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灾难事件

2024-10-13

突发性灾难事件(共10篇)

突发性灾难事件 篇1

摘要:中国的崛起需要在国际社会上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 汶川地震、马航MH370事件等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特殊性使其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附着点。而媒体作为“中国形象”的主要传播者, 应该在这类事件中积极发挥作用, 引导国内外舆论正面塑造中国形象。

关键词:突发性灾难事件,媒体,中国形象

国家形象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四个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国家实力、政府、媒体和事件。其中国家实力和政府是国家形象塑造的基础和前提;大众传媒担当着传播者的重要角色, 事件则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附着点, 大众传媒反映的重大事件往往能集中体现国家形象。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是目前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 近期发生的马航MH370事件中, 中国在搜寻费用投入方面最多, 这足以说明中国国力的增强。同时, 非典之后, 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比利亚撤离华侨以及马航MH370等一系列事件中, 中国政府的反应速度和信息公开程度是值得肯定的。由此可见, 我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家实力与政府执行力, 媒体与事件成了“中国形象”建构的关键因素。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给我们一个信息过剩时代, 在国际传播中人们普遍关注的必然是重大事件, 尤其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灾难事件。例如, 发生在今年3月8日的马航MH370失联事件, 极易引起全球媒介和舆论的关注。

由此可见, 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塑造国家形象是更生动且更具有说服力的。依据李普曼提出的“两个环境”和“刻板印象”, 媒体在国家形象建构中起着关键作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这种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 因为事件的突发性、破坏性和焦点性, 使得在一定时期内有关灾难事件的报道富有较高的新闻价值, 形成社会热点, 而灾难事件中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也极易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正如程曼丽教授提到的, 一国的新闻报道往往与国家形象之间关系密切, 其原因在于外部受众了解到的信息多来自于该国媒体的报道。所以, 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我国媒体对于中国正面形象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本文认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塑造符合国家利益的正面形象

何为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能够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需要整体上对国家有益的事物。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 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显著提高。中国的崛起给一些国家带来了不安, “光荣孤立”是目前中国在国际社会上面临的尴尬局面。因此, 现阶段中国的发展需要消除诸如“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形象。这就需要大众传媒以突发性灾难事件为传播契机, 建构一个以民为本, 高效且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 从而使更多的国家理解和认同中国的和平崛起。

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到刚刚发生不久的马航MH370事件, 中国媒体“以正面宣传”为主, 在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中多是突出中国政府的以民为本、领导有力与中国军队的快速高效。有关马航MH370的报道中, 中国主流媒体以相当大的报道数量塑造了中国政府的正面形象。例如, 中国政府派出历来最大规模的海事救援队参与搜寻、中国成为对MH370航班搜寻资金贡献最大的国家等。这些报道内容确实塑造了一个“以人为本”、快速高效的中国政府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报道带给国际社会的反而是不安, 国际舆论中有关“中国威胁论”的内容不减反增。

表面上看中国主流媒体“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建构了正面的“中国形象”, 实则不然, 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主流媒体在宣传报道中缺乏“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 即没有站在他国受众的角度思考有关我国形象的报道。所以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 中国媒体应树立以他国受众为中心的报道理念, 塑造符合国家利益的正面“中国形象”。

二、引导西方主流媒体正面塑造中国形象

以突发性灾难事件为契机正面塑造中国形象时, 除了依靠中国主流媒体外, 还需要借助西方主流媒体或在国际社会上有影响力的媒体进行“二次传播”。由于意识形态差异、政治因素的影响, 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时负面新闻居多。而当今的国际传播中, 以CNN、BBC、美联社、路透社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占据着明显的舆论引导优势。由此可见, 引导西方主流媒体正面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性。

如何引导西方主流媒体改变对中国的成见?本文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 中国媒体应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中央电视台向全球24小时不间断地直播灾情, 以压倒性的信息优势覆盖了抗震救灾的方方面面, 掌握了国家话语权, 使得西方主流媒体大量转载有关中国媒体的抗震救灾报道。因此, 世界主流国家及其媒体对中国在汶川地震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时多是积极和正面的, 从而在国际社会上塑造了良好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 面对西方主流媒体塑造的负面中国形象, 中国媒体不应该沉默不语, 而要快速反应, 沉着应对, 积极引导西方主流媒体消除有关中国负面形象的言论。在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 鉴于中国几次公布线索却最终发现未果, 一些西方媒体频频指责中国科技实力, 有的甚至直言“中国缺乏精密设备的程度令人震惊”。针对西方主流媒体设置的负面议题, 一部分中国媒体选择反思、检讨;另一部分中国媒体选择沉默, 中国媒体的这两种被动表现并不值得肯定。相反, 我们应该主动应战, 掌握好话语权, 设置正面议题, 改变国外媒体的成见, 充分发挥议程设置在“中国形象”塑造中的舆论引导作用。

三、加强引导国际舆论的能力

媒体形象是“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体现着一国的软实力。加强媒体国际舆论的引导能力有利于建构良好的“中国形象”。比较中外媒体在突发性灾难事件, 尤其是全球性突发灾难事件中的报道, 外国媒体在新闻报道和专业分析方面表现出色, 而中国媒体较少涉及“核心内容”报道。以马航MH370事件为例, CNN、《华尔街日报》、路透社对于关键信息的及时披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4年3月12日, 《华尔街日报》从美方调查组处获悉, 引擎数据显示马航飞机“可能在失联后继续飞行4小时”。3月13日CNN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处了解到, 失联飞机可能最后驶向了孟加拉湾或印度洋某处。3月14日, 路透社从军方获得消息称, 飞机失联后做过几次重大的高度变更, 并人为改变方向飞往印度安达曼群岛。这三则信息的发布对马来西亚政府形成了倒逼之势, 促使其在3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两条重要信息:飞机最后一次与卫星联系是在北京时间3月8日8时11分;飞机改变航线是由机上人员蓄意为之。有人把这次发布会成为新闻事业的一次逆转胜利。

而中国媒体在这次胜利中集体失语, 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媒体在报道内容和角度方面出现了偏差。西方媒体注重在“事实性框架”下寻找MH370失联的真相, 中国媒体则选择在“情感性框架”下报道家属及救援情况。马航MH370事件实质上属于调查性报道, 由于飞机去向悬而未决, 人们更渴望知道真相, 而中国媒体提供的信息无法解开人们的疑惑。相反, 西方媒体通过披露一个又一个关键信息抢夺了话语权, 成功引导了国际舆论。

在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背景下, “中国形象”的塑造需要更多的话语权。马航MH370事件留给中国媒体更多的是思考: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 掌握最先进的报道设备和技术并不等于掌握了话语权, 新闻的核心是发现真相、引导舆论。我们离真正的新闻软实力还有相当的距离。

四、结语

突发性灾难事件由于其突发性、破坏性、负面性、多面性、涉及范围广, 极易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因此, 国际传播中突发性灾难事件为我国提供了形象展现的平台。大众传媒作为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渠道, 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对中国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首先, 媒体应该“以受众为中心”, 建构符合国家利益的正面形象。其次, 我国媒体应该充分依赖西方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 通过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引导西方主流媒体正面塑造中国形象, 积极消除负面言论。最后, 媒体更应加强自身形象建设, 成为引导国际舆论的重要力量, 真正提高中国的新闻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李杨, 李建华.灾难事件中国家媒体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J].新疆大学学报, 2009 (01) .

[2]陈娟.中西灾难新闻报道理念比较研究[J].传媒观察, 2010 (02) .

