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

2024-08-23

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精选11篇)

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 篇1

一、灾难新闻

灾难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灾难性事件不断, 尤其是重大的灾难性事件, 这些都考验着我国的媒体及其从业人员, 如何报道灾难, 如何在灾难中体现人文关怀。

(一) 灾难新闻的定义

灾难新闻, 就是指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因成灾原因不同, 一般可以分为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事件是指由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力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灾害, 如地震、台风、水灾、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事件是指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突发事件, 如恐怖活动、战争、矿井瓦斯爆炸、交通事故等。

(二) 灾难新闻的特点

与一般的新闻事件相比, 灾难新闻有其独特的特点:

(1) 意外爆发, 具有突发性。灾难性事件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的突发性, 人们往往无法预测灾难何时降临。有的事件的发生尽管有一定的事前预兆, 但也因各种原因, 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2) 矛盾集中, 具有冲突性。无论是哪一类突发事件, 都是各种矛盾的尖锐对立, 它的发生都表现得十分强烈和极端, 或者表现为人和自然的冲突, 或者表现为各种社会矛盾的冲突、激化。

(3) 后果严重, 具有破坏性。灾难之所以称之为灾难, 就在于灾难的严重破坏性, 灾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损坏, 对社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性, 甚至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4) 影响广泛, 具有社会性。重大的灾难性事件尽管发生在一时一地, 但由于它的后果严重, 危害性大, 往往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甚至牵涉各方面的利益。无论是自然灾害, 还是社会性突发事件, 它对于社会群体或个人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大家都比较关注这类事件。

二、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

(一) 人文关怀

新闻的人文关怀, 主要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它以人为本, 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和尊重。它不仅着眼于生命关怀, 而且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 把人的生存、人的作为、人的发展当作考察一切事物的价值取向。

在当代, 人文关怀的实质是确定人的主题性, 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文价值关怀。体现在新闻报道中,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明天的思考, 它关怀的是我们人类的和谐发展, 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新生载。在新闻报道中努力体现人文关怀, 是时代的要求, 是现代文明的要求, 是一个媒介所必须有的社会责任之一, 也是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 灾难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与人文关怀

目前, 我国传媒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上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但同时在灾难报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从非人性、猎奇的角度出发, 只关注灾难本身, 片面追求感官效果。例如, 那些血腥、恐怖的场面具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力, 一些记者片面认为, 这些画面才是好新闻,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 对这些场面不遗余力地加以夸大、渲染, 令人毛骨悚然。

(2) 单纯考虑报道任务, “为新闻而新闻”的强盗式采访。由于灾难性事件的特殊性, 灾难事件的当事人一般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 但有些记者不顾当事人的感受, 硬逼迫当事人或者其亲人开口叙说不堪回首的灾难, 对当事人或者亲人造成严重心理伤害, 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

(3) 用词轻薄, 缺少人文关怀。由于灾害新闻往往现场惨烈、影响广泛, 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 在灾难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景, 而这种“非常态”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 媒体对当事人“非常态”情景的公开展示将会使当事人受到进一步伤害。然而, 有些媒体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却极尽渲染之能事, 用词轻薄, 玩弄辞藻, 对受害 (受伤) 者缺乏起码的同情, 甚至幸灾乐祸, 浅薄、低俗。

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种种不良表现, 使媒体公信力、美誉度下降;形成信息误导, 不利于社会稳定;侵犯公民隐私, 容易引起法律诉讼;缺少人文关怀, 对当事人及其亲人, 特别是未成年人造成难以消除的人生阴影;迎合少部分人的低级趣味, 成为违法犯罪的诱因。

三、灾难报道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一) 新闻制作方面的体现。

人们常说“看书先看皮, 看报先看题”, 可以说新闻标题是一则新闻的眼睛。但灾难新闻的标题还要体现人文关怀, 用语要平实, 不可轻佻, 不能为了追求生动、抓人眼球而抛弃人文关怀。除此之外, 还可以在报道方式和报道视角中体现人文关怀。报道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报道内容的需要而定, 并且灵活多样地同时采用多种报道方式。一般说来, 越是选题重要、报道规模大的报道, 越需要组合运用多种报道方式。

我国进行灾难报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信息、公布事实、澄清视听、释疑解惑、总结经验教训以及警戒后人。所以必须以此为衡量的尺度, 把公众利益、受害 (受灾) 者的利益和社会效果放在首位, 选择灾难新闻报道的角度。

(二) 受众方面的体现

从受众的角度看:

一是要尊重受众的知情权, 全面报道灾难, 不夸大, 不隐瞒。媒体应该满足受众了解信息的需要, 受众对于灾难事件本身、受难者以及由灾难引发的政府行为都有知情权。在灾难发生的初期, 由于涉及个人安危和切身利益, 受众非常警觉、慌张, 要尽可能提供任何和该事件相关的真实信息, 随着事件的进展, 受众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传递, 他们对灾难的背景、意义和影响等深度信息产生兴趣。

二是要尊重受难者及其家属, 避免造成二次伤害。灾难事件发生后, 受害者及其家属往往在一定环境下、一定时期内心理和情感非常脆弱, 有些记者在采访时全然不顾当事人及其家属的感受, 让受害者及其亲属一次次地进行痛苦的回忆和描述, 甚至冷酷地问:失去亲人后有什么感受?还有就是事后对灾难过多的、不讲方式的描述和对受难者血淋淋的不幸和血腥化的场面的细节化曝光, 这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 对受难者及其家属造成了“二次伤害”。对于其他受众来说这样的报道也同样会引起反感。

三是要加强信息服务功能, 为受众提供认识与应对灾难的科学知识。灾难的发生突如其来, 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 人们迫切需要掌握一些有用的信息以应对突变的现实。例如, 逃生、防疫等等, 媒体应该细致入微的提供这样的信息, 以便人们采取必要的防范与应对措施。例如, 针对我国矿难事故多发的情况, 新浪网开设了相关知识的专栏如“井下发生爆炸该如何自救”, 新华网也开设了“救生常识”等栏目, 普及民众对于灾难的认识。

(三) 媒体自身方面的体现

从媒体自身的角度看:

一是媒体内部“把关人”要充分发挥职能, 严格把关, 严禁有违新闻道德伦理的字词、画面、影像和大众见面。新闻媒体作为“把关人”, 起着主体选择的作用。作为稿件见报的第一道把关人编辑, 在审稿过程中必须代表社会和受众的利益, 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事实、政策、法律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等规范为依据进行把关, 才能最大限度地行使媒体把关人和社会把关人的神圣使命。

二是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 深化媒体自身对“人文关怀”新闻理念的认识。对于人文关怀, 当代的媒体和一些从业者已经达成了共识。能否在突发性、灾难性新闻中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新闻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与记者、编辑以及媒体在新闻竞争中的成就感比起来, 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 这是一个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人文关怀, 这样的报道固然会冲击受众的固有观念, 使受众由好奇而发生同情之心和责任感。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媒体为展现人文关怀而进行“人文关怀”。虽然媒体在对人的关注中不断努力探索, 但并没有把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从采访、选题到表现内容、表现形式的选择都存在一些非善意的因素。例如, 在对遇难者家属的采访中, 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记者伸过话筒就问, 谈谈你失去亲人的感受好吗?请问你的妻子是从哪个窗口跳下去的?……这样的方式, 这样的提问, 不仅反映出人文关怀的缺失, 更是对当事人和广大受众的伤害。

在灾难报道中, 不断强化人文关怀, 正是我们媒体和媒体人应该不懈努力和永恒追求的目标。强化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 媒体就必须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 关注灾难中的生命, 关注灾难中人的行为、困境及精神状态, 自觉承担起关怀者的角色, 将对生命的尊重理念和富有人性、温情的表现方式, 贯穿在灾难报道的每一个环节。把握好在灾难报道中要体现人文关怀的核心。

参考文献

[1]沈正斌.解读传媒——传媒生态与新闻生态研究 (第1版)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

[2]田刘, 王欢院.注意和防止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负面影响[J].今传媒, 2007 (12) .

[3]郭小平.要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归宿[J].新闻爱好者, 2002 (9) .

[4]左中甫.灾难报道的多维思考[J].新闻爱好者, 2002 (9) :7.

[5]张钦平, 李宏章, 鲍光新.灾难报道要凸现以人为本[J].新闻战线, 2003 (9) :23.

