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广播电视(共12篇)
移动广播电视 篇1
当前,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 通信领域技术尤其是无线数字通信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而移动接收则是当前无线数字媒体技术中是非重要的一环。笔者将就地面广播电视移动接收技术浅
1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现状
在当代, 通信传输手段主要有光纤传输、卫星传输、数字微波传输等方式。而地面无线传输方式、卫星传输方式以及有线传输方式构成了中国当前数字电视信号传播的主要方式。而数字电视要实现两方面要求:一方面要能够实现移动接收信号;另外移动的便携性要求较高。这两方面结合起来, 对系统的难度要求就很高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通信和卫星通信相比更为廉价;和有线通信方式相比, 不受布线的影响, 能够很好地规避城市建设以及自然灾害或者战争灾害的影响。
完善且科学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具备完善的蜂窝单频网功能, 能够很好地提高频谱的使用效率, 也可以由无线方式接入市场。而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在移动方面以及通信方面的杰出表现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要求。
2 移动接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 障碍物反射、散射以及衍射, 导致信号衰弱。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信号的传输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各种障碍物, 而电磁型号会产生反射现象、散射现象以及衍射现象。
(2) 在构建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时, 要充分考虑建设的成本, 接收端的功耗以及接收端接受方式的选取。
(3) 电磁信号的多普勒效应。所有的波在传播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而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主要是因为移动接受端处于不断移动的状态, 导致接收端接受信号时, 信号频率会发生改变。
在理论上, 由于多普勒效应和反射、散射、衍射等现象的存在, 不宜使用移动方式接受模拟广播电视信号。但是只要解决好以上三个问题, 就能很好地实现移动交通工具的通信信号接受。
3 移动接受中的无线通信算法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中涉及的无线通信算法是基于图着色理论的贪婪算法、公平算法在信道利用率以及信道分配的公平性方面随认知用户及可用信道数变化的情况。SU节点随机分布在一个1000m*1000m的区域内, PU节点在相同的区域内位置固定。采用每个节点被分配到的信道数衡量信道利用率, 用各个节点被分配信道数的方差表征公平性。各个节点被分配到的信道数越多, 信道利用率越高;各个节点分配到信道数的方差越小, 公平性越好, 方差为0是最理想的情况, 但一般情况下无法达到。
贪婪算法在分配过程中, 最大化各个子信道分配的认知用户数, 使得子信道得到充分的利用, 因而其信道利用率比公平算法高。随着认知用户数量的增多, 算法的信道利用率呈下降趋势, 原因在于: (1) 频谱资源有限, 认知用户的增多使得各认知用户被分配的平均子信道数减少, 因而信道利用率降低; (2) 认知用户的增多使得其在一定范围内的分布更加密集, 从而导致仅由位置关系定义的干扰节点数增多, 受干扰条件的限制, 原来互不干扰的认知用户之间可能会发生干扰, 不能同时使用同一信道, 因而信道利用率有所降低。
公平算法虽然在信道利用率上不及贪婪算法, 但由于公平算法优先为那些瓶颈认知用户分配子信道, 因而其分配的公平性优于贪婪算法。与信道利用率的仿真结果略有不同, 随着认知用户数量的增加, 分配的公平性趋于更优的效果, 这是由于当认知用户的数量较少时, 信道资源相对充裕, 算法优先为状况较差的认知用户分配子信道, 这时状况较好的认知用户可能分不到或分到较少的子信道, 各认知用户分得子信道的数量相差较大, 相应地, 其方差值较大, 因而信道分配的公平性较差;然而当认知用户数量增多时, 对子信道的竞争更加激烈, 各个认知用户分得子信道的数量之间不会相差太多, 因而信道分配的公平性就会变好随着可用子信道数量的增多, 分配的公平性有所降低, 同样是由于各个认知用户分得的子信道数差距的拉大所导致的。
新世纪以来,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接收成为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地面广播电视移动接收技术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 分析了当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现状, 分析了移动接收遇到的一些问题, 进而分析了地面广播电视移动接收中涉及的无线传输技术。
参考文献
[1]任聪聪.浅谈地面广播电视移动接收的相关技术.现代媒体技术, 2011.
[2]蒋丽丽.对地面广播电视移动接收技术的几点思考.电力电子技术.
[3]茹立根.地面广播电视移动接收技术浅探.中国媒体, 2010.
移动广播电视 篇2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技术部 顾丽华
2005年中国西部电视技术协会第十七届年会技术论文二等奖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数字地面广播电视信号的移动接收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国内外的传输标准,并对DAB与DVB-H两种技术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移动接收DABDVB-TDVB-H
〖正文〗
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传播领域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就在这一两年间,无线数字媒体的类型骤然丰富,除传统媒体之外,手机电视、车载移动电视,楼宇分类电视,多媒体信息亭、地铁多媒体信息系统等新兴媒体纷纷涌现,移动接收是个热点,尤其是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成为发展方向之一。在早期,这种移动性主要受电源供电、设备尺寸的限制,基本上没有办法实现,移动接收带来的技术问题也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在电子管时代,器件的尺寸比较大,耗电也多,真正的“移动”只在军事方面,便携式的收音机也有,但一直不能普及。到了晶体管时代,收音机小到可以放在口袋里,广播的移动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但是电视的移动接收问题要比广播的移动接收困难得多,所以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
一、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TTB: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Broadcdsting)
在现代通信中,通信传输手段主要是光纤、卫星、数字微波等,加上地面无线电视广播电视发射构成信息主体。目前在我国数字电视按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三类。而移动电视是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重要应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在应用需求上要求实现移动和便携接收的功能,使整个技术系统的要求最高。它具备无线数字系统所共有的优点,较之卫星接收,有实现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较之有线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断网影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通过电视台制高点天线发射无线电波,覆盖电视用户,用户通过接收天线和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主要的受众也是针对本地区的。完善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所具备的蜂窝单频网功能,不仅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而且可应用与宽带无线接入市场;而移动和便携的独特优势使该系统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无论何人何时在何地均能任意获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动接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移动接收采用的方式是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接收。因此,移动接收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衰落,这是所有无线通信系统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固定接收可以采用分集接收等方法予以克服,但对于移动接收而言分集接收的方法显然不实用,因此衰落问题尤为突出。
电波在沿地表传播中会受到各种阻碍物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实际到达收信天线处的电波除了来自发射天线的直接波外,还存在来自各种物体(包括地面)的反射波和散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收信
