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视剧

2024-07-20

台湾电视剧(精选9篇)

台湾电视剧 篇1

1998年财团法人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终于正式成立,公共电视台并于同日开播,完成了长达十八年的建台历程。公共电视是以中华民国《公共电视法》为标准,为服务公众而成立的一家独立且全民共同拥有的公共媒体,它不受任何政府、政党及利益团体控制。

然而公视的发展之路并没有像当初设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它的独立性也受到质疑,尤其可以在其赖以保持独立性的法律基石———《公共电视法》的演变过程中可见一斑。《公共电视法》的诞生及每一次修改,都是毁誉参半,莫衷一是。各种力量的抗衡让该法案的修改经常处于风高浪尖处。

一、《公共电视法》诞生的背景和过程

Graham Murdock与Peter Golding (2000) 指出整体性、历史性、道德哲学与实践是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基石。由于经济并非独立于社会与文化,这也说明了不应忽略总体的政治形势对于传播活动的影响。因此,历史分析是批判的传播经济学趋向的政策研究所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关于社会与媒体发展之间的关系。联系到《台湾公共电视法》的诞生。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许多蛛丝马迹。

1978年12月,时任台湾新闻局长邵玉铭首次提出“中华民国公共电视台社台计划草案”,并与1988年12月确立建台方案。1990年6月,新闻局请多位学者组成中华民国公共电视台筹备委员会,负责起草《公共电视法》。

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世界公共电视普遍面临危机的19世纪80年代,台湾政府却在此时推动公共电视台建台?根据专门研究公共电视的学者冯建三教授的主张,认为这可能是文化贿赂的效果,透过建立公共电视台,除了满足对商营媒体感到不满的知识分子之需求,同时又可以不至于动摇政府对三台的控制权。这本身就是国家和社会团体的一种权利对决。另一方面,政府先行建立公共电视台,可防止他人进入之效。因此,在《公共电视法》之立法过程,处处可见行政权力的运作。也就是说,台湾公共电视的诞生并非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是从一开始就沾染了意识形态的考虑。《公共电视法》的诞生和过程背景并非取自经济上的考虑,而是意识形态所引发。那么法条的变更到底是为了谁而服务,如何才能剔除政治权利的影响?它的主导方向如何控制?这是《公共电视法》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二、《公共电视法》的主要争议

公共化的议题曾在台湾引起广泛的讨论,其源于陈水扁总统在其2000年总统大选时“传播政策白皮书”提出台视华视公共化后与公共电视成为一个公有电视集团的三个频道。无线电视台总体政策及结构改造小组经过多次讨论,提出以台视华视公共化作为无线电视改革的优先方案(冯建三、景崇刚,2000)。

新闻局前局长苏正平认为政府收购无线电视民股并非是要使之公营化而是公共化,公共化是政治势力退出媒体的途径之一;提倡公共化的一方除了重申释股导致私有化的种种积弊外,并试图回应:公共所有权的组成、监督形式,与过去的官股控制形式并不相同;同时人事问题得以透明化,给予公众讨论的机会,是私有媒体制度所无法提供的。何荣幸(2001)表示:“公共化”论述的当务之急,是必须提出具有说服力的结构、经费、节目质量、社会参与度的节目。

从上述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台湾各界认为影响公共法独立性的主要条件有三个:主管机关的归属、公共电视董事会的产生方式和公共电视的经费来源。

数据源:黄如纾《台湾公共广电集团化政策过程之研究》

事实上,公共电视的主管机关、公视基金会的人事组成以及公共电视的经费来源,有关这些板块规则的制定是决定公共电视能否真正独立和公开透明的关键。各个权力机关都会在这三个方面开展激烈的角逐,之后几乎《公共电视法》的每一次变更都与这些内容息息相关。

三、《公共电视法》曲折的难产过程

90年代,由学者提出并起草的《公共电视法》草案送交立法院审议。不料,《公共电视法》的审议一波三折,三党一派的立委迟迟无法形成共识,再加上国内媒体生态的巨变,致使公共电视的发展出现变量。最后,终于以“小而美”的公视方案获得三读通过。

学者版的草案为了保证公共电视的独立性,规定“公共电视最高决策机关董事会的成员由行政院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请总统任命。”在经费方面则以“行政院拨付经费捐赠”为主,但行政院向立法提出公视预算时只准加注意见,“不可删减”。以此使得公共电视台可以规避外力强权干涉。

然而对比1992年经行政院修改后的草案,其中明确规定,新闻局为公共电视的主要机关,公共电视董事直接由行政院长任命,不须经立法院同意与总统任命,并且,行政院与1992年9月无异议通过《公共电视法》草案。此法案完全改变了《公共电视法》草案中独立性与公开透明的监督原则。

在野党、民间团体纷纷表示不满,1996年民进党对公视来源经费翻案,引起国民党的强烈反弹,1997年四月十六日国民党行政立法协调会决议不再支持公视发展;此议一出,随即引发民进党及许多支持公视之团体抗议并着手阻挡公视的终结;随着有线台的壮大,并且民进党也获得了第四家无线电视台的筹设许可,这些都影响了对公共电视的支持和《公共电视法》的诞生。在草案被搁置两年后,1997年5月31日,《公共电视法》终于完成三读,正式诞生。

可以说本次的《公共电视法》在各方面的努力下,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依据《公共电视法》,公共电视属于全民所有,经营独立自主、不受干涉。需于经费及其技术许可范围内,提供国内各地区观众完整的收视机会。另外,董事由行政院推举人选,再由立法院的审查委员会多数票同意产生,并且排除了政党党务人员担任公视董事。至此,台湾的公共电视台才可以说是符合公共精神实践的电视台。

公视法在强权之下,最终能够顺利出炉,一方面是由于媒体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团体以及在野党的努力,另一方面也与国民党高层不愿成为公视刽子手的心理恐惧、相关法律的阻碍、高昂的沉没成本息息相关。而以上涉及的这些因素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是一个结构化、过程的历史进程。决策者对于公视政策目标团体的社会建构在这一过程中有所调整。我们只能说,公共电视的诞生从一开始就是各方势力权衡的结果,它的独立性之路,也必然任重而道远。

四、《公共电视法》的演进

媒体政策的确立和演变与政治、社会的权力角逐息息相关。国家角色、社会团体在媒介政策中的相互建构中都对台湾公共电视独立性产生了影响。

在以上列出的三项主要争议中,经费来源十分影响了公共电视未来的发展。日前,《公共电视法》修法问题在立法院引起讨论。其关注的焦点,一为公共电视台由政府捐赠的经费逐年递减的规定,应否修法删除?另一个争议点为公视基金会下的董事会与监事会间职权的划分,出现分歧的看法,院会并论及公共电视台经营现况。我们对比一下法条的变更状况,分别以1997、2001、2004年、2009制定和修订的《公共电视法》为例:

第二条的变更:

(1997)公共电视基金会由政府依本法编列预算捐赠部分之金额应逐年递减,第一年金额百分之十,至第六年以后应为第一年政府编列预算金额之百分之五十以下。

(2001)公视基金会……第一年金额百分之十,至第三个会计年度为止。

第二十四条的变更

(1997)第二十四条总经理为下列行为,应事先经董事会书面之同意……公视基金会依前项第三款所投资之事业,以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为限,其所投资额应保持所投资事业资本总额三分之二以上。

(2001)总经理为下列行为……公视基金会依前项第三款所投资之事业,以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为限。

第四条变更

(1997、2001)公视基金会之创立基金,由主管机关编列预算捐助新台币一亿元,并以历年编列筹设公共电视台预算所购之财产径行捐赠设置,不受预算法第二十三条之限制。 (2004) 则增加了这一条款“但因情势变更,公视基金会之营运、制播之节目已不能达成设立之目的者,不适用之。”2004年的第四条最后加款,看似无伤大雅,但却在公共电视独立性问题上将评判的标准给予了政府,正是基于这一点,颇具争议的《公共电视法》13条修改案才得以有了法律立足点。2008年年底,立法院冻结公视一般预算为例,在当时的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是一场民进党、国民党的权力角逐,却以连累公视的预算为代价。

原本是两个政党之间的矛盾,扁政府在下台之前不久,逾越应有的程序,迅速将公共电视的主要负责人撤换为亲民进党的人士,使得阿扁政府提名的董事在公视中占据了9位,影响了公视的政治偏向性。而按照惯例,公共电视的主要负责人应在新政府上任后进行调换。因此,在马政府执政后,以不信任公共电视的独立客观性为由,对公视的预算进行冻结和审查。

而这也是《公共电视法》13条修改案的一个重要诱因。《公共电视法》第十三条条文修正案于2009年6月12号在立法院院会中完成三读,确定将公视基金会董事会的席次,从现行的11人至15人,增加为17到21人。根据官方的说法,对13条规定的修改源于对公视董事人数维持在十一到十五名是否能保持公共电视公正性的怀疑。马政府补提名了6位,并修法将董事增至21席,则新政府提名人数可望过半,并改组目前的经营团队。

从法条的变更我们可以看出,资金、主管机关以及公视归属一直都在影响着公共电视的独立性。媒体政策的确立和演变与政治、社会的权力角逐息息相关。国家角色、社会团体在媒介政策中的相互建构过程中对台湾公共电视独立性的影响。国家为最高权力之代表,并得以透过法令规章与意识形态规范民间社会与媒体。而这种意识形态状况存在于台湾公共电视诞生和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台湾公共电视的独立性不仅仅拥有外伤,更多的则是内伤。

索性,国家在政策过程中的自主性受限与来自民间社会集结力量,使其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偏好制定符合自己利益的政策,在相互作用中影响媒体政策,三者在互动的过程与结果受到政经结构与特定社会脉络之影响。

参考文献

[1].Mayaw Biho (2004年1月13日) 《给原住民一个电视台》, 《媒体观察电子报》第98期。

[2].中华电视公司 (2001) :《中华电视公司八十九、九十电视频道运用绩效报告暨九十一、九十二电视频道营运发展计划》。台湾:中华电视公司。

[3].尤美玉 (2002) :《坚持思想的电视台》, 《讲义》十二月号:116-118。

[4].王尹轩 (2002) :《我国商营无线电视股权多元化之研究》。国立交通大学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

[5].王振寰 (1993) :《广播电视媒体的控制权》, 郑瑞城等 (合著) :《解构广电媒体》页79-128。澄社报告。台湾:允晨。

[6].王素弯、连文荣 (2004) :《国内有线电视广告市场未来前景、五大广告媒体未来消长分析、新兴广告媒体对有线电视广告影响性暨加入WTO与两岸经济互动发展等总体经济因素对广告市场影响效果分析》。台湾有线视讯宽带网发展协进会委托研究报告。

[7].台湾时报 (2004年3月8日) :《客家电视台松动营铁票》, 《台湾时报》, 6版。

[8].包乔晋 (2001年12月28日) :《杜绝政治干预媒体彩虹联盟成立》, 《联合报》, 8版。

台湾电视剧 篇2

04.CCTV-13(中国)05.购物频道1(香港)06.龙祥时代电影台(台湾)

07.凤凰卫视中文台(香港)08.CCTV-1(中国)09.凤凰卫视资讯台(香港)

10.东森幼幼台(台湾)11.12.13.14.15.中天新闻台(台湾)16.17.东森新闻(台湾)

18.非凡新闻(台湾)19.民视新闻台/民视(台湾)20.华视(台湾)

21.中视(台湾)22.公视(台湾)23.东森综合台(台湾)

24.大爱(台湾)25.中天综合台(台湾)26.TVBS欢乐台(台湾)

27.中天娱乐台(台湾)28.TVBS无线台(台湾)29.东森财经台(台湾)

30.东森戏剧台(台湾)31.好消息2台(台湾)32.三立国际台(台湾)

33.娱乐与体育电视网(台湾)34.ESPN 卫视体育台(台湾)35.购物频道3(香港)

36.购物频道4(香港)37.购物频道5(香港)38.VIVA-购物(香港)

39.三立国际台(台湾)40.索尼动作影视娱乐频道----AXN

41.东森电影台(台湾)42.东森洋片(台湾)43.STAR SPORTS(香港)

44.购物频道2(香港)45.CCTV_4(中国)46.CCTV_9(中国)

47.CCTV_戏曲(中国)48.BTV_北京国际49.上海国际卫视(中国)

50.湖南卫视(中国)51.福建海峡卫视(中国)52.江苏国际卫视(中国)

