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性突发事件

2024-08-12

灾难性突发事件(精选10篇)

灾难性突发事件 篇1

摘要:突发事件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点, 纵观2013年至今, 雅安地震、厦门公交纵火案、马航失联等一系列灾难性突发事件频发, 面对这些事件, 媒体该如何报道?本文通过分析这些灾难性突发事件的媒体报道, 指出了媒体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突发事件,媒体报道,应对策略

灾难性突发事件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避免的, 对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报道不仅是对媒体综合报道能力的考验, 也能体现出它对公众和社会的责任感, 更是它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的关键所在。然而, 当灾难性突发事件发生时, 由于种种原因, 媒体往往不能够准确报道, 导致类似事件重复发生。

一、媒体报道灾难性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灾难性突发事件是指人们难以预测或未能预测而突然发生的某种具有灾难性的客观情况或事件。按其性质可将其分为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 前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天灾”, 主要包括:地震、暴风雪等。后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祸”, 例如中石油青岛爆炸案、厦门公交纵火案、马航失联等。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媒体报道灾难性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1. 报道速度不及时, 使得受众引爆信息。

在“新媒体”跻身“信息发布主渠道”的今天, 传统媒体时代受众“被动获取信息”已经变为“受众主动搜索、选择和发布信息”。但由于受众自身的专业局限性, 进而导致信息发布碎片化, 这就需要新闻媒体面对灾难性突发事件应当第一时间详细、专业化报道,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最大限度地降低受众恐慌心理, 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在具体的新闻事件中, 因媒体未及时报道导致受众引爆信息的案件不胜枚举。例如2014年2月27日发生的贵阳公交纵火案, 最早披露该事件的就是网友通过微博发布的照片, 事件发生12小时仅在贵阳市人民政府网站上看到了一则名为《通报》的93字消息, 没有看到贵阳市相关媒体对该事件做出相关报道。我们不仅要问了, 这么大一起灾难性突发事件为什么当地主流媒体未在第一时间进行及时报道?显然这则93字的消息并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2. 内容浅层次化, 导致报道形式“同质化”。

当前许多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报道多停留在“一事一报”的肤浅层面, 只停留在事实的表象和细节上, 而不能够对其背景、相关事件或现象、发展情况及未来影响等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大部分新闻媒体在等待和观望, 等待通知, 等待通稿;对于那些持续发酵的热点事件, 很少有媒体跟进调查, 最多只是对已有报道进行汇编综合, 署上自己的名字。这就使得不同媒体对同一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千篇一律, 缺乏独家视角、独家切入形式和独家表现形式等。例如, 媒体在报道厦门公交纵火案时, 未对那些或死或伤甚至是失踪的17名高考生进行追踪报道, 受伤的高考生能否像政府说的那样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些失踪的8名高考生究竟去哪儿了?大多数关于事故的报道千篇一律, 均为“厦门公交爆炸, 事故导致47死, 34伤,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还有类似公交车纵火案早在08年成都就发生过, 最近又发生了贵阳公交纵火案, 如此高频率的灾难事件, 如此大的伤亡人数, 媒体是否应该总结最近几年类似的公交纵火案, 并进行专题报道, 分析事故原因, 引起政府部门重视进而改善公共交通环境。

3. 报道过分关注点击率, 缺乏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我国报道, 尤其是灾难突发事件报道中最欠缺的思想认识。因为灾难是相对于人而言的, 灾难面前人是脆弱的, 但同时又是强大的。在灾难面前人如何显示他理智沉稳的一面, 如何显示他们的情感与关怀, 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而在我国的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中, 多数媒体为了引起受众注意, 仅仅在死亡人数及灾难的破坏性上大做文章, 很少从人、和受害者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报道。例如, 关于2013年6月发生的厦门公交纵火案的报道, 事故发生当天, 共有12家媒体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 但是文章标题大同小异, 事故第二天, 相关报道都是与事故原因有关……然而, 众所周知事故发生在6月7号正值高考第一天, 公交车上一共有17名高考生受到影响, 然而却没有一家媒体从高考学生及家长的视觉进行报道, 从而抚慰学生及家长绝望的内心, 尤其是逝者家属的心。人文关怀被称为是“人类苦难的抚摸者”, 死伤者固然值得关注, 但关键是那些参加高考的学生, 十几年寒窗苦读却因为一场事故瞬间化为乌有, 媒体或许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

二、未来媒体如何报道灾难性突发事件

在新媒体环境下, 对灾难性突发事件处理的首要原则是及时性原则。那么, 灾难性突发事件来临时, 媒体究竟应该如何报道, 本文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

1. 第一时间主动引导舆论, 避免受众引爆信息。

首因效应, 即第一印象, 作用最强, 持续的时间也长, 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具体到新闻报道中来讲, 新闻媒体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发布信息, 就会使得媒体、官方的权威信息深入内心, 占领舆论高地, 使得流言蜚语和小道消息毫无用武之地。新闻媒体如何才能第一时间主动引导舆论, 本文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第一时间接近信源, 对于灾难性突发事件来讲, 信源及事发现场, 深入现场是获取真实信息的前提。二是第一时间报道, 媒体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 不仅能够消除受众恐慌心理, 同时也是媒体责任的体现。三是第一时间跟进解读, 灾难性突发事件一经报道立即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受众会关注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的进展情况及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等。

2. 重视灾难性突发事件的后续报道, 注重报道的“思想性”。

灾难性突发事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后续报道就是对其进展情况的连续报道。如果说“第一时间”报道解决的是五个“W”中的四个:“when” (时间) 、“where” (地点) 、“who” (人物) 、“what” (事件) 的话, 那么在后续报道中除了要继续介绍新的情况外, 还要解决“why” (原因) 。然而我国媒体对灾难性突发事件的后续报道在范围上仍然缺乏延展性, 报道的着眼点局限于对事件本身的纵深向的关注, 但是对事件引发的连锁影响和变革却缺乏纵向发掘, 缺乏有思想的报道。新闻媒体如果能够对相似的灾难性突发时间进行专题深入报道, 纵向报道, 深刻分析事故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应对事故再次发生的应急预案, 相信一定会减少灾难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 提高受众应对灾难性突发事件的警惕性, 避免重蹈覆辙。

3. 树立责任意识, 增强人文关怀。

在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体现人文关怀是媒体的责任所在。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竞争的焦点之一, 关注灾难中人的命运是突发事件报道的着力点, 尤其是灾难性突发事件中的弱势群体, 关注他们不仅是每一个新闻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往往是媒体最好的报道主题之一。媒体报道此类灾难事件的根本目的是给大众以警醒及引起对事件发生原因的思考, 以达到“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的效果。然而, 多数媒体为了赢得受众关注度, 利用灾难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在进行报道时毫无顾忌地展示受害、受难者的遗体以及残酷、血腥的场景, 给受害者及家人带来了更大的伤害。在突发事件中, 媒体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还需要新闻工作者有很强的洞察力和敏感度。

总而言之, 只有内化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 才能赢得受众信任, 从而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建国.关于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报道[J].新闻爱好者, 2002, (3) .

[2]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3]刘晓红, 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M].中国电视出版社, 2001.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5]苗蓉.论新闻谋体在突发事件中的社会责任[J].新闻知识, 2007, (6) .

[6]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4.

[7]苻健.我国灾难性报道全媒体应急方案[M].江西日报社, 2013.

[8]张爽.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的完善策略及发展趋势[J].传媒观察, 2010, (5) .

[9]金佳宝, 奚立明.网络媒体, 如何实现第一时间引导[J].新闻实践, 2007, (3) .

灾难性突发事件 篇2

宁愿跳楼死 不愿尝试逃生

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公寓住户在逃生过程中,却出现一幕幕匪夷所思的场景。

公寓起火后,不少人不选择逃生,却选择爬脚手架,陈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事发时,她刚午睡起来,迷迷糊糊地,她闻到很浓的烟味,意识到起火了。她的第一个反应是打火警119,可电话已经不通了,火势越来越大。

“火星飞到哪里,哪里就烧起来,当时我被四面包围了。”她回忆起火灾的情景时说。“当时我就觉得,既然等着被烧死, 还不如跳楼。”

于是,她爬上了窗外的脚手架,幸好被消防官兵及时救了,不然随时有坠楼的危险。

当天,和陈女士一样,选择爬脚手架的住户不少。

次日,《环球时报》英文版就刊登了一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三位老人攀爬在脚手架上,很无助。

惊慌、盲从心理最不可取

“这是典型的由于惊慌导致的非理性行为。”何鸣博士分析,“惊慌就是恐惧心理延续后产生的在思维上混乱、情绪上极度波动的心理状态,从而在逃生时,导致一些不合理的非理性行为。结果经常是不幸的。例如有的人面对浓烟不知所措,从高楼跳下而丧生;见了大火,只顾向相反方向奔逃,而不管对面是否是死路;明明走楼梯安全,却觉得电梯逃生速度快,逃进电梯等。”

何鸣博士表示,惊慌开始时一般只是个人非理性行为,但由于惊慌恐惧心理带有传染性,很快会波及众人,非常迅速,常常会导致不可抑制的恐惧心理,进而诱发其他人的盲从心理,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和更大的伤亡。盲从心理是指在惊慌恐惧中,不知所措,失去正常判断能力,没有主见,随大流。人在心理上总是这样的:当自己能力无法“生存”时,他就一定要依靠集体力量,这时容易盲从。“比如一窝蜂地跟着人群盲目地跑,见人从楼上往下跳,便跟着一起往下跳,至于跳下去是什么后果则不管。许许多多群死群伤火灾的发生,其实都与这种盲从心理带来的消极后果密切相关。”

遇到突发灾难需自我暗示

遇到突发灾难,该如何调整心理,避免惊慌和盲从呢?

