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 考研

2024-08-05

对外汉语 考研(精选8篇)

对外汉语 考研 篇1

同学们:

下午好!

我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探讨有关―对外汉语‖和―对外汉语‖考研的一些问题,我非常乐意就我所理解的―对外汉语‖和我所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这一领域的一些事情与大家交流,同时我也期待借此机会认识更多的有志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朋友们,希望我们能在自己所爱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什么是―对外汉语‖?―对外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简称,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也是一种习惯性的说法,它真正的名称,或者说它的学名,是―汉语作为外语教学‖(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对外汉语‖研究什么?

它主要研究四个层面的问题:

1.汉语。这一层面的研究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这是―对外汉语‖的本体论。例如,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你有我无‖和―我有你无‖的语言现象。比如,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有―把‖字句,―被‖字句,有量词,等等。再比如,我们通常把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第一个学期为上,第二个学期为下。那么,初级上的学生(有很多是零起点的)应该教给他们什么?初级下的学生应该教什么?中、高级又该教什么?哪些应该先教,哪些应该后教?汉语拼音方案该不该教?在什么时候教?汉字该不该教?教多少?哪些先教?哪些后教?这些都属于这个层面应该解决的问题。

2.教育学。这一层面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这是―对外汉语‖的方法论。有这样一个故事:留学生问老师:―‗我今天老大不高兴‘这句话中的‗老大‘是什么意思?‖老师回答说:―是‗很‘的意思,‗我今天老大不高兴‘就是‗我今天很不高兴‘的意思‖。没过多久,这个留学生就造出了―我今天老大高兴!‖这样的句子,但这个句子我们是不说的。这涉及到了老师在―怎么教‖的环节中的一些问题。

3.心理学。这个层面解决―如何学‖的问题,这是―对外汉语‖的认识论。我在一次―一对一‖的教学中碰到一件这样的事儿。我教―死‖这个字时告诉学生―死‖除了―生命结束‖这个意思,有时还用来加重语气,表示夸张,如:―我想死你了‖,―我饿死了‖,学生若有所悟。不久,学生对我说:―老师被我气死了‖。我问怎么回事,他说―我在请假条上写着‗我病死了,不能来上课……‘‖。这涉及到了学生在―如何学‖的环节中的一些问题。

4.教育技术。这个层面解决―用什么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问题,这是―对外汉语‖的工具论。为什么要选择―对外汉语‖教学呢?我想下列原因可供大家参考。首先,―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朝阳‖行业。1.一方面,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正逐步成为一种强势语言。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2010年预计将达到1亿。目前,海外对外汉语教师的缺口为100万;到2010年,全球汉语教师缺口将超过400万。《时代》周刊这样评价日益升温的―汉语热‖:―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2.另一方面,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历史短,许多方面有待改善。师资方面,教师队伍水平不一,高素质教师缺乏;教材方面,有些教材的编写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性,而又没有统一规范来加以检查;理论建设方面,多数学校负责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领导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学科意识不强,不注重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不注意整合各不同学科的力量来为建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服务;认识方面,多数学校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的支持力度不大。正是因为种种问题的存在,才亟需高素质的―对外汉语‖人才。其次,发展―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计算过,你每学一个英语单词要花多少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仅靠英语教育一项,英语国家每年从咱们中国人的口袋里赚走了好几个亿的―外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好莱坞电影竟然也是美国的一项语言政策?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教授就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强国的语言与语言强

国》。他指出,理论上语言是一律平等的,现实中语言是有强有弱的。语言的强弱与语言所属社团的强弱盛衰呈正相关。在国民总收入列世界六强、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一千美元的历史机遇期,我国应当审时度势,制定科学而且充满雄心的语言战略,使语言在国家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发挥巨力,保证将来国家强大时也有与之相称的语言强势。语言强弱不仅是国家强弱盛衰的象征,而且语言也会促进国家的发展强大。由此他提出汉语走强的战略与举措:第一,提高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社会声望。第二,加快中国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第三,努力推进汉语的国际传播。那么我们国家在这一方面有哪些具体的重大举措呢?第一是在世界范围内创办―孔子学院‖,第二是举办―汉语水平考试(HSK)‖,第三是实施―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有关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大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哪些人适合选择“对外汉语”作为自己考研的专业呢?

我认为以下这些同学适合选择―对外汉语‖: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中文各专业的本科生,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其它有志于对外汉语事业的文科类本科生。我想强调一下外语的重要性。至少熟练掌握一门主流外语是每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对于外语类专业的同学来说,再掌握一门小语种,如日语、韩语、法语或者西班牙语也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都已经熟练掌握了英语,尽管我们希望如此。对于汉语文化圈的学生来说,英语实际上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一门语言;但是来自汉语文化圈的学生占了所有来华留学生的百分之多少呢?据我掌握的数据看,应该将近百分之七十。而且随着学习程度的提高,这个比例还会增加。其中人数最多的是韩国,其次是日本。多掌握一门外语,不仅对语言的理解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在实际的―对外汉语‖课堂中更加容易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对考研的同学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根据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对2006年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类A等学校的排名,结合我所了解的―对外汉语‖教学界各大学的实力和声誉,向大家推荐以下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着重向大家介绍三所有代表性的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暨南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2006年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类A等学校排名13,―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大哥大‖。顺便提一句,―对外汉语‖教学现在还不是一个专业,而仅是一个研究方向,因为到目前为止它仍是一个三级学科,通常都设置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个专业下面,作为它的一个研究方向。北京语言大学招收属于文学硕士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生和属于教育学硕士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生。考试的内容基本相同,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要多考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参考书目则都是常见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语言学纲要》,《现代汉语》(黄、廖本),《现代汉语》(胡本),《古代汉语》。比较著名的导师有:赵金铭,男,1940年7月出生,天津市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语言大学 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学和对外汉语教学。赵金铭,男,1940年7月出生,天津市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张旺熹,男,1962年11月出生,安徽芜湖市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现任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汉语教学》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张博,女,1957年6月出生,河

北新城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1999年6月在中央民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汉语言文字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史、语源学。王建勤,男,1955年12月生于山西。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主要研究领域:语言习得与认知。谢小庆,男,1951年生于北京。研究员,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心理测量学和语言测试。

暨南大学

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2006年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类A等学校排名11,对外汉语教学在南方的最重要的基地。―对外汉语‖方向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下的六个方向之一,此专业的研究生由华文学院培养,2006年共招收60人。―对外汉语‖教学与华文教育方向的导师有八位老师,分别是贾益民教授、彭小川教授、李军教授、周静副教授、孙玉卿副教授、张军副教授、杨海明副教授、王汉卫副教授。另外还有一位周健教授。这里特别向大家介绍一下郭熙教授。暨南大学的考试科目是语言学综合(含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和写作)和现代汉语,参考书目是叶蜚声《语言学纲要》,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王力《古代汉语》(1-2册)。

上海师范大学

尽管不是985或者211大学,却是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所高等院校,又因为地处繁华的国际都市上海,有其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对外汉语‖这个专业的师资是非常强大的。上海师大的对外汉语学院和人文与传播学院均培养―对外汉语‖的硕士研究生。对外汉语学院著名的导师有:齐沪扬,男,1950年出生,浙江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在上海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和对外汉语教学。陈昌来,男,安徽定远人,1962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著名的导师有:张谊生,男,浙江绍兴人,1952年11月出生于上海。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导师,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虚词。

下面就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1.关于初试和复试。一般来说,考生的最终成绩等于初试成绩加复试成绩。当然,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自所占总分的比例,各个学校可能稍有差别。有的学校可能是百分之八十对百分之二十,有的学校可能是百分之七十对百分之三十。如果说初试成绩决定一个考生能否考上,那么复试成绩往往就决定他是否公费。当然,随着研究生收费制度的改革,公费比例越来越少,但是总分高总归是件好事儿,或许能拿到奖学金,或许能挑个好的导师等等。所以我在跟大家强调初试重要性的同时,也提醒大家,在初试成绩过线之后,千万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定要继续把复试考好。大家都知道,一般研究生入学考试都在元月份,成绩揭晓通常在3月10号左右,复试呢大约在4月20号左右。初试和复试之间有一个多月的间隔,只要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准备复试,完全能考出好的成绩。有的学校还为复试列出了参考书目,这就更为大家提供了方便。大多数的学校复试时要加试英语口语,比重虽然不高,但是这给大家敲了个警钟:哑巴英语在21世纪绝对是行不通的,在―对外汉语‖中更是寸步难行。

