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湾往事》有感

2024-08-05

看《台湾往事》有感(精选11篇)

看《台湾往事》有感 篇1

观《台湾往事》有感

之前一直没有看过《台湾往事》,但在脑子中一直有着对这部影片名字的模糊记忆,忘了是听朋友说过还是它获得华表奖的原因,总觉得熟悉的很。今天静下心一口气把这部片子看完了,心里的感慨也像窗外的风一样停不下来。就是这么一段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普通的人物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细腻生活长卷,每一个人行为、思想、命运的转变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场荡气回肠的亲情、友情、爱情、故土情和民族情。

主人公家族的变迁、感情的变化、人事的变动都透视着漫长的历史,尽管有的地方点到为止,可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却很大。我想心里装着一个“情”字去品这部影片,悟出的人生意义会更多。影片里我们看到了母子情深、看到了为忏悔而转变的友情、看到了为爱痴痴的等待,看到了思乡的痛苦无奈,看到了骨子里的爱国情。这一份份的情感无时无处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出现,面对着种种情感我们又是怎么做的?是否小心翼翼的珍惜?是否用尽全力去维护?在面对利害抉择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把情看得更重一些?

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似乎都觉得当下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更有甚者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在我们质疑的同时,我们有没有反思过大到于国于家、小到于人于己我们有没有一直怀着一份真挚的“情”而努力?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国家?是我们这一个个个体,家庭组成的大的集合体,是我们共同努力,付出才创造的共同体。其实这个“情”字说来说去是一种思想,没有这“情”我们不会看到影片中平淡而感人的故事,没有这“情”我们也不会惆怅慨叹。

人在一生中会面对很多对与错,得与失的抉择,但最重要的是要心怀一份“情”。人在世,情在心,我们的人生才会丰富而不失精彩。

看《台湾往事》有感 篇2

三年级刚接手这届学生时, 班上总有几个孩子下课的时候只顾着玩, 连厕所也不记得去上, 而上课不久, 就会请假要上厕所, 有的学生连续多天都这样, 影响了我正常的教学秩序。为了改掉孩子的这种现状, 我就规定, 凡是上课请假上厕所的, 课后来领十道数学题。这样一来, 几个学生果然调整了自己课间安排, 改掉了这种坏习惯。我正津津乐道时, 让我惊讶的事发生了:有几个平时学习习惯和成绩都很好的学生上课请假上厕所, 而且一下课, 他们还主动过来要题目, 他们就直接对我讲:“老师, 其实我就是要你给我布置几道题的, 最好是难的, 奥数题你有吗?”无独有偶, 去台湾学习前, 当学生知道我要出差两周后, 几个孩子又跑来跟我说:“老师, 你要出去这么久, 能不能多给我留点题目呀?”……

这样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但是由于学生的先天素质以及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不同,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我们的“齐步走”式的教学无视这种差异, 必然导致资优生“吃不饱”, 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 显然, 这样的教学是不能让所有孩子都得到充分发展的。

二、学习

台湾“适性教育”学习之旅给我启示最深的就是他们区分性教学的实施。

(一) 区分性教学的指导思想

谈“区分性教学”必然要提适性教育。“适性教育”是一种教育指导思想和理念而不是某一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手段, 是“个性化教育”, 是“人本教育”, 其思想核心主要体现为:根据学习者自身的差异性来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最优质的教育或学习行为, 这些行为贯穿教育或学习动机 (需求) 的产生, 内容的选择、行为的实施 (目标、进度、方法、手段和工具等) 阶段。

教育以人为本, 学校应注重全人的教育。基于人本教育理念, 教师必须设法营造适性教育的校园环境, 开拓儿童及青少年快乐成长的生活空间, 实行人性化的教学与辅导措施, 把每个学生当作人才来教育, 确信每个学生都有天赋的潜能, 经由学习活动可以展现其才华。天生我材必有用, 不可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纵使学习落后, 暂时赶不上教学进度, 只要有不断向上求进的意志, 在和蔼可亲的教师悉心照应和提携之下, 加倍努力, 必能突破困境, 化阻力为助力, 把个人与众不同的长处显现出来, 获致某方面的成就, 而肯定自己的地位与价值。

(二) 区分性教学的内涵及其意义

区分性教学是指教师依据各学生不同的特质与需求, 以不同的方式, 内容和时间等进行教学活动。

区分性教学的目的在于照顾学生在能力、兴趣、风格、动机各方面的差异。为了提供给学生适合的教材教法, 区分性教学一方面要调整课程以符合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要照顾不同特质的学生。具体有: (1) 针对传统“齐步走”式教学的缺失作一些必要的调整, 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同时在课堂上学到适合他们能力的学习内容; (2) 让所有学生拥有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 学生不需要学习他们已经知道的、了解的或可以做到的; (3) 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调整教学环境与教学实况, 以创设符合不同学习需求的适应性学习背景; (4)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调整评价体系, 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得到顺应他自身特质的成长。

(三) 台湾区分性教学的实施

1. 评估学习者的差异及需求

在实施适性教学的课堂中, 教师要能细心体贴地将学生与班级的需要融为一体, 并且追求深度的理解、敏觉学生的反应, 借助对于学生深刻的了解, 精致地设计适性化的课程与教学。既然要适性化, 学习准备度的了解及学习需求的评估是不可避免的。评估的内涵包括: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学习方式、认知风格、优弱势能力、情意需求等, 在汇总资料诊断学习差异后, 教师即可依据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区分性课程设计。

2. 提供区分性学习机会

台湾“资优教育”及“个别化教育”的实施正是区分性教学的一种极端显现。在特殊教育法规的支撑下, 他们建立“资优学校”或在普通学校中开设“资优班”, 通过相应评估的学生可以接受相应的资优教学;同时, 他们为每个身心障碍学生精心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书 (或称教育方案) , 根据学习者具体需求进行个别化教育。

区分性教学在普通班中实施确实不容易, 台湾也曾有很多教师反应在大班中推行区分性教学非常难行, 但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 他们仍在摸索中前行, 并形成了一定的气候。

如果班级中仅有个别学生能力特殊, 教师可运用较简单的调整方式, 例如:不同的作业、多层次的补充教材、电脑辅助学习等。也可以使用单一作业但允许某些学生快速完成, 或安排不同活动, 在学生了解作业主要意义下依自己速度进行。

如果区分性课程要照顾班级中各种不同能力的学生, 教师必须发展不同层次的活动以在课堂中提供区分性学习机会。以下为几种他们的做法: (1) 分组教学。为了区分性教学的目的, 分组活动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事不同的作业。在实际操作上, 教师可在共同的课题下或核心教学目标完成后, 让学生分组进行不同的活动。 (2) 不同层次的问题与作业。教师提供不同认知层次/不同开放性的问题或作业。这些问题或作业需要事先依据不同能力学生的特质加以设计, 以在课堂上灵活运用。 (3) 合约学习。作业合约是记载了个别的学生必须利用特殊时间完成的作业。教师可以在一份应办事项上列载一位学生在2-3周需完成的事。如果先前的工作完成了, 再发展及指定新的应办事项。完成应办事项的次序, 通常由学生决定。一天中某个时段设定为应办事项的时间。当学生进行应办事项时, 教师可以自由监控个别学生以了解他们的进步情形。教师也可利用应办事项时段, 将需要直接指导特别概念或技能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教学。 (4) 独立研究。独立研究的前提是所有的学习者发展并分享知识和技能。策略包括学生发展自己的主题而非由现成的列表中选择、从课程的枝干中选择主题。独立研究的主题可从调查与兴趣着手, 不同能力学生本身所进行的研究在深度上即具有区分的色彩。

3. 台湾实施区分性教学的小技巧

在普通班中实施区分性教学, 对教师而言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为便于进行教学, 他们在实践中总结了几种小策略以减轻困难:

(1) 学生作业时间的拿捏

设计作业时须记住两件事: (1) 分配作业的时间应比学生专注于作业的时间短一点。 (2) 进阶的学习者常需要延长专注的时间。学生在特定领域有强烈的兴趣和能力时,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 允许他们有长时间, 一天或一周来从事。

(2) 运用特定活动让学生够忙

运用特定活动, 让学生完成制定作业, 这样学生可以有目标长时间而持续工作。在每天的教室中, 让学生从事像刊物写作、管理档案、主体阅读、小小实验等, 这些活动都可变为“目标活动”, 让学生忙很久, 同时可以生产高品质的作品。