何鸣博士表示,突发灾难时必须学会“心理急救”,“心理急救是由经验引导地帮助小孩、青年、成人和家庭克服灾难和恐怖主义的标准手段,它是用来减轻灾难事件所带来的痛苦而增强短期和长期功能性适应能力的方法。”

而“心理急救”主要基于两个方面:

首先,平时做好心理预防。“遇到突发灾难例如火灾时,人因为自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都会在内心产生一种恐惧,恐惧是我们自我保命的一种重要心理反应,对于人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人往往过度恐惧,造成不知所措,采取不正确的做法,而丧失了很多减少损失和伤害的机会。”何鸣博士说,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就常练习火灾逃生方法,了解到最佳疏散楼道位置,把突发火灾的逃生技巧当做身体本能,一旦发生火灾,就能在恐惧之余,条件反射般地做好逃离疏散的身体保护措施,快速地逃生,“养成这种条件反射习惯心理,是最好的心理预防。”

其次,事发时自我心理暗示。当发生自己有惊慌心理时,如果有很多人,最好有冷静的人组织大家行动,相对会降低惊慌的程度和相互传染。就个人而言,要不断地给自己暗示:“我相信我一定可以的!我一定可以!!”在做好和增强心理暗示的基础上,多做一些深呼吸,不去想最坏的结果,很理智地思考如何处理危险。

灾后“心理急救”

也十分重要

除了遇到灾难时的“心理急救”,灾后“心理急救”也十分重要。

何鸣博士说,人在亲身经历灾难后容易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种患者症状通常要出现在事发后3~6个月。患者表现为情绪极度激动、紧张和恐惧,常整夜不能入睡,处于恍恍惚惚的状态,有时还会在睡眠中反复出现令自己受到精神创伤时的景象;同时还出现烦躁不安、压抑、悲伤,不能集中注意力,完全或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等状况。

“假若灾难发生,他们所遭遇的不仅是肉体上的痛苦,更让他们难以承受的是精神和心理上的折磨。而物质上慰问并不能彻底消除一些受害者心灵中的阴影。这时灾后‘心理急救’,也就是心理干预,显得特别重要。”何鸣博士提醒。

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应研究 篇3

关键词 经济波动;罕见灾难;福利损失

中图分类号 F063.2 文献标识码 A

1 引 言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理性经济主体面对外界环境变动做出的最优反应,不具备帕累托改进的可能.因此,经济稳定政策是不必要的,政府干预反而适得其反.1987年,经济学家Lucas运用二战后美国居民实际消费数据,从定量视角对上述观点进行了经验验证.其研究表明,在合理的参数取值下,平抑经济波动的潜在福利收益相当小,仅仅相当于每年给消费者补贴0.008%的消费产品或服务.根据美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福利收益相当于不足50美元的物质补贴[1].Lucas(1987)的研究发现震惊了决策层和经济学界,因为这一研究结论不仅宣告政府干预宏观经济运行是徒劳的,也意味着经济周期理论研究毫无意义.

是否真如Lucas(1987)所言,经济稳定政策再无用武之地?带着这一疑问,美国及其他国家的研究人员开始了更为深入的探索.Lucas(1987)研究结论的得出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基础上,该理论模型的魅力在于其简洁性,但也正是它的简洁使得其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值得商榷.一些学者主张运用心理学所发现的财富偏好、习惯形成、追赶时髦、损失厌恶、妒忌等非标准偏好形式替代Lucas(1987)研究中的CRRA效用函数,另有一些学者则是通过寻找跨国数据来验证Lucas研究结论的普适性[2--5].然而,偏好形式和跨国数据的改变并没有显著提高经济波动福利效应的数量级.鉴于此,在2003年的美国经济学年会上,Lucas宣称,预防萧条的核心问题已经解决,宏观经济研究的重心应当及时转向经济增长,而非减缓短期波动[6].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研究之所以支持Lucas(1987,2003)的研究结论,源于对罕见灾难事件的忽视.罕见灾难事件,即那些发生机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就会对相关经济系统造成极大损失的自然或社会性灾难事件,如战争、高致命传染病、经济衰退、自然灾害.人类发展历史上,尤其是20世纪以来,罕见灾难事件曾不止一次地对相关经济体造成毁灭性打击.1929~1933年大萧条间,主要工业国人均实际GDP下降近30%,失业率也一度攀升至25%;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区国家人均实际GDP的下降幅度也在17%~64%之间.1959~1961年间的饥荒使得中国人均实际GDP出现连续下降,1960~1961年下降幅度高达26. 91%[7].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也都不同程度地重创了世界与中国经济.鉴于此,现有研究对经济波动福利效应的测算是不全面的,在此基础上容易得到有偏的政策结论.引入罕见灾难状态,进一步测算经济波动对国民福利的减损效应,不仅是对现有的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发展,而且能够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2 文献综述

引入罕见灾难的想法源于“股权溢价之谜”.Mehra and Prescott(1985)发现,1889~1978年间美国股票市场的年均收益率约为6.98%,同期无风险证券的年化平均收益率为0.8%,二者之间的溢价为6.18%.然而,根据传统资产定价模型的估算,同期美国股票的超额收益率应当仅为0.35%,这就是“股权溢价之谜” -[8].在Mehra and Prescott(1985)的研究中,国民经济只有好与坏两种状态,好与坏状态通过经济增速均值上下波动一个标准差来衡量.如此小的波动幅度显然与风险溢价的要求不符

在罕见灾难情形,消费增长率不再服从正态分布,而是服从Markov过程,灾难幅度的分布呈典型的厚尾分布.,也就无法解释“股权溢价之谜”[9].通过在ArrowDebreu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罕见灾难状态,Rietz成功解释了“股权溢价之谜”[10].Barro(2006)进一步区分了V型灾难与W型灾难

V型灾难发生时,产出会急剧下降,但世界继续运转,大萧条就是典型的案例;W型灾难,即世界末日,如原子战争、太空爆炸等,普遍的财产权丧失也与此类同(Barro,2005).,并利用20世纪35个国家的历史数据证实,罕见灾难的引入可以有效解释各种金融市场异象[1-1].

后来,罕见灾难思想被一些学者引入经济波动的福利效应研究.他们发现,经济波动福利效应测算与“股权溢价之谜”研究均主要取决于消费波动率.因此,那些有助于解释“股权溢价之谜”的理论模型同样可以用于经济波动福利效应量化研究(Lucas,2003).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Barro(2005)先是对罕见灾难事件发生时国民经济的衰退幅度和发生频率进行了估计[1-2].在此基础上,Sayler(2007)及Barro(2007、2009)研究发现,当美国社会面临发生概率为1.7%、损失为当年GDP的25%的潜在灾难风险时,它们愿意放弃当年20%的实际GDP,以消除这一潜在灾难风险[1-3--1-5].田玲、高俊(2012)与陈国进等(2014)进一步区分了全要素生产率灾难与资本灾难,并从资本灾难视角考察了罕见灾难事件对国民经济的福利影响[16-17].

现有研究对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应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仍有深入研究的空间.其一,现有研究采用的是RietzBarro范式的理论模型,只考察了罕见灾难事件发生的概率,而忽略了对罕见灾难持续时间的考察.经验研究显示,罕见灾难事件的持续时间以及灾难恢复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具有显著的差异化影响.其二,由于数据资料限制,现有研究在估算罕见灾难事件风险及当罕见灾难事件发生时经济衰退幅度时,沿用了Barro(2005)对20世纪35个发达国家的经济数据得到的参数,这样就会产生样本偏误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对Sayler(2007)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修正,纳入罕见灾难状态的持续时间,并根据Gabaix(2008)的研究方法初步估算出建国以来中国发生罕见灾难事件的风险以及相应的产出下降比重,在此基础上测算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应[1-8].

3 理论模型

经济中包含众多无限生存的同质行为人,单个行为人的决策对总量结果不产生显著影响.代表性行为人的目标是最大化如下期望效用函数:

4 数据处理、参数校准与数值模拟

理论模型表明,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应测算取决于消费者主观偏好参数以及描述实际人均消费增长的若干参数.

4.1 数据处理

《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提供了1952~2013年中国居民名义消费水平数据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居民消费支出.,以及相应年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以1952年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相应年份的名义消费数据进行平减,可以得到1952~2013年间中国居民消费增长的3个矩条件(见表1).

4.2 参数校准

1)消费者主观偏好参数.年度数据主观贴现因子的合理取值,多数研究者认为,应当在0.95~0.97-范围内选取,本文取β=0.96.Mehra and Prescott(1985)从资产定价相关理论出发,认为γ的取值应当小于10,为了便于比较研究,本文取γ=2,3,4,5.

2)描述消费随机增长的离散Markov过程的若干参数.参数(π,m,δ)的校准根据的是1952~2011年间中国居民消费增长的3个矩条件.也就是说,选择参数(π,m,δ),使得理论模型与样本数据中消费增速μt的矩特征一致.

