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风物

2024-07-26

地方风物(精选5篇)

地方风物 篇1

地方风物传说也叫山川风物传说,是民间传说中的一类,以情节曲折生动、充满神奇想象的故事说明某一地区名山大川、著名建筑、地方特产和风俗等的由来、命名与特征。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日月潭的传说》就是一篇解释台湾著名风景日月潭来历的风物传说。本人以此课为基础篇,同时拓展阅读了三个绘本《日月潭》《天池》《崂山》(选自绘本《中国山川故事》)[1],进行了群文阅读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从地方风物类传说的特点入手,探析此类文本的语文课程价值及教学策略,以求更准确有效地发挥这一独特题材的教学效益。

一、地方风物类传说的特征

1. 传说故事的附着性

地方风物传说以某一特定地方的地名、地貌特征为反映对象,故事往往发生在固定的地点,流传在一定区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传说的创作一般都有相应的附着物。也就是说,它的产生有一定的事物做依托,或历史人物,或山川风物,或名胜古迹,或文化创造,或动物植物,或风俗习惯等等。传说的创作者往往根据一定的附着物想象构思,形成关于各种人物和事物的优美的解释性故事”[2]。

2. 结构线索的稳定性

地方风物传说开头的引子部分常以简洁的语言,引出地方风物的地理位置,描述其状貌特征,引起听众的期待。中间主体部分围绕地方风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使用对比式、三复式、巧设悬念和连环式等诸多叙事技巧来结构主要情节,增强其艺术感染力”,以虚构的故事、优美的传说解释其由来、变迁的过程,结尾确证部分“根据传说情节与可信物之间神、形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3]点出其名字的由来。这在整体上是一种推本溯源的结构形式,“地方风物传说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使地方风物传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呈现出了比较稳定的叙事方式和结构线索[3]。

3.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

地方风物传说把壮丽山河、名胜古迹、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等加以神奇化,给这些山川、人物、风情涂抹上一层神奇浪漫的幻想色彩,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既有现实情景,又有奇情异事,以充满魔幻的形式传达人们的心声,寄托民众的美好愿望。

4. 人物形象的类型化

“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著的类型化倾向”[4]。类型化往往不是全面细致地塑造个性化的人物,而是集中渲染人物性格、能力或行为的某一个方面,使其成为某一类型人物的代表。这种个性鲜明而又单一的人物形象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特别受到儿童的喜爱。

5. 传播方式的口头化

传说是一种口头文学,主要靠人们的口传心授播布民间。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口头语言的原始风貌,语言风格清新质朴,浅显流畅,多用简练朴素的白描手法,特别适宜讲述。

二、地方风物传说课程的价值取向

1. 道德传承功能

地方风物传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人民群众伟大创造力的浪漫想象,充满着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颂扬,以虚构的传奇故事寄寓了多重而丰厚的文化价值和深邃的精神内涵,铭刻着民族文化的基因,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鞭挞。它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伦理观的形成。

2. 文化浸润功能

地方风物传说的深层结构中,常有特定的民俗传承贯穿其间,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们从心底流露出的文化倾向,深深地蕴藏了人们对自己家园、民族的深厚感情,有利于儿童深刻理解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情操,涵养身心,从字里行间升腾出热爱故园的乡土情结,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滋养。

3. 审美体验功能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物传说在描述景物、叙述故事、解释风俗时,语言来自于生活,吸收了当地的俗语、谚语,生动活泼,充满了乡土气息,儿童听来倍感亲切。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充满了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儿童易被故事牢牢吸引。故事表现了民间英雄的勇敢与智慧,正义总能战胜邪恶,大都有圆满的结局,符合儿童的心理预期。

4. 语言发展功能

地方风物传说明白晓畅的口语表达风格、悬念迭出的故事情节、基本稳定的结构线索和叙事方式、鲜明而又单一的人物形象,都是学生语言能力的生长点,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所以,传说的教学一般都设计了复述故事、讲述故事的语言训练,让学生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在言语实践活动中感悟、理解、积累、内化语言。

三、地方风物传说的教学策略

1. 品析人物形象,发现共性特征

《日月潭的传说》中,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历经艰险,降伏恶龙,最后化作青山守卫在日月潭边。《天池》中,生活在长白山上勇敢的小姑娘日去纳为了扑灭大火拯救百姓,先后求助于风神、雨神、雪神,最后在天帝的帮助下扑灭大火保护了家园。《崂山》中,大智、大勇兄妹俩,求教于众人学得本领增长了神力,历尽千难万险,最后战胜了兴风作浪的大鳌鱼。三个故事都塑造了勇敢、智慧、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中,抓住具体的词语、句子用心品读,感受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把三个故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找一找传说故事中除了主要人物,还有哪些人物?思考他们与主要人物是什么关系?在故事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完成表1。

小组交流自学成果、发言人汇报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达成以下共识:作恶者是人类灾难的制造者,让百姓的生活陷入危难之中,它们有神奇的法力,难以被制服。为了拯救民众于苦难,主人公踏上了艰险的英雄旅程。作恶者最后都被英雄战胜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帮助者要么是拥有生活智慧的老人,要么是神仙,要么是动物,他们或者给处于困境中的主人公传授方法,或者给主人公以某种暗示,或者透露克敌制胜的秘诀,等等,总之为主人公最后战胜邪恶力量提供了关键性的信息或帮助。

2. 感受曲折情节,练习讲述故事

(1)从整体入手,会概述故事

初读《日月潭的传说》,带领学生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提供一组词语:漆黑一团、一筹莫展、挺身而出、冒着危险、降伏恶龙、化作青山,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面,先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词语的画面感,读出词语的味道。一组词语就是一个故事,指导学生用上面的词语,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地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天池》和《崂山》让学生自主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的关键词,借助关键词语概述故事。

(2)从细节入手,把故事讲具体生动

第一,引导示范,教给方法。先细读《日月潭的传说》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一筹莫展和挺身而出。根据生活经验理解一筹莫展的意思,从第三自然段中找到能反映人们一筹莫展的句子,展开想象:人们一筹莫展时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嘴里可能还会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言:皱着眉头、不住地唉声叹气、一脸焦急、来回走动、喃喃自语、不住地搓手、急得直跺脚等。接着理解挺身而出的意思,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会对一筹莫展的人们说些什么,他们的母亲如果出来阻拦,他们又会对母亲说什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了角色,纷纷以大尖哥和水社姐自居,发言精彩纷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第三自然段,读出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勇气和信心。然后,教师绘声绘色地带上表情和动作示范讲述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同时让学生认真倾听,比较教师讲的故事与课文内容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教师添加了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从而启发学生总结出把故事讲生动、具体的办法: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