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 篇2

摘要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崇敬。而媒体正是人文关怀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更应该将人文精神倾注于新闻报道中,真正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个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努力体现人文关怀, 是时代的要求,是现代文明的要求, 也是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南方周末》在人文关怀报道方面做得较好,其新闻报道始终有着很浓郁的人情味,也就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精神。

关键词

人文关怀

南方周末

新闻报道

Abstract

News reports of humanistic care for all life mercy and reverence.And the media is humanistic care positive advocates and practitioners.The socialist system of new media is one of the “mouthpiece”, should be more humanistic spirit to pour into to news reports, truly represent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ople.A media in the news report efforts embodied humanistic care, is the time request, is the requirement of modern civilization, also is the media civilization and ripe important sign.The southern weekend "in humanistic care to report is good, the news reports always has a very rich the milk of human kindness, also is full of humanistic care spirit

Key words

Humanistic care

southern weekend

news report

“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引入的一个概念。阿伦·布洛曾经这样对人文关怀定义:第一,人文关怀的焦点集中在人身上从人的经验开始;第二,每个人在他或她自己身上都是有价值的,即人的尊严,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都是基于对此的尊重;第三,人文关怀要重视思想。简而言之,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的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由此可见,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特别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层面问题。对于新闻媒体而言,人文关怀就是要以文化作为旗帜,道德伦理和道德追求作为内涵,树立普世的价值观。具体而言,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从报道对象出发,体现背景、人物、事件等新闻内容本身的“人文性”;二是从接受对象出发,尊重新闻规律,将受众置于主体地位,体现了解受众,尊重受 众,引导受众的新闻传播的人文情怀,也就是要回归到“受众本位”的“人”性报道。而《南方周末》向来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其独特的观察视角观察我们的生活;以普通人的视角切入主题,写出普通人的感受和经历,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同时采用各种报道方式来体现“受众本位”。报道中隐含着对每一位读者的关心。更好的体现《南方周末》人文关怀情怀。

《南方周末》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的:

第一:选择焦点:关注社会问题, 引发读者的感性与理性思考。

2008年初的中国雪灾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南方周末》对于这场雪灾报道的内容*与特点,体现出的深刻思考与人文关怀。2008年初一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袭击着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广。该报以普通人的视角切入主题,写出他们的感受和经历。记者深入采访,详细追踪记录了一些个人在雪灾中的活动和人生际遇。如14天13夜:“一车蔬菜的旅程”、“攀越雪山”和“被踩踏者李红霞的短暂生命”等。报纸在着眼大局的同时关注个体,使报道更加人性化。读者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接近性,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在报道灾难时,媒体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是人文关怀的体现者。报道过程中,记者需要奠定同情、悲伤的感情基调,而不是仅仅叙述事实细节,冷眼旁观,记者需要的是给人以心灵抚慰,唤起受众对灾难中受伤害者的同情,进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使灾 中受伤害的人群得到实质的帮助。记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到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这样写出的报道更能感染读者。

暴风雪中,在高速路上的农民们扛着大编织袋艰难前行。左侧是没有尽头的被堵车辆,右侧则全是积雪和坚冰。这一年一次的,家,他们使尽办法,冒着寒风冰雪也要回家看看。他们不是背井离乡无处安身立命的流亡者。他们是我们的“亲人”。从东莞到广州“十四个人的遭遇”中有这样写道:过年我是家里不能缺少的,再难我也得挨过去。回了家才能再有劲头出来干。-回家成了一种信念。在凄风冷雨中也支撑着,坚持着。每个农民工在工厂里也许只是一个抽象的工号,惟有回到家中才能还原为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的身份。家里有亲情,有温馨,有欢快的气氛。可打工在外除了挣钱带来的快感外,却没有情感的慰藉和满足。尽管路途艰难,仍然能看到数以十万计的人们还挣扎在回家的苦旅上。圆自己和家人一个团圆梦。这样饱含感情的语言真切地反映灾区人民因雪灾难以归家的的辛酸心情。《南方周末》报道关注事件,关注事件背后的人,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事件对人的影响。充满人文关怀。容易唤起读者心理上的共鸣,以情动人。

第二:选择冰点:关注弱势群体、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将笔触伸向被人忽视或遗忘的角落,把目光转向普通百姓,了解他们的现状,倾听他们的愿望,对于“情感疲劳”的媒体来说做到这些实属不易。不少媒体在明星绯闻、市井新闻中津津乐道,正如学者李希光所言:“人们关心自己命运的注意力在缩短,而关心他人的丑闻 的注意力在拉长。”愿普通者和弱势群体捉笔,采写和落笔的姿态很低,但眼界却很高,情怀却很热,这就是人文追求的真谛。

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能让“让悲观者前行,让无力者有力。关注的重点虽然是弱势群体,但同时也通过新闻报道引导每一位读者进行思考。让他们同情、理解别人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使他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理性的精神和宽容的态度,看待和理解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这种关怀是全面的深刻的,是值得称道的。《南方周末》2005年10月13日头版刊《发廊女生前日记怆平生,欢颜后沧桑身世发人思》,报道了一名卖淫女的沧桑人生。记者以平等的视角,用纪实性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这一悲剧的女主人公及其丈夫由农村走进城市,那充满辛酸、苦难却不乏快乐和希望的生活。还原在我们面前的卖淫女和我们一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和我们一样追求美好生活、和我们一样性情善良、坚强,和我们一样有爱有恨。看了让人情不自已地动容落泪。此外,还有流浪少年(2007年5月31日《流浪苦少年,犯罪后备军?》);老年痴呆症人(2007年5月10日《“花痴”阿罗》);变性人(2007年4月26日《双面再生人》)等等。《南方周末》都是以敬畏生命的态度在叙述。尤为难能可贵的是,2006年12月21日的头版《1994-2006克拉玛依大火:一个轮回后的真相》再次回望那300个生命在瞬间凋零的孩子。看后让人很感动,并警醒如何让悲剧不再重演。所有这些报道都是对人物情感的真实还原,触动人内心曾经有过的温情,唤醒人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礼记》中描绘了这样的社会理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三千年后的今天,对弱势群体及小人物命运的报道,让人们看到有良知的中国人依然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第三,敢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然而时至今日“批评难”仍是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而自我批评是越来越少见了。鲁迅说“:敢于自我批评是一种品德”。媒体是社会公器,但是也会犯错误,如果能够好好批评自己,是一种大幸。2002年8月29日的《南方周末》一版刊出中央党校梁清强来信。大意是说《南方周末》2002年8月15日刊《大话刘晓庆》一文,将饿死数千万人的1959—1961年的灾祸歪曲为“三年自然灾害”。不符合事实。信中部分用语尖锐而严厉。但《南方周末》全文刊出,还刊出一则“答复”,开头第一句就说先生所极是,诚恳地接受批评并愿与负责传播的同行共勉。同时,《南方周末》开办有个小专栏叫“有错即改”,占地虽小,却令人对其敬业、负责的态度肃然起敬。《南方周末》2006年11月23日刊《狷狂黄健翔》,黄健翔对这组报道不满。值得赞赏的是《南方周末》没有沉默,为厘清这一社会争议,“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启动调查程序,对该报道操作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了了解、核实并依据本报的新闻职业规范标准,进行了认真比照、现形成书面意见、予以公布“:比如该专题的主稿,特约撰稿人在个别叙述中不够克制,掺杂了个人评判。尽管个人评判并未违背客观事实,但如能以更佳的新闻技术予以处理,将更有利于信息的传达和叙述的客观。如”11月11日,这个光棍的节日,他在博客上沾沾自喜的宣布……。”其中的‘沾沾自喜’不应以记者之口在主语是‘他’的陈述句中出现。再如‘他同时认为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难道是因为出过两本书的缘故吗?)’。括号中的语句是不应有的轻佻。对此类问题在见报稿中出现,编辑亦负有重要责任等等。”从这些自我批语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南方周末》的敢于自我批语的勇气及尊重人的理念。这从反面反映了《南方周末》的人文关怀。

第四:报道方式上,充分考虑受众的易受性

(一)、标题的简明扼要。

据有关专家考察,读报时人们的最佳视野以10字以内为宜,标题过长,读者的眼睛容易产生疲劳。标题短,一览而尽,所耗精力小。而在统计的116个样本中,主标题字数在10字(包括10字)以内的占63.2%,以单行或双行标题为主,很少用多行式标题,也就是说引标题、主标题和副标题齐全的结构方式很少。这说明《南方周末》在标题的制作上充分考虑到受众阅读的生理特征。

(二)、标题的通俗易懂。

在一些报道中,特别是科技成果的报道,必然会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而这些专业术语往往深奥难懂。如果报道的标题涉及到专业术语,受众必然会望而却步。而在统计的样本中,《南方周末》文化版报道中涉及专业术语的标题很少,大都通俗易懂。其次,充分调动受众的阅读兴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新的技术成果、新的创造发明、奇异现象等,总是希望能得知其究竟。这不仅是出于好奇心,也 是对增进知识的要求。心理学将人们的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以及有意后注意三种。读者阅读报纸大多处于无意状态。在引导受众的注意力方面,《南方周末》文化版许多报道的标题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其表现方式有三种:一是标题以疑问句的形式来设置悬念,如“为经济,为国防,还是为复兴?”(《南方周末》2008年9月25日);二是标题以陈述句或陈述句加疑问号来设置悬念,如“粮食危机会毁灭人类文明?”(《南方周末》2009年6月4日);三是标题以“××背后”或“××之后”来设置悬念,如:“‘亚洲水塔’消融的背后”

(《南方周末》2007年10月25日)、“克隆:发生在死亡十六年之后”(《南方周末》2008年11月13日)。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南方周末》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上考虑到易受性。也就很好的体现了人文关怀。

