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级电视台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思考(精选6篇)
关于县级电视台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思考 篇1
关于县级电视台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思考
蔡明恩
摘要:作为“四级办台”中最基层的宣传单位的县级电视台,上面有中央台和省市台的压力,下面有观众越来越挑剔的眼光和口味,周围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在硬件设备和人才资源等方面又处于严重的“弱势”地位。本文以石狮电视台为例,探讨县级电视台如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不断探索创新中提升发展。
关键词:县级台;创新;节目提升;网络整合;资源挖潜。随着广电事业的不断发展,广电业面临自身行业激烈竞争和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多重挤压,县级电视台由于受到条件限制,事实上难以逾越在人员、资金、规模、覆盖范围等各方面的劣势,同时,在节目题材和其他社会资源的借力上,也不处于优势。
陆地先生在其《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一书中说到,有一种是危机作用的主体不仅有足够的克服危机的机能,还能利用危机推动整体向着理想的状态发展,即将危机转化为发展的契机。
县级台虽然在频道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等方面无法与上级电视台“分庭抗礼”,但是它“块头小”,与现实生活、基层群众具有天然的“亲近关系”,而且更容易凸现自身或所在地区的特色,只要利用充分,扬长避短,就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实现新闻节目的本土化,唱好“地方戏”。
从新闻的接近性上来看,群众更多关注的是城市建设和社会的相关话题,以及对表达话语权的需求,而县级台最容易走进群众和受众。
我国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和方言,县级台如果能够抓住这一特点,在新闻内容上就会推陈出新。2007年8月,石狮电视台推出《石狮闽南语新闻》,栏目定位为“诠释石狮文化,传承闽南文化,服务石狮乡亲”,是石狮市第一个专业闽南语栏目,内容涵盖新闻资讯、乡土、娱乐、旅游、经济、曲艺、读报等,以深厚的石狮闽南文化为立足点,致力表现闽南语的特点,体现石狮文化的风格,其“通俗又不庸俗”的内容与风格迅速赢得了群众的欢迎。
其次,处于基层的县级台离人民群众的距离最为接近,能更准确的体会群众的呼声与建议,更能全面的反映出群众的各种利益,可以说,县级台的新闻资源直接、丰富,更容易发现或搜集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更容易做出有吸引力的新闻节目。这就要求走出从中央台、省(市)台等争取受众份额那种“跟风瞎跑”的误区,做到“硬”题材从“软”处着手,角度贴近受众;大题材从“小”处切入,写百姓的身边事,唱好“地方戏”。2009福建新闻奖评比,石狮台选送的消息《石狮农民办两岸民间盛会》获得一等奖。石狮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源远流长,蚶江端午泼水节作为对台关系的重要新闻,长期收到各电视台的关注。2008年端午节举办的这一活动,被国台办列入两岸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因此,石狮这个活动,在“五缘”特色的先行先试中,是一个典型的事件,其题材的价值更为凸显。但是关于它的报道,历来是以报道两岸乡亲如何一起共度佳节的情景。而石狮台在这个节目中,独辟蹊径,从一个热心举办蚶江端午泼水节已有十多年的石狮农民林清阔入手,做的是人物报道。这也是一次把重大
题材进行创新报道的成功先例。
二、聚集注意力资源,搭建强势宣传平台。
可能有人会说,大台人才济济、经济实力雄厚,创新也好,品牌也好,只有他们才能做到,县级电视台谈何容易。笔者认为,县级电视台拥有空间小、成本低、报道及时、覆盖面小、观众集中、群众易于参与、关心、观看并传递身边事等的优势特点。作为受众,无法观看到自身空间里发生的新闻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无法捕捉到自身需要的信息,受众的心理需要就会发生转移。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除了前面所说的要唱好“地方戏”外,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在栏目设置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从石狮台已有的栏目设置来看,应打破当天新闻仅限定在晚上八点首播以及栏目内容单一等格局,实现即时播报与信息量的提升。在形式上多种多样,做到有记者口播、主持人与记者的连线、播音员的播报等等,遇到突发事件,则采用第一时间插播的新闻播报方式。笔者认为,这样的设置在定位上既能体现其内容的包容性,又能充分体现各栏目的突出特色,使之既兼有时政,又贴近民生;既有反映焦点热点,又有百姓普通生活所需;既体现严肃庄重,又不失轻松和谐,以聚集足够的注意力资源,搭建强势宣传平台,打造宣传舆论主阵地。
三、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电视风格,做当地百姓喜欢看的频道。身处基层的县级台,要打造出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电视风格,就必须根据本地的经济文化特色,做当地百姓喜欢看的县级台频道。
(一)主频道仍然以新闻综合频道为主,增加新闻播出频度,实现滚动播出,及时连线插播等等,并更新频道包装。为应对省网络电视台的筹建,笔者认为,县级台应积极扩充人员、培训队伍,增加设备投入,进行入网前的大规模实战训练。
(二)副频道以文体、娱乐、电视剧为主,以转播车、大演播室装修为契机,积极推动文体节目先行、娱乐节目备份、电视剧打底的工作。
1、石狮市体育运动蓬勃发展,武术、游泳、太极拳、散打等等,在全国享有盛名,篮球、足球、羽毛球运动热潮风靡石狮,这都是石狮台充实节目的基础。在具体操作中,还可以通过赛事冠名、赞助、特约播映的形式为转播车充分应用打下基础。
