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风格

2024-09-07

地方风格(共5篇)

地方风格 篇1

文丨李京湄

作为地市级党报的《遵义日报》, 面对国内党报主流地位越来越边缘化的现状, 也在积极探索发展之路。从传统版式的“穿插咬合、曲径通幽”到模块化的版式设计、从四个版扩容到八个版、从单面彩印到双面彩印, 经过了多次改版的《遵义日报》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版式。党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较好的发展, 仅仅做到简约化、模块化是不够的, 还必须加强版式的创新, 以吸引读者眼球, 引起读者阅读欲望。这就要求作为整张报纸脸面的一版打破常规的编排模式, 求新求变。2011年10月, 遵义日报传媒集团挂牌成立。乘着改革的东风, 《遵义日报》再次改版, 在一版进行半封面设计的探索。

1 多形式丰富版面信息

地市级党报, 尤其是贵州这样的欠发达省份的地市级党报, 承担着大量的指导性报道任务, 一版编辑常常是根据领导排位来编排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 无暇顾及新闻稿件本身的新闻价值的大小。而这样的编排结果, 是内容和形式都差强人意, 报纸的可读性受到很大的影响。为改变这一现状, 《遵义日报》确定了“内容为王”的改版基调, 把一版定位为报纸重要的、读者关心的要闻版, 保证重大新闻和市四大班子一把手的活动消息, 其他市领导的活动在二版刊发。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报道的同时, 将视角更多地关注到基层一线, 关注到民生, 做读者真正关心的新闻。同时, 做强深度报道, 向读者传达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信息, 反映各地各个部门关系民生的新举措新成就。并且不定期地推出评论员文章和“新闻时评”, 针砭时弊、弘扬真善, 充分发挥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

作为党报一版, 既要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重要时政新闻, 又要有空间做有较强吸引力的信息, 这也是改版的难点所在。为丰富一版的信息量, 《遵义日报》在报眼位置增加了“要闻简报”栏目, 在新华社供稿中选取稿件, 以一句话新闻的方式补充时政版因版面原因而未刊发的国内国际新闻。随后, 又开设了“今日导读”栏目, 将后面七个版中可读性强、关系民生的新闻报道在一版进行导读, 方便读者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关心的新闻、需要的信息。

2 大图片增强视觉冲击力

版面主要是通过文字和图片的组成来进行视觉表达的。一张好的图片、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能让读者印象深刻, 久久难忘, 其实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第一眼效应”。《遵义日报》一版的半封面设计, 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大图片的运用, 要求每期都要有一张好的主打图片, 与文字稿件一起形成强有力的视觉中心, 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充分展现编辑的版面语言。

在尝试中, 一版编辑逐渐摆脱了以往使用图片时不敢放大的束缚, 将有新闻价值且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放大到三栏甚至四栏, 改变了原来大部分版面都被密密麻麻的文字所充斥的沉闷的感觉。

遵义日报传媒集团成立特刊, 一版编辑打破常规, 用一张扬帆远航的创意图片做成全封面, 配以简练的文字和导读, 整个版面看起来恢弘大气。遵义机场通航, 遵义终于有了自己的军民两用机场, 这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当然也是《遵义日报》报道的重点。对首航式的报道, 编辑在一版使用通栏图片, 将人们喜庆首航成功的愉悦心情展现无遗。而这两次在一版对图片的大胆使用, 不仅改变了读者对党报总是板起面孔说教老气横秋的印象, 也得到了主管部门和同行们的认可和好评。

而大图片的使用, 也调动了摄影记者的工作积极性。他们更多地深入基层、深入生活, 拍摄鲜活的、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图片。

3 模块化中求细节变化

“加强版式创新, 让版面更精彩, 并不意味着把版面搞得很复杂。在追求美观的同时, 一切应该以彰显新闻、体现新闻价值、方便读者阅读为衡量标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强调设计形式、注重表面气氛和感官刺激都会使版面看起来没有章法, 太过随意和凌乱, 重点不突出, 也影响读者的“悦读”。为此, 《遵义日报》将改版后的一版风格定位为清新、大气。在确定了内容的编排和图片的运用后, 一版开始在模块化的运作中寻求细节的变化, 并逐步确立为改版的标准。

3.1 字体、字号的变化

为更好地体现清新、大气的风格, 一版摒弃了黑体字, 特别是粗黑字体的使用, 除头条主标题使用粗宋体外, 其余文章主标题均使用大标宋。此外, 对头条、副头条及其他稿件的标题字号进行了基本的规定, 使读者根据标题字号的大小就能辨别出稿件新闻价值的大小。

3.2 留白的变化

留白被称为版面设计的第四元素, 是现代报纸版面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遵义日报》一版加大了文章与文章之间横向和纵向的间隔、加大了文章中每栏之间的间隔, 并且在图片与文字说明之间强化留白效果, 使整个版面看起来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显著地进步, 其中媒体行业的发展尤其迅速, 逐渐从早期的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向电视广播等多元化媒体发展。近些年,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网络成为媒体传播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很多新闻消息通过在网上发布可以快速传播到世界给各地, 真正实现媒体的实时性, 保证群众第一时间了解事件。同时, 媒体的多元化也给民众提供了多种获取信息的渠道, 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有效。随着手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媒体市场必将面临新一轮的变革, 不再是单一的媒体传播, 而是逐渐转向多元化, 复杂化, 不同媒体之间通过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达到媒体的融合和交流, 这也将是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

1媒介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媒介融合这一理念最早由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提出, 它主要指代多种媒体传播过程中实现功能互补的现象。多种媒体的互相融合打破了以往单一媒体传播的局限性, 更加快速有效。本文主要从媒体、信息和接受群众三方面分析媒体融合的可能。

媒体特点互补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传统媒体主要是报纸和电视, 这两种媒体相对来说传播速度快, 信息准确及时, 但表现形式缺少新意, 枯燥单一。而新的媒体如网络、视频等则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将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多样化, 更加人性化, 很好地满足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同时新的媒体还有着很多传统媒体不具有的特性, 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新媒体实现了受众之间的互动, 比如在观看球赛过程中, 网友可以通过发送消息发表评论等方法实现网友之间的互动, 比赛那也变得更加有趣。通过这种互动性的媒体, 信息的传播突破了以往的单一性, 由单向传播变成了双向互动, 更符合现代化对于媒体行业的要求。

内容的互补相对于传统的媒体来说, 新媒体在内容上有着更大的容量, 信息传播也不再受时间地区的限制, 信息的传播更加丰富多彩, 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也有很多不足之处:1、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我们上网时常常会发现大量的信息, 很多对于我们来说太过遥远, 纷杂的信息很容易分散人们的注意力, 要想获得需要的信息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筛选, 这无疑给民众带来了一些麻烦。2、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 很多媒体的信息不能及时传播给民众, 需要经过层层审查, 在审查过程中就会有意删除一些信息, 这种做法导致了民众无法了解到真实情况, 媒体的威信也在逐渐降低。3、网络技术的发达也使得不同媒体企业之间抄袭现象严重, 很多新闻事件都是互相抄袭, 没有新意, 读者浪费大量时间获得的信息有限, 相比于传统媒体, 新媒体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改善。

