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台应对突发性事件

2024-11-22

地方台应对突发性事件(精选12篇)

地方台应对突发性事件 篇1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地方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应担当起社会责任, 及时、客观、准确地报道突发事件,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缓和社会矛盾, 起到有利于当地政府处置事件的催化剂作用。

一、第一时间:快速反应, 稳定舆情

重大突发事件的瞬间性和强烈性, 要求地方媒体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时效性不仅是新闻的价值所在, 还在社会预警、减少以致避免重大危机的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地方媒体应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 稳定公众情绪, 避免公众猜测, 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在信息化时代, 任何一个突发事件, 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传播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如果对本地突发事件保持沉默不做报道, 或捂住不说, 只会让外地媒体捷足先登抢走新闻, 使事态陷于被动尴尬境地——各种负面报道和流言蜚语甚嚣尘上, 以讹传讹, 民众陷入惶惶不安之中。突发事件是捂不住、堵不了的。如果只想着怎么躲, 怎么摆脱干系、推卸责任, 或抱着侥幸心理, 不及时报道, 往往造成更被动的局面。

由于信息接受有先入为主的特点, 突发性事件又往往夹杂着一些扑朔迷离的传闻, 特别容易引起社会舆情混乱。地方主流媒体不能置若罔闻, 而应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 政府做了什么并正在做什么。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以“抢险”的精神和速度抢报道, 用最短的时间向公众发布有关消息。但是, 抢时效不是没有判断的抢发。媒体对突发事件应准确分析, 顾全大局, 严守纪律;从对党、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角度, 判断事件性质、影响;谨慎选择报道时机、口径、范围、规模, 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正面报道, 起到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

二、第一现场:主动介入, 正本清源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 地方媒体记者应深入现场, 多得第一手材料, 主动介入, 准确研判, 加强舆论引导。地方媒体往往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慎之又慎。究其原因, 是担心报道把握不当, 激化社会矛盾, 引发不稳定因素, 给当地政府增添麻烦。这样的慎重是必要的。但也因为媒体报道的滞后甚至失语, 引发社会的广泛猜疑, 导致失真的信息和流言的泛滥, 非常不利于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有效地处置危机。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 媒体应“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全面、深入地客观分析, 掌握时机, 讲究方法;报道力度、切入点选择、新闻报道体裁选择等方面的处理与把握应恰当, 避免出现副作用;以事实说话, 迅速查询和引证相关专业知识, 对于一时难以核实的情节, 宁可不报, 不能错报;语言客观、精炼, 具有贴近性、亲和力, 避免使用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语汇;认真做好与被批评者及其领导的核对、本媒体部门领导的审核;尽量完整跟踪事件发展, 做到多角度、多层次报道, 多挖掘突发事件的正面价值;不得进行消极有害的炒作和渲染, 杜绝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报道。

三、第一速度:滚动刷新, 引导舆情

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与舆论引导, 是对媒体应变能力和舆情掌控能力的考验。突发事件发生后, 媒体应第一速度开展舆情搜索, 并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以及舆情状况作出研判, 及时处置。在报道时应尽量完整地跟踪事件发展, 做到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客观介绍。建立舆情收集和研判机制, 密切跟踪社会舆情、互联网舆情动态, 及时反馈情况、评估影响、制定对策, 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提供依据。重视突发事件的网络宣传引导, 发布正面权威消息, 组织网络评论员有针对性地跟帖引导, 积极主动引导网络舆论。对突发事件发展作滚动式的报道, 不断地进行内容上的刷新, 使事件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辨。配以与事件有关的背景资料和各方反应, 扩大报道面。重大突发事件的动态报道让受众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整体而不是支离破碎的了解, 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全局, 对事件的性质、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作出正确的判断;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事态的发展, 关心事件中人的命运, 监督危机处理的进展, 并促成事件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有效地避免新闻失实。

四、第一高度:化解危机, 树立形象

突发事件报道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策略性很强的工作, 应坚持健康向上的基调, 遵循及时、客观、准确、理智、稳妥、有序的原则, 有效主导舆论、引导舆论、影响舆论, 做到新闻传播与社会稳定的有机结合, 通过全面平衡的新闻报道协助政府恢复有序的社会秩序。

要使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有利于政府的工作大局, 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 必须考虑如何对待媒体、利用好媒体, 依靠媒体来影响和引导公众舆论, 控制局势、稳定局面、凝聚人心。期待地方媒体有化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舆论压力为发展动力的勇气, 通过突发事件报道, 把公众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上来, 把公众的心态和智慧引导到稳定和谐、安居乐业上来, 这才是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价值取向, 是媒体的功能优势和政治责任。

地方媒体应协助地方政府接待好外地媒体记者, 既要克服忽视外地媒体、轻视外地记者的心理状态, 更要杜绝对新闻采访一律拒绝回避的消极思想, 坦诚、自然地应对记者, 引导他们前期客观公正报道, 避免突发事件冲突升级, 中期展示处置危机的具体行动, 赢取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后期扩大正面宣传, 重建声誉, 重塑形象。

地方台应对突发性事件 篇2

北京电力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海淀区、石景山区发生大面积停电突发事故”的紧急报告。警笛声声、黄灯闪烁,一辆辆电力抢险车急速驶向事故现场。从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抢险工作迅速展开:“地铁施工工地62名工人正在隧道中施工,停电后洞里一片漆黑,正在把他们紧急疏散到地面。”“现有2000多人参加抢险救援,供电各项抢修工作正在全力推进,变电站重要用户负荷大部分恢复„„”

这是不久前北京举行电力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演习现场的情景。北京市应急体系建设工作在2003年非典时期启动,2004年出台《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同时,启动全市区县分预案、专项预案和保障预案的编制工作。今年4月,成立了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及办事机构,调整组建13个专项应急指挥部,区县成立应急委员会,设立专职机构。

不仅仅是北京,整个中国已经开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威胁。目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建立。《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处置法(草案)》也已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7月22日至23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这说明,为应对我国公共事件高发期的严峻考验,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正在纳入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突发公共事件损失GDP 6%

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惊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李军鹏提供的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因生产事故损失2500亿、各种自然灾害损失1500亿元、交通事故损失2000亿元、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损失500亿元,以上共计达6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损失我国GDP的6%。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所作的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突发事件561万起,造成21万人死亡、175万人受伤。全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50亿元。

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影响并不仅止于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研究基地研究员、参与编制国家应急预案和相关法律的顾林生说,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间接损失同样不可忽视。比如说,事故灾害发生之后,公众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公众心理也会受到巨大冲击。例如重庆开县井喷事故,虽然问题早已查清,责任人被绳之以法,但事故阴影却依然存在。234个鲜活的生命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对于身处其中的人们来说,失去亲人的记忆,家庭的破碎,遭受灾难的惊惶,目睹死亡的恐惧,永远难以抹去。

此外,有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是由于管理不当、玩忽职守所引发,在处理过程中当地政府又存在“捂盖子”的行为,例如广西南丹县的矿井事故。当此类事件尘埃落定,真相大白之后,政府的公信力会遭受严重损伤。总而言之,这类损失虽然是软性的、不可量化的,但其伤害和长远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直接损失。

进入突发公共事件高危期

我国目前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从自然的角度分析,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度高、灾害损失严重。由于受灾害影响的人口大体在2亿左右,占全国人口的1/7以上,自然灾害在中国有着较强的社会性。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步增加。我国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生产值,分布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地区。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般都要超过上千亿元。

从社会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如果处置失当,有可能会出现社会危机。此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最新变化也使得国际间的冲突和危机出现新的特点。如“9·11”事件就显示了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巨大。

另外,我国很多地区自然环境破坏严重,潜在的危机有可能随时爆发。而建国以来建设的大量基础设施,年代久远、老化严重,又缺少及时的维护和更换,安全隐患非常多,也是一个个定时炸弹。

原有应急工作基础薄弱

从非典疫情到禽流感,从开县井喷到北京密云游园踩踏事件,从吉林中百商厦特大火灾到阜阳劣质奶粉,从东航包头空难到辽宁孙家湾特大矿难„„这些突发公共事件及处理,已经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首先是缺少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法律。顾林生说,虽然此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与处理突发事件有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应对骚乱的《戒严法》,应对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等,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安全生产法》等、应对公共卫生的《传染病防治法》等。各地方根据这些法律、法规,又颁布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的地方立法。

但是仅仅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分别立法,相对分散、不够统一,难免出现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而且各部门都针对自己所负责的事项立法,“各扫门前雪”,缺乏沟通和协作。同时,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一些地方立法“以邻为

