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亿元时代(共7篇)
电视剧亿元时代 篇1
我国许多电视台于2009 年11 月16 日开始同步播出的电视连续剧《蜗居》掀起了一轮收视狂潮。这部36 集的电视连续剧虽然因为某些原因停播一段时间, 但是续播并没有受到影响。时隔很长时间之后, 这部电视剧仍然在热搜的排行榜占据着一席之地。“蜗居”一词迅速成为人们口中的流行词语, 也成为了百度等搜索网站的热门词语。从这些我们能够看出, 蜗居对于社会和个体的影响实在是不可以低估。当然, 一部如此火的电视剧也难免在受到大家关注的同时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 但是, 争议往往意味着这部电视剧很受大众关注。
一、《蜗居》备受关注的原因
《蜗居》是一篇由我国著名作家六六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主要内容是围绕我国备受关注的住房问题展开的故事, 故事中交叉讲述了几对都市青年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艺术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蜗居》这部电视剧真实反映了当时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急速上升的房价, 以及当时社会上备受关注的小三问题和腐败问题。它能在众多电视剧中走红, 主要原因如下。
( 一) 以反映客观现实为依据。在观众的心中, 大众媒介是舆论的权威, 立场比较客观, 因此, 大众媒介反映的故事应该以现实为依据。《蜗居》所讲述的故事非常现实, 真实, 所以能赢得观众的喜爱。“与长久以来充斥着荧幕的那些古装戏说的帝王、武侠以及俊男靓女爱情的风花雪月等媚俗剧相比, 《蜗居》在选材上无疑是对中国社会的一次深刻剖析”。这部电视剧的核心——房价问题, 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中国为什么一直注重结婚买房子这件事情, 因为, 房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的是一个栖息的地方, 是一个“家”, 而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就像《蜗居》中主角海萍在电视剧的第六集中说, 现在楼房的豪华, 精装修, 全进口和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她所要的是一个家, 这个家不需要那么豪华, 不需要那么漂亮, 它只要交通便利, 附近有学校, 菜市场, 医院就足够了。与此可以看出来, 房子的意义是根据不同的人, 不同的观念而变化的。房子这个绝大多数人都关心的问题, 在《蜗居》中成为都市青年所终身奋斗的目标得到了观众的共鸣和认同, 这使得观众似乎从《蜗居》这部电视剧中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影子。
( 二) 《蜗居》中吸引观众的大量黑色幽默。随着社会的发展, 好像越是高雅的文化越来越没有市场, 而这些通俗的草根文化越来越符合大众的口味, 成为大众传媒中的流行。《蜗居》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后, “蜗居”这个词语迅速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常用词, 惯用语。不仅如此, 《蜗居》中的其他词语、台词也变成了热搜词。比如宋思明的“钱能办到的事, 都不算是事”, 以及郭海藻的“人情债, 我肉偿”。这些通俗的台词, 口语突出了人物性格, 传达了人物情绪。剧中黑色幽默的大量使用增加了电视剧的趣味性, 能够使观众哈哈一笑, 塑造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物。电视剧里的有些情节有些讽刺和嘲讽的意味, 例如, 郭海藻在宾馆对宋思明说“别搞得我的职业跟二奶似的”, 她说得郑重其事, 但是仔细想想, 她不就是宋思明的二奶吗? 这种没有自知之明不就是一种自我嘲讽吗?
《蜗居》以现实生活为剧中的主要内容, 贴近生活, 反映生活, 剧中台词幽默风趣, 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 因此, 它能够在众多的电视剧中一炮走红, 成为电视剧中的经典。“在剥离情感戏的外衣之后, 《蜗居》所真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是一部具有着严肃的态度和深刻内涵的现实主义作品”。
二、《蜗居》所辐射的大众文化时期的电视剧
《蜗居》在备受关注的同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媒介也是一种符号, 所以相互之间传达着信息和意义。“符号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各种用以进行表达、交流、沟通的符号, 即所有符号系统。”在电视剧《蜗居》中, 贯穿着两条线索, 一条是郭海萍和丈夫一家为了买房子省吃俭用, 拼死拼活, 努力奋斗。另一条线索是郭海藻与小贝甜美爱情生活因为宋思明的到来而变得复杂纷乱的爱情故事。这两条线索齐头并进, 交叉进行, 在这两条线索的推动下, 剧中把爱情、官场、生活联系起来,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整体。传播学中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信息”, 作为媒介的报纸、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都可以传播和传递信息和符号。“信息是关于这个社会和世界的明确和具体的说明, 但是大众媒介, 包括使得那些会话得到实现的符号, 却没有这个作用和功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 “蜗居”这个名字应该包含了多层含义, 首先, “蜗居”的含义应该是具体的一个房子, 一个家, 像郭海萍一家这样为房子甘愿当一辈子房奴, 这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少见。这层含义使得电视剧与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 建立了相互对应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的“房奴”写到了电视剧中, 这可以使观众在观看电视剧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影子, 能够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蜗居”的第二层含义, 是电视剧中的人物角色都具有双重性和复杂性。比如, 剧中的主角郭海萍, 她从小城市考到大城市的名牌大学, 大学毕业后努力奋斗, 省吃俭用, 拼死拼活就为了能在城市里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家, 她本身是有着较高的思想追求。她对于郭海藻和宋思明的暧昧关系本身是持有反对态度, 她也劝过海藻要离开宋思明。但是, 当看到宋思明的权利和他所带来的利益和好处后她也不再反对, 保持着中立的态度。这就说明, 郭海萍这个人物性格本身是具有双重性和复杂性。在电视剧的结尾, 她虽然拥有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房子, 但是海藻却流产了, 坐在了轮椅上。海藻的悲剧和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她能阻止海藻的行为, 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悲剧。