搞―对外汉语‖的老师,说一口流利而漂亮的英语,在很多场合会让你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2.关于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大家肯定已经注意到了,各学校、各方向考试科目不尽相同。那么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方向准备相应的参考书。有的学校提供了参考书目,有的学校没有提供参考书目。对提供了参考书目的学校,我的建议是,复习时以指定参考书目为主,适当扩大知识面。举个例子说。现代汉语的教材有很多种,也许这个学校指定以黄、廖本《现代汉语》为参考书,那么我们就重点看这个。同时,我也建议大家抽出时间看看胡裕树的《现代汉语》和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甚至是张斌的《现代汉语》。因为每种教材必定有它的特色,也必定有它的不足。黄、廖本结构清晰,概念明确,但有点过时;胡本内容详细,分析细腻,但有些庞杂;邵本理论和观点新颖,特色鲜明,但有些问题仍值得商榷;等等,不一而足。多看几种教材的好处在于取长补短,对一些热点和难点,各书解释都不一样,这就为读者提供了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这对于提高大家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深度,是非常有帮助的。

3.关于历年试题。如果大家能够收集到你要考的学校的历年试题,一定要好好做一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这个学校出题的特点和常考的一些问题。除此以外,我也建议大家做一做其他学校的历年试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训练自己答题的技能。有的学校不出售历年试题,大家也不必惊慌失措。第一,你没有别人也没有,大家公平合理。第二,可以做一做其他学校的试题也是一样的。只要真正把知识掌握牢固了,把答题的技能训练熟练了,任何题目都是可以应付自如的。

4.关于学制和学费。根据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3年。目前,很多学校都由原来的三年制改成了两年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和国际接轨。但目前仍有一些学校坚持三年,他们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以后的研究生学制发展的趋势将是:硕士两年,博士四年。这方面北大已经开始尝试了。上面我提到的北语和上海师大是三年制,暨南大学是两年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家应该在报考时就了解清楚。学费问题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2006年的硕士研究生收费改革虽被暂停,但收费改革是迟早的事情,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像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交大等从2007年开始就将全面收费。这里提醒大家注意,收费改革不等于人人缴费。复旦等虽然入学时全部交费,在入学后则全都可以申请高额奖学金和助学金,最高奖学金的金额甚至高达1.8万/年。自费研究生的学费大约是9000–10000一年。经济条件一般的同学应尽量考虑选择像暨南大学这类公费名额较多的学校。

5.关于联系导师的问题。有的同学可能抱有这样一种幻想,希望联系上未来的导师,从他的口里套几个重要的题目出来。如果联系导师是出于这样的目的,那么我劝你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有条件和有机会的同学可以和导师联系一下,谈谈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谈谈自己的研究兴趣。联系不上或者实在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也不要紧。导师们都很忙,说不定他回复给你的信都是他的学生写的呢。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大家一定要想办法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你的导师的信息,并且联系上他,表明一下你愿意做他的学生的意愿,并且向他展示一下你有科研的潜力。导师们的心态都是希望挑几个如意和有发展前途的弟子,所以应该尽可能多地让他了解你。复试完了,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向你所联系的导师打听打听复试结果和录取的情况。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比较内向的同学不要觉得这是多么不好意思的一件事情。和导师联系要谦逊,虚心,细心,注意礼节。不要借复试的机会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导师家里送,多数导师对这一套比较反感。

6.复习建议。我认为考研复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月份—6月份,第二个阶段是暑假。暑假是个黄金时段,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感觉政治不太好的同学,建议去报个辅导班。9月份开学后,到实习结束,是第三个阶段。在选择是分散实习还是集体实习的问题上,请大家自己斟酌,拿定主意。第四个阶段是冲刺阶段。冲刺阶段要把重点向英语,尤其

是向政治倾斜。对专业书的熟练程度最好能够达到这样:打开书本的目录,你就能说出每一章每一节有哪些概念、定义、重点、难点。这里我主要谈谈专业课的复习。专业课的复习要有计划、有系统。第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看几遍书,多长时间完成一遍,都要心中有数。每看一次书,都要先有目标。你每次看书的目的应该是不同的。比如,第一次看侧重于理解,弄懂那些以前没有弄懂的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原来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第二次看偏重于概念和定义的记忆,第三次看是为了更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第四次就开始掌握全盘,对条条框框的东西进行梳理,等等。第二,要把看书和做练习结合起来。做练习这个过程必不可少。管他哪个学校的考题,只要弄得到,我都拿来做一做,使自己提早进入状态。当然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学校的试题有不同的特点,你做试题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力,而不是在猜题。第三,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补救;同时要善于发掘重点。第四,要善于总结和归纳,要做笔记。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某个概念语言学书上有,现代汉语书上也有,尽管基本意思相同,但还是有小异。这个时候你就要善于分析总结,你可以把两者综合起来,你也可以舍弃其中一个,总而言之就是要把它写在你的笔记本上,作为你将来背诵的依据。千万不要看语言学就背语言学书上的那个概念,看现代汉语就背现代汉语书上的那个概念。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当你需要陈述这个概念的时候,却想不起来到底该是哪一个。这里我再强调一个问题,因为这里有很多英语专业的同学,大家应该非常清楚,你的主要精力应该花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专业课上面,至于英语,我想你对自己能拿多少分应该有个底,确保能拿70分以上的同学,不需要再花时间了;还没有把握拿70分的同学,冲刺阶段再做几套模拟题,也就仅此而已。考研英语你想在70分的基础上再增加几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你把相当的时间花在专业课的复习上,多拿10分20分轻而易举。因此大家要善于权衡他们的利弊,作出最好的取舍。每个同学都应该对自己每门科目有个预期的分数,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分数:英语:75,政治:70,语言学:120,现代汉语:120。

7.应试技巧。在应试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把握好时间。试卷发下来之后,要看看试卷的分量。如果题量很大,一定要抓紧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对概念要非常熟悉,对条条纲纲的东西要心中有数,清晰明了,要学会看目录。如果题量较少,使自己轻松下来,答题时尽可能的全面些,分析得透彻些。其次,训练必要的答题技巧。对简答题,要直入正题,切中要害,尽可能举例说明;对分析题,要先给出定义,然后分析,并一定要举例论证。条理要清晰,不要颠三倒四;语言要精炼,切忌迂回曲折。如果有个人独特的见解和有创新之处,文字优美字迹工整等等,自然就更好了。再次,知识要能够融会贯通。具体说,就是要能够把语言学的知识和现代汉语的知识结合起来。语言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而现代汉语是一门偏重实践但又与理论结合紧密地学科。因此在答语言学方面题目的时候,不妨举些现代汉语的例子;在答现代汉语方面题目的时候,可以用语言学的理论加以分析或者概括。最后,考试的时候,切莫轻言放弃。有的同学还只考了政治,就没有信心再考下去了。其实这是非常不自信和不坚韧的表现。试想,试题的难易程度不是针对某一个考生而言的,大家都觉得难,你至少应该感到心理平衡了吧?其实不只是在考试中,在复习迎考的过程中也是一样,坚持就是胜利。读书是件很苦很累的事情,考研面临的压力也很大,很多情况下人都是在跟自己过不去。但是我想告诉大家,跟自己过不去是一种自我的评价和完善,也是促使自己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原动力。

8.正确看待竞争和考研。在当今中国的所有考试中,公务员考试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其次是考研,其次是高考。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竞争是必然存在的。永远不要因为竞争激烈而精神紧张或感觉压力过重。要锻炼自己的抗打击能力,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始终怀着一种坚韧的精神,始终抱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因为我们坚信:青春没有失败!我们自己同学之间应该非常团结,互相帮助,资源共享,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就

代表着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形象。在复习迎考的同时,要注意锻炼身体,不要为了搞学习而把身体搞垮了。我反对不顾一切,甚至把命都搭进去那样的学习。如果有哪位同学因为听了这个讲座而拼命学习,结果害了重病,我会感到非常内疚的。所以啊,我真心希望大家能够挤出一点时间来锻炼身体,加强营养。

对外汉语 考研 篇2

关键词:羡余,对外汉语教学,解释

“羡余”是现代汉语研究中的术语, 是赵元任先生在他的《汉语结构各层次间形态与意义的脱节现象》中最早提出的。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可以看到“羡余”这一词条, 它的解释是: (1) 封建时代地方官吏向人民勒索的各种附加的赋税; (2) 多余的。这两方面的解释都有一个共同之处, 那就是“多余的”。潘先军 (2010) 对于词的羡余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所谓词的羡余成分, 就是在单音节之外的复音词中, 组成词的语素在语义表达上没有作用的语素。这些存有羡余成分的词, 已经凝固为固定的词并收入词典, 其“合法”身份是公认的、毋庸置疑的, 可以说在词的层面上, 只要语言单位为词就只存在羡余成分而没有冗余或赘余。由此观之, “羡余”它其实跟“多余”还是有区别的。从词的感情色彩上来看, “多余”是有些贬义成分涵盖在内的, 语言中的多余成分也就是不必要的成分, 是交际中不需要的。而“羡余”则是汉语的特点之一, 这是汉语的需要, 也是汉语语用方面的重要部分。