受众互补一项调查现实, 截止至2012年6月, 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38亿, 这也就意味着每五个人中就约有两个人经常从网络获取信息, 同时, 中国网民的主体为35岁以下的年青一代, 占据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从这项调查可以看出, 新媒体在受众人群上有一定的局限, 不像传统媒体一样受众广泛, 因此在一定时间内, 大部分群众还有依靠传统媒体获得信息的习惯, 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受众的互补性也导致了两者融合的可能。

总的来说, 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现代媒体, 每种媒体都有着一定的优势, 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只有通过媒体之间的互相融合, 取长补短, 才能在新的媒体市场更高具有竞争力。而且,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 媒体行业的产业特点和现代社会的经济模式也要求媒体之间进行融合互补, 通过媒体之间的融合, 可以达到降低成本, 节约时间, 传播快速准确等效果, 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媒介融合的优势

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与走向

文丨高玲玲陆韵菲

摘要: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有着极强的互补性, 现代市场竞争激烈, 通过融合两种企业可以让媒体在新时代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同时也使得媒体的传播更加快速有效, 媒体的可信度更高。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特点, 探讨媒体融合的趋势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传统媒体;现代媒体;媒体融合

更通透, 使读者浏览时没有视觉疲劳, 能达到“悦读”的效果。

3.3 线条的变化

由于增加了文章间的间隔字数, 《遵义日报》在一版装饰上遵循简约的原则, 弃用竖分隔线和粗线条, 特别是厚重的色块, 减少横线条和线框的使用, 尽量做到版面装饰少而精, 各个板块相互协调, 整个版面张弛有度、美观大气、层次清晰。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经过一年多的探索, 《遵义日报》一版半封面的设计初见成效, 一个相对固定的版式风格已经形成。南方都市报设计总监墨白说:“设计的目的一方面要愉悦读者的眼球, 另一方面要体现编辑思路, 让读者能够更直接地获取信息。”版面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内容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版式设计, 才能组成一个能激发读者阅读欲望的版面, 才能成为一张读者认为“好看”的报纸。应该说, 这也是作为地市级党报的《遵义日报》在探索一版半封面设计之路上需要更进一步做到的。

563000)

摘要:社会飞速发展, 信息网络化、电子化传播成为普遍趋势。不经意间, 人们发现自己已被电视、电脑、手机的屏幕所包围。互联网带来的“三屏”媒体以高速、便捷展现在人们面前, 传统的纸质媒体陷入被网络新媒体冲击的困境, 曾经的“洛阳纸贵”如今似乎是“门可罗雀”。“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纸媒的出路在哪里?报业人在不断地探索。很多报纸在版面的设计上下功夫, 以求用新颖的版式设计吸引流失的读者群。

关键词:党报,版面风格,初探

地方风格 篇2

关键词:美声唱法 中国地方民族作品 重要意义 演唱技巧 群众基础

演唱作为人类社会古老的艺术形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美声唱法作为演唱形式的一种,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它的发声方法科学并且系统。那么美声唱法从何而来呢?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随后在西欧的各个国家逐渐发展、日臻完善并且普遍流行起来。演唱特点,美声唱法音色轻灵柔美、音质清澈纯净,发声灵活自如,旋律灵动精美。在“五四”运动后,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并且被迅速传播。美声唱法作为我国主要演唱流派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极大地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美声演唱者咬字不清发音不准、作品的表现不到位等问题,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本地声乐作品的传播。下面着重介绍如何借鉴美声唱法的可取之处诠释和演绎中国的地方民族声乐作品、指导中国经典歌曲的演唱、促进中国地方民族歌曲和民族文化的广泛传播,从而更好的服务本土人民群众、更好的推动民族声乐艺术发展。

一、美声唱法的起源和特点

美声唱法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是演唱风格的一种。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科学、系统,尤其注重音韵的平滑匀净。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美声通常指以作曲家罗西尼和贝利尼作为代表人物的那个时代的声乐作品和这些声乐作品所运用的演唱风格、演唱的形式和内容等。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我们大多数人认识的美声唱法来自舞台歌剧和音乐会等。它倡导声情并茂的演唱、科学地调动在演唱状态下可以用到的共鸣腔体,以达到科学发声,演唱效果良好,并且使演唱者的嗓音发挥到最佳的状态。

美声唱法的独特之处在于,演唱者可以完美结合真声和假声和协调真声和假声之间的正确比例关系。每个人都有嗓音这个独特的乐器,不过鉴于声带长短不一,共鸣腔体也大小不同,因此在演唱歌曲时,演唱者要结合自身特点调节真声和假声的比例,完美分配。美声唱法用到的是全共鸣,采用的是混合声区。那么,如果将中国传统歌曲的咬字和美声唱法结合起来,那么将有更多中国的地方民族歌曲会以崭新的视角传递给听众。

二、中国地方民族作品在语言上的特点

中国民族歌曲对音色的选择是以中国语言语音为依据的,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关系紧密相连,中国语言语音的特点普遍靠前靠上,日常生活中说话只是出于人的本能。声音的阴阳顿挫跟随着人的情绪变化而改变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汉语的语言内容相当丰富,表述汉语的语句也要铿锵有力,富于节奏感。中国民族歌曲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的方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但总体上用优美的声音去表现语言的清晰准确是一致的,中国民族歌曲所用到的语言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语言不同,中国民族歌曲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它体现的是一种对歌唱者声音、语言、风格、个人魅力以及内心表现等诸多传统文化元素和地方方言的展现,在进行歌唱时,要求歌唱者将辅音咬住,保证元音的发音要准确到位,在演唱过程中,采用的是字头、字腹和字尾的表达方式,在演唱时,需要把握好这个特殊的表达方式,在歌唱语言的过程中,也讲究押韵、咬字和收声等,必须要保证语言的亲切、生动,从而展现优美的民族歌曲语言特色。而意大利等外国语言豪放,表演很夸张,中国民歌则很中庸,语言简练,方言化,群众化。

三、运用美声唱法完美演唱中国地方民族作品的重要意义

声乐艺术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政治环境、经济因素和文化发展的不断推动下,中国的声乐事业取得了空前的进步,特别在美声唱法这一方面,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演唱家在国际大型声乐比赛中获奖,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演唱家走到世界的舞台上用东方人特有的迷人的嗓音诠释和演绎西方经典的歌剧和声乐艺术作品等,同时也为世界大环境下,歌剧演唱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近年来,随着审美水平的日益提高,大众对于用美声唱法来演唱中国不同风格作品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观众们期待着演唱者们运用不一样的演唱风格诠释同一个作品,从而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丰富多彩。现如今已有一批演唱家运用美声的风格成功演绎了中国作品,如迪迪拜尔演唱的《一杯美酒》,廖昌永演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这些优秀的演唱家不仅运用西洋美声在国外演唱西方经典的音乐作品,还尽可能吸收西洋唱法可取的地方,结合中国民族演唱的风格和演唱习惯,成功用美声演唱了中国民族声乐作品。民族歌曲作为我们民族和国家精神上的象征和歌曲形式的主旋律,要比其他形式的歌曲创作更加重要,因为它体现作曲家的艺术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艺术充分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创造主旋律歌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不仅要数量多,而且还要求质量过关,从而用创造出的音乐作品传承和发扬中国的音乐艺术文化,将中国的民俗音乐文化以国际的方式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四、如何用美声方法演唱中国地方民族作品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发展史,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每种表演形式及唱法的差异性很大,而且影响演唱的因素很多,诸如演唱时呼吸的控制和运用、共鸣的使用、演唱中的咬字吐字等等,因此,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地方民族作品时如何保持原作的风格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1.呼吸