关于衰退期的持续时长φ,参照Gourio(2012)的研究,校准为0、0.1和0.2[19].关于罕见灾难风险(p)以及发生罕见灾难事件时经济衰退幅度(k)的校准参照Barro(2005)的估计方法,以人均实际GDP数据为研究标的,计算出我国1952~2013年间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研究发现,我国仅有6年的实际人均GDP增长率为负值

人均GDP的增长率为负值的6年分别是:1959~1960年(-0.34%)、1960~1961年(-27.32%)、1961~1962 年(-5.59%)、1966~1967年(-5.69%)、1967~1968 年(-4.12%)、1975~1976年(-1.63%),括号内为年度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因此,将这6年作为灾难可能发生的年份,并取这6年实际人均GDP增长率的均值作为产出下降的比例,k=0.93、p=0.097.为了比较分析,本文同时采用了Barro(2006)对罕见灾难发生频率和幅度的估算,p和k的校准值(见表2).

4.3 罕见灾难事件福利减损效应的数值模拟

分析

表3报告了在给定1952~2013年中国消费增长的样本矩以及4种罕见灾难风险情形下国民福利的减损效应.

此处取=0.2,情形(e)代表不存在罕见灾难风险.

数据来源:Matlab2011估算结果.由表3可知:第一,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

应大小取决于罕见灾难发生的概率以及罕见灾难发生时国民经济的衰退幅度.情形(a)下国民经济从罕见灾难状态转换到平稳状态的福利收益约为通常意义上平抑经济波动福利收益的6~17倍;情形(b)下国民经济从罕见灾难状态转换到平稳状态的福利收益约为通常意义上平抑经济波动福利收益的8~19倍;情形(c)下国民经济从罕见灾难状态转换到平稳状态的福利收益约为通常意义上平抑经济波动福利收益的11~26倍;情形(d)下国民经济从罕见灾难状态转换到平稳状态的福利效应约为通常意义上平抑经济波动福利收益的15~30倍.第二,罕见灾难状态下经济波动的福利减损效应显著大于通常意义上的经济波动福利减损效应的测算结果.在合理的参数取值下,后者仅仅相当于经济主体在未来无限生命期界内每年减少0.16%~0.3%的消费产品或服务.对于产出下滑7.45%这样的罕见灾难事件,虽然发生概率极低,但对国民经济福利的减损效应也相当于经济主体在未来无限生命期界内每年减少1.01%~6.71%的消费产品或服务.根据2013年中国居民名义消费水平15 632元,这相当于消费者减少157.9~1 048.9元的消费(见表4).

一个延伸性的问题是,如果降低罕见灾难发生的概率,或在灾后减弱经济衰退的幅度,或是缩短国民经济处于罕见灾难,经济主体获得的潜在福利收益有多大?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分别估算了罕见灾难发生的概率从0.097降到0.017、罕见灾难事件发生后经济下滑比例从0.29下降到0.07以及罕见灾难持续时间从φ=0.2缩短为φ=0.1时经济主体的潜在福利收益.研究发现:第一,对于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为4的代表性消费者而言,如果罕见灾难的发生概率从0.097-降到0.017,经济主体所获得的福利收益大致相当于其终生消费水平提高1.36个百分点;第二,如果将罕见灾难发生后经济下滑的比例从0.29下降到0.07,经济主体所获得的福利收益大致相当于其终生消费水平提高4.87百分点.第三,如果能够将国民经济处于罕见灾难的时长从φ=0.2缩短为φ=0.1,经济主体的潜在福利收益提高6.74个百分点.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于缩短国民经济处于罕见灾难状态的时间、降低人为灾难发生的概率以及减弱罕见灾难事件对国民经济的冲击.-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通过修正随机消费函数形式,本文构建了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应模型,在此基础上测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罕见灾难对国民经济福利的减损效应.研究发现:第一,虽然1949年以来中国极少发生罕见灾难事件,但在合理的参数取值范围内,罕见灾难事件对国民福利的减损效应相当大,相当于通常意义上经济波动福利效应的数十倍.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性不只体现于平抑通常意义上的经济波动,更体现于应对罕见灾难事件所导致的经济震荡.第二,无论是通过缩短宏观经济处于罕见灾难的持续期,还是降低某些可以避免的罕见灾难事件的发生概率,或是减轻罕见灾难事件发生时经济衰退的幅度,均可显著提升灾难发生期的国民经济福利.

从上述研究结论出发,可以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政府应当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同时借鉴历史的和国外的经验教训,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战略,最大程度降低人为造成的罕见灾难事件发生的损失.第二,建立完备的罕见灾难事件的历史统计资料库,为巨灾保险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性、科学性的数据支持,从而在罕见灾难事件发生时,人们可以利用资本市场提供的避险工具平滑罕见灾难风险.第三,中央与地方政府应当通力合作,合理利用财政预算中的防灾减灾预算,对灾难发生后的宏观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减轻罕见灾难事件对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同时,根据罕见灾难事件的类型、成因及其对不同地区和产业影响的轻重缓急状况制定相应的救助政策,以最快地速度实现国民经济复苏.

参考文献

[1] Jr LUCAS,E ROBERT. Model of business cycles [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7,1-11.

[2] J DOLMAS. Risk preferences and the welfare cost of business cycle [J].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1998,1(3) : 646-676.

[3] J TALLARINI. Risksensitive real business cycles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0, 45(3):507-532.

[4] 陈彦斌.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何者更为重要[J].管理世界,2005(7): 16-21.

[5] 丁志帆,孙根紧.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研究述评与展望[J].经济评论,2012(6):142-148.

[6] Jr LUCAS,E ROBERT. Macroeconomic prioritie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93 (1) :1-14.

[7] 范子英,梦令杰.有关中国1959-1961年饥荒的研究综述[J].江苏社会科学,2005(2) :64-68.

[8] R MEHRA, C PRESCOTT. The equity premium: a puzzle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5, 15:145-161.

[9] 刘昌义.灾难与股权溢价之谜:最新研究进展评述[J].金融评论,2013(3) :100-126.

[10]A RIETZ. The equity risk premium: a solution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 22(1):117-131.

[11]J BARRO. Rare disasters and asset market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6, 121(3):823-866.

[12]R BARRO. Rare events and the equity premium [R].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2005.

[13]K D SAYLER. Macroeconomic priorities and crash states [J].Economic Letters, 2007, 94(1):64-70.

[14]R J BARRO. On the welfare cost of consumption uncertainty [R].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2007:1-34.

[15]R J BARRO. Rare disasters, assets prices, and welfare cost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9,99(1):243-264.

[16]田玲,高俊.灾害风险、福利损失与政府最优救助计划[J].经济管理,2012,34(1) :173-181.

[17]陈国进,晁江锋,武晓利,赵向琴.罕见灾难风险和中国宏观经济波动[J].经济研究,2014(8):54-66.

[18]X GABAIX. Variable rare disasters: a tractable theory of ten puzzles in macrofinance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8, 98(2):64-67.

灾难性突发事件 篇4

完善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的策略

聘请媒体公关顾问。在2003年的“非典”报道中, 我国媒体在报道中存在诸多问题, 国家和政府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才得以在2006年制定, 这也为我国媒体在后来的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中取得新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应急预案》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比如聘请媒体公关顾问就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在公共性的危机发生时, 媒体报道和相关部门的对症举措是危机消减的两大出路, 而媒体与相关部门的积极沟通和合作, 是公共危机事件得到解决的最佳途径。比如, 针对公共卫生事件, 媒体公关顾问可以和相关卫生部门做好沟通和联系;针对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 媒体公关顾问可以和相关地质部门做好互动, 等等。这种媒体危机公关顾问制度的建立, 不但可以降低灾难带来的危害度, 更将是我国媒体在报道制度上的重大进步和革新。让媒体主动成为公共危机事件处理机构中的一分子, 与相关机构长期保持一定的联系, 对各种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好监测工作, 时刻把握危机的动态, 也将有利于媒体更好地了解事实真相并报道事实真相, 不给谣言传播的机会, 不给外媒抨击的可能, 从而实现在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快、准、真。正如李普曼所说:“哪里有好的记录器械, 哪里就有新闻报道的精确性。” (2) 媒体公关顾问就犹如灾难性突发事件的“监控器”。

建立突发事件处置舆论引导的组织机制。在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中, 完善的舆论引导机制能够更好地实现报道的有利进行。因此, 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对舆情加以搜集、分析, 是很必要的一个环节。公众舆论作为下层舆论, 固然需要政府上层舆论的引导, 但不可否认的是, 它又是上层舆论形成的基础和反馈来源。公众往往会把自身意见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 并以多种言论形式向国家管理机构诉求。而且还要对舆论引导流程加以规范, 并保障常态协调运作。尽可能地拓展舆情渠道, 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无论是境内的还是境外的舆情, 都应该积极慎重地对待。只有对群众和社会团体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才能为政府推行危机处理措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保证危机处理的有序和有效进行。“只有政府和传媒的互通互动, 才能使公众及时、准确地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 有利于平衡公众心态, 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3)