(三)《南方周末·写真》通过独特的观察视角,展示专题摄影具有的深刻含义,体现出强烈的人文特色。

可以说,人是《南方周末》永恒的主题。这种看似单一的选材角度,正是其观察视角的独特性所在。首先,这一视角通过不同的层次表现出来,每一个层次都具有深刻的含义,表现出媒体本身的价值取向和对社会人文精神构建的追求。其次,这一观察视角具有双向的特点,《南方周末》专题摄影的人文关怀既体现在被拍摄对象的身上,又体现在读者的身上。如:两幅图片《我想让孩子活下去》和《两个艾滋病患者的命运》讲的是三个艾滋病患者的生活现状,小夏青渴望上学的眼神、李富胜一双绝望的眼睛、宋鹏飞淡然平静的表情,唤起 的不仅仅是对他们的同情,更多的是对输血感染艾滋病这一问题的思考。《五十年恩怨未了,曾经兄弟兵戎再向》通过多幅照片反映了印巴关系问题。其中一个场面克什米尔地区一个老人趴在亲人坟上的照片,这位老人的双手抱着亲人的坟,脸和身子贴在泥土上,背景绵延开去的墓碑。照片反映的问题虽然远离读者,但是背井离乡的痛苦和丧失亲人的悲哀足可以使每一个人对民族、种族问题重新思索。

参考文献:

1阿伦·布洛克著,董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

2、孙夏卿,《灾难报道中的深刻反思和人文关怀———〈南方 周末〉》雪灾报道浅析[J].《东南传媒》,2008(5)

3、熊科伟 李洁,科技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以《南方周末》 文化版科学栏目为例《新闻世界》2010.7

4、李静,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意蕴——析《南方周末》专题摄影的人义特色 新闻界2004.5、唐文邦,论灾难报道中媒体的人文关怀 青海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6、马迪,《南方周末》深度灾难报道评析

青年记者2008.21

7、媒体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对《南方周末》的内容分析为例 今传媒 2010.8

8、司景新、黄宣传,《民生立场和理性立场———析〈南方周 末〉人文关怀》[J].《新闻采编》,2001(1)

9、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平民关怀:对《南方周末的人文关怀》

新闻采编

2001.4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人文关怀:新闻传播的终极目的 篇3

一、实现人文关怀与达到新闻传播理想的统一

"人文关怀"主要是针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造成了人的精神关怀方面的失落而提出的。综观各家的理论,可以看出其核心内涵,即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是对人类解放和自由的追求。作为表现人类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新闻传播,在理念的追求、信念的确立以及终极关怀意义的层面上应全面实现其精神实质,而人的活动、精神实质的实现归根到底是人文关怀的最终实现。目前新闻传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既要在新闻理念的确立方面遵循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基本维度,又要在实践层面全面真实地展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多种关系。而人类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一定时期内,人类的认识往往会由于人类自身的缺陷而偏离自己的目的。那么,新闻传播在如何客观反映人类自身的活动方面便无法超越人类自身,即人类自身倘若缺少或偏离"人文关怀",新闻传播就无法反映人文关怀的真正存在。恰恰是这般的艰难,我们便更需要作为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承载如此困难的重任: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更重要的应在实践层面全面实现人文关怀,追求人类理想的终极目的。

人类理想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指人的物质活动的内容与方式符合人性的合理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而且人的精神活动在有序与平衡中对自身的物质活动有良性的促动,并在这种促动活动中提升精神内涵,最终建立有序的社会机制,并在这种社会机制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协调发展,尤其是在人的尊严和价值方面有着更足够的肯定,从而实现真实的存在、善德的拥有和审美的享受。实现这一有着较大理想成分的终极目的,对新闻传播的要求确是困难很多,但是谁也无法否定这种理想就在我们心中,它被坚定地拥有着,并作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目标。

二、客观性要求与人文关怀实现的有机契合

理性地思考新闻传播的客观性要求与人文关怀的这种关系,既不是危言耸听故作高论,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谈经论道,而是为了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进步,为了人类理想的早日实现。当然,也有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那就是无论客观性要求在我们的内心是多么的坚定,在实现这一要求时难免会带有主观性倾向性。人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借助自己的精神活力,人可以超越自然又不能独立于自然、社会之外。可是我们有关怀的精神,起码可以执著于这一精神,尽最大的努力实现这一精神。遗憾的是,在新闻传播中有人过于苛求"客观性"的原则而使得这一精神缺失了。实践的操作离主观越来越近。现实情形确也如此,如新闻源的买断,显然不是为了客观报道,而是利益的驱使。我们不反对个体的利益,我们反对的是为了个体利益而损害了群体利益。如果在新闻传播的起点就是为了个体的利益或者仅仅是为了个体的利益,那么主观性就会遮掩客观性或者代替客观性。新闻媒体是社会的良心,媒体惟一的市场是公众的需求,公众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一家媒体何以有理由确认自己就有满足公众多方面需求的能力,而置其他媒体或其他声音于不顾呢?理念决定一切,买断的理念说到底就是垄断信息,提高收视率和发行量,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制造新闻而不是客观地报道事实。

笔者如此强调客观性决无排斥主观性的意图,恰恰相反,笔者认为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有着可以统一的平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的认识具有客观性,但是人的认识又是能动的反映。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新闻传播,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存在与变化是不尽之源,这一不尽之源具有不可更易的客观性,人类传播着这种存在与变化时,当然就有客观性。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为存在与世界提供认知工具,新闻传播只有传播了符合客观事物真相的事实,新闻传播的客观性才得以保持。但是传播又是传播者主体反映客体的能动传播,不能超越传播者的主观意识而进行"纯粹客观"的传播。当客观事实进入传播者的视野和笔端,就会表现出无法克服的主观倾向,爱或恨、是或非、善或恶、丑或美,不论传播者如何控制,这种倾向都在或明或暗地显示出来。所以说,新闻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必须放在主客合一的关系中去审视。新闻传播在尊重外部事物客观性的基础上,还必须按照人类自身的内在需要来反映客观世界,必须发现和掌握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知识并转化为能够满足人类实际需要的客观实在。也就是说,新闻传播既要克服情感意志上的主观性,又要避免认识对象的单纯的客观性,要形成"以人为本"的理想、目的、动机和意图,即价值理念和实践观念,把客观的知识转化为合乎人类需要的东西。毋庸置疑,这种价值理念和实践观念的确立也必须充分满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惟有如此,新闻传播的客观性与主观倾向性才能统一起来,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才能得以全方位的实现。

三、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的全面实施

传媒的第一要义是客观报道新闻。在新闻传播中渗透人文关怀,则是新闻传媒成为社会系统良性黏合剂的内在要求。从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来看,传递信息、文化娱乐、提供服务三项内容撑起了传播的整体结构。人们拥有了信息便拥有了对社会知情的权利,知晓了社会才会知晓存在于社会的方法,并摆正自己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以及自己与他人、他人与自己、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新闻传播之于人类社会的第一大功能便是全面提供信息,满足人们知情的权利。非典时期众多社会学专家和新闻传播学学者对于媒体初期的不作为提出了责备,最基本的批评理由是媒体对公众知情权的不予重视。当然,媒体有媒体的苦衷,有着在目前新闻管理体制上非改不可的滞后因素,有着无法承受的生存困难。事实上,无论我们多么不满意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的片面和浅显,但是,只要从国内诸多媒体提出的"以新闻立台"(电视台)、以新闻树立品牌的新闻传播的改革中,就可以深切地感到,中国新闻已经把民众的知情权融入了自己的理念。处于转型期的现代中国各行各业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们承受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多,人与人不再靠近,人与自然的对立与融合使本是社会的人越发压抑和孤独,恰当的宣泄与减压可以使人更为健康地发展。新闻传播的娱乐内容有能力承担这一任务。新闻媒体在全心全意为公众提供全方位、多侧面、立体化的服务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真正地把公众"求知和受益"的心理纳入到人文关怀的理念下进行思考,那么走进公众,关心公众利益、倾向和呼声,了解公众的需求,反映公众的疾苦,都会使新闻传播与公众利益有效地连接起来,就会在信息服务、生活服务和社会服务方面提供最大的帮助。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传媒无论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还是对自身生存的考虑,都自觉地在传播活动中注入了人文关怀,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和努力。从理念到实践,当代传媒都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热情投向社会中的普通人以及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平凡百姓甚或是残疾人、打工妹等弱势群体,以一种"平民化"的新闻视角关心他们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无疑,这种企图通过"平民视角"来呼唤"真善美"的尝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当代传媒对受众现有的人文关怀与受众所需求的人文关怀相比是相当微薄的,是既不充分又不深刻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当是传媒自我定位的不清。新闻传媒在理论上是大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但在实践上受市场利益的驱使又扮演了亦步亦趋的"服务生"角色,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的思考,由此造成了传播活动的急功近利,有失偏颇和肤浅。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传媒对作为受众的"人"缺乏深刻的哲学把握。人的本质规定性包括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人有自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作为社会人,必然会有自身的理性和情感的矛盾,有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矛盾,有个人与其他社会人及周边环境的矛盾,总之,人是种种矛盾的统一体。对于传媒而言,在传播活动中实施人文关怀就要全面地看待人,要从人的本质的规定性出发,实现对每一个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全面尊重。那种仅仅把受众看作自然的人,忽视受众情感、观念和感受的"传者本位"的传播理念和实践是有悖于人文关怀的。

