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文化研究

2024-07-27

电视剧文化研究(精选12篇)

电视剧文化研究 篇1

任何文化现象, 总是特定时代和社会的文化显现。审美文化发生、发展和传播中必定有时代话语的作用力。我国的电视剧形成和发展于当代中国的整体文化语境中, 转型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格局,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特定的国情和体制以及文化自身动态的延续发展, 所有这些使得中国电视剧明显带有体制文化的色彩, 农村剧作为中国电视剧类型中的独有类型, 鉴于农村和农民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使得农村剧中充满了体制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因子。

体制文化是中国社会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 同中国的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是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中一支重要而严肃的文化力量。体制文化主要是指代表国家机器的主流文化及其意识形态。大卫·麦克奎恩认为, 意识形态是指“在一种文化中占统治地位, 特别是被权势者持有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有机整体。意识形态与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有关, 并含有使其彰显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后, 为了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新中国实行“总体性社会”的国家管理模式, 即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形态。在这种体制下, 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包揽一切, 其威力和影响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各种媒体被视为“党的喉舌”, 政治宣传是唯一功能。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中国电视从诞生之日起不可能摆脱“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总方针的限制, 是意识形态的产品。《一口菜饼子》宣扬的就是在当时物资奇缺的情况下, 告诉人们要忆苦思甜, 勤俭节约。因此, 可以说在我国, 从电视的诞生之日起就奠定了电视根本的政治属性是喉舌功能和党性原则, 也就是首先宣传国家体制文化为主旨。体制文化对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政治命题。它的严肃性是通过宏观性、政令性和权威性来体现的。

一、宏观性

体制文化的宏观性指的是从中国社会整体的实际情况出发, 关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农村地区占了国土面积的大部分, 农民占了人口的大多数。因此, 从宏观上说, 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稳定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改革开放初期, 国家实行的是农村哺育城市的政策, 国家从农村抽取的太多, 加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忽视, 造成了农村的落后局面, 这就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三农问题”开始凸显, 成为国家不可回避而且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稳定、快步的发展, 就必须解决农村和农民的问题, 现实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就要求中国政府不得不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 这也成为了体制文化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现代社会中, 电视是宣传体制文化的主流媒体, 而电视剧是大众最常见的艺术形式。因此, 用通俗的电视剧方式展现农村生活的变化、探索农业的发展, 也就成了体制文化的当代诉求。

二、政令性

体制文化的宏观性决定了它的实施必须运用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顺利实施, 更好的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此国家主体一般采用政府的政策、法令的方式进行传达。近年来, 耕地的保护政策、农业税的取消政策、建设和谐社会的策略方针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国家政策都成为体制文化关注的焦点, 国家都通过“一号文件”的形式进行传达, 这些都成为农村剧解读体制文化的重要方面。

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了耕地保护的政策。当时的社会背景是: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序幕的拉开, 一些农村地区不顾大局, 大力发展工业, 致使大量耕地变成工业区, 中国的耕地锐减一亿多亩。同时耕地收益的降低不能满足农民生活需要, 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造成了大量耕地的闲置, 这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 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和粮食是我们生存的根本, 中国的农民应该知道耕地对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农村剧也适时的把这一政策体现了出来。《圣水湖畔》通过马莲与村长黄金贵为机动地的使用问题而进行“斗争”。马莲主张种高产玉米, 黄金贵主张发展度假村。其实村长黄金贵的意愿也是好的, 发展度假村可以解决村里的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可以说, 这是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 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 是为了当时国家政策宣传的需要。因为在2002年热播的《刘老根》中, 依据地方优势, 办特色山庄, 带领农民发家致富, 刘老根的富民思路是得到国家承认的。而在《圣水湖畔》中, 明显的否定了度假村的建设, 通过马莲种高产玉米发家致富的故事也说明了国家对土地使用政策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明显带有宣扬国家保护土地政策的痕迹。在这部电视剧中, 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 通过马莲种植高产玉米走向富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农民如何利用耕地做出了一种探讨。

2006年是中国农业、农村及农民生活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中央推出了两项推动中国农村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是取消农业税,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两项重大社会改革, 对于激励和鼓舞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 创造幸福生活, 加快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取消, 终结了中国农民2600多年种地交税的历史, 这是中国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 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喜耕田的故事1》讲述的就是在国家取消农业税的政策鼓励下, 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喜耕田回到喜家庄, 通过种地而走向了富裕的道路。“文章合为事而著, 歌诗合为时而作”从这种意义来看, 《喜》剧是一种即时性、宣传性的作品。农业税的取消虽然能减轻农民的负担, 增加农民的收入, 但这并不是把进城打工的农民呼唤回土地的主要原因。毕竟从现实方面考虑粮食价格的过低, 农业水电费、生产资料成本价格的提高, 从农民自身来说, 种地的收入明显还是低于二、三产业的。《喜》剧通过喜耕田中心人物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宣传了国家取消农业税的政策, 是对国家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村人如何利用土地发展的一种探讨。至于广大进城务工的农民是不是像喜耕田那样老老实实的回家种地, 这一方面是对新的生活方式的一种思索, 另一方面也是对新的价值观的引导。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喜耕田的故事2》讲述的就是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 农民负担减轻了, 走向了富裕的道路, 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着重表现农民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干群矛盾、邻里矛盾和婆媳矛盾的解决, 表现了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民物质生活的提高, 更应该是农民精神素质的提升。《都市外乡人》通过以于天龙和高美凤为代表的农村人进城打工, 以自己的高超的医术和善良的性格真诚的打动了城里人, 谱写了一曲农村人和城里人和谐相处的赞歌, 顺应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潮流。进城的农民虽然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为城市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但是他们却得不到城市的承认, 甚至遭到城市人的歧视。以前的电视剧把农民工写成城市的边缘人, 或者是艺术的陪衬。《都市外乡人》中乡下人成为主要的角色, 乡下人已经融入到都市中。他不再是写乡下人与城市人争夺生存空间, 乡下人不是通过单纯的劳动力资源, 而是通过技术优势实现了自己在城市中的价值, 像于天龙的医术和药方、艾武装的二人转绝活得到城市人的认可, 从而在城乡两种文化之间通过价值的自我实现来促进城市人和乡下人的和谐相处。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模式, 因为在进城的农民中, 有技术优势的毕竟是少数人, 大部分农民进城后还是靠出卖自己的体力来生活。但是从这部电视剧中, 也可以看到农民凭借自己的善良、真诚, 加上城市人的宽容和理解, 城乡之间的和谐不难出现。

三、权威性

权威性是宏观性与政令性的高度体现, 具有不可动摇的坚定性。权威性的实现通过将其融入到电视艺术形式之中, 由国家主流媒体进行传播, 从而让社会大众能够深入了解国家最新的农村政策, 并作出积极的应对与探索。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土地是农民的根。中国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可以说, 中国的农村和农民为中国甚至世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 “三农问题”和妇女问题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与此同时,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政方针, 这些关系国家稳定和发展的政策不容置疑的成为农村剧表现的对象。2003年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的报告文件中指出:“电视剧的创作生产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统领之下, 在思想宣传工作上要努力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同时, 国家也适时地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力度。”这就进一步强调了权威性的力量和要求。

作为反映三农问题, 表现农民艰苦奋斗、勤劳致富, 突出妇女在其中重要作用的农村剧《插树岭》, 反映了农民在致富过程中所遇到的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问题, 凸显了以杨叶青为代表的女性村干部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从文化心理和思想观念方面对农民、农村问题进行了权威性解读, 意义重大。

按照德国戏剧理论家迪鲍尔特的观点:电影是“以机械制造艺术”, 那么电视剧就是用现代电子手段制造出的荧屏艺术, 具有覆盖面广、反应迅速、接受便捷而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 其影响力和感染力都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背后都会隐藏着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因素。作为现代社会一种最为普遍、最为流行的大众传媒形式, 国家主体十分重视电视剧的宣传、教化功能, 在中国最为明显的就是形成了“社会主旋律” (社会主旋律主要指的是:一切有利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的电视剧形态, 农村题材电视剧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类型, 从中大众可以知道当代中国农村的现实发展状况和农民的生活状态, 了解到最新的农业政策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现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农村剧, 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体制文化的权威性。《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希望的田野》反映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建设问题。《乡村爱情》这部关于农民爱情生活的轻喜剧, 渗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国家政策。这都是权威性在潜移默化的起着调控作用。

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传媒业的龙头老大, 是国家进行体制文化宣传的主要阵地, 也开始注重对农村剧的播出力度, 以其权威性实现着对农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从2002年到现在, 中央电视台一套就在黄金时段播出了《刘老根1》 (2002年/导演:赵本山) 、《刘老根2》 (2003年/导演:赵本山) 、《希望的田野》 (2003年/导演:孙沙) 、《当家的女人》 (2005年/导演:张晓春) 、《插树岭》 (2005年/导演:顾晶) 、《圣水湖畔》 (2005年/导演:何庆魁、高秀敏) 、《乡村爱情》 (2006年/导演:张惠中) 、《镇长》 (2007年/导演:范建会) 《喜耕田的故事1》 (2007年/导演:牛建荣) 、《喜耕田的故事2》 (2008年/导演:牛建荣) 等20多部农村题材电视剧。于此同时, 利用央视八套这个平台进行农村剧的展播。2003年, 央视八套就播出了八部农村题材电视剧, 分别是《希望的田野》、《刘老根2》、《远山远水》、《走进八里堡》、《好爹好娘》、《郭秀明》、《三连襟》、《烧锅屯的钟声》, 被媒体总结为“九亿农民八部戏”这八部戏部部都是精品, 每一部都引起了大众的强烈关注和反响。在娱乐大众的同时, 主要是利用央视直接传达国家的对农政策, 以央视的权威性增加其信息的可信性, 彰显国家对农村和农民的重视程度, 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启示和引导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随着外来思想的冲击和中国的民主化进程的加快, 中国人已经逐渐摆脱了“政治至上”的思想观念, 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但是, 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政治的, 体制文化作为一个十分严肃的政治命题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理所当然成为电视剧意识形态的基础。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现在的大众不再是像靶子似的被动的接受传播者提供的信息, 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农村剧中的体制文化因子如果表现的过于直白, 就会让受众感觉到像新闻信息一样刻板、生硬, 这既违背电视剧本身的艺术特点, 也会影响它的传播效果, 因此, 农村剧走大众文化娱乐的路线, 当属成功而富有成效的抉择。

参考文献

[1][英]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M].华夏出版社, 2003.

[2]董乃斌.文化紊流中的文学与文士[M].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7.