第二,运用方法,合作练习。《日月潭的传说》第四小节由学生自己来讲。先概括这一节写了大尖哥和水社姐做了哪两件事(艰难寻宝、激战恶龙),再让学生从第四自然段中选择其中的一件事用心读,抓住让自己感动的词语展开想象,试着把这件事讲具体、生动。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感觉有难度的学生也可以根据下面的提示讲。

艰难寻宝:阿里山由连绵起伏的18座大山组成,山势险峻,荆棘丛生。一路上,他们不知道翻过了_________,也不知道趟过了________,不知道斩断了_________。饿了就_____,渴了就_______。他们的脸上_________,身上____________,脚上_____________,真是吃尽了_____________,终于___________。

降伏恶龙:那真是一场恶战,只见_________,只听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张开血盆大口猛扑纵身一跃躲过伸出利爪一闪一扫跳开趁势举起)

在学生自主练习的基础上,四人小组合作,推选一名同学代表小组讲故事,其他人做导演,帮他设计台词和动作,小组排练后,全班交流展示。

第三,迁移方法,练习巩固。运用习得的讲故事方法,每个学生自主选择《天池》或《崂山》中的一个片段,把故事讲具体、生动。

3. 发现结构线索,用结构讲述故事

首先,默读三个故事,梳理故事情节和传说的结构,自主填写表2和表3。

其次,体会情节的曲折生动。先组织全班交流表2,引导学生达成了共识:传说故事的起因都是邪恶力量出现,老百姓遭遇了困境,生活陷入困顿。故事的经过都是英雄人物挺身而出,主动请命,历尽艰险,寻找宝物或者寻求别人的帮助,从而获得了神奇的力量或者是寻找到了制服作恶者的办法、宝物。接着与作恶者展开激烈的搏斗,取得了胜利。故事的结局都是有些人或事物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景点。接着带领学生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让学生思考:能否去掉“寻找帮助(或者寻找方法、寻找宝物)”这个环节,让主人公直接与作恶者交战呢?学生思考后纷纷表示不能去掉。寻找的过程都充满了艰辛,主人公在这个过程中都历了千辛万苦,正是由于他们经受住了种种磨练,才获得法力(或宝物),也就是获得了自我成长,寻找的过程就是他们由普通人成长为英雄的过程。这样的故事曲折生动引入入胜。如果去掉的话,故事就没有那么吸引人,而且主人公也不可能具备战胜作恶者的力量。学生发现了三个传说都有相似的故事情节。

再次,发现地方风物类传说的基本结构。组织交流表3,引导学生达成了共识:三个传说的引子部分都是介绍景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主体部分讲述一个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确证部分解释景点或事物之所以这样命名的缘由,都是按照“谈景点—讲故事—释命名”的方式讲传说故事的。

最后,发现地方风物传说结构上的奥秘,帮助学生更好地讲故事。从故事中提炼、总结出传说的情节特点和基本结构,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从三个故事中选一个,练习把整个故事讲述下来。

4. 化用结构,创编故事

首先,回忆自己身边的传说故事。学生所处地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民间流传着很多动人的传说,让他们说说自己知道的当地民间传说。

其次,指名交流编写的故事,引导学生根据山川风物类传说的语言、人物、情节、结构评价。

最后,总结提升,拓展阅读。祖国的每条河流、每座大山,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这些从大山、大地、大河里“长”出来的民间故事,能让我们从源头上找到炎黄子孙的根。课后搜集当地的口头民间传说,录音上传班级QQ群交流。

民间文学是一个充满了魅力的迷人世界,具有丰厚的人文价值、审美价值和教学价值。教师从地方风物类传说入手,发掘民间文学的文学价值、思想价值和语言规律,引领学生了解祖国的人文地理,并接受英雄的感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有勇气去面对困难险阻,做有根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倪绍勇,祖名,王晓明等.中国山川故事[M].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

[2]钟敬文.名家谈牛郎织女[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

[3]李云安.论中国地方风物传说的叙事技巧[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1).

[4]黄涛.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老北京旧时风物 篇2

总有这样一种记忆,让人重拾新奇激动。

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收压岁钱、逛庙会、看花灯、吃年夜饭……种种过年的习俗千百年来在世间流转。但在许多人眼里,小时候的春节远比现在的有味道,有气氛。亮绝活、献真声、舞皮影……那些小时候的春节记忆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在我们身边,很多民间艺术正在流失,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始终坚守着传统的家园,为日新月异的北京城,保留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君宣传媒总策划李军接受《小康》采访表示,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在遗失,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是民间自救,另外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国家要大力扶植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从政策上要给予资金支持。那样才会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回敲天桥真迹

——老天桥绝技艺术团赵伯真

诉说起老北京的天桥风貌,赵伯真沉浸在远去的回忆中,率先谈起它的由来。明朝嘉靖年间北京筑外城,天桥是外城的中心。那时,天坛、先农坛北墙外,有东西走向的一条河,河上的桥是皇帝祭坛必经之路。此桥只为天子所走,因此得名“天桥”。

多年前这里聚集了众多民间艺人,可以说是北京民间艺术的摇篮。走过一条街,两旁全是搭棚摆架的各色演出,京剧、京韵大鼓、相声、硬气功、变脸、评书、杂耍还有一系列曲艺种类,可谓形式庞杂,包罗万象。那真是一段遗失了的美好时光,那时人们的业余生活单调、乏味,会有数以万计的京城百姓去逛天桥,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剂。

可惜的是解放后天桥被取缔,这里的民间艺术由百花齐放的繁荣到只有赵伯真所在艺术团一支独秀的尴尬局面,当年的盛况是再难寻觅了。作为团内的主要演员,赵伯真前辈怀有“口内纫针”、“银针透体”、“七窍分珠”等绝技,找到一处场地,赵前辈即刻摆好架势,展示了一段大刀剁腹的高超武技。

不愿再掏钱看

不过提到赵前辈掌握的这种民间绝技的传承和发扬,其实受到颇多限制,它们通常都是传子不穿外,外人对其中玄机不得而知,平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当然也有例外,但赵前辈讲收弟子应有的礼数必不可少:引师(有介绍人)、拜师会(圈内知名艺人系数到会见证)、三拜九叩、头顶大红包、大摆宴席缺一不可。他们的技艺传播的越广也同时意味着其生存空间会不断压缩,毕竟不同于曲艺,没那么多的创新,观众大部分是图鲜,第一次、第二次看过还会惊艳于艺人的绝技,但几次过后就会失去新鲜感,不愿再掏钱看老内容。

好在如今赵前辈所在的艺术团表演的绝技已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赵前辈说他们还是希望能延续老北京的这些民间文化,把老天桥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复原市井风情

