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灾难

2024-10-12

重大灾难(精选3篇)

重大灾难 篇1

在重大自然灾难后, 对受灾难损害档案进行抢救, 是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灾后受损档案的抢救, 大致要经过受损档案的挖掘、清理、转移、安置、消毒、干燥、修复、整理、保管、保护等一系列的工作环节。这些环节涉及多个学科技术, 如现代干燥技术、消毒技术、造纸技术、统计学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项目管理学技术等。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实施重大灾难中受损档案抢救修复是档案工作的重心之一。在此, 笔者对几项主要修复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1. 冷冻技术。

冷冻是制止严重受潮纸质档案腐朽、生虫、生霉的最简单易行、最有效的方法。冷冻技术的应用及时制止受损档案的损毁。如在我国北川地震后档案抢救工作中, 冷冻技术把已经严重生霉50多天, 并长出蘑菇, 处于纸张分解边缘的档案抢救了回来;它有效制止了受损档案纸张的分解, 使受损档案上大量孳生的档案害虫全部被冻死, 制止了这些档案被害虫啃噬的危险。冷冻方法的应用也有效地防止了舟曲林业局在泥石流灾难中被淤泥掩埋档案的损毁, 制止受损档案纸张的生霉, 以及受损档案纸张的分解、粘连, 为下一步抢救做好了准备,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档案真空干燥技术。

干燥是对灾难中受潮、受水浸泡档案抢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的是除去那些多余水分, 防止档案霉烂;防止档案害虫繁殖;防止档案纸张降解的一个重要工作。真空干燥是能够除去湿档案纸张中多余的水分, 又不损伤纸张和字迹的最佳方法。北川地震受损档案、舟曲泥石流中林业局被淤泥掩埋档案由于被水浸泡时间长, 使得档案纸张机械强度下降, 纸张中的胶被浸出, 霉菌的生长繁殖还产生了大量分解纸纤维的有粘性的酶。若采用常用的晒干、晾干或热风干燥, 都会使它们变成“档案砖”, 造成永久性损害。为了把这些受损档案抢救回来, 抢救人员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 研制设计出用于抢救这些受损档案的专用真空干燥设备, 这一设备是用环氧乙烷灭菌器改制而成的。在环氧乙烷灭菌器上增加两台用于提高柜内真空度的真空泵, 使柜内压力可以降低到610 Pa左右;由于在真空环境下几乎没有热辐射, 为升华能的供应设计了板式换热器阵列支架, 既能给真空柜内以传导的形式供应水分升华所需要的能量, 还能支撑潮湿档案平层摆放, 不受挤压, 四面都有水升华的空间。为了控制升华能传导速度, 抢救人员还在板式换热器上用不锈钢丝筐摆放档案, 减小档案与换热器的接触面积以达到档案6面升华速度一致的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升华能供应速度, 抢救人员还把水换热改为气流换热经改动后的设备, 升华能供应速度和供应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使湿档案中冻成固态的水分有足够的能量升华, 固态的冰又不化为液态, 有效地防止了湿档案又粘在一起。

3. 环氧乙烷和臭氧消毒技术。

被灾难损坏的档案被干燥后, 还需要进行灭菌、消毒和杀虫。因为这些档案受灾后滋长了霉菌和害虫, 甚至还可能沾染了一些致病细菌或病毒。环氧乙烷和臭氧消毒技术的成功应用, 使受到掩埋、潮湿、雨水浸泡而生霉、生虫、生出蘑菇的档案和那些可能受到遇难者腐尸污染的档案, 得到了彻底的消毒, 从而消灭了沾染、生长在受损档案上的霉菌、害虫甚至疫源病菌。

