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翻拍

2024-10-09

电视剧翻拍(共7篇)

电视剧翻拍 篇1

摘要:“翻拍”电视剧是我国电视剧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许多经典影视作品、文学名著等都陆续成为电视剧制作者们的新宠, 这种“回炉”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分析了国产电视剧“翻拍”现象的文化根源, 并探讨了国产电视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电视剧,翻拍,文化根源,持续发展

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的成功亮相, 使人们重提起近几年持续升温的“翻拍”话题。“翻拍”是我国影视界的一道独特风景, 制作者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极尽所能地争取更高的收视率。有学者将翻拍大致分为四类:经典电视剧再回炉;文学名著的电视版;经典电影的电视剧增长版;电视节目变种繁殖[1] 。在众多的翻拍作品中, 国产电视剧翻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 在竞争激烈的翻拍热中也是愈战愈勇, 作品层出不穷, 但其收效如何, 结果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在国产电视剧翻拍的众多作品中, 可以大致将其归结为两类:一类是由曾经是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老电影翻拍而来, 例如;《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另一类是对老版经典电视剧的重新制作, 比如;《夜幕下的哈尔滨》、《射雕英雄传》、《封神榜》、《又见一帘幽梦》等。无论是哪一类, 他们涉猎的题材都很广泛, 红色经典、武侠言情等统统被卷土重来。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占据人们的视线, 走进人们的生活?他们真的能在大众审美需求越来越高的今天铸就另一个经典吗?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国产电视剧翻拍的文化根源, 同时探讨国产电视剧路在何方。

1 国产电视剧翻拍热的文化根源

1.1 经典作品需要不同时代的解读

经典需要传承、需要传播。传播就意味着信息的分享和传递。一件艺术品得以被传递和被更多的受众分享只有两条途径:一是自身的重复展示;二是复制品的替代展示[2] 。

电视艺术是一门以电视语言为载体的视听艺术, 它能以画面和声音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 使受众在欣赏过程中直接感知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 并根据所观看到的符号去联想与这些符号相关的形象。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经典影视作品有不同的理解, 包括编剧、导演以及受众。如何将经典的影视作品转化为时代的产物, 与时代结合, 与观众贴近, 这就是要讨论翻拍的两个前提:由谁来“解”, 由谁来“读”。

由谁来“解”, 有句话说是“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一个剧本, 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阐释, 故事线索的编排、语言动作的设计、人物的心理分析、包括电视画面的选择、组接、特技制作、声音的安排处理等诸多方面都可以显示出导演个人对剧本的理解。电视剧的制作者介入了观众观看电视剧的过程, 观众首先是通过导演的“解”观看电视屏幕上的作品, 导演不但决定了选择怎样的方式向观众阐释,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观众的理解方式, 包括观众观感时的联想。所有的画面、声音、特技、色彩等电视元素都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观众的眼睛、耳朵甚至思想。

由谁来“读”, 所谓时势造英雄, 不能给广东人做川菜。一部成功的作品, 不仅要有独特的艺术视角, 还要考虑它所要面对的观众。当人们坐在家里收看电视节目的时候, 他们处在随意性和选择性很强的信息接受状态, 当所收看的节目与他们的审美需求、所接受的知识、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时, 他们往往会拒绝观看, 转而收看其他的电视节目。因此, 电视剧制作时要考虑观众的心理, 符合某一时期观众的特定心态。

1.2 翻拍遵循了电视剧的审美特征

应当承认, 翻拍也是艺术创作, 它也在恪守着电视剧的艺术审美特征。

首先, 翻拍的电视剧同样具有大众性。作为最具大众传媒性质的电视, 在其“平台”上构造的电视剧, 必然最具大众文化特点, 这是因为, “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高兴[3] ”。一部优秀的电视剧, 可以满足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次受众的审美需求, 能为全社会各个阶层的观众共同接受。电视剧翻拍并没有甩掉热爱它的广大民众, 反而是在恪守这一原则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电视观众的主人心态和参与心理。

第二是通俗性。制作者在选择翻拍的对象时,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故事的通俗性。这首先表现在内容的通俗化, 即选取大众所熟知的、喜闻乐见的内容为表现对象进行翻拍。《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上海滩》等单单是听到主题曲就能让人想起主人公的故事, 翻拍作品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期待和关注。其次是电视剧的通俗性还要求表现手段的通俗化。社会竞争愈加激烈, 现代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翻拍电视剧电视语言诸多元素如结构、蒙太奇、场面调度、画面造型、音响设计等方面风格清新、单纯、简单明了, 能够适应观众观看的随意性, 满足广大观众的娱乐需求。

