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电视剧论文(共6篇)
中美电视剧论文 篇1
叙事中的受众定位与题材类型
一般题材的选择、结构、悬念以及人物的设置对电视剧叙事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 其地域性也是电视剧所具有的艺术特征, 因此, 中美两国之间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征也是造就两国电视采用不同叙事手段的原因之一。
美剧。美国电视剧从实用的角度进行了分类, 可分为肥皂剧、情景喜剧、犯罪剧、医疗剧、科幻剧、冒险剧。相对而言, 美国电视剧的定位是随着受众分析不断发展的, 诉求中产阶级的题材故事作为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言, 美国社会中占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决定了其大众文化的中产阶级趣味, 因而形成了美国电视剧中以中产阶级形象为主导的人物模式, 在场景与情节上则侧重于展现他们的都市现代生活情景和个性。这样, 就有了一个诉求的主体观众, 也使电视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实态。电视剧表现的是人物现实身份下的迷茫。事件虽然有可能脱离常态生活, 但是在人物所面临的情境中、在困境中寻求解脱, 暗合了很多中产阶级心理, 也正是因为此, 中产阶级奋斗打拼的职业历程、相对无虞的生活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大团圆式故事, 美国情节系列剧经常不让每一个故事给观众以明确的结束感。
此外美国的历史题材剧很少, 它建国不过百年, 美国人又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没有跨度大的历史作为所有人的集体记忆, 也没有过多的历史时间加以编撰发挥, 所以美剧中没有戏说的历史, 但他们会展望未来, 未来不仅仅是时间向度上的“下一个”, 更是一种对未知的幻想, 很多故事中都有些超现实主义的东西在里边。
国产剧。国产剧还是面向全体家庭成员的, 老少皆宜。近年来, 随着市场细分理论的推广, 电视剧逐步开始走分类路线, 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青春偶像剧, 也有专门针对中年人的家庭伦理剧。在表现形式上我国电视剧按题材可分为言情剧、都市剧、农村剧、军旅剧, 历史题材剧等。相对于美国电视剧, 我国电视剧特色比较浓郁的体现在历史题材剧上。这一方面是中国人喜欢追忆过去, 而且也是因为中国人的确有浩瀚的历史长河可以开发。比如以《亮剑》、《闯关东》为代表的历史题材, 这类剧多截取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 通过具体的人物、情节来反映当时的社会形态, 更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特定时期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彰显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中国人喜欢这样的电视剧, 这也是和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
叙事模式比较
美剧的叙事模式
1. 同源故事叙述加多重视角的转换。
美剧的主角往往是多个, 在一个事件中, 几个人物相互作用。同时, 美剧喜欢设定一个角色作为讲述视角, 视角随着重点展现的人物有机切换。比如《绝望的主妇》, 6个绝望的主妇的设置各有自己的命运轨迹, 彼此在一个环境冲突中发展。这其实是同源故事叙述加多重视角转换的方法。剧中玛丽这个人物也并没有随着生命的终结而消失在观众面前, 在第一集的开始选择了死亡反而令玛丽获得了从新的角度俯视生活的机会——观察她的朋友、她的邻居和她们的家庭是否如同表面上看到的那样和谐完美, 是否她们也会如同她一样, 生活在潜藏着令人绝望与疯狂的困境之中?玛丽的死亡带给了她在故事中担任多重身份的可能, 既属于故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又是故事本身的叙述者。影片从始至终都通过玛丽平静如常又略带调侃的叙述作为故事发展的推动器与过渡。当然在剧中, 玛丽更多的常态是故事的叙述者, 在这个层面上讲, 编剧赋予其更多的是一种全知全能的如同上帝般的叙述视角来讲述故事。这种多重视角的转换, 丰富了该剧的叙述角度, 拓展了叙事方位的维度, 打破了“同源故事叙述”自身的局限性, 使故事被讲述得更为立体与多元。这种手法在美剧中被频频地运用, 它不禁提供了一个故事的进入视角, 同时, 又在叙事上做到了总结提炼主题的作用, 在某些时候又是该剧故事的引子, 在首尾完成有效的呼应。
2. 多条叙事线索的“悬置”设计。
如果想要当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 当然首先要揣摩出听故事人的心理。要知道在听故事的人的心底, 永远想知道的就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一个好的叙事结构是需要一种悬置的巧妙设计而使故事本身更具有张力, 并且能够使这种张力延续到故事的终结。美剧的叙事线索往往是几条线索同时进行, 随着时间延伸, 彼此出现交集, 同时又会在各自的轨道上有条不紊地发展。《24小时》在主人公, 主人公妻子, 情人, 爱女, 恐怖分子, cpu同事间同时在一个时间里并行叙事。这个精彩的剧本最突出的特点是巧妙地将一天的24小时与美国电视剧的播出时间结合在一起, 以分秒为单位, 所有紧张激烈的情节均紧紧围绕时间轴进行, 在电视剧叙事的创意上, 它已经完成了一次革命。美国电视剧大多都采用多条线索同时叙事, 并大量采用平行、交叉蒙太奇, 使每集的情节都更加地紧张、复杂, 同时故事节奏也比较紧凑。
3. 碎片化叙事。
美国的电视剧之所以一改西方长篇叙事的传统, 变成了单元剧, 就在于每个单元也就是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碎片”, 是一个完整的空间;同时, 每一集都可以作为整个剧集的任意一集去看待, 也就是说都可以作为“当下的”一集、“现时的”一集去看待。美剧虽然都有一以贯之的人物角色, 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基本稳定, 但每一集都独立成章, 是一个基本完整的故事。这种特点决定了收视的特点, 看美国的电视剧, 错过了一两集甚至是很多集, 都不会影响你当晚对特定一集的收看。因为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新故事, 没有看过以前的或漏看了都不会对你观看这一集产生什么障碍。更为极端的是, 这种剧可以让观众从任何一集进入, 再以任何一集续之, 于是, 现代的“现时性”和“碎片化”成为现代社会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基本维度上的基本特征。时空的来回跳转, 多条线索的平行叙事, 都加深了这种叙事的碎片化感觉。从某种意义上, 这种叙事更接近于电影的概念, 而离剧的概念越来越远。对于美国电视剧有着长期观影经验的受众来说, 非常习惯这种情节安排和节奏设置。
国产剧的叙事模式
1. 单一线索线性叙事。
中国电视剧叙事形式上较为简单, 往往延续了传统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当中的叙事模式, 大多数还是采用单线叙事, 以时间为线索, 依次展开故事。从热播的几部电视剧上来看, 我们依然能够发现这个规律, 《士兵突击》就是以许三多为中心, 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讲述了许三多成长的历程;《金婚》的结构就更加清晰了, 这部电视剧就是以每年为一个段落, 依次讲述了二人50年的婚姻生活。当然, 也有一些电视剧采用了多线叙事, 但是这种多线索, 是情感的多线索, 不像美剧的多线索走的是人物的行动线、事件线。所以中国的多线索叙事在节奏上比较慢, 情节勾连得较为松散。
2. 以情感为主, 悬念设置较弱。
中国的电视剧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和人物的丰富立体, 对于叙事本身、悬念设置的重视程度远不如美国。中国电视剧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 很大程度上是在于观众对于主人公命运的一种关注, 观众不是被情节本身所感动, 而是被情节背后所渗透出来的情感所感染。因此, 观众会和这种情感同呼吸、共命运, 情节只是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方式, 如果撇开人物的情感, 故事情节本身并不是那么曲折离奇, 它可能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但是, 依然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因此, 我们没有看到导演故意设置集与集之间的悬念, 情节的进展也多依托生活本身的规律和逻辑而向前推进, 因为, 题材本身就已经是吸引观众最大的亮点了。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的热播电视剧相对来说更加侧重于对故事内容的挖掘, 在故事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上做得更加丰富。