[3]刘继南, 何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突发性灾难事件 篇2

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

四川强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谨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受灾群众表示亲切慰问!地震给当地的××设施造成了严重的毁损,对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我公司作为国家一级××施工企业,拥有雄厚的施工力量和技术装备,有能力、有决心、有强烈的愿望为灾区早日恢复××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目前我公司已作了充分的动员和部署,成立了抗震救灾抢险预备队,我公司的××抢修突击队的先遣分队业已开赴遂宁灾区。公司全体员工士气旺盛,救灾所需的人员、车辆和技术装备均已到位,随时准备赶赴灾区支援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请贵公司充分考虑我们的请求,把最艰苦、最具挑战性的抢险任务分派给我公司。我们一定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铁军”精神,全力以赴,不辱使命,保证按期完成各项抢险任务!

联系人:(综合部主任)

联系电话:

河北省××建设有限公司

董事长:

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应研究 篇3

关键词 经济波动;罕见灾难;福利损失

中图分类号 F063.2 文献标识码 A

1 引 言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理性经济主体面对外界环境变动做出的最优反应,不具备帕累托改进的可能.因此,经济稳定政策是不必要的,政府干预反而适得其反.1987年,经济学家Lucas运用二战后美国居民实际消费数据,从定量视角对上述观点进行了经验验证.其研究表明,在合理的参数取值下,平抑经济波动的潜在福利收益相当小,仅仅相当于每年给消费者补贴0.008%的消费产品或服务.根据美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福利收益相当于不足50美元的物质补贴[1].Lucas(1987)的研究发现震惊了决策层和经济学界,因为这一研究结论不仅宣告政府干预宏观经济运行是徒劳的,也意味着经济周期理论研究毫无意义.

是否真如Lucas(1987)所言,经济稳定政策再无用武之地?带着这一疑问,美国及其他国家的研究人员开始了更为深入的探索.Lucas(1987)研究结论的得出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基础上,该理论模型的魅力在于其简洁性,但也正是它的简洁使得其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值得商榷.一些学者主张运用心理学所发现的财富偏好、习惯形成、追赶时髦、损失厌恶、妒忌等非标准偏好形式替代Lucas(1987)研究中的CRRA效用函数,另有一些学者则是通过寻找跨国数据来验证Lucas研究结论的普适性[2--5].然而,偏好形式和跨国数据的改变并没有显著提高经济波动福利效应的数量级.鉴于此,在2003年的美国经济学年会上,Lucas宣称,预防萧条的核心问题已经解决,宏观经济研究的重心应当及时转向经济增长,而非减缓短期波动[6].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研究之所以支持Lucas(1987,2003)的研究结论,源于对罕见灾难事件的忽视.罕见灾难事件,即那些发生机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就会对相关经济系统造成极大损失的自然或社会性灾难事件,如战争、高致命传染病、经济衰退、自然灾害.人类发展历史上,尤其是20世纪以来,罕见灾难事件曾不止一次地对相关经济体造成毁灭性打击.1929~1933年大萧条间,主要工业国人均实际GDP下降近30%,失业率也一度攀升至25%;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区国家人均实际GDP的下降幅度也在17%~64%之间.1959~1961年间的饥荒使得中国人均实际GDP出现连续下降,1960~1961年下降幅度高达26. 91%[7].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也都不同程度地重创了世界与中国经济.鉴于此,现有研究对经济波动福利效应的测算是不全面的,在此基础上容易得到有偏的政策结论.引入罕见灾难状态,进一步测算经济波动对国民福利的减损效应,不仅是对现有的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发展,而且能够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2 文献综述

引入罕见灾难的想法源于“股权溢价之谜”.Mehra and Prescott(1985)发现,1889~1978年间美国股票市场的年均收益率约为6.98%,同期无风险证券的年化平均收益率为0.8%,二者之间的溢价为6.18%.然而,根据传统资产定价模型的估算,同期美国股票的超额收益率应当仅为0.35%,这就是“股权溢价之谜” -[8].在Mehra and Prescott(1985)的研究中,国民经济只有好与坏两种状态,好与坏状态通过经济增速均值上下波动一个标准差来衡量.如此小的波动幅度显然与风险溢价的要求不符

在罕见灾难情形,消费增长率不再服从正态分布,而是服从Markov过程,灾难幅度的分布呈典型的厚尾分布.,也就无法解释“股权溢价之谜”[9].通过在ArrowDebreu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罕见灾难状态,Rietz成功解释了“股权溢价之谜”[10].Barro(2006)进一步区分了V型灾难与W型灾难

V型灾难发生时,产出会急剧下降,但世界继续运转,大萧条就是典型的案例;W型灾难,即世界末日,如原子战争、太空爆炸等,普遍的财产权丧失也与此类同(Barro,2005).,并利用20世纪35个国家的历史数据证实,罕见灾难的引入可以有效解释各种金融市场异象[1-1].

后来,罕见灾难思想被一些学者引入经济波动的福利效应研究.他们发现,经济波动福利效应测算与“股权溢价之谜”研究均主要取决于消费波动率.因此,那些有助于解释“股权溢价之谜”的理论模型同样可以用于经济波动福利效应量化研究(Lucas,2003).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Barro(2005)先是对罕见灾难事件发生时国民经济的衰退幅度和发生频率进行了估计[1-2].在此基础上,Sayler(2007)及Barro(2007、2009)研究发现,当美国社会面临发生概率为1.7%、损失为当年GDP的25%的潜在灾难风险时,它们愿意放弃当年20%的实际GDP,以消除这一潜在灾难风险[1-3--1-5].田玲、高俊(2012)与陈国进等(2014)进一步区分了全要素生产率灾难与资本灾难,并从资本灾难视角考察了罕见灾难事件对国民经济的福利影响[16-17].

现有研究对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应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仍有深入研究的空间.其一,现有研究采用的是RietzBarro范式的理论模型,只考察了罕见灾难事件发生的概率,而忽略了对罕见灾难持续时间的考察.经验研究显示,罕见灾难事件的持续时间以及灾难恢复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具有显著的差异化影响.其二,由于数据资料限制,现有研究在估算罕见灾难事件风险及当罕见灾难事件发生时经济衰退幅度时,沿用了Barro(2005)对20世纪35个发达国家的经济数据得到的参数,这样就会产生样本偏误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对Sayler(2007)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修正,纳入罕见灾难状态的持续时间,并根据Gabaix(2008)的研究方法初步估算出建国以来中国发生罕见灾难事件的风险以及相应的产出下降比重,在此基础上测算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应[1-8].

3 理论模型

经济中包含众多无限生存的同质行为人,单个行为人的决策对总量结果不产生显著影响.代表性行为人的目标是最大化如下期望效用函数:

4 数据处理、参数校准与数值模拟

理论模型表明,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应测算取决于消费者主观偏好参数以及描述实际人均消费增长的若干参数.

4.1 数据处理

《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提供了1952~2013年中国居民名义消费水平数据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居民消费支出.,以及相应年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以1952年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相应年份的名义消费数据进行平减,可以得到1952~2013年间中国居民消费增长的3个矩条件(见表1).

4.2 参数校准

1)消费者主观偏好参数.年度数据主观贴现因子的合理取值,多数研究者认为,应当在0.95~0.97-范围内选取,本文取β=0.96.Mehra and Prescott(1985)从资产定价相关理论出发,认为γ的取值应当小于10,为了便于比较研究,本文取γ=2,3,4,5.

2)描述消费随机增长的离散Markov过程的若干参数.参数(π,m,δ)的校准根据的是1952~2011年间中国居民消费增长的3个矩条件.也就是说,选择参数(π,m,δ),使得理论模型与样本数据中消费增速μt的矩特征一致.

