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教育

2024-07-22

移动教育(精选12篇)

移动教育 篇1

目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新技术层出不穷, 人们的学习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 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需要, 个人发展的必然。尤其是现在的职业发展需要不断地学习, 随时可能需要在网上搜索知识, 而且很多的学习者是非专业学习者 (研究人员) , 其工作场所和时间经常变化。要真正解决和实现任何人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基于移动数据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结合产生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之上所开展的移动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一、移动教育概念及系统组成

移动教育是现代教育技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是指利用移动的学习工具或者在移动的学习场所所实施的教育。移动教育系统一般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移动教育网、国际互联网、教学服务器和移动台。

二、移动教育的实现形式

目前移动教育根据使用通信协议的不同, 分为基于短信息的移动教育、基于浏览和连接的移动教育两种形式。

1、基于短消息的移动教育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 移动业务市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用户对短信息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通过短消息人们可实现有限字符的通信。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可通过短消息传递信息, 从而实现真正的移动教学, 这样的教学活动不再受时间、地点和场所的限制, 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学习。

2、基于浏览和连接的移动教育

对于短消息来说, 数据的通信时间断的, 不能实现连接, 因而不能利用该种通信实现手机对网站的浏览, 很难实现多媒体资源的传输和显示, 随着通信芯片和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性能的提高, 移动通信协议将得到很大改进, 通信的速度也会大大提高。目前很多手机厂商正在或已经开发能支持浏览器的高档手机, 但由于目前通信速度较低, 其应用尚未成熟, 目前的类似产品并没有取得成功。但随着3G通信协议的推出, 面向浏览器的移动设备将很快得到推广。

三、移动教育的特点

移动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灵活性

移动教育的设备突破了有线连接的束缚, 可随时随地进行无线连接, 这对于远程教育的灵活性将是非常重要的。远程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工作、生活的需要, 习惯, 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及学习地点。

2、便捷性

移动教育使用的设备是便携设备, 能随身携带, 有效实现随时随地的网络连接、快速安装及设备的重新使用等。另外, 移动教育设备传递的信息可以即时发送和接受, 方便快捷, 提高了学习效率。

3、个体性

在现代化、信息化社会里, 班级学习已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学习愿望, 个别化学习已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普遍学习心理。移动教育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专有的、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更好地实现自助服务。

4、多元性

首先, 移动教育所使用的设备具有多样性, 有移动电话、PDA、笔记本电脑等无线终端;其次, 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人均可参与移动教育;再次, 移动教育的教育信息资源、课程、项目等也是丰富多彩的。

5、广泛性

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和应用, 今后可以支撑更快的下载速度, 更大的容量和更高的质量。任何持有移动终端的人都可以成为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学习者, 这就大大拓宽了教育的范围, 对终身教育、教育的民主化将产生巨大推动力。

四、移动教育的发展前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出现, 移动教育的发展前景将非常诱人。

1、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和娱乐性的增加, Flash功能已经成为手机发展的新方向之一。随着手机技术和Flash技术的进步, 已经有软件厂商可以把Flash移植到支持K-JAVA的彩屏手机中运行。这为游戏型教育软件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游戏型教育软件的开发可以使学生在游戏当中开发智力, 在趣味当中进行学习。

2、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各移动厂商也竞相提高自己的制造技术, 继彩屏、和弦以后手机又增加了照相摄像功能。诺基亚7600手机集成了先进的移动图像功能, 将手机设计提升至全新高度。用户可拍摄图片和视频片段, 收发多移动电子邮件, 并收听音乐;还可借助3G移动网络中更快的传输速率, 直接在手机上浏览高质量的实况视频内容。利用这项技术学生可把教学的关键片断或难以理解的片断录下来, 需要时可以随时提取出来进行学习。教师也可把某些实物图像通过手机以发彩信的形式发给学生, 让学生对图像进行分析。

3、随着Wap (无线网络协议) 内容及应用的迅猛发展, 手机上网也日益普及, 使用手机上网进行移动学习的人会越来越多, 基于移动学习的课程和方式也会越来越多, 实施过程也会越来越方便快捷。

4、M-Learning已经成为移动应用发展的焦点, 目前围绕移动的可能产业模式, 手机和电脑各设备厂商正在明争暗斗出奇制胜。在移动教育方面, 除了手机上网以外, 使用配置有无线WLAN上网技术的笔记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很明显, 笔记本使用无线WLAN上网技术接受移动教育, 在教学内容传输方便、快捷、即时沟通等方面更胜一筹。种种迹象表明, 未来的移动教育市场将有可能是手机与电脑厂商呈分庭抗争的局面。因此, 未来M-Learning的纵深发展还需要经过无线互联技术、终端、应用的整条产业链发展的实践考验。

结束语:

移动教育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与当代教育有机结合的结果, 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沿成果, 其推广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符合人们终身学习的需求, 有着非常巨大应用前景, 必将在未来的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1.7.73-76。

[2]王鹏:《移动, 更人性化的培训》, 《中国远程教育》, 2003 (20) 55-57。

移动教育 篇2

2013年,xx学校两所村小被达县教育局确定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学校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实施项目的重要意义,成立项目工作组,确定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组,由xxx副校长具体负责,要像抓“农远工程”工作一样抓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工作,共同努力,打好这场硬仗,确保了我校xx、xx村小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充分认识实施项目的重要意义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强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之一。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帮助各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为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偏远地区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行动。

二、明确目标任务及进度安排

(一)目标任务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达县电教馆下达我校2个教学点的计划任务。

(二)进度安排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与精神,我校2013年“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启动实施主要分为五个工作阶段,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进度安排详见附件。

三、做好项目建设工作 按照达县《“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技术方案》,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选择“基本方案”,为各教学点配备卫星接收播放设备。按项目实施要求,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合理选择项目安装位置,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使用布线安装图,安装好强弱电的布线,规范安全用电设施。

