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学校论文

2024-10-16

中美学校论文(共11篇)

中美学校论文 篇1

一开设相关课程

中美两国在课程的开设上具体名称不一样, 但对涉及德育的课程都有开设。“中国对学校德育的课程设置实行全面规划, 制定统一课程, 规定课时, 编制统一的教科书、参考书。”小学、中学、大学分设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在大学还有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史学、法学等, 这些内容涉及公民教育、思想教育、道德素养三个方面。

在美国, 每阶段都有德育课程, 并且规定了德育的目标, 在实践上较为自由, 注重内容的渗透性。设有公民课、道德价值课、历史课、伦理课、心理学等课程, 有些学校还开设宗教课程, 但对比中国, 美国对道德规范的知识在各地存在差异, 内容广泛, 没有统一的知识系统和课程、课时、教材, 课程在不同年级讲述的深度、广度不同, 侧重点和方法也不一样。

二注重对教师师德的要求

在中国, 教师职业不是铁饭碗, 而是实行定期注册考核, 不达标者会退出教师行业, 师德作为首要的考量条件, 实行一票否决制。公众在道德上对教师提出了远远高于普通人的要求, 对教师任何的不道德行为零容忍, 时刻规范教师行为。针对现在教师道德问题频出, 影响教师队伍的情况, 很多地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 教师的道德受到全社会的监督, 师德标准相对较高。

在美国, “美国师德规范的主要成分是师德规则, 相对较低。”“美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则更加注重细节, 所规定的要求与教育专业密切相关。”规定较为详尽, 并且有明确的可操作性, 因此, 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对比较容易达到。同时, 为了照顾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 师德规范又分为“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次, 体现了人性化的理念。

三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重要意义, 高雅的校园文化能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潜移默化中能影响和引导学生。在中国, 学校注重利用校园的资源进行德育教育, “通过不断深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完善产业、后勤和办学支撑体系的改革等手段来加强学校服务能力建设, 完善人才的培养模式”, 同时注重满足学生需要, 进行文体活动、名师讲堂、纪念活动等陶冶学生情操。

在美国, 除了课堂的学习之外, 还有各种体育活动, 许多学校十分支持这种学生的集体活动, 投入人力、物力去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同时注重展示学校历史, 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为了纪念伟人、成功的人, 会把他们的事迹在学校展览、建立纪念碑等,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四进行社会实践

实践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 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 两国都开展实践学习, 不过实现方式、时间长短、影响程度有所差别。我国十分重视社会实践, 把它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如劳动教育、军士训练、社会服务等。学校会根据节日的需要, 进行雷锋活动、植树节活动等, 大学社团组织社区服务, 但是总体而言时间短, 持续性不强。

在美国, 社区工作发展得相对成熟, 积累了很多经验, 学生进行社会服务是算学分的, 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结合, 形成学校德育常规制度的一部分。学校要求学生进行社会服务, 在社会服务机构进行实践, 为的是使学生更多地去体验生活, 学会关心他人的生活, 拥有“助人自助”的志愿精神, 认识权利和义务, 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 培养起社会责任感, 有利于社会和谐。

五发挥特殊事件的作用

在中国, 常利用特殊事件或特别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面对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图谋, 面对一些西方媒体歪曲事实的报道, 面对“藏独”分子破坏奥运的行径, 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如海啸般迸发, 什么是爱国主义, 我们不能用一些不理性的言行伤害中国人民内部的感情, 而是要抱着为民族团结做贡献的态度去爱国。

美国大选就像一个大众性的民主狂欢节, 在学校教育中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集体传达出美国精神。当然, 这也可能会传达出一些排外的东西, 有些利益集团利用商业与政治发生关系, 打“中国牌”, 以商业为引火点, 引起国民对中国的不满, 把中国设为“假想敌”, 让国民引起民族主义情绪, 极端爱国主义。以批评中国来表现自己爱国, 达到选举成功的政治操作, 在学校中学生很容易接受这种思想, 这也反映了不够理性的一面。

参考文献

[1]陈尧.中美学校德育比较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4)

[2]申玉宝.中美“师德规范”的差异及其原因[J].当代教育科学, 2013 (4)

[3]吉昌华、郑水泉.略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12)

[4]何振华.爱国主义如何更有力?[N].人民日报, 2008.4.20

中美学校论文 篇2

文章来源:十一学校官网

2014年5月27日下午,我校接待了来自美国十万强计划项目(100,000 Strong Initiative)的40余名美国大学生。此次活动由十一大使社团和十一学校模拟联合国协会共同举办, 来自两个社团和大学咨询中心的中外师生代表参与了此次交流。

下午3:30,十一大使社团的小大使们在国际部一层接待大厅迎接到访的美国客人。相互介绍后,社团成员分小组带领来宾参观校园,他们流利的英文和自信的表达让美国的大学师生第一时间了解了十一学校的信息,更感受了十一学子的热情与风采。下午4:30,学校图书馆模联教室,三名小乐手的一曲优美的民乐合奏《送我一只茉莉花》拉开了研讨会的序幕。十一模联社团的钟杉和隋钰泽同学担任活动的英文主持,他们精彩的串场让交流现场的气氛非常活跃。作为此次研讨会活动的校长学生助理,国际部中美项目高二年级的何艾宁同学在欢迎致辞中提到,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不仅仅是两国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之间的合作往来,更重要的是两国年轻人之间的沟通、学习与交流。这不仅关乎青年一代的成长,也关系着两国的未来,甚至世界未来的发展和走向。接着,美方环识国际副总裁Matt Huttner先生作为外宾代表发言,他对我校热情周到的接待,以及为本次中美学生文化交流研讨会的筹办付出辛勤努力的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次研讨会的对话交流环节可谓高潮迭起。台上9名我校以及来访的美国大学生代表就校园文化融合、专业选择、职业规划等话题与现场的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在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中美学生各抒己见,深入交流,碰撞出很多思维的火花。在热烈友好的氛围中,本次中美学生文化交流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中美学生文化交流研讨会让十一学子对中美文化之间存在的共性与差异,对自己未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都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更为中美两国青年学子之间的交流与成长搭建了平台。

英媒:解放军派飞豹战机赴南海支援钻井平台

来源:新浪新闻网

南海和东海上最近发生的事件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的信心和能力都有所增强。自5月初以来,上述两个军兵种的飞机参与了维护中国利益的行动。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5月29日报道,包括来自驻扎在海南省乐东县的海军航空兵第9师的歼轰-7(又名“飞豹”)战斗轰炸机在内,海军航空兵的飞机一直在执行定期任务,以支援正在保卫一个石油钻井平台的中国海岸警卫队和解放军海军的船只--这个钻井平台正在有争议的西沙群岛周边水域进行勘探。

报道称,越南媒体还拍到了一架运-8J海上巡逻机的照片,并报道说目击到一架据信是空警-200预警机的飞机。

5月25日,解放军空军首次进行了在高速公路上执行飞行任务的演练。河南省郑州市附近的一段道路被用来起降一架空军苏-27UBK教练机、一架直-9直升机以及一架运-7运输机。

报道称,就在一天前,空军的歼-11A飞机在东海上飞得“异常接近”(日本防卫省语)日本侦察机。这些飞机当时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一架OP-3C“猎户座”侦察机距离不超过30米,与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一架YS-11EB电子侦察机相距不超过50米。其中一架歼-11飞机显然携带了R-73近距离空空导弹。

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形容这次拦截是“危险的行为„„完全超出我们的理解范围”。中国则指责日本干扰中俄海军的联合军事演习。

报道称,上述拦截发生在中日两国防空识别区的重叠区域。其中的歼-11飞机来自驻重庆的空军航空兵33师98团,而考虑到重庆与东海的距离,上述飞机很可能是从福建省的一个部署基地起飞的。

报道称,这是自中国在2013年11月宣布东海防空识别区以来,首次大张旗鼓地拦截日本飞机,这或许说明中国在实施防空识别区方面开始采取更“激进的举动”。

上述事件也是自2001年4月以来公开宣传的解放军飞机对外国军机距离最近的一次拦截。2001年4月,两架歼-8II飞机对美国海军的一架EP-3C“白羊座”电子侦察机进行了拦截,导致一名歼-8飞行员丧生,EP-3C飞机则迫降在海南岛。

报道认为,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解放军空军和海军在执行任务时与总部的距离:在南海执行任务的运-8J飞机和空警-200飞机都隶属于海军的北海舰队。同时,上述高速公路起降演练让中国成为具备这一能力的少数亚洲国家和地区之一(除中国大陆外,还包括新加坡、台湾地区和巴基斯坦)。

报道称,这一演练或许与中国沿海地区缺乏部署场所有关。尽管若干个空军基地(特别是南京军区的基地)已经在过去十年实施了加强抗打击能力的计划,但大多数基地抵御第一次打击的能力似乎仍然相当弱,它们只有单一跑道和非加固飞机掩体。

两代十一学子水木清华共谈梦想

十一学校高一学生深入清华校园与前辈交流

五月二十五日,由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一学部学生组成的清华访问团驱车前往清华大学,在就读于清华的学长带领下参观校园,并举行座谈会交流经验、解答困惑。经过此次交流,高一学部的同学都对这所名校以及未来的高中生活有所收获。

上午七点五十分,载着六十余名十一学校高一学生三辆大巴准时启动,目标是中国最顶尖的学府之一——清华大学。经过短暂行程后,同学们抵达大校门,带着兴奋和好奇开始了一天的参观。

刚刚踏进清华的校门,就有几位学长学姐热情地走近,担任此次参观活动的“导游”。据他们介绍,他们都是十一学校的毕业生,依靠各种途径考入了清华大学,这也让同学们的敬意油然而生,提出各种问题,也有上去询问联系方式的,甚至有要求合影的,虽然要求不能一一满足,但是双方的热情也迅速破冰,使得参观的气氛更加融洽。

首先,十余名学长每人带领一小队人马,进行对校园景观的介绍。同学们漫步在驳杂的树荫之下,从新校区穿梭回百年前,沿着新树到古树的小路溯洄,一边感受着美丽且舒适的校园风光,一边目不暇接地浏览道路两边代表着国家最高水平的院校。同学们每当走到自己梦想的专业教学楼前的时候,总是停留下来拍几张照片,也为自己的目标留下一个美好的纪念。

参观的终点是校史馆,一栋并不起眼的红砖楼。校史馆并不大,只有大约一间教室的空间,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涵盖了水木清华百年的历史。随着学长们的介绍,过去的百年仿佛鲜活了起来,梅贻琦、胡适、季羡林、李政道,展柜中已经发黄的作业正是来自这些大家之手,抗日战争、学术分离、文革十年,墙上的照片和文章都展示出清华在每个时代中的先锋地位。中间走廊展出的科学院校友院士墙并没有被填满,学长说,这也是等待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位置。