关于衰退期的持续时长φ,参照Gourio(2012)的研究,校准为0、0.1和0.2[19].关于罕见灾难风险(p)以及发生罕见灾难事件时经济衰退幅度(k)的校准参照Barro(2005)的估计方法,以人均实际GDP数据为研究标的,计算出我国1952~2013年间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研究发现,我国仅有6年的实际人均GDP增长率为负值

人均GDP的增长率为负值的6年分别是:1959~1960年(-0.34%)、1960~1961年(-27.32%)、1961~1962 年(-5.59%)、1966~1967年(-5.69%)、1967~1968 年(-4.12%)、1975~1976年(-1.63%),括号内为年度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因此,将这6年作为灾难可能发生的年份,并取这6年实际人均GDP增长率的均值作为产出下降的比例,k=0.93、p=0.097.为了比较分析,本文同时采用了Barro(2006)对罕见灾难发生频率和幅度的估算,p和k的校准值(见表2).

4.3 罕见灾难事件福利减损效应的数值模拟

分析

表3报告了在给定1952~2013年中国消费增长的样本矩以及4种罕见灾难风险情形下国民福利的减损效应.

此处取=0.2,情形(e)代表不存在罕见灾难风险.

数据来源:Matlab2011估算结果.由表3可知:第一,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

应大小取决于罕见灾难发生的概率以及罕见灾难发生时国民经济的衰退幅度.情形(a)下国民经济从罕见灾难状态转换到平稳状态的福利收益约为通常意义上平抑经济波动福利收益的6~17倍;情形(b)下国民经济从罕见灾难状态转换到平稳状态的福利收益约为通常意义上平抑经济波动福利收益的8~19倍;情形(c)下国民经济从罕见灾难状态转换到平稳状态的福利收益约为通常意义上平抑经济波动福利收益的11~26倍;情形(d)下国民经济从罕见灾难状态转换到平稳状态的福利效应约为通常意义上平抑经济波动福利收益的15~30倍.第二,罕见灾难状态下经济波动的福利减损效应显著大于通常意义上的经济波动福利减损效应的测算结果.在合理的参数取值下,后者仅仅相当于经济主体在未来无限生命期界内每年减少0.16%~0.3%的消费产品或服务.对于产出下滑7.45%这样的罕见灾难事件,虽然发生概率极低,但对国民经济福利的减损效应也相当于经济主体在未来无限生命期界内每年减少1.01%~6.71%的消费产品或服务.根据2013年中国居民名义消费水平15 632元,这相当于消费者减少157.9~1 048.9元的消费(见表4).

一个延伸性的问题是,如果降低罕见灾难发生的概率,或在灾后减弱经济衰退的幅度,或是缩短国民经济处于罕见灾难,经济主体获得的潜在福利收益有多大?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分别估算了罕见灾难发生的概率从0.097降到0.017、罕见灾难事件发生后经济下滑比例从0.29下降到0.07以及罕见灾难持续时间从φ=0.2缩短为φ=0.1时经济主体的潜在福利收益.研究发现:第一,对于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为4的代表性消费者而言,如果罕见灾难的发生概率从0.097-降到0.017,经济主体所获得的福利收益大致相当于其终生消费水平提高1.36个百分点;第二,如果将罕见灾难发生后经济下滑的比例从0.29下降到0.07,经济主体所获得的福利收益大致相当于其终生消费水平提高4.87百分点.第三,如果能够将国民经济处于罕见灾难的时长从φ=0.2缩短为φ=0.1,经济主体的潜在福利收益提高6.74个百分点.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于缩短国民经济处于罕见灾难状态的时间、降低人为灾难发生的概率以及减弱罕见灾难事件对国民经济的冲击.-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通过修正随机消费函数形式,本文构建了罕见灾难事件的福利减损效应模型,在此基础上测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罕见灾难对国民经济福利的减损效应.研究发现:第一,虽然1949年以来中国极少发生罕见灾难事件,但在合理的参数取值范围内,罕见灾难事件对国民福利的减损效应相当大,相当于通常意义上经济波动福利效应的数十倍.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性不只体现于平抑通常意义上的经济波动,更体现于应对罕见灾难事件所导致的经济震荡.第二,无论是通过缩短宏观经济处于罕见灾难的持续期,还是降低某些可以避免的罕见灾难事件的发生概率,或是减轻罕见灾难事件发生时经济衰退的幅度,均可显著提升灾难发生期的国民经济福利.

从上述研究结论出发,可以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政府应当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同时借鉴历史的和国外的经验教训,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战略,最大程度降低人为造成的罕见灾难事件发生的损失.第二,建立完备的罕见灾难事件的历史统计资料库,为巨灾保险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性、科学性的数据支持,从而在罕见灾难事件发生时,人们可以利用资本市场提供的避险工具平滑罕见灾难风险.第三,中央与地方政府应当通力合作,合理利用财政预算中的防灾减灾预算,对灾难发生后的宏观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减轻罕见灾难事件对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同时,根据罕见灾难事件的类型、成因及其对不同地区和产业影响的轻重缓急状况制定相应的救助政策,以最快地速度实现国民经济复苏.

参考文献

[1] Jr LUCAS,E ROBERT. Model of business cycles [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7,1-11.

[2] J DOLMAS. Risk preferences and the welfare cost of business cycle [J].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1998,1(3) : 646-676.

[3] J TALLARINI. Risksensitive real business cycles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0, 45(3):507-532.

[4] 陈彦斌.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何者更为重要[J].管理世界,2005(7): 16-21.

[5] 丁志帆,孙根紧.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研究述评与展望[J].经济评论,2012(6):142-148.

[6] Jr LUCAS,E ROBERT. Macroeconomic prioritie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93 (1) :1-14.

[7] 范子英,梦令杰.有关中国1959-1961年饥荒的研究综述[J].江苏社会科学,2005(2) :64-68.

[8] R MEHRA, C PRESCOTT. The equity premium: a puzzle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5, 15:145-161.

[9] 刘昌义.灾难与股权溢价之谜:最新研究进展评述[J].金融评论,2013(3) :100-126.

[10]A RIETZ. The equity risk premium: a solution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 22(1):117-131.

[11]J BARRO. Rare disasters and asset market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6, 121(3):823-866.

[12]R BARRO. Rare events and the equity premium [R].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2005.

[13]K D SAYLER. Macroeconomic priorities and crash states [J].Economic Letters, 2007, 94(1):64-70.

[14]R J BARRO. On the welfare cost of consumption uncertainty [R].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2007:1-34.

[15]R J BARRO. Rare disasters, assets prices, and welfare cost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9,99(1):243-264.

[16]田玲,高俊.灾害风险、福利损失与政府最优救助计划[J].经济管理,2012,34(1) :173-181.

[17]陈国进,晁江锋,武晓利,赵向琴.罕见灾难风险和中国宏观经济波动[J].经济研究,2014(8):54-66.

[18]X GABAIX. Variable rare disasters: a tractable theory of ten puzzles in macrofinance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8, 98(2):64-67.