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 篇4

灾难是指由于瞬间爆发、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超越本地区防灾能力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而灾难性报道,即是新闻媒体对各类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一般分为自然性灾害和社会性灾难两类,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天灾和人祸”。与普通新闻相比较,灾难性报道具有突发性、震撼性、负面性、社会性等特点,故而一直是各个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对象。灾难本身所具有的极强的破坏性,是人类所共同面对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也是人类所不得不面对的痛苦现实。汶川地震是所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中华民族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对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期间,电视机前的各位观众们通过新闻节目重新审视自己、审视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全国都沉浸在一种浓烈的哀伤情绪当中。浸润了太多 泪水的灾难新闻也被形象的称为“黑色新闻”。

传统灾难新闻中播音主持人的不足之处。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水均益曾经说过:“作为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你是一个一定程度的公众人物。而你的存在,你的生命力在于你的人品,你的心态,你的文化。而准确地讲,在于你面对关注时候能否静下心来,有更高的文化追求”。从主持人出现在屏幕上的第一刻开始,主持人自身所体现出来的信号已经传递给了观众。而在对灾难新闻进行播报时,播音主持人自身的状态往往能很大程度上影响观众对灾难真实情况的猜测。然而在传统的灾难新闻播报中,播音主持人表现出了种种的不足之处。

1.对某些重大灾难事故回避播报或者轻描淡写一句带过

在传统的播报思想中,将重大的灾难事故视为”抹黑”,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从而回避灾情,不提人们最为关心的灾难现状,伤亡情况和救助情况等,将重点放在党和国家怎样表示重视和关怀上。这实际上也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是对广大受众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2.报道僵化缺少人情味

灾难报道中播音主持人在播报过程中往往过于突出受灾民众的无怨无悔, 坚韧不拔;对于救灾者,往往清一色的舍己救人,勇于献身,以及对救灾前景的乐观精神,极度缺乏对灾难的深度探究,缺乏对受灾人民所遭受的痛苦、艰难处境的同情,因而也无法引起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

汶川地震中播音主持人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精神

语言,是播音主持人进行工作的正常方式,是主持人赖以运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主持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人文主义关怀针对的是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 被誉为人类苦难的“温柔抚慰者”。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播音主持人的人文主义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源自于一个真实人物内心的“善良”是人文关怀的这些内在源泉

古语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善良是每一个社会上有良知的人所应具有的品质。某地震博物馆负责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提起32年前(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现在40岁以上的人都觉得仿佛昨天发生的惨痛的事情。发生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既唐山大地震后中国大陆遭遇到的最大震级的地震, 灾情和同胞的命运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而在这次地震中我们的播音员所表现的出来的感同身受的真挚情感也深深打动和激励着所有身在其中的人。其 中当在讲述汶川地震为了救孩子而失去了生命的母亲的感人事迹时,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文静做了如下的点评: “我们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她有一个每个人都熟悉的名字,那就是——妈妈。在大灾难面前,母爱蕴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我相信,这样的故事也一样会如此的感动你,也一样会让你流泪”。这段充满了善良之情的语言,温柔的抚慰了灾民伤痛的心灵,让大家在苦难的情形下依然有力量去坚持下去, 我相信这样的话语每一个观众听到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2.尊重灾难事实、及时播报和得体的语言也是播音主持人人文关怀的体现

灾难以其巨大的毁灭性,带给人们巨大的伤害,会让人们产生强大的恐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播音主持人是带领观众了解灾难真相的向导,特别是身在灾难现场的主持人,其是代表着广大的观众目击着现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播音主持人的表现会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

3.不惧危险,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播音主持人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

在汶川地震之后,面对一波一波袭来的余震,各位播音主持人没有选择退缩,而是跟随着抢险救灾的人民子弟兵们一起冲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在观看汶川地震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狭窄的山路上,两边陡峭的石壁不断往下滚落着石块,播音主持人为了报道真实的灾区场景往往几乎没做任何防护措施地为观众们做着现场报道。也许正是由于各位新闻工作 着这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职业道德的严格遵守,在整个汶川地震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包括之后社会各界的新闻界一直进行了好评,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浅谈新闻摄影图片的人文关怀 篇5

关键词:新闻摄影图片;人文关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传媒现代化、数字网络化的迅速崛起,使得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早期的报纸版面传递信息的符号主要是视觉性语言符号,包括新闻标题、文字性新闻稿件等。但随着传媒技术的革新和报业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报纸媒体迎来了新的时代——读图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不但为报业之间的竞争提供了很好的手段,而且使媒体清醒地认识到新闻摄影图片的重要性。图片新闻较之文字新闻其优势在于更加直观便捷,对阅读者具有“望图知意”之便利,并且不受受众语言及文化差异的影响。特别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图片的传输方式变的多样化和简单化。纸质媒介也不再是以往的那种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模式,而是大胆使用大且好的图片来传递信息。现在的各报纸都在突破陈规,把图片作为整张报纸的主角。因为越来越多的新闻人发现新闻图片能给受众带来深刻持久的影响。试想一张精彩的图片和一段生硬的文字作比较,哪个会更加直接便捷呢!

一、人文关怀度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爱护和尊重人。其核心是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丰富多样的个体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新闻报道是否成熟其衡量标准就是图片是否具有人文关怀度。

新闻当事人和新闻读者是新闻图片报道的人文关怀中必须重视的两个环节,新闻图片的内容包含着摄影记者拍摄时情感和新闻当事人的情感。

二、对受众的人文关怀

随着“靶子论”时代的渐行渐远,“受众本位”的回归,传受关系平等化渐入佳境。传播过程中,受众既是对信息有需求的顾客,又处于社会学意义上“人”的范畴之中。受众既是物质的人,也是情感上的人。因此,受众一方面需要通过媒体来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又有着追求自我思维独立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媒介报道需考虑上述因素。

新闻图片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需要符合受众浅层的,基本的感官需求,还要能对受众的心理产生较为持久的影响,让图片反映的内容深入到读者内心。

当下,媒体为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媒介庸俗化、娱乐化愈演愈烈。对知性读者而言,他们必然厌恶这些千篇一律的娱乐八卦,转而希望出现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存质量的人文报道。新闻图片就必须要做到能够带动人文精神,从而唤起人们内心的美好。

三、对报道对象的人文关怀

目前,最具争议的新闻报道是对“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一方面是为了揭示当事人遭遇的灾难和痛苦,以此来反映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同时也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反思,这是媒介履行社会监督职责的一种手段。但另一方面,人文关怀的本质要求是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媒体必须首先考虑到当事人及其家人的感受,毕竟物质上再好的补偿也不及精神上的宽慰来的重要。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获取信息方式也更加快捷方便,过去读文时代逐渐过渡到读图时代,人们对图片需求日益增加,这就使得各媒体之间展开了一场新闻图片之间的竞争。对于一些突发性或灾难性事件,有些媒体过多的暴露血腥、残忍画面,毫不顾忌受害人家属的感受。

四、摄影记者如何实施人文关怀

为何不同的摄影记者在拍摄同一题材时传递给读者的情感不同呢?如何在图片的新闻性和人文内涵之间寻找平衡点?如何对拍摄对象的诠释更富有人性化?

首先,摄影记者在拍摄图片找角度时,不仅要考虑单个事件的因素,并且应该综合考量新闻图片的价值是否与国家的方针路线相符合,要把握好舆论的正确导向。摄影记者看待事件的角度直接回影响到受众,所以,摄影记者在选择拍摄角度时要尤为慎重,时刻谨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其次,新闻图片的人文关怀要体现在细节处,在拍摄中要充分尊重人的隐私权和肖像权。因此,在刊发新闻图片之前,摄影记者应积极征求报道对象的意见,对不愿意公开身份或是未成年人必须进行马赛克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践行到实处,而不是一句空话。

最后,人文关怀的理念并不是单靠摄影记者或是某一个媒体就能彻底践行的,这个理念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去支持,媒体应该自我反省,努力认识到什么样的竞争模式才是最持久最能获得受众好评的,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竞争而缺失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好比是新闻的另一条腿,缺失了就会失去平衡而无法正常行走,甚至导致媒体发展的畸形,因而,不论是媒体还是受众,都理应重视起来,这样,将来的新闻才会更健康,更能传递社会正能量,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论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篇6

新闻传播活动的最高境界就是以人为本, 充分展示和体现人文关怀。一个成熟的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 是在实事求是地报道灾难性新闻的同时, 还能够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然而, 目前有一小部分媒体为了“抢新闻”、盲目追求关注度, 从而在报道中只注重迎合读者心理需求, 不尊重受害者, 人文关怀荡然无存。

二、目前我国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现状

(一) 报道内容空洞

发生灾难性事件, 必定会导致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 给受害者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另外, 遭受重大的物质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的人, 常常就是灾难性事件报道当中的主人公。因此, 这时候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成熟、正确的灾难性新闻报道方式应该是在真实反映受灾情况的同时, 弘扬人文关怀, 号召社会各界来帮助受灾地区的人民渡过难关。然而, 有的媒体为了抢新闻、博关注度, 在部分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充斥着大量灾难事件的细节描述, 忽视了对受灾者心理和生理需求的报道, 更有甚者为了讨好有关领导, 对受灾情况、伤亡人数只字不提, 通篇都是对领导的歌功颂德, 整篇灾难性报道中充斥着大量类似“高度重视”、“亲临现场”、“亲自指挥”等官话、空话、套话。饥寒交迫的受灾群众被描述成在领导的关怀下“坚强乐观”、“生活得到保障”。更有部分低俗媒体甚至把灾难事件当成调侃的材料, 受灾群众成为其取笑娱乐的对象。[1]