(3) 运用学习作业卡, 清楚交待学生要进行的活动

给各式各样不同的指令, 会造成困扰与混乱。较好的做法是运用作业卡或作业单, 让学生依照工作。另一做法是赋予少数学生责任, 让他们负责跟同组组员传达指令。

(4) 运用组员提供同伴间的协助

让学生以小社团方式学习。当学生遇到困难而老师忙碌无法照顾时, 询问同伴。“专家日”座位, 安排一位或多位拥有特别技巧的学生当专家, 服务帮助同学是一个好点子 (不过, 聪明的老师要确保专家的服务品质) 。担任专家的学生也可协助老师检核学生的作业。如果专家确认已完成, 就在作业上签名, 将作品放置在规定的地方。如果专家认为尚未完成或品质不佳, 学生就必须继续努力。

(5) 最小的噪音

当学生在教室内活动时, 将产生一些噪音。压抑噪音或恼怒是不必要的。在开学之初, 让学生安静的与同伴一起工作, 教他们轻声细语或轻柔地说话。运用信号 (例如开灯或关灯) 提醒他们降低对话的音量。每一组安排一位监督噪音并提醒同学轻柔说话的监督者。

(6) 将学生不必要的移动减到最少

每位学生保持坐在椅子上是不必要的, 但另一方面大量不适当的走动也不好。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以做, 什么不能做。例如, 专家日的安排, 要求学生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位学生寻求专家的协助。或者你可以安排每一组有一位传达讯息的人, 只有他能自由地站起来走动。

(四) 区分性教学案例

《换个方式更有趣———乘法与除法》

1.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下册《乘法与除法》。

2.核心目标 (一般能力目标) :

(1) 能将具体情境中的单步骤问题列成算式填充题, 并解释式子与原问题的关系。

(2) 能在具体情境中, 认识乘除互逆。

3.学生分组:神算高手 (低能力组) 、精算达人 (中能力组) 、解码大师 (高能力组) 。

4.座位安排:

5.区分性教学目标:

(1) 内容目标

神算高手:能在具体情境中, 认识乘除互逆。

精算达人:能在具体情境中, 认识乘除互逆, 并解释乘法与除法是相反的算式。

解码大师:能在具体情境中, 认识乘除互逆, 并解释乘法与除法是相反的算式。

(2) 过程目标

神算高手:能了解数学问题可有不同的解法, 并尝试不同的解法。

精算达人:能了解数学问题可有不同的解法, 并尝试不同的解法, 弹性运用计算符号。

解码大师:能了解数学问题可有不同的解法, 并尝试不同的解法, 进而归纳不同解法之间的相关性。

(3) 成果目标

神算高手:能觉察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情境。精算达人:能觉察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情境。

解码大师:能觉察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情境, 养成主动探索未知数学领域的习惯。

6.区分性教学过程:

(1) 乘除法算式填充题

神算高手:正确说出数学问题的答案。

精算达人:解释乘法与除法在算式中的关系。

解码大师:解释乘法与除法在算式中的关系, 并列出第二个不同算式。

(2) 乘除法相互解题

神算高手:正确解答数学课本的习题。

精算达人:正确解答数学课本及学习单上的习题内容。解码大师:正确解答数学课本及学习单上的习题内容。

(3) 四则混合运算

神算高手:能操作一张数字卡回答数学四则运算的问题。精算达人:能操作三张数字卡回答数学四则运算的问题。

解码大师:能操作四张数字卡回答数学四则运算的问题, 并完成学习单上的数学题目。

7.区分性作业展示:

任务一:

神算高手:下列的算式填充题都是1, 你能知道□中要填什么吗?

(1) 1+□=1 (2) 6-□=1

(3) 1×□=1 (4) 8÷□=1

精算达人、解码大师:你可以尝试几种不同的解法呢?

(1) □+□=2 (2) □-□=2

(3) □×□=2 (4) □÷□=2

任务二:下列算式填充题的题目都是4, 你知道□中要填什么吗?

神算高手: (1) 4□4□4□4=0 (2) 4□4□4□4=8

(3) 4□4□4□4= () (4) 4□4□4□4= ()

精算达人: (1) 4□4□4□4=0 (2) 4□4□4□4=8

(3) 4□4□4□4=16 (4) 4□4□4□4= ()

(5) 4□4□4□4= ()

解码大师: (1) 4□4□4□4=0 (2) 4□4□4□4=4

(3) 4□4□4□4=8 (4) 4□4□4□4=16

(5) 4□4□4□4= () (6) 4□4□4□4= ()

(7) 4□4□4□4= () (8) 4□4□4□4= ()

三、借鉴

大陆的课堂与台湾的课堂有很大的区别:从学生人数上来说, 台湾的大班学生人数在30人以内, 而我们班级学生在50人左右;从区分教学实施的保障上来看, 台湾有特殊教育法规和相应的“资优教师”等特定资源, 而我们的法律和教师资源配置上面都没有额外的保障……尽管如此, 我们还是可以结合我们的教育现状及大陆“分层教学”的理念, 作一些区分性教学的尝试。

1.建立一个区分性的学习环境

环境的布置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舒适、安全、激发学生兴趣等共同的要求外, 与普通课堂相比主要改变在于:座位设置为“两区四组”。具体是在教室的前排左右各设置一个“特教区” (每个特教区4个座位) , 班级的总体座位仍然呈现四大组。平时的课堂上, 可以让资优生坐在一个特教区, 让学困生坐另一个特教区, 以方便学生间的有效交流和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更直接的指导;而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也可以让资优生和学困生混合坐在两个特教区, 形成四个互助学习小组, 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意识,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减轻教师辅导负担。例如:对于某些单元的内容, 资优生和学困生的具体对象是不同的, 可能有些学生对于“数与代数”的知识掌握得较好, 而对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却比较困难, 那么特教区的对象是可以变换的。四大组的学生座位也是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 实施同质分层, 以便教师教学要求层次性的体现。而这样的座位分组也是有弹性的, 根据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展现, 适时调整相应座位。

2.制定区分性的学习目标

区分性的教学目标是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成长, 而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达到同一高度。学生天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 每个人在某一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根据他们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3.提供区分性的学习资源

区分性课程的理念是教师依据课程与教材, 允许学生进行区分学习。教师可以运用不同学习资源或改编我们的教材来实施区分性教学, 例如:不同作业、多层次的补充教材、不同的操作要求等, 也可以使用单一作业但允许某些学生快速完成, 或安排不同活动, 在学生了解作业主要意义后依自己速度进行。重要的是要找出学生学习的准备度和起始点。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区分性并不是给一些学生多一些工作, 而给另一些学生少一点工作, 如果较优异的学生觉得写一份作业很轻松, 那再多给一份作业也是没有意义的, 要弄清这些学习者优于他人之处, 考虑到学生需要“质”的部分, 而非单纯“量”的递增。

4.进行区分性的教学评价

在区分性教学中, 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 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必须了解新的评价观念。学生可以有很多方式探索以及表达自己的想法, 也有很多渠道可以让学生展现已经学到的知识, 所以我们必须透过多样性的方式评估学生, 从学生身上解读出学生的兴趣及学习偏好。

看《台湾往事》有感 篇3

“我作为死亡139人的报复,日本军警以机枪、飞机乃至是毒气残酷剿杀,起事的1200多名赛德克族人大半死亡,其中半数死于自杀, “我怕你们承担不住,活了下来。”

今天,当四方游客们留连于已成为著名风景名胜的雾社时,恐怕很难想象这是80年前那片血雨腥风的战场。

是的,这里早已不再是赛德克人的家乡,他们早已被迫迁往他乡。作为一个民族,他们付出的不仅仅是生命的代价,他们的家乡被占领,他们的历史被遗忘。

台湾,由北至南贯穿全岛的是一望无际的山脉,是一座真正被山统治的岛屿。科学家考证,海峡两岸间的迁徙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古书也记载早在春秋战国到汉代之际,祖国大陆便与台湾岛互有“往还”。但直至数百年前,这里的主角仍然是许多互相关联而各自独立、生活型态迥异的原始部落。他们的血液已和这片土地以各种方式连接在了一起,这个小岛上的每一片土地都有自认拥有它们的原住民主人。

