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实节目

2024-05-31

电视纪实节目(共10篇)

电视纪实节目 篇1

一、真实再现的出现

真实再现作为一种新的创作技法,是由演员进行的人物扮演和场景搬演,将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影像表现出来,传递给观众一种真实可信的关于历史或可能的事实及内心活动的强烈感受。

真实再现最早应用于记录片创作领域,随着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真实再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纪实类电视栏目之中,例如,《探索·发现》《讲述》《走进科学》《见证》《新闻调查》《国宝档案》等等,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

二、真实再现在电视节目中的使用和功能

近年来,“真实再现”这种创作技法在表现力上所凸现出来的优势,使其在各类交叉形态节目中被广泛应用。

1. 新闻类节目

“真实再现”在《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社会经纬》,这种电视新闻与电视纪录片相交叉的电视节目中被普遍使用,主要是起到表现“旧闻”,弥补新闻画面不足的作用,尤其是在法制类节目中,为了将复杂的犯罪侦破过程清楚地表现出来,利用真实再现的手段模拟犯罪过程中的部分环节,使其作为叙述的补充,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2. 访谈类节目

《讲述》《今日说法》,这种演播室访谈与电视纪录片之间的交叉节目,为了使嘉宾或被采访者所讲述的内容更具有吸引力和视觉感染力,在节目中往往会使用真实再现,让本来平淡如水的主观叙述和问答式的单调访问变得更生动,更具可视性。同时也起到了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烘托情感,调动情绪的效果。

3. 科教类节目

《探索·发现》《走进科学》《科技博览》等,在这类科普节目中,关于“寻访失落的古文明遗址”的真实再现;破解历史疑案中疑点设计的真实再现;巨大自然灾害的真实再现……都是通过“真实再现的”手法,使原本抽象晦涩的学术概念变成了通俗易懂、视听生动的画面,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有足够的兴趣和好奇听专家做深奥的科学分析。

三、真实再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02年《探索·发现》作为中国第一个大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纪录片栏目,连续夺得央视栏目满意度总排名前十的现象,使得真实再现的创作观念和手法备受瞩目。同时,《探索·发现》栏目还提出了“娱乐化纪录片”的新理念。[1]把真实再现的创作技法引入纪录片的创作中,让沉重的内容更具有可视性,是其所借鉴的“娱乐化”纪录片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方式。

“在中国纪录片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之下,要定期提供足够数量的纪录片播出,在制作模式、机制和制作观念上会产生影响,至少会打破原来的节奏和平衡,从纯粹考虑作品艺术性的质量问题转向不得不兼而考虑产量的因素。”[2]当真实再现被纪录片的创作者广泛使用后,很快就面临被滥用的危险,法制节目中对犯罪、血腥、暴力、甚至色情的真实再现以及人物扮演的夸张,都背离了真实再现作为创作技法出现的初衷。“真实再现”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难免对作品造成伤害,必然影响纪录片的真实风格。这些违背真实原则,不尊重客观事实以及所谓的“中国纪录片娱乐化”现象,都使人担忧纪实类节目是否会失去原有的内在深度,而像其他类型节目一样昙花一现。

刘存宽在《“搬演”亦不是灵丹妙药》中认为:不能使纪录片丧失自己的本质特征,也不能以虚构、扮演来取代纪录片的基本创作方法——拍摄和采访。“搬演”不能成为纪录片的一种无所不能的表现手段。[3]由此可见,如果纪录片仅仅追求娱乐化的效果而失去其本身的文化内涵,违背纪录片创作的真实原则,一味追求画面丰富,使“真实再现”泛滥银幕,将纪录片引向娱乐化,混淆与剧情片的界限,那么,也就违背了“真实再现”创作观念的初衷,也使纪录片探索偏离了轨道。

四、在创作中合理应用真实再现

1. 遵循真实原则,达成情感共识

真实性是真实再现的首要前提。纪录片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以真实性为前提,同时也会有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渗透,所以纪录片的真实性应该是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的统一。全息的纯客观的事实,如果没有合理的拍摄、剪辑,就无法被同样全息地展现在纪录片的影像中,素材的“真实性”也会大打折扣。而真实再现的场景,只要能通过符合逻辑的拍摄和剪辑,并给予合理的解释,观众同样会接受这种“营造”的主观真实。

2. 明确交代身份,避免造成误导

为防止真实再现误导观众,混淆视听,应在制作过程中有恰当的交代,标明“搬演”“再现”“影视资料”等字样。最有效的方法是“间离效果”,有意识地把“真实再现”段落从纪录片中分离出来,告诉观众,这些虽然是“虚构”,但是会产生真实的效果。例如《华氏9.11》中世贸大厦倒塌的场景,创作者只是再现了当时现场受到惊吓的民众惊慌失措、纷纷躲避的场景,飞机撞毁大厦的场面使用以前的新闻资料,这样的衔接,产生了真实再现灾难现场的效果,获得了观众对其真实性的认同。

3. 多种创新手法,增强艺术效果

真实再现利用主观镜头、道具、声光、场景模拟、演员扮演等多种表现手法,营造过去时空,再现历史真实。在纪录片《故宫》当中,场面宏大的典礼仪式,利用新的视频处理技术增大画面颗粒,使其变成旧的影像,产生“当年的感觉”;《大国崛起》中,郑和下西洋率领的浩大船队、巴黎公社起义、攻占巴士底狱……都是现代高科技手段制作完成的,真实再现在纪录片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弥补作用,并且增强了纪录片的可视性和趣味性,也使其艺术性得到了保证。

五、真实再现的发展和启示

受众的需求、社会的转型、全球市场的竞争,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道路充满艰辛的同时也曙光在望。除了各种客观原因之外,如同克隆一般的创作观念是制约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一个巨大障碍。“真实再现”作为一种创作技法,需要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寻其在艺术上的真实价值,而不是一味的跟风模仿、顶礼膜拜或是口诛笔伐、百害而无一利。虽然关于“真实再现”在纪实类节目当中的泛滥,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随着电视栏目和纪录片的发展和成熟,这种创作观念也会更加理性和谨慎。正如钟大年所指出的:任何一种把某种拍摄技法和风格样式提高到根本原则的做法都是危险的,它很可能在不久就会被后来的经验所否定。[5]不论是纪录片、纪实类电视栏目,还是其他类型的电视栏目,使用“真实再现”都必须坚守真实的底线,并且牢牢把握创作者观念和观众接受之间的关系。探索一条既不脱离本土化艺术风格,有兼具国际化艺术魅力的纪录片发展道路,创作出有影响力的精品。

参考文献

①《〈探索·发现〉倡导“娱乐化纪录片”新理念》.参见央视国际网站www.cctv.com

②何苏六.直面市场:中国纪录片当前境况描述[J].现代传播, 2002, (1)

③刘存宽.“搬演”亦不是灵丹妙药[J].电视研究, 2002, (8)

④李国芳.真实再现与纪录片的真实性[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 (2)

⑤程宏、苏峰、罗琴.真相与造像—电视真实再现探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231

电视纪实节目 篇2

片名: 创新辉映党旗红

——中共襄阳市委组织部工作创新纪实】

中国魅力城市襄阳,被誉为‚荆楚发祥地,三国文化乡‛,浓郁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使襄阳人文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辉,处处是景,点点珠玑,美不胜收。

山水的美丽辉映着时代的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5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目标和‚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取得如此丰硕的发展成果,靠的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靠的是襄阳市委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襄阳新跨越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在城市的每一点变化中,都留下了组工人辛勤付出的汗水,镌刻着组工人开拓创新的足迹。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创新、人才工作创新、干部综合考核机制创新、自身建设创新……一个个精彩的亮点印证着襄阳组织工作的辉煌!【片头:配音加字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繁荣的动力。组织工作创新,使党徽更艳、党旗更红。

【片名: 创新辉映党旗红——“三三制”】

2010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襄阳视察期间对襄阳推行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1月30日又作出重要批示:‚湖北襄樊市推行‘三三制’新模式,走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路子。日前我赴鄂调研时专门听取了有关汇报,认为应继续积极探索。请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湖北省委组织部进一步了解总结有关经验,视其成熟后加以推广借鉴。‛

解说: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即:推行农村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三位一体‛;村级重大事务实行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的‚三会治事‛;开展干群联动、工农联建、城乡联创、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的‚三联共建‛。

解说:‚三三制‛的形成,源于2008年底,襄阳市委在谷城的堰河村、樊城的施营社区、保康的尧治河、襄州的四新村调研中发现了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凡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这就是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这种党务、行政、经济‚三位一体‛的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优势尽显。在经过充分论证后,襄阳市委正式下发了《关于推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模式,促进农村科学发展的意见》,这是襄阳市委关于推行‚三三制‛模式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

解说:实现‚三位一体‛,选对领头人是关键。在堰河村,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级经济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是农村基层发展的‚三驾马车‛,按照党政一体、村企一体、交叉任职的原则,逐步建立村党委、村委会和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三大组织‛融为一体,主要负责人‚一肩挑‛成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桥头堡‛。

【同期声:堰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堰河生态旅游合作社董事长 闵洪彦:现在的村干部如果没有驾驭市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就没有号召力和凝聚力。】

解说:如果说推行‚三三制‛新模式,在组织体系上实行‚三位一体‛,有利于突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凝聚发展合力。那么,在运行机制上推行‚三会治事‛,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则是还权于党员、还权于群众的重要体现。

在保康县堰垭村,大到电站选址、公路线走向、小到更换一台办公设备,每一件村务都有专门的会议纪录,每一个村民代表的意见都得到了充分表达。每一个签名都是村民意志的象征,每一个决策的执行过程和结果,都是对农村党、政、经‚三位一体‛和‚三会治事‛新模式的最好验证。

【同期声:村民 楚方亲】 这样的事情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决策,老百姓都支持。