2.各教学点选择一间教室,作为数字资源接收室和教学应用专用教室。

3.配套解决防盗设施。学校自筹经费,为实施项目的教学点配套统一解决防盗设施等。4.组织培训。

(二)设备分发工作

由于xx两村小教学点地处位置分散,先期动员会议结束后,学校安排夏礼成副校长展开设备的发放工作,保质保量的将设备下发到各个教学点,做好项目设备分发转运工作,确保设备及时到位。

(三)安装调试工作及教师培训工作

设施设备到位后,由xx副校长监督安装调试和xx老师具体开展设备安装技术的教师培训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要求,做好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确保所有设施设备安装后正常运行。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县电教馆及我校技术人员先后多次到各校点指导设备的安装、调试,先后多次抵达xx、xx校点展开工作,确保所有设施设备安装后正常运行。

(四)项目县级验收工作

11月26日,达县“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县级验收组来到我校,深入教学点对xx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与应用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验收。验收组首先来到xx小学,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合理的布局、规范的施工、优美的环境、认真的实施、及时的应用等给予充分肯定。验收组查看了设备的财产登记、使用培训、应用记录等资料。验收组对xx小学完成验收后,又马不停蹄来到xx小学检查了项目的建设和应用情况。通过过对两个教学点检查组验收检查,验收组充分肯定xx两所村小在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前期准备、工程实施、使用管理、教学应用等方面所做得的工作。验收组还对教室的合理安排、方便教师查找资源等也提出建议,要求xx两所村小继续做好管理、培训和应用工作,提升教师的应用能力,为迎接省级检查做好准备。

(五)项目县级验收工作之后整改

1.学校认真听取县级检查组对我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2.结合11月26日县级检查组的工作实际,确定整改方案。3.对学校存在的不足要求整改。为迎接省级检查做好充分准备。

四、加强培训和教学应用工作

教育部有关文件和会议一再强调,该项目的实施,将给各教学点推送大量的数字教育资源,要高度重视教师应用能力的培训工作,有力推进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加强项目设备使用和资源运用的培训工作

1.11月4日至6日,第一次开展校级指导各教学点开展教师应用全员培训。2.11月11日,第二次开展校级指导各教学点开展教师应用全员培训。3.督促、检查、评估各教学点应用情况。

(二)努力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应用的主战场,特别要把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提高边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和途径。学校为了让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要充分发挥中心校的作用,组织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积极探索在教学点与中心校开设同步课堂、开展网络教研和网络备课,切实提高各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具备网络接入条件的项目教学点,要建立网络亲子热线,增加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的交流机会。

五、加强项目管理工作

(一)加强项目设备管理

项目设备属于国有资产,应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学校建立完善项目设备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管、资产处置等内部管理制度并具体实施,做到帐、物相符。决不允许项目设备截留和挪作它用,更不允许任何人将项目设备搬回家用。同时,学校各教学点要妥善保管项目设施设备,充分发挥中心校技术管理人员的作用,帮助项目教学点做好技术维护工作。

(二)加强督促检查接受评估验收

该项目的实施将接受国家和省级的评估验收。省级验收工作将在今年完成。

在省级检查之前,2014年3月,达县“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县级验收组来到xx,深入教学点对xx两所村小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与应用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验收。

验收组充分肯定xx在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前期准备、工程实施、使用管理、教学应用等方面所做得的工作。验收组还对教室的合理安排、方便教师查找资源等也提出建议,要求布朗山九年制学校继续做好管理、培训和应用篇二: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总结

开县金峰镇中心小学 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总结

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标。为发挥我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第一阶段的优势,在全镇营造更加浓厚的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氛围,我校根据开县电教馆组织的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要求,本期,我校在杨明川校长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着手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现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资源库建设工作组织,完善了工作制度,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李冬民同志为组长,王波主任(教导主任)、张海主任(总务主任)为副组长,远教技术员、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资源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成了教研小组、资源收集小组、技术服务小组。并划分了责任制,校长负总责,王波负责资料的收集、蒋德强负责技术服务。并确定具体工作由蒋德强负责。

在建立组织的同时,我校制定了资源库建设工作制度、考核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及我校对此项工作的奖励政策。

组织的建立、制度的完善。为我校资源库建设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校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高质量的完成提供了前提。

二、大力宣传资源库建设的意义,营造积极的氛围。1.召开工作会议。

为了开展好资源库建设工作,我校在健全组织,完善了规章制度,撰写了实施方案、实施细则的基础上,适时召开了全校教师的动员大会。会上,杨明川校长作了重要讲话,为资源库建设的实施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通过召开会议、网络宣传等手段,老师们认识到了资源库对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普遍认识到:首先,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构主义强调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一切教育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服务的,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最优化。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化环境的建设,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正在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自主性,进行探究、协作和创造性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应服务于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其开放性、丰富性、交互性和资源的扩展性等特点,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网络化学习条件和环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成学习动机有所帮助,而且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应着眼于资源库能充分利用,提高其实用价值,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其次,优化教学环境,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教师通过调用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是资源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面。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结果应达到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活动强调以学为中心,教师作为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有许多好的教学设计的思想,但由于资源的缺乏,使得很多好的想法难以实现。而资源库可以提供最新、最优秀的、满足教学需求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利用资源库所提供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设计最好的教学过程,采用最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方法,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材、参考书是唯一的信息源的现象,为教师的备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优化了教师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最后,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为转变办学模式服务。网络的出现使学校从“封闭”的办学状态走向了“开放”状态,交流和合作是一个学校成功办学的基本条件。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校内外广泛共享。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办学经验和优势,建设一个规范的、内容丰富的、开放性的和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学校和学校之间借助网络互通有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转变“单一”、“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开展的深化发展。