53.TVS_南方卫视(中国)54.深圳卫视(中国)55.厦门卫视(中国)

56.东森TODAY(台湾)

k频道(有码成人)全球音乐电视网MTV(中国)

无线卫星电视台(香港)香港无线星河频道TVB-星河(香港)世界时装频道(香港)超视(台湾)

彩虹频道(有码成人)彩虹S台(有码成人)

国兴卫视(台湾)三立国际台(台湾)无线卫星电视台-TVBSN(香港)CCTV_OPERA(中国)新颖成人频道彩虹娱乐台(有码成人)

彩虹电影台(有码成人)无线卫星黄金娱乐台----TVBS-G(香港)

台湾电视剧 篇3

《天下》杂志领先其他出版业者,跨界到电视新闻制作,天下公关部周主任表示,选择与东森新闻频道合作的目的,是将两个优质的新闻节目进行融合,目前播出的电视单元内容分为三大主题,其中包括解读大议题(Issue),每周详细分析最新的全球财经议题、掌握大趋势(Trend),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大环境趋势、改变大人物(People),藉由专访各界知名人物启发观众用不同的角度掌握时事变化。

周主任表示,天下与东森新闻频道合作的“放眼天下”电视单元刚开始播出,目前没有与其他新闻频道或节目合作的计划,首度跨界到电视新闻制作的第一步就是将单元的内容质量做出口碑,将《天下》杂志的品牌推向电视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台湾积极推动数字出版规格

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日前表示,台湾出版社要积极参与数字出版的规格制订,相关主管部门也会给予协助。

国际数字出版联盟(IDPF)执行董事麦考伊、出版集团数字发展部副总裁赫尔斯、台湾数字出版联盟理事长何飞鹏等,与龙应台针对数字出版现况做了交换了看法。

龙应台表示,早期台湾出版在华文市场有领导地位,在印制方面,到2000年代初期仍领先于大陆,但现在这个差距却不见了,纸本出版产业在全球化科技发展里,快要成为夕阳产业。他说,美国的出版早已开始转型,目前美国电子书市场就占美国出版的20%至25%,大陆电子书市场占大陆出版的7%至9%,但台湾连科学数据都没有,根据民间出版社的初步估计,大概只占台湾出版的1%,比率很低。

麦考伊表示,他相信未来大家都会透过电子阅读器阅读书籍,他认为,在学校也可推动数字阅读,不仅可省下纸张,也可省钱。

何飞鹏表示,台湾中文作者愿意把数字出版权售出的比率很低,主要还是电子书的市场不够大,因此现在要努力推动,让电子书的生意变大。

会谈中他们也讨论到,网络零售商亚马逊(Amazon)正积极进入大陆市场,不过现在电子书规格还在制订中,一旦亚马逊主宰了大陆数字出版市场,也就等同掌握了华文数字出版。而台湾的出版社及制作电子阅读器的出版商,却不积极参与规格的讨论。

商务打造全新香港中文大学书店

香港商务印书馆先后于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设立书店,并为岭南大学及香港公开大学供应大学教科书。今年9月开始,该馆正式承办香港中文大学书店,期望为大学师生提供高素质的学术图书及文化交流平台,将大学书店打造成爱书人的聚脚点。

香港中文大学书店位于沙田中文大学康本国际学术园一楼101室,店堂面积达580平方米,提供各类海内外优秀出版物及学术著作。新店设有超过100平方米的开放式文化活动专区,作为大学师生分享阅读及文化交流的平台。

第四届九龙城书节开设文化讲座

由香港兆基创意书院、香港当代文化中心、MaD创不同,以及Roundtable Community合办的第四届九龙城书节,于11月3-4日在香港兆基创意书院举行。

在参展书商方面,除了有较大型的三联书店、城邦书店和Kubrick等外,还有楼上书店如榆林书店、序言书室等。所展图书包括绘本、散文,以至讲政治、经济、民生等类型,可以充分满足爱书人的需求。

据悉,今年书节的主题是“末日定未来”,主题比过去三届更加清晰,在11月3日举行的“与其假理性不如真迷信——从新纪元运动到末世的理性预言”讲座,内容并非是倡导迷信,而是想探讨末世说法的背后原因,例如是否对现代文明的不信任、是否可用新的形式生活等。另外,在11月4日举行的“波赫斯《不朽者》读书会”,则是通过喜欢探讨“无限”的阿根廷作家波赫斯,及他所著的短篇故事《不朽者》,思考世界和人生的有限和无限。在读书会过程中,主办方还邀请同学分享其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去思考,同时也希望以有趣的方法,提升学生对中文的兴趣。

大陆与台湾电视娱乐节目对比 篇4

大陆、台湾电视娱乐节目现状

台湾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迅速, 内容全面、形式多元, 优秀节目主持人众多。台湾的娱乐节目始于1962年《群星会》的开播。20世纪60年代, 由于摄影技术的限制, 所有节目都是采取现场直播形式, 如《群星会》等。随着经济的起飞, 娱乐节目的布景逐步豪华起来, 主持人的妆容也逐步艳丽, 出现了以歌舞、访问、魔术等内容为主的豪华综合型节目, 如张小燕的《综艺一百》、《周末派》, 巴戈、郑美仪的《双星报喜》等。得益于歌舞厅林立的状况, 台湾娱乐节目进入了秀场综艺时代, 凤飞飞以自然帅气的歌唱风格和秀场魅力占据了台湾电视娱乐节目圈, 1985年张菲主持的《黄金拍档》更将秀场综艺推向了巅峰。与秀场综艺同时出现的还有短剧式和益智类电视娱乐节目, 1986年的短剧《连环炮》、《中国小姐》等曾风靡台湾;益智节目《大千世界》、《强棒出击》也备受观众青睐。千禧年后又出现了旅游、灵异等电视娱乐节目。

台湾电视娱乐节目在短短40多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从单一形式到百花齐放的历史转变:节目类型包含访谈对话、才艺模仿、益智竞赛、歌唱表演、奇人异事、寻宝搜密、真情配对等;主持人也是不胜枚举, 且不说那些身兼演员、歌手、主持人于一身的主持人, 仅综艺“四大天王”胡瓜、吴宗宪、张菲、徐乃麟以及“一后”张小燕就让大陆娱乐节目主持人望尘莫及, 作为台湾娱乐节目主持界的常青树, 他们亲历了台湾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 见证了台湾电视娱乐节目的风风雨雨。

大陆电视娱乐节目起步晚, 发展快, 节目类型逐日增多, 但优秀主持人较少, 节目限制较多。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 短短20年的时间, 大陆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迅速, 包括综艺晚会、游戏娱乐、精彩博彩、普众选秀、脱口秀和访谈六大种类, 以及新出现的旅游、相亲娱乐节目, 如《综艺大观》、《快乐大本营》、《我型我秀》、《非诚勿扰》等。但主持人水平和名主持人数量与电视娱乐节目的快速增长呈现出极不协调的状态, 较出名的娱乐节目主持人总共不超过20人, 如李咏、毕福剑、汪涵、何炅、曹可凡、陈辰、朱丹等。

另外, 大陆电视娱乐节目内容单一, 同质化现象严重。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台, 同类型的电视娱乐节目几乎千人一面, 只有些细微的差异。如湖南卫视《快乐男生》与东方卫视《加油好男儿》除了主持人和舞台背景以及选手不同外, 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大陆、台湾电视娱乐节目的差异

发展水平不同。大陆各地在电视娱乐节目方面明显地表现出发展水平失衡的状况, 全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的状态。除央视外, 只有湖南卫视、东方卫视、北京电视台等几家处于经济相对发达城市的电视台发展较好, 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则相对滞后。相对而言, 台湾电视娱乐节目则发展较为均衡, 除外资电视台外, 台湾中国电视台、中华电视台、台湾电视台、民间全民电视台、公共电视台均有代表性的娱乐节目, 他们之间的良性竞争, 促进了台湾电视娱乐节目的均衡发展。

主持人风格不同。大陆的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比较注重意识形态给受众带来的娱乐, 而台湾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更多强调一种自然的人性需求。如《勇往直前》节目通过游戏、挑战极限等形式将节目嘉宾敢于挑战、不轻言放弃、团队合作等积极向上的精神呈现在观众面前, 让观众既获得娱乐也领悟到人生哲理。相反, 台湾主持人敢于打破常规, 不走寻常路, 常常与社会意识形态反其道而行之, 如《康熙来了》中蔡康永与徐熙娣常常不按节目脚本采访, 无论来宾是谁, “随心所欲”地进行访谈, 常常使节目有意想不到的娱乐效果。

政治态度不同。大陆的电视娱乐节目一般不涉及政治话题, 更不会出现对政治人物的调侃。反观台湾, 许多娱乐节目大都以政治为题, 公然调侃、嘲笑政治人物, 如台湾的《全民最大党》模仿台湾政党人物, 联系时事政治, “捏造”并上演政党人物间的趣事, 蒋经国、苏贞昌、陈水扁等均在其中出现, 且形象也多半与正统严肃大相径庭;《康熙来了》更是先后请来连战一家和马英九, 面对国民党的前后两任主席, 蔡康永和徐熙娣并没有规规矩矩, 嘴下留情, 而是大肆盘问连、马两人的择偶条件等。

两地娱乐节目发展状况差异的原因

文化背景不同。虽然大陆和台湾两地文化是同宗同源的中华文化, 但由于地域文化及历史等方面的原因, 两地又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台湾糅合了日本、韩国、欧美的文化, 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和其他东方文化融合的思想风潮, 社会意识形态、政治观念、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复杂而多元。

主持人甄选制度不同。台湾的娱乐节目主持人大多背景不同, 有出身书香世家者、有歌手等演艺圈的艺人;有著名影评人、知名作家甚至有因某些机遇巧合而转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路人”, 如著名歌手庾澄庆本来是唱作俱佳的歌手, 后因制作人慧眼邀请其主持《百万大歌星》大获好评而成为著名主持人, 他们或被“星探”发掘、或出于兴趣爱好成为节目主持人, 表现出甄选渠道的灵活多元机制。而大陆主持人几乎都是专业院校相关专业毕业, 他们“科班出身”, 具有“良好的个人形象和素养”、“清晰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朴实无华的亲和力”、“机敏的控制现场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处变不惊的冷静”等, 却又呈现出千人一面的模式, 缺少新意。

媒介属性差异。电视媒介从诞生之日起, 由于声音、图像形神兼备的特点而成为最具娱乐色彩的媒介, 商业经济属性极强。台湾一直都把电视媒介作为一种娱乐媒介来经营, 并极力大张其娱乐属性;大陆电视媒介在保留其娱乐特征的同时坚持其政府喉舌和工具的意识形态属性。例如2010年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 要求整治“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 还荧屏以净土, 要求电视相亲节目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 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

两岸电视娱乐节目的未来发展趋势

两地电视娱乐节目的融合趋势。随着大陆与台湾之间交流范围的扩大, 大陆与台湾娱乐节目将出现很多合作与交流, 两岸电视娱乐节目之间的融合也在加深, 主要表现在节目主持人的交流和节目内容与形式以及节目制作的趋同。例如2009年就出现台湾主持人在大陆签约固定节目合同的热潮:吴宗宪上海、安徽、山东三地分别主持《舞林大会》、《娱乐乐翻天》和《中华达人》;欧弟凭借《天天向上》成功进入大陆又分别接下了安徽卫视的《剧风行动》和山东卫视的《中华达人》。他们的加入让大陆的娱乐节目风格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受到观众的喜爱。2008年以来, 大陆和台湾两地媒介的交流更是空前频繁, 双方在制作程序和节目风格上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认可, 表示要尽可能实现双方娱乐节目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的融合。

两地电视娱乐节目各具特色。两地电视娱乐节目不断融合的同时还保留着自身鲜明的特色, 如同样以舞蹈为节目内容的大陆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和台湾中视的《舞林大道》风格截然不同, 大陆“大会”主持人温婉、含蓄的特点让节目呈现出温馨、感人的风格;台湾主持人则抓住每一个机会调侃、“取笑”、“奚落”嘉宾, 以博观众一笑, 获取较高的收视率。

总之, 大陆和台湾两地电视娱乐节目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不断融合, 将是两岸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 并在彼此相互促进中绽放出最美的状态, 他们的交融所碰撞出来的灵感将给电视观众呈现一场场视听的盛宴。