建立专门的危机新闻发布机制。新闻发布机制的建立, 有助于增强公众对政策的信任度, 有助于维护政府良好的形象, 并有利于危机的缓解甚至是化解。在2008年年初的南方雪灾报道和“5·12”汶川地震报道中, 我国媒体取得了不同于以往的很大成绩, 但是灾难的背后也折射出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预警机制不够完善以及政府在处理危机问题时的一些不足, 从而显示了危机机制的运作不够灵活。

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 应该依据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迅速启动新闻发布工作, 确定新闻发布方案, 并设立专门人员发布相关新闻。“新闻发言人制度本身就是政府处理危机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体现出政府的责任感。在危机事件中, 政府新闻发言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行为, 本身就体现了政府的坦诚和勇气, 这对于增强社会凝聚力、提高公众应对危机的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新闻发言人的信息公开, 政府能够取得公众的更多信任和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形象就会凸显出来。” (4) 新闻发言人可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各种形式接受记者采访, 发布重要的新闻信息。无新闻发布任务的部门和个人, 不能擅自就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接受记者采访, 以防造成信息的混乱。而且在发布新闻时应遵循及时、准确、适度的原则, 以保证广大受众的知情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也为民众做好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打下基础, 从而也能稳定社会。危机新闻发布机制的建立也要注意对中外记者采访管理机制的构建, “新闻工作机构要及时受理中外记者的采访申请, 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应主动向记者提供事件有关信息, 必要时迅速设立新闻中心, 并提供电话、传真、上网以及电视信号传输等服务, 为记者的采访提供方便。要使记者有正式的渠道获得官方权威的信息, 避免根据猜测和传闻去作报道, 使记者知道要了解的情况在哪里、找谁了解, 而不必四处打探消息。” (5)

我国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的发展趋势

随着报道观念的逐渐转变和报道经验的不断积累, 我国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报道也日趋完善。对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报道在原来报道的基础上, 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手机媒体的作用将日渐凸显。2008年, 甘肃省发布新闻, 甘肃重大公共事件将通过手机短信告知市民。2009年新疆“七·五事件”中, 官方通过手机短信来传播正确信息, 消除谣言。这是突发事件及时报道给公众的一种新的趋势。手机在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 手机这一新媒体具有的优势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甚至比起网络媒体, 手机更加具有便携性。从传播学的角度看,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树状传播”的, 是点对面的单向传播, 也就是从一个信息源流向多个受众的单向传播。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则是“网状传播”, 即它是一个鱼网式的传播网, 网上的任意一个节点, 都可以向其他任意一个节点或节点群作点对点、点对面的单向或双向互动式传播, 传和受的位置可以即时互换。 (6) 而手机信息的传播方式则是树状传播和网状传播的结合, 即由信息内容提供方完成点到面的“树状传播”后, 信息接收终端又可以完成一个“网状传播”。因此, 手机信息传播, 不仅传播链较长, 而且可以相互交错形成网状互动, “传者”和“受者”可以随时出现“角色互换”。 (7) 这是手机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一大特色。而且手机用户极为广泛, 传播速度又极为迅速, 资费也越来越低, 这些都为手机媒体的新发展提供了可能。

越来越注重受众知情权的满足。美国社会学家G·阿尔波特提出流言传播的公式:流言流传的强度=问题的重要性×不了解程度。 (8) 也就是说, 越是重大的事件, 在公众越是不了解情况的条件下, 流言的传播速度将会越快。这就要求在对灾难性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时, 更多地关注公众的知情权, 加大突发事件报道的透明度, 就意味着流言消除的速度也会越快。在汶川地震报道中, 公众的知情权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满足, 流言得以及时消解, 从而鼓舞了全民齐心协力一致抗震救灾。然而媒体也不能一味地为了满足公众获取信息的需求, 而忘记了自身的职业道德, 单纯地为了迎合公众的趣味而报道。尤其是有些媒体极力报道一些暴力、血腥的场面来迎合受众, 看似是在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实际上却降低了媒体自身的素质, 破坏了媒体自身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 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我们坚持新闻媒体的‘喉舌’定位, 绝不意味着媒体是政府‘招之即来, 挥之即去’的附庸。他们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又是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进行舆论监督的‘平台’。他们既要及时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 也应该不遗余力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9)

加大对“灾情”的报道。当灾难发生后, 受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灾情”如何了, 并非政府是如何亲民爱民的。在重要程度上, 我国媒体越来越认识到对“灾情”报道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人”的报道。在汶川地震报道中, 报道角度的转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这一报道角度的转变可以说是汶川地震报道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以后的灾难性报道中, 侧重报道灾区的具体情况, 充分反映灾区人民的生存状态, 是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发展的大趋势。这种报道契合人们思维的出发点, 当灾难发生后, 受灾情况如何, 灾民状况如何, 他们目前的生存环境如何, 等等, 才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国媒体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初步成功的转型。

注释

1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gov.cn yjgl/2006-01/08/content_21048.htm

2 李普曼:《舆论学》, 华夏出版社, 1989年版, 第226页。

3 郑保章、程佳琳:《突发事件中政府与传媒的作用探析》, 《现代传播》, 2003 (6) 。

4 赵瑞华:《新闻发言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关利器》, 《公关世界》, 2006 (2) 。

5 《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 《党建研究》, 2008 (10) 。

6 姜迅、宋炯明、颜杰:《手机短信新闻管理和产业发展初探》, 《新闻记者》, 2007 (8) 。

7 林喦、徐雅宁:《突发事件中手机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浅析》, 《今传媒》, 2008 (7) 。

8 朱金平:《论突发事件报道》, 长征出版社, 2004年版, 第271~272页。

灾难性突发事件 篇5

本文从我国政府市政管线问题出发,将GPS、GIS和RS(简称3S技术)应用在现代公共安全领域,结合决策支持理论,提出了市政管线突发灾难事故决策支持系统的决策模型.

作 者:雷战波 冯德多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710049 刊 名:商业时代  PKU英文刊名:COMMERCIAL TIMES 年,卷(期): “”(21) 分类号:G254 关键词:3S技术   公共安全   市政管线   突发灾难事故预警   决策支持系统  

灾难性事件摄影报道的一次变革 篇6

灾难性事件的新闻价值

灾难性新闻事件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 如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是典型的灾难性新闻事件。灾难性新闻事件包含重要的新闻价值及其背后所蕴涵的重大主题。

曾经获得1986年普利策新闻大奖和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的《奥马伊拉的痛苦》, 是灾难性新闻事件的优秀摄影作品。1985年11月13日, 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突然爆发, 山上的积雪被融化, 夹杂着泥石顺坡而下, 几乎吞没了附近的阿麦罗镇, 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美联社的法籍摄影记者富兰克·福尼尔在火山爆发后的第三天赶到现场采访, 他在一个废墟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名叫奥马伊拉的12岁小姑娘被倒塌下来的两座房脊卡在中间不能自拔, 救护人员一时也难以将她救出, 她的脊椎已被砸伤, 人被没颈的泥水浸泡着, 福尼尔在用照相机摄下小姑娘那美丽而坚强的面庞的同时, 不时地同她攀谈。因为他懂得, 这样做会增强她生存的力量和信心, 待救援人员赶到时, 她在泥浆里已经浸泡60个小时了, 她的心脏已十分衰弱, 最后终于停止了跳动。这张最有意义的照片记录了小女孩被死神召唤去的瞬间:双手泡得肿胀, 眼神暗淡, 丧失了生命的光辉, 小女孩在泥石流中苦苦挣扎60个小时, 她抗争着、愤怒着。作者回忆说:“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当人们眼睁睁地看着小姑娘死去时的内心感受!”

灾难是令人悲伤的, 但我们从照片中看到了小女孩的顽强, 那求生的眼神永远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由此引发出读者对人生的哀怨伤惋, 对不幸遭遇的痛彻询问, 同时也激发人们珍惜生命, 善待生活。灾难性事件的新闻价值就在于:通过对灾难程度和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程度如实的报道, 表现人类是怎样与灾难进行抗争, 从而战胜灾难的。

灾情就是命令

灾难性事件的突发性、偶发性、不可预料的特点, 对采访拍摄造成了特殊困难, 同时也向摄影记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汶川地震发生后, 电视及网络的强势是足以让每一位手拿相机的记者感到力不从心的。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条快讯。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播出第一条新闻。网络和电视24小时全方位多角度向全世界进行了全面详尽的现场报道, 这让平面媒体感到望尘莫及, 对摄影记者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灾情就是命令!《大河报》先后派出6名摄影记者赶赴灾区实地报道。

拍摄突发事件, 尤其是拍摄突发灾难性新闻事件的照片是对记者素质与能力的最全面的检验。快速反应能力、机智、敏捷是完成突发事件拍摄的保证。纯粹记录式的照片已打动不了读者, 人们渴望看到真实、生动, 激励全国人民奋力抗争的画面, 这就需要作品能够传递和表达灾区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按照常规进行采访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特殊时期就要用特殊手段。我们的记者有的变成了“军人”, 有的变成了“消防战士”, 还有的变成了“特警”, 分别乘着军列、警车出发了……他们吃干粮, 睡帐篷, 在余震不断、通讯不畅、交通不便的艰难险境下, 先后到达了北川、广元、都江堰、汉旺、什邡、映秀等地, 冒着生命危险, 拍摄了大量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新闻照片, 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我们首先明确理性的报道思路: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这次报道的主题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任何灾难事故中, 人的安危是最为重要的。温总理指出:人民生命高于一切!所以抗震救灾的核心任务是救人。正如《大河报》记者白周峰所说:对灾区的报道不应该是“惨”, 需要表现出来的是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信念和勇气!他在都江堰拍摄救援人员搜救时的场景时, 突出了救援官兵的急切心情和神态, 着力表现齐心协力挽救生命的动人场面。《大河报》记者陈晓东跟随“铁军”身背几十斤重的照相器材, 走了3个小时的水路, 拍摄解放军战士运送救援物质的场景。记者杜小伟赶赴灾区时, 正是堰塞湖蓄水最多的日子, 绵阳几乎成空城。他和同事各持一部对讲机, 时刻保持联系, 直到放水前夜才离开。孩子从废墟中重生, 老人在残壁下救出, 每一次按动快门都表达了人性关怀, 一幅幅精彩的画面, 记录了中国人的精神!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说:“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 那是因为你距离战火不够近。”记者深入一线, 与灾区人民同生死共患难。记者许俊文在采访手记中这样写道:“余震来的时候, 听到脚底下刺耳的轰鸣声, 看到房顶上坠落的瓦砾, 所有人都乱跑, 我也害怕, 可是我的职责就是记录下这可怕的瞬间, 像军人一样冲在战场的最前沿!”

