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旅游资源(精选11篇)
台湾旅游资源 篇1
深耕大陆多年抢占观光先机
2009年农历新年除夕, 台北县淡水镇渔人码头附近, 一家餐厅内热闹非凡。当电音三太子随着快节拍音乐又跳又舞出场时, 400多位围炉团聚、一起吃年夜饭的客人们兴奋地鼓掌。他们不是一般的台湾家庭, 而是来自大陆北京、上海的观光客, 这是两岸隔绝60年来, 第一次有大陆旅行团专程到台湾过年。
正当400多位大陆游客吃得兴高采烈之际, 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在会场忙前忙后地招呼, 并不时向大陆游客举杯敬酒。他就是主办这次大陆旅行团来台过年的幕后推手——北航旅行社董事长王扶摇。如果没有他数个月前因应两岸“大三通”策划这场活动, 就不会有13个来自北京、上海的旅行团, 千里迢迢来到淡水海边过春节。
观光热最先带动的是以旅行社为代表的旅游业。台湾有200多家旅行社, 大中小型都有, 然而根据台湾“观光局”的数据, 自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游至今的陆客接团量统计, 位于前几名的都不是一些老字号的大型旅行社, 如东南、雄狮、保保、安顺等, 反而是过去在岛内很少听到或被人注意的新面孔大幅崛起, 如和兴、长谷、百世、欣佑弘、鼎运、北航等。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大陆深耕多年, 眼光前瞻, 做事灵活, 拥有雄厚的人脉关系, 因此有办法在这块新市场快速取得客源。
以北航旅行社为例, 它只是一家员工不到100人的中型旅行社, 早年在台湾根本数不上, 如今却成为两岸“大三通”后的大赢家, 创下第一个组大陆团到台湾过春节的纪录。除了在淡水过年的400人外, 北航旅行社接团来台过年的大陆旅客还有800多人, 若以每人平均5万元 (新台币, 下同) 的团费计算, 北航在这波春节档期就创下6000万元的营业额, 让其他岛内旅行社羡慕不已。
北航旅行社的成功, 得益于王扶摇20多年在大陆市场的辛勤耕耘。提起这些年的经历, 他不胜感慨。1986年5月3日, 在两岸紧张对峙的年代, 王扶摇的父亲王锡爵驾驶一架从曼谷起飞的华航波音747货机, 毅然投向大陆, 在两岸引起轰动。
当时新婚不久的王扶摇已经29岁, 父亲在上一趟飞行回来时, 特意从泰国带回新婚礼物送给他, 但是第二天就驾机飞到大陆, 令全家人不敢置信。
王扶摇的命运也从此改变, 他不仅丢了原先的工作, 而且作为“劫机犯”之子备受歧视, 承受了巨大的社会压力。虽然大陆归还了飞机, 华航仍要求王家赔偿数千万元的损失, “那段时间尝尽人情冷暖, 让我更坚强!”王扶摇平静地回忆说。
身为长子的王扶摇是家中的经济支柱。为了生活, 也为了能见父亲一面, 1987年初他来到香港, 与朋友一起成立北航旅行社, 在台当局尚未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时, 经营老兵返乡业务。1988年他来到广州设立联络处, 成为岛内最早西进大陆的旅行社。
“取名北航, 是因为我们专做大陆线, 飞机起飞就向北飞, 所以才叫北航。”他说, 当时创业非常辛苦, 有时还要一路背着年老体弱的老兵回大陆家乡, 非一般人能够体会。
创业前10年, 北航只经营香港到大陆这一段的旅游市场。为了开拓业务, 王扶摇跑遍大陆各地, 当时大陆民航飞机误点严重, 让他吃足了苦头, 有时在一个机场吃了三个便当, 都还搭不上飞机。“当时台湾经济大好, 岛内旅行社都抢着做欧美团、日本团, 根本没有人要做大陆团。”他苦笑说, 但也因为及早布局, 让他与大陆各地的旅行社和地方政府建立了深厚的关系。
王锡爵后来担任大陆民航局华北分局副局长和全国政协常委, 即使退休, 仍任黄埔同学会理事与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北航在大陆的业务也一路成长。对于外界认为王扶摇靠着父亲的关系才能抢到大陆客源商机, 他诚恳地说:“父亲对我的业务的确有间接的帮助, 但是没有直接的帮助。他是军人性格, 不可能为我的生意去游说。”
历经20多年风雨, 王扶摇熬过了多次人生的难关, 但始终没有离开这个市场。辛勤的努力, 加上深厚的人脉关系, 王扶摇终于在开放大陆居民来台观光的时点占到最有利的位置, 不仅2008年7月成为承接大陆观光首发团的8家台湾旅行社之一, 而且是大陆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与厦门航空等多家大陆航空公司的票务代理, 前些年又在北京成立了新成华讯息有限公司, 不只经营陆客来台, 甚至还承办大陆观光团赴欧美等地旅游的不同行程;其旅行社的客源量及业务收入, 更让北航成为台湾同业羡慕的对象。
王扶摇认为, 北航之所以打败同业, 除了与大陆各界建立良好的关系外, 关键是能够了解大陆客人、让大陆人信任。服务大陆客人有很多诀窍, 例如吃饭时的安排谁坐主位就有学问, 如果弄错了就很尴尬。他说, 从很小细节的安排到旅游景点规划, 与大陆来往二十几年, 让北航比同业更能了解大陆人。
看好陆客来台商机, 台湾唯一上柜的凤凰旅行社更直接投资北航850万元, 持有17%的股份。凤凰旅行社张金明董事长开玩笑说, 没有关系就要买关系。王扶摇则豪迈地笑着说, 由于凤凰在大陆旅游市场并未深耕, 两者结合可说是最好的互补。
过去安排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 现在又经营大陆居民来台观光, “我们一家可说是两岸关系变动的缩影, 这种经历, 很少人可以想象!”他说。
汉语导游成了眼下最“热”的职业
2010年, 中国大陆首次取代日本, 成为台湾观光游客的最大来源地。面对新兴陆客市场, 台湾的汉语导游成了眼下最“热”的职业。例如有公务员退休转任导游, 竟然可以带一团陆客在八天七夜的环岛行之中, 创造了500万元的消费金额, 成为旅行社中传奇人物。台湾观光学院校长亭铭辉也说, 他有个学生30岁不到, 现在带陆客团, 月收入最高达到70万元。
根据台湾“考选部”统计, 过去每年汉语导游报考人数不超过1万人, 由于近年开放大陆旅客来台观光, 2010年报考人数一口气大增至2.4万多人, 2011年更是激增至3.88万人, 比起一年增加60%。
在2011年3月的领队及导游考试时发生了很有趣的现象, 考外语导游的人数总共只有不到5000人, 而考汉语导游的竟然将近4万人;考外语领队的1.2万多人, 而汉语领队则有2.7万多人。
不少退休的公务员和教师也看准这个机会, 纷纷想要开创自己职业的“第二春”而报考。不过据了解, 目前台湾通过考试、拥有汉语导游执照者约1万多人, 但实际执业者只有3000人左右。许多旅行社业者指出, 很多新拿到执照的导游, 事实上根本无法带团, 真正能够赚到这次商机的还是需要有“两把刷子”。
现为鼎运旅行社特约导游的李新猷, 就是在陆客商机中找到自己事业的“第二春”。不过, 不同于转换行业的退休人员, 李新猷在旅游界打滚拼搏已超过30年。
李新猷过去带台湾团到欧洲旅游, 当时瑞士铁力土山上高挂的是台湾旗帜, 因为台湾人的消费能力太强了, 劳力士表一口气买好几块, 眼睛都不眨一下。
“那个时候, 能带欧洲团的人不多, 供不应求, 有能力的导游年收入至少都上百万元;好一点的, 三、五百万元不是问题。”没想到, 才过几年, 瑞士铁力土山上挂的台湾旗被换成了五星红旗。李新猷提前一步嗅到大陆观光客高消费力的商机, 2002年开始转回岛内, 接待陆客团。
目前李新猷每个月只接一个陆客团, 而且他接的团还是经过“特别挑选”的, 也就是业界所说的“贵客团”, 例如山西煤老板团。
鼎运旅行社总经理葛兴光说, 像李新猷这种“教父级”的导游, 对旅行社来说具有指标性的意义, “上海、北京来的, 只要是消费能力较高的团, 我们的第一选择就是交给李新猷来带。”
葛兴光的考虑很实际:“第一, 李新猷能‘激发’贵客团的消费实力;其次, 李新猷就是有这种能耐, 不但能让顾客多掏钱, 而且是开开心心的掏钱, 还很佩服他。”
但面对陆客的全新市场, 李新猷一样战战兢兢, 从头学起。学习的重点不只是台湾景点的地理和历史, 能让李新猷在两岸开放后成为新红人的关键, 还在于他抓住了陆客的心。
在他的提包里放着一本简体版的《大陆旅游幽默词》, 有空就拿出来翻一翻, 即使已经背得滚瓜烂熟, 还是要“学而时习之”, 目的不在于背得更熟, 而是要让“大陆式幽默”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此外, 手边还有一份刚从网上下载的《大陆旅客最常投诉的22件事》, 随时提醒自己, “服侍”眼前这群贵客时要如何讨他们欢心, 又有哪些红线不能跨越。
事实上, 李新猷平均每年阅读100本以上的书籍, 学过速读的他, 即使在带团时也能抽空阅读。“八天七夜的团, 我可以看完3本书。”剖析大陆各地方人的个性、32种购物需求解析等等, 各式各样的知识天天在他脑子里打转。他知道, 河北省的陆客出手最阔气, 常常可以接到“贵客团”;北京、上海次之;而福建、广东人最挑剔, 买东西常常挑三拣四、讨价还价。
问他平常究竟要花多少时间“研究大陆贵客的心”, 李新猷的回答很妙:24小时都要随时揣摩和思考, 因为我不是在研究, 而是试着让自己的心态与想法真的变成“大陆贵客”。
