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传播(精选12篇)
广播电视传播 篇1
广播和电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播媒体, 也是我国普及最广的媒体传播手段之一。广播电视作为最早出现的电子大众传媒, 其发展是动态的, 广播电视传播技术是在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对人类文明的起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广播电视的传播技术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换代。
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历程
广播和电视是我国主要的传播媒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从政策上鼓励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的广播电视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全国建设了中央、省级、市级和县级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 制作的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截至2012年底, 全国有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3万多座, 有线电视网络400多万公里,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2000多家、播出机构2000多家。
广播电视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 它伴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产生而生产,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 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广播电视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各级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纷纷采用新的广播技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广播电视制作节目的质量、信号覆盖范围和传输质量, 也促进着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从1940年至今, 我国广播电视业共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1.创始阶段
我国最早开始播音的广播电台开始于1940年, 当时是在延安首次试播成功, 标志着我国进入有声时代。第一个广播电台命名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后来经过多年曲折的发展历程, 最后成为现在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我国的广播事业受到冲击, 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新中国成立后, 才逐渐恢复了广播电台, 并快速发展起来。
我国创办的第一家电视台是北京电视台, 始创于1958年, 受技术条件的限制, 当时还只能播放黑白电视节目, 节目内容很单调, 仅用来播放新闻和重要通知。建国后, 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广播电视事业才开始真正起步。
2.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提供的有利发展契机, 使得80年代成为电视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代。在这一发展时期, 国家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扶持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使得全国广播电视网的覆盖率大大提高。到1990年底, 各地建起的卫星地面收转站, 使边远地区的人民群众都可以收看到电视节目, 电视覆盖率达到了79.4%。
3.市场竞争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也开始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改变以前由政府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局面, 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也开始进行改革。在这一阶段, 比较突出的变化是广播电视开始播放广告, 通过广告来赢取一定的利润。进入90年代, 有线网络与卫星技术应用在电视上, 出现了有线与无线、事业与企业、综合与专业的种种电视台, 还有许多县以下的村镇创办电视台的局面。到90年代末, 中国的电视机拥有量已经超过了3亿, 电视观众也超过了10亿。在这个阶段, 我国的有线电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4.整合阶段
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业已逐渐发展以数字业务为主的产业, 各省市都加快了广播电视网络的数字化进程, 全国省级以上电视台、广播电台的数字化率已超过90%以上, 广播电视业务也逐步发展成多种业务模式并存的形式。为了整合宽带、无线和有线电视网络的资源, 国家提出三网融合的发展战略, 欲将分散的有线电视网络、宽带网络和无线网络合并, 以防止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竞争。
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的演变
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是伴随着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从第一台广播电台产生到现在的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的出现, 传播技术也经历了无线电波、有线传播、卫星传播和数字传播等技术的演变。
1.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广播技术是利用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 以一定的发射频率将信号传输出去的传输技术。要进行无线电传播, 广播电台首先要建设发射台, 将广播信息以一定的频率发射出去, 听众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固定的频段可以接听。由于电波发射的距离是有限的, 因此只能满足信号覆盖范围内听众的需要。
无线电波按照发射的频率和范围又分为中波广播、短波广播和调频广播。中波广播是专门供声音传播的频段, 频段范围在526.6-1606.5千赫, 共分为120个频道, 其广播的覆盖主要依靠地波服务来完成。中波广播传播的声音质量较差, 并且受到频道的限制, 节目套数也受到影响。与长波和中波广播相比, 短波广播具有传输距离长的特点, 因此, 比较适合于边远地区的节目传送。目前, 我国的对外国际广播节目主要采用短波的形式进行传播。调频广播是50年代兴起的声音传播技术, 使用频段是87-108兆赫, 能容纳210个频道。调频传播的优点是音质质量好, 抗干扰能力强, 系统信嗓比高, 频道宽, 频道数较多, 再加上调频广播覆盖范围广, 投资和运营成本低, 因此, 在我国发展很快, 基本全国各省的广播节目都实现了调频覆盖。
2.有线传播
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 以传输模拟电视信号为主,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在技术上已比较成熟。有线电视系统从最早期的共用天线系统开始, 经过了300、450、550、750兆系统等几个升级阶段, 传送电视节目从十几套增加到三四十套, 系统网络也从传统的同轴电缆网改造为光纤电缆混合网。而现在的光缆电缆混合网经过光纤干线与分支线、光纤到路边、光纤到楼等几个阶段的建设, 将最终实现光缆到家的全光缆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正在向有线电视宽带综合服务网的方向发展, 可以提供包括模拟电视、数字电视、语音和数据等数字信号在内的单向广播或双向通信服务。
3.卫星传播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 是在地球赤道上空35800公里处的静止卫星上, 装载转发器和天线系统, 把来自地面卫星上行站的广播电视信号转发回地面, 直接进行大面积广播电视覆盖的一种技术。卫星电视为各无线发射台、转播台和各有线电视系统提供信号源, 在我国, 用户直接接收卫星电视节目受到严格的限制。
4.数字广播
数字广播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传播技术, 它传播的信号是发数字的形式进行编制、存储的分发的。数字广播与其他以往的广播技术不同, 它主要通过地面发射站, 以发射数字信号实现广播数据传输的目的。随着技术的发展, 现代的数字广播技术不仅能传输音频信号, 还能传输包括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数据在内的各种多媒体信号, 数据类型更加丰富, 画面和音质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与模拟技术相比, 数字广播技术有很多优势, 突破了传统广播技术传输信号量小、传输距离短和传输质量差的局限。
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 电子分离传播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光纤通信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 使得网络广播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以流媒体为主要形式的网上视频、音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是继广播、电视、报纸之后的第四代媒体。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广播电视传播技术向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也纷纷开设网络广播、网络电台, 通过互联网向人们传播信息。
广播电视传播 篇2
故障设备干扰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指地面接收设备故障干扰;另一个方面是指卫星发射设备故障干扰。地面接收设备故障的排除我们可以通过地面公司进行检修,相对地面接收设备故障的排查,卫星发射设备故障检修与排查就困难的多,需进行转星或更换转发器来降低故障设备干扰。4临近卫星的干扰。临近卫星的干扰主要分为上行卫星与下行卫星两个方面对广播电视信号传播造成的干扰。对于上行临近卫星的干扰可以与上行卫星运行商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排除干扰;而对于下行临近卫星的干扰则需要通过地球站借助万向图对卫星指向及性能进行改善,从而改变临近卫星的功率而降低信号干扰。5人为因素干扰。相对于其他广播电视信号传播干扰因素,人为因素是最普遍、影响较大的信号干扰因素。人为因素干扰主要是由于人的失误造成的,其主要包括同级干扰、反级干扰与恶意干扰。对于人为因素干扰通过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操作人员管理制度与积极有效的应急处理系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二、广播电视信号传播的抗干扰技术
广播电视信号传播抗干扰技术是灵活多变的,根据实际信号干扰的主要因素,采取灵活多变的抗干扰技术,才能有效的解决信号传播问题。本文介绍几种主要的抗干扰技术。
1信号压制抗干扰技术
对于信号压制抗干扰技术主要包括加强上行信号、采用低增益转发器、采用MCPC上行信号三种技术。运用加强上行信号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强上行信号功率强度从而防止其他非法信号的干扰;采用MCPC上行信号则是取代单路单载波信号,同时有效的降低了用户接收射频信号的强度;采用低增益转发器主要目的是控制增益的范围值及最小值,增强抗干扰的能力。采用信号压制抗干扰技术可以有效的传播多路单载波信号,降低用户接收射频信号强度,增强广播电视信号传播抗干扰的能力。
