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2024-08-23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通用8篇)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1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通过党校学习,在农委徐功学副主任的授课下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本人就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做一下个人小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选择。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的加速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好形势。但也必须看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很不牢固:一是从农业资源看,不仅空间潜力有限,而且部分主产区土壤地力长期透支、质量持续下降、重金属超标、地下水超采等问题突出,已对农业稳定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威胁;二是从农村社会看,农业劳动力长期大规模向城市迁徙,不仅导致农村人才等资源严重流失,并引发了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管理、技术、资本、人才等现代要素更多更紧密地融入农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有利于扩大农村产业规模和就业容量,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有利于聚集农村人气和改善农村人员结构,促进农村社会繁荣稳定。

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一是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主要是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紧密,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二是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太少,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还有一些新型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三是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合作方式简单。目前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多采取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农业,真正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将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所占比例并不高。四是先进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不强,由于农业存在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加之盈利低下,许多社会资本和先进成熟的技术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扩散渗透进程缓慢,同时还由于农民的技能素质低下,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也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强调和始终坚持一定要把农业作为基点,将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务农就业增收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我们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点放在农业以外的其它方面,最终可能会带动农业农村的发展,但也可能会侵害农业和农民的利益。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只有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点从一开始就明确放在农业上,始终把农业和农民放在突出位置,融合的方向才不容易出现大的偏差;才能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

青干班五组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2

一、栽什么———发展什么品种

㈠曾经的苹果梨张掖农场的林果业也是在苹果梨最辉煌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 主栽品种是苹果梨, 有些果园配备了身不知、车头梨、锦丰梨、日面红等品种为授粉树, 有些果园是清一色的苹果梨, 到九十年代中期, 刚刚进入结果期的林果业, 遭遇了双重的打击。一是自然灾害的打击。1994年“5.1”的雪灾、1995年花期的干热风、1996年花期的低温冻害、1997年“4.23”的冰雹、1998年“4.18”的沙尘暴及2001年“4.30”的沙尘暴和雪灾, 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给林果业蒙上了浓重的阴影。二是市场的问题。价格下滑, 最惨的时候一斤只卖0.11元, 市场萎缩, 南方的客户不来了, 东北的客户减少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 林果站一方面对衰弱的果园进行了挖除, 开始了以早酥梨为主的高接换头, 刚开始是为了解决苹果梨的授粉问题, 后来发现早酥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苹果梨强, 而且深受市场的欢迎, 所以加大了高接换头的力度, 目前的早酥梨大部分是来自于高接换头树。另一方面, 林果站抓好职工技术培训, 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职工教育, 强化质量意识;完善管理措施, 吸引和留住客商。经过多年的努力, 从2003年开始, 林果业步入正常, 产量、效益逐年提高。

㈡多品种的引进试栽为了发展和做好梨产业, 林果站提出了“发展一代、储备一代、选择一代”的发展思路, 即抓好正在栽培的一代品种, 储备好下一步更新发展的品种, 继续引进试栽、选择新的品种。在发展思路的指导下, 林果站先后从甘肃果树所、郑州果树所、浙江园艺所、黑龙江、山东果树所等单位引进了甘梨二号、甘梨八号、八月红、红香酥、红巴梨、翠绿、黄花、新世纪、丰水、南国梨、爱宕、黄金、黄冠、库尔勒香梨、新梨二号、新梨七号等上百个品种, 但遗憾的是, 在引进的品种中, 没有一个可以像苹果梨、早酥梨一样适应在当地发展栽培的品种。

㈢目前的状态张掖农场现有果园面积近4000亩, 其中农场林果站管理3100多亩 (结果果园2478亩) , 民乐分场800多亩, 主栽品种是苹果梨和早酥梨。林果站2007年果品总产量731.2万公斤, 果品总产值653.47万元, 到2013年全站果品总产量901.13万公斤, 总产值2002.8万元。

㈣市场情况从林果站近年来的销售情况来看, 苹果梨的市场已经萎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林果站将苹果梨进行严格的分级后产品销往深圳、广州、河北、福建、杭州、萧山、北京、上海及东北三省等许多的省市。但近十几年来, 南方市场逐步萎缩, 苹果梨的市场只有东北三省的市场和兰州、西宁、银川等市场,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品种自身的原因 (在南方市场, 苹果梨表皮容易褐变) , 也有产品质量的问题。早酥梨的市场正在逐步扩大。林果站一开始只是将早酥梨作为一个授粉品种来嫁接使用的, 但随着市场的逐步认可, 早酥梨从一个授粉品种变成了主栽品种, 通过大量的高接换头, 产量从2000年的21.6万公斤提高到了2013年的628.3万公斤, 销售市场也从单一的广州市场向其他市场扩大。尤其近几年随着当地冷库的不断建设, 早酥梨通过储存, 延季销售的效果和效益被越来越多的经销商所认可, 早酥梨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㈤发展品种的建议在目前的情况下, 笔者认为发展的首选品种应为早酥梨, 但早酥梨不能成为唯一的品种。一是要考虑到早酥梨的采摘销售期比较短。一般早酥梨从8月初开始采收, 采收期可以持续到9月中旬, 采收销售期只有50天左右的时间, 此后由于果色变红、变黄, 果实成熟度提高, 导致果实不耐拉运和储存。二是要考虑授粉品种的搭配。林果站采用的是早酥梨、苹果梨混栽, 相互授粉, 再辅之以人工授粉的方法。首先应考虑红香酥。林果站当时引进红香酥时, 看中的是这个品种的果形和色泽, 但引进结果后, 发现其色泽远不如宣传的效果, 果面几乎不着色, 所以将其否定, 后来在寺大隆林场看到他们嫁接的红香酥, 果实着色的效果也还可以, 所以对这个品种可做进一步的考察。其次可考虑黄冠梨。这个品种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 林果站也引进栽培过, 但没有经受住2007年严冬的考验, 几乎全部被冻死了。目前在条山农场有大面积的栽培, 高台骆驼城也有栽培, 他们虽然也经受了2007年的严冬, 但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 这个品种在市场上要求是套袋栽培、冷库储存, 如果没有冷库储存, 在一般条件下存放, 果心易发生变褐现象。最后可考虑新西兰红梨, 这是一个品系的通称, 包括了几个相近的品种, 其色泽是无可挑剔的, 但风味偏于酸涩, 恐怕不适合大多数消费者的口味, 应慎重考虑。

二、干什么———从苹果梨的辉煌和衰落中吸取教训

要发展梨产业, 做好梨产业, 做大做强梨产业, 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 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就必须要从张掖苹果梨发展的辉煌和衰落过程中总结吸取一定的经验教训,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㈠政府的缺位即重栽而轻管当时发展苹果梨时, 政府积极引导, “一代梨王”的经济效益也使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张掖苹果梨的种植面积发展迅速, 但种植面积扩大后, 政府退到了舞台的幕后, 使苹果梨产业自生自灭。政府的缺位, 主要表现在了管理上:一是忽视了产业技术的培训, 使进入这个产业的人员良莠不齐, 只管栽树结果, 忽视了从整形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疏花疏果、新技术应用、分级包装等一系列方面去提高产品的质量;二是既没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 制定相关的产业发展、管理制度, 客商来收购果品, 不断发生被坑蒙拐骗的情况, 也没有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去打出品牌、开拓市场、培育产品的生命力;三是忽视了产业人员的素质教育, 没有教育和引导从业人员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长远观念。