其实, 从服装细节就可以观察到李新猷带团有他的门道。他的典型装扮是戴一顶红色的原住民图腾帽子, 总是会引起许多团员好奇发问, “然后关于原住民文化、台湾历史, 就有好多故事可以讲。”再应景一点, 李新猷身上还披着“庆祝辛亥百年”的围巾, 这样就等于宣示我是泛蓝的, 展现出对大陆同胞的友好态度, 这对销售也有帮助。
李新猷每个月只带一个团, 收入却毫不逊色于别人带三个团, 其余时间则用来充实自己。除了到观光旅游相关协会、学校等授课外, 他经常四处听演讲、参与进修课程。
“乍看之下, 有些课程、讲座的主题好像与带团无关, 但事实上, 这些内容往往会在关键时刻发挥临门一脚的效果。”他举例, 因为听了财经专家谢金河的投资讲座, 让他能与贵客团成员立刻讨论大陆股市;也因为上了“钻石鉴赏课程”, 让他通过专业解析, 在带陆客买钻石的时候变成了“行销”台湾钻石而非只是“促销”。
尤其是让客人花了大把银子买完东西之后, 还说“谢谢导游让我买到这么棒的东西!”李新猷认为, 早一点了解客人的需求和兴趣是重点, 然后要“顺着毛摸”、“投其所好”。
他通常在第一天便摸透这团客人的喜好以及消费实力。“从他们的省分、职业、年龄等背景资料, 就可以先略有所知。目前来说, 河北省三、四十岁的白领阶级消费能力最好。”接下来, 再从服装、行李箱等判断, “连LV包的真伪我都看得出来。”
另一方面, 他还随身携带一些“小道具”, 比方说, 用一张津巴布韦币1000亿元的钞票来告诉团员通货膨胀的可怕。“钱花了才是财产, 没花掉就变成遗产。我告诉他们, 人民币总有一天会贬值, 拿来投资钻石、珊瑚, 不仅可保值, 甚至还有增值空间。”
面对两岸统一这种敏感话题, 他也可以转成让陆客消费的动力:“你们就像是大公司, 我们是小公司, 就像大公司要合并小公司一样, 你们要先证明对我们是有利益的, 要表现出你们的气魄, 最好的办法就是, 每个人都来消费, 通过你们的消费来改善我们的经济。”
但要陆客花钱之余, 也要会揣摩陆客在消费之余互相之间的心理, 才能做得到位又不得罪人。例如有一次李新猷带山西煤老板团, 行程后半段来到高雄, 其中一位煤老板一边抽烟、随口就说:“李导你带得真好, 给你个面子, 去帮我选个1克拉的钻石吧, 帮我说个好价格就行了!”这一个就是新台币30多万元。另一位煤老板看了也说:“李导你也帮我搞一个吧!”李新猷看出, 他们双方有点在较劲的味道, 他谁也不得罪, 买了两个相同价位的。
葛兴光指出, 要成为一个好导游,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进修, 像李新猷这样一个资深导游还愿意不断学习, 才能在这个“轻易考取执照”的时代中, 仍保有其不衰的地位。
除此之外, 一名优秀导游还能在出现突发事件时, 不慌不乱, 迅速解决问题。曾经接待过上海市长韩正、江苏省省委书记梁保华等大陆高级经贸团的中国旅行社导游谢榕佳, 有一次带团时遇到旅客晕车, 到最后返程前开始痉挛。谢榕佳立刻请公司派同事帮忙, 自己带着旅客坐救护车迅速到医院, 跟医院说明状况, 迅速安排医生看诊, 最后在飞机起飞前半小时, 再把游客送回机场。
谢榕佳说, “随时都要想好紧急应变计划。你不会知道游客什么时候会生病, 事前一定要规划好, 万一紧急状况出现, 要以最快速度安排, 才能迅速反应。”至于导游需要具备的知识素养, 谢榕佳建议:第一要了解台湾, 第二要了解大陆。她介绍自己, 一方面重新学习有关台湾的课程, 另一方面每次带团之前, 也要了解游客背景, “好比来自哪一省、哪一城市, 并在介绍台湾景点时巧妙地与游客的家乡做比较, 更能让游客了解台湾。”
客运派遣制调度更有效率
傍晚5点半, 以开游览车为生的张肇基, 下了班后洗了把脸, 便匆匆地出门;不过, 他并不是要赶着出车, 而是前往“公路局”上课。
今年48岁的张肇基已经好一阵子没这么忙碌了。6年前, 在台当局“观光客倍增”的号召下, 他砸下数百万元买了一辆游览车, 与旅行社签订合同接旅行团, 准备大发观光财。孰料, 这个由当局勾勒出的大饼远不如想象中的美味, 由于绩效不彰, 每个月除了偶尔接接零星的团, 大多数时间只能望车兴叹。
2008年7月4日起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之后, 除了吃住外, 最重要的就是交通问题, 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个“枯木逢春”的喜讯。于是, 他除了频频与旅行社接洽合作事宜外, 只要一有空便认真参加“公路总局”针对陆客来台, 为全台游览车驾驶员所举办的集训课程。上课时, 平常不苟言笑的张肇基, 在教官的恶补下, 脸上必须学着堆起“林志玲般的笑容”, 嘴里也得迎合大陆客的幽默, 用打结的舌头念着一句句旅游必备“顺口溜”。
陆客来台后, 每天差不多需要2000多辆大型游览车为其服务。由于岛内符合年限要求的游览车数量不够, 不得不将大客车年限放宽到七年新。但即使这样, 仍不时出现在旅游旺季, 旅行社临时接到客人, 找遍全台却找不到可用车辆的事件发生。
有鉴于此, 一些大型旅行社如东南、凤凰、雄狮等, 纷纷自购游览车, 甚至成立游览车公司。部分聪明的商家看上这块商机, 例如位于台北市内湖行爱路的建明客运公司, 大笔投资近4亿元设立游览车“派遣中心”, 并将原来跑台北至高雄路线的84台车辆全部调回来, 贴上“飞狗”标志, 重新装修座椅, 更换视听设备, 因应陆客来台的需求。
“早在之前, 我们就通过和平旅行社和大陆方面接触了解。”建明客运营运长梁一帆得意地说, 要抢得商机, 一定要比别人起步得早才行。他指着车内卫星导航设备说, “光是这些设备, 我们就花了3000多万元。以台湾目前的游览车业的状况来看, 只能满足10%的需求;这时整合就是很重要的事, 我们扮演的角色, 就是帮大家把资源整合, 一旦有需要, 随时可以知道哪里找得到资源。”
梁一帆是计程车公司“台湾大车队”的原始股东之一, 非常了解“派遣中心”营运模式的重要性。为了做到更精准的派遣服务, 建明客运为每辆车都装上卫星导航装置, 目的是做好车辆的控管, 因为导航装置不仅提供给司机清楚的路线, 还可记录司机的开车时数并计算油耗量;一旦司机脱离了规划的行驶路线, 就可以立刻得知。
此外, 建明客运还与保保旅行社等10多家大小业者合作, 集合200多辆游览车, 作为派遣中心调派的车辆。梁一帆解释, “陆客来台的时间通常是8到10天, 前后两天都是在做机场接送的工作, 游览车业者通常不愿意接这两天的生意, 原因是接送要花半天时间, 却只有二、三千元的收入。但租用游览车, 每天花费需要1万多元。这时, 客运车就可以接送陆客往返机场和饭店, 解决旅行社接送的交通问题, 这可以让旅行社省下不少成本。”
通过派遣中心, 建明客运可以从上游整合到下游。梁一帆说, 这是“一条龙的作业方式”, 以前旅行社都是和固定的游览公司合作, 提供固定的游览车数量, 一旦有任何突发状况, 调度车辆就会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但有了派遣中心之后, 等于是利用至少200多辆游览车, 替旅行社做更有效率的调度。如果整个系统运作顺利, 这200多辆车每年可以增加1.4亿元的营收。
台湾旅游资源 篇2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台湾旅游。第一天就游览了位于台湾基隆市的野柳风景区。
下了车,走了一段路,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些奇怪的地形。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没想到野柳的风景竟是如此千奇百怪的样子,我眼前全是奇形怪状的石头,四周全是稀奇古怪的样子,更让我吃惊的是一个个小小的石头在漩涡里转呀转,越转越大,就能形成如此罕见的壶穴地形。
一个个壶穴,拔地而起。大的有一个浴缸这么大,小的只有一颗弹珠那么小,高的比我还高,矮的只到我的脚踝。每个都有石头从壶穴中间一层一层向外旋转的痕迹,壶穴的表面上还有一个一个凹进去的孔,大部分孔中还残留着浪花打上来的海水。壶穴有的是咖啡色的,有的是土黄色的,也有的是黑黄相间的。远远望去,一个个壶穴好似一朵朵浪花,波涛起伏,真令人称奇!
远处就是大海了,海浪时不时拍打到岩石倾泻而下,将石坡冲刷得光滑极了。站在石坡的`上方,远眺壮丽的大海,感到心旷神怡,回头又是大大小小的壶穴地形。美,太美了!野柳风景区还有许多自然形成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其中最有名的有“女王头”、“仙女鞋”、“烛台石”、“冰淇琳石”……真是鬼斧神工啊!再往第三区走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一只大鸡腿,仿佛飘着诱人的香味,让人恨不得上去咬一口。
从台湾旅游回来后 篇3
比如,对方说:“某店的某道菜不错。”她立刻说:“嗨,台湾的什么什么那才叫好吃呢!”接下来,从台湾小吃说到环岛7日游。对方说:“好久没下雨了。”她说:“台湾天天下雨!”接下来,从台湾的雨说到环岛7日游。对方说:“这两天感冒了。”她说:“我也不舒服,从台湾回来,累得躺了好几天。”接下来,还是环岛7日游。
问题是,她整天生活在乌鲁木齐红墩乡三大队这样的地方,打交道的都是本分的农民,人家一辈子顶多去过乌鲁木齐。你和人家谈台湾,什么意思?
