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文化思考

2024-08-18

电视节目文化思考(精选12篇)

电视节目文化思考 篇1

不同的电视栏目具有不同的受众群体,而栏目的思想和栏目的内容、栏目的特点决定了栏目的观众,反过来说,不同的受众群体,观众的文化层次不齐也决定了一个电视栏目的文化定位。娱乐性栏目主要面对青少年,学术讲座或知识访谈性的栏目主要面对文化知识较高的群体,而电视服务性栏目主要面对广大的老百姓。从中央到各省台及地方电视台而言,不同的电视栏目有不同的观众群体,拿笔者所在的青海藏语电视而言,其观众的构成主要有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西宁和格尔木等大城市和各个州府所在地的藏语电视观众,二是基层城镇中的藏语电视观众,第三是地处偏僻的农牧民。从受众的特点而言,第一种观众的信息来源比较多,而且知识面较为丰富,文化生活十分多样;第二种观众群处在城乡交接地方,比第一种观众文化生活较为单一,可是近几年有线电视全面覆盖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他们的信息来源从某种程度上不亚于第一种观众群,所以青海藏语电视而言,大部分受众群就在于地处偏僻而路途遥远的第三种观众群中。他们由于信息闭塞,对于他们来讲小到一天的天气变化和大到国内国际的社会动荡都不能及时收到,唯一的信息来源是收听藏语广播和从卫星接收机传来的藏语电视,所以在城乡微不足道的一个普通的信息在他们眼中的价值和他们生活中的作用就翻了好几番了。而电视服务性栏目很快就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伙伴,所以对于这种受众群体来讲,电视不仅仅是一个娱乐的工具,更是一个为人传播知识,跟人细心详谈的知己朋友。对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来讲,由于它提供的信息是直接作用于受众个体的,所以,节目内容针对性越强就越容易被接受,收视率也就越高。

自从青海电视台藏语节目实现频道化并成功上星以来,青海的藏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除了传统的新闻、影视剧、文艺娱乐等节目外,根据观众群体的文化及生活特点还开办了百姓喜闻乐见的服务性栏目《生活视线》。这个于2006年创办的栏目经过三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藏语品牌栏目。从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上说,服务性栏目是各电视台节目重要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电视节目不仅是新闻媒介、娱乐工具和教育手段,同时也是一个良好的服务窗口。

不同的电视栏目由于具有不同的受众群体,因此也应该有其自身的文化定位。而文化定位的准确程度与否,直接决定了栏目收率的多寡。就服务性栏目而言,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是这类栏目的主要特点,所以它的文化定位也必须锁定在面向大众,为普通人服务的范畴内。用平民视角观察生活,用平民视角做节目,用平民视角与受众沟通。体现平民意识,突出对平民的人文情怀,迅速传播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如实解答老百姓生活中的难题,及时讲述老百姓迫切关注的问题。拿笔者2006年拍摄的情景再现短片《公路上的陌生人》来说,由于是以当地牧民关心的事件作为突破口,以当地刚刚发生不久的真实骗术为例,以模拟表演的形式曝光了不法分子在公路上盗窃摩托车所采用的最新高智商骗术,提醒广大观众不要受骗上当。短片播出之后,在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10分钟的短片确实起到了不亚于一部电视剧的社会效益。这就是因为短片找准了主题定位,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

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电视人孤芳自赏,自我陶醉作节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这个频道如林,各类节目百花争艳的时代,每一个电视节目必须是一个商品,做节目的目的不是用来评奖的,而是像摆在商场里的商品一样最终要等候每一个买家的认可。只有真正吃透观众的收视心理,节目才能一炮走红。所以编导编选出来的内容选题和表现手法是否贴近百姓的生活和收视习惯是生活服务类栏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生活服务类栏目的编导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就现代社会生活娱乐化发展的趋势而言,服务类栏目除了具有知识性和生活化的特点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因为观众在接受信息和接受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娱乐和轻松的空间。所以服务性栏目的风格应该多元化、主持人使用的语言在更贴近生活的同时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这就对节目主持人和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拿《生活视线》栏目来说,如果能够把演播室的谈话和现场外拍的画面、专家和权威人士的解答、观众的参与互动等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栏目风格更加轻松自然,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同时,充满知识与服务的味道。相信其收视率会有更显著的提高。

就我国各级电视台栏目的现状而言, 娱乐类栏目无论从数量和播出时间上都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娱乐类栏目的收视率高于其他节目。湖南卫视是个最突出的例子,《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勇往直前》等栏目都占据了周末黄金时段,其收视率已经达到了全国卫视之首。但是千篇一律、互相抄袭的娱乐节目既造成了节目类型单一化,也使节目内容趋于简单化。这种知识和信息量都相对较少的节目不可能长久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随着电视节目的生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服务类的栏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各地电视台也为了满足广大受众群的需求都陆续创办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性栏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有30余家省市电视台开办了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固定的收视群体也显示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北京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大连电视台等还正式开播了生活频道。中央二套的《生活》、《为您服务》等栏目也成为这类节目的知名品牌。其实,从电视的社会作用来看,服务性栏目的社会作用往往大于娱乐性栏目。综上所述,有的放矢的电视栏目自有其固定的受众群体,为观众量身定做的栏目永远不会被观众抛弃。

电视节目文化思考 篇2

与其他的纪实类电视节目相比,电视纪录片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依附于电视日常播出的栏目化生产流程,在节目形态上也有其个性化的自我完整的结构,这是由于纪录片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电视纪录片的特性

与其他纪实类节目或专题片相比,纪录片给予观众的是一种文化品质。

首先,它的主题是人,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的性格和命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它不像专题片,专题片有直接的主题目标和宣传的功利效果,它的主题趋向于更为深层更为永恒的内容。它从看似平常处取材,以原始形态的素材来结构影片,表现一些个人化的生活内容,达到一种蕴含着人类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同情与反感、生存与抗争、美的追求等等,强调人文内涵、文化品质。

我国的纪录片到90年代与专题片有了较为明显的分野,体现了创作者对纪录片本质特性的全新理解,《沙与海》、《半个世纪的爱》、《藏北人家》、《望长城》,及以后的《重逢的日子》、《德兴坊》、《龙脊》、《神鹿,我们的神鹿》、《山洞里的村庄》、《影人儿》、《婚事》等,都调整了纪实语言结构,体现了对人的深层关注,都是以人为核心,直接关注人,重视人的本质力量,去除了许多直接的功利心,多了一些人文性。

《望长城》之所以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一个分水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关注的一个人文主题,在《望长城》中占据镜头最多的就是普普通通的人,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也就是这些普通人。带着孩子逛土龙岗却不知道脚下就是长城的李秀云;民间歌手王向荣和他的母亲;统万城惟一的住户马老汉一家等等,关注的是长城脚下的生存状态;其后的优秀纪录片莫不如是,《德兴坊》以从未有过的姿态,真实地记录着上海一条老式弄堂中人的生活,他们的窘迫,他们的愿望,他们相互间的争吵与互相的关怀,给人们带来多重的生活感受。《远去的村庄》拍摄的是山西省平陆县一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鸡子坡村,在面临干旱年时,一些人要先修水利,一些人要迁出这个村子,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就是它的主题,人的真正生活就是它表现的对象。《山里的日子》将视线投向四川省东北部的大巴山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里的邓有仁一家,邓有仁是著名油画作品《父亲》原型人物的孙子,影片记录了《父亲》的作者罗中立重返大巴山的经历以及邓有仁一家及其他乡亲们的一段真实生活。山里的每日生活就成为生命本身的缩影,对山村生活的感情以及对人的一种本质关怀,让这个片子真切地反映了普通农民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一种生存状态。

在今天,数字技术条件为这种对人的关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近来国内就有一些专业或非专业创作者采用更为个人的方式走近人;利用小型数字机,呼吸与共地在记录身边的人,譬如《江湖》、《老头》等就是独立制片人以微型数码相机方式拍摄,近距离微观地记录下的日常生活,在这些片子中拍摄和剪接尽管粗糙,但其对人的关注,具有一种历史、人文的价值。

专题片主题重在说明问题,阐释政策、观念,如“科教兴国”、“20人”、“中华之剑”等,虽然这些专题片中也有精彩的纪实段落,也有对人的关注,但那只是采用了纪实手段,只是用人来说明某个特定的主题。而纪录片以人为本,更接近人类学和民俗学。

其二,纪录片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和动态过程,重感受和体验的共时性,因为对人的个性化表现需要有较大的时空跨度,人作为生命体存在是包含着特定的时空内容的,时间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它与栏目化的纪实节目不同,栏目化的纪实节目,定时定点播出,制作周期短,关注的是正在进行的生活层面,结构较为自由,宽容度大,而纪录片对生命的本质关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的,只有在一定的时间积累中,才能为观众提供一个人类生存的某个阶段的活的历史,才能保留生活自然流程的偶发性和丰富的细节,以及经过交流和反馈之后积累的情绪氛围,展现更为丰富的人文背景。

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都是有一定的时间流程的。

电视节目文化思考 篇3

关键词:文化事业;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330-01

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当前,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作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最前沿,对于提高农村文化事业水平,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作用的发挥,必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的进程。

一、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的重要作用

1、发挥导向作用。作为现代化传媒的重要手段,广播电视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它不仅是在广大农村中受到欢迎度最高的文化传播方式,同时还兼具一定导向作用,乡镇文化广播电台在传播文化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舆论导向,引导农村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舆论方向。