(二) 过度的正能量宣传

温家宝同志曾经在2008年视察汶川大地震时提出“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这个词本意是指国家从艰苦的环境中挺过来后一定会变得更加兴旺, 但是在现在的灾难性事件报道中, 对于多难兴邦等字眼过于频繁地使用已经到了让人反感的地步。部分新闻媒体为了煽动读者情绪、激起读者的同情心, 通篇只注重对救援工作者或感人的救援事迹进行报道, 忽略了灾难本身和受灾群众的现实需要。这种“兴邦体”又被广泛用于“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和天津特大爆炸事件中, 《人民日报》还在微博上发布“就在现场, 世界最美的逆行”的热议文章并配上多张消防员冲向现场的照片, 而真实的受灾情况就仅仅体现在具体伤亡人数等单薄的数字上面, 对受灾者大量急需的物资情况只字不提。这引起了很大一部分读者和媒体人的强烈反感。也再次激起人们对“兴邦体”的热议和讨论。适度的“多难兴邦”宣传可以起到振奋人心、增添人民群众信心的效果, 但只注重宣传“多难兴邦”, 忽略对灾难本身和人文关怀的报道势必会激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2]

三、加强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策略

(一) 树立正确的新闻报道观念

新闻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新闻报道观, 坚持以人为本, 从以前坚持“新闻至上”的报道观念转变成“生命至上”的报道观念。在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充分尊重受访者的意愿和隐私, 维护他们的基本权利。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铭记身上肩负的重任, 不能因为利益驱使而滥用新闻素材去博眼球、博关注度。

(二) 提升媒体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只有传播者本身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才能报道出充满人文关怀的灾难性新闻。这是确保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的先决条件和根本前提, 因此广大新闻工作者应该不断加强和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作为报道观念。在必要时刻必须以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在灾难性事情发生时, 记者的首要身份是一个自然人, 然后才是新闻记者。例如, 在报道途中应以救灾人员的救援工作为主, 不能为了报道随意中止救援人员的工作, 强行对他们进行采访。如遇到紧急情况, 应该第一时间放下话筒和摄像机, 投身到救援行动中去。媒体工作者只有履行好自身的自然属性, 充分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和以人为本的具体理念, 才能更好地体现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属性, 报道出真正具有人文关怀的新闻。

(三) 采访过程中充分尊重受害者

部分媒体为了阅读量和关注度, 往往会在灾难性新闻报道过程中运用大量血淋淋的现场照片、受灾群众的特写照片。在采访过程中为了达到新闻效果, 反复让受害者回忆灾难发生的情形, 许多受害者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崩溃大哭, 然后又被记者抓拍, 配上具有冲击力的文字。例如, 在2016年天津特大爆炸事故中, 记者对牺牲的消防官兵的战友和家属反复提问, 让他们回忆冲进受灾现场的情景, 根本不考虑受访者悲痛欲绝的心理状态, 反复问他们“你会不会想起你的战友?”、“你眼中的战友是个什么样的人?”、“孩子牺牲之前对你说了些什么吗?”、“儿子牺牲以后你们怎么办?”等问题, 造成有些情绪激动的家属当场嚎啕大哭甚至晕厥倒地, 这些问题极大地刺激了被采访者本就脆弱的心理, 甚至有些媒体对死者进行拍摄时不打马赛克或进行模糊处理, 直接将死者的照片刊登在报纸或媒体上。因此, 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设身处地为受访者着想, 多换位思考, 体谅和照顾他们的情绪, 必要时可暂停甚至中止采访。[3]

四、结语

成熟的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中必定充满着人文关怀和博爱情感, 这也是检验传媒是否进步和成熟的标准, 媒体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更应该明确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 树立正确的新闻报道观念, 实事求是地报道灾难现场情况的同时, 注重保障受访者或受灾群众的隐私和权利。

摘要:在我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 社会报道俨然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灾难性报道中, 除了应该准确真实地对其进行报道之外, 笔者认为还有必要在其中注入人文关怀。因此, 本文将具体探讨在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灾难性报道,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周石其, 黄芳.论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中国出版, 2010 (20) :31-33.

[2]曹龙钰.灾难性事件报道中媒体的人文关怀——以“5·12”汶川地震为例[J].科技传播, 2015 (07) :1-12.

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 篇7

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 它的表情就是媒体对事件的态度和感情的外显, 受众在接收媒体所传递的语言类信息的时候, 这些表情就成为深层解读媒介立场的感情化因素, 对于构建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信任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进而影响到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电视的荧屏、广播的声音、报纸的版面、网站的页面就像是媒体一张表情丰富的“脸”, 在应对灾难事件报道时, 媒体应该如何来传达事件信息呢?事实的客观叙述者吗?严肃的警示者吗?冷静的教导者吗?这些角色当然应该是媒体应有的角色, 但没有感情的媒体只能是机械的信息传递工具。在灾难面前, 最需要的就是人文关怀, 对灾难中的“人”的真实关怀, 这种关怀真切地体现在“媒体表情”上。

应受众所需, 将新闻事件准确地传递给受众, 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是媒体的职责和义务, 媒体的信息传递要为受众信息需求服务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灾难性事件, 无论是自然灾难还是社会性灾难, 都会从心理上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撼, 这种事件本身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无疑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 很容易激起受众的获知欲望, 从受众的立场来考虑, 媒体对此类事件的报道理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受众传递事件现场的丰富信息, 维护受众的知情权。我国的灾难性新闻报道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 理论和实践已取得了可喜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灾难性新闻报道在媒体内部原因和外部政治环境因素的作用之下, “谨慎”有余, 客观不足。媒体对灾难的报道浮于表面, 只是着重对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进行报道, 媒体“脸上”“表情僵硬”, 一味注重为政府抗震救灾呐喊助威, 化“悲歌为凯歌”, 忽略了事件本身的状况和实践中“人”本身的状态, 报道中应有的人文主义关怀也被深埋。

这种新闻报道风气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已获得明显改观, 报道开始关注灾难性事件本身和受害者, 向公众传递真实灾情, 也开始举步维艰地捍卫发扬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利。

眼泪

汶川地震对人的生命的颠覆震撼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心灵, 逝者如斯夫, 为灾难中逝去的人流泪哀悼, 每个有感情的人都难抑心痛。眼泪是最无法掩饰的心灵伤痛。

2008年5月14日中午,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主持人赵普直播连线现场的前方记者, 得知一位在现场抢救伤员的护士长自己的孩子也被埋在倒塌的校舍内音信全无, 而自己还依然忙碌在抢救伤员的第一线时, 在说完“为什么我们能够这样?是因为这片土地的人民懂得互相守望和帮助”后, 双眼满含泪水, 声音两次哽咽, 忍不住潸然泪下。人们不禁被主持人的落泪所感动, 并引发强烈反响。

四川电视台主持人宁远, 地震发生后基本每天都是红着双眼在播报新闻, 常常在播报中哽咽, 声音颤抖。5月17日, 宁远流着泪播报四川各地遇难群众的最新数字, 真挚情感的流露, 让无数观众感同身受, 纷纷潸然泪下, 众多网友也发帖对她的真情播报给予了高度评价, 被网民称为感动中国观众的最美丽主播。

在灾难事件的报道中, 主持人完全进入状态, 完全克制自己的情感是不可能的, 流泪恰恰是一种表达方式, 完全符合当时的情境, 是情之所致的自然情感表达。他们的眼泪和温总理的眼泪一样, 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因为他们, 电视的震灾直播才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眼泪告诉所有的人, 国难时刻, 我们一起承担!

当然, 也有人指责主持人的失态。但新闻也是有感情的, 哀悼日, 汽笛悲鸣, 外国人还跪地祈祷, 中国的播音员在播报时流泪又有何罪过?如果在这样的灾情和画面前, 主持人完全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 冷漠地发表着评论, 将何以自堪?将何以建立起观众与现场的情感沟通桥梁?不由得想起网友评出的最美丽女记者曹爱文, 面对落水儿童事件, 她放弃采访伏在湿冷的身体上进行人工呼吸救治, 当救治无效时, 她控制不住感情而泪流满面。

非语言符号甚至有着比语言符号更为丰富的内涵, 也更能直击人的内心, “眼泪”这种非语言符号伴随着媒体的语言共同向受众传递着可喜的信息:我们的媒体是有血有肉的, 我们的媒体与民同呼吸共命运。

脚印

有一位记者碰巧在5月11日结束了汶川的旅游日程, 5月12日在成都游玩时亲历地震, 几乎同时接到单位电话, 随即将女朋友妥善安置, 自己又随部队一路返回震区, 使用随身携带的设备随机采访近一个星期。相信还有与他经历相似或被临时派驻现场的记者们, 抛却自身安危, 高度的职业敏感和责任感驱使他们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脚印留在了灾区的崇山峻岭和每个需要的地方, 没有惧怕余震的危险, 没有抱怨采访条件的恶劣, 把现场信息第一时间传送至全国、全世界。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在获得中国地震局的权威消息后, 在新闻频道的15:00“整点新闻”中, 以头条形式播出了地震的消息, 并同时开播了“突发事件·关注汶川地震”的现场直播报道, 24小时不停机现场连线, 其他娱乐节目和广告节目停播。在震区道路还不通畅的情况下, 一幕幕的场景、一条条的消息也都只能靠记者背着设备, 徒步涉险, 艰难地发回最新动态。

