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传播(共12篇)
电视节目传播 篇1
面对当下海量信息,传媒行业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素养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稿件、对新闻的播读,更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在面对海量信息时,能够从中筛选出具有社会意义与社会价值的信息,将其传递给受众,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笔者从我国口语传播概述、独白式口语传播路径,以及独白式口语传播训练方法等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个人口语传播能力与素质进行梳理和分析。
1 我国口语传播概述
口语传播其实并不是一个新兴事物,纵观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许多学派及代表人,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与学说他们纷纷到各国游说。因此,口语传播在最初可以认为是一种单纯的人际传播,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面对面进行交流而获得信息以及沟通情感的方式。
经过长久的发展,口语传播在我国大陆依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研究及分析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台湾世新大学于1992年成立了口语传播学系,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口语传播专业教育体系。中国传媒大学也在近几年的研究生专业设置中成立了口语传播研究方向。这些都对进一步完整口语传播研究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口语传播的培养与训练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独白式口语传播的路径与训练;第二阶段是对话式口语传播的路径与训练;第三阶段是群言式口语传播的路径与训练。笔者选取其中的独白式口语传播方式,具体阐述独白式口语传播的培养路径与训练方法。
2 独白式口语传播路径
自我传播是人际传播现象中的一种,属于自己向自己发出信息,并且自我接收、处理的过程。在进行自我传播之后,播音员主持人面对镜头开始进行独白式口语传播,这一过程即为大众传播的过程。这样的一种传播方式也是在目前电视节目播出中播音员主持人比较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例如,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凤凰资讯榜》等,主持人都是采用的一种独白式口语传播方式向受众传递信息。《凤凰资讯榜》中的主持人竹幼婷,在时长30分钟左右的节目中,加工处理节目录制前搜集到的新闻事件、视频、图片等资料,并在播出中采取自我阐述与表达的形式向受众传递一周的资讯。这是一种单人说话、单人控制的形式,属于独白性口语表达。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表述逻辑性十分强,信息的分类处理也很鲜明。
此外,在独白式口语传播过程中有些表述是事先根据资料准备好的言语,甚至有些语言是对文字进行加工的表述。但在大众传播下的独白式口语表达中,很多时候不可避免地出现需要现想现说的情况,如现场报道、现场评论等。假设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重大连环车祸,要求记者对现场进行报道。在这样的一种紧急情况下,不可能将大段的语言表述先写成文字再进行表达。因此,在表达过程中,首先应产生说话的动机和愿望,构思为什么说这个话题,以及如何说这个话题,并假设收看节目的受众群体是哪些,接下来要对自我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对现场的环境、车祸造成的伤亡及事故发生的原因等方面信息进行编码,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一个的语节,再把语节连接成语段,接着形成篇章,向受众传递。
由此可见,口语传播中的独白式口语表达是根据素材进行加工,边想边说,使思维和语言达到高度融合的一个过程,这样的传播表达的信息才真正意义上具有传递、分享的意义。
3 独白式口语传播训练方法
在口语传播过程中,独白式口语表达是口语传播三类形式中的基础,即提升自我表达的能力为对话式口语传播及群言式口语传播能力的提高做了铺垫。因此,独白式口语表达的练习在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训练中是必不可少的。
从理论方面来说,播音员主持人应该认识到自我表达信息的质量,对于一个节目的好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是评判是否能掌握对话式口语传播和群言式口语传播的关键。因此,应注意到从理论上来看独白式口语表达实际上是人们在接收信息之后,对其进行加工、编码,并且将其音声化,从中拿捏好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技巧,调整好自己在镜头前的状态,向观众传递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对词汇、语音语调、内容等进行调节。更进一步来说,就是要规整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始终让思维走在语言的前面,就不至于在直播中出现失语、表达错乱的情况。
另外,从实践方面来说,在明白理论的基础上对自我口语表达的训练贵在时间及练习次数上的坚持。例如,对同一新闻事件,可以从时长的角度进行训练,分别为20秒、40秒、60秒的口述新闻练习。在此过程中,应严格遵照材料的内容,确保传递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适当将材料中的长句子拆分为短句子,便于受众理解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在练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录音的形式,将自己分时段的表达练习录下来反复的听,从中找出更多细节上的问题。同时,在进行20秒训练的时候,最好将要表达的内容强记下来,加以消化并表达。这样不但训练了自己的记忆能力,又对信息的解读进一步加深,更利于做后面长时间的口语表达练习。到长时间的口语表达练习阶段,可以采取关键词的形式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找准表达中的关键词:,边想边说的表达,有利于训练思维对语言表达的控制力。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电视节目传播 篇2
古装情景喜剧《龙门镖局》是著名编剧宁财神继七年前风靡一时的《武林外传》之后的最新力作,该剧于2013年电视首播,又于各大视频网站播放,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网友惊呼此剧为“神剧”,相较与传统的电视情景喜剧,它的确有很多的与众不同之处。首先,编剧财神明确受众是那一批人群,作品前期和播放时期花费大量时间在目标受众剧集的网站收集数据和互动,研究他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从而为更好的修改剧本做好了准备。片方非常重视作品本身的质量,在中国情景喜剧普遍低成本制作的前提下,花费巨资在丽江搭建影棚,可见在拍摄上的投入和对作品质量的严格要求。片方对版权资源和品牌资源的充分利用,版权收入和衍生品开发所得的收入远超国内其他电视情景喜剧。
2中国电视的传播背景
其次,在宣传方面,《龙门镖局》有详尽的推广计划。前期由编剧宁财神的个人影响力引发媒体和大众的关注,随后制造剧作相关的各种话题吸引受众的继续关注。之后,又突然堰旗息鼓,直到首播前的一个月,大规模、多手段、全方位的集中的宣传攻势让受众应接不暇。首轮播放完毕,在受众的关注下降之时,又抛出升级版增补拍摄的消息,在此将舆论吸引过来,造成对《龙门镖局》的持续关注。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首映式、多版本的宣传片、人物海报、衍生电视节目、话题制造等都保持了宁财神本人和《龙门镖局》作品的一贯的幽默风格,给整合营销传播做出了最好的解释。
最后,《龙门镖局》中对植入式广告的处理时前所未见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和观看惯性,将广告植入内容,与剧情充分巧妙的融合,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本来打扰观众收视体验的植入式广告在《龙门镖局》中却成了人们讨论的话题,甚至观看广告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还增加了广告投放的热情。
目前,中国的情景喜剧市场一方面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一方面又高度的同质化,往往某种题材卖座,那么那种题材的作品就会大量的推出,而这种情况下抄袭严重,缺乏创新,不但损害了制作方自身利益,更是伤害了中国电视情景喜剧这个市场整体。要想打破观众思维中对情景喜剧的固有印象,必须大胆创新,打造差异化产品,才有可能获得观众的重新认可,在情景喜剧市场乃至电视剧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龙门镖局》与其它的情景喜剧相比,显现出很多不同之处。
在产品的打磨上,《龙门镖局》改变了以往电视情景喜剧低成本制作的常规,为了使得细节更贴近于剧情和更具有生活感,剧组没有选择去横店取景拍摄,而是多花X700万在丽江自行搭景。这种高成本的投入体现了制作方对作品的自信,更使得作品的质量更为精良。在剧情的选择上,《龙门镖局》创新的将现代的职场元素移植到古代环境中,而毫无牵强感。改变了情景喜剧固有的一集讲述一个到两个故事的套路,而是每集有故事,而整个故事也有故事主线串联。
在观众的收视体验上,该剧还取消了情景喜剧中的“罐头笑声”,不再生硬地帮助观众寻找笑点,不去认为的干扰和控制观众的情绪,而是观众自己去发现笑点。该剧还采用了创新的报集公式,采用数学公式代替传统的连续的阿拉怕数字,给观众带来了更多乐趣,增加了喜剧效果。
把电视剧作品这个产品推向市场,第一部就是要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准确的深入到目标群体中去,才有获得高回报的可能。宁财神在写《武林外传》的时候,论坛和BBS非常流行,很多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它们。而今,微博盛行,很多热门微博都可以在《龙门镖局》中找到影子,正因为这样,《龙门镖局》更为时尚、新鲜和接地气。
同时,宁财神将《龙门镖局》定义为“古装职场喜剧”,’((龙门镖局》以一起劫镖事件开始,镖局少奶奶盛秋月濒临破产,爱占便宜的平安票号少东家陆三金收购镖局之后,才发现这是个烂摊子,想撤退时已经骑虎难下。随后,不会武功的镖师白敬棋、一心嫁入豪门的名医邱缨路、武功盖世的官二代吕青橙、爱财如命的厨子蔡八斗、前女友遍天下的老镖头恭叔加入战团,冲突不断。”
3结语
剧中涉及到职场的方方面面,如加薪、跳槽、同业竞争、职业规划等。时尚的微博和千变万化的职场,正式年轻人生活紧密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龙门镖局》的目标受众自然被定义在热爱互联网流行文化的年轻群体。编剧宁财神曾说,《龙门镖局》的目标观众,不是豆瓣上的“文艺党”,也不是天涯上的大多数,而是“二次元”。所谓“二次元”就是相对于我们生活的“三次元”现实世界的平面世界。狭义的“二次元”代表虚拟文化。而广义的“二次元”则可涵盖所有的互联网流行文化。他这样定义目标受众:“有一定知识量,心态相对平和,很多其实也没什么钱,但看过更广阔的世界,看过大量二次元作品,受过大量叙事节奏和信息量的训练。所有的文艺产品的传播都是金字塔形的,我讨好的是塔尖上的人。他所瞄准的“二次元”受众在收入上虽然不是塔尖,但在文化辐射力上站在了塔尖的位置。”
电视节目传播 篇3
关键词: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电视专访;环境监测;社会规范与协调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1-0086-02
当今时代是个大众传播的时代,各种传媒信息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提供了解外部环境及作出行为决策的各类信息。大众传播对个人及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强大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容忽视。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在拉斯韦尔和赖特的观点的基础上,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进行了总结。他把环境监测、社会联系协调和遗产传承归入政治功能,而把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等归入一般社会功能的范畴,另外,他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一、电视专访节目的特点
电视专访节目是电视记者或主持人与选定的采访对象,就一定主题,通常是受众普遍关心的或者是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在特定场景中进行谈话的一种节目形态。它兼具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征,使其在传播的社会功能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交叉色彩[1]。节目满足了人们对深层交流的需求,提供了自我表达的平台,给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了解他人的窗户。电视专访节目大多以深度报道为主,尽可能保持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通过挖掘事件核心、探寻人物内在思想,使观众对事件及人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看见》是中央一套综合频道在2010年12月6日推出的一套全新专题栏目。作为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节目,《看见》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用影像记录事件中的人,努力刻画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和渴望,期待与观众一起,了解陌生,认识彼此;端详相似,审视自我。作为节目的主持人之一,柴静曾说:“你要像一把刀一样,深深深深地插入事件的核心,直到刀柄没入石头。要有这样笨重的力量。”为此,需要找到事件中最核心的当事人,不断追寻与探问,不主题先行。