2隔离抗干扰技术
对于该种技术主要包括频率隔离抗干扰技术和信号处理隔离抗干扰技术。频率隔离技术是指对上行信号频率的改变来实现信号传播抗干扰的目的,即当上行信号接受到干扰信号后,转发器通过改变信号传播频率就可以有效地规避非法信号的干扰,同时也可以通过地面上行站改变信号的发射频率,确保转发器可以依照正确的指示进行信号的接收与转发;而信号处理隔离抗干扰技术则是对信号进行加密或通过序列扩频装置进行转化,用户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逆操作从而收到需要的广播电视信号。
3空间隔离抗干扰技术
该种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改变广播电视信号传播的覆盖范围来实现信号传播的抗干扰。
①是信号传播只对信号需求的合法范围进行信号覆盖,有可能对信号进行干扰的区域不进行信号覆盖;
②是对人们需求的信号设定特定的波段与波长,并对卫星接收设备预先设定其只能接收该波段范围内的信号,对其他信号进行自动屏蔽;③是增强信号接收区域边缘信号的强度,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临近信号对主要信号的干扰,从而达到广播电视信号抗干扰的目的。
三、结语
广播电视传播 篇3
以科学技术的视角,发挥影视传播的特长,传播先进的科技文化,准确地展现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精神,把人们对科学的理解与实践,引入到深刻文化层面,是科普传播中的重要环节。我是长期在县级广播电视媒体部门从事采编工作的,就拿古田县广播电视在传播科普知识实践来说,也是经过不断的磨合,不断地探索,达到不断的进取。
2008年3月6日,古田广播电视台播报一条消息:福建古田县水口镇湾口村附近发生4.1级地震。这条突发性新闻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第一时间向公众透露,这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然而,针对民众疑问,广播电视台同时开辟“防震减灾一席谈”栏目,邀请专家作客解答听众和观众的疑虑,利用电视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将记者在现场拍摄下来的图像资料,由专家直观解答。同时,专家还向全县公众宣传防震知识。一周时间,播报地震灾害以及震后恢复生产等消息仅5条,而播发预防地震的科普音响20件、图像30盒、科普文字报道30条。本来是一条简简单单的突发性消息,由于编排得当,做足科普这篇文章,使得灾难性报道变成了向全民普及科学知识的大讲堂。
2 转变编排模式,精制受众喜欢科技栏目
在几十年的广播电视采编中,科教电视节目是最难的一环,它有其独特的规律;一方面,它属于分众节目,它的固定观众群体是一些知识层面较高、对科技知识求知欲较强的群体;另一方面,电视科教栏目身处“电视”这个大众传媒中,“大众化”是它的根本属性。因此,利用相对分众化的内容制作出适合大众口味的节目,是电视科技栏目的难点所在。科教类节目属于“生活服务类”节目范畴。科学严谨的态度,实用性较强的内容,指向性明确的选题,是科教节目策划者首先要遵循的。科教电视节目的任务是将科学知识,经深入浅出的报道和介绍,通过生动有力、有效的节目传达未知理念,进行科学普及工作。因此,在栏目化的科教节目中,以科技资讯为主,以科技新闻为依托来进行内容的采编工作,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古田县食用菌研究所每年都有新的菇类问世,新闻媒体除了将最新科研资讯传播给受众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用通俗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现给观众,然后在科普版块侧重知识性的传播,专题部会请来县内知名食用菌专家作客讲解。广大农民不但能得知最新科技咨询,而且还能享受科技带来的实惠。因此,抓住新闻事件,及时挖掘亮点,有效延伸主题是科技资讯节目采写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尤其在科技资讯领域,贴近生活的内容、贴近生活的报道形式,都必须具有新鲜、活泼的特点。
3关注受众切身利益是传播科普的重要切入点
利用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科普知识,其最终目的就是体现传播效果,这当中受众的接受程度,受众的切身利益又是广播电视媒体重要的努力方向,同时也是科普传播活动的归宿和新的出发点。去年以来,古田县平湖镇成立全省第一个村级“百姓之声广播室”,百姓之声广播室充分运用广播这一载体,将群众关心和关注的天气农事、灾情预测预报、科学种养、科学经营等汇编成群众语言,向广大农民播放,农民在田间地头一边干活一边还可以听到他们喜好的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县级电台将平湖镇的这一做法进行科学整合,把来自农村基层第一线的消息、素材作进一步的梳理,并运用县级台数字音频广播的先进设备,与镇里的原班人马互动资源。县级台在侧重科普传播的“对农村广播”节目中与当地采编人员实行电话连线,这样一来既扩大了传播覆盖面,又增强了节目的可听性。镇里和村里的群众可以全方位地收听到更加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各种科普资讯。在去年全省广播电视好新闻评选中,古田广播电视台选送的科普专题“‘百姓之声’心系万家”获得二等奖。
4 调动受众喜好情感是传播科普的有效途径
广播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普类节目如何科学、合理的定位、编排,是节目成功的重要内在因素,只有好看的节目,只有观众需要的节目,才会有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体,才能把科普的传播工作落到实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网络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站等新的传播媒体的出现,人们对广播电视媒体的要求将会愈来愈高,因此,如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运用科学发展观做好科普传播将是广播电视媒人面临的职责。
古田县黄田镇的马蹄笋是当地的重要产业,如何做好这篇科普文章,我们曾经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是电台利用媒体声音传播的特色,在“对农村广播”节目中,将马蹄笋产业发展用讲故事的形式播出,主持人带磁性的声音娓娓道来将本为古板的形式变为生动的科普故事。而电视则利用画面的特色,全景播放马蹄笋场景,并层层剥皮声画并茂演绎这一产业的发展历程。在2010年全市广播电视好新闻评比中以马蹄笋为主题的科普专题“小小马蹄笋农村大产业”获市级一等奖。
5创新发展现代科普传播内容是满足城乡民众对新科技的需求
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科普传播也呈现出了许多重要的、崭新的特征。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直接冲击着传统的科普观念和科普方法;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等科普办法已然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回顾广播电视媒体多年传播科普的实践表明,只有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和技巧,才能跟上前进的步伐。
2010年9月17日,古田广播电视台播出“京福高速铁路在古田县洋上村设站”的新闻,省市广播电视台也在同一时间播报,这是古田人民盼望已久的大新闻。然而仅仅播报一两则资讯消息满足不了受众的需求。面对高铁这个新生事物大多民众是既感到新鲜又感到陌生,许多人至今没有坐过动车,甚至有些人还不知道什么叫高铁?广播电视电台除了在“古田新闻”中播报来自京福高铁古田段的建设新闻外,最重要的是在电视台的“农村天地”和广播电台的“对农村广播”两档节目中开辟科普类版块“走进高铁”。首先,广播电台采用男女对播和邀请高铁建设指挥部工程师讲解相结合的形式,将高铁的基本常识让听众乐意接受。电视台则利用电视画面直观,现场感强的特点,全方位介绍京福高铁古田段的走向、列车时速、乘坐动车的规则、以及施工建设期间涉及到的带有技术含量的施工过程,例如隧道建设等。原先编辑制作人员当心这样做会不会让观众和听众感到厌烦,节目播出后,出乎意料的是许多观众和听众纷纷打来电话要求重播,这让我们感到莫大的欣慰。事实说明,要实现有效的科普信息传递,就要了解掌握传播内容和受众对象,调查研究传播内容与传受双方的关系。只有这样,科普传播才能走出古板没有生命力的说教宣传怪圈。
作者简介:
黄招辉 ,福建省古田县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
广播电视传播 篇4
一、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传播现状
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带给传统媒体行业极大的冲击,电脑、手机等新的媒介逐渐替代了广播、电视,成为受众最常使用的媒介。《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量化了这种冲击:北京地区的电视开机率3年内从70%下降至30%,且收看的主流人群为40岁以上的人群。做为广播电视节目主体、龙头的新闻类节目也受到极大的冲击,收听收看率下降很多。在这个移动媒体时代,受众了解新闻更多是通过社交软件的转发,以及一些信息类网站的App推送。这些新媒体上的内容大部分还是来源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但是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不同的是,这种信息的分享性更强,受众的参与度更大,可以自由选择和评论。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要应对新媒体的冲击首先应该增加自身传播内容的互动性。
二、新闻类节目设置观察员、评论员增加互动性
目前除了少数资讯播报类的的新闻节目,大部分的新闻类节目都开始注重观点的展现,并且在节目中增加互动性的元素,设置观察员、评论员是最常见的手段。那么这种尝试是否真的达到了增加节目互动性的效果?其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信源、讯息、信宿和渠道是大众传播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本文对新闻类节目中观察员、评论员的出现和职能进行分析也将从这四个方面出发。
(一)作为信息源的传统媒体
广播、电视作为传播的信息源,栏目、节目数量逐年不断增长。根据《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数据,2008年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全年共制作广播节目649.40万小时,电视节目264.19万小时,2012年全国共制作广播节目718.82万小时,电视节目343.63万小时。2014年,我国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已达810.61万小时,2018年将达912.07万小时。节目数量不断增长,可供报道的新闻事实却是有限且相似的,使得大量节目间同质化竞争加剧。
在这种竞争压力下,为了取得报道优势,不同媒体的新闻类节目结合自身媒体性质和地域特点调整自己报道的角度和方式。2014年9月16日,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图一为央视《新闻直播间》的报道,节目内容强调博览会召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图二为东南卫视《东方新闻》的报道,节目内容强调博览会对于上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借用专家的观点告知不同地域受众最关心的内容,贴近受众。
不同媒体依据自身媒体性质以及受众的需求寻找新角度、新侧面报道事件,但是由于主持人专业领域、文化内涵、 社会阅历的限制,通常不能对报道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把握和驾驭,并且广播电视作为党政喉舌的性质,不可能任由主持人自由表达观点,节目就有选择地引入具备专业知识的观察员、评论员,来提供多种观点供观众选择。《防务新观察》、《一虎一席谈》等栏目都是成功的案例。
(二)信息爆炸时代的节目内容
从传播的内容,也就是电视节目来说。最初的新闻类节目是单向的,主持人说,受众接受。但是目前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是听,而是希望参与进话题里。但是广播电视媒体受制于自身的传播特点,不可能像新媒体平台一样,与受众形成积极互动。因此,只能通过邀请一些嘉宾到现场作为意见领袖,实现主持人与受众的现场互动,增加节目的可观性和参与度。