参考文献

[1].彭赟珊:《在狂欢中感受颠覆的快感——台湾电视娱乐节目浅析》, 《安徽文学》, 2006 (8) 。

[2].肖雪锋:《台湾电视娱乐节目对大陆的启示》, 《新闻知识》, 2007 (12) 。

当代台湾电视购物节目发展研究 篇5

一、台湾电视购物发展情况总览

(一) 稳中跃进的销售业绩。

自从1992年台湾首家电视购物频道——无限快买电视购物频道正式运行以来, 台湾电视购物整体营收规模已经从起步时的1.2亿新台币跃升至2011年的约500亿新台币。随着东森购物、森森购物以及富邦等不断引入韩国、美国以及日本等的成熟家购运营体系, 台湾电视购物频道的物流配置、资金结算、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 目前全台的电视购物节目覆盖人数超过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潜在营收规模达千亿元新台币左右。

(二) 规模适当的频道分布。

目前, 台湾地区的电视购物产业呈现“四足鼎立”的局面。在台湾目前的电视频道网络中, 共上线播出四大电视购物集团的电视购物节目, 即EHS东森购物、富邦MOMO购物台、VIVA TV以及森森U-LIFE购物台。根据台湾地区通讯传播委员会的相关规定, 台湾地区的电视购物频道可上线播出总数为9个。四大电视购物集团的频道分布如表1:

因受播出通道数量的限制, 目前, 森森购物与东森购物实行地区差异化播出, 即同一地区只播出东森的5套节目或者只播出森森的5套节目, 二者不重合播出, 保证同一地区可以收看到的电视购物频道总数为9套以内。

(三) 品类齐全的销售布局。

台湾电视购物频道的播出给传统购物行业带来了很大冲击, 改变了台湾购物行业的发展布局。从发展范围来看, 目前四大电视购物集团都采取了全品类综合发展的策略, 不是局限于某一商品类型, 而是以构建虚拟百货公司的战略目光瞄准所有类型的消费者, 从而获得更多消费者的支持以及良好的收益。以森森购物为例, 目前它旗下的5个电视购物频道采取全天24小时播出的方式, 销售商品范围涵盖了轻纺、美妆、珠宝、3C、食品、保健品、体育、居家、保险、汽车以及其他品类等市场上的全部产品分类, 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内容丰富的导购服务。

(四) 成熟稳定的消费群体。

消费群体的成熟是台湾电视购物发展的必要基础。台湾中时电子报民调中心的调查显示, 受访的1037位民众中, 有36.3%曾收看过电视购物节目, 有近17.8%的受访者曾购买过电视购物频道贩售的商品。另据盖洛普公司所作的《实体通路与虚拟通路消费满意度调查》, 受访的1443位民众中有将近40%的受访者曾在电视购物频道购买过商品, 购物满意度更是高达93%, 远高于实体购物59.55%的满意度。庞大的消费群体和良好的消费信誉, 为电视购物频道赢得了数量庞大的稳定客户群。以东森购物为例, 截至2010年, 其会员总数为520万, 接近台湾总人口的1/4, 台湾每3个家庭中就有1个家庭为东森购物的会员, 为东森购物每年带来300亿元新台币以上的营业收入。

(五) 经验丰富的制作团队。

台湾电视购物频道的规模庞大, 营收丰厚, 这与台湾电视购物节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息息相关的。台湾电视购物从创建之初的摸索期到现在的成熟运行, 经历了失败与复兴的过程。目前的台湾电视购物受韩国电视购物的影响较大, 电视购物制作队伍中有一批成熟的制作人、购物专家等。电视购物商品开发采购人员 (MD) 、电视购物节目制作人 (PD) 、购物专家 (SH) 以及厂商代表等具备丰富的家购节目制作经验, 能够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 运用多种电视手段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六) 管控结合的政策规制。

良好的业态运行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与监管。目前, 台湾地区的电视购物法律规制呈现出宏观管理与微观监管相结合的方式。虽然尚未出台专门针对电视购物的法律法规, 但是现有的“广电三法” (《广播电视法》《有线广播电视法》《无线广播电视法》) 等法律法规已经能从宏观上对台湾电视购物的准入机制、频道设置等进行把控。此外, 《台湾地区消费者保护法》《公平交易法》等法律条文对电视购物的内容播出以及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方面都作出了规定, 保证各个环节在监管之下都能健康运行。

(七) 放眼大陆的发展策略。

目前, 台湾四大电视购物集团都已经开始采取“立足台湾、放眼大陆”的发展策略。在全球市场整合的大背景下, 两岸经济融合度进一步提高, 面对大陆尚待完善的家购市场和未来十年内将近50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各大电视购物集团都不愿错失良机, 纷纷涉足大陆的电视购物产业。以东森购物为例, 2010年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得意购”和“北京东森商务”两家公司, 积极开拓大陆业务。此外, 森森购物也已经在大陆开设“时尚购物”等购物频道, 通过开设频道或合作的方式在大陆覆盖华北、华东等地区超过2000万户家庭。

台湾的电视购物频道已经处于成熟发展期, 本研究对台湾电视购物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访问, 力图构建起对台湾电视购物的全景认识。

二、台湾电视购物的历史沿革

台湾的电视购物节目是伴随着台湾有线电视的兴起而起步的。从最早的“贱卖”式预录型广告到目前的专业购物频道, 其间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摸索与不断发展。具体来看, 台湾的电视购物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 起步期:

购买时段播出预录广告 (1981年—1991年) 。20世纪80年代初, 随着有线电视在台湾的兴起, 频道资源逐渐丰富, 这为电视购物节目提供了播出平台。在这一时期, 电视购物节目的主要形态是预先录制好的电视直销广告。伴随着不实宣传而来的, 是缺乏售后服务导致的诚信危机。这一时期的产品厂商大多不考虑长期经营, 而选择产品售罄就立即消失的策略。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也难以追索厂商进行维权, 而频道也只是负责出租时段, 并不负责商品的后续服务。因此, 这一时期的预录型广告让电视购物的概念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二) 发展期:

租用频道打造多样通路 (1992年—1999年) 。20世纪90年代初, 随着台湾地区有线电视频道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卫星电视的广泛覆盖, 多样化的电视购物平台得以迅速建立。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以及付款机制的完善, 使得消费者可以在产生购物冲动之后以便捷的渠道进行消费, 这样的即时消费有效刺激了购物行为, 也成为这一时期电视购物迅速发展的助推器。

当时电视上播出的大多是“卫购节目”。与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购物广告相同, 卫购节目也是采用制播分离的形式, 大量虚假产品的出现, 使消费者难以进行维权, 不少厂商借此大发不义之财。很多虚假产品在经过了一轮销售后再改换包装转战其他频道进行贩售, 继续蒙骗消费者。当时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难以对这类虚假广告形成制约, 因此, 这一时期的卫购节目使电视购物在消费者心中蒙上了阴影, 一场信用危机摆在了电视购物业者面前。面对不断扩张的电视购物产业, 有限的电视频道资源成为竞争热点, 有线电视频道业者趁机提高频道租金, 大幅增加了电视购物频道业者的运行负担。

鉴于电视购物频道以及卫购节目中出现的虚假宣传等问题, 1998年, 台湾地区“立法院”通过了《食品卫生管理法》, 对食品广告标示词句是否涉及虚假、夸张以及医药效能都有严格的规范。法律制度的出台, 给一向喜欢夸大宣传的电视购物业者带来了强烈冲击, 迫使其宣传策略趋向保守, 营收也进一步下滑。在政策制约、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市场运行规律的共同作用下, 历经了将近十年黄金时期的电视购物市场恢复了平静, 产业规模逐渐萎缩, 市场规模趋于稳定。

(三) 成熟期:

集团化运行扩展新思路 (1999年至今) 。经历了市场的波动与调整, 电视购物产业在1999年前后开始趋于稳定, 并朝着规范化、集团化发展。1999年, 东森集团斥资5亿元新台币挺进电视购物市场, 成为台湾第一家完全意义上的家庭购物频道。随着频道经营者不断吸收美国、韩国等的电视购物频道的先进经验, 将最新的节目制作模式与商品开发模式导入, 东森购物得以在开播第一年即实现5亿元新台币的营业收入, 此后几年的营业收入实现了成倍的增长。2002年和2003年, 东森购物2台与3台相继开播, 2005年又开播了东森购物4台与5台, 至此, 东森购物已经呈现出规模化经营的态势。

除东森集团外, 越来越多的具备一定实力的商业集团开始瞄准电视购物行业。2004年12月1日, 富邦集团进入电视购物行业, 开办MOMO购物台进行试播, 并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开播, 向500万户家庭输送电视节目。2005年8月, 中购媒体科技公司开办的VIVA购物台正式开播。2009年11月, 由东森国际以自有资金开办的森森购物频道正式成立, 并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播出。目前, 森森购物也已经成长为拥有5个频道的电视购物集团。

经历了起步、成长与成熟这三个阶段, 台湾电视购物行业已经逐步走向了正规化、规模化和集团化的运行道路, 整个电视购物行业的发展是台湾社会发展的缩影, 集中反映了台湾社会的成长步伐。

三、台湾主要电视购物频道

在台湾目前的电视购物播出平台上, 主要呈现出“四足鼎立”的局面, 目前允许播出的频道资源被四大电视购物集团——东森购物、森森百货、富邦MOMO以及VIVA所掌控。

(一) EHS东森购物。

EHS东森购物于1999年12月21日开台, 是台湾第一家专业电视购物业者。东森购物每天不停地在电视上向观众介绍商品和商品知识, 并通过电话接听实现电视购物, 其方式是将购物指南、商品广告、电话购物、物流配送等结合起来, 形成形象而有辐射力的行销能力。在台湾, EHS东森购物拥有超过520万名会员, 平均每4人就有1位是东森购物的会员;每3个家庭中, 就可以在其中的1个家庭遇到东森购物的会员, 年营业额从第一年的新台币5亿元逐年成长, 达到目前的年营收超过新台币300亿元。

目前, EHS东森购物拥有5个电视购物频道, 依据分众经营的理念, 旗下5个电视频道根据收视特性、商品类别划分为:旅游生活台、时尚流行台、美健新知台、数字科技台、精选台, 让消费者有如走进百货公司的不同楼层, 可以自由选择所需产品。具体频道分工如表2:

目前, EHS东森购物实行24小时直播, 专业化的节目运营团队成为频道正常播出的有力保障, 所有的节目工程人员, 包含导播、灯光、摄影、音响及美术设计等, 皆是遴选自优秀且具完整电视节目经验的成员, 为EHS东森购物全天候的LIVE节目提供真实且精致的画面。此外, EHS东森购物目前实行全面数字化的播出战略, 拥有台湾地区最高质量数字化电视制播环境, 包含专用摄影棚、计算机绘图、副控室、A/BROLL剪接室、录音室、字幕制作室及数字式摄影机设备, 先进的设备为台湾地区电视购物节目起到了引领作用。

在栏目品牌建设方面, EHS东森购物根据各个频道的主打品类, 推出了适合频道形象、风格多变的栏目。以35频道 (旅游生活台) 为例, 除固定播出的《人气商品精选》外, 还设置了《美丽情报》《青春量贩店》《健康动起来》《青春元气站》等符合频道定位的栏目, 搭配不同的商品进行销售, 丰富了频道播出内容, 也使24小时的直播节目显得更为多元。

十余年来, 东森购物成为这个产业的领头羊, 每一流程完全秉持“东森严选”的精神层层管控, 为消费者权益严格把关, 站在顾客的立场, 满足顾客的需求。EHS东森购物在立足台湾发展之外, 还积极拓展岛外业务, 目前东森购物已经在北美、香港、北京等地开设分支机构, 并计划抢占大陆电视购物的高地。

(二) 富邦MOMO购物台。

富邦媒体科技成立于2004年9月, 2005年1月, 富邦MOMO购物台正式开播。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 MOMO 2台及3台于2008年7月开播, 目前3个全时段购物频道, 每天向全国520万收视用户播送24小时节目。富邦MOMO开台以来销售了多达16万种商品、供货商将近3000家、国内外知名品牌超过2000个, 引自英、美、日、韩等国家的海外独家商品多达2600种, 所有商品皆经过层层审核, 为消费者严格把关。