电视剧文化研究 篇2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海外电视剧引进数量不断增多,对电视剧翻译工作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总体而言,实现商业、口碑双丰收的海外电视剧,除去电视剧本身的故事情节、视觉效果外,字幕翻译对其传播效果同样其可到关键的作用。由此可见,对跨文化传播下的海外电视剧翻译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跨文化传播下海外电视剧字幕翻译特殊性

对于普遍中国观众而言,由于英语水平较为有限,海外电视剧英文对白传递信息量不多,未有话语作支撑的画面场景信息传递量同样会大打折扣,如此一来,主要的信息传播渠道便只剩下了电视剧字幕。

1.海外电视剧字幕翻译受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因而存在一定特殊性。而电视剧字幕有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最大特征即为受限性。电视剧字幕受限性指的是字幕面临时间、空间两方面的制约。电视剧字幕显示时间最多不超过7s,同时面临空间制约,仅有两行的显示空间,且总字符数要控制在33个以内。在时间、空间限制下,翻译人员要想经由字幕语言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务必要尽量防止过长语句的出现,必要时可采取简化翻译方式对原句内容予以适当调整,尽量消除时间、空间限制的问题,使字幕长短尽量保持统一,为观众观看、理解创造便利。

2.海外电视剧字幕翻译内容主要为人物对白,翻译过程中要求考虑内容与演员口型相互间的吻合情况,这同样是不同于文学作品翻译的特殊之处。海外电视剧字幕翻译要求与演员口型转变、对白时间等尽量保持统一,如此方可确保电视剧的真实感。翻译人员在确保电视剧信息跨文化传播的前提下,还应当贴近电视人物对白,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应用简化或者补偿的翻译方法,基于对字幕语言通顺的确保,尽量使语境、语感与原片保持一致。

3.海外电视剧大都是以演员口语对白和演绎来开展的,因而字幕翻译存在要注重口语化的特殊之处。相较于文学作品翻译语言的丰富性,海外电视剧字幕翻译要求关注观众的视听感受,电视剧是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存在通俗化特征,所以海外电视剧的翻译语言同样要尽量口语化,尽量与电视剧题材、风格等保持一致。另外,翻译人员还可结合电视剧背景、人物性格等开展口语化翻译,口语化翻译可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电视剧内容。

三、跨文化传播下的海外电视剧翻译策略

海外电视剧翻译人员不仅是电视剧的观众,还是电视剧的传播者。翻译人员需要充分掌握创作者意图,结合上下文给予的语境设定,将信息内容全面地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1.直译。倘若翻译人员面对的海外电视剧英语语言中的文化内容与汉语文化内容不存在多大差异,为了尽可能留存海外电视剧的原汁原味,可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好比,《老友记》中,How can I not get this?I’m a college professor;I got 1450 on my SATs.這段对白中,SATs汉译为学术能力评估考试,指的是美国高中生进入大学前所接受的入学考试,与中国的高考相似。因而,可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其翻译成高考。如此一来,不仅实现了信息对等传递,还可结合剧情场景,使观众感受到演员的“得意洋洋”。

2.增译。由于英语与汉语在文化上存在极大差异,跨文化传播下一些缺省的.信息必然会不利于中国观众对海外电视剧的观看、理解,此时,翻译人员可采用增译的翻译方法。好比,《老友记》中,Dead,oh,it’s OK,no,he was old。And he lived a full life;he was in the first wave at Omaha Beach.这段对白中,wave at Omaha Beach是指奥马哈移民潮,而奥马哈则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东部的一座繁华城市。此处之所以提到该项移民潮,是为了说明剧中人物岁数很大,然而大部分中国观众对于这次移民潮显然一无所知,更难以看懂这段话是为了强调此人很老,通过采用增译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20世纪60年代的移民运动”,中国观众便可一目了然。

3.代译。倘若海外电视剧原语语言中相关词语无论是应用直译还是增译均难以在汉语中寻找到贴切的传递形式,要想实现功能的对等,则可采用代译的翻译方法,也就是归化法,将原语文化转化成汉语的语言文化,经由诙谐归化、语境归化、意向归化等方法对原语语言结构进行重塑。好比,《老友记》中,Joey:What are you doing?Ross:I reorganized the fridge. Joey:Why are you doing?Ross:Because I’m bored out of my mind.这段对白中,第三句“Why are you doing?”,直译为“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显然会使中国观众看懂其中的深意,然而倘若结合汉语夸张的表现手法,将其翻译成“你吃饱了撑得?”,再结合电视剧场景,加上恰当的语调,便可使中国观众形成大相径庭的认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视剧实现跨文化传播存在不小的难度,唯有提高对海外电视剧字幕翻译的重视度,结合观众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思维习惯重塑语言结构,方可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跨文化传播下海外电视剧字幕翻译特殊性,结合海外电视剧实际情况,采用直译、增译、代译等翻译方法,积极促进跨文化传播下海外电视剧翻译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电视剧:大众文化的核心角色 篇3

在大众文化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就是研究电视机在第三世界的作为。在第三世界,电视机不是简单的一次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更替,它还具有更为强烈的象征意义。电视机几乎总是脱离贫困后的家庭首选的家用电器,它不仅和冰箱、空调一样能够改变生活方式,象征着家庭生活的逐步富足,而且还象征着这个家庭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有没有电视机,象征着一个家庭是不是进入了一个更为广泛的、被认为是文明的“大千世界”。当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需要标识自己和世界的独特联系的时候,很多家庭也就不得不拥有更多台的电视机。这种情况在中国非常明显。

国民对电视机的这种消费方式支撑着电视剧生产和消费状况。1980年代初电视机还是少数家庭拥有的贵重物品,有电视机的家庭在天黑之后就成为公共空间和社交中心。在这种情形下,电视机里的节目也构成了一种象征性:比如中国女排的比赛,或者需要观看者作为某种经典去欣赏的电视剧。那时的电视剧,大多改编自名著,还有一些是知识分子带着电影制作意识的作品,甚至还有些“实验性”的电视剧。中国大陆生产的电视剧和当时的整个文化思潮有着密切的关联。这时电视剧的对应面,就是作为真正的大众文化消费而引进的香港电视剧。1980年代一张价格低廉的电影票和还相对希罕的电视机,与今天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手提及几部当时卖座的电影——《喜盈门》《神秘的大佛》《405谋杀案》《保密局的枪声》《芙蓉镇》,不难看出,这些作品所涉及的选题和类型,也和今天的电视剧有明显关联。也就是说,1990年代以后的电视剧似乎接替了电影,成为最重要的直接面对观众集体观影需求的文化消费品。

在电视剧成为民众日常的文化消费品之后,出现了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异常状况——电视剧的过度繁荣和过度消费。时至今日,中国大陆电视剧每年2~3万集的年产量、单集最高成本可达100万人民币、一线明星每集报酬可达10~20万元人民币等等状况,都是别处所不能想象的。而且,目前这种状况也没有根本变化。在“正常”情况下,电视剧作为廉价的快餐式文化消费品,它的低廉性应该为其带来某些基本特征;例如,对于现实的关涉程度和讨论姿态,应该明显低于新闻评论节目;叙事的戏剧性魅力应该低于电影;视听美学的感染力也应该低于电影;最终,它对相应人才的吸引力、加盟这一行业的门槛,也都应该是相对低的。但是,中国电视剧却在这几个层面都发出了挑战。电视剧没有遭遇强有力的新闻类节目的竞争:目前的新闻评论性节目的竞争力依然不够,只在少数特殊时段对电视剧具有压制性作用,例如,汶川地震;也没有遇到具有更广泛受众的综艺节目的充分竞争——换言之,中国的媒体政策对电视剧有强烈的保驾护航的作用。在电影消费市场上,虽然从1990年代开始,伴随着人均GDP的强劲增长,电影重新成为都市社交和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但目前每年不到50亿人民币的年度总票房,依然无法构成对电视剧市场的根本制衡作用。而且,目前这种初级的电影市场,更为慎重的电影审查环境,只能使得电影越来越集中在炫目而无现实感的“大片”上。因此,大多数电影的现实反馈性和亲和力反而低于电视剧。正是因此,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中国的电影领域并不能吸引优质人才专心于电影的生产,而电视剧生产领域却成为人才前往淘金的地带。

上述竞争性的缺失,反衬出中国电视剧对大众集体心理的现实回应能力。因此,中国大陆自产的电视剧能够对抗引进剧,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取代了电影,成为影像叙事传播和消费中最具有“现实主义”的领域。我以几部最近几年热播的电视剧为例,来讨论这种“现实性”,这些作品的高收视率,证实了“消费者”和“创作者”在一场共同参与的游戏中,呈现出游戏规则背后所凝结的“集体无意识”。

《亮剑》的“亮剑精神”或者《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式的谦逊”。李云龙虽然在内心深处认定赵刚所代表的新规则更科学、更先进,而自己也必然会进入其中,但他却总要找寻一种来自于自身传统的动力。诸如说脏话、爱喝酒,都是李云龙对新系统强烈不适应的表现,这种不适应在这部剧中获得了合法性。渴望这种褒奖的灵魂,也附着在每一具进入现代性的游戏规则之后又深感不适应的中国乡土肉身上。许三多这位谦逊和笨拙到极点的人,在一个看似最为残酷的军队环境中走到了人生的辉煌高点。故事背后的激励和抚慰作用会在每一个闯进或者被抛入竞争系统的打拼者内心引起强烈的共鸣。《金婚》和《新结婚时代》,这两部作品都非常关切当前社会中几组关键性的矛盾:性别矛盾、城乡矛盾、以及士(知识阶层)和商(商人)的矛盾,电视剧中的人物在这几组矛盾中的起伏转换,就构成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社会价值观念的演变过程。

在《暗算》或者《潜伏》这两部作品中,革命叙事获得了一个难得的空间。“反特剧”的样式对于电视剧生产本身就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它配合了资本对警匪、涉案剧的谋利性需求;尤其在警匪和涉案剧被广电管理部门严加管控之后,“反特剧”顺理成章地接下了“谋利”的使命。另一方面,“反特剧”在中国大陆有着自己的历史脉络。也正因如此,《暗算》和《潜伏》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将革命英雄的塑造,转换成了日常议题,并且利用了“反特”的特殊语境,展开了更为公开、合法甚至极端的讨论。

总而言之,在1990年代展开的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热潮中,中国电视剧扮演了绝对核心的角色。对于这个角色本身以及这个角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功能的分析,都包含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这一任务不是雅俗文化的对抗和接纳的问题,不是纯粹大众传播学科自家理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群在这一时代究竟如何寻找自己发声空间的问题,其实人生大抵如此,只有少数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毁灭,绝大多数是在发声中沉默不语,在嘈杂中暗藏弦外之音。

电视剧文化研究 篇4

一、跨文化传播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1959年首次提出“跨文化传播”的概念,他针对人类各项研究中存在单一文化研究的缺陷,指出了研究可以在文化间进行接触与沟通的一种新的角度。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跨文化传播成为了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指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我们将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视角植入国产电视剧的海外传播之上,分析如何更好地扩大国产电视剧的海外销售及中华文明的传播。[1]跨文化传播的模式被称7W,[2]即

第一行代表作品的生产国家,第三行代表作品的购买国家,中间的箭头表示两国之间的跨文化传播,这是两个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不尽相同的国家,文化传播有一定难度。在电视剧领域,目前我国来降低或者消除难度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两个国家合拍电视剧,这样可以顾及双方的接受与认知;二是“卖方”自身创作的电视剧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买方”的审美,主动接受购买。跨文化传播的前提是本国文化相对于其他国家有很大程度的认可。

二、国产剧类型出口面临的问题

网络媒体平台相对于电视剧,在传统电视平台的播放上少了许多限制,进而也成为国外电视剧在我国的重要播放平台,对国产剧的内容设置及制作发行产生影响。以至于国产电视剧出现一种现象:流行什么“翻拍”什么。现在大量的电视剧中的白领及学生一族,简直就是“咖啡”“日本料理”“啤酒炸鸡”的活广告,体现的是对国外生活的追求,自己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习借鉴是可以,但要学到精髓,不能把“美式汉堡”学到一半就急于出口到美国,同时还希望得到一致认可,这一点是说不通的。

我们国家是“电视剧大国”而非“电视剧强国”,严重的“供大于求”。“高产”不等于“优质”,“走出去”的国产剧数量少且类型有限。

国产古装历史剧《还珠格格》《三国演义》《红楼梦》《唐明皇》《甄嬛传》《琅琊榜》等作品,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日本与韩国吸收中国文化养分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核心“礼”的内容也随着文化交流涌入两国,尤其是源自我国的“儒家”思想,至今仍是许多日本人和韩国人行事的准则。“文化认同”是我国电视剧较多出口日韩,以及韩剧能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的本质原因。韩剧《太阳的后裔》更是以23万美元一集的“天价”卖到中国,刷新《来自星星的你》每集4万美元的价格。韩国的电视剧在中国的收视及影响不容小觑,于是文章《几个<琅琊榜>才能填上<太阳的后裔>的文化逆差?》引起热议。

近几年也有几部家庭剧走出国门。以《媳妇的美好时代》为例,其在非洲播放后,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等非洲国家对此反响强烈。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副台长乔·卢加拉巴姆表示:“很多观众的第一反应是:原来现在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是这样的。虽然坦中两国有文化上的差异,但婆媳之间、家庭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有很大的共性,因此《媳妇的美好时代》引起了坦桑尼亚观众的强烈共鸣。”[3]这为国产电视剧的输出提供新的思路,现代的年轻人逐渐成为收视主体,相对父辈观众没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反而讲述现代社会的情感、伦理和生活的作品更能得到认知。

电视剧的输出其实是一种文化观念的交流,首先要对本国文化有深刻的认知,其次把眼光投向国际。《来自星星的你》第一集里,千颂伊曾跟都教授说:“您认为亚洲为什么成为一体呢?我觉得是因为韩流的关系,是文化让我们成为一体。”这几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却一语道破了韩剧的文化野心,最重要的是对于“文化认同”深层理解。