三、按照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工作。

1.树立“软硬并举,肩挑两头”的指导思想

南国农先生曾提出“建网、建库、建队”的理论。在这“三建”中,任何一项都不能轻视。建网、建库是为师生队伍服务的。它们就像人的左右两臂,必须均衡发展才能协调统一。因此,在进行硬件环境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软件环境建设,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以保证资源库的健康发展。

2.确定资源库建设的设计理念。资源库建设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广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应用”。所谓“广泛共享”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技术和策略将网上分布的各种教学资源提供给众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共享和使用;所谓“有效聚合”,是指将网上分散的教学资源通过资源中心集成起来(通过资源管理、资源制作与知识整合等),产生巨大的综合效能,以满足用户的教学需求;所谓“充分应用”,是指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良好的、易操作的使用环境和开发手段,根据需求将多种教学资源的聚合效能充分发挥,提供个性化的资源使用、开发与信息决策支持服务。3.确立设计思路

根据信息资源自身的性质,资源库不是资源的简单集合,而是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范,经过周密的设计而开发出的复杂性系统。

从概念上,资源中心构建的目标是资源共享和分布协同,即对数字校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统一规划、部署、整合和共享,提升系统的规划、运行和管理机制。

从技术上,资源中心要达到多种类型的分布资源共享和协作,解决多个层次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技术,综合运用相关技术标准。

从实施上,资源中心应当建立起遍布校园的教学资源节点,集成网上各类教学资源,开放式地向全校甚至整个开县教育网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资源信息服务。

资源库应该具备以下功能: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教师可以自行添加资源;资源种类齐全、科学;要有一定的权限设置;系统维护简单。它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资源管理模块

资源管理模块的操作对象是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在进行操作时要保证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模块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

资源上载:允许在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单个或多个资源的上载。资源下载:注册用户可以下载免费的资源。

资源审核:审核管理员主要负责对教师上载的资源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发布该资源。资源查询:用户根据查询条件,输入关键字查询相应的资源。

资源删除:资源审核员或系统管理员可以删除不符合标准和过期的资源。(2)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这个系统的维护工作,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及对并发访问的支持。应具备的功能有:

资源库系统的初始化:属性、参数数据入库

访问控制:对访问本资源库系统的用户数量的控制,可采取限定ip或限定访问流量的方法。安全控制:使用防火墙等措施以保证系统不受病毒侵蚀和黑客的攻击。(3)用户管理模块

教育资源库有其特定的用户群,其中应为不同用户赋予各自的权限,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资源的质量。一般可以包括:系统管理员、资源审核员、教师、学生和游客(未注册用户),如有特殊的需求,还可视具体情况而变动。他们的权限应设置如下: 系统管理员应对数据库系统有完整的控制权,允许他以浏览器方式通过internet实施管理和维护,掌握所有用户的情况,并具有初始化资源库系统和审核注册用户的权限。

资源审核员:根据管理员分配的权限,主要负责对相应学科下的资源进行审核和管理。教师:主要负责对某一特定学科的资源进行管理,包括浏览、查询、使用和上载和审核该学科的资源。学生:可以浏览、查询、上载和下载信息库中的资源。游客:可以浏览、查询和上载资源。4.加强了资源库建设过程的管理。(1)重点抓好信息的采集工作。信息的采集是资源库建设的基础,是建设过程中涉及人员和部门最多的环节,也是最重要、最艰巨的环节,在整个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从采集工作开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都应体现以教师为中心和自主学习的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采取自制、购买、下载、剪辑等多种办法进行信息的采集。组织全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的一线教师,组成网上教学资源开发队伍,建成包括语文、数学、思品、社会、美术、体育、音乐、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等10多个学科资源,内容涵盖了小学的所有学科。每个学科资源包括多媒体素材库、题库、ppt课件库、优秀教案库、背景资料库、学科教学理论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等方面,基本满足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的教学、科研和继续教育的需求。

(2)注重抓好资源库的审批、发布和维护工作。建立资源库内容的严格审批制度,这是保障信息安全的一种有力措施。由于资源库的内容庞大,制作周期长,不能等待全部制作完成后一次性发布,应完成一批发布一批。这样分期发布,有助于扩大影响,发展用户。日常维护是资源库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信息的寿命长短不同,也有新陈代谢的问题。及时地对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是避免形成死信息的根本措施。5.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一所学校的教学信息资源库的信息量大小,质量高低,除了与学校的决策有关外,还与参与建设的各类人员(学科教师、技术员等)的积极性、责任心和操作技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该定期地对参与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这可以通过对其所承担部门的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定量评估来反映。评价结果应与其本人的年终考核挂钩,实行奖优罚劣,以促使大家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只要坚持不懈地执行,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才能形成规模,发挥效益。

6.以应用促发展篇三: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以提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为目标,在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资源建设、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模式的探讨等方面,做了大量有实效、有意义的工作。

一、完善管理体系,将信息化教育落到实处。

围绕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信息技术水平,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保持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与活力。创建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的数字化环境,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加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推动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进一步完善我校数字化建设步伐。

1、组织保障

实施信息化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通过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形成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网络。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各级人员分层管理,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有效保证了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最大效能的发挥。

2、制度落实将数字化学校创建作为我们学校发展的增长点和奋斗目标,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学校的制度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学生成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对老师进行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的能力。

二、改善教学环境,推进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

1、硬件建设(1)、学校接入电信千兆光纤,校园网以千兆光纤为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解决教学需求和教师办公要求。(2)、我校拥有60个多媒体教室,4个微机教室,1个电子预览室,1个网络主控室,1个多功能录播教室。(3)、教师办公室配备人手一台的办公电脑。(4)、拥有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广播系统覆盖全校,实现无人值守分区广播,音乐铃声上下课。

2、软件建设

目前,学校除建有对外公开的学校网站外,还建有学校内部的办公信息网,校内网站,为学校每个处室都设置了专门的板块,各处室年级部都有自己独立的帐号和管理权限,学校的各项公告、通知、工作安排等都可以发布于校网上,每位老师在自己的办公电脑上,登录学校校内网就可以看到。每位老师的办公电脑上还安装有中庆教育教学资源管理软件,老师可以将自己的课件通过本软件上传到信息中心的课件服务器中,在教室上课时方便调用。