电视剧翻拍还遵循了电视剧的兼容性。电视剧兼容性表现在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兼容、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兼容、多种艺术元素与多种艺术手段的兼容。翻拍同样兼容了电视剧的种种特质, 为我所用, 极大地丰富了它的艺术表现力。新版《夜幕下的哈尔滨》无论是在色彩、造型、对话、演员表演还是画面组接、特技运用、场面调度等方面, 使其既有清新写意的绘画美, 婉约多致的音乐美, 又有含蓄深沉的文学美, 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 国产电视剧的可持续发展

2.1 翻拍策略

成也翻拍, 败也翻拍。对于国产电视剧翻拍, 众说纷纭。有人说, 翻拍是缺少原创的表现, 制作者将翻拍作为一条急功近利的捷径, 用最短的周期、最少的资金投入创作, 并启用明星、导演效应, 以期得到高额回报;也有人说翻拍电视剧制作粗制滥造, 尤其是经电影改编的电视剧, 添油加醋、注水加汤, 比比皆是。这样的批评并不是无据可依。但是从成功的翻拍剧身上可以看到, 翻拍并非一无是处。翻拍解决了我国原创剧本少的难题, 用原有的故事题材重新制作, 这也是繁荣我国电视剧产业的一大举措, 好莱坞也是常用翻拍来实现其市场扩张与全球攻略的;另外, 翻拍借助原剧的成功, 利用观众的怀旧心理吸引观众, 节约了投资成本, 赢得了商业利润。

既然翻拍有利有弊, 应当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 那应当是趋利避弊。首先, 跨开步伐。翻拍不能看别人拍什么, 自己就拍什么, 别人的刚播完, 你的又来了, 制作大同小异, 不过是换了导演、演员、服装、道具等等。翻拍时应当选择那些在不同的年代影响了一代人的作品, 这些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 反映了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翻拍作品可以让当今的人们更多地了解那个年代的人和事, 也让那个年代的人们重温自己曾经走过的岁月;第二是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融合。不可否认, 作为现代电子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 技术因素在电视剧艺术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不能就此而大展特展电视技术, 演员在空中飞来飞去、装扮与角色定位相差甚远、特技切来切去, 制作者过分夸大技术的作用, 完全忽略了电视剧的艺术性特征, 最后看得观众眼晕, 以为是在看杂技表演。第三是独特的创作视角, 端正的创作态度。翻拍应当推崇创新, 如何在原剧的基础上, 运用独特的视角进行不同的解读。这需要制作者对故事有个人的理解, 避免与原剧重复、镜头照搬的现象。同时也不能将翻拍视为轻而易举的事情, 粗制滥造, 应当端正态度, 认真制作。

2.2 电视剧创作的时代感

国产电视剧翻拍此起彼伏, 也为其找到了存在的理论依据, 那么就一味推崇国产电视剧在翻拍的热潮中发展吗?壮春雨的《电视剧学通论》一书提出的中国电视剧有五大美学特征, 第一条是它的时代感, 及时、敏锐地反映中国当前的社会变革和人民愿望, 激起观众在思想上的共鸣[4] 。这方面, 中国电视剧在其初创之际就已经显示出它强烈的时代感:20世纪80年代《女记者的画外音》、《篱笆女人和狗》、《太阳从这里升起》等都透过社会生活的变化来描绘人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真切感受;《深圳人》、《外来妹》、《情满珠江》等则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特区的兴起以及我国突飞猛进的现代化建设;《奋斗》、《旗舰》、《绝密押运》等则是在新世纪、新时期反映了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状态。这些作品的创作者们用它们手中的摄像机构成了一部生动的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历史, 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因此, 在我国的影视界, 应当大力提倡创作反映现实和时代精神的作品, 题材要具有开创性和新鲜感, 使电视剧艺术日益走近观众, 贴近时代, 成为记录社会时代变革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唐冰男.影视翻拍热的受众心理分析[J].西部影视, 2007 (11) .

[2]赵凤翔, 吴炜华, 薛华.电视艺术文化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3]蓝凡.电视艺术通论[M].学林出版社, 2005.

[4]壮春雨.电视剧学通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89.

电视剧翻拍 篇2

湖南翻拍《还珠格格》

湖南卫视此次翻拍《还珠格格》备受关注,第一部《还珠格格之燕儿翩翩飞》在北京低调开机后,第二部《还珠格格之风儿阵阵吹》也通过了国家广电总局报批。同样是30集的篇幅,新版在故事内容上和原先的赵薇版本相比略有不同。新版第一部结局没有披露紫薇和小燕子的真假格格身份,直到第二部《还珠格格之风儿阵阵吹》中,为了紫薇和尔康的幸福,紫薇和小燕子的身世才大白天下。第二部还夹杂了赛娅与尔泰、含香与蒙丹的爱情纠葛,最终以众主角浪迹天涯为结局。总体来看,故事内容大体和原版相似,只是在故事的发展顺序上有所调整。在演员名单上,可以看到许多琼瑶御用演员在新剧中担任配角,比如之前公布的林心如饰演夏雨荷、邱心志饰演乾隆等。