不论是哪一种唱法,呼吸都是非常特别重要的,正确的、良好的呼吸是正确演唱的基础。有句古话:善歌者必须调其气,没有正确的呼吸,就不能合理运用嗓子。近代社会,得到中外声乐界普遍认可、普遍采用的、比较科学的、并且合乎机体生理规律的演唱用的呼吸方法为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因为中国很多民歌像云南的民歌《小河淌水》和内蒙的民歌《鸿雁》等,这类民歌曲调婉转、曲意缠绵,需要强大的气息作支持才能够唱出的婉转和悠扬的感觉。所以在运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音乐作品特别是曲调婉转悠扬的地方民歌时,强大气息的支持会让听众更好的感受到歌曲表达的情感世界和内在意义。

2.共鸣

共鸣是美化声音所需要的手段,美声唱法运用的是混合声区以及混合全共鸣,而我国民族声乐在演唱时只是利用了部分共鸣腔体,真假声的转换,正确的演唱方法除了呼吸,还要依靠声源和声道的协调。演唱的必要因素有胸、腹、声源、声道以及呼吸横膈膜。要做到“腔圆”的先决条件是科学性较高的美声式发声,即:获得良好的共鸣 ,只有做到这样,歌声才能够“声情并茂”,通过声音传达情意和表现意境。此外,对于获得良好的共鸣,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准确把握声音的强弱,这也是用美声唱法来美化声音的一个重要途径。

3.发音练习

发音练习是歌曲演唱者必经的路径。如美声演唱者,要着重练习意大利语中的五个母音和中国拼音中的母音,并且结合常用的辅音练习发音。在练习发音过程中,练习者需要保持在吸气的状态下,嘴巴不要张得太大,否则不仅影响美观,还会使声音缺失了美妙的音质。练习的时候,还务必使得声音连贯、优美。在日常的学习中,“哼鸣”练习同样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诸如此类的练习,学习者方能对声音建立良好的共鸣印象,使得共鸣腔体得以在演唱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类似这样的循序渐进的发音练习会使学习者的音域得到扩展和完善。

4.吐字和咬字

关于吐字和咬字,我们常听到的说法是“字头要唱好,字腹要拉开,字尾要收好”。美声唱法尤其注重音色圆润、咬字准确,这样使得声音线条连贯和自然。同时,美声还强调常用的五个元音的发音,在用意大利文字编写的歌曲的歌词通常都包含这五个常用元音,由于它更加符合美声唱法常用的发声体系,所以对于学习传统美声的演唱者来说,咬字换字的时候就会显得要容易一些。 在美声唱法传播到中国后,若想将这种唱法发扬光大,除了保留原有的经典优秀剧目和曲目外,还要注重兼收并蓄,这要求演唱者们唱好五个元音的同时还要结合中国汉字里的声母和韵母,演唱中国音乐作品时,还要字正腔圆和饱满流畅,以便大大地推动中国地方民族声乐的发展。

相较前面的几种影响因素,咬字则是较为困难的事情,不管是中国本土的演唱者还是学习演唱中国民族歌曲的外国演唱者都是比较大的挑战。一些人认为汉语本来就是中国人的母语,自小就开始学习,那么演唱比较纯正、地道的中国地方民族歌曲岂不如探囊取物一样轻而易举。其实不然,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五十六个民族群体,而每个民族使用的语言也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便是同一个民族的方言也多少有些差异。但咬字要适度,咬得太死要影响到发声的统一,咬得太松则又会使得咬字不清。在演唱中国民族作品前,首先应该跟随这个作品的大概的节奏逐字逐句、一遍一遍、大声地朗读歌词,直至能够准确地理解歌词的意思以及语言所表达的意蕴。此时,不再采取传统的常用的咬字方法,而采取美声唱法中竖点咬字和靠后咬字的演唱原则。

像地方性民歌、创作性歌曲和中国歌剧这些曲子蕴含了浓厚的地方风韵,包含了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而美声唱法拥有气息、运用共鸣腔体等方面的优势,但是演唱方式没有中国民歌丰富多彩。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长期发展并且形成了一套可以美化、装饰和润色唱腔的独特技术方法。通过字来行腔,通过情来润味,通过声音来润腔,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韵味以及拥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关键因素。对于西洋美声的演唱者来说,平时一定要加强了解本土的文化,重点研究中国民族声乐的唱法,特别是戏曲以及曲艺的唱腔等。这样吸收百家之长,在运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的时候就能够更好地更确切地把握所演唱歌曲的风格、唱腔和内涵,真正地做到 “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服务广大的人民群众。

五、建立广泛的、良好的群众基础

随着美声唱法被越来越多的听众认可,有关美声唱法的专业在中国现在的艺术高校中如雨后春笋般开设,现在已然比比皆是。但是美声唱法仅存在于高校这一领域,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这一现象致使美声唱法在中国缺乏广泛的、良好的群众基础,意味着美声唱法还没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这是因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审美上相距甚远、差别很大。如古代音乐中的礼,也就是说古代音乐是有人伦和人格的,因此在古代的中国社会,礼乐非常的发达。

中国的声乐形式通常是被赋予了哲理乃至天理的,所以中国的声乐形式着重强调的是哲理的表现,即:在演唱中所指的情和理的表达,尤其是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的再现。浙江卫视的热播的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获得的收视率很高。这档节目除了对参赛歌手的嗓音有所选择或者挑剔以外,评委更多在乎的是歌手情感的表达是否到位。在“中国好声音”的某一期中,汪峰导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或许你的声音不是最完美最好的,但是你演唱时流露的最真挚的感情打动了我”。这样一个例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今中国听众的欣赏音乐的审美标准。

作为音声乐的学习者或者声乐的爱好者,想要用美声很好地演唱中国地方民族歌曲,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深入了解眼下中国听众的欣赏标准和审美标准。因此,可以通过借鉴学习中国古老的音乐形式例如曲艺、民歌等,来正确表达所要演唱的歌曲的情感和深层的含义。现在,中国的一些音乐类的推广和选秀节目,已经广泛地吸纳各种不同歌曲的表达方式和演唱风格。像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在这个节目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外国的歌手,他们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演唱中国的歌曲。或许他们并没有达到中国听众通常的要求,或许在汉字的发音和处理方式上还有所欠缺,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运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的歌曲,效果还不错,这证明听众对这种“中西结合”的演唱方式是可以接受的,或者是乐于接受的。此外,中国高等的艺术院校也是声乐艺术文化广泛传播的殿堂。莘莘学子在结束学院的专业学习后,完全具备能力把从学校院里学到的美声唱法广泛地传播到社会中去,从而使得老百姓能够从内心深处接触并且接纳这种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地方民歌的别开生面、与众不同的演绎方式。