据说, 各种语言中都有“羡余”这一特点, 而且汉语比起其他语言还算少的。潘先军从词的角度给羡余下了定义, 其实可以把这个定义扩大, 不仅是词, 还有短语, 甚至句子都有羡余的成分存在。而且这些成分都是“合法的”, 甚至是必须的。比如, 很多人都爱举的一个例子“凯旋而归”。“凯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战胜归来”, 它本身已经包含了“归来”的意思, 而平时使用的时候, 往往爱加上“而归”。还有人们常说的“大约……左右”, 其实“大约”本身已经有了不确定的概数的含义, 后面又加上了“左右”非常多余, 这种用法也常常在中学语文中被视为病句, 可是语言运用中却不乏这种用例。还有一部很出名的电影《不能说的秘密》, “秘密”这个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有所隐蔽, 不让人知道的 (跟‘公开’相对) ”, 这本身就隐含了不能说的意思在内, 而这部电影的名字取做“不能说的秘密”, 似乎使它的这种特性更突出了, 起到了一种强调的作用。试想, 如果电影的名字只是两个字的“秘密”, 那么它的神秘感仿佛也减弱了不少, 名字中音节的韵律美也有所淡化了。因此, “羡余”不仅有利于表意的完整, 对于发挥汉语运用中音律的和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 对于这些“羡余”成分的使用情况做了一些数字上的统计。2011年8月4日在Google新闻中搜索关键词“大约……左右”得到27 500条结果, 搜索“大约”得到41 400条结果。同时在人民网中搜索“凯旋而归”得到451项, “凯旋归来”641项, “凯旋”10 956项。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知道两点:一是这些羡余的用法是存在的, 而且是有一定数量的;二是这些用法比起“正确”的用法来说还是少数的。潘先军 (2010年) 统计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2001年) 中的羡余成分的多音词, 并得到含有羡余成分的多音词大约占所收全部词语的0.45%, 比例是非常低的。但是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 在他们的生活中这种用法是经常会遇到的。因此, 汉语中的“羡余”成分也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部分。

关于“羡余”的教学, 应当秉持正确对待、认真解释的态度。汉语的羡余体现在很多方面,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体会汉语中的这种特点, 以便能够说地道的汉语, 而且还要学会利用这种特点, 以方便教学。其实, 可以发现大多数“羡余”成分都是对已有成分的再次补充说明, 因此, 可以利用它们的这种关系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比如“手持电话”中的“手持”。“持”作为“拿着”这个意思的时候, 本身就包含“用手”这个义素, 而且在使用中它所需要的搭配项也是可以“用手拿”的一类东西, 如“持枪”“持棍”等都有这样的特性。在教学中解释“手持”的时候, 就可以把“持”的这种用法连带在内, 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这个短语, 也懂得了它的用法。同样, 汉语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语组合, 像“目视、耳闻、脚踹、火烧、水淹”等, 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解释。这样既避免了用翻译方法解释的单调, 使学生学会了其中各个词的使用方法, 又多教会了学生一个新的词语组合。

再如, “不能说的秘密”这样的短语也有很多, 这就相当于在一个短语中解释了一个词的本质特点。让学生记住这样的短语, 也为他们背诵生词提供了一种方法。如“不必要的浪费”, 学生就可以记住“浪费”有“不必要”的意思, 当他们忘了这个词时, 就可以利用短语关联出它的大概意思。其实这也正说明了汉语的一个特点, 定语有时并不是给事物分类或者描述特征以区别于其他事物, 定语有时纯粹是为了加强或者强调事物的某一方面, 像“咸盐”, 盐都是咸的;“面貌”, 貌都是在面部的;“死尸”, 尸体都是死了的。这正是“羡余”所要表达的意义。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有时也不妨有意地把学生向这个方面引导, 比如学习“毛病”这个词, 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不好的毛病”这个搭配, 同时要告诉学生“毛病”都有“不好”这样的特点, 让学生从中体会这种搭配的意义及使用的方法。还有“无可争辩的事实、不朽的丰碑、最后的结局、个人的隐私、无用的废话”等都可以加入这种教学方法之列。

有一些音译词, 其实通过英语的音, 学生已经可以明白它的意思, 可是汉语在音译的同时往往还要加上一个汉语的义类。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音译词给学生解释汉语中的义类词了。比如, “吉普车”, 学生本已知道什么是“吉普”, 这就方便了学习汉语中所说的“车”。因为, 汉语经常用“car”来翻译“车”, 这对于留学生来说容易造成理解偏差, 因为“车”在汉语中是一个大类, 是泛指词, 而car在英语中只是指小车, 因为除此之外还有truck等。教师此时可以利用学生已经懂得的“吉普”的意义, 来引导学生学习汉语中的一个类词———“车”, 同时帮助学生扩展出关于“车”的更多的词。这种外来词还有很多, 教师都可以利用他们中的“羡余”成分来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 再如, “贝雷帽、雅思考试、芭蕾舞、因特网”等。

还有在句子中的使用, 例如:“她会跳芭蕾舞”的“跳”的意义其实跟“会”是重复的, 教师可以利用比较好理解的动词“跳”来解释助动词“会”的用法和意义。

此外, 还要知道“羡余”是有度的, 在这个度之内, 才是“可被允许的重复”, 要让学生分清楚“羡余”跟“多余”也就是病句中的赘余的区别。以防学生超过“羡余度”造出“真的非常很难”这样的句子。教师可以举出一些赘余的病句让学生作改病句的练习, 从而体会两者的区别。如 (1) 快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陆续接连进入教室。 (2) 汤姆来中国一年了, 他很喜欢中国, 他也很喜欢汉语。 (3) 天气冷了, 容易造成感冒。 (4) 欢度国庆节的到来。以上四句都是赘余的病句, 第 (1) 句应去掉“接连”;第 (2) 句应去掉第二个“他”;第 (3) 句应去掉“造成”;第 (4) 句应去掉“的到来”。显然, 这与鼓励学生使用的“羡余”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过, 对于汉语语感还比较弱的留学生来说还需要教师带领着进行多次对比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并清楚地区分。

汉语中的“羡余”可以加强语意, 而且能使内容表达得更充分、更完整。学生通过对羡余成分的学习更好地理解了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这同时也有助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找到更好的方法来释义, 并帮助学生在遇到生词时进行模糊猜测, 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 可提高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有助于最大限度发挥汉语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J].中国语文, 1963 (1) .

[2]潘先军.汉语外来词构成羡余现象说略[J].汉字文化, 2007 (3) .

[3]潘先军.多音词羡余现象考察[J].汉语学习, 2010 (3) .

对外汉语 考研 篇3

【关 键 词】对外汉语;教师素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01-02

近年来,中国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实力为汉语走向世界创设了有利条件。随着汉语学习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国内外对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量也显著增加。我国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目前庞大的需求量,因此许多非专业教师也加入到对外汉语教学行列。但是人们目前对对外汉语教师职业的认识仍有很多误区,很多人认为只要能说上一口普通话的中国人就可以从事这个职业,尤其是许多非专业教师对该职业也缺乏应有的认识。殊不知,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学科教学,教师素质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为保障对外汉语教学持续高效的发展,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素质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优化知识结构促教学

优化知识结构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但任何学科、专业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门学科、专业之间彼此互相渗透、互为依存、相辅相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与时俱进,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迁移、整合是必需的。

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有人文学科的基本素质,除掌握对外汉语专业本体知识以外,还要掌握有关平行学科的基础知识,在纵横交错的知识网中奠定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框架,注重加深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等交叉,边缘学科的学习。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量的膨胀激增,加快了知识更新速度,对外汉语教师要不断学习钻研,不断调整已有的知识结构。

对外汉语教师在具备语言本体知识这个教学基础上,还必须具备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实践知识。实践知识主要源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尤显重要。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对于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教学对象又是非中国本土文化下成长的特殊群体,留学生来自于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背景。其个体差异也相当大,对外汉语教师如果缺乏教学经验,势必造成教学中知识信息的误解。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实践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外语不仅可以增加教师同留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它可以帮助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汉语同外语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从而实现教学中知识正迁移的有效引导,负迁移某种程度的避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对外汉语教师凭借掌握的外语,可以更好地了解留学生,同时也能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地创设情境,因情因境地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性教学。

(二)夯实专业知识促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二语言教学,语言各要素的知识和言语技能两个方面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语言各要素的教学主要是语音、词汇、语法几大方面的教学;言语技能教学则主要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很多留学生都是零起点的汉语学习者,所以要求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专业基础知识必须扎实、准确无误。

语音学习是汉语学习的起点,对外汉语教师准确的发音、正确的语音知识、标准的普通话不仅为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纠正学生语音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提供了有力保障。汉语是一种有质感的美丽语言,词汇丰富、义项颇多、语义复杂,语用功能差异巨大,承载的文化内涵深厚,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充分灵活地掌握汉语词汇知识,才能具备有效迅速解释词义、辨析词义的能力。留学生受母语影响,语法错误无法根除,因此课上往往不敢发言、课下畏惧说话,“聋哑汉语”现象屡屡出现。对外汉语教师只有充分掌握了汉语语法知识,才能有的放矢、敏锐地发现学生的语病,更正错误,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解决难点,把握重点。留学生在教师正确传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巩固、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才能领会汉语语言的内在逻辑,正确使用汉语,逐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

