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

2024-09-02

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精选8篇)

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 篇1

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

徽县江洛镇 任 伟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整体提高,旅游业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旅游业的兴起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国民收入水平越高,对旅游的需求越高,可以断言,旅游业将会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兴旺发达,成为永远的“朝阳产业。”陇南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富市强市的目标,必须加快旅游开发,进一步促进旅游发展,实现旅游开发的产业化和规模化。陇南发展旅游条件得天独厚。论生态旅游,在陇南各区县的大山深处拥有独具特色的林海雪原和多条大小河流,其中以徽县的三滩景区和宕昌县的官鹅沟为典型代表;论文化旅游,陇南也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如成县的西狭颂摩崖石刻,两当的张果老登真洞、礼县的先秦西垂陵园,诸葛亮六出岐山遗址等;论自然景观游,陇南有以武都万象洞、徽县嘉陵江漂流、文县天池和康县阳坝为代表的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论民族风情游,陇南有宕昌羌臧文化,白马藏族文化等可供发掘;论乡村旅游,陇南民风淳朴,乡情浓郁,近几年“农家乐”遍地开发,发展乡村游条件得天独厚;论红色旅游,陇南也有哈达铺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因此可以说,陇南的旅游资源不仅多,而且全,几乎涵盖了时下旅游资源的全部内容,如果能够加以发掘利用,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在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疲软,国家大力投资旅游开发以及陇南交通飞速发展的今天,陇南作为川、陕、甘重点旅游线路的桥头堡,在兰渝铁路、天平铁路陇南延伸段、武成高速、陇南支线机场等一大批重要交通线路建成后,陇南旅游资源优势必将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大发展的意识,举全市之力,精心培育和打造旅游业使之成为陇南经济新兴支柱产业。

然而,要想真正把旅游业做成陇南的支柱产业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求动员陇南各方面的力量,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采取超常规措施,打破区域界限,整合旅游资源,促进跨越发展。

个人认为,加快培育和打造陇南旅游产业,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确立正确的旅游科学发展理念和正确的旅游发展方向。山川美景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外,更为关键的是鬼斧神工、天然神造之中的人文因素,以切合人们的想象、心愿、意境和企盼。以武都万象洞为例,万象洞内的钟乳石造型如果缺少了恰如其分的景点命名和导游的悉心讲解,单凭游客自己去捕捉欣赏的话,那洞内的神奇也会大打折扣。礼县的先秦西垂陵园如果缺少了先秦文化引导,也不过只是一抔黄土而已。因此,确立正确的旅游科学发展理念和正确的旅游发展方向就成为加快陇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关键之举。

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市场化取向。即发展旅游产业必须坚持把市场作为配置旅游资源的基础性力量,遵循价值规律、引入竞争力量、注重利益调配,以市场机制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兴旺发达。唯有如此,才能摆脱很多地方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或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中台子也搭了、大戏也唱了、唱完了也就什么都完结了的怪圈。陇南四季旅游资源都极为丰富,但目前尚未得到全面发,单个旅游项目的推出和单个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不足以撑起陇南旅游的大局,也不足以全面打开陇南旅游市场。所以陇南发展旅游必须尽快走出单纯依赖性的旅游思维,努力把丰富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民族优势等转化为旅游优势,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陇南资源,形成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良好局面。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有效引导,规范管理,使陇南游实现季节上的层出不穷,景区景点间的持续不断,特色旅游产品

上的色彩纷呈,使陇南旅游真正自成体系,从而实现规模化、产业化。

三、必须打破行业界限,跳出旅游抓旅游。旅游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极强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影响到千家万户。所以,必须努力破除就旅游抓旅游的观念,改变单纯依靠政府、企业和旅游部门抓旅游的局面,树立全民旅游意识,大打全民旅游战争。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甚至每一个普通民众都是旅游工作的主体,都是旅游工作的参与者、组织者,都有责任在发展区域旅游产业上献计出力,发挥作用。凡是有利于旅游事业大发展、快发展的举措,市里都应该鼓励、都应该支持,凡是与发展旅游背道而弛甚至有所阻碍的,都要坚决反对、坚决制止。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旅游事业发展,大力开发各种形式的旅游载体,使旅游产业在铁力遍地开花。日前笔者在广西桂林旅游时对这一点体会尤其深刻,在当地不管你碰到的是谁,出租车司机、饭店服务员、旅游行业从业者或是一个普通市民,只要你说明你是游客,他们都会非常热情地向你详细推介当地的旅游资源,介绍旅游线路。在当地,全民搞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也正因如此,广西旅游才多年稳坐国内旅游市场头把交椅。这一点,很值得陇南学习和借鉴。

四、必须全市整体规划、整合各县资源、统一连锁经营管理,形成规模效应和整体效益。目前陇南旅游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少、小、散、乱”。经营旅游的旅行社太少、太小、太散,全市缺少专业旅行社,缺少本土旅游社,缺少相对合理的旅游线路;乱是指政府的旅游局、计划局、经贸局、工商局、文化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等多头管理,还有企业管理乱,市场竞争乱、经营秩序乱。因此,必须统一规划、整合资源,致力打造并且形成陇南旅游发展一体化的旅游市场,从而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目前,陇南各县区都在开发旅游项目,发展旅游产业,但都各自为政,缺少统一规划和引导,呈一盘散沙的状态,十分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加快发展。长期以来,经常从兰州有游客组团到嘉陵江漂流,漂流结束后组团返回,旅游目的单一,附近各县区的旅游资源无法得到推介现象十分严重。更有甚者,为了将游客尽可能的引导至本县或本景区,各县之间或各景区之间相互打压、相互攻击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陇南旅游全局发展。正是由于陇南各县旅游发展长期以来各自为政,相互制约,使得本市旅游发展速度明显缓慢,新开发项目困难重重。因此,在以后的旅游开发中,市上相关部门应着力促进陇南旅游产业的大融合、大联手、大团结,实现旅游资源上的合理开发、优势共享,景区景点的合理布局、互联互通,领导力量上的合理分配,强强联手,使陇南旅游真正脱离权属、辖区的限制和约束,实现科学、合理、快速、健康的发展。

五、必须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打造品牌,形成品牌。品牌,就是特色,就是质量,就是信誉,就是影响力、号召力、竞争力。全国著名、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都是形成了品牌并且充分运用了品牌效应的。陇南发展旅游前景十分广阔,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造成了三明独特的旅游文化。我们陇南拥有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等。具有许多著名旅游胜景——万象洞地质公园有“亚洲第一洞的美誉”;西狭颂摩崖石刻汉隶独尊;中国现存最早的杜甫草堂——成县杜公祠;先秦文化的发源地——礼县先秦陵园等;陇南还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哈达铺是“红军长征中的加油站”;陇南全市的森林覆盖率超过42%,局部县区还远远高于这一平均水平,具有诸多天然“氧吧”,是自然之旅、绿色之旅的好去处;还有两当县的张果老洞、文县的白马藏族村寨、成县的鸡峰山、宕昌的羌臧民居等等独特景观。然而,这些不论是名胜之旅、绿色之旅、红色之旅还是历史之旅、休闲之旅、文化之旅,规模和影响都不大,品牌都不响、吸引力和竞争力都不强,因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佳,亟待进一步整合发展,增加影响力、竞争力。

六、必须千方百计做大产业环节、拉长产业链条。旅游产业,包括行、吃、喝、玩、乐、购等等各个方面,涉及交通的航空、铁路、陆路、水路及市内出租车,住宿的酒店、饭店、旅馆、旅社,保健的洗浴、桑拿、推拿、按摩,娱乐的歌厅、舞厅、酒吧、购物的超市、百货、商场、货栈、步行街;文化产业,也包括影视、书法、绘画、摄影、图书、音像,包括

看、听、歌、舞等多种形式。必须将涉及旅游、文化的政府所有相关部门、单位和经营的企业、协会都尽量纳入产业发展、统一管理、市场经营中,尽力提供更加全面、更为周到、更加细致、更为优质的服务,并在其中获得自身发展壮大,在旅游产业上做足文章。目前陇南旅游发展缺少必须的旅游附带产品即旅游纪念品。游客到陇南旅游走后能带走的只有一沓照片,缺少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可以选购,白白抛弃了旅游产业蛋糕中最值得发掘的一块。开发陇南的旅游纪念品上成县暂时走在全市前列,目前已经开发出“西狭颂”系列旅游纪念品,但这只是单一企业的商业行为,尚不能形成气候。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上,目前陇南有根雕、山核桃工艺品、橄榄油系列、栗亭砚、泥塑、草编工艺等多种产品可供选择,但目前这些产品的开发还都相对滞后,缺少定点旅游纪念品销售场所,有关部门应广泛征集社会意见,充分发掘民间艺术,进一步加强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七、必须实现整个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一是产品升级。对漂流、登山、远足、观景、寻根、文化等项目为主的旅游产品,要不断丰富提高其档次和水平。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导向合理调整布局,力争在每个项目上都培养和树立—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精品。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和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如可利用陇南丰富的山川资源开展攀岩、蹦极、营地等次生旅游项目;二是服务升级。积极引导各旅游服务部门适应市场规律、规范经营行为、开拓发展空间、全力做大做强,鼓励私人投资旅游项目,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发展旅游。同时在基础设施条件,现代化管理水平,企业经营理念等方面全面升级,促进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三是环境升级。要努力创造优良的软硬环境,使之成为区域旅游快速发展有利条件和强大动力。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旅游发展需要,不断在交通、能源、通讯、城市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使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善和升级。要做好扶持和服务工作,制定完善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并坚决执行落实到位。四是管理升级。要坚持促进发展与加强管理的有机结合,使陇南旅游始终在安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加快发展。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协同建设、公安、工商、林业等部门,不断加大对旅游市场和旅游经营企业及旅行社的管理力度,严厉查处旅游市场上的欺诈行为、损害游客利益行为以及破坏资源、扰乱市场,恶性竞争等不利于区域旅游发展的现象和行为,打击违法、维护合法、整顿市场、净化环境,使旅游管理工作不断上台阶。五是规划升级。要在使旅游局的统一领导下,统一对陇南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宏观规划。在对市内旅游资源充分调查论证及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邀请国内知名的大专院校专家、名师对陇南旅游进行具体的分析设计,完善总体旅游规划,以及各景区、景点的具体规划(这一点有成县将鸡峰山打造成“秦皇登临第一山”的经验可以借鉴,但这只是局部规划,应实现全市统一规划,确定几条黄金旅游线路,改变全市旅游各县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规划指导发展,发展完善规划的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规划一经出台和确定,就要不折不扣地坚持执行,用以宏观上指导陇南旅游的发展。

实践证明,发展陇南旅游产业,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努力推动区域旅游向纵深方向发展。要切实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实现一业兴起,百业兴旺,围绕旅游,做足文章。要紧紧围绕旅游六要素,突出陇南地方特色,努力使游客行得方便,游得有趣、住得舒适、吃的可口、购得实惠、玩得开心。要推陈出新,使旅游产业向精品产业、高科技产业发展,引导旅游业提档升级。要集中优势力量大打陇南品牌,使陇南旅游走出陇南、走出甘肃甚至走出全国,吸引更多游客到陇南旅游。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徽县江洛镇大岭小学(742305)

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 篇2

关键词:陇南文化产业,优势,劣势

国运昌则文运兴,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 文化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也越来越多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 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产业, 它是一个涵盖教育、旅游、新闻出版、影视音像、娱乐演出和版权业的庞大产业体系。河南省郑州歌舞剧院创作的《风中少林》一经推出便引来了非同寻常的目光。从2006年7月起在美国演出两年, 约800场, 演出收入达800万美元。广西利用自身优势, 大力开发利用民歌资源, 精心策划了《印象·刘三姐》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节目, 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 票房收入3600多万元, 迅速带动了旅游、餐饮、土地、房产、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安排了大批人员就业。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的创意来自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目前已经成为河南省一个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76万人, 年收入2300万元, 税后利润539万元。这样的例子在国内还很多, 但对于象陇南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来说, 如何克服经济阻碍, 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找到适合其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 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陇南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一) 地理优势