——“叫卖真人”张振远

市井小巷,那一声韵味悠长的“磨剪子嘞,戗菜刀……”,勾起多少人的童年回忆,随着吆喝声由远而近,家家户户的门都打开了,一天就这样开始了。而现在,除了在一些特殊场合(庙会、文化馆等),很难再寻觅到叫卖的踪影,可在老艺人张振远的家中,却时时能听到那些曾经熟悉的声音。

尽管已是71岁的高龄,老爷子仍然思路清晰、精神矍铄,聊起天来声情并茂。说起自己的叫卖生涯,还颇有一段历史渊源。他的姑夫是老北京专卖油茶、凉粉、茶烧的小商贩,父亲修桶,家族大部分成员均跟叫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儿时的耳濡目染,再加之没事就爱去天桥一带转悠,看“八大怪”焦金池拉洋片,朱绍文表演单口相声……深受这些民间文化的熏陶,一来二去,烙下难以泯灭的印记,无师自通,练就一口字正腔圆的叫卖技艺。

积累大批 “粉丝”

遥想当年荣,“叫卖真人”的名号绝非浪得虚名。由于叫卖之中饱含着文化,要想学会、学好、学得像,并非易事。85年开始,他没事就去天坛吆喝,积累了大批忠实“粉丝”,众听客纷纷赞赏老爷子的才能,说唱得“真”好!嗓子“真”不错!渐渐有了“叫卖真人”的雅号,直到04年北京全聚德烤鸭店正式赠此封号。92年退休后,老爷子有了充裕的时间,随即磨练技艺,至今已掌握285段叫卖,自备了23件响器。谈到兴起,当即操持剃头师傅用的唤头、卖冷饮夹着的“冰盏儿”,表演了《卖西瓜》、《冰淇淋》等几个名段,京腔京调、回味无穷的曲调用词,听得记者都忍不住拍案叫绝。近几年的龙潭庙会上也都能看到这位老爷子的身影。

如今,老北京叫卖也已经被列入第二批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振远也不遗余力地加入到这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中,力求让其重新原汁原味地展现在京城百姓的生活中,更好地弘扬民间文化。

琴声灯影里的“倩影”

——龙在天皮影俱乐部创办人林中华

时间回到20世纪7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一个遥远的小山村,人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无论影戏唱到多晚,当台下只剩下十几个老头还在叭嗒叭嗒烟袋时,在火光中,人们还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孩童——这个孩子,就是林中华!

他今年35岁,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人,在北京一家中央级媒体下属杂志工作。2007年,这个年轻人斥资150余万元,在北京前门大栅栏建起了北京市首个动态皮影博物馆,使这个传统皮影戏演出消失了30多年的古都,再次恢复了日常演出,一门心思要把皮影这门古老的民间文化在文化中心的北京发扬光大。

林中华先生是皮影界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但所有“皮影大师”们都不得不承认,这个30几岁的年轻人是近几年皮影领域最有魄力和朝气的“皮影人”。“儿时那些关于影戏的记忆成了心中的情结,多少年了也不能放下。皮影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能存活下来,就说明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我对皮影将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林中华这样对记者说。我们明白了,这也许就是林中华为什么要在繁华都市里唱响皮影戏的最初根源。

皮影面临戏濒危

林中华的“龙在天皮影俱乐部”坐落在北京前门大栅栏步行街上,在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这条以民俗文化和老字号著称的步行街上,我们见到了林中华先生。“皮影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符号之一,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乡土文化艺术形式”,林中华开门见山地为皮影戏定了性,但是现在皮影文化已到了濒危的险境。皮影戏濒危到什么状况了呢?林先生说,据统计,全国目前大约还有不超过1200位皮影从业人员,这包含了能够登台的和已经不能登台的所有演出人员,及从事皮影雕刻的工匠和学徒工人。年龄结构上,主要集中在55岁以上的年龄段,而60岁至80岁的老艺人占了40%以上。

就北京城区皮影来说,曾经有30多个皮影戏班子活跃演出的盛况调零为仅存的五六位退休的老艺人,而这些老艺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所有人都难有合适的传承人,让人很痛心。“照这种情况下去,历史上活跃了300年的老北京皮影在未来15年左右就肯定失传了。”林中华说。

正是因为这种考虑,林中华把“传承皮影艺术、弘扬影戏文化”当做了自己后半生的追求。他的“龙在天皮影俱乐部”是一个以传播皮影文化、演出皮影剧目、开发皮影文化市场、培养皮影新人为主营项目的文化经营机构。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一家以皮影演出、展示、艺术交流、青少年皮影文化教育为主题的专业文化传播机构。

俱乐部每天循环上演8场皮影戏,皮影戏的剧目和内容包括200多部传统皮影剧目、新编现代皮影剧目,以及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童皮影剧目。同时,还特别设置了皮影DIY设备,喜欢皮影的人可以在老艺人的帮助下,亲自动手操作、演示皮影人物动作。

宏观篇风物长宜放眼量 篇3

建筑节能是社会节省能源的重要部分, 这也是全民性的任务, 需要政治、文化、经济以及企业等各个领域的投入

近30年来,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 我国逐渐将节能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这种经济增长的意识转变, 来自于我国现实发展的污染问题和未来的能源紧缺。在节能方面, 除却能源在工业上大量浪费并造成污染以外, 建筑上的能耗同样严重不堪。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都市与城镇之间楼盘林立, 大众日常生活习惯随之转变, 建筑能耗的增长已远远超过我国的能源生产。假使不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 不仅会在能源生产上产生危机, 整个的经济增长势头必然遭遇严重阻碍。

因此, 为了缓解能源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持续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建筑节能是我国发展道路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减少能源问题所带来的负担, 实现绿色的城市化发展, 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是中国面向未来的必然趋势。

据统计, 我国现存建筑多达400亿平方米。按现有的节能标准来看, 我国的节能建筑仅占其中的1%, 这个数字带来的差距非常惊人。所以出现这样惊人的差距, 主要原因是高耗能建筑覆盖全国, 而采暖空调系统等因素占其中主要分量。

此外,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也是能耗的重要因素。根据相关调查, 我国建筑的采暖用能大部分都白白消耗掉, 没有达到物尽其用。在这个地产发展迅猛的时期, 新建的建筑真正达到节能标准也同样少之又少。

总而言之, 在我国能源消耗中, 建筑耗能占其中27%。显然, 这是非常大的比重。

同样, 我国的土地消耗也非常严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 然而每年毁掉的农田达12万亩, 这对于我们这个缺少耕地的国家而言是极大的负重。及此, 从各个方面来看,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我国是一个耗能极其严重的国家。

