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对外传播

2024-06-13

电视对外传播(通用7篇)

电视对外传播 篇1

一、十八大电视对外传播的背景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处于复杂和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和媒介传播环境之中。当前国际舆论环境仍是由西方媒体所主导的。美国成立了全球交流办公室, 主要负责评估美国对外宣传的方式和策略, 宣传美国政府政策。新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又使得官方媒体的话语被解构, 匿身于网络的民众更加倾向于对抗式解读。官方媒体正面临着国外受众和国内受众的双重不信任危及, 这就对十八大的电视对外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十八大电视对外传播新特点

与以往的大会报道相比, 十八大期间的电视对外报道集中了更多中央电视台的优势人力物力资源, 形成了电视对外传播的新特点。

1、提前策划, 全程报道

在整个十八大会议进程中, 对媒体开放的议程共有八项, 分别是:十八大新闻发布会, 十八大开幕式, 中组部介绍党的建设工作记者会, 发改委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记者会, 中宣部等介绍文化体制改革情况记者会, 住建委等介绍民生领域工作情况记者会, 十八大闭幕式。除去大会选举过程出于保密原因没有进行电视直播以外, 大会的所有进程始终由中央电视台提供直播信号。中央电视台结合电视特点和频道栏目特色, 全程聚焦十八大, 分为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

(1) 会前开展预热报道。新闻联播推出《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和走基层报道《行走中国我这十年》。新闻联播和新闻频道特别策划《变化十年》, 展现社会生活细节, 反映社会各界期盼。焦点访谈推出大型十集记录专题片《发展之路》, 集中展示上一届领导取得的成就。

(2) 会中报道上, 各个频道各栏目集中报道会议盛况, 包括会内议程、会外动态、代表访谈、各界反应、解读会议报告和会议精神等。中文、新闻、中文国际新闻频道每天推出一个小时直播。中文国际频道亚洲、欧洲、美洲三地联动推出重大活动现场直播和记者连线。

(3) 在会后报道上, 新闻联播等频道开设专栏, 重点解读会议、报道会议精神和各地学习会议精神的情况。关注外媒、国外政要对中共十八大的积极评价。

2、央视主导、外媒参与

(1) 央视主导舆论导向。中央电视台在十八大报道中起到主导作用, 承担了全部报道任务, 国内其他媒体和外媒参与报道。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新闻频道, 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 法语频道, 西班牙语频道同步播出十八大会议进程, 体现了中央媒体在对外传播上的实力。据十八大新闻中心介绍, 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410家媒体的1700余名境外记者参与报道此次盛会, 外国媒体对十八大关注热度之高, 超过了往届党代会。

(2) 外媒跟进多角度报道。十八大召开之前, 境外媒体就对我国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保持密切关注, 并针对人权、军备等问题不断施压, 制造不利于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国家和党的国际形象面临多元变化的认知和解读。十八大的电视对外传播上坚持了央视主导、外媒参与, 一方面把握住了我国在传播上的主动权, 掌握了对十八大会议进程的实时报道、跟踪采访,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政治公开化和政治透明度, 让全世界媒体参与这一重大历史政治事件, 让外媒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中国。

3、媒体联动、公众参与

(1) 多媒体立体传播。在电视传播之外, 多种媒体联动出击, 呈现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十八大。十八大会议进程、会议片段、会议花絮、代表采访、民众声音等精彩内容被剪辑出来放在网上供网友在线观看, 会议中代表具有特色的发言被及时辑录出来发到微博上供网友们讨论。十八大的对外传播充分体现了全媒体联动, 实现电视与互联网、微博、手机、i Pad终端、英文论坛、社交网络等多渠道联合发布, 拓展传播范围增强传播效果。

(2) 公众参与讨论。传播渠道的推广使人们能够从各种渠道了解十八大消息并发表热议。特别是利用微博、Twitter等自媒体, 利用优酷、Youtobe等视频网站, 利用Google的信息推送技术和Facebook等社交网络的人际传播, 使受众获得置身其中的参与感。十八大上提出的一些新说法如“打铁还需自身硬”、“不走老路、不走邪路”等也引起了公众的热议, 激发了人们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热潮。

三、十八大电视对外传播新经验

由于及时、准确、全面的传播了会议进程和新一届政府政策主张, 十八大不仅受到全世界媒体的普遍关注, 在报道的声音上也一致呈现出对中国新一届政府及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状况的赞许和期待。

1、突显领导人魅力和政治修养

在美国, 领袖的个人魅力往往成为政治生涯成功的关键。总统为了获得选民的选票, 会参与各种公开演讲、电视辩论、社区拉票并在各大媒体上投放大量政治广告, 宣传其执政理念和个人执政能力。在中国, 许多国家领导人同样具有突出的领袖魅力和政治修养。

老一辈的中央领导人中, 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都具有独特的外交手腕和人格魅力, 并因此赢得了外国记者或政治家的赞赏。如《纽约时报》记者爱泼斯坦、伦敦《泰晤士报》记者福尔曼等都曾经参观采访过延安抗日根据地。领导人的个人魅力比起刻板的政治信条更能够赢得民众的好感。有侧重的表现国家领导人的风度和魅力能从侧面传达我国政府的态度与立场。另一方面, 这也是适应了当先的社会环境与媒介语境, 将领导干部还原为真实的普通人, 从而使受众从心理上减少距离感, 增强对领导集体及其政策方针的心理认同感。