陇南地处甘肃省东南部, 东连陕西, 南接四川, 素有“秦陇锁钥, 巴蜀咽喉”之说, 地处秦巴山地与岷山山脉、黄土高原交汇地带, 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区。毗邻川、陕两省, 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生态差异明显, 有“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之说。境内气候温和, 资源丰富, 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加上已开工兴建的兰渝铁路和高速公路, 陇南境内交通运输网络将实现质的变化。这种地理上的优势一方面为直接发展文化旅游业、会展业等文化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 地理上的优势, 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有利于吸引各种各样的文化人才到陇南来创业, 这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间接创造了条件。

(二) 文化文物资源优势

陇南有着先秦文化、汉代文化、三国文化、氐羌文化、巴蜀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所表现的原始性、独特性、神秘性, 形成了强大的人文资源优势。境内有先秦西垂陵园、《西峡颂》磨崖石刻、祁山诸葛武候祠、西和仇池国遗址、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等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文化资源是宝贵的历史资源, 如果开发挖掘充分, 将为陇南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 经济后发优势

陇南是甘肃省经济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在未来的区域经济开发和社会和谐发展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 制约陇南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将得到解决。加上国家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为陇南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区内市场看, 陇南拥有比较丰富的矿产、水力、特色农产品资源, 而且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这将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极好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推动力。

(四) 政策推动和思想统一优势

对新兴产业的思想观念是否统一和是否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陇南市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换的同时, 提出了建设旅游大市和文化陇南的战略构想, 整合旅游和文化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全市上下对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 建设旅游文化大市已经形成普遍共识, 从而为文化陇南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统一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弘扬了多元的陇南文化, 逐步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 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为龙头、以文化服务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体系。

二、陇南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劣势

(一) 产业意识比较淡薄

长期以来, 计划经济思想一直主导文化行业的发展, 过于强调文化的事业属性, 忽视了文化的产业属性, 不能充分认识到文化只有形成一种产业, 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道理。由于理论研究不充分, 对文化产业的性质、地位、特点、规律缺乏研究, 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不是很清楚, 许多文化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得不到有效指导。一些文化创作生产单位和个人在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中, 缺乏对市场经济规律的了解, 往往对经济效益关注不足, 不能创造理想的经济效益, 严重滞缓了文化成为产业并进入市场的步伐。

(二) 市场主体规模偏小, 缺乏竞争力

陇南的文化产业就整体发展水平而言, 文化产业的企业主体规模较小, 经济效益低, 产品竞争力缺乏。文化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 产业规模不大。规模化、集团化经营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面对国际和国内的竞争, 陇南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明显偏小, 产业链不长, 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结不密切, 产业群体没有很好地形成, 产品的规模优势没有得到发挥。文化旅游业、新闻传媒业、广告业、竞技体育业、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商品制造业等文化产业领域, 企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产品的市场势力方面, 在国内都没有相应的市场影响力。此外, 陇南文化产业领域的民营经济力量较弱。其竞争力在市场上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相当多的文化品牌创立了, 但支撑这些文化品牌发展的主要是政府主体在推动, 没有相应的商业化运作公司, 或这些公司还不具有市场运营能力。

(三) 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缺乏

一是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特别是计划经济的巨大惯性, 在文化领域的体现仍比较明显, 使得主要的文化产业领域仍然不能引进外资或允许民营企业进入, 制约和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陇南的对外开放水平较低。近年来陇南经济发展不断加速, 招商引资规模不断加大, 但相对而言, 文化产业发展比较低, 招商引资项目投向文化产业建设的较少。三是环境政策亟待优化。发展陇南文化产业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 现在急需出台具体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发展文化产业的支持政策, 急需落实国家在此方面的有关配套措施和政策, 真正塑造出一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

(四) 人才与科技制约明显

陇南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十分匮乏, 不能适应文化产业新发展的要求, 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在文化系统, 经营管理人才比较少, 特别是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和科技人才更是稀缺, 远远满足不了文化产业领域高科技迅速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文化产品生产从总体上说还是以传统工艺技术为主, 创新能力不强和技术水平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特别是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引入文化产业还十分有限, 从而导致产品质量档次、科技含量不高, 经济效益不明显, 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三、发展陇南文化产业的对策

(一) 确定文化产业总体布局

文化产业的范围很广, 内容丰富, 应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来确定发展方向。陇南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将文化产业的所有方向作为发展重点。支柱产业的选择标准一方面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 另一方面要从产业关联角度, 选择对产业带动作用大的产业。因此, 陇南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应以旅游为载体, 在旅游文化建设上开展具有民族民俗特色的文艺表演活动, 丰富旅游内容, 把发展文化产业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才能成为产业, 才具有活力。

(二) 走文化创意产业之路

创意文化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 是以当代大众的媒介生存、数字生存和全球互联网生存为前提的市场化的文化科技内容产业, 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创意产业所包含的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游戏与网络游戏、动漫、DV、FLASH、短信、手机增值业务、网络视频等, 无不强烈地依托于新的创意、新的设计。它推动新兴数字技术支持的新媒体信息产业走向内容创新、文化创新和产品创新。从新兴的创意内容产业等高端产业入手, 以数字化等高新技术促进文化的产业化, 改造传统文化生产流通方式, 将带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和提升。陇南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因此, 建议设立“陇南创意文化产业园区”, 依托有关企业、高校将陇南的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出去, 同时将国内知名文化企业、人士“请进来”, 策划制作一批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 从而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调整经济结构思维, 以拉动文化经济和科技文化事业发展, 提高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塑造良好的陇南文化形象。

(三)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 篇3

我认为,航空休闲有多种方式,不仅是乘坐飞机翱翔蓝天,还包括跳伞、驾驶三角翼、乘坐热气球、操作助力伞、制作航模等,还可以参观航空展览,观看航空影片和书籍。

发展航空休闲产业相关因素很多,关键在人,文化是魂。从宏观上讲,发展航空休闲产业最重要的是弘扬航空文化,普及航空知识。

我们查阅了国外在发展航空休闲方面的有效做法,其中包括: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积极参与,长远的发展战略和相应政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完善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商业化运作的业务培训,各种行业组织的支撑等。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在于他们长期弘扬航空文化,深入普及航空知识。这是因和果的关系。

近几年,低空开放成为热门话题,要求加快我国低空管理改革进度的呼声很高。我认为,低空开放非常必要、势在必行;但是没有限制的开放是不安全的,没有管理的开放是会失控的,有准备有管理的开放则是可行的,也是各方能够接受的。

开展低空飞行活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飞行器是否达到标准,飞行人员是否达到要求,航管手段是否先进完备,低空管理法规是否健全可行,指挥调度和通讯系统是否通畅可靠,服务保障系统是否完善管用等。根据我国现状,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必须逐条研究对策、加以解决。

我一直认为,发展航空休闲产业的关键在于搞好结合,要与城市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相结合,与航空救援产业发展相结合,与通用航空发展相结合,与国防教育和建设相结合,与休闲产业整体发展相结合。特别是航空休闲与航空救援的结合,事关大局,服务民生,是重中之重。

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中央的决策,中央领导最近提出要“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格局”。我认为,这个格局里应该包括航空事业。搞好军民深度融合是加快我国航空救援体系建设的根本举措,也是推进航空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地方来说,低空开放管理、航空救援(休闲)网点建设、航空知识普及提高、飞行和保障人员的来源及培训等方面,都需要得到军队的理解、支持和指导;对于军队来讲,支援地方发展航空救援(休闲)产业可以作为新时期拥政爱民、国防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发展通用航空事业平时可以救灾,战时能够救援,也就增加了支援保障力量。

发展航空休闲产业一定要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服务民生、造福社会。建议成立国家(地区)航空休闲组织,也可在通用航空协会里设立分支机构,负责汇总、联络、协调、交流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可以与国际相关组织机构联系合作,学习交流,促进航空休闲活动开展和产业发展。还可以组织高层研究机构,为热心从事航空事业的企业和个人出谋划策、牵线搭桥、排忧解难,提供技术等支撑。

关于漳州城镇化发展的一些思考 篇4

2012级经济管理专业(漳州教学点)20121308 蔡艺婷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城镇化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以及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于漳州市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漳州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成就

(一)漳州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2005年漳州市的城镇人口为181.89万人,2010年扩大到224.76万人,增加了42.87万人,城镇化率也从2005年的38.7%,提升到2010年的46.7%,提高了8个百分点,年增1.61个百分点,全国平均水平是0.76个百分点,福建省平均水平是1.0个百分点。2010年,漳州市域城镇化水平为48%,全国城镇化水平为49.68%,福建省城镇化水平为52.4%,漳州城镇化水平与其作为海西前沿的地位不相符,城镇化水平总体上仍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落后于沿海其他相关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在全省地市中排名仅第7位。

(二)漳州城镇化发展的成就

1、城市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十一五”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城市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10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达301公里,比2000年增长了49.8%。城市道路面积达到765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了171.3%,比2005年增长了55.8%。2010年末全市公交营运车辆480辆,是2000年的3.9倍,是2005年的2.7倍。2010年末实有出租汽车数为1300辆,比2005年增长了23.2%。开工建设高速铁路里程262公里、高速公路里程278公里,新增农村水泥路3365公里。运营车辆的增加 以及运营线路网的扩大方便了旅客的出行,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随着厦漳泉同城化的启动,公共交通服务对接,城际轨道交通的运行,厦漳跨海大桥、厦漳海底隧道的建成,厦漳泉城市联盟线的形成,厦深铁路的建成通车以及正在建设的港尾铁路,全市铁路总里程将上升到392.4公里。沈海复线、厦成等高速公路的建设,319、324线等国、省道改造提升,城市交通将更为快捷,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显著缩短,大大提高了城市功能和效率。

2、城市供水、供气、供电能力增强,重视排污工程。2010年末漳州市供水总量4241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2428万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25.2%。液化气供气总量达16545吨,比2005年增长25.9%。其中,家庭用气13280万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29.9%。全市用气普及率达98.1%,比2005年提高了2.57个百分点。电网建设更加坚强,五年电网建设投资49.14亿元,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927万千伏安。

2010年完成内河清污工程。2011年9月中旬市区内河引水工程全面展开,内河饮水配套管网工程项目总投资达1700多万元。水泵房的选址在九龙江战备大桥上游约200米处,主要是取九龙江水灌溉葫芦潭、脚桶港、环城河、泗州河和浦头港等内河,促进内河水系的水循环,进一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3、生态环境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几年,漳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城市管理持续加强,城市品位不断提升,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并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核验收,两江两溪等重点领域水质稳步提升。2010年末,全市城市园林绿化覆盖面积达2051公顷,比2005年增长8.3%。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121公顷,比2005年增长9.0%。

4、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就业人数。城镇化有助于工业和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城镇化能增加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需求,还能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二、三产业发展,改变产业和就业结构。2010年漳州市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市GDP中所占的比重为 45.6%和36.6%,第二产业比2000年和2005年分别提高14.2、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基本持平,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型变化为二、三、一型。2010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增加到40.11万。全社会从业人员结构由2005年的47.9::23.8:27.9调整为2010年的40.7:30.7:28.6。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多。

5、推动了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科教文卫、人口及劳动力素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城市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漳州市科教文卫、人口文化水平也得到同样快速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学前教育进一步加强,城镇中小学扩容工程步伐加快。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效明显,漳州历史街区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全市实现白内障无障碍市。体育事业加快发展,2014年将举办第十五届省运会。

二、漳州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漳州市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漳州市城镇化水平仍相对滞后。总体上看,漳州城镇化水平总体较低,城镇化的发展滞后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镇之间横向联系尚待加强;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滞后于发展需要;城镇发展与区域发展不协调,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小城镇布局散乱,建设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

此外,还面临着一些其他的问题:一是资金缺乏。小城镇建设投资大,乡镇一级财力有限,融资平台有限,资金不足制约了小城镇建设的加快推进。二是产业支撑不足。部分试点镇项目引进不够,产业支撑不足,缺乏发展后劲。另外,镇与镇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低,难以形成城镇产业群,经济的聚集效应不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漳州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仍未能彻底改变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基础薄弱的现状。产业总体技术水平低,尤其缺乏高新技术武装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支柱产业不突出,产业优势不明显,特别是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主 导产业。产业的素质不高,造成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对外竞争能力不强,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等。

三、推进漳州城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1、坚持体制创新,构建有利于推进城镇化的制度框架。制度安排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它是通过对各种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来影响城镇化的,主要包括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