三、文化认同的影响

“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基础。这其中的含义有两层,简单说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及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认同。前者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后者相对的会破坏甚至瓦解一个国家的凝聚力。

电视剧植根于民族文化中,反映时代环境,关注人的生存,能给人以思考和启迪,逐步形成一种特殊的电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侧重感官愉悦、精神放松,作为主流文化承载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所以电视剧的生产与传播都有严格的审核制度。国外电视剧毋庸置疑会带有他国的文化特色,我们在观看与理解时类似于带着自己的“前结构”①去解读相应电视剧背后承载的意识形态,与自己相近的文化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日韩两国的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并且吸收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及习俗在日韩两国一直都有保持。韩剧《大长今》涉及的“药膳”更是将韩国料理提升到新的高度,体现的是韩国人对本国传统饮食的认可与推崇。日韩两国非常重视“礼仪”,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有着严格的规范,晚辈或下级要说敬语,一定不能大呼小叫。而国产剧中的“婆媳剧”却是另一番景象,过于夸大婆媳之间“恶劣”的关系,整个相处过程甚至“鸡飞狗跳”“家破人亡”,就算有的电视剧会编排一个“大团圆结局”,即使这样也不能弥补人们心中的“余悸”。所以,这种类型的电视剧怎么会“跨文化传播”呢?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电视剧跨文化传播已相当普遍,面对来自其他国家文化方面的挑战,如何通过文化认同来增强民族团结、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影视作品是很好的途径,因为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共同的情感,友情、亲情、爱情、公平正义、真善美是相通的。虽然不同国家所处环境不同,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不同的理念,而且这些“不同”会一直存在,但“仁”“和”,这不仅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在其他国家也有高度认同。我们要承认并且接受各国间文化差异的存在,但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共通的文化理念,这是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要求。

四、结语

据统计,2012年中国电视剧产量为506部,总计17703集,事实上国内电视剧的需求量也就在8000集左右。[4]由此来看,浪费的不仅仅是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浪费电视剧的题材资源。国内的电视剧制作者要把视野扩展到国外市场,在这一点上,韩国电视剧就是很好的例子。韩国在2012年出口额达到46.12亿美元,同比增长7.2%,创历史新高,贸易顺差达29.38亿美元。据文化体育观光部与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联手发布的《韩国文化产业对外输出促进方案》预测,韩国文化产业整体对外出口额将在2017年达到100亿美元。[5]韩国文化对外输出中电视剧占有很大比重,电视剧对本国文化的高度认同,使得韩国的音乐、旅游、餐饮、时尚等一起走出国门,火遍亚洲。

时代的发展,环境的改变,中国的历史典故、帝王风云在年轻观众身上并没有留下多少痕迹,他们更愿意接受“青春校园剧”“行业剧”“家庭剧”“情景喜剧”等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电视剧。我们的确应该注意到新时代新题材电视剧市场的需求,但最重要的是认识到国产剧要立足中国优秀文化,不断深思与反思,不能一味地追求“个性与矛盾冲突”却丢掉中国文化中的“仁与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可以引起世界共鸣,从而增强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何晓燕.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

[2]李宇.中国电视国际化与对外传播[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45.

[3]屠立萍,丁洁.浅析文化相融背景下中剧国外热播的原因[J].传播与版权,2014(1):57-58.

[4]阙政.从“甄嬛”出口看国剧[J].新民周刊,2013(13):70-72.

“真实电视”:欧美电视文化新宠 篇5

在蛮荒之地袒露人性的“生存者”

“生存者(Survivor)”节目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于205月推出,它等于是将“老大哥”这样的室内共生淘汰游戏拿到了蛮荒的大自然。目前它是“真实电视”节目中风头最劲的一个。CBS公司从近万名应征者寄来的录像带中挑选出十六名参赛者,将他们送到无人居住的熔岩海岛,或是澳洲大陆深处的荒山野岭,在那里生活39天。他们的生活过程由节目组全部实时跟拍,不仅制作成每周一小时的电视节目,还被放到互联网上供随时收看。

参赛者被分成两组,没收掉随身携带的物品,每天的食物配给只有一把大米和两个罐头。他们在忙碌于取火、猎食、搭建住所、对抗天然敌害和恶劣气候的同时,还必须完成节目设置的竞赛项目以赢得额外物资和投票淘汰的免死金牌(见题图剧照)。每三天在各组进行一次投票,各选出一名成员逐出游戏。当两组总共只剩十人时,就合并起来继续进行生存和淘汰的程序。游戏的最后三天,只剩三名选手做最后的角逐,而之前被淘汰的7名选手将组成评审团,投票决出谁是最后胜者。获胜者将获得100万美元的大奖,而其他参赛者按被逐出的先后顺序也会得到6500至10万美元不等的安慰奖。

“生存者”播出的第二周,即成为全美收视率第一名的节目,而最后一集更创下收视高峰,家庭收视率高达28.2%,估计全美共有将近44%的家庭、5800万人收看“生存者”节目。收视率高,广告价格当然是水涨船高,CBS将最后一集节目延长至二个小时,广告费上涨至每30秒60万美金。

“真实电视”卖什么?

从这些节目的概况中,不难看出“真实电视”在卖什么。首先节目对参与者的“生活”实行完全的监视,等于是将他们赤裸裸地放到所有电视观众面前,很大地满足了凡人都有的窥探欲望。正因如此,许多卫道人士群起反对这种节目,认为它违反人类的尊严,品位低级。更深一层说,所有节目明显的共同点是“票选淘汰”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足以发生说不完的故事。为了赢得最后的大奖,选手们在票选淘汰中用尽机心、玩耍计谋:先组成同盟对付少数人,然后再违背盟誓,对“自己人”下手这样的策略屡见不鲜。在“阁楼故事”这样的节目里更有男女情愫交织在勾心斗角的利益关系中,情况的复杂难以言表。在观众有投票权的时候,他们又要顾及电视机前无数群众“雪亮的眼睛”,使手段之后还得努力设计纯洁形象,以免被他们否决掉。局面由此变得扑朔迷离,微妙的局势变化层出不穷,“雪亮的眼睛”也看不明白、莫衷一是。在一些“老大哥”迷制作的个人网站上,甚至提供了《孙子兵法》的下载文件供大家学习交流。这无疑给了观众在节目外的无穷谈资,对“真相如何、谁最阴暗”的争辩给了他们极大的智力快感。如此,暴露真实的人性阴暗面成了节目诱人不可或缺的道具。而在“老大哥”的观众投票环节里,人们更可以痛快地表达对某人的厌恶,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决定另一个人的命运,可以让他的态度为自己而改变……这是多少在公司或生活中唯唯诺诺的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真实电视”其实根本不“真实”。恰如在巴黎大学从事电视研究的弗兰克 ・乔斯特教授所说:“谁会在地铁站里驻足观看挂在那里的闭路监视器呢?”由老练的电视商人设计的游戏规则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欲望,为了满足他们,道德或者社会意义是根本不需要考虑的事情。当“阁楼故事”里一个已经爱上了一名女选手的小伙子被观众票选出局时,电视上播出了他黯然落泪的特写镜头。“这不只是窥探隐私,”弗兰克说,“这已经是施虐,他们以看到别人受伤害为乐。”几乎所有的“真实电视”节目都为失败的选手提供了专门的心理治疗师,这首先说明选手确实会受到自尊的伤害,其次它有点自欺欺人――节目所满足的观众的心理是健康的吗?谁又来给大众治疗呢?

商业电视是不可能理会这些的,不知道这些已经有变态之嫌的电视怪胎还能走多远?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06-19)

论电视剧频道的文化建设 篇6

3年来,频道基本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而且已经成为河南电视台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已经成为河南电视台“一大多强”发展战略中举足轻重的核心组成部分。《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今年是频道实现质的飞跃关键的一年,是频道3年战略规划发展关键的一年,破茧成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与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我个人觉得,在这众多的事情中,频道的文化建设应该是助推频道腾飞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今年频道战略发展年会上,频道确立的两大支柱为品牌和人才。在新的一年,频道将着力加强品牌化制度管理、频道文化制度管理和最佳人才制度管理,并将频道文化建设作为年度重点来抓,这充分体现了监委会对频道文化的关注和重视。只有在继续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同时,打造独具特色的频道文化,用共有的信念、价值观及行为模式使频道的形象力、观众忠诚度、团队执行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频道文化是频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频道文化是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频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频道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

频道文化是频道发展强大的内在驱动力量。频道文化对频道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频道文化具有凝聚作用。频道文化是一种“黏合剂”,可以把频道员工紧紧地黏合、团结在一起,使员工明确目的、步调一致。第二,频道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导向作用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频道核心价值观与频道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频道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从而把频道与个人的意志统一起来,使频道更快、更好、更稳定地生存与发展。第三,频道文化具有激励作用。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频道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员工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下属机构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经营能力及活力,增强频道的整体执行力。第四,频道文化具有约束作用。频道文化包含规范管理的相关内容,而且管理本身也体现着频道文化。在频道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正是频道文化、频道精神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免疫功能。约束力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是看一个企业的员工是增值的资产还是负债的资产。人才是频道的资产,在频道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战略规划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只有用频道的文化将频道员工的最大潜力激发出来,并为他们创造实现自我能力的平台,员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被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全体员工众志成城,心往一处聚,劲向一处拧,才能发挥1+1>2的作用,最终促进频道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

频道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频道品牌核心价值,以提升品牌影响力为中心,着力加强频道人文环境塑造和高执行力团队精神的塑造。

一是牢固树立人才是频道的重要资产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继续完善频道的星级员工评选制度、季度评优奖励制度等一系列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制度,并使之系统化、制度化,增强优秀人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树立榜样,促使其他员工向优秀人才看齐,形成“比学赶帮”的频道人文环境,促进频道员工业务素质的提升。

二是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频道的发展与每位员工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3年来,在监委会的正确指导下,全体员工披星戴月、上下齐心,才有了频道的骄人成绩。频道的发展与每位员工息息相关,只有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增强每位员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每位员工的行动都以频道的长远利益为准则,才能促进频道和谐健康地发展。

三是频道应组织多层次、全方位的业务培训。频道针对员工的工作经验、工作岗位以及工作特色,组织全方位、立体式的培训,开阔眼界,打开思路,让员工及时接触到电视行业最近、最新的传播思维和业界理念,并依据频道实际,研究出适合频道发展的特色栏目,制定出适合的频道编排思路,促进频道整体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谱写频道新发展、新篇章。

四是频道应重视并鼓励各方面的创新。《吕氏春秋》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创新是频道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强有力的保障。频道员工在实践中,针对本岗位特点,会有一些好的建议和创新,频道应给予一定的空间,在经过论证后,允许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试验,并以最终的结果作为是否采用的标准,鼓励员工多创新、多实践,从而达到频道资源的最优配置。

全体员工应建立频道一盘棋的理念。频道经过3年的发展,在广告创收、收视率、覆盖率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与频道各个部门齐心协力、紧密合作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日常工作,只有各个部门相互信任、互相依存,才能切实保障频道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才能为频道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有了好的频道人文精神做依托,频道的高执行力团队精神可以从下面的几方面入手:

打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人的一生工作的时间是最长的,如何让员工在频道中找到家的感觉,直接影响到工作的热情,最终会影响到工作的执行力。李波总监在2007年频道战略发展年会上的《加强创新提升品牌打造全国一流电视剧频道》的讲话中提出“着力营造家庭般工作环境,打造激情频道、实力频道、和谐频道”的要求,已经足以看出频道和员工之间不可割舍的关系。因此打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找到归属感,是一个团队拥有执行力的前提。通过塑造一个温馨的办公环境、团结向上的工作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频道员工的力量,提高频道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帮助员工养成追求完美的习惯。完美是一种习惯,做事力求完美,不仅可以减少成本,更能培养一个良好的执行力。当人们看到一些制作精良的工艺品和艺术品时,都会在感到惊叹的同时,也幻想自己拥有这样的技能该多好,并且对工作能够产生一种树立标杆的想法。适时地组织员工到节目制作好、策划思路好、经营理念好的地方和频道进行考察学习,将有助于员工见贤思齐,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从而提高执行力。