2、采用平民视角和平民表达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翟惠生党组书记曾说:“新闻传播是教化, 传播不是传达, 是转化。提炼到八个字, 就是娓娓道来, 入脑入心。”当前媒体应该适应多元互动的媒介环境, 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去, 用群众的语言解释大政方针, 用群众的故事说明社会重大问题。为了达到更好地传播效果, 在电视对外传播中应采取“入乡随俗”的传播方式, 用贴近外国受众生活的内容吸引他们的关注。比如在此次的十八大记者见面会上, 一位中文流利的澳大利亚记者两次获得了宝贵的提问机会。这一事例可以看出我国在重大政治事件中对中外记者的一视同仁甚至特别照顾, 折射出我国今年来不断推进的政治改革进程的阶段性成果。

总的来说, 电视对外传播在十八大报道中体现出的新特点和新发展为推动国际关系和公共外交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成果与经验。相比以往的党代会报道更加关注受众需求, 特别是站在国外受众立场上传达中国声音, 从而达到更好地传播效果。

摘要: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是举世瞩目的重要媒介事件。在当前国际环境和舆论环境下如何对国外受众传播有关十八大会议内容, 成为了一个难题。中央电视台在此次十八大的电视对外传播中积极把握主动权, 提前策划、全程报道, 并让外媒参与其中, 采用全媒体传播方式使公众参与互动, 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成功地进行了十八大的电视对外传播。这一成功经验为以后的电视对外传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十八大,电视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赵启正.国际舆论环境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J].世界知识, 2010 (10) .

[2]肖欢欢, 卢文洁.中共十八大境外记者数量明显增长[N].广州日报, 2012-11-6.

[3]林木.采访过毛泽东、朱德的外国记者们[J].党史博览, 2011 (12) .

电视对外传播 篇2

电视对外传播是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播什么”以及“如何传播”直接关系到我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关系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同时, 也关系到我国媒体在国际舆论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

“传播什么”——一个当下的、真实的、变化中的中国

谈到对外传播的内容构成, 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传播“和而不同”等中国传统文化, 向世界宣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但对外传播只利用传统文化的某些内核是远远不够的。

2007年2月, 《北京共识》作者乔舒亚·库珀·雷默发布了新的研究报告——《淡色中国》, 指出中国当前面临的最大战略威胁, 是其国家形象。中国的问题不是其国家形象是“好”是“坏”的问题, 而是取决于一个更复杂的难题:中国的自我形象和其他国家对它的看法并不一致。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在展示本国文化时, 中国官员通常会走阻力最小的路线, 借助陈旧而老套的京剧、武术和茶文化, 而不是宣传中国充满生机的新文化领导者。这导致全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往往频繁发生变化, 充斥过时观念、不切实际的期望和根深蒂固的偏见。

过分倚重宣扬传统文化, 并没有展示一个现在的、真正的中国, 因为即使是在中国本土, 传统文化也并非是时代精神。因此, 雷默建议, 中国必须设计一整套与中国的现状和未来愿望相符的理念、象征、“品牌”和信息。

这并不是说中国应该放弃传统文化, 而是要设法让日益崛起的新中国的知识、文化和商业产品补充和巩固中国的传统形象, 避免用政治上取巧、好推销、但与现实不符的形象掩盖中国的真实特性。诚实态度能帮助外国人了解到, 他们在现代中国看到的矛盾之处未必代表着欺骗或软弱, 只不过是变革的标志。中国不能呈现给世界一个“粉饰”过的国家形象, 只有包含好坏两面、真实反映现状的形象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②

雷默的外部视角当然不一定全对, 但有助于我们反思是否在对外传播中有某种程度的“自我想象”。比如, “你们要讲的都讲了, 我想要知道的都不知道”, 曾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朱穆之同志提到, 一位外国友人向他这样抱怨中国的对外报道③。再比如, 为了凸显国民的“万众一心”, 对外传播有时会产生过分宣扬民族主义的印象。但正如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的表述, “大国崛起”这种变化的实质是从经济民族转变为政治民族, 而成为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民族,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民族主义。今天中国在追求和平崛起的过程中, 一定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 一个国家如果仅仅以民族主义作为诉求的基础与政策的目标, 她就无法获得其他国家的尊敬与认可。这种国家的崛起必然会给外界留下的是一种强权的、非和平的崛起, 而且最终必然是短命的崛起。④

还有一个需要直接交锋的内容主题, 是如何不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社会制度产生怀疑。事实上,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在推进, 政府也承诺如此, 从改革开放后废除领导人终身制, 到近年来四川雅安等地的基层民主选举试验, 这些都是中国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化。把这些纳入对外传播的主要议程, 使那些对我们有偏见的国家, 能够真正理解或者真正了解、认识到中国基本制度的形成, 不是哪一个人和哪一个党强加给这个13亿人口大国的, 是历史合力形成的一种必然结果, 并且也在随着历史的演进逐步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 但归根结底, 中国的发展道路, 需要由中国人民自己来探索, 而且, 中国愿意把这个探索过程, 作为整个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一部分呈现出来。

正如2007年2月,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的那样, “不回避中国存在的问题, 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对外宣传和交往方式, 尽量使用国际社会听得懂、易理解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交流, 增强宣传的有效性”, 把一个当下的、真实的、变化中的中国, 作为对外传播的主要内容, 才能真正有助于实现对外传播的根本目的。