电视移动看 篇3
不同的标准
此次我们共体验了3款手持移动数字电视设备,它们分别为iRivet B20 MP4播放器、爱维特GD608 GPS便携导航器及天语V958手机。这3款设备由于支持不同的标准,接收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在它们露面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目前我国移动数字电视的一些标准。
iRiver B20和爱维特GD608支持的是DMB,全称为数字多媒体广播(DigitalMultimedia Broadcasting),它是在数字音频广播DAB(Digital AudioBroadcasting)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广播系统。在第三代广播——DAB广播已将传统AM、FM模拟广播声音质量提高至CD级别的基础上,DMB将单一的声音广播业务推向了多媒体领域:即在发送高质量声音节目的同时,还提供了影视娱乐节目、智能交通导航、电子报纸杂志、金融股市信息、互连网信息、城市综合信息等可视数据业务。适合7英寸以下小屏幕终端,目前在北京、广州、上海及昆明附近可以接收到T-DMB。
天语V958手机支持的是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是广电总局制定的手机电视行业标准,适合7英寸以下小屏幕终端,覆盖中国37个城市。CMMB的主要特点是:可提供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信息和紧急广播服务,实现卫星传输与地面网络相结合的无缝协同覆盖,支持公共服务;支持手机、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上的小型接收终端,接收视频、音频、数据等多媒体业务。它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系统可运营、可维护、可管理,具备广播式、双向式服务功能,可根据运营要求逐步扩展。它还支持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运营体系,具备加密授权控制管理体系,统一标准和统一运营,支持用户全国漫游。
除了这2个之外,还有以下一些标准或解决方案:
ADTB-T,中国国家标准DTMB标准中的单载波方案,由上海交大参与并制定,适合7英寸以上中大屏幕的标清与高清电视终端,目前应用在北京市区、上海市区、崇明岛、河南安阳、安徽风阳、湖南株洲、山东威海以及奥运相关城市等地,主要终端有HDTV高清电视一体机和机顶盒。
DMB-TH,清华大学参与制定的移动电视标准,适合7英寸以上中大屏幕的标清电视终端,覆盖多数省会城市,主要终端为HDTV高清电视一体机、机顶盒、USB电视棒。
DVB-T,欧洲移动电视标准,目前在全球普及最广的移动电视标准,合适7英寸以下中小屏幕的标清终端,主要终端有机顶盒和USB电视棒。
电视为MP4添彩
iRiver B20
从外观来看,iRiver B20播放器与Clix非常相似,颇有肥皂的味道,圆弧设计,握在手中非常舒适。作为一款掌中电视,天线是不可少的,iRiver B20的天线隐藏在机身上方,将天线撑开,还真有点电视机的感觉。当然,除了天线,耳机也可以接收信号,但质量就大不如天线。
iRiver B20采用D-Clix操控系统,将整个屏幕作为一个大按键(不是触摸屏),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移动电视的屏幕是相当重要的,iRiverB20采用2.4英寸QVGA分辨率的26万色TFT显示屏,播放视频时细节清晰,画面流畅,响应速度也很快。惟一的不足是,用来看电视,这块屏幕还是有点小。
目前iRiver B20可以接收的频道为BTV-1、FinanceTest、Sports、CCTV新闻、环球奇观、路况,可以说除了FinanceTest股票信息和路况信息外,4个频道均为娱乐性频道,BTV-1和CCTV新闻为新闻类频道,Sports相信不用多说了吧?广大体育迷们的最爱。另外,我们还可以把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录制下来,以便闲暇时观看,相当方便。B20还支持DAB收音功能,我们只需在DMB/DAB功能下的TV/Radio选择Radio模式,返回上级菜单后即可按照同样的方法对DAB频道进行自动搜索和收听。
在信号充足的情况下,iRiver B20接收的电视基本上能够保持流畅,室外的信号状况一般都比较好,但是在内室,尤其是墙壁、隔断多的地方,信号较差,接收起来比较困难,画面有明显的马赛克现象。
GPS的电视功能
艾维特GD608
从外观上来看,艾维特GD608和普通的GPS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不过左上角的DMB字样显示了它的独特身份——在作为一款车载导航仪的同时,GD608还是一台数字移动电视。
艾维特GD608的外壳做工比较精细,机身比较轻薄,仅1.8cm厚。屏幕规格为4.3、英寸,480×272分辨率,看电视时屏幕画面质量一般,精细度不高。艾维特GD608具有2根天线,一根为GPS天线,另外一根就是用于接收DMB数字电视和DAB数字广播的拉杆天线,平时不用时也不会影响机身的美观和便携性。
在北京,艾维特GD608同样能收到6个不同节目内容的移动电台,包括财经、体育、新闻、交通、环球奇观和北京电视台。实际使用时,感觉接收信号要比iRiver稍好一点,室外接收不论在路上还是行驶中的汽车里,画面都比较流畅,在室内如果是信号不好的地方也会出现停顿、马赛克现象。和家里的电视相比,延迟时间不到5s,不过画面清晰度方面没有数字电视的感觉。
在导航方面,艾维特GD608使用的是路仙导航软件,地图核心数据来自思维图新,导航地图的界面很有特色,采用三维界面,不同建筑物有不同的图案造型。在路径规划能力方面GD608的表现也不错,笔者选了几个自己熟悉的目的地,基本都能准确规划出最便捷线路,实际行驶中,偏离路径后的重新规划速度也比较快。
和其他车载GPS一样,GD608也具备常规的MP3和MP4功能,音乐播放器可以播放MP3、WMA、OGG等格式的音乐文件。而在视频方面可以支持DivX、Xvid编码的AVI文件以及WMV等。
手机上看电脑
天语V958
前面已经说过,天语V958是一款支持CMMB的电视手机,和2款支持DMB的设备相比,支持CMMB的天语V958具有以下优势。
节目源广泛,目前可以收看CCTV-1、CCTV-3、奥运频道、新闻频道、少儿频道、英语频道以及用户所在省市的1套节目,而DMB根据各地的运行商不同,看到的内容不同。其他,它的覆盖范围广,目前有37个城市开通CMMB,因此可以漫游,不像DMB仅支持几个城市,到了外地就没办法看了。还有就是24小时播放,而在北京,DMB只有在早上6点到晚上12点之间有信号。
实际使用中,天语V958的信号搜索速度很快,播放的电视画面也很流畅,画面清晰,频道切换的速度也比较快,在3s左右,没有DMB设备上切换频道有一个缓冲的过程。信号质量方面,和DMB一样,室外好于室内,隔断较多的办公区收不到信号或者画面略有停顿,地铁里和DMB设备一样,收不到信号。
作为一款手机,天语V958采用了直板设计,通身采用白色光面漆,时尚大方,侧面采用了银色金属镶条,看上去更加美观,手感也不错。它的屏幕为一块26万色的2.8英寸液晶屏,分辨率为320×240,屏幕的色彩表现还是不错的,不过在室外看电视时,由于屏幕亮度比较低,外界光线强烈的话,画面看不太清楚。
V958的按键布局比较独特,方向键和数字键处于同一横平面,并且方向键位于数字键的右侧,这样的设计在其他品牌手机上是很难见到的,使用起来需要适应一下。手机菜单采用“12宫格”设计,常见手机功能都具备,商务功能具有来电防火墙,内置的摄像头为200万像素。
在电池续航能力方面,天语V958手机采用的1800mAh电池表现强劲,连续收看电视可达6小时,而像笔者每天看20分钟左右电视,拍4、5张照片,正常接听拨打电话的话,充满一次电坚持一个星期没有问题。
工程师寄语
移动广播电视 篇4
中国移动正与国家广电总局谈全方位合作,包括中国移动与CMMB在手机电视领域的续约和参股中广传播,也包括中国移动与将要组建的国家广电网络公司的业务和股权合作。
点评:
围绕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参股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以下简称“国网”)的“绯闻”持续在发酵,最新的一则是中国移动即将参股国网。
今年2月初,国网公司的组建方案已通过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小组审核,并上报给国务院审批。根据组建进程,国网有望在今年年内挂牌。而值得注意的是,除现有的广电总局外,国网公司的行业监管单位还将加入电信相关主管部门。
从国家全力推进三网融合的决心和三网融合裹足缓行的现实来看,中国移动和广电在有线宽带领域的合作将是三网融合的重要破局,也是各自弥补短板的双赢选择。中国移动通过参股国网,利用广电覆盖全国的庞大网络来弥补其在固话宽带业务上的短板,以打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有线宽带领域的垄断。而对广电来说,联手中国移动是个不错的选择。三网融合以来,原来的广电宽带用户逐渐流失,特别是中国电信的光纤提速计划实施后,其“有线宽带+i TV+3G手机+固话”套餐对广电数字电视和宽带业务造成强烈的冲击。如果中国移动与广电的合作达成,广电则在整合后将拥有近2亿的数字电视用户、超过1亿的双向互动网络用户。如果国网成为中国移动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背靠移动强大的资本、专业性和市场思维,其组建和发展更具潜力。如此,双方都将找到最好的利益契合点。
列车移动电视程序论文 篇5
铁路客运作为中国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2011年全年客运总量为18.62亿人次,2012年1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16468万人,同比增加1272万人。另据调查显示,铁路旅客乘坐列车平均达到15个小时,每次乘车平均花费2.80小时看移动电视,而且非常愿意观看,收视率高达81.2%。目前的铁路列车移动电视,主要是在列车上采用影碟机或者服务器播放节目,节目更新慢。接收电视节目方面,主要采用直接接收电视台的信号,收视效果极差,同时也没有解决隧道屏蔽等问题。同时,现行的移动电视系统存在着播出的节目无法监控,不能及时收看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时效性差,缺少技术发展和业务发展的前瞻性等缺点。
2设计方案