对于电视专访节目来说,其议题的选择往往具有强烈的话题性、争议性和思考性,借助电视传播媒介,节目制作人能够将事件呈现给最大多数的民众,为他们解答疑惑,普及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走向正确的轨道。这即完成了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本文以《看见》栏目中的两期内容为例,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H·拉斯韦尔最早对传播的社会功能做出较全面的分析,他将其概括为“环境监测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三方面。在不断变化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传播扮演着“瞭望哨”的角色,即监控、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组成部分的联络、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传播正是重要的社会系统。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进一步完善发展,而传播是保证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2]。
二、电视专访节目的“环境监测”与“社会协调”功能
中国羽毛球队的总教练李永波,在伦敦奥运会上,率队包揽羽毛球项目的全部冠军之后作了留影纪念。这张照片上,他把五块金牌都挂在胸前,笑容灿烂。不过了解更多背景的人,也许能够从这张照片中读出更深的意味。在那一时刻,这位中国羽毛球的掌门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荣耀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电视专访节目选取的报道话题和采访对象是节目制作人和受众兴趣共同作用的结果。伦敦奥运会上出现消极比赛事件后引发了全社会的热烈讨论,民众、媒体对此众说纷纭,舆论一片哗然。如何看待消极比赛,世界羽联的规则是否合理,对李永波应该怎么评价,等等,这些都是大众急需了解的信息。《看见》栏目在及时把握社会环境的变化中抓住该议题,对此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这即拉斯韦尔所说的“环境监测功能”,包括收集情报、传播及解释情报。
同样,在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后,人们对于这次事件的讨论和反思并没有结束,它带给人们的影响远没有停止。因此,节目制作人敏锐地抓住公众神经,继续对事件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专访双方父母了解背后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
当社会成员都能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行动时,社会成员之间就能实现互动,从而显示出人类社会的集体力量。这种信息协调和价值观的统一主要就是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其中新闻传播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新闻媒体社会协调的主要任务包括对社会各领域的活动进行及时报道,并在此基础上给公众合理的解释和引导;针砭时弊,惩恶扬善,维护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念,维持社会有序地运行;对社会现象进行评价;等等[3]。
用拉扎斯菲尔德的话说,大众传媒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世,从而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强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大众传播的这项功能主要来自于它的公开性,一旦问题公开化,一般公众就会感受到一种“制度性的压力”,积极地改正自我行为,自觉符合社会规范[2]。
三、电视专访节目的“解释与规范”功能
在药家鑫案发生之后,震惊中的人们猜测和分析着各种原因,避免悲剧再次发生的强烈呼声,迫使我们必须不断思索。一个看似走在正常生活轨迹上的年轻人是什么让他在瞬间冲出底线,这种犯罪行为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人格,这种人格又如何在二十多年的成长中养成,怎样导致他漠视生命逃避必须面对的责任?寻找原因,从悲剧中学习,是不应该停下的反思。
药家鑫在残忍地将张妙撞伤并捅死后,遭到了公众的强烈指责,人们谴责其不人道的举动。然而,作为媒体,是不能同公众一样止于对当事人的道德审判上的,媒体需要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把这些问题思考透彻了节目的价值才能很好的体现。在此过程中,媒体通过对事件的叙述以及对当事人的采访,引导人们反思事件并在不知不觉中传授给公众正确的价值观。媒体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价将人们的视线集中于某些特定的事件,进行有目的的引导活动,这也是美国学者赖特所说的大众传播的“解释与规定”功能。
同样,在伦敦奥运会出现消极比赛之后,国内民众把批评的矛头对准了总教练李永波,称他率领的羽毛球队“输球又输人,丢人丢到家了”,没有体现应有的体育竞技精神。民众的反应是激烈的,同时又往往流于浅显,而作为大众传媒,需要引导人们思考更多东西,《看见》这期节目中,由消极比赛延伸到对世界羽联比赛规则恰当与否的思考,进而通过回顾李永波的体育生涯——从过去的运动员身份到现在的羽毛球总教练,展现他的人格特点。而媒体不直接做出评价,记者以及整个节目的立场都是客观冷静的。正如在“看见——北大研讨会”上俞虹说的“一个好的节目也可以做到不需要那么多的阐释,只在它的叙述中,让你完成思考,认识,沟通……”。媒体通过这样的做法,即实现了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扩宽了人的视野,提高人的理解能力。
四、实现传播效果的途径
那么,传媒如何达到它所预期的传播效果呢?或者说它以什么方式打动对象。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另一种是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即“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2]。电视专访节目在这个问题上综合运用了这两种方式,在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这期节目中,使用视频、图片、他人的观点,叙述事件,把事实摆出来,让观众自己思考,同时通过记者去双方家中采访,与采访对象的对话,营造出沉重严肃的气氛,更增添问题的严重性。
通过对《看见》这两期节目的分析,可以看到电视专访节目在进行大众传播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强调人物和故事,突出人文情怀、生命思考和心灵属性,进而为时代提供某种精神主张,这是《看见》的初衷,也应该是所有电视专访节目应有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艳.对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社会功能与评价标准的思考[J].艺术评论,2008(5).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新“三农”电视节目传播的思考 篇4
回看乡村社会发展:现在“农民”的含义发生了变化, 老“三农”指农业、农村、农民。就连过去的农业大学, 都是以农业技术学科为主;而新“三农”囊括了生物经济、农民工 (长期生活在城里和城乡两地的人) 、留守人员 (老人、小孩) 。老“三农”电视节目集中在科学技术的扩散、示范人物宣传等方面。如何推广新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任务, 科学技术的扩散具有一定的饱和度, 已经不符合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而过去观众对偶像的崇拜是个人励志型的, 现在部分受众崇拜的是消费型的偶像, 消费型主要指穿着、家居布置、生活起居等。
目前乡村电视节目面临的现状:重技术, 忽略媒介类型的选择, 重说服教育, 模糊情感诉求或逐渐以娱乐化、商业化取代情感诉求。
“三农”的核心发生了变化, 其文化结构也发生了段裂。由此就需要当代电视从业人员从“三农”电视节目向乡村电视节目转变。新“三农”节目的定位就要从如何与农民、农民工打交道, 如何满足他们的技术需求;怎么定位节目、怎么定位受众群等方面去思考。
一、多报道与乡村社会有关事件或与乡村相关事件
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曾播出一条片子——《深圳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调查》, 记者亲赴深圳和坠落员工的家乡, 调查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 请心理专家从心理的角度来解析这一事件背后存在的心理因素和社会问题。其中有农民工亲属、农民工、企业、专家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作为当时社会焦点事件, 这期节目有分寸地报道了一个备受关注、尚无定论、涉及新生代农民工和企业用工制度等主客观原因错综复杂的热点话题。凸显“现场”, 正视“矛盾”, 不功利, 不偏激, 做出有力量有劲道的监督类节目。
煤矿透水事件的报道中——《直击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关注最多的是被困矿工的家属, 包括深入到矿工家中去采访。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视角, 记者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式, 一方面奔走在王家岭矿难救援现场, 搜索一切可以发回的新闻素材, 争取早一点进入第一现场, 另一方面走进被困矿工的家和住地, 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所以, 当各大节目还在报道矿难救援现场的时候, 反映迅速的乡村节目已经赶到了矿工的家里。同样, 在抗震救灾报道中, 当别人报道救援的时候, 有的媒体触角已经伸向了灾后的防疫和农业的恢复, 这是具有三农特色的新闻现场。
近两年农业节目的突发事件报道一直在提速, 对于突发事件和热点话题, 都有专家点评, 通过高端、权威解读增强新闻性, 占领新闻评论的高点。不可否认省级台和新闻频道、凤凰卫视这样的新闻大台相比还有距离, 当省台做不到最快的时候, 还可以做到两点, 一是集成已有素材, 做一个好的“二传手”, 二是寻找能够直达人心的第二落点。深度报道在事发三四天后推出全景式、纵深式专题报道, 阐述背景, 分析原因, 探寻解决办法。农业节目对重大突发事件从过去的“不失语”到现在的“先声夺人”, 时效性、影响力大大增强。用事实说话, 用真诚说话, 这是农业节目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二、涉农经济类节目贴近市场, 贴近民生, 用经济的眼光关注“三农”热点
涉农经济类节目是乡村电视节目的又一个突破口, 百姓的菜篮子, 农民的“钱袋子”。对农产品市场和农资市场进行持续深入的报道, 从农产品卖难, 到“疯了的”绿豆、大蒜, 滞销的延边苹果梨, 再到运输过程中的绿色通道、商品包装等;对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调查、分析、支招, 体现了节目独特的经济视角和服务性, 其中很多报道, 引起了当地的强烈反响, 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卖难问题, 受到了当地政府、相关部委的感谢和表扬。
三、从知识关注到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
现在有很多“访谈”“情感”“心理咨询”节目都逐渐关注到了这一点。
一方面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他们对生活、情感、人权等方面的关注度及渴望也在逐渐增强。另一方面户籍、就业、福利和保障, 还有别人看待他们的眼光, 这给他们贴上了一个无形的标签:农民工——当了工人的农民, 但依然是个农民。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犯罪率和自杀率的提高。面对这些尖锐的问题, 社会、政府、企业、媒体、家庭乃至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都应该给出自己的答案。
《节目主持人传播》读后感 篇5
随着广播电视媒体产业化的改革和发展,节目主持人的地位正逐步的提升,个别主持人已经成为媒介的品牌标志,成为了受众固定收看某一节目的约会人,因此对于主持人的能力要求和工作要求在相应的提升。可以说一个以主持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已经到来了。由于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开始较晚,并且晚于“主持人”这一名词的出现,所以对于主持人这一名词的工作要求依然是其前身播音员的模式,即声音第一、形象第二、艺术第三的潜意识排位,可以说从主持人传播的特性上来分析,初期的主持人,工作特点还倾向于体现他所属媒介的性质,即倾向于体现大众传播。可以说传播学揭示了受众这一因素,他可能成为左右媒介信息价值的因素。体现信息价值的因素总体来说在于收视率,而左右收视率的因素却很多,比如媒介传播的表述方式,还有就是作为媒介传播职能执行者的主持人,也就是说,主持人的个人因素也是影响信息价值体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对于主持人传播进行研究。
二、实用性强——本书的独特之处
除了本书之外,中国人民大学的高贵武老师也编著过一本名为《主持人传播学概论》的著作,高老师的那本书理论型很强,而相比之下,《节目主持人传播》倾向于用实际的案例来解读一些理论,比如对于主持人的工作角色要求,本书以几个节目中出现的环节作为例子,来表述与主持人角色不符的几种现象,而这种以实例分析理论的方式能够让读者更好的认识其中的问题所在。此外,对于品牌主持人的表述也比较详细,可能是由于和我的论文有关系,所以看得比较详细,可以说这是第一本对于品牌主持人特征进行较细致的描述的著作,也就给了我们一个分析一个主持人能够成为品牌主持人的理论因素。