结束语

总之,对中国地方民族作品的演唱不外乎两种思想,一种是在传统唱法的基础上融入西方唱法;一种是基于西方唱法体现民族特色,而我要强调的也是如何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地方民族作品时如何保持原作的风格,在我们地方民族作品的演唱过程中,这两种观点一直是并存的,互补和完善的,围绕民族特点,不断补充新的唱法和理念,取长补短,无论怎么唱,最好的歌声还是通过具有感染力的音乐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听众的。 因此,美声唱法不仅要有扎实、过硬的基本功,还有用极具感染力的好声音来打动听众。所以,学习如何运用美声唱法这个过程需要正确、科学的刻苦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要提高的不仅是演唱的技术和水平,更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学和艺术修养,从而为能够成功地演绎中国的地方民族歌曲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促使中国的民族歌曲迈向新的艺术高峰,将中国的民族歌曲尽早地传播到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和地区。

参考文献:

[1]单宏健.浅谈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 [J].青年文学家, 2011(21).

[2]李继超.论美声唱法与中国歌曲的结合 [J].学理论,2013(32).

[3]曾子铭.浅谈如何用美声唱法唱好中国歌曲[J].大众文艺,2012(12).

地方风格 篇3

一、提升党报网络语言传播能力的必要性

党报网络平台是热点新闻发布传播的重要传输途径, 能够使读者获取更多的重要信息资源。因此地方党报网络平台在语言风格上要注重亲民, 在表达上体现人情味, 运用正确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专业服务。这种语言风格上的亲民态度不但能够提升传播魅力, 同样能够塑造政府部门亲民形象。地方党报网络语言是党政策发布的重要传播途径, 需要精心策划才能够实现渠道的畅通性。将地方党报网络语言打造成为公共信息交流平台, 能够使党政策与新闻报道全面结合在一起, 凝聚更多的力量。

2014年12月22日, 《赣南日报》刊发了中共赣州市委四届六次全体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中共赣州市委关于全面推进法治赣州建设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 引发广大网友热烈讨论。次日的《赣南日报》刊登网友留言、网友热议, 网友们认为法治赣州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按下了“快进键”, 让读者在轻快的言语中记住了赣州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赣南日报》类似利用网络语言拓展新闻报道, 取得良好宣传效果的例子不胜枚举。

近年来, 《赣南日报》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中央省直主要新闻媒体聚焦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江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等重大活动中, 运用朴实的网络语言, 深入性挖掘信息内在含义, 强化价值分析, 通过对新闻背后事件的分析, 对内容进行全面覆盖, 保证读者能够第一时间获取信息, 并且针对新闻内容开展互动交流。《赣南日报》党报网络语言在强化话语权的同时还要积极吸收其他具有价值的信息, 提升党报网络语言传播能力。

二、地方党报提高网络语言传播能力的途径

(一) 地方党报网络语言要提升语言艺术, 掌握更多的网络语言

党报网络语言能够实现读者信息资源互动交流, 构建完善的信息资源沟通交流平台, 更好地体现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网络语言的运用能够使党报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网络语言具有传播速度快、生动形象等特点, 运用时要充分理解网络语言特点, 明确其中内涵, 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把握现代生活节奏。地方党报应该注重网络艺术效果, 摆脱传统书面语言, 不说“官话套话”, 不打“官腔官调”, 不说“疯话傻话”, 学会采用个性化语言表达, 增强地方党报吸引力。如果不懂网络语言特点, 采用传统思维方式表达就会降低对读者的阅读吸引力。同时, 地方党报要以宽容理性的心态去面对负面评价。

提升语言艺术, 突出党报网络语言特点, 能够强化与民众之间的联系。但是在语言风格的把握上应该既突出个人风格, 又要系统进行政策性交流, 保证与民众交流沟通的畅通性。因此, 要根据中国语言思维特点, 注重采用形象、具体的语言风格, 保证语言的活力。

(二) 严格把关, 善用、慎用网络语言

地方党报在语言表达时多持官方口径,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设网络平台与民众进行交流沟通, 这也成为民众了解政策执行、参与政策讨论制定的渠道。因此, 在地方党报网络平台的语言风格的选择上应该注重个性化语言运用, 但同时也不能够为了增加点击率出现粗俗化语言, 必须严格控制地方党报网络平台的语言运用。地方党报应该配置专业的网络平台编辑管理, 对内容进行及时更新。但这种网络平台管理方式很容易出现“个人化”风格, 编辑人员会根据自身情绪、爱好等随意发布内容, 同时为了获取粉丝转发量, 会将个人情绪进行放大处理, 影响到党报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营, 使党报网络平台失去公正性, 造成社会舆论混乱, 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部分党报网络平台管理编辑专业素质较差, 不具备专业新闻理论基础, 造成某些官方网络平台开办的实质目的是品牌营销或推广。因此, 针对官方网络平台的编辑, 应加强在新闻编辑、危机处理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力度, 加强相关管理工作和制度建设。

《赣南日报》党报官方网络平台拥有独立专业的运营团队, 内容都是经过严格编辑审核合格之后进行发布, 具有权威性特点, 保证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实现新闻信息正确及时有效的传播、保证舆论导向、强化社会责任是党报网络平台的重要标准, 不能够为了关注度而哗众取宠, 忽视党报网络平台的社会职能。党报网络平台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资源发布工作, 能够与民众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党报网络平台在内容上要丰富保证严肃性特点, 这样才能够使读者接受。

(三) 积极利用数字信息技术, 传递党的声音

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党报来说既是挑战又有机遇,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变革是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信息时代, 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信息渠道, 参与自己喜欢的社会话题讨论, 构建自由结合的舆论群体, 发出代表自己声音的意见。尊重社会民众的需求, 为社会民众服务, 是媒体未来发展的基石。当社会力量要改变传统媒体时, 传统媒体表现的姿态不应是抗拒, 而应是顺从民意, 尊重民众的需求, 积极主动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 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导向。此外, 信息社会的传播更加扁平化,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等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党报的战场不应该仅局限于本地服务, 而是应该跳出本地, 立足于国际国内形势, 向社会民众传递正确的政治理念、核心观念。地方党报应该学会放下严肃, 用数据讲话, 用鲜活的事实讲话, 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话, 用当事人的话还原报道现场, 打造党报媒体的新形象。

三、结语

新时期地方党报要突出重点内容, 强化情感渲染, 完善标题建设, 这样才能提升吸引力, 加深读者对新闻内容的理解, 使单调的文字更加具有趣味性, 并引起共鸣。地方党报网络语言风格的创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表现, 有利于党报内容传播, 使党报宣传作用进一步突显。

参考文献

[1]张传香.党报网络语言的发展方向[J].新闻世界, 2011 (10) .