其实,作为工薪阶层,我没那么大经济实力去供老妈台湾游。事情的起因是老媽参加了一场同学会。毕业40年,大家见了面,叙了情谊后,照例开始攀比。我妈回来后情绪非常低落,因为大家说话她插不进嘴。人家一开口就是新马泰、港澳台,最次也能聊到九寨沟,就她什么地方也没去过。
我一狠心,便找旅行社的朋友,帮她报了个台湾环岛游的老年团。于是,去年年底的某一天,我妈拎了只编织袋,穿了双新鞋,去了台湾。回来后,老妈做的第一件事是掏出一支香奈儿口红扔给我,轻描淡写道:“才200多块钱,便宜吧?国内起码三四百。”
后来我才知道,那支口红是在最后的购物环节买的。当时大家都在免税店血拼,我妈站在一边等着,不明所以。有个老太太就说了:“你怎么不买?这多便宜啊,在国内买,贵死了!”可在我妈看来,那些东西也不便宜,一个钱包,8000块;一支眉笔,五六百元。
还有老太太从另外角度怂恿:“钱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都这把年纪了,再不花等什么时候?”我妈是有尊严的人,最后实在架不住了,只好也扎进人堆,挑选半天,买了支口红。于是,脸面和腰包都护住了。
除此之外,她还在台湾各景区的小摊小贩处买了一堆旅行纪念品,幸好带的编织袋够大。不久,我在阿勒泰各大商场、超市分别看到了同样的东西,价格也差不多。
回来后,我问她:“台湾的东西真有那么好吃?”她怒道:“别提了,去了7天,拉了3天肚子!”又说:“那些美食五花八门,真想尝尝啊,又不敢。一吃就拉!后来特想家里的萝卜干,幸亏同行的老太太带了一瓶剁椒酱。她把剁椒酱帮我拌在米饭里,这才吃得下去。”又说:“最后拉得腿都软了,连导游都害怕了,担心出事,都想安排我提前回去。”
我说:“都病成那样了,还玩什么啊。”她说:“病归病,玩归玩。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
总之,台湾之行成了我妈人生的转折点,开启了她新的人生。此后,她开始研究世界地图。有一天,她指着印度南面的一小片群岛问我:“这些麻子点点是啥?”我说:“马尔代夫。”又顺手用手机搜出了几张图片给她看。
台湾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分析及启示 篇4
关键词:台湾,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升级建议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末, 台湾人均年收入达到中等小康生活水平,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由劳动型转向休闲型, 于是, 台湾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台农业主管部门于是积极修订相关规定以求更有利于休闲农业的发展, 将休闲农业的发展目标定位在具有“国际观光水准”上。目前台湾乡村旅游已处于普及阶段, 管理上正在向规范化与制度化方向努力, 多数乡村旅游点已完全摆脱了单一的经济功能, 融入了文化与教育功能。
2008年各项指标显示, 台湾民宿业现有约3000家, 年接待游客约500万人次, 经营收入约50亿新台币 (折合人民币10.6亿) , 人均消费1000元新台币 (折合人民币212元) 。2010年, 台湾民间消费形态中, 9.17%用于休闲与文化, 在住宅、食品、交通和医疗之后第五位。台商在从化市开发的大丘园农庄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称号, 成为大陆最受欢迎的农业旅游点之一, 为借鉴台湾经验做活做强大陆乡村旅游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2 台湾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台湾当局很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人力、资金、技术、政策上给予倾斜。从“行政院农委会”、“农林厅”, 一直到基层农会, 都有专门负责此事务的机构。与此同时, 政府也给予了极大的政策倾斜, 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1 萌芽阶段 (1960~1982年)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台湾政府积极推进森林游乐区的开发, 此类利用农业资源与休闲游憩活动相结合的经营项目就是乡村旅游的起源。原因是在当时, 台湾农业面临快速发展工业和商业的竞争, 以及国际农产品的冲击, 农产品成本高, 价格低, 农民收益少, 台湾农业发展面临衰退、萎缩, 于是就开始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20世纪70年代, 台湾倡导以“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三生”农业, 开始由发展经济作物转向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观光家园及休闲度假农场奠定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 并正式被统一为“休闲农业”的名称。原因是, 随着台湾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台湾农业逐步步入停滞、萎缩的状态。为使农业走出困境, 形成农业生产、田园景观、农耕文化相结合的新产业。这一时期休闲农业经营方法简单, 主要是以观光农园形态经营, 农民开放其生产场所供游人体验采摘和购买等休闲活动, 完全属于农民的自发性行为。
2.2 成长时期 (1983~1994年)
1983年, 台湾农政部门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农民开辟观光园必须向乡镇农会提出申请, 并由县政府和区农业改良场及省“农林厅”协同实地考察, 适者纳入辅导对象, 并由省“农林厅”审核后编立年度计划, 再由“农委会”拨给补助经费。1988年, 台湾农委会核定《农渔乡村发展休闲农业及观光果园规模计划》, 政府部门开始规划辅导休闲农业, 成立发展休闲农业策划咨询小组, 确认休闲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1989年, 台北市农会积极规划推动市民农园, 并于1990年辅导北投区设立第一家市民农园, 从而为台湾第一家市民农园。1990年, 设立《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在技术辅导、经费媒体宣传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1992年, 颁发《休闲农业区设备管理办法》。规定了成立乡村旅游点的若干基本条件。
2.3 转变时期 (1994~1996年)
1994年, “农委会”出台《发展都市农业先驱计划》。积极辅导各地创办示范性的体验型市农园。原因是, 台湾的休闲农业在迅猛发展过程中很快遇上了瓶颈, 最关键是法令规章无法适应观光农业发展的需要, 大众对休闲农业存在认识不足。休闲农业本质是结合农业产销与休闲游憩的服务性产业, 一些休闲农场为追求利润, 经营方向逐渐偏离休闲农业的内涵。为此, 政府调整了休闲农业计划策略与政策方向, 重新将台湾的休闲农业引导上了健康的发展道路。
2.4 成熟期 (1996年至今)
1999年, 出台《休闲农业发展办法》。采取资金补贴方式, 大力发展民宿旅游, 这是台湾发展乡村旅游的分水岭。原因是, 同年9月21日的台湾地震对乡村民居破坏极大, 台湾政府结合灾后重建工程, 同时采取资金补贴, 客观上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2001年, 台湾交通部发布了《民宿管理办法》。民宿设置采取登记发证制度, 台湾交通部及市、县政府为民宿主管部门。使乡村旅游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2005年, 台湾农委会制定“2005年度台湾休闲农业服务品质提升计划———休闲农场评鉴、认证与辅导计划”, 委托台湾休闲农业学会进行优良休闲农场之评选及甄选工作, 并编印优良休闲农场服务宣传手册, 鼓励休闲农场提升服务品质, 使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园区建设逐渐步入正轨。2009年5月, 基于健康、效率、永续经营的施政理念, 台湾提出《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 推出生技、观光、绿能、医疗照护、精致农业及文创等六大新兴产业之一, 这是对抗金融海啸的大战略, 也是“宁静的产业革命”, 更是政府推动的重点发展产业。
3 台湾乡村旅游的类型
台湾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范围相当广泛, 诸如农园体验、森林旅游、乡野畜牧、教育农园、农庄民家、乡土民俗、生态保育、渔业风情等休闲活动项目。历经多年的发展, 目前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现象, 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牧场等几种类型。
3.1 乡村花园
乡村花园的设计和建造盛行英国, 最初的乡村花园主要种植本土植物, 且多数是可为餐桌提供食物的瓜果蔬菜类。如今的乡村花园建设已是包罗万象, 摆脱了最初的以实用性为主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 追求环境优美、景观独特、地域性强的乡村花园开始出现。
3.2 乡村民宿
民宿, 最初的概念来自于台湾, 通俗地讲就是农家乐的升级换代, 体现农庄及乡村特色的, 有一定品味及星级标准的民间居家体验, 在欧美、台湾等地比较流行。最初的经营理念是解决旅行者的2B问题, 即Bed、Breakfast (床和早餐) , 让旅行者“饱尝家的温暖”。台湾的“民宿”都有独特的建筑造型和气质, 主人都很健谈, 非常有亲和力, 房间布置精致舒适, 有纯粹田园式的居住环境和美味的餐点。正是台湾“民宿”这些独特的个性, 而使其自身成为了旅游吸引力的一部分, 很多游客, 尤其是“回头客”来民宿是为了纯粹体验民宿氛围而非为了到该地区旅游。
3.3 观光农园
观光农园是指具有农业特产之地区, 通过规划建设使其具有观光休闲与教育价值的农业园区。观光农园内提供观光游客所需的各种服务设施, 以便利游客体验采收农特产的乐趣并了解农特产生产过程, 以增长游客时间, 寓教于乐, 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的目的。历经30多年的发展, 台湾观光农园已经进入普及阶段, 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管理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特别是观光农园的管理体制已相当健全。另外, 文化因素的渗透也在不断提升观光农业的层次和水平。
3.4 休闲农场
休闲农场是台湾农业类型中最具代表性者, 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渔业区。休闲农业可发展的活动项目较其他类型的休闲农业更具多样性。活动项目包括农园体验、童玩活动、自然教室、农庄民宿、乡土民俗活动、垂钓等。休闲农场是由数个农民或多个农民团体联合兴办的, 规模比观光农园要大, 面积一般在50hm2以上, 经营的项目比较多元化。
3.5 教育农园
教育农园是农场经营者以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农村生活文化等资源为内涵, 对中小学生或一般游客设计体验活动, 经由详实的解说服务方式, 满足游客知性的需求, 完成自然生态教育, 同时促进城乡交流的一种休闲农业经营形态。教育农园首先在我国台湾地区发展起来, 台湾农委会自1986年开始, 在南投县埔里镇设置完成第一处教育农园, 获得各界好评。
3.6 市民农园
市民农园是指经营者利用都市地区及其近郊的农地划分成若干小块供市民承租耕种, 以自给为目的, 同时可让市民享受农耕乐趣, 体验田园生活。台湾地区的都市农业效法于德国, 因而与德国极为相似, 也以市民农园为主要形式。台湾的市民农园高达100hm2, 主要分布在城郊或都市化地区。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台湾市民农园的规划建设远没有其他园区形态好。
3.7 休闲牧场
休闲牧场是以名、特、优、新的农作物, 以较好的设施和高科技含量, 进行生产并以此吸引游人, 向人们展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多姿多彩的产品。
4 台湾乡村旅游的优势
4.1 完善的制度、法令及规范条文
台湾当局通过“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和“农业发展条例”来规范发展经营行为, 涉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规定合计约50部, 主要分为7类:休闲农业类、地政类、水土保持类、环境保护类、观光游类、经营类、其它类等,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规划、登记及运营均需遵循相关规定。当局也非常重视规划管理、制度与相关规定的衔接, 如为配套实施“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所制定的实施细则非常详细, 分别有计划审查、专案辅导、用地申请、建筑物设计规范等多个方面的配套政策, 明确了审批的程序和标准, 可操作性强, 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政策实施的影响。
4.2 成熟的规划管理运作
台湾农业最高农业管理部门———台湾农委会对发展休闲农业极为重视, 在农委会下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处和推广科, 各县市也相应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机构, 台湾从上到下形成了观光休闲农业的管理和辅导体系。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法规, 编制和审批规划, 安排资金补助和贷款, 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信息咨询, 制定评价标准, 定期检查和评估, 加强与旅游部门联系。我国台湾相关部门机构在做好休闲农业规划, 包括休闲农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园区的建设规划的同时, 根据休闲农业产业需求, 也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
4.3 高质量的服务
台湾乡村旅游成功在于在配套设施完善的同时, 高质量的服务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细节的服务最能体现一旅游地整体质量水平, 台湾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在细节上给予游客最直观、完美的体验, 收获了乡村旅游成功的案例。
5 台湾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大陆的启示
5.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乡村游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的引导和组织协调, 政府在乡村游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大陆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 包括在基层建立相应的专门机构;培养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意识;培育市场氛围;提高劳动者素质等。各级政府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培训工程开展有关乡村旅游服务内容的培训, 建立地方乡村旅游行业协会, 提高乡村旅游发展地区劳动力素质, 将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区域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
5.2 合理的区位与正确的选址
在进行项目具体选址在考虑可进入性问题和核算交通成本。对可进入性的评价取决于自然条件 (植被、地形等) 以及人工条件 (交通方式、道路状况等) 。游客进入景区的线路在景观上被称作“廊道”。为了将游客吸引到旅游区, 廊道的景观也同样能够增加可进入性。此外资料显示, 根据景源与廊道的空间关系将景源分为尽端式和过境式两种。由于乡村旅游结构松散, 它们之间也存在相当距离。为延长游人停留时间, 一般应尽量选择尽端式, 避免过境式。因此, 大多数区域旅游呈现放射状结构。台湾的实践表明, 这种“尽端式+放射状”的结构有利于同一区域不同旅游地在内容上和经营模式上拉开距离。
5.3 突出农民的参与性
目前, 大陆一些已经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地区, 多是以村的形式有组织地参与发展旅游业, 村委作为农民集体的代表承担了乡村旅游开发者、组织者的角色。今后还要进一步突出农民的项目参与性, 积极发展“公司+农户”、“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村旅游协会”、“农户+农户”、“个体农庄”等农民参与的各种乡村旅游模式。
5.4 完善服务设施建设
台湾地区经过多年建设, 乡村交通方便快捷, 即使偏远乡村, 都有平坦的柏油马路。与旅游相配套的旅馆、商店、加油站、停车场等服务设施, 做得较到位。目前, 大陆乡村旅游是建立在初级市场基础上的旅游业, 其交通条件、接待服务设施、游憩设施甚至通讯设施有待进一步完美。近郊弄乡村旅游点由于受到中心城市的辐射, 服务设施都有一定只需在原有条件上稍加完美就可投入运转。对于远郊型乡村旅游点则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道路交通、接待设施和省籍设施进行建设, 以完美服务设施。
参考文献
[1]台湾统计局, 2010年台湾统计年鉴[J].2010, (1011-2154) .