及校内ftp但我校有效利用融安教育网平台,结合我校实际开展的各种活动,第一时间进行了上传。现在,今年我校共上传信息60多条,大大充实了我校的各栏目,达到宣传交流,共享目的。另外,通过与移动公司联合开办校讯通,既能加强家校联系,又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率。

三、加强资源建设, 提升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应用水平。

1、教育专上资源共计上传1300余条视频及课件资源共约20g。

2、学校校内ftp及中庆教学平台中近万条数据,80余g资源。

3、陕西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从14年12月25日至今已激活用户135人,资源下载近300条。

4、多功能录播教室共上课70余节,录制精品课近50节次。

5、学校与眉县图书馆合作为全校教师办理陕西省图书馆数字资源阅览证。老师可以通过阅览证号码和用户密码登录陕西省图书馆网站,阅读相关的数字图书。

四、合理运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

1、每周应用网络教育设备上课达标情况(一般不少于20节)。学科覆盖率达100%。

2、应用网络教育开展校研修工作。培训、校本研修有计划,有内容,有记载。

3、运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学科整合和创新课堂教学。录制精彩课堂2节 录制主题班会3节

4、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成果。

教育行业移动云计算应用案例 篇3

北京海淀用Pad实现电子教室

不同尺寸平板电脑不断推出,以及阅读和针对平板电脑的图文处理软件技术的进步,平板电脑取代传统教科书的步伐越来越近、越来越快。而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平板电脑除取代传统教科书外,因其便利性和交互性带来的新应用模式,将在电子教学方面使很多新的想法得以实现。

比如,北京市海淀区教委教育信息中心就在今年尝试了使用Pad搭建电子教室,实施互动教学的实验。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是直属于海淀区教委的职能部门,负责开展海淀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研工作,主编信息技术实验教材,组织开展信息技术科研课题。此次实验正是海淀区教委为推进教学课程电子化作的重要工作,而由于该实验达到了预期效果,海淀区教委决定将在全区推广以平板电脑搭建的电子教室。“第一批将有30所试点学校,达到教学课程电子化的目标。”有关负责人说。

据悉,为北京市海淀区教委教育信息中心提供平板电脑搭建电子教室的是联想公司。而为了实施试点工程,海淀区教委已经组织第一批试点统一采购了联想LENOVO-ideaPad P1平板电脑主机1130台,以及定制化电源线1200根、定制化外接转换线1200根。这批设备将被用于海淀区教委下属30所学校配备电子互动教室,实现老师和学生电子化互动教学,每所中学建设一个电子互动教室,包括LENOVO-ideaPad P1 30台,每个电子互动教室用千兆以太网组网,通过路由器连接国际互联网、教育网。教室的主机能对学生机实现数据交互控制,并实现教学内容在教育网云端的下载、分发学生和学生答卷信息上传等功能。

据联想有关负责人介绍,中标本次采购和项目实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联想先后击败了三星、宏基等众多国际竞争对手。由于用平板电脑搭建电子教室在国内鲜有先例,客户要求在有限的预算内能为其提供更好品质的产品,且客户对服务以及实施能力有很高要求,同时,此项目需要集合产业链上配套的软硬件服务商多方合作,要求集成度高。更关键的是,由于此项目的创新性,硬软件定制化需求复杂。而作为“标杆”,教育系统有关各级领导对此项目重视度极高。

联想在了解了客户的应用需求,分析了竞争对手和合作资源后,提供了针对性与差异化解决方案。根据用户需求,联想给客户提供了预装Windows 7平台的LENOVO-ideaPad P1平板电脑,并定制化的开发了软件系统,开机就进入电子教室界面,学生不能进入操作系统界面,不能自行安装、卸载程序。同时,为实现教室主机对学生终端的控制,联想为这批设备定制开发了具备远程开关机、连接网线、连接USB外部设备等功能的外接线。

设计这个外接线,是由于客户要求在使用平板电脑进行电子教室互动教学时,把平板电脑固定在课桌内,电源集成安装在地板下面。因此,特制的外接线要从平板电脑下方电源接口处外接一个配件,此配件共有四个接口:一个是电源接口,一个是开关机,另外二个USB接口,其中一个USB接RJ45网口。

移动学习与未来教育 篇4

碎片式学习

这种学习模式利用了移动终端的第一个特性——“随时随地和你在一起”。从设计之初, 移动终端就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使用习惯, 如小屏幕、能够最快打开应用等。我们可以利用零碎时间, 在任何地方进行碎片化学习, 比如学习英语、网易公开课等。

移动互联网脱胎于互联网, 很多人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补充和延伸。然而, 最初的互联网是给专家用的, 设计之初就决定了它的先天缺陷;移动互联网则是给普通人用的, 有自己全新的规则, 从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如何使用方便。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情境感知学习

这种学习模式利用了移动终端的第二个特点——“知道你在哪里”。给学生配备带定位系统的移动终端, 基于特定的位置给予特定的服务。如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的基于卫星定位的户外移动学习实验, 教师在网上设计好问题, 学生可以拿移动终端到公园、博物馆、科技馆等特定的地方解决问题。此外, 像台北大湖小学的“蝴蝶走廊”、麻省理工学院的“城市游戏”等都是利用了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学习。

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互动式学习

电脑为什么吸引力这么大呢?它第一次将学习、生活、工作融合在一起, 同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多业务、多组织机构也融合到了一起, 当今时代的特征就是融合。在未来的课堂上, 学习融合成为了关键词, 教材、教辅、教学过程、教学平台、教学评价融合到一起, 整合到移动终端内。关于教学方式,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繁华的外表下面什么是让我们激动的事情?毫无疑问, 是互动。你有没有反思过我们的课堂?课堂上一部分孩子只是看客, 他们每天看着老师和几个优秀孩子在互动, 而自己和课堂似乎毫无关系。利用智能终端这种方式, 所有人都被带动到互动之中, 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教育信息化不是把纸质书打造成电子书, 而是要打造真正的互动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技术会不断涌现, 未来, 我们的教育会是什么样的?