4. 档案字迹显现恢复技术。

重大灾难中受损档案的字迹恢复, 现已成为一个较大的难题。在被损档案手写文件中的蓝黑墨水字迹、纯蓝墨水字迹、红墨水字迹、圆珠笔字迹、复写纸字迹、印油字迹、针式打印机字迹, 在被水湿或浸泡后, 都会出现字迹褪色现象。特别是被水浸泡后的档案, 形成字迹的书写材料中显色成分被水漂走了一大部分, 用化学方法恢复字迹效果已经不明显了。针对这一情况, 专家组采用化学专业中鉴别物质的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取得漂走字迹材料褪色档案的纸张和字迹的红外光谱, 利用波谱数据设计出一套用于漂走字迹材料褪色档案字迹显现的技术、设备。

5. 无氧充氮密封的档案包装技术。

档案真空充氮包装机是为预防灾难发生时对档案造成破坏而开发研制的一种用于档案保护的专业设备。在常规情况下, 也可有效地减缓档案文件制成材料的老化速度, 有效防止霉菌、害虫、空气污染、潮湿对档案造成的损害。档案真空充氮包装, 是将档案文件装入气密性强的复合膜专用档案袋内, 放到档案真空充氮包装机上, 抽出袋内空气, 使档案袋内空气压力降至接近800Pa的高度真空后 (1标准大气压=101 330Pa) , 再充入氮气, 至袋内氮气压力与档案包装外气压力相同后, 将其密封。档案袋内抽真空后充入氮气, 可以防止档案真空受压变形。档案袋内氮气压力就与保存环境的空气压力相同, 也防止了档案真空包装袋内的氮气外泄。档案原件保存环境到达了基本无氧, 可以有效地减缓档案文件制成材料的老化速度。

参考文献

[1] .潘永康.王喜忠.刘相东.现代干燥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2] .徐成海.张世伟.关奎之.真空干燥[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3] .宋新民.李金良.抽样调查技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重大灾难 篇2

关键词:重大灾难新闻报道,出镜记者,科技传播理念,特殊设备,专业知识

1 重大灾难新闻报道概说

1.1 重大灾难新闻报道的特点

重大灾难新闻报道, 顾名思义, 是对重大灾难事件进行的报道。

孙元明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特点和特殊功能》中, 归纳了突发事件报道中信息传播的4个特点:1) 危机发生初期, 传递渠道多样, 方法灵活, 方式多样;2) 传播格局多元化, 呈现波形发展的态势;3) 剧烈性和难以控制性;4) 影响力强、涉及面广、持续性长 (1) 。

参考以上四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特点, 笔者总结出重大灾难报道的如下4个特点:

1) 在重大灾难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中, 媒体的报道始终面临与谣言角力的过程, 尤其是在重大灾难事件的肇始阶段;

2) 对重大灾难事件信息的传播, 呈现出报道框架多样化的特征, 其引发的舆论多元化特征相当明显;

3) 特别注意大众传媒对舆论的引导作用, 以免形成大规模恐慌和骚动;

4) 由于报道题材具有重大性、连续性、复杂性, 所以报道方式多为连续报道、深度报道、系列报道。

1.2 重大灾难新闻报道的功能

重大灾难新闻报道的功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赵士林的《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认为, 重大灾难新闻报道既有社会层面上的“社会政治功能”、“社会经济功能”、“培养公民的危机意识功能”, 也有政府层面上的“提高政府危机意识”、“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促进政府的廉洁高效”功能。从公民层面上看, 重大灾难新闻报道可以“提高和培养公民的理性”、“提高公民对危机的应对能力”, 同时是“公民自我保护的必要条件 (2) ”。

笔者认为, 重大灾难新闻报道的功能可概括为:

1) 潜伏期的预警功能。真正敏锐的媒体常可以通过自己的冷静观察和理性判断, 发出及时、正确的报道, 提醒社会危险的临近, 从而使得社会各界特别是危机涉及领域的政府管理部门能够及时采取对策, 避免危机的爆发或减轻危害的程度;

2) 爆发期的认识功能。透过灾难新闻传播引起人们对自然规律和人类活动再度、深度认识, 避免重蹈覆辙;