当中华文明主干已经进入到繁文缛节、咬文嚼字的状态,偏居海外的台湾原始部落社会,仍然几乎从未与强大的文明社会有过集体、深入、广泛的碰撞与交融。及至17世纪,入幕福建省的师爷郁永河仍然这样写到:“野番居于深山,其地为洪荒以来,斧斤所未曾入之地,茹毛饮血,种类繁多,其身手矫捷,直可惊猿骇兽,剿抚之道,宜先焚山夷其险,烈泽断其归路,则数年后,未必不变荆棘为坦途,化盘瓠焚筏为良民也。”

差不多从这时开始,他们开始大规模地“接待”跨海而来的移民与官吏;也目睹了来来去去的不速之客——荷兰人,西班牙人,或是日本人——带来了“文明”,也带来了征服、驯化、掠夺甚至杀戮。

他们被要求“戒杀人,除迷信,事农耕,学文化,知礼仪”;他们看到山林里修筑了公路,建设了学校,设立了警所;他们甚至被带到日本,见证那个统治着自己的“文明社会”;他们也看到林木被砍伐,矿产被外运,男人被奴役,女人被奸淫。

在那个时刻,1930年10月27日,那个冲在最前面的首领,莫那鲁道,是否还有其他选择?

世居的山地是祖先留下来的财产,自己就是山的主人。对于入侵的外族,祖先无不用生命去扺抗,才挣得赖以生存的猎场。因此,即使对手实力再强,族人也必须竭尽全力,奋死作战,死而后已,赛德克人认为,唯有这样才能祭告祖先。

这是被殖民者最深沉的无奈,是人类祖先崇拜传统最苍凉的遭遇:未被同化者舍身捍卫尊严。被同化者既不得不忠于自己的祖灵,又不能背叛“养育”“栽培”自己的统治者。

接下来,他们不仅失去了家园,也失去了历史。没有文字和话语权的他们,在日本人的描述中,是“生番”与“叛乱者”;在光复者的碑文上,他们是“抗日英雄”——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他们才被重新发现,在邱若龙的漫画中,在魏德圣的电影中,在重新审视台湾的视野中。

时过境迁,“雾社事件”的主角早已逝去,而这段历史却随着政治高压的解禁和族群的和解而开始受到应有的重视。当赛德克人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之时,关于民族记忆中的点点滴滴也日渐复苏。这是一个有别于外来者的视角叙述的历史,它是原住民们开始自我叙事的尝试,这种尝试无疑是艰难的,但却是建立一个完整丰富的台湾史的必要过程。

读《往事》有感800字 篇4

作者:冰心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往事,每个人的往事也都不同。闲暇之余读了《冰心的散文全集》,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冰心写的关于自己的“往事”,这篇文章更让我知道,母亲永远是最疼爱我们的人。

文章主要讲述了两个与故乡庭院莲花有关的往事,第一件事是月夜祖父说到园里开三蒂莲时,家里添了三个孩子。

第二件事写了作家看到莲花在风雨中遭到摧残时的心境,看到白莲凋零时的沮丧,看到红莲被风雨侵袭时的无奈、怜惜这让作家在窗前徘徊,是母亲的呼唤,莲叶对红莲的遮蔽,让作者“不宁的心绪散尽”,心里充满感动,进而想到母亲是荷叶、孩子是红莲。当心中的风雨来袭,只有母亲才能为孩子遮掩。

八年了,她没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庭院里有许多的莲花,有三蒂,四蒂,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半夜里,他听见繁杂的雨声,早晨是浓阴的天。她从窗内往外看时,那朵白莲已经谢了,那朵红莲却开的满满的。突然间又下起了雨,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雨点打的左右傾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台阶去,也无法可想。

过了一会,她看见红莲旁边的荷叶正好覆盖在红莲上面……她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未退,红莲不动了。雨点不停的下,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聚集了流转无力的水珠。

她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蔽的天空下的隐蔽?”这句话让我感受到母亲对我们伟大的爱。

文章读完了,我也被深深的感动了。她把荷叶比做母亲,母亲为她遮风挡雨,这就是母亲伟大之处。我觉得母亲是座山,能承受众多的压力;母亲是条河,能冲洗我心中无限的惆怅;母亲是片天,能包容我的一切过错。

人人都说母亲是世上最伟大的,这话一点也不错,我觉得母亲就像太阳,温暖的照耀着我们为你;母亲像园丁,辛勤的培育者我们;母亲像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其实,父母对我们的爱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总是默默的付出,让你感受到温暖,父母对我们的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潘博

回看往事的高中作文 篇5

从老舍茶馆出发,三轮车转了几弯就拐进了狭长的棉花胡同。那个微胖的车夫一边卖力地蹬着“吱呀”作响的车,一边絮叨着胡同里的名人和佚事儿,象是在数落散落在时光之岸的珍宝。文官的门砀和武将的上马石,砖砖瓦瓦间藏了多少老事儿?

我徜徉在那一条条的老胡同里,看百年的门墩儿,千年的瓦,用眼和手去感触时光之河中的沉沙,连沧桑的老槐树也忙着抖动枝叶,漏给我斑斑点点的陈年往事,更别说活生生的庭院和流传了多年的京韵了。

照片中的老先生是著名的京韵大鼓艺人于德奎老先生的第三代传人于小章。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昏暗小屋里,挤着两三个游客在听于老先生说书。我们退了出来,等客人们离开才又迈上台阶,推开窄窄的小门,进到屋里。房间实在是太小了,一张随便搭起的简易床板和一张古香古色的八仙桌就占去了大半,墙壁上简单地挂着几样乐器,其中有副牛骨头板,早些年在电视里曲艺节目中见过,数来宝的道具,声音又脆又亮。墙上还贴着些老照片,大都是黑白的,也有几张彩色的。于老先生满面含笑,指点着照片上的人介绍,哪一个是他的父亲于少章,哪一个是他的祖父于德奎,哪一个是田汉,哪一个是某某著名的艺术家还有和先人握手的国家领导人。

我一一看着,七十多岁的老人又抱起他的三弦琴,要来一曲《击鼓骂曹》。

走了,留下小费使老人千恩万谢,我却羞愧不已,逃也似的快快上车,手中捏着他匆忙塞过来的一张粗糙的名片:“京腔京韵演艺京城百年文化北京曲艺世家亲情奉献24小时随到随演”。

禁不住眼睛湿湿的。

京韵大鼓又名京音大鼓,小口大鼓,形成于清末民初,据老艺人说,它是由河北省河间一带的“木板大鼓”和清代流传于八旗子弟间的“清音子弟书”两者合流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在京津一带及华北、东北广为流传。二三十年代是京韵大鼓发展的鼎盛时期,形成了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三大流派。其中刘宝全的造诣最高,有“鼓王”之称,蜚声曲坛几十年不衰。

京韵大鼓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今天,却已经很难再听到那铿锵的鼓点和抑扬的韵致了。

出了延寿街,没走多远就是著名的八大胡同。熟悉北京城的人都知道,这里是当初老北京花街柳巷的代称,从苏三到赛金花到小凤仙,她们都曾经在这一条条的狭窄小巷中留下了足迹,恍惚间,那一张张美丽而含蓄的面庞就在尘埃与斜阳中对着我微笑了。

迈过高高的门槛,走进陕西巷云吉班旧址,大红的雕梁画柱配绿栏杆,浓妆俗艳的感觉油然而起。小假山、太师椅,精雕细琢的老树根,不知道是不是当初蔡鄂将军眼中看到的,不过这条幽幽的长廊他是一定走过的了,或许还挽着小凤仙的手,满腹心事,背后是袁世凯充满猜忌的目光。

扶栏俯视楼下的小院,一群正在搓麻的人叼烟的叼烟,喝茶的喝茶,围着新漆的大木桌叽叽咕咕聊着闲话,全不管金色的余晖随意涂抹着窗棂,时光流转着乾坤。想当初这里披红挂绿,莺声燕语,每到夜幕降临便热闹非常的情景一定很有趣,那些人和那些事,都到哪里去了呢?