2、石狮市文化底蕴深厚,但因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社团反而有消亡的危险,笔者认为应积极向上申请,筹建石狮艺术团,以艺术团为主导,政府文化基金为经费的主要来源,文体局监督项目运行、电视台提供展播平台的方式,采取定期选拔机制,为入选文化项目提供经费及播出平台,同时由文体管理部门委托艺术团对民间文化团体的排演创作进行项目审查和补助经费的下拨,待项目成熟经公开考评入围的可入选艺术团,享受为期2年的演出及经费待遇。
四、建设新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当今社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科技进步使信息化、数字化成为广播电视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今后要以“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建设可提供高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音频节目、高速数据接入和话音等“三网合一”的“一站式”服务的新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使电视机成为最基本、最便捷的信息终端,既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商务等行业搭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又为农村信息化和“村村通”工程中发挥巨大作用,使宽带信息服务如同水、电等基础消费一样遍及千家万户。
五、面向收视率,建立开放、统一的广告经营平台。
栏目与广告之间的冲突在县级台中也是有目共睹,在历史上石狮台采取的广告投标、部门竞聘的方式使广告收入年递增率达30%,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广告部门为创收,往往对节目质量与创收情况关系无根本认识,造成节目质量好坏与广告投放无关,广告质量好坏与频道形象无关以及为拉广告而各自为政、彼此杀价的恶性格局,笔者认为这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格局将无以应对今后的挑战。因此,建立一个开放、统一的经营平台很有必要,在这个平台上必须有内部各承包节目资源的重新整合,必须有丰富多样的广告品种,必须有统一的营销规则、统一的价格体系,充分利用栏目制片人业务面广的优势,介入广告营销,在栏目实现节目制作播出的同时,促成被宣传单位开展后续广告宣传,形成持续有效的广告效应,避免内部经营资源互相打价格战。其次,广告经营也要围绕“三贴近”,走节目联办、广告类节目与新闻节目、专题节目相互支撑的有效路子,最大限度地提高节目收视率,从而确保县级电视宣传发展的生命力。参考文献:
1、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2、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办公厅,(1993—2002):《广播影视工作重要文献汇编》
3、胡正荣:我国媒介规制变迁的制度困境及其意识形态根源,《媒介的现实与超越——胡正荣自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12月;
4、张弛:《从一个县级电视台的生存现状看我国地方电视媒体体制改革的方向与路径》,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8月;
5、董亦民,章勇:《县级电视台发展对策及当前任务初探》,《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12月;
关于县级电视台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思考 篇2
“群众在哪里, 基层就在哪里;走近群众, 就是走近基层。”这是《人民日报》2011年9月6日在头版发出的呼喊, 县级电视台作为我国广播电视系统中最基层的组成部分, 与群众距离最近, 所以更应以百姓为收视对象, 以平民化的视角, 站在百姓的立场, 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 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 为百姓排忧解难, 体现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这也充分体现了民生新闻的特性。
如何能够在新闻宣传中更贴近百姓, 更好的服务于群众, 一直是基层媒体探讨的课题。只有和群众利益联系度高的报道, 才能真正牵动群众的心, 其辐射面越广, 影响力就越大。越是关注百姓, 报道才能被百姓关注。而热点问题正是百姓所关注的, 群众眼里的热点就应该是媒体追逐的焦点, 这样才能让观众喜看、爱看, 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服务群众作用才能得到最好展示。
一、贴近百姓, 让百姓听得懂、看的清
民生新闻是从百姓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好的民生新闻, 不仅要有内容、有内涵, 更要让观众感到贴心、暖心。政府出台的政策和法规, 与广大人民群众生话息息相关, 是他们迫切需要了解的。有时候这些政策和法规比较宏观、抽象, 甚至比较枯燥, 不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要做好这方面民生新闻的报道, 就要用解读的形式进行报道, 用群众能够看得懂的语言解读政府政策和法规。所谓解读, 实际上就是“翻译”, 也就是“细化”。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件、政策等, 要将其做深做透, 让群众真正了解, 运用到工作和生话中去。县级电视台要让群众准确、及时地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就要紧跟形势, 及时宣传。县经济工作大会闭幕当天, 垦利电视台就播出了本台评论:《共建黄蓝经济示范区和美幸福新垦利》。开设贯彻落实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专栏, 分期解读新政策、新目标, 盘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实惠, 潜移默化的让人民群众了解国家政策, 从而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长远规划。比如我台《垦利新闻》中播出的一条新闻, 我县自2010年11月开通“7512345”县长公开电话一来, 群众可随时拨打电话, 对政府提出求助、咨询、投诉、举报、意见和建议。每个工作日加双休日都有专人值班, 及时解决处理百姓的难事, 急事。县长公开电话是代表县政府受理人民群众批评、意见和建议的服务热线, 是人民群众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 是政府和人民群众沟通的重要平台。对这类事件的及时报道, 提升了民生新闻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使媒体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最终才能提升电视媒体的影响力。