“杨光系列”变身连续剧

《杨光总在风雨后》已经是“杨光系列剧”的第八部定制作品了,相声演员杨议的津味都市轻喜剧已成为观众新宠。在“杨光系列剧”前七部取得较高收视率、积聚了广大受众群的基础上,天津卫视趁熱打铁,将安排该剧在明年年初与观众见面。杨议在该剧中身兼导演、编剧、演员、制片等多个职务。

第八部彻底改变了以往系列剧的形式,不再是多集一个故事、一集独立一个单元的形式,而是一线贯穿的连续剧模式,多集讲述一个故事。

《雪花那个飘》接棒《北风那个吹》

电视剧翻拍 篇3

关键词:电视剧翻拍,红高粱

一、当前我国电视剧翻拍现状

纵观这些年中国电视剧和电影的发展, 我们不难发现, 电视剧和电影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每当一部电视剧取得不错的收视率的时候, 同名的电影就会很快被搬上电影大荧幕, 再次刷新票房和收视。而当一部电影取得不错的票房的时候, 同名电视剧或许已经在紧锣密鼓的筹拍中, 一般会借助电影的高人气宣布电视剧的开机拍摄。这种频繁互动的翻拍现象已经成为近些年来娱乐产业中的一种特有的现象。电视剧《红高粱》虽然不是在电影《红高粱》上映后接踵而至出炉的, 但是原版小说和电影拥有着持续的受众和话题基础, 以至于该部电视剧上映后大获成功, 不仅获得很好的收视率, 同时也获得很好的口碑。本文就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部电视剧取得不俗成绩的原因。

二、《红高粱》从电影到电视剧翻拍成功的原因分析

(一) 原著小说和电影积攒的受众基础

小说版《红高粱》是莫言最负盛名的小说, 发表于1986年。随后, 中国导演张艺谋将小说改编成了电影, 搬上大荧幕, 成为当年非常卖座的一部影片, 而且该片还获得了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且是中国第一部摘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作品。张艺谋的成功不仅让小说的名气大增, 同时由于该部电影中巩俐和姜文的出色表演, 让更多的观众记住了九儿和余占鳌, 也记住了《红高粱》。2012年莫言凭借此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再一次将《红高粱》推上了国际舞台, 不仅是中国的观众, 也为国外的观众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打开了大门;众多中国的观众都在期待同名电视剧的推出, 而山东卫视抓住了这个关键机遇, 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二) 精彩的人物和情节设计

电视剧《红高粱》一改小说原著及电影版中“我爷爷”的男性叙事角度, 采用“我奶奶九儿”作为叙事主体, 并对九儿这个人物进行深度并细致的刻画。整部剧以九儿为主线, 同时围绕九儿延伸出一系列的辅助线索, 让整个故事丰满而富有逻辑性, 精彩而不失内核。除了塑造出九儿这样个性鲜明的角色外, 剧中还大胆塑造出杠子头余占鳌、县长朱豪三、九儿的初恋情人张俊杰、土匪头子花脖子等一系列支线角色。每一个支线角色都为整部剧支撑起了一个庞大的人物链条, 每个角色身上都展现和印证了莫言的原著小说的主旨:野性、富有生命力。该剧采用的女性视角更加符合时代性, 让观众更有代入感, 而增设的角色则让剧情更加丰富。

电视剧版《红高粱》可以说是对电影的一个升级, 它不仅容纳了更多电影版未涉及的元素, 也深度扩展了小说中人物不为人知的故事, 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电影中留下的缺憾。可以说电视剧《红高粱》的浓厚爱国和文化气息不仅没有让观众觉得枯燥无味, 反而受到了热烈的追捧, 这说明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 对好剧的审美也在不断提高。

(三) 拥有强大的演员阵容和制作团队

电视剧版《红高粱》在演员阵容和制作团队上也是颇具吸引力和不惜血本。阔别电视剧很久的周迅再次登上电视荧幕, 演绎剧中的女主人公九儿, 而周迅作为影后级的人物, 除了本身的名气可以为该部电视剧带来很好的收视群体外, 她自身的演技可以说也是毋庸置疑的;整部剧下来, 周迅不仅把九儿身上那股子灵巧、刚毅、野性还有可爱演绎得淋漓尽致, 我们在九儿身上也看到了周迅的个人特点;与巩俐饰演的九儿相比, 可谓各有千秋。除此之外, 在创作团队上, 曹平和郑晓龙再次组成黄金搭档, 而编剧则是知名影视剧作家赵冬苓, 而且制作团队也是《甄嬛传》的原班人马, 这一切都只是为把《红高粱》打造成一部经典而不失艺术性的作品。导演郑晓龙对于拍摄细节要求也很高, 虽然《红高粱》由于档期原因, 制作周期较短, 但依然将每一个细节都考究到位。不仅如此, 整部电视剧在硬件设备上也是准备充分, 使用的都是电影器材来拍摄, 片中所有画面细节力图还原山东高密特有的风土人情。郑晓龙曾说, “希望用写实的镜头真实地还原生活, 不仅要追求画面美感, 还要落地”。