解说:过去,大坪村是保康县黄堡镇有名的贫困村,群众致富无门路,集体发展无项目。在‚三联共建‛活动中,市委组织部多次与襄阳广汇食品有限公司洽谈,联手引进了樱桃谷鸭养殖加工项目,全村养殖规模达到180万只,村民每年从养鸭项目上直接收入150万元。与此同时,城市的资本、技术、项目通过各种方式注入农村经济组织,犹如不尽的源头活水,成为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

‚三三制‛新模式给城乡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三位一体‛的架构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工作效率;‚三会治事‛成为了建设新农村的助推器,‚三联共建‛已经转化为繁荣农村经济的催化剂。

‚三三制‛推行以来,襄阳全市实行‚三位一体‛的建制村已有909个;全市农村经济组织达到2491个;集体经济纯收入超 3 过5万的村达到1295个,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总量达到7.9亿元。城乡互联共建中结对子的单位已有2436个;兴办项目1902个;向帮扶对象注入资金6926.75万元;‚城乡互联共建‛引导了城市机关、企业各种资源向农村倾斜汇集,资本、技术、项目通过各种方式注入农村经济组织,犹如不尽的源头活水,成为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

2010年9月25日,来自中央组织部、全国党建研究会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模式的现实意义、发展方向和推广价值,各抒己见,献言献策,‚三三制‛得到了党建理论专家的一致好评。

【同期声】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蔡乐苏:‚三三制‛模式是襄阳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中,探索和创造的一种杰作。

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志强:让‚三三制‛在荆楚大地,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片头:配音加字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繁荣的动力。组织工作创新,使党徽更艳、党旗更红。

片名: 创新辉映党旗红 ——“一报告两评议”】 2010年3月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这个 4 被称为‚一报告两评议‛的法规文件的出台,与襄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为“一报告两评议”制度的发源地,2004年以来,我市着力构建常态化的选人用人民主监督机制,探索建立了县(市)区党委常委会定期向全委(扩大)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评议,和对提拔任用的干部实行民主测评制度,简称“一报告两评议”。

每年,由地方党委书记代表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用工作情况,介绍新提拔干部的履职表现。同时,还要对每项提拔任职事项进行评议,在评议内容上体现全面性。

为拓宽干部选用工作民主监督渠道,我市注重扩大参与评议的范围,并适当吸收对测评对象比较了解的‚两代表一委员‛和部分群众代表参加,以更广泛地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

【同期声 省党代表、定中门派出所长 杨艳】:我参加了两届的一报告两评议活动,听了市里领导写的报告,对这个精神了解的很多,了解到我们现在的一些干部任用制度,作为代表这一块,增加了自己的知情权,同时啊参加了评议活动,表达了自己表达权。

为保证评议结果的真实性,综合评价得分达不到60分或新提任干部被评定为‚不合适‛等次数量超过30%以上的,由市委组织部组织进行专题调查,确实存在问题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市委组织部还根据评议和测评的结果,就领导班子建设和有关问题的处理提出建议,经市委审定后通知各地限期整改,并把落实情 况作为下一报告的重点内容,进行跟踪评议,使评议结果落实到实处。

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市建立和推行的‚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增强了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使干部选用工作得到了阳光监督,从而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众的满意度。在省委巡视组对我市选人用人工作专项巡视中,干部群众对市委选人用人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6.93%。

我市这一首创做法,受到了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引起了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2008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对选人用人的监督要制度化。湖北襄樊市的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并接受评议制度请进一步研究‛。【片头:配音加字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繁荣的动力。组织工作创新,使党徽更艳、党旗更红。

片名: 创新辉映党旗红 ——“隆中人才支持计划”】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当今世界,激烈的经济竞争已经演变成了激烈的人才竞争。但是长期以来,襄阳市的人才工作却面临要发展缺人才、有竞争缺优势、有口号缺措施等诸多困境。襄阳迫切需要一个应对激烈人才竞争的良 方;需要一个实现人才强市战略的具体措施;需要不断寻求人才政策的突破、体制机制的创新。

在中央提出实施‚千人计划‛之后,2009年4月6日,襄阳市正式出台了与‚千人计划‛相配套的‚隆中人才支持计划‛,通过明确政策,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在短期内引进和培养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古隆中是诸葛亮躬耕隐居的地方,隆中对襄阳来说是响亮的品牌、鲜明的旗帜,把‚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叫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使海内外人才感受到襄阳招贤纳士、选贤任能、求贤若渴的氛围、意识和观念。‚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因此而得名,它与随后湖北省出台的‚百人计划‛及中央的‚千人计划‛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央-省-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体系。

2009年10月,原襄阳市委书记唐良智在赴国外招商引资期间,举行了三场‚隆中人才支持计划‛专场推介会;时任市长李新华在2009年华创会上,也专场推介。2010年‚五一‛前夕,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仲初带领专班赴美国、加拿大,举办人才与项目合作推介会,广纳海内外英才,共襄合作发展。

这位乌克兰籍专家博士名叫邱贝卡罗.米哈伊尔,他是湖北新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担任‚发动机项目组‛组长,带领5名乌克兰专家和4名中国专家团队,从事新型高效转子发动机的研发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2009年被中组部列入中央‚千人计划‛,襄阳同时给予300万人民币的资助。

目前,全市已有来自国内外的29名领军人才及其团队申报了29 个创新创业项目,其中8个项目已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

‚隆中人才支持计划‛是襄阳历史上第一份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主要对象的红头文件,是全省出台较早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计划。‚隆中人才支持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较好整合了资源,形成了聚焦扶持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来襄阳创新创业的合力。

[采访市委组织干部:我们襄阳地处内陆,经济相对滞后,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明显处于劣势。只有不断实现政策突破、机制创新和环境改善,才能凸现我们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比较优势,营造良好的人才引进环境。]

‚集天下智慧,谋跨越发展‛。在走向和谐襄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新的征程中,襄阳的人才工作正扬帆劲发,引领风骚。

【片头:配音加字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繁荣的动力。组织工作创新,使党徽更艳、党旗更红。

片名: 创新辉映党旗红 ——“综合考核评价机制”】

实现跨越发展,干部保证是关键。目前,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采访一位组工干部,谈过去考核方式的不足:过去考核工作整体上处于分散作战、各自为政的局面,考核范围只局限于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及其一把手,对象范围过窄,不能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基层干部群众也有一定的反响。] 2007年以来,我市结合襄阳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和改进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通过整合考评项目、延伸考评范围、完善考评内容、优化考评方式,实现了综合考核评价工作的全覆盖。

开展综合考评工作以来,襄阳市委组织部主动适应全市发展大局的需要和干部群众的期待,在综合考评对象、范围上作了大幅度的拓展,做到了‚四个延伸‛:即由县(市)区向市直部门延伸,由直属部门向垂直管理部门延伸,由上级机关向下级单位延伸,由领导班子向领导班子成员延伸。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保证考核评价工作没有盲区,有效地调动了各级各类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如果说全程量化跟踪考核、立体互动式社会评价和分类开展民意调查,充分体现考评公正性。那么通过‚四个挂钩‛来强化结果运用,则提高了综合考评的权威性。

‚四个挂钩‛是指与公务员考核挂钩,与干部奖惩挂钩,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挂钩,与干部使用、管理挂钩。一方面,将考评结果直接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相关环节,另一方面,坚持把实绩与德才兼备标准结合起来,2009,有两个县级领导班子由于综合考核评定为一般等次,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亲自与该单位一把手进行了警示谈话。

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实现了由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制度向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的转换,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省委组织部的肯定。

【片头:配音加字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繁荣的动力。组织工作创新,使党徽更艳、党旗更红。

片名: 创新辉映党旗红 ——“三个一”活动】(某期组工讲坛现场)

这是襄阳市委组织部机关第?期‚组工讲坛‛。这一讲坛从2008年起,至今已有21期了。通过研讨、讲座等形式,让机关干部轮流上台发言,锻炼提高组工干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努力使组工干部张口能说、提笔能写、动手能干。

而‚讲‛,只是襄阳市委组织部‚三个一‛活动之一。近年来,襄阳市委组织部着眼于创新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机制,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在全市组织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每月一学、每月一讲、每月一访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活动。

(采访一名活动的组织者,谈开展此项创新活动的背景)

领导干部带头学是‚每月一学‛的亮点之一。襄阳市委组织部始终将建设学习型机关、打造学习型干部作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关键。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仲初同志非常重视中心组学习,每次中心组学习,都亲自确定主题、审定学习计划、主持集中学习,带头谈学习体会、作学习总结,成为理论学习的带头人。在部领导的示范带动下,中心组成员自觉学习思考,踊跃参加讨论,营造了学思结合、工学相长的浓厚氛围。

定期组织集中学、激励干部自觉学,是‚每月一学‛的具体形式,学习内容涵盖党建、经济、科技、管理等多个领域。

2010年,襄阳市委组织部认真总结活动经验,在市县组织部机关、市直部门组织人事干部中开展了组织人事工作‚每月一访‛活动,变‚集中访谈‛为‚定期访谈‛,听基层单位代表‚评头论足‛,请党员干部群众‚把脉问诊‛。去年以来,全市共收集整理了8大类、290项意见建议,对职责范围内的87项积极办理落实,目前已办理83项,提交市委研究56项,向其他归口部门反馈意见建议147项。

通过开展‚三个一‛活动,激发了组工干部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近三年来,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获省级以上表彰近50项,全省组织系统在襄阳召开现场会9次,全市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基本‛规范化建设工作进入了全省第一方阵,组工信息工作多年来一直保持全省第一位次。

‚三个一‛活动开展以来,全市组工干部中有了‚三少三多‛的变化,即应酬的少了,读书的多了;开的会少了,调研的多了;坐在机关的少了,下基层的多了。广大组工干部深入到生产生活一线,零 11 距离接触群众,变被动为主动,变管理为服务,变上访为下访,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组工干部可信、可靠、可敬、可亲的新形象,组织部门真正成为党员、干部、人才的温馨之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襄阳市委组织部将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GDP四年翻一番、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的战略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开放的视角谋划组织工作,着力推进组织工作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为促进襄阳经济跨越式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