2014年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却两次涨价,引发了广泛讨论,很多车主不明白为什么油价降了,国内油价反而上涨?央广中国之声在节目中邀请了一位私家车主和一名专家评论员对此进行讨论。车主充当受众的代表,作为听众的意见领袖提出疑问,而专家评论员则从数据分析,按北京消费者的平均消费水平进行了计算,数据说明,油价上涨车主每月花费平均只增加一毛钱,但是提到北京APEC会议期间经过治理空气质量变得优良,人们一边说想要APEC蓝,一边却在日常生活中损害环境,油价的上涨其实也是政府为了保护环境的一种调控措施,用小的付出换来环境上的回报。这样的讨论不是观点的强加,用听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提供了解释,并且增加了受众的参与感。
另外,很多节目中,如央广《新闻晚高峰》中,意见领袖可以在节目中提出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热点新闻,并与主持人和其他观察员、评论员进行讨论。这种新闻通常也是受众最关心的问题,同样增加了受众的参与度。
(三)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渠道
作为传播活动载体的媒介,不断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致力于发挥自身的优势。纸媒的时效性差、版面有限,因此致力于深度报道。网络和新媒体,虽然信息杂、乱、不权威,但是实效性强,并且是开放的互动性平台。对广播电视来说,观众对单纯的播报信息的节目形式渐渐感到乏味。广播电视媒体在依托自身媒介特性,并借鉴其他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信息交互平台。
2014年5月18日,福建广电高清互动云电视上线,包括七天回看、海量点播、预约挂号、信息查询、儿童教育、电视游戏、养生堂和财经道等八大板块电视功能,使得用户从“看电视”变成“用电视”。未来大众传播受众的主动性更强,广播电视媒体不能依然是自己“说”,而是要为多样观点的呈现和交流提供平台,观察员、评论员的出现就是积极的尝试。
(四)受众的信息消费诉求
1.挑选重要信息需求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多种传播媒介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可能全数直达阅听人处。受众由于时间和精力的有限,不可能了解到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所有信息,需要有人对海量信息进行把关,挑选出周边生活环境中最重要、受众最为关心的信息。这些人必须与媒介接触的频度很高,密切关注近期发生事件,并且有能力挑选出最关键信息。电视节目从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甚至普通受众中挑选出观察员、评论员承担意见领袖的职能。
2.解析信息需求
新闻太多,受众需求也更多样化,单纯的信息告知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受众不仅要了解信息,更渴望知道这些信息与自己的关系,需要有人为他们提供解析。
201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降息。央视、凤凰卫视都做了相关的报道。不同领域的专家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关心的面向进行相关分析,有针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分析,有针对股市和楼盘行情的分析。如图四,专家分析贷款降息,放低了企业融资门槛,降低了融资成本,进而使得股市和楼市回暖,刺激消费者购房。这些解析与普通受众生活息息相关,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媒体通过设置不同的观察员、评论员将多样化的观点提供给受众来选择。
广播电视节目中观察员、评论员承担了意见领袖的职能,丰富了节目的可观性,增加了受众的参与感。而媒体通过有选择地邀请意见领袖,巧妙地完成了议程设置,控制节目导向,体现出广播电视媒体的特色和价值。
三、对新闻类节目设置观察员、评论员存在问题的思考
设置观察员、评论员,是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增加节目互动性的初步尝试,但这种良性的尝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各媒体对新闻的选题通常十分相似,再加上媒体邀请的观察员、评论员因为身份、学识相似,本身观点看法也极为类似,所以并没有完全缓解媒体间的同质化竞争。新闻类节目怎么突出自身媒体特色,体现独特性依然是媒体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观察员、评论员出现在节目中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媒体的形象和观点。由于个人修养水平参差不齐,媒体在进行选择时必须慎重。一些电视节目邀请的评论员在评论时观点失当,言语偏激,给节目带来很差的影响。
另外,目前新闻类节目中观察员、评论员基本上还是在节目既定话题下进行讨论,并不能提出太多话题,主动参与程度依然不够。
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也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增加节目互动性,比如在节目直播中甄选微博上的热门话题作为节目讨论的话题,或者关注节目官方微博上的观众的提问和评论,让评论员、观察员就这些话题和提问进行评论,这将是新闻类节目进一步增加节目互动性的有效方式。
摘要:近年来,各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纷纷邀请观察员、评论员参与进节目中,获得了良好的播出效果。出于对这种现象的关注,本文对新闻类节目为什么要设置评论员、观察员,他们在节目中承担的职能,以及节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影响力 篇5
5.导向作用。由于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标志作用、规范作用、传播作用和示范作用,由于语言传播主体的亲和力作用和广播电视媒体的权威作用,使得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对社会语言发展变化同时具有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上很多新词新语、流行语都是通过广播电视和其他传媒推广开的。不管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客观上,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社会语言的时尚,这一状况,在青少年学生中尤为明显。个性鲜明的节目主持人,包括嘉宾主持,其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句口头禅、一个惯用语,包括言语方式、言语风格都可能对社会某一特定群体产生影响,并进而效仿之、模仿之。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导向作用有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负面的。它既与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品位有关,也脱离不了传播者即播音员、主持人个人的文化素养、语言功力和审美追求。广播电视语言的这一导向作用,要求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必须注意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和语言品位,包括语言的规范,锤炼自己的语言功力,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和不懈的责任。
6.审美作用。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具有十分明显的审美作用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规范,只是语言文化和语言传播的基本要求,“比规范层次更高的是优美。”[7]“只做到规范,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有声语言的社会功能,还应向审美层面提升。”[8]“人类的求发展、求富足,没有止境,在信息共享、认知共识之后,必然产生对美学理想的追求,期待着愉悦共鸣。”[9]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在传播信息、言事明理传情的同时,必将传播美的语言、传播雅的语言,并使人产生审美愉悦共鸣。在人民广播播音的历史上,优秀播音工作者用有声语言创造情声并茂、感人至深的播音作品的事例不胜枚举。齐越播出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崇高之美,鼓舞了千千万万的青年涌跃参军,奔赴保家卫国的前线;夏青播送的《告全国人民书》饱含着对伟大领袖的崇敬悲痛,激励亿万人民化悲痛为力量,坚定了将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表现出对大自然可爱生灵的关爱之美;沈力主持《为您服务》、《夕阳红》表现的端庄亲切之美;倪萍语言的热情之美;敬一丹语言的沉静之美;白岩松语言的机辩之美;崔永元语言的幽默之美……“人们向往语言的审美空间,在那里,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美感的享受,对未来的憧憬,对创造的欣喜……进入审美空间的语言,包含着历史的厚度、时代的高度、哲理的深度,言简意赅、辞约意丰,使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这是理想语言学派、阐释语言学派、结构语言学派、功能语言学派等所不能完全覆盖的。”[10]
优秀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者的实践,“展现了语言的音美、意美、情美,使语言进入民族化、风格化、意境美、韵律美的境地,发挥出语言的言事省人、言情感人的精妙作用,语言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都可以获得审美愉悦。”[11]优秀的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优美语言对于净化和美化社会语言,对于提高广大受众的语言文明和语言素养及语言审美鉴赏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注释:
[1][2][3][4]李宇明:《大众媒体与语言》,见姚喜双、郭龙生主编:《媒体与语言》,经济科学出版社,12月出版。
[5]国家三部委:《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决定》。
反思当前电视音乐传播模式 篇6
当下中国内地的电视音乐传播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价值观褊狭,一言以蔽之即“文化价值的中心观”。具体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职业音乐中心。一大批职业艺人正在垄断着电视屏幕,他们常常以“歌星”、“大腕”的面目出现,甚至常常以“专家”、“艺术家”自居。一些人将民歌的曲调稍作改编,便堂而皇之地将自己的大名署为“作曲”,一些对民族音乐一知半解的“专家”扬言要对已经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的民歌进行改编以提升其品格,更为常见的是舞台上矫揉造作的一些歌手,学识浅薄到令人瞠目,却往往以奇装异服和搞怪造型“耍酷”或者“发嗲”。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来自田间地头的民间歌手或者演出风格朴素自然的演唱家被排挤在电视镜头的边缘。
二是欧美音乐中心。这也是中国内地电视音乐节目中显现出来的一个价值取向,何晓兵在论述这一论题的时候,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某知名电视台曾有一个《经典》的音乐栏目,其将自己的内容定位与播出方式确定为“精心选择能代表人类音乐文化精品的节目”为播出内容,通过主持人的讲解进行欣赏,然而这个栏目播出的被奉为音乐经典的节目,有很大一部分是欧美音乐,而对中国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创作以及亚洲、非洲、南美洲各国的传统与现代音乐关注的则相对较少。欧美音乐中心的表现还不止如此,一些音乐人甚至扬言:“只有交响乐才能体现人类最复杂的情感”、“交响乐是衡量一个国家音乐文化水准的标尺”。在欧美音乐面前,有人自动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排挤到卑微的位置,认为“我国至今没有堪称国际性的作曲大师。”此外,作为中国当代音乐主流之一的“新音乐”也带有深刻的欧美音乐烙印。
