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2024-07-21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精选12篇)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篇1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在较大程度和较大范围内威胁到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引起社会恐慌和正常秩序与运作机制瓦解的事件,它对经济、社会和个人心理的冲击不容低估。如2003年SARS疫情、2004年末印度洋海啸、2005年8月美国“卡特里娜”飓风、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1)这些危机事件往往影响范围广,具有破坏严重性、突发性、紧急性以及事态发展的不确定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遇到重大灾害性事件时,个体通常会出现混乱、不安、恐惧、惊慌等负性情绪反应,产生退缩和逃避行为,这些反应是生物有机体在历史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生存预警和保护机制,目的在于促使个体采取适当的行为措施来避免并抗击外界对生命健康的威胁。但如果负性情绪反应过于强烈,会损害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使之出现一系列“非理性行为”,甚至引起社会动荡。

大众传媒作为公众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重要的“解调器”,负有满足受众新闻信息需要、调适民众心理的重要角色功能。就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著名传播学家H·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将之概括为“三功能说”: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社会遗产传承功能。(2)美国学者C·R·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1959年)中提出了“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3)两者对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不仅适用于常态社会,更是对非常态社会即危机情况下传媒角色的很好描述。它表明,大众传媒——危机事件中的传者,针对公众——危机事件中的受众——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恐慌、冲动、无助、沮丧等不良情绪反应,依据其新闻动机,通过及时、有效、真实的危机信息传播,营造客观的媒介真实,使之接近现实真实,进而影响受众由媒介真实而形成的外部世界的景象、概念即心理真实,帮助危机中的公众树立良好心态,减缓并摆脱焦虑与不安的折磨,唤起他们战胜危机的自信,为有效处理危机发挥应有的巨大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以及时的新闻报道影响受众的认知

改变危机情境的第一步是尽快充分了解问题所在,这是危机发生后公众最想了解的事实。然而世界之大、地域之广,由于自身认知能力及范围局限,仅靠自我信息触角,公众对具体事实及整体事实很难有及时全面的了解,需要通过新闻媒介来满足信息需求和寻求安全的心理需求。

对于危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有些人认为应讲求“适宜性”。危机发生后,新闻传播要快,要讲究时间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又脱离不开“适宜性”的限制。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抢”与“压”。当“快”与“后果”尤其是政治上的“后果”产生矛盾时,传播者势必把“后果”置于“快”之上,毅然把新闻压住,迟发或不发。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如此,资产阶级新闻传播机构同样也是如此。(4)这是因为危机新闻报道反映的总是坏的或人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如报道出来,会在人们心里产生不安心理反应,尤其是那些人为的、造成巨大损失的灾难,报道稍有不当便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政府及其控制的新闻传媒往往采取“先做不说”或“做了也不说”的方式,体现在新闻时效上,就存在“缓报”或“不报”现象。王中先生把当时的报道观念总结为“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5)

“缓报或不报”的现实背景是当时国内外矛盾相对比较尖锐,再加上当时传播工具有限,沟通渠道有限,这种对受众“知情权”暂时“控制”的传播政策可以理解。然而,和平与稳定是当今世界之主题,公众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强,传播渠道多样复杂,“缓报或不报”的传播策略就显得得不偿失。一方面,通过及时的危机信息传播,可让公众迅速进入危机应对状态,从而促使并引导他们及时准确地调整自我心态及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现代传播渠道多样化,新闻传媒在危机面前如果“失语”或“避而不谈”,其他的非权威渠道还会继续发布“小道消息”,甚至出现蛊惑人心的流言、谣言,混淆公众的认知。如今年3月上旬安徽阜阳出现手足口病疫情,当地媒体只是简单地充当政府辟谣的工具,没有主动出击,当地政府也没有出面澄清关于此种病情的发展状况,从而造成流言滋生、人心惶惶。因此,要把事实及时告知公众,做到信息透明,在危机事件处理中极其重要。具体而言,报道内容包括危机灾害的发生时间、范围、破坏度,公众如何做来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政府的应对举措及应对效果,危机的发展预测,专家的权威意见等。

(二)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正确处理“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关系

新闻理念中,以正面报道为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报道正面的事实为主、以说正面的话为主,掌握适当的报道时间。(6)负面报道即消极的报道。具体到危机事件,危机信息主要有两类:灾难信息和控制灾难的信息,灾难信息指灾难本身的信息,控制灾难的信息指人们尤其是灾难处置责任人面对灾难如何行动的信息。正面报道主要是人们控制灾难的信息,负面报道一般指灾难信息。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首创者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中指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虽然主要影响人们对事件重要性程度的认知,但认知是人们采取行动的动机基础之一。反映到危机事件的处理中,即大众传媒以重要版面、大量篇幅、花大精力进行控制灾难的信息的报道,把“抗灾救灾”作为报道的重要议题,同时也兼辅以灾难事件的报道,不让公众放松危机应对的警惕心理。

“以正面报道为主、适当的负面报道为补充”的报道模式符合人们的灾时心理。一方面,面对危机,人们的心理、精神世界受到巨大伤痛,并出现种种反常的心理表现,但人类文明进步的长期影响仍使人们表现出以积极为主的心理倾向,这是人们抗灾救灾的强大精神动力。另一方面,灾难也容易使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并诱发许多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如对此听之任之就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新闻媒介通过必要的新闻内容选择,强调积极抗灾救灾、集体互助的主题,就能产生“化消极为积极”的认识,这也是“正面报道为主”模式的重要意义之一。其三,不能忽视“负面信息”即灾难信息的报道。因为通过灾难恶化或缓解变好的信息传达,可以让公众了解危机发展的情况,若恶化则需加强警惕和努力;如缓解、变好也是对公众自信心与公众对政府信任度的提升,有助于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沟通和理解信任。

(三)传媒发挥危机预警功能,培养公众的紧急自我防护能力

有些危机事件是无法预测或无法避免的。但调查显示,在这些危机事件中,很多公众或受害者并不是直接由于危机本身而受害的。2003年开县发生井喷事故前,有些群众不是紧急向外跑,而是站在那里看热闹,感觉不舒服时已经失去了逃生的时机。也就是说,这些人是被自己的无知害死的。他们不知道石油钻井发生事故前的征兆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危险。

由此可见,公众缺少基本的危机应对自我保护知识。在美国、日本一些国家,居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有关突发事件中自我防护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一旦真正遇到灾难事件,他们就能采用有效的办法去减少伤害。

如今,我国大众传媒对公众知识获得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担负起传播危机应对自我防护相关知识的任务应义不容辞。具体而言,传媒在灾难到来之前应及时发出预警信息警示公众;另一方面,在日常的新闻报道议题设置中应发布各种危机介绍、应对措施、面临危机公众应如何自救自保等知识,而不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才“临时抱佛脚”。就公众而言,一定要对相关的危机应对知识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增加自己应对危机的成功砝码,为自己也为他人、国家尽个人的微薄之力。

注释

1[1]高钰琳、解亚宁主编:《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心理自我防护》,[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P.41~42

2[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P.113

3[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114页

4[4]黄旦:《新闻传播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52页

5[5]王益民主编:《中国当代精彩新闻评说》,[M].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51页

6[6]田中初:《新闻实践与政治控制——以当代中国灾难新闻为视阈》,[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篇2

2003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2005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台风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这些都给政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应对突发的公共事件,下面谈以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政府应该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一整套完善预测机制,其中,既有预防科技预测,又有应对社会矛盾的预测,加大科技投入,严把预测之口。

第二,加大对公共应急突发事件的知识宣传,让老百姓遇到问题时本能地减少损失,如针对煤矿事件,老百姓应该知道如何避免损失。

第三,严格执行各项应对措施,对防碍执行予以处罚,必要时给予法律上地惩罚,加强落实。第四,加强事故发生后反馈,事后,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向上级报,采取防治扩大危害性手段。第五,国家财政要留有必要地应急突发事件资金,在事故发生时,可以支援。

第六,加大政府人员地配备,做到事故发生后派出兵将上阵,加大公务员队伍素质。

第七,完善各部门协调机制,当事故发生时,各部门联合成一个有机体,减少不必要地浪费,尽早努力抢救。

第七,我们要形成官民同心地国民已知自救。

第八,完善相应法律,用法律手段制止不必要地突发事件,加强依法性。

第十,政府各部门之间有一个有机指挥机制,遇事不乱,有序进行处理,避免不必要损失。

第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合治理机制之中。

为我们现代化创造更美好和谐的明天。(2006年申论试卷)