㈡个人的缺位即重利而轻质作为梨产业的关键环节, 栽培者是这个产业的重要成员之一, 其素质的高低, 决定着这个产业的好坏。素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素质的高低, 决定了生产环节产品质量的好坏;二是人品素质的高低, 决定了销售环节中产品质量的好坏。作为既是栽培者, 又是销售者的个人, 在苹果梨走红的时候, 不当的追求了利益, 而忽视了质量的保证和信誉的建树, 部分从业人员为追求利益, 不仅不从技术素质上去提高产品质量, 也不在装箱时讲求质量, 而是好的坏的、大的小的、石头砖块、土豆土块都装进去了, 重利而轻视产品质量, 不顾商业道德, 没有质量意识, 没有长远观念。上述两个方面是导致苹果梨产业很快从辉煌走向衰落的原因, 值得相关人员吸取经验教训。

三、怎么干———发展梨产业应做好的几件工作

㈠搭配好品种是发展梨产业的头等大事品种选择和搭配不合适, 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主栽品种可选定2~3个备用, 在不同的基地, 可选择不同的主栽品种。确定了主栽品种后, 要考虑授粉品种的搭配:一是相互之间有亲和性, 可相互授粉;二是花期要相遇;三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㈡选择好基地是发展梨产业的基础条件只有适地适栽, 优良的品种才有可能发挥优良的性状, 产生优良的效益。在选择基地时, 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土壤、水利、气候、人员、交通等因素, 确定适合栽培的品种, 做到适地适栽, 防止选择在不适宜的地方作为栽培基地。

㈢培训好技术是发展梨产业的必要条件没有一支技术过硬的栽培管理者队伍, 就管理不好果树, 就生产不出优质的果品, 优良的品种也不一定会发挥其优良的效益。所以, 要在专家培训指导的基础上, 实行技术人员蹲点指导, 培养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技术示范户”, 以点带面, 全面提高栽培者的技术水平。近年来, 林果站紧紧抓住职工培训不放松, 利用各种机会, 结合果园农事, 采取理论培训与实际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千方百计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

㈣组建好队伍是发展梨产业的重要保证作为一个产业, 不能像原先那样, 以单个的形式, 一盘散沙的去面对市场, 应该要以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 形成拳头, 共同面对市场。这种方式, 可以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 也可以是“公司+农户”的形式, 无论哪种组织形式, 要起到的作用:一是规范组织内部成员的栽培管理行为;二是规范组织内部成员的销售行为, 提高内部成员的质量意识、诚信意识, 长远观念, 防止坑蒙拐骗行为;三是形成一定的价格机制, 防止产品畅销时“宰客”, 产品滞销时相互低价竞销;四是形成一定的产品质量标准, 成员共同遵守执行。当地所采取的是一种类似于“公司+农户”的形式, 即果园农场所有职工分户承包, 统一技术措施, 费用各自投入, 产品统收统销, 最后核算兑现。

㈤开拓好市场是发展梨产业的坚强后盾产品最终是要通过市场才能实现其经济效益。市场既要靠过硬的产品质量、优良的产品信誉去开拓、去占领, 也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去运作, 作为政府和相关部门, 不能袖手旁观, 而是要做开拓市场的组织者、策划者、领头人, 为梨产业的发展壮大开拓好市场, 使稳步扩大的市场成为梨产业坚强有力的后盾。

㈥完善好服务是发展梨产业的后勤保障完善服务, 包括在产前对从业者进行技术培训、思想教育;在产中为从业者解决技术难题、提供生产科技信息、介绍优质生产资料、指导生产过程;在产后为从业者提供市场信息、帮助从业者销售产品、搭建市场平台、创建产品品牌等。更包括对客商开通绿色通道, 为客商净化市场环境, 沟通供销渠道, 规范供销行为, 提供优质服务等各方面的内容。综上所述, 做好为从业者和客商各个方面的服务工作, 就是为梨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好了后勤保障。

摘要:本文根据张掖梨产业生产现状, 分析了发展张掖梨优势产业的有利条件,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军民融合;内涵;特征;体系建立

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改革目标和任务做出了具体的部署。军民融合是我党领导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一贯指导方针。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把军民融合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强国必须强国防,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对于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

军民融合是指通过打破“军”与“民”相互分割和自成体系的封闭系统,促进“军”和“民”之间全领域、全要素、高效益的物质和信息等的交流与渗透,从而形成一个军民兼容、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的开放对流系统,使一次性资源投入获得国防安全利益和经济社会利益双重产出,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在十三五期间,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十分重要而紧迫,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按照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要求,从中国具体国情和军情出发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提高国家整体建设效益,不断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和高效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

二、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一般特征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是我国主动顺应世界科技革命和世界新军事革命的重大战略抉择,也是走中国特色富国强军之路的必然选择。军民融合是世界发展之潮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世界主要国家的共同政策取向,其一般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军民系统开放互动。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是国家建设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军民融合发展的前提是打破两个子系统相互封闭和自成体系的发展格局,推动“军”与“民”的人才、物质、资本、技术和信息等相互渗透和交融,从而实现两个子系统的相互开放和良性互动。

2.军民市场有效对接。打破国防市场和民用市场这两个细分市场互相分割的局面,实现国防市场与民用市场的有效对接,需充分发挥市场对军民融合发展的牵引作用。国防建设方面,除少数国防专用性和安全保密性较高的领域及产品技术外,需要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推动国防市场向民用市场开放,通过市场竞争方式让更多的综合实力较强的优势民用企业进入国防建设领域,广泛引入和充分利用社会优势资源参与国防建设;经济社会建设方面,需鼓励民用企业积极参与国防建设,推动民用技术和产品有效满足国防建设需求,支持民用企业采用军转民技术和产品。打破国防产品成本加成的单一定价机制,推动国防产品与民用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有效对接,不断扩大国防产品竞争性价格形成机制范围,扩大国防市场竞争的充分性。

3.军民资源成果共享。打破军民资产分头投资,军民资源、成果各自专用的分割局面,积极推动资源的共享性建设,实现资源共用、成果共享。在产品科研生产方面,都力求在同一工厂、同一车间或同一生产线,采用共同的劳力、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设施等,既生产武器装备等军用产品,又生产相应的民用产品;人才培养方面,都力求依托军地高校等人才培养系统培养军地人才,采用共同的人才培养资源;物流方面,依靠同一物流系统,既满足军队物质保障需求,又满足地方部门和单位物质保障需求;成果产生和应用方面,无论是国防建设领域,还是经济社会建设领域,都力求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扩大通用标准体系的使用范围等,使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成果,既可用于军用目的,也可用于民用目的。

三、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体系建立

1.建立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立这一体系是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提高我军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建立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应着重在改革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管理体制、优化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结构布局、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运行机制、消除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行业壁垒等方面下功夫、见成效。2.建立军民融合式军队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是治国之本,也是强军之道。党的十八大从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高度,科学阐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建设重点是人才培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体制机制,拓宽利用国民资源和国家人才资源渠道,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和引进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力度,吸引社会高层次人才到军队工作,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献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3.完善军民融合式国防动员体系。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国防动员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经济与国防、沟通军队与地方的桥梁和纽带,在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环境、社会条件和任务要求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全面深化改革,强调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既对国防动员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必须进一步凝聚融合共识,完善融合机制,提高融合层次,增强融合实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合芳,军队人才培养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的对策措施[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NO.5.2013.