壑”,大大削弱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协作与合力。

其次,信息管理系统落后。信息管理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则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和准确的信息;二则为民众传递适当的信息,避免民众情绪失控,促进民众沟通。目前,我国发生灾害及各类突发事件时,都是以部门为单位逐级汇报,缺乏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信息量并不是不够大,也不一定不及时,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分散和部门垄断,无法在危难时刻统一调集,迅速汇总。

我国公共服务体系薄弱,很难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冲击。李军鹏认为,其一,对社会变动和市场经济波动起抗衡和缓冲作用的综合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障覆盖面较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63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058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2386万人,而我国就业人员总数高达7亿多人。其二,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还很低。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

此外,我国对公众的危机教育不足,防灾应急教育还没有纳入教学体系中。社会的警觉性较差,市民缺乏自救、救护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在这一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

自上而下力推应急管理

对于我国在应急公共事件方面面对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一再作出重要指示。

7月22日至23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说明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正在纳入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事实上,自非典疫情发生后,我国政府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就全面提速。

2003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话中指出,非典疫情发生和蔓延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004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再次指出,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而2004年《国务院工作规则》修订时,温家宝总理主要强调了4点,其中之一就是建立健全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今年“两会”召开前夕,受温家宝总理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报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建立。

华建敏说,按照不同的责任主体,预案体系设计为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5个层次。目前已完成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25件专项应急预案、80件部门应急预案,基本覆盖了我国经常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面。此外,我国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也已完成,许多市、区(县)也制定了应急预案。专家建议,下一步一定要抓好社区、农村、重点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从而最终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Ⅰ)、重大(Ⅱ)、较大(Ⅲ)和一般(Ⅳ)四级。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都作了明确规定,形成了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顾林生告诉《瞭望新闻周刊》,我国应急预案具有一些其它国家没有的、超前的、创新的内容。因为我国应急预案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各种规划、预案和指南的内容,分析了美国“9·11”事件、印度洋海啸、疯牛病等危机事件,总结了我国的经验教训并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了创新。可以说,我国的应急预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虽然其它国家也有应急预案,但是像我国这样部门齐全、种类繁多、大规模的应急预案还是很少的。我国的5级应急预案体系,应急法制体系、应急规划体系一起构建了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弥补了我国应急规划的不足,加强了我国的应急管理能力。与国外的防灾规划或应急事务规划相比,我国的规划作得不详细,还是以简单的条条框框为主,难于实际操作。这次我国预案编制,弥补了规划的不足,替代规划细化了一些内容。

第三,具有超前性。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种法律还没有健全,关键的基本法律还在制定讨论中。应急预案弥补了这些法律的不足之处和没有规定的东西,同时也为今后的法律完善提供了基础。

第四,强调预防为主。一般的预案主要是规定应急处置的流程、程序、原则。鉴于我国行政机构级别多、幅员辽阔、灾种多、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大等原因,强调以预防为主和先期应急处置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和地区尽力预防突发公共事件和尽可能不要把一般事件扩大为严重的、特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公共服务体系薄弱,很难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冲击。李军鹏认为,其一,对社会变动和市场经济波动起抗衡和缓冲作用的综合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障覆盖面较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63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058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2386万人,而我国就业人员总数高达7亿多人。其二,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还很低。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

此外,我国对公众的危机教育不足,防灾应急教育还没有纳入教学体系中。社会的警觉性较差,市民缺乏自救、救护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在这一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

第五,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作为理念和原则放入了预案中间。

第六,强调属地管理。军队、中央企业等都要真正为本地民众服务,这是吸取重庆开县井喷事件和SARS的教训。同时也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责任。

除预案之外,《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处置法(草案)》也已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顾林生说,对付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动员国家和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必须有一部基本法律作为“龙头”,以其他部门法和专门条例、规章等为补充,以求有效地处置各种紧急状态。这在很多国家已经形成了共识。

应急预案重在落实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之后,在落实方面有许多工作要作。

顾林生说,各预案之间的衔接和协调是当务之急。已经制订修订的各部门应急预案之间、各专项预案之间、部门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之间都需要进行协调,特别是要加强主管部门与配合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衔接。

其次,相关法律需要修改,一些新法律急需出台。在应急预案编制中,出现了现有法律不完善或没有法律的问题,一些预案暂时代替了法律的空白。比如,食品安全预案中规定了主管部门综合协调的职能,但是现有的《食品卫生法》没有赋予食品安全主管部门综合协调的权力,因此需要修改《食品卫生法》,并制定《食品安全法》。

原有的各项应急规划和计划也存在类似问题。我们的很多预案代替了现有的各部门规划、计划的内容。因此,各项规划和计划反过来需要进行完善和修改。

顾林生同时指出了应急预案编制和落实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其一,在各项灾种或部门系统中存在不平衡。比如,民政部2004年就起草了《国家自然灾害

救助应急预案》。至2004年底,全国救灾应急预案体系和紧急救援响应机制基本形成。但是,其它部门在2005年才开始布置全国地、市、县、市、区应急预案的制定。

其二,各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预案编制和落实工作做的比较好,内地、农村地区相对比较欠缺。而正是工作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存在更多的风险和隐患,特别需要加强应急管理和编制预案。

地方台应对突发性事件 篇3

[关键词]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如今的网络舆情环境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表达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看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这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一、突发公共事件与网络舆情危机

(一)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网络舆情危机是地方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经常遭遇的一种新形式危机。突发公共事件总是会引发媒体与公众的强烈关注,许多身在事件现场的网民会在微博、微信、论坛、贴吧上发出图片和视频,不断拼接事件全貌,催生各类舆情,数不尽的媒体和网络跟着推波助澜遥相呼应,舆论危机也紧随而至。纵观近年来的突发事件,不乏一些案例中,舆论危机比之突发事件本身的杀伤力有过之而无不及。客观来讲,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国网民来说,如果正常的信息渠道不畅通,那么,不产生网络流言是不可能的,不发生混乱的流言和引发舆论危机和社会危机的谣言也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我们不能对这种完全可以避免的危害社会安全和稳定的舆情危机置之不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尊重基于基本人性的传播学规律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的定位和职责

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需要注意分清不同层级政府的属性、角色和关系。政府角色具有三重维度,包括基层政府,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抗击非典危机的实践表明,不同层级政府的行为和策略攸关政府应急管理的效果。起初阶段北京政府应对非典危机的行为和策略是消极被动的,思想的不重视导致“SARS”的大面积传播,信息的瞒报贻误了最佳的应对时机,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后来中央政府通过“开会”、“视察”、“讲话”等形式,不断向地方政府和社会传递信号,逐渐形成对于北京政府的压力,特别是通过直接实行政府问责,调整相关负责人的职务等手段,使这一压力达到顶峰,从而彻底改变了北京政府应对非典危机的行为和策略。这说明地方政府(事发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为和策略直接决定应急管理的绩效;而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行为和策略又受到中央政府的“压力”影响。总之,无论发生任何问题,各级政府及各部门都应当坚持为民负责的原则,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二、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态度不夠真诚,错过最佳应对时机

突发事件处置,如果没有真诚坦率的态度,就不能在官方与民间搭建起心理层面的认同。网络社会信息传播是多途径的,封锁消息的做法不仅是愚蠢的,其结果也往往是事与愿违,使事情变得更为复杂。人们就可能会按照自己有关事件的片面消息对事件进行解说,这就等于为不同的事件有不同版本的舆论提供了条件。关于事件的不同版本的解说在网络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流传之后,最后会很快地朝向极端的方向发展,这时要再控制舆论已经不再可能了。由于网络舆情往往会涉及有关部门的负面形象,因此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容易存在隐瞒、躲避的心理,错失最佳应对时机,往往引起公众和媒体更大的猜测和质疑。

在2011年甬温线动车事故中,面对惨烈的伤亡,铁道部方面仅有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出来回应舆论,引致公众不满。面对重大灾难事故,没有顶格回应,这种态度和做法违背了危机处置、舆情应对的基本法则。如果政府再不能就其发生的危机与公众进行合适的沟通,不能告诉社会它面对灾难局面正在采取什么补救措施,不能很好地表现它对所发生事故的态度,这无疑将会给政府的信誉带来致命的损害。