同时, 垦利电视台《关注垦利》《话说黄河口》《民生周
因此, 将电视隐性采访与政府执法部门结合起来, 如配合公安部门暗访违法活动, 配合工商部门暗访造假行为等, 记者的活动就会还原为新闻活动, 而不会陷入到代替政府去执法的困境中去, 还能得到一定的安全保护。
刊》等栏目也调整了播出时间, 利于百姓随时观看反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民生事业发展的电视专题。《走进演播室》是一档访谈栏目, 今年也增加了多期民生访谈节目, 就帮助困难群众、惠民卫生医疗、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就业、环保、社会治安等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部门领导及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
笔者认为, 县级电视媒体只有坚持“三贴近”原则, 真正做好民生新闻、办好民生栏目, 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媒体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引导作用。
二、服务百姓, 替群众说话、为百姓分忧
“民生新闻”其根本在于民生。所谓民生, 广义可以理解为“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 关注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群众、基层的百姓, 很大程度上民生新闻是百姓的扩音器、收音机。扩音器, 我们可以理解为替群众表达他们的心声, 让更多的人关心、关注事情的发展, 从而起到监督和督促的作用, 让处于弱势的基层百姓在舆论的支持下变得更加有力, 从而让人们感恩生活。很简单一个例子:在年初我县一市民购买了某品牌电视机, 在使用了不长时间后便出现了质量问题, 但是, 销售商确一口咬定是人为原因导致电视机出现问题, 所以不予退换, 出于无奈, 本市民拨打了我台民生热线, 在我台《民生周刊》的关注下, 很快问题就得到了解决。而收音机, 就是让百姓通过民生新闻了解身边不为人知的事, 从而更加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地沟油事件。如果没有新闻媒体的报道, 而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告知, 我想当我们倒下的那一天也不会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身体如此脆弱。正是有了民生新闻的关注, 才让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加提高, 让人们吃的、喝的、玩的、用的才更加的透明。
三、弘扬本土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
长期以来, 县级电视台由于对党和政府“喉舌”性质的片面理解, 几乎每天都在大篇幅地报道当地各类工作会议和领导的各种活动, 近几年, 随着电视媒体宣传方式的多元化, 我们作为最基层的县级台, 只有对新闻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使一篇报道或是同一题材报道形成多个亮点, 才可以提升报道的关注度, 更好地发挥民生新闻在弘扬先进文化、服务人民大众、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垦利电视台《话说黄河口》栏目的开办,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地老百姓的视听需求, 近期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创建省级创业型示范城市工作进行了集中报道, 集中反映了政府顺应民意, 关注民生的工作。因此, 要在利用地域文化特色这张牌来推动民生新闻方面下更大功夫, 多做传承发扬地方文化特色的民生新闻。
总之, 县级电视台通过抓好民生新闻的选题报道, 可以提高新闻的关注度, 也可以有效地解决民生新闻的缺位现象, 真正承担起民生责任, 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公正, 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特有的贡献。通过对平凡百姓和普通事件的报道, 完成新闻意义的提升, 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行动参照和价值坐标, 做到真正贴近民生、关注民情。
参考文献:
[1]刘东华.当代电视报道理念与技巧[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2]曾祥敏.电视采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关于县级电视台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思考 篇3
一、培养电视新闻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强化当前电视宣传效益的需要
县级广播电视面向农村,服务农民,所以工作的重心应该立足于农民的需求,但是当前农村生产力落后,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精神生活非常枯燥。所有这些都是广播电视所面临的问题。要想使我们的广播电视真正地深入人心,就必须培养出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新闻队伍。把节目办的生动活泼,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才能有越来越多的观众。但是在我们的广播电视系统内,尤其是县级电视台,还普遍存在采编力量不足和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他们不了解农村实际,又不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这就使得他们的新闻报道表面化、肤浅化。这根本就没办法满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宣传的需要。还有的工作人员进取心不强,导致业务水平、思想水平提高的很慢,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重视。因此,培养广播电视宣传的优秀人才是县级广播电视部门的首要任务。