(四) 运用良好的营销策略

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步的发展和完善, 电视剧和电影的创作也走向了市场化, 不管是制作还是发行, 围绕的核心还是观众, 观众是否走进电影院去观看影片, 观众是否打开手中的遥控器选择这部电视剧, 观众的主观选择决定了电影和电视剧的营销走向。所有的影视公司所进行的影视创作基本都是为了赢得更大的市场、争取更多的观众、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基于这样的一个客观环境, 电视剧版《红高粱》也是下了一些功夫。

在宣传方面, 虽然作为翻拍剧, 该剧除了借助原著作品的影响力之外, 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 在宣传方面它主要强调电视剧作品的创新之处。所以电视剧《红高粱》的宣传就突出视觉性, 突出演员的影响力, 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目光。此外, 电视剧版《红高粱》在开播前后也是不断地在制造话题, 这就是所谓话题效应;话题不仅仅围绕剧目本身, 在其播放期间, 不仅有“周迅是否更适合演九儿”、“该剧是否尊重原著精神内核”等各种话题从未间断, 出品方山东卫视也是在剧集播出期间推出了关于解密莫言故乡高密的专题节目, 以及召开的《红高粱》专家座谈会等, 都让《红高粱》的关注度持续不断。

翻拍作品不能照搬照抄电影或者电视剧的制作, 需要创新, 用新的手法和视角去解读故事题材, 让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去领悟。同一种题材, 不同的收获, 不同的感悟, 这是翻拍作品生命力的保证。受众的心理诉求催生出契合时代性的影视作品, 同时, 优秀的影视作品也会引领受众的心理变迁。

参考文献

[1]田小瑞.国内翻拍剧收视长虹的成功之道探究[J].艺术之窗, 2014 (08) .

[2]莫言.红高粱家族[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4.

“翻拍”不丢人 篇4

有影评人发文质疑,原文照抄如下:“@刘江 导演电影版《咱们结婚吧》完全抄袭韩国电影洪智的《结婚前夜》,从创意,人物职业、性格到镜头运用,桥段全部抄袭,@李晨 @郭碧婷 这一对更是完全照搬!希望有关部门能管一下这种无耻行为,抵制无耻抄袭。”

针对质疑,刘江导演立即坦荡做出回复:片方确实已购买这部韩国电影的中国版翻拍权。后面又补充道:《咱们结婚吧》中有四个故事,只有一个的话题对《结婚前夜》有借鉴,另外三条线完全是原创的,而且在镜头运用上摄影师也并没有借鉴原片。因此,“这完全是两部电影”。

购买一部电影的翻拍权,本来就是购买原作的故事、人物、拍摄方式等所有创意元素,至于是不是照搬到翻拍的新作里,怎么搬,搬多少,完全是制片方和导演的权利。该影评人在喊出“抵制无耻抄袭”这样的话前,是不是最好先做点调研,确认一下事实?作为导演,刘江补充后面那些解释亦无不可,但听上去总让人觉得翻拍电影似乎是什么丢人的事。

与原创一样,翻拍、重拍本就是电影制作的方法和途径之一。这些年,中国翻拍韩国片越来越不新鲜,特别是在业内普遍认定韩国电影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后,中韩双方都把翻拍作为合作新切入点。韩国也在翻拍华语片,近期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曹义锡和金丙书的《绝密跟踪》,翻拍自银河映像旗下游乃海的《跟踪》。

好莱坞有一位专做亚洲电影翻拍的大神级人物,他一手打造的片单华丽似锦,且横跨中日韩,“爱、恐、罪、动”类型全。他就是罗伊李,韩裔美国人,律师出身,入行第一份工作是做Tracker——追踪新人剧本和故事素材的探子。亚洲优质电影本土大卖,进入北美市场却鲜有成功的现象,启发他尝试新的运作模式:独家代理亚洲电影翻拍权,免费,成交后从买家即好莱坞公司收费。事实证明,在好莱坞原创题材荒的大行业背景下,罗伊李天地广阔,大有作为。他操作的翻拍片都是一线大咖荟萃,制片公司有华纳供片合约加持,他幕后操持的美国版《无间道》更是把长年失意于奥斯卡的马丁·斯科西斯送上奥斯卡最佳导演领奖台。尽管,业内小声耳语:这个奖老马拿得不硬气啊。

外国片翻拍,旧片重拍,听上去确不如原创硬气,但当创作者有胆有才,碰巧选材时要在“原创的烂故事”和“已被讲述过的好故事”之间做出抉择时,翻拍、重拍不失为一种制作大法。话说回来,生为人类,活至此刻,所谓原创故事、原创人物、原创情感还能剩下多少?抄一句米兰·昆德拉在《不朽》中的话:“毫無疑问,世上动作的种类要比人口数量少得多……一个动作既不能被视为一个人的表达方式,也不能被视为他的创造。”