确立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沟通机制。目标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方向。当一个个目标实现时,能够给整个团队、个人带来工作的成就感。员工或团队执行起工作来也就十分愉悦,团队的执行力也就能够提高。目标首先要设定合理,合理的目标一定要明确,执行者才能够理解和执行下去。但人的能力和素质又有差异,因此目标设定时,一定要和执行的人员(团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确认目标理解的同时,更要倾听执行者认为执行过程中的难点,并协助执行者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所以,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沟通是提高团队执行力的保障。

建立良好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奖励执行力优秀的员工是整个执行力提升的基石。頻道目前已经建立了星级员工评选、优秀党团员评选、业务骨干外出考察学习等激励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提升员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为频道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波总监在2007年频道战略发展年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进一步提升科学化、制度化管理水平,为员工创造更多学习和进步的机会。”这必将推动频道团队执行力的整体提升。

在激励的同时,健全频道的监督体制也很重要,这样有利于员工养成良好的回馈工作习惯。人是有惰性的,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一个人始终如一地具有良好的执行力,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有良好的执行力,这是不现实的。安排的每项任务都要明确监督者和汇报的时间,保证每个时段的任务都能够完成,从而保证整个任务的完成,也保证了整个团队拥有良好的执行力。

今年,频道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我们相信在监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团结合作下,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频道文化,凝聚团队力量,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频道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台领导交给的光荣使命,跻身全国一流电视剧频道行列。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

中美热门电视剧的文化透视 篇7

传统的伦理精神与崇尚科学的思想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 一直强调“善”与“美”的统一。这种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精神自然也反映到电视剧艺术作品中, 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中国伦理剧数量居多。这些电视剧反映社会现实, 坚持善恶有终的原则, 缓解观众心中的不平之气, 向来受到好评。荣获第11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的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曾深深打动亿万观众的心。该电视剧描绘出了中国大众共同向往的理想境界———“真诚地生活”, 歌颂了以刘慧芳为代表的中国妇女善良、温柔、坚韧、勇于自我牺牲和以宋大成为代表的男性质朴、憨厚、宽容的美好品质。特别是东方女性的代表刘慧芳真善美的品质感人至深、动人心弦, 她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 力求多一点奉献, 少一点索取;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时, 力求多一点真诚, 少一点猜忌;在处理多种矛盾纠葛时, 严己宽人、舍己救人。刘慧芳这个扁平人物是东方女性“忍、爱、仁”的化身, 是正统、善良、自强的女性形象代表。正是由于伦理形象在中国观众中的这种特殊地位, 才使得家庭伦理剧成为中国电视剧中一种重要的类型。同样题材的伦理电视剧还有《咱爸咱妈》、《牵手》、《嫂娘》、《空镜子》、《婆婆》、《孝子》等。2007年热播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2009年的《乡村爱情》、《金婚》以及《老大的幸福》无一不是在演绎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的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

伦理精神在电视剧中的另一种体现则是中国特有的武侠剧。在武侠电视剧当中, 侠士多是保清官、反贪官、嫉恶如仇、伸张正义的武林高手, 都具有儒家为国为民、“仁爱”及“克己”的理想精神。这些都是武侠电视剧的精神内核。在当今的武侠电视剧中, 最有影响也最受欢迎的当数“金庸剧”。近些年来不断重拍和上演的《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倚天屠龙记》、《侠客行》、《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等都向观众展示了武侠电视剧的独特魅力。其中《射雕英雄传》至今已先后拍摄过四次。剧中的郭靖是个木讷、迟钝, 但朴实、宽容且极富正义感的人。他本性善良、为人诚信、遇事先为别人考虑, 恪守原则不知道变通。但是他总能逢凶化吉, 还赢得了黄蓉的心。按照中国文化的传统逻辑, 郭靖身上折射着道家哲学和儒家思想的光辉, 即大拙胜巧、仁者无敌的思想。总之, 中国武侠电视剧不过是在伦理剧的各种元素上包裹了层层叠叠的古装、武侠、神怪外衣, 其实质依然是伦理, 其内核依然是善。

与中国的传统思想不同, 理性主义是西方文化包括美国文化特有的现象。这种追求理性重视科学的传统也直接反映到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的美国电视剧作品中来。这一点可以从美国电视剧强调“场景环境”的真实性上表现出来。近年来一直热播的美国系列剧《急诊室的故事》 (ER) 、《犯罪现场调查》 (CSI) 都是极力强调环境和技术的真实性。由NBC电视网制作, 于1994年首播的《急诊室的故事》至今已经持续了10个演季。剧中除了塑造的生动医护群像和反映出的尖锐社会问题以外, 其中让专业人员都挑不出的紧张医疗场面和救治细节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元素之一。严密的科学性和强烈的戏剧效果是ER获得成功的基础。正是出于科学的态度, 《越狱》的制片人也下定决心要把它拍成一部尽可能可信的电视剧。《越狱》第一季是在朱利叶管教中心拍摄完成的, 这里是伊利诺斯州的一座真实监狱, 于2002年关闭。电视剧中出现的牢房区画面、医务室和监区都取自朱利叶管教中心。而且, 电视剧制片人为了制造特别恐怖的气氛, 决定使用曾经关押林肯·巴罗斯的牢房。事实上, 这里还有朱利叶管教中心最声名狼藉的囚犯、连续作案的杀人恶魔约翰·韦恩·格西的单间牢房。如果说这些电视剧还只是部分或者细节上追求知识性、科学性, 那么科幻剧这种类型就最能凸显美国社会崇尚科学理想的文化精神。从1949年杜芒电视网播出的第一部电视科幻剧《电视巡游者》 (《Captain Video and His Video Rangers》) 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星际旅行》, 再到90年代的由FOX制作的《X档案》 (《X-File》) , 都不断地反映出美国对科学知识的重视。《X档案》于1993年首播至今已持续了9个演季, 它不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征服了观众, 同时更在美国形成了热衷科学与幻想的文化现象。

集体本位思想与个体本位思想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 中美两国的电视剧都不约而同地有着强烈的英雄主义意识, 而两者之间又有区别。中国儒家伦理文化向来倡导集体主义, 强调人的社会属性, 是集体主义的人。在这样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背景下, 又由于国家电视台具有通过节目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目标, 因而在中国, 倡导集体主义英雄的电视作品层出不穷。军事题材电视剧、革命历史剧和政治反腐剧是表现集体英雄主义的主要载体。《壮志凌云》主要表现了以空军飞行员贺怀德为主的三代人的奋斗成长历程, 并以此凸显了空军的灵魂, 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为国家奉献的精神和争夺第一的劲头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光荣之旅》展现了主人公贺援朝儒雅、内敛的军人形象和坚忍不拔、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中国轨道》刻画了在极度困难的生存环境里, 以赵汉章为代表的两代中国测控军人的形象。《DA师》塑造了一群站在科技强军的前列, 勇于创新, 勤于探索, 敢于向现有体制挑战、向未知的领域进军的时代英雄。《亮剑》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抗日将领李云龙的英雄形象。此外, 近年来热播的一些电视剧像《国家使命》、《红领章》、《石破天惊》、《沙场点兵》、《垂直打击》、《苍茫天山》、《无国界行动》、《热带风暴》等都奋力张扬英雄主义思想。一些历史题材剧如《开国领袖毛泽东》和《长征》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历程。

然而, 与中国的电视剧宣扬集体主义不同, 美国电视剧中充满了个人主义的英雄形象。这两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国的不同文化背景, 同时也受两国不同的社会体制和电视结构的制约。美国社会的文化深受清教主义的影响, 源自清教主义对于个人自由的追求, 表现为在电视剧中充斥着个人英雄主义。到目前为止被认为最令人兴奋和最具有原创, 甚至被看做美国个人主义精神代表作的, 当数福克斯电视网的惊险电视剧《24小时》, 这部电视剧从2001年至今已播出3个演季。

《24小时》所有的故事围绕杰克·鲍尔展开, 他是美国洛杉矶反恐小组主管, 在第一季, 他的任务在每集开头的一段话里都交代清楚了:“现在, 恐怖分子正密谋刺杀一位总统候选人, 我的妻子和女儿也成了目标, 我的同事可能都牵涉进去, 我是联邦特工杰克·鲍尔, 这是我生命中最漫长的一天。”这一天, 从午夜12点开始, 到下一个午夜12点, 24小时内发生的故事分为24集。一年后 (第二季) , 一颗核弹将在洛杉矶被恐怖分子引爆, 总统面临艰难的抉择:军事打击是否就是表现美国刚毅果决的最好回应?而杰克·鲍尔的调查将为总统提供最后的答案。至于即将诞生的第三季, 那里的敌人, 应该是生化武器、残忍的大毒枭和更为棘手的白宫政变……联系美国的时事, 我们会发现, 影片对“9·11”及“伊拉克战争”的影射力度是非常强烈的。

《24小时》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代表。剧中的杰克·鲍尔用个人主义的勇敢、自由主义的智慧, 在短短的24小时中就树立起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美国公民的典型形象。从任何角度看, 它都是一部操作异常困难的系列剧, 它阴沉而举步维艰的性格, 直接撞击着每个人 (特别是美国公民) 内心的恐惧和焦虑。《24小时》是一个介于电影和电视、新闻和科幻、电视编制和电影合成之间的混合中介物。它毫不掩饰“9·11”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震撼 (《24小时》第一季的播放正是在“9·11”事件发生之后) 及给这一系列剧创作者无形中施加的影响。它自觉地对美国故事片的发展演变承担了历史责任。

警匪题材影视作品的对比分析

国内的公安题材电视剧多涉及犯罪、法律问题, 叙事元素彼此混杂, 多具备情节剧的叙事结构, 这类电视剧往往不能独立成章, 多集叙述的是一个大故事。这一类影视剧已经成为国内现实题材电视剧中最为引人关注的题材之一, 有相当多的佳作成为收视热点。《大雪无痕》、《永不瞑目》、《生死卧底》、《公安局长》、《重案六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黑冰》、《黑洞》等, 这些电视剧的题材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对当下转型期社会重大事件的反映与揭示上, 它触动着整个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凭借其敏锐性、重大性的特点牵动着广大观众的注意力。

美国近20年的警匪片, 则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梦幻”形式, 与国内的公安题材影视作品不同, 这种形式下的警匪影视作品经常会部分忽略时代背景和政治元素、部分忽略政府影响和政党政策, 而过于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对事件本身的影响。警匪电视剧也往往像电影一样, 可以独立成章, 一集一个故事, 这种具备“不连续性”的特点, 虽然在宏观结构上似乎逊色于国产电视剧, 但是其单集的独立性也有效地提高了收视率———毕竟观众可以在任意一集中随意融入情节。其中热播的包括《犯罪现场》, 故事围绕组长格里森周围展开, 是由几个侦探专家组成的拉斯维加斯犯罪现场调查小组, 他们的日常任务主要是研究犯罪现场, 发现蛛丝马迹, 追踪罪犯。影片往往从最初犯罪现场的一幅幅静态画面开始, 伴随着调查层层深入, 困惑和混乱也随之而来。直到所有线条一一理开, 这幅静态的画面再次出现, 人们对其中的暗示才恍然大悟, 一个故事也即告终结。故事要强调的是:正是通过那些无穷小的事物、那些低于人类的生命, 他们找到了办案线索。

美国警匪片具备调解多元矛盾冲突的功能, 许多警察“搭档”往往是肤色不同, 年龄差异悬殊, 或者性别相反。由于他们性格、背景、经历、经验的不同导致出现“人民内部矛盾”, 但是这些矛盾会随着剧情的发展得到调解, 最终大家成为生死之交。尽管他们存在着差异, 但是“战胜邪恶”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从警察的角度讲, 他们彼此认同, 是所谓的“求同存异”。国产电视剧中, 这种情况虽然不会出现种族差异或太过明显的性格差异, 但是编剧也试图在角色安置上塑造个性鲜明的不同个体, 例如《重案六组》中, 大曾的老成干练与江汉等其他警员的年轻冲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总之, 电视文化作品中确实充满着特定的社会文化因子, 作为特定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特定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而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事实上, 电视文化中往往包含最能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的大众行为、思维模式、审美趣味及欣赏习惯等内容的重要因素。由于中美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心理结构、审美接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他们的电视剧节目在风格、文化主题和题材上都表现出各自鲜明的特征, 对于它们的比较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美文化的不同。