如今,云吉班成了陕西巷宾馆,北京胡同里很多宅院或是变成了旅馆,或是住着几户人家,或是破败不堪,颓壁残垣,它们就象一幅名贵古画上仅存的一点线条和颜色,在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的毁损中一点点淡出人们的视线。

在古老的城墙、古老的建筑、古老的声音日渐湮灭的今天,我困惑于林立的高楼和重金属的嘈杂中;在或强或弱的呼号与抗议中,我听到梁思成的泣血之言:“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而另一些代表老北京,代表我们古老文化的符号,也日渐衰微了,由此想到南京的秦淮河,前不久听说两岸的老屋要拆掉重建,以后,怕是只能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里去寻影觅迹了。

看《台湾往事》有感 篇6

今天我读了《郑成功》这篇课文,读后我知道了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是,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在收复台湾时还有于荷兰侵略者交战的激烈场面,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在厦门聚集粮草,练习海军,修造船只,准备为收复台湾打好基础。

渡海东征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郑成功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在船上看到自己亲手操练的海军,纪律严明,军容整肃,船只风帆蔽空,心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荷兰侵略者仗着坚固的铁甲舰,负隅顽抗,郑成功指挥军队紧紧包围住铁甲舰,使他们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郑军用钩子钩住了铁甲舰,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冲了上去, 荷兰侵略者只好乖乖投降。

台湾人民听说郑成功来了,个个喜出望外,老百姓送来了烟酒来犒劳郑军,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 郑成功还把汉族人民用的:镰刀、锄头、斧头。送给高山族子弟,使他们的农业大大的提高了。

《台湾》课堂观摩有感 篇7

7月17日上午,我们有幸观摩了三节精彩的初中地理课,其中

第二节课《台湾》让我受益颇多。

短短的45分钟课堂却让我们从中发现了多个亮点。

亮点一:以“宝岛台湾”的“宝”贯穿整堂课。首先,以台湾美景的图片引入,找到第一宝——景;再由学生自主完成活动单,并进行介绍和展示,找到第二宝——优越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是通过竞猜美称的形式,发现第三宝——资源多;四是通过简短的录音和图片,引出第四位——经济发达。

亮点二:以活动单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题目安排与亮点一的线索相一致,每一题对应一“宝”,完成题目的形式多样,有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或读图完成,也有小组合作完成,每组安排一名代表介绍自己的成果。这种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形式,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题的理念。

亮点三:整个课堂的过程中,灵活转换运用多媒体技术。本节课多处运用多媒体展示台湾的各种图片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比如竞猜台湾美称的环节中,图片的展示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可贵的是,每次完成一道活动单的题目,就通过投影展示一名或几名学生的成果,由学生自己解析,这就避免了活动单形同虚设,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读《我们台湾这些年》有感 篇8

基础医学院 1410124217 孙士伟

对于台湾的最初认识,记得就是从小学课本的日月潭开始,那基本上是台湾给我的唯一印象,当时,对我来说,台湾和日月潭完全可以划上等号,到上初中时,由于“台独”势力的猖獗和嚣张,荡起了千层浪,并且这汹涌澎湃的大浪还扑向了生活在对岸的我们这群年轻人身上,由此可知我们对这个岛屿的记忆是何尝的深刻,正因如此,陈水扁的“台独”和台湾基本上是捆绑销售给我们这一代人的。

然而,通过《我们台湾这些年》这本书,我认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台湾。《我们台湾这些年》,副标题是“一个台湾青年写给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说的是作者所经历的台湾30载,从个体出发谈台湾发展,虽然标题中的“我们”或许会让很多台湾人有一种“被代表” 的感觉,但这本书,对于一个普通的大陆读者来说,是很有阅读价值的,因为我们对台湾的了解,太少太少,而我们对台湾的说东道西,又太多太多。

如今的大陆人,时常抱怀着一种优越感对待鸭绿江对面的邻国。我们习惯说,快去朝鲜看看吧,那是我们的活历史。我们又习惯说,通往朝鲜的路上是由每一个沉默的人铺就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怕回到过去,我们也怕领导不敢走向未来。

或许台湾人不会说,快去看看大陆吧,那是我们的活历史。因为,在经济、贸易、社会生活(尤其是娱乐生活)等很多方面,拜网络所赐,我们已然能做到与世界同步,因为这些领域我们无需翻墙。而那些需要翻墙才能看到,才能说道的,也正是我们的现在与台湾的过去之交融处。

1975年,蒋介石逝世;1976年,毛泽东逝世;1978年,蒋经国力排众议提出“台湾十大建设”,直接推动台湾经济腾飞;同年,邓小平开启“改革开放”,使中国创造了经济上的世界奇迹。

80年代中期,“十大建设”给台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影响,让台湾走上正轨,全社会焕发出新貌,这与同期的大陆几乎一致。与此同时,要求政治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人民对于“党即一切”时代的终结充满了热盼。

台湾也曾经历过和谐的时代:

‚每逢十月,整个社会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多么美好的十月,当初号 称‘光辉十月’,现在好像很少有人提了。十月接连着有‘双十节’、‘台湾光复节’,以及蒋介石诞辰纪念日等值得欢欣鼓舞的日子。这个月到处都是旗海飘扬,电视上也充满了喜气洋洋的气氛,总之,十月就‘尽量’没有天灾人祸,也‘尽量’没有社会事件。‛

我们也都有过滤敏感词的共通性。《射雕英雄传》当初在台湾叫《大漠英雄传》。为什么?因为“射雕”两字出自于毛泽东的诗词啊。马克·吐温的书也会遭殃,因为无知的警总(跟大陆的国保类似)怀 疑他是马克思的弟弟。至于马克思·韦伯这种名字的作者,更不在考虑之列了。还比如法国作家佐拉,虽然身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翘楚,但可惜他的名字偏“左”,成了左派,成了禁书。

我们也都有“被”时代。1984年,台湾报社驻美特派记者,写了一本揭露很多当局争权斗争历史的《蒋经国传》,被认为是污蔑了蒋家,而之后就有了江南被暗杀。“江南案”的调查结果直指当局政府原来与黑社会挂钩甚秘,蒋经国到底知不知情,至今众说纷纭。那几年,“他被江南了„„”成了流 行语。

我们也都有我们之外的人都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时代: ‚1987年以前,学校都会有些‘反共爱国’教育课程。在这类课程里,比如说作文课,就要写一些 关于政治的题目。当然,不管什么类型的作为题目,文末都会来一句‘拯救水深火热大陆同胞’这类的制式结尾。‛

我们也都有过不敢正视历史的年代:

‚禁忌了几十年的‘二〃二八事件’话题,也在这一年(1989)突然浮上了台面,被当做显学来研究,因为《悲情城市》,这部电影得到了威尼斯影展金 狮奖的殊荣。

‚一般认为,本片的导演侯孝贤预料到直接在台湾发行这部片是行不通的,因此带着它到 威尼斯影展上赌一把,没想到这部影片真的成为在世界级三大影展上第一次荣获首奖的台湾电影。这下‘新闻局’不得不认可了,还很形式地给侯孝贤祝贺一下。于是,这部直接挑战台湾政治史上最禁忌话题的影片,得以一刀未剪而上映。‛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台湾一步一步的成长了起来。

有关对台湾当代史影响深远的美丽岛事件,书中有着这样的描述:

‚1979年,一本叫《美丽岛》的杂志出版了,这是由一群来自各地的党外人士所创办的,一时精英聚集,大有政团之势。在一言堂的时代出版了这样一本异议杂志,大家都看得爽,心里出了一口气,自然和喜欢。《美丽岛》的模式是到处设分社,每设一处分社就在当地办演讲,大受民众欢迎,但不容见于官方。

‚《美丽岛》高雄分社在当年12月10号国际人权日举办游行活动,不料却引发严重的警民大暴走,冲突规模之大,可说是台湾史上首见。

‚直到现在,发生冲突的原因还是众说纷纭,有很多人说是当局派人在民众里当托,故意攻击警察,但到现在为止,还是没人敢证实。

‚在这次事件中,活跃于党外阵营的主要任务几乎全数被逮捕,当时台湾的反动运动受到严 重打击。很多人说,蒋经国被这件事震撼到了,所以加快了开放的脚步。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的结果,以及后来的审批,的确让很多政治冷感的台湾人开始思考一 些政治及台湾前途的问题,成为一个启蒙的起点。‛

这些内容的叙述,也许不尽真实,也许带有作者的个人倾向,但是他们至少从另一个角度,以一个台湾人的视角,描述了这里几十年来台湾所经历的沧桑风雨。与我们一样,台湾同胞也曾经经历了在政治上的“和谐”与“封锁”,台湾同胞也是通过自己的争取逐渐走向如今的民主政治,台湾同胞也是在一穷二白的环境中,一点一点的,将台湾岛建设起来了。

仔细的研读所能接触到的历史资料,不难发现,台湾的民主政治,经历了人民漫长的争取与斗争,绝非“走得过快造成了一团糟”几个字所能表达的清楚。如今大陆很多对于台湾民主政治的非议,从这一点上看,是极端不负责任的。

我想,要真正的给台湾民主政治下一个定论,在没有尽量全面的了解台湾这几十年来的历史之前,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从1988年蒋经国去世,1988年的5月20日,一场由农民北上请命甫上任的李登辉的抗议事件,最后竟演变为台湾史上最大的警民大混战。1996年3月第一次台湾地区领导人直接民选。2000年,国民党第一次从执政党的位置上走下来。2008年,国民党再次成为执政党。这之间经历的一步步,其中的艰难与困苦,外人鲜能知晓。但是至少,我们能从中隐隐体会到这其中的不易。

台湾看房团感谢函 篇9

親愛的臺灣朋友們:

別來是否無恙?