像郭海萍这样的人物每天行尸走肉, 并不知道自己所要追求的是什么, 在这个物欲纵横的社会里, 有多少像郭海萍这样的人失去了方向。在这个现实社会里, 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心灵的房子, 来安慰我们已经遍体鳞伤和疲惫不堪的心。很多电视剧都有正反不同的影响, 《蜗居》也不例外。《蜗居》在播出后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三、《蜗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大众媒介在一般公众的心中应该是社会舆论的权威, 立场比较客观, 所以, 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和信息都会对受众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电视剧等大众传播媒介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遵守法律法规, 传播正能量, 引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蜗居》中引用了许多的黑色幽默和伦理段子, 虽然带来了一定的趣味性, 但是还是引起了消极的不良影响。“转喻指的主要是一个词能够以一种破除老套等方式方法, 用到另一个目标或者动作上”。
当对观众进行问卷调查时, 80% 的女生喜欢宋思明。宋思明在剧中成熟典雅, 风度翩翩, 具有迷人的成熟男性的魅力, 在他那里, 凡是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他还风趣低调, 聪明, 有责任感, 对自己喜欢的女人用情至深。宋思明的人物形象一经播出就成为了万千女性的梦中偶像。似乎他在剧中那个婚姻出轨, 贪污腐败的官员形象被大家忘记。演员张嘉译也因为出演《蜗居》中宋思明这一角色而成为许多青年女性的偶像。《蜗居》这部电视剧无疑把宋思明这个形象完美化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蔑视婚姻出轨现象, 一个男人在有妻子有孩子的时候出去和其他女人鬼混是没有责任感的。然而, 在《蜗居》中宋思明却显得没有那么可恶, 他的行为没有让观众觉得可耻。因此, 电视剧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同时, 可能会带来不可预计的不良影响,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
《蜗居》在播出之后, 许多黑色幽默的台词也成为人们的口语, 但是家长认为这样毫不遮掩的关于性方面的表现会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 如此直白的表达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青少年的价值观, 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 剧中的宋思明会让他们觉得钱是万能的, 小贝和海藻的爱情会让他们感觉细节能打败爱情。所以, 大众媒介在传递信息时应当适时, 适度。在体现电视剧的剧作效果的同时, 应该遵守法律法规, 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本文简要分析了电视剧《蜗居》备受关注的原因, 产生的影响及其所辐射的大众文化时代电视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大众传播媒介必须符合现实生活, 体现现实生活才能获得成功。而大众传播媒介在获得成功的同时还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考虑有可能产生的社会不良影响。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 大众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因此, 媒介组织必须考虑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对个人及其社会的影响, 避免庸俗的传播内容, 在优质和积极向上的传播过程中去营造一个和谐, 完整, 健康幸福的媒介环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 大众文化在新的时代借助新的大众传播媒介逐步发展起来。电视剧作为一种比较受观众欢迎的大众传播媒介对大众文化造成了一定影响。大众文化需要借助各种力量尤其是大众媒介得以发展和进步, 从而对社会和个人产生各种影响。传播媒介尤其包括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介的发展会推动信息的传递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媒体对于社会和个人既是积极的, 也是消极的, 大众媒介带来的有些信息元素中包含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了传播的标准。《蜗居》这部电视剧引发了我们对于电视剧所表现和影响的大众文化的思考, 也引发了我们对新时期电视剧特征的审视和思考。
关键词:《蜗居》,大众媒介,影响力,社会责任
2009秋拍:关注“亿元时代” 篇2
艺术品市场进入“亿元时代”
笔者初步统计,嘉德、翰海、保利、中贸、匡时以及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在本年度单件作品突破千万级成交额的共有90多件,突破亿元大关的则有4件,分别是:乾隆时期宫廷画家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以1.34亿元成交;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以1.69亿元成交;曾巩的《局事帖》,以1.09亿元成交:朱熹、张景修等的《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以1.008亿元的价格成交。这4件过亿级作品都在内地市场成交,同时,在过千万级的作品中,内地市场的作品数量是香港苏富比与佳士得的三倍,这是今年秋拍所表现出来的新气象。也由此表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中心逐渐由香港向内地转移,本土藏家的实力与眼力正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艺术品市场的壮大而快速提升。
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这几件亿元级作品。在较早结束的中贸圣佳十五周年庆典秋拍中,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曾经著录于《石渠宝笈》和杨仁恺先生著的《国宝沉浮录——故宫散佚书画见闻考略》一书。在北京保利秋拍中,吴彬《十八应真图》著录于《秘殿珠林续编》,引首为乾隆题“游艺神通”四字楷书,卷中钤乾隆诸玺并行书题跋,吴彬作品传世稀少,入清内府并著录在《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中共十/\件,得乾隆亲题者仅此一件,非常珍贵。嘉德秋拍会上的《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自宋代而下书迹代代跋语,即可见其流传有序。因此,此次“亿元俱乐部”里的成员都可以说是系出名门,其成交状况是对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的见证,并将中国艺术品市场带人一个新的领地。
亿元时代,偶然?必然?