三、本书的作者
农民政治素养与电视传播 篇6
现状分析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群众要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就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行为能力。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普遍缺乏民主锻炼,政治素养较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民主选举非理性。村民选举方兴未艾,有着深远的寓义,然而村民选举面临着种种非理性现象,如不少农民不知道作为一个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有什么权利和义务,不懂得参与的途径和方式,不知道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政治选举,往往盲目瞎选;有些农民对选举不信任或缺少客观的分析,以个人好恶、印象为转移,不能严肃对待选举;有的在乡村中的宗族势力或人情等的压力下,以关系而非才德来选举;有相当数量农民的选举行为具有随大溜的从众性。
利益表达意识欠缺。与城市受众相比,农村受众利益表达意识非常欠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民的制度性参与并不顺畅,当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一般保持沉默,而不会选择与政府作对。但是,当农民利益受损特别严重时,“愈来愈多的农民开始自己组织起来,不是设法走进制度性参与,而是走向暴力性的非制度性参与”。①即在自己的正当利益受到侵害时,不是诉诸法律,而是诉诸武力,引发了不少暴力事件。
民主政治意识淡薄。现代公民意识要求广大农民以国家主人翁的精神去主动关心国家政治事务并参与进去。我国宪法也早就规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但在广大农民心中,仍然以为政治是当官者的事,与老百姓无关,缺乏现代公民意识。他们没有把政治参与当作一种目标来追求,而是当作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
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律意识,是确保农村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也是全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农村伤害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引发了大量的严重刑事案件,其主要原因是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民主监督意识弱化。我国现阶段农民民主监督意识普遍弱化,不少农民不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只是忙于自己挣钱,对村务不关心,对依法治村制度不太了解,法律意識淡薄,权利与主人翁意识不强,几乎没有对干部实施民主监督的意识。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很少去关心村务公开栏,部分对民主监督问题有一定了解的农民,则认为在操作上有困难等原因,政治热情不高。
原因探讨
电视媒体目前在农村覆盖面最广、到达率最高,以其形象直观、传播速度快、寓教于乐、感染性强等优势,深受广大农村受众的欢迎。然而,电视不是万能的,其功能的发挥并非天马行空,可以任意而为。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只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农民政治素养的提高也是建立在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基础上,而政治意识总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要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因此,探讨农民政治素养培育或提高的因素不能脱离我国农村的历史与社会现实条件。
经济因素。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民仍处于温饱状态,并且还有数千万农民仍没有脱离贫困处境。因而,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往往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他们关注的多是经济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农民政治意识的发展。此外,农村的市场经济改革进展缓慢,农民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这种经济体制长期以来严重地造成了农民的“等、靠、要”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农民的主体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可以说,电视媒体推进村民自治、提高农民政治素养的道路仍然很漫长。
文化因素。农民的政治意识受教育程度的制约,文化的落后不利于先进的政治观念在农村的传播。尽管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大众传播媒体对于农村居民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电视等大众传媒对于农村居民政治观念的影响是以他们的理解程度、分辨能力和接受能力为前提的。我国农民文化素养的缺乏会使他们对于基本的民主政治观念缺乏有效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制约了农民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
历史因素。中国的封建社会有2000多年的历史,再加之现在农村生产力仍不发达,因此,传统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对我国农民仍有深远的影响,如单调、自足的小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农民眼光狭隘、思想保守、安于现状,缺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勇于竞争的意识和活力;传统的封建礼教压抑人性,淡化人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麻痹人们的思想,使人们长期处于奴性状态等等。②电视媒体如何充分认识历史因素对农民政治素养的影响,如何引导农民正确对待历史与传统文化,是电视涉农政治传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对策建议
造成我国农民政治素养较为低下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大众媒介的角度来探讨,在以舆论导向推进农村民主自治建设、关注农民的权利、唤起农民民主意识方面,媒介的宣传力度显然不足”。③如何利用自身的传播优势,重视并充分发挥电视在培育农民政治素养方面的功能及其导向作用,是电视媒体从业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重视农民受众的主体地位。在当前一些电视涉农政治报道中,不少记者往往是站在传者本位或官方视角进行采写的,“传播者在传播诉求上并没有真正站在农民的角度,传播动机与农民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④
因此,电视媒体从业人员应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在涉农政治传播中,重视农民受众的主体地位,增强其主体意识,正确引导并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地参与政治,迈出自己掌握命运的一步,培养独立的公民政治人格。
改进政治信息传播方式。电视媒体从业人员在涉农政治传播方式上要彻底摒弃高深晦涩、呆板枯燥的说教方式,变过去“自上而下”的灌输观念为“自下而上”的服务理念,真正从农民视角、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传递与解读政治资讯;要加强信息服务的针对性,民主知识、法律知识的宣传内容应尽可能同农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经常涉及的矛盾、纠纷与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宣传教育效果;要多探索符合农民口味的报道风格和样式,注意拓宽题材范围,在形式上不断创新,注重节目的娱乐性、参与性与互动性,如可以增设论坛式的节目,针对农民关注的话题进行讨论,让农民在参与和互动中学习政治法律等知识;可以在报道中尝试性加入娱乐元素,如通过FLASH、情景剧等方式;可以寓政治教化于戏曲曲艺、影视剧等艺术作品中,使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政治素养。
加强涉农政治信息内容的建设。电视媒体应针对我国农民政治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强涉农政治信息内容的建设。首先,要重视农民基本民主政治观念的传播。绝大多数农民不知道政治的目的正是保护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合法利益,这就会造成他们对于政治的不关心和缺乏责任感及归属感。因此电视媒体应加强农民对民主、权利观念的认识,而这些最基本的政治观念是不可能由农民自身产生的,它们需要电视媒体等从外部启蒙和输入;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改善农民的政治知情状况。因为政治参与和政治信息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电视要增强对党务和政务活动的报道,进一步增强政治透明度,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努力满足农民的政治知情权。
加强电视采编人员自身的建设。多数学者研究表明,我国广大农村的受众对电视涉农政治信息或节目,多半看不懂或不感兴趣。为此,有学者提议,电视部门应与高等农业院校合作,定期开办适宜的不同层次的初、中、高级农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知识培训班和研修班,提高电视媒体部门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村信息服务的质量。⑤这样的建议很有道理,“打铁还须自身硬”,对电视采编人员进行政治理论、文化知识等教育培训工作,的确能提高其制作对农节目的水平。然而,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电视从业人员要重视涉农政治传播的功能,重视农民政治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要经常性地深入农村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改进传播方式,增强政治信息传播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农民的参与度,真正实践“三贴近”,方能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在农民政治素养培育及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中的积极功能。
注释:
①②马英虎、陈娜:《提高农民政治参与水平促进农村政治民主化建设》,《黑河学刊》,2006(4)。
③方晓红:《大众媒介与苏南农村政治现代化发展进程关系研究》,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2005)。
④张宁、方晓红:《加强农村传播,服务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媒体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新闻记者》,2002 (12)。
⑤谭英:《农村公民人文科学素养的电视信息传播导向研究——从农民的视角》,《科普研究》,2007(1)。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科教类电视节目如何实现科学传播 篇7
同时由于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变革使得科学与公众的关系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 接下来的几年中, 人们作出的选择, 将深刻影响科学和社会的未来:一方面,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刻, 科学议题更为激动人心, 公众对科学更有兴趣, 另一方面, 许多人开始主动反思科学所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
而这一切恰恰都为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让更多地公众喜欢上科教类电视节目, 如何通过科教类电视节目更加有效地实现科学传播, 这些问题都值得进行深入地思考。
以我国荧屏上的科教类电视节目为例, 最早的科教类节目应该是各种类型的电视讲座节目。直到1995年武汉电视台创办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教类电视节目《科技之光》, 中央电视台于1997年和1998年又相继创办了《科技博览》和《走近科学》。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正式播出, 成为我国现有科教频道的领头羊, 在科教频道中播出的《走近科学》、《探索·发现》、《百家讲坛》等栏目已经成为了具有品牌效应的知名栏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科教类节目无论从内容还是讲述方式都分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科教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无论从竞争力还是生产率来看, 与新闻类、文艺类、经济类等电视节目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如何让科教类电视挤入观众的视野中呢?