动作都已至此,何况情感?咱老实交了版费,翻拍个好片,不丢人。

电视剧翻拍 篇5

一、翻拍泛滥

2013年出现的翻拍剧的风潮, 除热议的陈乔恩版《笑傲江湖》、钟汉良版《天龙八部》等一系列武侠剧外, 还有日剧《一吻定情2013》、泰版《浪漫满屋》等, 青春偶像剧市场也在热播着翻拍剧目。例如, 在360影视上选择“2013”、“大陆”、“偶像”电视剧, 会发现61部作品中有6部是翻拍, 翻拍率约达10%。这六部电视剧分别是:《我家有喜》翻拍于韩国的《传闻中的七公主》, 《花非花雾非雾》的原版是1979年的电影《雁儿在林梢》, 而《我的灿烂人生》也是韩国的《灿烂的遗产》的变形, 《爱在春天》模仿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落跑甜心》也是紧跟台湾、韩国、日本都拍摄过的《花样少年少女》的再创作, 《幸福的面条》则拥有一股韩剧《面包金卓求》的味道。这些翻拍剧有满载而归, 也有骂声连天。

二、案例分析

本文以5个版本《一吻定情》为文本进行讨论。台湾版2部共50集, 韩国1部16集压缩了台湾版2部的剧情, 日本除有1996版、2013版。据悉, 日剧2013年版第二部正在拍摄。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拍摄部数和集数来看, 台湾和日本相比韩国, 其翻拍是成功的。

《一吻定情》又名《恶作剧之吻》, 1996年由朝日电视台出品, 改编自多田薰日本同名漫画作品《淘气小亲亲》, 由“世纪末的美少年”柏原崇、“国民美少女”佐藤蓝子主演。该剧在拍摄手法上非常有“漫画感”, 在对漫画原作进行较大幅度改编的同时, 也保持了漫画人物的精髓, 成为不可动摇的经典版本。韩国版《恶作剧之吻》由导演黄仁雷执导, 高恩妮编剧, 金贤重、郑素敏主演。相比原著, 女主多了些勇敢和正义感。台湾的《恶作剧之吻》则以翟友宁为导演, 郑元畅、林依晨主演。该版本分为上下两部, 相较日韩两版, 台湾版的集数相对较多, 故事陈述更加完整。此版增加了婚后趣事, 也将男女配角刻画的惟妙惟肖, 以此衬托了男主的傲娇睿智和女主的呆萌执着。日本2013年版《一吻定情》由永田琴导演, 古川雄辉、未来穗香领衔主演。新版视角更独特, 琴子不再蠢笨无极限, 冷漠的天才少年直树也变得很温柔。据2013版《一吻定情》导演和一吻定情日本官网证实, 其第二部已经开拍, 男女主角不变。

三、翻拍策略之本土化改编

青春偶像剧翻拍, 意味着它的主要观众市场的变化, 这就势必要求满足变化了的观众口味。鉴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意识形态上价值观、生活氛围和接受形式的不同, 就必须要求在电视剧的题材引进之后, 要进行本土化的改编。

在剧情方面, 不同版本的《恶作剧之吻》根据本国情况或所处背景进行了改编。例如, 女主家被毁、故事中女主送男主礼物的原因, 考取的大学等, 都增加了本国符号。日本1996版女主的家是被火烧, 台湾版是被地震破坏, 韩国也是被地震破坏, 2013年是流星陨落。这一细节剧情的改变, 符合各自国家的地理特点和当下背景。1996版女主在圣诞节、情人节有准备送礼物给男主, 符合圣诞节与情人节在日本现实生活情况。台湾版女主买礼物, 则是关心男主身体健康, 而现实中的台湾相比西方节日也是更注重新年。男主所要考取的大学, 日本为东京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台湾台湾大学, 都是各自首屈一指的大学。

在风格方面, 日本不管是1996年还是2013年都大肆运用夸张叙事。日本偶像剧的叙事风格与台湾及韩国的有所不同, 走的是一种夸张叙事风。女主被流星砸中房屋导致新房倒塌可以看出, 日本偶像剧喜爱浪漫和梦幻。除夸张叙事, 演员表演也为夸张派, 女主爱瞪圆眼睛、张开嘴巴, 瞬间呆住。韩国擅用细腻、幽默和幻想凸显平民童话爱情。韩版《恶作剧之吻》也遵这一规则, 本剧一开始就是女主在幻想自己和白马王子的相遇, 配有漫画进行演绎, 其白日梦特征诱使观众无意识地把自我投射到主人公, 引起共鸣。不管是幻想的小太妹场景还是男主戏笑女主胸小的设计都是韩国偶像剧幽默的体现。剧中还依托泰迪熊来创造很多美感, 每集的结尾都有两个泰迪熊摆出这一集的关键动作, 美感油然而生。台湾偶像剧关注生活常态化, 故事发展在细水长流的琐事中。