[2]吴人韦、凌诗佳, 台湾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 2006 (3) :32-35.
[3]林国华、曾玉荣等,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经验探讨口[J].台湾农业探索, 2007 (4) :16-21.
[4]李飞, 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 2008 (3) :67-69.
台湾旅游心得感想 篇5
台湾旅游的必去景点:台湾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如果想要完全逛一遍的话,还是要花费不少的时间的。下面就给大家说一说什么景点是很值得去的。
首先就是日月潭了,一开始我认为这个景点是名气大于实际,但是去了之后才发现,这个景点真的是如所描述的那样美丽,你可以自己买缆车通票,如果不想坐缆车观光,就可以步行。
日月潭,这个天然形成的湖泊,有着太阳和月亮的共同的特色,堪称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在日月潭的两边还有独特的古寺庙,大部分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景观,依旧是非常引人入胜的。位于台北市的台北故宫也是一个必去的景点之一。
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在电视上或者是报纸上看到有关这个故宫的描述,这个故宫是仿照北京的故宫而建立的,但是规模没有北京故宫的浩大,其中有很多的藏品是我们一定要去仔细看一看的,有各种的书画,玉器,石器,雕刻等等,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台北市的101大楼是整个台湾的象征,这个101大楼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每天晚上都会看到大楼上闪烁着不同颜色的霓虹灯,灯的颜色是根据星期排列的,晚上十点的时候会关闭,这个大楼里应有尽有,还有世界上最快的电梯,到达顶楼只需要三十八秒的时间,让人非常震惊。
台湾的垦丁是一个欣赏海景的好地方,这里的大海澄澈自然,无任何杂质,海边的沙滩也是柔软细腻的,走上去可以感受到柔软的触感。垦丁是当地人也很喜欢的一个地方,如果你去的时间正好是夏季的话,会看到这里是人声鼎沸的。
台湾旅游资源 篇6
[关键词] 旅游业 合作 SWOT
旅游业作为一种向旅游者提供劳务服务的经济事业,素有“无烟工业”和“无形贸易”之称,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自1987年11月两岸打破长达38年之久的隔绝状态以来,两岸旅游业合作快速发展,台湾游客来大陆人数从1988年的44万人次增长到2006年的大约470万人次。目前,两岸旅游业的突破已到关键时刻,两岸业界纷纷献计献策。
本文采取SWOT四要素分析法,论证了大陆与台湾旅游业在各要素方面的互补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两岸旅游业合作的政策和建议。
一、大陆与台湾旅游业合作的SWOT分析
虽然大陆与台湾旅游业的发展程度不同,所具有的内部条件和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不一样,但是不可避免地存在既竞争又互补的情形,因而有必要对大陆与台湾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条件进行SWOT分析,具体见表1。
1.台湾旅游业的SWOT分析
(1)优势。旅游业起步稍早,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程度高;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对旅游消费和旅游产品比较能接受;旅游业者具有积极的创业精神,旅游经营理念较新,市场行销经验丰富;人力资源开发较早,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充足。
(2)劣势。目前,两岸旅游业交流主要表现为台湾游客到大陆旅游观光,导致岛内市场规模偏小,需要广泛吸引岛外游客以扩大内需;旅游资源和产品虽丰富,但民众已不满足于仅在岛内消费,热衷出岛旅游,并从海外转向大陆;旅游景点开发过度,生态环境受到一定影响。
(3)机会。大陆旅游资源丰富,开放台湾民众大陆游后,扩大了台湾旅游业的外部市场;进一步开放大陆民众的台湾游,将有利于扩大台湾旅游业的内部市场;富有中华文化特色和台湾本地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产品能够吸引大陆游客;两岸经济交流所积累的经验,可转化为双方旅游业合作的策略要素;对大陆旅游产品和市场的信息、消费等运作较为熟悉。
(4)威胁。入世后,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开放,西方旅游产品及其管理以强大的经营优势纷纷进入两岸,台湾旅游企业面临竞争压力;大陆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两岸旅游业发展差距将不断缩小,台湾旅游产品和管理的竞争力将遭到削弱;台湾当局出于政治考虑,一再延缓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并对旅游业投资严加限制;岛内政治乱象和财经政策不力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有限,民间消费不振。
2.大陆旅游业的SWOT分析
(1)优势。大陆旅游资源丰富,每年吸引大量外国游客;近几年来,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上年年有建树,特别是在旅游行业监管上已经导上法制层面;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人群增多,市场需求扩大;旅游资源相对丰富,旅游产品富有特色,不断吸引旅游业者投资开发旅游产品;生产和服务要素成本相对低廉,旅游企业经营成本较低;“学习效应”也会带动大陆服务水平的迅速提升。
(2)劣势。旅游业起步稍晚,与台湾比较尚有一定的差距;旅游产品层次较低,对外宣传不够,国际竞争力不强;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还有待加强,旅游高级人才相对不足;资本市场不发达,旅游产业融资困难等。
(3)机会。入世后旅游业市场的开放,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有利商机;庞大的内需市场有利于引进外资、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旅游管理人才;同时,近年来台湾地区来大陆旅游人数越来越多,为内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也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大陆与台湾旅游交流。
(4)威胁。我国旅游市场长期受到国家高度保护,始终处于封闭状态;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落后,国家投资少;旅游设施不配套,服务质量差;旅游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同时,入世后外国旅游企业准入限制逐步放宽,外资纷纷抢滩大陆市场,旅游市场竞争加剧,旅游业面临严峻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沿海与内陆经济生活水平相差较大,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不同。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根据有关资料制作。
3.大陆与台湾旅游业的互补性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大陆与台湾旅游业在要素上具备的优势程度以及产生的需求程度是不同的,相对应的是互补程度不同,随之进行的分工合作也不尽相同。
注:“+”表示优势,“++”表示极优势;“-”表示需求,“--”表示极需求。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根据有关资料制作。
从表2可以看出,两岸旅游业在劳力供给、内需市场、经营成本等方面,大陆表现为“极优势”或“优势”,台湾表现为“极需求”或“需求”,双方互补性较高。在资金供给、人才培养、管理人才、市场信息、市场行销、经营理念、产业集群、经营效率、硬件服务、软件服务等方面,台湾表现为“极优势”或“优势”,大陆表現为“极需求”或“需求”,说明这些要素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在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大陆和台湾同时呈现出“极优势”或“需求”,说明在这些要素上相互间进行互补的可能性或程度相对较低。在15项要素中,属于“高”互补性的有5项,占三分之一;属于“中”互补性的有8项,占一半以上;而属于“低”互补性的仅2项,占13%。
这些指标说明,两岸旅游业存在着较强的比较利益关系,并可转化为巨大的实际互利效果。如果能够加强交流与合作,将获得各自的最大利益:大陆可以扩大资金来源,引进旅游管理人才,吸收新的旅游经营及行销方式和理念,提高旅游经营效率;台湾则可以拓展市场空间,降低旅游业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大陆与台湾旅游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根据加拿大著名学者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结合以上SWOT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两岸旅游业交流与合作目前正处于交通约束弱化、经济区位发生较大转变、政府大力支持背景下快速发展的前夜。
1.运用战略思维构建环海峡旅游合作区
区域旅游合作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发展的必由之路,闽台旅游合作区规划已被列为“十一五”全国九大重点旅游发展专项课题之一。建议国家旅游局及相关部门从两岸关系发展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高度出发切实构建好“环海峡旅游合作区”,以此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其成为海峡两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共同繁荣区,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旅游合作区域之后的又一重要旅游合作区。
2.扩大开放“金马澎”旅游
相对于福建而言,“金马澎”旅游对大陆其他省份居民有更强的吸引力。建议国台办、国家旅游局、公安部等相关部门,尽快同意把“金马澎”旅游从试办阶段转为常态阶段,从局域转为全国。具体措施和步骤是:第一,把在福建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外省籍人员视同福建居民,允许他们参团赴“金马澎”旅游;第二,同意来福建参加会议、参观、商务、学习的外省人员就地办证赴“金马澎”旅游;第三,有计划、分阶段、有序地推进大陆居民赴金马澎旅游的进程。
3.推进合作的长效机制,构建福建先行区