移动教育 篇5

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开发微教育如何拥抱移动互联网

如何与互联网结合,是很多传统行业在寻找业务转机时,最优先考虑也必然会考虑的问题。互联网 概念的兴起,以及如何真正的落地也是大家一直在探讨的方向。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快 速发展,正在不断的冲击着各个行业。以线上电商平台为例,阿里双11,双12每年不断刷新的销售战绩数据显示,用户更多通过手机移动支付方式进行电商交易。移动互联网技术对支付方式,消费方式,交易方式的影响,正在不断的渗透到各个行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而对于企业来讲,你知道怎样抓住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机遇吗?你知道可以通过哪些移动互联网渠道和方式来进行自身业务的发展吗?你知道如何利用微信这个新崛起的移动端平台来做自己的业务吗?

教育培训行业,应该算是比较早接触互联网,并通过互联网来拓展业务的行业。但如今的互联网,已经“今非昔比”,从PC端到移动端的跨越,对于教培机构来说,移动互联网化是新的机 遇也是新的挑战。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解决生源及客户问题,解决留存转化以及后续的在线服务体系,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方向。

一、为什么需要实现移动互联网化

作为营销人,在做营销时自然将客户分为两类:

B端客户——多为公司企业级客户,企业级客户要求专业可靠,以信誉,专业,品牌等作为合作参考;

C端客户——多为普通个人客户,以性价比,个人预期,地域等作为消费常规参考。

目前国内教培机构,多面向C端普通个人客户,而C端用户目前的网络使用频率和消费习惯,偏向于移动端,营销中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人群最多的地方,就是最好做营销的地方”,而以移 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实现的各类APP应用,就成为普通个人客户存在的最潜在的市场。实现移动互联网化,成为教培机构最迫切的需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

二、如何实现移动互联网化

教培机构实现移动互联网化,目前的选择是入驻行业平台,或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来开发实现自有平台建设需求。

入驻行业平台,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如何差异化应对同行竞争,如何让客户找到你。

移动互联网技术,以APP开发技术和微信开发技术为主,多用于APP开发和微信公众号开发。

APP开发因开发周期,开发成本,维护成本,使用频率,耗用内存,如何引导下载等等诸多原因,导致APP开发已经被很多企业机构摒弃了。而微信开发技术,因为有着微信这个强大的用户平台做基础,拥有了诸多优势,也成为很多行业领域的企业机构进军移动互联网的首选。

对于教育培训机构来说,通过微信技术对微信公众号进行开发来实现移动互联网化,是最佳选择。

三、如何通过微信平台来解决生源问题

生源问题,是教培机构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机构发展运作的关键因素。传统生源获取方法,主要通过媒体广告,外派传单,互联网推广,百度竞价等多种途径来获取,但是推广成本高、实 际效果不佳等问题一直是教培机构的困扰。

微信,拥有8亿用户,而微信公众号作为教培机构进驻微信平台的入口,也是解决生源问题的突破口。依靠微信开发技术,公众号可以实现平台化,既保留了微信公众号原有的功能,又拓 展了更多功能用于教培机构营销推广需求,解决生源问题。毫不夸张的说,丝毫不比APP技术逊色。

1、实现商城化,用于品牌推广,培训课程展示,完成在线浏览和下单。通过微信开发技术,搭建自有平台,从展示、推广到完成销售,都可以实现。

2、从浏览到支付,方便快捷。一气呵成的操作,对用户来说,是最佳的体验,而通过微信公众号技术搭建的平台,让浏览到支付一气呵成。

3、强大的营销功能,可获取更多用户流量。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变现的基础,而微信开发技术可以辅助获取更多的用户流量,带来更多潜在客户。

四、微信与教培机构的结合 哪种模式才是最佳组合

技术实现对于营销的影响,应当作为筹划项目首要考虑的问题,微信技术在与教培机构业务结合的时候,也应当认真分析思考需要哪些功能,选择哪种模式,功能并非多多益善,而是一定 要到点子上。

以课程销售为例,对于教培机构来说,微信拼团和微信分销,都可作为课程销售方式,解决生源问题。

1、微信拼团 课程销售

微信拼团是相当火爆的微信销售模式,并率先开创2人即可成团的模式,以一带一的方式更容易实现销售。课程销售也可以如此,单人报名没有优惠,但是拼团报名可以享受优惠。此种方 式不仅可以刺激消费,有意向的学员还可以带动身边朋友一起报名,能增加更多新学员。

2、微信分销 课程销售

微信分销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模式,用的恰当能起到很火爆的销售效果。

当你需要给公众号增粉时,通过微信开发技术实现的微信砍价和微信投票功能,能以活动的形式,帮你的公众号快速增粉。

1、微信砍价 公众号增粉

微信砍价功能的运作逻辑是,邀请好友帮你砍价,参与人数越多,优惠越多。好友需要先关注公众号才可以帮助砍价。在教培机构需要增加粉丝时,可以通过微信砍价功能来实现快速增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砍价的优惠比例如果设置过小,对潜在学员来说不具备吸引力。但也需考虑课程的实际运营成本。

2、微信投票 公众号增粉

微信投票功能,也是快速增粉的方式之一,被普遍的采用,以奖品的形式吸引参与,通过投票来增加粉丝。比如,举办票选最佳学员活动,学员邀请身边好友关注投票,获得好的排名,争 夺最终奖品。此类活动,可为教培机构公众号快速增加粉丝。