3.“长时态叙事”。
中国电视剧尤其是历史剧有一个创作原则:长篇幅、长时态, 力求完整。反观中国电视剧, 几乎全都是大型长篇叙事的连续剧, 动辄就是表现一个时代甚至几十年的生活历程。时间的跨度很大, 喜欢展现主要人物在大的时间线上的命运起伏。这种剧集每一集只是整部戏的一个环节、一个部分, 不具有独立性, 一环断掉, 影响全局。因此在收视上表现为, 如果错过了一集就会有收视障碍, 错过的集数越多, 收视障碍就越大。我们可以从《雍正王朝》、《渴望》、《金婚》, 以及大量武侠片中一窥这种特点。
结语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 已经可以解释的是: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自己生存的土壤, 每一种文化认同方式也不可以千篇一律, 美剧在制作和理念上已经十分先进, 但并不代表它是完全适合于所有的接受者。央视6套的海外剧场曾经引进过《老友记》和《绝望主妇》, 这些剧集都曾经获得多项电视艾美大奖, 但在我国播出的收视率并不理想, 远远不如有和中国有着相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韩剧收视效果显著, 甚至比不上根据其改编的国产剧《都市男女》和《好想谈恋爱》。这一切说明我们在吸收借鉴美剧的表现手法和叙事策略的同时, 要分析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和收视心理, 不仅学其形, 更要学其神, 同时要挖掘本国文化精髓, 研究中国人的观影心理, 创作出中国观众喜欢的作品来。
参考文献
[1].苗棣:《美国经典电视栏目》,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年版。
[2].苗棣:《美国电视剧》,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年版。
[3].王荣:《简论中国古代诗文理论中的叙事及其诗学》, 《叙事学的中国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
[4].姚扣根:《电视剧写作概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版。
中美热门电视剧的文化透视 篇2
传统的伦理精神与崇尚科学的思想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 一直强调“善”与“美”的统一。这种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精神自然也反映到电视剧艺术作品中, 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中国伦理剧数量居多。这些电视剧反映社会现实, 坚持善恶有终的原则, 缓解观众心中的不平之气, 向来受到好评。荣获第11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的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曾深深打动亿万观众的心。该电视剧描绘出了中国大众共同向往的理想境界———“真诚地生活”, 歌颂了以刘慧芳为代表的中国妇女善良、温柔、坚韧、勇于自我牺牲和以宋大成为代表的男性质朴、憨厚、宽容的美好品质。特别是东方女性的代表刘慧芳真善美的品质感人至深、动人心弦, 她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 力求多一点奉献, 少一点索取;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时, 力求多一点真诚, 少一点猜忌;在处理多种矛盾纠葛时, 严己宽人、舍己救人。刘慧芳这个扁平人物是东方女性“忍、爱、仁”的化身, 是正统、善良、自强的女性形象代表。正是由于伦理形象在中国观众中的这种特殊地位, 才使得家庭伦理剧成为中国电视剧中一种重要的类型。同样题材的伦理电视剧还有《咱爸咱妈》、《牵手》、《嫂娘》、《空镜子》、《婆婆》、《孝子》等。2007年热播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2009年的《乡村爱情》、《金婚》以及《老大的幸福》无一不是在演绎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的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
伦理精神在电视剧中的另一种体现则是中国特有的武侠剧。在武侠电视剧当中, 侠士多是保清官、反贪官、嫉恶如仇、伸张正义的武林高手, 都具有儒家为国为民、“仁爱”及“克己”的理想精神。这些都是武侠电视剧的精神内核。在当今的武侠电视剧中, 最有影响也最受欢迎的当数“金庸剧”。近些年来不断重拍和上演的《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倚天屠龙记》、《侠客行》、《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等都向观众展示了武侠电视剧的独特魅力。其中《射雕英雄传》至今已先后拍摄过四次。剧中的郭靖是个木讷、迟钝, 但朴实、宽容且极富正义感的人。他本性善良、为人诚信、遇事先为别人考虑, 恪守原则不知道变通。但是他总能逢凶化吉, 还赢得了黄蓉的心。按照中国文化的传统逻辑, 郭靖身上折射着道家哲学和儒家思想的光辉, 即大拙胜巧、仁者无敌的思想。总之, 中国武侠电视剧不过是在伦理剧的各种元素上包裹了层层叠叠的古装、武侠、神怪外衣, 其实质依然是伦理, 其内核依然是善。
与中国的传统思想不同, 理性主义是西方文化包括美国文化特有的现象。这种追求理性重视科学的传统也直接反映到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的美国电视剧作品中来。这一点可以从美国电视剧强调“场景环境”的真实性上表现出来。近年来一直热播的美国系列剧《急诊室的故事》 (ER) 、《犯罪现场调查》 (CSI) 都是极力强调环境和技术的真实性。由NBC电视网制作, 于1994年首播的《急诊室的故事》至今已经持续了10个演季。剧中除了塑造的生动医护群像和反映出的尖锐社会问题以外, 其中让专业人员都挑不出的紧张医疗场面和救治细节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元素之一。严密的科学性和强烈的戏剧效果是ER获得成功的基础。正是出于科学的态度, 《越狱》的制片人也下定决心要把它拍成一部尽可能可信的电视剧。《越狱》第一季是在朱利叶管教中心拍摄完成的, 这里是伊利诺斯州的一座真实监狱, 于2002年关闭。电视剧中出现的牢房区画面、医务室和监区都取自朱利叶管教中心。而且, 电视剧制片人为了制造特别恐怖的气氛, 决定使用曾经关押林肯·巴罗斯的牢房。事实上, 这里还有朱利叶管教中心最声名狼藉的囚犯、连续作案的杀人恶魔约翰·韦恩·格西的单间牢房。如果说这些电视剧还只是部分或者细节上追求知识性、科学性, 那么科幻剧这种类型就最能凸显美国社会崇尚科学理想的文化精神。从1949年杜芒电视网播出的第一部电视科幻剧《电视巡游者》 (《Captain Video and His Video Rangers》) 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星际旅行》, 再到90年代的由FOX制作的《X档案》 (《X-File》) , 都不断地反映出美国对科学知识的重视。《X档案》于1993年首播至今已持续了9个演季, 它不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征服了观众, 同时更在美国形成了热衷科学与幻想的文化现象。
集体本位思想与个体本位思想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 中美两国的电视剧都不约而同地有着强烈的英雄主义意识, 而两者之间又有区别。中国儒家伦理文化向来倡导集体主义, 强调人的社会属性, 是集体主义的人。在这样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背景下, 又由于国家电视台具有通过节目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目标, 因而在中国, 倡导集体主义英雄的电视作品层出不穷。军事题材电视剧、革命历史剧和政治反腐剧是表现集体英雄主义的主要载体。《壮志凌云》主要表现了以空军飞行员贺怀德为主的三代人的奋斗成长历程, 并以此凸显了空军的灵魂, 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为国家奉献的精神和争夺第一的劲头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光荣之旅》展现了主人公贺援朝儒雅、内敛的军人形象和坚忍不拔、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中国轨道》刻画了在极度困难的生存环境里, 以赵汉章为代表的两代中国测控军人的形象。《DA师》塑造了一群站在科技强军的前列, 勇于创新, 勤于探索, 敢于向现有体制挑战、向未知的领域进军的时代英雄。《亮剑》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抗日将领李云龙的英雄形象。此外, 近年来热播的一些电视剧像《国家使命》、《红领章》、《石破天惊》、《沙场点兵》、《垂直打击》、《苍茫天山》、《无国界行动》、《热带风暴》等都奋力张扬英雄主义思想。一些历史题材剧如《开国领袖毛泽东》和《长征》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历程。