非常时期, 特殊处理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 不但让摄影记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和检验, 同时对编辑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版面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读者在注视着:不能一味地报道悲痛、哀伤和泪水, 而是要用最快速的信息、最真实的画面, 给人们带来感动和力量!后方编辑每天要收到前方记者传回的数量十分庞大的抗震救灾文字稿件和新闻图片, 怎么办?编前会上, 经值班总编和各版编辑统一思想:非常时期, 特殊处理!编辑部门打破常规连续几天停掉其他版面, 停掉一切广告, 报头变黑, 一版将前方传回的被埋地下124小时的幸存者获救照片由彩色变成黑白, 头版与24版打通, 中间编排摄影专版, 用大版面彰显摄影魅力, 增强视觉冲击力。用感人的瞬间直接穿入读者的心脑, 让读者及时看到中国人民面对天灾, 众志成城, 举国倾力, 战胜灾难的精彩画面。

延续近一个月的抗震救灾报道, 从生命大营救到爱心奉献、重建家园, 我们的报纸始终与灾区人民心相连。笔者看到国外媒体在评价中国抗震救灾报道时这样写道:面对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新闻媒体在整个报道过程中采取了过去从未有过的方式。美国《纽约时报》称:信息铺天盖地, 高级官员和救援人员快速作出反应, 这与中国以前对唐山大地震的报道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灾难性突发事件 篇7

我国报纸媒体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进步

建国初期, 对新闻传播进行比较严格的控制, 新闻报道对于一些负面新闻进行有选择性的报道也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这对于当时稳定政局有积极意义。然而, 对负面新闻保守性报道方式却延续了多年, 并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逐渐脱离。多年来, 我国新闻传播界对于学潮、重大伤亡事故等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 这种回避的态度却极大地动摇了媒体的公信力。

1976年7月28日, 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那时的《人民日报》只在第二天发出了一条简讯式的消息, 对于唐山大地震中伤亡人数和几乎毁灭的城市只字未提。这种情况一直到三年后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上, 才首次披露唐山大地震中的具体死伤情况。大会闭幕后的第二天, 《人民日报》刊登了《唐山地震死亡24万多人》。灾情才得以以官方的形式发布。

对灾难性事件回避报道的最显著的例子就是2002年全面爆发的非典事件, 主流媒体的集体失语, 境外媒体和小道消息流言四起, 直到2003年的4月3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第一场官方新闻发布会, 才逐渐消解了人们的恐慌情绪。

随着时代的进步, 新闻的意义也得以被重新审视。在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新媒体不断兴起, 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 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得以生存, 就必须积极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 不断发展自身优势完善自身不足。我国报纸媒体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报道时, 积极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 学习过去成功的案例, 在对突发性时间进行报道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 国家地震局马上通过新华社向全社会发布了消息, 中央电视台也在第一时间迅速展开对震情与救灾现场的直播。第二天, 《人民日报》及各地报纸都开始了对四川灾情和救灾情况的多层次、立体化的报道, 并占用多个醒目的版面;这一举动不仅及时的传递了灾区的情况, 而且有力地阻止了人们因信息不同而容易产生的慌乱, 及时有效的新闻报道更好的保证了社会的安定。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表示, 中国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正试图改变既往公布迟缓的做法。

2013年4月初爆发的H7N9禽流感病毒, 我国的媒体已经吸取了非典的教训, 国内各大报纸在第一时间做出了报道。正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所说:“疫情突如其来, 防控紧急展开。不断攀升的数字令人沉痛, 但比疫情更让人担心的, 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猜疑与不安。从非典到禽流感, 我们当铭记生命换来的警示:面对危机, 信息公开方能纾解焦虑, 带来理性应对、同心化解。”

我国报纸媒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 抓住时机, 打造品牌

每当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 受众一般都急于取得第一时间的信息, 这时, 新闻的时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是否能把握住时机往往成为塑造媒体品牌的决定性因素。然而报纸在时效性上明显不如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具有优势。但是。事件可以成就媒体, 当事件突然发生时, 人们会随之产生“新闻欲”, 进而对时间的来龙去脉进行持续的关注。报纸媒体具有详细、耐读、适于做深度报道的特点, 可以开辟相关的专题, 对突发性事件进行完整的连续的后续报道, 从而培养起忠实受众, 塑造出属于自己的媒体品牌。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虽然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 但是由于事发突然, 媒体的报道往往是片面的、消息似的, 无法形成系统详尽的报道, 报纸媒体就应该抓住机遇, 在人们第一时间获知发生了什么之后, 必然会对进一步的完善的消息产生相应的诉求, 这时, 报纸媒体就应该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完备的报道, 突出自身特色, 塑造媒体品牌。例如在2008年四川省5.12地震发生第二天就占用大量版面进行报道的《人民日报》等, 充分的发挥了报纸媒体的优势, 争取了主动权, 塑造了良好的媒体品牌。

(二) 培养公信力、建立权威

建立媒体的权威, 其实就是着重建立起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当一件突发事件发生时, 受众会因为长久积累起的信任, 在第一时间搜寻心目中权威媒体的报道与评论, 这就是媒体公信力。在媒体公信力的培养上,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新闻事实的尊重, 新闻报道只有真实、客观、全面, 才能逐渐培养出公信力, 建立媒体权威。在这一点上, 报纸媒体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 报纸虽然在时效性上不具有优势, 然而正是因为这一点, 当突发性事件发生时, 由于时间紧迫, 第一时间的报道往往会由于多种原因发生偏颇或产生片面的报道。而报纸媒体却有充分的时间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考证, 从而做出真实、全面、客观的报道。

(三) 注意报道的张弛有度

灾难性突发事件 篇8

我们都知道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有“议程设置1”的作用, 即媒体在事件发生后报道方向的选择可以对大众的舆论倾向产生指向性的作用。从08年汶川大地震到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都见证了内地媒体针对突发性灾难性事件及时、连续的报道能力, 以及报道在社会中产生的强大作用, 然而, 随着报道范围的扩展以及深度的深入, 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 本文将运用部分灾难性报道的实例对灾难新闻中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梳理。

一、如实报道与瞒报事实真相的冲突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对真相的不断寻求是媒体记者的使命。03年非典事件的报道成为我国新闻史上灾难报道由隐藏转向公开的转折点2, 我国记者已经突破灾难新闻报道的禁区, 打破了长久以来对于灾难信息的控制与隐瞒, 使中国越来越走向了信息的透明化, 由此揭开了我国灾难性报道走向成熟的序幕。

与我国汶川地震后采取的积极措施相比, 2008年5月发生在缅甸的飓风给缅甸人民带来沉重的打击, 缅甸局政府在清楚飓风威胁的情况下, 却未能及时向风暴沿途的市民发布预警, 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更令人发指的是, 缅甸政府对世界隐瞒灾情并拒绝国际援助, 最终导致人民生活岌岌可危, 政府的公信力也遭到严重质疑。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 面对有限的信息, 公众只能看到事实的一部分, 很难对信息的真假做出准确的辨别, 面对现实, 只有“公开才能知情, 知情才能辟谣, 知情才有理性”3, 理性的选择既能稳定社会情绪也有利于相关政府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救援。因此, 在灾难性事件发生过程中, 信息的公开性起到了镇静剂的作用, 促使人们面对现实冷静的思考, 这就要求政府以及相关媒体保持信息的透明, 促使新闻正确的引导舆论方向, 达到“议程设置”的目的。

二、坚持正确健康舆论导向与过度渲染恐怖气氛的冲突

每当灾难发生后, 新闻媒体总会刊登多幅受难地区照片, 以展示灾区受灾状况。透过这些新闻图片受众看到了大片垮塌的房屋、神情哀伤的受灾群众、迅速救治伤者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 但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个被砸得面目全非的逝者, 甚至是残肢断臂……惨不忍睹的镜头和照片“直击”受众的眼球。这样的照片获得了公众的同情心, 提高了网络的点击率, 增加了销售量, 但却把灾难最为悲惨的一面展示给灾区和非灾区的大众, 对于灾区的受众特别是受害者本人而言, 无异于把灾民的伤口揭开撒上了一把盐, 将伤口赤裸裸的展示在世人面前, 不仅在短时期内加重了灾民的心理创伤, 而且对他们日后生活也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对于非灾区的大众而言, 媒体毫不留情的使其直面灾难造成的悲惨状况, 造成内心的悲恸与恐惧。