2009年12月16日,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的“芷兰雅集”年度峰会上,嘉宾们讨论的第一个话题即是“进入亿元时代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上海收藏家、吴彬《十八应真图》的竞得者刘益谦先生认为,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者,如果对同一精稀作品感兴趣的人越多,则价格容易竞高,从千万级跃至亿级也就顺理成章;必然者,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对艺术品的关注和投资理财意识的提高,使艺术品被纳入同房地产、股票相似的投资领域。荣宝拍卖总经理刘尚勇先生坦言,随着亿元时代以及更多精品千万级价格的到来,“捡漏时代”已经终结。在文物艺术品领域,一向有“捡漏”一说,我们会在各种媒体上看到某某花少许银子买到国宝的传闻。但随着文物艺术市场的发展壮大,“捡漏”已然成为历史,收藏投资者需要花更多的钱来购买艺术品,或者说是购买艺术品的未来价值。因此,出现亿元拍品是很正常的。台湾寒舍董事长王定乾先生认为,内地艺术品市场出现精品过亿现象是一件好事,说明中国艺术品走向了世界舞台。此后,千万级称得上是“好东西”,而过亿才能说是“国宝”。从横向来看,国外艺术品早就“过亿”,近期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伦勃朗创作的肖像作品《双手叉腰男子半身像》以2020万英镑售出,此拍卖价格创下了伦勃朗作品的最新拍卖纪录。在此幅作品高价拍出之后的一个小时,拉斐尔的素描以2920万英镑售出。这些艺术作品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亿元”级。从纵向来看,中国艺术精品从来也就没有便宜过。中国历史上倾家荡产为的是购买一件“国宝”的人也不在少数,比如民国时期的张伯驹。因此,中国艺术品未来的价值有着上升的空间。
未来艺术市场:从“行情时代”到“价值时代”
关于艺术市场在未来走向的判断,大部分业内人士相信,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良性发展趋势是不用担心的。当然,我们也要警惕金融风暴的反弹,更何况有些国家的金融风暴仍在继续。在后金融风暴时期,中国没有受到特别重大的影响,中国经济依然表现出强劲势头。但作为全球村的一员,中国的整体经济也脱离不了世界经济。因此,未来艺术市场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新问题,但我们需要保持对艺术市场的信心,同时,在做出投资行为时,需要多学习和多思考。
大数据时代下电视剧产业发展研究 篇3
1 大数据语境下的中国电视剧产业价值链
大数据即超大规模的信息数据, 大数据的发展将使观众获得新的认知与新的价值。大数据语境下, 电视观众的收视数据规模扩大, 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比重也不断增大, 且整体数据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收视数据所发生的结构性变化, 推动了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优化。
大数据时代, 电视剧产业价值链中平台运营环节产生了的巨大变革, 其最突出的表现即“制播分离”后, “制”与“播”的地位趋于等同。这无疑给予了制作环节更为平等而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促进了电视剧价值实现途径的多元化。随着技术进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运营商、媒介提供商与传播设备提供商也趋于多样化, 移动电视、电视台数字付费电视、网络电视等应运而生。运营环节的变化, 进一步提升了电视剧产业价值链价值流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资金流与信息流平衡发展, 电视剧产业竞争力随之增强。大数据语境下中国电视剧产业价值链架构如下图1所示。
在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电视台的营销平台逐步成为中国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增值焦点。生产制作环节若无法实现其应有增值, 必将阻碍电视剧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而信息流对于电视剧产业价值链流程覆盖的不完整, 将直接导致信息的滞后反馈甚至信息缺失, 这显然不利于我们实现电视剧制作水平的提升及电视剧整合营销的优化。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 将使观众、广告商和消费者, 即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终端的诉求得以最大限度的反馈到价值链的源头。
2 电视剧产业在大数据时代呈现的新态势
观众诉求已成为影响大数据时代电视剧产业发展的出发点。雷蒙·威廉斯在对电视剧文化产业的研究中指出, 观众对于电视剧的预先期望带动了整个电视剧产业的科技发展, 即电视剧产业是观众的期望与科技发展共同形成的产物。
大数据背景下, 媒体运用的AIDMAS营销心理模式是使观众从获取宣传资料到满意收看, 完成动态式地心理引导过程, 并将其顺序化模式化的一种法则。AIDMAS营销心理模式即注意 (Attention) 、兴趣 (Interestng) 、渴望 (Desire) 、记忆 (Memory) 、行动 (Action) 、满意 (Satisfy) 六大循环, 以核心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 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电视剧的商业价值是在被观众欣赏并认可之后才得以发挥的, 只有以受众需求为出发点的制作与营销决策, 才能促使电视剧制作与营销环节获得更优效益。
大数据深入应用的同时, 也推动了电视受众在思想观念与精神需求层面的升华, 其价值取向呈现出空前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观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手段、速度、层次得到了全面优化, 这必将对电视媒体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大数据综合了文字、图像、评论等非结构化数据, 并通过深入分析以了解观众的主观态度, 在电视剧全媒体传播盛行的情境下, 有助于从业者更全面更及时地了解收视情况。
同时, 丰富的资源汲取使目标群体的认知和欣赏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升, 互动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升。因而, 在电视剧营销上, 电视人应依靠敏锐而清醒的市场分析予以应对, 准确把握不同目标受众在剧本题材、演员阵容、制作水准等方面的需求特征, 进而深入挖掘不同类型观众的相应诉求, 旨在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 制定兼具文化与经济价值的电视媒体发展策略。
3 大数据时代下的电视剧产业创新
3.1 以市场诉求为核心的定制剧制作