电视纪实作品的主体意识 篇3

与专题片的创作手法不同,电视纪录片在拍摄之前并没有明确的主题,也不知道事件发生的最终结果。它要求创作者运用现在进行时的新闻镜头,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忠实地展现生活的原生态和完整过程。也就是说,它排斥创作者的主体意识渗透,强调将带“毛边”的生活直接交给观众自己去体味和评判,从而保持了对观众的最大尊重。

排斥主体意识的渗透是保持纪录片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必然要求,也是纪录片创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另一方面,纪录片的创作又离不开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它对于主体意识有一种本质上的需求。首先从本质属性上看,纪录片具有新闻和艺术的双重属性。作为艺术,它是创作者在其创作激情驱动之下的产物,因此就必然会打上创作者的激情烙印。其次从创作主旨上看,纪录片的真实并不是生活的原本再现,而是一种被创作者多重选择、重新组合之后的真实,是具有创作者审美情趣的真实。而这种选择、组合、审美情趣,本身就倾注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再次从作品效果上看,观众需要的是风格化和个性化的作品,而没有创作者的主体意识渗透的作品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风格化和个性化。从这个观点上说,不包含任何主体意识的藝术作品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必然陷入“自然主义”的泥潭。

电视纪录片的这种对主体意识的既排斥又需求的关系构成了创作上的一对矛盾。那么,如何理解和处理纪录片创作中的这一对矛盾呢?本文从选材、采摄两个环节,对创作者的主体意识作用于纪录片创作的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

选材时的渗透

选材是纪录片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选材的角度不同、内容和创作手法也就不同。在纪录片的选材上渗透了创作者较为明显的主体意识。

首先,选材与编导的个性有关。电视编导的选材,往往与自己的创作风格、创作个性和创作习惯相吻合。一个电视编导,驾驭题材的能力是和他的生活阅历、生活环境、文化素养、创作风格和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的。

其次,选材与编导的视点有关。纪录片当然应当忠实地记录生活,但由于编导的视点不同,他的选材内容就会不同。即使是同一题材,不同电视编导也会有不同的视点和切入点。这种视点和切入点具有编导的主观色彩。同样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积极乐观的编导可能将视点放在“无限好”,而忧患意识较浓的编导则可能侧重于表现其“近黄昏”。

再次,选材与编导的心态有关。纪录片是记录客观、反映真实的艺术,所记录的客观现象是经过“多重选择”的。对客观现象的这种选择受到创作者心态的影响。这是因为客观现象必须让创作者的心灵受到触动,情感上产生认同。不能让创作者的情感掀起波澜的题材,拍出来就很难有生气,更谈不上感染观众。前苏联的伊戈尔·别利亚夫在《纪录片的形象》中说:“我的原则是只记录那些触动我心弦的东西。”纪录片不同于新闻报道,它是一种艺术创作,这其中创作者的心态和情感投入至关重要。

采摄中的渗透

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是前期的艺术。也就是说,前期的采摄活动是纪录片创作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活动。采摄活动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创作者应和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干涉生活,不能构筑情节,不能组织现实,只有这样才能更真实、更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

但是,距离不排斥参与。创作者对生活的参与,能够起到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把握事件的发展规律,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等多重作用,而对于纪录片本身的结构、表现及风格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创作者的参与从形式上可分为无形参与、有形参与和直接参与,而从主体意识渗透的角度则可起到下述作用。

一是引导作用。创作者的引导作用在节目主持人进行现场采访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原则上,主持人的采访应是中性问题。通过中性问题的引导作用,创作者可以是含蓄、更隐蔽地渗透其主体意识。这与《焦点访谈》等一类节目中,采访者抓住一个话题深入追问,不让对手“跑题”,这种带有“强制性”的引导有所不同。

二是触发作用。现代纪录片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从展现表象走向展现心灵。而有些采访对象的内心情感,单凭主持人的采访或创作者与其短期接触是无法捕捉的。这时可有目的地引导拍摄对象进入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经此触发拍摄对象的内在情感,实现信息、个性、情感的集中展现。而触发什么、怎样触发,这种有目的性的“预谋”,就体现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

三是推动作用。纪录片不能为追求戏剧化而人为地制造情节,但对生活的自然流程却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可分为客观推动和主观推动。客观推动是被摄对象对镜头时异于常态的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就像一个人面对镜子就会不自觉地整理衣服一样。客观推动是无意识推动,它不以纪录片编导的意志为转移。试图让被摄对象面对摄像机而认为摄像机不存在,这本身就是一种主观错误。而主观推动则是创作者根据主题和主体意识直接推动情节的发展。

综上所述,创作者的主体意识渗透于纪实作品创作的各个环节。当然,这种渗透不是任意的、毫无节制的渗透,而应是与作品的有机结合和融合,笔者认为,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处理其主体意识。

1.主体意识应来源于镜头前的现实生活,应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而不应是创作者“一厢情愿”的主观愿望。因此,主体意识的形成应在拍摄活动的过程之中或之后,而不是在此之前。

2.主体意识应尽量淡化,在作品中应体现一种若有若无、欲说还休的状态,它需要纪实性的而不是艺术性的铺垫、营造和培养,是水到渠成之后由观众口中得出,而不能强加于观众。

3.对主体意识的“遮、隐、掩、藏、借”处理,应体现在作品的整体构思里,体现在结构的合理安排中,体现在准确的艺术表现上。而不是一览无余的直露式表达。

4.选材要客观全面,不能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采摄时应顺其自然,不能改变生活的本来情状;表现上不能下结论,不能随意煽情,不能滥用特技,不能“蒙太奇”。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广播电视局)

电视纪实节目 篇4

在选题策划上, 要更多地从“人”出发, 以人文情感赋予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的亲和力, 激活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的“生命”。人是万物的核心。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 更需要通过生活本身来引导人, 摄像机是冰冷的技术工具, 但只要掌握摄像机的电视人具有人文精神就能够充分地倾注对人的关怀。

我们在采访前, 选题策划都要考虑到这则新闻是否与百姓息息相关, 是否能从中映射出人性美的光华或揭露人性中的丑恶的一面, 还要更多地注重这条新闻播出后对百姓的影响。如驻马店电视台创作的专题《上海老人落户到俺家》, 讲的是家住驻马店市遂平县一个偏僻农村的盛新政夫妇, 到上海一家敬老院做义工。几年下来, 中原农民的纯朴善良、厚道深深地打动了上海孤残老人郦庙成。当这对夫妻决定回乡时, 这位孤残老人执意要离开生活了60多年的大都市上海, 跟随这对夫妇来到几千里外的中原农村生活。一对普通农村夫妇貌不惊人、事不惊天, 按过去的新闻理念, 应不在选题之列, 然而创作者却从“人性”角度去关注, 表现了这对普通义工真实的个性和灵魂, 呈现出人性的力量和光辉, 使观众为之感动。片子播出后,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这对夫妇的影响下, 这几年义工已成为遂平县的劳务品牌。由此可见, 人文情感所赋予电视新闻的亲和力激活了电视新闻的“生命”。

在采访过程中, 要以平民化的价值取向和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社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组织报道。在所有新闻活动中, 记者采访是最直接地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活动。如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有自觉的人文意识, 充分理解和尊重人性, 那么人性意识将成为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理想的导体。反之, 记者在采访中就难以深入被采访者内心, 更不用说去挖掘人们的精神世界。因此, 这就要求记者必须放下架子, 甩掉包袱, 以一个普通平民的视角, 报道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动机、情感、信念、态度、忧伤、希望、恐惧和成就, 亦即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其不平凡。

笔者参与创作的新闻专题《谎言背后的感恩之旅》, 讲述的是平顶山鲁山县江河中学的一位学生叫石艳飞, 由于家庭贫困, 他入学时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从而引发出来驻马店市遂平县农村一位修鞋老人李国欣的传奇故事。震惊中外的“75·8”洪水使李国欣陷入绝境, 他接受捐助时领到了一双鞋子回去穿, 发现鞋子内有字条, 写着“江河机械厂”字样。十几年过去了, 沧桑巨变, 老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字条虽然早已遗失, 但“感恩”一词已深深地印在老人的心里。从1990年开始, 年近六旬的李国欣老人踏上了感恩之旅;16年来, 他辗转于鲁山县江河机械厂修鞋感恩, 无私资助贫困学生。我们报道后, 引起当时平面媒体和省级、中央级媒体及各大网站广泛关注并进行采访报道, 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成为一段知恩图报的真情佳话。李国欣老人的故事被评为“2006———中国十大真情故事”。该新闻专题被评为2005、2006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大奖。这则报道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获得这么好的宣传效果, 一个成功的原因就是在采访过程中, 我们始终坚持以平民化的价值取向, 为普通百姓画像立传, 通过关注“小人物”的命运, 挖掘、揭示平凡的人内在的精神价值。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其地位、身份, 而在于他的精神生活是否充实、健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依然深深扎根在民间, 真、善、美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调, 而这一切, 正是我们新闻和纪实性节目体现人文关怀的支点。

在报道相关事件时, 要理解、维护受访者的尊严和人身价值, 体现媒体从业者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任何一位合格的媒体从业者, 都应该有一部铭刻在心灵上的“法律”, 与人文精神紧密联系, 时刻提醒自己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到真正尊重他人的权利, 其新闻报道或纪实性节目充分表现出理解、维护受访者的尊严和人身价值, 采访者本人和他创作的节目才能被广大的受众群体所接受、喜爱。在这方面,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做法, 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从《新闻调查》播出的节目中可以看出, 受访者不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 不论其职业是什么, 如果其身份不便公开, 或公开后对其日常生活会造成不良影响, 编导都尽可能采用背景采访, 或采用马赛克虚化、声音失真等技术手段进行构图和录制, 这就体现了编导们尊重受访者、保护受访者的人文主义精神。