然而, 与中国的电视剧宣扬集体主义不同, 美国电视剧中充满了个人主义的英雄形象。这两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国的不同文化背景, 同时也受两国不同的社会体制和电视结构的制约。美国社会的文化深受清教主义的影响, 源自清教主义对于个人自由的追求, 表现为在电视剧中充斥着个人英雄主义。到目前为止被认为最令人兴奋和最具有原创, 甚至被看做美国个人主义精神代表作的, 当数福克斯电视网的惊险电视剧《24小时》, 这部电视剧从2001年至今已播出3个演季。
《24小时》所有的故事围绕杰克·鲍尔展开, 他是美国洛杉矶反恐小组主管, 在第一季, 他的任务在每集开头的一段话里都交代清楚了:“现在, 恐怖分子正密谋刺杀一位总统候选人, 我的妻子和女儿也成了目标, 我的同事可能都牵涉进去, 我是联邦特工杰克·鲍尔, 这是我生命中最漫长的一天。”这一天, 从午夜12点开始, 到下一个午夜12点, 24小时内发生的故事分为24集。一年后 (第二季) , 一颗核弹将在洛杉矶被恐怖分子引爆, 总统面临艰难的抉择:军事打击是否就是表现美国刚毅果决的最好回应?而杰克·鲍尔的调查将为总统提供最后的答案。至于即将诞生的第三季, 那里的敌人, 应该是生化武器、残忍的大毒枭和更为棘手的白宫政变……联系美国的时事, 我们会发现, 影片对“9·11”及“伊拉克战争”的影射力度是非常强烈的。
《24小时》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代表。剧中的杰克·鲍尔用个人主义的勇敢、自由主义的智慧, 在短短的24小时中就树立起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美国公民的典型形象。从任何角度看, 它都是一部操作异常困难的系列剧, 它阴沉而举步维艰的性格, 直接撞击着每个人 (特别是美国公民) 内心的恐惧和焦虑。《24小时》是一个介于电影和电视、新闻和科幻、电视编制和电影合成之间的混合中介物。它毫不掩饰“9·11”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震撼 (《24小时》第一季的播放正是在“9·11”事件发生之后) 及给这一系列剧创作者无形中施加的影响。它自觉地对美国故事片的发展演变承担了历史责任。
警匪题材影视作品的对比分析
国内的公安题材电视剧多涉及犯罪、法律问题, 叙事元素彼此混杂, 多具备情节剧的叙事结构, 这类电视剧往往不能独立成章, 多集叙述的是一个大故事。这一类影视剧已经成为国内现实题材电视剧中最为引人关注的题材之一, 有相当多的佳作成为收视热点。《大雪无痕》、《永不瞑目》、《生死卧底》、《公安局长》、《重案六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黑冰》、《黑洞》等, 这些电视剧的题材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对当下转型期社会重大事件的反映与揭示上, 它触动着整个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凭借其敏锐性、重大性的特点牵动着广大观众的注意力。
美国近20年的警匪片, 则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梦幻”形式, 与国内的公安题材影视作品不同, 这种形式下的警匪影视作品经常会部分忽略时代背景和政治元素、部分忽略政府影响和政党政策, 而过于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对事件本身的影响。警匪电视剧也往往像电影一样, 可以独立成章, 一集一个故事, 这种具备“不连续性”的特点, 虽然在宏观结构上似乎逊色于国产电视剧, 但是其单集的独立性也有效地提高了收视率———毕竟观众可以在任意一集中随意融入情节。其中热播的包括《犯罪现场》, 故事围绕组长格里森周围展开, 是由几个侦探专家组成的拉斯维加斯犯罪现场调查小组, 他们的日常任务主要是研究犯罪现场, 发现蛛丝马迹, 追踪罪犯。影片往往从最初犯罪现场的一幅幅静态画面开始, 伴随着调查层层深入, 困惑和混乱也随之而来。直到所有线条一一理开, 这幅静态的画面再次出现, 人们对其中的暗示才恍然大悟, 一个故事也即告终结。故事要强调的是:正是通过那些无穷小的事物、那些低于人类的生命, 他们找到了办案线索。
美国警匪片具备调解多元矛盾冲突的功能, 许多警察“搭档”往往是肤色不同, 年龄差异悬殊, 或者性别相反。由于他们性格、背景、经历、经验的不同导致出现“人民内部矛盾”, 但是这些矛盾会随着剧情的发展得到调解, 最终大家成为生死之交。尽管他们存在着差异, 但是“战胜邪恶”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从警察的角度讲, 他们彼此认同, 是所谓的“求同存异”。国产电视剧中, 这种情况虽然不会出现种族差异或太过明显的性格差异, 但是编剧也试图在角色安置上塑造个性鲜明的不同个体, 例如《重案六组》中, 大曾的老成干练与江汉等其他警员的年轻冲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总之, 电视文化作品中确实充满着特定的社会文化因子, 作为特定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特定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而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事实上, 电视文化中往往包含最能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的大众行为、思维模式、审美趣味及欣赏习惯等内容的重要因素。由于中美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心理结构、审美接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他们的电视剧节目在风格、文化主题和题材上都表现出各自鲜明的特征, 对于它们的比较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美文化的不同。
参考文献
[1].白小易:《新语境中的中国电视剧创作》,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年版。
[2].刘萍、李灵:《中国电视剧》,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5年版。
[3].卢蓉:《电视剧叙事艺术》,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版。
[4].苗棣:《中美电视艺术比较》,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版。
[5].杨新敏:《电视剧叙事研究》,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年版。
中美电视谈话节目人物关系对比 篇3
主持人和嘉宾的关系
在谈话节目中, 主持人是话题走向的引导者, 嘉宾对话题进行升华。二者的交谈是一种面向大众的人际传播, 传受者角色比较明显。根据传播学的观点, 传者和受众的关系应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 所以在电视谈话节目中, 人们希望不但能建立一种真诚融洽的谈话氛围, 还能使谈话者彼此从基于角色关系的角色传播, 进入到基于人际关系的人际传播, 即超越原有的“主持人”、“嘉宾”、“观众”的角色, 建立一种真正的聊天关系。
在美国, 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的个性都是比较突出的, 讨论的话题范围较为广泛, 言论自由, 很注重现场沟通效果。美国人际关系以个人为主, 所以在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的主人公意识都很强, 十分注重个人意见的表达, 谈话现场气氛很活跃。大多数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活泼, 敢于调侃, 在和嘉宾交流的过程中, 更多是以一种好奇的心态去揭露嘉宾的各个方面, 在语言上不留情面, 针对性很强。
在西方人的思想中, 崇尚的是真, 在中国的文化里, 还是以善为主。所以在中国谈话节目中, 大多数还是遵循“主宾制”, 充满“客气”与“关怀”, 主持人的“主人”角色较为清晰, 嘉宾带着一份“客人”的客气。尤其当节目所邀请的嘉宾是一些阐述观点、表达意见的专家学者时, 主持人更是不失风范, 正襟危坐。即使嘉宾是普通大众, 我国主持人普遍都偏重外貌、学历等外在因素, 以及主持人本身的特殊角色, 让平民嘉宾和主持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