短暂的参观让每个人心中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但接下来同学们要回归现在,就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与学长交流,在法律学院312教室举行的座谈会满足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学长们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升学经历和大学生活,也谈到了选择清华的理由。据他们介绍,清华学风端正,专心学术,工科强势,是不仅提高学术能力,而且修炼端正态度的地方。他们也给予同学们建议,称真正成就自己的还是自己,学校只是提供气氛和环境。接着,同学们依据自己的情况找到不同专长的学长询问高中时期的学习方法,每个人也得到了不同的收获。

中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 篇3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习惯上称为“学校心理学”(School Psychology),学校心理学就是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而我国则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术语和名称,并且这一术语和名称有逐步统一的趋向。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之中美比较

(一)美国学校心理学的产生

美国学校心理学的产生首先是顺应于现实的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期。作为广泛社会改革的一部分,美国学校教育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儿童劳动法、移民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颁布使越来越多的儿童走进了学校。移民潮、工业化、城市化等激烈的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儿童适应问题日趋严重,学校越来越意识到儿童的心理、情绪、行为问题的严重性,这一状况导致了儿童研究运动的兴起,并进一步导致学校心理学的产生,学校中被雇用心理学家的人数大大增加。

具体说来,美国学校心理学的产生与兴起主要受益于心理卫生、心理测量和职业辅导这三个领域的发展与推动。心理卫生运动引起了美国全社会对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视,促使人们对儿童行为问题给予关注,从而使心理咨洵与辅导等活动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886年,LidlterWitmer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儿童心理咨询诊所。此举开创了心理学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先河,许多大学和其他学校也纷纷开展类似的工作。1907年,Witmer还创立了第一个弱智儿童的临床心理教育学校,并于同年创办了第一本临床心理学杂志。由于Witmer在这方面的杰出贡献,他被后人誉为“美国学校心理学之父”。同一时期,心理测量运动也引入美国。心理测量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因而学校有了更可靠的依据和保证。1915年,康涅狄克州聘请久Gesell在全州巡回对有需要的儿童作智力测验,为特殊儿童分班教学提供依据。Gesell的工作影响很大,后来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位具有学校心理学家(SchoolPsychologist)称号的人。职业辅导也为学校心理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早期的职业辅导运动中,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是P.Parsons。1908年,他在波士顿创办了职业局,开展针对青少年的职业辅导活动。他所创立的波士顿职业局,成为现代心理辅导诞生的标志,其个人也被誉为“心理辅导之父”。1909年,Parsons所在的波士顿各中小学都派遣或任命了心理咨询服务人员,而且这一活动开始扩大到全美各地,从而使学校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得以发展。

(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逐渐被认识和受到重视的。同美国一样,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顺应现实的需要而产生的。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以及社会大众开始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关注。加之大中小学生日益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大中小学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必然。

同美国一样,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的兴起受益于心理卫生运动和职业辅导的发展,只不过这两个领域的发展在我国都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史。我国的心理卫生运动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著名教育家吴南轩先生率先在南京中央大学心理系开设心理卫生选修课,开创国内高校之先河。此外,他还在中央大学《旁观》杂志上开辟《心理卫生》专栏,这些可谓心理卫生运动的萌芽。抗日战争爆发后心理卫生工作被迫中止,新中国成立后,心理卫生工作长期处于中断和停顿状态。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我国的心理卫生事业才又开始新的发展。1986年底,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北京召开了首届青少年心理卫生学术交流会,以此为标志,心理卫生运动开始了向教育界的发展,从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我国,职业辅导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源头。1916年,北京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首倡职业辅导工作。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其工作内容与美国Parsons开设的波士顿职业局工作极为相似。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辅导工作停止。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职业辅导已无存在价值,至20世纪80年代,几近空白。但是,职业辅导对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仍然有促进作用。

与美国不同的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在我国的高等学校获得了最早的重视和发展。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率先成立心理测量与咨询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大学1984年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华东师范大学1986年成立了学生问题咨询所等。随后不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迅速开展起来。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之中美比较

(一)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师资培养

从师资力量看,1913年,美国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共有115名。1950年,人数扩大到1000人。到了1970年,上升到5000人。目前,全美学校心理学家的人数在22000到25000人之间。其中,直接从事学校心理学工作的学校心理学家约占95%,其余为教育管理人员、教育顾问和从事学校心理学家培训工作的专家。美国学校心理学家与学生的比率总的发展趋势是逐年增加的。1934年,这一比率为1:60000,1950年为1:36000,1986年已经增加到1:2100。目前大约为1:1500。1992年美国学校心理学会的推荐比率是1:1000。

从师资水平来看,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协会(NASP)召开的塞耶大会(Thayer Conference)确定了学校心理学家的资格和培训标准。学校心理学家,必须拥有博士学位;学校心理学服务工作者,必须接受两年研究生训练,以达到临床心理学家的标准。各大学学校心理学专业的质量由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NAsP)和美国心理学会(APA)负责鉴定。APA只为授予博士学位的专业鉴定。至1977年,美国所有的州都颁发学校心理学家证书。要想成为一名学校心理学家,获得从事学校心理学工作的正式任职资格,必须获得所在州的任职资格证书,或者获得美国学校心理学家证书委员会颁发的证书。

从师资培训来看,美国学校心理学的课程也按NASP或APA的规定而设置。学校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五个方面:心理学基础课程(如人类学习理论、行为的生物学因素、行为的社会及文化因素、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教育学基础课程(如特殊学生的教育、学习辅导技术、学校的管理与运作等),心理诊断与干预(如心理教育测量、行为矫正技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青少年性格测量、咨询会诊、神经心理测量等),心理学统计与研究方法(如研究方法、统计学、心理测量学、项目评估等),职业心理课程(如心理学史、学校心理学家的任务和职责、职业道德与服务标准等)。除了完成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外,学生还必须完成两年在校短期实习(每周三天)和一年离校正式实习。实习期间,至少有一半时间必须在中小学,其余时间可在医院或诊所。学生在完成学校心理学硕士、心理学博士学位后可获得所在州的学校心理学家证书。

(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

从师资力量来看,当前,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存在着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在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是1:1500,相对而言,如果我国5000名学生需配备1名专业人员,以全国2亿中小学生来计算,至少也要4万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而目前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属专业人才)总数才约4000人,即使全部充任学校心理辅导员,也仅是十分之一,相比之下,量的悬殊过于显著。

从师资水平来看,与美国学校心理学服务人员非硕即博的资格要求相比,我国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方面质的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195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提出学校心理学家的最低条件是:教学资格或作为教师的其他职业资格至少有五年的教学经验,且具有大学水平的心理学专业资格。据调查,我国当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团队干部、班主任、校医、政治课教师等,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了解和掌握,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难以很快提高,极个别教师甚至误导了这项工作的发展方向。但是,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我国现已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试点心理咨询员等级培训鉴定试点机构专业资质认证办法》,心理咨询师职业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分为心理咨询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三个等级。2003年4月进行了首次心理咨询员等级的全国统—鉴定试点。心理咨询师职业全国统一鉴定工作的开展必将大人有益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和资格认证的发展和进步。

从师资培训来看,虽然存在着以上问题,不可否认,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许多省、市、地区非常重视师资培训,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骨干教师培训班或研究生课程班,组织专家编撰教师培训用书,制定中小学专兼职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和条例等。为了加快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高等院校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来实施。在我国高等院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的课程由师范类院校的心理学、教育学系科(学院)设置,一般包括基础课(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生理心理学、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专业方向课(Jb理咨询与治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特殊儿童教育心理学等)。另外,还有见习和实习。与美国相比,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不仅在数量上显得单薄,而且重理论倾向显著,方法、技术及职业修养类的教育比较欠缺;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短、实践性弱,主要是完成教学工作、活动单一(很少有在医院、诊所见习、实习的机会)。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组织及学术刊物之中美比较

(一)荚国学校心理学的学术组织及学术刊物

从学术组织的情况来看,美国学校心理学的成长离不开两个重要的专业组织的建立,即“美国心理学会(APA)学校心理学分会”和“全美学校心理学家协会(NASP)”。1946年7月APA学校心理学分会成立。学校心理学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全国性组织机构,作为一门学科从组织上得到了认可。组织机构的建立为学校心理学队伍的扩大提供了保障。从此,人员培训、证书发放等工作都迅速开展起来。尽管APA学校心理学会分会作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由于APA规定没有博

士学位的人没有人会资格,故而许多从事实践工作的人员由于没有博士学位而被拒之于APA学校心理学分会的大门外。许多开业者为了达到彼此的沟通与协调,呼吁成立一个独立于APA、能更广泛地代表着博士学位和无博士学位开业者兴趣的全国性机构。在此背景下,全美学校心理学家协会(NASP)于1969年3月开始成立。APA学校心理学会和NASP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在两个组织各自的努力下,学校心理学从70年代开始走向繁荣。国家和各州学会都有自己主办的学术期刊,每年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和各种培训班。学校心理学组织走向成熟的另一项标志就是APA学校心理学分会和NASP寻求合作的工作。1978年,两会的主席首次在APA会议上聚首,讨论合作的问题。之后,于1980年和1981年分BU召开了两次合作性会议,即春山会议和奥林匹亚会议,共同讨论学校Jb理学的未来。

从学术刊物的发展来看,全美学校心理学的第一本期刊《学校心理学杂志》(JournalofSchoolPsychology)于1963年创刊。此后一系列的专业期刊随之出现,包括:《学校中的心理学》(psychologyintheSchools)(1964); 《学校心理学文摘》(1972),现名为《学校心理学评论》(Sehool PsyeholgyReview); 《国际学校心理学》(SchoolPsyohology Intemationd)(1979); 《专业学校心理学》(1986),现名为《学校心理学季刊》。其他相关的专业杂志有: 《特殊儿童》、 《学习困难杂志》、 《心理教育评价杂志入 传业心理学:研究与实践》等。

(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组织及学术刊物

从学术组织的发展来看,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组织成立虽晚,但发展较为迅速。近十年来,全国性的学校心理健康学术组织纷纷成立,其中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教育学会等都有相关的分支组织或专业委员会。不少省市如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河北都相继成立了地区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团体或组织。1994年4月,由全国23个单位发起,在湖南省岳阳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学术研讨会,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联络组织——全国学校心理辅导与教育研究会,首次实现了国内各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联合,这一组织已演变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学校心理辅导专业委员会,至2001年7月已经召开五次全国性的学术交流大会。为了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加强了对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都成立了由领导、专家和富有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组成的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或指导委员会,制定颁布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和指导纲要,负责本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和研究等工作。