“制播分离”的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功, 实力雄厚的电视台为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 培养受众群, 开始了“定制剧”的探索, 以谋求自我品牌的创建。近年来, 诸多省级电视台充分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 尝试自制剧、定制剧的制作和播出, 在大数据的支持下, 电视剧产业链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电视台从电视剧立项制作之初, 即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 以市场诉求为核心, 以观众喜好为原则, 力求实现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合力共赢。大数据技术在进行电视剧观众消费行为研究的过程中, 提炼决定观众决策的核心要素。我们不仅要获取用户的基本消费行为, 更应重点关注受众在收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欲望和体验, 把握用户的真实心理需求。
于电视台而言, 需要解决自制剧、定制剧的预算资金, 拍摄风格、题材类型, 演员阵容, 整合营销推广等一系列难题, 最终实现收视效益和广告吸纳的最大化。相对于以前仅凭经验规划的模式, 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 有利于从业者设计出更合理更优化的资源配置方案。将采集到的海量数据录入数据库, 再进行特定推算整合分析, 即可为从业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运营分析。这种探索革新对于电视剧产业的价值不容小觑。
3.2 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精准营销
大数据为电视剧营销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用户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全面掌握用户对电视剧品牌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模式。大数据对于资源进行整合, 形成由观众的价值观、教育背景、生活阅历、自身素养、使用经历和社会口碑等元素形成的庞大数据库。大量信息经过深入挖掘及科学归纳, 并通过可视化技术形象地呈现出来。精准营销是当前营销的一大趋势。大数据的分享和挖掘, 给电视剧的精准营销带来契机———在集合线上线下数据并对受众进行全方位洞察的基础上, 以数据驱动方式来推荐适合的内容产品与推送广告, 实施精耕细作式的定向营销, 以此有效提升受众的良好体验和满意度。
依托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 精准营销的实现方式之一即实现与受众的参与式互动, 如将观众即时的精彩短信评说点评出现在屏幕下方, 电视剧剧情内容有奖竞猜等。该活动目的在于拓展潜在观众以全面优化营销效益。而互动式的营销模式, 也有助于电视剧剧场品牌的构建。鲜明的品牌定位, 将最大限度的吸引目标受众。互动参与活动推动品牌形象的树立, 品牌形象的价值的提升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这一良性循环进一步提升了收视及商业效果的双赢。
4 结语
大数据时代来临, 信息技术带给人们的深远影响在传统媒介日益显现。大数据给予观众更自由的收视选择, 同时也为从业者开辟了全新的深入了解受众诉求的方式, 随着信息更有效更直观的反馈, 电视剧产业价值链随之变革。大数据语境下, 电视剧产业发展呈现的以目标受众诉求为出发点的新态势, 因而以市场诉求为核心的定制剧制作与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精准营销逐步成为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新亮点。
参考文献
[1]岳利杰, 景怡瑄, 臧铭初.大数据语境下的电视媒体发展研究[J].华章, 2014, (3) .
[2]吕春燕, 李荣, 王志强.大数据电视产业以动制动的起点[J].今传媒, 2014, (7) .
[3]李春梅, 蒋宏.数字媒体时代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重构[J].新闻界, 2008, (1) .
[4]呙娜.我国电视剧产业链结构及整合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8.
[5]钟大年 (主编) .香港内地传媒比较[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196.
[6]侯晨亮.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下的中国电视剧营销模式创新研究——以电视剧《钱多多嫁人记》为例[D].宁波:宁波大学, 2012.
[7]刘加会, 史果.韩剧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以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为例[J].新闻前哨, 2014.
[8]王艳, 何静.论当前电视剧营销新理念[J].电影文学, 2008.
电视剧亿元时代 篇4
千亿元时代
2013年的2月,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格正式宣布徐工集团2012年全年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2003年,徐工集团实现了规模超过100亿,成为行业首个“百亿集团”;2006年以来又取得了连年净增超百亿的发展奇迹,2006年202亿,2007年308亿,2008年408亿,2009年达到505亿,2010年660亿,2011年870亿,2012年突破1000亿。
在工程机械市场急刹车的2011年与2012年里,业界的各种指标箭头就像摔下了悬崖,惊险地进入2013年后便化作一道直角L线,于是市场持续低迷,乱象纷繁。进入2013,低迷在继续,三一和中联的“长沙德比”在继续。徐工集团这家偏居苏鲁交界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国企俨然已成为一个巨无霸,成为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真正意义上实现千亿级突破的企业。
1999年是徐工的关键一年,历史也正是在这年埋下伏笔。1999年,徐工的现任掌门人总书记王民董事长走马上任,王民上任后按照国家新型工业化的规划要求,徐工以变革创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核心,对下属的56家二、三、四级单位进行改制剥离,全员上下进行“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而对国企中最敏感、最关键的人的改革上,徐工立即启动了矛头直指干部作风的七项专项治理,从严治理干部。同年,徐工成功开发了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同步水平的第三代装载机,彻底结束了我国高端装载机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掀起了中国行业的技术革命。这年,体制与机制的改革;自主研发高水平的产品同时出现在徐工的历史节点。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寻求体制与机制的变革;在引进吸收中学习工程机械行业技术之道、经营之道,徐工集团一以贯之。