参考文献

[1].白小易:《新语境中的中国电视剧创作》,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年版。

[2].刘萍、李灵:《中国电视剧》,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5年版。

[3].卢蓉:《电视剧叙事艺术》,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版。

[4].苗棣:《中美电视艺术比较》,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版。

[5].杨新敏:《电视剧叙事研究》,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年版。

中国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研究 篇8

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得到热播。很多佳片对我国当代军队从独特的观念和视角给与关注, 向观众展示我国当代军队的崭新风貌和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

(一) 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初到1999年, 是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从萌芽到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创作作品很少, 因为当时的军事题材电视剧这一题材类型还不完全成熟, 尚不能独立存在。比如1981年版的《敌营十八年》是中国第一部军旅电视剧, 意义深远。随后该题材的电视剧一直沿用五六十年代的那种宣教色彩浓重, 旨在歌颂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而《和平年代》出现解决了这一创作的难题, 剧中讲述的自1979年以来, 军人由战场走向和平, 走向改革开放的大都市, 并融入商品经济大潮中的经历, 这部作品具备了深刻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 获得观众们的热评。而后所创作的军事题材的电视剧如《红十字方队》、《有这么一群兵》等基本沿用这个框架。《红十字方队》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军医大学生活的长篇电视连续剧, 用四名军医大学生来体现其新一代青年军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爱情观。剧情不再是以宣教为主, 而是更加人性化, 去关注军人的内心世界和其人生观、价值观。

(二) 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分类

1.现代军营生活

一直以来, 军人以其独有的特殊性和神秘性吸引着民众的关注。通过表现他们的豪情与壮志、无私与执着, 困惑与无奈、艰难与困苦, 让观众们看到了一群铮铮铁汉们的侠骨柔情, 了解到这些看起来既特别又普通的军中男儿们的内心世界。

首先这类电视剧涉及面广, 层次分明, 不仅包括日常的训练, 还有军人的情感。《我是特种兵》 是对中国陆军特种兵敢爱敢恨形象的塑造。而《火蓝刀锋》则是讲述一群水兵的故事。还有就是剧中主人公的塑造。比如《幸福像花儿一样》就是以一个文工团的舞者为背景展开的军区大院的故事。故事结构紧凑, 人物性格突出。湖南卫视热播的《麻辣女兵》中那一群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女兵们。像类似的电视剧中主人公的成功塑造, 人物性格鲜明都成为这类电视剧的亮点。

2.特殊历史时期

这类电视剧有一共同特点就是召唤英雄主义。剧中主人公英雄形象的变化, 其身份的多样化, 信仰和人格的转变。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既有大智大勇的一面, 又有中国农民式狭隘的一面, 对政治理论不感兴趣, 从一个蔑视知识分子的百姓转变为渴望文化的指挥员。《雪豹》中文章饰演周卫国这个角色, 从一个在校的士兵转变成一个上战场英勇杀敌的将领。也从一个国民党演变成一名爱国的共产党员。电视剧《暗算》的播出, 折射出荧屏上热播的谍战剧。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里, 埋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崇高信仰, 为了国家的新希望而献身。

二、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方向

(一) 微观上关注军人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

1.人物性格突出

军旅题材通常以描写实战演习或是以反映部队管理体制改革对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来作为军旅题材电视剧叙事的基本内容。作品突出人物性格。《士兵突击》 中的许三多是个极富感染力的个性化人物, 他是个思想简单、执着信念, “一根筋”式的人物。但我们仍旧在他身上看到了善良、乐观、感情真挚以及坚韧不拔。而成才则是个失落的聪明人, 他和许三多来自同一个地方, 但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 但却忘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箴言。 这两个角色的对比, 成为这部戏的亮点, 使观众对人物的刻画描写有了了解。

剧中的细节和其独特的语言魅力是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士兵突击》 中故事完整、情感细腻、人物生动, 再加上自然流畅的叙事方式使得这部剧在当代军旅剧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它的一个成功因素便是情节上的真实感人。在老A考核对话中, 袁朗问成才, 七连的那六个字是什么, 一个特写展现给观众, 他的惊慌, 失措, 让观众很容易就看出他已经忘记了, 自己曾经生活两年的地方, 他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当袁朗说出那六个字, 他还狡辩自己一时没想起。这些细节, 足以让观众对成才这个人物得到充分的了解。语言的魅力彰显了人物性格的鲜明。《士兵突击》中高城说:“我酒量一斤, 跟你喝, 两斤吧。”袁朗回:“我酒量二两, 跟你喝, 舍命。”短短的两句话便可以看出袁朗的豪爽和真挚。军旅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 独特的语言魅力体现在人物语言的方言化、生活化、职业化。连长的天津话, 班长的广东话、小毛的河南话、老高的山东话、小姜的东北话、小张的四川话……这些方言在人物的对话中, 既有地方特色又会产生语言误会。将枯燥的军营生活演绎得妙趣横生, 为军旅剧创新了亮点。

2.思想情感变迁

一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 主人公在感情上变化和对信仰的追求, 无疑又是电视剧的亮点。像 《我是特种兵》中, 庄炎本是一个为了爱情而进入部队的大学生。在部队的这个大熔炉里, 他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他重视战友情, 兄弟情, 他的信仰不再是一个导演系的大导演而是选择对国家和人民的安全的保卫者。再比如《战旗》中金戈, 他本是国民党的一员。他进入第五大队后, 对无产阶级的强烈信仰, 使得他不再想回到那个高官俸禄的军营里。

(二) 宏观上则展现多样化的军人身份

1. 涉及多个军种和军事部门

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不仅要有跌宕起伏的剧情还要涉及多个军种和军事部门。《火蓝刀锋》是讲海军的;《第五空间》 是讲空军的;《我是特种兵》 是讲陆军的。这些都足以让观众了解中国海陆空三军的发展状况。再加上剧中的逼真的炮火和先进的武器, 比如《幸福像花儿一样》讲述的是一群文工团的舞者;军事情景喜剧 《炊事班的故事》是描述一群炊事班士兵。情景喜剧的播出, 得到观众的好评, 随后又推出 《卫生队的故事》《大学生士兵的故事》等等。这些都涉及到了我军的海陆空多个军种和部队的军事部门。

2.注重展现主人公身份的变迁

上世纪90 年代, 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多以“高大全”形象出现在荧屏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 军旅剧渐渐的成熟起来。人物的角色不再单单是英雄的形象, 而是出现多重身份的展现。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 石光荣是比较典型的角色, 他作为我军的高级指挥员, 身上却有农民的烙印。《幸福像花儿一样》 中, 作为善良舞蹈演员的杜鹃, 阴差阳错的嫁与高干子弟白杨。她的角色由舞蹈演员转变成儿媳和妻子。在《我是特种兵》中, 列兵庄炎, 从一名中国陆军特种兵转变成为普通老百姓, 脱下军装回到社会中, 更多的是痛苦和怀念。但是剧情又峰回路转, 他再一次穿上军装, 重温旧梦, 真实地记录了中国陆军特种兵成长的心路历程。现代的电视剧比较注重新题材的开拓, 比如热播的谍战剧中, 不管是特务还是地下党, 都身兼多重身份。《正者无敌》 是四部剧作之一。“仁”“勇”“智”“正”四个词凑在一起, 就形成了中国人对英雄的全部期待。男主角身边谍影重重, 三太太是日本的特务, 四太太是军统特务。这些电视剧中, 主人公身份的变迁引领着故事的发展情节, 结构紧凑, 衔接有序, 人物鲜活, 故事真实。

三、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在社会中的意义

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社会, 几代人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 人们的思想已经变得麻木和冷漠。文化与道德的丢失、享乐主义磨去了斗志, 但是扪心自问, 我们谁又能抹去心灵深处那份对军人的崇拜与仰慕之情。“九八”抗洪, 汶川地震, 09年的雪灾, 军人永远冲在最前方。

所以说, 我们当今社会不是不需要军人, 而是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军人。当下热播的军旅题材电视剧之所以能引起社会的普遍反响, 而且备受好评, 就是因为军人的形象已深入人心。由此可见, 通过军旅剧来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在社会中具有伟大的意义, 它可以潜移默化的去影响人们, 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 来促进国家的团结和发展。军事题材电视剧应努力做到历史和时代的统一, 这种追求从作品的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体现出来。特别是对现代军人多方位, 多层面抒写, 集中全面的表现了现代化建设中军人的理想, 追求以及军人建设的崭新风貌。我们在回眸历史时, 理当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去审视;我们在回眸历史时, 增强了对历史的认知性, 让后人为那一代新中国建设者、保卫者的忘我情怀而感叹, 也让后人勿忘国耻。但在这些电视剧的创作过程中, “爱情”的主线应该放在哪里?老一辈军人的情感首先是民族情感、人民情感、奉献情感, 然后才是个体情感。如果将军人的国家情感、奉献精神更深刻、更富感染力地呈现出来, 这将会使现在的年轻一代增强民族保卫感。

四、总结

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以弘扬主旋律为其主要职能, 无论是现代军营还是历史时期, 军旅题材电视剧都是国家军队形象、军人形象的维护与宣传。这种传统的创作与审美观念使军旅题材电视剧常常塑造出的都是完美的英雄主义形象。内容千篇一律, 最终使收视率低迷和资金投入匮乏。

然而军旅题材的电视剧的成功转型使审美疲劳的观众眼前一亮。改变单纯的叙事形式, 将看似枯燥的军营生活演绎得妙趣横生, 多重身份的军人形象也让观众耳目一新。军旅题材电视剧是反映军队现代化发展、体现民族精神国家意志及宣传国防教育的一种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这一题材电视剧始终高扬着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 同时又充满了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使观众产生激情和信仰, 潜移默化的按照优秀军人的言行规范自己。在主题立意上洋溢着时代的气息, 同时又反映了我军的时代风貌。军旅题材电视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提高, 说明电视剧剧本题材的拓展, 也说明我国的国防科技设备完善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摘要:军旅题材电视剧作为中国当代电视剧重要类型之一, 在新时期表现出全新的特点。本论文通过对军旅题材电视剧现状的分析, 得出军事题材创作核心向两个方向发展, 即微观上关注军人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 而宏观上展现多样化的军人身份。通过对军旅题材电视剧的种类进行分析, 进一步了解军旅题材的分类和走向。再从电视剧在社会中的影响和意义的所在, 确定了军旅题材电视剧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对电视剧出口政策演进的研究 篇9

在当今世界跨文化传播中, 影视媒介所传播的视觉图像, 易于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具有最广大的观众群和覆盖面。电视剧艺术是当今最富有中国文化意味的传媒艺术之一, 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进入21世纪, 我国电视剧产业进入发展高峰期。自2003年以来, 我国电视剧生产规模已经连续超过1万集, 2010年已生产约1.47万集电视剧, [1]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电视剧生产量第一, 与此同时, 我国电视剧产业也上演着对外大而不强的尴尬。在欧美国家的主流电视台, 国产电视剧几乎难见踪影, 仅仅在一些有线电视台和海外华人频道有零星播放, 同时中国出口海外的电视剧题材单一, 往往局限于古装剧或武侠剧, 而表现当代人情感和生活的电视剧对海外观众难以产生吸引力。2008年美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高达42.6%, 我国只占1.5%, 中国的文化贸易逆差、进出口比例更是达到10:1。[2]

一边是年产量世界第一, 一边是进出口比例严重失衡。现有研究中, 学者从国际市场上的文化折扣、国内产业体制与权益分配的问题、国际化专业技术的缺乏等方面, 对现实尴尬提出了思考与分析, 与此同时, 国家影视产业出口政策也在十年中不断演进和前行。作为一个政府调控极为强势的国家, 理解十年中我国电视剧产业出口政策变迁, 对于探寻电视剧产业的贸易出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电视剧出口贸易政策演进

梳理10年来我国电视剧出口贸易政策研究, 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1.“走出去工程”初步提出, 建设文化软实力提上日程