2、加快工业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立。漳州工业要进一步调整结构,采用现代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实现转型升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竞争力,走科技创新的道路。鼓励企业树立品牌意识,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同步进行。

3、加强产业支撑,增强聚集效应。城镇化的前提是产业的长足发展,有大量稳定的就业岗位,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漳州的城镇化要由发散式、孤立式的发展小城镇转向并存、互补、网络式发展,形成城镇产业群,产生经济的聚集效应。培育发展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如加快培育中心镇、推行一镇一品,即一镇一个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特色,发挥中心镇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产业对接,漳州与厦门、泉州的产业对接、漳州与台湾的产业对接,最大限度的调动产业集群力量,增强聚集效应,推动漳州城镇化发展。

4、做大做强中心城市。顺应建设厦漳泉大都市区新要求,加快行政区划调整,实施市区“中心东移、跨江南扩、面海拓展”发展战略,努力建成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密集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和宜居宜业的生态工贸港口城市。

5、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流、联合、对接。漳州被列入海峡西岸经济区中一个重要的发展城市,厦漳泉同城化进程的加速,使漳州“腹地”作用凸显,对台“五缘”优势越发突出。一是加强与台湾的交流。台湾的人文、政治、经济与漳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祖籍漳州的台湾同胞占台湾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支持对台发展载体做大做强,建成台资项目 落地和台湾生产要素集中聚集的主要阵地。落实台商投资项目特殊核准政策,对台商投资重大项目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两地信仰相近的优势,打造“开漳圣王文化”品牌,通过举办漳台文化节、寻根访祖、海峡两岸青少年夏令营等形式,增进闽台文化交流,加强闽台联系。二是加强与厦门、泉州的联合。厦漳泉同城化项目的启动,促进了漳州与厦门、泉州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的交流与联合。充分利用厦门、泉州的资源,共享资源,取长补短,加快推进规划协调、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信息互通等方面的同城化工作,乘势而发,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加强与海西其他城市的对接。抓住国家支持海西建设的有利时机,认真贯彻落实《海西规划》,不断探索进取,推进漳州实现新一轮的飞跃,凸显漳州在厦门湾乃至海西城市群中应有的地位。

关于xx镇发展旅游产业的思考 篇5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素有“无烟工业”之称的现代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支柱性产业之一。xx市委也特别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在发展文化旅游业上求突破,努力把xx建设成为文化休闲胜地”,“要加快四明山生态休闲度假区建设”以后,xx镇积极调整发展定位,抢抓机遇,加强旅游业软硬件建设,扩大宣传面,实施政府主导型策略、文化性竞争策略、绿色生态开发策略、四明湖山区域旅游圈策略、产业综合带动策略,加快“以革命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山水生态城镇”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xx镇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通过各方努力,xx的旅游业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仅2002年来xx旅游人数就达16.8万人次,净增三产收入1500万元。今年上半年已达到7万人次,估计净增三产收入1120万元。尤其是清明节、五一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场面较为火爆。

当前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xx旅游产业发展初显成效,但与周边地区比较及从一个城镇的发展走向来看,尚有明显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旅游资源较丰富,但景点开发开放水平低。如“七十二峰,九十九弄”本是xx的真实写照,而如今作为xx区别于山乡古镇的特征之一的“弄”却破坏严重,街弄名称也未指示,开发力度不够。军政干校、红岗劲松、孙子秀墓、北斗湾、古镇街弄等景观有待开发。

(二)旅游资源分布较好,但总体整合度差。xx的旅游资源组合较好,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大体可分为羊额岭景区、东山景区、古镇老街景区、四明湖景区、横坎头景区、白水冲景区等六大景区,人文、自然、特产各类资源相得益彰,然而资源分属水利、文保、民政、农林、供销社、建设等不同部门,利益不同、职能不同,给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带来不便,总体整合度差。

(三)旅游资源具有一定品位和影响,但设施服务滞后。xx的人文景观资源中有市级以上重点文保单位5处,其中省级2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省、宁波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199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历史文化名镇”。但目前各景点内部的陈列枯燥,缺乏吸引力。无讲解人员、无简介资料、无旅游线路指示、无导游服务、无整体旅游市场营销策划、无整合的旅游管理机构等现象较为突出,在景点或餐饮服务场所的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尚需改善、服务热情和接待规范有待提高。

(四)旅游特色商品开发少,群众对发展旅游产业参与支持度不高。因缺乏农副产品推陈出新、包装提升等技术,尚未形成一系列体现山乡特色的手工艺品、土特产等旅游特色商品,也无一处集中的特色商品购物点。部分群众局限于眼前利益,在为开发旅游项目而征用土地时要价较高。

xx镇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市场发展潜力最大、综合带动能力最强的“永远的朝阳产业”。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促进开放、带动百业、增加就业、繁荣市场的新兴产业,是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特提出以下发展xx旅游产业的主要对策措施,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实施政府主导型策略,推进观念创新和整合开发。旅游业具有综合性、跨地域性、公共性等特点,在旅游业发展初期,必须形成统一领导、部门联动、面向市场、社会参与的宏观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创新发展旅游业的观念,推进资源整合开发。

1、创新发展旅游业的观念。面对旅游经济发展的趋势,其一政府自身要全面树立发展“大旅游”,建立“大产业”和营造“大市场”的观念,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把旅游业作为xx中心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发展。其二要加大“旅游富民”为主题的宣传,转变群众的保守思想与落后观念,提高发展旅游业重要性认识,形成人人关心旅游业发展的氛围,并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其三要提高创意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程度,要充分认识到除了一般经济因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外,更重要的要让高级经济因素(制度、知识、创意)发挥重要作用,必须用新观念去认识、开发、管理旅游业。根据市场需求提出新创意,用新创意、新技术挖掘包装出旅游“新产品”,营造旅游“新形象”,形成思路出规划———规划出项目———项目出资金———资金出建设———建设出效益———效益出发展———发展出思路的良性循环格局。

2、理顺旅游管理体制。xx旅游发展的首要环境因素是旅游管理体制。名义上建立了“xx风景旅游区管委会”,但政府主导作用未尽充分发挥。一要强化管委会的权威,建议下设办公室,保证协调能力。统一配置各部门单位旅游资源,统一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统一景点开放接待规范,统一组织市场宣传促销活动,统一整治景区软硬件环境,统一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二要由市政府牵头,将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交通、市政、文化、园林、林业、水利、文物、民政等部门组织起来,建立有效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综合的产业调控能力。三要实行旅游资源三权分离,保护与开发分责,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所有权是国家的,管理权分属不同部门,将经营权交给投资商和企业去运作;对历史资源保护纳入事业管理,开发利用纳入企业化管理,创造性地实施“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旅游资源利用原则。

3、加强主导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旅游事业总体发展的前提和依据。对已编制的《xx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xx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景区规划和急需编制的《中国红村———横坎头村旅游规划》等,要抓好规划的实施管理,创造性地通过市场的方式、竞争的方式选择经营者,积极动员和组织尽可能多的民间资本和创意策划。

(二)实施文化性竞争策略,塑造旅游品牌,提升竞争力。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同时也是积极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

1、开发载体挖掘文化内涵。对每个进入风景旅游区的人来说,不仅仅是享受和观光,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文化的熏陶与影响。通过积极开发浙东行政公署旧址、鲁迅学院、东明山怡亻思学院、姚山别业、南宋古墓、白水飞瀑等文物或游览点为载体,挖掘出xx特有的神圣的革命文化、神秘的历史文化、神奇的山水文化,打响xx革命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2、动静结合做活文化表现。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消费,很大程度是进行一种文化产品的消费。山川名胜、革命史迹作为资源文化,静态表现在游客面前,参观时可以去了解、品味。若动态地表现出来,这样就形成了氛围文化,可以利用文化题材,政府搭台,文化唱戏,经济受益,举办旅游节庆、中小商务会展活动,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提升xx旅游的市场竞争力。

3、面向市场开发旅游产品。21世纪的旅游热点将集中在上山、下海、升天、入地、去海角、走沙漠、进森林等方面,面向市场需求变化,因地制宜开发旅游产品才能适销对路。其一以革命文化为背景,开发“红色之旅”特色产品,如战壕对垒、帐篷野营以及建办以革命传统教育为特色的干部培训中心。其二以激发游客对自然、人文资源的兴趣来开发“回归自然”的旅游产品,如道士山未名山庄、农家乐园。其三开发综合性产品,集知识性、娱乐性、体验性、享受性于一体,如军事主题乐园。其四开发如垂钓、划船、火炬节等活动的参与式旅游。从而吸引更多更广的游客。

(三)实施绿色生态开发策略,打造生态旅游城镇。旅游业是需要贯彻也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领域,转变观念,推行绿色开发,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真正打造出“生态旅游”城镇。

1、推行绿色开发,开辟生态环境游。生态环境游根本意义在于适应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发展趋势,提高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是旅游业更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要精心保护环境,逐步规划、开发、建设好生态旅游城镇,使四明湖景区、道士山景区、白水冲景区这一批生态旅游区成为xx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样板景区。

2、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种养,开发工业旅游、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其一,作为中国灯具之乡的xx,以展示各种款式的灯具为主体,结合灯具物流中心,建设一处象征彰显红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霓虹广场,并选择一家外向型规模企业,以清洁生产为主要特征,展示灯具生产工艺流程,尝试推出一条“工业旅游”线路,丰富旅游内容。其二,加快实施环湖万亩生态观光农业项目开发,建成花卉水果观光园、名茶制作和茶业历史展览、假日劳动园等。从而打响xx旅游的又一张硬牌“生态牌”。

(四)实施四明湖山区域旅游圈策略,形成旅游网络体系。实施“四明湖山”区域旅游圈策略,可促进xx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前不久旅游局牵办的四乡镇“四明山旅游节”是一例证)。尤其随着“杭州湾时代”的到来,联手打造“四明湖山”区域旅游圈,可形成更大卖点的旅游网络体系。

1、整合区域优势。xx的革命文化、大隐的玉文化、大岚、四明山的山水文化,旅游卖点侧重点不同,通过市旅游局牵头,建立乡镇联席会制度,强化乡镇旅游产业领导力量,联合优势和整体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和区域优势,使整个四明山区域旅游业形成互补、共同发展。

2、重视“唐诗之路”。四明山区是浙东唐诗之路重要驿站,唐代自李白至皮日休、陆龟蒙留下大量四明山诗篇,通过挖掘诗人游踪,唐诗上山,重现“唐诗之路”,以使游客寻访吟咏。

(五)实施产业综合带动策略,发挥旅游乘数效应。xx旅游业要真正进入旅游服务贸易市场,更深程度与上海等都市接轨,全面参与长三角经济竞争,必须以发展旅游业为特色经济,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1、培育旅游人才队伍,提高业内素质。引进、培养旅游人才,形成一支思路广、作风实、敢创新的经营、管理和服务队伍。结合旅游市场接待需求,引进民间资本,筹建一家旅行社。加大餐饮、宾馆、交通等业内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

2、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满足旅游者需要。动员民间手工艺者、农业加工企业和工业企业参与开发工艺品和土特产加工,推出一系列体现山乡特色、革命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在品种、特色、质量方面满足旅游者需要,形成全社会办旅游的大产业氛围。

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 篇6

□石培华 于靖 冯凌

旅游产业发展能力是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适应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的能力要求,从而稳步推进世界旅游强国建设并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旅游产业发展能力由六种行为主体的能力共同构成:一是政府管理能力,二是企业竞争能力,三是从业服务能力,四是旅游者素质能力,五是中介机构协调能力,六是环境的保障支撑能力。本文以政府管理能力为重点,但对能力体系的各个方面也进行综合考虑,提出一个系统全面但重点突出的能力建设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行业的规范管理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具体表现在:第一,国务院、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文件,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进一步优化;第二,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国际接轨的旅游业管理体制机制;第三,黄金周假日旅游协调机制等综合性工作成效显著;第四,逐步建立了标准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全行业管理体系。

按照旅游业建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要求,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按照产业化发展和增强旅游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从旅游产业发展的阶段出发,全面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设,本研究提出加强15项能力建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行业管理能力