通常只有那些新闻性强或者娱乐性强的电视节目才会引起普遍关注。而科教类节目似乎总是由于其承担科学传播的功能而受了很大的限制。但其实这也许是表面现象。
首先我们来考察科学传播的内容本身是否先天不足。在传播学中, 能够有效传播的信息都是人们需求的信息, 而人类对某种信息的需求都是和他的某种欲望相关的。以科技信息来看, 它满足的是人们对于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具备的这种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科学传播的内容本身非但没有劣势, 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内容本身没有问题, 那究竟是什么问题限制了科教类电视节目实现更有效的科学传播呢?在实践过程中, 我国的科教类电视节目其实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摸索, 不断地寻找到自身的特色和规律。
一科教类电视节目首先要明确科学传播的出发点
大多数公众对科学传播其实并没有一个完整和准确的认识, 什么是科学传播?让公众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就是科学传播吗?澳大利亚一位非常活跃的科学传播者TERRY, BURNS, 他曾经为科学传播下过这样一个定义:科学传播就是使用恰当的方法、媒介、活动和对话来引发人们对科学的下述一种或多种效应——意识、愉悦、兴趣、形成观点, 以及理解。
这样的定义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定义中出现的“愉悦”和“兴趣”这样的字眼, 也开始让我们重新审视科学传播的出发点和目标究竟何在。
以《走近科学》为例, 这个栏目早期是由科学人物、科学关注、科学生活三个板块构成的杂志式的电视科普栏目, 现在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以戏剧化的故事为载体的栏目。从2004年改版之后, 栏目的收视率节节攀升, 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走近科学》节目甚至成为了一种现象, 引起了人们广泛的讨论。在几年前, 当人们一谈到科教类节目如何创新时, 就会说到美国的发现频道, 它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和方式去解读科学事物, 引发了人们广泛的讨论。但是它的高成本与大制作也成为横亘在科教类电视节目制作者面前的一座大山。2003年前后, 科教类节目曾经出现低谷时期, 而这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科教类名牌电视栏目《走近科学》由于收视率长期低靡, 在2003年成为中央电视台被警示的栏目之一。为了从困境中走出, 《走近科学》不断地探索。2004年, 人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一个风格迥异的《走近科学》, 它不再讲述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 它不再报道日新月异的科研成果, 新版《走近科学》呈现出了一种充满悬疑, 充满戏剧张力的讲故事的节目形态。《走近科学》改版的结果, 是栏目的收视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甚至不断改写着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节目的最高收视率。从这种改变中我们看到了《走近科学》栏目的出发点发生了重大的转移, 从知识转向了疑问和兴趣。
有一位大学教授在为中学生作科普讲座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今天的一些听众可能没从我的报告中学到任何东西, 这一点都没有困扰我, 如果我们做了一个专业水准的报告, 并且引起了他们足够的兴趣, 以致他们想要上大学, 那么我们就将有更多的时间来向他们讲授科学”。大学教授同样在进行着科学传播, 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对他从事研究专业的兴趣之上, 再联想到我们的电视节目, 其专业性应该远远低于大学教授的专业科普讲座。由此来看对科学传播的出发点进行重新审视, 把从传播知识转移到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将会有助于实现科学传播。
当然《走近科学》的改版也引发了公众的一些批评, 有人认为有的节目故弄玄虚, 有些选题科学性不强。而出现这类问题主要还是由于创作者背离了他的初衷, 一味制造悬念导致的。不管是赞赏还是批评, 从考察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来看, 从《走近科学》十年来走过的这条道路来看, 中国的科教类电视节目为了实现科技传播, 一直在不停地探索, 这种以激发观众兴趣为出发点的创作理念开始并且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对科学的愉悦和兴趣可引发公众更加积极的感受和态度, 这些感受和态度可以带来随后更为深刻的科学经历。“不过是有趣的”这样的想法常常被贬低, 实际上这个想法如果伴随了进一步的积极体验就会带来有力的后果, 把兴趣发展并疏导成为对个人和社会有用的实践结果。
二科教类电视节目要找到独特的科学传播的切入点
其实在我们的认识中还存在着一些普遍的误解, 比如科学传播并不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会当即带来科学素养的提高。多数参与者都会体验到科学兴趣的增长或是态度的变化, 而这些兴趣和态度可能会在之后的某些时候带来科学素养的提高。正确地认识这样一个问题, 将有助于科教类电视节目寻找到科学传播准确的切入点。
我们可以把科学传播者视为一个登山向导, 他们教会人们如何攀登 (方法) , 提供梯子 (媒介) , 帮助实际的登山实践 (活动) , 并且让登山者明白与攀登相关的过程、可能的危险、以及其他问题。
而以媒介形式出现的科教类电视节目恰恰可以看作是这个比喻中的梯子。梯子在科学传播中同时在两个方面起作用, 一个是上升, 一个是降低。通过这种上升和降低就可以允许不同层次的人之间进行交流, 科学家、中介者、公众都将从中受益。
我们再来考察近两年来非常火的一个科教类电视节目《百家讲坛》。2001年7月9日诞生的这个栏目, 和《走近科学》一样, 一度曾因收视率低, 面临被末位淘汰的危险。然而, 绝处逢生之后, 便一路红红火火, 成为2006年度和2007年度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
人们评价为什么爱看《百家讲坛》,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让艰深的学术不再晦涩了。3年前, 《百家讲坛》作为中央电视台最具学术品位的栏目, 虽然期期都是学术“大餐”, 但有些“曲高和寡”, 收视率排在了倒数位置, 一时间, 栏目能否存活都成了问题。是清史专家阎崇年带来了转机。2004年5月, 他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持续在科教频道一周收视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由此, 《百家讲坛》在牢牢守住学术品位的前提下, 开始了转型, 力求架起一座让专家、学者通向大众的桥梁, 并将内容定位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通俗解读, 由“百科全书”转变为普及本“文史读物”。《刘心武读红楼》、《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明亡清兴六十年》、《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一系列讲座相继推出, 《百家讲坛》在社会上掀起了“红楼热”、“三国热”、“论语热”。过去的边缘栏目一变而为核心栏目, 观众追捧, 业内瞩目, 《百家讲坛》成为中国电视界的“一匹黑马”。随着《百家讲坛》的热播, 一位位原本埋首“象牙塔”的专家学者, 由过去的寂寂无闻而迅速成为妇孺皆知的“学术明星”, 阎崇年、易中天、纪连海、于丹……
“要引领大众, 先要对接大众, 好比火车头带动车厢, 先要挂上‘钩’, 否则只是火车头在前面空跑。”《百家讲坛》的制片人万卫用了个形象的比喻解释《百家讲坛》创作的核心思路。而这个所谓的钩子不就是在科学传播中承上启下的“梯子”吗?科学传播的切入点正是在这上与下之间搭设的一架梯子。
这架梯子为学者、媒介、公众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
寻找到这样一个切入点, 科学传播变得不再空泛和高高在上。
新的传播环境与电视节目编排 篇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自身欣赏力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我国的电视节目对人们的吸引力大大落后于以前, 这是我国电视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因此我国电视台一直努力改变现状, 尤其是在娱乐节目上像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浙江卫视的娱乐节目《中国好声音》以及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等等, 都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收视率也是节节高升;在另一方面CCTV的新闻节目也能播放灾难新闻了, 并且其内容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这些改变使我国观众的精神享受慢慢提高起来。
2 我国电视所面临的问题
2.1 好节目非常少
虽然我国有上述几个收视率非常高的节目, 但是放眼望去好节目还是非常少, 因此各地方卫视应多参照天津卫视、湖南卫视以及江苏卫视, 力争创办出更多更好的节目, 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欣赏力。但是目前我国各地方台在节目创新方面很少有重大突破的, 而且大多地方电视台盲目的选择国外 (主要是美国) 一些非常红的节目, 像《真人秀》、《谁能成为百万富翁》、《脱口秀》什么的, 由于缺乏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只有一两年的风光, 过后也只是一般的节目, 根本不能长久的生存。因此很多地方电视台在做节目时, 往往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 做节目其实是跟商品一样的, 都是需要合适的营销思路, 因此各地方台在面对一大堆节目时, 要找出合适的营销思路, 好的营销思路就是要靠节目编排来实现, 虽然这几年我国对节目编排越来越重视了, 但是还是在节目编排上投入力度不大, 缺乏专业性人才。
2.2 目前我国电视台的节目安排