3) 爆发期的告知功能。媒体通过在报道中及时提供有关重大灾难事件的全面信息, 向受众呈现灾难事件真实可靠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消除受众恐慌心理, 避免谣言传播, 维护社会稳定;

4) 扩散期的协调功能。重大灾难事件发生时期是一个非常态的时期, 政府应对措施的有力实行, 需要公众的理解、配合, 此时媒体的报道、解释和引导便成为增进公众了解、促使行动一致的导航员。同时, 媒体的批评监督也有助于及时揭露和惩戒灾难事件发生时出现的各种违法违规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5) 消退期的反思功能。重大灾难事件逐渐平息之时, 通过媒体报道可以探寻重大灾难事件爆发的原因, 反思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 总结政府和公众在应对危机中获得的经验, 推动后续正确决策的制订与施行。

2 重大灾难新闻出镜记者报道的特质

2.1 出镜记者进行现场报道的特点

论及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特点, 不能脱离电视媒介自身的特质。

电视是声画合一的传播媒介, 观众可以通过电视画面直观地看到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电视画面以电子、数字等手段记录与真实时空同步的生活原始形态的形象, 它包括生活中真实的时空、声音、形象、运动和过程等原始素材 (3) ”。由于电视新闻具有“同期声”这一要素, 电视画面既可以单独存在, 独立实现有效传播, 也可以充分与旁白述评和人工音效相融合进行传播。何志武、石永军编著的《电视新闻采写》中认为, “电视画面所具有的纪实性、直观性、动态性、审美性、参与性等特点, 能体现时间、空间、对象的三位一体 (4) ”, 这正是收音机广播和报纸、杂志所不具备的优势。

此外, 电视媒介又具有线性传播的特点。线性传播是指“电视传播按时间流程依次播出节目, 每个节目的图像和语言也是逐帧逐句呈现 (5) ”。排除重播形式, 以一次单独的电视节目播出而言, 这种线性传播具有不可逆、不可重复性, 受众既不能像读书读报那样, 读读停停, 或由尾及首随意跳读, 也不能像收看网络视频那样, 自行决定播放进程或反复收看。

电视媒介的这两种传播特点, 使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 在思维方式、工作流程和表现形式上, 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也面临和其他报道形式所不同的独特要求。

2.2 出镜记者进行现场报道的要求

2.2.1 电子采集手段

相比于文字记者的“笔记本+笔”、收音机广播记者的“录音机”、“录音笔”, 电视记者出镜采集信息的设备更为先进和复杂。他们的工作仰仗于一整套电子采集、存储、传输设备, 包括摄录机、话筒、灯光等起码的技术手段, 逢直播或报道重大灾难新闻, 还可能动用转播车、卫星传输系统。这要求出镜记者必须适应电子化采集手段, 熟知与之相匹配的各个技术环节, 最终完成电视采访。

2.2.2 团队化的工作方式

协同工作和采摄分工, 是电视记者区别于其他媒介记者的突出特点, 因此和文字记者的单打独斗不同, 出镜记者面临的是团队化的工作方式, 必须特别强调集体协作精神, 在工作中要熟悉和有意识地顾及团队其他人员的工作, 这包括以下3点要求:

最基础的要求是坚守自己的位置。出镜记者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职能所在, 在集体采访报道中, 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扮演出镜采访报道的角色。

在此基础上, 出镜记者还要熟知团队其他成员的职责, 具有一定的摄像意识和编导意识。正如美联社总编基思·富勒所比喻的那样, “记者好比职业球队队员, 不仅仅必须站到自己该站的位置上, 还应该知道其他每一个队员应站的位置。记者也好比一个职业歌剧女高音一样, 必须了解自己的声音和其他歌手的声音 (6) 。”“作为一个出镜记者, 如果不熟知画面, 不懂得拍摄技巧, 可以说是不称职的 (7) ”, 因为其无法去调度和组织采访、报道。比如, 出镜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时, 要顾及自己能否被摄录记者捕捉到, 是否有利于其选择合适的画面, 是否便于声音的采集和光线的调节等技术层面的问题。某记者谈及这个问题时指出, “要时刻记得摄像是你的一部分, 有时甚至是你的救星。不要只顾语言的逻辑, 而疏忽摄像的画面逻辑。要时刻问自己:我这么说, 让摄像怎么拍?让编导回头怎么编 (8) ?”