2.1设计目标(1)根据系统要求,利用铁路现有的通信网络分层部署服务站点,设立中心站点、分站点。(2)中心站点对接数字电视运营商的多媒体资源库,内容可管可控;同时,对每辆列车进行使用管理,杜绝其他非在线的用户加入。(3)分站点建立移动通信设备进行数据的通信,建立内容数据库和多媒体服务器,将中心站点的内容资源分发到终端;(4)各辆列车部署网络设备和多媒体伺服机,通过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如3G)等承载网络对分站点和中心站点进行连接,实现列车上多终端接入。(5)研制开发并在中心站点部署用户管理、认证系统,以及一整套业务逻辑内容展现的标准页面站点,接收终端针对前端业务需求进行标准规范开发。
2.2工作方式我们将每辆列车视为一个单独的用户群体,该群体的每一个设备通过列车的网络设备组建成一个独立的“局域网”,每个移动电视接收终端均能通过“局域网”网关访问中心站点页面,通过页面导航寻找喜爱的节目。当移动电视接收终端在页面发起节目播放请求时,中心站点响应申请,进一步对用户完成确认后,下发命令指导同列车就近的分站点将对应的节目内容发送至移动的列车上的多媒体服务集群。多媒体服务集群的播发服务器再将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下发给移动电视接收终端,乘客便可以欣赏到优质高效的节目。同时,此内容保存在列车上的存储服务器中,当移动电视终端再次请求相同的节目时,将不再通过分站点将内容分发到列车,而是直接通过列车上的多媒体服务器将内容发送至终端。那么,高速行驶的列车会不会因为驶离一个分站点,而造成数据信号的中断呢?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好解决的。当移动电视在播放的同时,列车上的服务器不断地同中心站点进行交互,当中心站点得到列车即将驶离当前站点时,马上将该时间段的数据同时发送给下一个分站点,下一个分站点对接该列车,做数据的续传。而且通过缓存技术,缓存一段时间的数据。从而,可解决数据的不间断传送,对于乘客欣赏节目而言,基本没有影响。
3经营思路
3.1整合媒介资源,合作开发运营铁路列车移动电视发展时间尚短,受制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原因,需要借助主流媒体的实力和影响力,通过战略合作和融资的手段进行合作运营。铁路列车移动电视与传统主流媒体进行媒介融合,对于双方都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对于铁路列车移动电视而言,不仅拥有了主流媒体庞大的内容资源,而且在资质上、技术上,还是在影响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传统主流媒体,面对日均流量如此巨大的用户群体,可以突破其互联网发展空间几近饱和的制约,为传统媒体的延伸提供一个很好的、广阔的成长空间。
3.2淡化商业意识,强化公共服务意识铁路列车移动电视虽说是一种新兴的户外媒体,但由于铁路作为公共交通的社会性,列车移动电视媒体要受到事业性及产业性双重性的制约。必须重视公共服务意识,而不能过分强调商业意识,甚至,在两者的比重上,公共服务意识应该略微高于商业意识。
3.3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盈利空间铁路列车移动电视要构建自己独特的品牌。除了从外部引入优质资源外,还要有自己制作的节目,并对节目进行必要的包装,做出独有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在节目内容安排方面,主要以娱乐、影视、时尚节目为主,同时也要穿插新闻类节目。要坚持以内容为主,依靠内容吸引受众的眼球,以此吸引广告商的积极投入。如2012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预售总额达到142.5757亿元,某电视台的相亲节目的插播广告招标也达到了18亿之多。正因为这些电视台有好的节目内容,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所以广告商才肯投入如此巨大资金在这些节目的广告中。同样,也能给广告商带来巨大的广告效应回报。
4结语
移动电视运营的思考 篇6
[关键词]移动电视;运营;新媒体产业;市场与竞争;盈利模式;资本运作
1发展背景
欧美是较早试运行地面数字移动电视的地区,早在1998年9月~11月,英、美就分别进行了地面数字移动电视服务的试运行,随后西班牙、挪威、法国相继投入运行。
在亚洲,新加坡于1998年2月开始地面数字移动电视实验并试运行,也是世界上最早运行数字移动电视的国家,随后日本、韩国相继投入运行。
1998年9月,我国实现了功能样机系统在中央电视塔的试播,2000年,国家计委宣布在上海、北京、深圳3个城市进行地面数字移动电视试验,2002年9月,国内首套公交数字移动电视系统在上海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公司正式投入商业运营。2004年,国内主要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相继成立了数字移动电视公司。
国家为了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实行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200 3年有线数字电视全面启动,2004年有线数字电视全面推开,第二步是发射直播卫星后,开展卫星直播电视业务,同时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确定后,开始试播地面数字电视。第三步是2008年利用北京奥运会推广地面数字电视。开展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业务,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
自上海、长沙、北京等数字电视试点城市率先开展移动电视业务后,截至2007年11月,我国已经有40多个城市陆续开始了在公交车上播放移动电视。相关数据显示,2006~2008年,我国车载移动电视市场年平均增长率将超过50%。
JuniperResearch最新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移动电视市场的规模将从2007年的3600万美元增长至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9800万美元。该份报告还指出,2007年中国拥有370万移动电视用户,至2008年将升至9300万户。
由于其单一频道强制性传播的特点,加之目前中国城市人口中约50%(城市中心人口则高达95%)选择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出行这一国情,水本清华研究中心预测,在未来3~5年内,车载移动电视将至少占据全国300多亿元人民币的广告市场份额。
2市场分类与受众
收视终端平台是移动电视的基础。根据接收终端和收视方式的不同,移动电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人动机也动”——车载接收机;在公交车、出租车、商务车、私家车等交通工具上安装视屏、机顶盒和天线就可以实现电视节目无线接收;手持接收机:旅行外出的用户,通过手中轻巧的接收机就可以收看收听电视节目,
(2)“人动机不动”——户外接收机:在移动电视信号覆盖范围内,只要在固定场地安装接收机,通过天线就可以接收电视节目,主要分布在楼宇、卖场、户外等公共场地。
(3)“人机都不动”——家庭接收机:在移动电视信号覆盖范围内,用户只要安装接收机,通过室内天线就可以接收电视节目,适用于局域网、有线网用户和村村通工程。
为便于理解,以上三类终端平台也可简分为移动平台、固定平台和手持终端。
与传统电视相比,移动电视最大的优势在于支持移动接收,其移动交互接收功能使其可以在公交车、出租车、商务车、私家车、轮渡、地铁,轻轨及各类流动人群中广泛使用,移动收视方式与传统电视收视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优势互补。
移动电视具有受众面广,接触频率高,强迫收视等特点。由此带来的受众数量是不可忽视的广告资源,形成其特殊的广告传播优势,给企业和广告代理商带来了机会和空间。由于受众是在等候中被迫收视移动电视,这种等候中的注意力又有对广告内容关注度高和容易记忆的效果,因而对广告客户会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另外,随着现代人休闲娱乐意识的加强,人们需要随时随地获取资讯、娱乐和信息,推动了便携手持电视和手机电机的衍生,因此未来移动电视付费频道将应运而生。
3市场竞争进入新阶段
经过几年摸索前进,多数移动电视公司已从早期投入阶段的负现金流转变为现阶段的正现金流,进入良性运作。此间,市场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经过3年的发展,中国楼宇电视市场已经从最初的‘独食者孤’演变成‘竞争者众’。一线城市竞争白热化,二线城市掘金潮初现,作为行业领先者的我们在市场压力下也不得不考虑将核心竞争力转移到营销模式上来。”分众的孔伟英曾如此感慨。
以南昌市的资源平台为例。南昌市的楼宇等固定平台主要以江西移动电视和分众为主,分别占据700多个平台,到目前为止楼宇等固定平台资源已被深度挖掘,江西移动电视与分众平分天下的格局已基本成形。公交平台由江西移动电视与巴士在线分别经营。为抢占阵地,巴士在线不惜血本,抬高平台费门槛,致使双方都背负沉重的平台费包袱。正如分众所感叹的,下一步竞争应转移到营销模式上来了,如何把核心竞争力转移到寻求差异化竞争,如何打造精细传媒,值得我们深思。
目前,广告行业的竞争已向无序方向蔓延。在南昌市场,广告价格的滥价现象已经影响到行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同在一个市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何呵护行业竞争秩序已是所有玩家都急需解决的问题。
公交平台是移动电视的生命线,绝大多数移动电视都已签约公交平台。与此同时,倡导移动电视广告联播阿的世通华纳、华视传媒、巴士在线均已在短时间内展开激烈的圈地。2007年下半年,华视传媒和世通华纳在整固自己地盘的同时,紧锣密鼓地筹划进军纳斯达克,复制分众的神话。
2007年11月9日,华视传媒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首次公开招股(IPO)申请,22日确定上市发行135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最高融资1.55亿美元。紧随其后,世通华纳的董事长兼总裁鄢礼华在11月份也参加了“纳市”路演,预计将在明年中下旬整装上市。