2004年12月26日,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近40年来全球最强烈地震, 继而引发海啸, 有媒体在报道中过度渲染灾难惨烈、恐怖、血腥的一面, 报纸不断刊登受灾照片, 其中有不少遇难者被冲到海滩上露出变形残肢的图片, 血腥恐怖, 惨不忍睹, 强烈地刺激着读者的视觉。对读者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冲击, 造成内心的恐惧, 更容易导致读者情绪的抑郁以及情感上的创伤。

在灾难新闻的报道过程中, 为了体现悲情而吸引受众的眼球或唤起受众的同情心, 很容易使记者采取不当的采访方式, 在悲情的渲染下不免使报道内容与角度产生偏颇, 造成媒体公信力的缺失。

而在2011年初日本同样面临地震引发的强烈海啸, 笔者在观看日本NHK的一段视频录像时, 发现这样一段情景, NHK航拍时跟随海啸的前进进行全景同步直播, 巨大的海浪不断吞没一个又一个高楼大厦, 在一个即将被淹没的大楼的窗口中, 可以看到一个灾民面临即将被海浪吞没所流露出的极大恐惧与绝望, 然而, 镜头并未在这个窗口进行过多的停留, 而继续前进进行拍摄。以日本NHK对于灾难新闻的报道技术, 摄像完全可以将镜头直接推到受难者头部进行特写, 直接展现受灾者面临的恐怖与紧张, 瞬间就能博得电视机前观众的同情而提高收视率, 但该记者却没有这样做, 并非技术不允许, 而是遵循NHK的灾难报道一贯理念, 保持镜头的客观与冷静, 不对灾情及灾民的恐惧进行过度放大, 保持对灾情的冷静报道, 避免因过度渲染的恐怖画面造成社会大众的恐惧。在灾难面前保持冷静与客观, 尽力传达积极的情绪, 照顾灾民及非灾民的心理状况, 这也是我国媒体在人本主义下应有的新闻追求。

三、救灾扶危第一与急于追求新闻价值的冲突

在灾难发生时, 新闻记者几乎与救援者同时到达灾难现场, 在某些情况下, 因为新闻时效性的需求, 记者甚至比救援者能够更早的到达灾难现场, 记者可谓身兼救援者和报道者的双重责任, 面对灾难肆虐造成的严重伤亡, 媒体应如何取舍, 是挺身而出, 积极地参与救援工作, 还是应该保持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 坚持记录新闻呢?

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拍摄《饥饿的苏丹》的拍摄者凯文-卡特, 在面对即将饿死的非洲女童和一只侯食的秃鹰, 他首先举起了相机, 然而在1994年获得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之后, 拍摄者由于饱受良心和道德的谴责而选择了自杀。面对悲剧的发生, 我们不禁思考, 记者是应该冷漠、客观的记录眼前发生的事件, 还是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去防止悲剧的发生?

而在国内,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 每一次救援的成功都令人无比欣喜, 许多在场的记者也激动无比, 经常不分时间场合的追问救援者或者幸存者“有什么感受”, 这是许多媒体的通病, 尽管每一位记者都知道此时的争分夺秒对于那些埋在废墟下等待救援的遇难者是多么重要, 但多数记者却通常难以抑制职业冲动, 无法做到在一旁默默地的忠实记录。

曾记得汶川地震的电视直播的画面里, 废墟中发现了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大爷, 这时, 一个救援人员挡住了摄像机镜头, 现场女主持对他说“你让让好不好, 我们先拍。”大家都说还是救人要紧, 而主持人坚持说“只要5分钟就好。”此时, 幸存者身体上方正有一块残存的预制板, 随时可能发生垮塌, 救援人员要求先把它搬开再说, 没想到主持人的回答竟然是“不用, 就保持那样别动。”接着转过身来继续对着镜头播报。这样的报道方式在许多新闻人看来正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高度崇尚和执着的必然产物, 职业人和自然人的分裂也时常使媒体人陷入两难。然而, 这样的报道正是“典型的旁观他人痛苦, 一个类似于帮凶的角色”5。新闻伦理绝不应独立于社会伦理之外, 而是应看做社会伦理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延伸和扩展。

四、尊重事实与刻意炒作的冲突

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激烈, 部分媒体为了提高发行量、收视率, 借助灾难的发生进行炒作, 或将不合理的场面展现在受众眼前, 或进行低俗化的炒作, 追求灾难中的娱乐化价值, 种种不良行为不仅造成了媒体道德失范, 也对媒体本身形象产生冲击, 丧失媒体的公信力以及影响力。

有些媒体, 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为求“独家”和吸引力, 置灾难的主体事件和群体于不顾, 刻意寻找灾难中的一些边缘问题和“花边”内容甚至虚假内容来报道, 这是极大的视觉错位。如在印度洋海啸的报道中, 一家媒体在报道影星李连杰脱险时, 用了这样一个标题:《李连杰马尔代夫遇海啸凭真功夫保障家人平安》, 但实际上, 李脱险与其所处旅馆位置有很大关系, “凭真功夫”的说法无非是渲染其武打明星的背景, 同时制造一点传奇因素来吸引受众眼球6。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陈化明则注意到, 有一家报纸在处理这则新闻的时候, 将其放在头条位置, 而遇难人数继续增加的消息却被放在了第二条。这种处理方式, 显然是视觉错位, 颠倒了两条新闻的价值, 把娱乐价值放在了第一位, 是一种典型的新闻炒作, 一种哗众取宠的做法, 连最起码的职业规范都不顾, 这样的态度做出来的“新闻”, 与道听途说的谣言传播有什么两样?

媒体的工作对象与服务对象是分离的。媒体的服务对象是受众, 受众要求媒体做他们的忠实代表, 真实地报道事实真相;媒体的工作对象即采访对象, 他们也要求媒体代表他们的利益, 说出他们想说的话来7。从新闻学角度来说, 媒体必须“偏向”他的服务对象——读者、听众和观众, 必须为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向采访对象做艰苦细致的工作, 乃至必要的“斗争”。在商业化的今天, 媒体的工作对象对记者的争夺更为激烈, 新闻炒作大都与此有关。媒体在处理灾难性报道过程中一定要牢记自己的服务宗旨, 不辱使命。

五、小结

如果说改革开放三十年, 是中国媒体的快速成长期, 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媒体则进入了飞速发展期。而中国媒体也在与中国社会共同飞速进步着, 尤其是在灾难性报道领域, 许多媒体运用自身的公共性力量, 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尽管部分媒体在灾难新闻处理中仍然存在争议, 但正是争议造就了进步, 推动了我国灾难新闻采访伦理观念不断更新, 笔者对目前灾难新闻部分争议进行梳理, 以促进我国灾难新闻报道伦理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摘要:近期灾难频发, 作为在灾难中肩负有重大信息传递责任的中国媒体, 在每一次灾难发生后都与社会共同进步, 但在每一次报道过程中也都留有遗憾和不足, 尤其是灾难报道过程中引发的种种伦理争议, 成为灾难报道中亟待理清的问题。

关键词:灾难性报道,伦理,冲突

参考文献

[1]张洪宾.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分析与探讨[J].青年记者, 2010 (18) .

[2]刘海明.灾难性新闻采访的伦理原则与制度框架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 2009 (5) .

[3]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王蕾.论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J].新闻大学, 2008 (4) .

[5]马国英.汶川地震公开、知情、理性[N].人民日报, 2008-5-14 (4) .

[6]王君超.解读媒介的负面影响[C].//李杉, 王君超.媒介二十五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灾难性突发事件 篇9

纵观“马航失联”事件的相关报道, 各大门户网站在各种形式的报道中表现不俗。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 作为兼具传统媒体专业性、准确性与数字媒体时效性、综合性的门户网站, 在突发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占有着巨大优势:一方面, 门户网站依靠互联网技术与网络平台, 将各方面碎片化的消息进行过滤与集成, 在报道上也构成了一定的延续性;另一方面, 门户网站相较纸媒可以将新闻在第一时间进行发布。本文以马航失联事件的专题报道为例, 观察分析我国四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在报道活动中的表现, 从而分析出门户网站在此次事件中的报道策略及特色差异, 并通过门户网站报道情况的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国网络媒体在此次事件报道中的表现。

本次马航事件自发生伊始, 就呈现出事件进展变化快、消息来源多方面、报道形式多样化、猜测与辟谣交织产生的特点, 使得受众在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上存在很大困难。而四大门户网站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专题报道的形式, 将各方面、各种类型的信息加以整编, 实现了信息的整体呈现。

