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网站(共10篇)
对外汉语网站 篇1
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建立, 汉语国际推广正越来越多地利用了网络这一载体。网站作为承载和传递网络资源的重要平台, 在对外汉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 其落脚点是教育。在教育教学领域, 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扩大了教育教学规模,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 对于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新生事物, 我们要积极参与, 不断完善, 开拓创新。
一教育网站的本质、类型及特点
1. 教育网站的本质
教育网站是指针对特定人群, 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教科研主题、学习素材类事物主题, 完成特定信息的搜索和提供、组织与发布, 或者提供互动学习平台的网站。教育网站具有网站的基本功能, 供学生开展研究性协作学习的平台, 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是以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是资源建设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项目。教育教学网站的本质是以提供教育教学服务为主的网站, 这是教育网站区别于商业网站、政府网站、综合网站、娱乐网站等其他类网站的特征所在。教育网站的建设者可以是教育部门, 也可以是师生个人、企业或其他机构。网站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包括:网上教学服务、教学信息资源服务、教育研究服务、教育管理服务、教育宣传与成果展示服务等。
2. 教育网站的主要类型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网站。这类网站主要介绍部门的结构和职能、提供与教育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时事要闻等信息资源, 面向对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二是教育研究机构的网站。这类网站主要提供最新的教科研动态、专业讨论社区、教育教学资源, 面向对象为教师、教学研究人员、教学管理人员。三是企、校合办或者企、校自办的网站。这类网站主要提供课堂教学同步辅导为主, 面向的对象为家长。四是社会机构自办的教育教学网站。这类网站主要提供专业化加工的主题知识资源, 提供行业知识信息, 面向的对象为各类学习者。五是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其他个人自办的网站。这类网站主要提供教学研究经验、交互学习空间、提供某一特定事物的资源, 面向的对象为学习者、教师、家长等。
3. 教育网站的特点
网站对教育教学起支撑作用。网站是跨越国界的、容量巨大的、实时动态的信息资源库。人们在此获得了新的认知与学习方式的可能性,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 随时随地从网络这个巨大的学习资源库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网络不仅仅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为学习者的认知工具和知识重构工具。教育网站具有适应性强、多向交流、个别化和方便学习记录等优良特性, 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便利性:教育网站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接入设备进行同步或异步的教与学活动。教育网站的便利性决定了教学对象的规模化, 有效地扩大了教育教学规模, 为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完美的教学环境。二是主动性:在网络中,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知识, 不受固定的教学课程安排的限制, 完全采取主动式的学习, 给予学习者更多的主动控制权。三是交互性:教育网站交互的主动性很强, 网络上的交互处于群体状态, 是多向的、多元互动, 是弹性的、有选择性的、相对隐蔽性的交流。借助网络能使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学习者能够更敏捷地交换知识和资源, 针对共同主题进行研究讨论。四是开放性:教育网站是开放的, 提供了自由的教学环境, 所有的参与者可以同时扮演“教”与“学”的角色, 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隶属关系, 提供了平等的沟通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大量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可以实现共享, 变封闭的课堂教学为开放的教学。例如, 丰富的教学内容、一些名师精彩的讲学资料放在网络课堂上就可以供更多的学习者分享。五是信息资源的集散点:围绕各类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来源, 直接指向学习过程、学习内容, 有效地减少了学习者因盲目冲浪而造成的时间浪费。围绕各类事物事件主题组织起来的专题资讯, 通过知识学深度加工, 成为极具价值的知识来源。
二对外汉语教育网站的基本架构设计
对外汉语教育网站的实质就是通过网络汉语教育信息资源的传输和共享来实现远程教学和交流。对外汉语教育网站基于特定的人群, 完成特定信息组织, 并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 将网络环境下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相结合, 构成网站的主体架构。网站教育必须适应当前发展的大趋势, 才能发挥重要作用。
1. 对外汉语教育网站的定位
网站定位就是确定网站的特征、准确定位目标群体、核心概念、核心作用等。对外汉语教育网站是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文化传播事业的相关网站, 其主要受众为国内外汉语教师或从事相关教学工作的人员, 以及以汉语作为目的语的学习者, 其共性是希望通过教育汉语网站了解所需要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国际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对外汉语教育网站的定位源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对象的特殊性, 将培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总体目标。网站定位是网站建设的策略, 网站架构、内容、表现等都围绕这些网站定位展开。
2. 网站的层次结构和链接结构
网站的链接结构是指页面之间相互链接的拓扑结构。它建立在目录结构基础之上, 但可以跨越目录。设计网站的链接结构的目的是为了让浏览者能用最少的链接、最快的定位到感兴趣的页面上。建立网站的链接结构有两种基本方式。第一种为树状链接结构 (一对一) , 类似DOS的目录结构, 首页链接指向一级页面, 一级页面链接指向二级页面。立体结构看起来就像蒲公英。这样的链接结构浏览时, 一级级进入, 一级级退出。优点是条理清晰, 访问者明确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 不会迷路。缺点是浏览效率低, 一个栏目下的子页面到另一个栏目下的子页面, 必须绕经首页。教育网站的逻辑结构应以树形结构为基础, 并根据网站建设的基本思想画出网站的树形逻辑结构图, 确定首页及二级、三级至n级目录之间的逻辑关系。树型结构就是根目录下分成多个频道、或者叫类别、目录等。第二种为星状链接结构 (一对多) 。类似网络服务器的链接, 每个页面相互之间都建立有链接。立体结构像东方明珠电视塔上的钢球。这种链接结构的优点是浏览方便, 随时可以到达自己喜欢的页面。缺点是链接太多, 容易使浏览者迷路, 搞不清自己在什么位置, 看了多少内容。这两种基本结构都只是理想方式, 在实际的网站设计中, 总是将这两种结构混合起来使用。所以, 首页和一级页面之间采用星状链接结构, 一级和二级页面之间采用树状链接结构。网络的框架结构能够动态地提供多屏性能, 将一个屏面划分成多个屏面, 每一屏面具有独立的内容, 可以在框面中对信息滚动浏览, 点击每一条信息, 也可在观赏主屏时链接到相关的子屏面。
3. 网站的架构和栏目板块
网站架构是根据客户需求分析的结果, 准确定位网站目标群体, 设定网站整体架构, 规划、设计网站栏目及其内容, 制定网站开发流程及顺序, 以最大限度地进行高效资源分配与管理的设计。网络是各个特色网站的集合, 是信息相互沟通的大通道。对外汉语教学中, 学生在接受所学习的语音、词语、语法和文化等教学信息时, 通过在网络的超文本、超链接可实现自由跳转、信息连接, 并可对每一个信息点进行联想, 特别适合语言学习的思维过程 (网站架构图见下图) 。
第一, 新闻中心。主要包括教育资讯、热点新闻、考试动态等内容。新闻主页要将重要内容置于屏幕中央或左上侧, 并配以大幅图片和颜色鲜艳的大标题, 非常醒目。其余内容则依循主次原则, 按板块分排在周边, 风格统一, 表现形式主要为新闻图片、动态图片和非动态图片。新闻图片与文字作为新闻内容会经常替换, 动态图片和非动态图片是作为LOGO或板块的压题图片长期地保留在主页上。图片的大小、排列相互错开, 与文字形成一种互相补充的视觉关系。
第二, 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库是为具体的教学服务的, 它的起点和落脚点不应是“大而全”, 而是从小处着手, 逐渐扩展。因此, 以具体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切入点和出发点, 参照已有的规范和标准, 建设适合本学科的特色网络资源库。在教学环节, 从语言到文化、从知识到技能, 学习内容的安排应注重全面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 大力开发音频、视频、广播、游戏、动画等辅助教学手段。此部分内容分为四个子版块, 即在线学习 (在子目录中细分项目。课程内容要契合学习者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 有的学习者是听说读写并进, 有的学习者只希望提高听说能力, 有的学习者只想学习汉字的阅读和书写。因此网站的设计应考虑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名师讲堂;情景汉语课堂 (情景汉语课堂是以视频的方式体现, 配以剧本、语言知识点讲解与说明。语法、会话、文化点、交际背景等的教学也可如此制作。) ;HSK考前辅导 (分为历年真题、模拟试题讲解) 。
第三, 文化集锦。在语言教学中, 把语言体系本身蕴涵的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国俗语义教给学生至关重要, 这样就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信息差, 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交际障碍和语言现象, 更多的是要注意语言教学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差异, 增进彼此的理解。此部分内容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以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方式体现。