“如何传播”——构筑现代化的传播体系

从某种角度说, “对外传播”仍然是宣传, 只不过是一种更高明的“宣传”罢了:构筑国家形象时, 要尊重信息传播规律和境外受众长期形成的信息接受心理, 才能在全球争取人心。而要以“如何传播”实践这一认知, 则是一个涉及传播理念、全球信息资源、国际信息传播技能和现代信息生产流程机制结合的系统工程。

这一判断来自目前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电视媒体——CNN、半岛电视台、BBC的成功经验。新闻是一家媒体的脊梁, 国际新闻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硬体现, 我们不妨以新闻生产来透视它们各自的核心竞争力:CNN依靠的是遍布全球的新闻触角, 1000人的驻外记者日夜不停地向总部传送信息, 使得受众养成了这样的收视心理——要知道这个星球正在发生什么, 就看CNN的国际新闻频道;半岛电视台的规模虽然不大, 但在“意见与异见”的主导下, 拥有两个“杀手锏”——有关基地组织的独家新闻和阿拉伯世界的国际立场, 这使得人们即使不同意它的观点, 但也不能忽视它的声音;BBC的成功依赖的则是其长期坚持的“公正、客观、独立、平衡”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力图以冷峻、超然的态度提供事实性报道和平衡性报道。人们往往是先从CNN知道发生了什么, 然后再看BBC怎么说。

这些经验的背后, 对应的是丰沛的全球新闻资源、独特的对外传播指导思想、娴熟的对外传播技能。而这三家媒体能够持续运转的背后, 还有一个共性的成功经验, 就是现代化的信息流程管理机制。

系统论认为, 要把事物放到系统认识的思想下认知, 把握好系统具有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 才能使系统最优化, 更高效地实现所需要的功能。实践和理论启发我们, 在思考对外“如何传播”时, 应以系统论的观念为指导, 构筑起现代化的传播体系: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理念, 是这一系统的灵魂与黏合剂;全球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积累, 是这一系统的基石;国际信息传播技能和全球化信息生产机制是这一体系的两大支柱。

简而言之, 如上文“传播什么”提到的, 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理念, 就是传播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同时不囿于传统文化, 呈现当代中国真实的物质面貌和精神面貌;全球信息资源的获取, 除继续在全球布设记者站外, 还应注意信息资源开发的“扬长补短”——在巴基斯坦、朝鲜、伊朗、非洲以及拉美等国家和地区, 借助我国的优势外交资源, 努力建立自己的独家信息源;在热点新闻区域, 如中东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 建立与当地新闻机构、政府、民间组织、消息灵通人士的关系网, 争取抢先发布重要新闻。

在国际信息传播技能方面, 舆论学认为, 人的性格及行为方式受它所处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历史传统的影响很大, 处于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们对相同的传播内容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尽管这一结论已为大家所熟知, 但在传播实践中被贯彻得还不够,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作为内容生产者, 我们已经在潜意识里深受母国文化的浸润, 常常忽略不同文化间的信息传受心理差异。

国际信息传播技能的提升, 更要注意“多管齐下”, 包括定位精英受众, 影响有影响的人, 善用舆论领袖的“二级传播”效应;加强受众分析, 在目前按华人、非华人以及按地域分类的基础上, 继续按照知识、收入、社会地位等多维度精细分层, 进行内容的精确定制, 同时要更加重视受众反馈;在传播语态方面, 要注意中西方思维方式的抽象、具象差异, 报道中多运用故事化的传播方式, 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世界故事中国视角;对重大、突发新闻事件, 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解读, 使这一被无数次经验与教训验证的规律成为报道的常规;在对外传播的贴近性方面, 应注意增加本土化生产、本土化员工、本土化传播等比例, 不断强化报道的国际化色彩等。

注释

1[1]数据来源:中央电视台事业发展调研处《中央电视台2008年事业发展报告》, 2009年1月。

2[2]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5月。

电视对外传播 篇3

西藏形象是中国形象的一部分, 而且因为西藏特殊的政治和历史原因, 西藏形象的建构对于中国形象建构有着深远的意义。但反观现实, 西方媒体对西藏的形象建构和中国媒体对西藏的形象建构却大相径庭, 甚至因为西藏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西藏以外的中国其他地区对西藏也不甚了解, 抛开其他原因不论, 这与众多媒体缺乏对外传播的策略和方法有着很大关系。因此, 我们要重塑西藏的形象, “就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被动传播策略, 主动出击, 把西藏的真实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今天产生的新变化主动提供给西方受众”。[1]而要实现变“被动”为“主动”, 在当今社会媒介环境下就需要多种媒介的组合拳。电视媒介作为当下最为主流和最具公信力的媒介一定要扮演起应有的角色。

二、西藏电视媒介的发展

与中国大多数地方的电视事业发展情况相同, 西藏的电视事业也经历了培育期、发展期和加速期等阶段。

细分之下, 1976年~1984年是培育期, 1976年西藏第一家电视台——西藏电视台开始筹建, 并于1978年成功试播, 开启了西藏电视事业的新篇章。1984年~1997年为发展期, 在中央政策和西藏电视人们的努力之下, 西藏电视事业迎来一个又一个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式的发展。1998年至今随着国家实施“西新工程”为少数民族电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动力。西藏各个地区的电视事业都得到加速的发展。