7、避免主旨句概括过大或过虚,产生一种务虚和不真实的感觉,这是常见的毛病。如

重视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提高

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

二、坚持政党统一体制。

三、完善应急预案。

四、提高执政能力。(2006年试卷)

从标题看,作者所反映的主旨内容使明确的,但是,表现主旨句的观点太务虚,与标题的主题不相符。如何成功应对公共突发事件

一、发展经济是基础。

二、政治稳定是核心。

三、完善法律是保障。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篇3

关键词:突发事件;虚假信息;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46-01

自媒体时代来临,大量未被证实的信息也通过开放的网络媒介呈现出复杂的传播形态和路径,其中公共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力尤其巨大。梳理公共突发事件中虚假信息传播的机制,减少虚假信息带来的危害,政府、媒体和公众一同维护媒介生态系统的平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公共突发事件的虚假信息的危害与传播原因

现如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稳定性亟需增强,公共突发事件的突然性、模糊性、演化性等特点,决定了事件中虚假信息危害的多样性、隐蔽性和复杂性。在信息流通的过程中有三个要素:信息来源、传播平台、受众,从这几个要素出发来剖析突发事件中虚假信息产生的原因。

(一)信息源单一

据流言公式流言≈事件重要程度×事件模糊性[1],当事件发生时人们的认识并不清晰,信息需求产生了巨大的缺口,给虚假信息提供了传播的空间。(1)信息内容单一。由于技术和新闻媒体自身的限制,采写和传播一条真实新闻的成本过高,导致信息生产的速度缓慢。核心机构提供的信息有限,信息源的地理位置对调查条件的限制,发布者自身的限制等原因造成了信息内容的单一。(2)信息来源单一。政府可能会出于维护社会稳定而对信息来源控制严格,此时信息来源很可能会从所谓的“爆料人”中传出,而大部分情况下“爆料人”的真实性值得衡量。首先,身份和动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息是否可靠。其次,大部分“爆料人”对在获取并评析信息之前并未经过专业训练,获得的第一手资源本身就存在着错误和偏差。(3)信息性质单一。性质单一指的是信息可能全是正面的,也有可能全是负面的。在有关公共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若单一性质在正式渠道的传播中占上风时,民众往往容易被性质与之相反的虚假信息吸引注意力。

(二)媒体功能异化导致传播效果的异化

媒体功能的异化有两种表现,一是在提供公共产品时过于追求速度追求刺激,二是传统媒体盲目迎合新媒体特点。新闻媒体在生产信息的过程中,倾向于追求速度和刺激来增加自身的影响。在公共突发事件中各种媒体争夺新闻点的现象尤其明显,在这其中微博显示着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于是各路媒体在微博上一味求快,付出巨大的信用代价。在这种失调的市场竞争中,媒介功能出现异化和失衡,从而致使信息的传播效果发生异化。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不同媒体对于速度的追求转向网络公共平台上。部分传统媒体放弃了自身的采写优势,失去了对实地考察、专业核实的兴趣,而逐渐变成操作简易的“新媒体”,同时也放松了对信息真实性的警惕。

(三)政府和网民对不同媒体的“路径依赖”产生的负面作用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提出,人在进入某种路径后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并且会沿着路径在以后发展中得到加强。我国社会学家李汉林认为:“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并且“这种惯性会在此后的行为过程中不断的被自我强化”[2]。

当网络普及后,人们习惯于在网络上寻找信息,然而大多数网民在获取信息时并不会经过精确计算。当公共突发事件爆发以后,不安的民众一如往常地在网上搜寻信息,此时官方渠道的信息数量可能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此时人们便容易迁怒于媒体,并且在缺乏判断的情况下容易相信来源不明的信息。

政府和官方过于依赖传统信息渠道也是一种路径依赖的现象。前些年政府在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时对新媒体渠道并不重视,往往关于事件的网络讨论已经热火朝天,但政府却仍处于失语的尴尬中。现如今,政府已经逐渐重视使用网络信息渠道,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共号,但也只是照搬传统媒体渠道上的信息,并没有真正适应自媒体的特点。

政府和网民不同的依赖惯性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窘境。政府和网民都不愿意改变目前的状况,反而让虚假信息有了传播和蔓延的空间。

二、公共突发事件中虚假信息的应对策略

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控制和预防虚假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保持信息沟通市场的畅通,促进互联网事业健康发展和公共突发事件的解决,是一项迫切而又任重道远的工程。

(一)建立有秩序的、有控制的和有需要的多元发布机制

陈力丹曾指出:“流言的流通与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成反比,在信息通畅的环境里,流言出现的频率小,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3]从丰富公共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针对信息源单一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似乎是增加信息发布的源头,但信息源头越多管理难度也越高。信息的供不应求不能仅依靠拓宽信息源来解决问题,因为并不是所有信息都能公布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在信息流通中,政府应该借助先进的技术优势,强化政府的对突发事件的解决和虚假信息的应对,加大与公共组织、社会公众的信息交流,建立有秩序的、有控制的和有需要的多元多元发布机制,规范发布的流程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新媒体语境。

(二)媒体要对自身定位进行反思和纠偏

信息和真相的传递,民情的反映和舆论的引导是媒体的两大基本功能,对速度和刺激过度追求和对私人平台建设的过度建设,严重影响了媒体功能的发挥。

首先,媒体有责任监测社会环境和服务公众利益,对各种欠妥行为以及错误做法进行批评和揭露,营造健康良性的舆论环境。媒体在发布、转发突发事件的信息前,要对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可靠性进行核实,转发或引用其他媒体相关报导时尽量初始新闻稿件,以防出现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的现象。其次,对于数量占优势的商业媒体来说,实现商业利润的同时也要讲求公共责任。民众始终对媒体报有着社会公器的期待,传统媒体不应为了追求利益和速度一味地与新媒体融合。戴佳认为,“把信息进行筛选、校准、把关,最后给出最准确的信息,将‘求证’置于‘求快’之上。同时,传统媒体应重视独特信源的掌握和发布,尤其是权威主流媒体往往有资源、有能力挖掘整合信息,提供自媒体所淘不到的东西。”[4]

(三)转变政府与网民路径依赖的方向,加强路径依赖正面作用

路径依赖理论提出,更换新的路径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时间,短时间内消除路径依赖的负面作用是不现实的。应转变路径依赖的方向,使得政府和网民路径依赖交汇的正面作用在一个平台。

网民对从网络媒体获取信息的路径依赖是一把双刃剑。网民应重视舆论素养的提升,注意审视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盲目信任。同时也要多渠道、多角度获取信息,减少对从网络媒体、特别是自媒体获取信息的路径依赖。对政府而言,减少路径依赖带来的负面要转变过度依赖传统传播途径的观念。制定策略时应针对不同媒体的不同特性。建立网络媒体成为官方传播途径的工作重点的同时,也要注重形式的转变,减少与新媒体的不协调。在应对网络虚假信息的斗争中,官方信息发布渠道的搭建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静:《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2]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113页.

[3] 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427页.

突发公共事件概念辨析与应对举措 篇4

(一) 突发事件与危机crisis

1. 联系。

都是负面事件, 都给社会、组织或个人带来损失或负面影响;都需紧急处理, 否则损失更大, 影响更恶劣;都具有不确定性, 即造成的损失、持续的时间、发展态势不确定。

2. 区别。

前者时间外延较窄, 危机的形成往往会有一个过程;前者负面影响是显性的;危机影响既可是显性, 也可是隐性, 人们可能一时还没感觉到;前者往往是危机的先兆, 逻辑上危机必是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未必形成危机。当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失去控制, 便形成危机并开始扩大。这时突发事件等同危机。处理得得当, 就不会变为危机。

(二) 突发事件与风险事件risk

1. 联系。

风险包含许多可能的结果, 风险事件只指包含有消极结果部分的事件, 即风险事件一定是会带来损失的事件。如买股票, 肯定存在风险;亏了就是风险事件。从遭受损失来看, 风险事件和突发事件有些相似, 都具有不确定性。

2. 区别。

两者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当风险变为现实造成事实上的损害时, 风险事件便在向突发事件靠拢。风险事件可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分解甚至化解为零。如果风险事件量的积累达不到突发事件发生所需的质的转化时, 相对于突发事件而言, 风险事件为零。人们的反应不同。听到突发事件会做出强烈的反应;风险事件人们不以为然。风险事件更多的是与人或社会的因素相关联;突发事件包括社会性事件, 也包括由纯自然原因引起的事件。