四、翻拍策略之直接性本土符号运用

借鉴好莱坞电影因融入中国元素走红中国电影市场的传播策略, 作为翻拍的青春偶像剧, 也可以遵循这一策略。在改编原作的基础上, 运用本土化元素, 把握好能给予观众感观的直接性符号。

就服饰符号来说, 《恶作剧之吻》贴合各地各自文化。日本版是西装校服, 长袜加短裙, 配上糖果色小皮鞋。不过2013年相对1997年更为开放, 校服颜色从灰色变为蓝色, 女生校服也变得更加收身紧贴。韩国版男生是简单的白衬衣加领带, 女生是超短裙、打底裤和马甲背心, 颜色也更为缤纷。打底裤加短群、马甲背心配白衬衣正是当时韩流校园风的典型装扮。台湾版男女生都是简单的白色衬衣, 裙子长度也是三个版本中最保守的, 符合台湾追求简单和相对保守的风格。饰品上彰显各自特色。日本2013版女主就喜欢用蝴蝶结做发饰, 男主的父亲也多佩戴蝴蝶领结, 这些都是日系夸张、甜美的装扮风格。韩国则喜欢可爱和多彩的装饰物, 如女主好友经常带五彩发卡, 女二佩戴有很大头花的发箍, 这是当时的韩流装扮。相比台湾的装饰比较简单, 而简单就是台湾的代表。

发型则以女主角发型为符。日本1996版齐肩短发, 是90后日本标准学生妹发型, 呈现出单纯、直率的风格。台湾版黑色长直发、双马尾和麻花辫, 是台湾简单风学生发型代表。韩国版发型多侧分、复古麻花辫、斜侧丸子头等, 贴切韩国流行的俏皮学生头与优雅女发型。2013版高高梳起的公主头, 是今年来日系发型简单清爽、甜美可爱风代表。

饮食文化则更为直观。因韩剧风靡的泡菜、海带汤、拌饭、烤肉等韩食, 在此剧也不乏镜头, 而女主家的韩式拉面馆更是韩食代表。日本版饮食多是寿司和日本料理。例如, 寿喜锅、生鱼片等。台湾版则以土司、拉面、烧菜为主要饮食。除了食物, 就是单早饭就传递各自的饮食习惯, 日本早上喝咖啡, 韩国喝汤, 台湾是牛奶和橙汁。把本土文化鲜活的融于表现生活的镜头语言之后, 直观又贴合。

五、结语

分析5个版本的《一吻定情》, 可以大致得出青春偶像的翻拍策略, 首先是在把握原著精髓的基础上, 进行在本土化传播的剧情改编。再从服装、配饰、发型、饮食等直接性感观元素入手, 擅用本土化符号进行翻拍创作。而国内要翻拍经典或优秀青春偶像剧, 务必把握好“中国元素”融入, 做到“最中国”, 在剧中传递出中国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素玲.电视剧艺术类型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18) .

[2]丁丹丹.青春偶像剧的本土化研究[D].安徽大学, 2010.

[3]贺庆玲.解析媒介仪式中的象征符号传播[J].辽宁大学, 2011.

小议翻拍剧 篇6

1. 缺乏原创力

原创力的缺乏是翻拍剧之所以如此昌盛的最主要原因。据了解, 一个时期以来, 影视剧的翻拍居然占50%以上, 说明了国内电视市场原创能力的下降。没有创新能力, 只能在老剧的基础上改进, 比如, 四大名著、金庸古龙武侠剧、红色革命题材等的重拍。或者看到哪部日韩、欧美剧成功, 拿来“中国化”, 比如韩国的《人鱼小姐》大红后有了中国版的《人鱼小姐》;韩国《爱的阶梯》后, 有了中国版的《爱在离别时》;美剧《欲望都市》后有了中国版的《好想好想谈恋爱》。模仿、重拍成了国内电视继续繁荣最重要的力量。

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利益最大化

经过多年口碑沉淀, 老剧还有着广泛的观众基础和炒作噱头, 在这个全民怀旧的年代, 一个熟悉的故事, 至少能在满坑满谷的影视博览会上让人眼前一亮。由此种种, 翻拍剧从一开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借助已有的剧作的名气, 把现成的东西拿来做, 既有稳定的欣赏群体, 又省去很多麻烦, 许多剧作已在观众心中有了地位, 翻拍借助这个名声既可以降低前期制作和宣传成本, 节省人力物力, 又可以减少审查、减少播出中存在的风险, 实现利益上的最大化。譬如, 为何要重拍《还珠格格》, 湖南卫视曾毫不避讳地表示, 因为琼瑶剧能取得极大市场效果。

