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传播机构

2024-07-13

电视传播机构(精选4篇)

电视传播机构 篇1

一、传播平台的定义和理解

传播平台, 人们一般将其定义为传播的载体, 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传播的渠道, 也即信息传播的介质。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观点, 认为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 而是媒介本身。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 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目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呈现一片大好光景, 新闻媒体机构正好可以利用这个契机, 创新自己的传播平台, 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 同时这也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机会, 可以更好地促进媒介融合发展。

二、互联网环境下新闻机构传播新闻消息的三个主要平台

如今, 新闻消息更多的是在网络传播中被受众接收到的, 目前新闻消息网络传播平台, 主要分为三种:门户网站, 微信、微博媒体, 新闻App客户端。

(一) 门户网站

门户网站在发展之初, 由于其能为受众提供免费的新闻信息, 使得大量的媒体受众转移到门户网站上来, 与传统媒体相比, 其形成了自己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近年来, 垂直门户网站蓬勃发展起来, 其对受众的定位更精准, 专注于某一业务领域, 行业垂直门户网站都是各自行业的权威、专家, 通过把网站资讯做得更专业、更权威、更精彩来吸引受众。

(二) 微信、微博媒体

微博的互动性改变了以往人们接收信息的被动性, 人们可以通过发表微博评论表达对新闻的看法和态度, 也可以发布自己所经历的新闻事件。而微博上的碎片化的信息, 又可以为主流媒体提供新闻线索, 进行后续报道。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服务型工具, 其受众范围也越来越广。媒体又开始瞄准微信, 开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上的新闻资讯还可以被受众转发, 进行多级传播。

(三) 新闻APP客户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移动终端成为人们阅读新闻的主要方式, 相比之前的传统新闻网站来说, 这些新闻客户端可以根据受众喜爱的新闻频道自动筛选推送, 方便受众阅读。当前今日头条客户端十分火爆, 它和微博、微信并称为“两微一端”。根据相关数据表明, 2012年中国移动新闻客户端有2.1亿用户, 2013年达到5.2亿, 2015年中国的内容市场全面爆发, 用户急剧增长, 预计2016年国内用户规模将达到6.4亿。

三、拓展新闻机构传播的新平台

根据当下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 未来新闻业会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不断拓展自身多样化的传播平台。结合目前新兴的媒体技术和流行的一些媒体现象, 新闻机构可以考虑从三个方面延伸自己的传播渠道和平台。

(一) 开发移动视频直播平台

新闻客户端在早期涉足视频直播这一领域时, 主要应用在体育赛事直播上, 如今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 也都可以成为直播的素材。在对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中, 《新京报》派出近20名记者, 在现场全部配备移动视频直播设备, 不间断地在现场实时直播报道, 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呈现全国两会盛况。这一创新的报道形式大大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 并且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 展现了更加生动、形象的全国两会的现场氛围。目前, 网络上的各大视频直播平台大都属于娱乐、休闲的场地, 新闻机构在移动视频直播方面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新闻机构在开发移动视频直播平台时, 要让受众充分参与其中。直播报道这一形式本身并不新颖, 最吸引人的还是受众之间的互动以及与记者的互动, 使报道者与受众进行双向交流, 受众可以随时向记者提问, 记者的报道内容也会更加丰富。

(二) 挖掘社交平台上的新闻空间

2015年, 皮尤研究中心发布《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崛起的新闻》报告指出:“美国人将Twitter和Facebook作为新闻获取来源的比例还在攀升, 而这种攀升主要是源于更多用户获取新闻, 而非源于用户技术的增长。”[1]报告还指出, 用户会转向不同的社交网络去获取不同类型的消息。当前社交平台的种类繁多, 除了像微信这样的聊天社交类型, 还有诸如兴趣、职业等社交平台等待新闻机构去开发和利用。社交网络主要体现的是人际传播的强大力量, 未来新闻业生产的内容传播方式也将在人际传播的影响下呈现森林式而非树状的传播结构。