移动学习:成人教育的新途径 篇6

摘要:成人教育有利于推进社会发展与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教育事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移动学习作为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新兴有机组成部分,以其灵活易用和个性化等特点在成人教育中具备明显的优势。本文在探究移动学习应用于成人教育适切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成人教育中移动学习的实施方式和应注意的事项,旨在拓宽移动学习的应用领域,探索成人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移动学习;成人教育;适切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G724文献标识码:A

一、移动学习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移动学习的内涵

关于移动学习的准确定义在国内外还尚未达成共识,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移动学习所下的定义是不同的。如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魏顺平老师认为:“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无线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网络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学习。”国外学者多从数字化学习的角度来界定移动学习。纵观国内外学者专家对移动学习所下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移动学习是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者利用移动计算设备及相关的技术支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的辅助性学习。

(二)移动学习的特征

移动学习的主要特征:

1.便捷性:指移动学习工具体积小、重量轻,能随身携带,具有良好的移动性能,且能根据需要随时使用。

2.灵活性:指移动学习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意愿随时开展学习。

3.零散性:指移动学习所学知识是零碎的、片断式的。

4.学习过程片状化和易受干扰:移动中充满了分散注意力的事情。移动中对人们注意力的需求是断断续续的、不可预料的,但却是非常重要的。

5.个性性:移动学习完全个人化的终端,支持功能强大的个人定制,学习者需要什么知识,可以订制什么内容。

二、成人教育概述

在我国,成人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已成为教育事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融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为一体,集多功能、多层次、多方位于一身。成人学习者不同于一般的学习者,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自制力强。强烈的求知欲使成人学习者能主动排除外界各种干扰和影响,稳定学习情绪。二是没有集中的学习时间,只能利用分散的时间进行学习。三是强调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希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生产和工作。四是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根据自己的所需进行学习。

三、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应用的适切性

(一)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成人学习者队伍庞大,且学历层次复杂,能力结构差异大,传统的培训不能因材施教。而由于移动学习的个性化特点,完全个人化的终端,支持功能强大的个人定制,智能地提供符合个性化的服务,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成人学习者需要什么知识,可以订制什么内容,实行自助式学习,减少一些流于形式的不必要的知识灌输。同时由于成人学习者不像在校学生拥有集中的学习时间,他们社会活动频繁,分散精力的事情很多。因此,只能利用分散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比如在等车、做家务或休息时进行学习。

(二)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

从客观方面来看: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中国手机用户众多,成人学习者几乎都有手机,有的还有了智能手机、掌上电脑,这些都加速了成人教育与移动学习的结合。3G通信系统的实现将提供各种宽带的信息业务,如:移动互联网、移动资源库、移动的讨论区和BBS、移动多媒体。只要有通信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实施移动教学,教师与学生随时随地“轻松面对面”。从主观方面来看: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适合于移动学习模式。成人学习者能自觉、主动地学习,自制力强,针对性强,因而能克服移动学习易受外界干扰的缺陷。此外,成人学习者具有网络文化的判断选择能力,有良好的自控力和问题意识,因此不会像青少年易受网络中不健康内容的毒害。且由于成人学习者社会活动频繁,分散精力的事情很多,集中学习的时间比较少,需要能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并且进行移动学习的工具一般成人都具备,故对于不用掏额外的费用又有实际效果的移动学习,成人学习者一般都乐于接受。

四、成人教育中移动学习实施的方式探讨

(一)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

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除了提供话音服务外,还提供面向字符的短消息。通过短消息,不仅学习者之间,而且学习者与互联网服务器之间都可以实现有限字符的传送。学习者通过手机等学习终端,将短信息发送到位于互联网教学服务器,教学服务器分析用户的短信息后转化成数据请求,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再发送给学习者手机。利用这一点,可以实现学习者通过无线移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并完成一定的教学活动。短信息服务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应用于教育教学是完全可行的。它不仅可以用于学习者日常的通信交流,而且可以被用于课业信息、日程安排和重要通知等信息的发布。短信息服务所具有的随时随地性,使得它在某些学习情境下具有比e-mail和Web更为优秀的表现。

(二)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

基于短消息的学习方式由于其数据的通信是间断的,不能实时连接,因而不能利用该种通信实现手机对网站的浏览,而且很难实现多媒体资源的传输和显示。随着通信芯片和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性能的提高以及3G通信协议的推出,移动通信协议将得到很大的改进,通信的速度也会大大提高,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方式是学习者利用移动学习终端,经过电信的网关后接入互联网,通过WAP协议访问教学服务器,进行浏览、查询、实时交互,类似于普通的互联网用户。由此可以看出,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方式不但可以传输文本,还可以传输图像信息。

五、移动学习应用于成人教育的建议

(一)教学时间要适宜

由于成人不像在校学生拥有一定的学习时间保障,他们社会活动频繁,分散精力的事情很多,因此集中学习的时间比较少,只能利用分散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所以,要求设计者要注意把握教学内容学习所需要的时间,适于“碎片式”学习,让成人学习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目标的学习,避免被某些因素打断而进行重新学习,且让成人学习者有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要独立化

由于移动学习所学知识是零碎的、片断式的。所以,教学内容要独立化,即各个知识点应具有独立性,适于成人学习者随时学习,不能因为知识的关联性过强而导致学习了这一知识点,下次学习时因搁置而需重新学习,浪费时间。

(三)教学目标要实用化

成人学习不同于一般学习者的学习,成人学习强调内容应用性强,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尽快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生产和工作。因此,移动学习的教学目标应该实用化,每个知识点应该目标明确,不能仅仅以知识、理解、综合来表述教学目标,而应让成人学习者明白:学习完这一知识点后具体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这样能促进成人学习者的积极学习。