突发性灾难事件 篇4

所谓灾难, 就是指由于突然爆发的, 不可控制和无法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 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 造成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损毁的现象。灾难对于我们并不陌生, 不论是远古社会还是现代社会, 很多灾难都是无法准确预测的, 更加无法杜绝它的发生。由于灾难与人的生存权密切相关, 所以对于灾难, 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繁的国家, 由于地震的发生会带有很大的破坏性, 往往会是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焦点。又由于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 况且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 在面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时候, 如果新闻媒体在舆论引导上出现偏差, 必然会引发一定的社会动荡。由此可见正确的舆论引导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是如此的重大, 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要坚持党性原则, 树立大局意识;遵循新闻规律, 坚持用事实说话;走以人为本的路线, 以此来稳定社会、安抚民心。

二、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新闻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在灾难事故中, 新闻媒体及时报道灾情, 并积极地引导舆论, 可以抵制和消除其消极负面作用, 所以我认为在遇到类似的情况的时候, 宣传和鼓励其中的积极因素增长, 这是媒体面对灾难事件时刻不容缓的责任。由于雅安地震突发性强、损坏性大, 人们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 往往遇到事情的时候会做出最坏的打算, 如果这时候缺乏可靠的信息, 必然会相信某些流言和谣言。而在此时, 如果放任社会舆论的传播, 将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在当前, 我国政府出于保持社会稳定团结的考虑, 对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向来严格把关, 但是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 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和舆论引导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这次雅安地震的新闻报道, 相比2008年的汶川地震报道的确有了进步, 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三、新闻媒体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舆论引导的策略

1. 坚持用事实说话, 以理服人

坚持用事实说话是取信公众的根本保证。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 新闻的真实性在第一时间是很难确定的, 并且不能通过一次报道就有所体现, 而是在报道过程中被逐步揭示出来的。4·20雅安地震发生后, 各大网站都制作了相关专题, 对灾区的各种情况进行跟进报道, 特别是对一些“将要发生更大地震”的谣言进行驳斥, 用事实说话, 以理服人, 正因如此, 很多民众从本来以为这是一场特大型地震的思维中解脱出来, 对避免产生更大的惊慌失措起到了纾解作用。

2. 坚持“第一时间”抢占话语权

坚持新闻报道“第一时间”是掌握话语主动权的关键。在4·20雅安地震中, 由于通讯中断, 人们会产生急躁的情绪, 如果此时媒体报道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各种流言、谣言就可能滋生。汶川特大地震中正是如此, 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各种谣言满天飞, 而国内反动势力也乘机兴风作浪。由于有了上次的教训, 雅安地震刚发生, 媒体就迅速地掌握了话语权, 对地震以及抗震救灾的相关信息进行了及时全面的报道, 对抑制谣言、避免社会恐慌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3. 避免报道过分集中一处

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为此在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新闻报道在引导舆论的同时也需要避免报道过分集中一处。4·20雅安地震, 看似突发, 但是突发性的背后却隐藏着多种矛盾。当地震发生后, 从全国各地援助大量的物资, 包括帐篷、水与食品源源不断地进入灾区, 但是由于新闻报道都集中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所以救灾物资也大多被运送到了那些地方, 由此导致其他一些震区的群众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 而群众的情绪得不到适当的疏导, 很可能会引起舆论的激奋和社会的不安。

3.注重网络引导, 搭建信息平台

在雅安地震中, 网络媒体以其独具的开放性和平权化, 不仅使得任何人及时地了解地震救灾情况的进展, 也可以让任何人通过各大网站所提供的平台自由公平地发表言论, 这样媒体包括受众可以对救灾不力的地方进行批评, 督促救灾工作更好地完成。例如在监督红十字会、志愿者一窝蜂地去灾区救援以及网络寻人启事方面, 受众的舆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信息时代下, 新闻媒体要善于运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 占领舆论阵地, 不断提高传播力、影响力, 实现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舆论引导。

结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 做好突发性灾难事故的舆论引导工作, 无形中要求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 搭建有效平台, 整合凝聚力, 积极发挥包括网络媒体等在内的各类媒体的作用, 用公正、客观、详细的声音来及时全面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 唱响主旋律, 营造强有力的主流舆论态势和社会氛围, 更好地对突发性灾难事件进行舆论引导。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大转型期间, 各种社会矛盾在这个时期不可避免地产生。新闻媒体作为新时期新闻战线的前沿阵地, 在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媒体舆论引导稍有不慎, 在敏感时期势必会引起全社会的恐慌, 特别是在一些灾难报道中, 媒体的新闻舆论引导必须要慎之又慎。本文以近期雅安地震为例, 着重探讨新闻媒体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舆论引导, 为进一步提高其引导能力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突发性灾难,雅安地震,舆论引导,新闻媒体

参考文献

[1]唐励.论当前我国传媒的价值导向[J].文学界 (理论版) .2010 (11)

突发性灾难事件 篇5

正确

错误

2、突发事件发展的非常迅速,果断正确地采取措施,可使结果有质的变化。()

正确

错误

3、当事故灾难发生之后,能否正确应对、果断处理事故后果至关重要。()

正确

错误

4、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其时间无法预测。()

正确

错误

5、分级标准直接涉及到对事故的应急处置和事故的调查处理,与我国事故灾难应急处置的管理体制相吻合。()

正确

错误

6、突发事件的随机性和离散性是无法人为控制的,只能通过预防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来减小事故风险。()

正确

错误

7、部分之和是无序结构,没有系统功能。()

正确

错误

8、现代系统由各子系统构成,越物质文明、越现代化,各个系统的联系密度和依赖程度越高。()

正确

错误

9、很多危机的产生和扩大是由于领导者缺乏对事件规律的认识、缺乏应急管理的基本方法,草率的决策、鲁莽的行为造成的。()

正确

错误

10、事故灾难发生时更应关注其自然属性的破坏问题。()

正确

错误

11、触媒如若管理失当,或缺乏有效控制,则可能演变成一场突发事件变异的主要诱因。()

正确

错误

12、在社会高风险期遇到特大事故灾难时除了应对事件本身,还要估计到它所产生的次生灾害和负面影响。()

正确

错误

13、负反馈的重要概念是妥协,所以我们并不推崇。()

正确

错误

14、应急事件的关闭要讲程序,否则容易引发新的事故灾难。()

正确

错误

15、处置突发事件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大多数问题出现在责任的处置阶段。()

正确

错误

16、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经过评估

存在

可导致事故发生

不容忽视

17、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危险是绝对的概念

安全是人类社会活动永恒的主题

安全是相对的概念

安全和危险均是相对的概念

18、以下不属于安全教育培训方法的是(???)

实际操作演练法

讲授法

自学提高法

读书指导法

19、主要用于预测事故发展趋势,调查事故扩大过程,找出事故隐患,研究事故预防的最佳对策的安全分析方法是(??)

安全检查表法

系统危险性分析法

作业安全分析法

事件树分析法

20、危险是事故可能性与事故严重性的结合,所以(???)

事故的可能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事故的严重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事故严重性越大,危险就越大

当事故可能性不变时,危险与事故严重性有关

21、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在采取措施时,就应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解决事故树的关键基本事件和最重要事件。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是(???)

事故百分比

临界重要度

结构重要度

关键重要度

22、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重大危险源为(???)

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指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指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指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3、指出下述不包括在重大事故救援体系之中的组织(系统)有(???)。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公共交通系统

信息发布中心

监测组织

24、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一般分为(???)、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计划

演练

预防

布置

25、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还应确保预案的批准、(???)和维护。

更新

实施

培训

演练

26、“护人员安全优先”是应急预案六要素中(???)要素的内容。

应急响应

目的与意义

应急策划

方针与原则

27、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等活动。

计划、组织、控制和反馈

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决策、计划、实施和改进

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

28、重大危险源(??)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控制的目的划分的意义

评价的依据

管理的作用

29、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监控(??),对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信息网络系统

管理系统

网络系统

预警系统

30、对于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系统损坏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

危险性预先分析

致命度分析

事故树分析法

意外事故分析

31、关于桌面演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应急人员主要来自于非本地应急组织

仅限于有限的应积极响应和外部协调活动

事后一般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相应工作的建议

一般为笔头演练,在会议室就能进行

32、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的描述,正确的是(??)

认证的对象是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认证由认证机构既定的专职审核小组完成认证过程需按照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认证的结果是用人单位取得国家统一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33、井下防尘最主要的防尘措施是(?)

湿式作业、加强通风

加设水幕、净化风源

冲洗巷道、保持清洁

避免二次扬尘、佩戴防尘口罩

34、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初始评审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工作时,应注意的是(??)