结合具体的中美电视谈话节目, 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类:
辩论场上的“主席”和“辩手”。因为美国电视的商业化运作, 美国电视谈话节目表现出一定的刺激性和趣味性, 节目会邀请有关话题的专家和相关人员发表自己的见解, 现场会形成对立方, 主持人不参与辩论, 也不进行观点评价, 仅仅是参与展示现场所讨论的各种观点和现象, 甚至会故意制造矛盾冲突点。如《拉里·金直播》的主持人拉里·金经常在引出话题后, 自己“退到幕后”, 给嘉宾充分的讨论时间。直到两方唇枪舌剑打得不可开交时, 他才出来控制场面, 发挥现场组织者的作用。
在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中, 很少出现这种激烈甚至故意制造冲突的场面, 相对来说, 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颇有这种风格。《一虎一席谈》是讨论形式, 主持人胡一虎一方面发挥主持人的控场作用, 一方面也会就某一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进行辩论, 言无对错, 成理即行。节目最后也没有定论, 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吉普在列举影响人际之间的沟通行为, 造成“防卫性传播”的几种现象, 就有一条是:“好为人师, 招致反感, 产生戒心……如果自己的意见是临时假设的, 乐意让人讨论、实验, 就不会引起防卫性传播的行为。” (1) 所以在提出话题论点时, 相对于美国的故意制造矛盾点, 胡一虎更多的是在不经意间提出问题, 让现场嘉宾在毫无防备的状态下发表意见, 充分发挥了对话中的存异效果。
客厅里的聊天者。传播学者及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均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受传者更愿意接受与自己地位不相上下的人的影响。这被看做是传播说服中的“认同策略”。 (2) 也就是说, 人与人的相互吸引是建立在其相互间的相似性之上的, 传播者应该努力让受传者相信他是“自己人”。因此, 主持人要体现出与受众的相似性, 实现人际传播的最优化, 就必须融入受众中去, 营造出一个充满亲近感和人情味的传播环境。
在美国不少的谈话节目中, 演播厅的设置就如同家里的客厅一样。如节目《奥普拉》中, 主持人与嘉宾的座位基本上是按照家庭聚会聊天式的氛围来布置的。在节目现场, 主持人奥普拉有时候会把手搭在沙发背上, 甚至盘腿坐在沙发上。这种看似“不合礼仪”的行为让嘉宾产生了一种“自家人效应”, 给嘉宾营造一种在家里聊天的温馨轻松的谈话氛围。
在中国的谈话节目中, 这种客厅聊天者的谈话模式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 特别是《鲁豫有约》节目中充满人情味和“随意性”的谈话氛围已成为吸引观众的关键因素。例如, 鲁豫会直接用“喂……哎”, “哎, 有一点我不太明白……”, “咦?我不相信……”这种看似不礼貌的怀疑性语句, 不仅勾起了嘉宾解释的欲望, 也让嘉宾觉得主持人并不是在配合自己进行一次表演性谈话, 而是如同朋友一样在交流。
信息解码者和传递者。这类人物关系主要体现在新闻类的访谈节目中, 嘉宾是与话题相关的专家或者新闻当事人, 主持人提出问题, 嘉宾予以解答, 整个节目谈话氛围很淡, 没有什么聊天成分, 只是单纯地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如央视《面对面》、《对话》等栏目, 主持人和嘉宾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你问我答的形式, 在温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信息的传递。
在美国, 不管嘉宾是总统还是贫民, 在谈话期间, 主持人和嘉宾完全避开这种场外身份。由于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兼容性, 在进行严肃的新闻话题讨论时, 主持人和嘉宾之间也不是简单的问答, 很多时候会因不同的意见产生分歧, 甚至故意制造节目的冲突性。会用一种看似不严肃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传递, 极具后现代意识。
传播学者认为, 要使传播取得最大效果, 必须缩短传播者和观众间的心理距离。情感与理智的结合, 是目前公认的最佳传播方式。包括严肃的新闻话题采访, 主持人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社交经验, 做出调整, 创造出符合实际, 和谐、有效的传播情境和人际氛围, 最大程度地维系嘉宾群体的认同感, 从而产生亲近效应和情感效应, 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如曾以犀利、尖锐著称的《面对面》主持人王志, 在面对一些感染力较强的人物时, 也会忍不住现场落泪。
矛盾提出者和调节者。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代人越来越乐意在屏幕上展示自己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 借助电视这个平台寻求心理安慰和帮助。这类谈话节目体现出很强的人文关怀和人性色彩, 所以这种类似于提出并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谈话模式在屏幕上也备受热捧。
在美国这种类型的谈话节目是比较少见的, 这与美国的传播体制和传播观念有一定关系, 美国谈话节目更多的是展示问题, 寻求刺激。中国这类谈话节目主要是一些情感生活类的谈话节目, 如《人间》、《8090》、《心理访谈》等。嘉宾在台上讲述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困惑, 主持人像一个心灵咨询师和调节者, 给出建议和方法, 帮助嘉宾解决问题。如央视的《心理访谈》, 嘉宾讲述自己的心理困惑, 主持人和心理专家进行引导, 充当心理抚慰者和咨询师, 帮助嘉宾走出心理阴霾。
主持人和现场观众的关系
在谈话节目中, 现场观众是舆论的来源, 他们既是受传者, 也是真正的参与者。现场观众的参与改变了以往主持人和嘉宾之间单一的传播模式, 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有助于提高传播效果。只有在主持人和观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 现场观众才能信任主持人, 说出最真实的语言, 从而发挥现场舆论的作用, 推动话题前进。
在国内很多谈话节目中, 主持人只考虑到和嘉宾交流, 而忽略了和现场观众的互动;只意识到现场的人际传播, 而忽略了现场的群体传播, 以至于现场观众成为节目的摆设。尤其是随着观众拥有较多发言权的《实话实说》的停播,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中现场观众再度陷入了“冷语”期, 偶尔的一两个提问机会, 也是编导提前安排的, 观众的想法很少得到展现, 这无疑也反映出电视人平民化意识的薄弱。
根据传播学的观点, 互动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本质特征, 受众是积极的参与者, 是整个传播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决定因素。 (3) 因此在节目中增强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意识, 应该是谈话节目不可忽略的部分。和中国谈话节目截然不同的是, 美国谈话节目现场观众的发言更自由。受美国文化“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观点影响, 美国谈话节目现场观众的发言更像是一种表演。如在《奥普拉》中, 观众可以坐得不端正, 可以自由表达观点, 整个节目更类似于一种“群言模式”。在节目中, 就曾出现观众上台给奥普拉打耳洞的事情。
主持人、嘉宾与现场观众之间的角色互动
在后现代社会中, 观众更希望看到电视谈话节目中真实的现场感和参与性, 在现场的人际交往中将观点表达和感情融合进行毫无矫饰的展示。一个谈话节目最完美的状态, 就是打破三者潜在的身份暗示, 不拘泥于规则限制, 充分发挥所有积极有效的因素让三者角色关系实现融合, 从而实现节目场上与场下、场内与场外真正开放平等的交流。对于如何增强三者间的角色融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弱化主持人的存在感, 充分发挥观众的作用。人际传播研究表明, 人的意见和态度较容易受与自己相似之人的影响, 而主持人与现场观众有多方面的相似性, 更能让观众对主持人产生心理认同和价值认同。在节目中, 主持人一方面要重视现场观众的反馈信息, 积极调动现场观众的参与性;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和现场观众的接近性。主持人应适当放低“姿态”, 学会移情, 甚至坦诚暴露自身的不足, 努力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淡化主导地位, 让观众觉得主持人就如同身边一位有优点也有缺点真实存在的朋友, 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