一、首页色彩凸显事件情绪、页面设置大同小异

在网站专题报道的首页色彩设置的选择上, 网易、搜狐、腾讯均选择以黑白为主色调, 搭配深蓝等深色系、冷色调颜色的组合方式。这种色调与灾难性事件本身引发的悲伤情绪相符, 更是考虑到了受众、特别是对乘客家属心理情绪的影响, 是新闻媒体在灾难性事件中报道的主基调, 彰显出媒体的态度与人文关怀。新浪网则选用了象征天空的蓝白两色为主基调, 虽然与其他三家门户网站设计稍有差异, 但这种偏冷的整体色调, 在表现悲伤与哀悼情绪之外, 更突出了冷静与客观的新闻态度。

在页面设置上, 四家门户网站都采取了“上重下轻”、“上繁下简”的编排方式。在头图导航栏下, 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事件的主要报道, 下半部分为事件扩展阅读。除新浪外, 其余三家门户网站在上半部分都采取了“纵向三栏”的划分形式, 从左至右, 分别为:图片视频报道、事件主要新闻、事件概况与独家解读。下半部分为:事件发展时间轴、波音777机型概况、飞行地图演示、历史上的空难汇总、乘客名单等内容, 有利于拓展主题新闻报道, 帮助受众进行更深层次阅读与了解。新浪专栏在大体上与前三者相同, 稍有不同的是, 新浪专栏在事件报道部分采用左右分栏形式:头图及导航栏下左侧的强势区域里, 编排了大图新闻以及新浪独家原创的航空解析版块, 作为主要信息, 来代替一般门户网站在强势区域里设置转载视频播放的做法。右侧区域则是安排了以权威发布的硬新闻为主, 事故调查、事件分析为辅的新闻消息。

(注:表格加粗部分为各门户网站的独特设置的特色栏目板块。)

二、栏目板块设置上各具亮点、力图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事件

栏目板块的设置上, 四家门户网站大体上都设置了“事件概况”、“图文直播”、“事件进展”、“事件解读”、“搜救情况”、“遇难者情况”这几大板块。

在各门户网站专题报道的页面中, 一些独具特色的版块引人注目。

(1) 24小时实时直播, 突出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实时性报道的巨大优势。新闻产品由于其自身对时效性的严格要求, 常被称为“易碎品”, 而在社会焦点事件中随时发布最新消息, 做到及时性的传播对于一家媒体的成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四大门户网站全部专门开设了“直播”栏目, 无论是以微博直播形式还是快讯短消息形式, 24小时全天候随时更新事件的最新进展。关于“马航失联”事件我国媒体的第一条报道, 就是来自新浪微博转载法新社消息, 在后续的报道中, 门户网站也利用快讯直播形式, 将消息第一时间进行发布, 这一形式相较于传统纸质媒体而言, 具有巨大的时效性优势。

(2) “独家·失联航班时间轴”, 增强用户体验感。在新浪的专题报道中, 采取了时间轴的方式, 将航班从起飞到失联事件发生后的每个重要时间节点排在上, 简洁明了地将这些关键时间节点贯穿在一起, 且在每个时间节点上, 延伸出来, 配以图文解说拓展呈现了更多信息, 最终将整个事件串联起来, 清晰地展现在受众面前。这一板块将繁琐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引入, 以极简的方式最终呈现, 不仅体现了新浪网站在数据挖掘和整合方面的业务能力, 更是极大地增强了用户观看与阅读时的体验感, 提高了受众的吸引力与阅读兴趣。新浪的时间轴推出之后, 搜狐仿照这一思路, 绘制了“搜救全纪录”, 不同的是, 搜狐的时间轴线只是配以文字说明, 可看性不如新浪那么强。

(3) 用户讨论区, 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性, 进一步提高专题报道影响力。门户网站作为网络媒体的一种, 其突出的特色之一便是与受众能形成较强的互动性, 而这一点是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在网站的专题报道中, 用户讨论区的设置, 不仅将使媒体与受众的交流与互动便捷化, 并且可以潜意识地引导受众在浏览新闻后进行跟帖参与。一方面促进了受众对门户网站的跟进关注;另一方面也扩大了门户网站在受众群体中的影响力。

通过笔者的观察, 四大门户网站在“马航失联”事件的专题报道中栏目设置上, 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特点。虽然栏目版块设置大同小异, 但报道内容却是包含了新闻事实、失联者信息、家属状况、后期搜救、空难科普、用户互动等方面, 由于新闻事实方面的挖掘能力有限, 四个门户网站调整了报道侧重点, 力图在现有的少量信息基础上, 以立体全方面多角度的方式呈现给受众。

三、报道角度多样化、信息服务凸显社会责任感

新浪等门户网站不同于新华网、央视网等主流媒体网站, 其背后没有强大的采编团队作为支撑, 采访权限受到严格限制, 加之本次马航失联事件的新闻事实难以准确呈现。因此, 四大门户网站在报道中始终把新华社、央视、法新社等国内外权威机构消息转载作为一手信源, 以确保新闻消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不过, 门户网站能做的不仅仅是“守株待兔”式地等待权威媒体的报道, 他们拓展报道角度, 采取“独家解密”、“独家分析”等形式弥补一手信源的缺少。新浪网航空栏目于2014年03月08日13时31分推出专稿《新浪航空MH370专稿一:缘何失联十小时未找到》, 与此同时新华社、央视等权威媒体仍将重点放在搜寻事件最新信息的报道上, 新浪这一专稿打破了当时有的报道角度, 将受众心中普遍存在的疑问逐一呈现, 获得了广泛关注。截至2014年3月10日, 该稿件共有10349人参与, 评论3992条。

除了事件本身, 四家门户网站均选取乘客家属群体作为新闻报道的重点之一, 深入挖掘失联乘客背后的故事。网易新闻策划采访了28位乘客家属在飞机失联前后的生活故事, 搜狐新闻追踪乘客家属奔走马来西亚驻华使馆抗议, 新浪新闻独家策划了图片报道《48小时未完的等待》等一系列人物故事, 这一系列软新闻在马航事件诸多硬新闻中, 展现了网络媒体颇具人文关怀的一面。此外, 四大门户网站在专题首页都发布了失联乘客名单、马航事件相关救助机构的联系方式、空难逃生指南、飞行安全等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看出网络媒体作为媒介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感。

四、多种媒体报道形式、报道内容更加全面生动

将事件以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展现, 是门户网站相较传统纸质媒体的另一优势。在马航失联事件的报道中, 四大门户网站都更倾向于以图片报道为主。一方面迎合了网络时代受众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 图片报道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 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现场感。

在视频报道方面, 四家网站都选用了不同来源的视频, 主要包括央视及地方台新闻、discover channel、CNN、BBC、海外发布会现场视频、网站自制视频或动画等。总而言之, 既有国内信源也有国外信源, 既有转载视频也有原创视频。相较于传统电视媒体, 由于审核机制与要求相对宽松, 用户可以在门户网站中看到不同来源、更多角度的呈现与解读。

五、事件进展全程跟踪更新、纪念报道方式多样化

由于“马航失联”事件本身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 其相关报道也横向延伸。截至2015年3月10日, 搜索关键字“马航”, 依然可以找到大量的相关跟进报道。2015年3月8日, 正值“马航失联”一周年之际, 四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各大媒体对于“马航失联”一周年的相关报道。在此基础上, 新浪新闻“新闻当事人”独家策划了《MH370失联乘客家属的特殊春节》的专题报道, 选取乘客家属的角度进行纪念报道。腾讯新闻则从科技角度, 发表《马航MH370失事一周年, 为何仍继续失》《马航MH370失联一周年祭:愿悲剧永不再》等文。搜狐网是以马航公司与搜救情况为切入点, 发表《马航公司这一年:沉疴难返善后成疾》《MH370搜救这一年:远洋搜寻的意外收获》等文。

除了新闻的不断更新跟进以外, 四大门户网站在后期均以视频这种生动直观的方式进行马航失联事件的纪念报道。新浪网制作了以乘客家属告白为主题的《等待回声的话语》短片;搜狐网以音乐MV的形式, 将航班失事以来的新闻报道与图片报道串联在一起, 制作了纪念MH370航班失联一周年MV《等待你的消息》。可以看出, 在“马航失联”事件后续报道中, 各门户网站除转载新闻外, 均策划了各具特色的纪念性报道角度, 从“人有我有”向“人有我优”、“另辟蹊径”的思路发展。

六、专题报道体现自身定位、不同亮点形成报道优势

四大门户网站根据自身定位和资源, 在专题报道上也体现了不同的亮点和侧重点。

(1) 新浪网:理智客观, 深度解读。新浪网在首页色调的选择上就与其他四家网站不同, 突出冷静客观的分析, 弱化情绪渲染。在内容安排上, 主推新浪航空的独家解析, 主推内容以自家的深度报道替代转载其他媒体新闻, 并结合新浪微博推出微直播实时跟进事件的最新进展。以图讲新闻、微博事实互动、独家新闻策划成为本次“马航失联”事件, 新浪网区别于其他门户网站的三大法宝。

(2) 搜狐与腾讯更侧重报道“人”。从搜狐“马航”专题报道的首页上, 能清晰看出搜狐网不同于其他门户网站的报道侧重点, 即关注事件中的“人”。截至2015年1月, 首页图片新闻中, 7张图片中有5张都是在讲“人”的故事。除了乘客家属, 一则“记者报道结束后蹲地失声痛哭”的图片在诸多硬新闻中让人眼前一亮。在首页的栏目设置中, 搜狐专题特别编排了一个“失联人员”的版块, 将不同媒体上关于“人”的故事加以整合。腾讯网与搜狐网在人物故事的处理上与搜狐有异曲同工之处, 不过, 腾讯网还将搜救人员这一群体也加入到事件报道之中。这种报道侧重点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 是搜狐网、腾讯网的一大特色。