[2]曾淑花.经营好地方党报的网络语言版[J].中国地市报人, 2013 (10) .

地方风格 篇4

关键词:老八板,流变,地方风格,江南丝竹,广州音乐,山东筝曲

我国传统音乐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迥异。由于地域的差异, 方言、审美等因素的不同, 同一首乐曲流传到不同地区后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即使在同一地区, 世代口耳相传的流传方式, 表演者对乐曲理解的不同, 也会出现“十曲九不同”的现象。“八板”曲调在很多地方都有流传, 不论是在民歌、戏曲、曲艺还是民族器乐、歌舞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八板名源》曾说“八板者, 诸谱之祖。学谱之门, 诸典虽多, 离其祖者, 终成杂乱。指法虽巧, 失其门者, 必欠尺绳, 余于此辑每谱之中必依八板”。因此“八板”可以说是流行区域最广, 演出形式最多, 变体最多的民间乐曲。像这样同一首乐曲不断融合、变异出新, 逐渐发展为多首相似的曲子, 是“主题内容基本相同, 曲调各异”的“万变不离其宗”的“同宗民歌”, 也是“地方风格变奏”的样式。

就“八板”曲调的地方风格流变, 笔者试从《八板》曲调由来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音乐下手, 比较八板变体的差异, 试图寻觅“八板”曲调在发展流变过程中的特点。得出中国传统音乐“移步不换型”的独特的传播和传承方式, 这一传播和传承方式早已积淀成我国民族音乐的核心元素, 成为后学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惊人稳定性的重要内容, 除此之外, 还能在音乐比较中认识中西音乐是不同之不同, 而不是不及之不同。

一、《八板》的曲调由来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 最早的“八板”曲谱见于1763年一素子整理的《琵琶谱》中, 在书中有专门关于“八板”乐曲板式结构的论述文章《八板名源》, 该文说“注知古人制作之处, 有谱必有板, 一谱合定六十八板, 而六十八板中分为八节, 节者段业, 即落头句也, 一段之下从字起板, 故云八板”可知是“八板”, 为八节, 每节是按“从字起板”, 故叫做八板。其次“六十八板”是指按一拍子记谱, 共计68小节, 每小节为一板, 故为68板。

1848年由蒙古文人荣斋编写的《弦索备考》中, 有一首变奏了十六次的大型乐曲《十六板》, 其中使用了“八板”乐曲, 乐谱下图:

与此同时, 众多以“八板”为素材的乐曲也被记录下来, 如1873年民间超标抄本《筝谱集成》中的《春光好》的五首小曲。琵琶演奏家李芳园于1895编辑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有《虞舜薰风操》一曲, 就是由“八板”乐曲改编

该曲调以混合拍子记谱, 与之前曲调不同的是该曲结束在徵音上, 属于徵调式, 而且全曲只有六大句, 属于六板。可见在十九世纪就出现了“八板”的变体, 六句的徵调式。另外, 在清光绪三十年作序出版的《丝竹小谱》中也有收录到, 由六十板组成的《老八板》, 也可以认作是“八板”的另一种变体。根据现有资料可以肯定, “八板”曲调在清前期或清之前以形成和流传了。

二、“江南丝竹”中的八板变体

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 是一片水乡平原, 它温和的气候、交纵的河流、密布的城镇, 方言土语中的柔软以及灵活缜密的思维方式, 是独具田园特征的“水乡文化”。如郑振铎先生所说“在这样好风光、好乡地里, 所产生的情绪自然而然的会轻倩秀丽了。好女如花, 柔情似水, 能不沉醉于‘相忆莫相忘’, ‘中夜忆欢时, 抱被空中啼’, ‘春风复多情, 吹我罗裳开’得歌声里吗?”这古代文学中的江南文化风貌, 其实是一而贯之、融汇于这个地区每一种艺术形式之中的。特别是明清以来广泛流传于民进的昆曲、弹词、越剧、丝竹乐等, 潜于其中的“曼丽婉曲”“清辞俊语”“轻倩秀丽”的江南文化精神和艺术个性是一脉相承的。

如果说昆曲、越剧是江南声乐题材的典型代表, 那么, 丝竹乐就是器乐题材的典型代表。在江南丝竹八大传统曲中, 有《中花六板》《慢六板》两曲是以“八板”旋律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是具有母体性质的《老八板》的变体。

下图是《中花六板》与《慢六板》的对比:

《中花六板》, 是六十板《老八板》 (亦称《老六板》前文提到清晚期和民国时期环太湖地区的丝竹乐所传承的《老八板》最普遍和典型的, 都是以六十板记谱) 母曲变体出的“子曲”。《中花六板》每板再扩展两眼后形成的“一板三眼”板式变异曲目, 为四拍子结构。相对于有板无眼板式的《老六板》来说, 其间已有一板一眼板式《花六板》作为过渡, 至《中花六板》时, 已经是再一次进行加花变奏和再一次进行扩展板眼的结果, 故而《中花六板》因属于两次加花后的变体曲目。《慢六板》依然是六十板《老六板》母曲变体出的“子曲”。只不过此种变体又在“中花六板”变体基础再加花扩充一倍而成为“一板七眼”的“赠板”板式, 相当于八拍子结构。“一板七眼”的记谱一般可用两个“一板三眼”表示, 即在一个“一板三眼”基础上再“赠”一个“一板三眼”, 故获“赠板”之名。这样, 《慢六板》即成为《六板》类曲目中篇幅最为长大的曲目, 全曲总拍数即达120小节共480拍。

三、“广东音乐”中的八板变体

广东音乐孕育生长于岭南, 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地方色彩很浓的音乐, 过去一百年间, 飞越五岭, 远渡重洋, 在全国乃至海外迅速传播开来。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社会、经济、历史以及文化环境对“广东音乐”的孕育和形成有重要的影响。首先是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珠江三角洲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气候温和, 农产丰盛, 是南国无与伦比的鱼米之乡。其次, 广州自周朝建城以来, 秦汉时已发展成具有城市规模, 唐宋以后经济日益繁荣, 成为我国南方一个繁荣的海港城市。明清时期经济更为发达, 珠江三角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经济的繁荣, 社会的安定, 为孕育孵化本土文化艺术提供了人文环境和物质基础。再次,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近代以来与西方文化的交流, 这里是开风气之先。同时, 二十世纪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 广东音乐无疑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不断地吸收借鉴, 形成其独特的风格。

在广东音乐众多的优秀作品之中, 《雨打芭蕉》是流传最广泛的早期乐曲之一。曲调运用顿音、加花等技巧, 描写芭蕉雨中摇曳的形态和人们旱热逢雨的欢乐。

《雨打芭蕉》:

从谱例中可看出, 《雨打芭蕉》与《八板》旋律似乎相差比较远, 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曲开始和终止基本是相同的, 其中骨干音大部分也保留一致。如果说江南丝竹的变化手法是将旋律拉长, 横向的加花变奏, 那么广东音乐的变化则是重视音乐内部, 单位小结内的不断扩充。这样也使得广东音乐形成了鲜明的音乐特色, 旋律风格华丽、跳跃、活泼。