虽然现在电视台注重节目编排了, 但是认真观察还是会发现, 我国各电视台节目编排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套路, 基本编排情况如下:
00:00一6:00随便播放;
上午、下午以各类老电视剧为主;
18:00以新闻为主;
20:00一22:00以电视剧或各娱乐类节目为主;
22:00一00:00以各类专题或老电影为主。
从上面我们可以发现, 这种编排方式主要是为满足一般大众而编排的, 也是为了能够适应这样大众的生活习惯:上班基本上不看, 下班后首先也是最关心的就是打开电视看看今天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候就是电视台的新闻时段, 等吃完饭想放松放松时, 就是电视台为我们编排的各娱乐或电视剧时段, 而到了十点以后人们要休息了, 电视台就放一些老电影或专题电影, 反正也没有多少人会看, 这就是目前我国电视节目在编排时所面临的问题, 他们只是照顾大众的生活习惯, 往往就是遵循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
2.3 科技发展给电视编排带来的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科技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就新闻而言, 人们现在获得当天的新闻情况可以通过手机或互联网, 他们完全不用等到下班后去看新闻联播, 因为他们已经在上班的时候就知道了当天所发生的各种国内、国际新闻, 因此电视编排在18:00—19:30的新闻联播已经很少有人特意去关注了, 因此电视台必须发现高科技给电视节目编排所带来的挑战, 再这样下去是行不通的。
3 怎样进行电视节目编排
电视节目编排说到底还是晚间节目的编排, 因为这是观看电视的高峰期, 而晚间电视在节目编排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块即“黄金时间”18:00—22:00, 主要是针对那些老观众编排些他们喜欢看的节目;二是“后黄金时间”21:00—00:00, 这段时间主要是针对年轻观众, 例如天津卫视顶尖团队真金打造的首个职场类真人秀———《非你莫属》, 首创“网络抢鲜版”概念, 网台联动打造双平台收视奇迹, 借助强大的网络影响力使得《非你莫属》的关注度迅速攀升, 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非你莫属》大大适应了当下青年所面临的职场问题;三是“静夜时间”23:00以后, 这时候大部分人已经睡了, 因此要编排一些类似财经、高端访谈、精英事迹这样的节目, 虽然看起来这三大块时间之间有重叠, 但是我们不必拘泥这些, 因为他们大致上还是非常相同的。在节目编排上除了天津卫视有经验之外, 像香港无线电视公司 (TVB) 的“明珠”在节目编排上也是非常有经验的———
周一至周四
21:30—22:30 (剧集1)
22:30—23:30 (剧集2)
23:30一24:00 (过渡)
24:00—l:00 (剧集3)
周五至周日
21:30一24:00 (一部电影)
由此可以看出这样编排的最大好处就是, 在21:30以后就是电视剧、电影时段, 而且周一至周四在播放的电视剧是不同的, 并且每一部只是播放其中的一集;而周五至周日则是播放一些大片或者是最新的电影, 从21:00一直到24:00一直播放。因此各电视台要认真学习天津卫视和香港无线电视公司 (TVB) 的节目编排工作, 争取创造出更好的节目编排, 使广大观众能够欣赏到更好的节目。
4 结论
电视节目编排是关系到电视台长久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各电视台必须适应新的环境, 加大对节目编排的研发力度, 能够编排出更好的节目给观众欣赏。■
参考文献
[1]李幸新的传播环境与电视节目编排[期刊论文]-现代传播2010 (2)
电视节目传播 篇9
一、受众反馈:电视互动观念的确立
互动 (Interactive) , 按照辞典上的解释, 意为“相互间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
其意味着在一个系统当中所有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原则, 在遵循其系统运行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相互双方的双向甚至多向运动。互动存在于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实践中, 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社会性行为, 它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的相互影响的过程。美国传播学家乔舒亚·梅洛维茨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的社会互动论引入媒介研究, 在其著作《空间感的失落》中他指出, 电子媒介通过改变社会情境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他的媒介理论突出了受众的概念, 凸显受众在媒介—受众—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性。[1]电视作为大众媒介, 遵循了大众传播的方式与特点, 其仍是一种以受众需求为指向的一对多传播链条, 换而言之, 链条上诸多环节需进行信息交换, 而受众虽然在大众传播时代处在传播链的最末端, 但是这并不是传播行为的中止, 受众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对传播媒介所提供的电视节目等做出相应的反馈, 没有反馈, 便不存在传播。这是电视能够在普及之后迅速揭开自己的神秘面纱而通过互动与受众建立密切联系的必要基础。
二、泛化传播的第三媒介时代
媒介的革新带来社会的变革, 它用自己独有的传播方式改变着社会发展进程。早在最早的阅读、收看、收听的第一媒介时代时, 这种完全单向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将受众看作重要的角色, 受众具有强烈的被动性, 无法选择也很少去提供相对中肯的建议。马克·博斯特在其专著《第二媒介时代》中, 提出传播的“互动”是第二媒介时代的特征, 他认为, 媒介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备砝码, 媒介的进化不仅具有划时代意义, 还有着对于文化革新的二次挑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生存空间的改善以及社会关系的不断重组, 媒介本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个以人为中心, 无处不传播、无处不媒介的时代正在重新整合社会资源, 第三媒介时代的全面到来指日可待。
第三媒介时代的主导传播方式是“沉浸传播”, 沉浸传播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人与机器等终端的高度融合, 一切为人服务, 以人为中心, 随时随地进行点对点的信息交换与传播, 人们能够通过打开手机、PAD等终端, 在网络技术支持下或是轻轻按下方块形的各类APP图标便可以轻松进行信息接收、反馈甚至与他人建立虚拟社交关系, 或是根据私人兴趣根据个性化定制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等, 甚至是通过在移动情境之下的定位方式来获取新的社会信息交往。从此来看, 在很大程度上, 人们已经无法将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社交完全与机器终端分割开来。
在沉浸传播情境之下, 无所谓信息的门类以及数量, 都可以打破之前的信息壁垒, 人们使用“云数据”的方式, 将信息存储于一个被看作是中央信息仓库的信息储备平台中, 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个人化搜索来获取信息, 并且能够将信息数据通过重新整合的方式来创建新的数据, 各类数据完全是以一种开放式的状态呈现, 人们便可以通过若干指令来达到在这样的中央仓库中提取各类相关信息而不需要像以前一样打破层层的信息关卡。
三、“类真实”的电视节目互动范式
虽说电视互动随着目前的传播方式仍然在探索新的变化, 但是基本的互动范式无不与沉浸传播的传播特点密切相关, 在上文提到的真实与虚拟重合、打破信息壁垒以及高度智能化的社会情境当中, 电视互动通过一种“类真实”的手法来达到与电视受众的共同制作, 甚至是创作。这种“类真实”的手法将电视营造的荧屏世界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形成两者水乳交融的境地。
(一) 从收看到体验:从受众向用户思维转变
自“互联网思维”一词被创造出来并且愈演愈烈后, 以体验为其主要特征的互动方式大行其道。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在传受双方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这一点从20世纪30年代左右的“魔弹论”就能看出, 受众被看作是信息的靶子, 没有任何还击的余地。在随后的受众角色定位变化进程中, 虽然受众的地位因伊瑟尔和姚斯等人提出“接受美学”理论开始有了转变, 但受众在传受关系中仍然处于被动。但是在沉浸传播情境下, 似乎传播信息与接受信息的角色已经模糊, 每个人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宰, 人既是传播信息的主体, 也是接收信息的主体, 传受双方已经发生重叠。那么人们为了获取更方便快捷的体验, 不仅对网络终端所提供的信息有了翻天覆地的便捷化需求, 甚至对于电视, 也产生了“体验电视”的想法, 而体验电视最根本的便是受众参与, 而此时, 这样的受众参与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参与, 它变成了一种用户体验, 即电视节目已然成为产品, 所以, 用户在收看电视的时候更希冀它是一场舒适的娱乐体验。
在这场娱乐体验当中, 用户对于其品牌中所能代表的标识意义、情感共鸣与参与性的要求较之前都发生了空前变化。所谓其品牌代表的标识意义, 不仅在于节目本身的内容, 也在于构成节目的标志性符号。例如, 节目的播出时段、周期, 甚至节目的主持人风格与其画面基调、色彩都能够作用于用户本身, 这是节目本体对于用户符号化标识的意义。其情感共鸣并不意味着像传统电视那样找几个角色去进行情感扮演, 达到受众“移情”的效果。而是对不同角色不同人群进行一种分众选择, 通过与各种终端的联系, 将用户的反馈利用电视的直播优势直接公开与演播室屏幕之上, 用户的微信头像等都能够显示在电视上。电视产品已经是经由用户与电视节目制作者一起合作完成了。
(二) 社交化电视:弹幕启示