作为一名基层的新闻工作者要特别注重自己朴素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思想品德,这样才能和农民朋友打成一片。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应该经常性地组织新闻宣传工作者学习党的有关政策,学习新闻工作的业务知识,并定期派相关工作人员外出学习交流。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只有不断地强化职业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才能有效地确保新闻队伍的纯洁。
二、努力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及调查研究能能力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具有独立的新闻采访能力。要能按照组织上的要求,独立的完成采访任务。能把采访问题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完整的就录下来。另外新闻工作者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撰稿能力。能够按照报道的目的,撰写出中心思想明确、层次结构清楚,语言文字精炼贴切的稿件。新闻工作者还必须了解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并实际应用到工作当中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找被采访对象个别谈,可以找三五个人开小会,也可以找十人,二十人开大会。必要时还可以采用电话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的形式。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恪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遵守新闻纪律,恪守职业道德。做一个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三、新闻工作者要注重挖掘新闻点
如何挖掘新闻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养成“全天侯”和“全方位”的职业精神。全天候主要从时间上来说,记者要24小时随时待命,整天出于临战状态。“全方位”是从空间上来讲,记者要随时随地发现与采写新闻。二是要积极抓取新闻线索。能否及时掌握新闻线索是其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抓住新闻线索后还要对其真伪进行鉴定。三是要坚持多问、多想、多听的“三多”策略。培养新闻的敏感性。只有脚踏实地的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才能发掘更多的新闻题材。
四、培养骨干、以少带多,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竞争机制
关于县级电视台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思考 篇4
一、要素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要素市场已逐渐成市场配置资源的直接渠道和基本平台。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金融、劳动力、技术、房产、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已具雏形,为推动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以扩大信贷投入为核心的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健全。目前,全县拥有中国民人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7家金融机构、40多个金融网点,4家保险机构、2家证券市场,初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和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到2003年底,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8.5亿元,净增7个亿,贷款余额达22.9亿元,净增4.3个亿。保险业务已有人寿险、财产险等70多个险种,保费收入8200多万元,综合赔付率为52。
(二)以市场引导就业为主导的劳动力市场得到较快发展。一是就业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到2003底,全县有县级职业介绍机构1家,承担公共职业介绍服务职能的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17家,从事职业介绍的工作人员32人。2000年来,进入县劳动力市场供职的单位980家(次),提供就业岗位1.7万个,进入市场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3.5万人次,全县组织各种现场招聘会32场,进入市场招聘的单位356家(次),介绍成功0.9万人次,成功率33。二是就业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2000年以来,各类职介机构为近5万名求职人员进行了职业咨询与指导。整顿和规范了民办职介市场,清理整顿民办职介机构5家,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2家,查处违法职介案件7起。及时开展了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到目前为止,全县已为19个改制破产企业的1607名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档案托管、社保关系接续的工作,全县累计公共职介机构已托管档案1607份,接续养老保险关系人数2000多人。三是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到2003年底,县财政投入60万元,新建成了一个800平米的县级劳动力市场服务大厅,配备了大型显示屏1个,电脑触摸屏1台,工作电脑7台,内部建成了局域网,并通过宽带接入因特网,可基本实现与全国各地及省市的信息查询。县城13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均已配备了工作电脑,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有了提高。