(二)缺乏统筹,推脱责任

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往往缺乏统筹意识。以8.12天津港事爆炸事件为例,事件发生后,历次新闻发布会参会人员均有变化,新闻发布会信源不统一,官方回应层级不统一。首场新闻发布会未见分管主政官员出席,也没有安监部门出席。此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虽然安监部门有所回应,但按照应急管理原则应该出席的分管市领导却迟迟未见露面。导致网上质疑“副市长哪去了”的声音更趋强势。由此可见,天津政府应对舆情危机欠缺总体统筹。

另一方面,权威性行政主官缺席使得同级部门在说明信息方面不敢发声、不敢担责、对于可能涉及“兄弟单位”的信息披露,也是小心翼翼。如此一来,诸事要“商量”情况要“了解”就成了发布会的常态。此外,由于没有统筹授权,每个部门“说什么,怎么说”都在仔细掂量,政府各部门没有有效的信息交互。危机涉及的单位存在“家丑不可外扬、自身问题尽可能内部解决”的认识误区,相互推诿,生怕承担责任,对公众的质疑表现出敷衍推脱的态度。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三)缺乏应对技巧,处理不恰当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真相在公众之间难以被澄清,而某些负面因素常常被随意放大。有关政府的负面舆论总是比正面舆论更容易激起公众的响应,大量的非理性的发泄性言论由此产生。负面舆论出现之时,我们惯常的做法不是第一时间通报消息,让民众知道真相,而是封锁消息。政府不能真诚公布信息,满足并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在危机面前,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更缺乏应对经验,让许多事情的真相得不到媒体的正面引导,引起不明真相事实的网民在网上高度关注甚至炒作,从而放大了负面影响。

纵观历年来的突发事件,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在对于攸关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缺乏科学的传播策略和舆情应对技巧,信息披露不够彻底、及时,漠视网民的知情权。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没有足够的准备而是仓促上阵。其结果只能是自说自话,一问三不知,搪塞推诿。这不仅导致了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被动局面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

三、地方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一)及时赢得话语权和主导权

面对突发事件,地方政府要尽量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赢得话语权,先入为主,掌握主导权。危机管理专家诺曼奥古斯丁主张:“说真话,立刻说。”同时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主动与网络媒体建立联系,特别是在权威网站上及时将突发事件中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加强对重点网站的跟踪、监控,为应对舆情创造条件。要发挥政府主流网络媒体的作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要加大对本地主流网站的扶持力度,使其尽快发挥应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真正成为能对本地网络舆论起主导作用的权威网站;要努力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网民,充分发挥重点新闻网站舆论引导作用和政府网站权威信息“资源库”的作用。①

(二)建立健全舆情应对机制

地方政府应积极探索网络舆情传播的内在规律,建立健全舆情应对机制,提升网络舆情危机的化解能力。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向。要强化正面疏导,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制度。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对涉及本地且可能造成突发舆情的事件及时预警,掌握舆论发展的动态。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不利于社会稳定事件的,依法妥善处置。要利用公众媒体,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和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在危机处理中争取到公众的理解、合作与支持。

(三)提升基层干部应对舆情的能力

作为一个新时期的领导干部面对舆情时,首先应该摆正位置,真正把民众利益当成政府施政的方向。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念,既不畏惧网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也不忽视网络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地引导网络舆情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②日益开放透明的舆论环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面对舆论压力要有承受能力,更要提升应对能力。增强地方政府公务员的应急执行能力,不仅要使信息公开成为常态,更要学会主动研判网络舆情。因此,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党员干部增强对网络舆情的政治敏锐性,自觉培养适应网络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的能力。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特点,定期开展舆情培训,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运用互联网的能力,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高网络舆情的敏锐性和洞察力,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

总之,应对舆情危機,政府首先要有真诚坦率的态度,做到透明、公开,让民众与政府产生心理层面的认同。其次,及时的应急处置是平复舆情发展的工作根基,“做了才能说”是回应质疑的真理。再次,动态的信息发布是处置舆情的基本工作要求。网络时代,我们政府应对舆论的能力必须适应现代网络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面对汹涌的网络民意,只有主动揭示真相,坦然承认和认真改进政府管理的缺失,才能争取主动,赢得民心。

参考文献

[1]袁维海.突发事件管理中的政府信息公开[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1期。

[2]潘小娟,白少飞.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考[J].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2期。

[3]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与政府形象提升模式研究[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4]王宏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政府治理丛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朱敬婷(1980年—)、女、山东省即墨市、北京开放大学平谷分校讲师、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地方治理与危机管理。

注释

①巴晓芳.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困境与出路[J].新闻前哨,2010年11期:第17页。

地方台应对突发性事件 篇4

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 各类突发事件正呈现出由偶发到频发趋势。一方面,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市场经济程度进一步提高, 利益趋向多元化, 而政治体制改革的速度相对滞后, 各类矛盾不断显现, 相当一部分矛盾又一时无法得到疏解, 最终累积酿成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冲突;另一方面, 人们不按科学规律的“开发建设”, 对自然的过度索取, 使得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人与自然的和谐失衡, 造成自然灾害频发。据新华社消息称, 2010年上半年, 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5亿人 (次) ,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113.9亿元, 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呈现出“重大灾害频繁发生, 灾害损失巨大”等特点。[1]

这两年, 南平陆续发生了医闹、玉屏桥桥面塌陷、“3·23”特大凶杀案、“6·18”特大洪灾等一系列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的突发事件。事件发生后, 各级各类媒体云集, 同时各类真假信息通过网络论坛、博客和手机QQ等各种方式迅速传开。在这种媒介生态环境下, 作为地方主流媒体该如何应对日趋“常态化”的突发事件, 如何扬长避短, 发挥自身优势, 强化舆论的引导能力, 有效提升引导水平呢?笔者认为, 除了严格遵守宣传纪律, 把好关, 把好度外, 重点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建立应急反应机制, 快速拟定报道方案, 赢得舆论引导先机

突发事件往往是在无预警或虽可预见但又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生的, 具有突发性、紧急性、不确定性、发展快、扩散效应明显等特点, 这就要求媒体在第一时间内必须做出正确的反应。反应得越早, 就越容易占据舆论的主导权, 否则在舆论的引导上就会十分被动。

应对突发事件需要采取与常态管理不同的紧急措施和程序。一是要有随时可启动的应急预案, 不打无准备之战。二是要能迅速制定并有效实施的报道方案。媒体平时就要制定和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包括组织机构、人员分工调度、工作职责要求、具体操作流程等。它必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明确突发事件事发生前、发生时、事发中、事件后, 由谁来报道?报道什么?怎么报道?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能快速启动。有了应急预案还不够, 还要对具体的突发事件迅速做出研判, 拟定报道方案, 明确报道主题、重点、角度、模式、进程、规模等。2010年6月13日开始, 南平发生了洪涝灾害, 到18日形成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南平广播电视台迅速启动了新闻报道应急预案, 并制定出了详细的报道方案。从13日起, 全体记者、编播、技术和相关后勤工作人员取消端午节和周末假期, 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报道, 同时改变原有节目编排, 打破常规, 增加滚动字幕和插播特别新闻。18日洪灾升级为百年一遇, 根据应急预案, 台里迅速作出决定, 授权新闻中心统筹调配全台节目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的所有人力、物力, 增强采编报道力量。南平一套、二套取消其他所有节目包括广告, 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并机滚动播出抗洪救灾系列特别节目, 包括《最新动态新闻》、《县市区抗灾快报》、《抗洪救灾先锋谱》、《专家访谈》、《最新雨情水情》、《最新路况交通资讯》和抗洪救灾MTV等。新闻、资讯快捷、人物故事感人、专家访谈内容丰富实用、MTV令人震撼, 当时虽然正值足球世界杯, 但南平本地的大部分观众仍锁定南平台, 收视极高, 它不仅成为市民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公众信息传递的“集散地”, 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抗洪救灾的斗志。而且成为政府指导抗灾的重要平台。

二、发挥“主场”优势, 抢占第一落点, 掌握话语主动权

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要快速反应已成为媒体同行的共识, 俞国华先生认为, “新闻报道有它的价值, 谁速度快谁让受众形成第一印象, 谁就握有舆论的主动权。”[2]否则, 一旦延误时机, 或让小道消息乘虚而入, 大肆泛滥, 或让网络上的一些不实或片面信息流传开来, 就会以讹传讹, 混淆视听。在交通便捷、资讯传输快速的今天, 传统媒体反应迅速,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无处不在的媒介环境中, 当地主流媒体如何快速出击, 强化舆论引导力?笔者认为, 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主场”作战,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在快速出击中抢占新闻报道的第一落点, 在舆论引导上凸显自身之“长”。