为了解决耗能严重的问题, 重要的一项任务, 是在各个阶层当中培养出能源的危机意识。另一组数据或者更能给我们带来危机感:我国石油储量近23亿吨, 以现在的发展衡量, 仅可供应14年。此外, 我国人均煤炭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现实的生存危机已然表明, 我国坚持节能发展可谓势之必然。

建筑节能是社会节省能源的重要部分, 这也是全民性的任务, 需要政治、文化、经济以及企业等各个领域的投入。但就当前来说, 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 建筑节能首先就需要政府来引导和推动。各级政府必须以建筑节能作为工作任务, 形成推动和监管的力量。

与此同时, 利用市场机制来建立以节能为主体的经济模式, 更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导向。这样, 便会对节能建筑的发展进行积极建设和推广, 从而提高能效, 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 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在国际竞争中产生优势。对于我国社会发展而言, 这是意义深远的艰巨任务。

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优势, 只在今朝。吸取西方国家建筑节能的发展经验, 也是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捷径。近几十年来, 西方国家一直对建筑节能有着清醒的认识, 而在我国, 尽管建筑节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已然迈开步子, 但还需要提高建筑节能标准, 与之形成一个高效的产业体系。

建筑法规

要想将节能法规应用实处, 就必须在法规与现实问题之间形成具有相互关联的应用条文, 使节能法规从国家到地方, 抑或从地方到国家建立一个协调一致的机制

显而易见, 近30余年来, 我国社会经济步伐的确很快, 其中城镇化的发展最为明显。但随着经济与建设的稳步增长, 建筑能耗的比重也逐渐加剧。建筑用能低和污染严重是我国各地区发展的普遍现象。并且随着发展深入, 节能问题日益严重, 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我国在节能方面除了起步晚和技术落后等因素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法律的不完善, 和政策施行还不到位。因此, 政府在立法和行政方面必须要有清醒认识:首先是完善节能的法规体系, 其次是利用法律监督促进节能的高效。

近些年来, 建筑节能的法规正在逐步建立, 但现有的节能法规还不能有效地促进节能工作的全面展开。也就是说, 我国仍需要一个健全完备的节能法律体系, 使之为节能工作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与坚实的基础。惟如此, 才能够从软件上满足建筑节能工作的需要。

系统地为建筑节能立法仍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就当前我国所建立的节能法律法规来看, 还存在很多问题。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节能法》, 但法律中相关建筑节能的细节还存在许多漏洞, 与当前实际的节能问题有些脱节, 一些节能办法与规定, 在实际的建筑节能过程中没有对建筑节能的各方主体形成具体且有效的制约。尤其是我国的《建筑法》, 没有为建筑节能建立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 从内容和结构上完善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法规体系, 是推动节能发展的必要环节。

此外, 有些地方政府出台的节能法规缺乏可操作性, 没有尽应有的法律效力。

在完善建筑节能法律体系的同时, 要针对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和问题, 使相关规定对建筑节能工作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 从根本上做到行之有效。这样, 就要对我国当前节能工作有个整体思考, 而不仅仅是修改和补充相关的法规条文。

要想将节能法规应用实处, 就必须在法规与现实问题之间形成具有相互关联的应用条文, 使节能法规从国家到地方, 抑或从地方到国家建立一个协调一致的机制。因此, 在建立节能法规方面, 不能仅仅依靠国家的努力, 地方政府也必须根据自身问题, 结合国家节能法规制定相应办法, 以使我国的节能工作切实地得到规范。

还有更重要的问题, 即节能法规必须要在社会民众中形成共识。宣传相关的节能法规, 必然对建立一个节能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使社会各领域增强对建筑节能的意识, 并能够自觉地参与到节能工作中。这样便会提高我国节能法律的效用, 对建筑节能形成一个社会监督的力量。

建筑材料

在建筑节能上, 把好建筑材料的节能功用这一关, 就会使建筑在节能问题上落到实处, 从而打造出真正环保节能的高品质建筑

在世界经济潮流中, 建筑节能产品已经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昔日以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建筑产品已然不适应当前建筑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 传统的建筑产业经济也已经因现实社会的需要而走向衰落。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必须跟进这种世界潮流, 才有可能实现持续增长。

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 建筑材料是重点的经济产业。从我国的整个建筑产业来看, 依赖消耗资源的建筑材料还具有一定的市场, 而创新型的节能材料则有待进一步进行市场推广。在经济增长方式寻求转变之际, 要确立工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与之拉动市场经济的活力, 就必须在建筑材料上实现节能的转变。

建筑材料是建筑节能最基础的部分。而作为建筑, 要达到高效地利用资源, 减少对环境破坏与节约能源, 其重心就在于建筑材料。因此, 在建筑节能上, 把好建筑材料的节能功用这一关, 就会使建筑在节能问题上落到实处, 从而打造出真正环保节能的高品质建筑。

此外, 建筑节能不仅是指建筑居住使用时产生的能耗, 还应当从更细致和长远的角度出发, 注意建筑的建设、使用、修补维护等全方面的能源消耗。也就是说, 建筑材料不能仅具有保温隔热的节能功效, 还要考虑加工生产和建设过程的节能功用。

西方国家在建筑节能方面卓有成就。尤其是在节能理念和技术上, 是我国建筑节能产业大可吸取经验的地方。不少西方的节能理念与技术已经在国内流布。这些节能材料与当今的高新科技相结合, 达到了一定的节能效果。

但当前的节能材料依然有其弊端, 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些节能材料成本过高, 很难在市场上得到大规模的推广。而另一个弊端就是节能材料要根据各个地域的气候特点来研发, 从而使建筑材料真正达到节能利用。因此, 在建筑材料的节能创新上, 我们和西方国家一样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

国际合作

近年来, 建筑节能的国际合作领域逐步扩大, 包括资金投入、材料研发、供热改革、能源利用等方面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而获得不少科技成果, 有效地促进了行业发展

建筑节能是我国立足生存的重大战略, 同时也是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事业。所以说, 建筑节能既是一国的, 也是世界的。西方国家在节能方面已经有些成就, 有很多值得我们吸取的经验。换句话说则是, 要促进中国建筑节能的稳步发展, 并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 我们需要在很多方面与西方国家展开合作。

西方国家在建筑节能方面彼此之间有着各种合作。譬如技术研发、生产模式、市场运营等方面都有长期的合作经验, 从而大大促进了节能产业的高效性。因此, 在建筑节能方面, 与西方国家展开合作必然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

就当前来说, 我国市场经济已然步入转型时期。而在这一时期, 建筑节能等相关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很难一蹴而就地形成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假使等待相关产业的创新研发, 再建立相应的市场机制, 就会使我国的建筑节能产业仍然处于落后和被动的局面。