三是流行音乐中心。流行音乐已经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而商品性也就成为其根本属性。在品牌经济的时代,一个歌手能否获得知名度,将直接决定着其生存机会。何晓兵有所担忧:“当知名度成为‘明星’身价的唯一砝码时,大的坏名声也一定胜于小的好名声。知名度既然仅仅以大小论价值,却无人去关心它因何而大或小,那么用什么噱头去博取声名,至少在伦理价值上就无关紧要了。”所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名气很大的“歌星”做出道德水准低下甚至令人作呕的举动。在流行的名义下,只要能够引起视觉和听觉刺激,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绯闻、隐私、撞车、走光、斗殴、吸毒……如果这些还不能引起大众的注意,为了保持自己的知名度,他们可能采用其他的招数,比如来个“艳照门”或者“手机门”之类的。
“文化价值的中心观”的核心是“我文化优于他文化”,这个听起来似乎并不那么可怕的价值观,一旦贯彻到电视这个强大的传媒面前,影响却是巨大的。因为它可能直接导致对于其他文化的排斥和漠视,从而使其他文化丧失一个重要的传播渠道,而当一种文化长期处于边缘地位而无法传播,这种文化就可能走向消亡。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曾经创造了许许多多灿烂辉煌的音乐文化,因为传播出了问题而烟消云散,对于这一点,很多有良知的音乐人痛心疾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电视媒体工作者在音乐文化价值观方面存在偏颇,使得中国的民族音乐资源正在进一步丧失。
何晓兵教授认为,与“文化价值的中心观”相对的是“文化价值的相对观”,这是一个文化人类学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遵循“价值中立”的原则,提倡多元文化观,不能对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价值进行高低优劣的比较。就电视音乐来讲,电视工作者应当充分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体系的音乐文化,尽可能保持客观公允的态度,给予这些音乐文化以相对公平的传播机会。针对目前的电视音乐现状,我们应当给予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音乐等处于相对传播弱势的音乐文化一定的关注,这样电视受众才能从现有的电视音乐传播模式中走出来,欣赏到更多风格的音乐文化。
何晓兵是一位肯想问题、敢讲真话、术业有专攻的音乐人类学学者,近年来主要致力于音乐人类学研究和中国民族声乐的研究,并且积极实践,参与制作了很多电视节目,成果颇丰。中国电视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它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有人说,现在的电视是两个匣子,一个信息匣子,一个娱乐匣子;还有人说,电视是无法承载也不需要文化命题的。对于这些,我们需要学者的声音,需要他们站在这个社会的前沿观察、瞭望,把他们看到的、想到的告诉我们。何晓兵敢想问题、敢讲真话,他写的这本书,给了我们许多启发。
广播电视传播 篇7
1 从科技传播视角衡量科技新闻传播效果
科技是现如今社会发展和前进的主要动力, 对于我国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先进的科技能够促使我国社会转型升级, 为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社会和群众了解科技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既能够满足群众的好奇心理, 又能展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还能创新国家发展战略。科技新闻传播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新闻工作, 需要引起相关从业者的重视, 在工作中要不断创新, 提高自身的传播能力。
对科技新闻传播的效果进行评价, 可以发现传播工作中的诸多问题, 明确改进工作方向, 对新闻传播工作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科技新闻传播的对象主要是普通群众, 群众接受程度的好坏是传播工作的主要衡量标准。因此, 科技新闻传播的高效性, 不仅体现在新闻传播的形式、方式、手段不断完善和范围、内容不断深化上, 体现在科技知识和新闻信息的大规模的、多向互动的、快速的扩散上, 还要体现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伦理道德的有效传播上[1]。
2 科技新闻高效传播的维度
2.1 传播形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进行改变, 从最早的报纸, 到电视, 再到互联网, 每一种传播方式都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 这几种传播方式仍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科技新闻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引起群众的更多关注, 电视新闻和互联网新闻能够满足这一目的, 其能够灵活展示科技新闻信息, 能够让观众理解, 成为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活动。
2.2 传播速度
科技新闻在传播过程中, 要做到快速响应、快速传播, 这样能够有效地表现出科技的特点和价值, 有利于群众第一时间掌握科技信息, 把科技转化为产品进行生产, 时间效率大幅提升。科技新闻与其他的新闻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其要准确、及时地公开, 例如在“玉兔号”月球车着陆过程中, 通过电视直播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科技的进步, 感受到自己国家的强大, 受众的需求被极大满足。
2.3 传播规模
电视科技新闻的受众是全体社会成员, 当受众的规模足够多时, 新闻传播的价值就会增加, 如果受众范围较小, 即使科技新闻的价值很高, 也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所以新闻的规模也是影响新闻效果的关键[2]。
2.4 科技新闻本身的价值
科技新闻传播要想获得最佳的效果, 除了要满足以上条件之外, 还应当保证科技本身具有较大的传播价值, 如果科技新闻中的科技含量较低, 观众会失去观看的欲望, 因此, 在选择科技新闻的内容时, 要选择推广价值更高的、最新、最前沿的科技内容, 着重选择那些观众还不了解的科技成果, 这样能够激发观众的观看热情, 让新闻传播的效果提高。
3 提高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措施
3.1 增强新闻通俗性, 用好科技背景知识
许多科技内容对普通群众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 要想让普通群众了解科技新闻的内涵, 要适当降低科技新闻在内容方面的难度, 通过采用平实的表达手法, 使其更加平易近人。例如, 可以在进入正题之前阐述一下新闻的背景, 增强科技新闻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让观众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同时, 又不能失去科技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这样, 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 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科技新闻与其他的新闻存在较大的差异, 科技新闻的内容大多是探索出来的新知识、新原理, 即使是该专业的人员也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所以, 在传播的过程中, 可以将这些新闻简单化处理, 将其与观众的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 某个科技原理能够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新闻内容就应当以群众常见的药物进行举例, 阐述副作用降低的程度, 让观众能够一目了然, 从而增强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3.2 将深奥的科技知识化作通俗易懂的语言
观众在观看电视科技新闻时, 会将自身的背景知识当作是理解新闻内容的主要依据, 如果新闻的内容超过了观众的背景范畴, 观众的接受效果就会降低,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 新闻传播者要将深奥的科技简单化,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 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接受和理解, 阐述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故事、动画等方式来降低科技知识的理解难度, 并联系人们生活中的经验, 尽量让每一位观众能够看懂[3]。
3.3 新闻编辑人员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
从事一线新闻工作的人员是新闻的主要制作者, 这些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新闻的质量, 当这些人员对需要播报的科技知识不甚了解时, 科技新闻的水平就会降低, 而在现实情况中这种问题较为常见, 许多科技新闻编辑者都属于“门外汉”, 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 其自身对科技内容都不了解, 则很难顺利制作出高水平的科技新闻。所以, 相关从业者需要加强科技知识学习, 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 做到术业有专攻, 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在报道科技新闻时做好功课, 才能为观众营造更好的观看体验。
3.4 用好角度, 激发观众兴趣
科技新闻的切入点不同, 其带来的新闻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为此, 在制作新闻时, 需要找准切入点, 选择观众更能够接受的角度, 不断进行创新, 例如, 名著《红楼梦》在医学人员眼中是一本医学宝典, 在建筑者眼中是一部古代建筑著作。科技新闻也是如此, 找准角度能够让科技新闻更好地被人们接受。只有当新闻报道与读者自身经历和生活相似或相近的时候才容易激起读者的兴趣, 增加传播效果。因此, 深入理解科技新闻素材, 选好角度, 尽量将报道与大多数受众的角度契合的报道, 才会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4 结论
总之, 现如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 科技新闻的数量也在增加, 观众在观看科技新闻时, 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只有降低新闻的理解难度, 提高新闻的价值和趣味性, 才能让观众乐于观看。相关从业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在编辑新闻时选择更好的角度, 提高新闻的整体价值, 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让科技新闻焕发出新的活力。
摘要:现如今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正是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而普通民众对于科技发展也非常关注和热衷, 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传播方式也加大了对科技的报道。本文主要探讨电视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希望能够为科技的进步以及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科技,传播,新闻效果,研究
参考文献
[1]杨鼎鼎.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整合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 (6) :33-52.
