哪些准备,体现了学生接受信息、存储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过程。

4.语音指导,发展学生读的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不要单纯追求单音的准确性。

(1)本课的新单词教学的语音指导及归类

在学生已经能掌握一些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的基础上,用旧的单词的拼读方式学习新单词,给出happy,follow,see三个单词,引导学生观察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让学生运用旧知学新词Halloween。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读音规则的掌握,而且对学生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2)意群的读音,连读

(3)语调与节奏

第一遍,学生感受录音的语音、语调。第二遍,教师标记句子的升调、降调。第三遍,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在读中体会语言的抑扬顿挫以及由句子表达出来的情感。第四遍,学生通过角色朗读的方式感受语音语调,体会语言的魅力。

5.激励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发展学生读写能力

(1)教师激励性评价贯穿于整堂课,发展学生读和说的能力

我在英语课堂上给予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尽量创造让学生说的机会,能说几句说几句,让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得活泼、自信、愉悦,努力做到让学生想说、敢说、爱说、能说。

(2)学生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①正确完成给自己★

②在文中画出答案,找出一个答案给自己★

学生自我评价体现了评价从被动走向主动,从他律走向自律,从导向走向自控的发展趋势。自我评价的优点在于活动的主体就是评价的主体,是学生本身。这种方法便于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并积极主动地去努力达到目标。在Halloween教学语言综合运用板块,我明确了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便于学生操作,也能培养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一个长期的、重要的学习目标。

二、带着兴趣感受Halloween,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

Halloween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感受过程,Halloween是美国节日,学生对节日本身就很感兴趣,基于学生的兴趣,整堂课我通过精心的设计:由观看视频了解万圣节由来,到我们应该为万圣节做什么准备,再到我们会怎么度过万圣节,环环相扣,逐层递进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种课堂活动,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西方节日Halloween,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课堂做到了处处是“工具”,处处皆“人文”。

总之,语言除了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人文精神渗透到英语课程教学中,不是生硬地加到英语课中去的,而是与英语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但它又不是完全无形的,它使英语课更丰满,显得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陈静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英语.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如何实践语文课堂的人文性 篇12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制定以掌握学科知识及基础技能为中心取向教学目标比比皆是。教师较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偏离了正确的语文教学根本目的与任务,忽略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人”的本质,语文教材渐渐偏纯知识化、公式化、标准答案化,渐渐丧失了丰富的内涵和生命。

语文教师该如何实践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呢?

一、营造和谐课堂,彰显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首先体现在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学语文学得轻松、愉快、高效、实在。首先,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生观”。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积极评价学生,给予其适当的激励评价,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其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课堂教学应该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课堂中进行师生平等对话,在与同学无拘无束地交流中表达自我。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从学生的多样性上挖掘优点,打造和谐语文课堂,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才能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情感、兴趣、需要的自然体现。

其次,要实践语文课堂的人文性,还必须关注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对学生的影响。语文课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气质个性无时无刻直接地、直观地熏陶学生。只有人文内涵深厚的教师才能驾驭文本,驾驭语文课堂,才能实践语文课的人文性。

二、注重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可以从语文课堂中知道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恶,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感恩,等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让作品人文的魅力,塑造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人格和审美情趣。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既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优秀范本,又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最佳载体。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刻的人文性。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船长》、《海伦·凯勒》等课文都以鲜活生动的事例赞颂人物的高尚品质,教师可以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中领悟人物的优秀品质及崇高的人格魅力。学生或体会到伟人宽广的胸襟,或体会到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或体会到人物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另外,课文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都蕴含丰富的人文教学材料,可以对学生的人格培育发挥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中随机点染,相机教化,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三、在阅读教学中随机渗透,润物细无声。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开阅读感悟。自读自悟,学生可以静下心来和文本一对一地对话,读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教师组织学生亲身体验,可以使学生置身文本,走到作者身边;教师激情引导可以达到“抛砖引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以《夹竹桃》为例,当学生对夹竹桃的韧性有了充分感悟后,教师通过“悄悄的,一声不响的,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夹竹桃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又亲见了百花的凋零,它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默默无闻以及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使我们想起了很多很多……”这一段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开始与文本对话,与心灵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工人;有的想起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清洁工;有的想起了战斗在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也有的说起了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和心灵的洗涤。

四、抓住重点问题引发讨论,深化学生的精神领悟。

教材中有些内容虽然是人格培育的好材料,但如果仅是一般阅读讲解而不重点注意,就无法发挥它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课文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引发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辨丑恶、明是非,挖掘深刻的道理,自悟高尚人格。

如在教学《鞋匠的儿子》这篇文章时,我觉得林肯是伟人,和学生距离遥远,他的伟人风度和演讲机智从某些程度上是学生不能理解的,于是我综合林肯的三段演讲,启发学生依据三段演讲展开讨论:“听了林肯总统的演讲,为什么参议员们的嘲笑声最后全都化作了赞叹的掌声?”他们思索片刻各抒己见,答案精彩纷呈———有人说:“林肯说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总统和鞋匠,这是参议员心目中有着天壤之别的两个职业,而在林肯心目中,它们却是平等的。这种人人平等的思想,使参议员们深受触动。”有人说:“林肯的宽容友好,使大家深受感动。”有人说:“林肯针对大家头脑中的等级思想诠释了‘伟大’的含义。伟大不是由出身和地位决定的,而是由工作成绩来决定的。父亲在鞋匠这个行业中手艺一流,无人能比,这就是伟大!”……

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和文本擦出了火花,拉近了和伟人之间的距离,感悟到了林肯襟怀坦荡、宽容大度、坦诚、谦逊的品质和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从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上一篇:多层交换下一篇:园林建设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