(三) 突发事件与事故accident

1. 联系。都是负面事件, 人们都不希望发生。从表面上看具有偶然性, 但在背后都具有必然性, 都难以避免。

2. 区别。

常见事故有交通、医疗、工伤、生产事故等, 可见事故一般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联系;突发事件除了发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 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事故一般是由确定的现象转化而来的, 如由于管理不善、工作粗心等人为因素而诱发的原来不该发生的事情;突发事件更多的是源于某些在世界范围内还未曾发生或甚少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没遵守有关规范、规章, 有预见、预防性。比如交通事故的发生大都是因交通违章造成的。突发事件的原因较复杂, 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自然和人为交互性因素, 决定了预见、预防的难度。

(四) 突发事件与冲突conflict

1. 联系。

两者都具有两面性。冲突的破坏性显而易见, 同时冲突也起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推动社会制度的不断演变的作用。马克思曾指出, 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冲突还有利于促进联合、增强群体内部的内聚力。突发事件也有积极作用, 如非典曾经提高了中国政府的公信力;两者都不可避免。

2. 区别。

冲突归根结底是一种人的行为。突发事件除了人为因素还有非人为因素。冲突不一定是事件。有些冲突是彼此之间关系出现的紧张状态, 比如文化冲突表现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想的对抗, 不是事件 (事件是动态的) , 可以被化解, 会消失。如不好好处理, 可酿成突发事件, 冲突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导火索。

(五) 突发事件与紧急事件emergency

紧急事件是需立即行动、不容拖延的事件;所有突发事件都是紧急事件, 因为所有的突发事件都需要立即处理, 但并非所有紧急事件都是突发事件。紧急事件只是在处理的时间上紧急, 但不一定是负面事件。紧急事件发生, 不一定已造成损失;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好, 会造成损失;处理及时、到位, 不会酿成突发事件。

二、特征类型

(一) 特征

按照2006年1月8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 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特征如下: (1) 突发性。突发事件是否发生, 什么时间、地点、以何种方式爆发及爆发程度等情况, 具有突发性, 人们难以准确把握。 (2) 公共性。首先体现在涉及公共利益, 突发公共事件对公共财产、公共安全、公共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影响范围体现公共性;其次体现在调动和整合全社会的人力、物力、信息等公共资源, 应对主体、力量具有公共性;最后体现在公共权力介入。比如社会中最大的组织政府、各级党委, 他们负责处置突发事件, 这些都是公共权力, 对事件处置负责。 (3) 危害性。直接损害体现在人员的伤亡、组织、财产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上, 显性, 一目了然;间接损害体现在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 进而渗透社会生活各层面, 损害具有长期性和不稳定性。 (4) 变化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发生后, 事态的变化、发展趋势及事件影响深度、广度不能事先描述和确定, 难以预测。 (5) 处置紧迫性。突发事件关系到社会、组织或个人安危, 需紧急采取措施有效处理。否则延误时机, 会造成更大伤害, 影响也更恶劣。 (6) 广泛影响性。突发事件发生后, 人们除了关注伤亡人数, 还密切关注事故发生原因、发生时间、地点等情况,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使社会避免重蹈覆辙。

(二) 类型

(1) 自然灾害。水灾如洪水;旱灾如2010年春节前的云南省旱灾;地震如汶川地震;风灾如沿海台风, 新疆列车倾覆事件;雪灾;森林火灾等。 (2) 事故灾难。矿山事故如煤矿坍塌、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如开县井喷事故案;建筑施工、人防工程、交通、桥梁塌陷、船舶翻沉事故等。 (3) 公共卫生。非典, 手足口病, 甲型流感。 (4) 安全事件。“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 新疆“7·5”事件。

三、危害、管理价值与应对举措

(一) 危害

无论是自然性突发事件还是社会性突发事件都会伤害人员和财产;都能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引起政治动荡;引起心理恐慌、改变社会文化等。

(二) 管理价值

1. 经济价值:

突发公共事件一旦发生了, 就要启动应急预案, 紧急疏散人群, 抢救财物, 可使人财物停止损失;同时社会组织隐性成本、信息失真与权威失灵成本都将大大降低。

2. 政治价值:

有效的突发事件应对, 除了上述经济价值得以体现, 还能铸就无形资产, 如锤炼民族精神;推进政治发展;增强民主、公共意识;促进宪政制度的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如“5·12”大地震发生时, 离我们百年圆梦的体育盛事奥运会的开幕不远, 但事实证明地震没有震垮英雄的中国人民, 反而更让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锤炼了民族精神。而非典前后期中国政府截然不同的处置方式就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3. 文化价值:

缓解公众紧张抵触情绪;增强防灾的民族意识;唤起人文关怀、感受人性之美。

(三) 应对举措

1. 建立预警机制。

预警的功能在于通过信息情报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端倪, 发布预警信号, 为及早化解各类突发事件奠定基础, 避免仓促应战、盲目应战等不良现象发生。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说, “我们必须从反应的文化转化为预防的文化……预防不但比救助更人道, 而且成本也小得多。”

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指出, 突发事件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 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

2. 紧急处理机制。

紧急处理是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的核心环节, 直接关系着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要树立危机意识, 高度重视事前预防、预警的作用;同时突发事件一旦发生, 就要启动快速反应机制, “灾情就是命令, 时间就是生命”, 可见事件发生中分秒的价值所在。

3. 反馈机制和善后协调机制。

反馈机制的主要功能是对突发事件处置主体、过程及结果进行反馈, 扬长避短, 把从本次事件中总结的有效做法发扬广大, 失误从反面加以反思, “前车之鉴, 后世之师。”本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成功经验可再加以研究, 加以反思, 因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在中国还是较新的实践, 还有许多空白、盲点需要我们填补、破解, 我们更应从反思实践、回味过程中完善我们的各种机制, 或补充、或变通、或假设、或演练。使好的“好上加好”, 差的、次的、坏的从反面成为我们的宝贵经验。

善后协调机制是指突发事件高潮期过后, 为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弥补耽误的日常工作, 适时运用的机制。适时、恰当、灵活地运用善后协调机制, 使各方面工作尽快恢复到事发前状态。主体构成: (1) 信息系统:继续追踪和掌握事态发展的信息, 注意观察有无反复迹象。 (2) 指挥系统:统率相关系统开展扫尾工作。 (3) 执行系统:负责善后具体落实与执行。 (4) 监控系统:有关领导、新闻舆论、相关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密切关注并监督有关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客体构成: (1) 协调善后协调人员:大部分临时调集人员撤出后, 确定少数负责善后的人员。 (2) 调配相关资源:为彻底解决问题而调用的有关资源。 (3) 协议执行:按处置中已达成的有关协议, 进行落实。 (4) 责任追究:追究有关组织和人员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秦启文.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9.

[2]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Z], 2006.

[3]IDNDR, Early Warning Programme Action P lan for the Future (1998—1999) .Geneva, 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Secretariat, 1999.

[4][美]戴维·奥斯本.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公营部门[M].周敦仁,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205.

[5]胡锦涛总书记在汶川地震时的讲话[Z].

突发公共事件的媒体应对策略 篇5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希斯在他《危机管理》中论述,“公共突发事件是指对全国或部分地区的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共秩序、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威胁和损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急需快速做出决策的紧急公共事件”。

1月8日国务院颁行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指出: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1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把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简言之,突发事件就是事涉公众利益保障的危机事件,只要事件内容严重关系生命、财产、信用这些有序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件的保全与维护,都可以被称为突发公共事件。

童兵教授在《突发事件报道》序言中指出:“长期以来,国内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存在实践上的匮乏和理论建设上的滞后,对大众传媒报道突发事件的认识和管理上都存在着种种误区,没有形成一套应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科学机制。”②这段话可以概括出媒体新闻报道中的一些弊端。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公共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已经成为传媒机构以及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大课题。

突发公共事件种类繁多,危害程度也各不相同。

但这些公共事件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其一、突发性:有些公共事件是突发的,不可预测的,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不论人为还是自然因素的突发事件,都具有不确定性,之前也没有任何预兆,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公共应急体制。

其二、广泛性: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面非常广泛,一方面给个人、或家庭带来生命财产损害,也给人们心灵带来重创。

另一方面给国家、社会安全和安定方面造成重大影响,不利于国家、地区发展,所以要建立世界范围内国家间、地区间、民族间的各类联盟组织,消除突发事件带给人们心理影响。

其三、复杂性:突发事件只要一发生,它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既要科学的分类管理,又要互相协调沟通,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应对措施,建构媒体的新形象。