广播电视传播 篇8
一、我国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现状
我国的法律体系属于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所以在某一领域立法上往往会存在滞后、分散、不系统的现象,对于版权保护法律体系表现的尤其明显。目前,我国现行的通过全国人大立法的仅有2010年修订的《著作权法》,对版权保护的规范更多存在于行政法规中,最新发布的是2015年4月国家版权局《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以及2015年1月国家新闻广电总局、国家版权局为规范版权保护行政管理而发布的《全国新闻出版广电版权依法行政示范点管理办法》。此外,2013年修订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05年《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和2004年国务院下发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都对网络版权保护提供着法律依据。
版权包含着人身权和财产权,新闻作品的版权是媒体的核心资产,但是就目前的法律规范而言,新闻作品的版权保护存在着诸多尴尬,更不用说新闻作品的网络版权保护了。
(一)网络版权保护立法滞后
2010年修订的《著作权法》尚未将网络传播作为一种独立的传播形式作出规定,全文还着眼于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传播形式,仅在表演者权利中提及“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缺乏对新兴媒体传播模式的规范,可见立法的滞后性。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可谓是司法实践中对网络版权保护最新最有力的法律依据了。
(二)“时事新闻”缺乏明确的定义易与新闻作品混淆
《著作权法》中明确规定“本法不适用时事新闻”,这成了新闻作品保护的一个难题。1990年颁布的《著作权法》中提及了“时事新闻”,但未对其进行定义,1991年颁布的《著作权法实施细则》也未明确,直到2002年《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第五条第一款规定“时事新闻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2005年《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规定“时事新闻专指时政类新闻信息,包括评论和社会突发事件的信息和评论”。这些规定未对“时事新闻”形成统一界定。
(三)广播电视作品版权价值缺乏量化标准
广播电视的新闻作品通常以语音、视频等形式存在,目前仅有2014年施行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对原创、汇编、翻译等形式的作品每千字作出了报酬支付标准,对于语音、视频的作品版权无相关依据。
(四)存在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的现实
版权保护的救济属于民事侵权,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网络侵权中,侵权人通过简单的操作和技术手段很容易实现对新闻作品的转载和使用,侵权成本极低,却能通过侵权获得不菲的财产权利。而权利人的维权救济则存在诸多困难,如网络传播过程中身份多为虚拟导致难以确定侵权主体,又如侵权渠道多元化,病毒式传播带来的侵权证据固化难等,都大大增加了权利人的维权成本。
二、广播电视新闻作品网络传播版权特点及难点
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由于特殊的媒体地位,以及传统观念的作用,使得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处于后发地位,形势不容乐观。网络媒体的竞争取决于内容与流量,传统媒体积累下来的新闻作品的制作力量本应该成为与新媒体抗争的核心竞争力,传统媒体采制的新闻作品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而且来源传统媒体的新闻作品的转载对新媒体的公信力、品牌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恰是这种局面缺失了版权秩序,新媒体可以免费获得传统媒体制作的内容而赚取流量,传统媒体遇到了核心竞争力无法转化为核心资产的尴尬,让本就处于后发地位的传统媒体生存状况更是岌岌可危。
(一)广播电视互联网平台建设滞后,观念技术皆落后
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对新媒体的发展预见不足,在互联网出现之初,稳居传媒大佬地位的传统媒体并不屑网络传播,当互联网传播突飞猛进后,传统媒体才着手自己网络平台的建设,广播电视网站网页开始陆续出现。如各商业网站视频栏目早在2007年就开始大量开设,而中国网络电视台在2009年12月28日才正式开播。网络平台搭建完成后,广播电视传统办台理念又难以适应新媒体网络传播需要,传统媒体仅仅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媒体自身宣传需要的内容,同时上传了本在广播电视媒体平台传播的大量新闻作品。如此一来,开设网站、上传新闻作品看似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创新,但恰恰成为“七伤拳”,因为这让其他新媒体获取新闻作品并转载在技术上完全没有了障碍,一些网络编辑的工作内容简单到搜索、复制、黏贴、改标题。
(二)广播电视媒体参与竞争的矛盾心理助长侵权行为发生
在近十年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中,传统媒体并未因为固有的实力取得优势,反而被新媒体的新技术抢占了先机。新媒体从互联网发展到移动终端,这让传统媒体感受到巨大压力,甚至在提升自身影响力时必须依托新媒体的平台来完成,现在的广播电视机构几乎全部在微信、微博平台上开设公众号,并通过摇电视、摇广播等形式进行受众导入,于是就出现了面对新媒体对自身网络传播版权的侵权现象视而不见的现象,传统媒体在实际行动上被迫选择了向新媒体战略妥协的无奈局面。
(三)人人记者时代加剧网络传播内容的混乱局面
当移动终端成为新媒体的主力,作为媒体的有价值传播对象人手一台终端的传播格局,人人记者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点对面的传播格局变成了点对点、面对面、点对面共存的状态,传播对象复杂化,受众注意力分散,受众需求多样化,难免出现低俗、虚假的传播需求,加速了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在网络空间传播的混乱局面。诸如2015年《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对标题和内容做文字性修改和删节的,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和作品的愿意”,但在现实的网络传播中以低俗的标题吸引眼球和关注的内容依然层出不穷。
(四)“避风港”法律规定成为双刃剑
2006年国务院出台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引入了著作权领域的“避风港”条款,对数字图书馆、远程教育、网络服务提供商、搜索引擎、网络存储等网络参与者提供了“避风港”的免责保护。“避风港”条款让目前一些网络运营商的非典型性侵权找到了免责依据,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采取了规避措施,成为网络版权保护的双刃剑。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对“避风港”条款的适用做了更加明晰的界定,但依然为网络参与者的侵权留有可乘之机。
三、广播电视新闻作品网络传播版权保护的完善
(一)有针对性地完善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立法
尽快完善《著作权法》的修订,重点完善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时事新闻”和“新闻作品”的界定;2.将网络传播中版权保护纳入著作权法调整范畴;3.明确网络传播版权侵权主体责任,规范“避风港”条款的适用范围;4.适当增加版权保护中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
(二)强化广播电视机构对网络传播版权的自我保护意识
1. 做区别于“时事新闻”的新闻作品
根据目前法规中对“时事新闻”的各种定义,更多强调的是对事件本身的记录,是不可再现的,所以对这样的新闻转载是不可避免地复制,是不受版权保护的。因此,广播电视机构在制作新闻作品时应该适当增加事实本体之外的链接、背景介绍、评论及后续报道,让新闻作品区别于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在编辑上技巧性限制网络转载。
2. 减少主动侵犯其他机构版权的行为
客观地说,广播电视机构在采制节目过程中,也存在对其他媒体新闻作品的援引和摘录,如2007年《新京报》诉浙江在线侵权7706篇新闻报道,结果浙江在线网站反诉《新京报》及其关联媒体侵权8000余篇网络新闻版权,可见主张自身版权利益的同时也要避免对其他媒体版权的尊重。
3. 降低新闻作品版权侵权行为的便利性
(1)添加水印等常规防侵权技术
广播电视新闻作品的存在方式为语音和视频,在网络发布时添加水印等防转载的技术手段,并标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等字样,在技术和形式上增加网络传播侵权的难度。
(2)“七伤拳”中的自我保护
广播电视新闻作品的发布是为了增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可以在网络发布新闻作品时允许转载,但不允许整体复制,而是必须将网络地址点击链接至广播电视机构自身开立网络平台上,实现真正意义的流量导入。
(3)加强新闻作品网络传播的技术性保护
针对网络传播版权侵权大多是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的,在技术上可以采用DMR(Digital Ringts Managenment)技术进行自我保护,其核心是数据加密和防拷贝,同时还具备用户行为监控功能。DRM可以通过特定的HTML代码植入到新闻作品的内容和标题中,即可跟踪记录使用者转载、引用其新闻作品的详细参数(包括次数、频率、范围等),对于疑似的版权侵权行为还会通过对话框等形式进行警告或提醒,且会自动搜集相关的侵权证据。[1]
4. 广播电视机构主动对新闻作品网络传播分类处置
广播电视机构对自制新闻作品版权利益可以预先进行评估,对新闻作品的版权利益作出分类,如广播电视节目线性同步播出的整体版权利益;对于优秀原创节目(新闻、专题、评论、纪录片、栏目等)可以单独设立版权购销机制进行对接后进行网络传播;对于普通节目可以作为提升广播电视机构品牌和影响力允许网络媒体在保证完整性和署名权等基本版权的基础上自由传播。
(三)利用社会力量进行相关版权保护
1. 加大版权保护的宣传和引导
我国网民的版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一方面有版权人迎合市场,利用网络媒体转载捧红操作自己的商业利益驱动,另一方面也有转载人刷存在感的盲目介入,更有长期以来网络版权似免费午餐的传播环境。所以有关部门加大对网民版权保护意识的宣传和引导至关重要。
2. 寻求集体、联盟、组织的保护
世界上最早的著作权管理组织是1777年的法国戏剧作者和作曲者协会(SACD),在法律和行政权难以保护的情况下,寻求此类社会组织的帮助也是一种较有利的选择。我国2013年修订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对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作出了相关规定。
3. 借助专业律师团队的维权保护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完善,我国已经有了专业的知识产权维权律师团队,可以承担起调查取证、证据保全、提起诉讼和执行的全程维权法律服务,借助律师团队依法维护网络传播版权利益也是较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蔡名照.依法保护新闻作品版权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J].中国记者,2016(1).
[2] .孔洪刚.媒体转载中的版权误区及其规避[J].编辑之友,2011(02).
[3] .张宴敏,曹曦晴.我国新闻媒体的版权困境与解决路径[J].新闻实践,2016(4).
[4] .王星.网络传播环境下新闻版权问题的演变与应对[J].传播与版权,2016(5).
[5] .惠东坡.西方国家新闻版权保护的举措与借鉴[J].中国记者,2014(07).