此后的每一次历史机遇,身为全国第一的徐工集团都是沉着应战。2007年凯雷事件的告终,打破了徐工重组再启动的枷锁;2010年徐工退出与卡特彼勒的合资公司,为企业产品线的延伸铺好了基石,再到后来收购施维英以及最近机构调整的“汉风计划”千亿元时代的徐工与以前一样扎实。
各项配套零部件稳步推进
众所周知,工程机械零部件产业往往有很高的利润空间。长期以来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倍受零部件受制于人的苦恼。徐工集团对此领域的战略有“拓宽提升工程机械主机产品和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发展口号,近期徐工集团旗下的液压件公司从新品研发、技术落地、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发力,在液压阀产品的研发制造上可圈可点。
徐工集团发展零部件配套经营的思路清晰明确。徐工坚持“中端切入、高端突破、低端补充”的发展规划:以起重机、旋挖钻机、泵车的负载敏感多路阀以及泵车新型主阀组开发为切入点,快速形成产品的差异化;以挖掘机主阀开发为代表,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占领行业竞争的制高点;开发起重机、泵车液控多路阀、集成阀组以及装载机阀,扩展产品系列,实现规模化。
目前,在多路阀项目中,液压件公司已完成起重机100K多路阀的图纸转化、工艺编制,以及96件阀体的加工;完成了自制阀体100K多路阀6台的装配并全部通过研究院的测试;在主机的集成阀组开发上,目前已经完成起重机集成阀组及部分旋挖钻机配套产品的设计;在泵车阀方面,组建专业项目团队,力争完成泵车新型主阀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技术研究方面,液压件公司正对液压阀传统设计技术、试验验证技术、虚拟仿真技术进行专项研究,力争尽快实现技术突破;同时,对阀体机加工、清洗、热能去毛刺、阀总成装配、试验等环节进行研究;下一步针对阀体铸造、阀杆加工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将推动液压件公司尽快形成核心制造技术。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该公司目前已配备技术人员20人,其中引进技术专家1名,在荷兰AMCA公司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4名。该公司将继续加大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力争在2014年打造出40人规模的研发队伍。同时在依托徐工集团收购的欧洲FT、AMCA公司的研发平台上,吸收其技术优势,加大高端液压阀的研发和生产投入,同时加速向高端泵、马达领域布局。该公司致力于成为“成套液压方案解决者”,为徐工集团及国内外工程机械主机企业差异化竞争提供有力的产品和技术支撑。
深度融合式发展
2012年的全球起重机峰会上,一场浓缩徐工集团发展经营智慧的演讲另人们印象深刻。徐工集团副总裁陆川在介绍徐工4000吨履带吊时向世人介绍了徐工集团几种方式的“深度融合”发展思路,他的原文说道:“....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即科技创新与客户需求、国际资源整合的深度融合。”
徐工集团为中石化“量身定做”的XGC88000便是“深度融合”的典范。其结合用户实际应用工况,运用成熟的技术与工艺,紧密跟随大型工程进行“深度预制”同时展开创新设计,从而达到用户的需求。在这样的思路下,徐工集团填补了中国大型装备制造业一个又一个技术空白。轮式起重机、履带起重机从QAY500到QAY1200;从QUY28000创造的亚洲巅峰到XGC88000的世界奇迹。从20世纪末的与军方合作研发随车起重机,徐工集团追随国家的脚步一路前行。
进入后千亿元时代,徐工集团的“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取得成功的背后,是徐工集团扎实稳健的行事作风。是各事业部的共同努力,是对重要核心零部件产业的精心投入与经营。徐工集团不断着刷新国内生产大吨位起重机的同时,其配套的油缸部件已经基本实现自主生产,已然实现8吨到1600吨全地面起重机油缸100%全配套。
电视剧亿元时代 篇5
“全媒体”即“omnimedia”, 源自美国一间名叫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 (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 的家政公司。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公司, 拥有并管理包括杂志、书籍、报纸专栏、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网站在内的多种媒体, 通过旗下的所谓“全媒体”传播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这个具有超前意识的“omnimedia”却在无意中道破世界传媒业发展的玄机。十多年来,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传播手段层出不穷,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 “全媒体” (omnimedia) 的概念在传播领域的实践中日复一日丰富发展着它的内涵 (1) 。
二、电视剧宣传推广的定义
将每一部电视剧最重要的看点、最感人的场面, 包括剧中的情节、参演人员的知名度等加以设计放大, 制作电视剧宣传片在多媒体中传播, 或借助报纸、电台、网络等其他媒体, 对电视剧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
三、电视剧宣传推广的传统手段
电视剧的宣传推广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 不仅可以发布软新闻、制作宣传片, 还能够举行剧组见面会, 在电视剧开播前举行首映式邀请主创人员与观众见面互动, 或采用社区悬挂横幅、大商场贴海报、公交车体广告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传统的电视剧宣传推广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 以播出频道为依托的多种推广方式
1. 编播季方式。
围绕几部重点剧目进行推广, 挖掘剧中的精彩看点, 将重点剧目的推广与剧场推广相结合。例如因为韩剧《继承者们》的热播, Kakao Talk短期内在中国区Appstore里社交类APP冲到排名第1, 免费总榜最高18。
2. 重点推广方式。
对于剧目的推广要求突出重点, 大剧做到重点造势, 大力度宣传推广, 普通剧日常推广。例如国产电视剧《何以笙箫默》中的爱恨情仇和霸道总裁式的爱情, 激起广大年轻人对爱情的向往和代入感, 一时间传播速度蔓延至整个中青年群体。
3. 下集看点的拉滚字幕宣传方式。
在每晚电视剧的播出中, 抓住每一集情节中的悬念和卖点, 用最精炼最煽情的文字穿插飘字幕介绍本部剧的下集看点进行宣传。例如天津电视台影视频道每晚四集连播的《晚八点剧场》, 多年来一直坚持用这种方式进行宣推, 对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 平面媒体的宣传
借助平面媒体对播出剧目及相关的宣传活动进行报道, 实现信息传播, 吸引观众收看。例如天津电视台一直以来充分进行调动和外联, 与《今晚报》、《每日新报》、《天津广播电视报》等城市主要报刊媒体进行互动合作, 建立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各大媒体的大规模的宣传和炒作, 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 剧组见面会的举办