就这方面, 笔者还可以把近日在某《电视学刊》上看到的一个事例拿来佐证。作者在收看电视节目时, 看到正在讲述一名便衣反扒队员的感人故事, 记者采取跟拍与采访相结合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当采访便衣反扒队员时, 被采访人从正面角度对着观众讲述做这一行以来的酸甜苦辣。节目播出后, 反响也不错。可是一个月后, 那名反扒队员被打成重伤住院, 而肇事者正是他曾经抓获过的小偷。从这个事例看, 我相信记者在做这个节目时, 并不会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但正是疏忽了不可能中的“可能”, 造成了悲剧的发生。由此可见, 媒体从业者时刻铭记对被采访人的人文关怀是何等重要, 千万不能一味地追求感人的故事或者高收视率而摈弃了作为电视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在报道手法上, 要用大众化的表现方式贴近受众, 用细节揭示内心世界撼动心灵。要使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充满人文关怀, 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表现方式, 以细节凸现节目魅力, 无疑是重要手段。因为电视是线性传播, 稍纵即逝, 观众的思何为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是新闻学上的一个概念, 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隐性采访在新闻界的实践已经有了比较长的历史, 仅就采访行为的具体称呼上, 相当长时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暗访、私访、微服私访、秘密采访、偷拍偷录、隐匿采访、隐形采访……所有这些, 都曾经是对隐性采访不同的称谓。目前, 虽说隐性采访已成为新闻界广泛采用的一种采访手段和秘密武器, 但是理论界给其的明确定义并不多, 尤其以下面几个定义具有代表性。

《新闻学大辞典》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隐性采访一般用于一些特殊情况, 如在敌方或犯罪分子中采访, 对那些拒绝采访的人进行采访, 或用于检验一些单位或个人的工作情况等。目前隐性采访也已成为记者经常采用的方式之一, 运用得好, 会采访到显性采访得不到的较有价值的新闻。隐性采访要求记者具备一些特殊本领, 如察言观色、随机应变、不怕辛苦等。常见诸报端的‘暗访’即‘隐性采访’。” (1)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的解释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记者打入黑社会组织采访, 进入赌窝采访, 或向一些讨厌记者的人或地方采访, 或对一些单位和个人进行检验性采访, 都不宜公开记者身

路只有紧跟着主持人的速度, 才能理解信息内容。所以在语言的表达上要尽可能使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 即越是大白话、大实话就越有人情味儿, 越能打动人。另外, 记者还要善于捕捉最能表现主体的、鲜活的“瞬间状态”, 即细节。细节在节目中具有生动、逼真、具体、感性等特点。只有重视细节、展现细节, 才能充分发挥电视结合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等元素组成的综合表意功能和传播功能。

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专题《难圆绿色梦》中的一个细节:徐志民老人看到自己种的树被毁后, 蹲在有“树王”之称的份。另一种隐性采访是, 虽公开记者身份, 但隐去记者真实意图, 采取‘声东击西’或‘旁敲侧击’的策略, 在公开采访中, 伴以另外的观察与询问。隐性采访是特殊情况下的采访, 主要是为了防范坏人对记者的危害, 防范受访者弄虚作假, 了解公开采访采集不到的真实情况。” (2)

《新闻传播百科全书》的解释是:“在采访过程中, 由于某种目的和需要, 采访者不将真实身份告诉采访对象, 或者虽然出示自己的真实身份但不将自己的采访意图告知对方。这样的采访 (特别是前者) , 称为隐性采访。隐性采访的突出优点是不会引起采访对象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 有时可以挖掘出极具深度的新闻事实, 甚至可以目击整个新闻事实的全过程。” (3)

从上面的几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 隐性采访具有以下几点基本内涵:第一, 隐性采访是采访方式的一种;第二, 隐性采访是在特殊情况下为了采集公开采访得不到的真实情况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法;第三, 隐性采访不同于其他采访方式, 有其适用范围。

当下隐性采访的负面效应之表征形

对于隐性采访, 无论在理论界产生了多大的争议, 其在新闻实践中的广泛运用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过度地使用, 无论是对传媒自身、公众还是社会, 都产生了

树桩前, 用颤抖的手握着烟杆拂去上面的沙土, 久久凝望着, 脸上的皱纹微微颤动, 眼角挂着浑浊的泪水, 轻轻叹口气说:“哎, 太甚了, 败家货。”这个细节在电视节目中虽然只有几十秒的镜头, 但却很好地展现了徐志民老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这一极富内涵的画面细节提供的信息是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香醋”为什么这样涩》是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播出的一期节目, 记者抓取了最能代表香醋之涩的关键所在的细节———造假者的同期声:“看不到为净, 讲一句话, 什么事情看不到为净, 比如我们做醋的。但极大的负面影响。

成为降低专业门槛的工具。好新闻是跑出来的。“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黄远生指出:“新闻记者应该有四能:脑筋能想, 腿脚能奔走, 耳能听, 手能写。” (4) 这“四能”告诉我们, 记者的专业素质体现在具有较强的采写能力上。相比较于写作, 记者在发现新闻线索、搜集新闻素材方面的专业技巧和水平要求更高, 凭借记者的采访技巧从各个方面获得需要的素材, 这恰恰是最能体现记者专业水平的地方。“记者的职业, 就是要在不欺骗和不违背其他道德的前提下, 千方百计地采访到新闻, 这就是记者的专业。” (5) 利用先进的偷拍偷录设备随便和人家聊上几句, 就轻易获得新闻, 这就等于降低了记者这个职业的专业门槛。因为一个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没有任何专业采访经验的人都有可能使用暗访设备, 都能偷拍到别人的一言一行。

更有甚者, 偷拍偷录成了记者偷懒的办法。被采访对象不愿意接受采访, 记者本来可以通过多次说服工作使其同意, 也可以通过多采访一些相关的方面而收集到同样的材料, 有时候人家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原因只不过是对自己在镜头里的形象没有信心, 但记者却嫌麻烦, 懒得去说服人家, 直接用偷拍迅速解决问题;有的记者在做投诉报道时, 采访完投诉者以

电视纪实节目 篇5

回眸201

3--**县教育局2013年教育工作纪实

【 开篇语】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三年出特色、五年促均衡、十年创品牌”目标,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建强队伍、深化改革、提升质量、构建和谐,成绩斐然。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把**建设成“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作出了应有贡献。

【推出片名】

回 眸201

3--**县教育局2013年教育工作纪实

【淡入淡出】《回眸》之

众志成城

【解说】党政重教,社会兴教,合力建设教育强县。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打造教育品牌,**教育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解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3年,县委县政府坚持做到“六个优先”--教育发展优先谋划,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难题优先解决,全县上下凝成一股推进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议教会11次,每次会议教育议题都悉数通过,解决了教育系列问题。4月18日,袁卫祥书记亲自主持县委议教工作会,解决了长郡文昌中学建设、村小建设、城区学校扩容提质、职业教育发展、规范校车运营、教育设备采购等系列重大问题。建立了学校项目建设、安全、综治维稳等工作由乡镇政府与县教育局及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

【解说】全县教育一盘棋。综治、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为教育保驾护航;发改、住建、国土、环保等部门通力配合,开辟教育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县财政科学安排调配有限资金,教育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县组织、人事、编制部门为引进、招聘教师积极而为;物价、卫生等执法检查部门严格执行涉校检查准入制度,依法行政;各乡镇、村组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领导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弹奏出**教育和谐发展的美好乐章。

【淡入淡出】《回眸》之

源头活水

【解说】县委、县政府把增加教育投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争资立项、县财政配套、乡镇村组筹资、社会乐捐,筹集教育项目建设资金3亿元。

2013年,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争资立项工作,截至2013年11月底,为教育争取中省市各类资金7247万元;县财政预算安排教育经费48000万元,比2012年增加8000万元;通过银投集团融资1200万元,为高中学校采购教学设备及图书;乡镇从有限财力挤出经费,并向社会募集大批集资金用于学校建设,村组积极筹资改善当地办学条件;社会团体、民间教育基金、外地慈善机构、本土企业、有识之士在学校建设、学生资助等方面奉献了拳拳爱心。正因如此,**教育才有了“源头活水,”似滔滔便江源源不断,给力教育。

【字幕】村小建设投资2969万元;校安工程投资1667万元,合格创建投资3137万元;公租房建设投资1712万元;公办幼儿园建设投资2465万元;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投资196万元;购买教学仪器设备投资1627万;县二中投资204万元的教学楼已完成桩基工程;投资6185万元的民办五星学校建设工程已启动。

【淡入淡出】《回眸》之

旧貌新颜

【解说】走进学校,一座座漂亮的教学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项项改扩建工程先后竣工,焕然一新的校园筑起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村小巨变。“政府奖补+干部募集+社会乐捐”三轮驱动筹资2969万元,70所村小面貌焕然一新,**村小建设成功经验,引起新闻媒体关注。12月8日,《湖南日报》以《梦想从乡村起飞》为题,在头版予以大篇幅报道。

校园新貌。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已完成5所,另有10所正在抓紧施工,明年将全部投入使用;校安工程实施项目39个,11个竣工,28个正在推进中;创建合格学校22所;农村学校公租房建设教师住房492套;农村寄宿制建设学校4所;碧水小学投资2800万元,今秋开学已投入使用,确保了县城区小学一年级班额控制在60人以内;实验中学新教学楼投资394万元,新增教室18间,体育场设施得到完善。

成功创“现”。全年追加投入1040万元,为学校配备信息化教学设备设施,建成县基础教育资源网络中心,宽带网络“校校通”,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村级小学实现“光盘教学班班通”,31个教学点实现数字资源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