在质量审核和商品销售系统建设方面, 富邦MOMO通过多种手段力求达到安全无忧。富邦MO-MO完美结合韩国在线运作经验与台湾实际操作流程, 所有线路、设备、连外系统均建立四重备份, 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恒温、恒湿、自动侦烟的机房设计, 安全保存客户订单数据。此外, 为消费者积极投保是富邦MOMO取得消费者信任的重要手段, 富邦MOMO销售的所有商品, 除了由厂商自行投保产品责任险之外, 由购物台额外投保总额1亿元新台币之产品责任险, 充分保障消费者的购物权益。富邦MOMO建台之初就组建了非常专业的人才队伍, 并且结合业界最顶尖的合作伙伴, 组成超过1500人的服务团队, 全方位掌握产业动态及客户需求。除电视购物业务外, MO-MO还积极涉足网络及实体购物等, 开拓多层次购物通路。富邦MOMO还积极拓展岛外事业, 2011年, 富邦MOMO正式进军大陆市场, 富邦歌华购物频道于8月底开播, 借由台湾成功经验与大陆电视购物台交流合作, 迈向亚洲全方位国际化购物平台。

(三) VIVA购物台。

VIVA购物台的前身为富跃购物台。中信集团凭借其资金优势, 并购富跃购物台, 成立全新的VIVA购物台, 以新锐购物频道的姿态抢占购物市场。VIVA购物台于2005年8月开台, 收视用户遍布台湾, 总收视群体约为500万户。VI-VA TV主要销售的产品有女性保养化妆品、天然健康食品、运动健身器材、3C家电用品、精品皮件、珠宝、名表等食、衣、住、用产品, 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生活购物需求。

2007年6月, VIVA TV率先导入“SGS商品检验制度”, 为消费者把关。2008年1月, VIVA TV领先业界推出“SOD随您配”配送服务, 不但快速配达, 更贴心地让顾客选择收货时段, 成为顾客信赖的电视购物频道。

2009年3月, 日本三井物产集团入驻经营, 引进差异化的经营策略, 创造竞争优势。2011年8月, 为进一步拓展台湾市场, 公司更名为“美好家庭购物股份有限公司”, 原经营团队秉持顾客至上的经营宗旨, 持续提供消费者美好的购物经验, 成为“美好购物VIVA TV”营运的重要里程碑。

在电视购物之外, 美好购物VIVA TV另有网站及型录通路, 商品数丰质优, 选购便利, 以“站在顾客的立场思考及行动”的价值观, 不断推出创新的服务。

(四) 森森百货:

森森U-LIFE。森森百货成立于2009年11月2日, 由东森国际以自有资金投资4亿元新台币成立。森森U-LIFE购物频道于2010年1月1日起试播, 目前共开设5个频道, 其中3个频道为直播频道, 2个频道为热销品复播频道。2010年当年营业收入就达到了58亿元新台币。2011年, 森森百货的电视购物业务营业规模达到106亿元新台币, 2012年的销售总额预期达到120亿元新台币。

在森森购物的5个电视频道中, 并没有具体规定频道的专业定位, 而是根据各个频道在系统台排序中附近的频道收视族群来安排节目。5个频道的具体内容划分如表3:

除电视购物业务外, 森森百货还主要经营森森购物网和购物型录业务, 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的购物通路平台。森森百货总经理李登科表示:“森森百货有三个通路, 电视购物最核心, 是营运的航空母舰, 然后是年营收破12亿元新台币的购物网站, 以及发行30万份的购物型录。”

森森购物网与网络原生购物网站有些不同, 12万项商品之中, 有较多比例的日用品和少见的网络商品, 包括钻戒、保健食品、大尺码礼服。另外, 也与其他电视购物业者的网站有些不同, 3C产品较为丰富、旅游产品占据热门销售位置。据李登科介绍, 森森百货特别会卖3C产品, 培养出习惯买高单价商品的消费者, 让森森百货整体客单价逼近3500元新台币, 创造了高营收。

目前, 森森百货在电视购物业务之外, 还在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未来3年, 森森百货将着力发展移动购物终端, 全面升级电视购物的延伸产业链条。

四、台湾电视购物的政策法规

(一) 主管机关与管理体系。

台湾地区十分重视对电视购物产业的管理与相关法律规制的完善。目前, 台湾电视购物产业的主管机关为台湾地区通讯传播委员会 (NCC) , 根据主管机关的规定, 电视购物频道被定性为广告专用频道, 依法不受广告总时长规定的限制。依有线广播电视法第47条规定, 取得有线广播电视系统经营者营运许可的业者, 可以设立广告专用频道, 至于广告专用频道之数量限制, 则由中央主管机关另行规定。台湾地区传播通讯委员会作为主管机关, 要控制播出频道数量, 目前规定的电视购物频道设置播出频道总量为9个, 这一数量已经达到饱和, 目前各大购物台运营执照由前“行政院新闻局”颁发, 有效期为9年。当购物台出现违规运营时, 受到处罚的不是购物台本身, 而是开办该购物台的有线广播电视系统业者。

台湾地区的电视购物频道节目内容的播出要受到多种法规的监管。如果播出节目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或禁止规定, 根据《有线广播电视法》第63条规定, 由地方政府处罚, 如地方政府未能行使职权时, 则由“中央”主管机关为之。有关消费者因电视购物频道之广告而为消费行为所衍生的消费争议, 仍应依各商品或服务之属性, 依《消费者保护法》第43、44、47条规定, 向企业经营者或直辖市、县 (市) 政府消费者保护官申诉, 并回归各自的事业主管机关依其法规处理。例如, 涉及贩卖医疗器材或医疗行为, 违反卫生相关法规 (例如食品卫生管理法、药事法、健康食品管理法、化妆品卫生管理条例等等) , 则由“卫生署”核处托播节目的广告主;如果有广告不实的情形, 则涉及违反公平交易法, 由公平交易委员会处理。

(二) 电视购物的法律规制。

在电视购物的法律法规方面, 台湾地区目前尚无专门针对电视购物的法律法规出台, 但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足以对电视购物的频道准入、内容监管等方面进行制约。在电视购物频道内容的管理方面, 基本内容要按照“广电三法” (《广播电视法》《有线广播电视法》《卫星广播电视法》) 的相关规定来执行。

台湾电视购物产业发展初期, 产品集中于美容、丰胸、增高等领域, 广告也常采用夸大不实的手法, 交易纠纷不断发生。鉴于此, 台湾地区电视购物相关主管机构不断完善相关法规, 如制定或修订了《公平交易法》 (2002年) 、《消费者保护法》 (1994年) 、《食品卫生管理法》 (1998年) 以及《广播电视法》 (2003年修订) 、《卫星广播电视法》 (1999年) 、《有线广播电视法》 (2003年修订) , 成立了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公平交易委员会等机构, 加大了对电视购物经营者的管理力度, 维护了消费者权益和正常的交易秩序。

(三) 法律规制对节目的影响。

因为受到政策法规的限制, 台湾的电视购物节目大多都能严格遵守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 但是也有部分节目为了达到宣传效果打擦边球。具体来看有以下两种情况:

1. 遵守法律规制, 限定节目内容。

电视购物节目要严格遵守政策和法律规定, 进行节目内容的限定。由于目前烟草类、药品类等广告一律不得在购物台播出, 购物台在选择商品时就必须舍弃部分经济利益, 不去触碰与之相关的商品种类。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 夸大宣传也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在节目中不能出现煽动性、夸大不实的宣传, 甚至在购物专家的主持词中也不可以提及具有诱导嫌疑的内容, 不可以使用“最好”“最有效”等具有夸大嫌疑的词汇。

2. 宣传效果为先, 围绕政策底线。

虽然政策法规的规定严格, 但是为了达到宣传效果, 部分节目的制作还是在与政策底线周旋。例如, 在保健食品类节目中, 部分宣传手段会“不自觉”地涉及产品的“疗效”, 出现药物功能的嫌疑。当然, 这些节目目前在台湾严格的节目内容监管体系下一般都会受到严格的处罚, 以先地方、后“中央”的顺序来进行处罚。

五、台湾电视购物节目特征

台湾地区的电视购物节目形态多样, 内容丰富。一般节目长度为30~60分钟不等, 平均每件商品节目长度为40分钟。在全台每天24小时播出的14个购物频道中, 以40分钟为时间节点, 每天就有504档节目面对观众。如此庞大的节目需求, 使得台湾电视购物业不得不走出一条制作轻量化、节目区块化、商品规模化的道路。与大陆电视购物节目相比, 台湾的电视购物节目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 频道战略导向:全面战略与差异化战略并行。

台湾电视购物频道受到通路数量的限制, 不可能进行大范围内容扩张排布, 只能在频道内容上进行战略设计。目前, 拥有较多频道资源的EHS东森购物以及森森U-LIFE都以全面发展战略为前提在集团内部实现内容细分, 5个频道各有侧重。而频道资源较少的MOMO和VIVA则相对集中在时尚女性购物群体, 主打内容的差异化战略。

目前的四大电视购物集团都朝着综合购物的方向发展, 力求全品类发展。以EHS东森购物为例, 目前旗下的5个电视购物频道已经涉足了家居、美妆、健康、旅游、保险、汽车、食品等除医药以外的所有日常销售品门类。

所谓差异化战略, 就是从商品选择、定价机制、促销手段等都尽量“独家化”, 在市场中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位。以VIVA TV为例, 在已经开办的购物频道中, VIVA虽然也向综合购物方向发展, 但是依然紧抓频道固有特色, 以美妆、时尚、家居为主打品类, 以日本商品销售为买点, 凭借其新鲜、实用、低价的销售原则, 对市场进行分众化把握, 目标族群紧盯年轻女性群体。

(二) 节目编排特征:对象化、多元化编排。

随着时代的发展, 电视购物业者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节目内容的编排, 更要考虑节目时段排布、先后顺序等问题, 用巧妙的编排来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关注。目前来看, 台湾电视购物的编排方式呈现出以下几种趋势:

1. 针对不同族群的购买习惯进行编排。

台湾地区男性网民每年在电视购物中消费金额平均为新台币28500元, 而女性则为17000元。而且, 一般男性在电视购物中比较倾向于购买生活用品、3C家电、数码产品等, 而女性则偏重购买服装服饰、美妆健康类产品。考虑到台湾地区的实际社会构成情况, 白天大多数男性要工作, 家庭主妇是电视购物节目的收视主体;晚上男性观众收看电视购物节目数量增加, 且男性往往更具有掌控家庭财政的能力, 可以决定一些大件商品的购买。因此, 白天时段妇女观众多, 售卖商品多以美妆保健、珠宝首饰、服装内衣等女性用品为主;晚间时段7~11点为收视黄金时段, 收视主体扩展为全家人, 因此会适当加入3C产品、家电家具、保险旅游甚至汽车等单价较高的商品。

2. 大时段、多层次、区隔式编排。

目前的台湾电视购物节目主要体现出了大时段化、多层次、对时段进行区隔的编排特征。

所谓大时段编排, 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区段内, 通过对节目顺序的合理布置, 达到在某一时段内的协调统一。以台湾森森购物为例, 选择全天的重要时段进行直播售卖, 如上午10~12点、下午2~4点、晚间8~10点等时段。一般其现场直播节目的板块长度为2小时, 算作一个时间区段, 在这个时间段内, 以考虑收视族群为前提, 选择适合该时段的不同商品搭配销售, 2小时内被切为3个单元, 每个单元40分钟, 通过不同商品的迅速转场, 进行不间断直播。

所谓多层次编排, 是指购物频道对受众进行细分, 针对不同职业、不同经济水平、不同生活需求所推出的编排策略。在全天不同时段里都会推出某一类别的商品, 但考虑到受众层次, 会在各档节目中选择层次不一的商品进行贩售, 保证全天贩售的商品中既有普通百姓可以负担起的实惠商品, 又有追求高品质人士所青睐的商品。季节因素也是节目编排的重要考量因素, 比如在夏天, 往往会以清凉类商品为主要销售对象, 而到了冬季, 则多销售保暖类产品。

(三) 节目元素设置。

1. 演播室设置。

电视购物节目的演播室设置一般较为轻量化。在演播室内, 除灯光和基本舞台是固定设置外, 其他置景元素都采用易于搬运移动的大型喷绘景片, 以及为了展示产品特质所需要的小型特种设备。一般来看, 台湾电视购物节目的演播室分为以下几种:

(1) 实景演播室。日常播出的电视购物节目通常采用常规型演播室搭建, 在同一个演播馆内, 为了实现不同商品的快速转换, 一般要同时搭建起三个商品的主持区, 摄影机在转场瞬间实现机位的转移。实景演播室的主持区通常采用背板+前台的模式, 背景板采用喷绘景片, 配合商品营造购物氛围。前台一般摆放售卖商品及相关资料。有时为了测试产品性能, 还会安装带有给排水和电路的特种试验台。除主舞台以外, 一般的服装等产品还会安排模特在演播室内的走秀舞台区域现场展示, 走秀T台一般为多栏目共用。

(2) 虚拟演播室。为了营造更为逼真的售卖环境, 或者为了展示体量较大或较小的商品, 制作人会采取使用虚拟演播室KEY板的方式来搭建主持区域。电视台美工人员根据商品特性选择适当的场景, 将主持人、模特、厂商代表等置入一个逼真的环境中, 有利于引领观众体验真实的购物状态, 并且可以凸显商品的特点。

(3) 特别演播室。某些商品由于其体积原因或者具有很高的价值, 要进行特别的宣传, 制作人往往会加大置景投入, 对演播室进行扩展, 安装LED屏幕等设备, 为商品打造视觉效果较好的特种舞台。这类舞台一般用于经过特别策划、具有较大商业潜质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商品, 目的是为了凸显产品的重要性, 获得消费者更多的关注, 进而取得更好的销售业绩。

2. 电视制作手段。

作为电视购物节目的必备元素之一, 电视制作手段是购物节目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台湾电视购物节目中常用的电视手段基本以“文、图、声、像”四位一体为主, 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 电视屏幕会被分为商品展示区和信息提示区, 信息提示区主要提供商品的销售编号、品名、售价、付款方式、产品特性等。随着节目的不断推进, 还会出现产品重点信息展示、倒计时条等信息。

除常规信息外, 为了间隔节目节奏, 制作人还会在节目中穿插使用产品图片、预录VCR以及商品字卡, 以强化商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这些VCR通常由厂商制作, 以凸显商品的功效, 在节目中配合购物专家的介绍, 形成强化效果。为了营造节目的火热气氛和抢购的紧张感, 制作人会在节目进行过程中插入时钟摆动的声音以及掌声、喝彩等音效。台湾电视购物节目使用的音乐一般节奏较快, 以外文歌曲为主, 既烘托气氛, 又不喧宾夺主, 不会扰乱观众视听。如此文图声像配合使用, 为节目烘托了气氛, 可以有效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在节目的色调设计方面, 同一购物台通常会采用统一的配色方案来形成包装风格。配合不同的商品, 形成一档节目的整体产品色调风格。

3. 购物专家。

(1) 时刻贴近观众。台湾的电视购物专家大多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普遍为30岁以上, 通过各种生活的历练, 在购物心得、语言控制等方面经验老到。此外, 台湾的购物专家注重树立“观众缘”, 长相不过分美艳, 而是视觉上感觉舒服, 让观众感觉没有距离感, 就好像生活中的朋友。在销售商品的同时, 购物专家也同时在树立个人形象。

(2) 突出主观体验。购物专家要深刻了解每一件售卖商品的特性, 在节目中将商品最大程度地介绍给观众。在节目中, 购物专家要不断强调“我”的存在, 不断强调自己的感官体验、使用感受等。

(3) 注重“眼见为实”。购物专家的一大功能就是要通过现场试验, 体现商品特性的真实, 注重视觉真实的建构与产品功能的对比, 突出本次销售的真实性与实惠程度。购物专家的试验往往都是基于产品的特性, 借助于现代试验器具或生活物品开展小测试, 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 带领观众体验商品的功能特点。

4. 厂商代表:

树立权威形象。厂商代表是电视购物节目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作为由商品生产或代理方提供的销售代表, 厂商代表既要立足厂商利益, 与购物专家一唱一和, 又要立足消费者利益, 为消费者见证、试验商品, 吸引消费者购买。厂商代表代表着在本产品销售领域内的权威形象, 是消费者了解和掌握商品基本特性、使用方法、产品特点的直接信源。目前, 台湾电视购物节目中已经形成了一批百姓信赖的知名度较高的厂商代表。

5. 购物模特:

打造视觉吸引。电视购物节目的精彩呈现, 离不开购物模特们的努力。让人眼前一亮的电视模特们, 往往可以给商品增色不少, 更能调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电视购物模特相比于普通模特而言, 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 基本的身体素质。为了配合各类商品的展示, 电视购物模特要具备一般模特一样的优秀身体素质, 身材匀称、五官端正、长相具备观众缘。

(2) 良好的适应能力。因为电视购物要展示的商品多种多样, 包含了衣食住行等各个门类, 模特要兼具各类不同商品的展示要点, 在走秀中更好地适应商品特性, 展现商品最吸引人的地方。

(3) 优秀的表演能力。不同于一般模特走秀, 电视购物模特要通过表演的方式, 把商品的优点和特点表现出来, 需要模特自己设计动作和表情等, 以此来烘托商品售卖的气氛。

目前, 台湾的电视购物频道都有能够较好适应本频道需求的模特队伍, 部分模特已经在观众中树立起了良好的个人形象。

6. 节目道具。

在电视购物节目中, 往往会出现很多为了配合节目进行而选用的道具。台湾电视购物的一大特点就是道具丰富而切题, 能够较好地衬托商品的特质。比如在节目中广泛使用的字卡, 用于呈现关键信息;试验器具用于向消费者展示产品的真实性;环境道具, 用于烘托现场气氛。如森森购物在销售某球星品牌箱包时就曾在现场搭建了小型篮球场。此外, 为了展示床品的特性, 往往会在演播室内安装卧室场景。目前, 群众演员也广泛充当电视购物节目中的“道具”, 尤其常见于食品类节目的试吃等环节。

(四) 呈现策略:多层信息体现核心诉求。

电视购物的核心诉求是实现较高的消费达成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从节目策划到节目进行过程, 制作人要通过多层次的信息呈现来体现其核心诉求。其一, 强化表层信息, 将主要信息直接展示于屏幕之上, 如商品的外观、使用方法、售价、适用人群等;其二, 放大核心信息, 通过购物专家等不断渗透, 如促销手段、产品功效等, 通过现场的演示实验等, 突出介绍产品的效能, 以实际操作来放大所要宣传的产品信息;其三, 传递深层信息, 通过综合手段向消费者传达, 如演播室布置、短片制作、镜头语言的运用等, 通过综合销售实力的展示, 让消费者产生信赖感, 进而产生购买冲动。

目前, 为了进一步与新技术融合, 电视购物节目与网络、移动终端的购物行为融合逐渐加深。在不少电视购物节目中, 购物专家会反复强调记住商品编号, 在网络或者移动终端皆可订购, 速度快捷又无须等待。这也是台湾电视购物多层次行销拓展市场的极好例证。

六、台湾电视购物节目竞争策略与发展趋势

(一) 竞争策略。

台湾电视购物产业长期以来经过市场的淘洗, 已经逐步形成了日趋稳定的市场格局。电视购物与实体购物互相影响、有机融合, 形成了一个形态多样、内容丰富、手段多元的综合购物产业链。

1. 明确差异定位, 强化经营力。

目前台湾的电视购物频道已经在差异化经营的道路上迈出了很大步伐。以美妆时尚产品为主营的VIVA、以个人护理为品牌的富邦MOMO, 都是在日渐丰富产品种类的同时抓好经营主体, 以求形成与其他频道差异明显的经营策略, 成为在某一领域的“销售权威”。

2. 注重频道建设, 形成品牌力。

购物台的竞争点主要与产品的选择、节目的包装、手段的调用、购物专家的风格以及镜头语言的运用风格等有关。只有各个方面综合运用得当, 才能够实现频道品牌效益的最大化。台湾的电视购物频道十分注重频道品牌建设, 在节目的安排、商品的分类、购物专家的搭配等方面都会针对频道形象有所侧重, 为频道的整体形象建设综合运用各种元素。

3. 加强品质监管, 提升产品力。

鉴于电视购物曾经遭遇的严重诚信危机, 现在的电视购物业者十分注重产品质量的监管。从产品的选择开发开始, 购物台商品部门就会与厂商展开全面的产品认证检查, 确保销售的产品都能经得起消费者的检验。除在商品开发前端进行品质监管外, 现在通行的做法还有为商品投保、提高退换效率等, 在节目中还会突出强化产品通过质检体系认证等元素, 在销售全程保证商品品质。

(二) 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和支付手段的迅速更新, 电视购物呈现出了轻量化、移动化、实时化发展趋势, 主要体现如下:

1. 开发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的发展为电视购物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 消费者获知销售商品的时间、代号等信息后, 除电话订货外, 也可以直接在电视购物台的移动终端进行商品的信息查询与订购。目前东森购物等已经相继开发了移动购物终端, 为迎接移动购物时代来临, 注重创新的东森购物推出了“ETMall东森购物行动商城”, 用户通过下载“ETMall东森购物行动商城”APP, 即可通过智能手机、i Pad, 轻按屏幕即可完成购物。“ETMall东森购物行动商城”APP, 每日提供即时优惠商品资讯, 让消费者随时随地购物。

2. 虚实通路结合。

台湾电视购物产业已经打破了固有的“电视直销+专柜销售”的产业模式, 电视购物业者已经开始逐步走出屏幕走向实体购物。例如MOMO购物台不仅注重频道的发展, 也在台湾开设了多家MOMO药妆店, 配合电视频道和富邦MOMO购物网进行产品的宣传和销售。这并不是电视购物向实体购物的“妥协”, 而是电视购物打造全方位购物产业链的有效尝试。电视购物打造虚拟购物平台, 实体购物弥补虚拟平台产品体验感不足的缺憾, 这也是对于电视购物频道发展的有效促进。目前MO-MO在台北忠孝东路开设的综合购物中心已经鸣锣开张, VIVA等越来越多的电视购物企业也开始逐步涉足实体购物。

3. 发展交互购物。

EHS东森购物与中华电信于2009年11月正式宣布双方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互动购物服务, 用户在手机、电脑及电视终端界面只要“One Click”就可以实现与电视购物频道互动的购物体验。中华电信MOD及3G Smart Phone手机用户可使用随选 (On Demand) 方式, 完全不受时空限制, 可以任意点选、浏览、购买最夯之推荐商品, 打破了以往电视购物频道单向播送、消费者被动接受的形式, 用户只要输入888就能进入EHS东森购物商城, 并采取随选 (On Demand) 方式, 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商品, 无须再苦等自己喜欢的商品在电视上重播, 做到了与消费者即时互动, 将购物主导权交还给消费者。

4. 打造独家品牌。

品牌是行销之本, 电视购物作为一种视觉化的行销, 更要注重品牌的力量。随着电视购物产业链的日趋完善, 品牌的打造也成为电视购物节目的题中应有之义。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以电视购物节目为主要销售平台, 在屏幕上形成热销品牌。如森森购物独家经营的某品牌女士内衣, 仅在电视上销售, 由于其质量上乘且价格较低, 迅速聚拢人气, 成为热销品牌, 产品经过多轮播出, 不断更新换代, 已经形成了依靠屏幕生存的内衣品牌, 销量在40分钟直播内就可达到上千组。产品的品牌效应积累, 也会为频道品牌的树立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

5. 完善服务体验。

台湾电视综艺节目之现状解析 篇6

如果说“台湾综艺节目影响了80后一整代人”, 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在过去的十年里, 几乎每个大学生寝室里, 都出现过全宿舍围观《康熙来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全民大焖锅》、《大学生了没》的盛况。相对于当时大陆综艺节目以“寓教于乐”为目的, 台湾综艺的尺度、话题都让人欲罢不能。时至今日, 很多大陆年轻人能够嗲嗲地说几句“台湾腔”, 模仿几句台语, 或者是唱几句闽南语歌曲,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源自于台湾综艺节目的影响力。

在当时, 《康熙来了》带着一股“痞气十足”的台湾综艺节目的风格, 横扫两岸同类访谈类节目。小S凭借大胆的作风和语言, 成为了当时独具风格的主持人。而蔡康永身上混合着书香气息与世俗感, 时而语重心长, 时而风趣幽默。在蔡康永与小S的组合下, 《康熙来了》长久以来长居台湾综艺节目收视冠军。