构建福建先行区的具体措施有:第一,建立统一协调机构,成立由两岸旅游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民间组织、企业界、学术界等共同组成的半官方性质的“海峡旅游协调委员会”,协商解决闽台旅游交往合作中的有关问题;第二,形成特色产业集群,通过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支撑产业,有效整合福建旅游产品,形成“两带三大旅游产业集群五区”;第三,构建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各界联办《海峡旅游》杂志、“海峡旅游”网站和海峡旅游论坛,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旅游信息交流;第四,培植旅游精品线路,以“海峡”为特色推出一批“海峡旅游”产品,真正实现闽台旅游的全面对接与合作;第五,创新市场运作模式,可以参照东南亚地区“湄公河跨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主动与长三角、珠三角及全国大市场对接,也可以考虑建立海峡两岸“无障碍旅游区”、“旅游联合体”等,还可以参照CEPA模式赋予“福建先行区”相关政策。
4.共同推进诚信旅游体系建设
自2002年开始,台湾当局先后片面开放所谓两类大陆人士赴台旅游,不少大陆小型旅行社也非法开办绕经第三地前往台湾的旅游项目,造成诸多问题,不少游客回来后对旅游品质相当不满。这种方式虽然压低了旅行社团费,但在接待上则出现了各种质量问题,包括安全问题。一旦全面开放大陆居民赴台,如果不及时关闭以上渠道,将扰乱整个市场。为此,建议大陆有关部门尽快制订和完善相关法规,推进诚信旅游体系建设;同时,台湾业者应与台湾主管部门加强沟通,保证服务品质,才能实现两岸旅游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5.共同为两岸旅游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
建议台湾有关方面顺应民意,在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这个问题上采取务实、积极的态度,做出有利于展开磋商的积极安排,尽快取消有碍于两岸人员正常往来的歧视性政策。同时,大陆方面应为进一步加强两岸旅游交流与合作建立起新的平台,继续办好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以实际行动,共谋发展。
两岸旅游双向交流与合作是新时期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相关部门和民间机构应携起手来,相互协作,构建“双向互动,管道畅通,机制健全,有序发展,相互扶持,合作共赢”的两岸新型旅游合作框架,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共同开创两岸旅游双向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陈锋仪:台湾旅游业的经营新策略.经营与管理,2002(6):28-29
[2]陈宏巨:中国旅游市场前瞻.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刊,2003(3):28-30
[3]李佳慧:台湾旅游业与大中华旅游圈.中国第三产业,2003(8):35-37
[4]李瑞王义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46-48
[5]蘇耿聪:台湾旅游业的发展与启示.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22-26
[6]王晨光:旅游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42-143
[7]王宁:台湾旅游业现状及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前景分析与预测.集团经济研究, 2006(2):56-57
[8]姚康:祖国大陆旅游业向台商开放.两岸关系,2000(5):41-42
[9]Chang, Janet. Indigenous Tourism: The Commod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ultur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6 (1):282-283
[10]J.Boissevain. The Business of Alpine Tourism in a Globalizing World.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1):281-282
台湾旅游资源 篇7
学术界对旅游型海岛安全的关注,是从海岛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开始的,而后由于海岛旅游安全事件不断出现,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学者们开始从多 个视角来 研究海岛 旅游安全 问题: 1犯罪与旅游,如Albuquerque,K研究加勒 比海旅游安全主要在旅游度假区和城市中心的休闲区域,旅游者遭遇的安全问题以财产抢劫和诈骗为主[1];2海岛自然灾害(台风、海啸等)与旅游目的地重建[2,3];3海岛高风险旅游项目与旅游安全事故相关分析;4社会动乱、恐怖袭击等对海岛目的地形象的影响;5海岛旅游者及从业人员对旅游安全的感知与响应研究[4,5,6,7,8],如Sonmez等[4]研究发现,旅游态度、风险感知程度和收入对国际度假目的地形象有直接感知影响;6海岛旅游者的安全价值判别[8];7海岛旅游地自组织系统受外界干扰之后的恢复过程[9]。
总之,已有的研究较多从相关利益主体心理与行为、风险管理、安全成本与收益等视角来分析海岛旅游安全问题,有较大的指导作用。但是已有的研究缺乏中国的相关实际案例。基于此, 本研究选择海岛旅游开发较早,但受环境干扰较大的台湾澎湖列岛作为研究对象,从实地调研与游客感知的视角,分析其海岛旅游安全状况、存在原因, 并提出相关海岛安全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1澎湖列岛旅游资源开发状况
1.1澎湖列岛概况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距台湾省西海岸约48km,位置大致在23°12′N-23°47′N、119°19′E119°43′E。北至目斗屿,南及七美屿,西至花屿, 东及查某屿。总面积126.864 1km2。海岛属于火山岛,由玄武岩组成,环绕珊瑚礁,地势平坦, 大部分地形海拔在10~15m之间,最高的点(猫屿)海拔24m。澎湖列岛由90个小海岛组成,以澎湖、西屿、白沙三岛最大,澎湖与白沙岛间筑有石堤相连,低潮时可 以徒步通 过[10]。年均温在23℃,7月均温在28.3℃,2月均温在16.2℃;受季风影响,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风,风力强盛(风力在10 m/s的频率在56%以上),每年4—9月盛行夏季风,风速较小。受其影响澎湖旅游呈现明显的淡季(10月至次年3月)与旺季(4-9月)。
1.2澎湖旅游开发过程
根据商累仁[11]的调查与澎湖近30年的游客统计数据(图1),结合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把澎湖列岛的发展分为以下5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萌芽阶段(日据时期-1960年), 澎湖列岛是中国大陆移民进入台湾岛的中转站之一,在日本统治时期也受到一定的开发,形成的聚落有马公市中央街、西屿街、二嵌村、望安乡等,有寺庙、安五营、石敢当、镇风塔等遗址。此外,还有传统居民捕鱼的生 产景观———菜田、蜂窝田、石沪等,战争遗址也不少,成为日后澎湖发展旅游的资源基础。
第二阶段,参与期(1960-1971年)。澎湖传统渔业资源退化,渔业产业衰退,观光取而代之。 从台湾主岛前往 观光人数 渐多,以团队组 织为主。为了应对本岛游客,台湾地方政府在澎湖交通局下成立 了观光科,协调旅游 发展。 这一时期,海岛基础设施开始完善,如1971年3月西屿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大批游客慕名而来。这一时期进出岛交 通工具以 大型轮渡 (载客620位) 为主。
第三阶段,发展期(1971-2000年)。大众旅游发展迅速,台湾地方 政府解除 岛屿军队 管制 (1981年),岛内航空 公司开通 到澎湖的 定期航班,外来游客剧增,各种旅游设施也大量增加,如到1990年,全岛拥有 旅行社17家,观光旅馆1家,一般旅馆51家,餐馆180家,传统珊瑚制作店35家,游览车18辆,游艇18家,全岛旅游收入占全岛GDP的19.48%。游客由原来的参观古迹、 浏览观光,到后来的风浪板、帆船、水上游艇、浮潜、拖曳伞等各项运动的体验。但是,与此同时, 负面效应也明显出现。海岛宁静的村落氛围被打破,噪声、汽车尾气、垃圾随时可见,小孩不敢独自在村落玩。1991年北金龙游艇事件(事故造成18人遇难,10人轻伤),加之,时有发生的海鲜中毒事件等,澎湖旅游目的地形象受到质疑。
第四阶段,停滞期(2000-2008年)。大众旅游受到重大挫折后,澎湖观光受到较大的影响, 如2002年华航空难,游客人数下降至38.4万; 2003年SARS影响,游客降至35.9万;2008年全球金融风波对澎湖旅游影响巨大。尽管这段时间,政府与民间开展各种节庆活动,发展文创事业,但是海岛旅游品质难有提升。
第五阶段,恢复时期(2009年至今)。台湾开放大陆自由行后,澎湖县政府及时拓展大陆来澎湖旅游市场,开展厦(门)金(门)澎(湖)马(祖)海上旅游专线,从大陆前往澎湖人数大量增加,澎湖旅游业呈现恢复发展。但旅游旺季飞机航线受较大的运力制约,海岛安全管理人员不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2014年7月23日复兴航空飞机在马公机场坠毁,影响了当地旅游安全形象。
2澎湖旅游安全状况
2.1澎湖旅游安全事故概况
澎湖列岛具有 多元的环 境,强劲的东 北季风,丰富多样的水域活动,岛屿众多的特殊性,加上外来游客对 旅游安全 认知的不 足,警觉性不 够,游客在参与这些旅游活动时,常面临许多潜在危险,对游客安全造成极大的威 胁。据统计, 澎湖主要安全事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交通事故。在旅游活动各环节中,旅游交通安全事故是影响最大且发生频率最高的安全问题。澎湖地区从2000-2014年间发生重大飞行安全事故5起,其中与旅 游相关的 飞行事故 有2002年5月25日华航在澎湖上空解体,225人全部罹难;2014年7月23日复兴航空飞机在澎湖马公机场坠毁,48人罹难,10人受伤,5名地面人员受伤。目前,80%的外来游客前往澎湖主要通过空中航线,旅游旺季一票难求,航空运输压力很大。澎湖地区2011-2013陆上交通安全事故每年发生800起以上,每年车祸死亡人数约30人。
水上运动游憩安全。澎湖水上运动内容丰富,包括有潜水、踏浪、帆船、垂钓、游泳、游艇、摩托艇等。但是由于海况复杂,外来游客在海上运动过程中常出现安全意外。澎湖每年海域意外事件近10起,死亡人数在7~10人。其中与海上旅游相关的意外伤亡事件是戏水、潜水、垂钓等引发的安全事故。
自然灾害。对澎湖旅游安全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旅游旺季(4-9月)发生的台风影响,以及澎湖海域复杂的海流影响。从2000-2013年间每年影响澎湖的台风有6.4个。台风一方面影响澎湖海上与岛陆旅游活动;另一方面,引发高海潮、塌方、泥石流等灾害,严重破坏海岛旅游基础设施。 此外,台风灾害 还影响飞 行安全, 2014年7月23日复兴航空飞机在澎湖的空难就与复杂的台风气流有关。