1.定义

行业管理能力指的是立足旅游业行业管理的职能,以市场、规划等为手段,规范管理行业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市场准入和监管的控制能力,二是公共服务能力,三是高效规范、上下一心的执行能力。旅游行业管理有六个显著特点:开拓性、规范性、连续性、操作性、日常性、服务性。

2.诊断

“小部门、大管理”等先天不足为行业管理造成了障碍,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第一,行业管理不完整,交通、餐饮、娱乐、购物等游离于行业管理之外;第二,旅游资源管理与旅游产业管理脱节,旅游资源很难纳入行业管理范畴;第三,以市场促销与标准化为主要手段,手段单一,难以适应综合管理要求;第四,政策管理为主,法制管理不足,缺少权威性;第五,供给管理为主,需求管理不足;第六,中观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不足;第七,机构、队伍建设与产业规模不适应,呈现“中间强、两头弱”的态势,基层表现尤其突出;第八,政府注入的资源与产业规模不匹配,导致安全、交通等公共服务缺失。

3.建议

不断改进和强化规范管理行业发展的能力,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多年来的重要经验,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旅游行业管理和宏观调控,进一步理顺旅游业发展的协调配合机制,尽快解决制约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障碍,本文提出以下七项措施建议:

(1)加强旅游立法建设。以国家大法,尤其是涉及市场经济的大法为依据,以地方旅游法规为基础,以部门规章为先导,以国务院制定的条例为重点,以《旅游法》为目标,形成完善的旅游立法体系。

(2)加快旅游标准的制定和修订速度,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科学适用、重点突出的旅游标准化体系,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快旅游业现代化、规范化发展水平,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产业竞争力。

(3)提高旅游业规范管理水平。树立和强化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管理的观念,推行始端管理,进一步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拓展管理范围,逐步形成全面的行业管理体系。

(4)提升旅游综合执法能力。提高全行业的法治观念,加强旅游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程序,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执法力量,重点加强部门联动的综合执法,形成权威的旅游执法体系。

(5)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我国旅游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规范管理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6)继续加大市场营销力度。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计划和促销措施。巩固传统市场,发掘潜在市场,开发新兴市场和国际化、区域性的度假市场。改善游客的消费结构,延长逗留时间,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7)提高旅游系统的执行能力。弱化上下级旅游部门之间单一的行业指导关系,采用资金、项目、培训、促销、评比、创建、对口支援等多种手段增强全行业的凝聚力,建立一个高效、规范的旅游行业执行系统。

旅游行业管理的总体思路概括为1234:“一”:努力建立一个涉及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的管理体系;“二”:创造两个好的环境,为广大海内外旅游者创造一个好的消费环境、为广大的旅游企业创造一个好的经营环境;“三”(个符合):一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二是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三是符合国际惯例;“四”(个依靠):一是依靠标准化工作开拓行业管理范围,二是依靠法规建设行业公共管理成果,三是依靠严格执法来规范市场秩序,四是依靠全面服务促进企业进步。

二、统筹协调能力

1.定义

统筹协调与社会动员能力指的是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地区以及社会共同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能力。具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各部门联合联动推进旅游发展的能力,二是区域联合互动的能力,三是发动全民兴旅的能力。

2.诊断

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大产业等特性,要求旅游业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地区,全面动员各种力量,推进行业进步。旅游是在全社会动员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壮大的,具体表现在:第一,政府主导战略在全国各地取得了成功,地方政府成为旅游发展的主力军;第二,在综合推动旅游业发展方面探索出了很多有效的工作方法,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A级景区、主题旅游年等;第三,探索了很多支持地方政府发展旅游的做法,如资金扶持、项目扶持等;第四,动员了广大消费者,使旅游成为国民生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第五,动员了全社会参与,为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贡献了各种人才和智慧。

面对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历史任务,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面临“小部门、大管理”矛盾,“三定”方案中缺少有力的刚性手段;第二,缺少法规条例保障,旅游局在协调中处于弱势和不利地位;第三,部门条块分割与旅游的规律相背,整合难度大;第四,能够动员的资源少,财权、人权、执法权等不适应;第五,现有的动员手段单一,旅游媒体的公众导向能力不足,还有拓展空间。

3.建议

按照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要求,立足旅游业综合性强、依托性强的特点,认真总结旅游业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借鉴旅游发达国家成功的做法,本文提出以下六项工作措施:

(1)深化推进各类旅游创建工作。优秀旅游城市与最佳旅游城市、A级景区、星级酒店、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的创建工作为旅游产业发展调动了全社会的资源,大大提升了旅游部门的统筹协调能力,已成为旅游业综合推进的重要手段。

(2)与重点优势领域和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与发改、文化、交通、教育、扶贫、外交等密切相关的部门和旅游业可以发挥突出贡献的优势领域,联合编制专项行动计划,推进专项行动。

(3)落实、强化和深化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在认真总结各地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旅游发展委员会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推广。在完善机构的同时,关键在于强化职能建设。

(4)推进市、县及属地的旅游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市、县及属地,根据旅游相关资源的隶属关系,推动旅游与环境、建设、交通、文体、外事等管理部门合并,实现资源与产业的一体化管理。

(5)加强旅游法律、法规、条例、规划、标准等宏观管理手段的建设,多层次多角度提升旅游统筹协调与社会动员能力。

(6)强化对旅游宏观战略的研究、培训和推广,提高相关部门和各地区对旅游综合统筹功能的认识和实施能力。

三、决策参谋能力

1.定义

决策参谋能力指旅游作为一个行业管理部门为领导提供参考和参谋的能力,这一能力既反映行业管理部门对事件的敏感性和预见性,也反映出行业管理部门是否善于小中见大、见微知著、透过小事发现方向性和倾向性问题。具体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的助手能力,二是决策的参谋能力,三是咨询的专家能力。

2.诊断

经过多年发展,旅游业强化了大旅游意识,提升了服务大局、围绕中心工作抓旅游的能力,具体表现在:第一,对旅游业综合产业功能的认识全面提升;第二,旅游业提出决策服务大局的举措逐渐增多,从创汇、经济增长点、就业和刺激内需的主渠道到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成效;第三,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具备了“跳出旅游看旅游”的能力;第四,全行业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与做法。

决策参谋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升,但是与旅游业综合功能要求相比,旅游产业部门的决策参谋能力还存在以下五个不适应:第一,前瞻性研究不足,被动执行的多,主动参谋的少,特别在市、县一级表现得更为突出;第二,专项性的多,综合性的少,以配合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专项性居多;第三,借鉴性的多,原创性的少;第四,人才不足,特别是旅游干部流动性大,使得问题更为突出;第五,决策参谋的渠道信息不足,与需求不对称。

3.建议

按照服务大局、融入大局甚至创造大局的要求,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中心工作,跳出旅游抓旅游,谋划全局抓旅游,围绕中心工作抓旅游,本项研究提出以下七条工作措施:

(1)加强旅游局中决策参谋专业部门的建设,从人员配备、发展资金、信息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综合研究能力。

(2)强化旅游行业部门“跳出旅游抓旅游,谋划全局抓旅游”的意识,加大对政府领导和行业管理者的培训,深化对旅游业的认识,提升旅游行业负责人谋划全局和决策参谋的能力。

(3)增强对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预见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苦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本领。增强为中心工作服务的主动性。

(4)加强对已有成果和各种成功经验的研究总结,做好信息的整合和向上传达,及时向有关领导反映情况,编制定期的要情专报材料。

(5)加强对国家各级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战略、法规等的分析,评价其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并及时提出应对措施,为领导部门决策服务。

(6)建立旅游研究网络,包括定点的案例跟踪网络和信息传输网络等,增强对相关措施实施效果的监测和对策措施建议。

(7)加强对国际最新动态和案例的研究,搜集整理国际旅游要闻,选择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及时为决策提供参考服务。

四、公共服务能力

1.定义指依法履行行政职能,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能力。2.诊断

旅游业是一个典型的公共服务行业,经过近30年发展,在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旅游人数规模,形成了有效的管理体系。总结国家旅游局和各级旅游部门长期以来的职能和工作经验,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全面确立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立足与依靠服务推动发展、依靠统筹促进发展,并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推动中国旅游业繁荣和发展。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对旅游业公共服务性质的认识不足,尚未形成清晰的概念;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没有纳入公共财政,公共服务缺乏稳定的资金渠道;三是中介组织发育不足,公共服务产品滞后;四是关于旅游业公共服务的研究严重不足,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

3.对策

(1)加强研究,进一步明确旅游业的公共服务特征,提出明晰的公共服务产品目录。努力将旅游业公共服务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确保稳定资金渠道。

(2)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并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机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在转变职能上下工夫。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努力提高行政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大政方针,主动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提高执行能力。要加强在国家整体形象宣传、对外旅游交流合作、行业法规和标准化建设、旅游市场规范化建设、旅游诚信体系建设、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旅游保险和安全体系建设、地方旅游发展规划指导、区域旅游发展协调、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机制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服务职能和服务能力。二是在提高效能上下工夫。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努力提高行政效率,为地方和企业、为海内外旅游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提高效能关键是要解决制度建设和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要用制度作保障,以干部素质作保障,真正做到求真务实。三是在政务公开上下工夫。政务公开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要建立规范的政务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政务信息,为地方、企业和旅游者及时了解公共信息、更好地参与旅游经济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3)结合国家公共服务建设重点,抓紧推进旅游安全救援、标识、公共信息平台、游客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产品建设。

(4)结合旅游业态创新,建设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培育新型公共服务产品。

五、创新发展能力

1.定义

旅游创新能力是指以创新的观念为指导,采用新的机制和模式来推动旅游业实现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增强新的发展能力、提升新的发展水平、实现新的发展格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资源创新、市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人才创新和政策创新等。

2.诊断

旅游业是个创新型的产业,中国旅游产业在创新中诞生,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壮大,在创新中谋求发展水平的提高,就是创新推动的结果。改革开放和观念创新催生了中国现代旅游业,政府引导和体制改革创造了国内旅游辉煌;全方位的创新则奠定了旅游强国的基石。经过30年来的发展,旅游业积蓄了巨大的创新动力,形成了浓郁的创新氛围和意识,管理部门树立了强烈的创新发展指导思想,探索了一套发动全社会创新搞旅游的引导方式和发展格局。但是,与发展要求相比,目前旅游业创新能力建设存在四个不匹配:一是有限的创新资源供给与巨大的创新需求不匹配,二是萌芽的科技创新与活跃的文化创意不匹配,三是滞后的整体集成式创新与分散的创新不匹配,四是理论创新滞后于实践创新。

3.建议

提升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遵循四个基本思路:一是依托国家和各地区创新体系构建旅游产业的创新体系,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培育旅游业主体创新能力;二是紧抓关键薄弱环节,重点突破,推进创新能力建设;三是充分调动各种积极性,借助各种创新主体形成创新合力;四是从实际出发,各地探索各具特色的旅游创新体系。

按照这四个指导思想,提出以下12个具体措施建议。

(1)建立国家旅游产业创新工程中心(各级政府也可建立相应层次的旅游产业创新工程中心),将旅游产业纳入国家产业创新扶持计划,加大政府对旅游产业创新的投入,使产业创新工程成为旅游产业的孵化器,成为旅游产业新产品和新项目研发的孵化中心,成为培育自主创新品牌的平台,成为政府、教育、企业、社会各种资源产业化推进创新的孵化器,成为将相关技术引进产业进行集成整合创新的工程中心。

(2)加快中国旅游研究院建设,以研究院为平台,凝聚全社会专家资源,按照三个面向的原则(面向全行业进行服务,面向局中心工作超前研究,面向国际和实践总结推广、提升成功经验)将研究院打造成行业创新的原创中心和智囊机构,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高级智库。

(3)提高对旅游产业作为创新性产业的认识,加大国债技术改造资金在旅游企业中的投入比重,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或创意特征明显、有很好的成长潜力和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旅游企业或企业集团。

(4)设立年度旅游创新大奖,以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大奖调动社会对旅游产业创新的关注度,调动社会资源推进旅游产业创新。利用“马踏飞雁”的形象标识,分别针对行业外和行业内对旅游产业创新具有重要贡献的个人和机构颁发“天马奖”和“飞天奖”(天马奖给行业外、飞天奖给行业内),使这一奖项成为旅游产业系统的最高荣誉,成为中国旅游创新发展的最高盛事,与每年的旅游工作会相结合,采取各地申办的办法进行。