[3]于川信,周建平.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3.

[4]宋协鹏,薛宝仪.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对策思考[J],国防科技,2014.6.

[5]吕彬,肖振华.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7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4

徐应华

〔内容摘要〕 煤炭是水城县支柱产业,本文通过对水城县煤炭行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县煤炭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煤炭产业 发展 对策

〔作者介绍〕 水城县煤炭管理局局长

水城县是全国首批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炭经济占水城县经济的份额很大,煤炭产业的收益约占全县可用财力的70%左右,为水城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了重大贡献。同时,水城县煤炭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电力、冶金、化工、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水城县煤炭产业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全县煤炭产销量大幅增长,企业经营状况得以改善,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明显好转,行业集约化程度和整体素质全面提升,煤炭产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步伐加快。

一、煤炭资源的基本情况

水城县煤炭资源丰富。33个乡镇中27个乡镇有煤炭资源(7个乡镇有煤炭资源但无煤矿企业),主要含煤单元有8个:蟠龙、比德、小河边、大河边、土地垭、神仙坡、格目底、杨梅树,各构造单元煤种齐全,主要为焦煤、肥煤、瘦煤、贫煤、无烟煤,灰分属低灰~中高灰分,硫分属特低硫~高硫分,除比德向斜外,各构造单元皆赋存有特低硫、低硫煤,属优质煤。根据目前勘探资料,水城县331+332+333+334级储量430146.7万吨,估算储量87054.8万吨,总计资源量517201.5万吨,人均占有储量0.72万吨,且远景储量十分可观,开发潜力巨大。

全县有煤矿139对,其中国有控股煤矿7对, 地方煤矿132对(其中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矿井96对,技改矿井18对,新建矿井18对)。根据《贵州省水城县煤炭整合及开发利用规划》,由现有小型矿井146对和在建小型矿井23对整合和扩能后为84对,整合后,减少85对。整合前设计能力912万吨/年,整合后设计能力1716万吨/年。新设置矿权矿井10对,设计能力180万吨/年。整合、扩能及新设置矿权的小型矿井94对,合计设计能力1896万吨/年。大中型矿井13对,设计能力1845万吨/年。整合及规划矿井107对,合计设计能力3741万吨/年。

二、煤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随着浅煤层资源储量的衰减,煤炭采掘难度增大,开采成本明显上升。

(二)资源浪费严重。煤炭资源大面积、高强度开发,特别是部分煤矿的不规范开采,严重破坏了资源的储存状况,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三)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原煤产品多,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少。

(四)环境破坏严重。煤炭开发、加工、转换、利用过程中大量排放的废气、废渣、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采空区引起地表土地塌陷,采煤对地上地下水资源造成破坏,对农业生产造成了直接的威胁。

(五)煤炭企业负担沉重。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煤炭运营环节过多,费用过高,渠道不畅,使煤炭企业负担沉重。

(六)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一是安全生产技术装备落后,由于缺少投入,许多小企业设施、设备简陋,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二是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较低,由于企业培训工作不到位,有些从业人员连起码的应知应会都做不到;三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相对滞后。

三、发展煤炭产业的应对措施

根据水城县“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按照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统筹煤炭工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统筹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统筹矿山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紧紧围绕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新型工业化和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加快推进资源整合、加快深化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全县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素质,实现水城县由煤炭资源和煤炭工业大县向煤炭经济强县转变,推动水城县煤炭经济集约发展、循环发展、安全发展、高效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煤炭产业发展中,如何贯彻落实国家的发展战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从而推进水城县煤炭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要自上而下地转变观念,要从重视总量增长向重视结构优化转变,从简单生产流通向通过市场流通抓生产转变,从条块各自为政向条块联动转变,从靠行政手段办事向运用市场规律办事转变。

水城能源经济发展总体思路的调整,必须从完全立足于资源开发利用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必须跳出“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传统框架,改革过去把“能源立县”发展战略等同于水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思路,积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和新的区域分工,探索符合水城县情实际、具有新的区域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水城能源经济的发展采用了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今后如要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必须对经济增长方式实行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要以提高投入要素的效率为手段,讲求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实现低消耗、低成本和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率。

在宏观调控方面,调控的目标应放在促进煤炭产业的持续发展和供需总量控制上;调控的手段要由过去的管死价格转变为尽量减少政府对微观的干预程度,加强政府对宏观的引导,更多地运用经济杠杆等间接手段来调节生产和销售。

(二)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和机制创新

煤炭企业不彻底转换经营机制,就不会增强自身的活力。要深化煤炭企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规范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适应煤炭产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环境的煤炭大集团管理创新体系。推进煤炭企业战略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着力推进小煤矿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界限,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组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

(三)加大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力度

加快大型洗煤厂建设与改革步伐,提高煤炭洁净化水平。煤与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相关产业并举,促进煤炭产业资本与上下游产业资本有机结合,壮大煤炭经济。延伸煤—电—铝、煤—焦—化、煤化工等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加快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发展精煤品牌系列产品,即通过对优质动力煤、优质主焦煤、优质无烟煤进行不同层次的洗选和加工,形成多系列的精煤品牌产品。

把煤层气开发作为水城煤炭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煤层气不仅是一种宝贵的洁净能源,而且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过去基本没有得到开发利用,而是简单的排放和“点天灯”燃烧,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大气。要加快开发和多联产利用煤层气和焦炉这一优良的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材料,回收焦炉煤气去做甲醇、二甲醚和化肥等,或把煤层气液化以后,运到外地销售。

开发洁净煤技术系列产品。洁净煤技术体系开发由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高科技含量,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应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的技术合作,逐步形成水煤浆和煤炭气化、液化等洁净煤技术的产品、工艺、装置、设备及信息服务等。

水城焦炭资源得天独厚,大力发展现代化炼焦和焦化系列产品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应坚持“稳定产量、发展机焦、限制小机焦和改良焦、取缔土焦、延伸加工”的方针,加快对焦化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焦化产品回收、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发展大型机焦、焦油化工和甲醇生产,开发规模化的焦化产品系列。