在第一场现场直播中, 除了播发准确的地震消息外, 还第一时间报道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全力救灾的重要指示, 报道了温家宝总理已经动身飞往四川地震灾区的动态消息;现场直播报道了中国地震局的首场新闻发布会, 还连线了各地方电视台的记者, 连线了第一时间赶到中国地震局的记者, 报道了民政局的救援物资调配情况、重庆机场的备降情况、成渝高速公路免费放行、解放军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应对震情, 以及在地震中的自救知识等。

对于人文主义关怀的解释, 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 人文主义的范畴与内涵随着时代、地域而不断发展, 但始终坚持“两个核心”不变:一是人文主义以任何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 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的, 无论弱者、强者。 (1) 我国新闻传播实践的“人文主义关怀”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大众传播开始强调要加强“以人为本”的理念, 倡导报道要有人情味,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 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权益。

在灾难性事件中, 政府和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尽最大努力对这个群体施以关怀与帮助。在这场重大灾难中, 各方媒体的记者们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角落, 媒体之间的联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优化, 对灾难当事者的生存状况给予最大的关注, 也满足了受众对事件的获知欲, 体现了对受众知情权的最大维护。

色彩

色彩是有生命的, 它包含了一种力量, 人对于色彩的兴趣和对颜色的敏感度使得这种表情应用在媒体传播中展现了特有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一些色彩能被感觉为一种光滑的、柔软的东西, 于是, 就有人想去抚摸它;也有一些色彩能给人以热烈愉悦的享受;还有某些色彩会让人发自内心的哀痛与心疼……这便是色彩的表情。未经调和的颜色, 它们的表情有着显著的区别。色彩的表情并不仅仅会使人得到一种纯物理的感觉与印象, 对于一个敏感的心灵来说, 色彩有更大的作用。这是因为色彩的表情在人类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已被“人化”, 客观上“更具有了人的意味”, 也就使之“主观化”了。黑与白在中华民族的特定文化中是被赋予了凝重、悲痛的意味的。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 国务院决定, 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5月19日14时28分起, 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 届时, 汽车、火车、舰船鸣笛, 防空警报鸣响。黑白的配花、橘黄的烛光、连续一个星期的报纸头版和网站主页的黑白版面、“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浓重的白底黑字……媒体通过特定的色调传递着对逝者的哀悼, 把国人乃至全世界的心灵悲悯融化在字里行间、荧屏内外。

镜头

灾难性事件报道中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获知欲, 体现对受众的人文关怀, 记者的镜头可以最大限度地记录下灾难现场的真实画面, 但最重要的是应该把那些镜头通过大众传媒传递给受众, 才是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这就要符合道德标尺:坚持新闻伦理底限, 新闻价值所在, 新闻报道所必需的, 起于此, 止于此。灾难性事件是新闻的起点, 灾情的真实情况当然应如实报道, 但“度”的把握尤为重要。现场报道的视觉效果当然好, 而对现场灾难的大肆渲染绝不可取。灾难性事件发生后, 新闻传播应从三个角度平衡关系、恰当报道:灾难性事件本身、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关键是展示“人”在灾难事件中和灾难发生后的物质和精神状态, 并引导“人”正确对待灾难和灾后的生活。过分热衷于寻求“卖点”、“收视率”而不惜报纸版面和广播电视的黄金时段大量刊播灾难新闻, 否则, 反而会刺激受众的心理和敏感的神经, 甚至让人感到世界末日似乎来临, 给受众、给社会带来压力。这种“有点左”的报道方式也绝不符合“人文主义关怀”的道德标尺。

在这一点上, 从近些年中西方媒体的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 新闻界已初步达成共识:一定程度上规避和掩饰灾难中惨烈、暴虐、恐怖、血腥等消极的一面。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事件中, 尽管有许多记者赶到了现场, 看到和拍摄到许多血肉横飞、肢体四散的惨景, 但报纸没有刊登恐怖的细节描述, 电视台也没有用特写镜头进行报道。CNN记者追踪拍摄从100多层高楼朝下跳的一名男子, 到大约二三十层高的地方就切换了镜头, 以防观众看到他坠落地面时的惨状而受到过大刺激。同样, 在这次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中, 各国媒体也都默默恪守了这一原则, 因为同为一个世界中的不同个体, “都是艰难求存与有职业热血的普通人, 但我们更是有良心、有同情心、有正常情感与道德的社会人。媒体的微不足道的成就感, 怎能抵消失去人的生命的悲痛感?” (2)

新闻媒体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要体现人文主义关怀, 就要从这些弱势群体的立场、角度出发, 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 维护和尊重他们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可以转变人们的消极情感和情绪, 使悲痛变为安慰, 颓丧变为振奋, 焦虑得到舒缓, 不安变为平静, 恐慌变为理智, 从而产生积极的和良性的言与行。 (3)

这些“表情”对于重塑媒体形象, 提升媒体和政府的公信力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鲁迅说过:“一要生存, 二要温饱, 三要发展。”在救灾中, 应多关心和考虑的不仅仅是人的现实生存、死亡和温饱问题, 还有今后一生的长远发展。只有实实在在地为每一个个体生命负责, 一切为了人的生命的健全发展尽职尽责, 政府才能获得公信力, 媒体的报道也才能真正体现深层次的人文主义关怀。

抗震救灾中所爆发出的所有美好的东西, 都是以数万人的死亡和以数十万人的受伤为代价的, 如果我们将其转变成竞争和自我炫耀的资本, 那就是犯罪。生命至上、长远发展, 已成为世界各国在救灾行为中的最大公约, 媒体作为一种公众社会资源, 拥有公众赋予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话语权, 关注所有幸存者———接受媒体信息的“人”和传播媒体信息的“人”的生存权、发展权, 如何使得这些生存者今后更好地生存和生活下去, 如何将灾难报道转化为育人治国的精神资源, 理应是媒体使用信息传递和沟通手段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蓝鸿文:《专业采访报道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3].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4].顾潜:《中西方新闻传播》,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5].《中国危机管理报告 (第一卷) 》,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年版。

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 篇8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 是媒体工作者人文意识的体现, 这是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 对人生命价值、知情权的尊重。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 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象。灾难发生过后, 当事者与遇难者家属由于刚刚经历了天灾人祸, 身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精神更是遭受了巨大的刺激, 他们会长时间处于双重的痛苦之中, 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平复, 若此时, 为了抓取第一手资料, 报道过程中采用大篇幅露骨描写加上惨绝人寰的照片, 会伤害到受害者及其家属的神经, 无异于雪上加霜, 使他们遭受双重灾难, 而且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问题的不当也会逼迫受害者及家属回忆痛苦的经历, 这是非人道的, 在某种程度上, 记者为了采访受害人及家属也会妨碍现场营救人员的援助工作, 延误了最佳救援时间, 使他人白白受苦或直接导致死亡。处在灾难地区之外的普通大众, 也有对灾区情况的知情权, 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也包括对时间的真实报道, 以一种客观婉转的方式为他们带去最新鲜的信息。灾难性报道的人文关怀需要科学客观的分析, 同时不能太过于直露地展现灾区的情状, 这容易造成其他地区大众的猜测与恐慌, 甚至出现非理性救援的状况。灾难性报道不能为了博眼球、赢得关注度而进行奇观化的描述, 大肆渲染灾区情况, 既不能夸大, 也不能缩小, 要时刻维护大众的知情权。在此基础上, 受害者及家属, 一般的普罗大众在经受了如此灾患之后, 媒体报道的人文关怀可以及时地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方向与态势, 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大众的负面情绪, 化解一定的社会矛盾等等。在发生灾难之后, 人与人、人与政府之间都需要沟通, 只有沟通才是获得最佳解决途径的办法, 媒体所承载的人文关怀能够以人为本地将事件还原, 表明政府的态度与责任, 寻求最佳解决的途径, 引导人们共同为灾区奉献一份力量, 更重要的事, 可以在此基础上, 疏解灾区人民的悲痛情绪, 试图缓和大众紧绷的神经。