除此以外,社会治安、食品安全与卫生、疾病或人身伤害也影响旅游安全。自2008年澎湖开放两岸自 由行以来,刑事案件 的发生次 数在800~1 000起之间,其中盗窃事件平均每年发生166起。涉及旅游方面的盗窃类案件主要集中在人流较拥挤的地方,例如夜市、热闹的商业区等等。2000-2013年间澎湖食品卫生部门每年平均检测食品不合格次数在278次,其中2010年达898次之多。每年平均有390间营业场所受卫生管理部门限期整治。
总体而言,澎湖地区旅游安全受复杂的海岛环境影响,表现在进出岛交通安全与出游游览安全方面最为严重。旅游安全的核心与主体是游客,从游客对澎湖安全进行感知与评价,也可从另一个侧面来考察澎湖列岛的旅游安全问题。
2.2游客对澎湖旅游安全感知分析
2.2.1数据收集与整理
本问卷调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2012年4月1日至10日实施;第二次于2012年8月2日至8日实施。被调查者现场作答,当场回收。调查方式是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调查地点主要集中在澎湖列岛的三大岛屿:澎湖马公岛、白沙岛、西屿。样本选取对象为前来澎湖休闲旅游的游客,包括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外来游客包括中国大陆游客、台湾本岛游客、港澳游客和外国游客。本次调查 共发放250份调查问 卷,回收250分,其中有效 问卷194张,占回收问 卷的77.6%。
调查内容包括:1游客对澎湖列岛的旅游资源评价:澎湖列岛比较有吸引力的资源、澎湖列岛比较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2澎湖列岛旅游各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交通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住宿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饮食中的主要安全隐患、景区游览活动中主要的安全隐患、旅游购物中主要的安全隐患、娱乐项目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对旅游活动安全状况的总体评价。3旅游安全影响因素: 较容易导致安全问题的因素、澎湖列岛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哪些安全问题、澎湖列岛旅游资源开发中当地政府的行为。4游客基本情况:受访者类型、地域来源、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职业、出游方式、在本地逗留时间、来本地旅游花费的金额、透过何种方式了解当地状况、是否出游会购买保险、出游时是否会购买保险、出游时是否会购买相关旅游安全设备、进入旅游消费场所,是否查看相关安全设施和路线。其结果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处理。
2.2.2调研结果
2.2.2.1受访者样本情况
本地居民占 调查数的36.1%,外来游客 占63.4%。由于本研究问卷的个人属性部分针对外来消费者访问。在消费者样本中的调查共涉及被访者124位,被调查对象男性占48.8% ,女性占51.2% ,男女性别比例适中。被受访者中,18~29岁占的比例为35.8%,30~39岁为34.1%,停留本岛的时间集中在2~3d,占51.2%。
出游的方式为与家人一起和与朋友一起分 别占有43.1%和35.8%,由此可知,澎湖列岛大部分的外来游客是以青、壮年为主的客群,而旅游方式大多为亲朋好友结伴或家庭出游的自助游。职业构成以企业员工和学生为主,分别占样本量的32.5%和26.0%。游客的构成主要是台湾本岛居民,占受访者 样本56.9%。 另外,有37.4%的游客是通过新闻媒体来了解澎湖列岛的安全状况。
2.2.2.2海岛旅游资源评价
澎湖列岛旅游活动十分丰富,当地政府致力于打造海岛 “美食、海滩、运动、低碳”的旅游形 象。在本次调查中,受访者对 “澎湖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回答时,“美丽的珊 瑚礁”“优质的沙 滩”“丰富的热带水果”和“丰富的海产品”等成为最受欢迎的前4项,说明澎湖有非常良好的海岛自然生态条件,且吸引海外旅游者来此进行生态旅游观光、体验。受访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项目是沙滩休闲娱乐与海底观光,其次是滨海美食与渔家生活体验。这说明政府推动的“美食、沙滩” 获得较多游客认同。但运动与低碳项目在本次调研中不太明显。这可能是调研过程中极大部分游客仍属于传统观光类型的大众游客。他们对运动与风险性较强的海上活动参与度不高。
2.2.2.3海岛旅游六要素安全感知
从受访者对澎湖列岛旅游安全总体评价来看,“游览安全”最受瞩目,占受访人数的91.2%; 其次是饮食安全 (31.4%)与进出岛的交通安全 (25.8%)。 娱乐安全 (16.5%)、住宿安全 (13.9%)、购物安全 (2.6%)等受访外 来旅游者 的感知不高。这反映受访者对澎湖开展的海岛海域观光体验活动的安全性仍有较多顾虑。此外,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也使外来旅游者担心在(夜市、美食等)旅游过程中受到影响。
(1)饮食安全。饮食安全是澎湖旅游受访者关注的第二大问题,其中,饮食场所的卫生状况 (39.2%)、食物油与海鲜的保质状况(39.2%)等是外来游客饮食消费所关注的首要问题。据统计,澎湖2010年食品安全检查不合格在2.15%, 2011年为2.50%,2012年为1.74%,2013年达到0.62%。显示澎湖县饮食安全卫生有较大的提升。其次,有些内陆来的客人由于水土不服, 在饮食过程中也有一些负面的反应。澎湖景区管理者应从中获得相关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维护消费者利益。
(2)旅游住宿。“卫生环境较差”“酒店安全警示标志不足”“酒店设施复杂、容易误用”和“酒店监控设施不 足”,都占到了30% 以上的比 例。 在实际走访过程中,确实也发现一些住宿场所设备较老旧,卫生条件难以保证。因此,澎湖景区管理局应当加强民宿等设施的安全考核,重点维护卫生设施,加强住宿场所的安全标志。
(3)交通安全。受访者普遍认为交通安全最大隐患是旅游者本身的安全意识水平与岛屿旅游过程中遇到的恶劣气候条件。旅游者对恶劣天气条件的忽视容易酝酿事故,如2002年12月16日高雄飞龙海钓船不顾冬季强大的季风影响, 前往澎湖西吉东 海域海钓,结果在途 中遭遇搁 浅,险象环生。2004年6月29日60余名高雄师生来到澎湖,冒着台风来临的危险,出海毕业旅行,结果在回航途中船只沉没,人员幸亏获救。
(4)景区游览安全。景区游览安全问题是受访者安全感知的首位问题。78.4% 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景区设施发生安全问题”,“突发自然灾害”(47.9%)则排名第二。澎湖开展的海上观光、运动体验项目,对安全防护设施与设备要求必 须具有较 高的质量 保证。 澎湖20042012年的海上运动事故中,由于当地设施设备不健全、安全标志不到位,导致旅游者失足落水、潜水溺水等事件,成为外来游客死亡较高的海上安全事故。突发自然灾害更是考验设施游览设备的安全程度。所以在景区安全管理中,应设立旅游安全重点区域,加强自然灾害、旅游旺季来临之前,设施设备的维护、更新与管理,以防万一。
(5)购物安全。购物安全在澎湖旅游者的感知中总体较弱,因为澎湖没有像台北、高雄等地发展大规模的购物旅游。此外,本地购物环境仍较规范,商家大都诚信经营。
(6)娱乐安全。澎湖旅游受访者对当地娱乐感知较为强烈的是“消防设施隐患”“缺乏卫生安全”。在娱乐场所中,由于消防线路设计不当或游客抽烟等,容易引发火灾。尽管受访游客对娱乐场所的色情、吸毒感知不强,但是卫生安全条件却成为受访者较为关注的领域。据统计,2012年澎湖有390间营业场所受卫生管理部门限期整治,其中有近30%为娱乐场所。
(7)安全总体感知。受访者对澎湖列岛旅游的总体感知方面,认为很安全的占9.8%,认为较安全的占61.3%,认为一般安全的占28.9%。对澎湖旅游安全有正面评价的占71.1%,这说明澎湖列岛在外来游客的心目中仍然是较为安全的旅游目的地。
3影响海岛安全的因素分析
根据郑向敏等[8]的观点,旅游安全成因与环境因素、设施设备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旅游者安全意识与行为等息息相关。其中,受访者对旅游设施设备 与救援管 理认知最 高,达77.8% (其中,“设施设备维护不足”占33.3%、“缺乏足够的安全设施”占31.7%、“从业人员应急能力不足”占12.7%);环境因素 与前者比 重相当,占77.2% (其中台风、海洋等自 然条件影 响,占44.4%;治安与食 品安全等 社会环境 问题占32.8%);旅游者的安全感知与行为占55.0%。
3.1环境安全因素
如表1所示,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 选择7个备选环境因素。受访者对澎湖文物资源保护与水体的保护评价最高。然而,在其他资源开发的领域却有不同程度的负面评价。特别是海岛民俗风情的过度商业化、沙滩退化、渔业资源的枯竭与退化等。当地居民反映原来供本地居民游 憩、小学生学 习的 (林投公园 等地)沙滩,现在也多了很多供外来旅游者游玩的旅游设施,旅游旺季更是影响居民的休闲生活。
3.2安全管理因素
3.2.1地方政府公共管理
海岛安全管理制度是澎湖列岛的公共事务, 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澎湖地方政府在这方面有较好的宣传工作与安全管理,在游客手册和澎湖县政府的官方网站上都有提醒游客注意的安全事项。不论是外来游客还是本地居民都对政府在“制定旅游安全制度、条例”和“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进行宣传”等持正面的评价,但是只有22.7%的受访者认为政府“组织公众、企业进行安全演练”,可见澎湖县政府、澎湖景区管委会要更多重视当地民众参与安全演习,扩大宣传效果。此外,从2013年开始受台湾地方政府离岛建设基金的压缩影响(从300亿台币缩减至60亿台币),澎湖海岛安全设施建设(港口、码头、大型渡海轮船更新等)受到波及。
3.2.2企业的安全管理
受访游客认为在旅游过程中,较容易导致安全问题的因素是“旅游设施维护管理不善”“缺乏足够的安全设施”及“旅游从业人员缺乏安全问题的处理能力”。在旅游旺季(4-9月),每个月平均有10万游客前来澎湖旅游,这对复杂多样的澎湖小海岛安全设施、旅游从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无疑是一大挑战。2014年7月23日发生的复兴航空飞机坠毁事件,尽管有天气突变的原因,但也有专家认为与飞行员疲劳驾驶有较大关系。此外,尽管澎湖县政府、澎湖景区管委会每年都有进行海上潜水、摩托艇等管理人员的证照考试,但是景区旅游安全日常运行过程中从业人员的安全考核缺乏监管,安全隐患仍时有发生。
3.3旅游者安全意识与行为
如表2所示,把旅游安全总体评价与受访者个人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受访者的安全总体感知与受访者的地区来源、文化程度、停留时间、旅游花费有 关,特别是与 旅游花费 强相关。 这与De Albuquerque1999年在加勒比海研究结果相吻合。现阶段以大陆游客为主体的游客群体,其安全感知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即旅游花费)。受访者文化程度与安全感知有关,体现在旅游过程中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较注意购买保险,注意安全设备的使用。
*表示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在 0.01 水平 (双侧)上显著相关.