大家知道, 每首流传歌曲都有自己的原唱, 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是留给听众的第一印象。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往往会根植于人们的脑海, 以至于别的歌手再唱这首歌的时候, 大多数歌迷都会拿它与原唱相比, 或者以原唱的风格作为衡量的标准。其实许多新闻报道也一样, 第一时间发出的信息最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些信息一旦在受众头脑中留下印象, 不但很难被覆盖消除, 还会被相关信息强化。原因就在于新闻事件的报道不是以纯粹的事实报道作为全部的诉求, 它有自己的重点、角度、情绪、倾向, 谁先报道谁就把这些重点、角度、逻辑、尺度、情绪、倾向植入到人们认识这一事件的脑海之中, 谁就在掌握话语主动权上占得了先机。因此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 快速反应的重点是要抢占第一落点。相对于上级和其他跨地域的传统媒体, 当地主流媒体有其地域的接近性, 信息接收占先的优势, 而与新媒体相比较, 地方主流媒体对事件发生的背景更了解, 掌握的信息更丰富、更全面、更权威, 因而在迅速研判, 快速出手, 抢占第一落点, 抢先报道出带有自身“原创”风格的新闻, 从而引导舆论方面, 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去年1月11日, 南平发生了玉屏桥人行道塌陷事件, 这座桥梁是武夷社区众多企事业单位、学校师生和社区居民通往市中心区的主要通道。接到观众打来电话后, 南平广播电视台立即派出记者前往采访, 并第一时间在电视上播出滚动字幕新闻和随后市政府发出的通告。当晚的新闻节目又以组合报道的方式, 播出了险情状况、政府及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的措施, 介绍桥梁的背景资料, 现场采访省市专家分析险情出现的原因, 将要采取的治理方案, 以及桥梁封闭后, 居民通行的方式, 社区的供水情况 (供水管通过大桥往社区供水) , 相关部门为保障市民通行和供水采取的各种措施等。并连续几天进行大容量的跟踪报道。由于抢占到第一落点, 抢先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并以最快的速度传送上级和区外广电媒体, 原先与我们联系要来采访的多家上级和区外媒体有的取消了行程, 有的大量采用我们报道的素材进行第二落点的报道。而这一事件虽然在网络特别是本土的一些网站成为网民议论的热点, 但仍然以正面居多, 一些负面、片面言论如指责政府监管不到位, 甚至猜测可能会发生地震的谣言出现后, 立即就有网民引用当地主流媒体报道的事实进行跟帖澄清。

三、直面新媒体, 策划设置议题, 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

突发事件由于其“突发性”和“灾难性”等自身的特点, 往往会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特别是以网络论坛、博客、微博、QQ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强势崛起, 突发事件舆论热点很容易在网络上快速放大升温。由于部分网民自身的局限性, 对事件本身不了解, 加上附带个人的情绪、猜测, 于是很容易在网上发布一些不实的消息, 甚至谣言。“不少网民在网络浏览中对信息具有轻信的倾向, 尤其是对于社会负面信息。即‘相信负面的信息, 同时怀疑正面信息。’”[3]去年6月18日南平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灾, 这天中午, 位于南平市区安丰南纺生活区的建溪学校1100多名师生和两所幼儿园200多名师生被洪水围困。由于当时洪水来得相当突然, 又急又猛, 造成这一区域交通、电力和移动通讯中断, 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里面的状况。一时间, 各种小道消息迅速蔓延, 网络论坛上迅速出现了各种猜测和不实消息的贴子, 有的质疑气象部门的预报, 甚至指责政府救灾不利, 并有大量网民跟帖。在这紧要关头, 南平广播电视台想尽一切办法与在现场采访的记者取得联系, 了解到里面的状况, 并以字幕、口播和记者电话报道的形式播出。现场采访的记者通过武警部队救援的冲锋舟出来后, 马上制作新闻滚动播出, 紧接着又把记者现场拍摄到的市领导淌过齐腰深的洪水, 翻越围墙进入学校、警察和武警战士脱下自己的雨衣裹抱着幼儿园的孩子在洪水中转移等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制作成MTV与新闻同时滚动播出, 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反响, 他们对党委、政府的救灾工作充分肯定。而在网络上许多网民迅速发帖, 跟帖的网民也齐声叫好。有的把市领导指挥、广大干部、警察和武警救灾的电视画面截图贴到网上, 甚至有网民发帖“某某市长我爱死你了”。通过舆论的引导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抗洪救灾的士气。

在媒介融合环境中, 舆论引导尤其要重视强势崛起的新媒体, 研究过互联网的人都知道, 互联网有所谓的六度分割理论, 讲的是任一个网民跟世界上另外一位网民之间最多隔着六个人。比如在微博这样一个环境中, 一个人的微博跟其他人的微博套叠, 一个人群跟另外一个人群叠套, 因此只要一条信息具有阶层文化兴趣的穿透性, 就能激起大家的共同关注, 就理论上而言, 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让全世界所有的网民都知道。这些新媒体, 也有学者称为自媒体, 由于改变了传统媒体“一对多”, 而实现了“多对多”的传播模式, “已经消解了‘作者’和‘读者’的身份界线”, [4]不仅传播速度快, 而且网民在同一平台上既是读者, 浏览信息, 同样也可以反馈和发布信息。“新媒体造成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信息的传递是网状的、扁平的, 人人都是传播者”, 而这种传播有其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物质, “网络时代, 受众地位由被动变主动, 网民可以自己设置议题。媒体的新闻源头不可控, 传播速度不可控, 内容真假不可控, 舆论容易放大不可控。网上民意汹涌, ‘意见领袖’众多。”[5]这样的传播特质为主流媒体引导舆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也要求主流媒体要敢于直面现实, 高度重视新媒体, 一方面要深入研究新媒体, 了解其运作规律、传播特点和日益扩展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要放下架子, 积极主动介入新媒体 (如开办自己的网站吸引网民等) , 真诚地与新媒体 (如本土知名网站、论坛等) 进行协作, 共同策划, 设置议题、议程, 跟踪互动。这样才能有效地跟踪掌握舆情, 有效引导舆论。去年南平“3·23”恶性杀人案发生后, 云集了全国各地数十家媒体, 而各大网站包括南平的本土网站也进行大篇幅报道, 有的把关注点放在案犯犯罪过程细节上, 有的把焦点集中在挖掘案犯犯罪的社会和心理原因上, 更有网民质疑警察出警效率, 甚至把矛头指向当地领导对事件的处置上。当时南平本地的主流媒体在宣传部的统一领导下, 除了大量正面报道各级领导果断处置事件, 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受伤学生和加强校园周边治安保卫、对师生进行心理辅导外, 还设置了这样一个议题:寻找以“头盔勇士”为代表的见义勇为者, 南平电视台和闽北日报迅速派出力量进行大时段、大篇幅报道。各地传统媒体和网站也迅速跟进, 许多观众打电话来提供线索, 众多网民也在网络上发帖寻找, 一时间形成了广大市民新的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1]新华社.2010年上半年我国重大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巨大[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2010-7-8.http://www.gov.cn/jrzg/2010-07/08/content_1649088.htm.[1]新华社.2010年上半年我国重大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巨大[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2010-7-8.http://www.gov.cn/jrzg/2010-07/08/content_1649088.htm.

[2]喻国明.利用传播手段应对媒体、应对危机[EB/OL].媒介360中国媒介智库, 2010-7-13.http://www.chinamedi-a360.com/newspage/20100726/1/14E817CEE1A62719.htm.[2]喻国明.利用传播手段应对媒体、应对危机[EB/OL].媒介360中国媒介智库, 2010-7-13.http://www.chinamedi-a360.com/newspage/20100726/1/14E817CEE1A62719.htm.

[3]王恩界, 王盈.从一起网络谣言看网民态度的基本特征[J].东南传播, 2010 (5) :45-47.[3]王恩界, 王盈.从一起网络谣言看网民态度的基本特征[J].东南传播, 2010 (5) :45-47.

[4]房宁.浅析博客之于公共新闻的理论可能与现实问题[J].东南传播, 2006 (11) :52.[4]房宁.浅析博客之于公共新闻的理论可能与现实问题[J].东南传播, 2006 (11) :52.