2001年12月24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根据《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 正式颁布《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 (试行) 》, 成立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领导小组。提出“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目标、任务是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明显改善国际广播影视领域‘西强我弱’的状况。”[3]这一文件的颁布, 第一次将我国广播影视的出口贸易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探讨, 标志着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将建设文化软实力提上日程。该《细则》提出, 要采取多种方式走出去, 尤其讲到“在国 (境) 外举办中国影视展 (节) , 参加国际广播影视节 (展) , 加强影视剧及广播电视节目的海外推销, 举办大型涉外广播影视交流和文艺演出活动。”事实上, 《细则》提到的广播影视节至今仍然是我国电视剧出口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2.“走出去工程”缓慢推进, 电视剧出口尚未形成规模产业

《细则》颁布后的3年里, 国家对于广播影视的出口不再有进一步的政策发布。“走出去工程”缓慢推进, 收效并不明显。广电总局统计网站直到2005年才有对全国电视节目进出口情况的统计, 当时年度出口电视剧仅38部, 1132集。[4]

2004年2月, 国家广电总局提出《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 《意见》强调, “要适应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 分地区、分项目,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走出去’工程”。2004年7月6日, 文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国产音像制品出口的通知》;2004年9月20日, 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 以加强和规范对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管理。然而, 这几条政策的发布并没有对电视剧产业走出去提出切实的指导性操作方案, 而只是在理念上强调了出口贸易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 在2001年《细则》的指导下, 广电总局指导和协调了国内多家电视台和民营影视机构参加法国戛纳电视节, 以扩大中国影视节目的影响和市场。自2003年起, 每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 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影视展。国产电视剧通过展览/博览会, 得到了营销与出口的机会和平台, 然而其成效却一直不是很成功。2004年戛纳电视节, 国内组织了包括海岩剧、金庸剧、涉案剧等在内的多部作品参展, 期望值很高, 但最后铩羽而归, 带回来的信息是蕴含中国文化的专题片比电视剧在国外更受欢迎。即使是国外已经购买的电视剧, 也会重新按该国的胃口改编, 比如在海外已经卖了将近600万美元的《三国演义》, 被改成28集播放。[5]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2005年4月, 电视剧题材规划会议召开, 会议上传出“电视剧管理新政策”:鼓励走出去、扶持现实剧, 再次强调了电视剧走出去的重要性。

3.“走出去工程”进入“十一五规划”, 文化产业进入国家战略角度

2005年10月,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更加明确地要求加快实施文化产品走出去战略, 中国文化产业正式从国家战略角度走上议事日程。2006年9月,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 要“初步改变我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 明确了文化走出去的目标。

随着政府对文化出口的愈加重视, 对电视剧产业出口贸易的政策也从思想理念层面逐步落实到操作层面上。2007年11月, 文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 明确提出, “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着手建立国际商演产品信息库和对外交流广播影视产品、服务资源库。外交、公安、商务、文化、海关、广电、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对各类走出去活动和工程在项目审批、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证, 做到简捷便利、提高时效。财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的资助申请给予支持。各类文化企业出口广播电视节目、电视剧、电影、动画片、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收入应单独核算, 出口文化产品按现行有关规定享受出口退税待遇。”

相应的, 商务部、外交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于2007年4月共同制订发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 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并于同年11月公布《2007-200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和《2007-200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 中视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纷纷在列。

从思想层面到操作层面的大跨越, 使得这一阶段国产电视剧出口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媒机构签订了销售协议, 2005年共向海外销售影视节目4328小时, 签约金额591万美元, 实现销售收入5501万元人民币。[6]电视剧出口中, 《李小龙传奇》远销到欧洲、北美洲、亚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尚未开播就靠销售国外版权收回全部投资, 古装剧《越王勾践》通过2006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成功进军日本市场, 一集卖到4万美元。[7]

4. 携手金融机构, 电视剧出口的扶持政策得到完善

2009年4月27日,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 要求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 采取综合金融措施, 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产品出口。

2009年9月,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发布, 把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纳入到重要的工作规划中来, 并从政策角度进一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2010年8月26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京签署《关于扶持培育广播影视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 在今后5年合作期内, 中国进出口银行计划为我国广播影视企业提供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汇的融资支持, 为影视文化走出去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至此, 10年“走出去工程”终于从最开始的单纯理念普及, 经历前4年的摸索, 到十一五规划的充分重视, 在资本积累上修成一定正果, 不少电视制作工作已然从中获利不少。

三、面对挑战, 推进我国电视剧走出去的政策建议

10年政策演变, 给电视剧出口改善了基础条件, 使其不断有新的发展, 而出口不利的顽疾并不能通过政策完全解决, 但至少看到了些许曙光。

1. 政策上推进建立市场化运作体系, 夯实文化产业群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到, “要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在现有的制剧模式下, 我国需要在政策上加以鼓励支持, 打造一批有品牌、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 形成大规模的文化产业园区, 充分利用内外部规模经济来壮大实力。

2. 利用信息新媒体技术, 拓展电视剧出口渠道

我国电视剧出口渠道及平台较少, 一个是国内外的文化产业博览会, 还有一个是外国发行公司代理, 但往往受阻。《还珠格格》被韩国SBS电视台引进后在非黄金时段播出, 还是引发了收视高潮, 使得韩国三大主流电视台引为教训, 决定减少播出中国电视剧。而近年来, 网络美剧在我国的热播, 受众参与度高、收视灵活的特点逐渐凸显, 充分证明政府应重视新技术新媒体在走出去方面的开发和应用。

3. 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降低壁垒, 开拓中国影视业的国际市场

政策上应该鼓励制作人利用与国际传媒巨头合作的机会培育一批大的项目, 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影视人才, 提高影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李小龙传奇》的制片人俞胜利拍摄电视剧《李小龙传奇》时, 就请来30多个国家的演员参演, 包括10位好莱坞演员, 并远赴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展开宣传推广, 吸引了包括意大利国家广播公司、法国国家电视台、英国广播公司在内的约150家欧洲媒体出席。[8]《李小龙传奇》在中央电视台开播之前, 5000万投资的成本已经收回, 其合拍片等经验值得在政策上加以推广。

4. 规范立法, 保证国内电视产业良性发展

早在1999年, 韩国政府便首次制定了有关文化产业的综合性法规《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 1999年至2001年又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 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 充分发挥了立法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反观我国在这一方面尚缺明确的法律依据, 作为出口贸易重要保障的国内电视产业发展, 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注释

1[1]董昆、郑洁:《我国电视剧行业泡沫多, 出口不利难走出亚洲》, 《北京商报》, 2011-03-15。

2[2]涂彦、郑荠:《推进国产电视剧出口,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电视》, 2010年第8期。

3[3]《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 (试行) 》 (广发办字[2001]1494号) , 2001-12-24. (http://law.lawtime.cn/d424306429400_1_p1.html)

4[4]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统计信息:《2005年全国电视节目进出口情况》 (http://gdtj.chinasarft.gov.cn/showtiaomu.aspx id=ee811c84-e8a9-49d9-9ef0-44e586b6f1e3)

5[5]刘江华:《2005电视剧管理新政出台:扶持现实剧, 严控古装剧》, 《科教文汇 (上旬刊) 》2005年第04期。

6[6]《我国广播影视走出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答记者问》, 《广播电视信息》, 2006年第11期。

7[7]徐晓:《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策略分析》, 《今传媒》, 2011年第9期。

主旋律电视剧的网络舆论研究 篇10

一、网络舆论的生成与构成

1. 网络环境改变收视习惯

据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

用这些众多、复杂、纠缠在一起的人物、事件从多侧面、全方位、多角度勾勒出一个更为立体的肯尼迪遇刺事件。

四、鲜明的故事化风格

“探索与发现”的影片往往带有明显的故事片味道。首先是重视悬念。《木乃伊世界》《金字塔之王》《复活岛之谜》《巨人之谜》等都采用设置悬念的叙述方法。《木乃伊世界之一:窥探历史》以对25个世纪前希腊游客偷窥并记载木乃伊制作过程的故事化搬演开片,之后随即提出问题:“游客说的对吗?真的是这样吗?他从未目睹过程。让我们来亲自观察一下……”,在悬念的引导下影片一步步展示出作者的观点。

其次,“探索与发现”注重类似故事片的表现蒙太奇。《肯尼迪之死》开片便是一段抒情蒙太奇的使用,从画面上看,肯尼迪与贾姬幸福地相拥而舞、春风拂面地抱起前来欢迎的孩子、庄严地做着演讲、亲切地向人群挥手等,生动而鲜活,然而打开耳朵,会发现所有这些都被卷在低缓哀伤的音乐漩涡中,二者对比所产生的强大冲击力使观众陷入深深的哀悼氛围;紧接着,肯尼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网络新闻的用户规模达到3.92亿,网民已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主导力量,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网络硬件环境的全面升级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增至3.50亿,

视频网站内容的丰富、网络环境的优化,推动用户快速增长。视频网站通过强化台网联动,与电视台同步推广、播出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等一系列举措,电影、电视剧等长视频内容推动视频网站用户规模和收看时长同时上涨。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的相关数据显示,网络视频是用户人均单日访问时间最长的应用,在2012年第二季度达35分28秒,越来越多的网民不再依靠电视台的节目按部就班的收看电视节目,而是自由选择海量的电视剧资源,无论是年代记忆经典还是与电视台同步热播新剧,观众既可以自由选择“恶补”的集束式观看也可以选择沙里淘金的跳跃式收看,甚至片头片尾曲都可以被网站的技术所剪辑,留下电视剧集的核心内容。自由的收看方式加上海量的剧集自由,成为网民习惯于通过网络来观看电视剧的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增强了网民间的交动性,由此形成影响力巨大的口碑传播。网民通过电视剧播出平台的评论页面,与传播者进行互动,通过网络论坛、贴吧、专业影评网站等发起话题进行讨论,实现受众之间的互动,即使通过传统电视媒体收看剧集的观众依然可以在目前大规模使用的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工具,与自己文化心理相近的“圈子”进行讨论和信息交互,如此立体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的背景下,某部电视剧的舆论场的形成不过须臾。

2. 网络舆论的生成

主旋律电视剧的网络舆论生成总体经历“线索阶段”“形成阶段”“扩散阶段”“立体化阶段”几个阶段,现以谍战剧《潜伏》为例,进行说明。

线索阶段:2008年3月28日主演姚晨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发布标题通告:最近“潜伏”在横店……得到”粉丝“的543个评论;2008年11月初,各大论坛出现零星期待《潜伏》播出的帖子。

迪中弹,兵荒马乱的场面与和肯尼迪与民同乐的镜头交叉剪辑,对比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人对肯尼迪遇刺的悲剧获得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情体验。此外,为了与要表达的感情相匹配,那些引用的历史影像的运动节奏甚至被创作者进行了慢动处理,带有明显的主观抒情味道。这都是鲜明的故事片风格。

注释:

1.转引自张文俊主编,《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学林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4页.

2.3.(美)林达·威廉姆斯著,单万里译,《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纪录电影》,见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576页,第584—585页.