中美学校危机管理的差异分析 篇4

近年来, 学校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这给学校管理和学校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学校危机管理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学校危机管理方面, 美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在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并以此建立了一套成熟、有效的管理模式。对于我国来说, 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没有形成一套管理体系。为此, 我们要正视自己与美国在学校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 在积极向美国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 总结并构建我国学校危机管理体系, 提高学校危机管理的能力, 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

构成学校危机管理体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主要从组织行为方面进行阐述, 从学校危机管理的机构、法律、阶段以及沟通机制这四个角度来分析中美学校危机管理的差异。

一、学校危机管理机构的差异

总体上来看, 美国在学校危机管理上处理紧急事务的是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 而中国学校危机管理的单位是危机管理小组, 这可以看出美国和中国学校危机管理在实质上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危机管理的机构设置上。

美国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是学校危机管理的核心部门, 也是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直接机构和最高权力部门。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的任务主要有:统领地方紧急事务所, 为其提供资金保障, 提供技术支持, 提供业务培训等等。地方的紧急事务管理部门对学校危机管理也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例如, 其可以为全国学校危机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为学校提供进行危机处理的各种培训, 为危机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等等。学校危机管理小组是危机管理的直接单位, 其危机处理职责是进行学校危机管理的干预, 进行学校危机管理的评价, 进行学校危机管理的沟通等等。

对于学校的危机事件来说, 通常实行分级管理, 而分级管理要有相应的机构参与管理。一级一般就由学校负责, 二级就要由学校以外的救援机构负责。无论哪个级别进行危机管理都要有危机处理的技术人员参与, 他们经过了危机技能的培训, 掌握了危机处理的技能。在美国, 危机管理通常采用“政府主导、地方为主、学校核心”的方式进行危机管理, 美国的这种管理模式, 在管理过程中可以使不同地区在进行危机管理时, 权力分配相互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地方危机管理机构的优势, 有效地对学校危机进行预防、处理和恢复。

在我国, 危机管理的核心机构是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各级地方应急管理办公室。而这些机构都是以政府办公厅和办公室的值班室为依托而建立的, 可以说是一个新增的机构, 因此在职能上显得非常有限。只有遇到特大危机事件, 才会由国务院危机处理机构成立临时的危机处理指挥部, 指挥部起统领作用, 其对危机事件进行全面的掌握和指挥。所以, 我国的这种危机处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目前, 我国在学校的危机事件管理中, 具体的执行单位是临时的危机管理小组, 但是危机管理小组都属于临时机构。同时, 临时危机管理小组的成员范围较小, 成员也不固定, 缺乏必要的危机处理的专业知识, 职责意识薄弱, 任务划分不明确, 并且临时工作小组在工作上没有一定的连续性, 不能对危机处理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与此同时, 当危机事件发生后, 临时管理小组要进行危机的沟通, 这样就把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错过了。此外, 临时危机管理小组在立法上存在缺陷, 从而影响危机处理的时效性。

当前, 我国学校危机管理的体制还不健全, 危机管理的职责还不明确, 很多学校在危机管理方面主要还是依靠政府。而政府利用自己的行政职权来对学校危机管理进行干预, 这就使得学校在危机管理过程中不能发挥自己的权力。因此当学校出现危机时, 首先进入我们视线的是政府, 而不是学校。不过在我国的学校危机管理中, 也有好的一面, 比如可以及时进行人力资源调配等等。

二、学校危机管理法律的差异

对学校危机管理的研究, 我国多趋向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而美国则对危机立法研究较多。可以看出, 美国对学校危机管理的法律建设比较到位, 各种各样的危机立法非常全面, 例如联邦法律、总统令、州法律、地区法律等等, 形成了一套危机处理的法律体系。并且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地写出了联邦、州、学校、教师在危机管理中的职责和责任。如法律规定危机管理的资金支持要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负责, 危机管理设备及危机管理的安保人员要由学校负责。

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机构和危机管理计划都要根据法律来建立和制定。学校危机管理机构按照法律规范进行建设可以有效地对各种危机事件进行早期发现, 并在第一时间内对其进行遏制。因为危机管理机构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而不是某个管理机构, 当危机事件发生时, 危机管理系统会自动启动, 而不用行政出面。

目前, 我国的学校危机管理法规意识在逐年增强, 相应的法律法规也相继颁布实施, 基本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学校基本具备危机管理的应急措施, 但是处理危机事件的法律还不健全。在我国, 各类法规并未把危机事件纳入其中, 而只是对部分危机事件有效。一般来说, 我国学校很难利用法律武器来处理学校的危机事件, 更多的只能依靠上级行政部门来进行处理。另外, 法律职责不明, 当前法律法规对教育部门的责任分工并未作出明确的划分, 当发生学校危机事件后, 找不到相关的责任人。例如, 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学校发生危机事件时, 要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虽然提出了救护的对象是未成年人, 但是其法律责任人却不明确, 是学校、教师还是其他, 法律并未说清。所以, 目前我国学校危机事件中, 法律对教师责任的规定还存在很大的争议。

三、学校危机管理阶段的差异

在美国, 学校危机管理已经建立了全程管理的模式, 当遇到危机事件时, 学校能针对危机的情况和所处的阶段进行各种危机的处理和救援。从现实来看, 美国学校危机的预防、应对、初期处理等都做得非常的到位。我们可以从美国的联邦、各州、各地区和学校的危机管理计划看出来, 其各个环节和部门都对危机管理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特别是对于危机管理的培训和演练, 不定期地对师生进行危机预防教育, 增强其危机防御的能力。例如, 美国很多州都组织学校学生进行地震演练, 其中有几个州还专门建立了中美地震联盟。美国西部地区处在地震带上, 所以西部地区各州十分重视地震的防范预演工作, 政府规定在校学生要接受自然灾害教育以及地震到来时的演练。有些学校为了有效预防学校危机事件, 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灾害的演习活动。总之, 美国在学校危机管理方面有一套完善的计划, 计划涉及危机管理的各个角落, 使得危机管理有条不紊, 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学校危机管理人员带来了便利, 也减轻了其压力, 节约了危机处理中的时间, 使危机的处理变得简单易行。但是危机的不确定性是其自身的特点, 有时候不可能按照预期的危机处理计划来进行危机的处理, 而是要因地制宜, 根据危机发生的性质、危害等综合因素来考虑处理方法。美国的危机管理计划虽然完善, 但是有时候却给管理人员造成了束缚, 也给学校危机管理措施的实施带来了麻烦。美国在危机事件后重建工作中做的更加出色, 特别是无形情境的建设。有形情境是指学校中的各种有形资产, 包括建筑、设备、道路等等, 无形资产是指学校的形象、声誉、师生心理等方面。经过学校危机事件的学校, 一般情况都会积极地对师生进行人文关怀。例如, 骇人听闻的弗吉尼亚枪击事件后, 学校立即做出了停课的安排, 并对学生们进行心理安抚, 经过一段时间, 在恢复上课, 并且上课的第一天,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抚慰, 以便给学生减轻心灵上的创伤, 教育其遇到危机事件要如何处理、如何应对危机。学校对学生的恐惧和悲伤表示理解, 并且允许学生不参加考试。

在我国, 学校危机管理的核心机构是不明确的, 所以不能很顺利地实现学校危机的全程管理。第一, 我国传统的教育危机管理模式是典型的刺激—反应模式, 所以一些潜在的危机不容易被发现。第二, 在危机管理计划和预防上学校也不能做到位, 缺乏必要的危机管理的指导, 危机事件处理起来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当遇到学校危机事件后, 学校只能根据现实情况对学校危机进行摸索解决, 这样就会造成危机管理的资金浪费和成本增大。另外, 我国学校危机演练系统相对落后, 演练也存在缺陷, 演练只是形式主义, 不能真切地包含学校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总体上, 我国在进行学校危机的预防、预警方面还不到位, 演练、宣传等也都做得不够。虽然如此, 在我国处理危机事件的效率还是与美国不相上下的, 我国的临时应急小组, 临时应急指挥部等临时危机管理部门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危机作出决策, 可以短时间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应急、救援和重建, 效果明显。

在美国, 处理危机事件的理念是, 预防是最好的危机解决的办法, 可以说是重在预防, 花少量的钱预防。从美国处理危机事件的理念上可以看出, 预防工作是学校危机管理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同时, 进行学校危机管理时, 每个管理部门和成员都分工细致、脉络清晰, 从而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危机管理工作。所以, 在学校危机预防、预警等最初处理方面有很明显的优势。我国和美国在学校危机管理上进行对比发现, 我国的的学校危机管理没有计划, 也没有专门的危机管理执行机构, 学校对危机处理的意识不强, 危机演练也不足, 这使得我国学校危机管理在危机监测、预防、预警等前期工作的缺口较大。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国家, 当学校遇到危机事件, 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调用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同时, 由于危机处理没有既定的规定约束, 可以随时根据危机状况调整危机处理的方案, 从而尽快解决危机。

四、学校危机管理沟通机制的差异

对中美两国的学校危机管理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发现, 其管理模式都是由中央到地方的逐级领导。从横向来看, 美国在学校危机处理上常常借助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私人组织等来协调处理学校危机。而我国在处理学校危机方面则只是与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和沟通。

学校危机管理的核心机构在美国通常由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承担。实际上, 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确立了学校危机管理的主导地位。而其他的部门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一些非政府机构和组织等在学校危机管理中也起到联系作用, 是学校危机管理的有效补充。在我国, 国务院是学校危机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 然而其专门进行危机管理的机构却不足, 从而导致行政部门在行使权力时, 各司其职, 出现了各自顾各自的现象, 降低了危机管理的效率。此外, 在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处理学校危机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小。只有在政府的指挥下才能使非政府组织行动起来。

此外, 美国始终都非常重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学校还设立专门的家长协会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学生家长在学校危机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国的学校在制定危机管理计划时常常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 非常尊重并会充分考虑家长的意见和看法。就这方面而言, 我国与美国相比略显逊色, 我国学校在制定学校危机管理计划时, 并没有与家长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的法律法规虽然涉及到家长在学校危机管理中应该担任职责, 但是没有明确家长在危机管理中的具体职责, 所以家长在危机管理上基本没有话语权, 即使家长向学校提出一些危机管理的意见或者想法, 也很少被学校重视和采用。很多学校虽然建立了家长委员会, 但是家长委员会的职责是为学校提供经费和赞助, 而对于学校的危机管理根本不参与, 家长委员会变成一种摆设。有时候学校通过家长会和家长交流, 但是家长会每个学期只有一次, 达不到随时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而且家长会虽只是讨论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 很少涉及到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1.

[2]康青主编, 徐蔚琴等编写.管理沟通教程.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3]孙华.美国大学校园危机管理模式及其启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3) .