适时采用心理战术建立良好谈话氛围。传播学者施拉姆说过:“传播是各项技能中最富有人性的。” (4) 主持人在和嘉宾交流的过程中, 应注重个人的表述而不是提问, 这种表述是根据嘉宾的不同风格, 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体现的, 表述也应更加人性化。这需要主持人用真诚的谈话技巧, 适时地用心理战术, 使角色关系过渡到谈话现场的人际关系。例如, 从简单的细节问题着手, 甚至拉家常, 降低谈话者的心理防线, 打开他们的话匣子, 让嘉宾和观众忘记节目现场。
三者之间适时地进行角色转换。谈话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大众传播。要想实现有效传播的双向过程, 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之间可以适时适量地修正“传”与“受”的关系, 让三者都有机会做传播者, 这样才能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例如, 在节目安排时, 主持人可以让现场观众担任一会儿主持人, 对嘉宾进行简单访问, 或者在嘉宾讲述自己故事的同时, 给现场观众讲述自己相似经历的机会, 让嘉宾充当观众, 这样不仅拉近了嘉宾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也充分体现了对观众的尊重, 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结语
虽然中西方在谈话节目中人物关系上存在很大不同, 并不代表任何褒贬评价, 这仅仅是一种正常现象的解读, 其背后无不受民族文化、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的制约, 但根本目的是追求最佳的传播效果。有一点是值得共同关注的:建立良好的传播关系是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基本保障。电视谈话节目只有正确地把握主持人的地位, 和嘉宾及观众建立良好的谈话关系, 才能实现真正平等互动的人际沟通, 使谈话节目更满足已进入理性选择时代的受众需求。 (本文为黄冈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成果)
摘要: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借助人际传播来实现大众传播的谈话模式, 是在现场传播三方——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交流中形成的一种节目形式。节目中人物之间的交流是整档节目的主心骨, 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是决定了谈话节目思想碰撞的效果。本文结合中美一些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 通过对比性分析来探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人物关系。
关键词:谈话节目,人物关系,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郑怿:《从中美谈话节目比较中看电视谈话节目的个性化追求》, 《中国电视》, 2006 (3) 。
中美电视剧论文 篇4
关键词:《新闻调查》,《60分钟》,新闻理念,调查性报道
电视调查性报道属于深度报道的范畴, 它通过记者对侵犯公众利益的集团或个人进行的相对独立调查, 最终以电视声画形式揭露出事实的真相。电视调查性报道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 主要标志是三个调查类栏目受到公众普遍关注, 名列美国电视节目排行榜前列, 即:CBS的《60分钟》、NBC的《日界线》、ABC的《黄金时间》。相比之下, 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调查性报道在我国出现, 已经是1990年代的事情了:1994年《焦点访谈》和1996年《新闻调查》分别开播。由于这类报道的选题都有极强的社会与现实意义, 又采用具有强烈故事性与冲突性的叙述手段, 因此, 调查性报道在树立电视栏目形象、提高电视收视率方面功不可没, 强调“新闻立台”的电视台都重视这类节目的增设。
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特点:一、从选题内容看, 电视调查性报道具有很强的新闻性, 主要关注社会中被遮蔽的新闻事实;二、从报道过程看, 风险性是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又一特征, 电视调查性报道是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独立调查取证的过程, 事件的发展并不是事先确定的;三、从叙事风格而言, 电视调查性报道是一种贴近生活的层层递进的事实叙事, 并且调查性报道要从深层次、多角度揭露出那些被遮蔽的事实;四、电视调查性报道强调观点隐藏在事实中, 在整个报道过程中记者是一个公正中立的角色, 只是对事实进行客观记录, 并不发表具有鲜明立场的观点。
《60分钟》是电视调查性节目的鼻祖, 同时, 也对其他同类节目有很大的影响。它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社会热点到历史事件, 从名人轶事到凡人琐事, 该节目几乎无所不包, 随主题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其节目风格时而严肃认真, 时而幽默诙谐, 是“新闻与娱乐的混血儿” (1) 。虽然报道风格变化多样, 但是, 将近40年的报道使“该节目形成了基本固定的、独特的节目框架, 即节目介绍、具体报道、安德·鲁尼的评论, 以及并非每期均有的观众来信选播。” (2) 在目前我国众多的调查报道节目中, 《新闻调查》是创办最早的, 它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电视调查节目在向西方借鉴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理解与探索。CBS《60分钟》的栏目制片人史蒂夫认为, 《新闻调查》的表现手法和叙述方式可以与《60分钟》媲美, 是“中国的《60分钟》”, 因此, 选取中国的《新闻调查》和美国的《60分钟》进行比较研究, 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节目形态与内容选取比较
西方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题材集中于对内幕和黑幕的揭露, 是负面性的;而中国式电视调查性报道除了揭露性的题材外, 还将调查范围拓展到了对复杂问题的探究上。西方调查性报道定义的核心内容是揭露真相, 强调的是“某些人或某些组织企图掩盖的新闻” (3) , 体现在《60分钟》上就是该节目选择的题材主要是涉及公共机构和政府官员、经济机构、犯罪集团这些领域的黑幕或内幕等负面性的报道。
《新闻调查》对事实真相的探寻, 不仅包括对各种内幕的调查, 还包括对复杂问题的探究。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新闻调查》做出了与《60分钟》不同的调查性报道节目, 比如《眼球丢失的背后》、《婚礼后的诉讼》、《打工子弟学校》等揭示事物复杂状态的中性甚至正面的调查性报道。从这个意义上说, 《新闻调查》对非揭露性题材的调查性报道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使得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将视角转向更为宽广的社会领域, 这是中国式电视调查性报道与西方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一大区别, 是中国特色的电视调查性报道。
二、节目运作形式的比较
《60分钟》的节目形式由节目预告、具体报道和评论组成, 而《新闻调查》每期节目都围绕一个故事展开;《60分钟》没有固定的串场主持人, 而《新闻调查》每期都要有固定的主持人将节目串联起来。《60分钟》首先通常用几分钟的时间把当天要播出的节目中的精彩部分展示出来, 通过声音和画面的最佳组合来吸引观众。随后的具体报道共有三则, 每个记者分别担任自己采访节目的主持人, 自报家门, 记者就是主持人, 最后一位自报姓名的记者说:“今晚请看《60分钟》的这些故事和安德·鲁尼的评论。”