另外,规范化的汉字书写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能力。汉字这种方块表意文字,对于非汉文化圈的西方留学生来讲,既难写,又非常有意思,他们有着浓厚的书写汉字的兴趣,但笔画、笔顺、规范化的书写过程对留学生尤为重要,否则他们将无从下笔,宛若作画。教师正确的书写示范对留学生极为重要,同时教师丰富的文字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丰富汉字的内涵、了解汉字、记忆汉字。

(三)改进教学方法促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造性实践,教学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对外汉语教学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秉持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都是重要且必要的。

当下汉语课堂的分班,大部分都是由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决定的。很多年龄差异很大的留学生被分配在一个班级的现象并不罕见,同时留学生来自文化背景不同的各个国家,个体差异也很大。在一个年龄差异、个体差异都悬殊的班级,使用同版教材进行教学,已经意味着一种“难”。语言学习,特别是初期的语言学习,反反复复的训练、记忆过程,辛苦而枯燥,机械而疲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学方法不当,极易引发学生的厌倦情绪,导致严重的受挫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字本身又带有一定的难写难记性,因此对外汉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不要拘泥于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模式,要灵活多变,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繁杂为简单,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启发引导,努力创设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感。此外,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手段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将视听引进课堂,同时也提供了身临其境般的模拟情景,加深了学生的感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教学活动因此更生动活泼。师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四)增强教学能力促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驾驭知识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样重要。留学生课堂成员组成复杂,年龄迥异,国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对外汉语课堂有其特殊性。教师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在留学生课堂更显重要。

对外汉语教师要具备调控能力,协调好留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种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冷场或由于某种意料之外的原因导致的课堂失控状况要有必要的应对措施,具备相应的应对能力。对外汉语课堂相对政治敏感性强,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关注,对彼此国家的关注,引发课堂上可能对老师提出某种意想不到的政治问题,教师不可忽视对这些问题的巧妙回答。信口开河或极为自我的回答可能招致学生的不满与抗议,因此教师要把握课堂大局,以授课为主,认真对待学生的非课堂问题,智慧地避免影响课堂教学的不利因素,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尊重异国文化,建立理解信任的情感关系,相互尊重包容。

另外,教学反思能力对促进教学也尤为重要。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教学中的失误乃至错误都是难免的,教师要敢于反思,敢于质疑,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素质。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师,要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树立起中国教育工作者执着认真的工作形象。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专业学科的教学,目前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知识与能力互为影响,对外汉语教师要不断强化知识学习,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对外汉语教师的修为直接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这门学科,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蓓.试论现代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6).

[2]刘殉.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北师大对外汉语考研经验 篇4

(我的思路比较混乱,所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 见谅!)

当初决定考研的时候并没有太意识到它是如何一件苦差事,但是越到后期越真切得体会到,考研真的需要体力+耐性+决心!!缺一不可!

当然,首先你要确立一个适合你自己的考研目标,城市、专业、学校都要考虑在内。之后,一旦确立了目标,就要心无旁骛得进行备战了。(我确定学校是在暑假,之前只是看英语和现汉、语言学这些都要考的科目)PS:北师对外汉语教学方向每年报考人数超级超级多,竞争惨烈,其实其它的方向,像中文信息处理这个方向也挺好嘛,尤其是对男生来说。2012年对外汉语和汉硕分数暴涨这么多。建议要好好考虑下再做选择。。

这里先根据2013的学弟学妹问得比较多的问题提些建议吧。

1、跨校or跨专业的考生不用太过于担心

我觉得,很多童靴都担心复习得晚了,其实现在还不算晚,有时候战线太长反而不好。最关键的并不是时间多长,而是你多用心多投入得去备考!!

2、参考书尽量还是看招生目录里列的那些版本吧

如果列了不同版本的都要看看,但要以一套为主,另一套为辅。比如,语言学以叶本为主,伍本为辅。古汉张之强的版本很难买到,我也没买到原书,买的电子版,自己打印了通论那块看了看。尽量还是找来看看吧,张本的通论比较有条理。

3、往年真题很重要,一定得好好利用

有人说真题不会重复出现,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子的。即使并不是原题,也有可能换个问法出,或者是会借鉴原来的题型。譬如2011年的题目,一下子出了一个10分的解释成语中加点词的题目。很多人看到题目就泪奔了。。但是如果看过2002年的题目,就肯定会注意到当时就有这个题型。复习时候就可能会加以注意。所以,历年的题还是一定一定要好好看的。我自己是参考了前辈总结的一份答案和一些参考书里给出的类似问题的答案,然后在其基础上又整理了一遍。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补充。之后又把它背过。

4、老师的专著论文根据个人情况选看,准备考研期间不用联系老师,联系了老师,他应该也就顶多鼓励一下你而已,没什么用。至于专著论文,如果学有余力的话,可以找几篇“重量级”的老师的看看,我就借了图书馆两本汉院出版的书看了下,名字忘记了== 里面是汉院老师的一些跟对外汉语有关的代表性的文章。但是,也不用把精力重点放在这些上,还应以基础知识为主。

5、关于笔记神马的(这个问的比较多,我多说几句吧)

这个问题刚开始都比较纠结。。个人的看法是,如果碰到你确定很有质量的笔记就比较值得买来借鉴下,但不好的真的不如不看,那种甚至会起反作用。So…一定要仔细挑选。我的意见是,质量高低依次为:考上的前辈的笔记>有的专业的机构的笔记>网站上某些乱七八糟七拼八凑的那种

而如何对待笔记更是一个问题。我强调的,首先你必须得自己认真整理一份你自己的笔记。别人的价值在于它给你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一是它比起你刚开始自己做的,更有条理性、概括性。对知识梳理、归纳得更合理,把该涵盖的都涵盖了,而啰嗦的则去掉。二是更有深度,因为笔记是要在课本基础上有所深化才行。纯粹是抄课本那种肯定不行~(后面我会说下自己如何做的)

6、复试——关键还是考察你的综合素质和基础是否扎实

复试包括综合面试、专业笔试和英语面试。。专业笔试也还是靠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复习,不多说。汉院的英语面试很简单,主要考查口语和听力,都是很基本的对话和交流,不用担心,老师也很和蔼不会提些难为人的题目。综合面试就的确比较考验人了,一圈老师围着你一个,难免会紧张些,不过一定要放松。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就是即使你不自信也一定要装得很自信的样子!老师问的问题五花八门,根据我的经验,比较常规的问题有“一分钟自我介绍下你自己”、“毕业论文的题目”、“有没有和本专业有关的实习实践经验”、“修改病句”、“同义词辨析”、再就是根据你的个人材料提一些问题或者根据你的回答继续深入追问等等。比较意外甚至会问到“这个专业学出来也不好找工作,你怎么看”这种并不考察专业知识的问题,其实老师可能就是想根据你的临场反应观察你的综合素质,这时候千万不要慌张,冷静得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者作下解释就可以了,传说往年甚至有被老师吓到的,但是一般来说,老师是不会咄咄逼人的,有的老师还会很善意给你提示。

所以,关于复试我的建议是,准备好你能准备的问题,比如类似毕业论文啊自我介绍啊什么的(中英文都要有,英语面试时候可能要用到英文自我介绍)再就是认真复习专业课就行了,最后就是临场一定要大方得体,实在不会的就直说就行了。

再说说我的具体的时间安排和复习吧:

我是五月份开始看书的,但是刚开始并没有进入状态,因为当时学校也没最终确定,只是每天上2-3小时的自习背背英语单词、看了一遍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纲要,我建议先看现汉再看语言学,尤其是跨专业的,现汉相对容易一些。这遍时间充足,看得比较仔细,边边角角和备注都看了,这里提个小Tip:就是不要死记硬背,理解着去看,怎么算理解了呢,比如看了书上讲的,你能够自己举出一个例子,那就可以了。另外,在全面看的基础上也要要有针对性得看,比如专业基础的填空出题会在语音部分出得很细,那就一定针对这部分把每个小点都看到,并理解到位。

到了暑假,开始全面投入复习,都说“得暑假者得考研”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段时间我的复习强度比较大,每天十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英语、古汉各2小时,现汉、语言学各3个小时,文学史1个小时。

现汉和语言学这遍不仅记忆了最基本的知识,还做了一遍笔记。这遍笔记对我来说作用是,加强了记忆、理清了一些知识脉络条理。

但看了一遍后有的地方仍然很迷糊,不知道怎么归纳,就买了一份前辈做的笔记参考。然后一作比较才知道自己不管是在归纳、条理还是深度上都很欠缺。于是在做第二遍的时候就参考前辈的笔记进行了修改和深化。(对,我喜欢做笔记时候空着重要的地方,到最后再背着填上,记不得的就翻书补上,也加强了记忆。这个方法可以试试。)