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投入产出效益,在多年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煤化工系列产品,如高效化肥、乙炔化工、甲醇化工、活性炭等产品。

水城煤炭开采、加工、转化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废弃物已成为沉重的负担,因此,大力开发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系列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如煤矸石、洗中煤、煤泥低热值燃料发电和锅炉燃烧,煤矸石、粉煤灰材筑路系列产品开发等。

应大力发展电解铝、优质建筑装饰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市场前景好、能耗高的产品,并适度发展市场电力工业。

目前,水城县已规划了一批煤化工项目,如水矿煤化工项目(20万吨甲醇、30万吨醋酸)、水矿焦化项目、发耳焦化项目(360万吨焦炭、36万吨甲醇)、滥坝三家焦化企业联合化产项目(300万吨焦炭、30万吨煤焦油加工)、木果煤电化项目(30万吨烧碱、30万吨PVC、4×135 MW自备火电厂)、保华焦化厂(200万吨焦炭、20万吨甲醇)、木果煤矸石电厂(2×300MW发电机组)、玉舍二甲醚项目(60万吨二甲醚)。

(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尤其是对主焦煤等稀缺煤种资源要实行保护和控制性开发,逐步建立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加快推进煤矿资源整合和联合改造,强制淘汰生产能力为9万t/a以下的小煤矿,优化矿

井布局,减少矿点,扩大单井规模,提高安全保障程度,提升整体开发水平。鼓励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兼并、收购、整合小煤矿资源,进一步提高资源回收率,整顿煤炭资源开采秩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优质主焦煤、优质无烟煤划定保护区,限定开采能力和资源回采率。严格限制新增矿点规模。依法关闭非法开采的矿井,关停环境污染、破

坏资源、不具备安全生产的矿井,实现规模生产经营。

(五)规范煤炭开采秩序

严格按照规划布置新矿井;严格限制现有矿井低水平扩能,重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煤矿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对矿井进行改造,提升煤矿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机械化程度。应鼓励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整合的地方煤矿做强;鼓励电力、冶金、化工等相关联企业与煤炭企业开展联合。继续淘汰、关闭落后生产能力的煤矿。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安全生产责任制,把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纳入法制化轨道;健全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推进安全生产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管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和质量标准化建设。

四、煤炭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显然,要科学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就应认识到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国防和经济社会“板块式”结合,而是两大系统的有机融合及一体化发展,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建立国防经济体系和军队建设保障体系,把现代化军队建立在整个经济社会体系的基础上。这种模式有利于从整体上破除国防体系与经济社会体系之间的壁垒,使国防和军队建设各个方面深深植根于综合国力之中,利用国家的整体实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对于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一、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强大动力

在某种意义上讲,军事变革模式是一个国家生产方式和经济实力的客观反映,生产方式和经济实力对军事变革具有决定性影响。军事变革模式与生产方式、经济实力相统一,是一些国家军事变革的政策取向和成功经验。现在,我们的国家还不是很富裕,工业化、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要真正走出一条快速高效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新路子,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体系,充分运用生产方式、经济实力的发展成果,不断提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发挥军民两方面的优势,统筹考虑作战方式、作战实力与生产方式、经济实力发展的关系,把战斗力生成方式与生产力增长模式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有助于变消耗型国防为增值型国防,而且也有利于从经济和军事两方面的结合上增强综合国力。

二、坚持军

合式

合意

习主席指出:“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必须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胜仗聚焦。”这充分说明,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始终是以战斗力为中心。而军队与社会资源直接对接的范围越广,利用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社会资源潜力向军队战斗力生成的转化。“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是我国一贯的方针,但过去主要局限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主要体现为“军转民”。习主席关于“军民融合式发展”重要论述所包含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新的模式,具有更为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可以将其概括为“一个核心思想、两个基本目的、三个关键环节、四个重点领域”。一个核心思想,即“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把相对独立的国防发展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系统融合起来。两个基本目的,即利用丰厚的经济社会资源,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效益,使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能够相互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三个关键环节,即强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意识,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的体制机制,探索新形势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四个重点领域,即在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领域实行“融合式”发展。

三、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加大国防与“五位一体”建设系统的融合力度

着力消除国防建设系统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系统之间的各种壁垒,实现两大系统的深度融合,使国防建设系统与“五位一体”建设系统之间能够有序地互通、互促、互用,把国防实力特别是军队现代化作战能力建立在综合国力的基础上。一是推进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的建设。二是重视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工作。三是努力扩大

四、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形成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习主席强调:“要注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军民融合式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实现军民融合,离不开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作保障。首先,要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源头”上进行规范,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的宏观需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上升到国家层次。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坚持贯彻国防要求的原则。军队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要实行规范的相互参与制度,互通信息、全面论证、协调实施。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协调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计划指导与资源市场配置、国家战略产业与配套产业、平时建设与战时动员等重大关系。其次,要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法律法规。成熟和文明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律法规是协调市场经济各方利益的准绳。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完善法律法规是重要的前提条件。一要根据国防和军队建设新的实践要求修订已有的法律法规,二要根据需要制定新的法规,三要在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中充实国防的内容条军品的协

。款。总之,科学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就是要在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使国防和军队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

潮起海阔扬帆时——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柯大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内容,反映了我们党在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对进一步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时代需求的敏锐洞察和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积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形势,把军民融合放在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量,把军民融合作为国家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大战略来谋划,把握机遇,主动作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国家战略全局和全面深化改革新起点上的重大举措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整体推进改革的现实需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军事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的战略相关性、互动性越来越强,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我们党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顺应世界经济政治科技发展趋势,谋划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方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改革,离不开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力量支撑,离不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协同推进。只有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国防和军队改革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与国家总体改革统一起来,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强大动力。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统筹协调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战略举措。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深厚物质基础,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坚强安全保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只有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才能使国防和军队改革协同推进,从而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解放和发展战斗力、增强军队活力的迫切要求。改革是我军发展的不竭动力,强军兴军根本出路在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质上就要通过国防和军队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战斗力,增强军队活力。信息化战争的鲜明特点是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和较量,这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军民融合度等与战争胜负的关联性大大增强,谁的军民融合程度高,谁获胜的希望就大,能否有效整合全社会的科技、人才和信息资源,成为决定现代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只有紧紧围绕作战需求,打破军民界限,最大程度实现体制上的融合、指控上的融合、行动上的融合,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夯实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物质技术基础,解放和发展战斗力、增强军队活力。

努力形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深度融合格局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已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天然土壤,市场机制成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手段。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发挥价格机制的激励引导作用,通过价格自身变动的方向和幅度,激励成本控制和增加收益,实现军与民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互利双赢;要发挥竞争机制的优胜劣汰作用,鼓励符合条件的单位进入国防和军队建设相关领域,确保在竞争中将最先进的技术、最可靠的质量、最完善的服务、最优秀的人才纳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发挥供求机制调节优化作用,通过调节供需的方向和规模,使国家经济社会资源与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实现精准对接,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国家经济社会资源更好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