而一贯与世通华纳、华视传媒并称三大移动电视广告联播网巨头的巴士在线,在热火朝天上市盛况中却选择沉默,这其中不无原因。据巴士在线称,他们已和央视达成运营移动电视联播网的合作。
4盈利模式初步确立
绝大多数业内人士预计,在数字电视这个大产业领域中,最有发展和盈利空间的可能将是在移动数字电视领域。目前摆在各地移动电视运营商或者公司面前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创新盈利模式。
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必将带
来新的商业传播价值。下面,我们就对移动电视的盈利模式作一归纳分析。
目前,移动电视产品的营销模式流程主要为,首先把终端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获得第一次销售收益;节目产品到达受众后,再获得第二次销售收益,主要体现为收费频道;同时,媒介通过自己的内容产品把受众划分为不同的群体,把节目时间或版面出售给广告商,完成第三次销售过程,第三次销售的收入来自广告投放。
从目前情况看,移动电视包括多种应用方式,如信息服务、娱乐服务、通信服务,监控服务、定位服务等等,不同的需求要求运营商必须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营销捆绑和整合,实施商业综合开发,形成各有特色的盈利模式。
以江西移动电视为例,江西移动电视早期由于受制于平台资源的匮乏,从固定平台人手,借助传统媒体影响,打“江西电视台移动电视”呼号,一度得到广告客户的认同,取得不扉的业绩。出租车平台因管理难度大,是大多数移动电视公司不看好的平台,对此,我们的策略是通过合作伙伴,出租带宽资源,拓宽盈收渠道。
而进入公交平台,则为移动公司的营收快速增长打开了通道,借传媒企业上市潮,移动电视公司实行公交和固定平台打包广告代理的方式,不但保障了固定的盈收,也为公司腾出了时间和精力实施其他盈收渠道的综合开发打下了基础。
后起的无锡移动电视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运营的模式:主要营收手段体现为广告收入,这是传统媒体和移动电视的主要营收手段。同时,积极参与组织各种商业活动,2007年“五四”青年节,无锡移动电视公司联合中国移动,后者由其出资赞助承办大型庆祝活动,取得明显的收益。10月份,由公司与广电集团牵头联合中国银行等,由其出资赞助举办“骑自行车绕太湖庆奥运”活动,移动电视负责现场直播报道,名利双收。为增强频道影响,公司引进SP运营商,实行栏目与受众互动,获取收益分成。无锡市步行街由政府投入3个超10平米的LED显示屏,原主要播放政府公益信息,经过洽谈,以移动电视免费为其播放相应时间的公益信息为条件,移动公司取得了其中两个大屏幕的移动电视播放权,提升了频道的附加值,减少了投入成本和风险。为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寻求无锡本土品牌产品的全国广告投放资源,与跨区域移动电视广告联播网运营商进行资源置换。得到有效的资源整合,实现了多赢,开辟出一条具有无锡移动电视特色的盈利模式。
从目前全国移动电视开发的实际情况分析,移动电视的盈利模式主要可归纳为:
1、用丰富多样的节目来吸引尽可能多的具有购买能力的观众,通过这些观众群的数据来吸引广告。这也是目前传统电视的主要盈利模式;
2、按不同的产业开发定位,将频道作为信息网络传播渠道和平台来开发,收取频道的租用费或使用费;
3、付费频道开发:栏耳点播计次分成;SP运营收益分成,
4、积极参与或自行举办各种商业活动,寻求活动赞助,获取相应收益,这种是借助传统媒体的一种盈利模式
5、依托高新技术支持,推广手持便携电视终端产品,赚取产品利差,为开通付费频道拓展市场空间;
6、利用自身品牌节目产品优势,开辟移动电视节目产品销售营收;
7、进行商业策划,实现资源置换,减少投入成本,增长利润空间;
8、加强内控,从成本中要效益;
9、依托资本市场,利用行业优势,实行资本运作,做大产业规模。
10、综合利用以上赢利手段,同步开发,获取边际效益。
在移动电视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时,由于缺乏品牌和品牌影响,利用好传统电视的品牌去推广移动电视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后,作为平台播出商、内容集成商和网络运营商,移动电视应从多种角色中分享利益,以使运营收益达到最大化。
5重新洗牌,优胜劣汰
2008年,移动传媒产业的“奥运之战”正式拉开序幕,移动电视产业正蓬勃发展。
11月2日,相关研究部门的调研数据显示,2007年移动电视的终端规模和营业收入都将得到极大的发展。而数字移动电视,并购重组和奥运,将是2008年数字电视传媒业的三大核心主题。
世通华纳首轮吸纳风投4500万美元,为其快速拓展全国移动电视市场提供了资金后盾,其打造的“移动电视全国广告联播网”资源覆盖全国33个省会及中心城市,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移动电视网络,华视传媒年内在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将打造出第一支移动电视广告联播网的“航母”。
传媒企业的上市潮使移动电视机遇和风险并存。
随着华视等在“纳市”的成功上市,移动电视行业也面临着重新洗牌。有些移动电视公司在组建初期就表现的先天不足,如注册资金有限,导致运作资金捉襟见肘,而抢滩重要平台不够,则大大提升了自身经营难度,其有限的平台资源难以达到规模效应,也不被移动电视联播网巨头所看好。不能分享到资本市场带来的一杯羹,如没有新的注资介入,注定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未来几年间,央视将直接介入区域移动电视,此举必将加剧移动电视的行业竞争。未来谁拥有的资源多、资源优则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跨区域的移动电视出现,必然引发一轮移动电视的并购重组,此间未能成气候的部份移动电视则可能面临被兼并、收购的境地,也不排除部份有活力的移动电视公司从此脱颖而出,挑起区域性移动电视重组并购的重担,做大、做强移动电视项目,参与巨头的角逐。移动电视行业呼唤行业领航者,谁走在前面,谁将决胜千里。
移动广播电视 篇7
1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 (DTTB)
在现代通信中, 通信传输手段主要是光纤、卫星、数字微波等, 加上地面无线电视广播电视发射构成信息主体。目前在我国数字电视按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三类。而移动电视是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重要应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在应用需求上要求实现移动和便携接收的功能, 使整个技术系统的要求最高。它具备无线数字系统所共有的优点, 较之卫星接收, 有实现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较之有线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断网影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通过电视台制高点天线发射无线电波, 覆盖电视用户, 用户通过接收天线和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 主要的受众也是针对本地区的。完善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所具备的蜂窝单频网功能, 不仅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而且可应用与宽带无线接入市场;而移动和便携的独特优势使该系统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信息到人”的要求, 也就是无论何人何时在何地均能任意获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2 移动接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移动接收采用的方式是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接收。因此, 移动接收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衰落, 这是所有无线通信系统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固定接收可以采用分集接收等方法予以克服, 但对于移动接收而言分集接收的方法显然不实用, 因此衰落问题尤为突出。电波在沿地表传播中会受到各种阻碍物的反射、散射和吸收, 实际到达收信天线处的电波除了来自发射天线的直接波外, 还存在来自各种物体 (包括地面) 的反射波和散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收信天线处形成干涉场, 此外, 在移动通信中, 还存在因移动台 (天线) 的快速移动而划过颠簸的波节和波幅的驻播现象及由于多普勒效应而造成的相移, 凡此种种原因, 就使得实际移动台接收到的场强在振幅和相位上均随时随地在急骤变化, 使信号很不稳定, 这就是无线电波的衰落现象。衰落的严重程度通常随频率或路径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目前还无法对衰落进行精确的预测, 但区分绕射衰落和多径衰落两种不同类型的衰落是十分重要的。前者为慢衰落, 短期信号中值电平在长期中的起伏;后者为快衰落, 即瞬时信号电平在短期中的起伏。这两种衰落的表现和影响是不同的。另外, 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不同的是, 移动接收的关键点是移动。因此, 移动接收还存在一个其他无线通信不会遇到的问题, 这就是多普勒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会注意到远处迎面驶来发出警报声的警车在离你越近时, 汽笛声的音调越高。从警车到达你所在位置开始, 音调开始降低, 而当警车离开你后, 听到的音调会越来越低, 这种现象就称为多普勒效应。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是这样解释这种现象的:朝你驶来的警车发出的声波对你而言稍微压缩从而相对集中, 这时你听到的声音波长短于该声源静止时的波, 而短波音调是高的。相反, 离你而去的声源的声波稍微扩散, 这时你听到的波长比该声源静止时的波长长, 长波音调是低的, 这样的效应对电磁波同样适用。比如一个趋近我们的天线发出的信号, 它的频率高于该天线相对于我们静止时的频率, 波长相对变短;相反, 一个离我们远去的天线发出的信号, 其频率则会低于该天线在相对我们静止时相对于我们的频率, 波长相对变长。同时波长的位移量与天线的运动速度存在正比关系, 即速度越快, 则波长移动越大。以上现象就是多普勒效应 (Doppler) 。系统方面, 移动接收还要考虑覆盖网的建设, 接收机 (特别是便携机) 的耗电, 接收天线的安装等问题。从基本原理考虑, 模拟广播电视信号是不宜实现移动接收的。为了解决移动接收中遇到的问题, 广播电视信号必须首先实现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无线接收, 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只要在信号有效覆盖范围内, 所有移动交通工具, 只要配有接收设备, 都可以接收数字移动电视信号。