二、台湾综艺节目的现状

1. 节目停播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第一次叫停, 可视为台湾综艺节目走下坡的分水岭。吴宗宪的风格老化, 阿雅去国外留学, 杨丞琳又难担大任。《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收视率曾经一路低至0.5, 令制作单位心灰意冷。据台湾TVBS新闻台报道, 近一个月来台湾就有将近10档节目停播。有记者16日对话台湾资深媒体人郑伟柏, 对方直言, 台湾综艺圈“三王一后” (即张菲、张小燕、胡瓜和吴宗宪) 无法满足现代年轻人的口味, 电视台太多瓜分收视, 以及综艺制作团队出走大陆, 都让台湾综艺陷入瓶颈。台湾综艺圈的三王一后时代的终结, 伴随着大批人才到大陆来捞金, 曾经风光一时的台湾综艺圈已经崩塌一大半。

2. 节目改版

由于台湾的综艺节目无法满足观众, 为了驳回收视, 因此不少节目开始改版。一度很火的《全民大焖锅》, 由于数次涉及政治因素, 已经多次经历了重播、复播和改版。而备受家庭主妇喜欢的《型男大主厨》实际也摈弃了其最初的“型男”定位, 开始变换着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甚至学习大陆的《爸爸去哪儿》推出了“我的小孩会买菜”之系列。但无论这些节目怎样改版, 收视率却依然大不如从前。

3. 观众转看大陆节目

据业内人士透露, 台湾中天电视台以每集10万元新台币的价格购买下了大陆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2》的播出版权, 在台湾收视率极高。另外TVBS有意买下《中国梦之声》, 八大也在考虑《我是歌手2》。除此之外, 《爸爸去哪儿》也成为台湾年轻人口中议论的话题, 《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这些节目都在网络上有了一定的点击率。

三、台湾综艺节目现状之原因分析

1. 话题缺乏创新

如果认真回看《康熙来了》、《国光帮帮忙》、《小燕有约》、《一袋女王》等这些节目近年来的节目表, 就不难发现每档节目都会有重复的话题, 素颜、卸妆、夫妻吵架、翻女星包包几乎成为台湾综艺节目流行的四大话题。夫妻吵架这一普通的话题, 几乎台湾每个节目都做过。并且据统计, 素颜这一主题几乎上过台湾八万个节目。而台湾的综艺节目大多数都是谈话类节目, 就算有再多的艺人, 也难以避免同一个故事会出现在不同的节目中。例如寇乃馨和她老公的故事, 就基本在每个节目中都会同样讲一遍。

2. 资金不足

令台湾红极一时的综艺节目一落千丈的原因是台湾本身的影视产业畸形发展造成的。由于台湾的电视台太多而且良莠不齐, 广告收益被瓜分, 才会造成《康熙来了》这样的王牌节目面临着没钱请大牌上节目的困境。跟大陆相比, 如果大陆电视台看中国外某档节目, 就可以花钱买来版权自己拍摄, 而台湾电视业却没有这样的资金实力, 因此观众只能选择去网上看大陆的节目, 导致自己的收视率一步步降低。

3. 人才进军大陆

随着大陆综艺节目的兴起, 主持人和通告艺人们都纷纷进军大陆捞金, 甚至连制作人也开始转型离职。因此台湾综艺节目在人才留守上出现了重大的缺口。欧弟就是一个很成功的典型, 当年他在台湾发展自己的歌唱事业并不如意, 随后来到大陆加盟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 凭着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很快赢得了大量的粉丝。这些艺人出走大陆, 不仅仅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而是有了更大的舞台和发展空间。

摘要:台湾综艺节目在大陆很多80后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已故艺人高凌风曾经说过“大陆综艺至少落后台湾综艺二十年”, 这段话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是两岸电视人的共识。然而, 在短短几年时间, 两者之间已经悄然经历了一场身份互换。如今, 不仅大陆观众不再苦苦等待网络更新《康熙来了》,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这些曾经让观众痴迷的节目, 就连台湾人也不为自己的综艺节目买单, 因为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 就是《中国好声音》和《爸爸去哪儿》等等。台湾的综艺节目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本文就将探索现在台湾综艺节目的现状及其原因。

关键词:综艺节目,台湾,现状

参考文献

[1]胡志峰, 电视审美文化论[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

[2]刘友芝, 现代传媒新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台湾有线电视的发展概览及其思考 篇7

一、台湾有线电视的发展历程

(一) “社区共同天线”的产生与发展

台湾有线电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社区共同天线”。所谓“社区共同天线”, 是在收视无线电波不良的地区 (如台湾的一些受高山地形阻隔的乡镇地区, 以及高楼大厦林立的都市地区) , 由共同天线经营业者在邻近地势较高的地方设立接收天线, 以同轴电缆增力传输给用户的电视机, 由用户负担接线费用及每月向业者缴付服务费用, 业者则负担传输线路架设及维修的责任。[2]“社区共同天线”设立的根本目的, 在于改善台湾“老三台”无线电波收视不良的情况, 因此, 除了转播“老三台”的电视节目之外, “社区共同天线”并不播送其他节目。最早的“社区共同天线”建于1969年, 服务范围仅覆盖台湾花莲丰滨的大约五百个住户, 到1971年前后, 在台中大甲、龙井、清水一带, 也出现了小区域性的共同天线系统[3], 越来越多的专业经营者介入这一市场。及至1979年, 台湾制定《共同天线电视设备设立办法》, 确立了“社区共同天线”的合法地位, 将台湾有线电视引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二) “第四台”的产生与发展

在“社区共同天线”不断壮大之时, 台湾有线电视系统的另一个重要代表———“第四台”也逐渐发展起来。[3]所谓的“第四台”, 是“利用录放影机, 加装线路送入一般性住户, 经由电视接收机或其他类似机具, 供人直接收视或收听……由于是从电视备用之第四频道接收, 在台湾俗称‘第四频道’, 又因为其俨然形成三台之外的‘第四台’, 故又习称‘第四台’。”[4]“第四台”不受“《共同天线电视设备设立办法》”的约束, 也不承担转播台湾“老三台”电视节目的责任, 主要是透过卫星天线, 接收邻近地区的电视台节目 (包括日本NHK高水准的各类节目) , 以及播放各式录影带 (包括大量侵权录影带、非法的限制级影片、色情片等) ;1981年台湾股市狂飙时期, “第四台”扩增股市资讯频道;1988年, 汉城奥运会召开时, “第四台”公开促销收看汉城奥运会, 提供比“老三台”更优质的赛事报道;1990年, 台湾地区有多家“台湾民主有线电视台” (简称为“民主台”[5]) 相继成立, 这些“民主台”与一般“第四台”的最大差异, 就在于节目以民进党的政治理念为主要诉求, 较少播出色情节目, 并且多体现地区性和社区性的特色。“第四台”多姿多彩的节目形态, 一改台湾“老三台”新闻节目意识形态挂帅、娱乐节目单调乏味的电视风格, 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多样性的收视需求, 从而为“第四台”在台湾社会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截止1983年底, 据估计由台北至高雄共有二百三十至三百家“第四台”业者, 台湾地区“第四台”的观众至少有一百二十万人;[6]而到1992年, 台湾地区的“第四台”业者估计应有四、五百家之多, 订户则在五十万左右, 大概有两百多万“第四台”的观众遍布于台湾各地区。[7]

“第四台”与“社区共同天线”最大的不同在于, ”、“《共同天线电视设备设立办法》”为“社区共同天线”的发展和管理提供了法源基础, 而“第四台”在发展之初, 并无相关法律可作为管理的依据, 直至1982年所谓“《广播电视法》”修正公布, 才开始将非法架设播放系统纳入管理, 而此时, 属于非法身份的“第四台”已从暴利经营中站稳了脚跟, [8]并且产生了诸如侵害著作权、传播色情文化、触犯所谓“《刑法》”等严重的“第四台”问题, 各界要求取缔“第四台”的呼声越来越高。

台湾新闻主管部门对“第四台”采取的取缔措施, 主要是剪线、没收器材。从1983年到1986年, 新闻主管部门共实施了六次“顺风专案”剪线工作;1987年“解严”之后, 不再执行“顺风专案”, 改以平常性、机动性的取缔工作。新闻主管部门的多次整顿行动, 虽然能使“第四台”一时收敛, 但却无法彻底整治, 因为非法“第四台”在同新闻主管部门的长期周旋之中, 积攒了丰富的斗争经验, 常常是新闻主管部门刚剪断传输线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被剪的线再接回去。新闻主管部门的不断取缔, 反而使得非法的“第四台”“春风吹又生”, 并渐起“燎原之势”。为了彻底解决“第四台”的非法经营问题, 台湾当局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多方努力探讨开放有线电视市场的可行性问题:1989年5月, 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开放有线电视;1990年3月23日成立有线电视法起草小组;同年“《有线电视法草案》”出炉, 草案中的一区一家经营上限条文引起强烈争议;1991年3月, 当局将“有线电视法”的立法与非法“第四台”的取缔并列为中美著作权保护咨商的重要议题;[9]1991年6月, 新闻主管部门广电处积极规划《第四台合法暂行条例》, 准备将放置了20余年的“第四台”问题釜底抽薪彻底解决;[10]1993年7月, 台湾所谓“《有线电视法》”终于在台湾立法主管部门三读通过, 拉开了长期处于“地下”经营状态的“第四台”走向合法化发展的序幕。

(三) 有线电视的合法化经营

依照所谓“《有线电视法》”的相关规定, 台湾当局于1993年11月, 开放610家既有的系统业者 (包括“第四台”和“社会共同天线”) 登记为过渡性质的“有线电视节目播送系统业者”。[11]之后新闻主管部门将有线电视经营区域划分为51个区, 要求每区至多存在5家业者, 并设置2亿元资本额的申请资格限制, [12]迫使这610家系统业者进行整合淘汰, 至1994年10月1日正式受理有线电视系统申设登记时, 台湾地区只剩209件申请案, 后几经审核, 截至1996年3月中旬, 共有70多家获得正式的筹设许可和监管。1998年5月13日, 基隆市吉隆有线电视公司获得了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台湾第一张《有线电视系统经营者执照》 (执照编号:有线视全字第001号, 营运范围是基隆市全区) , 成为台湾第一家合法经营的有线电视公司。[13]“吉隆”的正式开播, 标志着非法的“第四台”已由合法的、企业化经营的有线电视公司所取代。

从1993年通过所谓“《有线电视法》”到1998年出现第一家合法经营的有线电视公司, 这一段有线电视合法化的过程中, 台湾有线电视的市场普及率从50%迅速增加到79% (参见图一[14]:1991-1998年度台湾有线电视市场普及率) 。换言之, 台湾每五个家庭中, 即有四个家庭已装设有线电视系统。

二、台湾有线电视市场开放经营之后的生态影响

台湾有线电视的迅速普及给整个电视产业生态所带来的变化是根本性和全面性的。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 就是改变了一直以来只有无线电视台的电视环境, 将台湾电视整体环境带向了“多频道电视的时代”:不仅电视频道的数量众多, 而且类型丰富。有学者以1997年的台湾普通观众可接收到的频道为例, 对当时台湾的“多频道环境”进行了粗略统计, 结果显示, 台湾稍具规模并有自制节目能力的130多家频道商所提供的节目类型中, 约20%为综合性频道、电影频道约占15%、10%为新闻频道、体育类频道占10%、日语频道约占5%、资讯/知识类频道约占5%、MTV/音乐频道占5%、祖国大陆卫星频道约占5%、休闲旅游频道约占3%、卡通频道约占2%, 特殊小众频道 (如地方性节目、宗教性节目、购物频道与成人节目等) 亦占约5%左右。[15]

多频道的海量精彩电视节目, 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选择收看有线电视节目, 有线电视的平均收视由1994年的0.65小时激增至1.02小时 (详见表一) , 而无线电视的平均收视则相应地由1.52小时锐减到1.06小时 (详见表一) , 无线电视观众大面积流失。其结果是, 曾经“风光无限”的“老三台”告别了自1988年以来广告收入年年攀升的辉煌时代, 开始出现广告收入急剧下滑的现象, 仅到1996年, “老三台”在黄金时段 (19:00-23:00) 的广告收入就损失了三成左右。[16]