针对重点播出的大剧举办剧组见面会, 大型剧组见面会可以短时间内在当地制造电视剧相关话题, 为电视剧造势。例如天津电视台在世界孤独症日举办了以孤独症为题材的电视剧《守望的天空》剧组见面会, 此举不仅推动了电视剧的收视, 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在宣传电视剧的同时也起到了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
(四) 利用明星资源发展衍生节目实现互惠互利
衍生节目是基于电视剧的明星资源, 利用频道的自办栏目或专门打造电视剧相关栏目, 邀请电视剧演员参加频道自办栏目的录制, 通过频道编排使栏目与电视剧形成关联, 利用深度访谈或台前幕后吸引观众, 实现延续性, 将收视最大化、最优化, 达成共赢。
例如2014年, 天津电视台影视频道推出了专门为电视剧服务的自办栏目《剧说有戏》, 栏目内容包括演员专访、电视剧拍摄花絮、台前幕后和发布会信息等。节目本身可视性强, 同时, 节目的播出也为电视剧的宣传造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 利用户外广告推广
户外广告是一种传统的宣传手段。可适度利用户外媒体如在电梯内和公交车体上作一些简单的平面推广。
(六) 观众的参与和互动
要激起观众的参与热情和收看欲望, 必须研究观众的结构包括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等, 并根据老中青不同年龄的观众, 分别推出相适应的方式, 如开展有奖竞答活动, 观众可通过拨打声讯电话、发手机短信等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
四、全媒体时代电视剧宣传推广的新手段
新媒体是电视剧营销的生长点。电视剧前期宣传、播出讨论、新媒体转映和以剧组、演员为中心的社会活动, 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向受众展示, 如微信推广、QQ群发信息、微博制造热门话题、娱乐新闻上头条、搜索引擎、电子杂志等, 如爸爸去哪儿游戏应用, 游戏内容与节目内容相结合, 既可以使游戏应用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产生熟悉感, 又可以通过游戏巩固受众基础, 从而达到宣传效果。
1.制造话题引爆式传播
全媒体时代的电视剧推广已经发展成以社交为核心, 以话题发酵和互动设计为手段, 辅以门户、电视、报纸、户外、活动等多种传播方式, 运用社会化媒体, 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空间、论坛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多样化的宣传推广。例如, 《武媚娘传奇》的“剪胸”事件, 具有很强的话题性, 引发了网友恶搞热情, 制造了热门话题, 使电视剧内容产生引爆式传播。还有《速度与激情》电影在上映之前, 由于其中演员保罗的逝世引起众多网友粉丝的悼念而通过观影的方式, 给与电影票房的支持, 这也是话题引爆式传播的效果。黎万强说“当你在做内容营销的时候, 你这个产品本身是不是够强, 是不是有话题性, 是不是能够让人参与进去是更为重要的” (2) 。
2.利用平台联动实现全方位宣推
不难发现, 我国的影视剧不仅局限于跑宣传, 开发布会等方式, 而是更多地运用社会化媒体, 通过搜索引擎营销、微博营销、SNS营销、论坛营销、微信营销等方式进行宣传, 其效果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例如, 电视剧《离婚律师》在播出时, 主演姚晨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个帖子对此吐槽, 这一举动立刻引来网友们的轩然大波, 数万位网友对其评论, 相互讨论, 点赞等。同时, 片尾曲《爱的勇气》在网络首发, 微博上讨论人数, 累计3.5亿次。《离婚律师》播出期间, 在电视剧板块受关注度排名第一。
一部电视剧要想在众多的大腕电视剧中脱颖而出, 前期的造势事在必行。获得一个专业的媒介营销团队的策略和技术资源支持, 选择正确的传播渠道, 是电视剧平台联动推广的关键。
利用新媒体开展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从《最强大脑》《中国好声音》再到央视春晚的摇红包, 微信互动成为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新宠, 抢答电视节目中的问题;参与电视节目中的投票;参与实时的弹幕讨论;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实现互动;查看电视台的节目资讯、比赛结果、预约电视节目等等都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互动体验。
全媒体时代, 如何让电视观众从众多题材优质、制作精良、大腕云集的电视剧中选择自己频道播出的电视剧, 除巧妙运用传统的宣传推广手段之外,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 利用新媒体使电视剧在播出前便已在网络上流行, 成为社会话题至关重要。新媒体营销手段将处于迅速发展的趋势, 将不仅限于微博, 微信, APP等方式进行传播, 在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化时代, 网络的忠诚度和观众的观剧增值服务效果将是全媒体时代电视剧宣传推广的研究重点。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 运用传统方式进行电视剧的宣传推广已无法满足观众多元化的收视需求, 必须充分利用好全媒体时代的各种新媒体使电视剧在崭新的媒介环境中获得新生, 实现全方位、多层面、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电视剧宣传推广
注释
11百度百科
时代特征映射下的普法电视剧分析 篇6
电视剧普法逐渐成为一种好的法制宣传途径, 使法律在电视剧的演绎下转变成一种新的接受形态, 更多地被大众所接受。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到:“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 加大媒体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创新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移动通讯等大众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2015年上半年普法工作已经进入实施第二阶段, 普法电视剧的拍摄真正的贯彻着大会的要求。
(一) 在剧情与普法宣传同时进行
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别让我看见》中, 剧情安排合情合理, 故事真实具有很强的可看性, 同时又辅以法制宣传。故事安排一个损害国家利益的大案子贯穿始终, 中间穿插有几个社会当下热点事件, 普法宣传突出表现在剧中会专门教大家如何防盗, 应对紧急情况以及如何维护正义等等这些方面。《中国刑警803》由公安部推出一部刑侦剧, 作为创作该剧的编剧兼导演张族权为该剧在上海刑警总队采访一年多时间, 最终从各种案子中提炼出8个经典案例, 并充分展示犯罪心理和动机, 给观众以警示。
(二) 普法人物设置
王羽佳在《别让我看见》中的角色设置为一名律师, 就像刚开场她的出现, 从职责来讲为别人打官司是有偿的;而从道义来讲, 义务帮助别人是无偿的。每一次事件的解决都有这样一个法律使者为受众答疑解惑, 何尝不是一种普法宣传呢?