有信息交换就有社交行为发生, 网络环境不论从其传播机制还是硬件优势来讲都是一个易于发展社交的温室, 网民们在视频网站中起先通过评论或盖楼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然而这样的方式并未将网络社交发挥到极致, 各大视频网站纷纷在用户观看视频时开启了弹幕功能。弹幕, 在国内被认为是军事用语, 意为密集的炮火射击, 过于密集以至于像一张幕布一样。后来被直接引用到视频播放之中, 形容在播放视频时直接出现在视频屏幕上的动态评论。弹幕使评论和反馈也变得即时快捷, 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了用户体验趣味, 使得用户感受到吐槽有门的创作快感, 并且能够促成一种二次创作。[2]2014年10月11日, 湖南卫视金鹰节之互联盛典晚会开播后便首次使用弹幕, 此时它出现在了电视观众的眼前, 刷新了用户对于电视节目的体验。
虽然弹幕仍然在电视节目中没有完全普及, 但弹幕仍然提供给了电视创作者新鲜的思路, 即不断地通过创建新的电视收看体验去建立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在建立的社交关系中, 人们可以尽情地就电视节目内容、角色等进行即时有效的自我表达与反馈。总的来说, 弹幕仍然开启了一种非常有效的互动模式, 它不像传统的电视互动那样, 通过回复短信, 拨打热线电话来表达意见后便石沉大海, 弹幕做到了建立一个非常有趣的群体化平台, 用户们通过在平台里进行面对面, 进而点对点的反馈性交流的群体传播方式, 又将群体传播的情绪、情感引入电视节目的体验当中, 一轮又一轮的话题炸弹存在于人们的交流控制之中, 电视节目也能够变成一个公共领域的体验秀场。
(三) 热点电视:《我是歌手》退赛风波
电视能够创造热点, 也能够制造热点, 无论有意或无意。电视需要提供热点, 这种热点能够形成的原因首先在于电视的持久控制性与连续性, 其次是电视的受众范围决定了它的影响辐射圈仍然是大众范围。而电视制造的热点后续不仅会出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出现在网络终端的各大社交网站与APP中。人们就电视热点进行讨论, 在其讨论白热化程度后, 那么电视提供给人们的热点就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沉浸传播下的电视热点与以往的电视事件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传统的电视节目当中被称为电视事件的是一些连续性的、影响力大的、辐射圈广的、其政治性社会性都得到空前认可的电视直播, 如1997年香港回归直播、美国“9·11”事件这样的直播节目, 它提供给人的是一种高度庄严的仪式感, 人们通过观看它达到一种国家归属感的体验, 再茶余饭后谈天说地, 讲述对于该事件的看法。沉浸传播的传播方式明显是立体式的, 它并非只是一种街头巷尾的传播, 其信息再生产速度以病毒式蔓延的方式迅速爆炸于人们的虚拟网络世界里。仅仅在湖南台的《我是歌手》第三季节目总决赛中, 歌手孙楠的退赛在微博中的话题数就达到百万, 并且其他的电视节目又再通过话题中心人物再对退赛热点进行一次翻炒。由此看来, 电视在创造热点的同时借以互联网发力, 又能将网络用户拉回至电视机前。
(四) 摇一摇:从投票时代到主宰机制
“媒介是人的延伸”, 手机是手的延伸, 当人手通过手机媒介作用于电视时, 人们世界中冰冷的机器再一次创造了生活的温度。《中国正在听》等类似节目通过手机微信摇一摇, 便可以通过自己的主宰权决定参赛选手的去留以及决定他们所喜欢的节目。在超女时代的短信投票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四、结语
互联网将人们高度聚集起来, 在适应了“去中心化”的网络信息获取方式后, 人们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将传统电视奉为神坛之上的“宣教者”, 如何在沉浸传播的语境下开拓更符合当下用户习惯的互动体验是电视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摘要:2015年羊年春晚制造了首次全民性的“红包狂欢”, 各类电商纷纷抢滩春晚市场以期打造更高知名度。当人们拿起手机等待发放红包时, 似乎电视节目本身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在沉浸传播时代即将全面到来的社会语境下, 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须开创新的互动范式以在互联网时代大放异彩。社交化与聚合思维下的电视节目互动方式已成为现如今电视互动的良性生态圈,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时代的电视互动思维作以梳理, 对当下电视节目互动范式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沉浸传播,电视互动,社交,聚合,分享
参考文献
[1]余月玲.电视节目互动观念的确立及互动方式的拓展[D].合肥:安徽大学, 2007.
电视节目传播 篇10
一、叙事身份的层级化
在著名的叙述学家米克·巴尔看来, 叙述者是表示语言的主体。叙述者是传递和生成文本语言符号行为的发出者。叙述者的行动是电视节目向前发展的动力。在这期《看见》中, 主持人柴静、解说者、被访者李阳和KIM都是叙述者。这些人讲述的内容大致可以归为三个叙述层次。[1]第一, 超叙述层。第二, 主叙述层。第三, 次叙述层。
众所周知, 任何完整的电视节目都离不开不同的叙述者之间的交流。以这期柴静专访李阳家暴事件为例, 既有超叙述者和主叙述者的交流, 如:
解说:在十天之后, 李阳经过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检讨, 认为自己的行为确实属于家庭暴力, 并公开向妻子道歉。后来, 李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坦言自己愿意成为家庭暴力的反面典型代表, 从而推动“反家暴”立法。在他的妻子看来, 李阳的行为非常表面化和空泛化, 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在九月中旬, 记者在李阳家中看到了KIM。采访发现, 李阳妻子的精神状态严重欠佳, 失眠越来越严重, 人消瘦很多, 她表示, 自己三岁孩子刚刚睡完午觉。
柴静:您孩子最近睡眠质量不佳吗?
也有主叙述者和次叙述者的交流, 如:
柴静:她描述是你坐在她身上
李阳:把她头发按在地上, 缺乏人性
柴静:您体重多少
李阳:我体重在一百八十多斤
各层级叙述者之间的交流将电视观众拉进新闻事件之中, 让他们从各个角度清晰地认识到这次家暴事件的情况。叙述者身份层级的多样性有利于从多个方面、多种层次对事件进行展开, 从而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轻易地理解整个事件。[2]节目主持人在该过程统筹兼顾, 做到对整个事件的牵引、阐述和强调的作用, 同时, 被采访人员仅仅需要在该过程讲述自己知道的事情即可。
二、叙事视角的交替性
叙事视角顾名思义, 表示对一件事情叙述以及观察的角度。当前使用频率最高的叙事角度有全知视角和限制性叙事视角。前者是一种非常灵活、全面的叙述方式, 观察者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叙述或者观察, 叙述人对于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有非常全面的了解。[3]
基于叙事视角分析, 《看见》的主要特色是全知叙事视角与限制性叙事视角交替呈现。其中, 主持人柴静对背景信息的介绍和节目逻辑线索的掌控就是站在了全知视角上。
《看见》的限制性叙事视角和全知视角是相辅相成的, 利用限制性叙事视角, 可以让观众对整个故事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这种视角主要来自两位被访者李阳和他的妻子KIM以及其他家暴家庭中的孩子们。如:
KIM:老三对独自睡觉存在恐惧心理。她见过我, 见过她爸爸打我……
柴静解说:李阳没有因为自己三岁女孩在场放弃使用暴力, 在向外界公开时也没有任何的修饰。
李阳:我实在是忍受不了妻子的喋喋不休, 我试图尝试使用各种语言来阻止妻子的行为。当妻子从沙发上站起来时, 我也本能地站起来, 按照我的推测, 她要开始失控了。当时我的念头就是, 到此为止吧, 一切到今天就结束吧。
三、叙事角色的双重性
根据普洛普对叙事中的角色概括, 这期节目中KIM在阐述自己的观点、依据时, 她是主角, 她一心一意地集中阐述自己的观点, 完成说服别人的任务;施暴者李阳则是反角, 他的观点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阻碍主角完成任务。[4]主持人柴静在节目中同时扮演叙述者和受述者的双重角色。作为叙述者, 她具有结构、讲述和解释评价功能。而当她变成受述者。通过受述者的倾听, 可以让整个事件原委变得更加明朗, 是引导受众获取客观信息的有效手段。[5]
(一) 作为叙述者的主持人
《看见》节目的叙述者———柴静是显在叙述者, 她借助自身塑造的形象和声音被拍摄成节目。柴静的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对于新闻的传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再说解释与评价功能。假如单单从叙述的“时间性”分析, 任何的评价和解释都属于非叙事的语言。然而, 《看见》作为一项公众性的综艺节目, 不仅仅要让观众知道有这么回事, 还要让观众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所以, 主持人一方面应当扮演叙述者的角色, 同时还要扮演受述者的角色, 让观众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更加深入而全面的了解。[6]
(二) 作为受述者的主持人
当主持人变成受述者时, 被采访者将自然而然地变成叙述者。但是, 在该过程中, 受述者和叙述者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的, 并且被采访人所讲述的内容都在主持人意料之中。也就是说, 主持人想要表达的意思需要通过被采访人员的口中进行说明。所以, “入内”和“出外”的本领对于主持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摘要:作为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电视专题节目, 《看见》在努力刻画和叙述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本文以《看见》栏目柴静专访李阳家暴事件为例, 分析这样的叙事手法对于传播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看见,叙事,角色,视角
参考文献
[1]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29.
[2]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138—139.
[3]赵衡敖.当说者被说的时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58.
[4]林赛君, 曾东萍.眼睛也能听[J].中国新闻周刊, 2007 (34) :52.
[5]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44—158.