3 移动接收中的关键技术——OFDM
OFDM是正交频分复用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的缩写, 是在严重电磁干扰的通信环境下保证数据稳定完整传输的技术措施。OFDM的基本原理是:高速信息数据流通过串/并变换, 分配到速率相对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传输, 每个子信道中的符号周期相对增加, 这样可减少因无线信道多径时延扩展所产生的时间弥散性对系统造成的码间干扰。另外, 由于引入保护间隔, 在保护间隔大于最大多径时延扩展的情况下, 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多径带来的符号间干扰。如果用循环前缀作为保护间隔, 还可避免多径带来的信道间干扰。OFDM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 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相互重叠, 不但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 还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主要技术特点如下:a.可有效对抗信号波形间的干扰, 适用于多径环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数据传输;b.通过各子载波的联合编码, 具有很强的抗衰落能力;c.各子信道的正交调制和解调可通过离散傅利叶反变换和离散傅利叶变换实现;OFDM能够有效地对抗衰落和多普勒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受到干扰的信号能够可靠地接收。OFDM码率低, 又加入了时间保护间隔, 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其多径时延小于保护间隔, 所以系统不受码间干扰的困扰。在有关移动接收的几种标准的制定过程中, 都采用OFDM作为其核心技术。
4 移动接收制式
众所周知,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目前有多种制式, 这些制式总体上可以分为单载波方式和多载波方式两类, 美国用的ATSC是单载波的, 欧洲的DVB-T是多载波的。英国是实施DVB-T标准最成功的一个国家, 并成功地开通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法国、瑞典、西班牙在实施地面数字广播方面也获得了成功。除我国自己提出的若干种制式, 我国DTTB的制定原理是:a.传输信息要大, 支持包括高清电视的多媒体广播服务;b.抗干扰能力强, 在一般室内环境下可接收;c.与现有模拟广播电视频道兼容, 并有利于频道规划和摸拟向数字过渡;d.具有灵活性;支持标准高清晰度和高清晰度兼容的是视广播, 支持移动接收设备, 支持便携接收设备;e.具有可扩展性;支持包括互联网的交互数据综合业务, 支持广播网络化的发展需要。整体性能指标应优于或相当于相应的国外现有标准的性能。
车载数字电视广播移动监测系统 篇8
(1) 监测中波、短波、调频广播的播出质量、效果和覆盖范围; (2) 监测中波、短波、调频、电视伴音的播出质量和进行DRM (数字音频) 广播测试; (3) 监测中波、短波、调频各频率的发射带宽、场强、频谱分析; (4) 测试中短波频率的调幅度和调频信号的频偏容限; (5) 数字广播电视监测, 如对KU波段卫星电视、广播、开路数字电视、广播的误码率、信道功率等的测量、码流分析、画面评估、频谱分析等。数字电视监测系统包括对数字电视无线发射系统 (DVB-T)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 (DVB-C) 、数字卫星电视系统 (DVB-CS) 和数字电视全向微波系统 (DVB-MS/MC) 的监测测量; (6) 传输网络设备监测, 即有线电视电缆传输泄露引起的干扰; (7) 绘制中波、调频、电视场强覆盖图; (8) 广播电视盒通信信号的双极化侧向和定位、搜索截获非法广播电视信号和非法电台; (9) 各种无线电干扰测试盒排查分析; (10) 数据库调用、测试数据储存、分析、打印功能; (11) 超短波无线电通信信号监测; (12) GSM和CDMA两种无线通讯和数字传输方式, 实时传送视音频信号; (13) 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 (GIS) , 将相关监测侧向的数据信息, 直接登录和显示在本地或异地的电子地图上。
2 系统组成
数字广播电视移动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对数字电视、广播及移动电视的监测, 以及对中短波和超短波信号的监测测量、侧向和包括频谱分析在内的信号分析和统计分析。因此该系统应由以下系统组成:
(1) 双极化监测系统:如双极化监测天线、监测监听接收机、天线选择器、宽带低噪声放大器、RF信号处理器等;
(2) 卫星监测系统:如卫星接收天线、馈源、放大器、卫星接收机、频谱仪、控制器、调制解调器、高功放等;
(3) 双向极化侧向系统:如双极化测向天线、双信道测向接收机、天线选择器、宽带低噪声放大器、RF信号处理器、数字中频鉴相器等;
(4) 共用系统:如多信道监测接收、监测测向控制处理器、计算机、电源、GPS、电子罗盘、电子地图等;
(5) 监测测向软件系统:如数字卫星广播电视监测软件、中短波超短波广播电视监测测向软件、无线电信号监测软件、统计分析软件、干扰分析软件、数据库等。
3 系统框图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4 主要设备配置
(1) 天线组:包括车载式中短波广播接收天线、车载式调频广播、开路TV接收天线、车载式对数周期天线 (选件) 、车载无线电信号监测天线由2个天线阵组成:1) 垂直极化测向天线阵:工作波段分为2段:低波段天线的工作频率范围是20~1 000 MHz。它们是五单元圆形阵, 低波段天线的直径是1 m, 五付垂直极化的偶极子天线是放置在直径为1 m的内接五边形的顶点, 高波段天线的直径是0.4 m的内接五边形的顶点。2个波段的天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空间错开一个角度。2) 水平极化测向天线阵:工作频率范围是45~1 000 MHz;也是五单元圆形阵, 天线的直径是1 m, 五付水平极化天线是放置在直径为1 m的内五边的顶点。由于天线单元是一种平面印刷天线, 厚度很薄, 放置高度基本与低波段垂直天线的中心高度相同, 但其占用的空间很小, 故对于垂直极化的测向天线影响非常小 (互相耦合很小) 。
(2) 卫星电视监测系统:工作频率范围:1~18 GHz, 包括天馈系统 (C波段线、圆极化和Ku波段的线极化的0.8 m短轴迂回抛物面天线, 偏馈线和L频段卫星信标跟踪接收机) 、高功率放大器、变频器、调制解调器 (调制方式包括BPSK、QPSK) 、卫星传输下行系统 (LNB放大和变频、频谱仪、调制解调器、接收机等) 、卫星地球站上行射频信号监测系统。
(3) 天线矩阵开关:使用2个天线矩阵开关, 轮流选择需要进行测向天线阵的天线对。低端天线矩阵开关是3×5∶2的组合方式, 高端天线矩阵开关则是2×5∶2的组合方式, 天线矩阵开关的工作由系统中的监测/测向处理设备完成对其的控制。
(4) 双功能放大器:自动实现矩阵开关输出端信号小电平的放大和大电平的直接通过。
(5) 数字中频鉴相器:实现数字鉴相, 将提取的相位信息直接送给计算机, 通过相关算法和测向软件计算给出被测信号源的方位角。
(6) 监测、测向处理单元:是系统中设备的控制和驱动单元, 也是其他各分系统的供电单元。
(7) 中央处理单元 (计算机) :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 并高速完成数据处理, 输出最后结果。
(8) 电源:本系统采用多种供电方式, 确保在任何条件下可以快速安全启动监测设备:220 V交流供电、UPS电池组合供电、汽车发电机逆变器供电。
(9) 各种附加设备:包括车头方位指示器、电子罗盘、GPS接收机。
5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 中短波和调频信号监测:1) 频率范围:9~1 000 MHz (~3 000 MHz无线电信号) ;2) 频率测量分辨率:1 Hz;3) 频率稳定度:5×10-8;4) 信号电平测量分辨率:≤±0.1 dB;5) 场强测量误差:≤±2 dB;6) 二阶截点:>40 dBm;7) 三阶截点:>18 dBm;8) 镜频抑制:>90 dB;9) 中频抑制:>90 dB;10) 动态范围:120 dB;11) 噪声系数:<12 dB;12) 扫描速度:1 000信道/s;13) 驻波系数:<2。
(2) 卫星电视监测:1) 频率范围:1~18 GHz (接收天线) ;2) 卫星监测:C波段:TX 5.85~6.425 GHz;RX 3.625~4.2 GHz;3) Ku波段:TX 13.75~14.5 GHz;RX 10.95~12.75GHz;4) 天线增益:4.0 GHz、28.4 dBi;5) 6.5 GHz、33.7 dBi;6) 8.0GHz、34.4 d Bi;7) 12.0 GHz、38.2 dBi;8) 放大器增益:≥57dB;9) 噪声温度:50°K;10) 频率稳定度:>10-8。
(3) VHF/UHF测向:1) 工作频率:垂直极化20~3 000MHz, 水平极化45~1 000 MHz;2) 测向灵敏度:垂直极化:5~1μV/m、20~1 350 MHz、3~8μV/m、1 350~3 000 MHz、水平极化:6~1μV/m、45~300 MHz、3~10μV/m、300~1 000MHz。
(4) 测向精度:垂直极化:1°rms、100~3 000 MHz;2°rms、20~100 MHz;水平极化:1°rms、100~1 000 MHz;2°rms、45~100 MHz。