而更高层次的要求, 是出镜记者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 担负起领导职责。重大灾难新闻的现场报道通常是直播, 这意味着常态新闻报道中“领导审片”的环节在此处被省略, 出镜记者直接成为“把关人”。

2.2.3 蒙太奇式的思维方式

蒙太奇, 法语Montage的音译, 原意是指建筑业的“装配、构成”, 后被引入电影、电视创作领域, 成为了“画面组接”的代名词。对于出镜记者的电视新闻报道而言, 蒙太奇思维贯穿于记者工作的全工程——开始于记者的采访、报道构思之中, 体现于记者的拍摄方案或节目台本上, 最后完成于编辑台上。

首先, 在确定报道主题的过程中, 出镜记者便开始了蒙太奇思维, 与摄影记者讨论决定选择什么样的画面来说明主题、表现人物。其次, 在拍摄过程中, 记者要特别注意面对摄录机镜头时, 介绍一个画面要说明什么、介绍多久、遇到突然变化时怎样变更自己的介绍, 使之与正在拍摄或将要拍摄的画面有机贴合。最后, 出镜记者在作为拍摄对象展开报道时, 还必须考虑后期编辑的剪接工作, 注意画面与画面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 时间顺序和空间活动的展现是否合乎逻辑, 有经验的出镜记者还会注意保留十分必要的起幅和落幅。

2.2.4 口语化的表达特点

某记者曾于2009年5月22日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讲座上谈到, 面对“出镜记者”和“演播室主持”双重身份的切换, “在现场”和“在演播室”的语言样态是截然不同的。出镜记者必须做到平易简练的口语化表达, 所谓“是真佛只说家常”。这不仅有助于出镜记者贴近观众, 也便于观众了解现场繁复的内容 (8) 。

口语化的表达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是句式短小, 用词简单, 少用有歧义表达和复杂的句式, 干净明了更要言之有物。遇有复杂的情况, 出镜记者还要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解释清楚。

二是与演播室主持词和解说词相比,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语言可以是零散的、碎片化的, “看到什么, 就说什么”, 不必追求完整。

在电视传播和电视节目构成符号之中, 图像是基础, 出镜记者的语言须臾不可脱离于图像。这时记者的报道往往是跟随画面指引而展开, 在画面内容表现得比较充分的情况下, 记者的语言甚至可以只是一两个碎片化的短语, 对画面内容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即可。

三是出镜记者的报道一般只涉及当下, 不涉及背景回顾和未来展望;重在形象性, 不重抽象性;不求分析深刻, 但求介绍明晰。

由于电视节目线性传播的特点和声音对画面的高度依赖, 出镜记者必须在看到某一具体画面的第一时间, 展开对这一画面的介绍, 否则画面转瞬即逝, 记者的介绍滞后于画面, 便会造成声画不对位。这种声画不对位, 或给观众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或使其在接收信息时遗漏重要的细节。因此, 有经验的出镜记者总是能在报道时恰当地提醒摄录师和观众关注值得注意的场景, 对于特别重要的细节, 甚至不惜再三重复。这位记者在介绍自己在汶川地震中进行出镜报道的经验时曾谈到, 遇到重要的内容, 要通过诸如下面的语言大胆指挥摄像、提示观众, “我们请摄像师傅再给……一个镜头”、“好, 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的画面, 大家注意左下方那个小红点, 那就是……所在的位置”。而对于现象深层原因的解释说明、背景知识的交代或事件发展的预测等, 出镜记者一般不在现场报道中涉及, 多数情况下交由演播室主持或解说词来完成。