四、山东筝曲中的八板变体

在山东筝曲中, 拥有许多与《八板》大同小异的变体筝曲, 世称“八板体”。这类以《八板》为音乐主题的“八板体”结构在山东筝曲中占有很大比例。还有一些山东筝曲的音乐主题虽与《八板》无直接派生关系, 是采用其他音乐素材发展而成, 但其音乐结构却是沿袭“八板体”的样式, 亦约定俗成称之为“八板体”筝曲。仅《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收编的就有《汉宫秋月》《文姬思汉》《鸿雁捎书》《高山流水》等几十首曲目。这些“八板体”乐曲结构严谨, 大多数由八个大乐句组成, 每乐句为八板, 在第五句上增加四板, 严格遵循《老八板》的结构。

《八板》的主题音调, 一般是在山东“八板体”筝曲的开头就呈示出来, 含有《八板》乐汇的特殊旋律音程和节奏等特点。这些筝曲通过对《八板》主题音调的变奏, 展示出山东筝派各种创作手法及演奏技术。筝曲在《八板》基础上的变奏, 关键在于乐曲速度及弹奏手法的变化, 即通过将《八板》音乐主题在不同的速度及弹奏手法中变奏来展现乐思。这属于“八板体”比较严格的变体, 筝曲的骨干音和板拍数都固定不变, 只通过“添眼加花”或“抽眼减花”, 进行速度及弹奏手法变奏。

五、老八板流变的地方风格差异

“八板”在我国的流传非常广泛, 变体如恒河沙数, 几乎在各乐种、剧种中找到它的踪迹, 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老八板》为基础的变奏性曲目从汉族到少数民族, 从北方到南方, 从器乐曲到声乐曲比比皆是。其变奏的方式同样繁多, 从上文列举的几处地方音乐中可归纳出三点“八板”的地方流变的特点:

1. 地方性审美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 由于地域自然条件的差异, 方言、审美等因素的不同, 同一首乐曲流传到不同地区后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地方性的审美差异由此产生。如与地域文化特征联系在一起, 解读江南丝竹特征的话, 独特的水乡文化, 令江南音乐焕发精致、柔婉、欢快、典雅的特点。潜于其中的“曼丽婉曲”“清辞俊语”“轻倩秀丽”的江南文化精神和艺术个性是一脉相承的。相比下, 广东地区繁荣的经济环境和广泛的文化交流使得“广东音乐”更具有浓郁的城市音乐气息, 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广东音乐”具有华丽、跳跃、活泼的音乐性格。

2. 板数与标题的改变

以《老八板》为代表一系列八板族, 广义上可理解为六十八板乐曲及其变奏的六十板乐曲等为基础变化发展出的一系列乐曲。因此是否严格保持板数也是考察流变的一条重要标准。在山东“碰八板”移植出的“八板体”筝曲中, 乐曲结构严谨, 大多数由八个大乐句组成, 每乐句为八板, 在第五句上增加四板, 严格遵循《老八板》的结构。广东音乐中的“八板”变体相对联系较远, 已完全不受固定板数的限制。在音乐的标题方面, 与江南丝竹不同, 山东筝曲大多均有各自标题, 音乐也往往表现跟标题相关的内容, 多历史事实改变的古曲, 乐曲速度的变化与筝曲表现的内容及情绪有密切关系。广东音乐亦多标题性创作多表现历史事实、现实生活、自然景色, 表现内容较江南丝竹音乐更广泛、生动。

3. 旋律的变化

我国传统音乐创作和流传的特点是继承中的发展, 即在继承原有旧曲调的基础上加工发展。这与西洋音乐“不破不立”的创作观念不同, 更加强调音乐延续性, 传统音乐像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贯穿着各个时代, 的所谓“移步不换型”“万变不离其宗”可谓概括出了中国传统音乐创作流传的精髓。

就“八板”而言对旋律的加工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节拍的板式变化, 横向的加花变奏。在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中普遍存在, 其中《中花六板》《慢六板》是横向变体而来的代表曲目。旋律发展方法是放慢加花, 由一个音符变成二三十个音符。在旋律不断扩充加花衍变过程中, 其旋律个性与乐曲情绪也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山东筝曲同样使用“添眼加花”“抽眼减花”进行速度及弹奏手法变奏。二是调式的改变, 添加五声音阶外的偏音。老谱《八板》以五声为主, 音域最大六度, 旋律以级进为主, 节奏单一。而在《雨打芭蕉》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在第一段主题乐段, 出现fa、si偏音, 作为旋律音大量使用, 而且音乐的主体部分是以G为宫的D徵调式, 但结尾在G宫调式, 这些方面可能是受到了西方音乐及终止时的影响。

“八板”对于我国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弄清楚“八板”乐曲在各种音乐体裁中的使用情况和发展变化手法, 不仅是为研究“八板”本身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为研究我国民族音乐创作上的某些发展规律。从上文可知“八板”音乐流传十分广泛, 音乐的风格和特点随着地方性的审美差异而改变, 其标题和表现内容亦被加工改编或者不断丰富, 同时外来新鲜流行的元素不断被传统音乐所吸收, 从而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八板变体音乐。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说过, 传统音乐的创作讲究“移步不换型”, 这是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播和传承方式最好的阐释, 也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民族音乐的再创造提供了最宝贵的经验。我国大量的传统音乐还有待我们去研究,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创作出新的民族音乐, 使传统音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杜亚雄.八板及其形式美[M].《探索的脚步》.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年P52.

[2]李静杨东.八板探源[J].《艺术研究》, 2007年第五期P14.

地方风格 篇5

如果将广播电视媒体构架比喻为一座金字塔,那么地方台则以其最为庞大的数量和最接地气的特点,扎根于金字塔的最底层,支撑着整座金字塔的稳固发展。然而受困于发展空间等因素,地方台通常是台小人少,尤其是主持人的数量往往有限,通常一个人必须承担几档不同风格栏目的主持工作,于是主持人身兼数职,一专多能现象尤为凸显。

笔者所在的晋江电视台,在十多年的发展时间里,节目形态日益多元化,新闻类节目细分为时政新闻、民生新闻,经济新闻,同时也有专题类、生活服务类、综艺娱乐类、少儿类等节目形态。由于主持人数量有限,一位主持人常常既要主持新闻,又要主持专题节目,既要做现场报道,又要做晚会主持,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持人必须把自己培养成为多面手,进而增强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

语言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持人的语言不仅肩负着传播信息的任务,更起到传播示范的作用,而主持人多样化的语言风格是节目多样化的重要标志。如果把节目比作在草原上奔驰的马车,那么,主持人就是驾驭马车的车夫,而主持人的语言则是车夫手中的缰绳,指挥着马车前进、加速、 转弯。不同的节目形态需要不同的语言风格,同一个主持人如何在处理不同节目时快速转变语言风格,这就需要主持人有较好的语言应变能力。

从宏观上来说,地方台的电视节目能否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节目自身定位、风格形式之外,在一定程度上与主持人在不同栏目的主持中语言风格的应变技巧也是密不可分的。