充分发挥军事需求的导向作用,牵引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军事需求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点,也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起点。当前,军民融合已经拓展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覆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呈现出全方位、全要素、成体系的发展趋势。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有的放矢,向对军事需求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和关键领域聚焦。在重大基础设施方面,国家应重点在与国防和军队建设密切相关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战略物资储备、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充分满足相关军事需求,进一步增强国家基础设施对增强核心军事能力的支撑和保障功能;在海洋、太空、信息等重要领域,要进一步抓好全球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空间对地观测系统信息共享工程、屯海戍疆工程等等,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经济社会资源的军民共享共用。

着力发挥国家主导军民深度融合的制度优势,建立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的新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整合多种经济成分的基本经济制度优势,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优势,举国家之力、集军民之智,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更需要坚持国家主导,着力在加强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国家“十二五”时期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规划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上下衔接、完善配套、操作性强的规划计划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集中统管的领导决策、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经费管理机制;尽快出台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规范军民融合的主要工作和程序方法。

切实增强科技创新的先导和引领作用,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科技进步是军事变革和军民融合的先导,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战争的时空特性发生重大变化,战争进入发现即摧毁的“秒杀”时代,同时科技发展也进入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学”时代。美国先后实施的“曼哈顿工程”“阿波罗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均成为“大科学”时代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典型。科技创新的军民融合已成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发动机”“倍增器”。近年来,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就是科技创新贯彻军民融合要求的成功范例。只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国家和国防重大项目的牵引,整合科技资源,突破一大批军民通用性较强的关键性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协调配合、狠抓落实,“融”得顺畅、“合”出高效

军队要以军事需求为基点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主动作为。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一项以多主体共同参与、密切协同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军队在这一过程中要主动作为、科学作为。适时提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军事需求,健全军事需求的管理机制,完善军事需求对接机制,建立军事需求分类发布机制。以军事需求牵引、协助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规划计划,把军事需求充分融入、转化、渗透到政府推进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可行性方案之中。主动对规划、计划和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不间断的跟踪掌握,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确保军事需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落实。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切实承担起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职责。要打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想基础,地方各级政府应树立大国防观,将军民融合作为新形势下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作为双拥共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政府协调军民融合的责任和职能意识。夯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组织基础,建立区域性军民融合式发展领导小组,搞好与驻地部队军事需求的系统对接;打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制度基础,加强深层次激励性制度创新,全面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经济组织等参与军民融合的积极性。

在军地协调配合中把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规划落到实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涉及军地两大系统和多方利益关系,需要加强军地协调配合,把规划落到实处。国家宏观管理部门与军队战略规划部门要搞好规划目标分解,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统筹协调,搞好宏观调控和资源统筹。军地业务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划明确的发展方向、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规划实施职责、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注重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合,统筹落实重大工程建设方案。政府和军队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掌握,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加强对资源配置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计,确保国家统筹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努力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学习领会习主席关于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指示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张 鸣 时间:2013-12-10 07:39:25

习主席强调,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大问题、重大课题,要把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作为重要途径,把军政、军民团结作为重要政治保障,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必须准确把握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本质内涵和时代要求,切实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总结运用历史经验,研究破解矛盾问题,以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举措推动统筹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深入研究把握统筹建设的基本要求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生产力水平、生存环境和发展要求,积极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内在规律,采取不同方针策略推进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步提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加快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军队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作为重点,根据政治形态、经济体制、安全形势和地缘战略特点要求,采取了各具特色的军民统筹发展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军民一体化”模式,把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和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结合起来,调整军方、军工部门和军工企业相互关系,推进军民科技资源共享和双向转移,构建了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先军后民”模式,把国防工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积极塑造和保持军工优势,在军工基础上推动“军转民”,以军事技术优势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军民融合”模式,在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把军民融合式发展由国防科研生产领域的指导方针,上升为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战略途径,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世界各国统筹发展模式虽各有侧重,但统筹军民需求、促进军地互动、提升综合国力的目标取向是一致的,主要做法是相近甚至相同的,从中也反映出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要求。一是把安全需求作为根本着眼点,根据国家安全需要确定经济和国防优先顺序,安全形势紧张的倾向于国防优先,安全形势缓和的倾向于经济优先,并随形势变化而适时调整。二是把战略规划作为基本手段,坚持以调整布局、配置资源为重点,从国家层面加强统筹设计,依据规划计划严格组织实施。三是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动力,充分发挥大型科研计划、国家级战略工程和配套专项计划的引领与辐射作用,推进以军带民、民为军用,有效聚合国家科技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四是把政策法规作为基础支撑,制定出台激励政策和优惠办法,颁布施行兼顾军地需求、促进融合发展的法律法规,以国家意志支持、引导和规范统筹建设。五是把体制机制作为根本保证,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建设,强化国家高层的决策指导功能,完善政府和军队的协作管理模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活统筹建设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

认真总结运用我们党指导统筹建设的历史经验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形势任务要求,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和军队建设,有效应对国家安全和发展面临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形成了一整套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战略思想、指导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全面提升国家实力和有效应对战争威胁,提出要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和“强大的经济力量”,国民经济和国防经济通过“三线”建设优化战略布局,国防工业按照“两重任务、两套本领、平战结合”要求加快发展,奠定了我国工业基础和大国地位。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要求全党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国防科技工业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军队通过设施设备开放、两用人才培养和军用技术转化等措施积极支援经济建设,推动国家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国际战略格局调整和国家安全形势发展,提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两头兼顾、协调发展”,国家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国防建设,积极促进军民用技术双向转化,充分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逐步展开军队社会化保障工作,军民统筹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和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明确提出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指导和推进相关领域统筹发展,初步构建起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和国防动员体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了协调互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统筹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把经济建设作为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把国防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充分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拉动作用;要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军民融合式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形成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要贯彻落实《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十二五”规划》,加强军地协调配合,加强宏观调控和资源统筹,加强监督检查,把规划落到实处;军队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坚决完成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习主席的指示要求是对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党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为新形势下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军地共同努力推动统筹建设不断深入发展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正确领导下,通过军地双方共同努力,我国统筹建设理论和实践得到不断创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促进了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和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高。一是顶层设计得到加强,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颁发国家首部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重点专项规划,明确了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统筹的主要任务,把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和军队建设衔接统一起来,推动统筹建设进入了国家主导、按计划实施的新阶段。二是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国家层面建立国务院中央军委专门委员会、国防动员委员会、军队保障社会化领导小组等军地联合议事协调机制,地方政府与当地驻军强化军地协作关系,促进了统筹建设常态化制度化运行。三是政策法规日趋完善,全国人大先后颁发国防法、国防动员法、国防教育法等重要法律,国务院、中央军委相继出台行业领域行政法规,国家部委和军队总部制定下发一系列政策性意见和规范性文件,为开展统筹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四是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成效明显,国防科技工业实现由单一军品结构向军民品复合结构的战略性转变,军队保障社会化范围逐步拓展,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稳步推进,能源、通信、交通等方面动员基础工作不断优化,融合范围从经济社会传统领域向海洋、空天、信息等新兴领域不断延伸。但也要看到,我国统筹建设理论准备和具体实践还不够充分,统筹建设“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清晰,国家层面统筹统管的组织领导机制还不够健全,引导性政策、激励性措施和综合性法律还不够完善,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所需保障还不够到位,重复建设、分散建设和自成体系、自我保障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需要还不相适应。