2、发挥激励作用。由于乡镇文化广播电台长期工作于乡村环境当中,对于农村群众的文化爱好以及娱乐方向具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可以根据农村群众的心理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文化宣传,这在起到良好引导作用的同时,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

3、发挥教育作用。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作为一种深入农村的大众传媒,其教育作用的发挥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传播过程中,可以贴近农村群众的生活方式,进行文化宣传和舆论导向。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发挥其教育作用,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二、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有其固有的缺陷性,尤其是在管理制度上,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作为扎根农村的传媒载体,对于广大农村群众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观念的影响,相关领导阶层对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媒体的认识上存在误区,错误的认为该种媒体的作用不大,没有充分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这就直接导致了相关的管理制度方面的缺失,没有一个健全的制度对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媒体进行约束和指导。

2、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受到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中的工作人员,无论是职业素质还是文化素质,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对于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发挥其引导作用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运行过程中,部分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缺少工作人员,许多相关的管理和工作都是由其他人员兼职。素质低下,专职人员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发挥其正常作用。

3、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的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硬件方面。由于缺少相关的保障,所以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的设备上存在着老化严重,难以及时更新换代等问题。尤其是在保养维修问题上,缺乏专业的人才以及相关的技术,使设备破损严重,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其次,在传播过程中,节目管理安排上的薄弱。由于缺少专业人才对乡镇文化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规范化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节目质量上大打折扣。

三、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的创新策略

1、做好宣传工作。乡镇文化广播电视要充分发挥作用,就要大力好好宣传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确立一个服务于民的正确理念,然后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的农村形式以及政府本门对于“三农”方面的政策,全面打造一个崭新平台。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是农村广大群众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其展示的内容一定要贴近农民的生活,比如,对于国家的最新出台的各种惠农政策,要及时的进行广播,让农民可以快速认识,充分了解。尤其是在日常工作中,重点关注广大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并针对这样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比如,在农忙时节进行一些专业性知识的讲座,以提高农民的粮食种植过程中的技术水平。

2、合理安排内容。在社会主义和谐制度之下,农村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改革的过程,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在这一进程当中,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文化传播的内容的安排上,一定要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根据广大农村群众的具体需求来进行合理的内容安排。要以多样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广大农民的意识的转变以及知识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台安排的节目要以服务性为主,突出节目的实用性和时效性,让农村群众爱听,听得懂,听了实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服务新农村的目的。

3、完善相关体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乡镇广播电台一直难以快速、有序发展。因此,要想改变这一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并在运行中,还要不断的对这一制度进行改进,以提高其对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的指向性和规范性。同时,加强相关方面的资金投入,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技术含量。此外,还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这样才有有效的保证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的长久、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汤 柳;广播电视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6期

电视节目文化思考 篇4

一、对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关注

电视文艺节目就是通过电视制作手段与播出方式, 给人以娱乐与审美双重享受的节目, 在西方国家, 一般把这种节目叫做娱乐性节目。在我们国家电视领域, 电视文艺节目具有相当广泛的内容, 不论是实况转播、综艺、竞赛游戏、文艺专题、电视剧、音乐, 我们都统一把它们划分到电视文艺节目范围之内。它们不单是人类所有艺术样式形式, 还有更多新式样的艺术样式层出不穷的生成。它以具有现代科学性的新艺术门类出现于大众视野之前, 电视文艺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但毕竟还是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 (1) 大众文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 是使大众文化令广大民众易于接受的结果, 可以将其视为大众文化本身的特点, 电视文艺节目正是基于此而诞生的产物。

二、对电视文艺节目的审美思考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 我们国家电视文艺创作就被带入到栏目与种类巨变的新的发展历程当中。 (2) 发散性的市场思维与观念、经营模式上的变化、全球文化思潮的影响, 都使观众审美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责任与道义为重点的传统文化, 逐渐被轻松消费与休闲娱乐取代, 电视文艺节目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越发向娱乐精神靠拢, 湖南台在此基础上使节目导向逐渐弱化, 突出自我表现, 以快乐、消费、情感、个性为核心内容, 开创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节目, 不仅开创了电视娱乐新风尚, 还针对传统进行了结构与颠覆。

三、电视文艺节目对文化和审美的引领

1. 以引进先进文化与导向为首要目标

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 各种传统、现代、本土、外来文化等都能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社会的发展, 当然这之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先进文化, 指的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引导, 以现代化、世界化、未来化、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为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文化产业。作为我们国家主要文化传播媒介, 电视宣传以传播正能量的先进文化为根本, 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3) 最近几年, 纵观整体, 既使主流文化初具模型, 又对大众文化形成了很好的传播作用, 通过对比, 提倡发展个性化、深度化与创新化为主的精英文化在我国电视文化中还是非常薄弱的一环, 未被开垦, 所以电视文艺节目应当以先进文化为导向, 着重在导向与品位方面进行培养, 假使电视文艺只图吸引眼球与高收益而变得低俗化, 沿袭消极心态, 那么一个只图眼前利益、卖弄低俗的媒体就只会让低俗的观众对它感兴趣, 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也会因为缺乏实质文化内容而被淘汰。

2.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类似于其他艺术形式, 电视文艺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它的价值规律与艺术属性是基于它作为审美活动出现的基础之上的, 但是现在的电视艺术还是否具有审美素质以及可否满足人们理想诉求?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湖南卫视在节目娱乐方面做得有声有色, 它以快乐为基准, 定位清晰、特别, 一系列特色的品牌栏目相继出现, 被社会大众广泛接纳与喜爱, 收益颇丰。一个地区的人民爱看什么, 荧幕上就应当多放什么, 如果我们可以在电视文艺节目里面多引入一些高素质、高品位的艺术与文化, 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些高雅的东西。

结语:

对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关注和审美思考, 充分体现出将根深植于民族文化当中。最近几年, 过年过节期间电视文艺节目打破了以往千篇一律的旧象, 逐渐涌现出各种多样化的节目。艺术事业关键在于创新, 所有的优良作品都有它们的独到之处, 电视文艺节目对自身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在创新中求发展, 通过这种方式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文化享受。

摘要:我们国家电视文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从建国十七年、文化大革命十年间、新时期与转型期这四个阶段, 至当代电视文艺节目, 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对现代社会、审美取向与人文理念的过渡, 它在电视艺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电视文艺节目需要清晰理智地审视自身, 从屏幕意识、文化导向与创新性三方面获得灵感。

关键词:电视文艺节目,文化关注,审美思考

注释

11 李城, 欧阳宏生.当代电视文艺与社会形态[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5:73-79.

22 胡智锋, 刘俊, 王锟, 杨继宇, 李磊, 张陆园, 张瑜琦, 吴雪, 林沛, 扎西, 别君红.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 2013, 03:151-168.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坚守与创新论文 篇5

摘要:当前,电视综艺文化节目普遍存在着泛娱乐化的倾向。在泛娱乐化形势之下,如何既维持收视率,又保持一档节目的独立品格,山东卫视的《我是先生》探索出了一条颇有特色的道路。《我是先生》是一档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展现优秀名师为特色的电视综艺文化节目,在选题上表现出了独特的坚守和担当。它秉持“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精神,发掘诸位教师身上的故事,展现不同教师的风采,弘扬了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风格。《我是先生》既是一档“真人秀”节目,同时也融合了演讲、访谈等多种元素,其中“好学团”嘉宾的对话和相声演员高晓攀的相声推介,使节目本身表现出“混搭”的特点,在节目形态上展现了多种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我是先生》;师道精神;“真人秀”;“混搭”;综艺节目

面对大众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多屏时代,电视传媒如何利用自身的媒介优势来实现电视节目的文化坚守和创新,山东卫视的《我是先生》电视节目,走出了一条既坚守了传统文化,又实现了探索与创新的新路。10月28日,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泛娱乐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坚守与创新——《我是先生》节目研讨会”在北大举行。与会学者们对《我是先生》在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形势下挖掘文化内涵、探索节目创新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它打破了文化节目叫好不叫座的魔咒,成功实现了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我是先生》是山东卫视联手唯众传媒共同打造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宣导真人秀节目。该节目于206月21日开机,于年7月5日首播,其后每周日晚21:20播出,在各大卫视真人秀节目扎堆的周日荧屏大战中,它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严肃的主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又获得了相当高的收视率。它的成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电视文化节目的坚守与担当