(5)推进旅游与科普推广的结合,增强社会公众对旅游创新的认识,培育旅游主体创新的社会基础。

(6)鼓励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各级政府设立相应的奖励基金,通过奖励加大对旅游创新的引导和扶持。

(7)鼓励各地开展各种创新大赛,调动社会积极性推进旅游产业创新。

(8)每年推出旅游资源、产品、技术、服务、业态等创新目录,培育相应的创新要素市场,优化创新的交易环境。

(9)依托现有的大中专学校、高校、科研院所和职业教育机构,设立一批创新研究基地,国家和各地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引导。

(10)集中一流专家的实践经验,编制一套推进旅游创新的教材,并成立中国旅游案例研究中心,每年总结和推广创新的成功经验。

(11)国家和行业管理部门前瞻地设立一些旅游创新课题,推进理论创新。

(12)加大旅游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育自主创新品牌、产品、线路、服务和技术。

六、产业竞争能力

1.定义

产业竞争力是产业所独具、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首先,它是一种竞争性能力,具备有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势;其次,是一种处在核心地位的能力,是其他能力的统领;再次,是产业长期积淀而形成的能力,深深扎根于企业之中。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然而它本身不会自动转化成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各方面能力整合而成的多元复杂系统,它主要包含四大能力:创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信息化运作能力。

2.诊断

我国旅游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旅游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许多国际著名的旅游集团已经进入中国,他们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销售网络优势、资本优势和管理优势拓展国内市场,使国内各类旅游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与世界旅游强国之间的差距,突出表现为缺乏知名品牌,因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品牌迫在眉睫。但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着“小、散、弱、差”现象,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瓶颈。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规模比较小,普遍没有达到最低经济规模(MES),由此带来长期成本过高,经营不经济,无法产生规模效益;二是旅游企业的盈利能力普遍较低,导致产业恶性竞争,服务质量下降;三是过度开发和低水平开发资源,利用率不足,创新能力不足;四是加速破坏,短期行为;五是行业比较优势下降,对优势资源的吸引力不强,不利于产业竞争。

3.建议

(1)呼唤产业政策,深入研究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全面落实,重点突破,放水养鱼,提高行业的利润水平。

(2)加强市场监管力度,防止不正当竞争,为优秀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加强对企业改造的扶持,将重点旅游企业纳入技术改造的范围,整体提升企业的硬件装备能力。

(4)推进企业退休、养老、保险等社会化改革,减轻企业的包袱。

(5)帮助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6)实施旅游企业创百强攀登计划,鼓励优质企业整合资源,做大做强;鼓励企业进行业态创新,通过业态创新脱胎换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真正发挥旅游业的综合联动效应,走集团化、网络化道路。以资本为纽带,培育、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区域协作,构建旅游产业集群。

(7)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旅游企业集团要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并通过奖励股票期权、退休金计划等制度建设来吸引并留住人才,发挥人力资本在研究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8)以旅游精品系列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实施旅游品牌推进计划,精心打造旅游品牌,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一是实施旅游品牌战略,开展全国性的旅游品牌创建和推广行动;二是分领域推进旅游品牌计划,针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对旅游集团品牌、旅游城市品牌、优秀旅游县、旅游镇、名优旅游商品、名优服务品牌等实施分类指导,在总体研究和规划基础上重点推进;三是建立旅游品牌评价体系,与质量管理等工作相结合,制定科学的品牌评定标准和程序,规范旅游品牌推广活动,动员社会各方面支持旅游品牌建设,加快建立和培育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信息化、公信力较强的旅游品牌研究、咨询、评价中介机构,逐步向以协会为主导的社会化品牌评价体系转变;四是加大对旅游品牌的扶持、服务力度,鼓励自主创新,规范市场竞争,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品牌营销,以商标注册、质量管理为基础,把专利研发、品牌收购、资本运作与品牌拓展有机结合,丰富品牌营运的手段和方式。加强商标使用管理,建立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协助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和专利申请,为品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五是开展旅游企业(集团)品牌推进工作,创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酒店、景区、旅行社、餐饮等企业集团品牌;六是结合旅游协会改革,成立旅游品牌认证中心,与质量管理等工作相结合,制定严格的品牌评定方法和程序,规范推广活动;七是抓紧制定国家旅游精品的评价标准和创建方式,制定扶持措施和推广计划,作为指导地方开发旅游产品的重要手段,纳入各地区规划;八是建立国家旅游精品库,编制《国家旅游精品目录》。

(9)实施“全国旅游质量提升计划”,提高旅游业整体竞争力。动员和组织全行业共同推进新时期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变,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推行“旅游质量提升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开放、管理规范、开发建设等各个方面。

(10)优化企业投资环境,降低投资风险、社会成本和外部成本。加强行业监管,防止恶性竞争。

七、国际拓展能力

1.定义

是指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全方位竞争态势下,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的能力。具体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以旅游拓展我国的国际能力,二是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三是提高我国旅游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力。

2.诊断

旅游业天然地具有国际化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入境旅游、引进外资、吸收国际经验等途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表现在:第一,“请进来”战略取得重大突破,以酒店业为代表的旅游要素产业国际化水平很高;第二,世界旅游大国与强国的形象得到大幅度提升;第三,与世界旅游组织等国际机构密切合作,增强了国际话语权;第四,出境旅游蓬勃发展,增强了谈判能力;第五,驻外办事处规模和网络扩大;第六,企业“走出去”战略已开始启动。

与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业的规模相对弱小,国际能力的提升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中国企业“走出去”刚刚起步,旅游企业的国际化远远滞后于我国旅游产业国际化的整体水平;第二,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品和产品体系,基本处于“躺在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上参与国际竞争”的状态;第三,发展出境旅游面临着“素质困境”;第四,入境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停留时间、旅游次数等有待提高;第五,旅游业的国际发言权与旅游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3.建议

积极应对国际挑战,把加快旅游国际化作为积极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办法,主动融入国际旅游大循环,本文提出以下六项工作措施:

(1)进一步拓展我国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数量,完善我国旅游驻外机构的网络,提升我国旅游窗口功能。同时增强旅游外交功能,提升中国作为一个欣欣向荣、快速发展的世界大国的形象。

(2)推进旅游企业“走出去”战略。通过产权改革、战略联盟等手段提高企业“走出去”后的经营能力,在投资审批、奖励、补助、境外服务采购等方面对“走出去”企业进行倾斜和扶持。

(3)提高出境游的质量。通过引导方向、规范秩序、游客教育、权益保护等手段保障出境游客权益,提升出境游客素质,通过法律、法规、条例和市场的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出境游发展。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通过设置第二总部、互派专员等手段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渠道,在市场促销、各类旅游会议、前沿旅游理论研究、旅游实践跟踪调研、旅游研究数据共享等领域加强合作。

(5)加大对外旅游援助的力度。选择一批政治性强、具有相对优势、客源市场潜力大或旅游投资潜力大的区域作为对外旅游援助的重点,彰显旅游强国风范。

(6)加大我国旅游技术、咨询、劳务输出力度。充分发挥我国旅游驻外机构的网络渠道功能,为我国旅游技术、咨询、劳务输出提供便利的服务,降低输出风险。

(7)增强企业的规划、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非常明显,旅游企业应树立国际竞争意识,从资本运作、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吸收国际成功作法,增强国际竞争力。

(8)前瞻性地搞好企业走出去的维权及配套服务,从政治上提升企业国际生存环境,增强企业抵抗国际性冲击的能力。作好外企入境的辅导,引导其按中国的市场规则出牌,减小市场的波动性。

八、应对风险能力

1.定义

旅游业内在特征决定需要提高风险应对能力:一是旅游业具有敏感性的特点,对外界各类形势的变化反应非常迅速和强烈;二是旅游业是一个对信息有高度依赖性的行业,目的地信息对旅游者在作旅游决策时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这两个特征决定了旅游业容易受到风险袭击,受袭后的破坏性影响又容易扩大化,风险的波及效应大。应对风险能力又称危机管理能力,分三个层次,即社会危机、行业危机和企业危机,主要表现形式有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重大社会骚乱或灾难性事件等,风险具有突然性、危害性、不确定性和连带性的特征。

2.诊断

中国旅游业在应对风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1)旅游业在“非典”考验中“浴火重生”,形成了一整套危机救援方案,促进了国际合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初步形成;(2)国家“十一五”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安全发展概念首度出现在党的文件里,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基本形成,中央和地方陆续建立健全了应急管理体制,总体上形成了以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为核心的“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为旅游业的公共安全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3)国家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提高了旅游业的抗风险能力,包括自然灾害应急保障、事故灾难应急保障、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社会安全事件应急保障等在内的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但总体而言,我国旅游业风险应对能力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公共卫生防御体系、支撑体系不健全,防御能力不高;二是旅游消费的敏感性特点决定了旅游业风险易发,且波及性大,可控难度大;三是旅游者消费心态不成熟,风险放大效应和波动性加强;四是风险管理和公共应急体系还不成熟,旅游行业和企业的“内功”尚弱;五是旅游行业协会的职能薄弱或缺失,行业自救、自保功能和力量薄弱,难以真正发挥在正常情况下的行业自治、自律和在特殊情况下的行业自救、自保作用。

3.建议

(1)各级政府和旅游行业管理部门要建立平常和特殊时期两套抗风险长效运行机制,尤其要建立规范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敏感、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强指挥信息系统、应急物资保障、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应急标准体系以及运输、现场通信保障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2)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的应急系统。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分散的、静态的信息,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合理地配置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反馈信息,集结人力物力,防止风险扩散。

(3)结合诚信旅游建设,加快推进规范的网上政务公开和信息发布,完善中国旅游信息发布平台,健全公开透明的旅游公众信息服务渠道。

(4)通过调整假期制度、鼓励企业对员工实施奖励旅游、引导积极健康的旅游消费习惯和心态等手段,调配旅游需求,平衡季节性,使“集中旅游”现象得以缓解,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此带来的风险因素。

(5)壮大企业规模和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强抗风险的微观基础。切实培育有效的市场主体,建立规范的市场准入和淘汰机制,形成规范的市场平台,将企业真正推向市场平台参与竞争,苦练内功,增强抗风险能力。

(6)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培养行业内部自救自保的能力。进一步明确旅游行业协会的职能,健全机构,使之成为真正代表行业和政府沟通、服务企业的行业组织及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纽带。

九、规划控制能力

1.定义

旅游规划控制能力指的是组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旅游目的地规划与深度开发规划,落实规划内容,通过规划控制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能力。具体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组织和科学编制旅游规划的能力;二是赋予规划文本法律地位的能力;三是组织落实规划内容,控制发展当地旅游业的能力;四是根据发展环境的变化,修订和灵活落实规划的能力。

2.诊断

坚持用规划开路,以高水平旅游规划指导全国旅游实践,这为我国旅游业近20年来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旅游管理部门和众多规划、教育、科研人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摸索,我国旅游规划发展已经奠定了三大基础,旅游规划控制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随着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和方针、政策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旅游规划的发展,形成了浓厚的以规划指导发展的氛围,规划价值得到普遍认同;第二,在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推进和指导下,全国形成了自上而下比较完善的规划体系、成果颇丰,涌现了一批优秀规划;第三,国家和地方旅游局评定和推广了一批甲、乙、丙级规划资质单位,旅游规划机构发展形成了多专业介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一批与我国旅游业发展实际相适应的规划方法与技术,奠定了我国旅游规划控制能力建设的技术保障基础。

我国旅游规划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引进、推广、探索阶段,经过百花齐放、全面开花阶段,发展到目前的规范发展、提升质量、提高标准、奉献精品的新阶段。同时也要看到,旅游规划控制能力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一,旅游规划发展在第二阶段出现了“三扫”现象(扫盲、扫荡、打扫门庭),在摸索中前进,部分规划文本自身存在一些缺陷,规划控制能力不强,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对规划成果进行修编;第二,旅游规划缺少法律地位,实施的约束力不强;第三,国家对旅游规划的管理文件,如《旅游规划通则》等还有待完善;第四,国家对旅游规划的管理能力还有待加强,需要丰富旅游规划实施与管理手段;第五,需要加强规划机构质量管理,形成旅游规划成果质量监控体系,从源头确保和提升旅游规划控制能力的科学性。