第四, 交互社区。交互式学习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 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以网站平台为依托, 提供丰富而生动的学习内容, 促进学习者有效的学习, 并且学习者、教师、网站开发人员之间保持实时的和非实时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 以帮助完善网站的学习功能。这种方式不仅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补充, 还可以作为交流的平台, 强化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这种互动活动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消化别人的观点并整理、组织自己的观点, 有助于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还给学习者提供了动态的信息控制能力和控制学习情景的机会, 非线性的信息组织形式可供学习者随时地调用信息资源, 网络系统允许个体按照自己考虑问题的方式去建构知识。交互性是教育网站的一大重要特色, 汉语学习网站同样具备这个特点。具有有效交互的学习环境能吸引留学生参与学习。根据周平红等人的调查, 网络社区是留学生最希望得到的交互功能, 89.2%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电子邮件、讨论社区, 甚至是在线疑难解答的方式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BBS论坛、Chatroom、留言薄、虚拟社区等形式提供了交流的功能, 学生可以上传资料或发表自己的见解, 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讨论、聊天, 实现有效交互。网上的交流并非局限于课业, 学习者有多方面交流的需求。
第五, 服务中心。为节约时间和便于保存、反复阅读和使用, 可以下载有关学习资料或软件工具, 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第六, 友情链接。是一种网站推广的手段, 其功能是共享双方受众范围, 增加网站访问流量, 提高信息共享度, 提升网站的展现率, 提高网站整体权重。在交换一个友情链接的时候, 需要做的工作是很多的, 需要在很多搜索引擎查询对方的收录数量和反向链接, 需要查询对方网站的PR, 查看对方网站已经有多少的外链。我们可以将性质和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对外汉语教育网站进行整合、加以链接, 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筛选添加。比如链接国家汉办、网络孔子学院、国家对外汉语网等网站。
三结束语
深入了解不同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特点, 充分掌握现代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 深入探究对外汉语教育网站架构与内容, 建设受广大学习者喜爱的网站, 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建设高质量的汉语学习网站对于促进对外汉语教学, 加快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本文从教育网站的本质特点出发, 分析了建设对外汉语教育网站的定位、架构及内容, 以及运用网络技术推广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对外汉语网站,定位,架构,内容
参考文献
[1]苗丽娟、李银铃、孟庆红.交互式学习网站的界面设计研究[J].科教导刊, 2009 (3)
[2]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汉语交际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篇2
关键词:汉语交际文化;中国文化;对外汉语
一.对外汉语中的交际文化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总是会出现一定的偏误,可能是发音的偏误,语法的错误,还有一种就是与交际文化因素密切想关的偏误。有时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不了解我们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交际文化,所以可能出现一些错误。例如:他们可能会说“我有一个妻子”“今天下课以后,我要收拾我们房间,我要把我的衣服放我的衣柜里。”“你叫什么名字吗?”“什么是你的电话号码?”“你请教我”等这样错误的句子,这些句子可能在语法上都没有什么错误,可是在我们中国人正常说话的情况下却不这么说。究其原因,主要是外国留学生不懂得我们中国的交际文化。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者来说,他们由于不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在学习和使用汉语时不能恰当的运用汉语,甚至造成一些误会,所以我们应该要将那些具有中国特殊含义的,在外国人与中国人交流过程中出现沟通障碍的,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作为汉语教学的切入点,把在语言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中国人的习俗、心态、道德观念的文化因素更好的教授给外国学生,使他们更好的学习汉语。
二.对外汉语中文化交际的表达方式
1.自谦尊人的表达方式
自谦尊人的表达方式从中国古代传承下来,也是中国人的文化礼貌。自谦称呼人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点是对自己必须谦虚,有的时候可以贬低自己。的二点是对他人一定要尊敬,有的时候可以抬高他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也是中国人的文化特色。因此,中国人在日常交际时,为了表达对他人的尊敬之情,常常说“见到您是我的荣幸”“久仰您的大名”等等。当客人夸赞中国人时,中国人总会说,“哪里哪里,过奖了”“不敢当”。明明写了一份很好的论文,作者可能在最后一句话中写到“耽误大家的时间了”这样一句贬义的话。有的西方人因为中国人有时候说话过于自谦,明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却不承认,认为他们很虚假,其实他们不懂得这样的说法就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交际文化。所以,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着重向外国留学生讲授这种“自谦尊人”的特有交际文化。这种自谦尊人的表达方式就是表现了中国人有礼貌,注重感情的交流,以情为核心的道德文化。介绍给外国留学生这种中国人特有的交际文化时,要把中国人与西方人在自谦和尊敬他人的道德观念上的差异告诉给学生,这样,就可以消除语言交际中的误会。
2.称谓的表达方式
称谓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我国的称谓文化比较复杂,因此这也是汉语学习者不容易掌握的内容。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另一个难点就是汉语称谓,汉语称谓除了有社交称谓和社亲属谓之分外,面称和背称之分,通称和敬称之分,还有狎昵称呼和亲昵称呼之分等。有些称谓的应用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就非常的不好理解了。例如:我们会在姓氏的前面加上“老”这个语素,“老王”“老李”“老张”,遇到这些情况有的外国人就不懂了,在他们看来,他们也不老呀,也就是40多岁,为什么要叫他们“老~~~~”,这对他们来说很困惑,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外国的学习者们不明白中国所特有的文化。中国人喜欢在人的姓氏前面加上“老”这个语素,是表达一种尊敬的情感。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向外国的学习者们讲授中国特有的称谓交际文化,使他们能够充分的了解汉语的称谓交际文化,在语言交际中能够顺利使用。
3.以委婉词达意的表达方式
崇尚和禁忌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一个民族心里特征、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的一种表现。因此,产生了用委婉词达意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或者是为了礼貌道德,或者是为了避凶就吉,人们不自觉地进行各种避讳。例如人们把“死”这个词,用“走了”“去世”“誓死”“向马克思报道”等词来表达。再如人们不会说直接说某个人是“瘸子”,而是说成“行动不方便”等。许多人把“上厕所”说成“解手”和“方便”等。外国的留学生很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表达方式来表达意思,同时,还可能由于不了解其中的意义而导致很多的误解。因此,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向外国学生介绍这种用委婉语表达的方式,一定要将民族避讳的心理及禁忌的习俗介绍给外国学生,这样就不会造成在语言交际中的误会,有助于外国留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
三.结语
对外汉语的教学是针对外国学生的教学,而汉语交际文化是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是的难点。外国的学习者们很容易由于不理解汉语中的交际文化而在使用汉语时产生偏误。所以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讲一些具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在当今社会上普遍使用的交际文化,从而生留学生们能够准确的理解汉语交际中的文化,使他们不再对中国人为什么这样称呼人,为什么喜欢自谦尊人等产生误解。只有这样外国的学习者们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汉语,才能够更好的运用汉语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先亮.交际文化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3]余云龙. 中国传统交际礼仪[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4]关世杰.跨文化交际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胡文中.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
汉语流行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篇3