王晓宇(1982—)女,汉族,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影视艺术。

形成阶段:2008年11月24日,《潜伏》在天津电视台影视频道的“晚八点剧场”全国首播,2008年在12月20日《潜伏》在南方台播出。期间该剧在迅雷等视频网站进行播放,关于《潜伏》比较正规介绍的文章如《<潜伏>荧屏热播孙红雷被姚晨折磨无怨无悔》《孙红雷新剧<潜伏>未播先热》《<潜伏>:低八度的深沉游戏》等也开始见于网络,2008年12月5日百度出现“潜伏贴吧”该剧拥趸自称“潜艇”,2008年12月20日豆瓣网网友成立“潜伏电视剧小组”并发帖对《潜伏》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考证,网友们对该剧的评论多为“好看”,此时网络帖子内容多半集中在对结局的评论、收集经典台词等,互联网上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口碑式传播,网络舆论基本形成。

扩散阶段:其后的3个多月中,除西藏台湾之外,《潜伏》在所有省区的电视地面台都纷纷播出,并且在众多省区夺得收视率冠军。先睹为快的网友对该剧的评论已经从总体剧情细化到各角色的热议,不同观众倾向于各自喜欢的演员,甚至有网友发帖写角色内心独白。关于该剧的职场潜规则话题出现。

立体化阶段:2009年4月《潜伏》在全国各卫视播放,引发网络的第二波收看热潮,网友将当时热播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进行比较,引发口水战。各媒体对该剧的各方面细节进行报道,建立关于《潜伏》专题讨论区,网络发帖量与跟帖量激增,“潜伏现象”上升到国产电视剧的理论高度。网友讨论的内容除了原有的称赞,不乏对选角的批评、穿帮镜头的揭发、年代硬伤的纠正等,话题成为社会现象。

3. 网络舆论的构成

主旋律电视剧的网络舆论构成按舆论制造者大体可分成三部分:剧集生产方、媒体、网友,剧集生产方包括演员、导演等主创群体根据营销的需要进行的宣传,网络媒体依靠引领舆论来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和竞争力。

从舆论的传播过程来看,舆论领袖呈散点聚合结构,网络将原本散乱的舆论领袖个体聚合为一体,观点鲜明的发帖网友、知名影评人的实名博客、主要演员的博客、博客和论坛的无数跟帖的网民,共同促进了舆论的形成。

二、网络舆论的特征

1.理性化诉求

从近期热播的主旋律电视剧的网络舆论可以看出,网友的表现大多趋于理性而专业,从历史时代背景的研究、演员的角色分析、演技评判、剧本的哲学意义、美学分析到现实意义,网友动辄用几千字的长贴进行表述。网友的智慧无穷无尽,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观察力,特别是网络上有一部分专门乐于查找影视剧“穿帮”镜头的网友,剧情逻辑、历史时空甚至是道具物品的纰漏都无法逃过这些知识渊博、眼光老辣网友的“法眼”,而这些评价的意义并不在于对剧集的抹黑和打压,而在于对影视作品更好的解读,这甚至是创作者始料未及的。

即便出现了网友将两部类似剧集进行比较,出现口水战的情况,持不同观点的网友也是理性和克制的,对剧集的各方面的评价也趋于客观和中肯。

2.多元化解读

网络舆论区别于传统媒体的重要之处在于意见来源的多元化,传统媒体的报刊评论更加主流化和系统化,而网络舆论多是碎片化的,多见于网民的评论之中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收看心理的网友观看剧集时有不同感受和意见,当舆论领袖将这些感受和意见总结提炼之后,极易唤起具有相同感受的网友的共鸣,对剧集形成不同的解读的舆论场,这些解读又引领和制造了关于剧集的一波又一波舆论热点,最终汇聚成为强大的舆论。

仍以谍战剧《潜伏》为例,网友有人在其中得到爱情的解读,而对精神伴侣、生活伴侣哪一个才是真爱进行讨论;有人得到职场潜规则,而总结出十条职场“厚黑”原则;有人读懂人性的复杂,而感到剧中对一些反派人物塑造格外成功;有人感动于革命英雄的自我牺牲,而为结局唏嘘不已。

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网络舆论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为清晰和具化。

3.自由化讨论

网络本身信息的海量性和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为不同意见提供了自由讨论的平台,也强化了网友的舆论地位,网友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对剧集的看法,赞同或反对其他网友的观点,通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对某一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场。也许网友其实并不在意结果的是非曲直,更乐于享受与他人交流,进行头脑和心灵激荡的过程,从而形成新的意见。如前文提到的《潜伏》与《我的团长我的团》之间的网友口水战,网友争论的结果并不是孰优孰劣,而是《潜伏》接受率和知名度的大幅提高。

三、网络舆论的价值

1.深化主旋律电视剧的营销与推广

对于信息选择自由度极大的网友而言,将主旋律的价值观以生硬的宣教是极易反感和极难接受的,而主旋律电视剧的网络舆论使网友弱化了排除意识,不自觉的进入主旋律电视剧所要表达的主旋律价值观中,这是主旋律电视剧营销和推广的前提。网络舆论使制作精良的主旋律电视剧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扎实的人气,积聚网络受众的注意力,获得广泛推广的契机。

网络舆论的舆论领袖不乏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对现世充满关怀的优秀人才,他们的观点和言论对网友的价值判断影响巨大,他们对作品的深层次解读也加深了网友对作品的了解,从而吸引更大规模的收视人群。

2.提升主旋律电视剧的内容生成策略

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大量经典巨作中剑走偏锋、杀出重围的《亮剑》中的“李云龙”、谍战剧《潜伏》中老谋深算又人性十足的“余则成”、《士兵突击》中的执着的“许三多”无不以鲜活的艺术形象获得网络舆论的追捧,这也给主旋律电视剧的人物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启示:真正深入人心的角色早已不是脸谱化的“高大全”类人物,而是和广大网友一样,有血有肉甚至有着人性上的弱点的普通人,这些“小人物”在革命斗争年代在特殊环境下的所表现出的顽强与智慧、自我奉献与牺牲更显得可歌可泣。

在网络舆论的反馈下,最年来主旋律电视剧创作越发少见以往宏大叙事的角度,而是普遍采用个体叙事策略,如《亮剑》《潜伏》《我的团长我的团》《士兵突击》等剧无不摆脱了高高在上的说教姿态,体现出平易近人的贴近性,这样的叙事策略更能够唤起观众的共鸣。

另外,网络舆论传达出观众对主旋律电视剧的审美期待,必然要求主旋律电视剧创作者必须注重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在创作中,更加讲求做到影像美、声音美、情节美、情感美、演员美的多重统一,给予观众多方位的精神享受。

3.加强主旋律电视剧的文化意义

网友对主旋律电视剧历史时代背景的研究、所涉历史事件的叙述、原型人物的探究等补充了电视剧因篇幅和情节的需要而无法展现的内容,使电视剧集更加丰满充实,也加强了观众对电视剧的理解。网友们对演员的角色分析及演技评判、剧本的哲学意义、美学分析到现实意义的等解读,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电视剧本身的审美。其所形成的网络舆论加强了主旋律电视剧的影响深度和广度,使主旋律所要表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的感动人、鼓舞人。

摘要:电视剧产业作为中国文化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宏观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文化娱乐产业商业机制的催化下,我国电视剧市场空前繁荣,近年来,令人欣喜的是优秀的主旋律影视剧不断涌现荧屏。真实宏大的历史背景、曲折生动的故事构架、不落窠臼的人物塑造、知名导演实力派明星的搭配方式,无不赋予了主旋律影视剧历史深度、现实精神和人文情怀,主旋律电视剧用蜕变的厚实与美丽在感动无数老观众的同时,也打动了许多年轻观众,更受到了网络舆论的热议。本文旨在对当前的主旋律电视剧的网络舆论的生成、构成、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网络舆论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主旋律电视剧,网络舆论

参考文献

[1]刘永昶.网络语境中主旋律电视剧的有效传播[J].中国电视,2012,08:72-75

[2]刘岩.论电视剧的舆论价值[J].当代电视,2009,10:76-77

新世纪以来国产电视剧的文化思考 篇11

“新革命历史剧”与“泥腿子将军”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对左翼、革命文化的反思,人们很难接受革命历史故事的讲述,这种状况直到新世纪之初才得到改变。其中2002年小成本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热播,让新革命历史剧重回观众的视野。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出现的“三大战役”、“开国大典”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不同,这些电视剧基本上都由民营公司投资拍摄。这种民营资本与红色故事的结合,成为新世纪以来文化社会转折的重要标识。

《激情燃烧的岁月》塑造了一位满口粗话、嗜好战争、血气方刚的“泥腿子将军”。从石光荣开始,这种“泥腿子将军”就成为新革命历史剧中最受瞩目的形象。如《历史的天空》(2004年)中的姜大牙、《亮剑》(2006年)中的李云龙、《狼毒花》(2007年)中的常发和《我是太阳》(2008年)中的关山林等。这些都是民族国家中打鬼子的英雄,这种英雄形象与其说来自上世纪50~70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不如说是对80年代“新历史小说”的再次改写。

就在新革命历史剧流行之时,还有两种热播的电视剧类型,一是“帝王剧”。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雍正王朝》到2001年的《康熙王朝》、2002年的《乾隆王朝》,再到2004年的《汉武大帝》等,出现了一批表现中国历史上盛世王朝故事的电视剧。其中,《雍正王朝》在讲述九子夺嫡的阴谋故事的同时,更着力把历史中残忍嗜血的雍正皇帝塑造为勤勉朝政、厉行改革的帝王形象,经过雍正的努力,大清朝从积重难返的康熙末年走向了繁荣富裕的乾隆盛世。这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遭遇改革攻坚战“分享艰难”的主流叙述相呼应,通过突出帝王奋斗大业的“不容易”,以唤起民众内心对国家的认同。相比之下,随后出现的《康熙王朝》、《乾隆王朝》、《汉武大帝》等帝王剧,则更多地呈现了帝王的雄心与谋略。

二是“家族商战剧”,如《大宅门》(2000年)、《乔家大院》(2006年)、《闯关东》(2008年)等。这些从晚清到民国的商战历史剧,基本讲述了白手起家的商业奇才如何运筹帷幄、机关算计、成就家族产业的故事。从这里可以看出,不管是“新革命历史剧”还是帝王剧、家族剧,都呈现了一种开疆扩土、励精图治、成就霸业的王者、强者和胜利者的故事,而且往往把这种个人主义的男性英雄传奇与民族国家的英雄叙述结合起来,从而支撑起新世纪以来逐渐建构完成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大国崛起”的双重意义。

諜战剧与职场励志故事

2006年,随着《暗算》的流行,谍战剧开始成为最受青睐的电视剧类型,一时间,荧幕上“谍”报四起。2009年初,《潜伏》使得谍战剧成为公共话题,即使不是反特片而是讲述国共现代历史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也主要借用谍战故事作为情节主部,一直延续到《黎明之前》(2010年)、《悬崖》(2011年)的热播。相比新革命剧更多地呈现抗战英雄,谍战剧则更侧重叙述国共“暗战”的故事,把“国共”正面战场的斗争转换为一种地下斗争,借助隐秘战线来完成对国共意识形态冲突的新的解读。

这些谍战剧与此前同一类型电视剧的重要转换,就是国共关系从上世纪50~70年代反特片中妩媚妖娆的“女特务”与英勇俊俏的男地下工作者之间关于性别的联想,变成了国民党兄长与共产党弟弟之间的“兄弟情”。如《暗算》中的戴主任与钱之江的关系,不仅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更是“英雄”间惺惺相惜的关系;《潜伏》中的余则成与李涯也是各自忠诚于信仰的人;谍战电影《秋喜》也一样,夏惠民是晏海清的上级和兄长,在大量的镜头中,导演也让夏惠民与晏海清基本上只出现在“双人中景”中,共同分享同一个空间,以暗示彼此的“情同手足”。

从中可见,谍战剧一方面消解了国共意识形态的对立,另一方面,这些无名英雄代表着一种忠贞职守的职业伦理,试图重建一种有信仰、有理想的价值感。这种对信仰的高扬与其说是对革命历史价值的回归,不如说更是一种“被真空化”的信仰(地下党有信仰,国民党特务也有信仰)。这是一个召唤信仰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拒绝回答信仰是什么的时代。如同《亮剑》中的李云龙被白领观众解读为“最为成功的CEO”,这些忠于职守的地下英雄,如钱之江和余则成们,也成为白领们认同的职场楷模。

在谍战片流行的同时,还有《士兵突击》(2006年)、《奋斗》(2007年)、《我的团长我的团》(2009年)等励志剧,《杜拉拉升职记》(2010年)等职场剧出现,尤其是王宝强扮演的农村兵许三多凭借“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奋斗成功的故事以及《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炮灰”也能找到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故事。如果说2002年至2005年出现的新革命历史剧还在讲述创业者、王者、胜利者的故事,那么2006年至2010年的谍战剧、职场剧则关心弱小的个体、无名的“炮灰”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我定位和生存价值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结构的固化,使得人们越来越难以想象和接受白手起家的“美国梦”。