古代汉语:我先看的王力的第一、二册,文选和通论穿插着看的。看的时候用不同颜色的符号将通假字、古今字还有重要的字词解释都标记了出来。看累了的时候就会读读文章,增强语感,以应对断句之类的题目。另外,北师有时还会考成语里加点词的意思,譬如2011年一下子考了10个,于是在看古汉的时候,提到和成语有关的字词解释的时候,我就会比较留意,(如:文过饰非 文,掩饰)在书的上方单独记下来。虽然也不一定每年考,但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张之强版的古汉是后来我自己打印了看的,他是北师的老师,所以还是建议看看吧。

文学史:教材我用的是三十年那本,因为学的时候是用的那本,前辈说也可以,就没再买。古代文学史建议还是用游国恩本的吧,有时候题甚至出上面的原话。这段时间,就是比较认真得把书看了一遍,做了标记,也记忆了不少,重点还是放在重要作家和作品上。

中国文学史我买了一本齐鲁书社的参考书,上面归纳的题目和答案都挺好,练习题也不错。推荐。

英语暑假时候是单词+真题,单词主要利用零碎时间背的,用的是新东方的顺序版的书,真题这个时间段主攻的阅读,每天两篇,掐时间做。个人对英语还不算很担心,复习经验主要就是想强调一个是,不要以为背单词没有用,单词是基础,单词没背好后期提分就很难。二是,真题最最重要,要吃透它,至少做四遍。另外我还看了新东方的视频课程(没有报班),讲得蛮好的,许多做题方法复习方法都很有用。

政治暑期没有看,也没有报什么班。只是大概了解了一下该怎样复习。

开学后这几个月里,我们还有三门课程,也有其它许多事,很分心,所以复习时间并不能特别完整。不过每天一般还是差不多能保持6-8小时的看书时间。然后又买了一部分资料,像专业课内部资料真题答案还有各科的练习题什么的。(练习题什么的也不要太多,贪多嚼不烂的)

这段时间一边看书,一边进一步完善各科笔记。之后也穿插着做各种练习题。

语言学这时候把伍本的看了一遍,现汉把北大版本和邵敬敏版本看了一遍,古汉看了张之强版本的。另外,还看了一些学姐推荐的书,像语法讲义、语法答问、文字学概要、现代汉语词汇。。etc这些可以加强对专业课知识理解的书。然后补充了一些之前没有看到的知识点到了笔记里。

英语这段时间以真题为主,反复做。进度一般是两天搞定一套题。第一天做题对答案第二天重点分析并且背里面重要的单词和句型。参考的是高教版的黄皮书,这套书挺好的,推荐。

政治十月份才开始背的,用的是跟报班的同学要的新东方的资料,感觉还可以。练习题几乎没怎么做,就做真题来着。这里提醒一点就是,千万不要把赌注都下在所谓的押题上,即使上一年他们押得再好,第二年也不一定。就有很多同学只重点背押题,结果考得不好。另外也不要去跟风乱买资料,利用好一套质量比较高的就行了。买多了也看不完的。

这样一直持续到期末考试(12月中旬),准备期末考试又耽误了几天,考完就开始各种不淡定和抓狂了。心情一急躁,就开始感冒生病TT。。所以提醒一下大家,一定要及时调整好状态,急躁只能起反作用。

剩下的这三周左右的冲刺的时间,我主要做的事就是:

英语自己总结了一些作文模板,能够熟练地默写下来;每天花很多时间狂背政治;专业课主要就是回顾之前整理的笔记,这时候笔记已经把我自己觉得重要的整合得比较好了,再加上之前记忆又比较深刻,背起来就比较轻松了。所以,之前的工作一定要做好,笔记要整理好,该背过的要至少有个底子在那里,不然最后只会觉得这也没背过那也没背过,手忙脚乱。。然后就是调整心态了,这个很重要。到了这时候肯定会紧张会患得患失,但不能让自己总是关注在结果上,而是要不断鼓励自己,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已经努力坚持到最后了,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对外汉语 考研 篇5

一、什么是“对外汉语”

“对外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简称,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也是一种习惯性的说法,它真正的名称,或者说它的学名,是“汉语作为外语教学”(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二、“对外汉语”研究什么

对外汉语主要研究四个层面的问题:

1.汉语

这一层面的研究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这是“对外汉语”的本体论。例如,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你有我无”和“我有你无”的语言现象。比如,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有“把”字句,“被”字句,有量词,等等。再比如,我们通常把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第一个学期为上,第二个学期为下。那么,初级上的学生(有很多是零起点的)应该教给他们什么?初级下的学生应该教什么?中、高级又该教什么?哪些应该先教,哪些应该后教?汉语拼音方案该不该教?在什么时候教?汉字该不该教?教多少?哪些先教?哪些后教?这些都属于这个层面应该解决的问题。

2.教育学

这一层面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这是“对外汉语”的方法论。有这样一个故事:留学生问老师:“‘我今天老大不高兴’这句话中的‘老大’是什么意思?”老师回答说:“是‘很’的意思,‘我今天老大不高兴’就是‘我今天很不高兴’的意思”。没过多久,这个留学生就造出了“我今天老大高兴!”这样的句子,但这个句子我们是不说的。这涉及到了老师在“怎么教”的环节中的一些问题。

3.心理学

这个层面解决“如何学”的问题,这是“对外汉语”的认识论。我在一次“一对一”的教学中碰到一件这样的事儿。我教“死”这个字时告诉学生“死”除了“生命结束”这个意思,有时还用来加重语气,表示夸张,如:“我想死你了”,“我饿死了”,学生若有所悟。不久,学生对我说:“老师被我气死了”。我问怎么回事,他说“我在请假条上写着‘我病死了,不能来上课„„’”。这涉及到了学生在“如何学”的环节中的一些问题。

4.教育技术

这个层面解决“用什么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问题,这是“对外汉语”的工具论。

2010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优势分析

在考研选择专业的选择过程中,很多考生禁不住要问,为什么要选择“对外汉语”教学呢?在此,对外汉语专家给出如下解释:

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朝阳”行业

1.一方面,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正逐步成为一种强势语言。

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2010年预计将达到1亿。目前,海外对外汉语教师的缺口为100万;到2010年,全球汉语教师缺口将超过400万。《时代》周刊这样评价日益升温的“汉语热”:“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

2.另一方面,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历史短,许多方面有待改善。

(1)师资方面:教师队伍水平不一,高素质教师缺乏;

(2)教材方面:有些教材的编写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性,而又没有统一规范来加以检查;

(3)理论建设方面:多数学校负责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领导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学科意识不强,不注重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不注意整合各不同学科的力量来为建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服务;

(4)认识方面:多数学校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的支持力度不大。正是因为种种问题的存在,才亟需高素质的“对外汉语”人才。

二、发展“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计算过,你每学一个英语单词要花多少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仅靠英语教育一项,英语国家每年从咱们中国人的口袋里赚走了好几个亿的“外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好莱坞电影竟然也是美国的一项语言政策?

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教授就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强国的语言与语言强国》。他指出,理论上语言是一律平等的,现实中语言是有强有弱的。语言的强弱与语言所属社团的强弱盛衰呈正相关。在国民总收入列世界六强、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一千美元的历史机遇期,我国应当审时度势,制定科学而且充满雄心的语言战略,使语言在国家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发挥巨力,保证将来国家强大时也有与之相称的语言强势。语言强弱不仅是国家强弱盛衰的象征,而且语言也会促进国家的发展强大。由此他提出汉语走强的战略与举措:

第一,提高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社会声望;

第二,加快中国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

第三,努力推进汉语的国际传播。

那么我们国家在这一方面有哪些具体的重大举措呢?

第一是在世界范围内创办“孔子学院”;

第二是举办“汉语水平考试(HSK)”;

第三是实施“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

有关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大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2010年考研对外汉语专业报考人群分析

对外汉语专业考研的强劲优势,使其成为众多考研学子关注的焦点,但是不是每一类考生都适合报考呢?

对外汉语研究专家指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习难度和范围并不适合每个人都报考,选择专业需要参考兴趣爱好和实力,量力而行,以下四类专业的考生比较适合报考对外汉语专业:

1.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

2.中文各专业的本科生;

3.外语专业的本科生;

4.其它有志于对外汉语事业的文科类本科生。

在报考对外汉语专业的同时,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关注和强调外语的学习。

对外汉语 考研 篇6

1.塞擦音2.合成词3.音位4.叠韵5.正字法6.不及物动词与宾语

7.句末问号8.主题与主语9.宾语类型

10.⑴把字句成立的条件⑵把字句不同动词对补充成分是否有要求

⑶“把”后的名词特征

11.兼类词的特点12.动宾关系13.关系宾语

14.语用特征15.汉语语法手段

16.音节多少是否影响形容词和名词之间组合搭配的条件

17.⑴“白布”和“白的布”从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考查

⑵“青岛啤酒”和“青岛的啤酒”

⑶名词与定语之间的“的”是否影响结构和意义

18.“认真”和“认认真真”语法句法分布和功能

19.多个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20.“写得好”的不同意义是否在形式上有所表现

21.“墙上挂了一幅画”和“墙上挂着一幅画”意思相近,可见,“了”和“着”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取消。

22.主语就是施事23.语序24.汉字是表音文字还是„„?