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 反映了某个地域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 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并且具有时限性和一定的流行周期, 过了这段周期流行语很有可能将不再流行。每个时期的流行语都能反映那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特点。最近几年中, 流行语无论在产生的数量上还是传播的速度上, 都是前所未有的。流行语以词和短语的表现形式为主, 也有一部分以固定格式的形式存在, 它是发展演变过程最短, 变化更新最快的词语。而与之前所出现的流行语相比, 在特点和形成原因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现代汉语语汇的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汉语流行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国内的语言学研究对汉语流行语相当的重视。客观来看, 对于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国内语文教育, 我们的确只需要对汉语流行语给予必要的引导和规范。毕竟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而言, 时刻都感受甚至参与着汉语流行语的变迁。
但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外国学习者, 汉语流行语就成为学习过程中不折不扣的“熟悉的陌生人”。面对近年来掀起的“汉语热”, 更多外国友人不仅想学习传承五千年文明的汉语, 更希望了解当代中国语言的全貌, 以尽快地融入中国人的交际群体。因而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对外汉语教学尤其在口语教学中, 如果以培养汉语实际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 就必须关注流行语这一具有“俚语性质”的语言现象, 并给与其应有的教学地位。
流行语教学对对外汉语教学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一是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的指导和参考价值。汉语流行语具有动态性, 缺乏语言中基本词汇所要求的稳固性, 往往被很多研究者忽视。而流行语对丰富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以及对对外汉语词汇大纲的调整、修订均有很大参考价值和现实的教学意义。其二是有助于刺激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并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汉语的交际群体。流行语的学习有助于留学生熟悉中国社会的语言和文化变化, 使他们尽快融入中国当下的汉语实际交际当中。与此同时, 汉语流行语自身的流行性、超常的表达效果必然会刺激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轻松、有趣的口语环境中学习并获得汉语的交际能力。
三、汉语流行语教学的课堂实施建议
1.教学的灵活性。这是口语教学的首要原则。在实用性的基础上, 应选择当下被社会成员广泛使用甚至已进入日常基本语汇, 但字典词典未进行收录或未对其意义新解进行准确收录的流行语汇。追求时效性也是实际教学中应当被注意的,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是在教学实践发生的当下或几个月、一年等作为时间尺度进行搜索, 时间跨度不应过长。
2.教学的针对性。汉语流行语数量繁多, 但并非杂乱无章, 教学中可按不同需要, 从不同的角度将其总结归类, 这样既有利于讲授, 又便于汉语学习者有规律地学习。对于以从事某种特定行业为目的的汉语学习者应优先介绍与该行业相关的流行语或行业名词的流行新解;对于以日常生活口语交际为主要学习目的的汉语学习者应优先介绍当地的流行语, 甚至适当适时地引入当地流行的方言。
教学中, 既可作单一分类, 也可以将几种分类方法综合起来从而提高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 很多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汉语学习中, 除了校园外, 接触最多的交流人群是当地人, 他们很有可能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方言。对于这种类似“浸润式”的方言接触, 我们不妨积极对待, 如在口语课堂可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适时地引入一些方言常用词汇或者短语的教学, 每个方言词汇或短语都应给出对应的普通话表达, 这样增加了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趣味性, 也加强了学习的实用性。
3.教学的整体性。为了增强汉语流行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教学中应注意对流行语的汉语应用范围及效果的讲解和辨析, 使学生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流行语的意义及作用。
流行语也存在一定的使用范围, 如校园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等, 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进行汉语流行语教学时如果不讲清具体流行语汇的应用范围可能导致语义的歧义或交际的障碍,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掌握好范围的应用。
此外, 汉语流行语丰富的感情色彩也应在汉语流行语教学中加以重视。语汇使用效果是调侃、讽刺、自嘲或其他某种情绪, 都应加以适当说明。
对外汉语网站 篇4
【关键词】短期培训 对外汉语 汉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72-02
汉字作为汉语的载体,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面临的最尴尬问题也是汉字教学,为何这样说?因为很多汉语学习者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尤其是非目的语环境下的短期汉语速成班。这些学习者能快速提高汉语听说能力,而读写能力有的甚至停留在文盲状态,不会识字不会写字,这在其他第二语言的教学中非常罕见。
一直以来,汉字教学被认为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最显著特点,也是最大的难点。原因笔者认为有三:首先,汉字的构字元素为语素,不同于拼音文字的音素。汉字的语素由笔画构成,主要功能为表意,读音只能靠记忆一般不依附于偏旁或意符。尽管汉字中有一类特殊的形声字中,声符有一定表音功能,但汉语几千年来语音的发展以致如今声旁表音功能已经弱化,一般只表示相近读音,很少有形声字与声符发音完全一致的。其次,汉字的语素数量众多并可以组合,不同于拼音文字的十几个至多几十个音素的单一排列,因此汉字形态千万,对于没有入门的学生而言要识记如此大量的汉字是非常痛苦的。最后,教师的教法单一以及传统对外汉语教学观念对汉字教学的不重视,也使其一直滞后于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的教学。语言的各要素教学上不同步与教法单一枯燥,必然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会有所偏好,对汉字的学习采取回避态度。
汉字应当如何来教?语言学家及对外汉语教师们曾尝试过数次。传统的汉字教学方式认为应“先语后文”,也就是说先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能力,再进行读写的教学,把汉语的听、说、读、写按照先后顺序进行而不是齐头并进。这样的结果是,学习者能发现自己的汉语听说能力有很快进步而汉字却迟迟原地踏步,到后来学生甚至不愿意再学写汉字,尤其是短期培训中学习目标主要是能用汉语交际的外国学习者而言,认为只管学好听说能力对于日常交际而言已经足够,无需再耗费大量时间识记,且不能很快看到学习效果与价值。因此,“先语后文”的教学方法是不合适的,也是被否定了的。而“语文先分头再并进”才应当是汉字教学的合理方式,即听说读写在初级阶段要分两条线同时进行。为什么不能“语文一体”或“随文识字”呢?原因很简单,如采用这样的教学理念进行汉字教学,那么读写教学就只能是一门附属课程,依附于听说课,没有自主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思路,识字练字也充满随意性,不成系统。如以这样的方式来教授汉字,学生对于汉字的特点和形体结构规律就不会有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学习成效必定不高。
笔者以为,对于以短期汉语言培训(一学年)为目的外国学习者,汉字课程设置可以如此:在初级阶段(第一学期),以单独设立汉字读写课与使用汉字读写教材为主要教学手段,把学生领进门,对汉字有系统全面的认识且对汉字有兴趣,即听说课与读写课为平行课程;在中级阶段(第二学期),汉字教学可以与词汇语法教学实现部分融合,即口语课在前,读写课在后,此处的先后只是每周课时安排的相对先后,这样既能在各自体系下独立教学,又能有所配合。尤其是采用自编教材的高校,在中级阶段的听说教材、综合教材和读写教材编写上,可将三者内容适当融合,从而更好的巩固教学效果,让学生感觉汉语语言体系并非死板地分家。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对外汉语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笔者拟介绍几类汉字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1.按象形分类
外国学生首次接触汉字时,对汉字的第一印象多是汉字笔画多、结构复杂、无规律可循、每个字都完全不一样、难学难记难写,因而多数人会对汉字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汉字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引起学习者对汉字的兴趣,只有产生了兴趣,学习者才会主动探索学习,教学才会轻松而不是强加给的任务。对于短期汉语集中培训的留学生来说,汉字学习更应注重兴趣的引导,笔者以为,若把汉字的字画同源特点展现出来,即首先让学生认识象形字,这样学生能更直观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相对于直接生硬的练字认字,对于画画这一任务,应该轻松有趣多了。
甲骨文,即早期的象形汉字,其展示了汉字最初的结构形态及所表达的意义。学生在了解汉字演变历程及部分简单象形字之后,会缓解之前对学习汉字的抵触情绪。教师在教授了一些简单的象形字之后,如“人”、“日”等,可以写出一些同为象形字的生字,如“大”、“天”、“目”等,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或想象来猜测,并说出自己的答案。教师此时应耐心听完所有愿意主动回答的学生的推测理由,并鼓励不主动开口的学生也进行想象尝试。最后教师要慢慢引导出正确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大家答案是什么,并再列举一些字形相近的字,再让学生进行尝试。这样,学生对于此类字形的来源及意义就有很深刻的印象,也会有猜出字形类似的生字含义的成就感。
2.按形声分类