行业主管部门应定期对策划、实施过程进行评审

应在新的工程活动、引人新的建筑作业程序后系统地展开

对所评价的风险应按同样重要度对待,不应有所忽视

策划工作应定期或者及时开展

35、关于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种应急响应功能举行的演练活动,对其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一般在应急指挥中心举行,并可同时开展桌面演练,不必调用应急设备

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功能演练比桌面演练更专业化,要求应急人员少而精,协调工作难度更大

演练完成后,应向当地政府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口头汇报,提出改进建议

36、燃烧需要条件()

可燃物质

能量

氧气

火源

37、下隶属于特大事故等级标准的是()

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达30人以上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万

一次事故所造成的重伤和集体中毒事件的人数100人以上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

38、生产安全事故分级()

特大事故

重大事故

较大事故

一般事故

39、应急处置的分期()

应急准备期

初级响应期

扩大应急期

应急恢复期

40、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

可预见性

潜在危机性

复杂变异性

高度不确定性

41、煤矿安全监察的主要工作方式为(?)

视时监察

重点监察

一般监察

特殊监察

42、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哪些方面()

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工程、通风工程等

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

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43、安全评价是一个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

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评价危险程度

确定危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44、《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验收评价方面的义务,即()

能够结合现场调查结果模拟重大事故发生

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查出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从安全考虑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为政府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服务,提供建设项目安全评价依据

45、一个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6个一级关键要素,其中包括(?)

事故调查与处理

应急策划

现场恢复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46、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的含义是()

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以实现本质安全

从人、机、物环等方面着手,彻底消除事故隐患

假定事故必然发生,通过预先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的目的

事故后及时处理,并通过PDCA持续改进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47、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预防

准备

响应

恢复

48、如下法规中,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要求的法规有()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49、煤矿安全监察的主要工作方式为()

视时监察

重点监察

一般监察

特殊监察

50、属于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有(?)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坚持行业自律原则

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突发性灾难事件 篇6

完善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的策略

聘请媒体公关顾问。在2003年的“非典”报道中, 我国媒体在报道中存在诸多问题, 国家和政府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才得以在2006年制定, 这也为我国媒体在后来的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中取得新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应急预案》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比如聘请媒体公关顾问就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在公共性的危机发生时, 媒体报道和相关部门的对症举措是危机消减的两大出路, 而媒体与相关部门的积极沟通和合作, 是公共危机事件得到解决的最佳途径。比如, 针对公共卫生事件, 媒体公关顾问可以和相关卫生部门做好沟通和联系;针对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 媒体公关顾问可以和相关地质部门做好互动, 等等。这种媒体危机公关顾问制度的建立, 不但可以降低灾难带来的危害度, 更将是我国媒体在报道制度上的重大进步和革新。让媒体主动成为公共危机事件处理机构中的一分子, 与相关机构长期保持一定的联系, 对各种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好监测工作, 时刻把握危机的动态, 也将有利于媒体更好地了解事实真相并报道事实真相, 不给谣言传播的机会, 不给外媒抨击的可能, 从而实现在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快、准、真。正如李普曼所说:“哪里有好的记录器械, 哪里就有新闻报道的精确性。” (2) 媒体公关顾问就犹如灾难性突发事件的“监控器”。

建立突发事件处置舆论引导的组织机制。在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中, 完善的舆论引导机制能够更好地实现报道的有利进行。因此, 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对舆情加以搜集、分析, 是很必要的一个环节。公众舆论作为下层舆论, 固然需要政府上层舆论的引导, 但不可否认的是, 它又是上层舆论形成的基础和反馈来源。公众往往会把自身意见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 并以多种言论形式向国家管理机构诉求。而且还要对舆论引导流程加以规范, 并保障常态协调运作。尽可能地拓展舆情渠道, 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无论是境内的还是境外的舆情, 都应该积极慎重地对待。只有对群众和社会团体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才能为政府推行危机处理措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保证危机处理的有序和有效进行。“只有政府和传媒的互通互动, 才能使公众及时、准确地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 有利于平衡公众心态, 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3)

建立专门的危机新闻发布机制。新闻发布机制的建立, 有助于增强公众对政策的信任度, 有助于维护政府良好的形象, 并有利于危机的缓解甚至是化解。在2008年年初的南方雪灾报道和“5·12”汶川地震报道中, 我国媒体取得了不同于以往的很大成绩, 但是灾难的背后也折射出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预警机制不够完善以及政府在处理危机问题时的一些不足, 从而显示了危机机制的运作不够灵活。

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 应该依据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迅速启动新闻发布工作, 确定新闻发布方案, 并设立专门人员发布相关新闻。“新闻发言人制度本身就是政府处理危机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体现出政府的责任感。在危机事件中, 政府新闻发言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行为, 本身就体现了政府的坦诚和勇气, 这对于增强社会凝聚力、提高公众应对危机的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新闻发言人的信息公开, 政府能够取得公众的更多信任和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形象就会凸显出来。” (4) 新闻发言人可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各种形式接受记者采访, 发布重要的新闻信息。无新闻发布任务的部门和个人, 不能擅自就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接受记者采访, 以防造成信息的混乱。而且在发布新闻时应遵循及时、准确、适度的原则, 以保证广大受众的知情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也为民众做好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打下基础, 从而也能稳定社会。危机新闻发布机制的建立也要注意对中外记者采访管理机制的构建, “新闻工作机构要及时受理中外记者的采访申请, 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应主动向记者提供事件有关信息, 必要时迅速设立新闻中心, 并提供电话、传真、上网以及电视信号传输等服务, 为记者的采访提供方便。要使记者有正式的渠道获得官方权威的信息, 避免根据猜测和传闻去作报道, 使记者知道要了解的情况在哪里、找谁了解, 而不必四处打探消息。” (5)

我国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的发展趋势

随着报道观念的逐渐转变和报道经验的不断积累, 我国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报道也日趋完善。对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报道在原来报道的基础上, 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手机媒体的作用将日渐凸显。2008年, 甘肃省发布新闻, 甘肃重大公共事件将通过手机短信告知市民。2009年新疆“七·五事件”中, 官方通过手机短信来传播正确信息, 消除谣言。这是突发事件及时报道给公众的一种新的趋势。手机在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 手机这一新媒体具有的优势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甚至比起网络媒体, 手机更加具有便携性。从传播学的角度看,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树状传播”的, 是点对面的单向传播, 也就是从一个信息源流向多个受众的单向传播。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则是“网状传播”, 即它是一个鱼网式的传播网, 网上的任意一个节点, 都可以向其他任意一个节点或节点群作点对点、点对面的单向或双向互动式传播, 传和受的位置可以即时互换。 (6) 而手机信息的传播方式则是树状传播和网状传播的结合, 即由信息内容提供方完成点到面的“树状传播”后, 信息接收终端又可以完成一个“网状传播”。因此, 手机信息传播, 不仅传播链较长, 而且可以相互交错形成网状互动, “传者”和“受者”可以随时出现“角色互换”。 (7) 这是手机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一大特色。而且手机用户极为广泛, 传播速度又极为迅速, 资费也越来越低, 这些都为手机媒体的新发展提供了可能。