25.舌面音与四呼的拼合规律26.一个音节中辅音最多有几个

27.两个上声相连的音变28.“动员”“年轻”的构词方式

29.“来了吗,小王?”的主语30.“窈窕”是双声,叠韵还是叠音?

31.⑴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音词、单纯词还是单义词?

⑵汉语中一个语素通常用几个汉字表示

32.拼音字母的数量

33.研究汉字偏旁系统始于《马氏文通》《说文解字》还是《康熙字典》?

34.阴阳上去的调值?35.中国第一部研究语法的著作?

36.“门口站着一个人”的人是关系宾语、施事还是受事?

37.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38.“了”在句法形式上的特征

39.有定成分和无定成分在句法分布方面的结论

40.举例说明“把”字句的特征

论正字法:《现行正字法》

序章 正字法与规范化[1]

第1节正字法与规范化的关系

0.10导语

文字规范化是一种运动,正字法是一种法规。文字规范化离不开正字法,没有正字法的制约和引导,就不可能实现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正字法又是专为文字规范化而制订的,并且又是在文字规范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没有文字规范化的过程就没有正字法。0.11 何谓正字法?

正字法是关于文字使用的规范性法则。它既不同于书法,也不同于造字法。书法主要讨论汉字书写艺术的规律性问题,造字法主要讨论汉字标记汉语的规律性问题,正字法则主要讨论如何使用汉字才合乎规范的问题。三者讨论的问题都与汉字有关,但分工不同。本书主要讨论现行汉字使用的规范性法则,因此取名为“现行正字法”。

本书所谓“正字法”,是立足于汉字体系的广义的正字法。它既不同于拼音文字的正字法,也不同于只针对字形的狭义的汉字正字法。它主要包括字音法、字义法、字形法和字体法四项内容。一般认为,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除了本身固有的形体之外,还有记录自汉语语素(或词)的读音和意义。某个汉字可以表示哪个语素(或词)的读音和意义,不可以表示哪个语素(或词)的读音和意义,这属于字音法和字义法的范畴。汉字的“形体”,实际上包括字体和字形两个方面。字体是就群体汉字而言,指的是某一范畴中汉字所具有的共同的字形体式;字形是就个体汉字而言,指的是属于一定字体的各个体汉字的特定书写造型。从历时范畴上看,汉字曾发展出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国古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多种字体;从共时范畴上看,在某种历时性字体中,往往还包括正规体、草写体以及欧、柳、颜、赵等个人风格性字体等;印刷术出现以后,汉字还出现了手写体和印刷体等的分别。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体里其笔画的具体造型往往不尽相同。如印刷体中宋体的“隶”和隶书体的“隶”,在笔画上就有区别。某个汉字字形,只能这样书写而不能那样书写,这属于字

形法的范畴;在什么情况下某些字应该用什么字体,而不应该用什么字体,则属于字体法的范畴。另外,标点符号、数字、汉语拼音等,在书写汉语的过程中,起到了类似于汉字的作用,它们的使用法则,也应归入广义正字法的范畴。只因篇幅所限,本书没有详述,但附上了国家及政府职能部门发布的有关标准,以填补这一空缺。

0.12 何谓规范化?

汉字规范化有广狭两种含义:狭义的汉字规范化专指汉字使用的规范化,这种意义上的规范化,是指全社会要根据国家及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各种正字法标准使用汉字,不能各行其是,放任自流。广义的规范化包括使用的规范化和汉字系统本身的标准化整理两个方面。通常所说的“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就是指要把汉字系统整理成符合这四项标准的文字体系。

汉字使用的规范化跟汉字整理的标准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汉字系统,规范化的使用就没有明确的标准,大家都无章可循,也就无法达到真正的规范化。反之,进行标准化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用字的实践,如果有了标准化的汉字系统,而大家不好好维护,不严格按照它的各种标准规范地使用,那标准化的汉字系统也就形同虚设,毫无用处。当前,汉字的标准化整理工作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各方面的规范化字法标准已基本确立;但相比之下,规范化使用方面的问题仍然很多,不仅不规范字泛滥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止,就连人们的规范化用字的意识,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总之,普及正字法知识,抓好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已成为语言文字工作的当务之急。

0.13 正字法与规范化

在不同的时期,文字规范化的正字法标准往往是不同的。从字体方面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其特定的字体标准。例如统一六国前,秦国的字体标准是以《史籀篇》等为范本的大篆,统一六国后的字体标准则是以《仓颉篇》等为范本的小篆,汉代的字体标准是以《熹平石经》等为范本的隶书,唐代的字体标准则是以《干禄字书》等为范本的楷书。历代所编纂的各种字典,大多具有综合性正字规范的作用。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晋代吕忱的《字林》,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宋代王洙等的《类编》,明梅膺祚的《字汇》、张自烈的《正字通》,清代的《康熙字典》等,都体现了当时的正字规范。即便是解放后,随着汉字规范化整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规范化的正字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未

公布前,旧的印刷体及其字形并不是不规范的,但该表确立的新的印刷体及其字形公布后,旧的印刷体及其字形就不规范了。

当前汉字规范化的正字法标准,是随着汉字标准化工作的不断深入,逐步制订出来的。汉字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积极稳妥地整理汉字系统,使之逐步实现标准化,首先达到所谓“四定”的目标,即:

A.定量:确定现行汉字的标准用量,如常用字量、通用字量、专用字量等;

B.定形:确定现行汉字的标准字形和字体,如简化繁体字、废除旧形字、淘汰异体字等;

C.定音:确定现行汉字的标准读音,如废除异读音、统一人名、地名读音等;

D.定序:确定现行汉字的标准序列,如笔画顺序、拼音顺序、部首顺序、数码顺序等。汉字系统本身的标准化,为实现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铺平了道路。随着标准化工作的不断不断拓展,国家曾发布过许多与用字有关的文件。这些文件,从音、义、形、体各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规范化用字的正字法标准。主要有:

A.《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195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一致通过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草案》,并建议由新闻出版部门立即实施。同年12月,文化部和文改会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下简称《一异表》),要求从1956年2月起在全国实施。该表收异体字810组,根据从简从俗的原则,从中选出810个作为正体,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该表发布后,不仅精简了汉字的字数,使汉字系统向规范化方向大大前进了一步,而且有效地遏制了汉字使用中的字体混乱现象。《一异表》无疑是我们淘汰异体字的正字标准。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是在旧形字和繁体字的基础上淘汰异体字的,因此,它只能作为淘汰异体字的主要标准,而不能作为书写新形字和简化字的规范性标准。即使在淘汰异体字方面,它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由于该表颁布后又曾作过某些调整,在以后颁行的《简化字总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还恢复了不少异体字,因此,凡是与《简化字总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不一致的地方,应以后两者为准。

B.《简化字总表》

汉字的简化工作从1956年开始,到1964年3月,制订出了《简化字总表》(以下简称《总表》)。1977年曾推出过《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但遭到不少人的反对。1986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语委《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从此,“二简字”被停止使用。为便利人们正确使用简化字,同年10月,国家语委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并作了个别调整。调整后的《总表》,实收简化字2235个,不仅精简了汉字系统的字数和许多字的笔画,而且为人们确立了一个明确的字体规范,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学习和使用,对于消除社会用字的混乱现象发挥了重大作用。使用简体字,应当以此表为主要标准。

C.《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以下简称《现通表》)是在1965年1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以下简称《印通表》)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印通表》收字6196 个,《现通表》收字7000个。它们确立了同手写体接近的印刷体及其字形(一般称之为“人民体”和“新字形”),规定了所收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目以及笔顺等,是我们使用新型印刷体和新字形的规范性字法标准。同时也是淘汰异体字、使用简体字的新的补充性标准。

D.《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该表是由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电部于1985年12月发布的。该表着眼于普通话词语的一些异读现象来审定读音,它继承了1963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的成果,重新审订了某些读音。到目前为止,它是关于异读词读音规范的最新的法定标准,是我们规范异读字读音的主要依据。

E.其他的用字规定

《关于地名用字的若干规定》(1987),《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1977),《标点符号用法》(1990),《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1987)等,都是以上几个表的必要补充,也应成为我们规范用字的正字标准。

F.可作为参考性正字标准的工具书

对外汉语 考研 篇7

对外汉语专业是近年来国内高校文科的热门专业之一, 全国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已经由2000年的16所激增到目前的80余所。其中, 北京语言大学自上世纪60年代成为中国唯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推广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 是国内从事对外汉语教育师资力量最雄厚的院校。