(5) 最小测向时间:10 ms。
(6) 带内抗干扰度:<3 dB。
(7) GPS定位误差:≤10 m。
(8) 定北误差:<1°。
6 结语
该系统采用的是全数字多极化多信道数字广播电视 (含KU波段卫星电视) 和无线信号监测及相关干涉仪侧向体质, 并在同一系统中同时实现, 广泛应用于各地广播电视监测台。
参考文献
[1]都世民.实用电视接收天线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3
[2]方德葵.卫星数字传输与微波技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3]余华.电波与天线[M].中国电子出版社, 2003
[4]方德葵.电视与调频发送技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移动广播电视 篇9
1 广播直播车设计思路和原则
1.1 先进性
系统设备的选择尽量采用先进、成熟的国际知名品牌,并有广泛应用成功案例的产品。
1.2 可靠性
承载车安装的设备都必须具备极高的安全可靠性,所有设备主备切换,多路信号通道,具有先进性和安全性俱佳的特性。同时,在系统设计中,需考虑较为完善的应急方案,应急操作安全快捷。
1.3 经济性
对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配置的设备应具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1.4 实用性
能适应江苏省道路、气候条件,能够实现移动调频直播、现场直播、现场扩声、录音制作等多种功能,满足不同环境条件的节目播出和信号传输,将高质量的音频信号回传至台总控机房和直播室。
1.5 扩展性
系统应具备整体性,各功能界限清晰,人机界面简洁。充分考虑未来几年发展趋势,整体框架、系统接口,以及相应的系统设备应留有一定的可扩展空间。
2 广播直播车具体设计思路
2.1 功能设计
①满足2km范围内高质量移动调频广播信号的覆盖。②具备现场信号的采集、编辑制作、播出等功能,能够实现不同环境条件下各种节目形式的录音制作,现场移动直播活动,并具有同步录音功能。③具备扩声功能,可用于现场扩声和移动广播。④具备电话线路、3G、等多种传输功能,能将现场采集的实时音频信号传输至台总控机房和直播室。⑤具备可同时接入多路电话的无线电话耦合器,以方便电话连线,增强热线参与能力。⑥具有扩音效果,在车顶加装四只高音喇叭,并用无线话筒让主持人随时随地可以让主持人走出直播室和观众互动。在车顶安装可旋转升降摄像头,并在车内有显示器可以观察,增强广播的可视性。⑦配置GPS时钟系统自动、快速、准确得为车载时钟系统提供标准时钟信号。
2.2 直播车的信号系统设计
2.2.1 调音台
调音台是全车系统的核心,采用主备调音台的方式。主调音台采用STUDER On-Air 1500数字调音台,备调音台采用SoundcraftFX16ii模拟调音台。
2.2.2 信号源部分
音频工作站采用DELL电脑和专业声卡DIGIGRAM PCX 924HR组成,该电脑通过安全网关和外网工作站相连,外网工作站直接连入互联网中,此种方式能在确保系统安全情况下下载互联网上的音频素材;其它音源系统包括:主持人耳麦、车载DVD、收音头、4路电话耦合器、两只无线手持话筒,以及两只头戴式无线话筒等。
2.2.3 信号处理及传输分配
主备调音台信号输出通过切换器输出,再经过延时器接入音频分配器,延时器的作用是为了确保直播活动的安全性。从音频分配器输出主要分为三路:一路输出到主备发射机,作为开路信号发射;第二路通过音频处理中心输出至功放,供现场扩声之用;还有一路输出至3G编码器,通过3G将信号传到台内。
2.2.4 发射机
发射机是作为移动直播的重要传输覆盖的设备,考虑以主备的方式进行设计,采用纯进口AEV Sislco EXC系列的发射机两台,一台为AEV Sislco EXC120GT,功率为120W,另一台为AEV Sislco EXC 30GT,功率为30W。小功率发射机主要用于移动直播时,系统音频信号经过发射机和吸顶式鞭状调频发射天线进行发射,车队的车辆通过车载收音机收听,覆盖半径在1.5km左右。大功率的发射机主要用于驻车后在固定现场进行信号发射,音频信号经过发射机和车载式圆极化调频发射天线进行发射,覆盖半径可达到10km左右。这是现场发射的方式,如果希望通过覆盖更广阔的空间,则可以通过信号传输手段将现场的音频经过车载传输系统(如3G、光纤)传输至台内,再进行远距离发射。
2.2.5 扩声系统
车顶加装4只高音喇叭,车内采用信号为VC-P2600的高音喇叭功放,组成车体自身扩声系统,用于一般扩声的需要;对于现场的扩声需求,采用美国进口CROWN品牌型号为XTI6000的功放,用于连接现场音箱形成现场的扩声系统。
2.3 直播车的车体空间设计
2.3.1 车型选择
考虑到汽车的机动性、承重性以及江苏道路条件,选用奔驰524为主体车型。
2.3.2 车厢布局设计
针对奔驰524车型,进行车内改造,采用车体分区构造设计,主要分为驾驶区、播音区和设备区,其中3个区域分别进行了隔离。播音区场景图如下:
2.4 供电与空调设计
2.4.1 电源设计
由于是移动广播的直播车,供电系统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本保证,因此,电源部分我们采用了两路独立供电。其一,主要供电由车载UPS电池组组成,将UPS电池组分成主、备两组,根据计算功率容量,一次充足电每组电池组可使用六七个小时。如主电池组使用6小时后可通过切换器无缝切换至备电池组继续使用,同时,通过车载逆变器在发动机运行的前提下对主电池组进行充电,6小时后主电池组电量基本充满,理论上主电池组通过逆变器充电可将UPS电池组使用时长延长至18小时左右。其二,外市电的选用主要在现场直播和扩音情况下采用,接入了驻车空调和功放、车顶外照明灯等用电量大的设备。
2.4.2 空调设计
直播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和在进行移动直播时,采用原车由发动机提供动力的自身空调系统。当驻车后在进行固定直播或转播时,采用由外电接入提供动力的顶式空调系统,此空调系统位于车厢的顶部。
3 广播直播车工作流程设计
直播车工作模式:移动调频直播、现场直播、现场扩声、移动广播扩声。各工作模式下工作流程设计如下所示。
3.1 移动调频直播
直播车跟随车队进行移动调频直播。直播时1~4位主持人、嘉宾头戴耳麦进行实时解说,耳麦信号经由无源话分分配至主备调音台上;同时,音频工作站、笔记本电脑、车载CD作为信号源,信号通过音分或跳线分配至主备调音台进行片头片花、垫乐和歌曲播放,当主调音台出现故障时可通过音频切换器一键切换至备调音台进行播出。音频切换器信号输出至延时器再通过音分分配至主备发射机进行调频发射,主备发射机信号可通过同轴转换开关进行发射切换。主持人、嘉宾、技术人员及导播可通过耳机、耳麦外接耳机分配器对信号进行监听。
3.2 现场直播
直播车在活动现场作为一个移动直播室,1~4位主持人、嘉宾头戴耳麦在直播车内进行节目直播,音频工作站、车载CD信号通过音分分配至主备调音台进行垫乐和歌曲播放,直播的同时还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电话耦合器接听热线参与电话,导播可通过前驾驶室导播系统进行热线电话的接入、切出,信号通过3G数字音频编器传回总控进行直播。当主调音台出现故障时可通过音频切换器一键切换至备调音台播出。信号经音频切换器输出至延时器再通过音分分配至音频工作站同步录音。主持人、嘉宾、技术人员及导播可通过耳机、耳麦外接耳机分配器对信号进行监听。
3.3 现场扩声
现场信号输入主调音台,主调音台信号经由音频切换器、延时器、音分分配至音频处理中心美化,再传输至功放外接无源音箱进行现场扩音,如主调音台出现故障可切换至备调音台继续播出。
3.4 移动广播扩声
1-4位主持人、嘉宾头戴耳麦在移动的直播车内进行广播,音频工作站、车载CD信号通过音分分配至主备调音台进行垫乐和歌曲播放。当主调音台出现故障时可通过音频切换器一键切换至备调音台播出,信号经音频切换器输出至延时器再通过音分分配至定压功放,信号传输至车顶高音喇叭进行移动广播扩声。
3.5 音频工作站使用安全
各项活动中主持人使用的垫乐、歌曲等音频文件通过外网电脑、网关传输至音频工作站进行播出。同步录音文件也可通过网关系统导出至外网电脑供日常节目使用。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盐城广播电台新型移动广播车的设计思路阐述,指出了符合地级市电台的广播直播车的建设和选购方向。面对突发新闻事件,能否快速到达现场并立即开展广播直播报道,是广播媒体竞争的关键。特别是在面对一些重大事件时,如何尽快地采集,发布信息对媒体的快速反应和现场直播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广播直播车正是具备快速、便捷、灵活、稳定等特性,因而适应当前广播直播活动发展的需求,为盐城广播电视台广播传统媒体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了盐城广播电视台移动广播直播车具体设计,并结合地级市广播电台移动直播的需求,阐述了广播直播车的设计思路、系统构架、实现方法、主要功能。
浅谈数字移动电视 篇10
数字移动电视就是采用了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 可以在移动状态中收看的电视。数字移动电视是国际公认的新兴媒体, 是全新概念的信息型移动户外数字电视传媒, 是传统电视媒体的延伸, 被称为“第五媒体”。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 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数字接收的方式进行电视节目传播。它最大的特点是在处于移动状态、高速行驶的交通工具上, 能保持电视信号的稳定接收和清晰播放。观众可以在数字移动电视有效的覆盖范围内任何安装了接收装置的巴士、出租车、轮船、轨道交通等移动载体中轻而易举地收看到如DVD般清晰的移动电视画面, 数字移动电视当然也能在非移动的情况下收看。
二、数字移动电视的特点
1. 技术数字化:
数字移动电视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 电视节目经过数字编码、数字调制、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数字接收的方式进行电视节目的传播。
2. 即时性强:
数字移动电视节目可以录播、转播、现场直播, 通过无线电视发射, 即时收看。数字移动电视的出现, 让移动的人流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电视节目。
3. 强制性收视:
传统的电视传播中, 受众拥有相对主动性可以选择观看, 但移动电视剥夺了观众手中的遥控器, 避免了观众随时更换频道的权力, 有利于培养社会大众群体性收看同一节目的自觉性, 这对于某些预设好的内容来说, 传播效果更佳。
4. 传统电视媒体的补充和延伸:
数字移动电视是全新概念的信息型移动户外数字电视传媒, 是传统电视媒体的补充和延伸, 被称为“第五媒体”。受众在家里或其它固定场所可以选择收看传统电视媒体节目, 出行、外出办事也可以收看移动电视节目。
三、数字移动电视技术标准
目前数字电视有美国的ATSC、欧洲的DVB和日本的ISDB三种不同的标准。而国内热炒的移动电视三大方案是欧洲的DVB、上海交大的ADTB-T、清华DMB-T方案。
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8月30日发布了中国地面DTV标准 (标准编号GB 20600-2006) , 该标准支持高清电视、标准清晰度电视和多媒体数据广播等多种业务, 满足大范围固定覆盖和移动接收需要, 该标准于2007年8月1日开始实施。
四、数字移动电视系统
1. 数字移动电视系统由前端系统、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组成。
2. 前端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 主要完成节目的制作、编辑、播出、视音频编码、数据协议转换、码流复用等工作。
3. 发射系统由传输网络和发射台组成。其主要任务是组成单频网, 以便实现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地面电视覆盖。
4. 接收系统就是受众观看移动电视节目的终端系统, 现
阶段移动电视领域同时存在多种标准, 每种标准都有自己的支持者和厂商, 所以接收系统均不相同。
五、数字移动电视的展望
目前, 我国移动电视受技术、建设成本、适用设备等方面的影响尚属起步阶段, 广泛普及还需时日, 但数字移动电视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在以下几个方向大力发展。
1. 以交通工具为载体的数字移动电视;2.手机移动电视;
3. 楼宇移动电视。
六、结束语
移动电视 媒介终端新触角 篇11
上班路上,堵在城市中央。
早在两三年前,公交车就已经成为了许多传媒人和广告人着力开发的一个媒体传播空间。
原因不言而喻——堵车,《财经》杂志曾经报道,约40%的北京人上班需花费1小时以上的时间。这些在交通工具上百无聊赖的时间,在商人眼里则是重要的广告时段资源,是一座金矿。另根据调查显示,北京市民上下班的途中需要信息服务,人们也普遍喜欢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他们认为移动电视给枯燥的旅途增添了快乐。而这恰恰是广告更容易传播的心理环境。
然而,金矿虽在,能否被挖掘还受制于很多条件。在当时,公交电视只能通过光盘播放的形式来实现播出。在内容上,大多都是传播公司和广告公司自制的娱乐节目,少数的新闻性节目也通常无法及时更新,在节目策划制作和节目编排上都不能牢牢地吸引公交受众。而且当时的公交电视运行和维护的成本太大,所以运营情况并不乐观。 2004年5月28日,一个全新的数字电视媒体——北京移动电视开始在北京部分公交线路上试播,由于在播出内容、播出质量方面相比以前的公交电视大为改观,短时间内就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媒介传播的新终端。
新技术引爆新的媒介市场
由于可以采用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数字接收,公交移动电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真正被称为“电视”了,可以进行电视节目的播放和接收,和以前的光盘播放、人工操作相比较,北京移动电视已经具备了统一的发射机组,以“点对面”的方式,用无线数字信号覆盖地面。这使得移动电视在自制内容的基础上,可以整合传统电视的优势节目资源,从央视权威新闻节目《新闻联播》和《新闻三十分》,到北京电视台高收视率的《北京你早》、《百事音乐风云榜》,都被创新性地整合到移动电视的平台上,照顾了观众收看习惯的关联性。移动电视和传统电视的接轨整合,提高了移动电视对于受众的粘合度。
而真正使北京移动电视扬名的,则是今年8月份的雅典奥运会。北京移动电视对一些热点赛事进行了转播,人们在车厢里,就能第一时间看到听到奥运赛事的新闻报道。一时间,北京移动电视的人气急升。媒体经营的“内容为王”是一条真理。北京移动电视的内容定位,以新闻资讯内容为主,以体育娱乐、生活服务为辅,突出移动电视媒体的新闻性、资讯性、服务性和互动性,节目编排制作上以短小、精致、快捷为原则,适应公共交通乘客乘车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吸引乘客的眼球和耳朵。
公交车是一个公共场所,传播环境相对恶劣,这将影响到信息的传播效果和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处于时速不超过120公里的收视环境中,能够保证受众欣赏到稳定清晰的电视节目。现有移动电视的北京公交车上,每辆车的前后车厢分别安装了一个15寸液晶显示屏,车厢里安装8个喇叭,以满足乘客观看和收听的需要,努力克服公交车噪音大的问题。同时移动电视开关和公交车自身电源连动,不用司机人为地开关。技术的进步和视听设备的大力投入,为移动电视实现最佳的播出效果奠定了保障基础。
北京歌华移动电视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金佩瑜介绍,现在北京120条公交线路的3500多辆公交车上,已经装上了7000部数字移动电视,每天覆盖人群达343万,每天播出移动电视节目16小时,并计划在今年底实现4000辆公交车的安装数量。
不会虚度的路途
“三百六十五里路,岂能让它虚度”,是我们经常能在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里听到的一首广告歌曲,它也是北京歌华移动电视广告有限公司形象广告的广告词。它借用了脍炙人口的《三百六十五里路》的歌曲和歌词,不但契合了移动电视媒体的特点,容易引起乘客的共鸣,而且也容易打动广告客户。这句广告词在媒介经营上所起的作用,可以和央视广告部那句著名的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相媲美。
正是因为北京移动电视的创新内容整合和数字电视技术的保障,再加上移动电视媒体自身的特点,成就了它特有的传播优势和经营优势。首先,移动电视每天播出16小时,公交乘客随时都可以收看。受众可以全天候收看。根据不同人群播出不同节目和广告内容,使每一时段都可以是广告的黄金时段。
第二,移动电视受众结构组成和商业价值相对稳定,大都是上班、上学、旅游的人群。北京是一个有着1400多万人口的特大级消费城市,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北京又是当今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城区里每天有庞大的人口流动量,就是他们构成了移动电视的主要受众群。
第三,移动电视是强制性收视媒体。对于传统电视频道,观众通过手中的遥控器掌握了自主权,可以自选频道或者逃避广告。而公交车是一个封闭的视听环境,移动电视的频道惟一性使广告有效到达,保障了传播效果。在广告主们纷纷猜测有多少观众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广告时,移动电视也算给了广告主一个安慰。第四,和传统电视的广告价格比较起来,移动电视的广告时段价格,也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以15秒广告为例,中央电视台资讯类节目的广告刊例平均刊例价为42800元/次,北京电视台为13800元/次,而移动电视则是1600元/次。
正是因为如此,虽然北京移动电视试播到现在还不到半年,却已经吸引了不少的广告客户,广告价值正在快速提升。比如露露、太子奶、柯达、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利君制药等品牌,都是移动电视的客户。不仅广告客户意识到了移动电视的优势,许多投资者也意识到了它的发展潜力。
广告价值的量化悖论
虽说不少的广告主已经敏锐地认识到了移动电视的媒体价值,但由于移动电视是电视媒体和户外媒体的结合体,广告价值不能简单明了地量化,这也是摆在移动电视广告经营面前的一个难题。
衡量传统电视媒体的广告价值,有到达率、收视率、千人成本、毛评类以及覆盖面、时段或节目的受众品质等常用的数据指标。衡量传统户外媒体的广告价值,则取决于所处地段的人流量和暴露频次。然而对于移动电视来说,无法运用仪器来监测,公交车乘客的流动性又大,就影响了对有效受众人数的科学统计。
针对这种无法量化的现状,歌华移动电视广告公司通过调查统计得出一组数据:北京343万的公交车乘客,平均每人每周在公交车内停留的时间为650分钟。在覆盖面上,装载移动电视的120条公交路线所覆盖的地理环境中,以写字楼、酒店宾馆、政府机关、商业金融服务网点、餐饮娱乐和居民小区为主,还经过很多学校、体育场所和旅游景点。
因此,公交车的受众涵盖面也包括了写字楼、政府机关的上班族、学生、居民以及旅游者。这些人群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和相当的购买总量,是颇具吸引力的广告投放目标。另外,移动电视和传统电视的重要区别是在白天播出,面对的都是出行人群,和坐在家里的电视观众比较起来,出行人群更具有消费欲望和消费冲动,对广告的瞬间记忆使这个人群更具广告价值。
虽然没有专业数据的支持,让移动电视的广告投放似乎缺少了理性,但在中国这个特殊市场上,媒体的传播力不是数据就能全面反映的,更何况数据本身也会有一些缺陷。有些媒介购买公司和广告主可能觉得在移动电视投放广告还是过于感性,但是有时候感性的定性分析比理性的定量分析更重要,毕竟移动电视的垄断性和强制性对于广告的传播效果还是不可忽视的。
对公交乘客人群的分析看,公交移动电视具备了大众媒体的特点;从公交乘客生活消费比例调查来看,也反映出快速消费品行业和金融、保险、通讯、旅游等服务行业将最适合在移动电视上作媒介投放,就现在移动电视广告客户的分布来看,也反映了这个特点。北京移动电视的迅速发展将在北京开拓崭新的“移动收视”时代。北京市民从此拥有了移动的资讯和信息服务平台,企业也拥有了一个空间区分意义上的分众传媒平台。移动电视添补了一个媒体的空白语境,是传统电视媒体的有力补充,有学者称之为“渗透性传播媒体”。据了解,在今年年底完成4000辆公交车的安装后,2005年将在1万辆出租车上安装移动电视,并将逐步在地铁、轻轨、私家车和将来的手持终端上安装铺设。这样,移动电视最后将针对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人群。
相关链接:移动电视终端发展迅猛
移动广播电视 篇12
数字电视 (DTV) 指电视信号的处理、传输、发射和接收过程中使用数字信号的电视系统或电视设备。其具体传输过程是:由电视台送出的图像及声音信号, 经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 形成数字电视信号, 经过卫星、地面无线广播、网络传输和有线电缆等方式传送, 由数字电视接收后, 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