突发事件应对法 篇5

据此内涵,突发事件对我们民政干部职工显得尤为重要,这与我们民政救灾救济的职能是相同相通的。其次,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的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准备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政府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第四,加强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应急管理,落实好各自负责的专项预案,还要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方面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第五,积极开展应急宣传培训。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深入开展应急专题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公务员进行危机管理专题教育及应对重大危机的培训实践,全面提升应对管理水平。

再次,提高突发事件中的处理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政府还是公众,都需要认真学习,努力探索,提高应对的能力。第一,培养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在和平发展时期,人们往往缺乏危机意识。通过模拟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预警与监控系统,能够使政府和公众培养危机意识。如灾情演练,通过演练可能在实战中碰到的问题,培养民政干部减灾救灾的意识,从而使他们具有防灾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第二、建立具有分权性质的危机管理体系。现在的突发性危机多具有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高度流动性,但在政府的危机管理上,还是应该多发挥地方或下面的作用。这是因为,分

权的政府不仅能促使政府管理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转变,使之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精神,并产生更强的责任感和更高的效率;而且,随着公民对公共政策需求回应性的提高,社会治理多元化的需要,政府建立分权性质的危机管理体系也成为可能。如应对台风灾害,不仅仅是我们民政一家的事情,涉及财政、气象、水利、交通、公安和粮食等部门,应通力合作,又应各负其责。

第三、稳定社会并动员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对社会来说,公共危机造成的最大危害在于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并由此带来社会心理的脆弱,所以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保持原有的社会运行轨迹是首要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公关和信息公开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力量的参与,一方面可以缓解危机在公众中产生的副作用,使公众了解真相,祛除恐惧,消除危机制造者希望危机伴生的流言、恐慌等副产品,起到稳定社会、恢复秩序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政府处理成本。

巧妙应对课堂突发事件 篇6

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学法是每一位教师上课前都必须认真准备的。但是,课堂教学并非时时都会按照自己设计的程序顺利进行。有的时候因为一些小意外,而打乱了原有的教学安排也是在课堂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下面这则案例,是我在上课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案例描述】

记得那是一次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当时上课的是一个陌生的班级,我在心里筹划着自己精彩的导入以及如何和学生进行亲切的自我介绍。由于是第二节课,之前有一个学校的集体跑操。在课堂准备时,有点紧张,也有点兴奋。可是当天,学校的广播系统出现了点问题,上课的时间已经过去了5分钟,学生才姗姗来迟,体育委员和班主任领着学生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学生中有了议论的声音,因为是新老师,所以学生总会评论两句,这个时候班主任让同学们迅速整理衣服准备上课。可以想象我当时的心情,由开始的期盼已经变成了焦急。因为我在心里盘算着自己的课堂导入时间已经不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有可能影响到我后面上课的流程。心想真是“节外生枝”,所以在这种紧张又略带失望的心情中我开始了新课的导入,课题是《做一个勇敢承担责任的人》。于是我加快了语速,讲了一个面试的故事,结果可想而知,我讲得不精彩,学生也没有很快进入角色。可以说我精心设计的导入付之东流了,当时我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案例分析和反思】

课后,我把当天上课的情形仔细回想了一遍,突然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一个多么好的教学契机。上课学生因为突发原因迟到,可以说是每个教师都不愿意碰到的,而在这次教学突发事件中,我完全可以换种方法处理。对我们双方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我们还不太了解。在学生安静之后,我完全可以大胆舍弃自己预先的课堂导入,因势利导地和学生谈谈从操场来到教室这段时间内谁主动承担了责任。大家也可以迅速留心自己身边的人,我们的体育委员有计划地领队并维持秩序,班主任老师让大家整理好衣服的关切的话语,同学们在课堂中迅速安静下来的表现,无一不体现着大家对集体的一份责任。正好我可以迅速切入主题,既节省了时间,又可以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岂不是一举两得?如果当时自己能发挥教学机智,把握教学良机,无疑能为这节课增色不少。

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及时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让自己迅速适应课堂的小意外,并能带领学生,利用好课堂现有的生成资源,就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让生成更为精彩,课堂更为有效。我认为在课堂上为了让自己更好地适应课堂的转变,可以采用一些小策略:如,摆脱窘境策略。

摆脱窘境策略是指教师能发挥教学机智,让当时比较尴尬或者难堪的局面迅速化解,起到及时弥补,甚至增色的策略。

教学过程是一个及时生成的过程,没有哪节课会按照你预先设计的流程一帆风顺地走下去,换句话说没有及时生成的课堂也不是好的课堂。教学中,有时候会因为学生或者学校的一些突发情况,而影响了你预先设计的环节。因此在备课时不可能作好准备以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寻找应变对策,而不应该照既定思路去继续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能够拓宽思路,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捕捉课堂的有效资源,也许真的能为你的课堂增色不少。

“教之有道,授之无痕”,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及时捕捉课堂的小意外和这些“节外生枝”的环节,学生无疑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许多。那是教育智慧的结晶,需要平时在教学中不断地积累、沉淀。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人,早在童年和青年时期,就应当获得自己的精神生活完美的幸福,享受劳动和创造的快乐。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享受教学带给我们的幸福和享受,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思路一转天地宽,课堂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是彼此心灵之间的碰撞与渗透。让我们的课堂尽情绽放智慧的光芒,创造一个属于我们的精彩课堂吧!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初中)

地方台应对突发性事件 篇7

关键词:媒介功能,灾难报道,建设性

2015年1月2日, 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上南勋大市场发生重大火灾, 灭火战斗中, 大楼跨塌导致五名消防队员英勇牺牲。黑龙江省地方报纸与外地报纸由此展开报道。地方报纸在信息提供、沟通受众等方面起到了表率的作用, 不仅及时向读者传递火灾的基本情况, 同时记者所表达的对牺牲以及负伤的抗灾战士的悼念和崇敬之情为社会提供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有效地配合了政府部门的救灾工作。尽管如此, 对照媒介的功能理论和读者公众的期待, 地方报纸并没有全面发挥其功能, 而是存在一些局限。

一、报道深度:信息挖掘过程畏手畏脚

突发事件的报道往往很难遵循新闻报道五要素的标准, 对于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事件最终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等都需要后续的一系列跟进报道。本地报纸虽然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在报道篇数上取胜, 但仔细对比内容发现, 本地报纸的报道内容多为对火灾进展情况的叙述以及对消防战士的尊敬与悼念, 而外地报纸除报道上述内容外, 还在新闻五要素中的“WHY”上下了功夫, 更加注重挖掘事件的本质, 敢于刨根问底、敢于揭露见不得光的问题。

火灾发生后, 《中国青年报》刊登了题为“哈尔滨起火建筑为何突然坍塌”的报道;《人民日报》刊登了眉题为“挤占消防通道、私搭乱建、消防设施不足或受损”, 主题为“老旧小区, 消防难题为何难消除”的报道;《法制晚报》则刊登了题为“三问哈尔滨仓库大火:烂尾楼为何入住商户”的报道, 这一系列的报道实质都是剖析火灾发生的根源问题, 这也恰恰是纪念逝去的消防官兵的同时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一经报道, 不但增加了报纸的阅读量, 也揭开多年隐藏在事故背后的真相, 给公众许多警醒。

深度信息的挖掘为什么能够增加报纸阅读量呢?第一, 从新闻报道的取材角度来说, 记者挖掘到的信息立足于大部分公众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 尤其善于紧紧抓住事件的难点、疑点, 能够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第二, 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来说, 被挖掘的对象往往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或者是由于某种原因无法曝光的事件, 记者能够透过事情的表层挖掘其前因后果, 敢于用事实本身讲真话。

深度报道曾经是许多传统媒体的强项, 但随着现实压力越来越大, 不少传统媒体人在混乱之中不仅丢掉了对信息的敏感度, 而且也渐渐忘记了自身拥有的深度挖掘信息的本领, 传统媒体想要在新形势之下站稳脚跟再发展, 就要重新培养深度报道这个强项, 切莫畏手畏脚, 才能在新旧媒体融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危机意识:全面深化制度的建设性

火灾发生后, 各地报纸的新闻报道角度大同小异, 而《中国青年报》却在缅怀牺牲的消防队员的同时刊登了眉题为“我国实行的是‘兵役消防制’, 服役期为两年, 所以一线消防战士大都是年轻人”, 主题为“新兵频频殉职消防职业化呼声再起”的文章。这篇文章将人们纪念殉职的消防队员的感性情感上升到理性的制度层面, 从而在灾难性报道中脱颖而出。