【淡入淡出】《回眸》之

真情关爱

【解说】教师节表彰优秀教师,教育基金奖优帮困,财政为教师保险买单,领导资助贫困学生,校校建免费书吧,大爱无疆人心暖。

县教育基金会、教育工会、资助中心奖励、资助、慰问师生17818人次,支出金额1270万元。其中,科、处级干部结对资助995人,资助金额54万元;中央福利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资助贫困师生76万元。教师节共发放奖励、慰问金近200万元,表彰奖励教育工作先进集体19个、先进个人260名,并通过县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先进教师的典型事迹;评选县级骨干教师100名,推荐市级骨干教师64名;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争取县财政为全县在职在编教职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组织学校为女职工购买特殊疾病保险,组织全县教职工进行了全员体检,落实高校学生生源地贷款361人,位居全市第三;开展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积极落实农村边远山区教师津贴发放制度,边远山区教师津贴由过去每月的60-100元,增加到每月60元-300元。全县128所学校建立了免费读书吧,师生掀起读书热。

【淡入淡出】《回眸》之

建强队伍

【解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引、招、培、送” 多措并举,着力打造名师队伍,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强化师德。开展转作风、提效率,努力打造高效廉洁教职工队伍。结合实际出台了《**县中小学教职工师德师风考核实施办法》,并将教学质量与师德师风考核挂钩,质量未达标,师德师风考核定为不合格,今年有150余名教师因教学质量不达标,师德考核定为不合格。教师爱岗敬业意识大幅提升。

“引招培送”。引进研究生4人、教育部直属师范免费师范生3人;招聘紧缺专业教师11名、特岗教师65名,分配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35名;初中适岗(转岗)培训教师64人;送培公费定向师范生59名。科学调配教师,城区教师“凡进必考”,49名乡镇教师考入城区学校工作,缓解城区教师缺编问题;校际间交流教师107人,全县师资配置更加均衡。

加强师训。持续开展校长论坛、学校中层干部培训、新课程改革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村小教师全员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开展校本研训、课题研究及市县级骨干建设评选等活动,教师专业素质大幅提升。全年培训教师6217人次,其中,参加市级以上培训教师699人。

清理“空饷”。按照《关于及时处理不在岗国家公职人员的通知》(永人社发〔2012〕24号)等文件精神,县教育局认真组织开展对不在岗教师清理整治工作。累计清理辞退133名不在岗教师。有效遏制了教师“吃空饷”、有偿家教家养等师德不良现象,规范了教师队伍管理。

【淡入淡出】《回眸》之

锐意改革

【解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切实推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打造品牌。引进长郡中学与文昌中学联合办学,致力于将长郡文昌中学办成全省一流的初中学校,为我县留住大批优质生源,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同时对实验中学和**二中实施扩容提质,确保了城区公办学校初中学位有增无减,满足学生、家长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育的需求。

推进课改。通过打造课改示范校、举办课改推进会、组建教育学会,加大课改奖励力度等措施,全县掀起了课改热潮,涌现了一批课改先进单位。**一中被列为省级课改试点单位;**一中、实验中学、先锋小学、朝阳实验小学、童星学校等5所学校被评为市级课改样板校;**一中、朝阳小学被评为市级校本研训样板校。表彰奖励课改先进单位29个,奖励金额高达42.5万元,奖励力度前所未有。

科学选拔。通过双向选择,岗位竞职,对教育局班子副职实行双向选择,激活了局班子成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对5个校长岗位进行公开竞职,聘请乡(镇)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学校教代会成员担任评委,充分体现基层民意和程序公开。提拔使用副职校级领导11人,交流18人,免职7人,到局机关挂职锻炼2人。

优化管理。将三塘乡、悦来镇中小学分别合并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把高亭中学并入**三中;停办**五中高中部,把鲤鱼塘镇中心小学并入**五中,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使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整肃考风。创造性聘请乡镇分管教育领导和村干部为教学质量监测督考员,引入教育系统外的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切实扭转了考风考纪,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淡入淡出】《回眸》之

科研兴教

【解说】研究课改、实践课改、推动课改,**的教育科研工作呈现出“百舸争流”大好局面,教育提质,佳绩频传。

强化科研。成立了**县教育学会,吸收224名优秀骨干教师为会员,聘请了一批30人的兼职教研员,他们以《**教育》杂志、《**教育网》和《**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等为研讨交流平台,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引领全县教师在各级各类学校掀起课改热潮,教学质量大幅提升。2013年高考,我县一本上线116人,比上年增加29人,二本上线360人,比上年增加70人,2人考取空军航空大学,招飞成绩名列全市榜首;今年中考,全县7A人数298人,七科权值分60分以上学生940人,较上年净增290人,普通高中录取分数比上年增长6分,增幅为历年来最高。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中一次性全科合格率达99.6%,全市第一。

全面发展。大力实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活动蓬勃开展,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每年一届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每年一次全县中小学生书画展评活动,每年一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

成果显著。“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演讲比赛活动,城关中学、朝阳实验小学、水南小学获教育部关工委表彰; 2013年郴州市第十九届中小学生运动会,我县获团体总分第六名;郴州市第十五届中小学幼儿园艺术节,获得23个一等奖。一年来,全县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比武活动中,获奖1200人次。国家级36人次,省级69人次,市级543人次。

【淡入淡出】《回眸》之

协调发展

【解说】锐意进取,创新思路,坚持科学统筹,多方兼顾,均衡资源,推动我县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公益普惠。学前教育全面落实《**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公办幼儿园45所,公办幼儿园办园率达32%。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9.5%,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0.1%。2013年评估认定26所普惠性幼儿园,整改问题幼儿园15所,取缔非法幼儿园14所。

均衡公平。义务教育通过免费教育、建立资助体系等措施,实现了让每个孩子“能上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每个孩子“上好学”。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就读,与城区居民子女一视同仁,不多收一分钱。

打造名校。高中教育注重把**一中作为打造三相名校重点抓,提高办学成效;同时注重引导我县其它高中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实现“建名校,出名师,育英才”目标。县教师进修学校在获得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后,又积极筹备创建全国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工作。县电大工作站全年招生238人,名列全市第二。

灵活实用。职业教育进步明显,**职中成功创建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致力于把培养人才的方向由“外出打工型”转向为“服务地方经济型”,效果明显。

培智健体。特殊教育坚持以生活化教育为核心,抓培智,重健体,县特殊教育学校创新教育方式已初见成效。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14年,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求真的作风、务实的举措,铆足干劲,继续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尽情播种和耕耘**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

【叠片尾字幕】

总策划:陈声繁

策 划:曹佑元 李福斌 刘文友 曹国朵 王勇峰 陈小意 何华丽 许莱平

协 助:李齐勋 周开全 陈莉萍 邬小屈 刘智荣 许清和 马安健

执 行:许清阳

撰 稿:李小平

拍 摄:

配 音:

制 作:

监 制:王勇峰 何华丽 许莱平

总监制:李福斌

**县教育局

电视纪实节目 篇6

一、紧扣社会关注点

纪实类电视节目基本有以下几种主题:战争、历史、人物、社会、生活、野外生存探险、自然动物等。《档案》题材选题主要集中于前面四种, 选题广泛涉及古今中外, 通过分析与揭秘, 探寻解读各类历史或热点事件的缘由脉络以及人物的传奇经历等。可以想见, 此类题材的纪录片对于档案资料的倚重是毋庸置疑的。长期以来, 由于档案工作的行政指导性, 战争、历史、人物、社会题材的档案资料相对保存得比较完整, 为节目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也为历史细节的精致剪接、人物心理的细致分析提供了可行性。

出于收视率的考量, 《档案》在这四类题材范围中对于具体事件和人物的选择, 极大程度上是以社会普遍关注的历史疑点、盲点, 社会热点事件、传奇人物等为主体的。笔者统计了《档案》自2013 年初至今的143 期节目, 按时代划分, 与中国近代史相关有50 期, 二战题材有17 期, 中国古代史相关14 期, 建国史相关17 期, 现代社会时事热点事件相关的有45 期, 约占了三分之一。按性质划分, 政治类题材有47 期, 社会类题材有40 期, 人物类题材有56 期, 人物类题材中又有11 期是与社会时事热点相关的。可见, 社会关注热点事件是《档案》选题的主要方向之一。如在电视剧《甄嬛传》热播之际, 播出了“清宫中妃嫔争斗的真与假”和“清朝那些事之甄嬛的前生今生”等节目。

档案资料的编研利用要做到吸引大众, 在题材方面就要善于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 深入挖掘现有档案资源, 以达到观众的观看 (阅读) 期待与历史资料的最佳契合点。当然, 根据社会舆情的关注热点的周期长短不同, 档案编研的重点和周期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如突发的社会热点事件周期比较短暂, 可重点针对相似事件进行资料挖掘, 以总结经验为主, 速度要快。也可结合周期较长的热点进行资料编研, 如结合建党、建国或本单位周年庆等重要历史时间节点, 做好档案的编研利用, 重点在于材料的严谨、详细和准确, 以最大程度发挥信息资源的文化价值。全国新一轮的修史编志工作已经拉开大幕, 正是档案史志工作人员认真思考、周密策划档案编研产品的良好契机。

二、挖掘大众兴趣点

人类历史中无数悬而未决的秘密强烈地吸引着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历史大案、战争风云、名人轶事等题材也对大众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大众在心理上对于近代题材的历史有一种天然的接近性。从统计资料看, 《档案》节目对于近代史相关的题材关注度是很高的, 以中国及世界范围近代战争为背景的节目有67 期。当然, 历史事件无法完全从历史人物身上剥离出来。因此, 大部分历史事件的叙述基本是以人物的经历、心理剖析等为线索展开。节目对近代战争背景下的人物的选择大部分集中于著名人物:有政治军事家, 如纳粹领导人、蒋宋家族成员、知名将领, 有命运多舛的传奇人物 (如末代皇帝) , 还有文艺界知名艺术家等。中国古代史相关题材仅涉及清朝, 大多关注慈禧、溥仪等大众耳熟能详的人物。这些选题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大众的兴趣点。