[4]尹晓敏.美国如何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中小学管理, 2007 (4) .

[5]冯润民.中外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研究现状及反思.思想教育研究, 2008 (10) .

中美学校论文 篇5

从中美历史课程标准见中美历史教学之异同

蔡蕾蕾 2012011173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在中美的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不相同。虽然美国只有短短200多年的历史,但是历史学科在美国国家的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美国,历史学科是纳入社会科中进行学习的,美国非常重视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一方面学生学习历史的时间非常久,从小学到髙中,甚至还包括幼儿园,持续12年以上的历史教育;另一方面,根据美国1991年的纲领性教育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的正式出台,历史学科与科学、英语、数学和地理并列为五门核心课程,还开设了大量历史学的选修课。在中国,历史学科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在初中(7年级)才正式开设有历史课程,高中作为文科班重点的一个科目,在理科班中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就以我们浙江省为例,理科班只要求通过历史的会考即可,理科班在高二年级就结束了历史的授课,一般为6年的学习时间。从历史在中国和美国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来看,美国更加重视历史,是一门核心课程。因此我们也可以知晓两个国家的历史课程标准肯定也会存在很大差异,课标的不同必然会导致中美历史教学的差异,今天我要探讨的问题即不同课程标准下中美历史教学的异同。

一、中美课程标准的对比——根据中美历史课程标准分析

在网上搜索到了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K-12 年级)(选段),我所找到的美国历史课标版本是1996 年由国家学校历史课程中心出版发行的,此版本的美国的历史课标主要按照两部分来制定,以4年级作为一个界点,制订了不同要求的标准——

第1 部分:国家历史课程标准(k 一4 年级)

第2 部分:美国与世界——国家历史课程标准(5—12 年级)

之所以将4年级作为分界,因为研究表明,到4年级,儿童已经能够使用更精确的历史时期,如“帝国时代”或“美国革命时期”。到这个时候,数学方面的理解能力应该足以让学生有意义地使用年份、年代、世纪,计算历史时间,创制更精细的“年表框架”系统,以进行更富有挑战性的分析活动。1所以老师在 1 摘自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

教学过程中,对于3年级与4年级的学生所使用的历史时间语言也是不同的。阅读完美国的历史课标,我发现美国历史课标强调学生需要具备以下五个能力:

1.时序思维能力

2.历史理解能力

3.历史分析与历史解释能力 4.历史研究能力

5.分析历史问题并做出决策的能力

而且,不同的年级需要达到的目标是不同的,就以第一点时序思维能力来说,在4年纪之前,学生并不会使用年份、年代、世纪,计算历史时间,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区分的是历史发生的大致先后时段即可,如教师讲授历史故事中用到“很久很久以前”“很久以前”“昨天”“今天”“明天”这些概念,4年级之后则需要用日期、星期、月份、年份、年代、世纪来测量和计算日历时间。美国的课标里制定的非常详细,因此教师也可以有很好的参考。

在公民意识方面的培养,美国在课标中是重点强调提出的,就举目录中的一个部分,对于4年级之前的孩子就开始培养这种意识,如下目录中主题三就是在强调美国的民主制,这能使学生体会到民主制的精神(公平、真理、平等、个人的权利、为公众利益负责)。

K—4 年级学生的历史课程标准综述与内容

主题1:现在和历史上各种家庭和各类社区中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主题2:学生所在州或地区的历史

主题3:美国的历史:民主制原则和价值观,以及那些来自多种文化的、对美国的文化 传统、经济遗产和政治遗产做出过贡献的人物 主题4:世界其他地方拥有不同文化的人们的历史

再看中国的历史课程标准,我在网上找到了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中课标的前言中就提到了“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将历史的性质定义为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的一门课程;高中课标中认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初高中对历史的学习也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如下:

初中: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2

历史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

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高中: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我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目标概括起来就是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能,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科学发展观,了解祖国的发展历史与道路,推进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中美在课标的制定上有异同,共同点在于都重视历史知识的教育、历史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视历史思维的行程,都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爱国主义和世界意识的培养,我觉得差异比较大的就是对公民意识的培养,美国非常重视这一点,处处强调、渗透,并且在课标里明显突出,而中国的历史课标可能没有直接指出这一点,提到之处也一笔带过——“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还有就是美国的“大历史教育”与中国历史学科“模块—主题”2的教育存在的差异,美国的历史学科综合性非常强,更注重培养出“社会人”。

二、中美历史教学的异同——根据中美历史课程标准对比

A、中美教学之异处

(一)历史教学的起点不同

我们可以从课标看出美国的学生在幼儿园之后就开始接受历史的学习了,历史的思维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培养,而中国则在7年级才开设历史课堂,中美的历史教学的第一点不同就在于历史教学的起点是不同的。在小学段的历史教学在中国为空,因此我不得不强调一下美国对历史的重视程度。

(二)在人文素养和公民素质的培养上,美国历史教学十分重视公民教育,2 中美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刘冬梅

历史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

中国相对弱一些,这在美国的课标上也可以体现。如下:

主题3:美国历史:民主制原则和价值观,以及那些来自多种文化的、对美国的文化传 统,经济遗产和政治遗产做出过贡献的人物。

标准4:民主制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怎样被历史人物、事件和象征物所体现。标准4A:学生理解美国政府是如何建立的,以及《独立宣言》和《宪法》所阐述的国 家基本民主制原则。

k 一4 年级 学生能够解释美国政府是由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进行斗争的英国移民建立的。(解释起因和结果)

3—4 年级 识别并解释美国人在体现国家独立的文献(《独立宣言》)和创建新政府的文 献(《美国宪法》)中阐述的基本原则。(证明并解释观念的影响)k 一4 年级

解释美国民主制的基本原则在国家统一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个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及追求幸福的权利;为公众利益负责;机会平等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言论和宗教信仰自由;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府受到的限制:政权由公民掌握,公民选举政府官员,政府官员对选举他们的公民负责。(证明并解释观念的影响)

3—4 年级 分析近200年来美国社会中的个人和团体为了实现美国民主制原则所允诺的自由和平等而进行的斗争。(分析嬗变和延续)

标准4B:学生知道使美国民主价值观和原则得到典型体现的普通美国人

k 一4 年级 学生能够了解信奉民主制基本价值观(如公平、真理、平等、个人的权利、为公众利益负责)的普通美国人,并解释他们的重要作用.(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k 一4 年级 历史地分析现在和很久以前本社区某些个人的卓越成就,他们在维护公众利益上表现出了特殊的勇气、或极强的责任意识。(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标准4C:学生理解体现美国民主制价值观和原则的典型历史人物

k 一4 年级 学生能够知道信奉民主制基本价值观(如公平、真理、平等、个人的权利、为公众利益负责)的历史人物,并解释他们的重要作用。(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 用)

标准4D:学生理解庆祝并证明美国民主制基本价值观和原则的诸多事件。k 一4 年级 学生能够描述庆祝美国核心民主制价值观和原则的假日(如马丁〃路德〃金的生日、总统日、美国对阵亡战士的纪念日、七月四日、劳动节、退伍军人节和感恩 节)的历史起源。(证明并解释观念的影响)一4 年级 描述诸多事件的历史,如签署《五月花号公约》和《独立宣言》、著述《宪法》、《权利法案》、《解放宣言》。(证明并解释观念和信仰的影响)标准4E:学生能够理解代表美国人价值观和原则的国家标志

k 一4 年级 描述美国各种标志的历史,如鹰、独立钟、作为”国家之父”的乔治〃华盛顿、国旗。(证明井解释观念的影响)k 一4 年级

解释为什么重要建筑物、雕像、纪念碑(如白宫、林肯纪念堂、自由女神像、埃利斯岛、天使岛、拉什莫尔山和老兵纪念馆)与州史、国史有紧密联系。(获取历史资料)3 一4 年级 分析很久以前写成的效忠宣誓和爱国歌曲、诗歌、谚语,表明对它们重要意义的理解能力。(重新建构历史文本的字面涵义)一4 年级 分析表明民主制社会表达自由和抗议自由的歌曲、标志和标语。(思考多种观点)

历史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

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教学中处处渗透着对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美国历史学科中的公民意识培养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培养的目的明确,历史教学的各方面都有所落实,尤其注重对学生权利意识、国家意识、民主意识的培养(如上面的课标部分),而在社会意识和义务意识方面稍有欠缺。中国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则将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融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之中,对于公民意识的直接强调还不足,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尚未形成体系。我国的历史教学更偏重于对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公民道德的培养,但是对于公民意识中最为基本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却少有涉及。在未来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应当借鉴美国对公民意识培养的经验,在课标、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形成对公民意识培养的健全体系,加强对学生公民权利和义务意识的教育,为我国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公民。

(三)在历史教学中,美国的的历史学科更具有综合性(将历史与地理、公民、文学与艺术联系起来),中国的历史课程分科界限比较清晰,主要以历史知识为主。

我们可以看到《世界探险》的目录中有*地理技能:利用经纬度 *地理技能:利用不同比例的地图

*地理技能 对比不同种类的地图 等等部分,而且还融合文学、艺术等等,比如课标里写到:

如果教师选用的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模式,那他会发现:整个课程标准始终都包含丰富的文学作品,以及与文学选段相关的时代研究或历史背景研究。参观博物馆和“活着的历史”遗址,观察某个历史小说片段或传记片段上提到的服饰、房屋、家具、工具和其它人工制品;观察故事中历史事件发生的地方的遗址;把故事及其插图中的人物和描述与真实可信的历史日记、文件、照片和其它记录进行比较;把各个事件按年代顺序归入时间表中,按照地理方位识别地图;把故事改编成戏剧,再次上演故事片段;写出他们自己的陈述,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教师所选“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模式中所能达到的成功例子。

简而言之,课程标准界定了教育的成效。它主观上并没有认定任何一种课程设计模教师 必须自由且恰当地运用这些标准,以满足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教育需求。

历史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

在美国的历史课堂上,老师会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教授历史,简而言之就是一种综合的、开放的教学内容,因此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能掌握多种学科与技能。中国的历史课堂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学会历史的思维、学会探究。

(四)从教学方法上,美国的历史教学形式与方法比较丰富,中国的历史教学过程与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美国科技发达,教具丰富,因此有许多教学方法,如演讲法、计划专题法、讨论法、模拟游戏与角色扮演法,但讲授法仍是其主要的方法,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各种方法是结合使用的。除了课堂教学外,尤其是中小学的历史课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激发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如组织参观各种历史展览,观看历史影片,游玩具有历史教育意义的娱乐场等。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新的课外活动形式——“历史日”。主要由历史教师与历史协会主持,确立活动的主题,然后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各种形式的创作——论文、歌舞剧、木偶戏、诗歌、故事、幻灯片等,并在统一规定的“历史日”进行比赛,评选出优秀作品予以奖励。3中国历史教学主要以讲授法为主,但是近年来许多走在前沿的历史教师都在探索新的教学形式,比如表演历史剧等等,都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我认为造成中美两者教学方法的差异,主要因为:

1、中美对历史的重视度不同。

2、中美学生成长环境不同,个性不同。中国的课堂严肃、比较刻板。

3、中国的历史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因而更注重历史知识的教学。

B、中美教学之同

在中美的历史教学中,都重视历史知识的教学,即知识与技能要求比较相近;都要求学生学会探究历史、理解历史,会利用第一手或者第二手资料理解和分析历史;都要求学生能用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即历史的研究能力;都重视对学生爱国主义、人文精神以及世界意识的培养。

刘传德,美国的历史教学[J],史学史研究,1997(1):7

历史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

三、结语

中美学校论文 篇6

动作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方式和重要基本能力,动作发展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对个体的大脑、认知、情绪和社会行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动作发展学主要研究人的一生动作行为的变化、变化的过程,以及导致这些变化的影响因素。在中美专家的研讨和交流中,美方专家询问了有关中国体育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并介绍说在美国的大学中,原先以培养、培训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要目标的体育系目前纷纷改名为人体运动学系(Department of Kinesiology),以适应体育分支学科和应用迅速发展的现状,培养目标也更为广泛。所包括的分支学科常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史、体育哲学、运动和锻炼心理学、体育社会学、运动和锻炼的测量及评价、运动医学以及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法等 。其中动作行为(Motor Behavior)是近些年发展比较迅速,而且是每位体育师范生都必须学习的内容,它包含了三个分领域:动作学习(Motor learning)、动作控制(Motor control)以及人类动作发展(Human Motor Development),这一基础课主要帮助体育教师了解不同阶段,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动作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从而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此外该学科还能够引导教师从终身发展的视角来实施体育教学。王占春教授向美方专家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研究领域的发展:我国学校体育初期研究的着眼点在于研究各项动作技术的教学过程,教学的重难点,实施教学的先后顺序;此后研究的热点转换为研究不同教学内容对于青少年学生的体育能力各有什么样的作用;现在,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学校体育对于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都有促进作用,更为关注学校体育教学的教育效果。而动作发展学的研究成果将会为这些研究夯实基础,促进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宋尽贤教授指出:虽然“健康”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不能用健康教育取代体育,动作发展学的研究将阐明人生不同阶段动作发展的特点和要求,从而更加明确学习和掌握体育动作技能、发展运动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中美学者还围绕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交流。美国专家介绍,在美国也存在体育课时相对不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需要依靠家庭教育、依靠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依靠社区提供充足的体育设施及锻炼场所等措施来弥补。中美专家一致认为要重视儿童早期的基本动作能力的发展和培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美国,学校教育大多为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教师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更好地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耿培新教授的观点得到中美专家的认同,他认为深入研究人类动作发展的规律,对于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有效促进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中老年人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这一学科本身发展只有六七十年的时间,中国学者在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寥寥无几,这次由美中两国专家共同编著的《人类动作发展学概述》集中了美国在该领域最好的学者和中国部分体育课程、体质研究、运动学习、幼儿体育、社会体育等方面的学者,为今后在中国更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加强中美在人类动作发展学领域的交流将促进中国学校体育学科的发展,同时促进人类动作发展学领域的研究;借鉴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在本次研讨班中,美国专家对动作发展学的整体研究状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人类生长与动作发展的各阶段特点、人类动作发展学研究的应用和启示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有重点的介绍,并与研讨班的中国学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与会代表对于研讨内容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对美国专家的精彩讲演表示衷心的感谢,一致认为对人类动作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体育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影响人类动作发展有六大因素,分别是:动作的质量,动作发展的顺序,动作的累积,动作发展的方向,动作的多元因素和动作发展的个体差异;动作发展不是任何单一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而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受到人类基因组遗传信息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受到环境、同伴、家庭、教育、自身身体形态和心理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将会影响一个人发展的速度和最终的成就水平。中国学者认为,人在主动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能动地进行自我完善,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适应,这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通过交流,中国学者认识到人类动作发展是有一定之规的,人的动作的发展、熟练、提高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与年龄相关(但并不完全决定于年龄),而在有的情况下社会因素的影响可能是决定性的。只有掌握并驾驭了人类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人类动作发展进程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更有逻辑、更系统和有效地设置教材内容,才能用最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手段和方法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才能科学地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美国学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有的美国学者将儿童掌握的基本动作技能,包括投掷、跑、跳高、跳远、单脚跳、踢(球)、接(球)、打(球)等,按照动作形态划分为不同层次,并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揭示了儿童获得不同层次动作技能的年龄规律。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学者还提出了“动作发展之山”模型以说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和教育任务,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帮助体育教师按照学生动作发展的年龄规律安排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既避免让学生的动作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同伴,也不至于发生拔苗助长的情况。与会的一名特级教师感慨地说自己在教学中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投掷的动作是不一样的,那么能否从小就开始按照标准的投掷动作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尽早掌握标准的动作技术呢?实践中他的体会是这样的:过早地教授不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技术是得不偿失的,这次研讨班介绍的研究成果与他的实践体会是相一致的。还有的高校体育系教师表示,课程改革要成功最终是要依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他们计划在自己的学校中开设动作发展学等课程,传授最新的研究成果,帮助体育师范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素质,从而最终达到提高体育教学水平的效果。虽然人类动作发展学科发展时间较短,尚不够成熟,但是在研究方法上,美国学者注重实证、善于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共同研究,不仅从生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还采用了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视角和方法,这一点也给与会代表以深刻的启发。

在研讨班中,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主任耿培新教授还作了《中美合作研究动作发展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的报告,指出中国学者在科学而有逻辑地设置体育课程内容,使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效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动作发展,为学生当前的健康发展和终身健康奠定基础等方面进行过过广泛的研究,在体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积累了宝贵思想和经验,这对今后在中国研究动作发展的启迪将是巨大的,特别是对学习和借鉴美国专家在动作发展研究领域的先进成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作发展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多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门研究机构与众多的教育、体育专家以及优秀教师一道致力于学校体育课程领域方面的研究,正是由于具有共同的研究视角和相近的观点,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梁国立副教授的联系、沟通和帮助下,促成了人教社与美国学者共同撰写《人类动作发展学概述》一书并举办此次人类动作发展学研讨班,从而推动了这一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他指出:明确人的身体活动、运动和锻炼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中,动作技能是怎样获得和控制的,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是怎样学习动作技能的,并弄清楚人的活动和技能在不同年龄阶段应该达到的成熟水平、发展顺序以及这些典型特征的精确认识,明确在生命的各个阶段,获得和控制动作技能的规律,掌握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于建立合乎逻辑规律的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形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的教学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高质量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健康奠定基础,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目前应该认真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研究成果,尽快建立中国的人类动作发展学研究体系,更好地为我国两亿三千万学生的动作发展和健康成长服务,为我国中老年人的健康幸福生活服务,同时,为世界提供我们的研究成果,贡献于全人类。耿培新教授代表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与会中国学者向Greg Payne教授及诸位美国著名的动作发展学专家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中美学校论文 篇7

1.在中国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发展, 教育校园网逐步扩大为城市网或者区域网, 这种发展趋势也逐步被许多地区所重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迄今为止已有超过一百的教学城市网, 其中不包括筹建中的地区[1]。然而, 尽管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教学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第一, 教师信息修养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主流, 对信息技术课程并不完全了解;第二, 一些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 甚至一部分教师根本不知道先进的教学观, 与时代发展相矛盾;第三, 不清楚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目的, 部分学校仅仅将这门课程作为简单的学科, 并未注重这门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使得学生仍然采用过去的学习方式, 而不知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2]。

2.在美国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顾名思义, 信息技术化教学就是运用多媒体以及互联网, 推动教育的完善, 从而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教学国。美国之所以成功地完成了教育信息化的改革, 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 美国政府关注信息化教育;第二, 美国研制出新的网络系统; 第三, 通信以及计算机行业的兴起等。

目前美国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运用主要表现为:评价体系的运用, 通过互联网将评价结果告之大众, 有助于推动地区或者学校加快信息化进程;教育手段的运用, 美国教学强调学生为主, 教师只是充当指引者的身份,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力提升的运用, 美国学校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改变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学校设备完善, 因为完善的基本设备环境是进行信息化教育的重要保障和关键因素之一, 美国在进行教育改革时, 保证了设备的先进性, 从而其教育改革才会如此成功[3]。

二、中美信息技术教育运用的对比

由于科学技术、学生本身的特质等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 中美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不尽相同。

1.教育观念的差异

信息技术对中美教育观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第一, 教学观的差异。美国的IT发展一直是全球的领军者, 所以与其他各国相比, 其教育方式更具有时代性。一方面使当地的教育更具广泛性, 另一方面又促进了教育向以学生为主的模式转变, 同时很大程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观念[4]。而在中国, 信息技术也给教育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如师生之间的角色逐渐转变, 教育观念也逐渐转变为自主学习和能力提高。第二, 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差异。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美国教育模式逐渐从教师为主转变为教师、学生地位平等, 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发生许多变化。然而在中国, 绝大部分教师仍然强调传教式的, 网络等仍然只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第三, 合作观的差异。合作是中国和美国教学的主要差别之一。在美国, 教师更加关注合作观的培养, 通常选择让学生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因而学生大多比较随和热情。但是在中国, 学生在合作意识方面比较缺乏。

2.教学环境的差异

一个好的环境才能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气氛。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劳力和财力, 对学校的网络设备以及网络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完善,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已经有将近一半的教学选择使用互联网[5]。然而在中国, 尽管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 但和其比较仍然存在差距, 而且在其改革过程中暴露出许多教育问题, 例如资金缺乏、教育氛围混乱等。

3.教育手段的差异

在教育手段方面, 美国目前强调以人为本, 坚持学生为主的理念, 强调学生的个性培养, 摒弃了传统的教师、学生共同学习的教学手段, 逐渐转变成学生共同学习的教学手段, 时刻以学生为主。例如, 教师教学设备比较简单落后, 而学生学习的设备都比较先进。然而在我国, 由于传授式教学手段经过长时间的考验, 在我国教育中已经根深蒂固, 所以教育手段依然停留在传授式, 而信息技术的引进只是为了帮助教师教学, 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依旧注重机械式学习。

4.教育体系的差异

一些学者指出, 信息技术的出现和研究一方面将人们带入了信息世界, 另一方面为教育的改革和完善创造了机会。由此可见, 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影响已超过了其自身的范围。在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提下, 美国的教育逐渐趋向于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和合作学习的方向。而在中国, 大多数教师仍然选择以自身为主的教学体系, 仍然强调教材与传授的重要性, 尽管这种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学习, 但是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内在潜力的开发以及能力的提高, 学生长时间处在被动的位置, 很难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能力的提高。