不少记者在报道的时候, 总是将自己局限在事件表层的狭窄视角中, 他们并没有真正表达出这场灾难发生后新闻报道的多层次教育意义。而《中国青年报》的文章, 提出了有利于社会这个大方向的议题, 由小见大, 放眼于未来, 对社会制度层面影响意义深远, 同时也体现了一名优秀记者除了严格遵守基本职业道德之外还应该有一颗心怀天下、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无私服务的公益心。

消防职业化的提出是对消防队员的一种切身保护, 它警醒着国家和社会, 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哀悼之中, 而是不论发生火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都应该从本质上遏制这种悲剧的再发生, 这就对代表政府和人民喉舌的记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也是提升新闻指导性的一种体现。从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上升到制度层面的问题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 此类报道一经刊登便对受众产生启蒙、鼓舞与警醒的作用。

面对突发性灾难, 不同人对记者这个社会职业赋予了不同的期望。对于事件的当事人与家属来说, 他们期望通过记者的手来还原事件的来龙去脉, 还他们一个“清白”;对于未经历这场灾难却时时刻刻关注的人来说, 他们则期望通过记者的报道第一时间把握事情的进展, 时刻为灾区做好支援准备;而对于国家与社会这个大层面来说, 记者置身其中就必须以大局为重, 透过现象见本质, 由消息报道为社会公众提供可实施的方针政策, 把握舆论的大方向, 这才是纸媒发展过程中追求的目标。

巧妙应对课堂突发事件 篇8

备好课, 认真钻研教材、学法是每一位教师上课前都必须认真准备的。但是, 课堂教学并非时时都会按照自己设计的程序顺利进行。有的时候因为一些小意外, 而打乱了原有的教学安排也是在课堂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下面这则案例, 是我在上课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案例描述】

记得那是一次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当时上课的是一个陌生的班级, 我在心里筹划着自己精彩的导入以及如何和学生进行亲切的自我介绍。由于是第二节课, 之前有一个学校的集体跑操。在课堂准备时, 有点紧张, 也有点兴奋。可是当天, 学校的广播系统出现了点问题, 上课的时间已经过去了5分钟, 学生才姗姗来迟, 体育委员和班主任领着学生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学生中有了议论的声音, 因为是新老师, 所以学生总会评论两句, 这个时候班主任让同学们迅速整理衣服准备上课。可以想象我当时的心情, 由开始的期盼已经变成了焦急。因为我在心里盘算着自己的课堂导入时间已经不够, 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且有可能影响到我后面上课的流程。心想真是“节外生枝”, 所以在这种紧张又略带失望的心情中我开始了新课的导入, 课题是《做一个勇敢承担责任的人》。于是我加快了语速, 讲了一个面试的故事, 结果可想而知, 我讲得不精彩, 学生也没有很快进入角色。可以说我精心设计的导入付之东流了, 当时我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案例分析和反思】

课后, 我把当天上课的情形仔细回想了一遍, 突然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一个多么好的教学契机。上课学生因为突发原因迟到, 可以说是每个教师都不愿意碰到的, 而在这次教学突发事件中, 我完全可以换种方法处理。对我们双方来说一切都是新的, 我们还不太了解。在学生安静之后, 我完全可以大胆舍弃自己预先的课堂导入, 因势利导地和学生谈谈从操场来到教室这段时间内谁主动承担了责任。大家也可以迅速留心自己身边的人, 我们的体育委员有计划地领队并维持秩序, 班主任老师让大家整理好衣服的关切的话语, 同学们在课堂中迅速安静下来的表现, 无一不体现着大家对集体的一份责任。正好我可以迅速切入主题, 既节省了时间, 又可以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 岂不是一举两得?如果当时自己能发挥教学机智, 把握教学良机, 无疑能为这节课增色不少。

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及时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 让自己迅速适应课堂的小意外, 并能带领学生, 利用好课堂现有的生成资源, 就能够变被动为主动, 让生成更为精彩, 课堂更为有效。我认为在课堂上为了让自己更好地适应课堂的转变, 可以采用一些小策略:如, 摆脱窘境策略。

摆脱窘境策略是指教师能发挥教学机智, 让当时比较尴尬或者难堪的局面迅速化解, 起到及时弥补, 甚至增色的策略。

教学过程是一个及时生成的过程, 没有哪节课会按照你预先设计的流程一帆风顺地走下去, 换句话说没有及时生成的课堂也不是好的课堂。教学中, 有时候会因为学生或者学校的一些突发情况, 而影响了你预先设计的环节。因此在备课时不可能作好准备以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 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 寻找应变对策, 而不应该照既定思路去继续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教师能够拓宽思路, 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 捕捉课堂的有效资源, 也许真的能为你的课堂增色不少。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初探 篇9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分析

高校突发事件具有事件爆发的不确定性、事件进程的紧急性、事件影响的广泛性、事件应对的非常规决策性等主要特点。

1. 事件爆发的不确定性。高校突发事件在爆发的开始, 对管理者而言, 一般很难采集到相关的信息, 信息的滞后性十分明显, 管理者无法进行及时地判断, 而事件本身又在瞬息万变, 对事件后果可能涉及到的影响没有先前的经验性知识作指导, 所以, 不确定性是突发事件的一个很大特点。

2. 事件进程的紧急性。高校突发事件一旦爆发, 对学校而言其所面临的管理环境达到了一个临界值, 学校管理者需要在高度的压力下迅速做出决策, 这对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是一个很现实的检验。

3. 事件影响的广泛性。虽然高校突发事件一般只是在高校内发生, 但是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高校爆发突发事件很容易形成“涟漪反应”, 将会对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产生严重的影响, 事件的主体将会具有社会群体的广泛性。

4. 事件应对的非常规决策性。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是非常规管理, 也就是说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在有限的信息、时间和资源条件下, 寻求较“满意”的应对处理措施, 这不同于一般的常规管理决策。高校要迅速完成从常规管理转到非常规管理, 即从常态到非常态的转换。所以, 管理方式的转变是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进程分析

对高校突发事件的进程进行分析, 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全过程”的应急管理模式。高校突发事件一般要经历酝酿、爆发、恢复三个阶段, 并遵循着这一特定的生命周期, 在每一阶段, 需要高校管理者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1. 酝酿阶段, 是指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的各种因素不断积累膨胀, 引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不断增大。阻止事件的发生, 尽可能控制事态的发展, 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而具备预警分析能力则是对高校管理者的基本要求。

2. 爆发阶段, 是指引发高校突发事件因素的积累已达到或超过了临界值, 事态的发展也由量变转变为质变。这时, 高校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要动用各种管理资源, 尽最大可能及时地控制突发事件, 防止事件的蔓延, 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这时的关键是管理者的快速反应能力。

3. 恢复阶段, 是指突发事件的影响已减小或消失, 高校非常规管理的强度在减小, 常规管理的强度在增加, 高校正在逐步转入常态。对高校管理者而言, 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对整个突发事件的过程进行调查评估, 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这时强调的是高校管理者的善后学习能力, 不断总结, 不断提高, 为应对下一次的突发事件做准备。

三、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

1. 建立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原则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这句话体现了事前管理的重要性。从防范到化解, 再到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事后的恢复, 这就是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建立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 就是为了起到防范的作用, 使高校管理者树立危机意识, 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征兆进行监测与评估, 为决策机构提供信息。

所谓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 就是学校的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诱发突发事件的各种因素和征兆进行事先的监测与评估, 并由此确定进行突发事件管理的活动。所以, 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基本功能是预报, 也就是对潜在的突发事件 ( 可能爆发, 也可能不爆发) 发出提前预警, 使高校做好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 变被动为主动。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讲, 高校只有建立了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 才是最节约成本和最有效率的管理活动。

2. 制定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的原则

学校管理者应该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 针对学校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案, 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 这在突发事件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制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就是为了明确一旦突发事件来临由谁来应对和如何应对的问题。高校在制定处置预案时, 要遵循以下原则:

(1) 预案要有弹性。由于高校突发事件的复杂性, 任何一个预案都不可能是天衣无缝的, 也很难穷尽所有的细节, 所以, 在制定预案时不能太刚性。一个完整的预案, 应包括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原则、处理程序、资源保障以及管理者和组织的分工关系等。

(2) 方案要多样性。高校突发事件的最大特点就是时间紧、种类繁杂, 并不能保证每一个方案都能成功地应对突发事件, 因此, 在制定方案时, 一定要准备一些备用方案。一旦第一方案失效时, 就可以紧接着采用第二方案……这样,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就不会束手无策。