不同于象形类汉字只表意,形声字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音、形、义一体汉字,尽管汉字在数千年的发展变化中,语音有所变化,字形也有改变,此时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或许已与造字之初有很大差异。但是,教师若能归纳总结出一般形声字的常见声旁与形旁,对外国学生熟记形声字及猜测陌生形声字含义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形声字字的学习可以说既轻松又痛苦,轻松在于形声字可以依据声符(也称音符)来记音,因为声符相近的汉字多为同一音节,因此汉字中有大量的同音字,如“交、较、胶、郊、绞、姣、跤、蛟、皎……”。但这也同样是学习者的难题,因为大量的同音形似字,对于中级水平以前的学习者来说,记忆量大,容易产生混淆,往往不知道用哪个。因此,笔者建议,在进行以形声来分类的汉字教学上,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记住声符的发音从而记住相应形似字的发音,对应的意义则不能依据此来记忆,而是要依靠偏旁来记忆。而对于形声字的形旁,将在下文第三类的偏旁中讲述。
3.按偏旁分类
上文第二点依据形声分类中讲到,声符表音可识记形似字的读音,而形旁则类似于偏旁,若能记住相应偏旁的含义,则能记住相应汉字的部分或关联含义。汉字的偏旁可作为笔画与其他笔画组合成字,也可以单独成字,但单独成字时要让学生习惯其对应的独字变体。例如“氵”、“扌”、“刂”、“艹”、“木”、“钅”,对应的独体字应是“水”、“手”、“刀”、“草”、“木”、“金”。对于这些偏旁对应的独体字教学上,可以结合象形字的教学,学生在掌握了字源及其含义之后,非常有利于同类偏旁其他汉字意义的识记,不失为记忆汉字的一种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另外,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大部分学习者还存在这样的苦恼,即某些汉字看起来相似,但其实一个多一横一个少一横,一个笔画长一个笔画短,很多汉字都有这些细微的差别。如“找”和“我”,又如“土”和“士”,“人”和“入”等。这些字单独写还相对好一些,若是作为偏旁构成另外的汉字,学生往往就会产生混淆,写错别字或者用错字。例如“幸”和“辛”,这两个汉字的区别不仅是多一个“土”,还要注意少一个“丶”,学生在记忆的时候,可能因为粗心,忽略掉“丶”,而把“幸”写成“土”与“辛”的上下结构,这就是错别字了。因此教师因告诉学生此类汉字的识记,在记忆时可以拆分这些字为几部分,但要注意这些部分可能并不完整。
4.按结构分类
除了讲授常见偏旁部首的基本含义之外,对外汉语教师还应重视汉字的结构教学。很多学习者认为,汉字只要写全了所有偏旁部首就是正确的,这种观念应该及时予以纠正。因为一旦学习者对汉字书写有这样的印象,那么很容易将上下结构写成左右结构,或者将左右上下结构写为左右结构,更有甚者将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汉字完全颠倒,汉字没有了美感不说,还完全成了错别字。
汉字的字形在外观上是方块结构,可以有上下、上中下、左右、左中右、包围、半包围、独体、品字等单一组合或复合组合式。例如“早”、“花”为上下结构,“意”、“裹”为上中下结构,“喝”、“把”为左右结构,“衍”、“街”为左中右结构,“国”、“园”为全包围结构,“庆”、“句”为半包围结构,这些为单一的结构,还有左右上下式结构如“满”、“稔”等符合结构。因此,汉字的结构也要作为汉字教学的一项重要分类引起重视。
尽管汉字的教学方法很多,但见效却不如听说课来得快。作为教师,应当告诉学生耐心坚持学习,一旦入门发现了汉字的学习规律也不能得意。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任何知识都会遵循遗忘曲线的规律。因此,即便课程设置合理,也用上了好的教学方法和识记方法,教师也要向学生反复强调,最好的学习方式还是多写多练。如不经常复习,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竹篮打水,其结果只能是一场空。
参考文献:
[1]李纯.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模式研究现状分析[J].文教资料,2008(36):210-211
[2]章华.浅谈对外汉语汉字教学[J].文学界:理论版,2012(11):352-353
[3]康其蓉.浅谈汉字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S3)
[4]刘建平,楚金金.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方法之探讨[J].考试周刊,2011(49):44-46
作者简介:
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教学探索 篇5
一理论教学探索
“教学活动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从根本上来说,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的授课教师更应认清培养任务,对授课方式做出新的探索。
1借助多媒体设备高效教学
现代汉语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如果课堂上单凭教师的口头讲授,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多种效果融合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因此,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达到更为良好的课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语音”这一章讲授语音的属性时,我们需要学生了解,由于其发音器官状况的不同或发音方法的改变,人在发音时会形成不同的音色。因此有的人音色粗重,有的人音色尖细;有的人音色沙哑,有的人音色清脆。这部分知识并不难,但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效果势必不好。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音频媒介,向学生播放他们熟悉且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语音特色的广告,比如“七匹狼”男装的广告是“与狼共舞,尽显英雄本色”,粗重的男音透出一种稳健的风格,非常适合男装类产品的品牌表现;而“强生”婴儿产品的广告词“从第一次到每一次”细柔的女声流露出浓浓的母爱与温存,是非常适合母婴用品的语音音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不同音色的声音在实际言语交际中的运用,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
再比如,“文字”这一章的知识在现代汉语课程体系中是重在了解、鉴赏的内容。我们在讲“汉字的形体演变”的时候,如果只是向学生讲述“甲金篆隶草楷行”,哪一个时期产生了哪种字体,各种字体有哪些特点,课堂气氛往往会死板、沉闷。但如果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或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可以把以往静态的课堂教学形式动态化,把抽象的教材形象化,使学生的多种感知器官共同参与认识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2选取适切有趣语例生动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现代汉语课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选取有趣的、贴近生活的语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共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语法时,我们常说“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而这“结构规则”到底是指什么呢?这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我们可以选取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进行讲解。“语音”、“词汇”和“语法”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下象棋一样,如果光有棋盘、棋子,还是不能游戏,还需要有对弈双方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在这里,语言和词汇就像是象棋中的棋盘、棋子,而语法就相当于游戏规则。听到这里,学生都会对这部分的内容产生很直观的印象。
3注重与其它语言学科之间的联系
现代汉语是一门基础的、工具性学科,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步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语言学类课程。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学科关系异常紧密。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绪论》中说:“在语言学各个部门中,汉语史首先要和现代汉语取得密切联系。因为汉语史主要是建立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的基础上的。”
例如,古今汉语都有名词作状语的情况。现代汉语能充当状语的名词,一般是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如:今天我休息。咱们北京见。但在古汉语里,除了表示时、地的名词可以作状语外,普通名词也经常直接作状语。如: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马中锡《中山狼传》)
通过古今汉语的对比,不但有助于学生对现代汉语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从历时的角度使学生认识到汉语的发展演变。
其次,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应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积淀,这就要求现代汉语教师在讲课中也应有意识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授“汉字起源”的学说时,其中一个重要的学术观点就是“结绳说”,认为汉字是在先民结绳记事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师可以从这个知识点引发开去,向学生介绍“结”这个文化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知道,从原始社会至今,“结”一直作为一个文化意象深深存在于中国人心中。在汉语中,许多具有向心性聚合的要事几乎都用“结”字作喻,如结义、结拜、结盟、团结等等;“结”是事物的开始,有始就有终,于是便有了“结果”、“结局”、“结束”;在古典文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多彩,“结”就有多么千变万化,像“同心结”、“结发夫妻”等等,都是从“结”中引申出来的。
这样的引申不但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有助于学生相关知识的积累,为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践教学探索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其整个专业培养目标中占据着很大比重。但由于学时安排、教师精力以及学校硬件等条件的影响,许多学校都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