电视娱乐符号的传播致效研究 篇11
关键词:娱乐符号;传播致效;积极娱乐
0引言
电视娱乐节目其内容千变万化,其主体琳琅满目,似乎从传播内容着手显得无所适从,但是,细究这些节目,不难发现,其背后所传播的无非是一些符号,只不过这些符号披上了娱乐的外衣,并最终实现了娱乐大众的功能。所以,有必要对这些娱乐符号进行梳理,从而更近距离地接触传播。
1电视娱乐符号
符号就是负载或传递信息的基元,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姿态、表情等。符号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符号,一类是非语言符号。[1]
1.1电视娱乐的语言类符号
语言符号包括语言与文字两种类型,即所谓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电视语言类符号中,很显然,口头语言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同时,也正是由于口头语言的存在,其他的符号才成其为符号,才成其为有意义的代码。而电视文字,表面上看象一套独立自主的符号体系,而其实无非是语言的代表,或者叫符号的符号。[2]所以,口头语言成为电视语言类娱乐符号的主要所指,一些俏皮话、流行语等更是成为娱乐符号的典型。
1.1.1电视娱乐中主持人的口头语言符号——言说体
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口头语言符号的讲述性必然要求主持人具有属于这个职业自身的风格特点,主持人要达到沟通就必须使口头语言符号呈现出职业的语体。如果用文绉绉的书面语言老百姓听着费劲不愿意,如果用日常生活口语老百姓听着不雅也不乐意。所以主持人作为当众说话的公众人物,就要求主持人的语言即是大众传播的语言,同时还要考虑人际传播的因素,而语体当中的言说体恰恰就满足了这些要求。言说体是书面语和口语的融合,即结合了书面语言的逻辑和文采,也有口头日常用语的生动和流畅。[3]
1.1.2电视娱乐中非主持人的口头语言符号
非主持人的口头语言是主持人口头语言的来源和基础,保持着鲜活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演变出多姿多彩的生活奇葩。在电视节目中,倘若因势利导,绝对堪当幽默与娱乐的大任。比如在《不差钱》中小沈阳的经典口语:“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广为流传。比如在《小崔说事》里宋丹丹的一句经典口语:“看你这主持人当的,应变能力也忒差了,几个嗝就把你打蒙了”,此话一出,爆笑全场。日常生活当中多次被人模仿,并改造成其它适合语境的话。再比如《乡村爱情交响曲》里面,保安拍硕大肥胖的刘大脑袋的马屁:“我发现刘总的脚不瘸了,走路身轻如燕,明显提速了。”各大媒体整日报道着动车提速的新闻,没料想保安把提速这一概念用到人身上,很好的起到了喜剧效果。同时,对比着刘大脑袋富盈笨重的体态,用身轻如燕来形容,把两件原本反差极大的概念并排罗列,不自觉令人捧腹大笑。
非主持人的口头语言一经搬上荧屏,它所承载的娱乐功能完全地生活化和艺术化,且是在一定的情节基础之上的喜剧与幽默。同时,便于大家接受,利于大家模仿,甚至某些非主持人的娱乐明星一度成为大众的娱乐领袖和舆论领袖。起源于草根的小沈阳等即是最好的佐证。他们的语言一般不局限于固定的脚本,而是根据节目自由发挥,同时不刻板,不拘泥于表演,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的娱乐升华。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娱乐角色其实是演员,只不过是在演生活的喜剧罢了。
1.2电视娱乐的非语言类符号
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一般包括鼓声、烽火、标志、图像、手势、表情、姿态、病症、口哨、气味等。[4]是在人际交流和传播的语境中除语言刺激以外的刺激,也就是指人类在语言符号之外进行交流和传播的所有符号。非语言符号是“一种不见诸文字,没有人知道但大家全都理解的精心设计的代码”[5]。非语言符号是不以自然语言为载体的信息符号,它是除语言之外的其它的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即动作性符号、音响符号、图像符号等,其载体可以为人的表情,身体姿势、摆设、服装、环境、绘画、使用物品等等。非语言符号为信息的表征提供了多种途径。人类学家伯德惠斯戴尔的研究表明:在两个人互动传播的场合中,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进行的。[6]而另一位研究非语言沟通的学者艾伯特·梅热比提出了这样一个关于非语言的传播公式:相互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7]在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过程中,除语言符号外,非语言符号,即主持人的相貌、服饰、表情、体态,以及使用的道具等亦可成为主持人传播的重要手段。人类的传播行为既是互相传递信息、共享信息同时又是彼此交流情感、沟通情感的过程。主持人在传播中所表现的非语言符号一方面能真实地传达无声语言的情感,渲染环境气氛、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另一方面对有声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亦可进行必不可少的补充、强调、解释和说明。[8]
电视传播中不是經过解说词、对话而进行传播的信息,都属于非语言符号系统。其内容可分四大类画面语言、音响语言、特技语言、主持人镜前语言。
1)画面语言。电视画面能够直观、迅速地展现活生生的世界。画面可以独立于解说词而完整、准确地传达有关信息它是电视非语言符号的主体。2)音响语言。现场效果音响、后期配上的背景音乐为非语言符号。3)特技语言。在节目采编播过程中尤其是在后期制作中特技语言被广泛应用.包括动画、图表、虚拟、画面效果处理、字幕等.它是一种表情达意的重要的电视手段。4)主持人镜前语言。主持人镜前语言可分成两类,一是发型、胸饰、服装等妆饰语言,二是主持人的动作、表情、眼神等体态语言。[9]
2娱乐致效分析
2.1娱乐现状
电视娱乐节目是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是单纯以娱乐性、消遣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节目。在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成与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不管是第一阶段以《正大综艺》和《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节目类型,第二阶段《快乐大本营》和《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游戏类娱乐节目,第三阶段以《幸运52》和《开心辞典》为代表的益智博彩类节目还是第四阶段以《超级女声》和《非常6+1》为代表的“真人秀”类节目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在于寻求和发掘“娱乐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呈多元化、多样化趋势。轻松休闲、释放心灵、缓解紧张情绪的电视娱乐节目的盛行,契合了社会转型期的大众普遍心态,是文化转型期与价值重建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现象与结果。[10]
2.2致效分析
在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看来,一个符号由关联的两部分组成—“能指”和“所指”。“能指”是指一些字码、声音、画面等形象。而“所指”则表示由这些形象构成的概念和意义。索绪尔称:“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记,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11]因此,语言符号是一个两面的心理实体,两个方面紧密相连、彼此呼应。
在电视节目诸多符号中主持人是其中重要的“能指”符号,因为这个符号不同于电视其他符号只承载着单一的听觉或视觉能指的作用,主持人承载着视觉和听觉两套系统的能指功能。主持人因其视觉和听觉层面符号语言的丰富性、表意手法的多样性以及意指过程的贴切性,承担着连接微观符号意义和宏观的意识形态领域中意义的重要作用。可以说,电视节目的听觉和视觉符号的设定和意指都通过主持人符号这一连贯的整体集中表现。主持人的外貌、装扮、动作、表情能让观众从视觉层面看懂节目所表达的意义,达到节目所指的目的;而主持人的语音、语调、语速则能从听觉层面传达出节目的意义。[12]
比如大型相亲娱乐类节目《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的光头形象,既睿智,又干练,伴随着他风趣幽默的风格,两者相得益彰,同时,不失时机地与同是光头形象的嘉宾乐嘉调侃斗嘴,使得整个节目颇具观赏性,经常让人忍俊不禁。再比如《鲁豫有约》中鲁豫的沙宣头型,配着她的娃娃般的长相,显得可爱,友情,又俏皮。在《快乐大本营》中,五位主持人的服饰与造型总是根据嘉宾与节目的需要,随时搭配,随时更新,老瓶装新酒,新意无限,惊喜不断。
除此之外,技术与舞台语言等也都充分担负了娱乐的领衔作用。比如同是相亲娱乐类节目,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和浙江卫视的《爱情连连看》却各有千秋,平分秋色,定位并适合了不同的年轻类受众,即目标受众的细分。《非诚勿扰》的娱乐看点大多集中在主持人与嘉宾身上,甚至刻意围绕着他们两个人打造了这档节目,该卫视的用意非常明显,打造自己的品牌主持,然后在品牌之下继续开发衍生节目——《老公看你的》以及《非常了得》,从而产生了由节目到主持,由主持再到节目的一个良性循环。所以,在主持人与嘉宾的包装方面不可避免打上江苏卫视的娱乐符号——幸福中国。而《爱情连连看》,我们可以看到绚丽的灯光,曼妙的身姿,花团锦簇,花枝招展,总之,该卫视的造型师、形象师以及灯光师强强联合,以炫、以丽,让人耳目一新。同时,摄影师的特写镜头往往聚焦在女宾的腿部和面部,这些给受众以感官的刺激,激发人体的荷尔蒙。所以,《爱情连连看》里符号都具体化、局部化,比如肤色、腿部、灯光等等,其所指一目了然,暗合了人们的求偶心理和生理,从而在娱乐节目群中脱颖而出,后来居上。此外,情节的设计也吻合了人们的求奇求异心理,安排夫妻相似度比对等,增加情节的波澜,有冲突,有矛盾,有高潮,时刻牵扯着受众的敏感神经,这也是一种符号,以及符号的象征意义。
3娱乐媒体借鉴
3.1积极担负,娱乐大众
电视娱乐节目是内心焦虑的现代人的有效“心理代偿”,激烈的竞争、不平等的生存状态等,使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失衡,而高扬娱乐精神的电视娱乐节目以游戏的外化形式和特定的狂欢氛围使不同层面的观众暂时颠覆日常的生活秩序,实现平等的共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精神放松。需要注意的是,娱乐传播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电视绝不能从片面讲政治这一极端走向片面讲娱乐的另一极端。“如果说没有传播的文化是死文化的话,那么没有文化的传播就是死传播。”在当下,传媒文化的消费特性、市场价值、娱乐功能等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尤其在新兴媒体方兴未艾之际,异质的、感官化的、更具炫惑魅力的“意象形态”价值被高度张扬,而传媒文化本该拥有的审美品格追求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漠视的语境下,电视娱乐节目更要坚守电视的文化品格,坚守娱乐底线,致力于提升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做到不肤浅、不流俗、有深度、有品位,或者说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真正正视并重视观众的主体性,迎合与激发观众主动的“娱乐”心理与期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积极娱乐。[13]
3.2适时引导,正确调控
我国的娱乐节目典型体现出“以和为贵”、知足常乐的传统文化内核。不论是主持人和选手,大多“潜在地”把游戏规则和道德准则交织在一起。大多数竞技节目中善于以动人故事濡染观众,败北者能够获得足够的安慰和同情,为娱乐“贴上情感的标签”。和谐构成了中国电视娱乐的独特生存方式。港台及国内一些娱乐节目中大量的色情、变态的内容设计,贬低到食色物欲層次,和崇奉伦理国人心理是相悖的。目前国内电视娱乐虽名目繁多,但存在传统演艺竞技稳居,选秀类节目动辄就会触礁之现象,根源在于是否以传播文化艺术为目的。可以说,“娱乐”无论引进还是创新,都要受到国人伦理之“节制”,需迎合国人“普遍”的审美趣味。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的游戏精神,始终是和伦理要求一体的,理性驾驭着狂欢,精神操控着欲望。[14]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娱乐审美须在先进的文化理念之下提高层次和品位,升华格调和境界,所以,必须适时更新观念,探求思想,解放形式,尊重美学,同时,主动担负社会文明建设,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融洽的娱乐气候,这一切无不构成了娱乐节目的宏大的生存环境,成为和谐社会里一支令人精神愉悦的曲子。
3.3植入特效,升华品相
节奏拖沓、冗长,剪辑创造意识薄弱,是我国电视节目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一般来说,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编辑,以固定镜头组接为主的形式呆板、单调,画面切换较少。可以说,剪辑速度快慢,视觉节奏强弱,直接决定着电视娱乐节目是否具有可视性。同时,特技应用对于丰富娱乐视觉传播也是非常有力的。就电视文字而言,在其它电视节目类型中,充其量就是解说或字幕的角色,但是作为娱乐元素之一,却可以焕发出强大的魅力。不同字体、大小、色彩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其对画面表现的增进功能,升华节目气氛。除文字外,电视娱乐节目还可以广泛运用动漫、抠像等多种特技手段来丰富节目的视觉效力。[14]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51.