在国际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双重夹击之下,电视节目的生存空间遭到了空前压缩。为了争取收视率,拓展电视节目的生存空间,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卫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真人秀”综艺文化节目。这些节目看似样态缤纷,实际雷同不少,品质参差不齐,有的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活力,但普遍存在着浮躁、浅表的倾向。山东卫视的《我是先生》是一档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展现优秀名师为特色的电视综艺文化节目。该节目第一季邀请国内72位优秀教师开坛论道,为观众开课讲授,展现当代师者风范。这些名师,有被誉为“东方舞蹈女神”的陈爱莲老师、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李淼老师、为保护古建筑四处奔走的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柳肃老师、视传播国学为己任的古琴大师行者先生、能将英文歌词翻译为优美古诗词的中南大学“女神老师”孔玮,等等。节目播出后,这些名师在网络上积攒了众多人气,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这些教师展现了师道风采,展示了可贵的教育精神,体现了宝贵的师道传承。在当下的电视文化节目中,《我是先生》无疑是一档有特质的节目。谈及《我是先生》的节目初衷,山东广播电视台台长吕芃表示,为了响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山东卫视决定重点推出一档传扬历史优秀文化、弘扬优秀名师的节目,于是就有了《我是先生》。吕芃认为,在今天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弘扬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优秀师道文化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这促使我们把《我是先生》作为匡正世道人心的一个具体切入点。”《我是先生》秉承“有先生,中国强”的理念,遍邀全国人气名师,拓展三尺讲台,将一堂堂“别人家老师的课”请上荧屏,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为人们展示了当代教师风采,显示了电视节目的坚守,被人们誉为“一档有担当的电视节目”。不同于明星扎堆、泛娱乐明星充斥荧屏的其他综艺节目,《我是先生》另辟蹊径,它从传承文化、教诲众生的出发点去做节目,汇聚全国各领域建树颇丰的“大神级”人气名师,或庄严论道,或展示风姿,对冷话题做热思考,在选题上表现出了独特的坚守和担当,给泛娱乐化的电视节目现状带来了一股清风。当然,这个节目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注意讲好故事。在这些登台的人气名师背后,都凝聚着一个个有意思的中国故事: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讲授量子物理的李淼教授同时又是一位诗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柳肃教授一直致力于古建筑的保护,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邱新会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从事残疾儿童教育,荷兰乐安东先生则不远万里来到景颇山寨为少数民族孩子开办培训学校……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我是先生》在把不同领域的人气名师请上荧屏的同时,实际上又在发掘这些教师身后的故事,既传承了文化,又讲述了一个个中国故事,展示了这些教学名师身上的中国风格,使得节目“有笑点、有泪点、更有亮点”,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独特传承。在电视节目快餐化时代,《我是先生》保持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冷静思考。中国传媒大学苗棣教授称《我是先生》体现了“不拘一格下的文化坚守”。

二、“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精神

如今,一档电视节目要想赢得电视行业的认可和观众的收视率,在于这一档节目的独特价值,它需要避免与其他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寻找自身的独特定位。《我是先生》电视节目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在当前普遍娱乐化的综艺节目当中,独辟蹊径,以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展现优秀名师风采为己任,这既是在选题上的突破,更显示了它在当前电视节目娱乐化现状中的精神操守。《我是先生》电视节目的精神坚守,在于它弘扬了中国文化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孔子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一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韩愈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说,中国古代的这些思想,体现了传统的教育精神。《我是先生》抓住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精神。《我是先生》节目中的老师们,大多工作在教育领域的第一线,他们在三尺讲坛上传道授业,在教学工作的不同领域默默耕耘,他们来到《我是先生》节目的舞台上,把优秀的教育文化和教育经验通过电视荧屏展现给大家。这中间有在大学讲堂讲授传统文化的大学教授、有致力于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师,、有宣传保护古建筑的教学专家、有传播中国传统曲艺的古琴教师、有在特殊教育行业默默奉献的一线教员,也有从荷兰来到景颇山寨教育少数民族孩子的外籍教师……他们在教育教学领域默默奉献,以传道授业为己任,他们有着在教育领域的独特坚守,更有着在教学领域的独特理念和精神风采。《我是先生》节目把国内教育领域教师的不同风貌加以展现,弘扬了传统文化尊师尚教的精神。在节目中,不同的教师以各自的登台论道为观众展示了不同的教育精神。北京大学的赵冬梅老师以杨家将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差别,为大家展示了教育的求真精神,她和马未都先生就“司马光砸缸”展开的对话,更是体现了教育对话和教学相长的一面。山东大学的单大卯教授,则让观众看到了以生命激情讲课的风采,他的“教师有激情,学生才会有激情和热爱”的表达,让人们感到了教师从业人员的拳拳赤子之心。红烛育人工程学校卢稳子老师和聋人博士郑璇的热舞教学,更是让观众看到了老师们在不同教育领域的默默奉献。《我是先生》的这些节目,展示的是不同教育领域教师们的辛勤耕耘和精神风采。与才艺比拼类“真人秀”不同,《我是先生》节目没有过分追求炫目的荧屏效果,而是侧重师道精神的传扬。参加《我是先生》节目的各位老师,平时大多默默耕耘于杏林,不具有其他达人秀类节目参加人员炫人的才艺,他们在舞台上的展示,大多是平时在讲台前的本色展示。它因循每位老师的特点,不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包装效果,大多根据老师自身的特点自然展示,形式质朴,甚至可以说粗粝无华,节目“真”而不秀,引人动容。与其他综艺类节目走年轻化路线不同,《我是先生》节目登台的教师大多有一定年龄,有的学有所成,有的卓有建树,有的在教育教学行业默默奉献五十余年,虽然节目也有不少年轻教师,但节目中大多数教师有一定的岁数,这与节目注重于展现优秀名师的栏目定位有关,也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宗旨相称。在节目中,有不少教师身穿汉服等传统服装登场,他们在教学和生活中也身体力行,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这也与《我是先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相一致。尽管如此,《我是先生》也不是简单的优秀教师总结大会,它遴选的教师都是不同领域的人气名师。这些教师或振道于杏林,或担当于一隅,或激情满怀,或有过人之才艺,展现了各自的卓越风姿。制作方唯众传媒总裁杨晖表示:“我们选择先生有四个标准:讲课有实力、教学有成果、表达有特色、为师有情怀。”可见,这些登上《我是先生》节目的人气名师,都有着各自的执著与担当,展现了不同的风采和精神。节目中不乏有教师以才艺展示的方式亮相舞台,这些展示大多结合不同教师的特长,与教育内容密切相关,大体是不同教师在三尺讲台前的本色展示,既寓教于乐,也让观众看到了教师对不同教学方式的激情和追求。

从方言电视节目看传媒文化变迁 篇6

【关键词】方言电视节目 方言传播 传媒文化

方言是一种以地域化为标志的从早期语言中分化出来的某种语言变体,是一种语言的不同种类的句子结构、词汇和发音等差别表现。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早的一批广播电台里就有使用各地方言来播送节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也有很多方言播音节目存在。在有的地方甚至是唯一的播音形式。1956年国家正式下达文件推广普通话。为了适应现代化、信息化、标准化的需求,国家在语言规范化方面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至此,方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艰难和狭窄,处于“在衰亡的过程中”。①随着时间的流逝,方言的话语权逐渐被削弱,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方言被打上了浓重的“乡村”烙印,方言在大众传媒中也走向默默沉寂。

近年,作为大众文化的方言文本,与具有多功能大众传媒特性的电视“联姻”,各种类型的方言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展和蔓延。方言在经历了长期的萧条之后迎来了自身的繁荣期。方言新闻、方言电视剧和电影、方言小品、方言相声等方言类节目层出不穷。湖南经济电视台推出综艺类节目《越策越开心》,陕西推出《狼人虎剧》等等。此时,全国各地电视台争相开办方言类电视节目,方言节目可谓是风声水起、遍地开花。

方言节目的起伏兴替从一个侧面给我们展示了传媒文化的变迁。市场竞争、电视传播的本土化和分众化、娱乐至上的时代文化精神、消费社会中的新闻认同形式无一不是方言类节目近年来兴盛的原因。而这同时又从一个侧面为我们展示了“传媒文化变迁”的历史画卷。

1、从计划体制到市场竞争

(1)体制变迁为方言电视节目发展提供契机

我国电视媒介开播初期大多以方言为主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是当时普通话并未在全国普及;第二是当时媒介工作从业人员匮乏,专业水平差;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最初的电视媒介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作为一种灌输思想的宣传工具,完全忽略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然而,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这种状态改变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媒介除了担负必须的舆论宣传功能外,还有大量的传播活动受市场规律的支配。随着电视媒介被一步步推向市场,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也逐渐得到提高。受众对需求信息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传受双方日趋处于平等的地位。

(2)“无形的手”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盛提供土壤

随着电视市场的不断发展,受众“注意力”已经发展成为稀缺资源,电视行业竞争这项稀缺资源的“战争”越发的激烈,甚至呈现白热化状态。各大电视台为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在这种竞争异常激烈情况的推动下,谁抓住受众,谁就能抓住市场。电视节目趋于同质化,受众市场则趋于细分化,特色化成为锁定受众和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必须。各大电视台为了争取受众,不得不推陈出新。方言电视节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立刻成为受众市场的新亮点。

如今方言电视节目的兴盛,离不开媒介体制变革这个大的时代背景;更离不开市场的推动和电视媒介特色化发展趋势的要求。但方言电视节目起伏兴替给我们展示的媒介文化变迁的画卷决不仅仅如此。

2、传播从大众化到分众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推动下,传媒人开始重新对媒介价值、受众需求做出定位和判断。与此同时,分众传播和聚众传播也应运而生。大众不再是传统理解的统一的、整个的、有一致利益的群体,而是由各种不同的“小众”群体组成的集合体。信息的传递也不再是泛泛地为大众媒体而准备,而是针对特殊的小众群体量身定做。媒体也不再如以前那般力图争取所有受众的亲睐和好感,而是锁定特定的目标受众,集中力量打造有个性、有特色的为目标受众量身定做的媒介产品。

针对市场需求,各电视台将最初的大型板块栏目发展到今天的专门频道。方言电视节目是地域文化的象征,采用方言这种特殊符号作为载体传播,其受众主要是方言区的观众。方言电视节目是小众化传播的一种响应和体现。