四是出镜记者的语言一般只承担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介绍功能, 不承担结构上的转场功能。在现场报道中, 尤其是直播的现场报道中, 出镜记者站在镜头前的每一秒钟都十分宝贵, 在这宝贵的出镜时间里, 记者更多的是聚焦于内容本身, 需要完成对有实际意义的现场事件、情景的介绍, 至于结构过渡和转场功能, 则由演播室主持人来完成。

2.2.5 综合表现力

电视声画结合、视听兼备, 是最具综合表现特色的传播媒介。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综合调度声音、文字、画面等多种表现因素, 使得报道和采访不仅真实感强, 可信度高, 而且富于现场感, 有利于引导受众参与, 唤起受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正因为电视传播具有综合的表现因素, 感染力远远强于其他媒介, 出镜记者在进行重大灾难事件的现场报道时, 更应该关注新闻伦理问题, 比如避免介绍过于血腥的细节, 调集情感要素时必须有节制。

2.2.6“现场”与“镜前”带来的更高要求

出镜记者进行采访、报道工作时, 身在新闻现场, 曝露于镜头前, 而“现场”和“镜前”这两个空间特点, 给出镜记者的工作, 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

由于出镜记者置身新闻事件现场, 较于演播室主播, 他们对信息的占有往往直观而不够全面, 经常是深入一点, 不及其余。而现场事件频发的紧迫性, 又要求其做出反应、发表议论, 均在刹那之间, “原生态”的自然流露多, 刻意准备后的谋划少, 这对出镜记者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 与旁白解说相比, 出镜记者呈现在镜头前, 作为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 其言论和举止更受观众关注, 被认为是媒体态度和立场的代言人, 一旦其出现错误, 很难有机会补救和挽回 (对于直播报道中的出镜记者而言, 这点体现得更为明显) , 这正是为什么学者和普通观众在此次汶川地震报道中, 对出镜记者的批评颇多的原因之一。

2.2.7 重大灾难新闻报道中对出镜记者的特殊能力要求

重大灾难新闻非常态的事件现场和客观条件, 对出镜记者提出了远远高于常规新闻报道的要求。除了常规新闻报道中所需要具备的敏捷思维能力、流畅表达能力、敏锐观察能力和精准提问能力外, 一个优秀的灾难新闻出镜记者还需要具备一些特殊的素质和能力。

一是对特殊设备的调用意识和使用能力。以此次汶川地震报道为例, 在山崩地裂、路断桥塌、通讯中断的情况下, 出镜记者应能根据新闻现场的客观条件和报道需求, 果断地选用合适的通讯和转播设备。这首先要求记者对前方情况有富于前瞻性的把握和判断, 在前往报道现场之前就能有意识地要求配备和携带相关设备。某媒体记者因在地震发生第二天, 从聚源中学返回成都市的酒店向电视台发回新闻, 被称为“逃兵”并广遭鄙薄。对此她的解释是:聚源中学通讯完全中断, 没有可以发回新闻的设备。而与其同时赶到聚源中学的凤凰卫视记者, 却借助小型便携式卫星传输设备, 向电视台传回了很多有价值的新闻。因此, 该记者对于前方困难的估计不足与准备不够, 也是造成她招来骂声一片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又如5月29日, 某媒体记者乘坐成都公安局的“动中通”卫星直播车从平武县前往文家坝, 即时展现了沿途的情况, 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和行进感。这辆经过改装的卫星车在车顶、车体前后左右各装配了一个摄像头, 车内有两路信号, 其中一路可车外移动拍摄, 这种转播效果远非固定机位转播可比。这再次提示业内人士, 出镜记者灾难新闻报道在技术操作层面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选用何种设备、如何利用设备, 也是值得动脑筋的问题。