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以上特征,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应该从舆论引导、深度报道、形象建构角度采取应对策略,发挥危机公关的作用,为我国社会稳定和谐、舆论公信健康做出贡献。

二、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策略

1、舆论引导

媒体的作用就是上传下达,信息沟通。

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媒体的传播有正效应传播和负效应传播。

一方面,媒体通过不断地向人们传递各类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加强人们的联系和交流,也为人们了解外面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另一方面,由于媒体之间的相互竞争、追求利润、吸引眼球,媒体报道环境与真实环境并不一定相同,从而有可能为受众提供错误的信息,误导受众,带来更大的危害。

汶川地震不久,某台推出一档辩论题目为《教师在地震中逃跑是否应该》的讨论,这场讨论看似抓到社会热点,实质这样的讨论不仅有害于凝聚抗震救灾力量的言行在大众平台的展示,同时也为弘扬人性价值观带来了负面效应。

媒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时候,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时,更要发挥社会舆论载体的公共传媒角色和功能,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才能把握舆论的主导权。

因此要做到:

其一、快速反应,及时发出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声音。

若不及时跟进引导,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就会失语,就会为失实报道、谣言流行打开方便之门。

为此,媒体要在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公布事实,最大限度地挤压各种谣言和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

其二、加强人文报道。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台和地方广电媒体进行开放式报道,这种直播灾情、信息公开、击破谣言、凝聚人心的报道方式,凸显我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及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其三、设置议程。

在突发事件爆发时,社会热点及焦点问题比较集中,舆情四起。

主流媒体要根据事态的不断发展设定报道议程,客观公正地报道以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这样才能把受众吸引到舆论的主流阵地上,同时要抓住突发事件的热点、难点、焦点及关键环节,把政府与民众的关切点巧妙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良性的信息互动,发挥媒体舆论引导作用。

其四、媒体有效联动。

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联合互动,即发挥新媒体传播快速的优势和传统媒体权威性高的优势,两者互补,建构起立体传播平台,实现舆论引导的最优组合。

二、深度报道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在一个社会中,谣言的流通量(R)与问题的重要性(I)和涉及问题的证据的暧昧性(A)之乘积成正比例,即R=IA”。

这个公式表明,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暧昧性增加,会推动人们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

这表明媒体要向受众发布真实的、有影响力的声音,才能压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但是我国一些新闻媒体在社会实践中往往背离自己的责任,背离报道原则。

因此加强深度报道,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加强媒体自律是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媒体生存和发展之道。

如今人们已不能满足对突发事件的表层了解,这就需要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

通过深度的解释性、分析性、调查性报道去挖掘事情的来龙去脉。

1、解释性报道

是指提供新闻背景并对有关新闻事实进行解释或分析的报道,主要回答为什么发生突发事件,告诉受众新闻事实的意义及前因后果,对复杂事件进行整理和解释。

在第一时间发布公开、准确、全面、权威信息,并依据亲临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使报道的主题、内容、形式符合客观实际,把单一、孤立的事件,通过更多的事实报道解释给受众,使报道对象、采访环境和客观实际相吻合。

2、分析性报道

它是一种加入新闻背景以揭示更深层次的报道,使事件明白易懂。

对报纸媒体而言,分析性报道更有优势,报纸媒体的优势就是它的深刻性,通过精工细雕,深度挖掘,全方位展开。

“9·11”事件的发生,美国人第一天是在电视前度过的,而第二天却是读着报纸度过的。

从社会学角度看,当代人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了,新知识、新情况、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使人们在海量信息面前往往茫然,时刻需要有冷静的声音发出,让他们不仅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怎么发生?意味着什么?对他们生活是否有影响等等问题。

据统计被传播的信息中约有70%都不是专业传媒机构发布,而是日益活跃的“博客”和“播客”。

媒体的价值在哪里?显然不是简单的“事实”提供,而是需要他们专业解读事实的逻辑方法和展开事实的角度以及组合事实的结构,读者不仅需要舆(新闻信息),而且需要论——媒体的观点和见识。

3、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的核心特征有三:一是捍卫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

突发事件发生时公民有权利知道事件的真相,要求媒体如实、真实的报道事件的缘由。

二是揭露黑幕。

任何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要求记者敏锐观察、深入采访,对突发事件进行系统、详细的报道。

三是记者独立调查。

在12月5日山西临汾特大矿难爆发,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制作了《追踪矿难瞒报真相》,记者经过大量走访调查,揭露出矿难背后的真相,使一些贪官下马,这一期节目也成为中国调查性报道的代表作,使调查报道成为现代新闻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形象建构

媒体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因此媒体要从专业素养提升、意见领袖培养、互动平台搭建三个角度注重自身形象建构,扩大其影响力。

1、媒体专业素养的提升

作为传播者的媒体人,它不只是简单地从事传播活动,更需要他们用专业的角度带领人们去思考、去观察。

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外,还必须具备明确的行业观念、行业视点、行业精神、行业态度等几方面的素质,才能找准什么可以传播,什么不可以传播,为谁传播、对谁传播,如何传播,判断传播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

2、培养意见领袖

目的是引导舆情,这种引导不仅是包括政治引导,还包含思想引导、价值观念引导、行为引导、文化引导等,这在网络信息时代尤为重要。

3、搭建互动平台

突发事件发生时,必须迅速搭建信息交流平台,让公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全面、真实、权威的突发事件信息,实现媒体间的联动与互动。

总之,做好突发事件中媒体应对工作,能够尽快凝集人心,服务受众,也为政府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

参考文献

①[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23

②童兵,《突发事件报道》序言,人民网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8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由于大学中经常有学生聚集,是产生突发公共事件的频发场所。学生对突发公共事件没有概念,无法做到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汶川地震时,北京某高校的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类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并且也没有考虑到遇到突发公共事件后的处理方法。高校将如何促进社会主义的安全建设,合理预防、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校园的稳定和谐,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事情。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及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高度关注的内容,2009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中说明,需要对学校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机制的完善,加强大学生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稳定的社会建设体系,对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薄弱环节进行改善,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公共危机意识进行提升。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视度不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稳定,但大学生接受高校教育时,高校并没有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培养。学校将突发公共事件看作是学校的安保部门和高校管理工作,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第一防线。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中,没有纳入突发公共事件危机教育,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研究不够重视。因此,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还比较陌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深入到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去。大学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培训和教育体系没有建成,缺乏规范性和法律性,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合法性将影响危机处理的操作方法。

部分高校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性,已经投入到教育中,但由于实施内容尚浅,多数属于松散型教育组织,教育人员的短缺、经费不足、理论性强但无实践演练等条件的缺失,使大学生不具备危机意识。如何培养大学生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过程。

2.大学教育中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内容十分缺乏

大学生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及应对措施,没有自救、互救能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教育内容严重缺乏,不少大学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战略计划还停留在行政手段进行防范。若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发挥作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有效性研究

1.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教育体系

要丰富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地融入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是爱国主义的核心,民族精神教育要得到不断地丰富,与现代信息融合。

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让学生清楚生命的价值与责任,珍惜生命。强化教育培训力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付诸行动,增强教育体制的时代性和实际应用性。针对社会上突发公共事件的增多,开设应急事件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险等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应急能力及控制复杂局面的能力。

2.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力、破坏力都将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各种消极情绪将会在校园内弥漫。如果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强,消极情绪扩散面更广。所以需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具有克服困难、克服恐惧、接受挑战等能力,大学教育需要进一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综上所述,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并不是某个部门、某个阶层所能控制的。大学校园中人流密集,若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没有很好的处理方式,后果将会非常严重。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课程并没有广泛普及,对大学教育中突发公共事件的教育内容也十分缺乏,所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教育体系,并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教育中应该重视的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韦帮得,李杨.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抑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3):55-57.

[2]赵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困境与出路[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8(6):338.