5.学习方式的差异

美国在对学生学习方法改革的过程中, 也坚持了自由、平等、自主等最新理念。教师以信息技术为主, 将集体转变成组队讨论研究, 学生以主动研究或组队合作研究为主。在这种方式下, 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内在潜力, 强调学生的个性培养,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讨论, 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态度, 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完善自身的学习素养[6]。然而在我国, 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被动状态, 尽管许多学校已引进大量的高新设备, 但是其学习仍然处于听与练的状态, 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不能将其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 其实践水平比较低。

6.课程设置的差异

信息技术在美国课程设置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学资源逐渐从单一的教材变为多媒体等多种资源, 教育内容也涵盖了学生对资源使用的反响。在这一方面, 比较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教室外的相关资源的供给, 学生对这类学习状况的反响和态度应该成为其主要的组成成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至21世纪初, 麻省理工学院的网络课堂已包含了超过一百的课程, 并且将逐渐扩大到五百多, 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获得资源使用权。在我国, 尽管十分注重学习资源共享的工作, 相关政府也已经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改革过去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理念的路程是艰苦的, 依赖于大量条件的许可以及技术的发展。

7.其他方面的差异

在美国各大学校, 尽管其经费很多, 但比较重视投资所带来的效果和利益, 也不十分强调设备的最新, 反而比较重视应用对体系的影响, 这一点是中国所缺乏的。美国许多学校仍然保存着大量老电脑, 但是保养得很不错, 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使用效率也比较高。但是在中国, 大部分学校的电脑使用效率低、保养情况不好, 甚至有的时候大批电脑闲置不被使用。尽管我国校园互联网普及情况比美国好, 然而其各种资源比较缺乏, 系统也比较简单。美国教师的教学面涉及多种学科, 而尽管中国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成果比较多, 却基本上局限在校园网内, 外来人员根本无法入网, 涉及范围比较小。

三、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启发和建议

上文对中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进行了一系列比较, 研究美国信息技术运用成功的案例, 探讨其未来趋势, 将其与我国相联系, 给出下面几点建议。

1.教育观念方面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发展, 与产业年代的教育观相比, 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符合新时代的特点, 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方面要结合美国的教育观, 注重教师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及运用新时代的教育方式, 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我国的教育特色, 对我国教育进行改革创新, 走出符合中国特色的一条教育之路。

2.教育环境方面

教育环境是动态的, 可能随着不同阶段的教育情况而发生改变, 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育手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是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元素之一。由此可见, 完善教育环境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

数字教学环境与支持系统是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师生平等自由教育和学习的重要场地,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快速获取教育资料, 从而完成自主学习的辅助工具。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而且为教师的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创造了条件。数字教育环境的创建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 硬件设备的组建;第二, 软件系统的创建。

3.教育体系方面

与过去的教学体系相比, 先进的互联网教学体系最大的变化是改变了教育中教师与学习者的位置和对等关系。所以, 若要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体系, 必须按照信息传输途径以及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尽量提供学习资料, 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只有这种良好的教学氛围, 才有助于教学的深入, 才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才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体系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保证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育手段方面

信息时代的来临, 迫使全世界各大学校对教育进行改革, 摒弃了以前“教材 + 黑板”的教学手段。所以, 我国在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时, 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实现全模块教学, 有利于减少相关的教学费用和做到共享学习资料, 有利于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第二, 强调实践教育, 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事故处理能力, 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第三, 实现案例教学,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问题处理能力, 增强创新意识;第四, 强调互联网资源, 其对教学设备及环境没什么要求, 适合一些教学情况比较艰苦的地区, 而且某方面增强了教育的开放程度[7]。

5.教育方法方面

心理学指出, 学习方法主要分自我寻找和接纳两类。两类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劣势, 相互依存。然而过去比较注重接纳, 而不重视自我寻找的意义, 所以目前需要摒弃完全性的接纳, 选择有意识的学习, 将各类讨论和自主研究活动彰显出来, 让学生主动找到错误, 分析并改正错误, 从而最终实现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在此基础上, 各大学校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提供学习资源, 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意识, 挖掘学生内在潜力, 培养学生的个性;第二, 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创建合作式的学习方法, 提高其与人交流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第三, 创建讨论式学习方法,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第四, 创建全方位学习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全方位的素质;第五, 建立教学评价系统, 有助于师生间相互监督, 从而为学习方法的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使得各国发展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 信息的作用日益显著, 信息技术在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手段等方面对其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影响, 教育逐渐呈现出全球化、网络化等特点, 使得传统的教育体系得到完善,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学体系逐渐转变为学生处于主动地位的教学体系, 使得教育得到空前的解放, 也使得教育成为全民的活动。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不断促进教育方式的创新, 不断保证教育内容的丰富。笔者对信息技术在中美两国教育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比较, 深刻分析了两国信息技术在教育运用中的差异, 最后结合美国信息技术在教育运用中的成功之处, 探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差异,比较,完善

参考文献

[1]吴振华.美国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现状及发展成因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5.

[2]李剑欣.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建构.保定:河北大学, 2005.

[3]王琳.信息技术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长沙:华中师范大学, 2005.

[4]刘月雷.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反思.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5.

[5]安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效果的研究.保定:河北大学, 2006.

[6]向于峰.美国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2.

浅谈中美学校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 篇8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召开,让世界的目光齐聚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完美组织,更让世界人民对这个飞速发展着的东方民族刮目相看。国力,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学校,学校是培养学生的摇篮。那么,如何通过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模式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成就世界强国的推动者最重要的问题。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特征、趋势和改革的新动向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教育现代化等正在作为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想和潮流强烈地主导、影响、推动着世界各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在这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借鉴国外教育模式,转而因地制宜的运用到中国校园,便成为教育前进和发展的推动机。本文运用美国学校教育模式为案例,结合东西方差异性,对我国校园教育发展给予合理化建议。

1 中国学生的成长轨迹和特点

在我国,当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3周岁之间,主要是依靠父母等家庭教育环境使其成长;3周岁后,孩子多半被送入幼稚园等地方,接受幼龄儿童的启蒙教育。6~7岁,步入小学,开始接受正规的九年义务教育。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孩子成长起举足轻重的分量的学校教育就此拉开帷幕。对于我国学生群体特点而言,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2~18岁(包含初中和高中两部分),这一阶段正值人的青春期,特点是开始出现较为独立的思维,同时身体特征开始发生变化。性成熟是青春期来临的主要生理界限。女子性成熟一般在13岁左右,要比男子早些,这是一条个体成长规律。当个体进入青春期以后,其心理变化为:自我发现,产生对未来生活的设想,开始逐步跨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青春期又称为“人生的第二次诞生”,意味着要从心理上摆脱对双亲的依赖。这种急剧而彻底的心理性“断乳”,会给他们带来突如其来的一时不安,产生情绪上的激动和骚乱,这便是人生的“第二次危机”(人生的“第一次危机”是“生理的断乳”期)。经过“第二次危机”之后,人们就可以逐渐步入脱离父母的监护,走向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的过程。青春期,往往想摆脱父母的监护,自认为长大成人了,独立了,昔日儿童时期平静的心态被搅乱,而陷入以反抗、冷淡、蛮横、怠慢、多变等为特征的否定与不安情绪之中。青春期是“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转变期”,也是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那么,在这种特定情况之下,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便直接关系到了这个生命个体的价值实现的大小。

同时,青春期是身心各方面发生很大变化的时期,也是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对人生充满幻想的时期。在生理上,身体迅速发育成熟;在心理上,则是精神逐渐觉醒。这种身心变化的时差,带来了急剧而复杂、广泛而深刻的心理矛盾与心理动荡。因而这是人生最关键的转折时期。对于一个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个体而言,每天除了必要的睡眠以外,34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那么无论是潜能开发,还是人格定位,亦或是个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价值等等,都与这段接受学校教育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美国学校教育模式成功经验介绍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西方的很多发达国家不可否认的存在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成功经验。下面,我们就以美国为例,介绍一下美国教育模式的成功之处。

在美国,由于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学校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首先是学校教学条件:一流的先进设备与管理,齐全的场地和教学设施,丰富的书刊资料,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合理的师资配置,以及来源广泛的经费,都奠定了学校教育的成功基底;其次,美国的学校教育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推崇以“终身教育”的思想来指导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身心得到愉悦和兴趣的满足,让学生按照自然主义适应性原则去自主地学习、锻炼,顺应自然教育的法则,充分利用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种条件,锻炼身体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体格,克服自然障碍,提倡以学生的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和组织形式,注重与健康教育的结合。第三,美国的课程教学目标是提高参与者的身体健康水平,发展其特有的创造能力,促进其形成对社会和个人都大有裨益的生活和学习模式。第四,受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影响,美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团队以及集体协作能力。他们认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他的整个生命过程都是融入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之中的。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来适应社会,并且通过实现自身价值来创造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价值。因此,在美国的各级别的学校教育中,都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自发学生群体。这样,不得培养了学生的自我价值取向和群体选择能力,更在潜移默化间对学生进行了团队协作的集体主义教育,可谓“润物细无声”。

3 模式差异对比结果差异中国应借鉴世界化发展模式

不可否认的,在世界眼中,中国的学生普遍呈现一种“独”的状态。也就是说,中国的学生在世界发展中呈现的个人价值很大,普遍超过其他国家的同龄人;相反的,当将世界同龄人群聚起来比较,中国学生又明显缺乏集体生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就使中国的很多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很难发挥其最大的能力限度。由此可见,学校教育模式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人才结果的差异。在全球统一化越演越烈的今天,当世界人民的目光齐聚中国的时候,我们除了对外展示已有的综合国力和人才储备之外,不得不考虑的是我们的未来和下一代接班人的成长状况能否适应如此高速的社会发展进程。记得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人才就必不可少的要从学校抓起。没有稳固而正确的学校教育做奠基,那么人才的发展也必然不会呈现放大化趋势。与时俱进不单体现在政策和经济上,更应同人才和未来发展紧密结合到一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国一向的教育发展模式较为硬式化,强制学习和轨迹化成长的模式比较根深蒂固;美国的社会和个人自由性较强,任其成长和自主创新性较为突出。但是二者各有利弊,我们应有所取舍的借鉴和引进。在我们已有的成功学校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和学习,为缩小中西方人才差异,为是中国更快更强的发展,迈出坚实而正确的一步!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参考、调查取证等方法,从陈述、比较,到借鉴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了中国和美国学校教育教学基本特征及其差异,从而为我国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中美学校论文 篇9