(三) 利用硬件技术搭建新终端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智能硬件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近两年, 虚拟现实设备开始涉足新闻领域, 它可以让受众尽情地参与其中, 让受众身临其境, 比视频直播更能让受众感受到真实。但是目前虚拟设备被新闻机构利用成功的案例还很少, 正处于起步阶段, 仅仅停留在报道层面上, 还没有充分地发挥虚拟设备所带给受众交互性的优势。另外, 可穿戴的智能终端则是另一种异军突起的媒体技术。这些硬件的更新为人们搭建起了新的获取新闻资讯的平台, 而平台的变化重塑着人们与信息之间的交互关系。新闻媒体机构可以与这些技术平台商合作, 技术商做的是平台, 媒体做的是内容, 借助这些新出现的硬件技术搭建平台, 无疑也是一种创新, 能够吸引人们更多的注意力。未来不知道还有哪些技术会被纳入新闻领域, 但可以确定的是, 新闻业将会因为这些技术而刷新整个信息传播时代。

四、拓展传播平台的趋势和方向

新闻机构在拓展自己传播平台的同时, 还要审时度势。结合目前新闻业发生的变化, 新闻机构在平台搭建方面要注意两个趋势和方向。

(一) 以“内容+服务”为基础, 以受众参与为中心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人们进入了信息满天飞的时代, 信息内容的传播也呈现出同质化的趋势。仅仅靠传播新闻消息已经不能增加平台对受众的黏性, 只有从受众的角度进一步研发出新的个性化服务, 才能找到突破口。如今是内容共创的时代, 不再是传播者单向地传播内容, 受众也能通过互联网上传自己的作品。而用户生产的内容极具价值, 谁为用户开放互享的空间大, 谁就最有可能成为媒体行业的新宠。内容共创一方面为新闻报道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支点, 并且有效地提升了新闻自身的质量, 丰富了新闻内涵, 拓展了新闻外沿, 使新闻与资讯逐渐向知识层面转化, 新闻报道由此延伸和派生出了更多的内容产品和后续服务。同时新闻的呈现方式也不断趋向全景化和动态化, 视觉性、可视化。[2]

(二) 跨界转型, 合作共赢

如今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壁垒, 各大行业之间的联系也随之日益紧密起来, 这对于新闻媒体机构来说, 可以跨行业发展, 并以此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今天的传媒业可以通过“金融”“游戏”“文化旅游”等诸多形式, 将越来越多的“线下”传统行业植入到与传媒业共融共生之中, 使其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并协调发展。我们将互联网时代下这种“传媒”的跨界融合模式称为“混业”融合。[3]事实证明, 这种产业跨界性的合作以及融合, 已经为媒体界带来了新的盈利增长点。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是新闻媒体机构改革的一个转折点, 也是媒体机构在意识到自身不足的同时,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外界挑战的重要举措。

五、结语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媒介环境下生存, 新闻媒体机构仅仅靠“内容”和“渠道”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 都不可能取得长远发展。传播平台和承载的内容是紧密相连的, 平台的新型化必将带来内容的创意化, 也将改变内容的形式。新闻媒体机构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 以内容为本位, 立足传播平台, 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转型发展。

摘要:在当今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 新闻机构可选择的传播载体丰富多样, 多元化的传播载体和平台都离不开互联网的作用和影响。本文着眼于在互联网环境影响下, 分析新闻媒体机构在传播平台方面的现状, 并对新闻传播平台的构建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 希望能对当前新闻机构的转型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闻机构,传播平台,转型

参考文献

[1]腾讯传媒研究院.众媒时代[M].中信出版社, 2016:45-63, 96-122, 455-467.

[2]王宇明.社交媒体与移动GIS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模式创新[J].新闻世界, 2012 (10) :83-84.

[3]蒋晓丽, 朱亚希.裂变·跨界·创新:“互联网+传媒业”的三重图景[J].新闻爱好者, 2015 (12) :17-20.

[4]全昌连.现场实时视频直播:《新京报》两会报道的媒体融合实践[J].中国记者, 2016 (4) :58-59.

[3]孙志刚.视频直播成新老媒体必争之地[J].中国报业, 2016 (11) :47.

[4]余婷, 陈实.从“互动”到“卷入”——新闻入口移动社交化背景下美国媒体社交团队发展趋势探析[J].新闻记者, 2016 (4) :59-65.

[5]李威.新闻的社交化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5.

[7]朱祥.基于互联网新闻服务的移动端研究[D].山东大学, 2015.