[3]聂娟.应对突发性事件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4]刘瑞芳.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作用研究[D].银川:北方民族大学,2012.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和传染病发生等成为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追求健康成为公众生活的主要诉求。2003年初的SARS, 接踵而至的“猪链球菌”感染、2009年席卷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 2010年国内发生的三聚氰胺超标牛奶, 2011年日本发生地震海啸引发核泄漏造成的核辐射, 2013年波及多国的禽流感等等危害百姓生命安全、扰乱社会生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层出不穷。每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 媒体作为一个具有公权力的信息枢纽、信息放大器和宣传平台, 在整个事件中, 甚至于在事件发生后的整个演进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一把双刃剑, 媒体可以起到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和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 但也可能造成虚假信息、观点偏颇和导致社会恐慌的严重后果, 所谓“生于媒体, 死于媒体”也。因此, 如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对媒体, 在危机中把握舆论导向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1.1 发生的突然性

它以一种突然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是突如其来, 不易预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然存在发生征兆和预警的可能, 但很难对其真实发生时间、地点作出准确的预警和识别, 如各种自然灾害引发的重大疫情、重大食物中毒等

1.2 种类的多样性

中国地域广阔, 人口众多,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复杂, 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也呈多样化, 主要包括细菌、病毒所致的各种传染性疾病, 食物中毒, 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性疾病, 环境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等。

1.3 危害的严重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属于公共健康领域, 它针对的是社会群体, 因此涉及面广, 影响范围大, 处理不好可能严重影响人民的身心健康并造成社会混乱, 以致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4 传播的国际性

经济全球化在人员、物资大流通的同时, 也带来了疫情传播的全球化。一些重大传染病可能通过交通、旅游和运输等各种渠道远距离传播, 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全球互动性。2013年世界疫情频发, 中国、墨西哥和柬埔寨的禽流感, 以色列、波兰的甲型H1N1流感, 美国多地流感疫情大暴发以及英国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等都不是孤立个案。

2 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其突发性、危害性和敏感性包含了媒体感兴趣的多个要素:时效性———它是突然发生的, 突如其来的;重要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的损害和影响;接近性———在公众中或者周围大环境发生, 为读者关注;显著性———被公众所知的事件;趣味性———确切的说是社会恐慌情绪。随着社会的进步, 关于公众健康的信息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是在极短时间内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 对卫生部门应急处置能力、整个社会应急处置机制和政府公信力都是严重的考验。

3 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作用

3.1 媒体是信息发布的主战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就会引起百姓的强烈关注, 作为信息发布单位的政府, 很难将事件的真实具体情况、采取的应对措施传递给每一个人。因此, 媒体作为桥梁枢纽, 汇集各方信息, 向社会发布, 帮助公众了解实情,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3.2 媒体赋予公众监督的权利

由于公众自身的条件和能力限制, 与政府部门地位悬殊造成的信息不对称, 是无法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危机处置措施进行监督的。缺乏监督, 公众的利益就得不到最大保障。实践证明,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 媒体的监督非常有效, 因此媒体也成为公众更愿意相信的信息来源。

3.3 媒体引导舆论导向

媒体拥有强大影响力,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舆论走向。世界公关之父伯奈斯说:“遇到危机的时候, 你无法改变事实, 但可以改变公众对你的看法”。因此, 在危机公关中, 好的媒体策略可以有助于掌握话语权, 让事件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媒体策略

4.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传播处理原则

4.1.1 及时原则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 相关责任部门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如果不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媒体自然会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信息, 而这些信息大都是片面甚至虚假的, 一旦发布会造成不良社会后果。因此, 应争分夺秒、快速出击, 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 主动掌握话语权, 让媒体为我所用, 可以最大限度遏制传言的产生和传播。其实, 在情况还不清楚的时候, 当事方声音出现本身就很重要, 可以用真诚坦率的态度表达同情、关心以及对事件积极处置的态度。如2013年禽流感, 国家相关部门及时确诊核实, 第一时间向国内外通报疫情, 各地应急机制全面迅速启动, 政府全天候向公众滚动播放最新信息, 形成高效、快捷和权威的疫情发布机制。

4.1.2 诚实原则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公关中, 一定要把握真诚坦率、不说假话的原则。当今媒体高度发达, 新媒体不断涌现, 监督网络日益完善。一个谎言要用十个谎言去掩盖, 一句假话可能会招致媒体的穷追猛打、步步紧逼和层层突破, 而这个过程本身就变成吸引公众眼球的负面新闻, 从而导致公众的不信任, 社会信誉丧失殆尽, 乃至形成一场公关危机。

4.1.3 透明原则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 权威有效的信息披露对于事件的应对和妥善处理非常重要。“只处理、不报道”“先处理、后报道”或者试图“封堵”消息的传统做法, 既不符合党和政府的要求, 实际上也很难做到。必须向媒体敞开自己的正门, 否则, 记者会从旁门进去。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传播空前顺捷的新形势下, 及时准确地发布有关信息, 对引导舆论走向, 妥善处理危机,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维护国家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具有重要意义。

4.1.4 全责原则

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部门———卫生局和疾控中心, 本身就承担着“预防疾病, 守护百姓健康”的政府职责, 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就必须迅速行动、积极应对、有效处置, 同时一定要向公众传达“坚决维护公众健康利益”的积极担当态度, 并告知为此所采取的行动措施, 让百姓安心。只有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才能树立“负责任、勇担当”的良好社会形象。2013年4月上海、安徽、江苏等地发生禽流感, 武汉市卫生局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 紧急部署防控工作, 建立联防联控体系的同时, 积极联系各大媒体, 连续推出“面对禽流感, 我们准备好了”的系列报道, 缓解了社会恐慌情绪, 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4.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传播应对技巧

4.2.1 时刻表达同情和关心

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群众造成的伤害表示关心、同情和安慰, 尊重百姓生命健康, 少说官话套话, 让百姓感受到我们真诚的关心。

4.2.2 持续不断地发布新闻消息

注重新闻“快”的特点, 化整为零, 渐次发布, 以频繁发布的方式拴住媒体, 建立权威性和持久影响力。

4.2.3 化抽象为具象

记者不是专家, 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不是公众需要的, 一定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专业问题, 可通过比喻、类比、用数字说明等手法进行形象生动与直观通俗的解释, 同时直接告诉公众应该做什么。

4.2.4 口径一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应对中必须统一口径, 消息一致, 权威可靠。如果媒体在采访不同的部门和职工时, 所得到的消息前后不一, 就会质疑信息发布部门所说的每一句话, 政府的公信力将严重受挫, 必然造成公众恐慌和社会不安定。

4.2.5 不回避不承诺

尽可能传达公众想要知道的信息, 如遇到暂时回答不了的问题, 要诚恳表达与媒体充分合作的愿望, 并告知媒体事件目前的调查情况, 随后将公布信息, 以防媒体主观臆断。同时把握分寸, 不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果过度承诺, 以免陷于被动。

4.2.6 不推断不预测

求真务实, 坚持以已知事实为依据, 从科学角度出发, 牢牢把握核心观点, 不被媒体牵着走, 不回答假设性的问题, 不做推断和预测。

参考文献

[1]朱丽莎.卫生公共关系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2]寇丽平.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对[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

[3]丁文喜.突发事件应对与公共危机管理[M].中国国际出版集团, 2009.

[4]卫生部.卫生部关于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信息发布方案[Z].2009.

[5]毛群安, 李杰, 陈小申.加、美突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与发布[J].国际新闻界, 2005, 5.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篇8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框架的比较

1.1 中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1.1.1 纵向: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网络是由“中央—省—地(市)—县”4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组成的[2]。我国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各级之间无行政管理职能而仅有业务指导关系。根据事件级别由不同层级的应对机构处理。

1.1.2 横向:

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应急指挥系统:涵盖卫生、宣传、公安、农业、环保和质检等多个部门,共同协调指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监测预警报告系统:包含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直报系统、农业部门的动物疫情监测系统等。(3)反应系统:包括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公安消防部门等。(4)信息发布系统: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办公室与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机构间建立工作联系网络,配合宣传部门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5)保障系统:我国正在逐步建立一个全面的保障系统,包括物资保障、经费保障、通信与交通保障、法律保障和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等[1](表1)。

1.2 美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1.2.1 纵向:

美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网络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应急管理网络,自上而下包括CDC(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系统)———HRSA(地区/州医院应急准备系统)———MMRS(大都市医疗应急系统)[3]。(1)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隶属于卫生部,是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系统的核心和协调中心,兼具管理职能和业务职能,下设7个中心或办公室,分管各项疾病控制工作[4],可以根据全国需要给各州分配经费,向各州派遣人员与当地机构共同工作。(2)地区/州医院应急准备系统:是由卫生部下属的卫生资源和服务部启动的,通过此系统提高州/地方医院、门诊中心和其他卫生保健部门的应急救援能力,执行区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措施。(3)大都市医疗应急系统(MMRS):最初是由卫生部的突发事件准备办公室启动的,目的是提高整个辖区的应急能力,通过各部门的协作互动,整合各种资源,确保城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最初的48小时内,能靠自身力量有效应对事件,直到州或联邦应急反应力量的到来。

1.2.2 横向:

美国的横向管理体系包括:(1)全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包括早期探查的Bio Sense监测系统,负责疾病监测的电子网络疾病监测报告系统(NEDSS),负责安全通讯的EPI-X系统,负责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卫生警报网络系统(HAN),负责响应的突发事件应急行动中心(EOC)体系[6]。(2)全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快速诊断应急网络系统:美国公共卫生系统实验室自成体系,按联邦、州和基层分为3级,统一为现场调查服务。(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控制机动队伍和网络系统:CDC于1951年成立流行病学情报服务项目(EIS),EIS是一个独特的为期两年的研究生培训项目以及流行病学专业在职人员培训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CDC已建立了一支精良的流行病学调查机动队伍和全国网络,超过75%的EIS毕业生会留在CDC工作或者去州或地方的卫生部门[7]。(4)全国大都市医学应急网络系统:由联邦政府出钱装备和补贴各大都市的医院,这些医院平时根据市场需要运行,同时,不断进行传染病防治能力的训练准备[8]。一旦出现疫情,在政府要求的时间内可以马上转换为应急医院。(5)全国医药器械应急物品救援快速反应系统:美国在几个保密的战略地点储备应急医药和急救用品,包括疫苗、抗生素、抗体、解毒剂及输液设施等,可在12小时内为美国任何受灾地区一次提供50吨以上的医药和急救用品[8]。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组织机构的比较

在中国,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4级[9]。在美国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一般将其分为联邦级和地区级。表2为发生最高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中国与美国所涉及到的机构情况[5,6,7,8,9,10]。

中国在应对其他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调查与处理,其他机构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9]。

美国则是在各级政府领导下,由州或地方卫生局负责组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当地的应急管理机构(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EMA)和突发事件应急行动中心(Emergency Operations Center,EOC)共同协作,联合医疗机构和政府其他部门一起应对。应急管理机构(EMA)主要协调各方机构做好应急准备,在事件来临时能快速反应。专业性的应急反应部门和卫生部门的紧密结合使得应急准备比较充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更为及时有效。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的比较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反应机制的差异,中国与美国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必然也会有所差异,总结中美两国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特点,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以后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3.1 监测预警与报告

我国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及专病管理系统等网络直报系统,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监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基层机构在系统的网络可及性上的限制,基层公共卫生实验室或医疗机构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医务人员的监测意识和报告责任意识不强,都会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发现。

在美国,国家电子网络疾病监测系统、Bio Sense监测系统和传染病早期监测预警系统等共同作用,形成完整监测网络,在国家、州和地方3个层次上收集和监视全国范围的疾病发病趋势和暴发方面的数据[11]。医疗机构和实验室都承担报告责任。尽可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初始阶段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

3.2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流调人员,他们处于应急处置的最前线,对于事件的确认和鉴别及决定后续措施至关重要,我国的流调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相对较少,专业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美国州/地方卫生局一般有专门的流调部门,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美国开展了专门的流行病学情报服务项目(EIS)用于培训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培训内容丰富,为州/地方卫生局培养了大量流调人才。

3.3 实验室检测

我国检测工作一般也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医疗机构配合。2003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对疾控机构实验室建设加大了投入,改善了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检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验室检测工作大部分是由省市级疾控机构开展,基层实验室检测能力有限,且各实验室之间联系松散,基层实验室的作用发挥有限。美国有独立完善的三级实验室检测网络,由CDC统一提供资金,确定标准,CDC公共卫生实验室系统包括2 000多个公共卫生实验室,1.7万个医院实验室[12]。根据事件严重程度不同,检测工作由地方-州-联邦不同层级的实验室负责。

3.4 现场控制

我国现场控制主要由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公安和消防等部门协作完成。美国应急管理机构、医疗机构、执法部门和消防部门等协同州/地方卫生局共同采取控制措施,启动当地突发事件应急行动中心(EOC),协调参与事件应对的各方机构,并通过联合信息中心(Joint Information Center,JIC)负责危机信息沟通,协调应急反应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源[13]。

4 启示与借鉴

美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起步较早,形成了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应对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在全世界首屈一指,通过以上各种比较,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借鉴和学习。

4.1 完善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

美国的监测预警网络遍布全国,监测内容全面细致,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发现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应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监测能力,并尽量使监测系统更加细致完善,同时加强对监测人员监测意识和报告意识的培养,提高其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

4.2 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建设

美国独立完善的实验室网络系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给予我国很大的启示。我国应加强对基层实验室的建设,提高其检测能力,加强实验室之间的沟通联系,使实验室检测形成网络,加强协作,为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支持。

4.3 加强现场处置能力的培训

美国很注重对应急人员的能力培训以及考核评价,对于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十分重要。我国应该加强对现场处置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尤其是对流调、采样和检测等关键环节的能力进行强化培训,并且开发相应的评价工具,提高应急人员工作能力。

4.4 构建健全的应急医疗救治系统

美国建有地区/州医院应急准备系统以及大都市医疗应急系统,使得医疗机构能够快速转变角色,调动医疗资源,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的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与美国相比,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体系联系还不够紧密。为了更好地准备和应对突发事件,应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应急体系建设,有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水平,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14]。

4.5 加强各部门联合协作,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篇9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是由专业技术、管理方法、行为规范、实施机构组成的有机结合体, 能够实施完成各种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案和措施。对于现代社会而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在所难免,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些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如, SARS、H5N1高致病禽流感、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这些重大传染病疫情在国内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传播, 给人民群众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甚至引起群体恐慌心理。而部队人员高度集中, 共同生活, 接触密切, 一些疾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及食物中毒, 极易在部队传播, 短时间内可使大量官兵感染, 形成爆发, 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部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益增多, 部队内部也时有发生。尤其2003年非典过后, 部队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逐渐形成一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防控措施体系。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改进和军地交流以及参加各级培训, 部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显著提高, 基本能胜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任务。以应对重大传染病为例, 部队的综合防控措施主要内容为针对传染病的三个环节, 分别采取切断传播链, 实施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 落实“五早”, 开展健康教育, 加强以防疫为目的的管控措施, 实施多部门多专业的联防联控等, 均取得一定成效, 但也应看到部队防疫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仍存在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部分人员意识淡薄, 缺乏应对的充足准备

甲流疫情发生后, 部分人员只看到甲流的低致病性, 没认识其在军营暴发的严重危害性, 在思想上没有足够重视甲流预防工作, 忽视对输入性病例的管理, 对外来进入军营的人员不落实检疫措施, 对与地方病人有密切接触的部队人员不落实隔离观察措施。疫情发生后, 未按照《军队传染病防治条例》规定时限进行传染病疫情上报, 法定疫情报告人对传染病报告意识淡漠、对群发呼吸道流感样病例不警觉、不分析, 没有做到“早发现”, 对营区出现的少量病例、尤其是有聚集发病的苗头时, 不能认真对待, 报告不及时, 失去了及时有效控制疫情的时机, 对疫情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二) 疾病监测系统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

疾病监测是掌握疾病分布、流行动态及早期发现疫情的重要手段, 对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件播散、降低其造成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新发传染病带着巨大的威胁向当今社会袭来, 早期发现, 早期判断, 采取必要的措施, 确保部队不受疾病威胁, 或者是延缓疾病传入部队, 争取应对时间, 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目前很多地区的监测工作多为被动、静态监测, 缺乏主动监测, 造成漏报现象时有发生, 报告的完整性较差, 质量较差, 可信性低。

(三) 多部门组织结构协调不畅, 职责不清

部队传统认识上, 防控疫情的主体是卫生防疫机构, 而重大疫情往往只靠卫生防疫部门是远远不够的。2003年非典过后, 部队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逐渐形成一套综合防控措施体系。经过几年的不断改进, 能力显著提高, 在应对疫情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暴露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联防联控的组织和管理方面, 由于联防联控应用时间尚短, 缺乏经验, 各部门在组织结构和职责上有不清楚或重叠现象, 影响了联防联控的效果。

(四) 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不到位

部队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应建立防控措施的落实制度, 如果各项防控措施制定的很好, 但不能很好落实, 防控的成效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如, 某院校在实施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过程中, 个别学员队发热病例居高不下, 经过对干预措施实施后的发病率、发病时间、接触史调查等效果评价发现, 各学员队在采取同样的防疫管控措施的情况下, 该学员队对学员疏于管理, 个别学员违规私自串班接触, 导致疫情迟迟无法控制, 这就属于防控措施未落实到位, 监管部门未起到监督作用, 导致防控措施效能降低。