(四)教学反馈要及时

教学反馈是检验成人学习者移动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通过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使成人学习者了解自己哪些知识掌握得还不好。随时通过小测验,并及时反馈,如果回答对了,给以鼓励;回答错了,提供相应的帮助,进行复习,进一步掌握此知识点。同时,及时的教学反馈还有助于成人学习者的教师根据反馈的教学的情况,及时调整下一步的教学安排,以便更有效地进行移动教学。

移动学习以其灵活易用和个性化等特点在成人教育中具备明显的优势。在终身教育的要求下,成人学习者应该树立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事事学习的观念,将移动学习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中。相信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移动学习将以势不可挡的速度迅速占领成人教育的主阵地。

移动教育 篇7

现代远程教育遍及世界各地, 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在大学, 远程教育为更多的人创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公司, 远程教育可用于员工的技能培训, 使他们适应技术的进步。对于个人, 通过远程教育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可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政府, 利用远程教育的在线师资培训, 提高了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对于边远地区, 远程教育解决了课程传授难、受教育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 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在悄然兴起。WI-FI、GPRS/EDGE、3G等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逐步成熟使得远程教育资源可以被移动设备访问:如拥有WI-FI功能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没有空间限制的访问互联网资源, 这使得移动教育变得切实可行。

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 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人才, 但是函授教育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二代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 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广播电视大学;20世纪90年代,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以现代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 为基础的第三代远程教育, 即现代远程教育。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非常迅猛。1998年, 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2000年,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的数量猛增至31所;目前, 教育部批准的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院校已达67所。

在移动教育方面, 传统的基于短消息的提醒式移动教育正在逐渐淡出, 随着近几年WI-FI、GPRS/EDGE、3G等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 移动教育正在逐渐向基于浏览器甚至是流媒体资源的方向发展。移动教育的发展依赖无线网络, 目前主要的无线网络技术:

WI-FI:Wi-Fi全名Wireless fidelity, 是IEEE定义的一个无线网络通信的工业标准 (IEEE802.11) 。Wi-Fi第一个版本发表于1997年, 其中定义了介质访问接入控制层 (MAC层) 和物理层。物理层定义了工作在2.4GHz的ISM频段上的两种无线调频方式和一种红外传输的方式。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自由直接的方式进行, 也可以在基站或者Wi-Fi接入点的协调下进行。随着Wi-Fi标准的进一步发展, 1999年工业界成立了Wi-Fi联盟, 致力解决符合802.11标准的产品的生产和设备兼容性问题。

GPRS/EDGE:GPRS与EDGE是GSM移动电话用户可以使用的移动数据业务, 作为第二代通信技术 (2G) 的升级, GPRS又被称为2.5G, EDGE又被称为2.75G。在报文模式, EDGE的理论速率可达384Kbps。目前中移动的全球通用户、动感地带用户和神州行用户均可办理GPRS/EDGE业务。

3 G: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 (3rd-generation, 3 G) 。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 (通话) 及数据信息 (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 。3G的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 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 可以支持如可视电话这种高数据流量的通信服务。3G规范是由国际电信联盟 (ITU) 所制定的IMT-2000规范的最终发展结果。全世界目前有三种3G标准:CD-MA2000, WCDMA, TD-SCDMA。

3 研究的内容:

3.1 功能:

根据现代远程教育和移动教育系统 (以下简称系统) 的设计结构, 研究解决下列问题:

设计并部署Active Directory目录服务 (AD) , 并在AD中组织、管理系统中的用户。配置边缘服务器, 使其能够根据用户的请求将操作转发至相应的服务器。使用LDAP (轻型目录访问协议) 协调WEB、OCS、流媒体服务和AD中的用户数据, 做到一次注册, 随处使用, 方便用户操作。使用XHTML作为WEB的描述语言, 为各种移动设备提供最大兼容性。并针对小型移动设备 (如智能手机) 设计专属的WEB页面, 使用户可以在较小的屏幕上浏览信息。为教师使用的OCS客户端设计录制策略, 并整合流媒体服务机制, 学生可以通过流媒体服务在线收看或者下载以往的课程, 使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受限制。

3.2 现代远程教育和移动教育系统各部分简介:

边缘服务器:即直接与用户的请求相接触的前端服务器, 除分配用户的各种请求到相应的服务器之外, 还负责运行整个系统的Active Directory实现, 协调Active Directory中各种资源的LDAP请求/查询也是被这个服务器处理的。

OCS服务器:负责运行Office Communications Server 2007, 教师可以主持实时的课堂, 进行多媒体教学, 包括课件点播与电子白板等;学生也通过OCS与教师互动。

WEB服务器:负责处理用户的所有HTTP请求, 运行由C#编写的ASP.net WEB组件, 并最终使用XHTML语言在用户的浏览器上描述页面, 用户可以使用WEB完成如课件下载、播放流媒体资源、网上作业、信息查询和论坛等功能。另外, 现代远程教育和移动教育系统的后台管理程序也是运行在这个服务器上的。

流媒体服务器:负责运行流媒体服务, 存储录制好的视频、音频教学资源, 并且负责响应用户的流媒体播放请求。

数据库服务器:运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服务, 负责存储WEB服务器所使用的各种如用户数据、课件数据、成绩数据、论坛数据等。

客户端:远程教育或移动教育用户可以使用计算机或移动设备 (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UMPC、MID等) 作为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 通过Office Live Meeting访问OCS服务, 教师可以主持课程, 学生可以实时参与、与教师互动。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基于IP网的现代远程教育和面向未来的移动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形势, 根据现有的网络环境、市场需求和应用情况, 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集成现代远程教育各种功能模块和移动教育功能的综合性教学平台。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在参考大量新闻报道和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对目前远程教育和移动教育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作了系统分析和深入探讨。提出一套以基于IP网的远程教育为主, 移动教育为补充的网络教育解决方案, 并根据此方案实现了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系统。

根据目前网络教育现状与师生教学特点等因素, 以方便实用为主要目的, 兼顾安全性与形式多样性, 对系统架构进行了科学的设计, 采用合理的实现模式与实现技术, 最大程度的优化配置各个服务器使得整个系统整齐划一。