毫无疑问,方言传播是地方媒体以区域受众为主要对象,以独特的语言形式作为接近受众的纽带,打造自己独一无二的招牌节目,创造无可替代的文化产品。这种方言播报可以说是在地理细分后,再以信息载体——语言为基础进行细分。在排除了其他地域的受众之后,再次排除该地区内不会使用方言的受众。这种个性化的传播和对受众的不断细分,无疑是对分众化传播理念的一种另类诠释。

3、娱乐经济时代的市民新文化形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娱乐消费群体也在大规模地增加。文化、传媒、信息同娱乐的融合引发了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同时又推动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借用乔布斯的话说,我们的经济系统在等待“下一个疯狂的大事”。目前,我们面临的“下一个大事”就是娱乐——强劲的全球化娱乐经济大潮②。

各地大大小小的电视台都加大了娱乐节目的比重和力度。可以说,谁更好地抓住了娱乐这棵摇钱树,谁就抓住了节目的收视率。

方言电视节目是娱乐经济所引发的新型市民文化形式中的一种表现。观众能从方言电视节目中获得角色认同、思想交流、心理满足和娱乐快感,致使方言电视节目能吸引大量的观众,并能维持稳定的高收视率。方言电视节目的高收视率是吸引广告的黄金招牌,方言电视节目为电视台和广告商制造了交换价值,完成了“金融经济”的流通和实现过程,而“文化经济”的产品形式则是思想、形象与符号③。

必须注意的是,“方言言说”类电视节目追求娱乐,但不能落入俗套而变得低俗,应该赋予节目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节目才会更有生命力,走得更长远。④今天,完全的娱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只有把娱乐、文化、艺术完美地融合,才会是最成功的。

4、消费主义语境下的“方言言说”

消费主义文化是20世纪西方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和生活方式。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全球的文化意识形态,伴随对外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飞速进入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二十多个年头中,消费主义已经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传媒的推波助澜,早已登堂入室了。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大部分时光都消磨在电视等大众媒介上,电视媒介引领着人们的欲望,并且将这种欲望转化为一种心理的需求。电视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虚幻的消费社会。在看电视的时候,观众变成了双重消费者,一是对媒体播放的节目消费,二是作为媒体所展现、推介的商品的潜在消费者。

电视方言类节目的出现和畅销,其实质体现了消费主义时代的一种认同形式,是一种区域认同和身份认同,并作为本地认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标准和纽带。同时,“方言言说”也体现了消费主义时代新闻理念奉行观众至上,一切以观众的需求为出发点。这种观众至上的传播理念在受制于商业逻辑支配时,又引起了传播模式的彻底改变。从以前的传者中心让位于受众中心。不仅仅如此,电视媒介正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受众,目的是实现收视率的新高和利润的最大化。在这样的消费主义理念的驱动下,相比国家级和省级卫星电视台,地方台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他们不约而同的把关注点放于广大受众群上,挖掘他们的兴趣点。从而使“方言言说”类节目兴起并在短时间之内异常火爆。

伴随着“方言言说”类节目的兴盛,中国的不少新闻和严肃类节目也低下了“高贵”的头,从高台走向了平民,从俯身变成了平视,从教化变成了对话。“方言言说”类节目开始真正地把目光投向老百姓,投向生活的角角落落,开始切实从百姓的利益需要出发,为百姓提供话语权,发表百姓的意见,展现他们的风采。

在这里,笔者以为,作为理性的传媒,应该保持清醒,认识到过分追求语言的与众不同而忽视传播的内容,是一種舍本逐末的行为。在语言规范的前提条件下,追求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别具一格,才是媒介创新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还没有完全实现目标的时候,置标准语传播于主流地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照顾方言区受众的语言感情是必要的。

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任何以语言感情为借口,迎合受众低级趣味的传播行为。这不但是对大众传媒行业社会功能自律的侵蚀,也是对标准语和方言的双重伤害。■

注释

①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11页.

②张小平、郑旭、何佳,明星引爆传媒,华夏出版社,2005,1,35页.

③刘燕,方言电视节目现象的传播学解读,传播与受众,2005年第10期.

④周星,大众文化时代的电视症候——2000电视传媒时潮现状分析三题

关于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建设的思考 篇7

1 我国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络在各大城市已完全覆盖,目前正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乡镇发展,这是广播电视行业现阶段的重点工作。和城市广播电视建设相比,乡镇广播电视的入户率和普及率仍然与前者保持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乡镇基层群众热切期盼政府有关部门能将广播电视建设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条件较差的乡镇地区,进一步缩小乡镇广播电视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虽然,在我国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建设中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乡镇广播电视作为基层群众的文化服务新生力量,理应在管理方面强化广播电视建设工作。但是,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乡镇的广播电视工作在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混乱、职责不明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在思想认识上,乡镇广播电视的工作机构将工作中出现的责任推诿给上级的广播电视局,对具体广播电视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认识;在管理环节上,乡镇广播电视管理工作浮于表面,没有强有力的配套管理措施。

此外,面对媒体竞争的加剧,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使得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份额、地位作用逐步削弱,乡镇基层群众更愿意采用那些通信较为快捷、操作使用起来更为简单的媒体,广播电视的乡镇市场需求率正被不断地被压缩。

2 改善乡镇广播电视建设的对策

2.1 积极探索广播电视发展新思路,完善各项服务技术:媒介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广播电视媒体不能更好的满足乡镇基层群众的需求,乡镇广播电视的建设首先要以实质性的内容发展为主,增大有线广播的接入率,在保留传统广播内容的时效性和宣传性的同时下,逐渐向“窄播”发展,即做到更加深入到乡镇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贴近实际,多反映他们在日常生产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而电视媒体方面,其面临的竞争更大,全新的数字电视进入乡镇市场,人们对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以家庭数字影院技术为代表的高清节目更能让受众感受现代电视媒体的魅力。此外,互联网业务的开发应用也很重要,乡镇政府服务机构发布的信息越来越多,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都集中在互联网络上,乡镇基层群众要想完全利用这些网络资源信息,需要有关部门建立网络通信基础系统,因此,建立起服务群众的联网系统将是广播电视媒体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2.2 强化管理工作的积极配合,建立高素质队伍: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建设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一旦内部运营机制管理不善,必然会损害到基层群众的利益,不利于和谐社会在乡镇的发展及精神文明的传播。因此,面对乡镇广播电视建设中的管理问题,广播电视部门内部必须建立系统的管理机制,从部门到具体岗位,明确目标职责。同时,要保证管理制度的实施,建立高素质的广播电视建设管理队伍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员务必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精神,做到联系实际,贴近群众。

3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广播电视文化部门对乡镇广播电视建设的日益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节目深受农民的喜爱。这一方面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也能从观念上扭转农民的传统思想,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苏昂欠.基层平面媒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以青海省《西海农民报》为例[J].今日科苑,2009(10).

[2]许涛,赵春华.办好欠发达县级广播电视推进新农村建设[J].中国西部科技,2009(24).

[3]乔晓琴.浅谈贫困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与发展[J].科技信息,2009(13).

电视节目文化思考 篇8

关键词:真人秀,草根,草根文化,冷思考

尽管对于“草根文化”的赞誉声不断, 但缺乏整合而有序的引导与管理, “草根文化”也受到了当下许多学者和业内人士的抨击。据统计, 目前, 活跃在各大卫视及地方台的选秀节目不下30个, 由于雷同、高仿等因素, 观众已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除此之外, 节目内容空洞、苍白、劣质, 选手和主持人言辞行为不当, 都易给青少年容易造成不良的价值取向问题等等, 这种问题的暴露不禁让我们感到担忧。

1“草根文化”引发的思考

1.1“草根文化”引发低俗化倾向

“文化在满足人类的需求当中, 又创造了新的文化, 这就是文化最大的创造力和人类进步的关键。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与这个民族的生存需求分不开。而个人意识即是由该文化所养成的嗜好”[1]真人秀电视节目, 应该去挖掘展示思想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这才是此类节目的生命, 如果缺乏本土特色的文化内涵, 一味地去利用低俗化去吸引观众的眼球, 就失去了支撑它的核心, 这种电视节目顶多只剩下一副外在躯壳, 无论其何等绚烂, 内囊却是空洞无物。

如某省台的一档舞蹈类节目中, 参赛选手互相点评时, 突然冒出一句:刚才和女舞伴的一个动作有点像“床上动作”。或许他们的本意只是想调侃一把, 但因功力不济而弄巧成拙。虽然这只是一档娱乐节目录制时的小插曲, 但如此不雅的即兴发挥, 也再次验证了人们的一种担忧:低俗化现象正在荧屏娱乐节目中蔓延。

1.2“草根文化”引发模仿抄袭之风

“草根文化”兴起, 选秀型真人秀节目逐渐成为热点, 《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舞出我人生》、《中国达人秀》等一批电视真人秀节目, 迅速地活跃在电视荧幕前, 然而缺乏整合而有些过于茂盛的生长, 其他一些选秀型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荧屏上, 他们内容与形式上都十分相似, 缺乏创新, 恶意模仿与相互克隆, 刮起了一股抄袭之风。

目前, 电视真人秀娱乐节目存在的一个致命硬伤, 那就是普遍缺乏创造力, 一些电视台模仿其他台的节目模式, 几乎原版“克隆”, 大兴抄袭之风, 鲜有自己的创新模式, 这样久而久之, 创造能力逐渐丧失, 节目也就慢慢地走向恶性循环。