(3) 预案要有实用性。制定预案时, 一定要考虑到高校本身的资源特点和实际情况, 还要充分利用社会和外部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 尤其是危机管理方面的一些专家, 高校可以吸纳他们为顾问。这样, 不但可以弥补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人才的不足, 而且还有助于提高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公信力, 使师生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

3. 进行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培训演练的原则

对师生进行培训与演练, 是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管理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培训与演练, 不仅可以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与信心, 而且还可以及时发现预案中的不足, 从而达到完善突发事件管理的目的。

清华大学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每年新生刚一入校, 就对他们及时地进行反恐、消防等方面的培训和演练, 通过这样的培训, 使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这种做法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 并在其他高校进行了推广。

4. 建立高校应对突发事件信息沟通机制的原则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明确规定, 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这就要求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随着社会的进步, 传播媒体的发展, 人们的权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地增强。师生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对信息的需求是十分渴望的, 如果高校没有一个高效的沟通机制, 各种谣言和虚假信息就会趁虚而入, 加重师生们的恐慌心理。2003年发生在北京的“SARS”危机, 就是因为沟通不及时, 结果在国内和国际上都造成了很大的被动, 这个教训我们应当引以为戒。在沟通过程中, 高校管理者应掌握好以下两点:

(1) 高校应与媒体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 信息的传播速度飞快, 要想封锁突发事件的信息是不可能的, 所以, 高校应该主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一旦突发事件发生, 高校管理者应该迅速调查原因, 弄清真相, 尽快把相关的实事通过新闻发言人通报给公众信赖的媒体, 这样就能避免小道消息的传播。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新闻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与媒体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这样就能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否者, 将会十分被动。

(2) 高校应加强突发事件的信息采集和公开

有些管理者担心, 如果把相关信息公布于众, 将会损害学校的形象, 实则不然, 现代通信等信息技术十分发达, 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采取对信息封锁的做法, 显然是行不通的, 并且容易造成被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突发事件发生后, 相关的部门和管理者应迅速展开实地勘察、调研, 及时写出事件的鉴定报告, 告诉相关人员: 突发事件的类型、学校采取的应对措施、事件过后的恢复行动等。信息发布可利用的平台有: 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电视、电子邮箱、手机等。可采取的主要方式有: 举行新闻发布会、散发新闻稿、组织记者进行报道、新闻发言人对外发布等。

5. 建立高校突发事件评估创新机制的原则

高校突发事件爆发过后, 学校的人、财、物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尽快地使学校恢复到事前的常态, 这是应对突发事件反应、处理工作的延续。对高校突发事件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 事件会对学校造成损失和冲击;另一方面, 事件又为学校提供了一次重生的机会, 即危机与机遇并存。高校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做好事后的评估和创新, 充分利用本校的各种资源, 改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完善处理预案。通过事后的评估与创新, 提高管理者的水平, 重塑学校的形象, 转“危”为“机”, 这是突发事件事后评估创新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一般在常态的秩序下, 高校管理组织和管理者本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很难显露, 而突发事件的暴发, “能够作为一个危险的信号, 警示处于政治权力中心的人们”。事件过后, 通过评估找出必须排除的隐患和需要纠正的不足, 可以采用管理学中的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方式,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应对预案等管理更为科学周密, 为下一次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准备。所以,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作为高校管理者, 不应仅仅追求恢复到事件之前的状态, 而是利用事件创造的机会, 从管理者的观念更新、学校的制度建设、管理机构的合理和政策的改进等方面, 进行更高起点的学习和创新, 这才是高校应对突发事件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实信, 写措广

摘要:高校突发事件会对学校的教学、科研正常秩序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不能及时正确地应对, 将会引发危机。本文从高校突发事件的界定入手, 分析了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和进程, 提出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应遵循的原则, 对高校在非常态下的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对原则

参考文献

[1]张小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76.

地方台应对突发性事件 篇10

1. 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定义

所谓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定义是:内外因不可预知或不可控制因素引发的危及学生生命安全以及身心健康的意外事件, 在一定范围内对学校秩序, 社会生活造成影响的事件。在高校, 学生是校园突发性事件的主体, 学校突发性事件一般包括非法游行、非法集会、罢课等群体性事件, 也包括诸如自杀、离校出走等的个体性事件。通常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是可以转换的[1]。

2. 学生突发性事件的特点

校园突发性事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事件的突发性。学生突发性事件存在很多的不可预测的因素, 所以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等因素毫无把握。这也是学生突发性事件较难应对的原因之一。学生突发性事件的第二个特点是学生本身的特点, 在校的学生思想和心智不是很成熟, 容易冲动, 也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事情。第三个特点就是学校本来是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 一个小的事件很容易传播扩散、聚集、转变为大事件。往往这样的转变是不可控制的, 也是校园突发性事件中很难解决的, 并且造成的后果是很难想象的[2]。

二、解决学生突发性事件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 社会和网络信息传播的干扰

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和信息化的传播速度, 足以给大学生的思想一个有力的冲击, 社会上各种价值取向的变化、不良风气的蔓延都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播, 这也是信息化社会风气严重地冲击了学生还没有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种种因素都加剧了学生们道德的迷失。同时, 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也是煽动学生造成国家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在应对社会因素和信息网络给学校突发事件带来的压力时, 有两个重要的措施学校必须严肃地对待。第一, 学校要大力紧抓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而不能再把它看做是走过场, 完成任务。要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专业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老师要倡导学生多了解一些社会正能量的新闻事件, 帮助学生和学校共同度过这个成长的特殊阶段。第二, 对网络信息的拦截目前高校还不能大面积的滤过网络信息, 只能是将网络局域化。大多数学校的学生都使用局域网, 其实这也是为了对学生的网页信息有一个监控和了解。一旦有问题出现时, 学校可以第一时间控制事件, 不让事态扩大[3]。

2. 高校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目前, 高校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当突发性事件发生时没有一个管理者学校设施有意见时, 找不到相关的管理人员或是真的能解决问题的部门。这样的体制就造成了学生在无其他办法的时候选择集体性的极端措施。

面对这样的问题, 高职院校等高校要大力重视起来。对解决学生问题的各个部门都不能是虚设, 要对学生的每一个诉求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者解决办法。作为管理者首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 给学生合理解释, 或者和学生代表一起商量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措施。

3. 学生本身不够成熟

大学生虽说已经满18岁了, 成年了, 但是心智仍旧不够成熟, 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也容易的冲动行事, 不考虑后果。这也是学校突发性事件存在的重要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 高职院校等高校要大力增加教师队伍,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校是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 加之学生都不成熟, 容易冲动, 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所以学校容易出现突发性事件。学校突发性事件的解决要从根本入手, 分析具体原因。尤其是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增强教师队伍,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正能量, 积极向上。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大学生的培养和成长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自从我国实现大学扩招以来,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 造成了大学校园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 这样的事件给社会、学校、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所以, 对大学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应对是学校极其重要的工作。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在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方面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本文针对目前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并给出了一定的对策。

关键词:学生突发事件,问题,对策,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张栋斌.试析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特点及成因[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4) :67—72.

[2]伍学滨, 邓小英.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应对学生突发性事件的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 (05) :124—126.

德国如何应对公共突发事件 篇11

在德国首都柏林,危险等级被分为普通险情、异常险情和重大灾害三个级别。不同险情的救援抢险方式、各部门的分工和投入的力量也不尽相同。

柏林州内政部安全与秩序局设有重大灾害防护处,负责协调重大灾害的预防以及灾害发生后的救援抢险措施的实施。任何可能发生潜在危险的机构、设施都必须有内部和外部两套应急预案。

以加油站为例。内部应急预案涉及在发生火险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如何逃生和如何报警等。外部应急预案则确定了采取抢险措施的责任人、与警方和消防队联系的责任人。应急预案中。从发现警情到报警以及其他各个环节应采取哪些措施。消防通道入口设在何处以及实施外部应急预案应做何种准备等都十分明了。在柏林,各大医院也有一整套的应急预案,以备在重大人员伤亡情况下实施紧急救助。

普通险情包括火灾、爆炸、洪水等涉及到公共安全与秩序的突发事件。主要由柏林市政管理部门和警方负责解决。为此,市政管理部门和警方必须随时准备投入救援,还要有一整套在不同险情发生后的相应处置方案。参与抢险的各有关部门对抢险措施必须互相通气、彼此协调,通常要在现场设立一个联合救援指挥部。具体的抢险方案要得到现场联合救援指挥部所有救援参与方的认可。联合救援指挥部的任务包括:明确各方任务和职责,确定抢险方案,随时进行险情评估以及向社会发布信息等。