采供血机构HIV传播的预防措施 篇2

关键词:艾滋病/HIV,无偿献血,预防措施

注射或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是经血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次输血输入带HIV病毒的血液, 受血者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估计超过90%[1], 据WHO统计, 目前HIV感染者中经血液途径感染者占5%~10%[2], 而在我国因单采血浆及输注血液制品而感染HIV者分别占9.7%和1.5%[2]。所以采供血机构要特别重视对HIV的检测及艾滋病预防措施的相关研究。

1 以法律规范为依据, 依法开展采供血

1998年《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 湖州市率先在全省实现了采供血“三统一”管理 (统一规划设置血站、统一管理采供血和统一管理临床用血) , 成为我市唯一的采供血机构, 承担着全市三县二区的采供血任务和临床输血指导工作。自2003年以来一直保持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 年供血量约750万毫升。

2 严格献血者筛查, 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

输血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需要所有的献血者都是低危的[3]、固定的、无偿自愿的献血者, 这可以从源头上把好血液质量关, 提高血液的安全性。

2.1 选择并确定低危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严格执行献血者身份核对和登记制度, 严禁采集冒名顶替者的血液。每次献血前, 献血者必须如实填写《献血者健康情况征询表》, 工作人员进行耐心、仔细的健康征询工作, 对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 劝其主动放弃献血, 从而初步排除AIDS患者或HIV感染者参加献血的可能性。

2.2 通过《血液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前查询, 如既往献血检测结果有“不合格”或“可疑”记录的, 也一律劝告其放弃献血。

2.3 严格按照《献血者体格检查标准》对献血者进行体格检查, 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重、血红蛋白检测等, 同时检查其有无皮疹或淋巴结肿大, 有无注射毒品留下的针眼, 有无纹身等。

3 强化质量管理, 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3.1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质量管理三级网络

本站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质量管理科、质量监督小组为主要框架的三级管理网络, 对采供血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确保血液从献血者的招募、体检、采集、检验、制备、储存、运输, 发放等各个环节都按照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

3.2 加强制度建设, 逐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2006年随着卫生部《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三个法规性文件的相继出台, 我站专门成立了贯标推动小组, 明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质量手册、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覆盖所开展的采供血和相关服务的所有过程, 有力推进我市采供血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3.3 严格血液检测, 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根据《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专门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严把血液检测关, 使实验室质量管理覆盖检测前、检测和检测后全过程, 确保结果准确无误, 坚决杜绝HIV经血传播的发生。具体做法:一是所有的血液标本都由不同的检验人员用不同的试剂做初复检两遍检测, 只要有一种试剂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 该血液就被报废处理。二是HIV抗体检测使用进口试剂进行复检, 提高了HIV的被检测能力, 有效防止了HIV弱阳性被漏检的可能。三是建立室内质量控制程序, 对HIV检测项目的每个酶标板都做室内质控, 应用计算机质控软件制作和记录质控图, 把质控结果作为实验有效性和准确性的重要依据。四是试管样本的接收、加样、到结果的判读、发布都实行双人核对, 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保障血液检测的准确性。五是积极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全国血液质量委员会、省血液质量委员会及省、市疾控中心的室间质评, 定期考核实验室检测水平。1998年以来, 血站共开展血液检测30多万人次, 检出HIV阳性者4例, 有效地杜绝了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发生。

3.4 加强质量监督,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采供血过程控制程序、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强化从献血者“血管”到用血者“血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二是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科, 负责质量体系的监控和持续改进。定期对原辅材料、试剂、血液及成份、工艺环境卫生、关键仪器设备、医疗废物处置及采供血各环节进行监测。三是建立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定期对质量体系以及运行状况进行审核, 以确保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四是建立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对监督和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改进。五是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 分析存在的问题, 采取整改措施, 持续质量改进, 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4 加强学习培训, 提升全站职工业务素质

每年制定继续教育和培训计划, 开展全员培训, 全站职工分批参加了卫生部对采供血机构人员的上岗培训, 考试合格率为100%, 均取得岗位培训证书。中层干部及业务骨干均参加全省QMP培训、AQMP培训、《血站管理办法》及《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等培训, 并作为师资力量对全站职工进行培训。通过邀请专家讲座, 外出学术交流和参观学习, 建立学历教育奖励制度, 积极鼓励员工参加专业对口的学历继续教育, 进一步提高职工业务技能、质量管理理念和依法采供血意识。

5 加强临床培训, 更新临床医生用血观念

2005年以来, 通过邀请省血液中心专家开展知识讲座、与市医师协会共同开设技术培训班、向临床医生发放《临床用血规范》手册等, 加强临床安全、科学、合理用血知识宣传和培训, 更新临床医生的用血观念, 使临床用血更加科学、合理、安全、有效, 杜绝可控因素感染HIV的机率。

参考文献

[1]唐荣才, 王锐, 史广耀.无偿献血与艾滋病防治[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

[2]夏丽红, 胡翠微, 张斌贝.预防H IV经输血传播的措施[J].中国输血杂志, 2006, (19) 2.