三、《在西藏》的节目定位和特色

《在西藏》是西藏电视台最为成熟的电视纪实栏目之一。它以其纪录片式的创作方法记录和讲述“在西藏”的人和事, 赋予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性, 富有温情的人文关怀, 是一档极为成功的电视栏目。

也正因为节目的这一定位和特色, 节目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同构建“西藏的人”、“西藏的故事”、“西藏的情感”来建构西藏形象, 取得了较好的对外传播效果。

(一) 西藏的人

文学即人学。同样的, 电视艺术也是“人”的艺术。所有的艺术创作都带有“木乃伊”情结, 只有表现“人”的艺术作品才拥有更长的艺术生命, 因为时光的变迁改变的是政治环境、经济环境, 而人和人的情感则带有更长的稳定性。从这个层面来讲, 我更愿意把《在西藏》的每期节目看成是一部部制作精良的人物纪录片。

例如, 2013年7月份播出的《梦寻西藏》《西藏的孩子》《小岗大爱》, 无论是楞本才让·二毛、罗布次仁, 还是张高军都是西藏生活中的人——平凡的普通人。在这些人物的塑造上, 我认为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有血有肉的细节——楞本才让·二毛的背影, 罗布次仁报告文学的章节, 以及张高军每两个月就要换一次的鞋子。在平实的镜头和真实的记录中, 恰如其分的把握使细节就如同一粒粒散落的“珍珠”, 作品自始至终都伴随着这样的细节。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建构是西藏对外传播最好的“介质”。

(二) 西藏的事

故事化是纪录片和纪实节目的创作趋向。只有故事化才能创造更高的收视率。

《在西藏》创作过程中叙事上侧重细节无可厚非, 这也可能是这个栏目能产生影响力的原因之一。但是侧重细节的同时, 不应该偏废情节。电影的精彩之处在于故事情节的精妙设计, 纪录片的精彩之处在于因为故事情节没有经过设定而产生的种种猜想和不确定性。人物是作品的核心, 而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叙事。细节只能放在情节之中才会焕发出重要的作用。

事实证明, 故事中的情节最可吸引观众的因素, 把西藏的形象寓于故事之中, 才能是传播的效果最大化。

(三) 西藏的情感

艺术是情感和形式。这里的情感是广义上的情感, 包括了感情和思想, 它是作品内容的中心。外围的人物、故事、视听手段、细节都是为情感服务的。

《梦寻西藏》中, 从天上摇下的镜头——这是民族的温情。《西藏的孩子》中, 镜头扫过书架, 满眼的书籍——这是教育的温情。《小岗大爱》中, 张高军扎根西藏, 甘于奉献, 笃定人生的道路, 结尾怡然唱起毕业时的歌——这是人生的温情。以情动人, 这是艺术类节目最能打动观众的原因。

四、对《在西藏》创作中的一些建议

我认为《在西藏》的成功在于它对人、故事、情感的塑造、讲述和表现。对于任何的艺术作品而言, 能够感染观众的部分是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部分, 所以, 对于人物的塑造不应扁平化, 脸谱化。例如, 《小岗大爱》片中介绍张高军, 娴熟的镜头灵活的穿梭、跟随在人物的身边, 一系列的运动镜头, 一个个动人的细节串起的只是人物工作的场景。这样的处理似乎有些欠妥当。对于普通观众而言, 除了想了解人物的工作外, 人物的情感经历, 人物的生活场面相信更为动人——中华民族的“家”的观念是深入到血液中的。虽然限于文本时长的篇幅, 作品不能更多在这些地方多着笔墨, 但是有了这些元素的加入, 人物才能更真实可信, 更富于魅力, 对外传播的效果将更为明显。

摘要:当前, 西藏正在积极谋求自身形象建构和对外传播, 在这其中, 西藏电视事业的发展为这样的形象建构和对外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尽管电视传播有其固有弱点, 但是因为电视媒介无与伦比的直观、丰富、对象广泛和公信力强等特点, 毫无疑问,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它必将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就以西藏电视台的最为成熟的电视栏目——《在西藏》为个案, 分析优秀的电视节目在西藏形象建构和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性。首先回顾西藏电视事业发展史, 以历史现实的角度观照当下的发展。然后以《在西藏》的栏目建立、定位、特色为切入点, 分析其在西藏形象建构和对外传播中起到的积极意义。最后展望栏目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电视媒介,形象建构和对外传播,《在西藏》

参考文献

[1]刘小三.对外传播中西藏形象建构的策略和方式[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2]林青.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发展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

[3]周德仓.西藏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传播社, 2005.

如何从对外宣传走向对外传播 篇4

关键词:对外宣传,对外传播,转变

引言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创新对外宣传方式, 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于我们将来实施工作以及工作目标的实现, 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关于对外宣传工作的讲话为我国如何从对外宣传走向对外传播提供了指导。

1. 使国民对本国传统形成正确认识

宣传工作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宣传阐释中国特色。只有对内解释清楚, 才能够做到对外的宣传。所以对内宣传阐释中国特色是对外宣传、传播的基本要求。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 要讲清楚我国之所以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历史渊源决定的;要让国民明白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是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的, 所以我国的民族历史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魂。需要让国民深刻地体会到, 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竞争的一个重要资本, 所以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 通过对文化软实力的宣传, 达到宣传国家的效果;在以强大的民族人民根基为背景下, 我国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必然的也是自然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因此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制度。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 注定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于传统文化, 我们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2. 深化中国梦, 以中国梦引领对外宣传