[2]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52.
[3]王宇.从口头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有机运用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沟通[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6.
[4]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17.
[5]李幼蒸.理论符号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515.
[6]温华.关于思维符号与传播符号的哲学思考[J].江汉论坛,2008(10):58.
[7]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96.
[9]温华.关于思维符号与传播符号的哲学思考[J].江汉论坛,2008(10):58.
[9]徐小平.电视的非语言符號[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10):74.
[10]韩卫娟.电视娱乐节目盛行的原因探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92.
[1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1985:101.
[12]黄雨水.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和电视品牌节目的符号学解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5):59.
[13]苗燊.“娱乐”是娱乐节目的核心功能[J].新闻爱好者,2010(03):83.
电视节目传播 篇12
1 标题要更加贴切、抢眼, 引人入胜
2015 全国“两会”期间, 我们看到央视、多家卫视和《人民日报》等多家党报网媒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各种形式报道, 无论是“记者跑两会”、“2015 直通全国两会”、“2015 图说全国两会”, 还是多位部长解答记者有关社会热点问题的提问报道, 标题都非常简短、贴切, 直白抢眼, 准确无异意, 让人过目不忘。短、快、新、实, 没有文言词、单音词和行业术语, 也没有倒装句和被动句, 读起来音节协调, 声调和谐, 既抢眼又中听。例如, 环保部长陈吉宁:决不允许“戴着红顶赚黑钱”;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吕新华答记者问——“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等, 均比喻传神, 别具匠心。不像有些地方主流媒体报道“两会”的标题, 或是“我区人大代表参加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或是“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受本台记者采访”, 看了标题, 就觉得笼统、冗长, 若上新媒体手机传播, 受众也只能明白个大概, 至于说了些什么, 与本土百姓群众有什么关系, 标题大而统之, 新媒体无法细说, 受众就不得而知了。新闻标题是新闻的文胆和灵魂, 要突出最重要的广大受众最关心的新闻信息, 还要简洁明快, 文字抢眼, 题意准确, 文风朴实, 语言通俗易懂, 适合收听收看。尤其是在新老媒体一体化发展, 电视节目基本上都上网上新媒体传播的当下, 我们一定要增强互联网思维, 考虑各层面受众的需求和理解能力, 尽可能把报道标题做得贴切、抢眼, 引人入胜。
2 切角要更加贴近、合众, 利于互动
现今的广播电视节目新闻面临网络时代的竞争挑战, 媒介话语权都发生了很大变迁。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传播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化。“两会”期间有报道传出信息:目前我国网民已达6.49 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已达47.9%, 网络新媒体已出现数十种区别于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渠道。电视媒体“一家独大”的状态早已不复存在。
二是传播内容由同质化向个性化转变。现时网络发布渠道的通畅、便捷和多样化, 使普通公众能够通过更多的途径来获取信息和发布个性化信息。
三是传播模式由单向线性模式向双向互动模式转变。传统媒体定时播出、我播你接收、信息反馈渠道堵塞或缺乏传输交流、互动很少的状况已被互联网媒体双向循环互动所诟病。
四是传播理念由传者中心向受众本位转变。使得电视节目高台教化, 脱离实际已失去宠爱, 并逐步失去市场。在这种变化的新常态下, 我们电视媒体也要以变应变, 采编人员要迈开两腿,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深刻了解基层群众喜什么、盼什么、赞什么、厌什么, 适时调整电视节目的“进”与“退”, 多给受众提供“充饥”“解渴”的适销对路的精神产品。
3 文字更加精炼、准确, 一语中的
网络媒介传播业态的微信、微博、微视以及智慧城市手机App、LED户外大屏联盟等, 以其信息内容的短小精悍和传递速度的快捷性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生存方式, 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多个广阔的平台。这就要求微博的新闻信息必须精炼, 既要保留信息的核心要素, 同时又要保证发布的微博新闻能够清楚地表达事件的真实情况, 没有编造, 没有虚假。现在我们电视新闻都上网传播, 可大多还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张皮”。电视媒体只顾把节目传上网。“传”和“转”本来就是新闻的特性, 为什么有“传”无“转”, 或者“传”多“转”少?原因就是我们的电视节目太长了, 特别是一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 左一个某某“指出”, 右一个某某“强调”, 官话、套话、文件话、要求指令话充斥荧屏, 文字干瘪瘪、硬巴巴, 受众不愿听也听不进, 使得新闻传播力大打折扣。在新老媒体融合传播的新常态下, 电视媒体从业人员一定要学会掌握“一体化采集、多元化呈现”的本领, 向新媒体学习“短、快、新、实”, 少写少说虚话、废话, 力求使文字更加精炼、准确, 一语中的。以适应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获取信息多元的欣赏习惯和欣赏情趣, 也利于电视节目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
4 语言更加生动、活泼, 雅俗共赏
不同形态的电视节目, 有不同的语言要求。但总体上要朴实、述真、活泼、生动。近几年, 各级各类媒体都按中央四部门要求, 深入开展了“走转改”活动, 许多记者、编辑在足踏实地、面向基层中向群众学到了不少鲜活、生动、带着泥土芬芳的语言。运用到广播电视节目中, 不仅给节目增加色彩、黏度和温度, 也拉近了传授距离, 提升了舆论引导力。鲜明语言不仅仅都来自群众、来自民间。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发出的好声音中, 也有许多鲜活生动、让人浮想联翩的语言。例如, 时下媒体上常见的“蛮拼的”、“关进制度的笼子”、“放权不是剪指甲、而是断手腕”等, 其实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近两年在不同场合讲过的, “蛮拼”其实是群众生活中常见的口头语, 习总书记在今年元旦献辞中用来形容各级干部的辛劳, 可谓雅俗共赏, 一下子拉近了总书记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我们地方台的电视采编人员要不断地修炼语言基本功, 多向群众学习、多向书报学习、多向有建树的成功人士学习, 同时也要向网络新媒体学习。取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语言生动、活泼, 妙趣横生, 雅俗共赏, 更有利于新媒体互动、传播, 同时也更易于撬动市场, 赢得受众。
5 图文更加鲜活、协调, 立体呈现
随着现代3G、4G的普及利用和制作技术的发展, 电视元素的日益丰富和表现手段的与时俱进, 各级地方台近年来都在向央视学习, 尽可能地运用新技术制作简洁、新颖而又富含文化底蕴的图案、图表、动漫、卡通形象来表示成就数据, 概括核心内容, 彰显出全媒体记者的技能水平在不断提高, 同时也增强了电视节目的表现力。电视文化的拥趸者是观众, 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兴趣发生了变化, 新媒体的发展, 使得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将很大一部分观众分流到网络上, 网络媒体的图文并茂、五彩缤纷倒逼我们电视媒体以新常态超越“新平庸”, 通过加快整合、提升电视元素表现手法, 合理、有效地运用字幕、图表、图案、动漫、卡通形象等新颖、活泼的电视要素, 增强表现力和吸引力, 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以全新的面貌推进新老媒体深度融合。
6 机制更加创新、灵活, 守正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