1结合讲授知识设置实践环节
教师可以定期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展与本课程相关的活动,如语言规范化知识竞赛、社会用字用语调查、地方方言调查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授“绪论”部分方言知识的时候,由于大学班级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遍布于各个方言区,因此授课教师可以把实践环节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结合书本及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分析自己的家乡话在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方面与普通话的差异,并把思考所得的结论与其他同学交流,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解“词汇”一章“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校园流行新词的使用情况,阐述词汇的发展变化。通过分小组调查、提交调查报告的方式,得出学习结论。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把现代汉语课从单一、枯燥、抽象中解脱出来,把学生从被动听讲拉到主动参与中来,从而使现代汉语课更丰富、更鲜活、更具体,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听课状态,使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
2结合本科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展示,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综合考查。
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可以将讲授知识与指导论文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不但可以为毕业论文的写作积累素材,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布置调查报告及小论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感兴趣的语言现象,考察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尝试用相关的语言理论进行解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认真点拨,有针对性地布置阅读书目,指导学生形成书面材料。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随着语言知识学习的深入,不断深化完善自己的论文,为今后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合本专业实习
一直以来,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实习都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一些内陆城市,留学生数量有限。如何解决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一直是本专业教师不断努力解决的难题。而像英、美等接收留学生较多的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
为了促进留学生尽快融入当地社会,英、美等国会让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学生都“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和学习。笔者认为,若本学校有在读的外国留学生,可以将他们带入本科生的现代汉语课堂,让留学生与本土学生一同学习、交流,促进不同文化的交融,加强互相之间的了解和联系。在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的同时,更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习机会。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应紧密结合对外汉语专业特色,在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开拓创新。教师在课堂上应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选取鲜活的语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改进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7.
[2]程伟民.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2).
[3]汪国胜.关于现代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1).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拼音的作用 篇6
关键词:汉语拼音,语音教学,汉字教学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提高, 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使得汉语倍受关注成为一门十分热门的语言, 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汉语热。这就要求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从而有能力承担世界与中国交流以及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
汉语是一门十分特殊的语言, 一方面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与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的谱系关系都较远。另一方面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方面有它的特点, 对于学习者是完全陌生的书写符号系统。尤其是其中特殊的文字系统———汉字。汉语是语素文字, 语音和汉字并不是相应的。另外汉字结构复杂难书写, 更增加了学习汉语的难度。针对这一情况, 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创建的初期就重视把汉语拼音引入教学和学习中。并且随着汉语拼音及其正词法的不断完善, 不断调整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和学习中的运用。
一、《汉语拼音方案》
语言学家们一直都在寻找给汉字注音的方法, 从汉代的“直音”、“读若”法, 到了汉末的“反切”法以及后来的“拉丁字母注音”和“注音字母”, 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958年2月11日, 《汉语拼音方案》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并正式公布, 终于解决了几千年来给汉字注音的难题。
《汉语拼音方案》具有口语化、音素化以及拉丁化的三个特点。“口语化”是指汉语拼音所拼写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音素化”, 是指汉语拼音按照音素来拼写音节。《汉语拼音方案》是第一个比较准确地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表达和拼写汉语语音的记音体系。“拉丁化”, 是指汉语拼音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汉语拼音方案》顺应了国际语言拉丁化的潮流, 使汉语拼音不但便于在国内使用, 也便于国际交流。《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 在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学习汉字、普通话和人名地名拼写法标准化。此外, 汉语拼音在中文信息处理功能、序列索引技术和图书检索技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拼音
为了帮助外国学生认读汉字、练习发音和说话, 必须借助一定的注音符号。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创建的初期就重视把汉语拼音引入教学和学习中。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作用。
1、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汉语拼音方案》贯穿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等各项训练中, 是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对于汉语拼音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语音教学
《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但方案本身概括了汉语普通话的全部语音现象, 而且体现了汉语语音的结构特点。拉丁字母对大多数外国留学生来说是十分熟悉的, 也很容易掌握拼写规则, 为汉语语音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留学生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这样也就掌握了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基本内容, 为后面词汇、语法和汉字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有利于听力口语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听说和读写是一对很突出的矛盾。这种矛盾归根结底是汉语本身的特点引起的, 即汉语的语音和汉字不是相应的, 另外汉字难认、难写、难记更加剧了这个矛盾。汉字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汉字的难学, 留学生学习起汉字来势必要花费很多时间, 这样一定会影响听说。由于《汉语拼音方案》很容易掌握, 对初学者借助汉语拼音进行口语教学, 允许少出甚至不出现汉字, 把主要精力用在听说训练上。这样, 就可以大大加快口语教学的进度, 以满足学生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的需要。
(3) 有利于汉字教学
虽然汉字难认、难写、难记, 汉字教学仍然要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 一开始应当教一些语法简单的、常用的短句会话。但是这些简单的句子写下来往往要用一些复杂的汉字。《汉语拼音方案》的引进就可以用拼音和汉字互补的形式来编写教材。可以利用汉语拼音教句子, 但先不教比较复杂的汉字字的写法。应先教汉字的基本笔画, 然后再到“一、二、三、十、八、人、个”等等这样一些最简单的汉字。复杂的汉字等到有一定基础了再学, 这样不仅学生写起来就不会感到困难, 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