4天的重慶考察之行,來去匆匆,不知立業是否給大家帶去足夠的資訊,關於這座城,以及關於這座城裡的人。歷史上,重慶一直都與臺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隨著重慶經濟的騰飛,兩岸人民的交流日益頻繁。就在今天,我在各大媒體上還看到這樣一則消息:在臺灣(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最新發佈的一份大陸投資環境調查報告中,重慶一躍成為大陸地區“台商推薦度”第2名,僅次於東南沿海的江蘇昆山,位居西部地區首位;同時,重慶的“城市綜合實力”也躍居全國第6位,同樣是西部地區“領頭羊”,並成為台商投資“極力推薦”的城市之一。如果說大陸的發展軌跡,1980年代是“珠三角”,1990年代是“長三角”,2000年以後是環渤海,現在2010年以後,大家則都看好“西三角”。此次各位的重慶之行,讓我們在文化方面、生活方面有了更多的交流和碰撞。各位臺灣同胞對中華傳統禮儀的傳承和踐行讓我們深受感染。與此同時,各位考察城市發展的獨有視角、對市場訊息的敏銳度都讓我們受益匪淺。四天下來,我們不僅相互認識了彼此,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以及長期交流的平臺。立業感謝大家,感謝有這樣一次機會讓我們介紹重慶,介紹重慶優秀的投資項目給大家。立業立志做為渝台民間招商引資的專家,讓更多臺灣同胞感受到重慶如火如荼的經濟建設場面,让更多臺灣同胞分享到重慶經濟發展的成果。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將此行的所感、所想介紹給您周圍的朋友、夥伴,让更多的台湾好朋友来到重庆,感受重庆,亲身经历重庆经济腾飞带来的价值倍增。最后真誠地期许各位朋友能对此次行程的安排和服务,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讓立業在今後的工作中進行改進,期待大家再次光臨重慶!

祝各位工作順心,万事顺意!

重慶立業房地產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趙耀

一位台湾媒体人看日本救灾 篇10

日本震灾满四天了,有许多的怪现象,媒体不追究,也不解释。我不禁奇怪,到底是我有问题,还是媒体有问题?兹略记如下:

一、从一开始,报出来的死亡人数就非常少,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灾情不成比例。直到现在,日本官方的死亡人数还是三千多人。这到底是为什么?是日本的统计很特别?还是真的没死那么多人?媒体不追究,也不解释,视而不见。这情形如果发生在台湾,岂不早被骂成「隐瞒灾情」?官员要被轰死了。

二、昨天的大话新闻,拿出自由时报的照片:一个学校操场上,好长好长的人龙,在排队领水。大家都赞日本人守秩序、冷静、有纪律。我就不懂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只有一个发放水的地方?日本是非洲吗?物资这么困难吗?台湾九二一,完全没有灾民排队,因为不需要排队,到处可看到救援物资堆积的像小山,非常多的志愿者把物资送到灾民手中,根本不用灾民排队。为什么日本不是这样?记者不问,只有一面倒的赞扬。我们只好相信,灾民都很强壮,不喜欢别人帮忙,喜欢自己排队,好让外国人来称赞。

三、都说日本纪律好,没有趁火打劫的人。可是,台湾九二一时也没有啊!这有什么特别吗?有「值得台湾学习」?说「值得美国学习」还过的去,因为美国卡翠那风灾,救援部队是要带枪的。台湾跟日本一样,没有人趁火打劫,那我们的记者又赞美个什么劲呢?莫非他们缺省以日本人的品性,应该有才对。是这样吗?不解。

四、汽仙沼市全都烧了,沿海许多城镇夷为平地,这么多的灾民,安置在那里?没看到帐棚、简易屋、野战医院这些。记者不追,我们看不到,所以也不知道该资助他们什么?

五、大家都知道「黄金七十二小时」。通常震灾后,最常见的两个数字,一是死亡人数,一从断垣残壁中抢救出的人数。这次震灾,没看到什么抢救的画面,也没有抢救出人数的统计。是日本防灾做的太好,没有人被压在瓦砾下面,还是有什么其它的原因?记者不问、不追,也不觉奇怪,弄得我一头雾水。

六、台湾九二

一、大陆汶川,我们都看到非常非常多的志愿者,还有慈济。这次都没有。是日本没有志愿者的组织吗?慈济在日本没有分会吗?记者不问不追,觉得很正常,很有秩序,一片赞扬,我们只好被迫跟着这样讲。(我才明白,原来九二一时跑去现场帮忙做志愿者,是「破坏秩序」。

七、救援物资在那里?运送救援物资的车队、机队在那里?日本国民有全国动员起来抢救吗?大阪、京都、九州、四国„这些地方的人有组织动员起来吗?有捐血捐物资吗?有记者报导,都说秩序很好,我们只好跟着说,日本go-vern-ment准备的真好,都不用老百姓动起来。大家一起羡慕日本,活在这个国家真是幸福。

八、整个灾区冷清荒凉,人都那去了?十万救灾部队那去了?天空中也没有直升机,那去了?日本是怎么运送救援物资的?救难队是如化救灾的?完全看不到。我看到电视画面中出现的日本自卫队,三三两两,在废墟中挨家挨户的问:有人在吗?十分有礼貌。没有救难犬,也没有「生命探测器」,不禁纳闷,这是第一流的现代化国家吗?

九、没有失去亲人的痛哭场面。大家都称赞日本媒体不煽情。问题是,没有人痛哭?还是有而不拍?如果没有人痛哭,那就与媒体煽情不煽情无关啦,我们称赞个什么呢?如果是没有人痛哭,那是因为没什么人死亡(如日本官方的数字),还是另有原因?又是一团雾水。若是「有而不拍」,那我只能赞佩伟大的日本,立刻让我们的媒体「枳愈淮为橘」,让我们台湾的媒体也立刻学好了。(坦白说,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能拍流泪痛哭?)

十、核能电厂出事了,四个机组全爆,前所未有。台湾媒体向来爱问「是天灾,还是人祸?」遇到了日本,这个问题就没有了。彷佛是说:当然是天灾,以日本人的纪律,怎么会是人祸?你还问这个问题,真是没良心。

十一、都说日本防震教育世界最佳,预防海啸也训练有素,居民都知道,海啸来了要到那里避难。那么,盖在海边的核电厂,也一定有预防海啸的方案了。为什么失灵了?媒体不问,不追,好像纯是天灾。如果问,就是对「严守纪律」的日本人不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吓得我们这些小人也只好不敢问了。

十二、规模九的地震,史上第四,核电厂防不住,好像理所当然。问题是,震源在海外130公里。震度随距离平方面递减,下降的很快。(规模八的汶川,到了70公里外的成都,就没什么影响了。)那么,各地震度如何?据十分亲日的自由时报报导,各地震度十分有限,并不很严重,既如此,为什么二、三百公里外的东京,交通、电力大受影响?一样,不追不问,一切当然。不知道我们的记者,经历了九二一的洗礼,到底长了多少知识?