尤其是1998年出现第一家合法经营的有线电视公司以后, 台湾有线电视更是踏上了合法、正规化的发展快车道。截至2006年6月底, 台湾地区51个经营区中, 有63家分区经营的有线电视系统业者、4家有线播送系统, 共计67家业者为全台4, 489, 301订户提供服务。[18]其中的24家由独立系统业者拥有, 其余43家有线电视系统业者被东森集团、中嘉集团、台湾宽频通讯顾问、富洋媒体科技和台湾基础网路集团这五大多系统经营集团 (multiple system operator, MSO) 掌控 (详见表二:台湾有线电视系统业者、收视户数分布情形) 。除了67家有线电视系统经营业者[19]之外, 台湾有线电视产业业者还包括多家频道供应商。[20]它们共同为台湾有线电视订户提供了近百个有线电视频道。[21]历经多年来的激烈竞争与排名更替, 目前台湾前八大有线电视频道业者为东森、三立、八大、纬来、中天、TVBS、卫视及年代。而就2005年各大电视台市场占有率而言, 东森市场占有率为15.13%、三立为14.34%, 为前二大业者。[22]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 自2006年底, 台湾的前三大有线电视系统经营集团———东森集团、中嘉集团、台湾宽频公司, 分别由Carlyle Group, MBK, Macquarie Media Group三家外国传媒集团掌控。对于这一现实变动, 有学者认为:外资掌控是否会影响台湾有线电视市场的运作机制, 仍有待观察, 目前还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23]

但能够确定的事实是, 有线电视合法化之后所产生的众多系统经营业者和频道供应商, 一方面为台湾有线电视发展注入了竞争的活力, 推动了台湾有线电视市场普及率和广告收入的迅速扩展;而另一方面, 众多业者的存在, 也为台湾有线电视带来了过度竞争的恶果———节目同质化、唯收视率、八卦化、低俗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并随着近年来台湾整体电视产业和媒体产业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而愈形恶化。而台湾有线电视深陷竞争无序、乱象丛生的发展困局无法自拔的现实, 又反过来加剧了台湾整体的“媒体乱象”, 成为了社会乱源之一。

三、关于台湾有线电视发展历程的思考

从“社区共同天线”到“第四台”再到合法化的有线电视, 台湾有线电视走过了一条曲折而漫长的发展路径, 产生了一些独特的景致, 为我们了解台湾电视媒体产业环境和发展特性拓展了思考的空间。

(一) “第四台”的崛起原因

“第四台”是台湾电视传媒行业发展的独特产物, 它的崛起与台湾的社会需求、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地下经济及现实政治等因素休戚相关。台湾当局对电波资源采取严格管控政策, 全台只有中视、台视和华视三家电视台, 而“老三台”的电视节目一直以来广受诟病。及至1980年代, 台湾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民众每年花费在“娱乐消遣教育及文化服务费”上的支出较1950年代翻了一倍, [25]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电视节目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 为“第四台”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内在驱动力。而彼时台湾电子工业技术的发展, 为彩色电视机的普及, 与同轴电缆线、强波器、分支器等“第四台”系统基本构件的供应, 提供了现实的硬件基础;庞大的地下盗版录影带工业的发展, 也为“第四台”提供了充足的软件支持。此外, 台湾于1982年6月7日才修正公布所谓“《广播电视法》”, 开始将非法架设播放系统纳入管理, 在此之前, 这种行为“无法可管”, 客观上也助纣了“第四台”的迅速蔓延。

(二) 有线电视非法存在的原因

台湾有线电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作为地下媒体非法存在并蓬勃发展, 这种奇特现象颇费思量。一方面, 台湾当局垄断了无线电波资源, “老三台”分别被政、党、军三方力量管控 (从股权结构来看, 台视的最大股东是“台湾省政府”;国民党党营资本则占到中视总资产的近七成;而华视被军方操纵近八成的控制权) , 在这种政策背景之下, “第四台”不被赋予合法身份“合情合理”。另一方面, “第四台”既然属于非法, 那么按理就应该被严令禁止和坚决取缔, 但实际上, 台湾当局对待“第四台”的态度则是非常耐人寻味。取缔“第四台”的法律直到1982年才出台, 此后台湾当局虽先后进行了多次整顿工作, 投入了逐年倍增的取缔预算 (1990年-1991年投入346万元, 1992年激增至750万元[26]) , 但实际收效甚微, 反而让非法“第四台”在“全省”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彼时, 对待传媒一贯采取高压控管政策的台湾当局, 何以如此监管无力?我们不妨从另一个侧面来窥探究竟。台湾“第四台”业者在非法的发展过程中自组了行业联谊会, 一般以“区”为主, 如“台北市北区第四台联谊会”, 按业者营业规模, 分大中小户缴交会费, 金额多为每月数万元, 这笔款项多用在公共关系上, 打点的对象包括议员、地方主管机关、警方和黑道份子, 以换取安然无恙的生存空间。[27]如此, 就不难理解:台湾当局稽查人员与“第四台”业者为什么会上演一幕又一幕“剪线、接线;剪线、接线;再剪, 再接”的“猫抓老鼠”式游戏;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台湾当局花大价钱投入的取缔整顿工作反而对“第四台”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局固然不愿也不会给予“第四台”合法地位, 但实际上, 当局对于“第四台”也“并不真正想管 (就是想管也不想彻底管) , 或许是想将‘第四台’作为在国家机器意识形态严密管制及全面垄断广电资源之外的一个安全活瓣”[28], 这在客观上给非法“第四台”营造出了生存的空间———夹缝般的生存空间;而广大的“第四台”业者为了“一线生机”, 必然会“全力以赴”, “上下打点”, 各级监管人员则“心领神会”、“左右逢源”、“上行下效”:一个庞大而无形的寻租空间由此形成。

(三) 有线电视合法化改造的社会动因

在晚于第一家非法“第四台”成立 (1969年) 20余年的1990年代, 台湾有线电视的合法化改造才终于全面展开, 这与彼时台湾独特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联。1988年台湾报禁解除之后, “电子媒体的解禁”成为社会共识:“第四台”业者一直被威权压抑的身份诉求, 随着政治与报禁的解除喷涌而出;反对派已获得合法政党身份, 在民主选举的政治逻辑之下, 必然要求属下的“民主台”由“地下”经营走上选举的前台, 进入每一个选民的视野当中;普通民众自是要求满足长久以来被忽视的信息需求, 践行过去被损害的接近使用媒介的平等机会;社会精英层则将开放电波资源, 视为破除媒体垄断、顺应民间需求、构建公共领域的应然之举。即便当局有千般不愿, 此时也不得不筹谋规划电波资源的开放事宜, 并逐步付诸实践:拟订并通过所谓“《有线电视法》”、推行有线电视合法化工作, 向民间开放第四家无线电视台的申设工作、完成所谓“《公共电视法》”, 先后创建第四家无线电视台———“民视”和第五家无线电视台———公共电视台等, 都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四) 有线电视合法化之后的乱象根源

台湾电视剧 篇8

台湾拥有100多个电视频道, 选举期间政论节目更是多达30几个, 且收视率极高, 这不能不说是台湾特殊的政治和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如《2100全民开讲》、《大话新闻》、《文茜小妹大》、《头家来开讲》以及《新闻夜总会》等政论节目皆为当地人所熟知, 其中TVBS由李涛主持的《2100全民开讲》开台湾政论节目之先河。1994年省长首次民选后, 李涛推出《选举大家谈》, 成功地将地下电台的声音转化到有线电视, 因此产生《2100全民开讲》, 创下TVBS收视高峰。[1]《2100全民开讲》开电视议论政治之风气, 又由于其制作成本低廉, 各电视台皆模仿之, 于是台湾政论节目呈“遍地开花”之势。当然越临近大选, 节目数量就越多, 节目中的辩论越是激烈, 而且这些政论节目的颜色越分明, 简直就是在电视上演蓝绿大战。这些节目中都有开放观众call-in表达意见, 似乎成了观众自由表达的民主论坛, 实则不然。

一、政论节目的主持人本身有自己的政党倾向

一位资深制作人提到台湾政论节目时曾慨叹, 除了外星人, 连外国人都看得出这些主持人的政党倾向。像李涛主持的《2100全民开讲》、李艳秋主持的《新闻夜总会》、陈文茜的《文茜小妹大》等一般被认为是偏蓝的节目, 而郑鸿仪主持的《大话新闻》、胡婉玲主持的《头家来开讲》则是偏绿的节目。这些节目的颜色区分尚且如此明确, 何况是其主持人呢?由主持人在节目中所选的议题以及所选来宾, 明显可以看出其政党倾向, 尤其是选举年, 更是立场鲜明, 像渔夫主持的《渔夫报道》始终为陈水扁站台, 挺扁色彩显露无遗, 赵少康的《新闻骇客》、汪笨湖的《台湾心声》等众多节目也都毫无色彩模糊地带。在政论节目中, 虽然有来宾的点评, 有call-in观众的参与, 主持人仍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持人掌握着节目进行的节奏, 引导来宾进行话题的讨论, 还有对call-in观众问题的处理, 另外有的主持人自己还会参与讨论, 发表自己对议题的看法, 比如, 陈文茜在主持《文茜小妹大》的时候, 就议题进行分析时经常说出自己的见解, 由此可见, 主持人的政党倾向与节目的颜色走向是密不可分的。因此, 这些节目表面上呈现的仅仅是“假平衡”、“假民主”而已, 就如我们在偏蓝节目中听到支持蓝营的言论比较多, 而偏绿的节目支持绿营的言论多一样。

二、议题单一狭隘, 大多与选举、人事权力斗争等政治问题有关

政论节目主要是以讨论公共事务和政治议题为主, 而台湾政论节目的现状, 则往往是选举动向、政治斗争的题材远远大于公共政策的探讨, 尤其是适逢选举年, 似乎政治成了唯一的关注点, 呈现出政治议题的单一狭隘性。而国家施政、公共政策却很少被涉及, 比如教育、民生、医疗等和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就很少出现在节目中。就是对政治议题的分析来看也不够深入, 它不是对政治人物政策的诠释、政见的探讨, 而是聚焦在政治人物的互动和政党斗争上, 节目中充斥着对政治人物的争议或是丑陋、黑暗的花边新闻, 甚至是把政治人物拿来娱乐。可以说政论节目对时事政治的分析更加注重其娱乐价值, 像《新闻夜总会》等节目的来宾或主持人, 就经常以戏谑的口吻讨论政治议题, 或是对事件的当事人进行评论, 把娱乐元素运用得大胆且夸张。

另外, 由于台湾蓝绿对立、壁垒分明的政治环境, 政论节目也有各自的政党倾向, 不是挺蓝, 就是挺绿, 多元声音难以听到, 仅有形式化与公平的假象。政治环境使然, 观众也相应的分成了蓝团和绿团, 正如政论节目资深制作人王伟芳所言, 节目取材模式以及来宾选择要符合观众胃口, 内容就一定要猛力攻击敌对立场政党的作为, 最后就沦为口水泛滥现象, 真理本应是越辩越明的, 在台湾却成了越辩越乱。还曾出现政治环境越是动荡, 政论节目的收视率越高的现象, 这也是由媒体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商业利益的驱使所决定的, 收视率乃是生存之道。台湾的电视频道多, 节目多, 造成市场破碎化。中正大学传播学系教授管中祥认为, 各节目为抢夺利润、巩固收视率, 倾向以偏激言论挑起消费者的强烈偏好, 才会造成蓝绿严重分化。[2]这样, 动荡的政治环境与畸形的市场发展成了恶性循环。例如, 2005年的10月, 民进党立委宣布禁止参加《2100全民开讲》之后, 《2100全民开讲》就一改以前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和台联党“立委”排排坐的“假平衡”模式, 而是邀请多名倾蓝和一两位倾绿的来宾, 大有把那一两位倾绿人士当作炮灰之意, 为观众上演批斗大会。因此, 台湾电视政论节目已经丧失了民主该有的, 通过协商讨论产生共识, 从而产生或影响政治决策的意义。

除此之外, 有的节目主持人还故意操纵话题讨论的走向, 以营造冲突对立的氛围, 增加节目的可看性。甚至在节目中还会出现大打出手的场面, 相信台湾的观众对此已是见怪不怪了。2006年8月, 在参加民视的《头家来开讲》节目时, 参与讨论的红衫军激进人士林正杰, 因发言被金恒炜打断, 两人发生口角之争, 林正杰竟然起身掌掴金恒炜, 暴力画面随着节目的播出展现在观众的面前。[3]台湾电视政论节目过度强调冲突基础, 以形成对立的戏剧紧张, 无法使公共意见多元性存在。它不但没有扮演好民主的公共论坛角色, 引导公众进行积极的讨论, 只是一味追求对立, 使沟通无法进行, 造成了语言暴力、社会乱像, 对民主是一种重挫。