二、不同节目形态下主持语言风格应变的解读

主持人在面对不同的节目形态时,会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其迅速调整状态,找准节目定位,例如服装、灯光、布景等, 然而,唯有语言风格的应变才能最直观地把受众带入到节目所要表达的内容中去。

笔者在晋江电视台主持过多个风格不同的栏目,例如时政新闻、财经新闻、民生新闻,还有人物专题,这些节目的语言风格有一定的差异,归结起来,这种语言风格的差异可以划分为传播语境、传播语态、传播语义的差异。

(一)传播语境差异视角下的主持风格解析

传播语境即主持人说话时所处的言语环境,它包括了非语言因素,例如节目的风格定位、目标受众甚至还有节目的包装布景等,它直接影响到主持人语言风格的转变。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我国大部分的电视媒体,无论级别大小,时政新闻的语境都是主持人坐播,节目包装大气简洁,而景别大部分都是近景,即镜头拍到胸以上,此时主持人的细微动作和表情都会被放大。这就要求主持人控制好自己的肢体动作,播报时政新闻的体态语应该简洁准确,保证时政新闻的规范严谨,权威可信。

而民生类、评论类节目则更多地采取主持人站播,体态语更为丰富,主持人可以口手并用地“说”新闻。此类节目演播室里的表现手法也日趋多样化,比如LED大屏幕,虚拟对话框等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这样的语境设置可以帮助主持人实现将跨时空的不同信息汇聚到一个展示平台上,从而大大增强主持人语言的交流感和吸引力。

不同的节目会出现不同的语境,语境的差异会对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综艺节目需要主持人热情开朗,应变能力强,在这类节目中,只有鲜活轻松、活泼多变的语言风格才能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受众需求;少儿节目则要求主持人语言甜美可爱、温柔纯真,话语要与小朋友的年龄、心智和理解水平相适应,所以少儿节目中,主持人常以卡通形象出现,“哥哥姐姐”相称,这样才能让小朋友易于接受;而财经类主持人则要求以理性睿智的形象出现,语言干净利落、评论清晰到位,并且拥有一定的财经专业知识。

(二)传播语态差异视角下的主持风格解析

《焦点访谈》的制片人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一书中说到:“始于1993年的电视新闻改革在理念上是从实验与电视观众新的说话方式也就是新的电视叙述方式开始的。”[1]这种改革的兴起,使电视节目的叙述语态更为真诚平和,注重语态的真实感和吸引力,从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在笔者的工作实践中,这种语态的差异可以划分为新闻类节目和专题类节目的语态差异。

1.新闻类节目的语态变化

随着时代变迁,新闻播音语态改革不断,从最初的高调 “呐喊式”,到之后的低调“宣读式”,再到现如今的自由“评说式”,交流感不断加强。其实不管是“播”还是“说”,没有优劣之分,完全取决于新闻节目的稿件内容和要求。一档新闻节目中往往有不同的消息内容,有的适合“播”,有的则更适合 “说”,有的在两者之间,而界限只在毫厘,这就需要主持人去仔细把握,只有内容和语态达到和谐统一,才能起到最佳传播效果。

一般来说,在处理主新闻或者说重大新闻的时候,我们通常采取“宣读式”去“播”新闻,这是一种传统的播音方式, 从服装、发型到表情、表达都要做到端庄大方,自然舒展,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准确清晰、语速适中。

在播报民生新闻时,则应该采用比较自由的“评说式”来 “说”新闻。这种播音状态更接近日常说话交流的状态,主持人的内心体验和观众感受都更加轻松自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说”新闻就可以像生活中的聊天一样,纯放松、无修饰, 满嘴“嗯、啊”的语气虚词,甚至吃字,没有逻辑性。在方式上, “评说式”必须包含“宣读式”的基因,吐字归音、用气发声都要规范,语言风格和状态上尽量亲切自然,赋予个性。

在处理财经新闻时,则必须根据不同的新闻内容选择不同的语态。晋江素有“中国品牌之都”的美誉,民营经济充满活力,发达的县域经济为晋江电视台的财经新闻节目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在播报财经新闻时,是“播”还是“说”则完全取决于稿件内容。对于那些非口语化、又必须体现准确和权威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动态类的稿件,不适宜“说”只能 “播”。而对于那些本身口语化很强,运用生活语言阐释经济现象和财经事实的评论类稿件,则更适合“说”。

例如,新闻《在晋创业团队最高可获2千万元扶持》和《 晋江名企90% 员工返厂率的背后》,前一则新闻属于经济政策解读,内容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能添减字,更不能更改,只能解读,适宜用“播”的方式进行报道,给受众客观理性的感受。而后一则是深度财经评论,此类财经评论往往以较长的篇幅,就某个经济现象多侧面地做深入剖析,它有明显的立场和观点,它适合用比较口语化的方式个性地表达。既能很好把握住“度”,又可在说的过程中配以肢体语言,从而加强由事实引出的深刻内涵,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2.专题类节目的传播语态

专题类节目语态富于变化,和新闻播音的节奏明快、起伏相对平稳差异明显,新闻类节目中很少加入个人情感,而专题类节目却截然不同,它需要主持人充分调动个人情感, 去揣摩体会稿件内容,进入稿件的故事和角色中,用真挚动人的语言为受众“讲故事”,这种感同身受的语态就如同架设在节目与受众间的一座桥梁,是与受众的情感关联。

笔者主持的《感动晋江》是一档以挖掘本地感人的好人好事为主的公益类人物专题节目。“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此类节目能否感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在对稿件进行二度创作过程中,能否找准感情基调,用情感去拨动观众的心弦。

例如,《感动晋江》一期关于脑瘫青年伍绿羽自强不息, 不断创造人生奇迹的励志故事———《生命的阶梯———伍绿羽》中,口播是这样的,“如果说生命是一座阶梯,那么攀登则是我们义无返顾的选择,攀登是生命自强不息的姿态,唯有攀登,人生才有峰回路转的奇迹,对于英林镇的小伙子伍绿羽来说,正是每一次的攀登,他的生命才有了那么多的惊喜和奇迹。”这样一段较用情的口播,道出了节目要传达给观众的情感主旨:伍绿羽在人生挫折面前,自强不息,永不言败, 创造奇迹。笔者在主持时,脑海中浮现的是伍绿羽蹒跚但是却异常坚定的背影,以及他不断创造奇迹的人生故事,结合前期的了解和脑海中的情景重现,帮助自己透过文字,理解稿件的内在感情,力求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语言技巧情景再现,让观众也能从主持人的讲述中找到情感的共鸣。

(三)传播语义差异视角下的主持风格解析

播音主持的首要作用被定义为:“传递信息,体现态度, 揭示语义内涵,表明思想实质,具有了解和认识社会的作用。”播音员主持人在稿件的二度创作中都有着共同的目的———通过自己个性化的诠释将稿件内容呈现在受众面前, 将稿件的语义说得明白透彻。而对于不同的节目的处理,主持人也应该有不同的语义表达方式。