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6

通过学习新农村建设的资料文件,赴遵义地区参观考察,深入拟定的试点村调查研究和县级干部研讨班的系统学习,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关系问题

重大与具体的关系。温总理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关系到实文章来源于大秘书网http://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政治上、战略上、稳定上等方面充分说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不仅仅是三农本身问题,是全国、全社会政权问题。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事业、党建等诸多方面,但最具体、最迫切的任务是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最长久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建设新农村同农民的关系最密切、利益最直接。所以,我们加快建设新农村,意义重大,同时又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直接、具体。

长远与紧迫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城乡互动、协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不能一蹴而就。胡锦涛同志指出,“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要彻底改变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当前,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体制尚未建立。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因此,建设新农村又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绝不能等待观望。包头市工业城市变化非常大,但农村、农业发展滞后,构建和谐社会,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务必要求主动抓紧推进新农村建设。

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主体,是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单依靠投资是不够的,必须激发广大农民的自主创业潜能,引导农民经过投工投劳等形式,辛勤劳动,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

各级政府是主导。主要经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增加投入、典型示范、地区部门帮扶等形式,动员和组织农民建设新农村,但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从以往经验和教训来看,完全靠政府包办可能会出问题。

点与面的关系。当前,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是抓试点建设。根据基础条件、农民愿望等因素,选择新农村本文来源于大秘书网http://建设试点。通过不断总结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经验,推进面上工作。同时,在 面上,涉及国家政策和关系农村方面的工作要整体推进。如,农业方面的“三补一免”、教育方面的“两免一补”、卫生方面的村镇卫生院建设、广播电视方面的“村村通”以及交通方面的道路建设等等。所以,加快建设新农村,要坚持试点起步、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城市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过去,在不同历史时期,多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但是,这次提出有着很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特别强调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全面小康进程;二是特别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动员全社会参与。

目前,我市农村依然处于落后状态,城市工业处于工业化的发展中期,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和能力。所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的任务,更是城市支持农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点在我市具有特别明显的特点和意义。我理解包头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应该是城市支持农村,共建农村美好家园。

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方式

开展调查研究。温总理指出:新农村建设不缺认识、不缺口号、缺的是“实招”。“实招”从哪里来?需要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县、乡、村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初步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目前,我局已经组织四个工作小组,分别深入到四个重点农 业旗县区进行调研。

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围绕包头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研究提出包括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重点、建设时限、方法步骤、保障措施和工作机构等内容的具体实施方案,经研究同意后,认真组织实施。目前,我局按照市领导要求,正在研究核实全市新农村建设实施具体方案。

抓紧编制试点规划。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组织力量对试点进行规划编制和审批。做到规划一次编制、项目分年建设、整体逐步完善。在编制试点村村庄规划的同时,兼固生产发展规划,同步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我理解试点规划重点是村庄规划,但应该生产规划,否则是不完整的。

加快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按照整体启动、试点起步的原则,抓紧研究制定试点选择、试点模式、试点规划、建设重点、部门帮扶、资金投入、思想发动等具体意见。市委、市政府拟定选择100个行政村进行试点,目前,我局正在开展选择试点等有关工作。初步想法:试点选择上,要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群众有着强烈愿望的村;试点模式上,推进建设示范村和整治村;建设内容上,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等。

建立有效工作机制。一是明确市、县两级的职责。市级负责指导、督促、协调等,县级重点负责组织实施。二是实行城区和农业旗县区的结对共建。一个城区和一个农业旗县 区通过结对的形式,形成协同共建。三是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企业等,对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进行帮扶。四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实行目标管理。

三、关于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的问题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20个字,5个方面。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党建等各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完整体系,必须全面把握,协调推进。但首要的任务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生产,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它方面都无从谈起。建设新农村绝不等于建新村。

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一是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借鉴现代工业组织形式,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借鉴工业融资方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农业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借鉴工业质量标准理念,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借鉴工业市场营销理念,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营销。通过以上四个借鉴,加快谋划和推进现代农业。二是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引导农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对现有龙头企业,要加大扶持、服务力度;对在建的龙头企业,要搞好全方位服务,争取尽快投产达效;对拟建的龙头企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大力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从多层次、多形 式、多领域,发展各级、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抓紧成立包头市肉羊、饲草和渔业等协会。关于草业协会,计划在下星期召开成立大会。三是加快发展乳、肉、薯、菜等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实施奶牛和肉羊富民工程、种植业节本增效工程等。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等。四是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加紧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重点是要组织实施主体培训,提高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力推进农牧业机械化,推行集约化生产、规范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

扩大农牧民增收渠道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7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 黄河三角洲地区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品牌建设有所突破,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依然较低, 吸纳就业能力仍有待提升。

(一) 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增加值呈逐年上升态势, 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发展步伐稳健。以黄河三角洲两大中心城市东营和滨州为例即可见一斑。2010年东营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3.94亿元;与2005年相比净增49.1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 年均增速20.6%。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两个高于”的显著特征, 即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比东营市GDP的增长速度 (14.6%) 高6.1个百分点, 比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 (16.9%) 高3.7个百分点。滨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例已达到3%, 从业人员近8万人;全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单位达到2600家, 其中规模以上单位165家。总之, 文化产业在该地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升, 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二) 文化品牌建设逐渐显现

吕剧小品《随礼》荣获第十五届全国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现代吕剧《杨广和》获全国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小品剧本《最幸福的事》在第四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获小品类一等奖。草柳编、剪纸、黑陶、齐笔、民间纺织等具有黄河口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通过文化博览会、经贸洽谈会和旅游产品展销会, 进一步打开了销路, 扩大了市场。在节会品牌建设方面, 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文化品牌、生态文化品牌、名人名胜文化品牌, 举办了黄河口文化旅游博览会、黄河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孙子国际文化节、寿光国际蔬菜节、沾化冬枣节等节庆活动, 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文化品牌,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 该地区不断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 增加文化事业经费, 组织实施了一批具有显著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总投资8亿元的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运营以来, 先后举办了多次大型节庆会展活动, 带动会展产业迅速升温;总投资50亿元的黄河口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已完成项目立项和项目选址;总投资6亿元的滨州市文化中心即将完工;总投资4.5亿元的滨州市奥林匹克公园已将建成使用。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一)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地理条件优越、气候适宜

黄河三角洲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结合部, 与天津滨海新区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 东连胶东半岛, 南靠济南城市圈, 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向西可连接广阔的中西部腹地, 向南可通达长江三角洲北翼, 向东出海与东北亚各国邻近, 具有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加快开放开发的有利条件,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黄河三角洲地处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 属温带季风性气候, 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 地理区位条件优越, 是我国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