二是报道样态和表达方式的合理选择和运用能力。出镜记者要根据现场条件、事件情景、新闻当事人的不同特点, 选择多样的报道样态和表达方式——是站桩式的报道还是移动式的跟拍;是短平快式的提问还是铺陈式的叙述;是借助道具式的说明性呈现, 还是依托细节的故事化讲述, 等等。

三是对新闻事件的深层解释能力。新华社新闻研究所陆小华老师曾指出, “电视现场直播报道的深层影响是如何体现的, 可以说体现在对现场的把握, 对人们关切的现场画面以及事件关键信息的提供, 更可以说体现在对事件原因、意义、影响的解析, 对现场隐含信息的分析, 对重大措施的价值与影响的阐释上。这种解析、分析、阐释, 总体上, 是传媒解释能力的集中体现。体现好解释能力, 才能更好地挖掘现场、事件、措施等等信息的价值 (9) ”。

当然, 在汶川地震这样状况复杂的重大灾难直播报道中, 对新闻事件的解释和分析、评价主要是由演播室主播完成的, 但这不意味着记者便不需要对新闻事件的深层解释能力。按照陆小华的观点, “电视现场直播报道, 总起来看, 恰恰是一个报道与评论相结合的报道模式, 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报道。这其中, 不仅选择现场地点、选择连线人物、选择报道主题、选择内容重点等等本身, 就赋予其一种价值观与观点, 就是在做无言的评说;而且, 在现场直播报道中, 主持人与现场出镜记者, 也会在报道中加以点评 (9) ”。

出镜记者对新闻事件具备深层解释能力的前提是, 占有和掌握足够多的现场情况与背景资料, 其中“背景资料”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专业知识和技能, 特别是其中的实用知识、实用技能。像汶川地震这样的特大地质灾害, 它可能造成哪些次生灾害?在进行救援或等待救援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记者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报道?这都是需要掌握的。否则, 对出镜记者来说, 轻则报道失当、引人诟病, 重则可能危及报道对象和自身生命安全。这方面的例子不在少数:

在2008年5月18日《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节目中, 某媒体记者采访汶川的一个野战医院, 这个野战医院是由第三军医大学的医生们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设立的。该记者穿上手术衣进入帐篷, 就同样两个问题翻来覆去采访正在紧张手术的医生们, “现在这个伤员是一个什么样的伤情”, “那你们对他实施什么样的救治”, 还在采访时无意触碰到了已经消毒完毕的医生, 医生终于怒不可遏地大喊:“你把我搞脏了!”许多人在看了这段采访后, 大骂这位记者“粗鲁”、“野蛮”、“无良”。其实, 犯错并非出于故意, 而是源自无知——一方面, 他没有意识到在斯时斯地一件无菌手术衣是多么珍贵不可浪费;另一方面, 他也不知道在无菌手术室里, 是不能随意接触已经完成消毒者, 污染其手术衣的。

在2008年5月14日22点38分的地震直播节目中, 主持人连线了在灾区采访的记者, 当问到记者聚源中学的救援工作进行程度时, 记者竟回答说“救援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这种不负责任的回答, 引起主持人当场质疑:“刚才我们在演播室里面采访了专家, 他说在震后的72个小时都是黄金救援期, 你为什么说已经接近尾声了呢?”

没有新闻现场报道经验的她在表达自己的感性判断, 而非客观理性判断。关注直播的朋友都看到了, 其实在早期被废墟掩埋较浅的幸存者得救之后, 在小山一样的废墟下寻找到一个生命讯息是一件艰难的事, 而现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紧张激烈, 没有场面上的张力, 而是内心的紧张与行动上的细致。这就是当时现场的情况。显然, 这位记者用个人感性的判断“接近尾声”来概括这种情形是犯了严重错误。可惜, 当主持人进一步追问, 她没有抓住机会弥补反而更加慌乱。但错误的表达并不是源于内心的冷漠, 而是缺少知识储备和现场经验 (10) 。