3.建议

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制定多种类型的旅游规划,确定旅游发展的目标体系,安排旅游发展要素,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确定旅游规划成果的法律地位,并组织落实规划内容,增强规划对旅游发展的指导与控制能力,确保旅游产业按既定的方向快速发展。

(1)强化规划成果管理。提升旅游规划的过程控制能力,把握好规划单位选取、规划编制、规划成果评审、规划实施等各个环节,确保规划编制过程科学、有序。建立规划成果质量监理体系,培养一批规划监理单位,推行第三方监理机制,做好规划的质量跟踪与反馈工作,定期进行旅游规划优秀成果评选,增强国家对旅游规划成果质量控制的宣传与引导力度。

(2)推行规划、咨询、后期服务一体化。加强规划甲乙双方的合作,提高乙方的服务意识,在规划阶段要重视创意策划人员构成、重视各类型和各阶段与甲方的咨询研讨、重视创意突破,规划结束后仍然加强与甲方的思路对接,为其提供延伸咨询,努力做到立意没有脱节、终点减少盲目,从而实现从起点到终点的全方位、一体化延伸服务。

(3)规划编制过程中,推行“地方基础、高手整合、公共咨询”的规划编制模式。地方先做好旅游规划的基础工作,这个工作耗时耗力,且需要对当地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地方有优势;规划者是高手,应具有较高的整合能力和统筹能力,创新突破,拔高档次;同行、企业管理者、政府官员与社区居民能为规划提供有用的咨询,使得规划更贴近实际和具有操作性。

(4)规划编制过程中,整合“五种智慧”,使其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落地有声。集中财富智慧,让老总们说出他们的观点;集中政府管理智慧,让政策能通过行政手段在各部门落实下去;集中艺术家艺术智慧,让他们的想象力为创新带来无限空间;集中生活智慧,让社区与市场说出最真实的需求信息;集中规划整合智慧,把各种智慧整合到规划文本中去,让各方利益都在规划中得以体现。

(5)推行四种新兴的规划成果形式,丰富旅游规划成果体系。推行跨区域旅游规划,统筹资源,将旅游投资规划与区域旅游规划相结合;强化旅游专项(专题)规划,通过专项规划实现部门联动;探索旅游目的地规划与深度开发规划,使得旅游规划成果形式更加贴近当地旅游发展实际需要;推进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在遵循相关技术规定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将发展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成一个编制层次,称为发展控制性规划,既具指导性,更具可操作性。

(6)针对旅游发展新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满足新一轮发展要求,对《旅游规划通则》进行修订。增加旅游规划成果类型,扩大通则的指导范围,使得新兴的规划成果形式有标准可依;细化通则对旅游规划成果的要求,增强通则的针对性,提升通则的内涵指导能力;加强通则的刚性,提升通则对旅游规划成果的约束力。

(7)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提升规划成果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完善、普及与加强地方人大和政府对旅游规划成果的立法程序,确保规划成果及时获得应有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密切旅游项目审批与旅游规划的关系,确保新上马的项目处于规划控制范围之内;联合出台并进一步落实规划管理办法,加强对下一级行政区旅游规划与重点规划的审查力度。

十、宣传营销能力

1.定义

旅游宣传营销能力是指凭借一定的宣传营销手段,刺激旅游者的消费欲望并产生旅游行为的一种市场开拓能力。对旅游业而言,宣传营销体现为三个层次:推广传播能力,旅游目的地形象取决于宣传营销的力度和能力;渠道能力,如依托旅行社招揽游客并提供旅游服务,形成渠道穿透力;系统服务能力,提供旅游咨询、旅游投诉、救援、帮助等,树立服务形象和口碑。结合旅游业营销的特殊性,旅游宣传营销能力可定义为:以形象传播为推广力,以渠道建设为穿透力,以服务系统为配套力,综合运用各种整合手段和营销战略进行旅游宣传营销的能力。

2.诊断

在政府做形象、行业开渠道、企业推产品的运作模式下,中国旅游业宣传营销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其基本经验体现在:

(1)政府主导推动旅游宣传营销。政府主导是我国旅游业新时期发展的基本战略,结合国家、地区及城市形象的塑造及宣传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宣传营销,政府对旅游营销的主导战略主要是营销支持战略,对旅游企业进行指导,引导新产品开发,指明营销机会,找寻销售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开发信息和预计系统,提供研究数据,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提供一般性咨询服务,进行国家旅游形象宣传等。

(2)旅游行业系统的推介会、招商会等专业推广。作为政府主导战略的延伸,旅游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在旅游宣传促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在这些部门和协会的大力倡导、协调下,联动相关单位和部门,通力协作,通过举办各类大型旅游节、推介会、旅游商品展示会、交易会、博览会等进行专业推广,开展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营销和具体旅游产品的促销活动,为旅游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促进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提升。

(3)企业推介、广告活动活跃。旅游企业是市场宣传营销的真正主体,旅游企业积极行动,采用媒体推介、活动推介等方式进行宣传营销,在媒体推介上,利用报纸、传单、网络、电视等手段,特别是建立企业网站、发行企业刊物及在相关媒体上发布企业信息等,扩大企业影响力。在活动推介上,采取路演、招商会等方式,以各种形式推介旅游项目,提升市场占有率和企业收益。

(4)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红色旅游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红色旅游立足政治宣传,运用市场手段,通过发挥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效应,将宣传营销与思德道德建设、爱国主义教育、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相结合,有效地开拓了客源市场,形成全方位、可持续的红色旅游发展格局。

(5)新技术手段运用加快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建设进程。为提高旅游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系统整合旅游目的地资源,完善旅游宣传促销和服务手段,国家旅游局提出了推广应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计划。本着全国统筹、突出重点、多方扶持、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建设推广城市级“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结合数据库、多媒体、网络营销等技术手段,中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建设将加快,在我国目前已经建立各类旅游目的地资讯网和地方性旅游网站基础上,全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建设已初具规模。

(6)旅游教育、科研、咨询机构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立足不断变化的旅游实践,依托包含职业中学、中专、高等院校教育以及旅游行业成人教育等在内的金字塔式旅游教育体系,通过旅游教育系统的教学、科研、人才等的带动,我国旅游营销人才资源培养和开发步伐加快,一些有实力的旅游科研机构、咨询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旅游宣传营销实践不断出新,“策划湘军”的营销文化品牌全国闻名,宣传营销相关的理论建构正在逐步探索和完善中。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市场化程度不高。主要问题有:政府主导多,企业主体弱,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企业多分散进行宣传,配合不够,没有形成合力。由于经营体制和宣传经费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大力推出的旅游展销会、发布会和专题推介等往往得不到企业有力的支持,并且经常发生企业与政府宣传营销脱节的现象,企业往往过度依赖政府,存在“搭便车”想法。

二是尚未形成一体化营销。基本问题有:旅游宣传与渠道建设脱节,营销渠道与消费者的需求脱节,企业主要销售渠道与市场脱节,中间商的角色与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其结果是政府部门、企业的宣传营销难以有效进入终端客源市场,致使宣传营销市场细分不够,缺乏针对性和市场操作性。虽然重要大型景区在各地设立办事处或者销售中心进行招徕销售,但费用成本太高。

三是营销服务系统建设。我国旅游营销服务系统的主要不足有:营销服务布点较少,且分布严重不均衡;信息粗糙陈旧,更新缓慢,严重滞后于旅游需求的更新变化;互动性差、预订功能较弱,游客使用不方便。交通气象信息、旅游产品及服务、公共交通、当地信息等游客服务信息发布比较零散,不方便游客查询;组织运作概况、宣传促销、交流交易、决策辅助等管理服务信息公开的积极性不高,公开程度不够。

3.建议

(1)加强主体整合,推进组合营销。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旅游宣传促销格局,丰富旅游宣传促销手段,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发挥政府在旅游宣传营销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旅游宣传促销“联动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各方联合、市场化运作的宣传促销工作格局。找准突破口和宣传重点,增强对外宣传促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渠道建设,推进一体化营销。以一体化营销为经营理念,加强与旅行社、旅游批发商和航空公司等合作,建立和完善旅游分销体系,加强旅游代理商合作,采取各种鼓励和优惠政策,完善旅游销售渠道。联合各中间商通力合作,优势互补,联手促销,完善旅行社、景区、旅游饭店等的相关职能,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通过旅行社向市场终端逐步融合渗透。

(3)加强营销服务系统建设。在建设推广城市级“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网络逐步形成全国旅游目的地营销宣传体系。在国家旅游局的统筹下,以现场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和研讨,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和应用能力。扩大该系统的宣传推广力度,促进电子商务网络的发展。在优秀旅游城市建立和推广使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争取列入国家“倍增计划”,给予贷款贴息的政策支持。

十一、持续发展能力

1.定义是指保护好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内涵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资源环境演化的自然规律,保护和利用好旅游资源环境,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诊断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辨证统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这些年旅游业一直注重以资源环境保护为前提,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具体表现在:

第一,环境保护工作的新成就为旅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奠定了新的基础;

第二,旅游业作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的综合功能不断得到提升和扩展,成为生态环境建设和效益转化的重要载体与传播窗口;

第三,旅游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环保问题,深化了我们对两者矛盾和统一关系的认识,为优化和创新发展模式积累了经验;第四,生态旅游、低碳旅游作为一种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成为促进旅游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方式。

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环保意识和文化素质还较低等原因,我国旅游业的资源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第一,旅游资源管理与旅游产业管理脱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受体制限制;第二,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模糊化、表面化、广泛化和简单化认识;第三,资源环境保护规划滞后,有规划但缺少刚性,有保护但缺少手段,无序开发需要引起重视;第四,资源环境保护投入严重不足。

3.建议发挥旅游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产业优势,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要求,根据国家有关资源管理和环境管理的条例和法规,鉴于旅游部门管产业不管资源的现状,提出旅游部门对旅游资源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需要通过以下八种途径:

(1)在旅游规划中加强对资源环境保护与控制管理的要求,增强规划对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力度,着力解决现有规划对保护缺少刚性、手段不足的问题。

(2)在行业标准和规范中增强对环境管理的能力。在出台新的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时,在已有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修订时,重点突出对环境管理的具体要求。

(3)加强资源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执法。充分利用已有的专业法(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土地管理法、循环经济法等),并充分利用已有的专业执法队伍,与旅游相结合,推进综合执法。

(4)加大低碳旅游、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境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低碳旅游城市等的建设,促进旅游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5)倡导和推行绿色经营体系建设,创新和深化绿色景区、绿色饭店等创建活动,在旅游产业内推行资源环境友好型经营模式。

(6)鼓励和倡导旅游者进行绿色消费。宣传和倡导生态知识,对消费者进行引导和鼓励,使旅游者遵守环境伦理,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处。

(7)政府加大对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将其作为继交通之后的重点投资领域,通过合理的投入将资源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8)研究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绿色开发等的奖励措施,对已取得成绩的绿色旅游行为提供合理的奖励和资金补助,确保绿色旅游在经济上能持续发展。同时对经典案例进行宣传和推广,形成示范效应。

十二、游客文明旅游素质能力

1.定义素质是人的综合能力与综合道德水准,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游客素质主要通过文化素质、文明素质、消费行为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体现出来。

2.问题中国旅游大军的主流是健康的,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但也有少数人的不雅行为,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文明规范和文化氛围。一是文明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吃”方面贪多浪费不讲仪态,“行”方面自由散漫不顾他人,“玩”方面我行我素不以为意,“赏”方面举止失当不知有序。用八个形容词来说就是:脏、吵、抢、粗、懒、窘、泼。二是文化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鉴赏能力不高,游览时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热闹,对历史、细节等不深究;文化内涵不高,不珍惜自然、文化遗产,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德,造成风景资源破坏、文物古迹损毁等不良现象。三是消费行为素质不高。具体表现在:消费心理不成熟,常侥幸认为低价团也会有高质量的行程;消费观念不理性,部分旅游消费者爱慕虚荣。

3.建议把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作为事关国家形象、事关民族整体素质的大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通过国民素质提升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在实施步骤上,要切实抓好“宣传发动、教育实践、建立机制”三个关键环节。

在具体措施上主要采取以下几点:

(1)征集制定旅游行为规范。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和网站,大力宣传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的重要意义、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2)加强旅游行为规范宣传教育。各级文明办和旅游部门组织编写出版《指南》和《公约》等通俗读物和宣传挂图,免费发放到各地主要旅游目的地。

(3)广泛开展提升旅游文明素质实践活动。各级单位要结合行业特点和管理职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保障措施和工作计划,持之以恒地开展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旅行社对旅行团的全程教育。各类风景旅游区要通过制作发布公益广告、设立文明监督岗、评选文明游客等方式,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游览。加强旅游景点当地的管理与查处。

(4)建立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长效机制。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完善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教育长效机制。各级旅游部门要建立公民旅游文明教育考核制度,对旅行社履行教育游客职责实施有效管理和考核。各旅行社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切实承担起教育引导广大游客的职责。建立导游和领队全程文明教育责任制。对未能有效履行教育游客职责、屡屡造成不良影响的导游和旅行社要进行批评教育和责令整改。各地各部门要将旅游文明素质教育工作纳入职业道德培训计划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管理。

十三、和谐统筹能力

1.定义旅游和谐统筹能力是指在旅游中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实现和谐发展的能力,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生态和谐,尊重、爱护自然,高度重视旅游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重视资源环境和自然生态问题,增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和谐旅游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二是人际和谐,人际和谐是指社会人群在社会公共层面互为融洽并获得心理满足,人们在社会关系上的和睦共处和相互提携是人际和谐的重要特征,人际和谐是实现和谐旅游的重要条件;三是心态和谐,人们处理自我的关系,即肉体存在与精神世界的关系,常被称为身心关系。身心关系和谐是指人们物质世界丰富,精神世界充实,二者达到平衡,和谐旅游是实现身心和谐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2.诊断旅游业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天然的同一性。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形成“五架马车”效应,拉动和谐社会建设,即:促进人的休闲和健康,提高公民生活质量;促进就业和人际关系改善,形成和谐社会氛围;促进城乡发展、区域合作,缩小地域差别;促进生态健康和资源节约,提高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开放,使我国成为世界和谐的重要力量。旅游业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首先要实现自身的和谐。以“和谐旅游”的理念发展旅游业,增强旅游业“五架马车”的动力和耐力,使“小和谐”形成“大马力”,促进“大和谐”。但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目前还存在诸多的不和谐现象:一是旅游资源的不适当开发,二是旅游地文化的丧失和道德风尚的改变,三是旅游安全隐患的存在,四是区域旅游发展和城乡旅游发展的不平衡等。

3.建议为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旅游业也必须走一条和谐发展的道路,构建和谐旅游,对策与措施主要是推出和谐旅游的“七个行动”,即:

(1)和谐旅游典范的创建与评选行动。通过开展“和谐旅游典范”的创建与评选活动,在酒店、餐饮、旅行社、景区、旅游娱乐、旅游购物等行业形成一批和谐利用、和谐运行、和谐建设的典范,并实现旅游经营主体制定和谐目标与产生和谐效应的统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和谐旅游,并带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其中关键是:第一,在全行业中深入扎实地开展和谐旅游的宣传活动;第二,定期评选和谐旅游典范,推广成功经验,并在社会上大张旗鼓地宣传;第三,以“和谐景区”评选为突破口,启动和谐旅游典范的创建与评选行动。

(2)旅游慈善行动。通过旅游来帮贫、扶贫,推动贫富之间的和谐发展。一是建立旅游慈善基金,扶持贫困地区做大旅游产业;二是在旅游者中开展四个“一”旅游慈善行动,即:为贫困地区“带来一本书,留下一元钱,带走一个礼品,留下一个美好回忆”。

(3)绿色旅游行动。一是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规章,强化绿色旅游管理;二是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推进绿色经营,创建绿色旅游企业;三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品,丰富和完善绿色旅游产品体系;四是鼓励绿色消费,提高旅游者环保意识和素质。

(4)诚信旅游行动。根据国家对构建全社会诚信体系的总体要求,全面组织开展诚信旅游活动,倡导诚信守法经营,引导游客明白消费,创新市场管理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旅游诚信体系框架,实现“放心旅游”。一是以行业改革为动力,以法规建设为重点,逐步建立诚信体系框架;二是探索建立旅行社批零体系,实现旅游市场组织网络的制度突破;三是建设旅行社、饭店和导游人员的“诚信信息库”,提供公开透明和制度化的信息渠道;四是开展“诚信旅游示范单位”评选活动;五是推出“万家企业共建诚信”活动,引导诚信经营活动向纵深发展;六是与部分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开展“诚信旅游”双向互动,建立合作机制。

(5)安全旅游行动。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是旅游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要消除旅游不安全因素,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提高旅游安全认知,建立旅游安全预警,强化旅游安全管理,督促景区、饭店、旅行社加强旅游安全建设,确保旅游者人身安全,实现安全旅游。

(6)与民共惠,社区发展行动。旅游发展会造成社会、环境和经济资源的竞争问题及其他负面影响,应充分考虑社区利益,尊重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民共惠,实现社区与旅游和谐发展。一是在规划阶段全面实行社区参与机制,确保居民的利益能在规划中得到体现;二是吸收社区居民到旅游企业工作;三是引导社区居民向旅游企业提供原材料,生产和销售旅游商品;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生活环境;五是向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打折等优惠。

(7)关爱游客,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以游客为中心,通过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结构调整等,建立与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相适应、与国际接轨、具有世界水平的服务质量体系,实现旅游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和谐发展。一是建立和完善酒店、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和导游人员等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积极推行质量认证,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三是研究制定乡村旅游、自驾车、温泉、绿色饭店等质量标准。

十四、创业就业能力1.定义是指发挥旅游业新兴产业优势,鼓励、引导和支持旅游创业就业,创造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提高群众旅游自主创业和广泛就业水平的能力。旅游业产业具有关联度大、发展机会多、就业成本低、就业容量大,蕴含着广阔的大众创业空间并可以提供众多的劳动就业机会。

2.诊断旅游业已经成为创业和就业的巨大平台,根据2007年的统计,我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000多万人,间接从业人员4900万人,从业总人数约600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数的7.8%。但是,目前旅游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尚不适应发展的要求,旅游就业门槛较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业内缺乏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竞争机制,从业人员队伍整体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这些都是制约旅游创业就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3.建议以人才资源开发为基础,以促进就业、培育旅游产业大军为目标,使旅游业成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增长点和渠道,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我国旅游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实现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人力资源开发基础上,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的优势,力争年均新增旅游直接就业人数100万人次。

具体提出以下建议:

(1)创新与全民创业相适应的旅游发展体制和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旅游管理、企业用工及分配机制。旅游企业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按照建设观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改组改制、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组建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的旅游企业,建立与全民创业相适应的旅游准入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将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性项目向全社会投资者开放,形成全社会办旅游、有能力的人办旅游的良性发展格局。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体制,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资本运作,鼓励支持民营、外资企业参股、控股国有旅游企业,推进产权多元化重组。建立与旅游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和开发旅游教育资源,大力培养旅游创业能力。一是充分发挥各高校旅游专业的作用,加强旅游培训基地、师资和教材的建设,提高旅游教育水平和培训质量;二是不间断地举办各类旅游业务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加大旅游培训合作交流,组织部分旅游管理人员赴国外开展业务培训;四是建立旅游人才信息网络,积极吸引各种人才加入旅游行业,为专业人才的自由流动提供平台;五是努力培育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旅游企业家队伍,以人才带动旅游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建立鼓励旅游创业的激励机制。依法最大限度地放权于基层,还权于企业,对于法律没有禁止的都允许开办和经营;争取建立旅游产业融资担保体系,对旅游生产企业提供小额担保;对投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行税费、土地优惠政策;鼓励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出资经办旅游企业或合作开展旅游业务。建立促进旅游企业发展的公平竞争机制。对各种所有制旅游企业、对本地投资者和外地投资者都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

(2)构建广阔的全民旅游创业发展平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积极开展工业、农业旅游,推动老区创业,促进工矿、农村地区旅游创业。使旅游创业向老区、厂矿、农村延伸与辐射,带动老区人民以及工人、农民致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厂矿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旅游要素配套建没,开拓旅游创业途径。行、游、食、住、购、娱等旅游要素配套建设,是旅游业面临的基本任务,也是吸引群众参与旅游创业的重要领域。在努力创造直接就业岗位的同时,为相关行业和旅游区周围的居民提供大量的间接就业岗位。加快旅游企业改革,畅通创业渠道。加快旅游企业制度创新,推动旅游企业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造,做大做强旅游企业,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鼓励境内外企业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为旅游兴业的能人提供畅通的创业渠道。完善旅游中介服务体系,扩大行业领域。加快发展旅游中介服务业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方面,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旅游信息、旅游咨询、旅游培训、旅游规划、旅游管理服务、导游管理等多项旅游中介服务,是可以为中小投资者所选择的项目。发挥旅游业带动作用,延伸创业链条,拓展旅游创业空间。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第一、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带来工业、农业、建筑、教育等多个相关行业扩大产业规模,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营造有利自主创业的旅游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逐步调整和规范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市场、企业的关系,将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上来。加强旅游行业协会建设,配合旅游行政管理工作,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促进旅游自律工作规范化和法制化。

(4)启动与全民创业相适应的旅游就业援助工程。制定特殊的政策和措施,重点对五类特殊人员制定就业或创业援助计划。一是旅游再就业援助计划,二是“妇女旅游就业援助计划”,三是“大学生旅游创业援助计划”,四是“回乡旅游创业援助计划”,五是“残疾人旅游就业援助计划”。

(5)推进与全民创业相适应的旅游就业培训行动。一是加速旅游教育培训的制度创新。促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推出旅游人才培养示范点给予重点支持,建立旅游教育专业委员会促进院校之间以及旅游院校与旅游行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旅游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完善行业各类资格认证考试提高考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全面提高旅游一线人才和导游人才的学历层次与专业水平,通过举办高级研讨班、职业经理人认证,引导旅游院校开办新专业,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一批旅游领导人才、职业经理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和旅游研究、师资人才。二是加强旅游人才培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积极开拓旅游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组织中国的旅游教育机构参与国际组织的各项活动,扩大中国旅游教育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国际组织和旅游发达国家争取更多的旅游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培训旅游管理干部,树立中国旅游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三是建立旅游从业人员的激励机制。开展行业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文明导游员、技术能手、旅游突出贡献等的评选活动,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增强旅游人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6)加强旅游就业服务和规范管理。编制和发布旅游就业指南,建立和健全旅游就业信息网络,推进旅游人才市场建设,规范发展职业介绍、劳务派遣、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提升行业职业声望,提高就业吸引力,消除社会上对旅游就业的认识误区。

十五、科技信息能力1.定义旅游科技化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旅游信息化已成为旅游行业内部各个环节联系的纽带,两者共同成为保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2.诊断我国科技事业迅猛发展、社会各方面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以及旅游者的成熟等使得旅游科技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

(1)科技成为旅游发展的技术平台。科技对旅游业发展产生过两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航空技术的商业化为人们提供了进行远程旅游的交通工具,使国际旅游大众化,旅游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成为推动旅游业又一次重大变革的直接动因。现阶段,由高速交通、终端信息网络、虚拟科技等的发展应用正推动旅游业实现第三次科技革命。

(2)科技改变了旅游业态。一方面,网上旅游、网上预订将促进旅游个性化、多极化的进一步盛行,散客比例将明显增大,传统旅游方式将被改变。另一方面,科技与旅游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科技旅游,科技旅游是对传统旅游产业空白的填补,丰富了旅游产业构成。

(3)科技创造了新的旅游产品。高科技的运用创造了新的旅游产品,增强了产品的吸引力,如人造主题公园充分运用现代高新科技,如声学技术、光学技术、计算机模拟系统技术等,创造形成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

(4)科技丰富与深化了旅游内涵。科技的运用,重新界定了旅游资源,使得旅游资源的外延得到了扩展,使旅游的表现形式更加新颖,内涵更加丰富,避免了旅游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5)科技提高了旅游的服务水平和质量。高新科技在旅游业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旅游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尽管如此,旅游业的科技发展在我国仍属初创时期,发展还不成熟,与我国旅游业巨大的发展潜力相比、与旅游业的转型升级需求相比,旅游科技以及旅游信息化对我国旅游产业的保障支撑明显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观念滞后,对旅游科技化和信息化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2)对旅游科技和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3)高新技术含量低,运用手段单一,与游客的互动性差;