数字电视系统根据其传输媒介的不同, 可划分为: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 (DTV-C) 系统。DTV-C利用光缆与同轴电缆传送数字电视节目, 用户通过机顶盒+模拟电视接收机或数字电视接收机观看电视节目。在有线电视广播中还可利用ADSL或LAN接入网作为上行通道, 提供点播电视 (VOD) 等交互业务。
卫星数字电视广播 (DTV-S) 系统。DTV-S利用广播卫星提供的传输通道, 转播或对用户直接播送数字电视节目。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DTV-T) 。DTV-T亦称移动电视。DTV-T通过电视塔发射, 用户用天线接收电视节目。现在城市里已很少有家庭用天线收看电视, 故该系统主要用于公共汽车、出租车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中播放广告、通知或实时转播电视节目。
2数字电视地面广播
在现代通信中, 通信传输手段主要是光纤、卫星、数字微波等, 加上地面无线电视广播电视发射构成信息主体。目前在我国数字电视按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三类。而移动电视是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重要应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在应用需求上要求实现移动和便携接收的功能, 使整个技术系统的要求最高。它具备无线数字系统所共有的优点, 较之卫星接收, 有实现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较之有线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断网影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通过电视台制高点天线发射无线电波, 覆盖电视用户, 用户通过接收天线和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 主要的受众也是针对本地区的。完善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所具备的蜂窝单频网功能, 不仅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而且可应用与宽带无线接入市场;而移动和便携的独特优势使该系统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信息到人”的要求, 也就是无论何人何时在何地均能任意获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3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技术优势
数字地面电视广播通常传送只有两个取值“0”或“1”, 接收端只需用对接收信号进行对应于数字“0”或“1”两状态的判定。这一特点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 噪声和干扰虽然对信号的波形有影响, 使其产生失真, 但在很大程度上仍能判定传送信息是“0”或“1”码的波形, 消除了失真与噪声的积累, 通信质量可达到或接近信号源的质量。
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的传输由于采用了二进制信息形式, 便于采用纠错编码从而实现信息无差错传输和存储, 所以移动电视的传输可靠性高。基于以上特点, 移动电视接收的信号仅要求较低的载噪比, 因此发射机功率可以降低, 即节约了能源, 也降低了电磁污染, 使环境得到了改善和保护。
此外, 移动电视由于采用了数字传输技术, 具有频谱利用率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互联和资源共享、便于实现多媒体广播以及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耗省、可靠性高、多功能和智能化等一系列模拟电视无可比拟的优势。
4移动接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移动电视技术的核心是移动接收, 即车载高速移动接收, 接收的条件因地貌不断变化而变化, 同时因车速的变化还会受到多普勒效应频率变化的影响。移动接收采用的方式是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接收。因此, 移动接收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衰落, 这是所有无线通信系统都会遇到的问题。固定接收可以采用分集接收等方法予以克服, 但对于移动接收而言分集接收的方法显然不实用。这是因为电波在沿地表传播中会受到各种阻碍物的反射、散射和吸收, 实际到达收信天线处的电波除了来自发射天线的直接波外, 还存在来自各种物体 (包括地面) 的反射波和散射波。到达接收点的信号不止一个, 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收信天线处形成干涉场。移动接收主要就是解决动态多径和多普勒频移的问题。衰落问题在模拟电视中的表现是重影, 在数字接收中, 某些特定相位的多径信号将使接收完全失败。在这种情况下, 接收好坏不单单依赖于与发射台距离的远近,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位。引起不同频率信号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多径接收, 其结果使信道出现频率选择问题。
另外, 移动接收时, 主信号和反射信号到达接收点的角度有可能不同, 因多普勒效应, 其频率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两者的差拍使接收信号的幅度随时间周期变化让信道出现时间选择性;由于接收地点的不同和相邻台距离的不同, 主信号和其他台信号之间的关系不同而使接收出现地点的选择性。
移动接收主要就是解决动态多径和多普勒频移的问题。利用数字技术无线接收, 才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5移动接收中的关键技术---OFDM
OFDM (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鄄plexing) 即正交频分复用, 是在严重电磁干扰的通信环境下保证数据稳定完整传输的技术措施。OFDM能够有效地对抗衰落和多普勒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受到干扰的信号能够可靠地接收。OFDM码率低, 又加入了时间保护间隔, 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 OFDM是当前移动接收所采用的核心技术。
在过去的频分复用系统中, 整个带宽分成N个子频带, 子频带之间不重叠, 为了避免子频带间相互干扰, 频带间通常加保护带宽, 使频谱利用率下降。为了克服这个缺点, OFDM采用N个重叠的子频带, 子频带间正交, 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相互重叠, 因而在接收端无需分离频谱就可将信号接收下来, 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的效率。
移动和便携的独特优势使数字电视地面广播 (DTTB) 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信息到人”的要求, 也就是无论何人何时在何地均能任意获取他想得到的信息。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作为当前的热点技术, 还处在不断发展完善中, 以改进其移动接收的性能, 满足市场的需要。相信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应用必将会引起人们收视和获得信息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摘要:网络技术迅猛发展, 广播电视朝着移动接收方向发展。现阶段, 广播的移动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但是电视的移动接收问题要比广播的移动接收困难得多, 移动接收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衰落。移动接收中的关键技术是OFDM, OFDM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 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相互重叠, 不但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 还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还有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多种制式问题, 各种制式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解决了这些问题, 应该就解决了移动电视的接收问题。
关键词:广播电视,移动,接收技术
参考文献
[1]都研美, 刘峰.浅谈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技术[J].广西轻工业, 2007 (05) .
【移动广播电视】推荐阅读:
广播电视移动接收技术12-07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08-10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06-26
移动多媒体广播12-21
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06-13
移动电视宣传系统06-04
地面数字移动电视06-18
移动数字电视08-20
电视生存移动网络09-22
电视移动接收技术要领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