可以说在民众对公共议题越来越关心的情况下, 台湾政论节目是有机会成为人民积极参与、反映民意的“公共论坛”的, 然而在台湾市场畸形的发展情况下, 政论节目并没有真正面对公共事务, 它只是在口水纷飞中消磨了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热情。

三、“名嘴”现象, 少数人垄断发言权

政治评论员、立委、资深的媒体工作者是政论节目的主要来宾, 一般来说是比较固定的。个别来宾的重复率非常高, 甚至有的来宾观众每天都可以看到, 因为他们会接受不同电视台的邀请上节目, 这些经常参加政论节目的专家来宾深受电视台的欢迎, 他们擅长分析、点评、滔滔不绝的演讲。政党来宾上节目可以增加曝光率, 助长声势, 为选举助威。我们分析来宾的属性就可以看出, 2005年 (选前) 政论节目的主要来宾为:立法委员:36.7%、媒体记者:23.2%、学者专家:8.7%、政党代表:8.1%、其他:5%以下;2006年, 立法委员:20.3%, 媒体人:19.5%, 学者专家:10.6%, 政党代表:9.4%, 其他:5%以下。[4]其中, 立法委员占了多数, 其身份或是言论都代表了所属政党的立场或意识形态。在选举期间, 这些被称作电子民主论坛的政论节目不过是成了政党竞逐、运作政治席次的场所, 政论已经沦为党同伐异的工具, 因此, 谈话节目公共论坛已经成为供某些特定人物利用的场所, 政治人物、记者和评论家等已经代替了人民在公共论坛发言。

政论谈话节目并非是台湾独有的, 但“名嘴”现象却是台湾的“特产”。政论节目养活了一批“名嘴”, 不少人开始以政论节目为生。他们中有的与政党关系密切, 慢慢地成为了政党立场的代言人, 定期上节目, 为特定的政治利益摇旗呐喊。虽然不一定有足够的政治学背景, 但是他们却能以权威的形象分析时事新闻, 变成政治评论家, 甚至是什么都懂的专家。在一个民主社会, 人人都应该有发表意见的自由, 而这些少数的所谓“名嘴”却垄断了发言权。对于国内电视新闻台普遍以“名嘴”负责评论时事, 管中祥指出, 关于地方选举的议题, 有些“名嘴”甚至不曾到地方走过, 光是待在台北就能评论, 在新闻媒体而言也是相当奇怪的现象。[5]于是, 观众每天打开电视, 都可以看见这些固定的人在讨论、批判政治, 极尽夸夸其谈之能事。当然, 也有不少老牌的“名嘴”德高望重, 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评论家, 如李敖、陈文茜、胡忠信等。然而大多数还是没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 只是火上浇油、煽风点火, 有的借上节目之便, 爆料所谓的内幕、小道消息, 即“爆料文化”来收拢观众, 提高收视率, 增加知名度。这种行为只会加深蓝绿对峙、增长仇恨, 对民主发展毫无益处。

四、call-in环节也经过重重设置, call-in观众并不自由

政论节目中的观众call-in环节由地下电台的call-in借鉴而来, 在戒严的政治环境下, 由于政府对言论的严格控制, 涉及较敏感政治话题的党外政论节目无法在电视上正常播出, 地下电台call-in节目便顺应而生, 并引发了call-in的热潮, 后由李涛移植到他所主持的节目《李涛广场》中, 即《2100全民开讲》的前身, 由此, 叩应性政论节目流行开来, 并深受观众喜爱。与传统的谈话节目比较起来, call-in的魅力在于它制造了电视与观众亲密的假象, 使观众有完整参与的感觉, 满足观众发泄其意见的欲望, 使得一个长期被传播媒介压迫的受众也有发言机会, 提供其与貌似遥不可及的名人直接而亲密的谈话, 来制造电视完全开放的假象, 增加电视的诚实和可信赖感。[6]但是, 我们不应该被假象所蒙蔽, 要透过现象看到其本质, call-in观众在节目中是完全被动的一个部分, 对节目的回馈方式也只能通过call-in电话, 但call-in是经过重重筛选过程的, 或是人工过滤或是电脑选号, 才有机会在节目上发言。同时, call-in观众的发言也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 有着短暂的时间限制, 有时都不能够完整陈述自己的意见。call-in观众的身份也是隐匿的, 只是以声音的形式存在于节目中, 有时很多情绪化的观众会借机发表带有攻击性的言辞来责问主持人或是来宾, 并没有发表什么实质性的见解, 而纯粹是为了发泄, 甚至会出现破口大骂的情形, 使得政论节目成了一出可笑的闹剧。

台湾政论节目开播初期有人曾称之为是民主的实践, 同时社会也赋予其很高的期望, 希望它能对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然而在政论节目风行了数十年之后, 这种期望却大大降低了。解严后应运而生的政论节目, 并没有经得住政治的考验, 台湾自诩是亚洲社会的“民主橱窗”, 其实这20多年来, 其政治一直是混乱、动荡的, 作为一个民主社会的公共论坛, 政论节目应该有一个包容、开放的讨论空间。放眼望去, 就拿台湾最典型的偏蓝的《2100全民开讲》和偏绿的《大话新闻》来说, 这两个节目都自称是为了人民、民众, 实际上他们关心的只是对手而已, 刻意制造社会的冲突对立, 已经与民主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

摘要:台湾号称有极大的言论自由, 带有call-in环节的台湾电视政论节目似乎成了其民主的标榜, 但是透过表象, 分析其节目的主持人、议题、来宾以及call-in观众就可以看出, 政论节目不仅受政治势力的影响, 而且深受商业利益之收视率的制约, 使之成了两党竞争、表演作秀的舞台。刻意制造冲突对立的台湾政论节目已与民主的道路越来越远, 其所代表的民主涵义已经沦为一种表象, 一种形式。

关键词:台湾,政论节目,民主,形式

参考文献

[1]陈飞宝.当代台湾传媒[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7:353.

[2]林倖妃.被绑架的电视台[J].天下杂志, 2009, (7) .

[3]维基百科, 林正杰, http://zh.wikipedia.org/zh-cn/%E6%9E%97%E6%AD%A3%E6%9D%B0.

[4]身份分别依据电视台所列, 各年比率仅列举观察指标, 故合计未满100%, 资料来源:罗文辉、张卿卿。转引自林倖妃.谁掌握发言权?政论节目主要来宾身份[J].天下杂志, 2009, (7) .

[5]张为峻.名嘴监督有功, 却无权审判[J].新新闻, 2009|7.2—7.8|1165期.

台湾电视剧 篇9

整个台湾省的广电产业共分为5 个部分, 其实就是5 个多媒体系统经营者, 也就是所谓的MSO (MSO市场占有率如图1) 。其实有一段时间台湾省有线电视市场的70% 在外资手上, 主要有美国、澳洲, 韩国等等。对于台湾地区民众来讲, 还是希望广电行业由本地人来经营。慢慢做大的外资集团因为目的不一样, 比较倾向于资本的运作, 反而比较疏于基础工程的建设, 却在获利以后慢慢退出台湾的市场。

台数科申请的广电执照在中台湾, 包含台中市, 南投县和云林县。电信执照从桃源开始一直到整个中台湾全部, 如图2。ISP的接口对我们来讲从来不是一个问题, 但是这项业务有非常大的市场竞争。即使如此广电集团仍然有能力把宽频覆盖率做到38.4% 左右, 也就是说在台湾每100 个有线电视的家庭中70% 上网, 其中有一半, 就是有38.4% 的上网族群是由广电来提供服务的。

在中国大陆的广电用户中, 宽带捆绑使用率还是相当低的。就目前情况来讲, 广电系统很有可能在解决宽频入口以后, 宽带捆绑率将会有相当大幅的增长, 对整个契约价值应该有不同的表现。

二台湾政策法规放开

台湾数位光讯科技集团, 成立至今已经超过20 年。不过真正开始长足发展是从2001 年开始的, 如图3。公司在2001 年取得宽频的执照, 2005 年的时候台湾的电信法开始允许二类电信的申请。为适应政策的变化, 我们也在慢慢地转型, 从有线电视公司慢慢转变成电信公司。随着技术的发展, 广电公司最终会向电信方向转型, 这是不可避免的一条路。我们认清事实以后, 对整个集团重新做了定位, 从广电的执照开放, 一直到固网的申请, 跨区域的申请, 在2015 年的时候, 准备在台湾地区股票市场上公开上市。台湾地区预计在2016 年全部数字化, 现在大概80% 的有线电视的收视户得到双向高清的机顶盒。

三电信业竞合

台湾地区广电用户总共约500 多万户。 台湾最大的IPTV运营商是由中华电信所经营的IPTV, 简称MOD。MOD和有线电视用户近几年的竞争情况如图4, 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在2012 年的时候业务就逐渐停滞, 没有办法再持续生长。什么原因导致用户数量的骤减, 关键因素就是内容。所有广电的强势频道都在广电自己的平台上, 并没有跑到IPTV平台上, 在这个情况之下, 只要广电的同行掌握了内容的平台甚至自制特别节目的平台, 其实IPTV的用户量已经没有办法增长, 它是后进入者, 想要得到一个优势其实是很困难的, 这是实际的状况。

其实电信竞争并没有那么可怕。但是必须着重于一些优质节目的制作, 并做好收视人群的定位。在这里做了非常多的地方频道, 为了吸引年轻人仍然停留在广电网络里面, 为他们做了新的频道。图5 所示是黄子佼在之前做的一些年轻人的节目, 这个节目先在网络上播, 播完以后再在电视上播。

用网络大数据去统计年轻人喜欢什么节目, 这个节目制作完成以后先在网络上播, 播完后在电视上播。我们做了很多努力, 在台湾金视奖得了很多奖项, 得的奖项相当多, 甚至得到卓越新闻奖, 在台湾地区是新闻报道第一奖项, 主要的经营者跟执行长都得到了有线电视个人最佳贡献奖。

就图6 的数据我们来进行一下分析。因为我们明白最主要的平台竞争者是电信, 在台湾地区这个市场上, 一开始没有回避这个问题, 希望建造一个广电跟电信在同一个市场进行竞争, 如果说现在还采取广电网络, 在接下来的竞争中一定会趋于弱势, 就技术角度来讲, 技术跟覆盖是一样的, 在广电应该包括电信的技术, 意思是说原来广电广播的功能要留着, 但是电信的功能要拉进来, 这样就会形成技术上包括对方。在跟电信的合作里面, 台湾地区有一个移动通信商, 因为自身网络资源不是非常充足, 于是和广电进行合作, 广电提供基站, 出租网络, 这一块对广电收入产生很大的贡献。当然, 在这方面, 广电网络的建设也要加强, 网络的通畅率要能够达到99.9%。在未来专线会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广电网络绝对不可或缺。

在电信作为广电客户的同时, 广电也可以成为它的客户。因为广电有很多的节目, 还有广告的窗口可以使用, 可以帮它拉门号 (SIM) , 大家形成交互的合作, 在台湾地区市场上, 在某些领域里是竞争的, 但是在某些领域里又是充分合作的。

四对未来的展望

如上所述, 广电一定要认清自己未来最终的竞争者是谁, 它的技术是什么水平, 要跟上或者超过对方, 不要被拉开距离。要去融合对方, 而不是被对方融合。

另外整个视讯全部IP化, 做成TV Everywhere, 让大家随时随地可以看。把视频全部IP化以后, 必须要有更大的带宽才能播我们的视频。移动通信用户通过便携装备看到希望看到的视频, IP化以后这个问题本来是我们担心的问题, 后来发现并不是我们的问题, 变成移动通信行业的问题, 基站要扩容。基站项目已经逐渐跟内地厂家展开了合作。

整个台湾地区运营的模式比较像欧美, 很欢迎内地的厂商把台湾地区当作进军欧美的一个跳板, 在网络市场上大家可以合作来测试, 等到技术被市场证明以后, 就可以到欧美输出。

有线电视现在做的事情是全面铺设IPDH网络, 在互联网时代, 所有基站和设备厂商使用专线电路。在物联网里面, 广电的网络更加不可或缺, 最接近客户。如果网络提升到用户可以信任的品质, 比电信更有机会在这个智慧家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上一篇:江苏沿海地带下一篇:中职院校德育实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