因此, 在建筑节能上, 要展开有效的创新思路, 充分利用国际合作的机遇, 加快我国节能发展的步伐, 稳步地完成市场的转型, 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环境。与国际展开合作, 大大有利于解决我国建筑节能产业中的实际问题。

譬如, 我国在发展节能产业过程中, 国内的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节能市场的服务质量, 以及节能的信用制度等问题都需要利用国际合作夯实基础。此外, 在人才与技术的交流方面, 更应该长期地保持合作, 以此增强市场转型时期的活力。

故乡风物(五题) 篇4

小时候的老屋,冬天里的木门“吱呀”一声,扑出一股热气来打在脸上。报纸糊墙的屋子封得严严实实,炉子烧红了,一大梯锅开水翻滚着。屋顶上几块明瓦,透进雪亮的天光。母亲从屋后小河里上来,端着满满一盆青菜,手冻得通红。我坐在炉边看她把青菜放到开水里,烫过,捞出,装进一个洋瓷盆,压紧,浇上一瓢酸汤,上盖,再把盆放在炉边保温。第二天,青菜叶子变成了黄色,捞起有清亮黏稠的悬丝,酸菜就做成了。母亲搬来一个土坛,连汤带水装进去,在坛沿续上水,放到墙角旮旯里。那里一溜儿地排开大大小小十几个坛坛罐罐,都是乡里土窑烧制,灰朴无光,中间大两头小,上有一圈坛沿,加水上盖,就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小时画素描,常以它为静物。这排坛坛罐罐灰头土脸,却是乡里母亲们用心经营的地方。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腌菜:酸菜、酸萝卜、酸豇豆、酸茄子、莲花白、蒜瓣、葱头、海椒面、糟海椒、粑粑海椒、酸鱼、酸肉、盐菜、冲菜等,是家里常年存储的生活。家人喜欢吃,坛子就空得快,母亲细细琐琐的时间都花费在这些坛子上。冬日天寒不爱出门,我就常这样坐在炉火边观看母亲做腌菜。对它们的做法也能了然于心了。

糟海椒是一年做一次,每年新收的红辣椒放入木盆,加盐拌匀,坐在木凳上提着专用砍刀慢慢剁,半天下来,剁得细细茸茸,装于大坛中,不久变得又辣又酸。过年杀猪后做泡汤肉,糟海椒是必不可少的佐料。一年之中各式炒菜,也多用之拌炒,味道鲜美。上大学后才知道湖南也有此物,不过叫“剁椒”。酸菜时常能做,因为一年四季中的青菜、白菜、萝卜等皆可作为原料,加工也极简单。吾乡喜用米汤、豆米煮酸菜,或加酱油、醋、辣椒粉凉拌。酸萝卜、酸豇豆、酸茄子常剁成碎粒炒肉末,酸酸的味道使人胃口大开、实是佐饭佳品。酸萝卜、莲花白还可整片生吃,酸中带甜,清爽脆嫩,可下小酒。腌菜先须晾干再腌制。用以做扣肉或炒腊肉。冲菜切起来像洋葱一样让人下泪,故以“冲”字命名,吃起来却是脆嫩生香。海椒面是米面和碎辣椒拌匀腌制,蒸熟再炒,炒时可放盐或放糖,风味各异。我最喜欢吃的是粑粑海椒,小时以为它的做法极具趣味和美感。精选上等大红椒,去蒂开口,掏出辣椒籽儿,再灌以糯米面。外红内白,码在盘里鲜艳夺目,如红衣仙子。放于坛中加盐腌制。不久红椒和米面黏为一体。切成小块,以油煎炒,拌以香葱,红白间绿,软糯酸香。惜如今已难寻得此物。乡里鱼肉难得,有多的就和以米面腌成酸鱼、酸肉,可存放许久,不过是越久越酸。父亲喜将之炸成金黄。有客无客都要小酌一杯,也喜将蒜瓣、葱头以小蝶盛出佐酒。我随父亲口味,喜尝此种刺激性的小食物,母亲与小弟亦喜之。

后来我家搬进城里,这些坛坛罐罐就遗弃在乡间。菜场上也能买到腌菜,但父亲总说没自己做得好吃,母亲工作日渐繁忙,也没心思再做腌菜了。可喜的是小姑每次上城来进货,都要给我们带很多腌菜来,所以家里也还时常吃到那种味道,只是那些坛坛罐罐慢慢地就放到了儿时记忆的墙角里,灰头土脸地被遗忘。

现在想起来,腌菜在吾乡可称一大系列,名目众多记不完全。估计一开始是出于保存食物之需,将之腌制存放,与熏腊肉一样,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风味特色,在常食蔬菜瓜果之外另成一味,丰富和点缀着日常滋味。以前听说韩国辣白菜出名,我常嗤之以鼻。雕虫小技不足为奇。吾乡的腌菜从不张扬,静置在墙角那一溜儿大大小小的坛坛罐罐中,孩子放学回家问母亲今天吃什么,她大抵都会说:腌菜炒腊肉、酸豇豆炒肉末、炒冲菜或是酸菜豆米汤……

腊昧

夜里失眠,窗外响起沉闷而空荡的炮竹声,似从山的那边传来。忽地想起近年关了,寂静清冷的灰色冬季将要被红火热闹的节日打破。年年过年,当满地的碎红纸屑装点了白雪、冷风或是冻雨,蒸汽氤氲中飘散着腊肉香肠的气味,便似看到了年的颜色,闻着了年的味道。年的颜色是几日的狂想曲,在新年之际绽放,散落一瞬的花火;而年的味道却如绵长的时节,从腊月就开始弥漫,如人们过年的心情一样,慢若游丝,愈益浓烈。

甫进腊月,父母就开始和姑姑家商议着,到乡下哪家合买一头过年猪,要开始做腊肉了。和从前一样,做腊肉香肠是父母在腊月中的头号大事。不同的是。小时候家家的圈栏里都养着猪,一年长肥,到腊月时节就合族商议着杀猪的事宜。猪宰杀后照例吃泡汤肉,一家一家轮流,之后就开始各家制作腊肉了。

香肠腊肉许多地方都有,做法也大致一样,无外乎是将猪肉拌以盐、花椒、白酒腌制,灌进猪小肠中做成香肠,大块而肥瘦相伴的猪肉腌制成腊肉。但具体的操作过程、配料的用法用量等,各地又不尽相同:即使是各家各人的做法也不一样,如我的父母每年做腊肉都要争论一番。父亲的做法比较随性,盐巴、花椒等皆凭经验撒放,有时还加点辣椒粉等,不拘一格;而母亲则坚持要用小秤称量,多少肉需盐几两、花椒几两、白酒几两,严格按照比例配放,因此父母做出来的味道都不太相同。小时候的腊月天,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父母灌香肠,我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看着。一块块肉从竹圈撑开的肠衣中灌入,再用手捋下压紧。肠衣中留有空气则会将香肠撑破,这时候我的任务便是拿着一根针在灌好的香肠上这里扎一针,那里扎一针,将空气放掉,再帮助父亲用细毛线把香肠捆成一截一截。