财经类节目的传播目的是为了向受众传播财经信息,剖析财经现象,作为主持人经常会遇到晦涩难懂的财经专业术语和长串数字,把这些生僻艰涩的专业财经名词用通俗的生活语言表达出来,让多数受众听得懂、愿意听,这是财经节目主持人需要重点揣摩的语义表达方式。著名财经节目主持人王小丫就善用“类比”这种修辞手法,把概念的、理性的东西用观众熟悉的、感性的东西说清楚。比如在一次节目中,她说,“去年彩电行业亏损147个亿,对老百姓来说147个亿是什么?我只对10万元有概念,因为可以买一辆小别克。所以我们把它掰开揉碎,147个亿可以建多少个西客站,或者多少座梅地亚宾馆,一目了然。”[2]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把要传达的财经语义直观明了地传递给受众,使枯燥的数字变得生动形象,让观众印象深刻。

而笔者在主持财经节目的过程中,也常常遇到一些概念性的“名词解释”,例如在《本土企业“看上”O2O》这篇报道中,为了让观众在节目一开始就了解什么是“O2O”,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口播语言:“如今,移动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催生了新的商业形态,相信时下很多人都体验过一种叫做‘020’的购物方式,简单地来说,就是您打开您的手机, 选购您想要的商品和服务,然后再到附近的门店去提货或者消费,这种商业新模式将线上的虚拟经济和线下的实体服务融合,让客户购物消费更加便利。”在口播中,笔者特意加入第二人称的表述,增加主持时的对象感,让受众觉得亲切自然,同时用受众熟悉的生活语言把复杂的财经现象简单化, 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白主持人所要表达的语义。

三、主持人如何提高语言风格应变能力

(一)提升“记者素养”

电视节目是“采、编、播”联动的产物。然而,一些电视主持人与节目之间常会出现脱节现象———采访和稿件由记者完成,主持人只负责播出。那么主持人只能是一个带着空洞的微笑,冰冷无感地念着稿件的“传声筒”。一个成功的主持人应该要具备“记者素养”,能够积极“走出去”,到新闻一线中去“接地气”,用充满交流感和现场感的语言进行现场报道,历练语言组织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柴静在她的《看见》一书中指出,“除非亲身抵达,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努力发掘,否则就不可能认识事实真相。”[3]正是她这种执着探寻的“记者素养”,才使得她的节目充满了人文关怀,震撼直达受众内心。主持人只有深入参与报道过程, 才能挖掘出节目中最动人的事件和感情。

而在笔者的实际工作中,常有大量的深度系列报道需要主持人以记者身份深入一线,例如在《安踏经验系列报道》、 《商业模式创新系列报道》等经济类系列报道中,笔者不仅仅作为演播室的播报者,更要用现场报道的形式贯穿报道始末,此时的语言形态不再是演播室中的播报类的语言风格, 更多的是记者语言的平实质朴,赋予感召力的“讲述”类的语言能够让新闻报道更加丰富,让节目更有“人情”。

因此,主持人应该提高自己的“记者素养”,尽可能多地参与到选题策划讨论,采编的跟进,节目的制作当中去,这样才能在主持过程中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稿件,从而做到有感而发,言之有物。

(二)扩大知识储备

对于主持人来说,知识储备就好比是武学里的“内功”, 不同的节目形式就如同是武学里各门各派的武功“招式”,倘若一个主持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就好比习武之人练就了一身深厚内功,转过头来学习各派的武学招式,自然手到擒来,触类旁通。在主持拥有很强专业性的节目,知识储备的作用尤为突出,例如财经类节目、体育类节目、音乐类节目,在主持此类节目时,主持人必须具备该领域的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保证不说外行话,不被内行笑话。

现如今的财经类节目,存在“内行人不愿看,外行人看不懂”的尴尬局面,常常出现没有任何财经知识储备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见字传声、语言晦涩等问题。在笔者看来,财经主持人并不等同于财经专家,他不需要对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了如指掌,但是,财经主持人必须掌握财经的基本常识、把握经济发展动向、了解政策趋势,并以积极的态度和通俗的语言风格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经济信息。《焦点访谈》的主持人敬一丹对此有过一段精辟的叙述:“我经常谈的是经济话题,我对自己有一个要求:经济话题由我来谈,不能把话题说得像个经济学家,求深度,让观众觉得很艰涩;而要以平常心去体味,以平常话去表达,深入浅出,找到贴近群众的切入点。”[4]

作为财经节目的主持人,笔者播音主持的专业背景,在专业性极强的财经节目中略显单薄,但是在工作的历练中, 笔者总结出要成为一个成熟财经节目主持人必须要经历“三多”的历练,即多查阅财经书籍资料,多走进企业一线采访, 多向资深财经人士请教。财经的节目稿件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财经词汇,例如“B2C、ODM、P2P”等,面对这些词汇,多查阅财经资料,逐渐丰富财经知识储备,最为直接有效。晋江的民营企业众多,上市企业就有39家,中小微企业更是数不胜数,作为晋江本土的财经主持人,经常下基层,到一线的企业中去,对了解不同行业的经济发展动态有很大帮助,并且可以把从书本上了解到的财经理论很好的和实践相结合。另外,多向身边的资深财经记者请教,他们有着多年的财经报道经验,能最直接地告诉你财经现象和当地企业的发展动态。

作为一位成功的主持人,要知人所不知,知人所未及知, 知人所未全知,主持人的知识储备,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对状况的判断能力,都要比观众站得更高,望得更远,思得更明。[5]作为基层地方台的主持人,更应该扩大自己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在不同节目的语言状态转换中游刃有余。

(三)巧用语言技巧

一位合格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养,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吐字清晰、声音圆润、普通话标准这些基本的发音理论上,而应该更加注重语言技巧的灵活运用。播音的语言技巧主要包括重音、停连、语气、节奏四大基本技巧以及情、声、气综合处理,如果语言技巧不过硬,就容易出现处理稿件方法单一,语言呆板,声音缺乏感染力。

尤其在专题类节目中,专题节目的语言表达会根据节目内容和形态而变化,它包含了讲解、说明、叙述、描写、评述等多种方式。在专题片主持中,主持人要运用各种语言技巧,做到语言的起伏有序、生动形象、变化自如、刚柔兼备,从而使传播效果最优化。试想一个主持人如果语言技巧掌握不到位,又怎么能准确地表达感情和内容实质?达到声情并茂、灵活自如的境界就更无从谈起了。

从表面上看,主持人的“一专多能”是地方台在客观条件的局限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但是对主持人自身素养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塑造还是有诸多帮助的。总之,一个合格的地方台主持人要实现从单一型向多元型的转变。只有不断学习和拓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累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

摘要:在传统电视媒体架构中,地方台最接地气,收视群体广。随着地方台节目形态的日趋多样,对不同风格的主持人需求增加,但实际上主持人的数量有限,一位主持人经常要主持多种不同风格的节目,一专多能就成了他们的基本素质。在此背景下,本文联系实际工作,阐释基层主持人如何在主持不同形态节目过程中通过转变自身语言风格成功把握不同节目的风格定位,为地方台传播好声音,发挥好的传播效果。

上一篇:冬季羔羊下一篇:电视剧亿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