苦情男人与“腹黑女”的故事

2011年以来,以新革命历史剧和谍战剧为代表的红色题材影视剧开始衰落,“泥腿子将军”和无名英雄逐渐退场,荧幕上开始浮现另外两种形象,一是家庭伦理剧中的“苦情男”,经常是一家之父或者代行父亲之责的大哥,在一系列磨难中苦苦支撑着家庭的秩序;二是后宫剧中的“腹黑女”(腹黑一词源于日本动漫界,指表面良善温和,内心奸恶或有心计的人——编者注),这些后宫的妃子们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宫心计”。

nlc202309010920

2011年有这样几部家庭伦理剧:《家常菜》、《王海涛今年四十一》、《养父》、《下海》等。其中,《家常菜》中有一个“绝世好男人”刘洪昌,为了与一个女人结婚而承担起所有的家庭重负,在妻子去世后,依然照顾妻子贫困的娘家,恪守对妻子“一句话,一辈子”的承诺,是“刘慧芳式”的苦情男人。此时,已不再是《妈妈,再爱我一次》、《渴望》、《唐山大地震》等影视剧中的“苦情母亲”承载家庭和时代之痛,而是忍辱负重、有责任的男人成为时代创伤的担当者。相比父亲或父权的缺席,这些老成稳重的兄长扮演着“美丽心灵”、好人的角色。2011年末播映的《下海》是近几年来少有的直接触及改革开放题材的电视剧。剧中大哥陈志平见证着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在“下海”巨变中所经历的过山车般的命运,这些离开小地方和旧体制南下广东发财的人们,感悟到“摸着石头过河”的苦辣酸甜,不得不接受“死一次活过来的才是英雄”的硬道理,这位具有“仁义礼智信”和“有道德、有底线”的“好人”维系着一家人基本的伦理规范与道德秩序。

相比用这些苦情男人宣泄改革过程中所遭受的创痛,2011年以《宫》、《步步惊心》为代表的“穿越宫斗剧”则成为另一种风景。直到2011年底、2012年初没有“穿越”噱头的《后宫·甄嬛传》把“后宫有戏”变成有争议的社会话题。联系到之前播出的《宫心计》、《美人心计》、《武则天秘史》、《唐宫·美人天下》等,可以说,2011年是后宫题材从网络文学的“小圈子”蔓延到大众荧屏的标志之年,“宫斗”已然成为当下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想象历史和言说现实处境的最佳隐喻。在甄嬛看来,没有后宫之外的世界,不管是后宫还是发配到寺庙修行,后宫式的“赢家通吃,输家皆失”的秩序永存,除了再次回到后宫继续“战斗”,别无他途。伴随着新皇帝即位、甄嬛成为皇太后,这与其说是历史的终结,不如说是新一輪后宫大戏的开幕。历史变成了一种朝代更迭、永无止境的循环往复,这恰好是五四以来曾受到激烈批判的传统历史观。

从不按规矩出牌的泥腿子将军到苦情男人,从白领的职场奇迹到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的“腹黑女”,可以看出新世纪以来人们对社会的想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样是讲述胜利者的故事,但从“男人或皇帝”到“女人或妃子”的角色置换已然说明,一种白手起家、个人奋斗、创造“帝国”的成功故事,变成了只能在既定游戏规则之下成为既定赢家的故事。在这种从企业家式的强者,到战战兢兢的职场白领的“降落”以及从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的职场奋斗理念,再到甄嬛的“腹黑术”,可以感受到上世纪90年中后期以来,社会从自由竞争的迷梦走向垄断与固化的深刻转变。对甄嬛来说,没有其他的选择,这与其说是一种“世事洞明”,不如说更是绝望后的悲凉。

不过,甄嬛的幸福不仅仅是她有着相对显赫的出身、被选入宫的姿色以及讨得皇帝欢心的机智,其“得意”之处还在于她被废赶出宫外之后依然可以绝地反击,重获皇帝的宠幸。也就是说,不管甄嬛变得多么坏,她仍旧支撑着这个时代小资产阶级、白领或“屌丝”最大的“梦幻”。就在甄嬛“逆袭”不久,2012年上半年又出现了两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和《浮沉》,分别讲述白领阶层无法“逆袭”以及离开外企爱上国企老总的故事。

除了这条“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甄嬛之路,就真的没有其他选择了吗?能否想象一个新的“未来”,不仅关乎拥有后宫入场券的甄嬛们的幸福,更关乎那些被拒之门外的“屌丝”以及只能“围观”的“做屌丝而不得”的人们的命运呢?

(作者系文化学者)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1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电视剧文化研究 篇12

一、《蜗居》备受关注的原因

《蜗居》是一篇由我国著名作家六六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主要内容是围绕我国备受关注的住房问题展开的故事, 故事中交叉讲述了几对都市青年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艺术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蜗居》这部电视剧真实反映了当时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急速上升的房价, 以及当时社会上备受关注的小三问题和腐败问题。它能在众多电视剧中走红, 主要原因如下。

( 一) 以反映客观现实为依据。在观众的心中, 大众媒介是舆论的权威, 立场比较客观, 因此, 大众媒介反映的故事应该以现实为依据。《蜗居》所讲述的故事非常现实, 真实, 所以能赢得观众的喜爱。“与长久以来充斥着荧幕的那些古装戏说的帝王、武侠以及俊男靓女爱情的风花雪月等媚俗剧相比, 《蜗居》在选材上无疑是对中国社会的一次深刻剖析”。这部电视剧的核心——房价问题, 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中国为什么一直注重结婚买房子这件事情, 因为, 房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的是一个栖息的地方, 是一个“家”, 而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就像《蜗居》中主角海萍在电视剧的第六集中说, 现在楼房的豪华, 精装修, 全进口和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她所要的是一个家, 这个家不需要那么豪华, 不需要那么漂亮, 它只要交通便利, 附近有学校, 菜市场, 医院就足够了。与此可以看出来, 房子的意义是根据不同的人, 不同的观念而变化的。房子这个绝大多数人都关心的问题, 在《蜗居》中成为都市青年所终身奋斗的目标得到了观众的共鸣和认同, 这使得观众似乎从《蜗居》这部电视剧中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影子。

( 二) 《蜗居》中吸引观众的大量黑色幽默。随着社会的发展, 好像越是高雅的文化越来越没有市场, 而这些通俗的草根文化越来越符合大众的口味, 成为大众传媒中的流行。《蜗居》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后, “蜗居”这个词语迅速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常用词, 惯用语。不仅如此, 《蜗居》中的其他词语、台词也变成了热搜词。比如宋思明的“钱能办到的事, 都不算是事”, 以及郭海藻的“人情债, 我肉偿”。这些通俗的台词, 口语突出了人物性格, 传达了人物情绪。剧中黑色幽默的大量使用增加了电视剧的趣味性, 能够使观众哈哈一笑, 塑造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物。电视剧里的有些情节有些讽刺和嘲讽的意味, 例如, 郭海藻在宾馆对宋思明说“别搞得我的职业跟二奶似的”, 她说得郑重其事, 但是仔细想想, 她不就是宋思明的二奶吗? 这种没有自知之明不就是一种自我嘲讽吗?

《蜗居》以现实生活为剧中的主要内容, 贴近生活, 反映生活, 剧中台词幽默风趣, 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 因此, 它能够在众多的电视剧中一炮走红, 成为电视剧中的经典。“在剥离情感戏的外衣之后, 《蜗居》所真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是一部具有着严肃的态度和深刻内涵的现实主义作品”。

二、《蜗居》所辐射的大众文化时期的电视剧

《蜗居》在备受关注的同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媒介也是一种符号, 所以相互之间传达着信息和意义。“符号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各种用以进行表达、交流、沟通的符号, 即所有符号系统。”在电视剧《蜗居》中, 贯穿着两条线索, 一条是郭海萍和丈夫一家为了买房子省吃俭用, 拼死拼活, 努力奋斗。另一条线索是郭海藻与小贝甜美爱情生活因为宋思明的到来而变得复杂纷乱的爱情故事。这两条线索齐头并进, 交叉进行, 在这两条线索的推动下, 剧中把爱情、官场、生活联系起来,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整体。传播学中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信息”, 作为媒介的报纸、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都可以传播和传递信息和符号。“信息是关于这个社会和世界的明确和具体的说明, 但是大众媒介, 包括使得那些会话得到实现的符号, 却没有这个作用和功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 “蜗居”这个名字应该包含了多层含义, 首先, “蜗居”的含义应该是具体的一个房子, 一个家, 像郭海萍一家这样为房子甘愿当一辈子房奴, 这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少见。这层含义使得电视剧与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 建立了相互对应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的“房奴”写到了电视剧中, 这可以使观众在观看电视剧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影子, 能够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蜗居”的第二层含义, 是电视剧中的人物角色都具有双重性和复杂性。比如, 剧中的主角郭海萍, 她从小城市考到大城市的名牌大学, 大学毕业后努力奋斗, 省吃俭用, 拼死拼活就为了能在城市里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家, 她本身是有着较高的思想追求。她对于郭海藻和宋思明的暧昧关系本身是持有反对态度, 她也劝过海藻要离开宋思明。但是, 当看到宋思明的权利和他所带来的利益和好处后她也不再反对, 保持着中立的态度。这就说明, 郭海萍这个人物性格本身是具有双重性和复杂性。在电视剧的结尾, 她虽然拥有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房子, 但是海藻却流产了, 坐在了轮椅上。海藻的悲剧和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她能阻止海藻的行为, 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悲剧。像郭海萍这样的人物每天行尸走肉, 并不知道自己所要追求的是什么, 在这个物欲纵横的社会里, 有多少像郭海萍这样的人失去了方向。在这个现实社会里, 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心灵的房子, 来安慰我们已经遍体鳞伤和疲惫不堪的心。很多电视剧都有正反不同的影响, 《蜗居》也不例外。《蜗居》在播出后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三、《蜗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大众媒介在一般公众的心中应该是社会舆论的权威, 立场比较客观, 所以, 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和信息都会对受众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电视剧等大众传播媒介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遵守法律法规, 传播正能量, 引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蜗居》中引用了许多的黑色幽默和伦理段子, 虽然带来了一定的趣味性, 但是还是引起了消极的不良影响。“转喻指的主要是一个词能够以一种破除老套等方式方法, 用到另一个目标或者动作上”。

当对观众进行问卷调查时, 80% 的女生喜欢宋思明。宋思明在剧中成熟典雅, 风度翩翩, 具有迷人的成熟男性的魅力, 在他那里, 凡是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他还风趣低调, 聪明, 有责任感, 对自己喜欢的女人用情至深。宋思明的人物形象一经播出就成为了万千女性的梦中偶像。似乎他在剧中那个婚姻出轨, 贪污腐败的官员形象被大家忘记。演员张嘉译也因为出演《蜗居》中宋思明这一角色而成为许多青年女性的偶像。《蜗居》这部电视剧无疑把宋思明这个形象完美化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蔑视婚姻出轨现象, 一个男人在有妻子有孩子的时候出去和其他女人鬼混是没有责任感的。然而, 在《蜗居》中宋思明却显得没有那么可恶, 他的行为没有让观众觉得可耻。因此, 电视剧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同时, 可能会带来不可预计的不良影响,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

《蜗居》在播出之后, 许多黑色幽默的台词也成为人们的口语, 但是家长认为这样毫不遮掩的关于性方面的表现会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 如此直白的表达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青少年的价值观, 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 剧中的宋思明会让他们觉得钱是万能的, 小贝和海藻的爱情会让他们感觉细节能打败爱情。所以, 大众媒介在传递信息时应当适时, 适度。在体现电视剧的剧作效果的同时, 应该遵守法律法规, 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本文简要分析了电视剧《蜗居》备受关注的原因, 产生的影响及其所辐射的大众文化时代电视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大众传播媒介必须符合现实生活, 体现现实生活才能获得成功。而大众传播媒介在获得成功的同时还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考虑有可能产生的社会不良影响。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 大众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因此, 媒介组织必须考虑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对个人及其社会的影响, 避免庸俗的传播内容, 在优质和积极向上的传播过程中去营造一个和谐, 完整, 健康幸福的媒介环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 大众文化在新的时代借助新的大众传播媒介逐步发展起来。电视剧作为一种比较受观众欢迎的大众传播媒介对大众文化造成了一定影响。大众文化需要借助各种力量尤其是大众媒介得以发展和进步, 从而对社会和个人产生各种影响。传播媒介尤其包括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介的发展会推动信息的传递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媒体对于社会和个人既是积极的, 也是消极的, 大众媒介带来的有些信息元素中包含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了传播的标准。《蜗居》这部电视剧引发了我们对于电视剧所表现和影响的大众文化的思考, 也引发了我们对新时期电视剧特征的审视和思考。

上一篇:认知增强下一篇:5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