2.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三个大河三角洲之一, 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黄河三角洲的文化产业资源具有独特的人文社会的地理景观。历史人文的积累、民俗文化的绵延、革命文化的巨变、工业文化的当代画卷以及戏剧文化的源泉, 构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黄河三角洲文化。如黄河口与湿地的自然生态文化、时家村的戏剧文化、老渤海区的红色文化、石油工业地理景观和科技文化, 还有以孙武、东方朔、范仲淹、董永等历史名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 以剪纸、草柳编、黑陶、泥塑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等。各类历史名胜和自然生态文化异彩纷呈、影响广泛。丰富的文化资源, 为黄河三角洲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必要的载体和基础条件。

3.经济快速发展, 文化消费市场广阔

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 休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文化的消费需求也日益旺盛。近年来, 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效益好、速度快、后劲足的良好态势。2010年,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区内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山东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78.5亿元, 增长13.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177.4亿元, 增长24.9%;地方财政收入308.1亿元, 增长29.3%;进出口总额189.5亿美元, 增长67.3%;增幅分别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1.1、2.6、4.2和31.4个百分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需求日趋强烈, 文化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4.政府重视, 文化产业发展迎来战略机遇

十七大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 陆续制定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山东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山东省文化产业专项规划》等重要文件, 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宽松的政策机遇环境。

5.经济亟须转型,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转型的内在需要与外在压力增加, 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显得尤为迫切。而文化产业具有低污染、高收益、高科技含量等优点, 是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在制造业的升级过程中, 需要新兴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支持和服务。通过增加文化附加值, 使我国制造业重新焕发经济活力, 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 这就给文化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二)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文化资源尚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黄河三角洲地区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 但是缺少“点石成金”的开发方法。文物景点众多, 但是缺少“升华”的创意手段。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 但是仍处于“原生态”状态。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资源优势尚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

2.产业发展程度不高

产业发展是以市场为基础, 文化市场状况决定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路径。从整体情况来看, 目前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规模尚小, 没有形成真正的体系;从品牌上看,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形象模糊, 真正的核心品牌尚未形成;从产品来说, 尚缺少有震撼力的产品。文化旅游业起步较晚, 低水平、低档次开发问题严重, 品牌深度开发不足, 造成资源浪费, 并且也不能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文化产业意识不强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黄河三角洲地区长期以来比较注重发展文化事业, 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相对淡薄。过于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对文化的经济属性重视不够;对文化产业的性质、特点、规律缺乏研究, 从而滞缓了文化作为产业进入市场的步伐。还有不少人认为, 文化是陪衬, 经济搞好了文化自然搞上去、文化投入大、见效慢。只看到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忽视文化的产业功能, 对文化与经济、社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认识不足。部分干部职工对文化体制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还停留在等靠要阶段, 吃大锅饭思想严重, 缺乏市场意识和开拓精神。对中央和山东省出台的文化政策把握不准, 文化体制改革相关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4.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展开

从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角度, 对于哪些产品可经由市场化的模式组织生产和经由市场途径供给消费者, 哪些文化产品是由政府以公共文化产品的形式提供给社会公众, 目前尚无清晰认识。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真正的文化市场主体并未真正形成, 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尚未全面展开。前文提到的文化产业集团还只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模式, 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产权明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具有生产、贸易、投资、研发等综合功能的产业集团式的市场主体。文化生产的投入由于政策性的壁垒主要靠政府投入或靠垄断性经营获得, 竞争力不足, 生产质量和生产规模受到极大限制。

5.专业人才匮乏, 文化产业发展缺乏人才支撑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是一个需要高素质人才进行管理和经营的领域。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总量偏少, 名家、大家鲜见, 而且人才结构不合理, 缺乏管理创新型人才。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发展。

促进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努力营造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是适应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尽快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路径。经济文化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新趋势, 文化与经济相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从内部需求层面上看, 近年来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文化消费支出比重呈上升趋势,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动员, 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 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形成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第三产业、就是抓结构调整、就是抓经济发展的共识, 努力营造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 着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这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首先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要准确定位, 发挥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尽快界定哪些是应由市场供应满足公众多样性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哪些是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真正培育起文化产品的消费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文化经营性单位的转企改制, 积极扶持民营文化企业, 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 形成多层次、多种类文化产品生产者, 切实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不断激发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文化需求时, 要靠市场配置各种文化资源, 高效率、高质量地向市场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积极培育现代金融体系, 立足依靠市场手段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建立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 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 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支持兴办中小文化企业, 注重打造文化品牌, 努力构建协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要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 引导各地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和优势文化资源, 加快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二是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 以资本为纽带, 实行联合、重组, 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兴办中小文化企业, 引导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推动资本向演艺、娱乐、影视、动漫、创意、会展、旅游、票务、道具租赁等经营领域流动。加强文化与科技的合作, 推动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结合, 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群。三是要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品牌建设是文化产业振兴的根本, 是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所在。文化产业要赢得市场, 就必须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充分发挥品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作用。要因地制宜紧紧围绕打造黄河文化、孙子文化等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文化品牌体系。

(四) 借鉴孙子文化开发, 做大孙子文化产业

综览黄河三角洲文化资源, “孙子”无疑是当仁不让的世界级资源。借助当前“孙子”研究、开发的良好平台, 努力突出“孙子”这一主题, 确立“孙子”核心品牌, 开发“孙子”核心产品。摒弃以孙子论孙子、以兵法论兵法的狭窄思路, 改变单一孙子、单一兵法的局面。对孙子这一传统资源做出现代机遇条件下的新解读;对应现代市场, 把兵法的内容转化到商业上, 把战场转到商场, 将古典的孙子兵法与现代的经济需求结合起来, 逐步实现传统资源向现代产品的转换;最终把孙子文化打造成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着深远影响的核心资源、核心产品、核心品牌。

(五) 重视文化产业相关人才培养和引进

文化产业是一个创意产业, 是一个高知识、高智力的产业。文化产业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多层次、多渠道吸引和培养文化专业人才, 特别是要瞄准新兴文化产业的需求, 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资本运营人才、文化经纪人才、数字技术人才、网络游戏开发人才和媒体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努力建成一支既懂专业、又善经营的文化产业高层人才队伍。要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 既依靠国有的正规院校, 又借助民营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力量;要开拓人才选拔的思路, 通过社会招聘、海外引进等多种方式, 重点解决高端人才不足的问题。建立高层次人才库, 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管理和使用, 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文化产业人才供求信息网, 定期发布文化产业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的需求信息, 推行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推动文化产业人才中介组织和市场建设, 为文化产业人才的有序流动创造良好环境。

(六)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扩大黄河三角洲文化影响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对国内外的文化需求加大研究, 扩大黄河三角洲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对外宣传以黄河三角洲文化为重点进行推介, 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国内外介绍文化产业的成果, 通过各种方式组织黄河三角洲的文化产品到国内外展览、演出、销售。可以建立国内外文化产业交流的论坛、研讨会、展览;也可以以影视剧作的形式进行宣传, 打响品牌, 逐渐形成相关产业链。这样不仅可以逐步形成文化特色, 扩大黄河三角洲的文化影响, 为文化发展提供方向, 还可以借文化产业链的运作拉动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这是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经济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黄河三角洲具有深厚的待挖掘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 这些在影视剧作的创作生产等每一环节中都可以考虑后续开发, 名人故居、遗址的建设开发、饮食文化的推广、文化遗产资源的再利用等, 都是形成文化产业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至于作品本身所展示的黄河三角洲人的良好形象、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价值, 既是精神财富, 也是市场买点, 应当把具有全国意义的黄河三角洲故事和人物推出去

参考文献

[1].东营市统计局.2010年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2011, (3-1) .