(3) 网易:侧重科技性专业报道, 网民互动性极强。作为标榜“有态度”的新闻门户, 网易在这次报道活动中选取了与众不同的切入点, 从科技性、专业性的角度报道搜救情况。同时, 以“无跟帖, 不新闻”为标语的网易跟帖情况在四家门户网站中十分抢眼。在网易新闻中, 涉及“马航失联事件”的新闻几乎都有达到50000条的跟帖。截至2015年3月10日, 网易“马航”专题共有164397人参与, 跟帖942961条, 这一数字远超排名第二的腾讯的708023条。充分体现了作为强调与受众互动性的网络新闻媒体, 网易在受众互动性上十分出彩。

虽然由于国内新闻体制与网站采访权限限制, 门户网站很难在突发的灾难性事件报道中获取第一手信源, 但是通过研究分析四大门户网站在“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的报道表现可以看出, 依靠对事件的深入解读与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门户网站以多种媒体形式, 多种信源综合的方式, 形成了一套优势的报道策略。相较于传统纸质媒体, 门户网站“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为受众立体式呈现了新闻事件整体面貌。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 报道内容的同质化、杂而不精、专题设置的大同小异, 用户体验整体较差等依然是门户网站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软肋。因此, 如何在报道活动中从相互“学习与借鉴”到“走出自己的路”, 如何将海量的信息更加有效而精准地进行筛选与编辑, 如何针对不同受众群的不同需求, 改善用户体验, 依旧是我国门户网站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安琪.WEB2.0下门户网站的网络新闻专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 2010.

[2]彭珺.门户网站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企业导报, 2009 (07) :68-69.

[3]谌利.突发事件下的门户网站报道现状分析[J].青年文学家, 2012 (10) :149+151.

[4]法翠雯.从马航370失联事件看国内四大新闻门户网站应对突发事件之作为及其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 2014 (08) :98.

[5]闫朝.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对马航事件报道方式的对比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02) :122+146.

灾难性突发事件 篇10

先来看看国内大众最先能想到的BBC和CNN两家大型新闻机构。BBC在此次报道上海外滩事件中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它对事件的持续跟进比较完整,在事件发生初始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后,BBC在之后不断跟进事件的后续发展,如习近平责令调查此次事件,援引中国媒体中人们对此次踩踏事件的愤怒,事故遇难者家属去往事故现场,事故遇难者家属赔偿问题以及中国官方对此次事故的处理结果等。报道从英国当地时间1月1日第一条“Shanghai new year crush kills 36(上海新年夜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一直延续到1月22日的“Shanghai stampede:victims’families compensated(上海踩踏事件:遇难者家属获得赔偿)”。而CNN则是较早开始跟踪报道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的,在美国当地时间12月31日晚间就第一时间报道上海庆祝新年发生踩踏事件导致35人死亡,随后也在第一时间将死亡人数准确更新至36人。CNN将重点放在“上海新年踩踏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当晚人群的规模与数量没有得到准确预估,面对人群,上海当地政府措手不及(illprepared),同时对事件发生后的余波也处理不当。相对来说,BBC和CNN在此次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报道中都表现平平,值得借鉴和分析的地方较少。

比较有特点的是英国的《卫报》。“关于造成踩踏事件发生的导火索,社交网络上出现了‘撒钱论’等传闻,但后来现场录像显示,观景平台只是太拥挤了,并最终不堪人群的重压,变成了一个人间地狱。”《卫报》注意到并在报道中指出了这一点。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任何插曲,《卫报》都给予了关注,并在报道中有所呈现;另一方面,卫报的用词很有特色,“人间地狱”这样一种形容给人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将踩踏事件发生的那种惨烈感直接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用词方面的精心设计算得上是《卫报》的一大特点,《卫报》往往在报道中斟酌用词,以试图为读者尽力还原事件的本身,并“用事实说话”,在精心选择的词句中潜移默化地传达出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此外,《卫报》还注意到了网络时代的一大新闻信息来源——新媒体,它提及,在“中国的Twitter”新浪微博上,“上海外滩踩踏事故”话题页获得了2.9亿的阅读量,很多微博网友都在反思为何这样的惨剧会发生在上海——中国最发达的国际大都会。对新媒体给予一定的关注,也能够更加清晰完整地还原新闻事件。

另一家较多笔墨提及中国国内新媒体中上海踩踏事件相关信息的是《每日邮报》。作为英国著名的小报,刻画打造出最为吸人眼球的报道是《每日邮报》惯有的传统。《每日邮报》在这次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报道中,直接引用了新浪微博网友的声音,直观地呈现了中国网民对事件的看法,以此来吸引眼球。例如,“‘我起初以为这种踩踏事件只能发生在印度的朝圣之路上呢’,中国一家工程公司的经理在微博上写道。‘中国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变成了印度,而上海成为了孟买’,另一位微博网友写道”。这种社交平台上人们观点、话语的直接引用给人以直观的感受,从而达到制造噱头、引起读者注意力的目的,这是小报历来的手段。

新浪发布的《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中的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6月,国内微博市场月覆盖人数已达到10,307万;截至2010年8月,共有466家主流新闻机构开通了新浪微博,其中包括118家报纸、243家杂志、36家电视台和69家电台,此外还有41家政府机构(不包括公安系统)开通了新浪微博,国内公安微博的数量达到了60家。如果说爆炸式扩增的微博用户数量预示着微博使用的大众化,那么一些媒体和政府机构官方微博的出现——这些传统信息权威的进驻则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微博话语的公众化。在这些不同的话语力量涌入微博平台后,就逐渐形成了微博舆论场,并迅速成为现代中国社会重要的舆论场之一,触发了外国媒体对中国微博的高度关注。私语化、个人化的只言片语的微博很难引起外媒的关注兴趣,与其说国外媒体关注的是中国微博,不如说他们关注的是中国现如今的公众话语表达。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各家外国媒体的报道内容中看出来,其报道的主体并非只是某一条或几条微博本身,而是引起交流与议论的微博话题。换句话说,对于外媒来说,微博更多的是被作为一个消息来源,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微博平台是当代中国的民间意见集散地。这些民间的意见对官方的话语进行了补充和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对官方话语的垄断性有所消解,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出官方话语的权威性。这就形成了官方与民间两种话语在报道中的一种微妙互动。可以说,微博上的中国是外媒眼中的另一个中国,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中国,因为它代表的是来自民间的声音。

外媒除了将视角投到社交媒体等新媒体上外,一个新的改变是出现了全文转载国内新闻机构新闻稿的现象。

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关注了中国主流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视角,并全篇引用新华社、京华时报等媒体的评论文章,指出中国官方媒体也承认了上海政府在公共安全和人群安全管理上的不足。文章援引了中国青年的报评论文章称,“在搜索关键词时,‘踩踏’这个词常与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被视为发展落后、管理落后的一种符号,没想到竟然发生在头顶着‘国际性大都市’光环的上海,对这座城市的管理水平是极大的拷问。”前文提到过的英国《卫报》也在其一系列报道中出现过此类情况,它直接翻译了新浪网的独家原创报道,通过外语学院大一新生小黄的视角还原了事故发生的全程。这种现象的出现,从一定层面上来看是外媒对我国国内主流媒体新闻事件报道能力的一种肯定,是我国本土新闻机构的一种进步。过去,在外媒的眼中,中国主流媒体的报道能力是不足的,选题不够新颖,报道不全面、不深入等问题都使得国内的新闻稿无法进入外媒的视野。如今,全文转载、原文直接翻译都体现了我国新闻稿件质量水准的一个上升趋势,这的确是国内新闻界的一个好势头。

此次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还有一个亮眼的外媒报道就是《南华早报》。作为总部在香港的境外报纸,《南华早报》在报道外滩踩踏事件时,旧事重提,用大量文字回顾了兰桂坊惨案(发生在1993年的兰桂坊踩踏事件,造成21死63伤)发生的全程。这种拉通历史,将曾经发生过的事件与当前事件对比的报道方式,也是新闻写作中常用且效果不错的方式。同类事件的对比能够直观地展现出今昔的不同。官方对事件的处理方式、效率等方面的比较,过去与现在事件发生的不同原因的分析,今后的预防措施等,都能够通过对比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总的来说,此次事件发生后,外媒的报道呈现出两个新的特点:一是注意力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转移;二是对国内稿件的认可度提高,出现原文转载和翻译的现象。这两点在之后类似事件的报道中依然在不断加强与提升。除此之外,外媒在报道突发事件时的切入角度、报道手法等方面,仍然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摘要:过去对于中国国内发生的灾难性事件,外媒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可谓亲力亲为,新闻内容的产制完全独立。然而近年来,情况似乎有所转变。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外滩跨年夜踩踏事故中的外媒报道,发现近来外媒在对中国国内灾难性事故的报道中,对国内社交平台(微博)等新媒体上的话语极其关注,甚至全文转载或引述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

关键词:外媒,微博,灾难性事件

参考文献

[1]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DB/OL].新浪,2010-09-09.

上一篇:课程标准一致性论文下一篇:经前路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