3.与时代同步

有些经典剧时隔时间长, 影像效果、故事叙述手法、拍摄技术技巧都和现代人的审美水平、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别。比如, 像《白蛇传》曾经在一代人的脑海里是不可超越的经典, 但在90后, 00后的人看来就显得太过老套和陈旧, 他们首先就不愿意看,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经典。就像翻拍大师张纪中说的那样, “以前《西游记》是一个经典, 但我们也可以拍出另外一个经典。”拍给新一代人的经典。

4.都是竞争惹的祸

卫视与卫视竞争的白热化, 也是翻拍剧能风靡整个荧屏的一个原因。来看看各家电视台都有哪些翻拍剧?湖南卫视的琼瑶剧《一帘幽梦》《还珠格格》, 青春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丑女无敌》都是很成功的翻拍剧, 湖南卫视的成功给它的竞争者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于是江苏卫视重金重拍海岩三部曲。还有, 北京卫视的《红楼梦》, 浙江卫视的《西游记》等等。于是, 翻拍剧的竞争也就成了各个卫视的竞争。

影视剧的翻拍充斥着整个银屏, 翻拍剧到底好不好, 应不应该?翻拍剧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1.只注重视觉效果

翻拍剧往往很少而且也很难在内容上推陈出新, 于是, 注重场面的开阔、人物的靓丽、美女帅哥再加上大量的特技就成了翻拍剧想要制胜的唯一法宝。而像《大话西游》那样从新的角度切入, 进入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赋予作品新的生命的就很少。把《西游记》中那个一根筋的猴头生生改变成一副既无情又多情、既忧伤又决绝的形象, 是戏说、颠覆, 更是创新, 毫无疑问, 做得很成功。

2.严重注水

这里的注水有两种, 一种是1个半小时的电影被拍成至少20集以上的电视。比如, 由孙俪和邓超主演的电视剧《甜蜜蜜》翻拍自曾拿过香港金像奖的电影《甜蜜蜜》。在电影翻拍成的电视剧中, 以老电影最多, 特别是英雄题材的影片, 靠的就是让英雄谈恋爱。像《霓虹灯下的哨兵》、《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平原游击队》等老电影, 都是被“注入”了丰富的爱情故事, 才得以拉长成“剧”。第二种就是添油加醋, 画蛇添足。靠繁琐叙述, 拖沓节奏, 把20集就刚刚好的原剧硬填成四五十集。而且添枝加叶、随意改变剧情, 比如, 张纪中版的《鹿鼎记》、《神雕侠侣》等。

3. 越“雷”越拍

“雷”这个词在翻拍剧这里不知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像有些卫视故意怎么雷人怎么拍, 靠“雷”来提高收视率。像刚刚热播的《一起来看流星雨》, 湖南卫视就自称其“雷阵雨”, 拿雷来炒作宣传。不过结果似乎不错。不知这是否会成为翻拍剧的另一大发展方向。

4. 越拍越近

从翻拍相差二三代人的老剧, 到现在翻拍时隔不到10年的《玉观音》等海岩剧, 2005年才首播的《拿什么拯救你, 我的爱人》名列其中———创下国内电视剧最快翻拍纪录。翻拍剧越拍越近让人不禁恐慌, 翻拍完了近10的, 内地电视市场还可以再翻拍什么呢?难道《亮剑》《士兵突击》甚至《潜伏》也要被拿来重拍吗?”

5. 资源浪费

翻拍剧本来就是一种浪费, 不管是对导演, 对演员, 对观众都是一种浪费。卫视花钱、导演、演员花精力花时间把冷饭一遍遍地炒, 观众一遍遍地嚼, 其实这些资源本可以在更好的地方利用。

而且, 翻拍剧的狂热, 其实是对编剧、演员原创能力的压制。影视剧的翻拍不仅对于导演、编剧是一种压力, 对于演员更是一种负担, 如何在原来演员的高超演技上推陈出新, 这成了翻拍影视剧演员的压力, 从某种程度上压制了演员的原创的能力。

6. 惹人生厌

翻拍剧过多会使观众产生厌烦心理, 再好的剧作也经不起一遍遍地折腾, 据统计, 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被翻拍了有14词之多, 而且往往一部翻拍剧拍不好, 让观众产生不好印象, 其他的也会受牵连。而且有些翻拍剧改得面目全非, 破坏了原剧在观众心目中的美好印象, 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7. 难以超越

经典是可以超越的, 但想要超越又是很难得。翻拍的难度不亚于原创, 翻拍的作品可能会在那个时代受欢迎, 在这个时代就不那么受欢迎?而且, 第一印象的形成是很难被重新颠覆的, 特别是如果翻拍剧要改变原有的故事情节。■