概括来说, 对外汉语专业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 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 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 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 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 受到中国文学、比较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西比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熟练地掌握英语, 具有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与对外汉语专业相近的本科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化、汉语言文学及外语类专业等。修业年限为四年, 毕业后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一般的汉语教师都需要学士学位, 如汉语志愿者和公派汉语教师。如果在高校的国际交流中心担任教师则需硕士及其以上学历。

学习策略:语言能力与文化杂家

对外汉语专业涉猎面较宽, 主要涉及中国语言文学文化、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第二语言教学法等几个层面。一些抱有良好职业愿景的低年级学生往往在众多课程中摸不到方向, 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顾此失彼, 逐渐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有的学生周末时间加课学习日语、韩语, 课余时间基本都投进了英语及二外学习中;有的是传统中文系的学习模式, 课余时间大量地阅读小说、研读汉语言理论知识;还有一些同学甚至对当初选择的专业产生了怀疑, 投入到其他相近专业的学习中。

因此,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明确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学科目标, 制定高效的学习策略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认为要突出重点、兼顾其他。低年级时要杂取旁收, 大量选修汉语言文化类课程, 并打好外语基础;高年级时结合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学习, 积累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为即将到来的就业和升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具体来讲,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学习首先要突出汉语本体知识的学习, 系统掌握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的基本知识。在重视所学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之外还要注意锻炼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 原来在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看来不成问题的语言现象, 也许就成了重点和难点。所以, 对外汉语教学中所碰到的问题, 往往不能从现有的教材、工具书、汉语语言学论著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这些问题就需要学习者多关注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为主体的报刊杂志, 积累素材, 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其次, 处理好学习汉语课程与文化课、外语课的关系, 正确认识文化课和外语课的学科地位。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同时本身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教授汉语必然同时传播中国文化。大一时一般都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对中国文化有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已经就业的小刘介绍说, 很多同学把“文化课程”想象得太过狭窄了,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仅了解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比如中医、气功、太极拳、国画、书法甚至中国菜的烹调,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独特部分都应该有所了解, 最好还能对其中之一二项略有专长。这些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精髓的部分在未来的教学和文化交流工作中肯定会大有帮助。目前, 各国人士对海外孔子学院的课程需求已从单一的汉语语言学习扩展到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传统的拼写和发音授课已远远不能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也无法吸引文化背景各异、思维方式不同的各国学习者。对外汉语传播的多元时代已经到来。

有人认为对外汉语就是汉语+外语。比如小敏是班里的尖子生, 几乎把自己当成了外语系的学生, 已经过了英语六级, 正在计划过英语专业八级, 还选修了日语、韩语, 忙得不亦乐乎。大四学生小齐向她提供了不少建议——主动与留学生接触, 开展语言上的互帮互助活动;利用网络上外语初级的免费课程, 进行远程学习。他还提醒小敏学习外语要重视听说等交际能力的培养, 与外语专业的学习还是有区别的。在选择语种上, 可以依据学校的地缘特征或将来从事工作的预期来确定。比如, 山东省的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多选修韩语和日语, 吉林、黑龙江省的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多选修俄语、朝鲜语等。总之, 要清楚的是, 学习外语是为对外汉语教学、汉外交流服务的, 不能本末倒置。

再次, 学习直接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技能课。

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教育技术学等公共课程的同时, 还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案例的自主学习, 为将来的教学工作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以便尽快与国际接轨, 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中加以应用。如学习并运用中文助教等教学软件, 以帮助未来作为汉语教学的教师编写教材和日常备课。最好适当地选修各类公选课。对外汉语教师往往要求具有“杂家”的综合素质, 毕业后从事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小赵建议不妨选择绘画、书法、表演、交际、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便于将来在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义、篇章, 成为“学高为师”的优秀人才。

除了学好专业知识, 还要在实践中加强历练。某国际交流学院的高老师就认为提高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办法就是实践再实践, 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找出差距, 不断地完善自己, 成为高素质、有经验的对外汉语专业教师。毕竟, 教授留学生汉语要遵循独特的二语习得和教育规律, 还要考虑学习者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在异域生活的独特心理感受, 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 所以, 高年级的学生必须通过实习, 在实践中切实提高教学技能。

就业前景:在困境中寻求突破

我国自2004年开始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机构, 并命名为“孔子学院”。截至今年1月, 已有6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10所孔子学院 (包括孔子课堂) 。还有61个国家的200多个机构提出了开办申请。

与此相对照的是, 国内汉语教学人才匮乏。据2007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 2005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近4000万名, 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不足4万名。该报告预测, 到2010年, 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到1亿人, 需要数百万名汉语教师。那么, 这种形势是否就意味着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就业机会呢?

我们首先调查了山东省的一所省属师范院校, 该校在普通高校中设立对外汉语专业较早, 2007年有58名应届毕业生。其中19名继续读研, 5人当了语文老师。至07年9月1日前, 仅10人有了工作。采访中, 该院的副书记一直强调这一届的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十分刻苦, 38门课程的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的有20多人, 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了50人, 有8人成绩在550分以上。很显然, 努力的学习态度、优异的学习成绩, 并没有令他们的就业状况更为乐观。

我们带着困惑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系主任潘文国教授做了交流, 潘先生所在的大学于1 9 8 3年就创办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本科专业, 该校的对外汉语专业实力较为雄厚。潘教授介绍说:本科毕业生基本都读研, 因为学生想要进国际交流中心就要有高学历。华师也有与美国芝加哥地区的汉语教师的交流项目, 只是最后派去的是经过中美两国合作培训的中学英语教师。

香港教育统筹局高级学校发展主管蔡若莲博士, 向我们讲述了香港地区的语文教育情况:香港中文学习的整个模式类似于外语学习。香港每年与大陆有互派教师的交流项目, 派遣教师的数量在07年也增加到70人, 但并没有选择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 而是选择了中小学的语文教师。

以上情况表明,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 对于那些留学生数量较少的内陆省市来说尤其如此。综合起来, 无非是两点:国内招收留学生数量较多的一般是高校, 而高校教师起码要求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二是那些不要求高学历的汉语教师派出或选拔更重视教学经验, 对教师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为看重, 而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弱点和软肋。

综合起来看,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分配去向大致如下:出国任教, 如当志愿者 (截至目前, 国家汉办已向41个国家派出了3400多名志愿者教师。志愿者在国外的生活津贴基本标准为每人每月400-600美元。) 、国家公派教师 (被录取的公派出国教师工资最高每月可达1300美元, 工作地区包括美国、瑞士等70余个国家和地区。) ;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 近几年名牌高校的部分毕业生有进入外交部、商务部、文化部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进入外资企业从事文秘及其他工作;在新闻媒体、出版单位等部门从事新闻采编、翻译、文学创作等工作;或从事其他涉外行业的工作。一些地方院校的大学生也可往新闻、文秘、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方向发展, 依据个人志趣寻求就业。

对外汉语专业有较大的考研、考博的上升空间。传统中文专业、外语专业的相近学科在考研时都可以考虑;直接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关的研究生专业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专业等, 还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 该专业在学习期间即有机会在海外实习一年, 这个专业是为培养能够胜任海外教学工作的实践型专门人才而设的。目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每年均有三十至五十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名额。

2000年前后欲从事对外汉语工作的人可以选择考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可申请中级, 硕士毕业可申请高级证书) , 该考试目前暂停,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正在改革, 新的规定正在酝酿中, 估计不久即将出台, 具体消息请关注国家对外汉语官方网站。

对外汉语 考研 篇8

关键字:声调;偏误;方法

引言

“声调”这一术语,是由赵元任先生提出来的。在《语言问题》中指出:声调是“利用嗓音的高低的音位来辨别字的异同”。而王力先生在《汉语音韵》一书中则认为:声调是“由元音的升降和音长的总和形成的”。(赵元任,《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一期)当然,本文讨论的音调是绝对不包括轻声音节的。

一、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主要声调偏误类型及成因

1.泰语和越南语和汉语相似的地方在于三者都是有声调的语言。通过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遇到的偏误类型可以简单概括为:中平调的声调低,四声调不够简洁、干脆,大多过于冗长。也可以这样说,泰国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出现的偏误有一个基本固定的模式,即:阴平的声调常常发不上去,不够高,如“家”“依”“屋”“间”“微微”“崩塌”等阴平字,发音时的声调都低于汉语的一声调,调值也根本达不到标准的55。除此之外,与汉语不同的还有第三声调,通常来说,泰语的第三声调是降调,而汉语的降调是第四声调,即去声声调,它的发音特点是声调由高突然降到很低,非常短促但是又特别有力。所以泰国留学生在遇到汉语声调的降调发音时,本能地会用母语的第三声调代替,结果就会导致发音时把第四声调过分地往下降,致使音节发音时间拖拉得太长,给人一种“似像非不像”的感觉,造成“洋腔洋调”的发音。