广播电视传播 篇9
电视对外传播是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播什么”以及“如何传播”直接关系到我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关系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同时, 也关系到我国媒体在国际舆论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
“传播什么”——一个当下的、真实的、变化中的中国
谈到对外传播的内容构成, 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传播“和而不同”等中国传统文化, 向世界宣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但对外传播只利用传统文化的某些内核是远远不够的。
2007年2月, 《北京共识》作者乔舒亚·库珀·雷默发布了新的研究报告——《淡色中国》, 指出中国当前面临的最大战略威胁, 是其国家形象。中国的问题不是其国家形象是“好”是“坏”的问题, 而是取决于一个更复杂的难题:中国的自我形象和其他国家对它的看法并不一致。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在展示本国文化时, 中国官员通常会走阻力最小的路线, 借助陈旧而老套的京剧、武术和茶文化, 而不是宣传中国充满生机的新文化领导者。这导致全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往往频繁发生变化, 充斥过时观念、不切实际的期望和根深蒂固的偏见。
过分倚重宣扬传统文化, 并没有展示一个现在的、真正的中国, 因为即使是在中国本土, 传统文化也并非是时代精神。因此, 雷默建议, 中国必须设计一整套与中国的现状和未来愿望相符的理念、象征、“品牌”和信息。
这并不是说中国应该放弃传统文化, 而是要设法让日益崛起的新中国的知识、文化和商业产品补充和巩固中国的传统形象, 避免用政治上取巧、好推销、但与现实不符的形象掩盖中国的真实特性。诚实态度能帮助外国人了解到, 他们在现代中国看到的矛盾之处未必代表着欺骗或软弱, 只不过是变革的标志。中国不能呈现给世界一个“粉饰”过的国家形象, 只有包含好坏两面、真实反映现状的形象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②
雷默的外部视角当然不一定全对, 但有助于我们反思是否在对外传播中有某种程度的“自我想象”。比如, “你们要讲的都讲了, 我想要知道的都不知道”, 曾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朱穆之同志提到, 一位外国友人向他这样抱怨中国的对外报道③。再比如, 为了凸显国民的“万众一心”, 对外传播有时会产生过分宣扬民族主义的印象。但正如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的表述, “大国崛起”这种变化的实质是从经济民族转变为政治民族, 而成为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民族,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民族主义。今天中国在追求和平崛起的过程中, 一定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 一个国家如果仅仅以民族主义作为诉求的基础与政策的目标, 她就无法获得其他国家的尊敬与认可。这种国家的崛起必然会给外界留下的是一种强权的、非和平的崛起, 而且最终必然是短命的崛起。④
还有一个需要直接交锋的内容主题, 是如何不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社会制度产生怀疑。事实上,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在推进, 政府也承诺如此, 从改革开放后废除领导人终身制, 到近年来四川雅安等地的基层民主选举试验, 这些都是中国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化。把这些纳入对外传播的主要议程, 使那些对我们有偏见的国家, 能够真正理解或者真正了解、认识到中国基本制度的形成, 不是哪一个人和哪一个党强加给这个13亿人口大国的, 是历史合力形成的一种必然结果, 并且也在随着历史的演进逐步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 但归根结底, 中国的发展道路, 需要由中国人民自己来探索, 而且, 中国愿意把这个探索过程, 作为整个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一部分呈现出来。
正如2007年2月,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的那样, “不回避中国存在的问题, 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对外宣传和交往方式, 尽量使用国际社会听得懂、易理解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交流, 增强宣传的有效性”, 把一个当下的、真实的、变化中的中国, 作为对外传播的主要内容, 才能真正有助于实现对外传播的根本目的。
“如何传播”——构筑现代化的传播体系
从某种角度说, “对外传播”仍然是宣传, 只不过是一种更高明的“宣传”罢了:构筑国家形象时, 要尊重信息传播规律和境外受众长期形成的信息接受心理, 才能在全球争取人心。而要以“如何传播”实践这一认知, 则是一个涉及传播理念、全球信息资源、国际信息传播技能和现代信息生产流程机制结合的系统工程。
这一判断来自目前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电视媒体——CNN、半岛电视台、BBC的成功经验。新闻是一家媒体的脊梁, 国际新闻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硬体现, 我们不妨以新闻生产来透视它们各自的核心竞争力:CNN依靠的是遍布全球的新闻触角, 1000人的驻外记者日夜不停地向总部传送信息, 使得受众养成了这样的收视心理——要知道这个星球正在发生什么, 就看CNN的国际新闻频道;半岛电视台的规模虽然不大, 但在“意见与异见”的主导下, 拥有两个“杀手锏”——有关基地组织的独家新闻和阿拉伯世界的国际立场, 这使得人们即使不同意它的观点, 但也不能忽视它的声音;BBC的成功依赖的则是其长期坚持的“公正、客观、独立、平衡”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力图以冷峻、超然的态度提供事实性报道和平衡性报道。人们往往是先从CNN知道发生了什么, 然后再看BBC怎么说。
这些经验的背后, 对应的是丰沛的全球新闻资源、独特的对外传播指导思想、娴熟的对外传播技能。而这三家媒体能够持续运转的背后, 还有一个共性的成功经验, 就是现代化的信息流程管理机制。
系统论认为, 要把事物放到系统认识的思想下认知, 把握好系统具有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 才能使系统最优化, 更高效地实现所需要的功能。实践和理论启发我们, 在思考对外“如何传播”时, 应以系统论的观念为指导, 构筑起现代化的传播体系: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理念, 是这一系统的灵魂与黏合剂;全球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积累, 是这一系统的基石;国际信息传播技能和全球化信息生产机制是这一体系的两大支柱。
简而言之, 如上文“传播什么”提到的, 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理念, 就是传播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同时不囿于传统文化, 呈现当代中国真实的物质面貌和精神面貌;全球信息资源的获取, 除继续在全球布设记者站外, 还应注意信息资源开发的“扬长补短”——在巴基斯坦、朝鲜、伊朗、非洲以及拉美等国家和地区, 借助我国的优势外交资源, 努力建立自己的独家信息源;在热点新闻区域, 如中东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 建立与当地新闻机构、政府、民间组织、消息灵通人士的关系网, 争取抢先发布重要新闻。
在国际信息传播技能方面, 舆论学认为, 人的性格及行为方式受它所处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历史传统的影响很大, 处于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们对相同的传播内容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尽管这一结论已为大家所熟知, 但在传播实践中被贯彻得还不够,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作为内容生产者, 我们已经在潜意识里深受母国文化的浸润, 常常忽略不同文化间的信息传受心理差异。
国际信息传播技能的提升, 更要注意“多管齐下”, 包括定位精英受众, 影响有影响的人, 善用舆论领袖的“二级传播”效应;加强受众分析, 在目前按华人、非华人以及按地域分类的基础上, 继续按照知识、收入、社会地位等多维度精细分层, 进行内容的精确定制, 同时要更加重视受众反馈;在传播语态方面, 要注意中西方思维方式的抽象、具象差异, 报道中多运用故事化的传播方式, 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世界故事中国视角;对重大、突发新闻事件, 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解读, 使这一被无数次经验与教训验证的规律成为报道的常规;在对外传播的贴近性方面, 应注意增加本土化生产、本土化员工、本土化传播等比例, 不断强化报道的国际化色彩等。
注释
1[1]数据来源:中央电视台事业发展调研处《中央电视台2008年事业发展报告》, 2009年1月。
2[2]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5月。
广播电视传播 篇10
一、广播电视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励、以正面宣传为主, 传播强大正能量
广播电视要充分发挥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声像冲击力强、真实感人的优势, 大力宣传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动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实干苦干。这是新时期赋予广播电视的宣传任务, 必须长期坚持。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是传统主流新闻媒体, 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宣传好、保护好, 必须团结、激励、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当前,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重托, 我们必须勇于担当。广播电视作为新闻主流媒体, 必须有担当意识、大局意和历史使命感, 大力弘扬这一时代主旋律, 在神州大地响起这一时代最强音, 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广播电视宣传要始终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 始终坚持弘扬社会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始终坚持只帮忙、不添乱。在当前新的形势下, 广播电视要为13亿人民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加油鼓劲。
二、广播电视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广播电视宣传的基本职责。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广播电视工作者要深入基层, 深入实际, 到群众中去, 接地气、深扎根, 把广大人民群众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自主创新,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理论创新, 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 要广泛宣传阐释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目标要求, 深入宣传阐释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价值支撑和动力源泉, 推动中国梦入脑、入心、入行动。
广播电视宣传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正面宣传, 熔铸兴国强国之魂。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 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三、广播电视要坚持把党的声音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结合
广播电视在重大宣传问题上要始终坚持党性, 坚持人民性, 在实践中把二者统一起来。把中国的事情宣传好, 把人民的利益和诉求反映好, 不断巩固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把社会发展的主流展示好, 把党和政府声音传播好。