(三)以科技成果推广利用为中心的技术市场日臻完善。一是科技创新机制初步建立。通过与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上海电机21所、包头稀土研究院等二十多所国内知名大学、研究院所建立了正常的技术合作关系,逐步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制。目前,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一家,民营科技企业12家,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2个,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的产品2个。二是技术市场投入开发体系日臻完善。一方面,政府财政投入不断加强,从2000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拿出90万元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支持企业的创新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企业和农民科技投入逐年递增,2001年以来,共投入了约3875万元,完成技改项目25个。再一方面,科技开发投入加大。近几年来,全县共有约20项在省以上科技部门立项,争取国家、省、市主管部门科技开发资金共1500多万元。三是技术引进推广卓有成效。技术引进成效显著。近几年全县共引进新技术300余项。仅在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医药三大专项领域中平均每年实施了10项技术攻关。科技新产品交易活动较为活跃。近三年来,全县共组织30余个单位参加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参展产品50多项,获得金奖8块,引进洽谈项目80余项,成交额过2亿元。技术推广发展迅速。全县在近几年中推广新技术50余项,新产品40余种,使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2,名、特、优新产品产值率达到工业总产值的35。
植保无人机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 篇5
亿天航调查了解得知,目前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普及度不高,植保无人机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在了解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亿天航总结了几点植保无人机未来发展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1、加强政策和组织科学引导
只有加强政策和组织科学引导,植保无人机才能稳步健康的发展,“农业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航空分会虽然给广大植保无人机厂家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但毕竟只是一个松散型学术联盟组织,无法出台一些具体的政策、法规。政府应挑头成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我国农业植保无人机总体发展路线,避免出现一些重复性低水平的建设,组织科研力量集中攻克如燃料电池、国产发动机等制约农业植保无人机发展的技术瓶颈。2、完善标准和法规
植保无人机属于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范畴,2003 年 5 月 1 日,我国开始施行《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明确规定无人机用于民用业务飞行时,须当作通用航空飞机对待。
官网: http:/// 2013 年出台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 虽然放宽了部分无人机使用限制,但对植保无人机意义不大,植保无人机最小载重也在 5 kg以上,整机质量大于 7 kg。驾驶员仍需纳入行业协会甚至民航局的监管。亿天航植保无人机建议,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规,放宽植保无人机使用限制。
3、加强无人机专用药剂的研究
现在植保无人机所用的药剂,要么是普通植保设备用的普通药剂,使用时只是将药液的浓度调配一下;要么是用有人驾驶的航空植保药剂,极少数药剂公司针对植保无人机喷洒特点研究专用的药剂或相应助剂。
4、应尽快制定相应国家或行业标准
无人机是近几年新生的高科技产品,同时也是高速飞行的航空器。一次事故多会对整机造成巨大损失,有时甚至会威胁地面工作人员的安全。我国目前研制的企业多达几十家,现在无人机一般以企业标准为主进行生产,全国仅有湖南省于2014 年 1 月 3 日公布了首个 《超低空遥控飞行植保机 》 地方生产标准,而全国统一的生产标准、作业规范尚未出台。、喷施工艺有待进一步完善
现有喷洒所用的喷头基本上是扇形喷头或离心喷头,而其喷洒雾滴的均匀性、一致性均需大量的试验来验证,其喷头布置是否合理,飞行高度是否合适,雾滴漂移是否最低,喷洒效果与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是否最优,均大量试验。而不能盲目照搬地面植保机械、有人固定翼飞机对喷头的选型、布置。
官网: http:///
6、完善植保无人机保险制度
植保无人机风险高于地面机械植保。而且售价不低,10 kg 的电动植保无人机售价在 8 万元以上,25 kg 的油动植保无人机售价也在 20 万元左右,没有农业保险的扶持,特别是农机财产险的支撑,一旦现意外,对购买户来说损失巨大。而目前我国保险公司虽然对无人机部分机型提供了保险,也只限于 7 kg 以下或对某公司特定类型机型进行保险,这也限制了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应用。、加强专业飞手的培训