在节目的具体制作上, 制作团队也尽力以大众的兴趣点作为切入点。近代的历史资料保存完整, 许多历史细节有案可考, 可使故事情节丰满生动, 但同时也留有很多历史疑点, 有很多悬疑可以在叙事中加以利用, 为节目吸引收视率打下良好基础。在叙事过程中, 节目尽可能寻找“小”细节来解读“大”人物的心理, 或者为“大”事件的发展埋下伏笔。即使是宏大的战争题材也不例外, 如《一个婚礼半个葬礼恶魔末日36 小时》中, 片子以希特勒与爱娃举行婚礼入手, 描绘了恶魔最后失败灭亡的结局。档案盒是节目常用到的一个道具。当主持人戴着白手套从档案盒里取出两人的结婚证和身份证时, 节目对于这一场匪夷所思的婚礼的叙述有了极强的可信度, 引发了观众对于节目的强烈兴趣。随后主持人对于怪诞的婚礼现场详细描述, 同时回忆了希特勒与爱娃平淡温情的交往, 虽然没有正面呈现纳粹集中营的残酷和柏林的战争, 但这种强大反差的叙述, 一方面深刻而讽刺地刻画了希特勒强烈扭曲的人格和残暴不仁, 另一方面也从中看出二战期间的德国遭受的种种奇怪而残酷的统治。

可见, 充分挖掘大众兴趣点, 选取大众感兴趣的角度和细节讲述历史, 是进行档案文化产品的编研、吸引读者阅读或观看的有效手段。中国文化绚丽多彩, 档案编研完全可以创新性的角度、丰富的形式吸引读者。河南大学陈宁宁编《黉宫圣殿———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一书, 通过发掘、整理、研究近代建筑群的历史文化脉络、设计建造理念等, 图文并茂地“揭示大学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培育、传承与优秀校园文化的创建以及环境育人之间的关系”[2]。该书图文并茂, 锻词造句, 装帧精致, 值得档案编研人员学习和借鉴。

三、利用载体独特点

《档案》成功尝试了一种“史实”蒙太奇的故事讲述手法。“同一历史时间, 不同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通过某一个原因进行平行勾连, 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3]如《烧毁的圆明园》开篇, 用一个监狱里囚犯的遭遇与咸丰帝的处境进行平行勾连, 既在第一时间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又很巧妙地将故事转向宏大的战争背景。

同时, 《档案》充分利用电视载体的特点, 真实再现了历史资料, 最大限度还原历史场景。如《邓文迪与默多克:轰动世界的离婚背后》, 在开篇的几分钟里, 主持人站在酒会的背景前, 背景昏暗的灯光下, 模糊的剪影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还原了邓文迪与默多克戏剧性相遇的“桥段”。这种以类似场景再现历史的方式在《档案》里被使用得十分纯熟。主持人经常游走于“历史场景”、沙盘区、幻灯区与放映区等若干场景之间, 极大地调动了影像、图片、实物、道具以及解说等各种元素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最大程度地增强历史的现场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节目的生动性和可视性。

这是纪录片充分运用影像媒介的独特点, 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影像媒介的叙事优势, 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档案资料在影像叙事中以历史照片、文字图片、实物照片、影像资料甚至电影资料等方式展现出来, 既保留了档案资料的权威真实性, 又增强了视觉效果。在纪录片中, 档案资料不再是沉默的照片, 也不再是冗长的文字, 更不是发黄的会议记录, 在主持人的行走放映间, 档案成了生动的动态影像。历史不再是遥远的、冰凉的, 在主持人的冷静讲述中, 历史成了曲折离奇的故事, 有温情脉脉, 也有惊心动魄。

当然历史不仅仅是故事。档案编研成果形式多样, 有档案出版物、音像出版物 (如电视纪录片或专题片、各种讲述类节目等) 、历史展览等。不同的载体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档案编研成果也要立足于成果自身的载体形式, 充分发挥其优势特征。如档案编研出版物, 优势在于可反复翻阅, 其内容就要完整、翔实、准确。编写手法要依据出版物的性质而定, 在确保真实准确的同时增强可读性。如人物传记类, 可具体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特征讲述他的故事, 以生动的情节描绘来吸引读者。而史志汇编类出版物则重在详细、完整、严谨、准确。音像出版物则要充分利用影像、声音生动形象的独特优势, 最大可能地还原历史真貌, 给观众一个愉悦的观赏过程。档案展览等除了图文展示外, 可充分发挥实物档案的特长, 运用实物或模拟影像、仿造实物等手段, 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四、找准宣传契合点

《档案》本身是电视节目, 虽然天然的具有电视媒体的平台优势, 但是它同时也需借助其他媒体进行宣传推广。除了北京卫视一日若干次数的节目预告, 节目组不定期在各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官方微博上发布节目预告。无论是电视预告片还是文字预告内容大都设下悬念, 吸引观众准时收看。

档案编研成果如果不注重宣传, 其传播效果和文化价值同样大打折扣。档案部门可与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等联合开发影视产品, 借助媒体或传媒公司的营销渠道, 提高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覆盖面。出版物可借助出版发行公司、媒体评论、活动推广等方式加强宣传。展览展示等活动可借助定期或不定期的活动加强推广。

当前网络微博发展迅猛, 有学者提出利用微博开展档案知识宣传和资料利用。利用微博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有如下优势: (1) 化繁为简。140 个字的微博可碎片化传播档案内容, 相比于大部头的文献、汇编以及分散的原始史料等比较起来, 可提供给读者更加轻松、简单的阅读体验。 (2) 即时迅速。档案资源可结合时事热点事件挖掘相似历史事件, 即时传播相似经验, 充分体现档案的借鉴、参考价值。 (3) “深”入“简”出。挖掘深埋于历史宝库的珍贵信息, 以网络语言简单阐释, 解密释惑, 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充分发挥档案的资源价值。 (4) 互动服务。微博可与读者进行互动, 有助于开拓网络服务平台, 满足读者信息需求, 也可获知读者对于档案服务的意见与建议。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 档案资源通过图文、影像、出版物或实物等形式展出, 满足了观众了解历史档案的需求, 实现了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 提高了档案资源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 档案资源的各种形式传播, 无形中提高了大众的档案意识, 提高档案部门的社会影响力, 为档案部门进一步征集档案资源打下良好基础。

档案资源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宝库, 既反映了人类社会宏观的发展历史, 又在细节处反映出社会微观生活的点滴, 是社会集体记忆的宝贵资源。研究开发档案资源,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 面向社会推而广之, 不仅满足公众了解历史以及信息公开的需求, 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 以史为鉴、以史为镜, 推动社会进一步良性发展, 推动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培育、传承, 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和平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春艳.从北京卫视品牌节目《档案》谈档案的社会文化价值[J].黑龙江档案, 2012 (4) .

[2]陈宁宁.档案编研创新的尝试与再思考[J].档案学通讯, 2010 (2) .

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误区 篇7

“台词化”创作

何谓“台词化”创作, 如果将电视纪实作品比作一部电视剧, 那纪实作品中的解说词就可以看成电视剧的台词。电视剧必须“照本宣科”, 但放在电视纪实作品身上, 就是一场灾难。就大多数电视纪实作品而言, 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是节目在编辑中考虑的重要问题。在整个编辑过程中, 萦绕于创作者脑海中的是一种立体化的语言图像, 综合统筹的思维活动。有观点认为:“应该先写解说词然后再配画面。”这一观点在目前的电视纪实作品创作过程中占据主流。但是海峡对岸的台湾电视纪实作品创作却恰恰相反, 更多的是先进行画面拍摄然后再写解说词。

电视纪实作品不同于电视剧, 它是真实的记录, 它要求创作者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 以非虚构的方式从事创作。因此, 纪录片应该主要让画面说话, 让人们通过“看”来了解现实。所以先写解说词然后配画面的做法是违反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规律的。在创作中应该以摄像机为眼睛, 去观察、去了解。当然画面也有局限性, 也存在着指向模糊的缺陷, 容易使观众的理解或领悟发生歧义。这个时候就要适当发挥解说词的作用。解说词与画面两者互存互补, 相得益彰, 都是为电视纪实作品的真实性服务的。

“亮点化”创作

在电视作品拍摄实践中, 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编导在确定了一个题材或一个主题后, 不是先考虑现场的情况如何, 而是先琢磨怎样寻找亮点, 设计出现几个高潮。这种刻意设计作品亮点, 人为地追求电视片高潮的创作思维模式几乎已经成了近几年电视纪实作品创作的固定模式。纪实作品需不需要有亮点、有高潮出现?这要根据所拍摄人物和事物的具体情况来定。事件本身没有什么高潮, 也就不必人为地追求或制造“高潮”。有些时候, 这样制造出的亮点, 会毁坏整个作品的连贯性, 并给人以堆砌造假之感。对于一些本就存在高潮情节的事件, 过于雕琢亮点, 反而事倍功半。

电视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被称为“眼球经济”。这种发展现状使有些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人员担心作品没有亮点、没有高潮, 就不感人, 不能称之为一部好的作品。这种想法恰恰背离了电视纪实作品的本源——真实。真实就是原生态的生活, 生活是动人的, 纪实作品只有汲取了生活的自然流畅, 才能具有感人的基础。日常生活速写比人为地拔高要好, 真诚质朴的流露比高调的夸张要强, 因为自然、本真的叙述更符合纪实艺术日常化的审美观。

“导摆补”拍摄

常常可以在拍摄现场看到这样一种情景:编摄人员在指挥被摄录对象“工作”。编摄人员喊训练, 人物便开始操枪弄炮;编摄人员说该拍思想工作部分了, 主人翁又根据安排做动作。用这些拍摄方法录下来的画面, 只能使观众作呕。从受众心理看, 一部电视纪实作品好不好看,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画面的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作用又取决于观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感知、认知和理解等个人体验。画面是真实还是虚假、是纪实还是摆布, 观众一看便知。