《新闻调查》45分钟的节目只有一个故事。首先, 演播室中主持人用一分钟或交待播出由头, 或简单勾勒背景, 或关注人物命运, 或预先提出问题, 但不做评论;紧接着是出镜记者的现场调查, 以悬念重重的结构来吸引观众;结尾时, 一般在现场调查部分结束后, 主持人对事态的最新进展或媒体立场等做一分钟的总结, 但不下结论。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 相对于《60分钟》的活泼轻松, 《新闻调查》的节目风格更加严肃。
三、新闻理念比较
《新闻调查》与《60分钟》最根本的差别还是在新闻理念上。所谓新闻理念, 是指对新闻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取向。这种差异从中美调查性报道的不同定义中可以看出。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写作教程》的定义是:“调查性报道指的是一种更为详尽、更带有分析性、更要花费时间的报道”, “调查性报道目的在于揭露被隐藏起来的情况” (4) 。
西方新闻界对于调查性报道比较典型的定义, 虽然表述方式各有不同, 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条:一、它是揭丑质疑性的, 一些人或集团企图掩盖真相, 调查记者就要将其内幕揭露出来, 告知公众并解释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二、它是由记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主动挖掘而独立进行的调查, 具有原创性和相对独立性;三、它所调查的一定是势力集团对公众利益构成了损害的事件, 题材是重要的和公众所关心的, 调查内容可涉及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5) 。
《新闻调查》在选题上分为四类:主题性调查、舆情性调查、事件性调查和内幕性调查。参照西方新闻界对调查性报道的界定可以看出只有内幕性调查与其定义吻合。而《新闻调查》中其他三种选题却比较多, 这不禁让我们质疑它是否应该被划为“调查性报道”?例如:《新闻调查·山顶上的希望》讲述了第一位接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学生完成学业之后, 返回大山做一名人民教师的感人故事。《新闻调查·第二次生命》是一个母亲为女儿捐肾的故事, 片中父母为决定谁来捐肾而争吵时, 父爱母爱的伟大就不言而喻了。有人甚至提出了“正面性调查性报道”的概念, 认为“西方的调查性报道定义过于严格, 限制了调查性报道在题材上的广泛性”, (6) 中国的调查性报道本身“在题材上有更大的包容力和内涵”。 (7) 对此观点, 《新闻调查》的制片人张洁认为“国内对调查性报道和调查性节目经常混为一谈, 我们叫新闻调查, 并不意味着我们做的节目都是调查性报道。”他还提出了“调查式节目”的概念, 新闻调查中有大量节目使用了调查求证手法。“正面报道如果用调查的手法来做的话, 它可能是调查节目, 但它不是调查性报道。而调查性报道, 只是调查节目中的一个部分, 它就是揭露黑幕和内幕, 就是一个独立调查, 并且这个调查有一个完整的过程。” (8)
四、中西方新闻理念不同的原因
1、媒体的不同功能导致了中西调查性报道的差异
西方的电视媒体多是作为私营的商业电视而存在, 追求高额利润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关于官员腐败、政治丑闻的报道很容易造成轰动效应, 吸引观众眼球, 因此这类题材的调查性报道很受电视媒体的青睐。但是, 我国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奉行的是“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社会效益要放在第一位。这决定了我国的调查性报道就不能首先去考虑制造轰动效应, 除了调查一些部门和机构存在的问题之外, 还要去调查一些反映社会重大变革的、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与整个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内容, 这些内容, 有负面的问题, 但更多的是中性的和正面的。
2、从新闻体制上来说, 不同的新闻体制导致了不同的话语空间
西方国家的电视台是独立的媒体机构, 它是作为与议会、政府、法院并立的“第四权力”存在的。而在我国, 媒体是舆论宣传机构, 是事业单位, 必须接受党的领导。这种依附关系导致了媒体对政府监督的乏力。中国传媒大学郭镇之教授对此指出:“媒体与政府合为一体的体制为世人所垢病, 媒体对政府的依附, 降低了媒体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影响了新闻传播和舆论监督的效果。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只打苍蝇, 不打老虎’的问题就是由此而生。中国的新闻媒介从来没有独立揭发出真正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 披露严重的社会问题常常受到压制, 面对铺天盖地的腐败现象少有作为。同时, 由于监督对象及其上级部门越来越老练的抵制与干预, 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9) 正是由于体制的原因, 使得中国媒体在进行调查性报道时对选题极为慎重, 即使是在节目做出来以后, 有些也通不过审查。
参考文献
①王纬主编:《镜头里的“第四势力”——美国电视新闻节目》,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4月, 第198页
②王纬主编:《镜头里的“第四势力”——美国电视新闻节目》, 前引书, 第199页
③张威:《调查性报道:对中国和西方的透视》, 《国际新闻界》, 1999年第2期
④密苏里新闻学院编写组:《新闻写作教程》, 新华出版社, 1986年版
⑤谭天、杨书兰:《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比较——以《60分钟》和《新闻调查》为例》, http://blog.sina.com.cn/qidiboyin
⑥穆冰:《试论中国特色的调查性报道》, 《军事记者》, 2003 (10)
⑦曹培鑫:《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探析》, 《现代传播》, 2000 (6)
⑧张洁:《从调查节目到调查性报道》, 《新闻记者》, 2005 (10)
中美电视剧论文 篇5
一、《鲁豫有约》与《奥普拉秀》的谈话主题分析
《奥普拉秀》起初是芝加哥的一档地方性电视节目, 1986年进入全美辛迪加, 之后在全球130多家电视台播放, 奥普拉和她的脱口秀随即闻名世界。1987年以后获得总计近40项美国电视艾美奖。《奥普拉秀》稳坐美国日间电视收视率的冠军宝座18年有余, 成功缔造了美国电视史上的收视传奇。研究这一成功的范本, 发现选题是其成功的法宝之一。因为它总是和人们的生存息息相关, 总是能够切中问题的要害。无论是国际方面的紧张局势或是美国的政权动荡, 抑或是经济危机、环境灾害甚至是个人隐私、困惑等都可以谈。并且话题的切入点总是具体关切到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给公民个人带来的生活影响, 并着力帮他们化解焦虑和沉重。《奥普拉秀》正是这样抓住了社会当中严肃的敏感的话题, 并且直指问题核心, 才会受到大众的喜爱甚至追捧。
值得一提的是, 《奥普拉秀》的选题多关注社会问题, 更多的侧重从妇女和儿童的角度切入。这除了受到了美国社会女权运动的影响, 还和该节目准确分析受众收视情况有关。因为《奥普拉秀》的播出形式是白天日播, 准确地锁定了白天在家的妇女以及老人为目标受众群, 选题当中大量的情感问题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 女性或儿童遭受歧视或虐待等内容, 牢牢地吸引了他们。加之日复一日的陪伴, 《奥普拉秀》成了他们精神的寄托、情绪的疏散地、心灵的避风港。所以, 《奥普拉秀》常年高居榜首的收视排行的确不难理解。
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鲁豫有约》是由凤凰卫视在2002年推出的, 随即引起了强烈的收视反响, 鲁豫和她的节目在全国范围内名声大噪。之后与时俱进地几经改版, 直至今日仍然是活跃在电视屏幕上的收视明星, 更是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标志性王牌栏目。由于我国的政治环境与美国不同,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选题范围相对美国的同类节目来说较为狭窄。所以, 改版前的《鲁豫有约》在选题上不以大谈社会问题为目标, 转而另辟蹊径, 结合我国的历史经历, 将目光聚焦在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和事上。这样的选题单纯而精准, 在开播的头三年内采访了100余位“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物, 让他们讲述自己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生经历, 这对于我国的电视观众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节目的忠实受众既可以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年代的中老年人, 也可以是对这一历史时期充满好奇的年轻人。所以, 《鲁豫有约》在初见荧屏之时就以其独特的定位和风格迅速获得了美誉度和收视率。