植保无人机属于高科技产品,操作难度大,需大量专业飞手,而目前全国无人机操作培训学校较少,2014 年全国仅有三家企业获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系统驾驶员训练机构合格证》。截止2015 年10 月15 日全国仅有1 159 人获得了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增加和扶持这类无人机操作培训技工学校,以培养更多的无人机飞手。
官网: http:///、应逐步将植保无人机纳入农机补贴目录
关于县级电视台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思考 篇6
1县级电视台目前存在的问题
1.1电视节目制作水平不高,尤其是综艺娱乐节目。县级台的综艺节目内容空洞,节目中多以乡村文化、村民的日常生活为主,节目内容的实效性不强。县级电视台由于受到地域、人才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节目内容缺少足够的创意和信息来源。其综艺节目内容更新慢,甚至有些将过期的信息作为节目来源,难以形成强大的综艺效应;广告业务也处在极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广告规模小,虚假、低俗的广告泛滥,可视性差。
1.2乡镇小型有限电视网络对节目的转播情况较差,管理不到位,随意性强。甚至有些乡镇地区根本没有有线电视网络,随着卫星直播系统越来越简便,处在最基层的县级广播电视台无论是在人、财、物,还是软硬件上,与上级电视台都相差甚远,不利于在发展和竞争中取胜,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用户没有电视可看或者常年出门在外,家中无人居住。
2县级电视台发展滞后的原因
2.1县级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发展缓慢,除县城和乡镇集贸市场所在地,网络的覆盖率不足以延伸到乡镇的大部分偏远地区,广大的农村老百姓只能收看上星节目,无法收看本土地方电视台的节目。
2.2县级电视台受财力、物力、人力及信息源少、覆盖范围狭窄等的影响,节目制作水平普遍落后,影响力有限,大多数县级电视台大都靠地方财政养活;各乡镇的有线电视网络中传输的电视节目和套数不一致,农村少数居民无法收看到节目。
2.3大多数的县级电视台,受资金等资源有限的限制,无法开办更多更好的自办节目,难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因此造成广告收入低下,电视台的运行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2.4县级电视台的节目生产能力有限,技术装备落后,使县级电视台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现在的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不断吞噬电视媒体的受众,以县级电视台目前的发展情况想要与新型媒体竞争更是举步维艰。
3县级电视台的未来发展策略
3.1加强对县内广播电视的宣传工作,认真做到党委和政府要求的各项宣传任务,争取把电视节目做到精品化、个性化和专业化,通过加强对各县乡村的居民做调研采访,询问他们的意见和需求,不断改进宣传报道形式,使县级广播电视台更加贴近民众生活,更好地服务于民众,从而吸引他们来观看。严格执行相关部门的审片制度、重播重审等管理制度,加大对敏感问题、热线节目的管理,确保舆论导向正确。县级电视台要努力发掘本地独特的资源,做本土化节目。
3.2加大乡镇区域光纤铺设力度,扩大县城区域有线电视网络的覆盖率,使农村新建点和县城有线网络实现并网;同时,加强对乡镇小型有线电视网络的管理,把县电视台的电视节目纳入其转播内容,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实现乡镇有线网的互通互联。升级县级电视台的网络发射设备,增强发射功率,扩大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尽快实现农村数字化电视发射,大力发展无线数字电视用户,以增强竞争力。
3.3县级电视台要加强电视节目的监管力度,提高节目的制作水平和质量。县级电视台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先进地区的办台思路,学习他们的创新理念,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本地的独特管理模式,制作一批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地方特色类节目。
3.4县级电视台要在力所能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加强节目栏目、岗位人员的管理,让节目质量与效益挂钩,实行绩效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4结语
县级电视台的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只有坚持合理规划、精准定位,坚持服务于民众,加强监管体系,县级电视台的发展策略的思考与定位要围绕市场经济的大方向发展,才能实现节目质量与广告创收的良性循环,要注重人才培养,以人事改革为基础,实施内部机制改革,为人才提供更好的机会和平台,促进县级电视台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加春.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突破[J].东南传播,2009,8(6).
【关于县级电视台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09-02
关于申报县级文明单位的报告05-27
关于核对县级骨干教师换证的通知09-16
关于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施意见05-10
关于县级统战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报告07-27
县级电视台的新闻编排07-31
关于德育和智育的一些思考07-09
关于中国休闲产业的一些思考08-03
关于domain命令的一些思考08-19
县级电视现状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