作为震级高、波及范围广、损失巨大的“5·12”汶川地震在当年的新闻报道中充分体现出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核。不同于对唐山地震寥寥无几的报道, 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异常活跃, 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了人文关怀在灾难性报道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汶川地震中, 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公布的高效快速性。汶川地震一发生, 各大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等等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和跟进式报道, 让全国人民第一时间了解到了灾区的状况, 以便在必要时刻万众一心, 共同面对困难。提前赋予大众知情权, 让大众第一时间了解灾区信息, 有利于后续的救援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二是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中高度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媒体将报道的视角着重落在了事件中生命个体的身上, 发现个体在灾难中所呈现出来的生命之光, 找寻人性中最柔软的地方, 使大众感受到了人性的崇高与博大。虽在灾难中痛失了自己的亲人, 却义无反顾地冲到第一线救人的县长;为了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冲出教室, 而用自己身体撑起门框的老师;以自己的双腿为代价, 勇救他人的司机师傅……所有这些报道在描述地震的惨烈之余, 都体现出了人性的伟大, 以人文主义情怀掺杂其中, 引发了人们在灾难面前“我”与他人关系的思考, 是一次次极其励志的人文关怀故事。三是滚动式播放事件动态。灾难发生后, 人们紧绷神经时刻关注着事件的发展, 媒体对灾区进行滚动式的新闻播放有利于人们了解最新情况, 避免了灾区之外引发不必要的恐慌与不安, 有利于安抚情绪, 同时, 也可以有效地根据实地情况合理安排救援任务, 为仍处在困顿中的灾民开辟一条生命之路。四是平民化视角的选择。以往在各大新闻报道中, 政界要人是报道的中心人物, 而在汶川地震中, 虽然有一定的篇幅报道官员明星等, 但总体来说, 此次报道中大多集中在了老百姓的身上。报道政府的态度有利于平复人民情绪, 是的人民知道自己有所依靠, 明星的援助也是雪中送炭, 让人倍感温暖。但灾区的受难情况只有百姓是最真真切切感受到, 他们是灾难的最大受害者, 以平民化的视角报道, 既可以展现灾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样貌, 同时, 也可以引发其他大众的共鸣, 使其感同身受, 心甘情愿为同胞们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五是在媒体报道过程中, 虽然有记者刺激到了受访者的神经, 但大多数媒体工作人员都积极参与到了救援工作中去。在新闻撰稿、拍摄画面等方面需要注意人文关怀的深入, 但更多人文关怀的体现在于媒体工作者身处一线, 并未养尊处优, 而是积极配合救援人员的工作, 记录现场的同时, 投身于灾区救助工作, 这是媒体人人文意识深植脑海的体现, 在祸患面前不拘于个人的利益, 而是众志成城, 团结起来一起帮扶灾区, 这是人文关怀的高度外化。

新闻电视报道的人文关怀 篇9

新闻电视媒体有其自身的职业道德准则,要求尽可能地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但实际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体现与人们实际所需还有所偏差,有时候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体现出人文关怀。

第一,缺少对弱势群体的重视。弱势群体是指老弱病残以及一些精神病患者和下岗职工等。新闻报道中缺少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首先是与弱势群体紧密相连的报道内容非常少,而更多的是为了迎得大众的眼光,将大多数的媒体镜头对准了当红的影视歌星、商业才子等一些具有社会地位的强势群体。相比之下,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就少得多,即使在有些新闻报道中提到弱势群体,通常也是一带而过,甚至于出现一些传媒为了提高收视率,对弱势群体进行一些负面性的报道,例如,“犀利哥”,其实被报道者就是一位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引起了许多家网络媒体对此进行大作文章、迅速炒作等。

第二,新闻报道的表面化、形式化。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一些弱势群体的报道通常都是简单的略过,进行表面化的内容报道,并没有对问题发生的本质和根源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这样的表面化、形式化的新闻报道根本无法将问题解决[1]。例如,在新闻报道中,常会出现一些替农民工讨要工资的新闻报道,其实新闻报道的动机是好的,但是最终也无法找出问题症结,更不可能解决问题。然而对于农民工讨要工钱这一新闻报道,不单纯是涉及到工资问题,还牵涉了多个政府管理部门以及单位,无论问题出在那个单位和部门,都会导致资金不到位,进而影响到农民工工钱的发放。因此,在报道诸类新闻时,需要进行更深入地挖掘问题的根源所在,体现出新闻报道正面的社会价值。

第三,侵犯和利用个人隐私。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更加重视自身隐私不受到伤害,因而名誉权、隐私权也被纳入了相关的法律条文中。从法律的角度看,每个公民对于自己的私事都有保密的权利,这也叫做隐私权。有些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采访过程中,对于被采访人的一些私事,在没有征得被采访人同意下,就进行采访和报道;例如还有一些新闻报道中,涉及到被采访人隐私的照片、录像,未经过被采访人同意,就进行报道和传播,即是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第四,新闻报道的内容不当。报道不当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所选择的报道内容缺少了人文关怀的注入,例如,在有些新闻报道中,不顾及到当事人的情感隐私,就进行内容的报道,导致对当事人人权的侵害。又比如,在某些新闻报道中,所报道的内容涉及到一些与当事人生理、心理以及情感相关的隐私,进而引起对新闻当事人以及周边的其他人员的伤害。

第五,电视新闻报道中画面不合理呈现。新闻报道的画面,要真实地呈现到观众眼前,尽量做到原生态画面的报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真实镜头都可以放到新闻报道的画面中去。例如在报道一则眼角膜捐献的事迹的几组照片中,其中一张是对眼角膜移植手术的特写,一旦这种画面出现在读者眼前时,会使读者产生一种非常的恐怖的感觉,同时也是对死者的不尊重。因此,在选择新闻报道的配图时,既要反映真实的画面,同时也要合理地注入人文关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道德危机。

2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实现

2.1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

2.1.1 关注弱势群体,放低身段,放平视角

新闻电视报道过程中,对于报道角度的转换,不能仅仅局限在技巧的使用中,最主要的依然是报道人员广泛的思维方法。党中央一再要求新闻电视媒体需要“把版面留给群众,把镜头对准基层”,意思即是说媒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要放低身段,扎身到社会百姓中,放平视角,在报道内容中突出弱势群众的主体地位,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生存现状以及生存环境,这也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应承担的责任。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应当一切为百姓着想,想百姓所想,帮百姓所需。例如,在报道贫困山区儿童时、拖欠农民工血汗钱等其他报道时,要多穿插一些与百姓相关的情节,使他们从心里感受到新闻电视媒体以及社会大众对他们的关爱。

例如,大河报记者何晖发表的《油贩子高利润已买车房》一文中,为了将“地沟油”难以通过相关技术在短时间内检测出来这一问题进行报道,记者何晖,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贩油现场,不顾环境恶劣,不顾生命安危,四处走访,了解真实情况,掌握一手资料。掀开了地沟油猖獗流向百姓饭桌的真相,报道一经发出,立刻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2]。事实证明,新闻电视报道者只有抛开自己的身段,设身处地投入到基层中去,体验群众的生活状况,才能写出更有深度、更有价值、更具吸引力的新闻报道。

2.1.2 规避个人隐私

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为了追求高收视率对其他人的个人隐私大张起鼓地报道,严重影响了其他人的正常生活。尤其在报道一些刑事案件时,报道内容完全可以将当事人的真实情况进行保密,无需披露出当事人的真实信息,新闻报道的采写过程,应当以案情为主要新闻载体,报道过程中主要揭露和宣传的是违法信息,最大程度地降低新闻报道对当事人家人所引起的隐性感情伤害。

2.1.3 制定与完善新闻报道的相关制度

好的新闻报道保障制度是媒体工作得以良性循环的先决条件。对于新闻报道的工作者来说,将人文关怀注入到新闻事件的报道当中,不仅可以扩大新闻的传播途径,还可以使新闻报道推进制度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和完善。

2.2 与生活贴近,体现社会共享价值

新闻电视媒体报道中与生活的贴近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手段,这也是现代新闻报道工作者的工作宗旨。脱离现实生活,只是泛泛而谈,这样的新闻报道已经无法将群众的眼光聚焦到新闻报道中去。反之,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报道不仅可以彰显人文关怀,又可以体现出新闻报道的价值所在,对于一些只是单纯揭露社会的黑暗,譬如报道一些犯罪过程、血腥斗殴等新闻报道中,揭露的仅仅只是社会的一种病态现象,无形之中使社会大众感觉到自己身处在一个黑暗的社会中,所以新闻报道的内容与生活贴近的同时,也要全面地体现出社会价值的所在。例如在报道汶川地震时,而对灾难的发生,人们守望相助,共同度过难关;在报道灾害的无情以及死亡惨重时,同时还要报道人们面对灾难时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态度以及坚强不屈的精神,体现出灾难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痛苦,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希望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珍惜[3]。

3 结语

据上文所述,多元化、多角度的新闻电视媒体报道在提倡保障人权的社会背景下,所彰显的更多的是人文关怀以及最为真实的人性化新闻报道。纵看新闻报道的进步与发展,它的功能不局限于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更多的是传递给人们更为人性化的、人文化的新闻报道。总体来说,现代的新闻报道传播平台不仅要增加社会责任感,还要将人文关怀精神以及科学精神有效地融入一起,使新闻报道中更加突出人文关怀,真正地做到关注民生。

参考文献

[1]佟俐.论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D].黑龙江大学,2011.

[2]宋亚静.试论报纸矿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D].广西大学,2014.