中国提出中国梦, 也在强调中国梦是中国国民的梦, 是中国社会的梦, 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梦。只有以中国梦作为宣传主题, 才能实现从对外宣传走向对外传播, 同时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 围绕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强盛的根本, 讲清楚其中的联系。2) 围绕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这一根本属性, 努力为人们谋福利。深化了中国梦, 才能使中国在对外宣传时有具体的宣传主题, 才能够从对外宣传深化走向对外传播。实现中国梦还有很多困难和难题, 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与艰辛, 要认清这个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不可盲目乐观。

3. 加强国家传播能力的建设

要想宣传本国, 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现代社会, 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媒体作为国际传媒的重要方式, 提高媒体素质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基础环节, 同时也是从对外宣传走向对外传播的关键步骤。所以加强传媒力量势在必行。现如今从国际局势上看, 中国在传媒行业有一定的发展, 但是距离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的问题在于, 我们缺乏一流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媒体。这样的问题存在就会导致我国在对外宣传的工作上效率不高且效果不佳。要想改变这种不强大的状态, 就需要学会进行资源整合, 将我们大国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 在质量上获得实质性的胜利。

在当前, 传媒行业正在朝着数字化、网络化转型, 传媒也越来越倾向于国际化,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是实现传媒能力提升的良好时机, 所以我们要坚持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并举。在利用传统传播媒介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新媒体, 如数字化、网络化的媒体平台。坚持做到将新旧媒介相并重, 并且尽力将两种媒介融合在一起, 做到充分利用媒介优势, 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式, 在国际舞台上争取一个好的机会。坚持软硬件并重, 把软件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4. 提高创新能力, 完成宣传模式转型

我们要想走出去, 就应该学会创新。提高创新能力, 有助于我们对于新传媒的接受能力的提高, 以及为传媒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和营造了新的氛围。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前提, 所以想要从对外宣传转变为对外传播, 就应该学会创新。创新传播媒介, 创新传播方式, 创新传播主题, 在创新的同时要学会学习他人优秀之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所以我们要学习国外传媒新技术与新形式, 将适合我国的内容留下, 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新技术改造, 改造成适合我国发展的媒体媒介。

5. 全社会共同参与,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工作在提上日程时,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国家传媒能力提升的建设, 并且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其建设步伐。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志成城。所以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情况下, 实现宣传方式的变化。

6. 加强话语体系建设

想要对外宣传转变为对外传播, 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是很重要的。在此, 最为为难之处在于如何融通中外。中外在文化、语言、经济、体制等许多不同下, 会产生很多互相不能理解的时候。所以要想方设法地改变情况, 使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上不能有障碍。中外的生活习俗或者是生活方式的不同, 导致许多语言文化的不同, 我国自认为所传播的媒体内容必然会引起外国媒体的兴趣, 以此作为转播, 使得他人了解我国, 然而事实却与这个情况相反。中外在某些方面难以达到统一高度一致的理解。为此, 我们要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来熏陶自我, 促进自我发展水平, 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只有真正地做到了对自己本国文化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及正确的认识后才能够将宣传自我提上行程。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要加强对外开放, 用包容的心态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我们要在自身努力发展的同时帮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与增进。尽力做到“美美与共”。我国与世界是一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促进我国发展的时候, 要同时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这样才能反过来促进我国的发展。众所周知, 只有环境在进步, 个体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方向。

7. 立足全局, 做好宣传工作

要想从对外宣传走向对外传播, 就要坚持站在国家的角度, 树立全球视野和全局观念, 宣传好中国声音。中国不缺好声音、好故事。重点在于宣传的方式和效果。关键在于如何宣传, 如何传播得好。所以我们应该有全局观念, 把握好传媒时机, 果断且有效果地完成宣传工作。

结语

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是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方法。所以, 探讨如何从对外宣传走向对外传播, 在如今有着重要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同时我们要加强意识形态的认识与引导。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 坚持主流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推动社会思想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形成属于中国特色的文化氛围。从内部开始着手, 由内及外, 使对外宣传逐步走向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张楠.从We Chat海外推广看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战略选择[J].今传媒.2016 (06)

[2]人民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北二外合作共建国际传播学院[J].教师.2015 (18)

[3].本刊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2013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J].对外传播.2014 (02)

[4].李继东;胡正荣.超越与回归:谈国际传播的价值问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 (04)

论政府信息对外传播 篇5

一、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文件中心和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的含义和功能

1. 政府门户网站的含义和功能。

政府门户网站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有, 具有统一入口并连接各级各部门政府网站, 在线向广大公众、企业和政府工作人员提供政府信息和服务的引导性政府网站。其具体的含义包括以下三方面: (1) 政府门户网站是一类特殊的政府网站, 它的主要功能不是直接提供信息和服务, 而是提供获取信息和服务的引导。 (2) 政府门户网站提供统一入口, 采取“一站式”, 屏蔽了政府部门内部业务流程的复杂性, 同时要求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自身的唯一性。 (3) 政府门户网站的用户不仅包括社会公众和企业单位, 也包括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向其提供权限范围内的信息和服务[1]。