中美两档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在选题上的差异, 说明了成功不可照搬复制。谈话节目的选题必须符合国情、民情, 才能受到电视观众的认可。
二、《鲁豫有约》与《奥普拉秀》的节目形式分析
《奥普拉秀》的主要节目形式基本可以概括为三种:话题讨论、名人访谈、专题节目。话题讨论是当时美国的谈话节目比较流行的一种节目形式。由于《奥普拉秀》的谈话内容多是具有强烈论争性和轰动效应的社会或情感话题, 所以节目经常是由主持人、嘉宾、专家、观众等各方的激烈讨论甚至是冲突得以展开和深化主题的。节目一般是由主持人引出话题, 分别请三组嘉宾根据主题讲述自己的经历或是人生故事。这一环节主持人和观众以及专家基本上是以聆听为主, 主要是为了搞清状况、了解问题。第二个环节开始展开讨论, 由观众向嘉宾提出问题, 同时观众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 也可以分享自身类似的经历或者故事, 矛盾和冲突随之不可避免地展露出来。紧接着专家和主持人也参与进来, 主持人也会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甚至讲述自己的故事。专家则负责把矛盾冲突进一步概括和集中总结出来。最后一个环节开始解决问题, 专家会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一般能够代表主持人和节目观点, 观众或支持或反对, 但节目并不刻意追求意见的统一。
名人访谈在《奥普拉秀》中是以周播形式固定出现的。每周一期采访演艺界明星或是社会名流。由奥普拉采访嘉宾讲述自己的工作现状、成长故事、生活感想、感情问题, 等等。
专题节目是根据节目内容需要制作的特别节目。比如有一期节目实景重现了一场生日派对, 因为那天是主持人奥普拉的50岁生日。还有一期节目把节目现场安排在了室外游行的地方, 周围是高举反对种族歧视旗帜的游行队伍, 奥普拉和她的嘉宾就在旁边临时搭建的小小演播室里对种族歧视问题展开了讨论。
《鲁豫有约》在开播的头三年主要是一对一地采访“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物、昔日的明星、英雄人物, 等等。节目没有固定的演播室, 录制现场选取在被访者的家中或是比较安静的公共场所。主持人主要是起到引导嘉宾讲述故事的作用, 以倾听为主。这样比较简单和纯粹的节目形式让观众能够静下心来和主持人一起倾听, 并置身于其中。除了一对一的采访, 节目在内容需要的前提下会提供背景视频资料, 这些视频资料很好地起到了丰富内容、升华情感、话题推进等作用。除此之外, 主持人陈鲁豫还会以个人出镜的方式向电视机前的观众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之后, 《鲁豫有约》因为原选题的日渐枯竭加之社会的新发展, 于2005年进行了改版。2008年进驻湖南卫视, 2010年登陆安徽卫视, 2015年最新升级改版。采访对象多是当今明星, 社会热点和热点事件的关注比例也有提升。同一期有时根据内容需要也会邀请到多个嘉宾, 节目大多会在1200平方米的演播室进行录制, 现场观众有300多人。虽然现场观众很少参与话题中, 但是却直接给嘉宾和主持人的表述增强了对象感。新版节目设有“开场说”“豫问”“豫荐”等节目板块。节目还努力在形式上更加灵活, 例如根据被采访嘉宾的情况选择录制现场, 2015年节目对演员胡歌的采访就选在他担任主角的剧组现场拍摄, 让观众感到真实而亲切。
人物访谈是《鲁豫有约》的主要形式, 较之《奥普拉秀》以话题讨论见长、营造激烈的“谈话场”, 我们的节目选择了更加温婉和柔和的路线。《奥普拉秀》中也有人物访谈, 以每周一期的频率固定出现。《鲁豫有约》也从中有所借鉴, 比如演播室的布置都是一字排开的沙发, 实景重现了家中的会客厅;比如都运用视频资料来补充和拓展嘉宾的谈话内容;等等。
此外, 《奥普拉秀》有特别节目, 《鲁豫有约》有系列节目。比如2015年改版后的《鲁豫有约》在节目走过15个年头之时推出的“推荐自媒体的系列节目”, 应时应景, 颇受好评。
经过对比发现, 《鲁豫有约》在学习《奥普拉秀》成功经验的时候大胆地做了本土化创新, 放弃了激烈的具有戏剧性的多方讨论, 而在人物访谈上大做文章, 推陈出新。这种选择顺应了我国的政治环境和人民大众的审美性格, 为其成功创造了条件。
三、《鲁豫有约》与《奥普拉秀》的主持人风格分析
《奥普拉秀》的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是当之无愧的美国“谈话节目皇后”。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破碎的黑人家庭, 童年的悲惨经历让她始终不忘底层社会的疾苦, 所以她从不会恶意地以揭露嘉宾的隐私和悲惨遭遇为目的来博取收视率, 而是真诚地、充满同情和理解地倾听和帮助每一位有着各种各样不幸遭遇的嘉宾朋友, 她甚至会与他们抱头痛哭, 甚至会向嘉宾和观众道出隐藏在自己内心多年的不曾触碰的噩梦般的遭遇。正是她的真诚、勇敢、全情投入让接受她采访的每一位嘉宾和收看她节目的每一位观众感到温暖和亲近, 甚至为之着迷。
奥普拉·温弗瑞在节目中也表现出她思维的机敏和表达的高超技巧。她从不轻易地打断嘉宾的谈话。“一般来说, 广播电视的访谈者只是提出问题, 却并不认真回答, 他们的心思放在其他事情或是下一个新问题上, 但奥普拉仔细倾听嘉宾的谈话, 并且利用谈话内容把主题步步引向深入。由于对观众和嘉宾的谈话进程充满关注, 由于能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种风格大获成功。”这段对奥普拉·温弗瑞主持特色的描述出自美国传记作家兼评论家麦尔。正是这样, 奥普拉·温弗瑞总是能在嘉宾的谈话中找到最为合适的时机, 总是能够对嘉宾的谈话深入地理解并准确地概括, 总是能够切中问题的关键, 提出最为直接和有力的问题。并且, 她的提问简单易懂, 容易回答。奥普拉·温弗瑞这种具有强烈个人特色的现场主持艺术是节目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
我国的《鲁豫有约》主持人陈鲁豫是国内非常著名和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她对嘉宾的采访平和、自然, 不会喧宾夺主, 总是能够给嘉宾营造一种放松的谈话氛围。鲁豫用心的倾听让嘉宾更有了诉说的欲望, 而这种倾听让她准确地把握到嘉宾的思想、情感、态度, 对话题的走向有了清晰的预判, 在节目的整体进度和话题的走向上也有了更为自信的把控。
经常观看节目的人对鲁豫的笑声十分熟悉, 她的各式各样的笑还曾被观众剪辑组合起来, 这种做法颇具调侃的意味。有人说她的“傻笑”不够睿智和矜持, 但在时间的证明下, 这些“笑”越发露出了可爱的色彩。鲁豫就是能够站在嘉宾的角度去理解他们, 无论是名人还是草根, 她的尊重和真诚使得她可以发自真心的像一个真正的最为熟悉的友人一样, 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情绪被嘉宾所感染。鲁豫在节目中并不会刻意掩饰自己的缺点, 当嘉宾问到的问题自己不知道不了解, 她选择真诚坦白, 不加掩饰。这种做法虽不能卖弄主持人的应变机智, 但敦厚真诚的形象更拉近了其与嘉宾和观众的距离。她对节目的点评不是犀利的、强硬的, 而是充满了平和安静的人文色彩。没有灌输式的说教, 有的只是感性的态度和理性的思考。《鲁豫有约》给观众带来自我思考的空间, 更是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节目的观点。
中美两档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均和各自节目的风格相顺应, 也是主持人的气质魅力使节目被赋予鲜明的个性色彩。
综上所述, 《鲁豫有约》相较于《奥普拉秀》而言, 内容上少了富有强烈论争性的戏剧色彩, 却突出了具有人文色彩的叙事性访谈。《鲁豫有约》在形式上部分借鉴了《奥普拉秀》的成熟模式, 却在话语风格上形成符合国人审美习惯和心理诉求的独特气质。《鲁豫有约》是学习美国电视谈话节目成熟模式并予以本土化创新的成功范例。其为我国同类节目的发展带来的启示是:我们可以学习国外成熟的节目形式, 但在内容上切不可一味照搬, 应该努力地结合国情和民情, 顺应新形势、新气象不断推陈出新, 打造具有本土化气息又符合国际潮流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蔡帼芬.明星主持与名牌节目[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
[2]苗棣.中美电视艺术比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3]王志, 耿志民, 欧阳询.面对《面对面》[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4]谢谐.论谈话场的和谐建构——由《奥普拉·温弗瑞秀》带来的启示[J].艺海, 2010 (5) .
[5]王渭林.交锋人文[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4.