二、接受普法的心理与普法新形态的完美结合
《今日说法》作为一档法制节目, 虽然直接真实地向受众展现了案件与法律知识, 人们接受普法的心理可能更为迅速, 但就会忽略一些心理素质较低的社会群体, 于是这些群体会选择更为简单便捷的电视剧来了解信息。普法电视剧既能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 又能展示当下社会现象, 更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法制宣传教育。其中《别让我看见》《中国刑警803》的普法新形态与受众接受普法的心理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真实人物塑造更易抓住受众心理。现在社会处在一个上升的阶段, 社会群体中大多较为浮躁, 戾气重, 互相之间缺少基本的信任, 甚至于基本的沟通交流, 让整个社会都处于伪装的状态之下, 无法辨识。在《别让我看见》中, 用见义勇为而受表彰真实存在的人物的切身经历来讲述真实的故事, 带领观众去品味剧集的意义。剧中有一位刑警因跟随犯罪嫌疑人而遭到行刺, 负伤在雨中爬行百米, 路过行人的冷淡漠视使这位刑警葬身在繁华大街的路旁, 而这一切都被摄像头记录下来……这一幕不禁让人惭愧,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的漠不关心已然成风, 也恰恰抓住了受众群体感同身受的心理, 在无形之中把普法教育根植人们心中。
三、媒体传播形态的介入
在当下普法电视剧中, 媒体的重要性逐渐在剧中凸显,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微博、微信等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日常生活, 不管是电视剧宣传还是电视剧演绎过程中都会不时地展现各种APP, 媒体在普法推广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别让我看见》中, 苏丽丽的记者身份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一个角色, 因为她的一篇报道几乎毁掉一个见义勇为者, 而她后来正确运用媒体提升了整个基金会团体的办事效率。其实她代表着现在从事媒体职业的一类人, 要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发扬优良作风、坚持改革创新、遵纪守法这几项原则, 才能发挥最核心的作用。《中国刑警803》《别让我看见》两部剧都充分运用了网络媒体, 信息追踪、事件还原、诱引犯罪嫌疑人都使用了QQ、微博以及现在覆盖全社会的监控摄像头, 所以说媒体的介入加快了案件破获, 同时也向大家普及了法律知识教育, 并且也在增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四、不足之处
影视剧与当下社会现象相关联, 《别让我看见》中扶老人被讹、儿女不赡养老人这样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而剧中却以小伙的善良的内心感化世人, 老人的儿女也知错就改进行了赡养老人的义务;记者报道不明真相就对事件进行报道导致见义勇为者受到精神、心理的双重伤害, 也是在映射当下传媒行业出现的问题, 不能正确对职业进行定位, 导致事情恶化的结果。《中国刑警803》中提到了为得到巨额保险赔偿款而伤害人的事件, 在当下保险业蓬勃发展的今天, 骗保的案例屡次出现, 不得不进行普法宣传。不过没有进行效果调查分析, 就无法得到剧集普法宣传的效果。
普法电视剧不失为一种让受众乐意接受的普法宣传, 但在这个各种类型电视剧充斥的时代, 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电视剧并没有得到广大媒体的关注与宣传, 《中国刑警803》作为公安部推出的一部刑侦剧, 早在2014年底就推出, 却在2015年才又被推出来, 而后也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做一个简单的调查得知, 在微信、微博、豆瓣推荐此类电视剧, 总计阅读数还未超过400条, 由此可以看出推广并成功, 所以唯一的不足就是普法剧需要大家的大力支持, 媒体更多的舆论关注, 这样才能更好地让普法走进人们心中, 就像《别让我看见》李幼斌说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脆弱和阴暗的一面, 我宁愿看见了一个劫犯拯救了一个生命, 也不愿看见奉公守法的无罪者对他人所受的苦难视而不见!”
摘要:当前,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传统媒体也开始了新的探索, 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 对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形成起着辅助宣传的作用,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到要依法推进法制宣传工作, 普法宣传从最初的新闻形态也开始转变为电视剧形态, 普法电视剧这种新形态, 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本文拟围绕以推进的法制宣传为背景, 以《别让我看见》《中国刑警803》为例, 分析2015年上半年普法电视剧的新形态与认识。
关键词:时代特征,普法心理,普法电视剧,媒体传播
参考文献
[1]李文晋, 李瑞.“四轮驱动”提高传媒人素质[J].新闻前哨, 2013 (8) .
[2]佟俐.论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M].黑龙江大学, 2011.
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亿元时代 篇7
2009年10月中旬,中贸圣佳上拍的清代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以1.344亿元成交,中国书画首破亿元大关;11月下旬,中国嘉德上拍的朱熹等七家《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以1.008亿元成交,北京保利上拍的宋代曾巩《局事帖》、明代吴彬《十八应真图》分别以1.0864亿元和1.6912亿元成交。是季累计92件拍品成交额超过千万元。内地拍卖公司的单季成交额首次超越了香港苏富比和香港佳士得;北京翰海获10.7亿元,首破十亿元关口;中国嘉德报收15.33亿元;北京保利也随后宣称取得15.78亿元成交额。
从年初的观望、疑惑,到春拍的“小阳春”行情,再到秋拍的“大阳春”收官,牛年艺术品市场可谓“低调开局,梦幻收场”。在经济寒冬尚在持续之际,这一情形是如何产生的?对艺术品市场未来又有何影响?