一片对日本的赞美之声。

我自问并不仇日,也绝不吝于赞美别人真正的长处,只是担心,这样的赞美会不会太廉价?会不会有点不诚实?我们的赞美是否该有点深度?而不是自以为是的想当然耳。连最基本的「死亡人数」也不敢质疑,也不解释日本人是否有特殊的习惯,到处充斥着「一窝蜂」的赞美。我真担心,等过不了几天,「真象」在欧美甚或是日本自己的媒体的报导中暴露,今天一片赞美的人,是不是又要改口「痛批」了?除了「乱批」「瞎捧」「胡扯」之外,媒体可不可以提供一些平实的报导,提供一些真正营养的东西?

我并不想批评日本,我相信人家的社会一定有人家的一套。我怀疑、批评的是我们的媒体。

马英九前两天终于说了一句对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希望媒体记者也都听到。

从11号大地震发生开始,只要有空我就轮番看台湾的联合、中时,和大陆的新浪、搜狐和新华网(真惭愧!年轻时也在美念过书,最近十几年也在此混生活,可英文看着就是没有中文方便),每天都要花好几个小时,结果就如您的分析一样,报道一大堆,真相不知道!

比较两岸报道的素质,不论平面媒体和电视,大陆都优于台湾。我想除了政治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外,大陆毕竟是一个大国,资源、专家也比较齐全。而台湾则多流于煽情、嘴炮和二手新闻;缺少了精准性和客观性。

东北老家一个堂弟,妈妈是日本人,算是日本二战滞留大陆的日裔,全家移民日本十五、六年了。谈起来,他的感受是:日本人是一个十分奇怪的民族,最大的特征就是冷漠!对外国人冷漠!对本国人冷漠!对自己也冷漠!我想哈日族赞不绝口的所谓守秩序,您所谓的排队几个小时只为了一杯水,一大半来自整个社会的冷漠!不像两岸的中国人,一遇大难,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儒释道精神就自然流露出来了,不待go-vern-ment动员,街坊邻居、同学同事、亲朋好友、老兵、僧尼、的哥们、慈济会、一贯道、、、包括其它城市地区的同胞,莫不奋勇争先,伸出援手。而趁火打劫却未曾闻也!

对于日本,我只看到了秩序和冷漠!而社会和同胞之间的互助互爱就看不到了!两者相较,我还是推崇有中国特色的救难方式!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宁肯看到像512当天下午在成都市万人排队献血的场面,也不想看到在日本东京排队打电话的场面;

我宁肯看到成都市所有出租车集体奔赴都江堰救灾的无序场面,也不愿看到日本地震后有人有序排队打的逃命的场面;

我宁肯看到因前往灾区的志愿者太多而把道路堵塞的无序场面,也不愿看到有序得有些冷清的海啸灾民画面;

我宁肯看到灾区群众抢着为解放军送水送食的混乱场面,也不愿看到日本灾民看到救援队来了后的冷漠有序场面„„

看《台湾往事》有感 篇11

《红灯记》在台北

2001年大陆的报纸出现这样一则新闻:

去瞧瞧《红灯记》里的共产党如何比钢铁还要硬!

几经波折,不具国共斗争意识形态的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终于跨越台海,2月8日在国父纪念馆舞台点燃红灯。这出称为“样板中的样板”的现代京剧,有让台湾戏迷仔细体会样板神髓的机会。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来台演出过程,不但通关审议一波三折,连剧本到底要不要稍作更改,也是考虑再三。中国京剧院原来已决定更改剧中出现“中国共产党”的文字,当演员们都已经练好了新台词时,院长吴江,又在演出前一天表示,基于多数台湾剧场界人士的建议,还是决定一字不改,原汁原味地呈现样板戏《红灯记》的精髓。

在这样的报道后面隐藏着什么样的现实?

台湾的政治愈来愈开放,但是开放到连宣传共产党“伟大”的革命样板戏都进来了,还真是令人惊诧;这是两岸关系史上一个不得了的里程碑,不能不去亲看一眼。

看戏之前,刚好遇见最高教育主管曾志朗。所有大陆团体来台演出,都得经过教育部长的批准。曾志朗听说我当晚要去看《红灯记》,很高兴地说,“好看啊。不过他们对台湾不太了解,为了‘体贴’我们,把台词都改了,‘共产党’改成‘革命党’三个字,说是不要‘刺激’我们;我就批示,根本不需要,共产党就共产党嘛。什么时代了。”

当天晚上,我邀了三个八十岁的长辈一起去看戏:在大陆当过国民党宪兵连长的父亲,浙江淳安县绸缎庄出身的母亲,还有方伯伯,他在十七岁那年跟着蒋介石从奉化溪口走出来,千山万水相随,做了一辈子“老总统”的贴身侍卫。

国父纪念馆有三千个座位,不是特别有号召力的表演,一般不敢订这个场地,因为不容易坐满。去之前,我还想,是不是经纪人不懂台湾政治现状?那是“去中国化”在台湾的政治角力中甚嚣尘上的时候。身为台北市文化决策者的我,如果致词时引用了司马迁或韩非子,会被批为“统派”,意思是对台湾“不忠诚”。为国学大师钱穆和林语堂修葺故居时,我被怒骂质问,“钱林两人都是中国人,不是台湾人,不可以用台湾人的钱去修中国人的房子!”在这样的气氛里,来这样一出样板戏?会有几个人来看?

红色的地毯,被水晶灯照亮了。人们纷纷入场。时间一到,所有的门被关上。我回头看,三千个位子,全部坐满,一个空位都没有。这是首演。

灯暗下,革命样板戏《红灯记》在台北正式演出。

没有手机响,也没人交头接耳。台北人很文明、很安静地看京剧演员如何在钢琴的伴奏下旋身甩袖,如何用眼睛的黑白分明表现英雄气概和儿女情长,如何用唱腔歌颂共产党的伟大和个人的牺牲。

我偷偷用眼角看身边三个老人家,觉得很奇怪:父亲特别入戏,悲惨时老泪纵横,不断用手帕擦眼角;日本坏蛋鸠山被袭时,他忘情地拍手欢呼。方伯伯一脸凝重,神情黯然。母亲,不鼓掌,不喝彩,环抱双手在胸前,一脸怒容,从头到尾,一言不发。

演出结束,掌声响起,很长的掌声,很温暖,很礼貌,然后人群安静地纷纷散去。我们坐在第一排,看着人群从面前流过,七嘴八舌地评戏。一个头特别大的老人家大声说,“告诉你,李登辉就是鸠山!”旁边的人哄然大笑。大头老人家看起来如此面熟,有人在一旁耳语:“他就是专门演毛泽东的名演员。”我赶快看他,果然,多年来在电视上演“万恶的共匪”,就是他,觉得面熟,原来长得像毛主席!一群年轻人走过,谈论着“舞美设计”和“京剧动作”如何如何,就像看完法国的《茶花女》或是英国的《李尔王》一样。

父亲好像得到了戏剧的升华,很高兴地说,“日本鬼子太坏了!这个戏演得好!”日本才是敌人,这戏里的英雄好汉是共产党,他浑然不觉得有任何不妥。

母亲在一旁坐着,本来就冷淡,一听父亲的热烈“剧评”,真的生气了,冲着他说,“我不知道台湾政府是干什么的,让这种戏也来演是什么意思。它歌颂的是共产党你晓不晓得?共产党杀了我们多少家人你晓不晓得?我是不会忘记的,我哥哥是被他们三反五反杀害的!”

然后她带点埋怨地瞅着我,“不晓得你带我来看的是这种戏?”