家 用细节“翻拍”心灵 篇7

“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有迹可寻的,与我的心思一一对应”。这是刘先生亲自设计的家,他说,只有自己才能将自己心里的家“翻拍”到位,作为一名热爱设计的人,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整个空间的装饰,既奢侈又讲究,就像一篇华丽繁复的汉赋。

纹饰·心思

从客厅到厨房,从卧室到卫浴间,墙壁、窗、桌上、床边、椅子,婉转曲折的纹饰无处不在。刘先生说,这些纹饰让他内心润泽并且充满灵感,是他心里的另一些生命,它们需要阐释出来,需要生长开花。

主人很喜欢厨房那扇铁艺窗,上面规则排列的花纹,枝蔓间似乎有俏皮的音符跳跃,饭的香味从这扇窗飘出来,都像沾了麦花的香气,“尤其与那扇拱形门和那盏华丽的吊灯相搭,完全是一种异国庄园风情。”还有浴室那扇窗,上下纹饰设计形成简约与繁复的对比,同时又衬出中间疏朗的线条感,既令这扇宽窗充满变化,又将透过窗的光线分割的更加柔和,“窃窃私语的效果,用在浴室再合适不过。”刘先生说,这是他的得意之作。

在卧室中,纹饰又充满了另一种风情。用铜钉设计出一扇东南亚情调的卧室门,工整的对仗,更显华丽,而周边的墙壁则采用斯里兰卡的传统边饰,烘托出浓郁的东南亚情调。“我很喜欢这种纹饰气质,有一种神秘和崇高,你可以从中听见来自天边的音乐。”在浴室,他也设计了一面同样味道浓浓的纹饰门,这一次,他将铜钉换成了绿配红。

在家中可以找到很多种风格的纹饰:欧式风格的、斯里兰卡情调的、中式民俗的、美式田园的,它们被镂空在家具上,卷曲在铁艺窗上,绘在墙壁浮雕中……这些纹饰在静静的白的底色上细腻地展开,既枝蔓横溢,又囿于程式,韵味十足。

惊艳·静美

推开卧室的门,一幅天蓝与金黄相配的背景画点亮了整个空间。

“这么重的色调用在卧室,很多朋友都不理解。其实不然,卧室是人静的时候待的,人静,再张扬的颜色,都会从视觉渐入心灵,然后慢慢化成抚慰,化成享受,化成一个私属的世界。”他十分自信的解释。墙壁上的这幅带有神话传说的凤凰山水图确实很有味道,在一种工笔般的秩序中,开放着金色花树,飞着金色的凤凰。两侧的床头柜上,同样有艳丽的手绘相配,而床头一对红色枕品和金色床品与幽深的蓝色特别相融。“我心中一直有极艳的蓝色闪烁在纷扬开放的金色之间……”刘先生说,他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是喧闹的,又是静默的,是繁华的,又是工整的,“它们的美,我心里知道。”

这种浓艳的色调,在每个空间者阿以找到,他将蓝、绿、红、粉分别相搭,组合出气韵不同的图案,但无论怎样惊艳,最终都会在整体的设计中静下来,“即便是安静的色调,置身其中体验不到静,也是一种失败的设计。将静隐藏在热烈的色彩之间,这需要勇气也需要悟性。每当我心静下来,就会看到这些艳色里融进的月光,每每这时候,外在的种种声音确实会渐渐远去,闹市、喧声、人群、车流,一一被覆盖消失,而一种悠远纯净的声音会慢慢响起来……”这是他阐释艳色与静美的感悟。

手绘·华韵

在家色彩布局中,手绘家具占了不少风采。

茶几柜、梳妆柜、床头柜、门,每一件家具都有着精致讲究的花纹图案:青、白、旧色与明艳交融的花束,吉远与现代交织的花纹,经典的雕花镂刻,金边、印花、勾染……所有的细节,都追求着华丽细腻的美。

“手绘家具有最大的包容性,绝不会显得突兀和喧闹,同时又极易与纹饰和色彩协调”,卧室中一只红漆木柜,配上床品和背景画,突出了卧室从艳至静的主旨;而客厅中那只镶嵌着玉雕的黑漆茶几和墙壁上的彩色屏风,配上动物皮垫和有着卷纹的铁艺椅,贵气十足。

“总之,这些曲线、纹饰、手绘、色彩,流露出的重重叠叠的感觉,一层一层唤起视觉与心理的变化,让新境进入一个只有我和家人才懂得的世界。”每天要在家中静静坐上无数时光的刘先生,自在地享受着他的这些设计,是一种独有和私属的快乐,就像藏在那些纹饰和色调中的一种静,浮华褪去,剩下很多耐人品味的风韵。

精彩看点:

盥洗台旁设计一扇花格木窗:既可以透进很多柔美的光线,又与家居主题契合,同时呼应墙壁瓷砖的纹案。

铁艺家具和铁艺窗相同的元素:很有家庭套装的趣味性,设计感十足。

上一篇:授予要求下一篇:测控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