(五) 缺乏应对疫情防疫管控的效果评价

某单位在处置一起甲型H1N1流感的过程中, 给大家配发了口罩, 可后来发现, 大家在配戴时, 不注意及时清洗, 这面湿了反过来戴那面, 使得口罩反而成了培养基了。因此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还应具备防疫管控措施的评价制度, 用以评估各项防疫管控措施的效果和效率, 对于效果和效率低下的管控措施及时发现、及时调整, 保证管控措施实施的效果。

三、对策与建议

(一) 充分认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严峻性

SARS给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还没有消除, 甲流的爆发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这一切都表明, 人类和传染病的战争仍将是长期和艰巨的。作为部队疾病预防工作者, 要认真学习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令”, 贯彻“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工作方针, 依靠科学, 依法办事, 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 做好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工作。要充分认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意义, 克服麻痹思想和各种不正确的认识, 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时刻绷紧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这根弦;以专业的敏感性, 时刻注视着军内外, 甚至是国内外疫情动态, 为确保“打赢”而努力。

(二) 建立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快速反应, 赢得时间是关键。目前, 我军虽已开通了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 但由于种种原因并非所有部队都能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报告疫情。因此, 加强管理, 充分利用高科技通信工具和信息载体, 各级防疫机构在完成好日常疾病监测的前提下, 加强与地方防疫部门的联系, 加强与部队的联系, 制定监测计划, 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 建立一条快速、通畅的信息报告渠道, 及时准确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预测, 为军政首长提供决策依据, 当好参谋。

(三) 充分发挥联防联控组织指挥机构的作用

联防联控组织指挥机构是部队有效防控疫情的重要保证。多次抗击重大传染病的成功经验就是必须群策群力、多部门和全员参与防控疫情。具体就是要靠多部门参与、联防联控;由部队最高领导任总指挥, 卫生防疫部门负责提出要求并负责具体实施, 其他各部门配合并提供具体的帮助;明确各部门的职能、任务、职责, 规范在指挥活动及指挥保障的运作程序、内容、方法上一致, 同时各部门之间引入责任制, 部门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这样在部队首长的直接领导下, 卫生部门牵头, 其他部门各负其责, 把防控疫情作为阶段性的首要任务去完成, 从而保障联防联控组织指挥机构顺畅、快速、准确、高效的完成任务。

(四) 加强防疫管控措施演练, 组织专项督导, 落实责任制度

部队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机构平时应未雨绸缪, 按照相关既定防控预案组织部队对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模拟演练, 使各部门熟悉机构运作程序、明确各自分工、提前发现问题、查找原因, 使防疫管控措施实施更加顺畅、熟练。一旦疫情发生, 保证各部门快速响应, 各项防疫管控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发挥作用。同时, 建议部队应制定详细的责任制度, 规定责任义务和奖惩制度。对于在执行防疫管控措施过程中不履行职责的, 政治部门应坚决按规定处理, 对于防控工作出色的个人务必奖励。公平的奖惩制度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是非常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方法。

(五) 建立防疫管控措施效果评价制度

为保证有效防控疫情, 有必要引入防疫管控效果的评价制度。主要包括确定评价目的、建立评价体系、选择评价指标、实施评价。以干预措施的效果和疫情防控的结果为评价目标, 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事先、事中、事后和跟踪评价不同的阶段, 除采用定性的方法外还可进行定量评价。使防控疫情过程中, 防疫管控措施从开始实施、实施过程中到措施终止都能做到有指标、有依据、可控制、可调整, 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疫情防控措施高效、过程完整。

(六) 加强防疫机构技术建设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条件是具有处理各种技术问题的能力。部队卫生防疫机构应在技术建设上下工夫, 特别是在病原学检测技术、消毒效果评价技术等方面下工夫。应结合防疫机构达标建设工作, 在加强装备建设、储备必要的试剂、药品和器材的基础上, 认真组织技术人员根据职责和任务分工, 全面进行人员培训, 掌握先进知识、先进技术、先进理论和先进方法, 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做到拉得出、救得下、防得住, 真正做到保障有力。

摘要:随着国内军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益增多, 部队卫生防疫机构的特殊使命愈显重要, 而且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显著提高, 但在实践运行中也表现出几个薄弱环节:部分人员重视不够、组织结构协调不畅、效果评价反馈迟缓等问题, 为此提出建议:进一步提高认识、建立报告系统、重视联防联控、加强防疫演练、完善效果评价、提高防疫技术。

关键词:部队防疫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参考文献

[1]王保真, 揭建旺.试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J].中国卫生资源, 2003, (6) :150-152.

[2]计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97.

[3]王永怡, 罗生强, 张玲霞, 等.积极防控传染病[J].传染病信息, 2008, (1) :1-6.

[4]王永怡, 陈文, 张玲霞.关注全球疫情思考中国的传染病防控热点[J].传染病信息, 2009, (1) :1-5.

[5]张玲霞, 王永怡, 陈文, 等.2009全球控传染病疫情聚焦[J].传染病信息, 2010, (1) :4-6.

[6]总后勤部卫生部.中国人民解放军传染病防治条例[Z], 2008.

[7]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Z], 2003.

[8]卫生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试行) [Z], 2006.

[9]卫生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Z], 2006.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篇10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新特点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迅速来临,互联网、手机、微博、微信等主流新媒体已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引发的突然性。

大数据时代改变公众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带给公众与以往传统传播时代不同的迅捷性、突然性。互联网可以实现第一时间将事件的进展呈现出来,很多人会轻易地成为突发事件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源和传送点,造成突发事件在发生后的短短的几秒钟信迅速传播开来,而这种如此突然、迅捷的传播速度,往往使高校管理者在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时不能有效的预计事态影响范围,不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造成面对舆论的指责和压力,特别容易形成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不仅会出现信任危机,也非常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及时应对和处理。

(二)瞬间的聚众性。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当下社会受到了包括青年人在内的各阶层群体的欢迎。而在校大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多,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较强,是网络空间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也间接造成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参与主体更加丰富、多样化。许多大学生更是将校园内外的热点事件的图片、视频等上传到网络空间,对现实的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这种“直播”最大的特点就是能瞬间吸引大众的眼球,造成对事件的聚焦,这种瞬间的聚众性往往使得高校管理者手足无措,应对不利。

(三)影响的连续性。

由于大数据时代的高校突发事件参与主体更加多样化,信息传播速度更加迅捷,因此,其影响的连续性也更强。高校突发事件发生之后,与之相关的各利益主体通过各种媒体发布声音,表达意见和观点,形成网络舆论。包括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在内的行政主体成为矛头指向的目标,许多事件主体的其他相关者,在信息的转载、传播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夸大、歪曲事实的现象,扩大了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波及范围。这种即时互动的体验式快速信息传播效应,往往会导致信息的真实性无法证实且迅速传播,从而使得事件持续发酵,不断升级。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引发舆论危机的原因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由于在大数据背景下呈现出“引发的突然性、瞬间的聚众性、影响的连续性”等新的特点,使其不可控性进一步加剧,而此时高校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应对,那么就极易导致信息不断放大甚至失真,直至出现管理危机。研究发现当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引发舆论危机的原因主要有:

(一)尚未全面认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新特点。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传播不仅速度迅捷,也更加多样多渠道,彻底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当下很多高校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应对部门对这些新的特点还缺乏全面的了解,很多还停留在传统的说教等层面上,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理念,与之对应的应对机制还尚未建立。

(二)严重缺乏网络舆情引导及应对的工作队伍和管理部门。

目前很多高校都将网络舆情的引导及应对工作作为高校宣传部的一项非常态工作,既没有专业的人才队伍,也缺乏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更谈不上有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部门。高校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来对网络舆情进行前期收集、分析及专业研判,同时监控的技术手段也落后单一,更缺失专职的部门和人员进行管理,这种工作方式已然不能灵活应对当下复杂多变的突发公共事件。

(三)极大缺失内部合力,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不健全。

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将教学和科研作为中心工作来主抓,而往往忽视管理水平的提升,尤其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高校内部既没有专业的职能部门负责,也没有在高校内部发挥相关职能部门整体联动的合力优势,一旦爆发网络舆论危机,基本都是高校宣传部门扮演紧急救火队员的角色仓促应对,根本没有一套健全的应对措施。

三、建立健全大数据背景下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管理机制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赋予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以新的特点,加之目前很多高校一方面缺乏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专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也缺失相对健全完善的应对管理机制,因此,本文提出建立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评估的大数据管理机制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一)建立健全事前预警机制,降低突发事件发生概率