越来越注重受众知情权的满足。美国社会学家G·阿尔波特提出流言传播的公式:流言流传的强度=问题的重要性×不了解程度。 (8) 也就是说, 越是重大的事件, 在公众越是不了解情况的条件下, 流言的传播速度将会越快。这就要求在对灾难性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时, 更多地关注公众的知情权, 加大突发事件报道的透明度, 就意味着流言消除的速度也会越快。在汶川地震报道中, 公众的知情权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满足, 流言得以及时消解, 从而鼓舞了全民齐心协力一致抗震救灾。然而媒体也不能一味地为了满足公众获取信息的需求, 而忘记了自身的职业道德, 单纯地为了迎合公众的趣味而报道。尤其是有些媒体极力报道一些暴力、血腥的场面来迎合受众, 看似是在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实际上却降低了媒体自身的素质, 破坏了媒体自身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 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我们坚持新闻媒体的‘喉舌’定位, 绝不意味着媒体是政府‘招之即来, 挥之即去’的附庸。他们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又是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进行舆论监督的‘平台’。他们既要及时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 也应该不遗余力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9)

加大对“灾情”的报道。当灾难发生后, 受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灾情”如何了, 并非政府是如何亲民爱民的。在重要程度上, 我国媒体越来越认识到对“灾情”报道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人”的报道。在汶川地震报道中, 报道角度的转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这一报道角度的转变可以说是汶川地震报道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以后的灾难性报道中, 侧重报道灾区的具体情况, 充分反映灾区人民的生存状态, 是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发展的大趋势。这种报道契合人们思维的出发点, 当灾难发生后, 受灾情况如何, 灾民状况如何, 他们目前的生存环境如何, 等等, 才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国媒体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初步成功的转型。

注释

1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gov.cn yjgl/2006-01/08/content_21048.htm

2 李普曼:《舆论学》, 华夏出版社, 1989年版, 第226页。

3 郑保章、程佳琳:《突发事件中政府与传媒的作用探析》, 《现代传播》, 2003 (6) 。

4 赵瑞华:《新闻发言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关利器》, 《公关世界》, 2006 (2) 。

5 《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 《党建研究》, 2008 (10) 。

6 姜迅、宋炯明、颜杰:《手机短信新闻管理和产业发展初探》, 《新闻记者》, 2007 (8) 。

7 林喦、徐雅宁:《突发事件中手机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浅析》, 《今传媒》, 2008 (7) 。

8 朱金平:《论突发事件报道》, 长征出版社, 2004年版, 第271~272页。

突发性灾难事件 篇7

突发性事件往往是短时间甚至瞬间之内, 未知的情况下环境, 人物以及事件剧烈的变动, 具有极强的新闻价值, 记者不仅要报道现场的情况, 还要关注伤员, 救援人员以及相关领导的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最迅速的传播。记者被认为是继警察之后的第二个危险职业。除了工作环境可能带来的伤害, 更主要的是心理压力和创伤。那么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是什么?

一、谣言的压力

突发事情的扩散性和不确定性, 自媒体某些没有经过核实便疯传的信息, 以及相关权威部门没有及时发布正确信息等情况都会造成谣言的迅速传播。谣言对社会有巨大的危害, 会造成群体恐慌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事件发生。而新闻本身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又增加了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艰巨性。记者要承担粉碎谣言和报道事实的压力, 要在艰难的环境中获得现场的真实情况以及权威部门给出的正确答复。因为只有有了最真实的事实, 谣言才会不攻自破。

二、事故现场的压力

突发事件的现场通常是十分惨烈的, 如雪灾、地震等等, 事情结果的严重性和原因的不确定性会给记者进入现场采访造成很大的困难。而由于一些事件涉及一些重要的内部原因, 现场会进行封锁, 记者想进入现场进行采访会经历层层阻隔。在现场采访相关责任人时, 一旦涉及相关人员的利益, 记者甚至会遭到对峙甚至被驱逐的伤害。8·12天津塘沽爆炸事件中, 深入现场进行拍照的记者被强行要求删除照片, 有的被夺走存储卡, 并且还经历搜身等不公正待遇直至被带出现场, 导致采访受阻。

三、现场环境的压力

突发灾难性事件的现场, 往往有着诸多不可预知的危险, 同时必然存在的是废墟、遇难人员或者受伤人员、受损的车辆等等。这些惨烈的现场环境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记者又必须进行情绪的控制, 不能冲动, 要公正客观地进行报道, 这些对记者的心理会造成很大的伤害。2008年汶川地震后复旦大学对赶赴灾区的249名记者进行了一次心理调查。其中60%以上的记者到达过受灾较严重地区, 面对灾区的废墟, 尸体以及受伤和寻找亲人的群众, 70%的记者都会感到十分恐惧, 有45.1%的新闻记者出现有“情绪低落”的不适症状, 另有24.8%、19.7%和18.9%的新闻记者有焦虑、失眠和噩梦的不适反应。远超过半数的记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反应。

四、记者自身责任和能力的压力

受众对信息的需求量增加, 现场情况更新的速率增快, 信息供不应求, 而记者本身势单力薄, 不能同时提供量大并且精确的信息, 同时记者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而本身责任心强, 这两者发生矛盾会使记者焦虑和失望。面对众多需要帮助的受伤人员和悲惨的现场, 记者本身又无法提供帮助, 无能为力, 这会让记者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久而久之, 又可能会导致记者对类似的事件产生麻木心理, 进而加剧记者的心理压力。

五、新媒体竞争的压力

互联网时代, 新媒体的出现, 新的传播方式的转变, 同介质与不同介质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残酷。传统媒体中的记者正在遭受极大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要求记者不仅能写作, 还要会摄影, 使用新媒体进行及时迅速的传播, 所谓倚马可待。而自媒体的出现, 在一个宣称“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 信息传播的迅捷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而突发性灾难性事件由于其特殊性, 往往要求记者24小时待命, 一旦得知情况, 媒体就会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且了解真实情况进行权威的传播, 和自媒体以及同行争夺最优势的资源和最及时的报道。这些不仅会对记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 也会给记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出现更多的心理疾病。

新闻媒介担负着社会传声筒的作用, 承担着社会守望者的责任。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今天, 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一线的新闻记者处境越来越艰难。有说法认为记者是典型的需要面对“双重心理压力”的职业人, 面对突发事件现场悲惨的现状, 既要去认真查看现场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 又要忍住心中的悲痛冷静面对遭受灾难的人, 久而久之, 很容易造成“职业心理创伤”。根据《“80后”记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这篇论文得出的结论, “80”后记者焦虑水平较高, 女性记者比男性记者更容易焦虑, 并且部分记者存在敌对情绪。而一份记者调查显示, 九成以上媒体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90%以上的媒体人都有肠胃病、腰椎颈椎劳损、抑郁、失眠等不同健康问题。而按照他们的说法, 这些毛病在同行中是普遍情况。记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 并且得到良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丽丽.记者的角色扮演与职业心理创伤[J].青年记者, 2007 (10) :104.

[2]孙秀珍.论突发事件中摄影记者的心理素质——兼论摄影课程教学[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0 (3) .

灾难事件采访中沉默的作用 篇8

一、哪些提问饱受指责?