腊肉香肠腌制灌好后,才是完成了工序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熏制了。听闻四川人做腊味不用熏制,只将腊肉香肠挂在屋外风干,这样的做法在老家人看来是绝对不行的,熏制才是制成腊味的关键。老家人熏腊味要用柏楿树的枝丫,因用柏楿树熏出来的肉才有一种独特的香味。

乡里四周山上都长有柏楿树,我家住在上街,最近的树林在入乡马路拐弯处的一片土丘,名叫小龟,其上长满了柏楿。小时候听乡里婆婆们讲,很久以前。小龟是一个大地主修的一座大坟墓,地主死后葬于此。还陪葬了许多丫鬟奴婢。因这个故事,在乡里小孩眼里,这片如龟背隆起的土丘越发像一座坟墓了,虽然它已变为一片茂密的树林,也没有一个小孩儿敢到里面玩耍拾柴,夜晚经过林边马路也要紧走几步。而大人是不以为然的,也不知道孩子们流传的恐惧。每年父亲都要带我到小龟去砍柏楿枝丫,小龟树林茂密,里面还真有几座坟墓,冬日的天空下总有一种阴森的感觉。我总是寸步不离地跟着父亲,等父亲砍好一大捆枝丫,我们拖着枝丫走出树林,下到田坎边时,我才大大地松一口气,却也从来没有将此恐惧告诉过父亲,因他知道又要说我胆小了。

nlc202309080847

柏楿树冬夏常绿,树脂中散发一种芳香,火燃树枝便有一种特别的香气。父亲在屋边空地上垒一个灶,竹竿上挂好腊肉香肠搁在灶中,顶部用纸箱壳盖好,灶底燃柏楿枝丫熏制。火不能烧旺,要时时压住火苗,使柏楿枝丫慢慢燃烧,冒出浓烟。这样慢慢熏制一天,腊肉香肠被熏干多余水分,又饱吸柏楿的香气,出灶时变得油晶晶、黄灿灿,香气扑鼻。父亲每年都负责熏制腊肉。记得几年前腊月回乡,下车后街道冷清。在各亲戚家寻父亲不见,说是熏腊肉去了。走到上街的空地边,清冷的寒风中看到父亲的背影,躬坐在小凳上守着烟熏火燎的土灶。父亲回过头来朝我笑,便见十指苍苍,烟火的颜色嵌在父亲深深的皱纹里。突然就两眼一酸,似被风吹了去儿时,却怎么也吹不过厚厚的时间。

腊肉熏制好了。乡里人是将之挂在炉火上方的杆架上,将近年关。腊肉的香味便在屋里弥漫开来,年的味道愈益浓烈。今年不能回家过年,父母又带来了腊肉香肠,一排排挂在厨房里,浓烈的腊味散发开来,由此才真正意识到,春至大地,年来了。

油糍粑

每次回乡里老家,必吃的一样东西就是油糍粑。每当清晨起床过早,或下午三四点钟过少午,姑姑问饿不饿,要吃什么东西时,我都会说,吃油糍粑。然后走到大街斜对面,那里有一个油糍粑摊摊。走过去,就跟小时候一样,油糍粑摊摊从来没有变过。

一位包着白帕子或戴白帽子,穿着青布衣服的老妇人坐在街边小木凳上,面前摆放着一只蜂窝煤炉,上架一口小黑铁锅,半锅菜籽油沸腾翻滚着。炉子旁边盛着一桶做油糍粑的米浆,米浆是用白米与黄豆按一定比例混合,石磨磨成,白而黏稠。紧挨的小方凳上摆放着各种馅儿料,有红薯粒、小葱豆腐粒、海椒面、红豆子几种。说是油糍粑,其实这种小吃不用糯米,也不具有黏性,要将米浆和馅料做成粑粑的形状、就必须用到一种专门的工具——油糍粑提子。提子用铁片或铝片做成一个小圆盆形,边上装一根长提把,顶部呈弯钩状,以便提拿。常常煎好的油糍粑卖完了,便站在摊摊旁边等新做的,只见老妇人一手拿着提子,一手用木勺舀起米浆,先将提子底部铺上一层米浆,放进馅儿料,再舀米浆盖上,把提子装满。然后放进油锅里煎炸,稍稍炸黄、拿出提子放在锅沿一磕,成型的粑粑就脱模而出,滑入锅中继续煎炸,等到两面金黄,就可用长铁钳子夹起,放在锅沿铁网上,金花脆响,热气腾腾,油滴淅沥而下。

这个过程,对我而言。自小起就了熟于心了。小时候的长街清晨,无论是鸟鸣清幽的春天,或是白雪茫茫的冬天,背着书包去上学,捏着父母给的早餐钱,从上街走到下街十字路口,驻足在油糍粑摊摊前。小时候爱存钱,油糍粑在早点中是最为便宜的,甚至比包子、馒头还便宜,于是便成了我的首选。站在油糍粑摊摊前时,又总是被这种制作过程所吸引,觉得这样子煎粑粑很神奇,总是想亲自试试、拿着提子一圈一圈地铺上米浆,一磕便脱壳而出……但始终没有勇气跟煎油糍的老婆婆提出这等请求,估计也是绝不会同意的。只能每天上学路上看着,像一种永远也无法亲手制作的快乐。直到如今也没有试过。

油糍粑粑从来都不贵,小时候一毛钱买两个,现在一块钱也可买三个。粑粑煎好。摊主问要什么馅儿的,我一般喜欢豆腐和海椒面,摊主便熟练地在众多金黄的粑粑中夹出我想要的味道。小葱豆腐粒裹在油糍粑中最为鲜嫩,一口咬下去,外皮焦脆,咔嚓作响,中间米糕软糯绵柔,馅心豆腐在二者的衬托下即显得清香鲜嫩,由外而里,颜色、口感、味道都逐层递进,真正的外焦里嫩,让人口齿生香,回味无穷。海椒面馅儿的就没有如此蕴藉含蓄,它强烈攻占味蕾,以独有的味道与面糕形成互补搭配,犹如米饭与配菜,相得益彰。相比起来,红薯粒馅儿香甜可口,红豆馅儿绵沙细软,皆各有其味,但我总觉得二者皆过干,稍有燥气又特色不鲜明而略逊一筹。