广播电视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站稳政治立场, 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 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自觉牢固树立政治观、大局观和责任意识, 增强新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尽职尽责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广播电视要坚持政治家办台, 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坚持以人为本, 广泛宣传报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积极投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生活。要把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广泛传颂, 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要做好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加强舆论监督, 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
四、广播电视要强化社会责任、增强担当意识, 提高传统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目前, 我国正处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 面临众多困难与挑战。广播电视要强化社会责任, 增强担当意识, 牢牢把握新闻传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要站高一步, 想深一层, 敢于作为, 着力提升广播电视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引导力。广播电视工作者要本着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励奋进的思想和精神, 弘扬一切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 弘扬一切有利于实现强国富民的思想和精神, 弘扬一切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思想和精神, 在全社会唱响昂扬向上的民族正气歌。广播电视要自觉遵守宣传纪律, 决不给社会麻烦制造者和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
最近, 上海广播电视台新一轮的深化改革又扬帆起航, 上海声屏以悄然发生清新隽永的变化。全天候的新闻时事播报引领收听收视热潮, 紧贴国内外热点的现场直播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每晚黄金时段的《东方新闻》《直播上海》《子午线》全面布局, 使东方卫视成为全国省级卫视中播出新闻节目最多的台。讲述凡人善举的《大爱东方》让追逐中国梦的真实故事感同身受。一批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好节目赢得了观众的口碑。提升了广播电视宣传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抢占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
五、广播电视要坚持“三贴近”, 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宣传水平
习近平同志强调,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 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永恒主题, 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和水平。要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 以新的视角加大连续报道、追踪报道、深度报道的力度。使广播电视宣传产生好的效果。让人民群众爱听爱看, 产生共鸣, 推动广播电视宣传朝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广播电视要敢于创新宣传理念, 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 要敢于突破旧观念的束缚, 善于打破习惯思维定势, 进一步树立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的舆论引导理念, 在真实可靠上动脑筋, 在可亲可敬上做文章, 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广播电视要不断创新宣传方法, 遵循传播规律, 讲求传播艺术, 注重传播效果。以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文风增强广播电视宣传的实际效果。要倡导“短、新、实”, 反对“长、假、空”。要身到基层、心到基层, 摸透基层情况, 吃透中央精神, 倾听老百姓呼声, 回应老百姓关切, 反映老百姓创造、践行媒体的职责, 敢于为民立言, 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认可。“群众的思想最鲜活, 群众的语言最生动”。广播电视要以平民的视角看问题, 用群众的语言写文章, 要敢于说实话, 说新话, 说老百姓的话。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老百姓, 激励老百姓。在不违背党的宗旨、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 把有价值的新闻, 以最快的速度真实地向公众传播, 放大正能量, 让广播电视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电视军事传播的发展与创新 篇11
与诞生在炮火硝烟中的报纸、电台等我军军事传播工作相比,电视军事传播无疑还是个新生事物。1966年成立的北京电视台军事组,标志着电视军事传播走上历史舞台,为我国军事传播迎来了一个新的纪元。
用“创业艰难百战多”来形容这一时期我国电视军事传播工作一点也不过分。虽然有“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面临条件艰苦、人手匮乏等困难,我国电视军事传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长起来,采访并拍摄了大量反映我三军将士英雄和先进事迹新闻片和纪录片,如《英雄铁道兵》、《战斗英雄麦贤得》等优秀作品,展示了新生的人民军队电视传播事业的无穷潜力。
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使得电视产业在我国开始飞速发展,电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电视中生动的图像与声音同步传播的优势是其他媒体无法相提并论的,获得的信息更加真实可信,更加生动活泼,其影响力与日俱增。正是由于电视传媒的影响日趋扩大,而使得军事电视传媒发挥强大效果成为了可能。
1979年12月23日,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央电视台军事组改为中央电视台军事部,为师级单位,列入军队编制,接受总政和中央电视台的双重领导。这意味着军委领导对电视军事传播事业的关注和重视。也可以说这是电视军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一次转折,也是其进入成长期的主要标志。也就是在1980年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军事栏目《人民子弟兵》顺利播出。其播出的纪录片《干枝梅颂》,反映了北京军区守备一师的边防生活,讲述了过去老干部和边防官兵的高尚情操和品德。
1981年金秋时节,我军在华北地区举行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联合作战演习。此次演习是邓小平同志担任军委主席之后第一次公开观看演习和检阅部队,具有重要意义。中央电视台工作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即时制作了演习新闻和专题纪录片。节目在央视播出后,受到杨尚昆等中央军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欢迎。
巨大的反响使军队领导认识到电视传播的巨大作用。之后,总政治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军各部队认真组织收看中央台《新闻联播》。以此为契机,各军区纷纷组建电视新闻报道队。可以说《1981华北大演习》的成功播出,为电视军事传播大发展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在以后几年时间里,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屡获国内大奖。如为庆祝建军60周年制作的、全面反映我军光荣历史和建设成就的专题片《让历史告诉未来》深受军内外观众的好评。这一系列的成就都为后来的CCTV-7军事频道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改革与创新
虽然我国电视军视传播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播出时间短,且时间不固定;2.节目内容过于单一,不够丰富;3.没有固定的频道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电视军事传播的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來,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海湾战争、北约空袭南联盟等局部战争,使得人们国防意识空前高涨,开始对中国军队和国防建设投以更多的目光。这些都要求我国电视军事传播的改革与创新在以下几个方面牢牢把握发展的机遇:
普及国防意识,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电视军事传播永恒的主题。“强国要强兵”,国防意识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据央视观众调查统计,目前收看CCTV-7军事栏目的观众中,90%以上是地方观众,而绝大部分是青少年观众。因此,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人民解放军光荣的历史,了解国防建设和必要的军事斗争准备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知道本国国防面临的形势,国防政策,军队建设的思想是电视军事传播的首要任务之一。
宣传我军建军宗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国电视军事传播的历史使命。要求电视军事传播工作者积极、深刻领会新时期党中央的建军思想,立足军队,面向社会,及时播发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四总部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最新军事动态和军队、国防建设上做出突出成绩。
加强对外交流,树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形象是我国电视军事传播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的成员国。有责任积极支持并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地派出维和部队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受到当地人民和联合国的好评。因此将中国军队坚强的战斗作风、严明的组织纪律、优良的军人品质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是电视军事传播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有关方面对央视军事栏目作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
首先在组织机构上加以完善。1996年4月,经中央军委批准,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成立。同年CCTV-7电视军事节目正式开播,采编人员发展到300多人,原有的电视军事节目报道网络进一步巩固,节目制作播出的组织保障机构更趋完善。CCTV-7黄金时间《军事报道》栏目也成为央视所有频道中唯一一档体现中国军队的新闻联播。
增设栏目,增加与观众的互动。在新世纪,CCTV-7军事栏目在原有基础上,把握时代热点,大大丰富了电视军事传播的内涵。先后开辟了《军情连连看》、《军事科技》、《防务新观察》等栏目。无论是在时效性,还是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突破性进展。例如:今年8月份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军演的硝烟还没来得及散去,CCTV-7就在黄金强档时间《军情连连看》中推出《和平使命——2007全纪录》的专题片,其速度之快、报道之全令人耳目一新。
为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央视还增设了数字国防军事频道,节目的质量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引进人才,增加节目的深度。为了更进一步提升节目档次,打造精品栏目,CCTV-7军事栏目组先后邀请了一大批有着丰富军旅生涯的专家学者担当节目主持人,如伊卓、张绍忠以及被网民称作是美女军事博士的仲晶。他们的出现一改原来节目中严肃有余、生动不足的面貌,其简明扼要的说明、深入浅出的点评甚至是唇枪舌剑,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参考文献:
1.蔡永清、李成:《CCTV-7电视军事节目发展现状分析》,《军事记者》,2006(7)。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广播电视传播 篇12
2003年5月18日开播的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 采访对象是在我国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大家”, 如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激光照排之父王选,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等, 栏目力图在真实的时代背景下, 展现当代知识巨子们独特的生命历程与探索精神。