民生新闻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篇10

民生新闻兴起于江苏都市频道《南京零距离》。 《零距离》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以别的新闻及节目形态不曾有过的贴近性与观众见面后,一下子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抓住了观众的心,随后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迅速“火”了起来。除了清新的形式、真实的现场报道等要素外,《零距离》的新闻取材贴近百姓、节目主持人孟飞一述一评间透露出的人文关怀,无疑也为民生新闻“大热”添了把柴。但是,十几年后,当民生新闻发展到今天,我们也意识到许多民生新闻节目在逐步丧失自己的优势。一味追求收视率,追求最大的廣告效应,使民生新闻关注的内容趋于琐碎,降低了节目的品质和格调, 也丧失了个性和对观众的吸引力。现在新闻界已经有了一种声音,就是民生新闻更要关注“大民生”,其实民生新闻关注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表层背后应该有更严肃的命题,诸如社会公德、公民素质、公共意识等等。民生新闻不同于时政新闻,不用承担过多的宣传任务,所以民生新闻更有空间和能力去透过表象,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评判, 细心做好民生新闻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

在全国各档民生新闻中都已经有了人文关怀的体现,但是人文关怀到底该把握一个什么“度”,目前仍没有明确的标准。作为仍在民生新闻一线工作的笔者,觉得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新闻当事人的尊重。民生新闻中的“主人公”都是平民百姓,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牵动着观众的心,同时也打动着在现场采访的记者的心。尤其是遇到一些灾难性报道,突发事故的报道,记者往往会更多的关注新闻当事人心灵最柔弱的部位,在挖掘细节和感人点的同时,有时会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到新闻当事人。如在地震、车祸、矿难等灾难性报道中,面对失去亲人的当事人,记者仍在喋喋不休地询问,请他们描述事件发生时惨烈的场景,反复回忆他们心中那最不愿碰触的痛。我们认为,这样的新闻即使做得再好看,再吸引人,也不能称之为是好的新闻作品,因为它缺乏的是对新闻当事人的尊重和起码的保护。这时的记者如果静下心来,从新闻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更多地给他们以抚慰和理解,这样的新闻报道带给受众的可能会是更多的感动。在挖掘新闻资源时,记者要具有善待生命、同情弱者的情怀。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著名新闻学教授喻国明说的: “造就一篇好新闻的, 绝不仅仅是漂亮的文字, 敏锐和机巧的处理, 最重要的是一种俯天仰地的境界, 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

做为新闻人都应树立平等的意识。民生新闻的新闻当事人不仅是精英,更多的是老百姓,记者不要把自己定位为高高在上的“救世主”,而要站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对待,用平视的角度去作报道。前些年盲流、打工仔、打工妹、民工等带有歧视性的字眼流行于媒体, 后来成为大众化语言,现在我们可喜的看到这类语言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见诸于媒体。现在的民生新闻已经在尝试用不伤害感情、更加人性化的称呼,这微妙的变化,恰恰也体现出了民生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意识的加强。

在物质财富日益增加,重物质、重感官刺激和感性欲望的今天,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更要装有人文关怀,对社会现象进行理性反思,在陈述和点评过程中要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守卫我们的精神家园,通过发挥电视的引导作用,推动社会进步。以一些情感类谈话节目为例,通过深挖当事人的隐私,赚取观众的眼泪和收视率,主持人看似关切,却咄咄逼人的问话,常使嘉宾无言以对,甚至“无颜以对”。力图体现“关怀”的理念,事实上这种做法对于新闻当事人的伤害远远大于关怀。所以,主持人要本着为节目涉及到的每一个人考虑的原则,本着保护他们的原则,平和的、理性的、善意地发挥自己的舆论引导作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视台)

责任编辑:胡达古拉

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研究 篇11

关键词:新闻报道,人文关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当前新闻报道涉及的范围与所含信息量也在不断增大, 与此同时, 由于人们精力、活动范围的限制, 无法同整个外部环境直接产生接触性行为, 大多来源于传媒提供各类信息, 在此种情况之下, 新闻报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在明显增加。从一定程度上来讲, 新闻报道几近成为决定与引导人们行动、思维的一种社会调节机制, 而对于人文关怀而言, 新闻报道不失为一种主要载体, 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大多数受众所需, 优化生存环境, 提高整个社会当中的精神品格[1]。

一、概述人文关怀

西方人文主义是人文关怀的源头所在, 最早出现的人文主义可以追溯至罗马、古希腊时代, 但将其列为一个具体化的名词并予以提出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早期的文艺复兴阶段, 人文主义的含义仅仅是指人, 即为世俗教育之意, 随着这项运动的不断发展, 人文主义也在不断发展, 最终成为概括文学者人生观与世界观的主要手段, 他们肯定人存在的尊严与价值, 赞美人的力量与本性, 主张意志平等与自由, 主张解放人的个性, 与此同时也主张全面解放人的天性。就我国传统文化而言, 当中也早已有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比如孔子的“人为贵”思想, 墨子的“兼爱”提倡不分贵贱、等级, 人人平等。当前, 尽管中西方文化对人文关怀的描述很多, 但对于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具体涵义仍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 本文所谈的人文关怀, 核心仍然主张以人为本, 而就当前而言, 主要是指在不断改善物质条件之时, 也要尽可能对人的精神世界投以关注, 努力构建和谐的、适合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当中具体作用的剖析

在新闻报道当中引入人文关怀这一概念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笔者认为最为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最大程度降低媒体逐利风潮的产生。新闻媒体具有两种基本的属性, 即经济性与社会性, 然而当前, 新闻媒体利益追逐风潮越演越烈, 如果不对这种行为加以制止, 那么媒体本质就有可能发生变质危机。在新闻报道当中引入人文关怀, 是媒体体现社会属性、实现社会效益的必然要求[2]。

第二, 平衡公众个人隐私权、话语权及公众知情权。在以人为本的条件下, 公民有获取社会信息、用传媒表述自身意见与心声的权利。当前, 随着政治民主化的不断推进, 广大人民群众在表述自身意见之时拥有较高的自由度, 群众的呼声也日益得到重视, 然而在某些情况之下, 公众的话语权、知情权同新闻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相关权益也会产生一定的矛盾, 加大新闻报道当中人文关怀的力度, 可有效减少或者缓解这些矛盾。

第三, 消除或降低客观主义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于新闻报道中强调的客观性, 不仅内容必须客观真实, 而且新闻表达形式也必须客观, 比如在做雅安地震报道之时, 广大媒体的焦点同汶川地震之时就有所改变, 多将焦点集中在抗震救灾的感人画面当中, 很少将镜头直接对准受难者, 这对于灾区重建来讲, 充满了人性关爱与鼓励。

三、新闻报道中实现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文关怀?笔者将其做了两方面的分析。

首先, 怎样在新闻报道当中最大程度地突出人文关怀。在这里,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环境与生存状态进行关注, 是每位新闻从业者最基本的责任。新闻从业人员必须一切从百姓出发, 尽最大可能为他们排忧解难, 比如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留守儿童的关注, 可以使他们感受到社会与媒体的关爱。第二, 涉及个人隐私的新闻应当规避。新闻媒体有时候为了追求发行量与收视率往往会严重侵犯新闻当事人的个人隐私, 进而影响到人的正常生活, 特别是在关于法律案件等相关的新闻报道之时, 新闻采编一定不能透露当事人的个人具体信息, 必须以案件为主体, 关注事实本身, 做到在揭露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 也可对广大百姓起到教育性作用, 有效减轻新闻报道对当事人可能产生的某种伤害。第三, 建立健全新闻制度。实现媒体有效运营的前提条件即是拥有完善的新闻制度。当前, 对于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当中的具体细则, 相关部门还未制订十分完善的新闻报道制度, 新闻工作者在工作当中, 必须对日常工作加以总结, 好的现象要提倡、不好的要坚决抵制, 只有如此, 才能做到切实有效地推动制度建设的合理化与完善化[3]。

其次, 未来人文关怀的走向。这主要包括两点, 第一, 媒体清晰的自我定位, 如果没有科学的自我定位, 必将使人文关怀走入误区。从理论上来讲, 传媒充当着大众教育与引导之责, 而从实际层面上看, 由于受到经济等方面利益的影响, 媒体往往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卖点而对新闻资源进行滥用, 进而造成新闻报道缺乏人文关怀、品位缺失, 使新闻报道较为肤浅甚至有失偏颇。针对这一问题, 媒体必须摆正自身位置、明确自身定位、传递人文关怀[4]。第二, 把握受众所需。对媒体而言除了对传统物质层面上的事物加以关注之外, 更多地应将目光投入到精神层面上。由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 受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 他们的视野也不断变得开阔,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 他们更希望媒体可以对人类发展提供长远帮助。基于此, 笔者认为, 必须把握受众所需, 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温暖, 媒体不能成为发行量与收视率的奴隶。

最后, 作为引人注目的信息载体之一, 新闻传媒在报道实践当中坚持以人为本、传递人文理念与关怀是新闻媒体以及现代受众的需求。然而, 由于受到商业利益以及传统新闻观的影响, 在现代报道当中, 对人文关怀实则还缺乏一定的理解, 错位与缺失现象可谓比比皆是。新闻工作必须不断坚持人文主义原则, 将人文关怀多层次、全方面地渗透于新闻编排、采写与选题等所有流程当中, 才能切实提高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当中的地位与作用。

注释

1[1]郭军.人文关怀是气象新闻的核心理念——《陕西日报》气象新闻报道的认识和探索, [J], 新闻知识, News Research, 2012年09期

2[2]任晖.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人文关怀——以央视《新闻调查》为例, [J], 青年记者, Youth Journalist, 2013年08期

3[3]刘程, 安然.海外孔子学院网站新闻传播案例分析——以美国孔子学院为例,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2012年04期

上一篇:离心变频下一篇:两办《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