笔者认为, 该博客对这位记者的辩护是说得通的。2008年5月14日尚属地震爆发的初期, 许多名词、概念记者和公众都不了解 (包括“堰塞湖”这个概念, 相信如果不是汶川地震之后媒体大规模对其介绍, 绝大多数人可能闻所未闻) , “黄金救援72小时”的概念, 当时的这位记者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要知道, 深入灾难事件中心的记者不比演播室主持人消息来源广泛, 他们和灾民一样, 很多时候身处信息和知识的盲区。所以主持人知道的概念记者未必知道, 甚至当广大电视观众通过收看节目熟知了这一概念时, 这位记者仍有可能毫不知情——在重大灾难事件初期紧张忙碌的救援现场, 怎么可能有专家气定神闲地对她侃侃而谈, 解释什么“黄金救援72小时”呢?

当然, 能够理解该博客对这位记者的辩护, 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原谅她的无知——身为灾难报道的记者, 对一些起码的专业术语、相关知识, 还是应该做足功课, 有所了解的。

出镜记者在进行灾难新闻报道时, 必须做好充足的先期准备, 掌握必要的相关知识, 并以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具体采访行为, 不给灾区工作“添堵”、“添乱”。甚至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 掌握这些知识的记者也能变成救灾人员的得力助手, 协助其完成简单的救援工作。笔者认为, 进行灾难新闻报道的记者至少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一是相关专业知识的准备。记者对要报道的灾难事件、特别是自然灾害事件的特点、发生机制、后果、关联性有所了解。某些灾难新闻报道的记者由于长期从事某一专门领域的灾难事件报道, 已经成为该领域的半个“专家”。大部分的记者即使不能做到这一点, 也至少应该学做“一日专家”或速成的“业外专家”, 不要在展开采访时让被采访的专家为向记者解释基础概念而浪费过多的时间。

重大灾难 篇3

3月11日下午14点04分, 也就是大地震发生19分钟之后, 央视新闻频道在新闻直播间通过滚屏字幕播出日本发生大地震的消息。14点05分演播室插播最新消息。14点17分即连线驻日本记者, 播出日本地震画面, 并报道了中国地震台网正在会商、稍后连线的消息。一直到18点, 日本强震的直播窗口始终打开, 对地震灾情持续直播。在央视新闻频道的东日本地震报道中, 比较注重新闻的新闻价值, 强调公正, 平衡和客观。央视对日本地震事件的报道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 2011年3月11日至2011年3月13日, 新闻频道收视份额为4.186%, 明显高于往年相同时段。

一、现场直击灾难事实, 注重新闻性, 避免过多煽情色彩

用现场直击的方法及时迅速的报道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等的完整过程。在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里大量的插入NHK直播的日本地震的画面。NHK的报道特点是“有信息量却不侵犯个人, 有数据不煽情, 有各种提示却不造成恐慌。”所以会注重事件的冷静客观, 和还原灾难最真实的情况。而新闻频道在报道自己台里的记者采访的新闻时也仍然是强调现场和新闻事件的新闻特征, 很少有再出现汶川地震的报道中一系列打动人心、催人泪下的感人场景了。

从3月11日到3月17日, 央视新闻频道打破原有固定栏目编排, 从21:30到零点, 利用“新闻1+1”和“环球视线”的创作团队, 制作连续两个半小时的特别节目。由于打破了栏目的概念, 使整个时段的报道内容完整、风格一致, 呈现出不同于常态节目的深度和现场感。在白天时段中, 平时固定的栏目时间也被打破, 全天候直播, 随事态发展随时跟进报道内容。

二、接近性原则重点关注中国在日救援及华人安全, 并扩展视角关注民情

本人研究了从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至3月31日的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节目发现这半个月里关于日本大地震的1088条新闻 (只看新闻标题) 中, 其中与灾情本身有关的有892条, 与中国救援有关的有77条, 与国际救援有关的有14条, 与在日华人安全有关的有67条, 与专家解读有关的有38条。从这个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和灾情本身相关的新闻之外, 剩下的这几类新闻中, 与中国救援和在日华人安全有关的新闻条数所占的比例达到了73.5%其中中国救援占到了39.3%, 在日华人安全占到了34.2%。