(4)旅游企业高新技术人员匮乏,研发机构对旅游科技产品的研发投入不足,我国自主开发的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旅游产品较少。

3.建议

(1)实施中国旅游科技创新支撑计划。主要以旅游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旅游市场促销、咨询服务、项目开发、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等各环节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3)积极推进旅游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不断提高其科技含量,加大旅游装备、设施、设备对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旅游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发展壮大新兴产品。

(4)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旅游集团,大力开发对旅游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培育创新驱动型产业集团。

(5)加强旅游产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尽快实行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充分借助旅游网站蓬勃兴起的势头,积极培育旅游信息市场,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使信息在旅游生产力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推进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全面建设,扩大中国目的地营销系统(DMS)的覆盖面和宣传力度,整合分散的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建设市场面广、信息充分的营销预订系统,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旅游商业协作网络,引导企业采用成熟的信息管理系统,用信息化提升经营水平。

(7)建设国家旅游产业创新基地,建立和完善旅游创新网络。以国家公共投入为主,重视开发社会资金来源渠道,尤其是针对地方、企业特点,加强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研发投入,共同建设国家旅游产业创新基地,推动旅游研究的工程化和现代化进程,为旅游科技转化、提高产业效率提供动力。第一,争取专项资金加强硬件建设。依托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已有平台,争取加强对旅游重点实验室、重大岗位创新工程等方面的专项投入。第二,与产业界共建研究基地和工程中心。以此打通旅游研究与实践共行的通道,将理论研究主动推向实践,以田园调查、社会调查、案例跟踪研究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把握新变化,推进技术研发,加强对实践的指导。第三,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支持企业参与旅游研究和重大科技计划,鼓励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和产品创新的主体。

(8)颁布科技创新引导目录,建立和完善旅游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与奖励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加强旅游重大问题研究。以颁布《旅游新产品目录》、《旅游新项目目录》为基础,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培育技术要素市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 篇7

一、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与优势

(一)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优秀文化

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也是文化大国,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土壤,使传统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有“源”可循,而通过建设传统文化产业群,并灵活的把市场化和产业化机制引入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之中,又为传统文化的发扬注入了新的动力和生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但后继有人而且不断发扬光大。

(二)依靠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俗风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底蕴,也产生了种类繁多的文化品牌。仅就山东省而言,就有东岳泰山、曲阜孔文化、潍坊风筝、泰山皮影、博山瓷器、胶州秧歌等特色文化品牌。在近几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形势推动下,全国各省市也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并立足自身实际,对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详细调查和战略规划,从而使我国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三)文化产业带动了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

文化产业涉及的内容广泛,从建设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渠道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从推进数字网络到发展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从中央大剧院的音乐会到梆子剧团的下乡表演,从杭州的丝绸到山东的粗布。在文化产业集群内对传统工艺的改造,对创新技术的应用,对科学管理方法的使用,都会对其他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促进人才、劳动力以及其他资源的合理流动。由于文化产业集群涉及广泛,产业链不断延伸,各种资源又一次在市场内进行新一轮的分配,从而带动了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文化产业的最终成果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但文化产品价值内涵中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社会产品,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它内在地规定:文化产品不仅对于个人、群体具有经济意义,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更是存在重大意义和作用;文化产品的生产不是单一的个体行为或群体行为,也不是纯粹的经济行为,它有着广泛的外部性、社会性。好的文化产品不仅是在创造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形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实现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的过程,不断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

相对于现阶段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建设发展需要而言,目前的文化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与之相适应。

一是文化系统的行政管理体系分散,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文化产业管理系统。文化产业涉及文化、科技、体育、经济、旅游等各个政府部门,而各部门权力交叉、界限不清阻碍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政府宏观管理缺位又使得对文化产业没有统一的监管标准。

二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法律保障。我国的文化产业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诸如知识产权保护、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与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合作的法律地位、权益保护、退出机制等核心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此外,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主要依靠政策号召和行政措施,而缺乏用法制手段引导、保障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发展和推广。法制环境的不完善,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从业者研发积极性低、投资的风险成本急剧攀高的情况,并且在文化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上没有完善的法律保证其利益,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步履蹒跚。

(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文化产业日益受到国家重视。一方面,文化产业被视为我国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中国在全球塑造大国形象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属于低耗能、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契合度极高。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来配置其文化资源,可是,我国现阶段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整体水平还不高,各种文化资源还没有达到高效的优化利用,文化产品的流通和文化服务渠道还不通畅,文化产业产生的价值还没有完全在市场中体现出来。文化企业的融资、企业品牌等无形资产评估、登记、质押、投资、托管、流转、变现等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文化产业链发展力度不够

每个行业的产业化发展都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撑。文化产业必须打造完整、具体的产业链,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但从宏观角度分析,当前的文化产业链建设由于文化管理体制不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不完善以及其他一些问题,如人才、地域、科技、创意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文化产业链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导致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无法向深度和宽度发展,一些文化产品的开发只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实现理想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例如。山东泰安虽然利用泰山文化开发出了一系列文化产品,如泰山封禅实景演出、泰山石敢当舞台剧、泰山石旅游纪念品等,但这些文化产品没能形成品牌,也没有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和广泛的影响。

三、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政府部门应合理统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彻底消除因微观管理较细阻碍文化产品生产效率和因宏观管理缺位使得文化产业没有统一监管标准的现象。并且,根据现行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出台一系列保证其健康发展的法规措施,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使用和资金投入和退出机制等方面。另外,政府管理部门还应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市场监管等方面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高文化产业建设的法制保障。对于涉黄、涉黑等文化产业的产品要进行坚决彻底的打击,以保障文化产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中国文化产业的兴盛。

(二)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文化经济政策的完善和健全,是对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重要保障,也是发展文化产业市场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尤其是在WTO保护期结束后,国外文化产业加紧抢滩中国市场,我国文化产业相关政策的滞后性和不稳定性越来越突显。所以,我行政管理部门就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畅销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并且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明晰产权,积极培育和完善文化产业资本市场,同时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保护和激励本土文化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来源于本土魅力、本土内容、本土市场的发育,政府管理部门要给与其不断发展的土壤和市场条件。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链,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链,使其拓广出更大的空间,发挥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一是要建立以科技和创新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文化产业的发展固然离不开悠久的文化底蕴,但在发展的同时必然要求注入新鲜的血液。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从3D动画到5D、从电影的现场拍摄到后期制作、从单纯的景区游览到实景演出的灯光造型等等,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不断需求着科技创新的驱动。二是要不断体现出文化产业的品牌价值拓宽文化的融资渠道。由于文化创意企业总体上是轻资产的,融资困难、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相当多的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不够,没有积累到足够的可以让金融机构认同的作为抵质押物品或者弥补风险的资产,因此文化企业不断临融资难的困境。另外,中小文化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市值估价也还没有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所以要建立有利于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投融资机制。同时,要培植和保护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使其多出精品,不断壮大自己的品牌价值,谋求更多的利益渠道。

摘要: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无疑给处在转型期和调节期的我国经济带来又一条发展道路。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R].2009.

[2]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肖荣莲.培育和发展新兴文化业态[N].学习时报,2010-05-03.

关于陇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些思考 篇8

关键词: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013-02

一、红色旅游的发展定位

红色旅游中又有公共服务的成分,主体可以享受到公共服务所提供的多元化,这也为红色旅游中公共服务部分职能的发挥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公共服务职能在红色旅游自身内涵基础上的发挥为红色旅游带来了一种选择性的盈利。

要想大力的发展红色旅游,首先要有恰当的定位,对其有一个综合的认知。比如,“旅游”是在“红色”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旅游的主题要有严肃感,并且要有正确的定位,如若不然就会与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背道而驰;其二,要将“红色旅游”的范围进行清晰的确定。不能将红色旅游的景区发展为一种消极消费的场所。红色旅游景区应该尽可能的撤免门票。在国外的“红色旅游景区”一般是由政府进行拨款与其他资助者所建立的纪念历史的场馆。门票大都价格低廉或者是不设门票,景区的开放都是具有固定时间的,开放景区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盈利。

二、红色旅游存在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存在现状。

1.红色旅游景点形式单一。

经过专业部门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当前红色旅游的静待呢存在的形式过于单一,内容也不够丰富,没有可以为游客提供体验的丰富的项目,因此,一般情况下,游客游览过一遍就没有兴趣再来第二遍。在调查中显示,景区的大部分游客都是经过自己的单位或者部门组织参加的,几乎不存在自愿去参与的游客,形式的单一严重抑制了红色旅游的发展,而人们对于红色旅游的限制性思维也阻碍了红色旅游的持续性发展。

2.景区的基础建设落后。

红色旅游景点一般存在于山地等较为隐蔽的地区以此来体现其独有的特点。而这些地区一般经济较为落后,没有先进的基础设施,这就为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供电、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十分落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发展。

3.宣传工作不及时,宣传内容跑偏。

当前,还是有部分的紅色旅游景区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大多数的景区不为人们所知,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就是,对于红色旅游景区的宣传工作不及时,同时对于红色旅游景区内容的宣传也没有针对性。例如平阳县的红色旅游景区,其自身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是对于宣传形式仅仅放在当地的报刊上,这样以来,宣传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现如今,时代进步,经济、科技迅速发展,要想红色旅游获得发展,就要为红色旅游景区选择一种最为恰当的宣传方式,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景区品牌特色的形成,还有利于更多的游客愿意去走向红色景区,了解红色旅游的意义。

(二)未来发展的方向。

1.实现红色旅游向旅游产业型的转变。

首先,要保持管理机构的一致性,避免景区管理的混乱。其次,要为红色旅游景区的产品的推出和发展制定合适的规划,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特点来推出合适的旅游产品,综合利用资源,向多个方向开发合适的产品。即,其一,可在“红色”的前提下,开发出合适的产品,可以融入红色基调之中;其二,开发方向向纵向发展,对于那些具有历史性、高价值的红色旅游景点进行保留和休整,同时开发一些可以充分体现其经济、政治和文化功能的景点。这样一来,才能使红色旅游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

2.实现时间定位的准确性,丰富红色内涵。

当前,对于红色旅游的定义不一,关注的重点也都有所不同。在我国的《0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认为“红色旅游活动”和“红色资源”应该都包含于“红色旅游”的定义之中 ,此外,还规定了红色资源的时期。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时间段的定义会导致人们对于时间的定位产生错误的理解,这将不利于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应对方案

(一)拓展促销红色旅游的道路。

一般来说,革命圣地所在地或者革命纪念地所在地的经济状况不佳,在发展红色旅游时没有过多的经费用于对景点和景区的宣传,不过可以寻找一些其他方面的优势,利用好每一次机会,顺应发展趋势。此外,还可以深入研究旅游市场的需求现状,将其他方面的旅游产品融入到红色旅游当中,以此来提高红色旅游在旅游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探析并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

要想为红色旅游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可以在先前引导人们参观革命圣地等方式的前提下,大力的将红色旅游的独特性和具有的特色体现出来,同时提高接待人员的接待能力,丰富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为游客增添更多的乐趣。

(三)加强红色旅游的产出能力。

加强红色旅游的产出能力,首先就要保持客源的充足,这就需要坚持走集约化的道路。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红色旅游景区的娱乐、餐饮等休闲设施进一步的完善,丰富消费者的消费对象。但是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循红色旅游的主题,体现革命和传统的特色,以此来提高红色旅游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结束语:发掘红色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景区娱乐、餐饮等项目的发展可以为旅游带来一大笔的盈利,同时还可以为当地经济的提高提供动力,同时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变,为社会减小失业率,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对于红色旅游的发展来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对于红色旅游的管理、红色旅游景区服务水平的提高、当地综合环境的优化等等。综上所述,要想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顺应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和当地综合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旅游产品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贾浩华,张英明,方淑婷.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加[J]. 党史文苑. 2012(16).

[2]刘建平,伍先福,黄玲.红色旅游的三大功能[J]. 学习导报. 2012(05).

[3]陈国生,李玲.论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4(03).

上一篇:英文26字母书写规范下一篇:小学国画社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