2009年12月16日下午,由北京晨报收藏版、文物天地月刊、和讯网收藏频道联合主办,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协办,嘉德在线为独家艺术网络合作伙伴的高端艺术沙龙——芷兰雅集年度峰会在北京新闻大厦召开。在嘉德在线总裁助理马丹妮女士主持下,上海新益理投资公司总裁刘益谦、北京瑞宝赛博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邢继柱、台北寒舍艺术中心执行长王定乾三位收藏家,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刘尚勇、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妍妍两位拍卖行高管,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美术批评家龚继遂和艺术市场评论家王春元等七位特邀嘉宾围绕“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亿元时代”的岁末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凤海、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寇勤、嘉德在线总裁陆昂、北京华辰拍卖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甘学军、北京永乐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军、中国民生银行北京管理部私人银行部总经理裴玉、中国民生银行高级投资顾问刘宏宇、和讯网财经中国会秘书长李梨等二百余位嘉宾出席。
捡漏时代的终结
主持人:很多资深的收藏家是艺术品市场进入“亿元时代”重要的助推手
刘益谦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请问.您觉得天价的出现是必然的积淀还是偶然的巧合?
刘益谦:可以说必然,也可以说偶然。如果一件作品有多位买家喜欢,就能够创出一个好价格,这是一种偶然。我买的明代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北京保利2009秋,1.6912亿元成交)如果放到几个月以前拍,估计最多也就卖到五六千万元。但是喜欢它的人都碰到一起了,飙起来了,这是一种机缘巧合。至于这一股风能飙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可能刚刚开始,也可能已经过去了。必然则是在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艺术品作为个人理财的一部分的资产配置,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刘尚勇:中国的文物从“文革”时的一文不值,到近几十年来逐渐身价倍增的过程中,大家都是可以“捡漏儿”的。在2009年秋拍前,只要买到相对好一点的文物都是“捡漏儿”,这几年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捡漏儿”的时间。但是2009年秋拍把“捡漏儿”的时代终结了,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就是砸钱的时代、实打实的时代,要买好的文物一定要花好的价钱。
2009年以后,有些艺术品接近亿元甚至超过了亿元,我们称之为亿元板块。这个高价板块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表明中国文物艺术品不能物有所值的时代结束了,现在再买文物艺术品必须要物有所值。珍贵的艺术品不但要砸钱,还要砸大钱,因为不砸大钱就买不了它未来的价值,这可能让你暂时预支了两三年的行情,但从长远来看是值得的。所以,这个时候出现亿元的拍卖品是非常正常的。
亿元时代的必然性
主持人王定乾先生和邢继柱先生就是两位“捡漏儿”时代的终结者,请问你们的信心和动力从哪里来?
邢继柱:我觉得无论是当代艺术品还是古代艺术品都是美的,从美的角度买东西是我最根本的出发点。自己喜欢,这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实际上没有考虑过亿元拍品的概念,但是我相信,我收藏的东西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年能够达到这样一个水平,这也是我的一个期望。
我认为进入亿元时代是必然的。因为艺术品的价格是跟着国家经济实力走的,是成正值的。我认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以后,国宝级还得再加一个零,这是我这几年的感慨。我主要的收藏是金锎佛像,2004年、2005年初的时候,买钱人进入这个圈子。如果像刘益谦先生这个级别的买家进来,我相信大家每天都会看到亿元市场。
王定乾:我今年52岁,这五十几年我有一半的时间在参与全世界的拍卖会,在拍卖场上我是20多年的老兵了。2000年的时候,我就和一些收藏家说,从21世纪开始,每一年都会有一个新的纪录出现。
1989年,我在美国纽约佳士得以187万美元竞得《元人秋猎图》,这一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纪录直到2000年才刷新:香港佳士得以1764.5万港币(约226.5万美元)成交了郎世宁《苹野鸣秋》。《石渠宝笈》著录的古画10年才破一个纪录。1989年,我在香港佳士得用2200万港币买下一件“宋代官窑水洗”,也是大约8年以后才被打破纪录。那时候,百万级能买到一幅精品画,千万级就是国宝,就是世界纪录。
2005年的时候,我到伦敦佳士得竞拍“鬼谷出山”元青花罐,自以为可以破世界纪录,结果铩羽而归,当时被华盛顿的金融家2.3亿元(伦敦佳士得2005春,1568.8万英镑成交)买去了。这是第一个真正上亿的中国艺术品。到了2006年,张宗宪的“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碗”(香港佳士得2006秋,1.5123亿港币成交)就开始破纪录。所以,2005年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其实就是中国艺术品的转折点,中国艺术品终于开始走向国际级了。我们再也不用妄自菲薄的说中国艺术品和国际艺术品还有差距,其实亿元本来就是一个国际艺术品的标杆。
从此以后,2006年一直到今天,中国内地嘉德、保利的3件作品破了亿元,这代表从今以后千万元叫做好东西,上亿元就是国宝级。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今天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过程的。亿元时代的来临不必惊讶,我认为它没有什么泡沫,也没有什么疑虑。问题不在于市场价格,而在于艺术价值和市场价格有没有成等比,换句话说,艺术品到亿元价位时值这个钱吗?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而不用担心价格,因为价格就是市场决定的,没有什么好疑虑的。
不要惊讶中国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全世界高端艺术品早就进入了亿元时代。而且,艺术品市场从来没有便宜过,未来随着货币、资产实力和国民所得的增加,再加一个零也是不稀奇的。
【电视剧亿元时代】推荐阅读:
全媒体时代电视剧06-04
电视新闻时代06-17
《裸婚时代》电视剧观后感06-28
电视的智能时代07-24
数字时代广播电视09-23
网络时代电视新闻传播05-30
新时代广播电视技术05-23
液晶电视的LED时代07-05
电视广告的2.0时代07-07
多媒体时代的电视经营论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