(4) 有利于词汇和语法教学
运用汉语拼音首先从语音入手, 在熟练掌握汉语语音的基础上进行汉语的词汇、语法教学, 就十分便利了。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词”这个基本词汇和语法单位, 另外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更容易地分析出词与词之间的各种语法关系。
总之, 外国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时, 汉语拼音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汉语拼音, 已经被世界各国的汉语教学界所普遍接受, 成为了势不可挡的世界潮流。
2、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负面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占重要地位的并不仅仅只是语音, 汉字、语法、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同样占重要地位。汉语拼音在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语音带来极大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作用。
(1) 不利于汉字的学习和推广
与汉字的难相对的是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突出贡献。汉语拼音使汉语走向了国际, 今天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一律采用汉语拼音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公司和商标的名字, 甚至拼写某些中国历史与文化概念, 如“Taijiquan” (太极拳) 、“Wushu” (武术) 、“Jiaozi” (饺子) 等等。尤其是这短短20年中, 全球开始学习汉语的成千上万的年轻人, 都毫无例外地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汉语拼音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与桥梁。而汉字由于较难则被放在一个忽视的地位。
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 差不多都经历了一个先语音后文字的阶段。汉语拼音从一开始就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学生可以借助它来学习生词或用它来写作业。有调查发现大多数外国留学生对《汉语拼音方案》都掌握得很快, 十天左右的语音阶段结束以后, 不但能基本掌握汉语的发音, 而且能较为熟练地进行拼写, 可以用汉语拼音做练习、记笔记。但是要注意的是,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拼音只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中的辅助工具, 汉语拼音并不是记录汉语语音的文字, 汉语的文字是汉字。在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 为了满足提高他们日常口语的需要, 并不要求他们会写汉字。到后来慢慢学习书写汉字, 一方面汉字本身的特点和语音不相应, 也难认、难写、难记;另一方面留学生更倾向于好学好用的汉语拼音, 同时也发现不会写汉字用拼音同样能够实现交流。因此, 洋文盲的产生也就见怪不怪了, 汉字就被忽视了。
可以看出, 把汉语拼音引入对外汉语教学中, 由于汉语拼音采用的是拉丁字母和译音文字存在很大的相似性, 使得汉语拼音大受外国留学生的欢迎, 而记录汉语语音的汉字放到了一个被忽视的地位。所以, 在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 为了解决听说和读写的矛盾, 不仅仅只是重视汉语拼音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关注其对汉字的排挤, 使汉字放在了被忽视的地位,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 不利于汉语语音的准确发音
《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拉丁字母对大多数外国留学生来说是十分熟悉的, 为汉语语音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 近似的事物也往往也容易造成混淆。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角度来看, 方案中某些设计和规定, 存在一些不太合用的地方。这是因为方案设计考虑的主要是以汉语作为母语的中国人使用的情况, 而不是考虑外国留学生的使用情况。利用《汉语拼音方案》教汉语语音, 多少会受到学生母语拉丁字母读音的干扰。比如, 用表示清、浊对立的符号来记录汉语的送气、不送气音, 这容易使英语国家的学生在拼读音节时将浊音与汉语的不送气音b、d、g等同起来。这实际上是不利于外国学生学习的。
三、结语
总之, 为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为了将汉语推广到世界各地, 必须要将汉语拼音和对外汉语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一方面发挥汉语拼音在语音、听力口语、汉字以及词汇和语法上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要弥补汉语拼音在汉字和语音教学上存在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2007
[2]柯彼德.汉语拼音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运用[J].北京:世界汉语教学, 2003, (3)
[3]吕必松.《汉语拼音方案》在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语文建设, 1983, (3)
[4]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曲阜:现代语文 (语文研究版) , 2006, (11)
[5]刘涛.汉语洋文盲与汉语拼音的教学和应用[J].曲阜:现代语文 (语文研究版) , 2005, (1)
[6]石佩雯.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J]..北京:语文建设, 1983, (12)
[7]杨甲荣.《汉语拼音方案》在对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北京:语文建设, 1983, (9)
对外汉语网站 篇7
1.1 韩国学生学习汉语声调的掌握
语言的声调是一个没有确切定义的概念。汉语的美感在于阴阳顿挫的语调, 很多时候, 语调可以表达出语言的一种情感, 所以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 语调的韵律也是一件值学生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时, 汉语的声调是比较难掌握的一个环节, 出现这种错误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汉语普通话中7个辅音是韩国语言中不存在的, 当一些需要辅音发出时, 韩国学生往往不能发出标准的音阶。所以, 要锻炼韩国学生的气流摩擦发音, 强制训练以后, 发出韩国语言中没有的辅音音阶。
韩语的元音和汉语的元音发音方法不同, 针对这种情况, 建议韩国留学生除了要模仿正确的发音口以外, 还可以指定一个朗读的计划, 通过朗读掌握发出汉语声调的技巧, 并且不断的复习, 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循环。
1.2 学习对外汉语的过程中, 在对韩汉语中注重文化的渗透和词汇的运用
随着文化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学科的发展, 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韩国学生的汉语学习的过程中, 要意识到文化对于学习汉语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学习一门国家的语言, 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 这样才可以真正感受到汉语的沉淀过程。同时要注意在对韩国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介绍时应避开容易引起不快的地方, 尤其是涉及传统节日和古代战争方面要格外注意, 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
汉语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词汇的运用。由于中韩语言文化中存在语法的差异, 因此, 在语句中对于词汇的正确导入, 是韩国留学生比较大的一个挑战。因此, 韩国留学生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化语汇置换问题, 需要沟通不同的社会、历史和道德意识, 需要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掌握了词汇的正确导入, 可以让韩国留学生更好的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1.3 掌握成语提高汉语学习能力
根据目前的情况看, 大部分韩国留学生不太善于运用成语进行交流, 这是对文化知识欠缺的一种表现。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 所以, 学习成语对于留学生而言, 是提高汉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 由于对文化知识不了解, 留学生容易将成语中所认识的词的意思误解为整个成语意义, 以偏概全。所以, 在成语的学习中最好将成语融入情境之中, 以成语故事的形式来教授, 这样既融入了中国的古代文化同时又使课堂生动, 让学生以故事的形式牢记成语的意思。
2 对外汉语学习的前景展望
2.1 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
众所周知, 留学生在汉语水平达到了一定阶段之后, 兴奋点会转向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内容。所以, 对外汉语的发展方向将会注重于对外教师的文化素质培养, 在文化课上也会增加中国传统艺术和礼仪的更多内容, 如剪纸、书法古代的婚礼, 冠礼等, 让留学生全方面的了解中国的文化。
2.2 对外汉语的学习研究将推陈出新
传统的对外汉语学习更多的是注重学的部分, 新的对外汉语学习理念是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学习对外汉语的整体规律。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学习目的。由于更多学习者的加入, 提高了对外汉语的学习地位, 因此, 将会有越来越多关于留学生学习对外汉语的研究新作面世, 这将给学习对外汉语的学习者们一次新的思想注入, 同时也可以满足对外汉语学习者们更多的需求。
2.3 科技化的普及将提高对外汉语学习的新景象