中美电视剧论文 篇6
一、文本选取和类目建构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主要是选取一定比例的节目进行量化研究, 从而比较其在题材和理念上的不同, 并找出其中的差异。
首先, 进行文本的选取。这里主要以央视科教频道的《走近科学》栏目和美国Discovery亚太网的《探索聚焦》栏目为例。并选取了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共12个月的播出节目。
《走近科学》是在1998年6月1日于中央电视台开播的科普栏目。时至今日, 《走近科学》已经走过了15年的历程, 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改版, 从板块式结构到主题通篇结构, 从报道科技热点到解读科学故事等等。近几年, 随着《走近科学》把故事化和悬疑发挥到了极致, 但也因为越来越偏向鬼怪和故弄玄虚而被淘汰出黄金时段。
探索频道 (Discovery Communications) 是商业频道。探索频道通过遍布世界的100多个电视台播放科学节目, 促使人们探索世界、满足好奇心。对于中国而言, 目前美国探索频道在中国的播出主要依靠Discovery亚太网传送节目。Discovery亚太电视网与中国各地方电视台进行合作, 一般在非黄金时段播出, 每个季度栏目调整一次。其中2012年在中国内地的播出栏目主要有探索频道、人文发现频道、玩转地球频道和动物星球频道四个频道节目。其中探索频道的节目最多, 也最受科学工作者的关注, 这个频道每周的栏目主要有《探索聚焦》、《动力特区》、《发明创世纪》、《动物寻奇》、《科学新疆界》、《周末求生营》等等。其中, 《探索聚焦》可谓是集合探索频道节目的精髓, 也是和《走近科学》在形式上比较相似的栏目。
其次, 在选取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类目建构。从选题策略上看, 节目类别和其传播理念是电视科普栏目必须具备的要素。在节目类别中, 根据两档电视节目的内容, 我们分为探秘类、人文类、动物类、猎奇类、科技类、军事类、农业类、安全类、灾病类等等。从节目传播理念来看, 主要分为反思类主题、知识性主题、宣教性主题、娱乐性主题、纯猎奇主题等等。
下面就根据以上类目对《走近科学》和《探索聚焦》两档节目做分类对比。
二、题材:节目类别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 2012年《走近科学》栏目播出了共328期节目, 在整理的九大类节目中, 猎奇类和科技类节目比重最高, 分别占到了18.6%和17.4%, 但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将历史考古也归为探秘类的话, 那么探秘类将占到22.8%, 是播出最多的节目类型。由此可见, 猎奇和探秘是《走近科学》在2012年播出最多的节目类型, 基本上也反映出《走近科学》对于“猎奇、探秘”的节目的偏爱。
再看《探索聚焦》, 在2012年播出的总共97期节目中, 动物类占比最高, 达到了27.9%, 其次是安全类, 达到了19.6%;再次是猎奇类和探秘类, 说明《探索聚焦》主要还是把节目内容放到了动物与人身上, 并没有刻意强调猎奇和探秘。
从表中可以看出, 《走近科学》的节目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文化、动物、植物、科技、工业、农业、军事、社会、医学以及奇人奇物奇事等各个领域, 内容覆盖面很广, 适合不同领域, 不同学识的人观看。但就一个栏目来说, 过于宽泛的内容可能导致了《走近科学》对每一个领域的挖掘不够深入, 缺乏精细感。
相比之下, 《探索聚焦》是谋求对时代焦点事件的记录和分析。该栏目对于节目中涉及内容力求彻底分析, 节目播出后都能触发人们对于节目内容中反映出的问题的关注, 例如《空难事件簿》系列节目引起人们对空难的全面反思等等。
总之, 科教节目的素材来源非常广泛, 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都有大量的素材可供选择, 各种内容应有尽有, 为选题多样化提供了条件, 但也相应提高了选题的难度。因为在科教节目中, 科学知识是节目的核心, 这个核心往往不具备电视表现的要素。因此, 科教节目的选题比创作本身更重要。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看, 《探索聚焦》的题材似乎更加程式化, 也更加合理一些。
三、主题:传播理念对比
由于时代的发展, 科普的概念已经显得有些过时,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 都倾向于赋予“科普”新的涵义。近些年, 随着传播学的兴起, 国外学者已经提出了“公众理解科学”与“科学传播”的概念。2000年, 刘华杰和吴国盛先后发表文章, 也提出了科学传播这个概念, 并指出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是科普 (或科学传播) 的三个不同阶段。文章对传统科普进行了反思和批评, 提出了一种新的更具包容力的科普理念, 并将这种新的科普理念命名为科学传播。
刘华杰在其文章中提出应该从传播学的角度, 把科普或者说是科学传播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中心广播模型、缺失模型和民主模型。其中中心广播模型对应的是传统科普时代, 强调科学权威、强调科学信仰, 是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缺失模型也叫欠缺模型, 以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的报告《公众理解科学》为标志, 意思是公众相对于科学家, 在科学素养上十分欠缺, 而科学家或者科学共同体想要获得大众的信赖, 就必须让公众理解科学。而民主模型就是对应新兴的科学传播理念, 强调受众与主体的多元化;强调公众的态度和发言权。
因此, 依据上述三个模型, 我们将《走近科学》与《探索聚焦》的2012年每一个节目的主题思想和传播理念都进行了考察, 在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 制作出以下两个表格。
*注:根据CNTV《走近科学》官网节目表整理
*注:根据Discovery探索频道中文网节目单整理
从以上两表中可以看出, 《走近科学》与《探索聚焦》两档节目在2012年的节目都以知识性主题为主, 知识性主题的占有率分别达到了60.7%和48.5%, 这表明两档科教节目都秉承“公众理解科学”传播理念, 力求给观众带来更多的科学知识。
不过, 抛开知识性主题, 我们看到, 《探索聚焦》的主题很大一部分还是带有反思性的主题, 比例占到了总数的38.1%, 而宣传性主题只有3.1%, 这说明《探索聚焦》的节目传播理念是以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为主, 同时朝着科学传播和公众参与科学, 讨论科学的方向发展。
再来看《走近科学》, 其反思性主题只有8.2%, 而且涉及内容要么是过去的历史, 要么是未来的气候和环境, 很少涉及当下的科技与生活。宣传性主题占到了11.0%, 说明自上而下的宣传与传统科学主义的传播方式依然存在, 尤其是2012年12月19日播出的节目《2012世界末日科学?荒谬?》, 虽然推翻了玛雅预言以及网络传言的世界末日, 但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强制组织观看的行为也充分说明这种节目在传播时的中心传播模式。另外, 还有一些诸如江湖骗术、民间奇闻等纯粹猎奇的无主题节目也占到了17.7%, 这就让我们对《走近科学》的科学性与科学价值产生了怀疑。
总之, 《走近科学》节目虽然改变了传统的宣教角色, 引进了国外关于“公众理解科学”的新理念, 使内容不再枯燥乏味, 但是, 节目的科学性却跟着降低了。例如, 节目的内容多处于描述过程和澄清事实的阶段, 对于节目中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表现得不够。而《探索聚焦》则比较注重科学性, 不仅传播自然科学方面的前沿知识, 还涉及到了科学发展前沿和科学人物的介绍等人文方面的内容。其中表现出的在娱乐之外的严谨科学精神, 是《走近科学》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十分欠缺的。
四、总结
通过以上量化分析, 我们比较了中美电视科教节目在2012年中的选题策略, 我们应该看到, 《走近科学》的问题很多, 一方面在于对涉及不同领域的电视节目, 挖掘不够深入, 暴露出诸多的缺陷。另一方面, 虽然《走近科学》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上, 但是其传播的内容有很多都不能称之为科学。这是因为《走近科学》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那些构成“奇闻”和“秘闻”的细节的雕琢与回味中, 反复地把那些更能证明其离奇程度的细节无限扩大, 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窥私”上, 而对于那些“奇闻”和“秘闻”背后的科学知识却只是在节目结尾处蜻蜓点水般地略作解释。
为了改善此种情况, 参考《探索聚焦》等美国优秀科普栏目的优势, 笔者认为, 中国的电视科普节目首先应该做到严谨的科学性, 然后再谋求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传播。在内容上要关注热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传播, 在选题上应具有代表性和深刻性, 学会总结技巧, 逐渐向类型化发展。另外, 科普节目不光有传授和普及科学知识的责任, 还有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文明的义务, 这种节目往往以表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巨大改造意义, 借此培养受众的科学品质和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探索频道中文网.Discovery亚太电视网简介[EB/OL].http://discovery.baidu.com/about.php.
[2]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 2009 (2) :10-18.
[3]百度百科.探索频道[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9224.htm.
[4]蔡春红.科教电视节目传播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5]王宏.科教电视节目的选题和前期构思[J].电影评介, 2007 (24) :110.
[6]冯其器.科教类电视节目如何实现科学传播[J].科技传播, 2010 (4) :125-126.
【中美电视剧论文】推荐阅读:
中美学校论文10-16
中美会计异同论文07-18
中美贸易战论文06-18
中美贸易摩擦问题论文05-17
中美人际关系差异论文09-06
中美会计学专业论文05-24
中美临床医学之差异论文07-22
中美语用策略在跨化交流下的探讨论文06-04
形势政策教育结业论文中美关系的回顾与展望07-22
中美视角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