建立政府门户网站, 可以实现政务信息的广泛共享, 迅速便捷地传递政府的管理信息, 以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完成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同时, 政府可以直接获取公众的反馈信息, 密切与社会公众的关系, 准确掌握外部环境, 提高正确决策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从而提高政府的自身形象和政府凝聚力。建立政府门户网站的最终目的就是用于提供范围更广、内容更完善的政府服务, 以促进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和管理的电子化窗口, 是加强与群众沟通、提高办事效率的一个重要工具。政府门户网站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信息发布、公众参与、网上办事、经济服务、资源整合和信息检索等[2]。

2. 电子文件中心的含义和功能。

电子政务的发展和政务信息公开的要求催生了电子文件中心。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电子文件中心主要收集整理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电子政务平台上形成的各类电子文件, 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覆盖面广的文件资料收集网络和运行机制, 确保各单位形成的电子文件随时形成、随时收集、随时发布利用, 真正实现政务公开, 满足社会需求。电子文件中心是在电子政务活动中产生的电子文件数量急剧增加的推动下, 顺应电子文件保管、利用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电子文件保管和利用中心[3]。电子文件中心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机构, 它一般挂靠于电子政务网, 是各级国家档案馆的内部组成部分, 主要为电子政务中已经办理完毕的现行电子文件提供归档、保存、备份和提供利用等多项服务, 电子文件中心管理的一般是政府的现行电子文件[4]。因此, 电子文件中心是集管理性、保存性和服务性于一体, 其主要功能有接收、审核与发布和保管。

3. 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的含义和功能。

在我国, 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是档案部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利用现行文件的需求, 克服档案馆保存档案文件的滞后性, 发挥档案部门“管理文件资料的成熟经验和独特优势”而主动建立起来的。换句话说, 现行文件利用中心主要是根据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5]。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是集中收集、保管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形成的现行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服务性文件资料的机构和信息库, 是政府对外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并直接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政策法规和政务服务的窗口。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只管理有关单位制定的, 与公众有关的, 需要公众知晓、遵守或执行的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服务性的无密级的公开文件, 它并不保存文件形成单位所产生的其他大量的文件。广大公众到这里查阅文件的目的是为各自的行为或诉求寻找法律或政策依据, 所以其发挥的主要是法规作用。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的职能是向社会各界提供各种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在文件的保管上, 它完全可以只保管文件信息而无须保管文件 (实体) 本身, 并不强调必须是文件的原件。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各阶层的法人或自然人。

二、对比分析各自在政府信息对外传播中的特点

基于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文件中心和现行文件利用中心设立的目的和功能的不同, 因此传播的信息种类、数量、质量都有区别。三者共同的功能是都可以对外传播政府信息, 下表分析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各自的优劣。

从传播信息的种类看, 政府门户网站提供的信息较为齐全完整, 公众可以从网站搜寻到所需要的信息, 缺点在于网站提供的信息良莠不齐, 干扰信息较多, 用户搜寻信息的效率跟网站设计也有很大的关系;电子文件中心提供的是政务办公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文件, 信息种类有一定的局限性;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提供的主要是有关法规性的文件信息, 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信息较多。从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来看, 文件一旦形成, 三者基本都可以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公众,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利用途径。从信息的反馈来说, 政府门户网站和现行文件利用中心都可以接受用户的反馈, 针对用户的利用需求完善自身的服务质量, 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有用信息, 响应政府的服务宗旨。电子文件中心具有文件保管的功能, 为数字档案馆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利用信息的方便程度来说, 政府门户网站和电子文件中心可以方便快捷的为用户提供服务, 而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由于依附于档案馆, 公众主动去查找利用信息的意识比较淡薄, 在信息的传播上也就存在一定的障碍。

三、启示

综上看来, 加强政府信息对外传播仍需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 鼓励政府信息的多途径传播。各个传播方式可以优势互补, 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扬长避短。从发起单位看来, 政府信息传播的主体不应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 其他信息管理部门也可以胜任此任务。因此, 应当提倡政府信息传播的多样化, 以方便不同的受众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所需信息。 (2) 维护信息的完整性, 免去公众对获取的信息持怀疑态度。由于公众通过某些途径获得的政府信息格式不完全, 内容不完善, 这就增加了政府部门的压力。因此, 尽量保证信息的完整齐全是各传播机构的责任, 也是维护信息真实性的表现。 (3) 鼓励信息的层级传播。由于公众的文化素质不同, 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不一样, 加强信息传播的多层级化, 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公众了解信息, 避免信息孤岛的存在。 (4) 加强政府信息对外传播的法制建设。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信息传播的机制, 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解决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 保证信息传播过程中机构和用户的安全。用户访问机构来获取信息的过程中, 提供信息者不仅有责任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也有义务保护用户的信息不受侵害, 不泄露用户的信息。

摘要:本文陈述了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文件中心和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各自的含义和功能, 并对比分析了各自在政府信息对外传播中的优劣, 得出启示, 要加强政府信息传播的多样化, 优势互补。

关键词:政府信息传播,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文件中心,现行文件利用中心

参考文献

[1]史建玲.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及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 (10) .

[2]张锐昕.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及其保障机制[J].理论探讨, 2007 (4) .

[3]景亚君, 张永生, 项文新.电子文件中心、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和电子政务灾备中心辨析[J].办公自动化, 2009 (8) .