如在《新闻直播间》3月13日的新闻中有连续的几条新闻先后都是报道中国救援队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即将飞赴日本重灾区”、“中国使馆工作组抵达重灾区”、“日本大地震特别报道: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东京”、“中国国际救援队已抵达日本”。在这几条新闻之前, 即中国国际救援队快要赴日时还在播出了“中国国际救援队走过的十年历程”。

再如同样《新闻直播间》3月16日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全力搜寻幸存者”这则新闻中有这样一段配音:。由于当地供水短缺, 救援队员们的脸越来越黑, 不是因为阳光强烈, 而是因为他们抵达大船渡后只能“三不洗”, 队员们在抵达灾区后没有洗过脸, 没有洗过脚, 也没刷过牙。为了不让家人担心, 很多救援队员到日本执行任务并没有告诉家人。

而在3月19日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周刊》的题目为“大地震的微记录:别让灾难带走希望”的日本大地震特别节目中, 在这一期节目中所谓的“微记录”就“微”在节目以记者找到的亲历地震的几个在日华人 (王洪喜、孔晓楠、王燕、旅日作家萨苏等) 口述整个地震和海啸的过程为节目的线索, 通过他们的视角来关注整个灾情本身。整个节目分为“灾难降临”、“平安信息”、“辐射阴影”、“紧急避难”、“跨越灾难”这五个环节, 一步步深入, 从对灾情的关注到对于民情的关心, 再上升到一种对于民族的、人类的灾难的思考。

三、注重专家解读, 开始强调防灾知识的宣传

3月11日下午16:40,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进入新闻频道的直播室, 向人们介绍地震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这样的解读一直持续到到晚间“东方时空”和“环球视线”时段。从上面的数据也可以看出, 在《新闻直播间》里除了对于灾情的报道外, 专家解读占到剩余几个类别的19.4%。

从孙士鋐开始, 央视的评论员和专家智库系统也启动应急机制。与以往不同的是, 本次特别报道的嘉宾并非由各个栏目自行邀请, 而是统一由央视新闻中心评论员组负责组织。评论员组不仅负责专家的发掘和联络, 还负责接待和内容提供, 有效地解放了各时段节目和栏目的压力。从地震发生开始, 央视新闻频道一共邀请了地震监测、日本政经、核安全、地震救援、海啸预警等领域十几名专家, 实时关注前方动态, 及时做出权威解读。在新闻频道, 访谈时段从“朝闻天下”一直贯穿至“午夜新闻”, 实现了专家解读的全天候无缝连接。

纵观中外新闻发展历史, 灾难性报道一直是新闻活动的焦点, 在新闻报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如果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中不能有所作为, 那么, 媒体就失去其本身的功能与作用。自然灾害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在灾害发生的时候, 人们需要大量的信息来指导判断, 以便采取正确的应对灾害的措施, 新闻媒体有责任满足人们的这种基本需求。因此电视媒体作为媒体中的主流形式之一, 对灾害的紧急报道具有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它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对正在发生的灾害进行同步报道, 尽最大可能地为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迅速提供准确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高梅.王艳萍.《央视汶川地震报道解析》.《东南传播》.2008年第6期.

[2]白楠.《新闻专业主义视野下的电视灾难新闻研究——以央视汶川地震直播报道为例》[D],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 200905.

[3]焦彦艳, 《电视灾难报道的情感信息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新闻学.201005.第40页.

[4]穆素华.张士峰.《日本地震:电视“快反”报道的创新实践》.《中国记者——焦点》, 2011年4月.

上一篇:大学生基本状况漫谈下一篇:英语教学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