在乡里,这种小吃是最为普通的,小街十字路口每天有人煎油糍粑卖。每逢赶场,在街边便会多出好几个摊子,一样的白帽青衣,银丝鬓发的老人,她们都是从附近的村庄赶来,赶场天煎油糍粑挣些小钱。来赶场的人们也很喜欢这种小吃,不仅是因为它好吃而便宜,更像一种习惯,赶场天买几个油磁粑吃,散场的时候,再买几个带回给家里的孩子,就像村里的老汉在赶场天必须喝二两酒一样,都是一种年深日久的习惯。或许也是因为这种习惯,油糍粑和油糍粑摊摊才能不顾时光的挑剔。兀自保存着它许久之前的味道和形状,守在木屋变砖房,土路变大道的街边。

姑姑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吃油糍粑,但每次买回来,都让给我吃。我也会像赶场的人一样,离开老家的时候带几个走。因为在城市里吃不到,即使有的卖,也完全不是那种熟悉的味道,也看不到小时候那条清晨的长街和十字路口驻足流连的油糍粑摊摊。

蒲耳草

虎耳草,又名石荷叶、老虎耳,是一味中草药,多生于乡间林下、灌木草丛及阴湿岩隙。《本草纲目》载:“虎耳生阴湿处,人亦栽于石山上。茎高五六寸,有细毛,一茎一叶,如荷盖状。人呼为石荷叶。叶大如钱,状似初生小葵叶,及虎之耳形。夏开小花,淡红色。”其味“微苦,辛,寒,有小毒”。虎耳草清热解毒,可治中耳炎、荨麻疹、风丹热毒、风火牙痛等。小时候我并不知道这种草叫虎耳草,而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蒲耳草,因为奶奶是这么称呼的。我也不知道这种草有这么多功效,只知道它可以治牙痛,并且效果神奇,让人印象深刻。

大概是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开始换牙齿。按照乡里大人的告诫,小孩掉下的牙齿是不能乱扔的。落下的上牙要埋在墙角、门缝等低处的地方,下牙则必须扔到房瓦上去,这样新的牙齿才能长出来。并且掉牙后不能用舌头去舔,否则长不整齐。也不能吃糖,不然会长虫牙。前面的步骤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认真遵循,每有牙齿落下都非常虔诚地把它安放在它该去的地方。但不能吃糖这一条,我实在不想把它当真,奶奶杂货铺的玻璃罐子里那些五颜六色的糖果怎么会让人生病呢?于是后来,我便患了蛀牙,大牙被蚀出一个洞。乡里没有牙医、按大人的说法,虫牙就是有一条虫在里面啃噬牙齿,都是因为爱吃糖的缘故,才把虫给招来。这使得我非常害怕,虽然从此以后再不敢吃糖。但从春天到夏天,牙痛却越来越严重。吃了妈妈买来的很多止痛药、消炎药都不见效。每每牙疼起来,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到最后脸也肿了,大人都无法,我整日只有捂着脸哀鸣。

nlc202309080847

记得有一天中午,阳光懒懒地照着门前的马路。泛着些刺眼的白光。整条大街都很安静,对面屋后的白杨高出青瓦,蝉声鸣叫。我因为牙痛睡不了午觉。也懒懒地坐在堂屋门槛上,靠着门框无精打采。家里大人都出去了,只有奶奶在。奶奶无声无息地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根草来,说是寻到一个土方,可以治牙痛。奶奶总是有很多的土方,比如,冬天我的脚爱长冻疮,奶奶就会用白萝卜切成厚片,放在炉子上烙烫后,贴在冻疮上烫。若是感冒咳嗽、咽喉疼痛之类,就会被奶奶揪脖子,屈起两根指头直揪得脖子上一道道乌紫紫。要是生病严重,就需要拔火罐,玻璃瓶子放入火纸烧热后贴在背上,一会儿取下,就是一圈圈凸起的乌疤。还有家中小孩儿常用的掐(读作ka)背,吃东西后不消化腹胀之类,就要请奶奶掐背,将背脊上的两根筋骨掐一掐,就会舒服很多。弟弟最喜欢掐背了,长到十几岁都还要奶奶给他掐背。我倒是觉得这些土方有时候有用,有时候效果也不是很好了。比如,我的冻疮,年年都烫,年年都发,一定要到开春天暖和了才能好。

我看着奶奶手上的草。叶片上长着细小的绒毛,正面深绿色,背面是浅红色。我问是什么草,奶奶说这是蒲耳草。吃过那么多药都没效果,我对这个偏方也不抱什么希望,只懒心无肠地看着奶奶把蒲耳草摘断,放进沙官儿(擂钵)里捣溶。然后从灶前大缸里舀出半碗米来,用水淘洗后盛出半碗淘米水。再将捣溶的草叶放到淘米水中,搅拌混合后过滤,淘米水变成了绿色。奶奶让我把这半碗绿色汁液喝下去,我嫌淘米水脏,死活不肯喝,奶奶只得盛出一小杯,好言好语地诳我喝了下去。然后又把滤出的碎草末填在那颗大牙洞里,生怕不够似的塞得满满的,一股凉沁沁的草药味溢满口中。

下午上课时间要到了,我背起书包上学去,奶奶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把药给吐掉了。我心不甘情不愿地走在大街上,中午的太阳白晃晃的,仿佛无人似的很安静。嘴里含着草药,我不是很高兴,但走着走着,还未走到中街,牙齿竟然不痛了,我还想着是一时的效果,也不当真,走到学校就把药给吐了出来。但竟然一整个下午都没有牙痛,到第二天也不痛了。第三天也不痛……于是乎,我的牙便神奇般地再也没有痛过。我一直坚定不移地认为,这是奶奶最神奇的一个土方——蒲耳草。

野草

不管在哪一个季节,只要是在没有人走过的地方,漫山遍野的野草都疯长着。它们不像田里的秧苗,也不像地里的各种蔬菜,或果园里的果树。甚至茶山上的茶树那样,被排列得整齐,有农人给它们松土、施肥,到了春天或秋天,结满沉甸甸的果实,盛载令人喜悦的收获。野草只是在农人走过的路边,在杳无人迹的荒山上,寂寞地疯长着,它们毫无规则,蓬勃杂乱,从来没有人在意。或许有时候是羡慕那些结果的苗儿,跑到田地里来,和稻谷长在一起,依在蔬菜的根边,而随即就会被农人的手或锄头除去。野草没有收获的季节。但是,即使在冬天,当白雪覆盖着枯黄的枝叶时、它们的根依然在地下蓬勃生长、即使岩石压顶,到了春天,野草依然能破土而出,肆意而自由地生长。荒野是它们寂寞的永远的家园。