出现导拍、摆拍、补拍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 就是电视纪实作品创作者心理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常常是不自知的, 他们完全处于一种表现或突出人物的心理, 用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因素为尺度, 来衡量他人的悲欢离合, 所以在拍摄中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加上“自我”的因素, 用导拍、摆拍、补拍弥合摄录者心理的不平衡。

其实纪实作品导拍、摆拍、补拍并非绝对不能用, 有一些纪实作品导拍、摆拍、补拍的痕迹不明显, 能够得到大多数观众的认同, 观众并不排斥。比如经典作品《北方的纳努克》, 这部表现爱斯基摩人生活的纪录片其实就含有“摆拍”的成分。当摆拍被融化在特定的真实时空情境中, 自然流畅地叙述给观众, 这是符合纪实艺术特征的。

“风光化”剪辑

风光片的最大特点就是映画精美, 配上轻音乐, 以及隽永的文字, 给观众赏心悦目之感, 这也是风光片所要达到的目的。但是这种“精致”出现在电视纪实作品中, 把追求真实的作品剪辑成为包装精美的“动态画册”, 却是买椟还珠的做法。

“风光化”剪辑是追求作品艺术性的一种手法, 这曾使各类题材的电视作品火爆了一个时期, 但这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真实感和纪实性。艺术表现性的增强和纪实性的淡化, 又成为各类题材电视片质量不高的致命弱点。那是否纪实性作品就不能追求艺术性呢?这一问题自是矫枉过正。电视纪实作品属于艺术范畴, 艺术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追求艺术性是毋庸置疑的, 但决不能因为艺术而忽略了真实, 为了画面的美而剪去纪实中的真实镜头。

浅谈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 篇8

一、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要尊重事实, 勿刻意堆砌亮点, 重视“真实性”

在拍摄电视纪实作品时, 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 编导在已经确定主题或者题材之后, 会着重考虑作品的亮点, 并不会先琢磨现场的实际情况, 聚焦于究竟能够设计出几个高潮。纵观近几年的电视纪实作品, 或多或少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故作亮点的嫌疑。这种刻意追求电视纪实作品亮点、人为设计纪实作品高潮的创作形式几乎已经在近几年成为了创作电视纪实作品的固定思维模式。当然, 电视纪实作品也需要高潮、亮点, 但不需要刻意安排、设计的亮点, 刻意为之, 有时候反而会有画蛇添足之感, 甚至会破坏整个纪实作品的整体性、连贯性, 给观众以不真实、堆砌造假、矫揉造作之感。对于作品本身就存在的高潮情节, 如果过分雕琢, 不仅不会起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反而会使得真实的东西呈现出不真实的状态, 弄巧成拙。电视纪实作品高潮的出现需要根据所拍摄的具体的事物、人物加以确定。市场经济条件之下的电视纪实作品被叫做“眼球经济”, 好的作品不会因为无数高潮、亮点的堆砌就更加完美, 这就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创作原则———真实。在创作电视纪实作品时, 要重视作品的真实性, 将动人生活的真实面展示给观众, 让他们体验原生态生活, 而非经过“加工”、“雕琢”的后期剪辑。纪实作品, 重在“实”, 自然流畅的生活, 是感人的前提与基础, 质朴真诚的自然流露远远要比过分夸张强调好很多。

二、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要以真实画面为主导, 辅之以解说词

电视纪实作品的“台词化”创作指的就是纪实作品的解说词, 这与电视剧中的台词是一个道理。不同的是, 电视剧仅需要“照本宣科”即可, 而在电视纪实作品中必须好好思考并处理画面与解说词之间的关系。在编辑节目过程中, 许多观点都认为, 应该先写解说词, 然后再配画面, 这一观点在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我们要明白, 电视纪实作品与虚构的电视剧不同, 它所记录的都是真实的生活状态, 基于此, 在电视纪实作品中, 应该将画面作为主要创作素材, 让人们通过画面, 通过视觉了解真实事实。因此, 在创作电视纪实作品时先写解说词再配画面的创作方式与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规律相悖。在创作电视纪实作品时应该从摄像机的视角去了解、观察生活动态, 然后辅之以简洁扼要的解说词,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让观众更加容易了解, 而不会在领悟或者理解方面出现偏差。

三、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忌过分强调“风光化”剪辑

在电视纪实作品中常常会见到风光片, 风光片也有它的优势, 映画精美, 辅之以优美的文字以及轻音乐, 是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达到了电视节目的制作效果。这样的创作手法本无可厚非, 但是, 若将这种精致放入电视纪实作品中, 就有点儿过犹不及了。电视纪实作品最重要的特点是“真实”, “风光化”剪辑最大的特点是包装的精美, 将理念不一致的两者融合在一起, 不仅是对电视纪实作品的不尊重, 同时也浪费了资源, 体现的是一种“买椟还珠”的创作手法。“风光化”剪辑是电视节目追求艺术性的主要手段, 这种创作手段的运用使得各类型题材的电视节目收视创新高, 但在电视纪实作品中运用此种剪辑手段, 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电视纪实作品的纪实性和真实性问题, 这种过于强调艺术性而淡化纪实性的剪辑手法又成为了提高电视作品质量的致命缺点。当然, 电视纪实作品也是艺术作品, 而艺术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对艺术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 但不能因为追求艺术而忽略了电视纪实作品的真实性, 为了实现唯美的画面效果而将真实镜头剪去。对电视纪实作品真实性的强调, 并不是为了纪实作品更加艺术化、更加典雅, 而是为了将生活形态更加鲜活、真实地展现给观众。

结语:

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性、纪实性, 这也是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本质。在当前许多电视纪实作品中常常会看到不少淡化真实性而过分追求艺术性的电视纪实作品, 许多淡雅平素的事情本来观众很容易就能看懂, 却因为电视纪实作品的后期创作而天花乱坠, 甚至面目全非, 这些创作手段的运用对电视纪实作品的真实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进而影响了电视作品的质量水平。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要尊重事实, 勿刻意堆砌亮点, 重视“真实性”;要以真实画面为主导, 并辅之以解说词;在后期创作时忌过分强调“风光化”剪辑。

参考文献

[1]王虎.电视纪实作品摄像艺术的审美选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9 (12)

[2]曹海仙.典型人物电视纪实作品的人性化创作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8 (23)

纪实手法在电视文艺晚会的运用 篇9

1 纪实手法有利于电视文艺晚会价值观的构建

电视作品影响广泛, 观众容易受到电视节目思想的影响, 健康向上的电视文艺鼓舞人心、激发斗志, 引导观众向良好的道路发展, 如果电视银屏思想匮乏、缺少内涵必将遭到观众的唾弃, 而急功近利、文化低俗的作品又可能诱

电视节目策略的时候就不会迷失方向, 就会有的放矢。要深入到基层去了解群众的需求, 了解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 在时间安排上给最优的安排, 在节目的内容上做恰当的调整, 以此来获得更高的视听率。因此, 节目编排必需明确要吸引的是哪一部分观众, 即定义一个目标观众群。目标受众群是总体受众中的一部分, 通常依据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资收入、职业性质等人口统计学数据来划分。这些数据对受众进行传播内容的选择性理解、接触和记忆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其次, 节目编排策略的制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长期以来, 各电视台已经发社会犯罪、造成家庭矛盾, 制造不和谐因素。好的电视作品应当具有号召力量, 积极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旨, 让观众在视觉享受的同时, 使观众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和净化。电视文艺作品的价值取向非常重要, 充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的电视节目应该在最初就被扼杀, 防止这种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党中央和各级政府要求影视作品宣传社会进步、弘扬传统美德, 引导观众向高尚的价值取向发展, 熏陶观众的爱国情怀, 培养高尚的道德素质。

各个电视台也都用纪实的手法展现壮美山河, 讴歌革命先烈, 追述抗洪救险、抗震救灾中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例如《综艺大观》实地的讲解各民族、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进步, 《东南西北中》带领观众游历祖国好山好水, 《同一首歌》每走到一个地方就讲述着

把满足观众需求作为制定节目编排策略的重要依据, 将最优的节目安排在观众群最多数接触本媒体的时候。但却忽略了针对竞争对手的情况来进行节目编排。事实上, 节目编排上与对手微小的差异也可能改变整个节目的收视情况。因此, 在频率频道不断增多的今天, 把握市场动态, 了解友台和己台的节目设置情况成为制定节目编排策略的重要依据,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之, 节目编排策略多种多样, 并非一个节目的设置中只能使用一种, 往往是多种策略在一个节目编排中共同使用、相互配合。在与友台的竞争中研究节目编排策略的同时, 也要相互学习借一个动人故事, 《中华情》怀揣着全球各地华侨、同胞的爱国热情和梦想周游世界, 这些都是大家非常喜爱观看的节目。

当洪水、地震来临时, 人们顾不上惊愕、悲伤, 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抢救和支援, 人们在感叹生命渺小的同时, 也在惊叹人性的伟大, 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展现了中华民族金诚致金、团结一致的高尚品德, 新闻工作者将救援过程中的场面拍摄下来, 视频播出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文艺创作者利用这些素材编排节目,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公益晚会上的《中国精神》, 又将当时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愫展现, 烈士已逝, 可他的精神通过电视节目会代代相传。在“国庆”、“中秋”、“春节”等我国重大节日到来时, 各级电视媒体都要以电视文艺晚会的形式进行庆祝, 共同来弘扬时代主旋律、讴歌

鉴, 争取相互间的利益最大化。同时, 在节目播出过程中, 也要强调自身的整体观念, 即频道 (率) 意识, 整套节目中各个时段的节目不能各自为政、甚至前冲后突, 各类节目层次间要讲究前呼后应、启承转合。电视节目编排既是管理活动, 又是艺术思维活动;是一门节目组合的艺术, 也是一门时间分割的艺术。只有在电视节目编排过程中讲究策略才能将各个频道间的节目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 形成一种潜在的整体效应, 取得强大的传播优势, 在媒介市场的竞争中取胜。