2.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遇到的偏误类型可以简单概括为:第四声声调较高或者有个别的音节发成平声,而汉语的第二声调又太高,起点不够降,上声的时候也没有做到瞬间发音并且有爆破力,在发第三声调的音时,前面的部分音节拖拉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尾音上升的过程就过于短小、简洁,并且同时也造成了上升时间的仓促,还有的甚至在发音时只是往下降低声调而从来不往上上升声调等等诸多问题。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第一声调的效果较好,只是稍微比汉语的第一声调偏低,其他的问题都还不存在。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最大的困难是在汉语的第四声调上,多次反复的教学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3.泰国、越南两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的异同点的比较

(1)相同点:

① 二者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因为母语是声调语言,受母语声调的影响当然也是在所难免。例如泰国留学生和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的过程中,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声调的时候,本能的第一反应会是在脑海中去寻找与母语相似的声调去代替新学习的汉语声调。所以通常来说,母语为声调语言的留学生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声调的时候,并且想用新学习的声调进行交际的时候,大脑中会形成这样的一个反应程序链条:眼睛看到或者耳朵听到新学习或新接触的汉语声调——头脑中本能反应出相对应的母语声调——在头脑中用母语相对应的声调去替换新学习的声调——通过大脑神经的反应最终传递信号给嘴巴或者是肢体表达出来,这样才是完整地进行了一次目的语的输出。

② 都是在学习汉语声调的时候在母语中寻找与汉语声调相似的母语声调去代替汉语声调,都会造成汉语声调的发音偏误以及“洋腔洋调”的怪异现象

③泰语的高平调和越南语的锐声调的相同之处是:二者的声调调值都是45,同时也证明二者的音高强度也应该是类似的,两国留学生可能在这两个声调上形成类似的偏误。

(2)不同点

①泰语有5个声调,按照声调调值得大小,由高到低的分别是:高平调,调值是45,这是调值最大的声调;降调,调值是41;中平调,调值是33;低平调,调值是21;升调,调值是14,这是调值最小的声调;越南语有6个声调,按照声调调值得大小,由高到低的分别是:锐声,调值是45 这是调值最大的声调;平声,调值是44;问声,调值是323;跌声,调值是325;玄声,调值是32;重声,调值是31,这是调值最小的声调。二者除了泰语的高平调和越南语的锐声调的调值相同,都是45之外,其他的声调大多是相差较大。

②二者由于声调数量、声调发音、声调调值都不同,对于越泰两种不同母语背景的留学生来说,用母语声调替代类似汉语声调的母语声调则当然也大不相同。

二、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主要声调偏误类型及成因

1.美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的若干偏误原因

美国学生的母语即英语是非声调语言,根本用不到声调,所以美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的初期,在开始接触汉语声调学习的问题时,他们对汉语的声调表达特别不能适应。因为受了母语音节无声调的负迁移影响,美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往往会忽略汉语音节的声调或者以英语中的语调来代替汉语中的声调。但是,与声韵母相比较,汉语的声调在口语中传达的信息量最多。

通常来说,汉语的声调也主要表示为“同音不同词”,例如“liu”,这是一个汉语的拼音,可以写成“留”“刘”“流”“馏”“瘤”等等,仅仅是选择标注第二声调,就可以写出很多的汉字,除此之外还有阴平、上声、去声三个声调,还有这些相同或者是不同声调之间的词语之间的搭配组合等等都是可以拼写出近百甚至是上千个汉字的。当然了,如果再包括汉语独特的“一词多义”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的前身,也就是古代汉语的文言文中的体现最为明显)。例如,朝:①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早晨②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朝庭 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朝见。除了“一词多义”现象,还有汉语的“一词多词性”现象,例如“跑步”既可以充当名词又可以充当动词。

nlc202309020719

2.美国留学生的主要偏误类型

①阴平调发音普遍较低。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声调时,阴平调是比较易学的,但是发音起点比较低,调值明显达不到55的高度。

②阴平与去声分辨不清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屡次要求示范阴平和去声的发音,以便区分。因此笔者觉得学生在听辨阴平和去声时存在一定难度。这两个声调一个是高平调,一个是高降调,按理不是很难区分。通过采用手势教学法,通过动作比划帮助学生感受高平调和高降调的走势。

③阳平是四个声调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声调。在初始阶段,美国留学生发阳平时往往起点太高,导致上升空间受到限制,阳平调升不上去,听上去有点像阴平。在外汉语教学中,上声是比较有争议的一个声调,也是汉语学习者最难掌握的声调。但是据笔者观察,美国学生在发上声时几乎没有什么困难。通常在教授上声的时候并没有可以让学生练习调值为214 的全上,而是告诉他们上声的原调的同时,教给学生211 的半上调值,这样学生会会学得又快又好。

3.美国留学生受母语负迁移影响

对于美国留学生来说,受母语用语调区别词语或者是句子意思的影响,在刚开始接触汉语这种用声调来区别词语或者是句子意思的表达方式时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美国留学生一直习惯于用升调、降调,或者是平调以及升降调或者是降声调来表达除了词汇意义以外的意义,也就是类似于汉语的声调意义一样,英语有属于自己的語调意义。换个角度来说,英语的句子或对话的完整表达需要词汇意义加上语调意义组合起来才能表达完整意思,从而实现交际的目的。当然,英语语调意义的重要性和汉语声调意义的重要性可谓是地位相当,他们都在各自的语言服务范围内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对于一个同样的英文句子,语调不同,意思也就会不同,有时候会相差千里。

不仅如此,英语语调意义的广泛应用也足以需要引起重视,倘若不了解英语的声调意义,就如初学汉语者,并且是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留学生来说就会导致理解上的困难,造成交际上的障碍,严重还会导致留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不愿意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的交际中去,更有甚者会放弃在目的语国家的学习,抵触目的语国家的一切事物,形成持续的恶性循环。对于美国留学生来说,英语语调的学习和汉语声调的学习进行对比来说,他们当然会觉得语调意义在表达完整意思的过程中更容易学习。

三、重视声调教学的原因

如此重视声调的原因在于声调在汉语的交际表达中起着重至关要的作用。声调,从字面意思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简单得出:声,即指声音,在物理角度上是指声带振动并且通过空气进行传播;调,则指调值,是可以有数值上的高低升降的变化、波动的范围。简单来说,声调就是由声音高低升降的不断变化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音高是声调的决定性因素。在本文开始我们就讨论了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在普通话中,“山北”和“陕北”,两个词语只是声调不同,音长和音强也就会有差异,但是最主要的差异在于两个词语表达的意义完全不同。“山北”是指在一座山的北面;“陕北”则是指我国的一种特殊的地理位置,表示的意义可谓是相差甚远,但是二者也有相同的地方就是都表示的是空间上的地理位置。除此之外,即使是像轻声这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声调,代表的形象以及表示的意义也都大相径庭。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东西”(两个音都是第一声调),“东西”(东是第一声调,西是轻声调),前者表示的是东西的地理方位,后者表示的是泛指的综合的物体;通常来说,前者多用应于书面语,表达比较正式,后者多应用于口语,表达相对来说比较宽松一些。

四、在教学实践中应对留学生声调偏误问题的简单方法

1.要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汉语声调,对外汉语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渗透学生要理解汉语声调能够区别意义这个独特的性质,从本质上接受汉语这种声调语言的独特表达,并且要经常给予留学生这样的暗示:正是这种独特的表达手法才记录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持续五千年而屹然不倒的中华文化,我们要能够欣赏汉语语言这种独特的艺术性所散发的魅力。这些需要教师有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精神底蕴,要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影响留学生在内心深处热爱学习汉语。

2.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留学生对于第一声调、第二声调以及第四声调等会出现相对比较多的偏误,通过总结、对比偏误出现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凡是那些音高变化幅度比较大的声调都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会出现比较多的偏误,导致留学生在发音时声调就会忽高忽低,调值忽上忽下,根本找不到基调,最终使得口语表达不清晰,不能用目的语进行成功的交际。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赵元任先生的五度标调图在黑板上或者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在直观上感受到汉语声调的音高变化

3.鼓励学生课下要经常和母语者多交流,要敢于在母语文化场所使用目的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做到多听、多说,然后在语流中慢慢感受声调的变化,逐渐形成对目的语的语感,才能更有利于汉语的学习。尤其是在汉语声调学习的过程中,一味单纯机械地模仿并不会提高汉语学习的水平,相反,能够形成对汉语声调的语感则非常有利于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学习。除此之外,针对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主要是成年人这一特点,他们大多数是具有一定的语音知识储备,而且理性认识比较强,可以进行自我分析,了解自身的学习特点和接受情况,能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发音,然后将自己的发音与标准发音进行对比,从而培养听辨能力。

结语

声调教学在长时期内仍旧会作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需要得到长期的坚持,应该被贯穿于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始终。我们需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进而探讨出针对汉语声调教学的为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继续推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赵元任.《语言教学与研究》[J].1992年第一期

[2] 曹思远.浅析零起点美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若干偏误[J]. 赤峰学院学报,2014年

上一篇:举办小区文化体育活动总结下一篇:缅怀先烈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