与此同时,个人属性中的性 别、年龄、职业、 家庭收入、出游方式、了解安全状况、购买保险等因素与其安全总体感知无关。
4研究结论与讨论
(1)旅游安全是澎湖列岛旅游恢复的前提与基础,而目前海岛景区游览环节的安全管理是澎湖景区管委会必须重视的核心环节。澎湖列岛海岛众多,海域面积广大,海流复杂,天气状况多变,给海岛开展海上运动体验带来各种隐患。因此,游客对游览环节的安全感知,一方面要求澎湖景区管委会应当对各海域、各景区进行环境容量测定,根据游客量配备相应安全防护设施,培训景区与社区 救援人员,加强各语 种的安全 标志;另一方面,利用景区、饭店大型显示屏,手机公共网络平台,实时通报澎湖各大海域自然环境变化,澎湖周边台风、海啸、重大疾病、食品安全等灾害信 息的通报,增强旅游 安全信息 的透明度。
(2)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与旅游保险。海岛旅游资源开发的对象是游客,而游客的安全意识与行为影响海岛旅游安全的发展。澎湖旅游安全与游客经济状况、地方来源、文化水平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为此,必须重视外来游客的安全教育,凡进入澎湖列岛参与各项旅游活动,尤其是海上垂钓、潜水、滑翔的游客,必须进行身体条件安全评估,告知其澎湖复杂的海况,以及丰富海洋生物、美丽沙滩、洁净海水等隐藏的脆弱性。 引导游客参与对沙滩、传统民俗的保护,减少旅游与社区生 活的矛盾,促进澎湖 永续经营。 其次,要加强游客的安全成本感知,外来游客在澎湖旅游过程中必须购买人身保险,使游客能意识到自身的安全行为代价,增加不可逆因素产生后对旅游者、旅游企业的抗御能力。
(3)与我国台湾本岛以及内地建立区域海岛安全重大突发事故协作平台。台风、海啸、空难、 海难、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经济波动、人力资源不足等等,是每一个小海岛所面临的问题,澎湖列岛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只有10万人口、由90个岛屿组成的小海岛,面对重大的自然灾害, 以及突发性的海难、空难,其本身难以自救,必须仰赖台湾本岛以及内地的支持,才能得以解决。 为此,建议海峡两岸尽早建立台湾海峡海岛旅游突发事故应急机制,加强沟通与合作,完善海岛灾害救灾 物资储备 点,把灾害影 响降至最 低水平。
摘要:澎湖列岛是台湾海峡主要海岛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受制于海岛环境影响,澎湖列岛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文章基于实地调查与游客的旅游安全感知,分析澎湖列岛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结果显示:澎湖列岛旅游的安全事故主要发生于交通安全事故和海上旅游活动事故,其中游客对旅游六要素的游览安全环节感知最强烈;澎湖列岛旅游安全与海岛本身的自然环境(灾害)有关,更与旅游管理者对游客的引导、设施设备的改善、安全管理从业的培养紧密相关;澎湖管理处与澎湖县政府要重视澎湖列岛环境信息发布,水上运动活动的组织安全,救援人才的培训与管理,强化游客岛屿旅游安全教育;积极构建澎湖列岛与我国台湾岛及内地海上突发事件协同救援平台。
台湾旅游资源 篇8
一、台湾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概况
台湾休闲农业起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台湾现有上规模的休闲农场达到1000多家, 每年的游客量大约是4千多万人次, 台湾的休闲农业旅游已经走红国际市场, 来至香港、新加坡、中国大陆等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台湾发展前景良好的朝阳产业, 年营业总收益达10多亿元。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台湾农业成功转型, 农业从第一产业走向第三产业, 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同时也促进农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台湾休闲农业旅游的成功发展经验
台湾休闲农业旅游的兴起有着诸多的因素。通过研讨会研讨和实地考察, 台湾以发展乡村民宿、休闲农业进而推动全岛休闲产业发展的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
(一) 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引导与支持
台湾休闲农业有今天的局面, 与政府的大力扶持并及时制定各种政策、法规, 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积极推行《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加强对休闲农场的管理及行销、教育、培训等辅导。经过台湾政府部门核准的休闲农场在经营上享受优惠政策, 提倡一乡一农业园。而且, 休闲农场的专项经费由政府拨出支持, 这些经费一般包括修建从农场的主路到支路、水利工程, 教育农园的补助、组织、宣传等费用。
(二) 加强从业者的培训, 提升休闲农业园区服务质量
休闲年农业的产品具有市场生命周期。经营者只有不断学习创新, 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各项技能, 才能迎合不断变幻的市场和口味各异的消费者。台湾政府时常组织各种辅导班、培训班, 还邀请专家学者做报告, 同时还会组织经营者参加境外考察。在台湾, 几乎每一个农场主都接受过培训, 除了出境考察外, 其他各项活动都由政府来资助进行。
(三) 园区建设的合理规划和检查评证
台湾的休闲农业的可贵经验在于规划好, 布局合理。休闲农业园区的线路都在旅游线路上, 有机的结合了有效资源, 保证了客源量。此外, 台湾农业主管部门还推动“一乡镇一休闲农业区”, 利用占全台面积1/2以上的森林资源, 发展生态旅游, 筹建步道, 与民宿、观光农园结合, 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农委会与休闲农业学会合作推动了园区和农业旅游景点的检查评证, 并颁发认证标志。
三、台湾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对海南省的启示
海南与台湾同属中国两大宝岛, 农业上相似地方很多, 气候差别不大, 农作物品种也相近。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可资借鉴之处颇多。
(一)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科学合理规划
台湾的经验表明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与政府扶持分不开, 因此, 海南省应对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充分重视, 为促进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开辟绿色通道, 努力为其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与此同时, 科学合理的规划也很重要, 海南省出台了《海南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和新修编的《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都有观光休闲农业方面的内容, 但必须加以整合完善, 根据海南的实际情况, 应将旅游农业园区与旅游资源相结合, 例如重点布局在海口和三亚地区, 按照国际和国内游客的需要, 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批成熟的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 以点带面, 发展精品休闲农业旅游。
(二) 培养高素质的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人才
目前海南省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应与台湾合作加强培训, 一方面可以通过邀请台湾有创办休闲农业经验的专家学者和经营者前来指导, 另一方面可派些团队到台湾进行休闲农业观摩、研究、学习。同时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 加强旅游农业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的从业技能培训、自身素养培训和公共道德知识培训。通过开展农业技术知识、接待礼仪、游客服务等相关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 突出主题特色, 完善服务体系
海南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应该突出特色, 产品形式应该多样并且配套齐全。休闲农业旅游与一般旅游产品相比应该突出高度参与性与体验性的特色, 游客不仅可以参观游览, 更重要是可以亲自参与生产、制作农产品, 根据爱好设计个性化的游憩活动。因此, 休闲农业旅游必须针对消费者需求, 增强互动参与性, 创造性地开发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绿色化、高附加价值的体验式旅游产品, 同时加强完善服务体系, 让游客的衣、食、住、行、文化、娱乐提供方便、干净、温馨、舒适的环境。
总之, 在推行环保、低碳、绿色环境的趋势下, 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必定成为海南岛旅游业的新亮点。我们要准确定位多种类型、多种模式的休闲旅游, 有序发展、合理布局、将热带观光农业旅游与高科技农业结合起来,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构建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发展模式, 打造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陈文锦.从农业的游憩化与产业化探讨台湾休闲农园之发展.台湾农业探索, 2004 (3)
【2】王洁平.对发展旅游休闲农业的思考.旅游研究, 1996 (5)
【3】张莹, 何佳梅.海内外旅游农业发展比较研究[J].山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6)
台湾旅游资源 篇9
目前,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乡村旅游市场也愈发庞大。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由当初农家乐形式, 到多种形态的建设发展。其主要原因, 一是乡村经济的推动, 二是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需求, 也使得乡村旅游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快速发展。此外, 截至2013年, 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9年聚焦“三农”, 其中, “家庭农场”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将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提升以及农村的建设[1]。20世纪90年代, 台湾提出了建设“富丽新农村”的目标。之后, 2006年台湾提出的“新农业”运动是富丽新农村运动的继续, 该政策重新定位台湾农业的重要性及其永续价值, 从而提升台湾农业的竞争力, 将传统农业转变成为高附加值的农业。为此, 本文通过对台湾“富丽农村”建设下, 乡村旅游发展给台湾乡村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分析其成功的经验, 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及“美丽乡村”的建设带来启示。
1台湾乡村建设的背景
台湾乡村运动建设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 80年代末, 随着台湾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以及经济国际化、自由化的升级, 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发展滞后, 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90年代台湾进入工业化中期之后, 为了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 便提出以“富丽乡村”建设为宗旨, 把农村建设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取得了农村建设的明显成效。
台湾在其制定的《农业综合调整方案》中, 首次提出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农业”的概念, 追求“三农”协调、“三生”均衡发展, 从而达成“富丽农村”的目标。为落实这些政策, 从产业发展、科技研发、农村金融、农民组织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以推动“富丽农村”建设。
在此大背景下, 台湾地区的乡村发展步入了不同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另类发展道路, 并逐渐完成了自身的社会转型, 演变出众多集乡土风情、文化于一体的知名旅游观光休闲乡村小镇。1993年到2000年, 台湾共建设了377个“富丽农村”规划点, 其中“富丽农村”示范区16个。从2001到2003年, 台湾建设休闲农业园区80处, 农村新生活圈26处, 建设农村休闲景点555处[2]。到2004年, 根据台湾休闲农业学会的调查, 全台湾地共有正式批准的休闲农场1 102个[3]。
2台湾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富丽乡村”政策是以乡 (镇、市、区) 为单位, 考量自然、人文等条件与发展潜力, 来规划乡村未来发展方向及重点, 其规划的内容涉及产业发展、公共及公用设施、生活环境改善、文物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4]。乡村整建工作需要有适宜各地区发展的项目、设施与规划, 并评估各地发展潜力以及农民的意愿。“富丽乡村”政策不仅需要保有原来农村建筑风貌及传统特色, 也相应增加了现代化的设施, 将农村产业、观光果园、农产品展售中心还有民宿等都纳入其整体规划之中, 进而较快地促进了台湾地区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的发展。其发展经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 发展休闲农业,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合理开发农业资源, 拓展延伸农村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等多功能效益。台湾“富丽乡村”建设重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 (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功能等) 。注重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效结合, 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 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创造农业产业、生态环境与游客消费三赢的效果, 使得原属于生产的第一产业扩展至农产品加工 (第二产业) 和乡村旅游 (第三产业) [5]。因而, 乡村建设与生活的改善要与新型乡村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在“富丽乡村”建设下, 发展休闲旅游业,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措施。
2.2 合理开发农业资源, 凸显当地特色
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的自然、人文、宗教、产品、工艺等各种资源, 使台湾乡村旅游独具风情, 魅力无穷。根据当地乡村特色发展不同类型的休闲农业, 分为“生产型”、“生活型”、“生态型”。同时, 注重乡村建设的“乡村性”, 保护和发展村落文化, 增强家园归属感, 重视人的需要, 强调经营者与游客之间的互动, 将村落的景观和环境的保护与发扬上升为对人类精神需求多样性的维护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2.3 走精细化发展之路
精致农业是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成熟模式, 同时, 台湾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的发展也非常注重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身, 聚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立体开发, 从类型上可分为:休闲农场、休闲渔场、休闲林场、休闲牧场、农村文化活动园、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花园、观光菜园、市民农园、教育农园、度假农场等;从活动项目上可分为:体验活动、自然景观眺望、野味品尝活动、农庄民宿活动、民俗文化活动、儿童玩耍活动、森林游乐、产业文化活动等8大类。
3 “富丽乡村”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台湾“富丽乡村”政策制定与实施对台湾农村发展、农民生活改善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 也推动了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的发展。经过富丽农村政策的引领与实施, 农村自然生态及景观得到维护, 公共设施得到改善, 并在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富丽乡村”带来的最重要启示包括。
3.1 提高农业效率, 促进乡村发展
台湾 “富丽乡村”政策在提高农业效率方面是全方位的, 休闲农业的发展, 不仅增加现代化的设施, 改善农村风貌,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 农产品深加工等, 全面降低农业成本, 提高农民收入, 并结合农民力量, 运用社区总体营造的原则, 动员农村劳动力参与建设, 加快创造提供就业的机会, 活络乡村经济发展。大陆美丽乡村的建设也应借鉴台湾经验, 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 提高农业效率,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也为城乡统筹的有效落实提供可能。
3.2 注重规划的先行
台湾为了有效落实 “富丽”农村建设, 先后筹划了多个规划, 包括 “坡地农村综合发展规划暨建设计划”、“平地农渔村社区整体规划建设”等, 用以积极推动农村整治工作, 以综合性的规划发展, 针对各农村地区实际需要, 分年、分阶段地推动多项建设, 缩小城乡差距, 创造“富丽乡村”。
4结语
乡村旅游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正处在关键阶段, 乡村今后的发展以及城乡统筹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乡村建设的根本在于立足于乡村自身内在的因素, 诸如清新的空气, 优美的自然环境, 绿色健康食品, 各类土特产, 独特的民俗, 朴实的民风, 深厚的文化底蕴, 建筑风貌等等。这样的乡村才是独一无二的, 也只有具备“乡村性”才能带动乡村的发展, 推进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EB/OL].中央一号文件http://www.gov.cn/jrzg/2013-01/31/content-2324293.htm.
[2]单玉丽.台湾工业化过程中富丽农村建设之探析[J].现代台湾研究, 2008 (5) .
[3]吕明伟, 郭焕成, 孙艺惠, 等.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的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J].中国园林, 2008 (8) :16-20.
[4]单玉丽.借鉴台湾经验,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6) .