[2].滨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09-2015) [Z].

[3].滨州市统计局.2010年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2011, (02-25) .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8

关键词:文化产业;现状;对策

【基金项目】西安市2011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11w003)

在当代中国,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经济形态,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国民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繁荣,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重要环节。西安作为我国历史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正面临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新机遇。

1.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西安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市大力实施资本推动、项目带动战略,先后建成了包括曲江、高新、经开等七大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培育了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娱乐等多项重点行业,文化产业增加值稳步提高。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8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5.7%,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西安市五大主导产业之一。

A.西安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根据《2009年西安市文化产业统计概览》提供的数据,西安全市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达18.36万人,文化产业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总资产达316亿元,文化产业人均创造增加值达8.22万元,高于全社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水平,2002~2010年间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其同期占GDP的比重都呈现明显增长态势。特别是2005年以来,西安文化产业占同期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以上的增长,文化产业发展已初级规模。

B.文化产业政策逐步完善

自文化体制试点改革开始,西安市文化产业政策纷纷出台,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2003年6月,西安市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成立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2004年,出台《2004~2010年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了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和若干对策等。

2006年出台的《西安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成为指导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09年初,制定的《西安市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和《西安市文化体制改革中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为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创造了良好条件。

2010年6月《西安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正式出台,对全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政策措施、步骤时限等进行了明确的安排部署。

2011年4月《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三大核心区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发展布局,为西安市未来五年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C.市场主体进一步扩大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文化企业在经过重建、结构调整后涅槃重生。到2010年10月,西安市完成全部市属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培育了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西安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新型文化市场主体。与此同时,西安市各开发区、各区县纷纷结合自身资源,初步形成了以高新区动漫产业、经开区印刷包装产业等一批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的文化新业态。这些文化新业态的稳步增长,将成为西安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目前,高新区入区文化企业累计超过2150家,其中动漫、游戏、影视制作企业140家,文化部认定的国家级动漫企业5家,重点文化产品出口企业两家。园区2009年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其中动漫游戏总产值达6亿元,出口额1000万美元,同比增速达到40%。截止2010年底,西安经开区入区企业70余家,项目合同投资额总计35亿元,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新增税收2亿元。

D.产业集群带动效应逐步显现

近年来先后组建的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产业集团所形成的集群带动效应日益显现。其中,“陕文投”集团公司以全面整合陕西文化资源,全力打造陕西文化产业“航母”为己任,预计未来3年资产规模突破100亿元、年产值突破30亿元;陕西省演艺集团公司是陕西省第一家大型国有演艺集团,亦标志着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点单位;西安曲江新区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009年总资产规模比2004年增长了近300倍,成为西部最大的文化产业集团;“曲文投”陆续组建了曲江会展集团、曲江出版传媒集团、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曲江法门寺投资集团等16个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

2.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A.文化产业总量相对偏低

西安市的文化产业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媒体传播、文化旅游、出版发行、文博会展等形式的发展较快。但是,与国家首批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其他两座城市相比,文化产业总的产业增加值还相对较低,产业规模不大。表1是对2010年北京、上海等地文化产业基本情况的统计。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与北京、上海相比,西安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虽增速较快,但文化产业总量仍相对偏低。

B.文化产业人才缺乏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但是,截止2009年,西安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18.3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数量的0.99%。这与全国宣传文化从业人员占全国人口的1.1%相比,还存在数量上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西安现有文化产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不能满足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要求,特别在网络、动漫、信息技术等需要具有文化与科技知识的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更是匮乏。

另一方面,缺少一批既懂经营管理又熟悉文化产业运作流程的复合型人才。这与西安高等院校林立,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位很不相称。

C.文化产业投融资瓶颈

首先,财政支持的经费非常有限。

西安市政府从2006年起就设立了"西安文化产业专项资金",2009年财政拨款达50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文化产业项目的前期建设。但是,这类专项资金的规模不大,且使用范围有限,已经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实际发展的资金需求。

其次,企业自身资金积累不足。西安文化产业结构中"事转企"企业比重大。这些企业体制老化、改革迟缓、产业意识不强,企业自身资金普遍不足。

最后,缺少多元化的商业资本投入。由于民营文化企业的投入成本过高以及国家对外资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严格限制等原因造成了商业资本的进入壁垒。

3.发展西安文化产业的政策建议

A.扩大产业总量

文化产业的总量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的规模。因此,要把西安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当务之急是扩大文化产业的总量规模。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证明,组建文化产业大集团、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组建文化产业大集团,推动文化产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信息、设备、资金、人才和销售网络等资源的共享,形成文化产业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综合效应,提高陕西文化产业的市场占有率;通过深度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B.注重人才集聚和培养

面对现今文化产业人才奇缺的局面,西安应尽快摸清全市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积极探索和健全文化产业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通过政策扶持,注重人才的集聚和培养。加快引进一批既懂文化、又善管理的高层次文化管理人才,一批掌握高新技术、善于运用科技手段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创新人才和一批熟悉文化贸易规则、善于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的文化贸易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同时,支持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设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养创意研发、文化企业经营管理、营销等类型人才,从而提升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C.建立"文化+金融"的投融资模式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资本作支撑,只有资本的介入和企业的具体的措施相配合,产业才能实现蓬勃发展。2010年,西安市政府取消无偿拨款给企业,而改为政府作为出资人以财政资金入股的方式进行扶持。这说明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为应对这一变化,文化产业必须走"文化+金融"的投融资之路才能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所谓"文化+金融"是指实现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源的有效对接,降低文化产业的准入门槛,支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在资本运营和金融创新的催化下,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必将进一步加大对西安市文化产业的掘金力度,并最终在国家吹响"文化强国"的号角时,实现自身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丹 增.文化产业发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刘吉发,乔 艳,陈怀平.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4]单雾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5]李思曲,李 涛等.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6]西安统计局.2009年西安市文化产业统计概览[R] 2010

[7]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王晓英.我国文化产业及其发展对策初探[J]武汉:学习月刊.2006

上一篇:质监站竣工验收需要提供的材料下一篇:神奇幻方?尽显数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