网络化的普及, 让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重视科技化的教学方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视、听材料进入对外汉语教学领域, 仅仅是利用电视机、收录机的效能开展教学。近年来, 计算机辅助汉语教学迅速发展, 也仅限于以常见情景;常用句型为线索, 配以常用语词和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教学, 还不能充分发挥这类设备为语言教学所能提供的多方面的可能性, 如综合性、直观性、可选择性等, 开辟教学的新路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为对外汉语教学带来新的希望。比如一些手写输入技术, 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都将为对外汉语学习开辟新的教学途径。目前正在研制新一代的教学教材, 在教材中, 将会融入这些先进的技术促进科学研究, 为汉语学习者和对外汉语教师带来更多的便利。
综上所述, 对于韩国学生的汉语学习的现状, 应该注重语言的声调以及语法的良好运用, 多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是提高汉语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面对对外汉语的发展前景, 要以提高对外汉语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为学习目的, 共同为对外汉语的发展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对外汉语网站 篇8
一、汉外词汇对比
比如探讨汉外词汇的民族性差异时, 称谓词的用法就有很大差别。汉语词汇中关于亲属称谓十分丰富, 如哥哥的妻子称“嫂”, 弟弟的妻称“婶”, 英语中一个“sister”就代替了。汉语中“伯伯、叔叔、舅舅”等, 英语中就用一个词“uncle”表示, 而“aunt”则代替所有的第二代女性长辈, 而不分所谓的“婶娘、姨、姑”等。在进行汉语教学时, 就应列出一个详细的亲属关系框架图进行具体说明。
汉语词汇有以下一些特点:①汉语词汇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 单独使用时就是词, 不单独使用时就是构词成分。如:“学”和“习”既是两个语素, 又是两个词, 二者合起来又是一个词。②汉语中有一大批外来词, 如“咖啡”、“沙发”、“阿斯匹灵”。我们把外来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借词, 如“咖啡”;另一类是译词, 如“科学”、“电话”等。在其他语言中也有外来词, 但一般总是借词占大多数, 而汉语的外来词则是译词占大多数。③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趋势:单音节词常常扩充为双音节, 多音节词语往往被压缩成双音节, 如:月—月亮, 窗—窗户, 高级中学—高中, 对外贸易—外贸等。④汉语中有大量四字成语, 如“前车之鉴”、“未雨绸缪”等, 都有其典故和出处, 用法和搭配固定, 是不能随便拆开使用的。
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 不能简单直观的去教学生词汇, 而应该让学生首先了解汉语词汇的构词规则和特点, 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汉外语法对比
汉语语法缺乏形态变化, 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和词类标志, 所以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分析型语言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1) 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英语的形态变化丰富, 形态变化是印欧语言中一种重要的语法形式, 它有词形变化和词类标志, 如:英语形容词 (adj.) 加上ly后缀变为副词 (adv.) quick+ly→quickly, clever+ly→cleverly除此以外, 通过不同的形态变化还可以表达时态、数、人称、格等语法意义。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 所以无法用构形形态来展现句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故语序和虚词就显得尤为重要。语序排列的不同和虚词使用的不同是表达不同语法关系和意义的主要手段。如“着”的用法, 根据形势和意义的不同, “着”有不同的含义。“看着”表正在进行的意义, “着”是时态助词;“墙上挂着一幅画”表一种状态, “着”是状态助词。
汉语的语序较固定, 而词序相对灵活。如:“前门”和“门前”, “上边”和“边上”, 又如“经济计划”不同于“计划经济”, “方便群众”不同于“群众方便”。
(2) 汉语中大多数实词可以作多种句子成分
这其实就是说汉语中词的多功能性, 即汉语语法中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关系比较复杂, 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英语里什么词类作什么句子成分的对应关系是很明确的, 如:名词——主语、宾语, 动词——谓语, 形容词——定语、表语, 副词——状语。而在汉语里, 某一类词常可以充当几种句子成分, 如:a、他们正在工作。 (谓语中心语) b、工作是一种乐趣。 (主语) c、路旁有很多工作的人。 (定语)
另一方面, 一种句子成分在汉语里可以由多种词类的词充当, 如:a、天气暖和了。 (名词做主语) b、追求进步是一件好事儿。 (动词性短语做主语) c、漂亮不是一种罪过。 (形容词做主语) 这些特点往往会让外国学生在学习时感觉非常困难, 在教学时必须大量的举例和模仿, 让学生慢慢领会。
(3) 汉语中词、短语和句子的构造原则具有一致性
在汉语各级语法单位的构成中, 无论是语素组成词, 词组成短语, 或者词、短语组成句子, 基本的构造方式都是相同的, 有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等五种方式。如:词“改革”, 短语“治理整顿”, 句子“改革开放了。”都是联合结构的构造方式。
汉语语法中这种特点, 即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 使我们能较容易地掌握各级语法单位的结构类型, 也能够让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法时觉得有规律可循。
(4) 汉语有比较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
汉语里的量词数量大, 它们分别是名量词和动量词, 这也是汉语相对于英语的特点。名量词分为①度量衡;②集合量词, 如:一棵、一束、一把;③习用量词, 这是汉语仅有的, 如几头牛、几匹马、一线希望、一汪秋水等, 这些一定要让外国学生熟悉。
语气词丰富也是汉语语法的一个特点。汉语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都有各自的语气词。同样的语气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义也不同, 如:你是小王吧? (表猜测) 你是小王吧! (表肯定)
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 要反复进行演示和举例, 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区别和含义。
三、语言教学要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
语音、词汇和语法不是汉语教学的全部, 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汉语词汇和语法的特点和中国文化是分不开的, 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将词汇语法的讲解和中国文化的介绍相融合, 必须打破外国学生对其母语的定势思维, 只有接受了中国的文化, 才能真正去理解中国的语言。
参考文献
[1]《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
对外汉语研究主题分析 篇9
关键词:对外汉语 主题分析 共词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热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对外汉语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为了能更科学地了解对外汉语在近十年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本文以在线文献为实例,通过计量、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来展开此项研究。作为了解一个领域研究现状的一种重要途径,文献统计分析对于把握学科研究结构和发展趋势的作用不容小觑。
一、数据采集
中国知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汇集各种学术资源的网络平台,提供CNKI源数据库、外文类、工业类、农业类、医药卫生类、经济类和教育类多种数据库。其中综合性数据库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文论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则具有代表性、前沿性、权威性,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国内在对外汉语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
本文以中国知网中的核心期刊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在中国知网中通过全文高级搜索“对外汉语”,在文献的“哲学与人文科学”学科领域内选择“中国语言文字”下的“语言学”及“汉语”,同时,由于研究对外汉语的论文数量比较庞大,因此本文所选的论文时间跨度在2006年到2015年之间。论文数量如图1所示,这十年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相关论文数量没有太大的变动。
同时,本文整理了论文发表数量排在前10的核心期刊,具体名称如表1。
二、数据分析
笔者基于论文关键词共词分析法,以搜集到的3378篇论文为数据,对关键词聚类与多维尺寸分析结果,可以呈现出对外汉语的研究主题,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绘制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可以进一步揭示该研究领域结构的内部联系及其特征。
共词分析法是内容分析法的一种,其认为两个能够表达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条在一篇论文中同时出现,则表达二者具有一定的共现关系,共现词数越多,则关系越强。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法,用来构建聚类图和多维尺度图谱,聚在一起的若干关键词可构成一个研究主题领域。研究者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绘制网络知识图谱并呈现出各个研究主题在相互作用下的分布情况(核心与边缘),因知识图谱并不能很好地反映领域的成熟度,难以判定某研究领域的成长趋势,还将基于共现矩阵构建战略坐标图,进一步解析各个研究领域的特征以验证结论。
(一)关键词频率分析