[4]肖秋会, 杨青.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档案馆和电子文件中心辨析[J].档案学研究, 2009 (2) .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优势 篇6

强调自我修养的中国文化具有融合世界文化的基础。儒、释、道三家鼎立,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以明德为首务, 以天命率性为圣教, 以至善为指归, 以中庸为道统;道家以自我的“超圣入神, 超神入化”为最高人生境界;佛家则是要通过个人的人生修炼, 解脱生死, 其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悟道成佛。中国文化, 总体上强调的是个人内在的修炼, 着力点是精神情操的自我升华。西方文化总体上探讨的都是社会、政府如何为个人自我个性的张扬创造条件, 着力点是个人发展的外部的制度提升。

东西方各自文化的要旨不同, 但却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 成就健全向上的人生, 成就健康、活力的社会, 两方面缺一不可。东西方文化在这两方面实现融合, 于各国未来有利, 于人类有利, 存在融合的基础。

“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核心对世界文化发展具有指向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 肯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 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

西方文化则以人为万物的尺度, 万物为人所役, 斗天、斗地、斗自然, 争名、争利、争荣誉, 吃荤、吃素、吃海珍, 纵情、纵性、纵欲望。这种观念, 短期观察于人有益, 长远观察害则大。现代西方在物质丰裕的同时, 横行的物欲, 已对人类长远发展造成空前威胁。

有识之士在看清西方文化长处的同时, 也对其弊端予以充分的警惕, 并从中国文化中看到了人类未来的希望。“天人合一”的“大爱”, 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

推崇“社会大同”的中国文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文化最鲜明的民族特性是“和”, 是把和谐当成社会的终极目标。老子曰, “为无为, 事无事” (《道德经》第63章) 。强调“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第58章) 。儒家“和合”、“中庸”、“大同”。《礼记》中“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与, 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这是对社会终极目标的具体描述。推及邻邦关系, 提倡“善解能容、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 。《周易·乾卦》中说“首出庶物, 万国咸宁”。即主张万邦团结, 和睦共处。孔子也提出:“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主张以交往感化外邦, 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则提出“仁者无敌”, 主张“以德服人”, 提倡王道, 反对霸道。在局部冲突不断发生的当今社会, 这种思想无疑是具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的。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进行文化自省。文明的自我反省, 并不是自我否定, 它是发展的最好动力。亨廷顿说, 正是不断有人谈论美国的衰落, 美国才没有衰落。“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中国现代国家的最大资源, 21世纪的中国能够开创多大的格局,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人能否自觉地把中国的现代国家置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之活水源头中”。

在传播内容选择上, 强调民族性, 兼顾世界性。 (1) 文化与众不同的一国特性同它的世界普通适用性即所谓的“普世性” (或“普适性”) 是相通的。例如, 颇具民族特色的意大利歌剧历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发展, 是因为其主题是人类所共享的——爱情与死亡, 其终极关怀是各国民众所共同追求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中国五千年的文化, 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 可以细化的东西很多。中国“和”文化, 如“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文化理念应是传播重点。

重塑传播形象, 刚柔并济, 避免程式化。不能片面认为古代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全部, 更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异部分作为宣传主体, 以偏赅全。针对不同地区要有不同的策略, 比如对非洲国家, 我们可以加大力度宣传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而对欧美, 可以淡化政治色彩, 着力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先求文化认同, 再求政治理解。不要一提中国文化, 就让外国人想起“武术旗袍大花脸”。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 我们抓住了这个全球性的媒介事件, 整合文化的力量展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成果和国人的时代风貌, 凸显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家形象的精神本质和文化内涵, 是一个成功范例, 值得研究推广。

选择传播载体, 拓宽传播途径。我们要大力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 政府要重点扶持能传播和宣扬既有中国特性又具普世性的文化价值观的广播、影视作品, 以基金会、奖励、补贴和免税等方式开拓相关的大众媒介产品的国际市场。要以奥运会、世博会等为契机, 搭建与世界交流与对话的平台, 通过文化的整合、设计和引导, 使真实的中国和中国文化呈现在世界面前。

抓住传播重点, 注重语言传播。语言的传播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根本指标。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关键差别就在于语言 (包括汉字和口语) , 正是由于语言的差别, 才导致了思维的差异。正是因为汉字的借用, 越南、朝鲜、日本等邻国在文化精神、思维方式、道德观念等方面都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所以, 应当积极扶植以海外华语观众为主要对象的中文电视广播节目, 逐步提高汉语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普及化水平。积极地向国际社会推荐以圣人“孔子”为名、旨在全球推广汉语的孔子学院。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 规范汉语言教学, 寓文化价值观于语言教学。 (3) 要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 积极推广汉语网络信息 (不只是商业信息, 更多的应是自由信息即一般性的文化信息) 服务, 让中文真正成为中国文化沟通和影响世界的“使者”。

注释

1 李智:《论中国文化软权力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阴山学刊》, 2008 (6) 。

2 周瑾:《中国文化元素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 《对外传播》, 2008 (8) 。

“对外传播”概念的探讨和辨析 篇7

一、研究者眼中的“对外传播”概念

段连成教授是中国较早研究“对外传播”的学者, 他在1988年出版的《对外传播学初探》一书中开创性地使用了“对外传播学”这一名词, 他认为, “对外传播学是专门研究以外国人为传播对象的传播学分支”。

曾任中国重要外宣媒体《今日中国》副总编辑的沈苏儒在1999年出版了《对外传播学概要》, 他认为, “对外传播是跨国的、跨文化的、跨语言的传播, 是针对外国人和海外华人的、内外有别的传播, 是应当重视传播效果的传播。”[2]