(四平电视台, 吉林四平136000) 社会进步, 弘扬传统美德、传播爱国热情, 这些节目常常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展现国人的新生活、新面貌、新观念, 观众也能从节目中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2 纪实手法运用在电视文艺晚会的原因

2.1 纪实手法能够还原事件, 再现真实

电子摄录像能够同时录制声音和画面, 并能够让两者同步播放, 让观众真实的感受事件发生经过, 犹如身在其中, 当晚会进展到一定阶段时插播一段展现主题的视频, 让“当事人”重又活过来了, 最真实的还原事件, 丰富了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 让观众感觉事情仿佛是刚刚发生的一样, 扩展了表现空间, 使得现实空间和艺术空间进行完美转换, 产生良好效果。

2.2 文艺与纪实互补

文艺写虚, 纪实写实, 虚实结合相互补充, 能够丰富节目安排层次, 使得晚会松弛有度, 快慢有序, 错落有致, 一些现场典型的录制片段, 讲述事件发生时的真实情况, 再配合朗诵或歌舞进行表现, 一方面通过纪实给观众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另一方面又用文艺的形式升华了故事, 两者相得益彰, 成就了佳作, 弘扬了美名。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节目, 以真实为前提结合唯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让文艺的构想有了依托, 又使事件丰盈深厚, 两者有益互补, 成就了风格, 奠定了舞台基调。有时纪实作为独立的节目单元出现, 穿插在相声小品或杂技节目中间, 巧妙地调动观众情绪, 让观众的心情时而紧张时而轻松, 使得观众对节目顺序安排感到惊奇, 期待晚会还会带来精彩的意外。

2.3 与观众形成良性互动

运用纪实再现真实场景, 让观众如身临其境, 仿佛自己也在现场感同身受当事人遭遇的一切, 实际上这是观众与电视节目在思想上的交流, 这样观众对故事节目传达的思想自然而然产生共鸣, 这种效果单靠文艺形式的灌输是达不到的, 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进行思考, 自己得出结论, 这比单一的阐述某个观点更有效果。晚会节目创作时以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现象为原型, 观众很容易对号入座, 将某个角色当成自己身边熟悉的某个人, 很想评判演员模仿的像不像, 甚至有时候还会预测节目往后发展的结果, 观众不知不觉就参与到节目中了, 以典型故事为原型创作的节目常常让大家印象深刻, 除了演员高超的技艺外, 还与故事选择有很大关系, 往往是真实、常见的事情经过修饰后最能打动观众。

3 纪实手法创造成功的电视文艺晚会对策

讲“好故事”。好故事需要一个好的素材, 那么什么才是好故事呢, 能够让人产生共鸣的故事就是好故事, 题材可以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采集, 寻求与广大民生息息相关的需求, 展现社会基层的民生百态。既然故事是讲给观众听, 那么越是与观众息息相关的事, 越是会成为一个好故事, 这个故事可能是围绕一个大家最近经常探讨的话题, 也可能是为解决一个社会长期存在难题发生的趣闻趣事, 还有可能是一段刻骨铭心让人难忘的记忆, 题材有很多, 创作者寻找时可以自己去挖掘, 也可以聆听他人的推荐, 以一个观众的眼光来选判故事, 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用这样的题材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受观众欢迎。

讲好“故事”。有了好的素材, 再有巧妙的方法呈献给观众, 才会造就完美的艺术品。就像一块美玉, 经过工匠精心的雕剪, 才会创造出绝世珍宝, 经过艺术家的再度加工, 一块好料才会脱尘出俗。好的作品往往是在细节上打动观众, 一个神态、一个语气恰如其分的表现, 在细微处展现人物性格和事件发展, 在电视晚会上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故事精彩地呈献给观众, 节奏的把握非常重要, 用对的方法讲好一个好故事是成功的关键。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杂志型节目《60分钟》的执行制片人就是采用这种办法成功的, 他利用自己出色的调查本领搜集材料, 凭借他引人入胜的讲故事方法, 使得节目扣人心弦, 他的经典话语频频被他人模仿, 但是艺术造诣从未被超越, 他常常给观众带来意外, 使得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赵本山春晚系列小品《卖拐》取得的巨大成功的秘诀也是这个。

深入体察生活, 花费较长时间寻找题材, 通过体验和调查来确定典型, 对原型的生活状态充分了解, 在创作中保证题材的代表性, 这不仅需要艺术工作者有足够的耐心细致入微地观察, 还需要他们有恒心尊重原型。

越是有特点的东西越有个性, 才会博得观众的喜爱, 作者在角色创立时能够保持平民化视角思考问题, 使用原生态方言表演, 表现角色原型的自身特性, 原汁原味的展现作品, 更能受到观众的青睐。

纪实电视节目是艺术家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巧妙结合, 通过再现生活场景表达一个主题, 我们采用各种节目形态, 使用绚丽的艺术手段, 都是为更好的表现思想内涵, 这个作品的前提必须是以真实的生活为依托。

摘要:一场成功的文艺晚会不仅能很好地体现这个电视台的综合实力, 并且生动展现了晚会导演的艺术功力。电视文艺晚会越来越多的运用纪实手法来表现节目, 为什么艺术创造者和导演要广泛运用电视纪实手法, 将来我们又该如何很好的使用电视纪实手法来创作更多更好的电视文艺晚会, 笔者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旨在阐述纪实手法在电视文艺晚会中的运用。

关键词:纪实手法,电视,文艺晚会,运用

参考文献

[1]姜晋明.试析电视纪实的定义及其内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8.

[2]杨莉.引入纪实形式给晚会带来变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

[3]潘知常.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从电视叙事看电视节目的策划[J].东方论坛, 2006.

[4]任金州.电视策划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5]童宁.电视节目结构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

纪实手法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 篇10

现在的电视观众对电视新闻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他们在接受心态中已经不再只是一个事件的间接目击者或者一个摄像成品播出时的观赏者, 他们越来越希望了解新闻发生的最真实状态, 他们开始成为一个开放结构的参与者, 一种审美方式的探求者。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在表达方式上除了单刀直入、直达主题外, 还需要运用一种相对真实客观的记录方式引导观众关注某个现象, 某个心态, 某个变化, 以使观众在收看、接受的过程中逐步产生观点和结论, 这也使得纪实手法在电视新闻中运用成为必然。

电视新闻的纪实手法主要包括以长镜头、自然光、同期录音、追踪“过程”等同步纪录现实生活的纪实风格和纪实拍摄手法, 最突出的表现手段有同期声的巧妙应用、镜头语音的生动描写等等。我在实际工作中对电视新闻中纪实手法的运用有几点认识, 愿与同行交流。

一、纪实不是没完没了的运用“长镜头”

电视新闻纪实作品在镜头的应用上主要是通过“隐拍”、“偷拍”、“抓拍”、“跟拍”来实现。虽然我们强调纪实镜头在纪实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但并不是不加选择的、无目的的纪实。长镜头, 是电视纪实作品增强生活真实感的重要美学手段, 这时的摄像机的镜头已化作了观众的眼睛, 让人们感受一种真实的纪实之美。它强调摄像机的运动必须服从被摄主体的运动, 反对过多的镜头分切。它的逼真性, 宜于展示事实流程的特点, 为我们提供了“冷眼观察世界”的可能和理想的纪录形式。但它不能是现实生活简单的翻版, 优秀的长镜头不可能是、也不该是生活原原本本的机械的复制。这就要求我们在拍摄现场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手脚勤快, 脑子高速运转, 尤其是两只眼睛要“分工协作”, 一只眼睛在摄像机的取景框内构图, 另一只眼睛要不停地搜索、观察与事物运动有关的生活细节。并要在现场随时作出判断和选择:这个画面要不要拍, 这段同期声要不要录音?只有这样, 才能拍摄到既保持某一事实原生形态或部分生活流程的完整性, 又保证生活本质真实与表象真实完美统一的那样一种富有深刻内涵、生动而感人的画面。

二、纪实不是毫无选择地运用同期声

在纪实作品的拍摄现场, 有经验的摄像人员会自始至终都会将摄像机上的同期声话筒打开, 用来捕捉真实的“生活之声”。然而, 在后期制作上却忘记了同期声在片中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纪录真实环境中的真人真事, 不仅图像要真实, 声音同样也要真实。同期声包括人物对话、现场音响效果等, 有时一句富有个性特征的人物的原话, 远远胜过十句解说词。但是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到处都是音响却处处不闻声”的情况发生。其实同期声 (环境声) 是一种独特的造型元素, 只有谨慎地、艺术地加以运用, 方能成为“遣词造句”的有效成份。合理的运用同期声不仅可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 还可以有效交代出新闻事实发生的背景和气氛。但是滥用同期声却容易造成电视新闻的冗长、节奏拖沓、信息量减少。在使用同期声时应注意不要“做作”, 要防止导演同期声与表演同期声, 一切授意、准备、引导、预演而采制的同期声, 常常因为拙笨的表演、照本宣科的呆板而令人生厌, 也使新闻价值黯然失色。

三、纪实不是摇摇晃晃的画面

只要我们稍微留意电视荧屏, 就不难发现那些摇摇晃晃、歪歪斜斜的画面。面对这些摇晃、歪斜的画面, 也许一观众仅仅觉得不太舒服、不甚好看, 很少有人会追究其内在原因;而作为电视节目创作者或专业人员就必须思考其摇晃、歪斜是否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电视新闻并不拒绝迫不得已情况下的镜头摇晃;而摇晃的镜头必须符合客观现场的真情实景和纪实的客观要求。如果是在平坦的场地或道路上, 也要为所谓的“纪实感”而人为地制造出一些摇摇晃晃、歪歪斜斜的镜头, 那就违背了纪实的真谛了。除去有意的矫揉造作, 起码是拍摄者的功底不到家。

上一篇:确定效果下一篇:阿司匹林/治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