俗话说, 江北为枳, 江南为橘, “整体并非仅是其所有的部分的总和, 而是那些部分的独特的排列和内在关系, 从而产生了一种新实体的结果”。[2]本尼迪克特的这句话是中国真人秀节目的最好注脚。真人秀节目需要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 努力地找到这种新的实体, 引进、借鉴并没有错, 我们应该要结合自身特点, 想想如何做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节目模式, 这才是我们媒体人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1.3“草根文化”引发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现错位

平民选秀类娱乐节目, 其主旨是让草根平民实现明星梦想, 张扬一种“全民快乐”的感觉。可是节目所传达的信息却无形中让人感知到:成功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可以瞬间成功, 选秀节目便可让你“一夜成名”, 同样也可以让你“一夜暴富”。草根平民为什么要成名?因为一直以来备受争议但却是非常现实的东西——钱和虚荣心!草根平民们很想像明星一样能够在光鲜靓丽的舞台上尽情的展示自己, 拥有万人的追捧和崇拜, 获取丰厚的金钱回报。由于节目过度的宣扬, 孩子们开始变的越来越浮躁, 经常会产生一种不劳而获的幻想, 他们忽视了成功的背后却隐藏着艰辛的汗水与努力。媒体不能一味只认收视率, 追求丰厚的利润, 更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 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 反映时代精神和生活本质, 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社会问题。

2“草根文化”引发病症的解决办法

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专家尼尔·波兹曼 (Nell, Postman) 说, “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3]虽然目前许多真人秀节目缺乏新意, 还处在模仿、探索阶段, 但它的娱乐、减压功能是不可小觑的, 当然这也是其他节目无法替代的。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如何创新创优, 如何走出困境, 这一直是我们媒体人亟待去解决的问题。

2.1 正确理解“草根文化”, 挖掘其本质内涵

电视真人秀节目要致力于挖掘展示思想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要坚持中国梦主题, 体现时代精神, 提高娱乐传播的文化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关注普通群众, 只有那些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的内容, 才是最具生命力的节目。中央电视台《舞出我人生》就紧贴“公益、励志”主题, 深入挖掘节目内容, 倡导主流价值观, 积极传播正能量。草根舞者们经历各有曲折, 职业各有不同, 但因为梦想, 他们走在了同一个舞台上, 他们用舞蹈诉说自己的心路历程。廖智, 一个从死人堆人爬出来的生命舞者。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夺走了她的婆婆、女儿, 还有那演绎生命的双腿。她并没有被命运所打败, 装上假肢, 重新振作, 又再次站上了梦想的舞台。廖智说:“在舞台上再次起舞, 是对生命的又一次证明, 我正站在梦想的征途上。”此外, 节目还创立了“红舞鞋艺术教育基金”, 让更多的贫困孩子能够走上梦想的舞台。节目就是想通过这些点滴来传播正能量, 让我们感受草根舞者的舞姿与情怀, 每一点都直击观众心灵。

2.2 平衡“草根文化”与“高雅文化”

假如粗粗分类, 可以把文化分成两类:草根文化和高雅文化。草根文化是大众喜闻乐见, 简单易懂的东西, 比如通俗歌曲相声小品。高雅文化单就字面上看, 是指高尚雅趣的文化, “高”也可以指“曲高”, 自然“和寡”, “雅”者高尚美好也颇为脱俗。粗粗说来, 油画、芭蕾、交响乐都可以并入高雅文化的范畴。此类文化形式往往和普罗大众有一定的距离。

“草根文化”相对“高雅文化”而言, 它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更加贴近生活, 充满生机。“草根文化”来源于民间, 丰富而又充满活力, 这里面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 对此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我们必须平衡好“草根文化”与“高雅文化”, 两者都不能过分地张扬,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真人秀节目的品位与内涵。如东方卫视《舞林大会》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舞林大会》把高不可攀的明星还原成一个个普通的平民, 像草根一样在电视观众面前拼命地秀起来, 而秀的项目确是草根平民们所不熟知的高雅的国标舞, 它巧妙地把两者结合起来, 让草根平民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无形中渐渐懂得欣赏国标, 渐渐开始喜欢国标, 甚至有人开始要学国标了。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好的提升了节目的品位和内涵, 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草根文化”越来越受重视, 是社会民主进程的重要内容, 也提示了大众传播媒介的从业者, 不能只把目光放在精英阶层上, 要更多的关注草根平民们;同时我们又不能忽略高雅文化, 应适时地提升节目品位和内涵。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实现传播的目的, 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2.3 建立健康和谐的“绿色秀场”

建立健康和谐的“绿色秀场”, 关键在于怎样调整娱乐和社会价值的关系。真人秀节目应该摒弃“低俗化”、“炫富”、“靠明星博收视”等的错误认识, 不要过度明星化和娱乐化, 而应该深入挖掘节目中的真善美, 通过节目环节规则、情境故事、人物言行等方式, 在娱乐中把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给观众, 起到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重要作用。相较前几年, 当下的“草根文化”让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积极态势:央视的《舞出我人生》以真实为内核, 以大爱为情怀, 积极传播正能量;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坚守音乐品质和品格, 还原高度真实的音乐魅力;《名师高徒》的设置让草根平民们知道了明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些, 都让人可以乐观地预见到“草根文化”的美好未来。

3结束语

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电视媒介, 它不仅要传播正能量, 正确引导娱乐大众, 而且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以及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使节目朝着健康积极, 趣味盎然, 生动活泼的方向发展, 调整好娱乐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 为观众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绿色秀场”。

参考文献

[1]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91.

[2]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 1988:48.

电视节目文化思考 篇9

说到这里, 似乎说到了我们今天要关注的重点:广播节目中的话题类参与性节目。

A大众话题的理性关照是市民的需求。

现代广播的播出形式让这种有关于大众话题的讨论更多了许多种参与和交流的方式, 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这就是如何避免广播谈话节目中的庸俗和浅陋。因为, 当我们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时;我们就会感到所谓的大众文化的具体的含义, 是指涉及到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间的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因为最能体现百姓意识和对这个社会产生影响的还是大众眼光, 普通百姓的伦理价值观, 因为决定社会走向的最终还是这种通俗文化, 故名为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就是心跳, 它更能反映老百姓的心跳。拨动老百姓的心弦的就是一种共同的伦理价值观和艺术趣味。但从整体上说主流文化所反映的意识形态又是一种无主题变奏, 它要反映社会各种人的心声, 各种理想的冲突以及各种不同的利益、目的的关系。因此, 从整体上看, 大众文化呈现一种纷乱的湍流。

广播电台的谈话节目到目前己经走过了若干个年头, 同时广播节的热线直播方式在经过了这些年的磨合之后, 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它的生命力究竟还有多少?

话题节目就其本身来讲形式已经不是一种唯一的方式了, 它应该也必须在找到了自己的最好的表达方式的同时, 还必须不断地创新, 而做到这一点, 首先需要的是给节目号号脉。在我们已经完成了节目的定位之后, 随之而来的就是确立这档节目理性层面的文化涵量。因为作为大众传媒的广播, 它在热线节目中所体现和保留的特色, 已不是单纯的单向的你播我听的方式, 它更多的是通过百姓的参与来沟通和了解整个社会, 然后通过节目的制作播出, 来达到或者实现节目所应具有的作用。因此更注重和挖掘节目的内涵与理性色彩, 而不是在每次作完节目之后, 仅是一个节目时段的完成, 而没有思想和文化的底蕴的支撑。

作为广播谈话节目它所依托的谈话主题的设定是这个节目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也就是作为节目制作人的修养水平和知识涵盖面有多广是十分重要的。有时我们对一些节目不满意, 除了节目本身的制作水平外, 更主要的是节目的思想性难以得以体现。因为, 我们的节目的”俗”不是目的, 只是一种接受的形式。”雅”才是我们力求要达到的目标。而且在所有的节目中, 深刻不光是指的大题材的东西, 生活类的话题未必是肤浅的。深刻的道理往往就是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例中存在的。

B谈话节目的俗入与雅出。

广播谈话节目的”俗”与”雅”, 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对于流行音乐的一种认识。它所说的”俗”是一种表达的方法, 是按照广播的表达方式所体现出的容易走进对方的心灵并能够被受众接受的一种节目定位思想。当然, 它更多的是属于表达的方式和处理的技巧。也可以说是对它的受众群体接受程度的一种认定, 但是, 它决不能粗俗。决不能用低级趣味来迎合一些听众的不健康的心理。因为粗俗的东西, 应该是和我们的节目绝缘的, 节目本身的喜闻乐见, 不是肤浅.更不能随意的宣泄。”俗”, 更多的阐述为一种切入方式。因为, 它的入题角度越是浅显, 也越让人感到兴趣, 从而实现易于群众参与。

同时, 一档好的节目, 还应有”雅”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也就是一种交流和谈话的技巧。从而将”俗”的命题升华为思想层面的撞击。

在很多的时候, 谈话类节目看似是主持人和听众的交流, 实际上通过节目播出早就超出了两人对话本身。倾听者是成千上万的, 如果你不讲求表达的方式, 不精心的选择字眼的话, 你好象是在私下里的谈话一样。那么就无法达到一种雅的境界;如果主持人没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足够的知识储备, 将无法达到雅的境界。