方伯伯看起来心事重重,在我坚持之下,才慢慢地说,“前尘往事,尽涌心头啊„„ 1975年,老总统遗体的瞻仰仪式就在这个大厅举行的,二十六年来,我第一次再踏进这个大厅,却是看这《红灯记》„„他的遗体,就放在台上,李玉和唱‘为革命同献出忠心赤胆,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的地方„„”他说不下去了。

小溪潺潺得来不易

《红灯记》演出的同时,也是我正接待高行健来台北访问的时候。刚刚得了诺贝尔奖,在国际的追逐战中,他重然诺地首先来了台北,因为我在他得奖的半年前就邀请了他来台北作驻市作家。

第一个华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到来,我担心两种反应:一种是,用民族主义的激情来拥抱他,爱他是“中国人”;第二种是,用政治的意识形态来排斥他,骂他是“中国人”。在这两种反应中,文学本身的价值都会被淹没不见。

其后所发生的,出乎我的预料:人们欢迎他,为他觉得荣耀,但是从北到南的讲座中,从 “独派”到“统派”的媒体里,很少出现民族主义的激越语言,也很少剑拔弩张的政治解读。人们只是欢喜地聆听他的演讲,热烈地讨论他的作品,同时,因为他所有的作品都在台湾首发,引以为荣。

看《红灯记》的平静,接待高行健的自然,发生在同时,使我深深觉察到台湾的质变。

不,我们并不一直都是这样的。

我们经过五六十年代的肃杀。仓皇渡海的国民党是一个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的统治者,对自己没有信心的统治者往往只能以强权治国。风吹草动,“匪谍”无所不在,左派的信仰者固然被整肃,不是信仰者也在杯弓蛇影中被诬陷、被监禁、被枪毙、被剥夺公民人权。“戒严”令在1950年颁布,当初决定跟着国民党撤退到海岛的许多知识精英,作梦也没料到,他们会在“戒严”令下生活三十七年之久。在日本统治下期待回归祖国的台湾人,作梦也没想到,从殖民解脱之后得到的并不是自由和尊严,而是另一种形式的高压统治。

好几代人,就在一种统治者所精密编织的价值结构里成长。相信“党”的正确,因此我们不习惯政治见解的分歧。相信国家的崇高,因此我们不允许任何人对“国家”这个概念有不同的认知。相信民族的神圣,因此我们不原谅任何对民族的不敬。相信道德的纯粹和理想的必要,因此我们不容忍任何道德的混沌以及理想的堕落。而共产党,就是这一切我们所相信的东西的反面;它是“邪恶”的、“恐怖”的、“腐败”的、“欺骗”的、“罪不可赦”的。

我们所有的叙述都是大叙述:长城伟大,黄河壮丽,国家崇高,民族神圣,领袖英明,知识分子要以苍生祸福为念,匹夫要为国家兴亡负责,个人要为团体牺牲奋斗,现在要为未来委曲求全。

大叙述的真实涵意其实是,把我们所有的相信“绝对”化,而价值观一旦“绝对”化,便不允许分歧和偏离。任何分歧和偏离,不仅只被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而且是不道德的。不正确还可以被原谅、被怜悯、被改正,但是对于不道德,我们是愤怒的,义愤填膺的,可以排斥、唾弃,甚至赞成国家以暴力处置,还觉得自己纯洁正义或悲壮。

《野火集》在今年要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因此有重读的机会。物换星移,展读旧卷,赫然发现,“野火”里没有一个字一个句,不是在为“个人”呐喊:

法制、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荣誉、传统──每一个堂皇的名字后面都是一个极其庞大而权威性极强的规范与制度,严肃地要求个人去接受、遵循。

可是,法制、社会、荣誉、传统──之所以存在,难道不是为了那个微不足道但是会流血、会哭泣、会跌倒的“人”吗?

同时,没有一个字一个句不是在把责任,从国家和集体的肩膀上卸下来,放在“个人”的肩膀上:

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所以做研究比较重要;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也不要以为你是个学生,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

同时,没有一个字一个句不是在伟人铜像林立的国度里,试图推翻“大叙述”,建立“小叙述”:

如果有了一笔钱,学校会先考虑在校门口铸个伟人铜像,不会为孩子造厕所。究竟是见不得人的厕所重要呢?还是光洁体面的铜像重要?你告诉我。《野火》书出,1985年的台湾为之燃烧,二十一天之内经过二十四次印刷。我像一个不小心打开闸门的人,目睹一股巨流倾泻直下,冲出高筑的大坝,奔向辽阔原野。滚滚洪水一旦离开大坝的围堵,奔向辽阔,首先分岔出万千支流,然后喧嚣奔腾变成小溪潺潺,或者静水流深。

《野火》之后,很多人反抗过努力过,游击队似的“党外”演变成正式的反对党,而反对党又惊天动地地蜕变为执政党;《野火》之前,更多人反抗过努力过,从日据时代抵制殖民的赖和、杨逵,到后来拒绝屈服强权的雷震、殷海光、柏杨、李敖、陈映真。是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对台湾人的反抗和努力我有了新的体会:就为了打破价值的绝对化,就为了把大叙述打碎,让小叙述出现,看起来这么“小”的目标,我们花了好几代人的光阴。

是因为不再相信价值的绝对,是因为无数各自分歧的小叙述取代了统一口径的大叙述,台湾人平和了,他可以自然地接待高行健而不夸张过度,可以平静地欣赏《红灯记》的舞美、唱腔、身段而不激烈。可是他其实并没有忘记过去的日子。

如果你问我这一个台湾人,我们用六十年的时间学到了什么,我会说,我们学到:万千支流,小溪潺潺,得来不易。

叙述的多版本

那天晚上,有三千人去看《红灯记》,也有很多人基于政治的立场,是不愿去、不屑去的。去看了戏的人,有的只在乎戏剧的纯粹美学表现,有的人,譬如我父亲,被民族情感感动得涕泗滂沱。有的人,譬如我母亲,国共内战所撕开的伤口在六十年后都还淌着血。有的人,譬如方伯伯,心里烙着忠奸分明的意识,根本无法接受政治的翻天覆地、时代的黑白颠倒。

每个人都有自己版本的小叙述,和其他人不同,但是每个人都知道一个游戏规则:他必须容忍别人的叙述,如果他希望自己的叙述被容忍。

最高教育主管在公文上请演员保留原有的戏剧台词,然后签了字。

连战访问大陆,人们在桃园机场打了一架。之所以会闹出流血冲突,一方面固然是民意代表无所不用其极地寻找方式出名──政客们早就学到,制造冲突往往是出名的快捷方式。另一方面,台湾人分歧的小叙述在这种关键时刻被凸显出来:民主的时间还很短,很多伤口和痛楚,还没有愈合;很多纠缠的道理,彼此还说不清楚。

对于有些人,历史的切身认知是,日本人对台湾的统治比国民党的统治还要文明些。日本总督再怎么霸道,毕竟还受母体社会日本的法治所规范,而当时的日本是一个已经经过明治维新洗礼的现代化国家,溃散到台湾的国民党却正处在一个历史的低谷 ──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军阀割据、五四**、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中国人连坐下来绑紧自己草鞋的机会都还没有。被日本人统治了五十年的台湾人所第一眼看到的“祖国人”,是一个颇为不堪的形象。由于历史的隔阂又对“祖国人”的不堪没有什么历史的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同情或包容。

紧接而来的高压统治,更令所有对“祖国”的期待破灭;1947年的“2.28”流血事件,有些人解释为单纯的“官逼民反”,处处发生,这些台湾人,从自己的幻灭和痛苦经验出发,却宁可认为,这是“中国人”对“台湾人”的压迫。把国民党的问题解释为“中国人”的问题,再将中国人和共产党对等起来,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代表不文明,前现代,野蛮。

对于另一些人,日本人的侵略造成千万中国人的家破人亡,是刻骨铭心的集体国族记忆,仇深似海。中国再怎么落后都是自己的国家。国共两党再怎么敌对,都不能和中日间未解的宿仇相比。

有一些人,深爱中华传统和文化,写书法,读诗词,研究老庄哲学,但是拒绝与中国这个国家组织认同。

另一些人,讨厌中国这个国家组织,因此也想将中华文化一并摒除,拒绝说北京话,拒绝到大陆旅游。

有一些人,怀抱极强的民族认同,盼望中国强大,至于用什么方式强大,以什么代价来获得强大,都不在乎。在“大中国”的想像里,台湾只是一个历史的小小脚注。

另一些人,根本不把民族或国家看做一个有任何意义的单位。所有关于国家或民族的说词,都是统治者拿来愚民的神话。他惟一在乎的是,哪一种国家组织──殖民也好,托管也好,占领也好,黑人白人日本人,只要可以给他最大的个人自由和公民权利,都是他可以接受的国家管治者,反之就不是。

一道长长的光谱,从“深绿”变“浅绿”,从“浅绿”逐渐转“浅蓝”,再化为“深蓝”。“深绿”是那坚持台湾独立大叙述的人,“深蓝”是那拥抱中国统一大叙述的人,在今天的台湾,都是少数;占大多数的,却是中间那一大段不能用颜色来定义,不信任任何“绝对化”的价值观的人。

这些台湾人,和世界上任何其他人一样,渴望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家庭幸福,个人受法律保障。但是因为他曾经经历过殖民和专制统治,所以他对于国家民族等等上纲上线的崇高大叙述往往抱持一种怀疑和窃笑,却极在乎言论和思想的自由,极在乎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对弱势的照顾,极在乎国家机器不侵犯他的隐私和人权。

这样的台湾人,每天的生活内涵是什么?