1 中美护理教育对比

1.1 中美护理教育理念的比较

理念是哲学中的一个名词, 指理性领域中的概念、观点、看法, 它是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1]。护理教育理念是护理理念、教育理念和学校理念的综合[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念的更新, 护理学已经成为“以人为中心”的专业, 护理教育已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护理观念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美国护理教育强调护理学科的独立性, 重视动手能力的实践哲学, 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评判性思维, 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能力。同时, 美国各大护理院校都力求自己培养的学生与众不同, 将学校自身发展中秉承的理念融汇于教育理念中, 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如匹大护理学院在匹大校训“真理与美德”及匹兹堡医疗中心“生活改变医学”的大前提下, 强调终身学习理念, 用先进的护理科学和实践, 培养多样化同时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护理领导者, 从而提高健康水平。中国的护理教育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 对知识的积累和继承, 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处于较低水平。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秉承“敬人敬业, 至精至诚”的校训, 在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上有自己的特色并获得行业的认可, 但学生多项能力的培养仍处于摸索阶段。

1.2 中美护理教育层次和培养模式的比较

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开创较早,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形成了规模较强的高等护理教育资源, 灵活的教育体制及多样的不同培养模式。目前美国护理教育层次主要分为准学士教育 (AND即国内的大专教育) 、学士教育 (BSN) 、硕士教育 (MSN) 及博士教育 (PhD及DNP) , 不同教育层次上又分设不同的培养项目, 利于学生针对性地选择, 综合能力的提高[3]。同时, 入学机制灵活, 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申请, 在规定时间内选修相应的学分即可获得相应学位。匹大护理学院主要提供学士及以上的高等护理教育, 学士教育包括三种类别:传统的学士教育 (类同于国内高中毕业后在护理院校学习4年获学士学位) ;低文凭注册护士的继续教育;已获其他专业学士学位的二学位加速教育。硕士教育分为三大方面, 专业护士角色 (如护理管理、临床护理主管、护理信息) 、新生儿护理师、麻醉护士。博士教育则分为护理实践博士 (DNP) 和学位博士 (PhD) ,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研究领域, 分设有各个不同的项目。中国的护理教育层次与美国类似, 但最底层的为中专护理教育, 尽管近30年来中国护理教育发展迅速, 但中专、大专教育的底数仍比较大, 硕士、博士的教育规模较小, 再加上入学机制的限制, 在职护士的继续教育仍受到较大限制。

1.3 中美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

美国各护理院校并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框架, 主要是依据学校资源、自身的教育理念及学生特色, 在美国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设置[4]。课程体系框架主要为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等。各护理院校的课程体系基本由两种以上的框架组成。匹大护理学院以护理程序及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框架, 采用生命周期模式, 形成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 突出护理专业的特色, 打破学科的界限。学期早期即开展护理专业课程, 促进学生护理观的形成。同时课程体系侧重于社区护理和疾病预防, 重视人文学科的内容, 强调思辨能力的培养;临床实践比重较高, 注重Evidence-based Practice。我国护理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依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育目标及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大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设置模式, 包括公共基础课、护理专业基础课、护理专业课及医院实习, 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 未突出护理专业的特色。同时部分院校正进行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以能力为中心, 课程分为几大模块:人文基础课程、实用专业基础课程、护理专业课程、临床实践,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我院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依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取向, 在对学生今后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详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现有的课程模式, 以护理程序为框架, 生命周期模式的课程体系, 并适当地添加了护理人文类课程。

1.4 中美护理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比较

中美护理教育都分为学校教育和临床教育, 但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却有所不同。美国护理专业的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形式多样, 注重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教学方法多样, 如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小组谈论、远程教学等。而临床教育是与学校教育同步进行, 每周实习2-3天, 每天照顾一个病人。主要分为实习前后讨论会, 临床查房, 病房报告及病房护理讨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并拓展所学。匹大护理学院的学生在课堂上课时可以随时举手提问, 而一些课程中如护理伦理、护理营养学等学生也要自己组织上课, 很多作业需要学生大量阅读文献自己独立思考才能完成, 同时一些课堂上的辩论和角色扮演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该院学生大学二年级开始便每周实习, 在教授临床专业理论课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临床实习, 通过实践巩固知识, 并发现相应的新问题。我国护理教育尽管对教学方法也进行了很多改进, 但目前还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 多注重知识的传授, 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比较少。而临床实践与课堂教学是两个不同的阶段, 相隔时间较长, 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 且理论教学教师与临床教师间联系较少, 造成知识的脱节以及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我院大部分课程主要以教师为主传授知识, 但部分课程则采取了小组讨论, 情境演示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但由于每届学生人数较多, 只能在小部分课程中实践。尽管学生也是在最后一年进行临床实践, 但通过实习前的技术、理论强化, 实习带教老师培训, 定期检查等尽量减少课堂教学及临床实践脱节所产生的弊端。

1.5 中美护理教育评价的比较

美国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课程要求的目标设置评价体系。评价形式多样, 包括书面考试、口试、病例分析、书写论文、操作考试、临床能力的综合模拟测试等。每门课程至少包括两次考试, 一般都需要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平时的作业也是评价的依据。匹大护理学院的学生基本每门理论课程会有3-4次考试, 作业种类多样, 如:案例分析报告、书写综述、现象调查报告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我国目前对护生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评价学生的临床及综合能力上不够全面, 还是以传统的集中性考核为主, 对分数过于重视。我院近几年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开展了多站点临床综合能力的测试[5]、运用Simman进行综合模拟等, 但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 学生规模大等因素, 仍需进一步完善。

2 美国护理教育模式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

2.1 更新护理教育理念, 完善教育层次

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确立护理教育面向人群、社会、健康促进,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完善学生的人格, 培养各项能力的理念。同时, 各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形成自身的鲜明特色。目前, 我国护士队伍教育水平总体偏低, 要使学科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应进一步扩大高层次的护理教育, 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护理人才, 促进护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2.2 改革课程设置, 完善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和教学内容对整个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护理课程应根据护理模式的转变, 围绕护理专业的实际内容来安排, 以人、健康、环境和护理为基本核心概念进行课程设置, 同时注重课程间的融合及整合, 实现课程的整体化。加强课程中人文社会课程的比例, 同时在课程安排上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 将学校教学、医院教学和社区教学有机地结合, 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 不断完善课程体系[6]。

2.3 优化教学方法,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在更多的课程中应用小组讨论、情境表演、启发式教学方法, 给予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机会, 促进他们主动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获取知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技术, 提高教学效率。

2.4 全面完善评价体系

护理教育应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式, 注重评价体系的科学性、高效性及实用性。强化对学习过程的全面考核与监督, 注重过程评价。不同课程应按照课程的性质、内容、教学目标等设置评价内容及方法。如对临床能力的评估可以分三部分, 即在标准模拟病房考核单项或多项能力的评估及实习点的实地考核。

中美护理教育由于发展的起点不同存在很多的差异, 在认识我国护理教育与美国护理教育之间的差距后, 应该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 同时结合自身的特色和资源, 建立符合本土文化特点的护理教育体系, 促进护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剑云.整体护理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护理改革现实[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22, 25.

[2]李小妹, 李津, 施齐芳.中外护理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9) :19-21.

[3]Ling-Ling Gao, Sally Wai-Chi Chan, Bing-Shu Cheng.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nursing educ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discussion paper[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11, 8:1429-127.

[4]Bosek Ms.Critique of advance directives:curriculum content and preparation of nursing students[J].MEDSURG Nurisng, 2007, 16 (3) :191-196.

[5]蔡小红, 许俐颖, 闻彩芬, 等.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大专护生健康评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7:635-637.

中美学校论文 篇10

关键词:学校主页,研究型大学,大学文化

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 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 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1]当前,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增长的迫切需求掀起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一轮高潮, 研究型大学被赋予了更高的期望。随着大学规模积累向质量提高的必然转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大学文化的价值。先进的大学文化建设将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是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保障。分析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的文化建设差异, 有助于把握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文化建设方向。

随着网络传播载体的盛行,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主页建设, 主页因直观性、易得性等特点, 成为高校最广泛流传的电子形象名片, 架起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本文以高校首页为研究视角, 对中美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现状予以比较, 以期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有所借鉴。

一、研究范围与对象

本研究以中美知名研究型大学为对象进行比较, 选取的中国研究型大学样本有北京大学 (简称北大) 、复旦大学 (简称复旦) 和上海交通大学 (简称交大) , 选取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样本有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以下简称哈佛)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以下简称伯克利加大) 和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以下简称MIT) 。上述六个样本都具有高知名度, 在ARWU-2010排名[2]中居本国前五位之列, 其中三所美国研究型大学样本分别居全球排名第一、第二和第四, 堪称顶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些样本学校实力强大, 自我期待形象和社会实际形象较佳, 在中美研究型大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研究对上述案例首页上的全部内容 (包含文字、图片和符号) 予以收集, 进行对比分析。考虑到学校首页的更新差异很大, 为避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 造成文化评价的不客观, 本研究对六所学校首页的数据采集集中于2011年1月18日、1月19日和1月20日三天, 确保对中美两国大学样本中信息获取是在同一固定时间段内的, 具有相对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为了进一步探究所聚焦的问题, 寻找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本研究以个案分析法为主, 佐以定量的比较分析法研究中美研究型大学的文化差异。

由于学校首页布局差异较大, 很难统一由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捕捉信息, 容易造成信息搜集的遗漏。根据对中外高校主页的批量观察, 为便于全面收集与统计信息, 将学校首页上的信息内容拆分为栏目型、内容型和要素型三个板块。在研究所选取的样本中, 栏目型只包含一级目录和二级目录, 一般指导航或栏目名称, 可供点击入内浏览, 不含直接信息表述;内容型含有信息表述, 一般包含文字新闻、图片新闻、公告信息三类, 属于更新最频繁的板块;要素型涵盖文化元素、链接等信息, 如校徽、标语等内容。

根据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组织要素, 将学校首页内容分为以下类别:

1. 学科建设:涉及学科门类、学科建设水平、院系设置等内容的表述;

2. 师资水平:涉及教师素质等内容的表述;

3. 学术声誉:涉及科研成果、学术成就评价等内容的表述; (与2可能有重复交叉, 凡师资类的学术声誉统一归入2) ;

4. 科研力量:涉及科研设备、经费、人力资源 (包括博士后资源) 等内容的表述;

5. 人才培养:涉及本科生、研究生等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及与学生有关事务的表述;

6. 行政管理:涉及规范章程、行政领导、党建工作、管理机构的表述;

7. 办学特色:涉及校史校情、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文化氛围的表述;

8. 合作交流:涉及国际教育、留学生培养、国内外交流的表述;

9. 服务支持:涉及经费投入、捐赠、图书馆、博物馆等硬件设施支持和服务配套等软件支持的表述;