电视节目文化思考 篇10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的意义与价值

1.1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信息化的浪潮中, 在现代科技文明、欧美思想文化、工业化大生产的冲击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 甚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濒危状况, 如不及时抢救, 即将消失。如以纪录片《汉调桄桄》为例, 鲜有人知道或听过桄桄戏, 年轻一代几乎无人知道这一传统戏剧艺术。由此可见,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 而纪录片以影像纪实方式将许多珍贵的非遗资料及时记录下来, 并通过相关渠道传播使其被社会大众所知晓,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作出贡献。

1.2 视听结合教育影响社会大众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以视听结合的方式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美好的艺术享受, 以纪录片《留住手艺——妙手扎作黎家狮》为例, 黎家狮扎作的精湛技艺和舞狮背后的文化给人留下深刻记忆;再以纪录片《乔杖子剪纸》为例, 剪纸人精细流畅的刀工及剪纸中积淀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感情让人难以忘怀。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把中国辽阔地域上的万千种文化积淀和民俗特色以影像的方式还原在荧幕上, 与文字和图片记载相比, 显得更加具体、真实、生动, 对大众的教育功能与影响力较为显著, 从而有助于提高大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意识。

1.3 传播非遗促进世界文化融合

在欧美文化冲击的浪潮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可以起到传播我国民族文化的作用, 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积淀和底蕴, 有利于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 有利于中国文化被世界接受和认同。如以《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为例, 通过美食文化让外国友人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样,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广泛传播,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等将会逐渐被世界了解和接受。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的现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的今天, 对其保护和传承显得愈发重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 用某种形式将其记载下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而将其广泛传播开来, 使得更多人对其深入了解乃至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才是最为重要的一件大事。很多民间传统手工艺大多依靠老一辈艺人在支撑, 难以赢得年轻一代的传承。通过电视纪录片形式, 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使其得以广泛传播, 并使之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近年来, 纪录片栏目化、频道化设置, 使得我国纪录片在创作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也得到了足够重视, 如央视2006年推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系列纪录片以及近年来推出的《非遗中国》系列纪录片, 皆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进行创作的纪录片。同时,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比重也日益增加, 从《话说长江》到《留住手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单一的长江沿岸城市的某一城市特征到成为整部纪录片表现的主体, 越来越多的媒体认识到了纪录片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与趋势。

3 结合《郝氏泥塑》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

3.1 重视同被采访者进行沟通与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的基础工作和重要任务就是解说词的写作, 在翻阅书刊、查找网络和寻访专业人士的基础上, 与被采访者沟通交流便非常重要。如在电视纪录片《郝氏泥塑》创作中, 我们走访了郝氏泥塑的传承人郝钧老师。征得其拍摄许可, 在同其交流过程中, 郝钧老师从专业角度, 热心地在解说词写作和拍摄方面, 给我们提出了诸多建议。在为展示人像捏制技法时, 告诉我们要抓住人像即将形成神韵的几个关键步骤, 而这些步骤正是这一套技法的精髓。由此可见, 重视同被采访者进行沟通与交流, 可为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3.2 拍摄过程中准确捕捉细节与时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 要注重把握好细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所记录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它的存在、发生和发展始终依照着原有的规律进行, 不会受到记录者的影响。所以在拍摄过程中, 为了捕捉到有价值的画面, 通常需要始终保持开机状态, 等待很长时间。如果等到关键镜头出现时才急忙开机, 常常会措手不及, 错过了最佳拍摄时机。如在纪录片《郝氏泥塑》的拍摄期间, 为能拍摄到关键的一些细节画面, 在开始正式的泥塑捏制前, 我们就开始拍摄郝钧老师为使黄泥达到适当的硬度和湿度, 而反复进行搓、印、摔、拉的细节画面。在拍摄其进行人像捏制过程时, 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拍摄其捏制泥塑的过程。

此外, 除了拍摄纪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细节镜头外, 空镜头的拍摄也很有必要。空镜头, 是指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的镜头。其实空镜头并不是与纪录片内容毫无联系的, 它可以具有多种表现功能与艺术价值。当对纪录对象的介绍结束后, 运用“摇”的手法, 将镜头接入空镜头画面, 常常能营造出富有抒情性和意境感的氛围, 意蕴深远, 令人回味。在《郝氏泥塑》中, 当提到“耕闲斋”和郝氏泥塑原材料的来源地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时候, 我们切入相应的空镜头, 来展现纪录片的大环境。

3.3 抓取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同期声采访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来说, 并不是单纯地客观记录下它们的制作工艺, 展现它们的价值就可以了, 往往还需要借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相关方面的知情者的讲述, 来丰富纪录片的内容, 使之血肉丰满。如果纪录片中只有镜头语言就会显得单调空泛, 如能在其中适当加入同期声采访, 便会使得纪录片更吸引人, 也更富有感染力。“每一部纪录片不可能只反映正在发生的人和事, 它或多或少地要涉及到这些人和事的历史与背景。这样, 对这些回忆性内容采用访谈的方式加以反映, 不仅可以避免电视镜头的不足, 而且可以增加这些内容的真实性与可信性。”

在纪录片《郝氏泥塑》的创作过程中, 有很多关键的镜头无法用摄像机拍摄, 但这些内容在纪录片的讲述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如郝钧老师在一次中国水墨画的泼墨写意中, 灵感迸发, 立即跑回工作室开始了泥塑创作, 于是产生了郝氏泥塑的第四阶段——写意泥塑的创作。在其系列组塑作品《楚汉风云》的前期研究阶段, 郝钧仔细研读了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 历时几个月, 后期又用时两个月对其该系列中的四十多件作品进行打磨。这些已经发生的事实, 在客观环境不允许的情况下, 难以用情景再现的方法进行呈现。为此, 运用同期声采访, 通过当事人之口叙述, 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 在纪录片《郝氏泥塑》创作中, 对宿迁文艺家协会主席程芳银教授的采访, 也从侧面向观众展示和说明了郝氏泥塑的独特魅力所在。

3.4 撰写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解说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解说包括两类:配音解说和文字解说。纪录片解说避免了纪录片视觉影像的单一性, 从听觉角度配合纪录片画面, 能使受众更充分地理解纪录片所要表达的内涵。可以说, 解说词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相当重要, 尤其在为观众介绍并不熟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 更要以生动详实的解说配合镜头, 帮助观众理解画面内容。同时, 将解说穿插在整部纪录片中, 也能起到承前启后, 串起全片的作用。

纪录片解说词主体部分的写作往往与纪录片的内容、风格、样式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关联, 所以主体部分的写作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或要求。有的纪录片以记录事件为主, 用事件之中的情节来吸引观众;有的纪录片是介绍自然风光的, 是以画面为主、解说为辅的, 此时解说词也是起着表现作用的;有的纪录片是具有较强的政论或哲学色彩的, 此时主体部分的解说词应该用简单的叙事以便留给观众深思的时间。

解说并不是平铺直叙, 不仅仅是将纪录片所要表达的观点告诉观众, 更是要让观众通过镜头语言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纪录片的价值。纪录片解说既要丰富详实, 充分解释画面, 又要讲究“留白”, 给观众留出空间, 用心品读画面内容。同时, 纪录片的解说也成为提升纪录片观赏性的一种手段。纪录片解说为了配合画面, 通常较分散, 不连贯, 有时提前, 有时后撤, 但不失整体感。它与广播新闻播音相比, 用音低、力度弱、语言更自如、用气也更灵活;与电视新闻配音相比, 更富有艺术性。

3.5 客观体现出非遗纪录片内在价值

作为一部成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 要适当进行一些人为的控制, 使其能够充分体现出纪录片的内在价值。这其中包含素材的取舍、镜头的捕捉、后期的剪辑等。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很好地传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旨, 拓展纪录片的纵深度, 丰富其内在价值。如在纪录片《郝氏泥塑》创作时, 我们对之进行了适当的人为控制:力求在拍摄过程和后期剪辑过程中, 只呈现其最精华的部分, 省略可能对于观众来说略显枯燥的内容, 诸如在拍摄郝钧捏制泥塑小猪时, 只展示那一捏、一按、一挤、一压中最关键的步骤, 而省略了整体成型和后期修饰的过程, 正是这几个步骤, 使得一头栩栩如生的小猪跃然眼前;为观众留下一些需要进一步探寻的内容, 使之为继续探索下去的欲望, 因而, 择优而现, 使观众意犹未尽, 也是我们在这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中使用的一种手法;在这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拍摄中, 基于传承者对技法和工艺上保密要求, 我们从技术手段上限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郝氏泥塑技艺在片中过多的呈现, 但我们力求最大限度地客观体现出这部纪录片的内在价值。

4 非遗纪录片创作存在问题及相关思考

4.1 非遗纪录片创作存在的问题

4.1.1 易陷误区导致纪录片真实度不够

纪录片最大的特征便是其纪实性, 即“真”。众所皆知, 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原则。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真”很难保证, 其创作者认为, 纯客观、绝对真实的记录是不存在的, 纪录片所反映的真实只是创作主体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 纪录片记录的东西永远只是影像的真实, 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 纪录片的拍摄只是主体赋予客体的一种认识, 并不仅仅是客体本身的一种存在状态。因而, 随着现如今非遗纪录片的不断发展, 他们往往会在创作中陷入一些误区, 如急功近利, 重栏目轻纪录片的现象, 致使纪录片质量严重下滑。再如, 由于一些人为的虚构和摆布, 以至于纪录片钻入唯美主义的死胡同, 成为了“美”的代言。有的拍摄者为了追求纪实风格而去盲目的纪实, 以至于走进了自然主义的误区。最后,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会受到文化传统或民俗习惯的限制, 有时无法进行真实直接的纪录, 从而容易陷入误区而导致纪录片真实度不够。