民主不过是生活方式

首先,不管光谱上的哪一边,台湾人从头到尾就不曾觉得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受过日本统治的台湾人固然被历史归位为日本国民,1949年渡海到台湾的则是彻底的“民国人”,根深蒂固的自我认识是:中华民国代表正统中国,共产党所建立的国,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历史“意外”。要到1991年李登辉宣告“动员戡乱时期”终止,台湾算是正式承认了大陆政权是控制大陆的“政治实体”,也就是说,第一次试图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做一个“平等”的存在。因为自觉是民国正统,所以台湾人从来不觉得自己要“脱离”中国大陆这个政权,因为他们从来就不曾属于、从来就不曾效忠过那个政权。

以军事“大国”姿态来看,“蕞尔小岛”的台湾人这种认知或许是可以被讪笑的,但是若宣称希望了解台湾人,那么台湾人这种深层的历史情感和心理结构,恐怕是任何了解的基础第一课吧。

台湾人已经习惯生活在一个民主体制里。民主体制落实在茶米油盐的生活中,是这个意思:

他的政府大楼,是开放的,门口没有卫兵检查他的证件。他进出政府大楼,犹如进出一个购物商场。他去办一个手续,申请一个文件,盖几个章,一路上通行无阻。拿了号码就等,不会有人插队。轮到他时,公务员不会给他脸色看或刁难他。办好了事情,他还可以在政府大楼里逛一下书店,喝一杯咖啡。咖啡和点心由智障的青年端来,政府规定每一个机关要聘足某一个比例的身心残障者。坐在中庭喝咖啡时,可能刚好看见市长走过,他可以奔过去,当场要一个签名。

如果他在市政府办事等得太久,或者公务员态度不好,四年后,他可能会把选票投给另一个市长候选人。

他要出国游玩或进修,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不需要经过政府或机关单位的层层批准,他要出版一本书,没有人要做事先的审查,写作完成后直接进印刷厂,一个月就可以上市。他要找某些信息,网络和书店,图书馆和各级档案室,随他去找。图书馆里的书籍和资料,不需要经过任何特殊关系,都可以借用。政府的每一个单位的预算,公开在网上,让他查询。预算中,大至百亿元的工程,小至计算机的台数,都一览无余。如果他坚持,他可以找到民意代表,请民意代表调查某一个机关某一笔钱每一毛钱的流动去向。如果发现钱的使用和预算所列不符合,官员会被处分。

他习惯看到官员在离职后三个月内搬离官邸或宿舍,撤去所有的秘书和汽车,取消所有的福利和特支。他习惯看到官员为政策错误而被弹劾或鞠躬下台。他习惯读到报纸言论版对政府的抨击、对领导人的诘问,对违法事件的揭露和追踪。他习惯表达对政治人物的取笑和鄙视。

如果他是个大学教师,他习惯于校长和系主任都是教授们选举产生,而不是和“上级长官”有什么特别关系;有特别关系的反而可能落选。他习惯于开会,所有的决策都透过教授会议讨论和辩论而做出。有时候,他甚至厌烦这民主的实践,因为参与公共事务占据太多的时间。

他不怕警察,因为有法律保障了他的权利。他敢买房子,因为私有财产受宪法规范。他需要病床,可以不经过贿赂。他发言批评,可以不担心被报复。他的儿女参加考试,落榜了他不怨天尤人,因为他不必怀疑考试的舞弊或不公。捐血或捐钱,他可以捐或不捐,没有人给他配额规定。

他按时缴税,税金被拿去救济贫童或孤苦老人,他不反对。他习惯生活在一个财富分配相对平均的社会里;走在街上看不见赤贫的乞丐,也很少看见顶级奢华的轿车。他习惯有很多很多的民间慈善组织,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大批义工出动,大批物资聚集,在政府到来之前,已经在苦痛的现场工作。

当然,我绝对可以同时举出一箩筐的例子来证明台湾人“进化”的不完全:他的政客如何操弄民粹,他的政治领袖如何欺骗选民,他的政府官员如何颟顸傲慢,他的民意代表如何粗劣不堪,他的贫富差距如何正在加大中„„台湾人本来就还在现代化的半路上,走得跌跌撞撞。

海峡两岸,哪里是统一和独立的对决?哪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冲?哪里是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的矛盾?对大部分的台湾人而言,其实是一个生活方式的选择,极其具体,实实在在,一点不抽象。

不仅只是经济而已

这个时候,再回头去读连战和宋楚瑜在北京的演讲,两篇文章的深意就如清水中的白石,异常分明。

连战是什么?他是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是“西洋政治思想史”、“国际法”和“政治学”的教授。宋楚瑜是什么?他有“国际关系”和“图书信息”的两个硕士学位,又是乔治城大学政治学博士。两个人都有国学的基础,又熟悉西方的政治理论和民主实践,但是在台湾一贯重视教育的环境里,这样的学识精英不计其数,他们不算特殊。而在台湾翻天覆地、竞争激烈的民主实验里,连战被视为厚道有余,能力不足,几近“昏庸”的角色,宋楚瑜则每况愈下,被描述为极为负面的弄权“大内高手”。

政治,在民主的机器中,已经是一个无比复杂的计算操作。政治人物的形象包装,利益结盟的输赢估算,选民的结构分析,新闻议题的引爆和“消毒”,消息透露与否以及透露的时机推敲,效果的评估以及损害的控制„„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眼光,每一个出现或不出现,每一个“遗憾”或“抗议”,都经过沙盘推演。台湾的民主政治,在华人世界里,可以说已经玩得“炉火纯青”。或者说,玩得过头,技术操作喧宾夺主,深刻的内涵反而被颠覆,使得“大说谎家”容易粉墨上台而理想家出不了头。

这两个在台湾玩“输”了的政治人物,放在大陆的政治环境中,品质反而折射出现。两个人都引经据典而不费力,都学通中西而不勉强。面对镜头,都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语言,如何传递一种诚恳的眼神和态度。

同时,两篇演讲都是细致深思的作品,懂台湾政坛险恶的人,更能体会这两篇文章之不易。

连战在北大,就从自由主义谈起。他谈蔡元培“循思想自由的原则,取兼容并包之意”;他谈台湾大学“争自由、为民主、保国家”的校风;他指涉杜威的实用主义,“以渐进、逐步的、改良的方式,来面对所有的社会的、国家的问题”;他提出三民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分岔,又问,“我们要选择的到底是哪一条路?”

他介绍了台湾的经济发展,可是不忘记说,台湾的成就来自于经济发展之后开展出来的 “政治民主化的工作”。在祝福大陆的经济成果同时,他紧接着赞美大陆基层的民主选举制度,甚至于具体地提到中国宪法里头对于财产作为基本人权的事实。更明确地,他指出,“整个的政治改革„„在大陆还有相当的空间来发展。”

宋楚瑜的演讲策略,在提出两件事:一是厘清“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一是,台湾最重要的成就不在于“富”,而在于“均富”。“蒋经国先生在执政台湾十六年当中,台湾每一个国民所得从482美金增长到5829美金,成长了11倍。但最高的所得的家庭五分之一和最低的五分之一当中的差距维持在4~5倍以下的水准。”

连战会不知道大陆对自由主义的态度吗?他会不清楚目前极其严重的拆迁和土地剥削问题吗?宋楚瑜会不知道在“和平崛起”的后面所隐藏的巨大的贫富不均?

显然都明白,而且,都说出来了。这需要勇气,需要智能,也需要承担。连战选择谈自由主义,宋楚瑜选择谈均富,自由民主和均富,恰恰是台湾人最在乎、最重要、最要保护、最不能动摇不能放弃的两个核心价值。

如果只谈民族感情和国家富强这样的“大叙述”,而这两个核心“小叙述”不在连宋的演讲稿中,我会觉得,这两人愧对历史。

上一篇:医疗整形机构圣诞嘉年华策划案下一篇:成都市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