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 因其意外爆发, 具有突然性;冲突强烈, 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 具有负向性;影响广泛, 具有社会性, 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这次地震报道中, 公众批评最为激烈的就是记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上, 这里只选择几个典型的提问加以反思。

被网友誉为“最坚强中国警察”的蒋敏, 在大地震转瞬间失去了包括父母、女儿在内的十个至亲至爱之人, 身为警察的她却始终坚持在抗震一线救助他人。蒋敏的事迹无疑非常值得媒体报道。可当记者见到正在忙着照顾灾区儿童的蒋敏时, 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在救助这些灾民的时候, 看到老人和小孩, 会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女儿?”自从家人遇难之后, 苦苦支撑了数日的蒋敏被问得说不出话, 一出帐篷就昏了过去。

5月14日晚10点, 废墟中发现2个幸存者, 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大爷。在电视直播的画面里, 一个救援人员挡住了摄像机镜头, 现场女主持对他说“你让让好不好, 我们先拍。”大家都说还是救人要紧, 而主持人坚持说“只要5分钟就好。”此时, 幸存者身体上方正有一块残存的预制板, 随时可能发生垮塌, 救援人员要求先把它搬开再说, 没想到主持人的回答竟然是“不用, 就保持那样别动。”接着转过身来继续对着镜头播报。那位老人一直痛苦呻吟, 大家劝老人不要发出声音, 保留体力。女主持报道:“在我们的下方还掩埋着一位老大爷, 一直发出呻吟, 我们现在试试把话筒放下去看能不能听见老人的声音。”女主持喊, “大爷, 能听见吗?大爷?说说话。”大爷又发出了呻吟声。最后, 中年妇女得救, 但是下半身残废了, 可能就是因为被压的太久;大爷在营救员快挖到他的时候死掉了, 可能就是因为少了一些体力。

所有被公众痛批的记者采访方式, 都与记者用不合适的采访方式采访了灾难的幸存者有关, 提问似乎被当作了灾难新闻采访的唯一方式, 在地震现场, 见一个采访对象, 特别是幸存者, 不管是心理感受以及是否反感, 直接不加思索地去提问, 而且许多问题都强烈挑战采访对象的心理承受底线。追求时效性的媒体记者似乎忽视了沉默的意义。

二、沉默的交际作用

“沉默”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它传达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 既反映了个体的道德标准、思想准则, 也体现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沉默”的语用意义在某些时候维持着正常社会关系、人际交往。问题在于何时使用沉默。在日常交往中, 如果双方相遇时一语不发, 就会感到不自在, 总觉得受到“不礼貌”的对待;但若有人在教堂做礼拜、在法庭内听证时或在剧院里欣赏音乐时大声喧哗, 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对于沉默的交际作用, Jensen曾进行过深刻剖析, 他指出, 沉默具有五种不同的交际作用, 每种作用都有正反两个方面: (一) 合分作用, 包括联结和分离交际双方的关系; (二) 情感作用, 包括敬仰、友善、认可或冷淡、仇恨、敌意等; (三) 启示作用, 包括理解对方、自我意识或掩饰自我感情、思想或观点; (四) 判断作用, 包括同意某种看法或提出相反意见; (五) 表现思想作用, 包括体现缺乏思考或者深思的过程。

记者采访灾难性事件, 记者应懂得沉默的重要作用。在这次地震报道中面对数万死者, 面对痛失亲人的幸存者, 适时的沉默首先就是对死者以及幸存者的尊重和体谅, 其次记者及其他新闻报道人员应读懂被采访对象的沉默, 或是因为忧伤或是因为不愿被人打扰等, 并给予尊重。如果不能给予及时的安慰, 至少要留给他们独处的空间, 进行有节制的采访报道。

三、沉默中的记者应学会观察

不能提问, 记者如何完成采访任务?新闻采访中, 大量使用的是非参与性的观察方式。如果记者因缺乏专业救援知识无法做一个灾难救助者, 那么至少可以非参与性观察, 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记录者。当然在灾难现场这样的记者多会陷入一种道德困境, 如果可以作些基本的救援工作和心理抚慰, 那么参与灾难救助即是通过参与性观察方式完成了采访。李安江等的《记者忆述:那一夜, 我们没有采访》, 记录了他们到达灾区后参加救援活动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 这样的报道一样传递了灾区的信息, 一样感人, 并未通过提问采访对象来获取信息。

灾难事件采访中, 记者对幸存者或与死难者有关人的提问要三思而行, 有时适当的沉默并多使用观察和倾听, 同样可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摘要:语言学家认为, 在人际交往中, 沉默有其语用功能, 有一定的交际功能, 也是一种会话策略, 记者在灾难新闻采访中应懂得沉默的意义, 这不仅表现在记者本身要懂得适时的使用沉默, 还要读懂采访对象的沉默, 并给予尊重, 有节制的采访报道。同时, 懂得适时沉默的记者并未失去采访的途径, 那就是多使用观察 (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

关键词:人文关怀缺失,沉默的交际作用,观察

参考文献

[1]陈力丹于庆浩汶川地震报道践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今传媒》2008年7月期

[2]CCTV等记者在地震救人现场的所作所为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突发性灾难事件 篇9

新闻媒体对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的报道主要有三方面不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关于报道下达的新闻政策不同, 报道方式和内容不同。

(一) 唐山地震的报道情况

1976年7月28日凌晨, 唐山发生强烈地震, 在人们的酣睡中, 有100多万人口的唐山市转眼间变成一片废墟, 震区地面建筑几乎全部倒塌。当时, 中国媒体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报道关于唐山地震的受灾情况, 只是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 《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通稿对这一灾难进行报道, 其标题为《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 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这则报道全文的重点站在人如何同灾害做斗争的角度, 肯定人的精神与力量, 内容是毛主席、党中央如何带领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等, 对灾情只用“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这样的话一笔带过。当时有“灾害不是新闻, 抗灾救灾才是新闻”的说法。其实, 早在1950年4月2日, 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给各地新闻机关的“关于救灾应即转入成绩与经验方面报道的指示”中就要求:“各地对救灾工作的报道, 现应即转入救灾成绩与经验方面, 一般不要再着重报道灾情。”这一规定实际上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

(二) 汶川地震的报道情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汶川地震。央视作为中国的主流媒体, 做出了非常规的快速反应:在震后短短32分钟就在整点新闻中播报了汶川地震发生的消息, 在52分钟后则迅速推出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直播特别节目, 这次直播长达300小时, 首播新闻1727条, 制作专题133个。这样的报道, 无论是从报道的形式﹑报道的样式﹑信息的公开度, 还是从报道的厚度和报道的影响力上, 与此前的任何突发事件报道相比, 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次汶川地震新闻战中, 其他媒体同样有令人敬佩的表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事发之初的冷静与坚守, 新浪网等网络媒体的强大信息集纳能力, 《南方周末》的冷静与追问, 《中国新闻周刊》的速度与厚度……

在这次地震报道中, 媒体能做出如此反应, 与政府的积极政策是分不开的。汶川地震的发生距离2008年5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只有12天。在汶川地震中, 政府以史无前例的开放态度公开有关地震信息;政府信息公开第一次从各种条文或承诺成为实际行动;媒体第一时间对灾情做出反应并报道出去;公民对于政府的知情权也第一次从一项抽象的权利, 变为一项受到官方重视和切实保护的具体权利, 尽管得到的重视和保护还不够充分, 却有了不小的进步;人民群众通过报道获知灾情并参与到报道中。这一系列的积极行动告诉我们, 中国的突发性灾难报道与以往相比有了重大的突破, 并在不断地前进着。

二、比较分析报道变化带来的影响

(一) 国内影响

在唐山地震发生后, 人们在报道中了解不清灾区的实际情况, 不能调动人们参加抗震救灾的积极性, 群众的力量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没有在报道中得到充足的信息, 影响了人们对政府和媒体的信任度。而在汶川地震中, 由于政策对新闻报道的支持和政府对灾区的积极态度, 政府的形象得到了提升。在这个网络时代, 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作为党和政府的代表, 在救灾现场树立了亲民的形象, 由此拥有了一批政治粉丝, 拉近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距离。

(二) 从国际方面看影响

唐山地震后政府对灾情实行保密政策, 致使国际在中国的报道中得不到灾情的详细信息。从此, 中国媒体对灾难的报道成为国际上的反面教材, 影响了国家的形象。而且当时政府片面强调“自力更生”, 拒绝一切外援。这一做法虽然体现了中国人顽强的精神, 但不应跟接受外部捐助和支援对立起来, 不接受外部支援, 还落得人家抱怨, 效果很不好。