4.1.2 易受限制导致纪录片立体感缺乏

由于时间、空间与技术限制, 不能全方位地纪录拍摄对象, 这就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呈现不够立体, 呈现的对象可能只局限在某一时间或某一空间的某一部分或只能呈现其某一角度。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感受外界真实的世界大多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两种感官来完成的, 因此, 在纪录片中除了画面之外, 声音等诸多元素也必不可少, 声音与画面的协调配合才能带给观众时空的立体感。另外, 纪录片相对于各种故事片来说没有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 画面构图、布景的美感也相对较弱,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声音元素在提高纪录片的生动性上有着更显著的作用。如以获艾美奖最佳纪录片的《归途列车》为例, 该片开始就出现了大波的回家人潮, 嘈杂的人声, 匆匆的脚步声, 列车出发的轰鸣声, 这些都是同期声, 真实的声音让我们在一开始就真切地感受到春节回家的震撼场面, 把观众迅速带入到了真实的春运氛围中。而我们在创作过程中, 因受各方面条件限制, 没有能够及时纪录到这些富有空间感和立体感的元素, 往往会致使纪录片立体感缺乏。

4.1.3 专业性太强导致纪录片亲和力较低

纪实是记录真实的手段, 而真正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是其内容的可信度, 创作者不仅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纪录片的真实, 也使其内容更易于被人们接受, 通常说的喜闻乐见、富有亲和力, 才是一部纪录片制作成功的标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来说, 其受众的范围并不宽泛, 接受理解其内容对于受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并不像《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美食类纪录片受众广泛, 贴近生活, 易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在全民娱乐的文化大氛围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这种偏向文化传播类的纪录片很难获得广泛的受众。纪录片实际上是对生活的一种转译, 为此, 创作者们要着力从亲和力等方面下功夫, 切实把他们对生活的解读告诉观众, 从而实现创作者和观众主观感受的亲密沟通。

4.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相关思考

4.2.1 镜头语言与人物个性统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首先要基于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充分了解之上, 出于对所纪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负责, 应尽量保证讲述的真实性, 还事物本来面貌。只有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 才能为当代人及子孙后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提供帮助。另外, 要抛弃“真”与“美”不能兼顾的旧观念, 将镜头语言的美与人物个性的美结合起来, 给观众带来自然真实的感受。

4.2.2 客观全面与细节表现并重

由于科技条件的限制, 创作者要以全面、整体的眼光看待所表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不能忽视对人物的刻画和对细节的表现。例如在表现郝氏泥塑时, 除了对泥塑捏制过程和手法的表现外, 我们对原料的采集、泥塑的特色与历史、补访者的心路历程等都有所涉及。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它所处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 是无法抛开时代及环境而独立存在的。

4.2.3 专业水平与朴实表现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解说词写作和镜头语言应避免生硬晦涩, 要用普通受众能够理解的朴实语言叙述, 避免出现卖弄学识的怪像, 这就要求创作者具备更高的专业水准和艺术追求。如以《雕塑家刘焕章》为例, 这部纪录片在播出时曾在电视界引起震惊, 是早期人物纪录片的巅峰之作。此片采用了报告文学体, 画面自然朴实, 解说词平易亲切类似于拉家常, 贯穿全片始终的咚咚作响的凿刻声使结构更加紧凑完整, 以解说词和后期配音技术塑造了一位形象丰满的中年艺术家形象。

4.2.4 严谨务实与主观意识结合

纪录片的创作不同于电影的创作, 其艺术性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 要求创作者对所记录的对象有客观全面深刻的认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在岁月的淘洗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其轮廓逐渐模糊, 目前仅依靠少量的实物形式或以少数人为载体进行传承。这就要求创作者拥有严谨负责的创作态度, 在充分调查了解后再进行创作, 所有具有艺术性的再创造都不能偏离真实客观的轨道。

5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精湛的技艺, 独特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涵和具有历史参考价值的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全部的文化积淀之所在,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尊和自信的精神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 纪录片拍摄的目的不再是传统的“记录一种行将消亡的文化”, 而是更加关注它的“活态”保护, 而“活态”保护则离不开有效的传播, 都要不断探索使用更好的传播手段、传播模式, 以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因此, 借助电视纪录片这一有效形式, 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 如文物、典籍;又有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包括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在现代文明的进程里,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渐行渐远, 慢慢淡出了现代人的记忆。面临濒危状况, 如不抢救, 即将消失。针对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非常严峻的实际, 该文通过展开相关研究, 并运用媒体技术手段实际拍摄制作了纪录片, 以期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纪录片,创作研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张振东.电视纪录片如何运用访谈及处理画面[J].新闻知识, 2000 (2) :38—39.

[2]张金华.对影视教育的现状考量与创新建议[J].电影评介, 2009 (16) :68-69.

方言类电视节目发展对策的思考 篇11

但是目前很多方言类电视节目缺乏创新,我国的方言类电视节目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电视节目的发展过程中,传者和受者之间是互赢的,因此带来了巨大商机,然而正是商业利益的驱使,各方电视台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行毫无创意的模仿,一味的跟风,有的甚至只是同台其他新闻节目的方言化,没有一点的创新,一味的追求商业利益,忽视了观众的审美疲劳。从内容上讲,首先是信息量不够大,报道范围窄,其次是时效性较差,再者是娱乐性不够强,而且,很多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不顾节目的质量,走向庸俗。

“改不一定生,但不改一定会死。”清华大学教授陆地认为。这也是目前摆在方言电视栏目面前的“华山之径”。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任何节目形态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方言类电视节目也是一样,只有推陈出新,才能找到适合方言类电视节目发展的机遇。

一、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

方言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方言能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有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很多方言对他乡人的情感上能产生极大的娱乐色彩。方言电视栏目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也是对受众要求的满足。方言类电视节目在目前的环境下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节目种类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节目的制作需要在充分调查群众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精心策划,准确做出节目定位,做出方言类节目特有的风格。

首先,方言类电视节目主要是侧重于本地域信息的收集和报道。这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量,所以,很多时候一条消息或一个节目在一个电视台重复播出,信息量的大小通常是考验节目好坏的标准之一,更能体现单位的制作能力,增加信息量也成为增加节目内容的一种渠道,当然,增加信息量要做到精益求精。

其次,网络媒体的加入,更让方言类电视栏目陷入困境,这种现实在提醒制作单位要把时效性作为吸引观众的重要法宝。

第三,包装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电视节目、栏目、频道成熟稳定的一个标志。方言类电视节目包装能突出自己的节目的个性特征和特点,也能突出本地域的风情,这主要包括形象标志,颜色,声音。方言类电视节目需要使自己的包装别具一格,才能更好的发展。

二、提高节目质量,树立品牌意识

方言类电视节目不能把焦点过多地放在方言魅力本身,而是应该不断探索,多方面拓展其表现能力和创新的兴奋点。方言类电视节目作为主要在本地播放的节目,应该重视弘扬地域文化,教育民众,为本地观众服务,而对于一些庸俗,过分娱乐化的题材应予舍弃。浙江卫视的《老娘舅》栏目经常用一些小事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比如通过两夫妻离婚以及离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婚姻的问题。这类话题给了人们一些重要的警示和忠告,在教育人们的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

品牌意识是指在消费者记忆系统中品牌元素与产品类别等与购买决策有关信息的双向联系强度。在现代经济中,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品牌意识为企业制定品牌战略,铸就品牌提供了稳健的理性基础,它是现代竞争经济中引领企业制胜的战略性意识。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立足之本就是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以提高品牌价值,才能稳定自己的收视群体,从节目名称,片头宣传语,主持人等方面建立节目的品牌识别体系。就拿《老娘舅》来说,他在浙江地区是一个喜欢替别人解决问题,喜欢解决矛盾,以构建和谐为主要目的。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面对利益的诱惑而产生的矛盾层出不穷,《老娘舅》节目就是针对这类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节目的主持人多是五十多岁的老年人,在人们的心中具有一定的威信,这些因素极大的提升了节目的品牌价值,让观众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记住了这些形象,产生深层的认知效应。

三、方言类电视节目在发展过程中要尽量注重推广普通话

随着各地人才流动的日趋频繁,人口不断的融合,普及普通话成为了一个重要使命,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很多人还不能听懂普通话,如果在方言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利用方言主持节目的同时,融入普通话,夹杂一定数量的普通话也是一种解决普通话盲的一个重要方式,这样既能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在娱乐的同时,让受众也能够学习。另外,当不同地域文化的人在一起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可以通过彼此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尤其是在偏远的山区,由于条件的不允许,他们较少与外界接触,电视节目对他们来说成为了一种与外界联通的重要工具,方言电视栏目在普及普通话的过程中就能发挥极大作用。对地方电视台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夹杂一定数量的普通话能突出方言类节目的重要性,当然节目的首要目标还是要符合受众的要求。

方言类电视节目在制作字幕的时候,给方言节目配上同声的普通话字幕,然后再另起一行配上符合方言意思的标准的普通话字幕。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样做并不会削弱其特色,相反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推广了普通话,二是使外来受众在接触方言甚至是在学方言的同时理解方言的意思,得到与本方言受众同样的乐趣。