本文利用SATI软件,对收集的2278篇论文的所有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与分析,并认为词频越高,则该关键词在该领域的研究热度越高。在操作软件过程中,除去与本领域无关的关键词,并对有效关键词进行过滤,本文没有对同义及近义关键词进行合并。如下表2所示为2006-2015年中国知网的核心期刊内关于对外汉语研究的相关论文高频率前30的列表。
由表2可大致看出在对外汉语领域多集中在教学方面:“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和“汉字教学”等,研究主题则有语言文字、语法、语义、词汇及口语等,说明这些主题是2006-2015年这十年间我国对外汉语研究的重点及热点。
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在一方面反映了对外汉语研究的情况,但仅仅从关键词的词频来推断对外汉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还是远远不够的。研究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构建出关键词内容之间的网状结构对于分析对外汉语领域的研究热点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本文利用共现分析法获得关键词的共现频率,再以聚类树状图和多维尺度图谱来揭示对外汉语的研究主题及结构等。
(二)聚类树状图
崔雷(1996)将聚类分析定义为是一组将研究对象分为相对同质的群组的统计分析技术。通过统计聚类分析,揭示实验语音学研究主题结构,读者可以简单、直观地了解到研究内容的大致分类情况,以此展现对外汉语的研究主题结构。同样,本文选取词频前20的高频关键词,得出高频关键词共现相似矩阵,将相似矩阵导入ucinet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得到如图2所示的对外汉语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
从对外汉语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中可看出,对外汉语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教学方面如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和汉字教学等,研究主题则有语言文字、语法、语义、词汇及口语等,说明这些主题是2006-2015年这十年间我国对外汉语研究的重点及热点。
(三)网络知识图谱
从关键词频次的角度来探索对外汉语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现状固然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是略显单薄。本文还将使用网络知识图谱来进一步探究,并使用SATI和ucinet两个软件对以上的20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构建共现网络,如图3所示。
网络知识图谱以关键词为节点,关键词之间的共现为连线,连线越多说明该关键词和其他关键词出现在同一论文中的情况越常见。节点位置越居中则认为该关键词越核心,节点的形状越大便表明该关键词在共现网络中的地位越重要。节点之间的连线越粗则认为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越紧密。由图3可知,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的节点形状最大,与其他关键词之间的连线最多,位置也居中,说明“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关键词在这个共现网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同理可知,其他关键词如“对外汉语”“现代汉语”“汉语教学”等,在这个共现网络中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三、结语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专门的分析工具,可以把某一主题的关键词网络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更加直观地呈现出该研究领域的重点、热点以及内部联系和特征。本文通过这种方法将对外汉语相关论文进行了定量的统计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对外汉语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教学方面如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和汉字教学等,研究主题则有语言文字、语法、语义、词汇及口语等,说明这些主题是2006-2015年这十年间我国对外汉语研究的重点及热点。
参考文献:
[1]Callon M,Courtial J P,Laville F. Co-word analysis as a tool for describing the network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basis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The case of polymer chemistry[J]. Scientometrics,1991,(1):155-205.
[2]Cottrill C A,Rogers E M,Mills T. Co-citation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aditof innovation research traditions: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J]. Knowledge,1989,(2):181-208.
[3]崔雷.专题文献高频主题词的共词聚类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4):49-51.
[4]刘启元,叶鹰.文献题录信息挖掘技术方法及其软件SATI的实现——以中外图书情报学为例[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2,(01):50-58.
[5]汪小帆,李翔,陈关荣.网络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58-159.
[6]那日松,齐力格尔.蒙古语语言学研究主题分析[J].蒙古学集刊,2015,(2).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综述 篇10
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环节, 在对外汉语课堂上, 我们一般主要教授留学生汉语语音的基本要素, 包括声母、韵母、声调、连续变调、轻声和儿化等的发音方法及普遍发音规律。
(一) 声母、韵母
位于音节前段的主要由辅音构成的叫做声母, 普通话中共有21个辅音声母, 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的叫韵母, 普通话中韵母共有39个, 其中23个由元音充当, 16个由元音加鼻辅音韵尾构成。这就要求教师要很好地掌握语音的发音特点, 要想办法针对不同的重难点采取不同的方式使其更加直观, 便于学生掌握。
(二) 声调
汉语声调是汉语语音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这是它的独特之处。正因为汉语声调有升降曲折的变化, 外国学生学起来困难重重, 而且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是整个语音教学中学生最难掌握的部分。所以在声调教学中, 要把易出错的声调放在后面教, 先教容易接受的, 循序渐进。
(三) 连续变调
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话, 其实很多词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 与单独念时的调值不同, 最常见的变调有:三声变调, “一”、“不”的变调。
1、三声变调
第三声音节在一声、二声、三声前都会变调, 读三声原调的机会很少, 只有单念或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时才有可能读原调。在非三声音节前读半三声, 调值由214变为211。两个三声音节相连, 前一个三声调值由214变为35, 读成二声。多个三声音节相连要根据由三声音节构成的短语结构来判断哪个三声读半三声, 哪个变为二声。
2、“一”、“不”的变调
“一”原调55。单念或在词语句子末尾时不变调, 做序数词也不变调。变调情况有两种:在四声前变调为二声, 调值是35。在非四声前变调为四声, 调值为51。
“不”只有一种变调, 当它出现在第四声的音节前时, 声调变为二声, 调值是35。得出规律后, 教师应在课堂上通过列举大量例句, 反复领读, 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四) 轻声和儿化
轻声是汉语音中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 读轻声的主要有:助词、名词后缀、动词后缀、量词“个”、叠音词的后一个音节、加在中间的“一、不、得”等。但是大量的轻声音节中, 能区别意义的只是极少数。
儿化的现象与轻声差不多, 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很少, 所以考虑到语境因素, 儿化与否也非必要。
二.教学重难点及方法
(一) 声韵母教学重难点
声母方面:平舌音z、c、s三个声母对外国人来说, 发音、辨音方面都有难度, 与平舌音相对的还有翘舌音, 也是不容易发的。卷舌与不卷舌的区分要多加注意, 比较难发的还有j、q、x、r。韵母方面:学生在学习o、e、u、ü的时候会觉得比较难, 还有诸如辅间韵尾n和ng、复韵母等。
(二) 声调教学重难点
汉语声调与英语语调是不同的, 汉语的声调针对的是词, 而英语的语调针对的是句子。声调主要用来区别词义, 汉语有很多的同音字, 多音多义字等。一个声调可以写出不同的字, 代表不同的意思, 同一个字在相同的词组结构中的读音也可以是不同的, 所以这对于外国学生来说都是很困难的。
(三) 教学方法
1、演示、模仿练习教学
教师通过自己的演示发音来纠正学生的偏误, 通过直观展示让学生体会发音器官及其气流的变化情况。展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可以通过图表演示、实物演示、板书演示和多媒体演示等等, 视情况而定。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舌位、唇形、开口度等等, 科学模仿老师。
2、以旧带新引导法
利用学生的母语或媒介语来带, 合理利用语言的正迁移, 或是用学生已经学会的汉语语音知识来引出新的知识。
3、语音过度练习的方法
学习过程中哪个音发不好, 可以进行反复的练习, 反复诵读, 在一定熟练程度及速度的基础上, 学生会慢慢找到发音的技巧。
4、总结规律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自己总结规律,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这样可以减少学生自己总结的时间, 方便教学。
参考文献
[1]党永芬.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语音课堂教学.青海师专学报 (教育科学) , 2008, (6)
[2]鲁健骥.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J].大理学院学报, 201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