在众多外国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中, 我们可以看到大致的印象。这些报道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首先是灾情的实况, 其次是救灾的进展和救灾的困难程度, 再次就是惊叹中国政府的救灾效率, 尤其是对中国政府能在最短时间内动员最大的人力投入救灾十分赞叹。汶川地震灾情报道呈现的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让世界刮目相看。媒体开放﹑自由﹑客观的报道, 不仅保证了社会安定, 消除了民间谣言﹑惊恐慌乱的现象, 大大加强了政府公信力, 也赢得了国际信誉, 得到了西方媒体的高度评价。

三、突发性灾难报道的职业要求

突发性灾难报道就是指对一切突然发生的危害人民生活财产安全﹑直接给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事件的报道。因为灾难的发生跨领域广, 采访道路曲折复杂, 所以对执行采访任务的记者提出了高要求, 不仅要求记者有专业的采访技能, 而且还要具备科学的灾难常识和救援知识。

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 最突出的难点是对灾难所带来的损害程度的报道。记者在报道灾难所造成的损害程度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首先, 寻找最可靠的信息来源, 提高对信源信度的判断力。其次, 坚持正义, 公正介入, 及时、准确地披露灾难发生后的真实数据。再次, 富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 无私无畏地报道灾难发生后的真实情况。最后, 采用一些模糊的表达, 避免直接提供一些无根据的数字, 通过其他方法来描写灾难的损失情况。

突发性灾难事件涉及范围一般很广, 出乎人们的意料, 而且事关人民的利益, 所以必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新闻从业人员在选取报道角度时应合理分配, 既要全面报道受灾情况, 又要考虑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让人们在关注了解灾情的同时,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支援灾区。一般而言, 灾难性事件都属于负面事件, 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同时又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 这样一来也会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外国人了解中国灾情和救援进度一般都是通过国内的相关报道, 所以突发性灾难报道关乎政府的形象﹑国家的声誉。如果报道得当, 就会提升国际形象, 起到很好的正面宣传作用;如果处理不当, 就会引来国际舆论压力, 造成政府危机。

四﹑展望突发性灾难报道的未来

面对重大的灾难, 记者这个社会角色被赋予的功能就是第一时间传递信息, 通报灾情, 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并唤起社会的凝聚力, 乃至把声音传达到全球, 让全球社会共同为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灾难行动起来。灾难报道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重视灾难报道, 使灾难报道在中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是每一个新闻人的愿望。对于灾难报道来说, 公众的生命安危是最根本的出发点, 我们应在报道中把人性化与专业化结合起来。社会的发展进步, 使国人日益重视生命的可贵, 越发意识到灾难面前人命关天。因人道救援和人性关怀而引起的对灾难报道的重视, 逐渐成为近年中国社会的主流。灾难报道要想为公众所熟知, 就要加强信息的透明度, 把信息公开制度化, 扩大新闻报道的自由度, 建立有效的灾难信息沟通机制。政府在处理灾难和形象建树上需要一个能够给公众和政府提供真实可靠、客观全面、公正平衡、无偏见信息的新闻媒介系统。灾难报道如果有所偏差, 就会引起政府的危机公关, 影响国际声誉。所以, 政府应给予灾难报道足够的空间, 使灾难报道能够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现政策的一个平台。突发性灾难报道虽然在我国经历了一路的曲折和坎坷, 但是灾难报道的明天应该是光明的。作为新闻人, 应该为新闻报道明天的光明而不断地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陈霖.新闻学概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7.

[2]杜俊飞, 周海燕, 袁光锋.公开时刻——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3]陈力丹, 王冠.汶川地震报道特点及对传媒未来的影响[J].当代传播, 2008, (4) .

突发性灾难事件 篇10

一、“东方之星”事件新闻发布会的文本分析

(1)词汇:钟爱使用“集体词汇”,时间观念较强

“东方之星”翻沉事件新闻发言稿中有明确的时间词,如“6月1日晚上9点28分左右”、“客船共载有454人”、“截至2日晚21时”、“截止到下午三点”、“当天晚上20时开始难船扶正起浮工作”等等,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2)表达方式:记叙为主,举出具体的动态事例,以情动人

在信息发布的过程中,参与救援行动的各支力量,武警、消防官兵以及医护人员也在发布会的现场,进行了对事件现场情况的转述和通报。例如,在6日下午召开的“东方之星”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现场,广州军区参谋长刘小午几度哽咽,给现场媒体讲述了官兵们进船搜寻“东方之星”最小遇难者的过程,多名参与前方一线救援的官兵代表,也在现场讲述了自己在救援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广州军区舟桥旅旅长曾从华讲到:“官兵们连续奋战了四天四夜,基本上都没有休息,大家完成任务以后,只要一躺在江艇上,马上就能睡着,但是只要指挥员一声令下,同志们有任务!我们的战士就立即从江艇上弹起,迅速精神焕发地投入到各项任务中。”虽然代表们讲述的话语并不具有十分浓厚的感情色彩,但依然能让公众感受到真实的情感。

二、“东方之星”事件新闻发布会的语境分析

(1)不同的话语表达不同的立场

“东方之星”事件的信息发布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政治权力话语来体现政治高度。国家政府职能部门及时出面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体现出我国政府对这次灾难的立场和态度,能让公众借助这些政治权力话语了解灾情信息。新闻发言人多次引用国家领导人的话语来强调当务之急便是抢救生命。总参谋长助理马宜明表示,“我们多一分努力,被困者就多一分生还希望。”“只要有半点希望,我们就要尽万分的努力,决不放弃。”这些政治权力话语表达出了对生命的尊重。“东方之星”事件的新闻发布会中也彰显了知识精英话语的作用。发布会现场邀请了各有关方面的专家,涉及到气象部门、船舶设计方面以及医学专家等诸多领域,借助他们的话语指导救援。例如“东方之星”第十一次新闻发布会中,针对现场记者提出的“为何没有第一时间切舱搜救”问题,重庆长航中山舰水工救捞事业部总经理、高级船舶起重师罗小云,作出了正面回答:“如果一开始就切舱搜救,就是‘犯了大忌’。因为这艘2200吨的沉船瞬间翻沉时,舱内空气被挤到上层。如果盲目对沉船进行切割,让空气跑掉,沉船失去浮力,就有可能沉没,幸存者也会因为呼吸不到空气而失去生命。”这群知识精英的主体可以是各类知识学者,也可以是精通各个领域的专家,他们具有深度的见解能够为灾难的救援提供可靠依据,加深受众的认知。

(2)话语表达具有道德取向

纵观“东方之星”翻沉事件的新闻发布活动,其话语在表达时具有鲜明的道德取向。灾难救援中,搜救官兵在船舱4楼前舱的一等舱内发现一名3岁小女孩的遗体,搜寻到这名小女孩的官兵回忆:很多舱室内杂物横陈,需要特别小心。先把杂物清开,然后进去慢慢地把她抱出来,因为要尊重遗体,不能蛮干,弄伤了她,把他们当自己亲人来看待。话语表达者没有刻意表现悲痛,仅用平实的话语进行叙述,体现出一种对于生命的珍惜和爱护的人文情怀。

三、受众心理分析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是无法在事先有任何心理准备的,他们目睹死亡,面临生存威胁,这会让他们产生忧虑和恐惧的心理,但从事故发生后的这段时间看,无论是政府、媒体还是社会各界,都团结在一起,时刻在传达着对生命的坚持和尊重,传达着爱与被爱的理念,这让灾难中的受害者得到了帮助,让遇难者家属感受到了来自全社会的关爱,也让所有关注这一事件的受众的心灵得到安抚。此刻,受众是能够从这些信息中得到爱、归属和尊重的满足的。

结论

上一篇:智能挖掘下一篇:建筑给排水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