四、增加专门的方言频道

今天的电视频道不断增加,很多地方电视台都有专门的方言频道,这样既能满足人们对方言类电视节目的收看,也能有更多的选择。泉州电视台闽南语的开播则开了专门的方言频道的先河。在2009年2月17日在上海大学海派文化中心举行的“海派文化和上海方言”研讨会上,上海市文学会副会长胡范铸建议在上海开设一个全国方言频道。我们相信,明天的方言频道会更加精彩。

五、国家出台政令对电视台进行管理

我国是中央、省、市、各级电视台在城市交叉覆盖的电视体制,增加了各地方电视台的生存压力,为了打破这种格局,一些电视台都在节目的个性化、本土化、分众化方面努力,但是,各电视台在打破这种困局的过程中,片面的追求利益,所以,出台相应的法律也是方言类电视节目正常运行的保障,可以抵制“滥”播,抑制“低俗”。同时也可以保障好的方言类电视节目的正常发展和运行。

面对口味日益挑剔的观众,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文化水品,不同的收视习惯等,方言类电视节目需要不断的从语言、民居、生活方式、生活状态、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进、提升,不断在实践探索中发现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才能使这一节目形态能够被更多的人认可,被更多的人接受,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

方言逐步与大众传媒结合起来,从方言影视剧到方言栏目剧,再到如今的方言新闻,方言成为了电视传媒的一重大角色。方言类节目在目前的环境下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节目种类也在不断的更新。同时在方言的应用上也应该以精取胜,在充分调查群众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准确运用,做出方言类节目特有的风格,使方言类节目永葆青春。

[1]孙保国.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 [J].新华出版社,2007,1:第一版.

[2]杨柳.方言电视栏目的现状与发展中[J].《新闻爱好者》,2010,第17期.

[3]滕明,黄蓉.电视方言新闻节目思考[J].《新闻前哨》,2006,第12期

[4]陈彬.方言类电视节目的优势及前景管窥[J].《新闻世界》,2010,第4期

[5]李德龙.方言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素养[J].《新闻界》2007,第1期

电视节目文化思考 篇12

(1) 电视文化对现实的简化或歪曲误导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电视文化由于与商业利润越来越唇齿相依, 有时, 不可避免地要用媚俗的方来换取大众的青睐, 电视节目哗众取宠、收视率至上的观念往往导致一种“伪真实性”, 从而误导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判断。大量的“贵族化”的人物, 奢侈的生活方式, 掩盖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艰苦现实。屏幕上的挥金如土诱发了青少年脱离生活实际的奢华、挥霍的愿望。电视节目中“王子、格格、公子、小姐”吃喝玩乐、无所事事的生活方式, 助长了青少年追求享受、畏惧困难的思想。此外, 一些电视节目往往以性、暴力和权力的交换作为挑起人们消费欲望的诱饵。当青少年吞食这些诱饵的同时, 他们也吞食了一种对世界的歪曲, 往往可能夸大两性关系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夸大在现实中面临暴力威胁的可能性和暴力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很可能在突然遭遇现实挑战时作出错误或者不恰当的反应 (美国不断发生校园枪击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

(2) 电视文化对视听感官的过分依赖, 不利于青少年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由于在电视文化传播过程中图像占绝对主导地位, 因而在看电视的时候主要是右脑兴奋, 而左脑则相对抑制。长期沉溺于电视机前的青少年, 面对直观的、震撼力极强的电视画面, 只是十分被动地呆坐着。这种消极被动的接受方式势必不利于青少年左脑的开发。而且, 电视文化在高收视率的驱使下, 追求通俗性和表面性, 极少有深刻沉重促进映像思维的节目。大量调查显示:越不用动脑筋, 越刺激的内容越容易为观众接受和欣赏。电视剧《还珠格格》、湖南台的《快乐大本营》等娱乐节目获得极高的收视率, 而教育性节目、科普片在青少年中收视率不高就说明了这一点。青少年若长时间地在电视机前消极被动地接受信息, 有可能使头脑本身也变得消极起来, 不喜欢思考也不善于对各种信息作出积极反应。长此下去, 最终势必造成想象力肤浅和思维能力的减退。

(3) 电视文化叙事的模式化和制造的流行文化, 影响青少年的创造性和独立个性。电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一种复制的文化, 它不仅仅是对物质的复制, 也是对精神的复制, 它为人们提供着各种大同小异的、模式化的流行文化, 为大众造就着各色样板, 提供着同一的认识, 供人追逐仿效, 造成现代社会空前的文化趋同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由此受到削弱, 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青少年首当其冲要受到影响。中小学正处于最敏感最容易接受影响的时候, 因而总是从电视中学习到大量在学校教育中没有任何位置的流行文化。从卡通人物到体育明星, 到流行歌星, 是中小学生谈论和崇拜的对象;而各种时髦的装束和电视广告中大肆宣传的各种消费品则成为青少年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他们的独立个性、创造力、自信心、批判精神、现实热情和对人生的独特体验正在消退。面对强大的电视文化, 青少年越来越失去自我控制、自我表现、自我塑造的能力。电视剧《还珠格格》能够在青少年中获得如此高的收视率, 除编剧的成功以外, 电视文化主导的流行文化造成的大规模的相互认同和相互模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种电视信息的影响很可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禁止, 而要主动出击, 发掘电视文化的积极因素, 对学生看电视加以正确热情地引导, 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电视节目熏陶下, 增长语文知识, 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提高审美情趣。

一、有心插柳亦成阴

电视节目是一门综合艺术, 知识五花八门, 形式直观生动, 它形象生动地给人知识、智慧和经验, 陶冶人的情操, 这是单纯文字学习所不能匹敌的。许多学生对一些电视广告词可以倒背如流, 运用时妙手偶得、亦真亦假, 而同学间转述电视内容时口若悬河、绘声绘色。可见, 电视节目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在学生看电视中挖掘淘洗出有利于语文教学的“金子”,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电视文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挑选, 娱乐中学知识。兴趣是学习的起点, 更是学习的动力。既然学生对看电视兴趣盎然, 教师就要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 用品评的心情去想, 逐渐使他们走出迷恋“情节”的怪圈, 学会选择电视节目, 为自己语文能力的提高服务。

二、为记叙作“嫁衣裳”

中学生以练就记叙、描写的功夫为基础, 选入课本中的记叙文又大多是小说和散文, 这与电视剧正好合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昭示人们: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他们在一定的情境即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主动获得的。电视剧为学生学习小说、写作记叙文提供了最优的情境。用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手法塑造人物, 单纯靠知识讲授有时学生无法理解。而让学生置身于电视剧直观的形象前, 人物的喜怒哀乐是通过直接的动作、语言、神态表现出来的, 易于接受, 学得轻松。特别是电视剧擅长的人物“特写”, 更是学生描写人物外貌的样板。电视剧中常通过屏幕画面之外的旁白———“画外音”来补充一些资料或作必要的交代, 这就好比记叙文中的插叙、补叙。画面转换的“蒙太奇”技法正好是学生习作过渡的蓝本, 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地看, 去除了兴趣的盲目性, 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掌握记叙、描写的技巧, 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条条大路通罗马

指导学生挑选电视节目, 诸多内容兼学, 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促进语文教学。语文学科是一门涉及面较宽的人文学科。信息社会中, 新科学、新知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朝人们袭来, 从“三尺讲台”获取信息确实会落伍。读报刊、看电视正好可以弥补此缺憾, 而电视节目以其形式新、容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展示它的“旋转舞台”的优越性, 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收看, 定会使学生获益匪浅。像“动物世界”“全国大中专生辩论赛”“科技博览”“实话实说”等栏目, 学生获取的信息, 接受的熏陶, 无法言述。有的栏目就连解说词也不失为学生仿效的佳品, 在轻松的氛围中, 拓展知识面, 学生“乐学”, 这样比采用“高压政策”和“题海战术”要奏效多了。

变放纵随意为陶冶情操, 娱乐中升华人格。“电视散文”“请您欣赏”等栏目, 具有画面清新、音乐优美、诵读动听、能适时穿插人物的活动等特点, 学生读的是直观、形象、逼真的“教材”, 文字、画面、音乐三管齐下, 既可领略大自然的美妙, 又能体味作品的深邃意境, 怡情养性。即使是一则广告, 其中也不乏生动形象的说明文, 也蕴涵不少说明技巧。

电视音乐欣赏节目, 对学习语文也有很大的帮助。语文教材中与音乐有关的课文约占总数的1/4, 在教学中, 注重将音乐与语文教学相结合, 引导学生健康地欣赏音乐的同时, 也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增强。课文与音乐配对学习, 边读课文边听音乐, 效果确实不错。例如《渔夫的故事》——流行音乐《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电视剧《水浒》主题歌;《最后一课》——《马赛曲》。只要正确引导, 让学生从钟情所谓的“流行歌曲”, 提升到选择“阳春白雪”式的高雅音乐, 净化心灵, 学习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 就会不断提高审美修养, 同时又学习了语文知识。我们何乐而不为?

只要引导得法, “腐朽”也能变为“神奇”, 更何况“看电视”这样健康的活动。为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之树常绿, 教师还是应该对学生乐看电视这一现象多来点正面引导, 少设些禁区, 让“电视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陈明选.论电视文化对青少年精神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 2002 (3) .

上一篇:管网模型下一篇:企业财务安全概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