10. 其他:无法归入上述9类的内容表述。

在对学校首页信息予以分类数据采集后, 可以根据各类数据出现的百分比数值, 形成这个样本的学校首页信息类别分布图, 得到一些描述性结论。再根据不同学校的首页信息类别分布图差异, 进行一些探索性的对比研究, 形成基于本项研究的推断结论。

三、关于中美研究型大学主页内容的对比与分析

1. 对中美研究型大学文化趋同性的分析。

通过对六个样本的研究发现, 中国和美国研究型大学在主页建设上有共同特征, 样本中出现的一致元素有:所有取样高校都在首页上放置了校徽、校名等文化标志;从对六所高校的首页内容分布来看, 出现的最高峰值是办学特色这一点, MIT以44%的比例跃居样本第一, 北大在办学特色方面的展示也远远超越其首页其他内容, 达到31%, 说明文化特色成为国内外高校共同关注的内容焦点;六所高校下设的一级栏目名称各异、数目不一, 但共同点是新闻、学校概况、捐赠 (或基金会) 三项栏目基本固定, 说明中美研究型大学都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走向开放, 有着对外宣传、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强烈需求。而且, 公办和私立的高校都将主页作为主渠道之一, 试图争取更多资源, 提高办学水平。

2. 对中美研究型大学文化差异性的分析。

从首页的基本元素、类型分布、栏目设置等方面看, 中美研究型大学存在一些相通之处, 但是经过对这些个案的主页内容和栏目设置的进一步审视, 可以看出两国研究型大学的显著文化差异。

(1)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主页服务导向功能突出, 互动性强。基于不同用户群的需求, 实现主页信息全面覆盖, 各类人都能按图索骥, 便捷找到自己需要的链接或信息查询入口。如哈佛大学的首页在一级目录下设置了32项子目录, 艺术、运动、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资源都分开排列, 一目了然;伯克利加大的首页二级子目录更是细化到99项, 有入学意愿的人可以找到网络课程资源、奖学金、转学、国际项目申请、学费等各类信息链接, 有求职意愿的人可以找到工种、职业发展、培训、退休支持等各类信息链接, 残疾群体也可以便捷查询到校园里的特殊支持服务, 对地外文明感兴趣的人可以在首页上找到利用计算机网络搜索地外文明的家庭研究 (SETI@home) 计划, 可以通过运行一个免费程序下载并分析从射电望远镜传来的数据加入这个项目。反观三所中国研究型大学, 用管理服务、人才招聘等栏目名称笼统表述, 浏览者被迫一级级页面寻找, 相形之下, 显然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更周到, 主页为用户群的分类定位更细致, 信息服务更贴心。这一现象被得到重视, 也许可以从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视角寻找根源, 规模庞大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缺乏组织, 决定了大学间竞争激烈, 受市场所左右。对美国大学而言, 消费者的需求起到重要作用, 大学的生存或者依赖于满足用户的需要, 或者依赖于以自己大学的优秀质量吸引用户, 只有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才能吸引用户。[3]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学术上攻坚破难的同时, 仍然坚守以服务为本, 有完善的管理支撑体系, 有和谐的文化氛围, 学校地位傲立于世不足为怪。

(2) 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过主页的文化展示, 传递出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学校与社区的高度融合。如:哈佛大学首页的“哈佛与世界”栏目下有一个“社区中的哈佛”二级栏目, 点开链接, 跃入眼帘的是学校鲜明的文化表述[4]:“哈佛为成为大波士顿地区的一分子而骄傲, 学校一直致力于为支撑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活力和福利事业而努力。”类似的是, 伯克利加大和MIT也分别在首页设置了一级栏目“公共服务和社区”和“社区”。通过这些入口, 居民可以了解到与社区生活相关的学校的一切信息, 包括教育设施、文化娱乐信息、咨询服务、医疗保障服务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相反, 在所调查的国内高校主页都没有找到社区服务的入口, 无法从校园网上看出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可以看到, 美国研究型大学给予了社区及周边民众文化娱乐、服务、支援服务等各类资源支持, 真正成了对社区开放的大学。究其文化源头, 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历史遵循社会服务理念根深蒂固造成的。

(3) 中美研究型大学的文化体现层次有差异。有学者[5]将组织文化分为器物、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 这三者构成相互渗透、表里一致的有机整体。精神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可称之为组织精神;制度文化也叫行为文化, 是其精神文化的行为表现;器物文化是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文化展示以人为本, 试图以群像活动反映校园文化, 版面色彩每天一变, 非常活泼。如哈佛大学的首页图片展现的是一次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活动、一次校内排球比赛、一次乐队表演, 配以哈佛经历、哈佛运动、艺术概况等简略说明性文字。伯克利加大首页出现学生奔跑、草地晒太阳的景象, 图片中传达出的信息可以使浏览者理解为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置身其中的学生是充分享受的, 学校倡导的人文精神彰显无遗。中国研究型大学的首页虽然也是图文并茂, 然而图片缺乏表现学生一般校园生活的内容, 文化展示停留在表层, 以文化标识 (校徽、校名) 、校园景观为主, 看不到“人”的印记, 局限于器物层面的文化, 容易形成模式化, 千篇一律的校景下很难看出学校文化的独树一帜。

(4) 从蕴含信息的首页内容板块 (含通告和新闻) 看, 中国研究型大学倾向于展示行政文化, 美国研究型大学倾向于学校个性文化。一般而言, 除栏目、基本要素外, 首页上出现字数最多、包含信息量最大部分的板块为文字部分, 一般分通告和新闻。在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样本中, 行政管理类型的内容占比重最大, 样本中, 交大的这一特色最显著, 管理类新闻和通告占到65%。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行政管理内容一般只出现在导览栏目中, 在新闻和通告上几乎没有展示, 哈佛大学和MIT该板块面积为0, 它们的文字内容大多集中在学校特色上, 其中, MIT的文化特色新闻和通告占61%。这个显著差异说明, 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宣传理念包含很强的政治性, 行政工作被视为学校对外形象增分的重要指标。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象宣传中, 政治意识淡化, 与学校办学个性化相比, 行政权力处于次要地位。这一差异的根源还是在于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一致, 与美国相比, 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宣传内容偏模式化, 受行政制约较大, 很难凸显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价值。

四、中美研究型大学主页文化对比的启示和建议

主页是充分展示学校精神风貌、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文化氛围, 推介学校各类成果和资源的主要渠道, 学习世界一流大学主页建设先进经验, 能够显著改善学校的组织形象。根据上述研究结果, 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经验,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内涵,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 我国研究型大学应注重需求分析, 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我国研究型大学服务社会的自觉主动意识不强, 应当从学校的长远发展需要出发, 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 诠释服务理念。综合分析学校的各类服务人群和潜在需求人群, 听取校内外各方面意见, 梳理完善各类工作规范, 改进和完善主页的服务区域, 增加互动栏目, 将学校常规事务性工作纳入学校形象工程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要重视对所在社区的回馈, 进一步开放学校各类资源, 深入开展面向社区及居民的文化、支教、医疗和志愿服务等活动, 扩大对外影响力。

2. 我国研究型大学应注重提升文化层次, 加强精神文化培育。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文化建设不能仅依靠校徽、校名、校旗这样浅层次的文化标识, 更不能依靠校训、标语这样的抽象化口号, 要注意挖掘与提炼学校的精神内核, 展示校园内师生的群体风貌, 宣传艺术、人文活动的开展成效, 彰显特色的文化氛围。

3. 我国研究型大学应避免行政主导下的宣传模式, 倡导求真至善、活泼自由的文化。

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始注重形象文化塑造, 但因为历史和管理体制的局限, 容易受到行政主导的影响, 变成千篇一律的单一宣传模式, 丧失学校个性。要围绕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根本使命开展学校文化推广, 更多宣传学校的创新成果、办学特色和师生风貌, 还可以考虑在学校主页等对外展示平台引入笑脸记录、色彩变化等活泼元素, 使校园回归纯粹、本真。

参考文献

[1]王战军.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排名.http://www.arwu.org.

[3]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4]哈佛社区.http://community.harvard.edu.

中美学校论文 篇11

在本次对话开启当日,美国运输部长雷·拉胡德发表声明指出,美国政府将投资超过20亿美元发展新一代高速客运列车,用以改善最繁忙的东北走廊的铁路运输状况。此前,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也曾表示:“美国政府全力支持美国的高铁项目,美国在这一领域落后于中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美方希望借鉴中方在高速铁路领域的先进技术。”早在第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之时,中美双方便开始着手高铁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09年11月,美国通用GE公司与中国铁道部签署备忘录,双方承诺在时速350公里以上的美国高速铁路项目方面加强合作。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后,中美高铁合作得到进一步发展。2010年底,GE公司与中国南车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拟在美国建立合资公司,共同促进高速铁路及其他轨道交通技术在美国市场的推广。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双方在清洁高效交通等多领域深入洽谈进一步合作的具体事宜,更是为中美之间的“高铁”合作创造了新的历史良机。

从美国重振经济的需要和我国扩大内需、拓展外部发展空间以及全球“低碳”发展的战略角度审视,中美两国加强高铁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高速铁路作为交通运输领域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实现了诸多关联产业高端技术与先进成果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高速铁路在改变传统运输服务模式、加速区域间资源要素流动、提升全社会运行效率的同时,对装备、电子、通信、能源、服务等关联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也发挥着显著的带动效应。作为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的美中两国在高铁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其实质是涉及两国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不仅有利于提升高速铁路整体技术水平、促进关联产业的升级进步,而且有助于通过技术交流与分工合作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助推两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高速铁路在大幅提升速度与舒适性的同时,也传承了传统轨道交通低能耗、少排放、全天候等显著特征。据测算,高速铁路单位运输量能耗仅为汽车的1/4和飞机的1/5左右,其使用电力驱动,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几乎为零。显著的“低碳”等技术经济优势,使得高速铁路成为“绿色发展”条件下最具竞争力的旅客运输方式,也使其成为交通运输领域结构性减排的“主力抓手”。中美两国同属疆域广阔的人口大国,也是人员物资跨区域流动密集而频繁的运输大国,两国加强在具有节约、环保等显著优势的高速铁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国际社会携手应对能源危机与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两国乃至全球“低碳化”发展进程具有深远影响。

再有,中美两国加强高速铁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对于两国也有着诸多实质性“好处”。例如,加强与具有明显成本、技术、集成等优势以及成熟经验的“中国高铁”的全面合作,可使美国民众在较短时间、以较低成本享受到高铁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在中国国内进入高速铁路发展梳理期之际,加强中美之间的高铁合作,对于中国高铁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等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等等。

上一篇:艺术设计研究论文下一篇:劳动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