电视传播机构 篇3

1 从科技传播视角衡量科技新闻传播效果

科技是现如今社会发展和前进的主要动力, 对于我国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先进的科技能够促使我国社会转型升级, 为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社会和群众了解科技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既能够满足群众的好奇心理, 又能展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还能创新国家发展战略。科技新闻传播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新闻工作, 需要引起相关从业者的重视, 在工作中要不断创新, 提高自身的传播能力。

对科技新闻传播的效果进行评价, 可以发现传播工作中的诸多问题, 明确改进工作方向, 对新闻传播工作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科技新闻传播的对象主要是普通群众, 群众接受程度的好坏是传播工作的主要衡量标准。因此, 科技新闻传播的高效性, 不仅体现在新闻传播的形式、方式、手段不断完善和范围、内容不断深化上, 体现在科技知识和新闻信息的大规模的、多向互动的、快速的扩散上, 还要体现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伦理道德的有效传播上[1]。

2 科技新闻高效传播的维度

2.1 传播形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进行改变, 从最早的报纸, 到电视, 再到互联网, 每一种传播方式都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 这几种传播方式仍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科技新闻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引起群众的更多关注, 电视新闻和互联网新闻能够满足这一目的, 其能够灵活展示科技新闻信息, 能够让观众理解, 成为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活动。

2.2 传播速度

科技新闻在传播过程中, 要做到快速响应、快速传播, 这样能够有效地表现出科技的特点和价值, 有利于群众第一时间掌握科技信息, 把科技转化为产品进行生产, 时间效率大幅提升。科技新闻与其他的新闻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其要准确、及时地公开, 例如在“玉兔号”月球车着陆过程中, 通过电视直播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科技的进步, 感受到自己国家的强大, 受众的需求被极大满足。

2.3 传播规模

电视科技新闻的受众是全体社会成员, 当受众的规模足够多时, 新闻传播的价值就会增加, 如果受众范围较小, 即使科技新闻的价值很高, 也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所以新闻的规模也是影响新闻效果的关键[2]。

2.4 科技新闻本身的价值

科技新闻传播要想获得最佳的效果, 除了要满足以上条件之外, 还应当保证科技本身具有较大的传播价值, 如果科技新闻中的科技含量较低, 观众会失去观看的欲望, 因此, 在选择科技新闻的内容时, 要选择推广价值更高的、最新、最前沿的科技内容, 着重选择那些观众还不了解的科技成果, 这样能够激发观众的观看热情, 让新闻传播的效果提高。

3 提高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措施

3.1 增强新闻通俗性, 用好科技背景知识

许多科技内容对普通群众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 要想让普通群众了解科技新闻的内涵, 要适当降低科技新闻在内容方面的难度, 通过采用平实的表达手法, 使其更加平易近人。例如, 可以在进入正题之前阐述一下新闻的背景, 增强科技新闻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让观众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同时, 又不能失去科技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这样, 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 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科技新闻与其他的新闻存在较大的差异, 科技新闻的内容大多是探索出来的新知识、新原理, 即使是该专业的人员也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所以, 在传播的过程中, 可以将这些新闻简单化处理, 将其与观众的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 某个科技原理能够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新闻内容就应当以群众常见的药物进行举例, 阐述副作用降低的程度, 让观众能够一目了然, 从而增强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3.2 将深奥的科技知识化作通俗易懂的语言

观众在观看电视科技新闻时, 会将自身的背景知识当作是理解新闻内容的主要依据, 如果新闻的内容超过了观众的背景范畴, 观众的接受效果就会降低,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 新闻传播者要将深奥的科技简单化,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 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接受和理解, 阐述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故事、动画等方式来降低科技知识的理解难度, 并联系人们生活中的经验, 尽量让每一位观众能够看懂[3]。

3.3 新闻编辑人员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

从事一线新闻工作的人员是新闻的主要制作者, 这些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新闻的质量, 当这些人员对需要播报的科技知识不甚了解时, 科技新闻的水平就会降低, 而在现实情况中这种问题较为常见, 许多科技新闻编辑者都属于“门外汉”, 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 其自身对科技内容都不了解, 则很难顺利制作出高水平的科技新闻。所以, 相关从业者需要加强科技知识学习, 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 做到术业有专攻, 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在报道科技新闻时做好功课, 才能为观众营造更好的观看体验。