在我的故乡,围绕着乡村的群山上,野草像村庄蓬乱的头发。而在蜿蜒的河流和整齐的河湾水田边上,野草是村庄满脸的胡须。在我儿时的岁月中,处处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它们伴随着大人到山上的地里锄草、摘豆,到河边的草地上玩耍、采花,或和小伙伴上山放羊、打猪草。我并不懂得农人的艰辛,也不懂得庄稼和野草的区别。农活在我眼里只是玩耍而已。只是野草。那漫山遍野的气势,至今还在我的记忆里蓬勃生长。

过年的时候,回到老家,刚一进门,就听到亲戚们说,五妈家今年又在打架。五妈是做水果生意的,这些年生意做得很好,赚了不少钱。但仿佛做生意做疯了似的,每天起早贪黑,一年四季没有一天休息。五爹本是懒惰的人,却被逼得陀螺似的转。两人经常大打出手,不管是在平日还是大年三十夜。五妈家的门永远都是关着的,只有两个孩子在家。亚东从很小的时候就过着这样的生活,没有人照顾。在大人的眼里,赚钱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亚东小时候养了一条狗,取名叫季风,他很用心地喂养这条小狗,走到哪里都形影不离,他每天都和他的小狗一起玩耍、疯跑,满大街地喊着“季风”、“季风”,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取得很好。过两年,季风长成一条大狗,却在一天夜里被人药死了,亚东伤心地哭了好久,大人们都笑他小气,为一条狗也值得伤心,更没有人陪他去给季风报仇了。我记得小时候的亚东并不叛逆,是个害羞而倔强的小男孩儿。后来却变成了乡里的孩子王,渐渐长大就越来越叛逆,逃学、打架,不听任何人的话。也因此被家族里的人视为不良少年,更没有人愿意去管他。亚东在很小的时候有一个愿望,他跟母亲说,不能父母两个人都出去做生意,至少要留一个人在家里。当然没能得到母亲的采纳,在母亲的眼里,赚钱比什么都重要。

这么多年,我在外读书,家又搬到城里,就很少见到亚东了。可能没有人知道亚东是怎么长大的,他像一颗种子,被播撒在荒原上,任凭天旱雨澈。然而他长大了,长成高高的个子,长成一棵不羁的野草。

当我踏进五妈家的大门。就看见五妈坐在堂屋的凳子上呜呜大哭,看见我进来也不说话,哭得更凶了。我问五妈你怎么了,她说亚东打她。我往里屋走去,五妈家新修的三层楼房,里面宽阔的三敞间,装修得很亮堂,这在乡里算得上阔绰了。五爹木然地坐在炉边烤火。我走到里间,看见靠墙的床上覆着厚厚的棉被,亚东躲在棉被里颤抖地哭,我叫他也不应,他极力压制颤抖的哭声,像碎片一样细细又沉沉地割,突然地让人心碎。我退出来,问五爹这是怎么了。五爹笑笑说:“没得事,亚东叫你五妈不要天天去赶场,留一个人在屋头,说家不像个家。你五妈不答应,亚东就大打出手,这个小厮儿。”五妈听到五爹的话,大声地号哭起来,伤心到了极点,带着嘶哑的声音喊:“我真是上辈子造了孽呀,这辈子受罪,天天辛辛苦苦地做生意,还不是为他读书赚钱,我一天累死累活,他不说声好,不好好读书,还要打我,我不做生意,看他一天吃哪样穿哪样……”

我呆呆地站在一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感到心里无比地难受。我们没有谁知道,亚东长这么大了,还在揣着这个愿望,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愿望啊!然而在他的成长岁月中,许多许多年,却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愿望。我看着五妈修得宽敞明亮的三层楼房,想着她拥有的几十万家产,我真不懂五妈。但看着她伤心地哭泣,我又觉得或许不能怪她。要怪只能怪命吧,因为她不懂,她真的不懂,大人懂的或许没有一个小孩子多。

我很久没有看见野草了,当我长大后,回到家乡。再也不会去山上,或到小河边玩耍。我看着孩子们在田坎上疯跑,在小河里嬉闹,在大人面前惊慌的眼睛。他们成群结队或孤孤单单,在风里,在雨里,在漆黑的夜里穿山越岭,举着火把。有的能找到一盏温暖的灯,有的不能。这时候,我会想起野草,我仿佛又看到了那漫山遍野孤独生长的野草。他们依然像我儿时所感到的那样,荒凉而蓬勃。

沿人文风物中向上 篇5

我们家是上世纪70年代搬到鱼山路4号的,爬山、打鸟、捉迷藏,我和小伙伴们每天疯玩到很晚,直到母亲那严厉的喊声一遍遍传来,我们才恋恋不舍地跑下山。在小鱼山上玩很过瘾,山上绿树覆盖,山顶有德占时期的碉堡,还有坚固的炮台……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结婚生子在东部安了家,可只要不出差,每个周末我都要回鱼山路看望父母,以及爬一次小鱼山,沿着向上的台阶,阅读它的人文风物,想像那些出入有鸿儒的年代。

小鱼山无疑是一座人文显耀的山,作为岛城近现代文化的发祥地,20世纪初的鱼山方圆便拉开了高等教育的序幕,以国立青岛大学为依托,一大批近现代中国文坛的名人到来,他们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创作。在地下党的领导下,

“左联”积极开展了革命文艺创作演出活动,岛城成为当时中国最具有影响的北方文化名城之一。

资料显示,鱼山被关注,应该是清军在胶澳设立总兵衙门以后。那时,清军在靠近总兵衙门的这座小山上修筑了炮台,也是德占前清军惟一完工的海防炮台。老百姓叫这座炮台为“衙门”炮台,山自然也叫“衙门山”了。鱼山真正成为黄金宝地是德占以后,山的东南麓被辟为别墅区,西夷高官望族、豪商富贾都竞相在这里择址筑巢,胶澳临时总督官邸、副官别墅、海关税务司阿里文宅邸、伯恩尼克住宅等建筑相继破土。

1983年后,小鱼山成为岛城第一座古典风格的山头园林公园,建筑设计因势谋景,借景造型,围绕“海”的主题,突出“鱼”的特色,将亭台廊阁有机结合,使自然美、建筑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山顶主要建筑名观潮阁,三层八角,高18米,与前海栈桥的回澜阁遥相呼应。阁下建挑檐式六角碧波亭和四角拥翠亭,匾额均为艺术大师吴作人所题。东南角有顺山势而建的飘台式三层茶室,供游人小憩或极目海天。

【地方风物】推荐阅读:

地方税收07-14

地方院校05-13

地方党校05-13

省属地方05-14

地方审计05-18

地方元素05-30

地方立法05-31

地方科协06-05

地方行政06-06

地方稻种06-08

上一篇:有效地理课堂下一篇:英汉委婉语对比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