甘险峰教授在中国较早研究对外新闻传播史, 他认为“对外新闻传播”主要是指“通过中国人自主创办或者与境外人士合办的报纸、刊物、广播、电视、通讯社和网站等传播媒体, 以境外人士为主要传播对象, 针对境外受众的特点和要求, 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而进行的新闻传播”[3]。

郭可教授在《当代对外传播》一书中认可了甘险峰对于“对外传播”的以上定义, 并归纳出对外传播的四个特点:“传播对象主要为国际受众;目的性明确;传播方式多样化;技术性较强。”[4]他还对中国对外传播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趋势、发展战略等做出了阐释。

程曼丽教授认为“对外传播属于国际传播学的研究范畴, 是国际传播中的信息出境部分, 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研究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活动的”, 她还进一步指出, “在传播学分类中, 国际传播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门类被提出, 而对外传播则被确定为国际传播的一个研究角度或研究方向。”[5]

学者方振武认为“对外传播是以国家为主力、以海外留学生和华人华侨为先锋、以西方部分学者和来华外国友人为同盟, 采取单向传播方法、双向互动技术, 综合利用不可控媒体与可控媒体, 以国外受众为目标受众, 以寻求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为目标, 从而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为最终目的的涉外传播活动”[6]。

二、“对外传播”概念在当下使用方面的分歧

以上关于“对外传播”概念的定义, 虽然业界和学界角度不同, 学界内部的定义也有差别, 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对“对外传播”概念的界定。综观这些定义,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要素不清。“对外传播”的传播主体、渠道、受众分别是什么, 在学术界一直模棱两可, 传播学者或间接忽略此问题, 或借上位概念“国际传播”概念来使用, 并无统一观点。“谁”,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进行对外传播, 这些问题没有理清, 会给对外传播的实际操作带来思想上的混乱。

概念混淆。“对外传播”、“对外宣传”和“国际传播”, 这三个概念并不等同, 但在现实研究中三者经常混用。若将“对外传播”等同于“对外宣传”, 则对此概念注入太多意识形态的政治诉求, 削弱了“对外传播”概念的学理品格;若将“对外传播”等同于“国际传播”, 则忽略了此概念产生的中国特色和现实性, 并混淆了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之间的差别。“对外传播”亟待正名。

共识缺乏。“对外传播”这个语汇已经在业界和学界普遍使用, 但当一个媒体人和一个传播学者同样说出“对外传播”这个语汇的时候, 他们所表达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 赋予这个词的意义并不明确, “对外传播”在业界和学界尚未统一。

这些混乱在一定维度上可以归纳为一个问题:究竟“对外传播”这个词指的是字面的意思“一个国家自内而外的新闻传播”, 还是特指“以中国为主体的对外传播”?

从前列定义中可以看出, 学者之间对此存在分歧。大部分对外传播研究者的定义中都提到了“针对海外华人”或“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说法, 字里行间默认“对外传播”是以中国作为主体对外的传播, 和“中国对外传播”意义重叠。但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对外传播就是字面意思“对外传播是指国际传播中的信息出境部分, 是以我为主、由内而外的信息传播”[7], 并不强调“对外传播”的中国属性。

三、“对外传播”概念的界定

问题的关键是, 在研究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歧?“对外传播”到底该怎么界定?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对外传播”这个语汇在汉语中本来并非专有名词, 它是由“对外”和“传播”这两个基本词组成的组合词, 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是“自内而外的传播信息的过程”, 可以是国与国的, 也有可能是一个组织对其他组织的, 等等。但是当这个词由段连成教授提出来以后, 它就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 有了特殊的含义, 即用“对外传播”词语的概念解决中国“对外宣传”的各种问题, 这个时候, “对外传播”就变成了一个新词语。从语法上看, 新词语有两类:新词, 即整个词语是新的;或新义, 即词是旧的、义是新的。“对外传播”这个词属于后者。《对外传播学初探》的绪论里提到, “ (对外传播) ‘传播主体’指的是从事口头或文字对外宣传的中国人。”[8]也就是说, 这个语汇在诞生的情境中, 就含有“中国对外传播”的意思, 因此, 有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对外传播概念主要是由我国提出的, 具有中国特色”[9]。一个词汇被铸造出来之后, 要放在社会生活中检验其存活性, 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 中国对外交往和媒体传播日新月异, “对外传播”也逐渐进入从业者和研究者共同的话语体系, 其影响随研究者的增多而日益扩大, 也逐渐固化成一个确定的概念。

综上所述, “对外传播”概念的界定最终是要把传播的五要素结合起来, 由此, 本文初步概括本文对于“对外传播”的定义, 即对外传播是以国家为主体, 以外国人和海外华侨华人为受众,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体, 传播国家政府信息和国际新闻信息, 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目标的涉外传播活动

参考文献

[1]段连成.对外传播学初探[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4

[2]沈苏儒.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4

[3]甘险峰.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7

[4]郭可.当代对外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1-11

[5]程曼丽, 王维佳.对外传播及其效果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3-9

[6]方振武.中国“对外传播”的概念范畴及实施[J].中国传媒海外报告, 2010, 6 (1) :25

[7]程曼丽, 王维佳.对外传播及其效果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8-9

[8]段连成.对外传播学初探[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4:1

上一篇:中小企业财务战略问题下一篇:语文教学要寻找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