3.4 用好角度, 激发观众兴趣

科技新闻的切入点不同, 其带来的新闻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为此, 在制作新闻时, 需要找准切入点, 选择观众更能够接受的角度, 不断进行创新, 例如, 名著《红楼梦》在医学人员眼中是一本医学宝典, 在建筑者眼中是一部古代建筑著作。科技新闻也是如此, 找准角度能够让科技新闻更好地被人们接受。只有当新闻报道与读者自身经历和生活相似或相近的时候才容易激起读者的兴趣, 增加传播效果。因此, 深入理解科技新闻素材, 选好角度, 尽量将报道与大多数受众的角度契合的报道, 才会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4 结论

总之, 现如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 科技新闻的数量也在增加, 观众在观看科技新闻时, 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只有降低新闻的理解难度, 提高新闻的价值和趣味性, 才能让观众乐于观看。相关从业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在编辑新闻时选择更好的角度, 提高新闻的整体价值, 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让科技新闻焕发出新的活力。

摘要:现如今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正是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而普通民众对于科技发展也非常关注和热衷, 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传播方式也加大了对科技的报道。本文主要探讨电视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希望能够为科技的进步以及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科技,传播,新闻效果,研究

参考文献

[1]杨鼎鼎.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整合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 (6) :33-52.

电视传播机构 篇4

电视对外传播是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播什么”以及“如何传播”直接关系到我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关系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同时, 也关系到我国媒体在国际舆论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

“传播什么”——一个当下的、真实的、变化中的中国

谈到对外传播的内容构成, 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传播“和而不同”等中国传统文化, 向世界宣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但对外传播只利用传统文化的某些内核是远远不够的。

2007年2月, 《北京共识》作者乔舒亚·库珀·雷默发布了新的研究报告——《淡色中国》, 指出中国当前面临的最大战略威胁, 是其国家形象。中国的问题不是其国家形象是“好”是“坏”的问题, 而是取决于一个更复杂的难题:中国的自我形象和其他国家对它的看法并不一致。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在展示本国文化时, 中国官员通常会走阻力最小的路线, 借助陈旧而老套的京剧、武术和茶文化, 而不是宣传中国充满生机的新文化领导者。这导致全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往往频繁发生变化, 充斥过时观念、不切实际的期望和根深蒂固的偏见。

过分倚重宣扬传统文化, 并没有展示一个现在的、真正的中国, 因为即使是在中国本土, 传统文化也并非是时代精神。因此, 雷默建议, 中国必须设计一整套与中国的现状和未来愿望相符的理念、象征、“品牌”和信息。

这并不是说中国应该放弃传统文化, 而是要设法让日益崛起的新中国的知识、文化和商业产品补充和巩固中国的传统形象, 避免用政治上取巧、好推销、但与现实不符的形象掩盖中国的真实特性。诚实态度能帮助外国人了解到, 他们在现代中国看到的矛盾之处未必代表着欺骗或软弱, 只不过是变革的标志。中国不能呈现给世界一个“粉饰”过的国家形象, 只有包含好坏两面、真实反映现状的形象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②

雷默的外部视角当然不一定全对, 但有助于我们反思是否在对外传播中有某种程度的“自我想象”。比如, “你们要讲的都讲了, 我想要知道的都不知道”, 曾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朱穆之同志提到, 一位外国友人向他这样抱怨中国的对外报道③。再比如, 为了凸显国民的“万众一心”, 对外传播有时会产生过分宣扬民族主义的印象。但正如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的表述, “大国崛起”这种变化的实质是从经济民族转变为政治民族, 而成为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民族,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民族主义。今天中国在追求和平崛起的过程中, 一定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 一个国家如果仅仅以民族主义作为诉求的基础与政策的目标, 她就无法获得其他国家的尊敬与认可。这种国家的崛起必然会给外界留下的是一种强权的、非和平的崛起, 而且最终必然是短命的崛起。④

还有一个需要直接交锋的内容主题, 是如何不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社会制度产生怀疑。事实上,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在推进, 政府也承诺如此, 从改革开放后废除领导人终身制, 到近年来四川雅安等地的基层民主选举试验, 这些都是中国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化。把这些纳入对外传播的主要议程, 使那些对我们有偏见的国家, 能够真正理解或者真正了解、认识到中国基本制度的形成, 不是哪一个人和哪一个党强加给这个13亿人口大国的, 是历史合力形成的一种必然结果, 并且也在随着历史的演进逐步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 但归根结底, 中国的发展道路, 需要由中国人民自己来探索, 而且, 中国愿意把这个探索过程, 作为整个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一部分呈现出来。