《高端访问》栏目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2004年年初推出的周日特别奉献节目, 专访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各界国际知名人士, 如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现任俄罗斯总理普京、耶鲁大学校长、野外生物学家、俄罗斯体操名将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人物春秋》是2004年1月1日推出的, 节目既展示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各领域内的名人、要人, 也关注普通人的生命轨迹。即使采访对象是普通人, 表现的也是普通人非同寻常的人生印迹。
一、广播电视人物访谈的人际传播特点
人物访谈节目从最初的选题、策划到最终的剪辑、播出和节目反馈环节众多, 其中, 主持人与嘉宾的人际传播是最为核心的一步,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节目传播的效果。
1、传播者间的对称信息流动
人物访谈节目的传播者是主持人和嘉宾。一般情况下, 主持人代表受众提问, 处于主动地位;嘉宾回答, 处于被动地位。传播者间的人际传播, 既是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过程, 也是双方信息对流的过程。传播者间的信息流动对称, 对传播者而言是一次愉快的思想交流, 对受众来说, 他们则可以分享更多有用、有益的信息。
著名学者保罗·格瑞斯 (H.Paul Grice) 指出, 谈话时要遵循合作原则:一是数量, 谈话的参与者应当提供足够的———但并非过量的———信息;二是质量, 谈话的参与者贡献的信息和思想必须是真实的;三是相关性, 谈话要与主旨相关;四是表达方式, 谈话的条理性等。以上是人类谈话的普适性原则, 人物访谈节目的谈话还应有着更高的要求, 因为传播者的人际传播是为大众传播服务的, 主持人和嘉宾都应对信息的对称流动作出一定的贡献。如主持人高超的访问艺术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嘉宾也需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和幽默感等。主持人与嘉宾的共同合作与心理调适, 对于访谈的成功十分重要。
如在《大家》栏目访问梁思礼先生时, 嘉宾在回忆到文革期间其子自杀时, 心情沉重, 话语停顿, 主持人曲向东赶紧说:“梁老, 您要是不想提, 我们就不谈这个了。”梁老答曰“没关系”, 便继续讲下去。主持人的合宜话语, 缓解了嘉宾的情绪, 使得访谈顺利进行。
《大家》栏目在访问著名学者张晗时, 张老回忆在文革期间他奉命整理古籍, 有人笑话说:“孔子有72贤人, 现在又多了一个闲人了。”张老在节目中讲到在文革中遭迫害, 也曾想到过自杀, 但始终放不下《侯马盟书》, 他略带自嘲的话冲淡了沉重的氛围。编导杨丽说:“跟张老聊天是一件愉快而又非常痛苦的事情。愉快是因为他实在是一个幽默而又温和的长者;痛苦是因为每每就一个话题聊开之后, 张老的博学多识一再地冲击着我的自信心。”
再如《高端访问》栏目, 有一次, 主持人水均益采访一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当这位学者谈到自己是如何几经曲折找到胃溃疡的发病原因时, 水均益对他说自己就是一名多年的胃溃疡患者, 并谈了真实感受, 由此拉近了与嘉宾之间的距离。
再如《人物春秋》, 记者在采访桑兰时, 中途桑兰的腿抽筋了, 记者想中止采访, 让桑兰休息一下再继续谈, 但桑兰说没事, 如果停下来再重新采访自己会更累, 于是采访继续进行。当碰到这样一些意外情况时, 需要传播者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2、传播者自身的光辉效应
对受众来说, 相同的信息, 不同的信源, 其接受效果是不一样的。权威的媒介渠道、有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栏目、传播者长期的积累和良好的公众形象等会形成一种“光辉效应”, 有利于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如《大家》、《高端访问》、《人物春秋》栏目的主持人或记者, 曲向东、水均益、张小艳等, 都是有着鲜明风格的传媒工作者, 节目的采访对象也都在所在领域独领风骚, 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传播者自身的光辉效应, 对于提高节目信息的可信度, 吸引受众的关注是很有帮助的。
3、物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
在人物访谈节目中, 由于节目时间和访谈环境的限制, 节目无法全面准确地传达出信息的具体语境, 而有些信息如果脱离其产生的语境去理解, 就会失真。
如《大家》栏目有一次采访哲学大家任继愈, 任老谈到“文化大革命”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事, 如同人生病后会产生免疫力一样, 社会也需要免疫力。这个观点与我们的心理定势相悖, 而主持人与嘉宾并未深入去探讨这个话题。至于这个观点是否成立, 受众则要自己进一步去研究思考。
二、广播电视人物访谈的大众传播价值
广播电视人物访谈节目能蓬勃发展, 是因为其传播价值满足了社会的一些需求。
1、新闻价值
人物访谈节目经常会邀请一些热门新闻人物作为节目嘉宾, 如刚刚获奖的体育运动员和杰出科学家、卫星成功发射后的幕后工作者、热点新闻事件中的核心人物等。这些嘉宾的故事是很多受众想知道而未知道的, 主持人如能尽快采访或是独家专访, 节目的新闻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2、宣传价值
宣传与说服是有技巧的。我们常说的宣传技巧有光辉泛化法、乐队花车法、平民法、证词法等七种, 说服方法有一面说、两面说等。作为国家的主流媒体, 弘扬主旋律是责无旁贷的。人物访谈通过嘉宾的感人故事来宣传一种观念, 其传播效果比生硬地灌输某种观念要好得多。
如《大家》栏目2005年与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发起的“弘扬医德医风共建和谐社会大家在行动”的大型公益活动, 邀请栏目介绍过的十位医界泰斗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等十所著名医学院校举行讲座或近距离地与同学、老师、青年医生座谈, 传播良好的医德医风。我国外科医学奠基人之一、器官移植的开拓者裘法祖院士就是这十位大家中的一位。主持人曲向东向裘老请教年轻医生与前辈相比欠缺什么时, 裘老的回答是“医德”。这些医学大家对待病人如亲人, 把手术看成是一门艺术, 在医学创新的道路上奋力求索, 为年轻医生和学生作出了表率, 同时也让普通受众加深了对医疗产业的了解, 促进了医患和谐。
再如为庆祝第23个教师节,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物春秋》栏目自2007年9月3日起连续播出了胡安梅等20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 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献身教育事业, 在社会上营造了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
以上关于医疗卫生和教育科学的系列报道, 是很典型的议程设置方法, 吸引了广大受众的关注、引起了社会的思考, 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3、人文价值
(1) 思想镜鉴嘉宾独特的人生感悟和深刻非常的思辩, 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广大受众的思想, 改变着受众的行为。以《大家》栏目在开播五周年之际制作的《季羡林谈人生》这一期节目为例, 主持人请97高龄的季羡林先生谈谈成功的原因, 季老说:“天赋+机遇+勤奋是成功的三个条件,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 天赋是由‘天’来决定的, 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 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爱国、孝亲、尊师、重友”是季老的人生准则, 季老认为人生的价值是在人类发展史上能起到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些精辟深刻的观点赢得了受众的感佩, 影响着受众的思想。《高端访问》栏目在对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访问中, 展现了安南的工作环境和处事原则、他眼中的世界和中国等。嘉宾拓宽了受众的视野, 给广大受众提供了一个参考系, 可以深化对世界局势和中国发展的认识。
(2) 精神坐标人物节目通过深度访谈, 展现了嘉宾不朽的精神魅力和闪耀的人性光辉, 如乐观、坚持、创新、勤奋、牺牲等, 向受众展示了大家风范。《大家》栏目在访问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时, 贝老讲述了这样的经历:他在巴黎卢浮宫执行玻璃金字塔设计任务时, 质疑声如潮, 他顶着巨大的压力精心设计, 辉煌壮丽的玻璃金字塔终于赢得了法国和世界的赞许。《人物春秋》栏目访问北京一位著名修笔师傅, 这位师傅从17岁开始接触修笔行业, 60年乐此不疲, 虽然收入不高, 但服务质量名闻遐迩。可见, 坚持与执着是成功人生的重要保证。
(3) 情感之旅受众在欣赏电视剧等艺术作品时, 经常会虚拟身份, 与角色有着感同身受的喜怒哀乐。艺术作品是高于生活的, 而人物访谈节目中的故事是真实的火热生活, 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最能拨动人的心弦, 会随着嘉宾一起沉默、微笑等, 节目引领着受众进行情感之旅、感受生命的真谛。
4、科学价值
(1) 方法价值成功一定有方法。在人物访谈中, 嘉宾会讲述一些他们的做事方法, 这对受众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如《大家》栏目的嘉宾王选被誉为中国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选对很多前辈的成长故事都很熟悉, 并分析了他们成功的原因, 这成为王选患病十年但不言放弃的强大精神支柱。《大家》栏目的很多嘉宾都酷爱读书, 有位嘉宾藏书几万册, 这么多的书怎么读得完呢?嘉宾介绍, 他只读了其中的一部分, 而注重“书皮的学问”:即对每本书的目录都心中有数, 经常翻看, 当要用到哪本书时便可立即查找到。这种“书皮的学问”是十分值得借鉴的。
(2) 科普价值人物访谈的嘉宾从事着某种职业, 主持人或记者在访问时, 嘉宾会谈到他们的专业知识, 收到了普及科学知识的效果。如《大家》栏目对嫦娥卫星绕月探测工程的三位领头人栾恩杰、欧阳自远、孙家栋的采访, 三位专家对卫星发射的意义、过程、难点等作了通俗地介绍。再如《大家》栏目对一位博物馆馆长进行采访时, 专家带摄制组去古玩市场淘宝, 在节目中讲述如何训练眼力, 如何提高观察能力, 这对收藏爱好者是很有帮助的。
(3) 史料价值嘉宾在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时, 会透露一些尘封已久的故事, 给受众还原历史的足迹。如《大家》栏目曾访问著名眼科专家唐由之, 唐先生是唯一一位给毛泽东主席做过眼睛手术的医生。唐先生在节目中回顾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周恩来总理如何精心安排、毛主席是如何同意接受手术的、手术时毛主席让工作人员播放弹词《满江红》等情节。嘉宾的这些回忆为受众还原了一位生病的老人、一位情感丰富、有着常人情怀的老人形象。再如《大家》栏目制作的《克里夫兰总统号》, 展示了在新中国刚成立时, 百废待兴, 钱学森、梁思礼、华罗庚等一批在国外留学的高级人才冲破重重阻拦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感人历史, 这无疑会给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以有益的启示。
三、广播电视人物访谈传播中的不足和发展
广播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在快速发展中, 也有一些亟待改进之处。例如: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以其辩论式的采访风格, 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但她在采访著名演员陈道明时, 多次插话甚至和嘉宾同时说话, 没有注意倾听与理解。陈道明是一位比较内向的演员, 受众很想知道他的观点和看法, 主持人剥夺了嘉宾的话语权, 不仅不能表现出自己的智慧, 反而会引起受众的反感, 因此这期节目的大众传播效果不太好。再如一位历史学家和一位古建筑学家做客《大家》, 讲述圆明园的历史和特点, 古建筑学家的表现十分合宜, 但历史学家在讲到圆明园被侵略者烧毁时竟然笑意盈盈, 这也是不恰当的。
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人物访谈是其集中体现, 由于有着持续的受众群, 人物访谈节目是不会过时的节目样式。在开放的传播环境下, 传媒工作者不断去发现受众的新需求并不断创新, 达到传媒、嘉宾、受众之间的平衡与共赢, 节目的发展前景是无限广阔的。
参考文献
[1]、[美]赛佛林、坦卡德著, 郭镇之、徐培喜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1、[美]赛佛林、坦卡德著, 郭镇之、徐培喜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2]、[美]洛厄里、德弗勒著, 刘海龙等译:《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3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2、[美]洛厄里、德弗勒著, 刘海龙等译:《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3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美]李特约翰著, 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93、[美]李特约翰著, 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9
[4]、郝朴宁著:《话语空间——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44、郝朴宁著:《话语空间——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