异常险情包括飞机失事、大型集会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危险品运输、有毒或放射性物质扩散、重大疫情以及异常天气灾害等。除了警方和消防部门外,异常险情往往还需要非政府救援组织的参与,例如德国红十字会和德国救生协会等。必要时还需要军队、联邦技术救援机构和邻近其他州派出救援力量。

重大灾害由于有可能涉及众多人员的伤亡,或者对环境和设施造成异常破坏,仅凭借市政管理部门的人力物力已经无法应对。重大灾害防护机构包括柏林州当局及其下属的市级、区级政府部门和柏林消防队、警方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如果灾害规模巨大需要外部支持时,包括联邦技术救援机构、联邦边境保卫局、军队以及邻近其他州都将提供紧急支援。州内政部与联邦及各州有关机构和红十字会等救助组织共同设有不同的协调委员会。州内政部安全与秩序局同时还对柏林警方和消防队行使监察职能,并与它们密切合作。重大灾害防护处还要经常与警察局、消防队等部门进行磋商,帮助它们制订灾害预防计划和抢险救灾方案。在重大灾害警报发出后,柏林州内政部将立即负责成立救援指挥中心,协调现场联合救援指挥部与其他救援部门的行动,并向公众和社会发布信息等,以尽最大努力减少重大灾害所造成的破坏。

网络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研究 篇12

1网络突发事件的基本概况

1.1 传播载体分布

Web2.0时代, 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对突发事件的发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网络应用实现了多向互动, 网络舆情日益与突发事件本身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状态。纵观近年来各地发生的网络突发事件, 微博、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新业务的应用和发展, 在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兴网络工具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社会事务和发表意见言论的最主要平台。目前, 微博客、社交网站、即時通讯工具以及博客拥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 在网络中逐渐“圈群化”, 并通过信息的即时发送与转载评论, 实现内容的“裂变式”传播。

1.2 传播内容分布方面

涉官涉富, 公民维权和民生诉求成为网络舆情热点的高发区。总的来看, 其话题数量多、受关注度高, 但转化为群体性事件的风险不高。而弱势群体或群体利益遭侵犯, 特别是已经出现伤亡的“维权”类事件, 更容易引起网上与网下的互动, 同时也易转化成为更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如“食品安全隐患”、“商贩遭城管殴打”、“钉子户暴力强拆”致死伤等个人事件等涉及特定群体的集体维权事件, 因其社会敏感度高, 话题扩散性强, 更易引发规模性运动。

1.3 突发事件不同阶段的处置

网络突发事件从酝酿到传播, 从扩散到消失, 通常经历不同阶段, 每个阶段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所产生的破坏程度不尽相同。因此, 应对突发事件进行分阶段分析, 并针对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具体可将突发事件分为初期酝酿阶段、传播扩散阶段、全面升级阶段以及平息善后阶段。做到事件酝酿阶段及早发现、及早处置, 扩散阶段及早发言并控制事件的扩散影响, 升级阶段注重引导公众言论、妥善应对事件处置, 善后阶段防止事件的事后反弹。从舆情监控及信息控制等方面, 贯穿处理全过程, 优化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1.4 处置网络突发事件中的教训

信息公布未及时、有效, 引发社会恐慌、加大了突发事件应对难度。“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当天, 各种信息高速聚集、谣言和辟谣相互交织、谩骂攻击和温情传递同时充斥在网络中。相关部门在应对这一突发事件时缺少应急预案和应对网络媒体的经验, 没有及时公布事故调查进展、救援情况、伤亡情况等信息, 也没有针对网络舆论的状态采取必要的措施, 导致网上充满对主管部门的负面信息和猜疑。

“郭美美”事件中, 6月20日事件缘起郭美美在微博中炫富, 红十字会分别与6月22日、6月24日发表声明, 于6月28日下午才举行新闻发布会, 24日至28日的四天内, 红十字会相当于放弃了话语权, 对后续处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2网络突发事件结论和建议

网络突发事件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网络突发事件的应对, 绝不能就事论事, 而是要坚持用历史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唯物的观点、辩证的思维, 从更广角度、更深层次, 进行反思再认识。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 新的业务和应用的不断涌现, 将会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置带来更严峻的挑战, 因此需要从政策、管理、法律、技术、人才队伍等多个方面来提高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水平。

(1) 完善顶层设计, 明确网络突发事件管理体制, 深化意识理念和管理思路。

在管理体制上, 国家有关部门应细化部门职能, 建立宏观体系, 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在国际层面, 积极开展技术管理层面的区域化、全球化合作, 建立共同防御体系, 有助于进行联合作战, 共同打击网络不法行为的渗入, 将跨国性突发事件遏制在发端。

(2) 完善网络突发事件引导和处置的机制。

一是建立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依照突发事件反映的“对象是否具体、线索是否翔实、情节是否严重、后果是否值得关注”等诸多变量, 科学确立网络突发事件的等级, 采取适时、适度的应对措施;同时建立“国家——地方”的“纵向”网络预警联盟, 一旦发现有涉及地方的相关信息, 立即逐层落实, 实现迅速“定点探查”;更要建立“横向”网络预警联盟, 将新浪、腾讯、百度、搜狐等国内大型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联合起来, 联合发布“黑名单”及“突发事件应急通道”, 形成资源共享利用。

二是建立网络突发事件处理的决策机制。根据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易发生突发事件的重点领域, 预先制定多套“应急总预案、等级预案、专项预案”, 并对每套预案进行风险评估, 合理配置实施后的影响, 建立“事件处置分析模型库”, 在遇到网络突发事件时不至于造成无序无据的状态。

三是建立新技术应用的事前风险评估机制。目前,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仅仅是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环节,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 将会出现更为复杂更为多变的新型传播方式。因此, 促进新技术、新应用商用的同时, 应对其试用效果进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安全方面等多方面的风险评估, 提前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体系, 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3) 加快立法进程, 完善相关领域立法。

一是加快“网络身份证”立法进程。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创建身份识别, 不仅可以有效规范网民在微博、社交网络等网络媒介和载体中的发言行为, 而且对公民自身保护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是防止网络诈骗、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的重要措施。

二是建立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法及相关规定。针对目前网络中个人信息的严重泄漏、有目的性的加强“痕迹信息” (上网所产生的浏览、操作痕迹) 、“位置信息” (用户行踪定位) 及隐私信息的个人立法保护, 为公众上网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三是完善打击网络犯罪立法。首先, 要对网民在虚拟世界的责任、义务用法律形式进行规范, 明确规定网上的不当言行同样要受到惩罚, 网民不得编造谣言, 更不得制造社会混乱;其次, 明确电子数据的证据效力, 规范电子数据的取证、检查、鉴定等。

四是加强对网站以及平台的管理和立法力度。网站以及平台是网络信息的集聚地和发散地, 一些商业网站缺乏有力的法律约束, 不实信息、虚假新闻、传播谣言到处泛滥。因此, 将网站和平台的责任进行明确界定, 制定约束平台提供商义务性的规定尤为重要。

(4) 加大投入, 全面提高网络突发事件应对技术的研发能力。

加强普及和完善“倾向性分析技术” (针对网络文本的观点识别和情感分析技术, 抽象回帖、评论的倾向性, 识别带有较强烈的特定感情色彩的内容) 、“海量数据快速处理技术” (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 、以及“‘意见领袖’发现技术”等,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有效的为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对管理服务。

(5) 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 提升网民素质, 引导网民理性思考, 促进事态的理性发展。

一方面建立多支网络突发事件的专业性队伍, 吸收意见领袖参与, 优化工作机制。专业性队伍的构建应注重“队伍构成多样化, 队伍建设规模化, 队伍管理网络化, 队伍成果精品化”, 保证事件发生时, 可以随时跟进舆情收集、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等工作。

另一方面网民是网络突发事件态势进一步发展的主力, 网民的态度直接影响事件的发展态势。因此需要通过培训、宣传等多种途径提升网民综合素质, 引导网民对事件和问题的理性思考和探讨, 从而有效的反应现实问题, 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摘要:随着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 网络空间成为继陆、海、空、外太空之后的“第五空间”。目前我国已拥有5.38亿网民, 稳居世界首位。网络的复杂特性给现实社会的管理带来了难题, 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网络突发事件, 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对社会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突发事件,传播媒介,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冰峰, 李霞.行政组织法的完善与法治政府的构建[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 (6) .

[2]庞宇.微博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 2012, (3) .

上一篇:图书馆服务人民下一篇:现代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