正如2007年2月,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的那样, “不回避中国存在的问题, 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对外宣传和交往方式, 尽量使用国际社会听得懂、易理解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交流, 增强宣传的有效性”, 把一个当下的、真实的、变化中的中国, 作为对外传播的主要内容, 才能真正有助于实现对外传播的根本目的。

“如何传播”——构筑现代化的传播体系

从某种角度说, “对外传播”仍然是宣传, 只不过是一种更高明的“宣传”罢了:构筑国家形象时, 要尊重信息传播规律和境外受众长期形成的信息接受心理, 才能在全球争取人心。而要以“如何传播”实践这一认知, 则是一个涉及传播理念、全球信息资源、国际信息传播技能和现代信息生产流程机制结合的系统工程。

这一判断来自目前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电视媒体——CNN、半岛电视台、BBC的成功经验。新闻是一家媒体的脊梁, 国际新闻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硬体现, 我们不妨以新闻生产来透视它们各自的核心竞争力:CNN依靠的是遍布全球的新闻触角, 1000人的驻外记者日夜不停地向总部传送信息, 使得受众养成了这样的收视心理——要知道这个星球正在发生什么, 就看CNN的国际新闻频道;半岛电视台的规模虽然不大, 但在“意见与异见”的主导下, 拥有两个“杀手锏”——有关基地组织的独家新闻和阿拉伯世界的国际立场, 这使得人们即使不同意它的观点, 但也不能忽视它的声音;BBC的成功依赖的则是其长期坚持的“公正、客观、独立、平衡”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力图以冷峻、超然的态度提供事实性报道和平衡性报道。人们往往是先从CNN知道发生了什么, 然后再看BBC怎么说。

这些经验的背后, 对应的是丰沛的全球新闻资源、独特的对外传播指导思想、娴熟的对外传播技能。而这三家媒体能够持续运转的背后, 还有一个共性的成功经验, 就是现代化的信息流程管理机制。

系统论认为, 要把事物放到系统认识的思想下认知, 把握好系统具有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 才能使系统最优化, 更高效地实现所需要的功能。实践和理论启发我们, 在思考对外“如何传播”时, 应以系统论的观念为指导, 构筑起现代化的传播体系: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理念, 是这一系统的灵魂与黏合剂;全球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积累, 是这一系统的基石;国际信息传播技能和全球化信息生产机制是这一体系的两大支柱。

简而言之, 如上文“传播什么”提到的, 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理念, 就是传播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同时不囿于传统文化, 呈现当代中国真实的物质面貌和精神面貌;全球信息资源的获取, 除继续在全球布设记者站外, 还应注意信息资源开发的“扬长补短”——在巴基斯坦、朝鲜、伊朗、非洲以及拉美等国家和地区, 借助我国的优势外交资源, 努力建立自己的独家信息源;在热点新闻区域, 如中东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 建立与当地新闻机构、政府、民间组织、消息灵通人士的关系网, 争取抢先发布重要新闻。

在国际信息传播技能方面, 舆论学认为, 人的性格及行为方式受它所处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历史传统的影响很大, 处于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们对相同的传播内容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尽管这一结论已为大家所熟知, 但在传播实践中被贯彻得还不够,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作为内容生产者, 我们已经在潜意识里深受母国文化的浸润, 常常忽略不同文化间的信息传受心理差异。

国际信息传播技能的提升, 更要注意“多管齐下”, 包括定位精英受众, 影响有影响的人, 善用舆论领袖的“二级传播”效应;加强受众分析, 在目前按华人、非华人以及按地域分类的基础上, 继续按照知识、收入、社会地位等多维度精细分层, 进行内容的精确定制, 同时要更加重视受众反馈;在传播语态方面, 要注意中西方思维方式的抽象、具象差异, 报道中多运用故事化的传播方式, 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世界故事中国视角;对重大、突发新闻事件, 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解读, 使这一被无数次经验与教训验证的规律成为报道的常规;在对外传播的贴近性方面, 应注意增加本土化生产、本土化员工、本土化传播等比例, 不断强化报道的国际化色彩等。

注释

1[1]数据来源:中央电视台事业发展调研处《中央电视台2008年事业发展报告》, 2009年1月。

2[2]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5月。

上一篇:建筑象征下一篇:初中学生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