高校做好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应对首先要注重未雨绸缪,必须通过建立健全事前预警机制来及时准确的分析、研判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及变化情况。事前控制就是通过及时有效的处置来控制量变的过程。高校首先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突发事情发生时有章可循,其次要健全舆情应对队伍,应重视舆情收集。高校在学校层面要建立以校领导牵头、学工、保卫、团委及宣传等部门联动合作的舆情管理小组,同时注意借助二级学院、辅导员老师、学生党、团组织以及学生宿舍等基层单位和组织在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方面天然具有的优势,通过建立立体式的平台对大学生经常浏览的网站、论坛、微博、QQ群以及朋友圈等新媒体工具进行密切关注,尤其是在重大特殊时间点、特殊事件中对大学生群体关注的问题进行实时的信息采集、发展趋势的预判及可能产生后果的研判,进而主动地把握网络舆论的风向标;最后要建立专职舆情管理部门,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控。通过专业技术人员主动监控、收集、汇总日常的舆情信息,密切关注可能诱发高校突发事件或者导致其变化的因素,力争将这些不稳定因素扼杀在潜伏和萌芽阶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危害性。

(二)大力加强事中控制机制,把控突发事件发酵程度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虽然爆发期持续时间短,但影响力很强,一瞬间社会舆论对于该事件会涌现大量信息且真假难辨,这种情况很容易产生以讹传讹,导致事件影响波及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因此舆论危机一旦爆发,必须及时有效采取措施,防止事件持续发酵升温。高校要做好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事中控制,就必须构建完善的网络舆论引导、应对机制。首先要畅通信息的发布机制,进而主动占据舆论引导的制高点。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一旦发生,必然会引起全校师生及校内外新媒体的密切关注,此时校方应该在第一时间公布相关信息或查明事件真相,避免突发事件传播中的信息真空期的出现,进而使得舆情进一步恶化;其次要健全舆论引导机制。面对大数据背景下舆情的新特点,高校必须注重多渠道、多平台地把控信息传播途径,同时注意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来进行正确、有效地引导、疏通,使突发事情尽快平息和妥善解决;最后,常态化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机制。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应时刻保持警惕,同时应通过相关课程或培训来提升全体师生的媒介素养,使他们能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进行正确判断、选择和传播信息,同时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三)深入推行事后评估机制,减弱突发事件升温趋势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瞬间聚众的特性,高校舆情管理部门应该时刻保持清醒,注重对之前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全过程回顾和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好记录。高校要做好突发事件事后的信息评估机制,首先应当全过程的分析突发公共事件。通过分析找出在应对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认真总结,全面提升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其次,全面总结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中宝贵的经验教训,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与综合评估,为制定下一轮突发事件应对计划提供相应的依据;最后,通过一轮的应急管理,全面深入的评估,在师生中大力学习,在减弱突发事件升温的同时对广大师生的媒介素养也是一种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萍,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应对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2]陈阿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3]陆岸.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构建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04)

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应对 篇11

一、平时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

教师在用心钻研教材教法的同时,也应该博览群书,尤其是名著名篇,多做读书笔记,积累一些文化典故、诗词佳句、格言谚语等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不变”来应对课堂上的“万变”。

有一次上公开课,我组织学生就英国作家罗素《我为何而生》里的三个要点展开讨论,当我说到“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人人都需要爱情”时,一个学生突然说:“和尚不需要爱情。”我愣了,学生们笑了。不过我很快说:“和尚心中本来也是有爱情的,只不过他们把这种狭隘的男女之爱变成了普度众生的博爱了。我相信《西游记》里的唐僧在经过女儿国时候,面对着美丽、温柔、多情的女儿国国王,他的那颗凡心是动了一下的,否则他就无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变成佛了。”学生们又笑了,不过这一次是理解的笑。这时又一学生说:“老师,神仙也不需要爱情。”不等我开口,马上有学生反驳说:“七仙女不是为了爱情来到了人间吗?”这一次是我笑了:“正所谓‘只慕鸳鸯不慕仙’啊!”接下来讨论爱情对于人类存在的意义,一男生故意说:“传宗接代。”学生们哄堂大笑。我也深感意外,但也是在那一刻,一句名言像灵光一样闪过我的大脑:“不,不要笑!马克思说过‘爱情就是美好观念支配下的传宗接代的欲望’,我很高兴你的看法和马克思一样。”学生们意外地笑了,那位“标新立异”的男生当然想不到马克思有此一说,也难为情地笑了。我趁此引导:“不过这是爱情对于人类存在的物质方面的意义,精神方面的呢?”……

当我上完这一课,我有一种特别愉悦的成就感,我想,学生会心的微笑除了包含学习带来的快乐之外,也应该包含对老师知识智慧的钦佩。如果平时不是有较为丰厚的积累,我很可能会含混过去或下不了台,我庆幸自己平时养成的喜欢阅读,爱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二、要有勇气说“我不知道”

孔子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勇敢地承认自己无知,对学生说一句“对不起,我不知道”更显出教师为人的真诚和坦然。当然,“我不知道”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课后千方百计地请教、查找,执著地探索问题的答案,尽量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才是最完美的结果。

一个自以为对《祝福》一课烂熟于心的教师,在一次公开课上,十分自信地让学生提问题,没想到被学生将了一军。问题是:“小说中鲁四老爷书房的墙上有一副对联,半副写的是‘事理通达心平气和’,另外半副已经脱落,松松地卷了放在长桌上,但却没有说写的是啥,老师,您知道吗?”这可把老师难住了,情急之下,他说:“我真的不知道。”学生又问:“老师,您都不知道,那我们又该上哪去查呢。”老师说:“请大家注意,我刚才说的‘我’指两个人,一是小说中的‘我’,一是站在你们面前的‘我’。请大家想,小说中的‘我’既然没有翻看那已经脱落的对联,不知道它的内容也是情有可原的,而‘我’这个老师不知道更是正常的嘛。况且不知道这半副对联的内容并不影响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否则鲁迅先生肯定不会忽略这个问题。大家说,对吗?”机智的阐释赢得了学生的肯定。这个老师接着说:“你们把老师难住了,说明你们在学习时是动了脑筋的。学无止境,老师也要边教边学。等我查明了这副对联是不是鲁迅先生抄录前人的,马上告诉你们。”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老师终于查到了那半副对联是“品节祥明德性坚定”,终于给了学生一个圆满的交代。

说实在的,这个问题几乎没有哪位语文老师会注意,答不上来也不会有谁会去苛责他。难得的是这位老师敢于承认“我不知道”,并合理的解释了“我不知道”的原因,充分肯定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学习精神,而他课后积极地寻找答案的探索精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求知态度。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篇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大事件, 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3人以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2]。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到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 也是体现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需要众多部门统一高效指挥、协同采取措施[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主要是指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预测预警、监测控制、监督管理、事件预防、信息收集分析、科学决策与快速反应、应急保障、紧急救援与医疗救治和事件综合处置能力等方面[4]。而其中各级医院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防治机构和最先感知部门, 医院应对能力将直接影响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成效。

近年来, 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以及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的相关研究时有报道。研究者的关注点多集中在二三级综合性医院,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网底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角色职能以及相关的能力建设往往被忽略。始于1997年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来得到了快速有序的发展, 并已进入了体制创新的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承担常住居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外, 同样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在2003年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的防控过程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迅速掌握社区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第一手资料, 并发挥街道、群体、各社会团体、医务人员和家庭的优势, 在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方面构筑起三道防线, 为SARS防控工作的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5]。自2003年SARS暴发后, 有关社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有所增多, 主要集中于社区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社区综合防治系统的建设等方面, 有关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的研究鲜有报道[6,7,8,9,10,11]。

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4年被列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示范点, 在向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的环境和对疾病人群、高危人群及健康者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一系列卫生保健活动, 控制和降低社区人群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2]。经过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3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卢湾区已经初步建立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升。中心作为该体系的网底, 在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 切实保障和维护广大社区居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应对2009年4月份以来全球快速上升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 中心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体系网络的作用, 从完善组织管理、加强预检分诊筛查登记、快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控制、加强重点场所督导和广泛深入开展健康宣教等多个环节落实防控措施, 圆满地完成了27名密切接触者和8名轻症病例的居家医学观察和随访工作。但是, 甲流防控也暴露出中心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具体表现为: (1) 社区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相对落后, 组织、人员和财政保障相对不足。 (2) 缺乏一支稳定并具有战斗力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和医学观察随访的全科医生队伍。 (3) 缺乏规范可操作的预案系统。 (4) 人员培训、实战演练不充分, 并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

上一篇:话题作文审题立意下一篇:中美小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