台湾旅游资源 篇10
2014年台湾观光突破900万人次,全年来台游客总数冲上991万人次新高,较2013年增长23.63%,成为台湾观光业新的里程碑。其中全年各主要客源市场方面,以观光为目的游客719万人次,年增长31.26%,在整个市场中占比高达72.57%,首次突破七成。
雄狮挤下东南成旅游业龙头
观光产业范围广泛,包括饭店、游乐园、旅行社、航空公司等都属于其中一环。其中旅游业是介于消费者及观光事业的桥梁,并扮演实际推动旅游事业的重要角色。也因为旅游业是介于旅行者与交通业、住宿业以及旅游相关的行业,所以根据台湾中华征信所的行业分类,旅游业属于运输辅助业。但因运输辅助业尚包括报关、物流业等,其属性差异较大,因此本文仅就旅游业进行分析。
资料来源:台湾交通管理部门
资料来源:台湾交通管理部门
旅游业有别于其它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有季节性的特点,受气候、假期及旅游地点的特殊景色或节庆影响,产生非常明显的淡旺季之分,无法像制造业一样可将需求平均分散。此外,由于旅游业提供的是无形服务,多数景点往往并无排他性,因此业内同质性高,竞争激烈。
目前,岛内旅游企业的规模普遍不大,现阶段上市柜公司仅有雄狮旅行社、凤凰国际旅行社、灿星国际旅行社、易飞网国际旅行社等四家,其余大多为中小企业。
根据近5年台湾大型旅游业TOP5企业排名状况,雄狮旅行社自2013年起稳居龙头宝座,且近两年前五大企业排名并无变化。在营收变化方面,除了凤凰国际旅行社外其余企业均维持增长状态。以2014年营业规模来看,龙头业者雄狮旅行社近两年均有10%以上的增长率,灿坤集团旗下的灿星旅行社也有大幅度的增长。东南旅行社虽没有上市柜,但其成立于1961年,是岛内老字号的大型旅行社,在市场具有良好口碑,2012年营收表现仍领先雄狮旅行社,2013、2014年则维持在第二名。岛内最早上市的凤凰国际旅行社,营收表现则首呈小幅衰退。
资料来源:中华征信所“台湾地区大型企业排名TOP5000”
单位:新台币亿元
资料来源:中华征信所近五年“台湾地区大型企业排名TOP5000”
环境友善受到大陆游客青睐
随着台湾当局观光政策的推动,岛内观光产业呈现高度增长趋势,观光旅游类股也开始受到投资者的注意,成为科技类股之外的另个一亮点。中国大陆旅游企业发布的“最佳海外旅游目的地”、“最佳亲子游目的地”、“最佳购物目的地”、“80年后最爱目的地”评选中,第一名均是台湾,可见台湾旅游环境的友善。
此外,台湾当局近年来积极发展岛外观光,以提升岛内旅游品质为重点。重新定位区域发展主轴,包括北部地区——“生活及文化的台湾”、中部地区——“产业及时尚的台湾”、南部地区——“历史及海洋的台湾”、东部地区——“慢活及自然的台湾”、列岛——“特色岛屿的台湾”、台湾全岛——“多元的台湾”。
台湾旅游资源 篇11
1.1 乐活旅游的涵义
所谓“乐活旅游”是一种以“乐活”生活方式为基础, 高度生活化的旅游消费现象。亲近自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是乐活旅游追求的目标。手绢、饭盒、环保筷与布袋是常见的乐活旅游必备品。它是在传统的旅游基础上, 以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健康旅游为载体发展起来的新的旅游方式。健康餐厅、绿色酒店为乐活旅游提供食宿保障, 农家乐、茶园、绿地、湿地、公园都是乐活旅游的好去处。所以乐活饮食产业、旅游居住产业、乐活交通产业、乐活购物产业和乐活娱乐产业和旅游业六大要素之“食住行购娱”五大要素相交叉, 息息相关, 共同构成了乐活旅游产业。
1.2 乐活旅游与传统旅游关系
乐活旅游是在传统的旅游基础上, 以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健康旅游为载体发展起来的新的旅游方式, 与传统的大众旅游在形式上有明显区分:
1.3 乐活旅游产业
乐活理念的推广带动了乐活旅游产业的发展, 健康餐厅、绿色酒店为乐活旅游提供食宿保障, 农家乐、茶园、绿地、湿地、公园都是乐活旅游的好去处。所以乐活饮食产业、旅游居住产业、乐活交通产业、乐活购物产业和乐活娱乐产业和旅游业六大要素之“食住行购娱”五大要素相交叉, 息息相关, 共同构成了乐活旅游产业。
2 台湾地区乐活旅游发展概况
2005年, “乐活”第一次出现在了《健康杂志》上, 健康杂志在台湾以乐活为主题做了一次关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安全、县市民响应环保、县市政府对民众健康的努力、县市政府推动环保”等五大指标的调查, 1225民众的问卷调查显示“乐活城市最高的分别是台北市、台中市及台南市”, 并得出了“台湾民众已具备基本的乐活意识”的结论。大部分民众赞成公共场所禁烟, 将近50%的受访者已具备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健康杂志》的此次以“乐活”为主题的调查报道, 启动了乐活产业形成的序幕。关乎“乐活”的报刊杂志以及商品不断出现。
目前, “乐活”已深入台湾各个阶层和各大行业。台湾铁路局对外宣布, 近年来针对高速公路等其他交通运输系统带来的竞争, 台湾铁路引进了一系列的创新营销活动, 其中就有一项是针对乐活族旅游的创意营销, 创新出各种各样的铁路周边商品来促进铁路旅游。例如“铁路护照”的创新促销活动, 通过提供100多个站点的护照, 官方盖章等形式, 满足游客“到此一游”的虚荣感。使其品牌注入新的活力。用124年的铁路历史来招揽顾客, 用文化牌和趣味牌来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竞争。
3 我国内地乐活旅游发展现状
在中国内地, 《时尚旅游》是中国最早提出“乐活乐游”概念的媒体, 早在2007年12月份就推出《乐活·乐游》别册, 乐活乐游也是《时尚旅游》一贯推崇的旅行态度。2008年中国青年LOHAS (乐活族) 时尚文化论坛在宁波成功拉开序幕, “乐活族”理念首次亮相。如今, 中国“乐活旅游”已呈现一种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
3.1 乐活旅游市场逐步扩大
由于对乐活旅游的概念尚有待进一步廓清, 目前中国乐活旅游市场的规模到底有多大仍很难用量化指标来描述, 但可以肯定的是乐活旅游正在快速增长.
3.2 短程旅行备受宠爱
在“小长假”主导节假日的情况下, “慢生活”“不远游”成为人们出游的主流心态。城市近郊的短途旅游成为乐活旅游者出游的首选, 既可以节省时间, 又可以提高旅游的质量。
3.3 自驾车旅游增幅最快
现如今, 我国内地居民和家庭私家车拥有量越来越多, 有车族出游的方式往往首选自驾车出游。另外, 自驾车出游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租车旅游。自驾车旅游多为散客休闲型家庭旅游形式就是亲朋好友结伴同行, 旅游目的地主要是居住城市周边的景区 (点) 。另外房车乐活旅游也成为乐活旅游市场重要的一支。
3.4 背包族日益壮大
青少年和青年是自助旅游的中坚力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了解不同文化、丰富人生阅历、培养自力精神是他们在旅行中追求的动机和目标。由于他们的年龄、经济实力异于中年和老年人, 他们更愿意选择背包旅行这种自然、环保和经济的出游方式去亲近自然, 他们是乐活旅游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3.5 旅游保险有所突破和创新
为了满足旅游者需要, 适应新的旅游形式, 各保险公司相应地创新和推出了新的旅游保险品种。例如: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就推出了旅行平安卡 (适于短期外出者) 、一路平安 (针对驾车族的一年综合意外险) , 保险期限也更为灵活, 使乐活旅游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权.新的旅游保险以人身意外伤害险、景点意外伤害险、旅游救助保险、住宿游客人身保险等四种保险为主。
4 我国乐活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4.1 政府的强力支持。
乐活不单单是单个人的生活选择, 它更应是全社会的生活风尚。乐活旅游不该只是简单的经济现象, 它更是一个庞杂的社会现象。这就要求, 政府在乐活生活方式和乐活旅游发展中给予强力支持, 包括立法支持乐活旅游发展。
4.2 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联手合作
4.2.1 在现有基础上, 完善乐活旅游的配套设施
首先应该完善现有的餐饮、住宿设施, 既有档次不同的星级酒店, 也拥有经济型酒店包括汽车旅馆、青年旅馆、家庭旅馆等。其次建立完善的交通通讯网络。再次建立和丰富当地的无人导游系统, 其包括针对乐活旅游的手册、地面标示物、景区旅游咨询中心。
4.2.2 多元化开发旅游资源
旅游景点拥挤的现象一直是我国旅游业尚未解决的难题。旅游经典扎堆、旅游资源开发的单一、旅游路线的重复性等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发愁”旅游, 对旅游产生了倦怠感。乐活旅游应势而生, 从新的乐活角度开发旅游资源, 挖掘旅游资源的盲点, 针对当前游客的不同心理需求, 探索适应市场变化的旅游产品。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人口矛盾的问题, 乐活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导向。
4.2.3 树立旅游景点的健康环保形象
乐活旅游的核心是健康、快乐、环保的旅游理念。倡导的就是绿色生活和人身体验, 乐活旅游目的地的健康形象无疑是吸引游客的最佳宣传, 也是与乐活旅游族所追求的旅行动机不谋而合的。所以作为内地的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应该积极打造和宣传其健康的形象和品牌。
4.3 乐活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
4.3.1 根据人口统计因素进行开发
每个旅游目的地在进行将乐活旅游市场进行细分, 将乐活旅游产品进一步拓展。以年龄为例, 针对中老年市场可以开发乐活养生旅游、乐活康体旅游以及乐活休闲旅游等。针对年轻人可以开发乐活运动旅游、乐活体验旅游等产品。
4.3.2 不同类型的区域和城市乐活旅游开发模式不同
不同类型的区域和城市在立足于本身旅游资源基础上采取不同的乐活旅游开发模式。例如厦门, 是个特别乐活的地方, 在鼓浪屿每家每户几乎都有钢琴, 听听琴声, 吹吹海风, 吃吃海鲜, 骑车环岛。厦门相关部门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开发和拓展国内外乐活旅游市场。杭州一个特别好的生态旅游的地方, 每到清明, 然后谷雨的时候像当地的茶农一样融入去采茶, 然后跟他们一起去炒茶, 跟他们一起品茶。这些乐活体验旅游可以让游客终身难忘。
5 结语
国际权威机构的数据表明, 乐活旅游是增速最快的旅游行业, 乐活旅游的市场份额还将继续上升。乐活旅游作为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时尚旅游方式,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下。作为中国政府、企业都应抓住乐活旅游发展的良机, 带动旅游产业的更快更好更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Paul H.Ray, and Sherry Ruth Anderson.The cultural creatives:How50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M].New York:Random House, 1998.
[2]中国台湾网.Http://www.chinataiwan.org, 2006-08-28.
【台湾旅游资源】推荐阅读:
四年级作文:台湾旅游07-03
小学生台湾旅游作文08-14
去台湾乡村旅游的考察报告07-03
《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2011年修订)06-19
台湾之旅4——感受台湾高铁400字07-04
与台湾有关的五年级作文:台湾感想06-08
印象台湾10-14
台湾经验05-09
统一台湾05-26
台湾城市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