通过对远程教育系统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 开发出一套结合B/S和C/S结构的基于IP网的远程教育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前台功能模块与后台管理系统。其中前台有多媒体教学:课件点播、实时课堂与电子白板、视频教学;在线教学系统:在线课件、网上作业;教学辅助:站内搜索、资源下载、新闻和论坛等。各个功能模块紧密结合、分工合作。在实用的基础上, 本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现代远程教育手段, 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

本课题的创新点如下:面对目前手机用户越来越多和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的情况, 实现了一套基于WI-FI、GPRS/EDGE、3G无线网络的与互联网的移动教育系统, 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查询相关教学信息。这套系统可以作为目前传统远程教育一个有益补充, 也可以作为未来移动教育的尝试。

实时课堂与电子白板的集成, 使教学同时具备文字、图画和视音频的功能, 更加生动有趣。视频教学的应用, 特别适用于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在日常远程教学如音乐教学、实验教学中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课程设计模板, 教师只需准备好教学资料, 就可以利用网上平台方便地制作课件, 供学生浏览学习。通过制订难易不同的课件, 来满足文化水平掺差不一的学生的需求, 从而达到因材施教, 多层次教学的目的。

目前, 系统各项功能都已经比较完善, 然而技术不断更新发展, 客户的需求不断在改变, 加上时间关系, 部分功能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移动教育部分后台管理还不完善。可以尝试架设本系统的邮件服务器, 并将用户、教学信息、课件和邮件与远程教育部分作统一管理。

基于IP网的互联网后台管理系统登录还没有细分用户角色, 不同用户应当拥有不同的管理范围。可以对数据库的优化设计来进一步分清管理员和老师的权限。

摘要:构建开放的远程教育体系, 充分利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 (WI-FI/GPRS/EDGE/3G) 和移动设备 (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UMPC、MID等) , 提高远程教育的覆盖范围, 使更多的人能够更方便的接受高等教育;采用C/S模式的实时课堂, 提供完整的多媒体教学功能, 如视频教学、电子白板等, 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远程教育,流媒体,ASP,WIFI,移动教育

参考文献

[1]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doc/2008/7/23/170424.doc

[2]http://down.iresearch.cn/Reports/Charge/1144.html

[3]王心, 沈琴.流媒体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完美结合.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第02期:101-103

移动教育应用开创教学新天地 篇8

当下互联网是新型的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在新型课堂上,学生们可以查询信息,这有助于拓展视野,打开思路,消除课堂的信息孤岛。而教师在教育服务的支持下,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大胆地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在课堂上如此,在课堂外也有移动学习。移动学习指的是在移动设备的助力之下,能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实现学习的过程,移动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形式的移动性

学习者不是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或地点进行学习,而是随时随地学习,学习者和学习资源都是移动的。教师也可以将最新的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上,随时随地更新教学资源库。

2.学习实现方式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移动学习具有数字学习的一些特性,即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形式,体现了数字学习的一些特点,如时间的终身化、空间的网络化、学习主体的个性化和交互的平等化。此外,大部分移动学习模式是以无线网络为系统,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接入实现教学,因此移动学习是一种网络学习。

3.学习内容的互动性

移动学习的技术基础是移动计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即移动互联技术,具有双向交互的特点。

4.学习效率的高效性

在移动学习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需求首先由学习者提出,之后学习者带着问题去进行知识的探求。在接受知识时,移动通信设备可向学习者展示多媒体形式的学习资源。学习者还可以及时与网络中的学习同伴进行问题探讨、交流,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5.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在移动学习模式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6.学习情境的相关性

移动学习因其具有移动性、便携性、连通性和随身性等特质,能够获取和响应对应于特定地点、环境和时间的真实或虚拟数据,从而可以方便、快捷地创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移动情境。

7.教育范围的广泛性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的移动终端设备不断出现,而且这些设备支持更快的下载速度、更大的容量和更高的质量。基于此,学习者可以运用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实时地聆听或收看远方教师的授课,可以与教师及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探讨。这就大大拓宽了教育的范围,推动了终身教育和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8.学习功能的辅助性

移动学习只是传统教育课堂的一种延伸和扩展,并不能代替现有的、正式的学习形式,只能是对现有教育的一种补充。

9.学习知识的零散性

移动学习是一种碎片式经验,所学的知识是零碎的、片段式的。

10.教育对象的普适性

智能移动通信终端的出现与普及,使得任何持移动通信终端的人都可以利用移动学习模式开展学习与交流,即使在交通不方便的地区也可以通过终端进行学习。同时,学习资源根据不同使用对象来设计和开发,且能方便快速获取与更新,使得移动学习使用对象具有普遍性、移动学习模式具有普适性。

在这个移动教育应用蓬勃发展的年代,各种各样的应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下面尝试探讨几款典型教育应用来实现新型课堂和移动学习的新模式。

新型课堂移动教育应用体验

移动设备进教室,首先需将教师端移动平板设备无线投影到大屏幕上,目前来说,通过智能机顶盒与支持相关无线传输协议的移动终端进行硬件形式的平板镜像输出效果比较好,如苹果公司的i Pad可以在打开镜像功能后通过Apple TV投影到大屏幕,不同品牌安卓类设备可以通过自己的硬件盒子(如小米盒子、三星Cast Dongle等)投影到大屏幕。这样教师可以在手持平板在教室中自由走动的同时,打开笔记或白板类应用书写电子板书。但单一硬件盒子只能满足教师一个人的演示要求,可能也有学校的创新教室里给师生都配置了平板,需要交互式移动端进行教学,如果让多个教师端、学生端平板同时用硬件投影,势必会增加智能机顶盒数目和投影输出数目,这非常不经济,而且也不现实;如果让教师端平板建立类似传统计算机多媒体广播互动教学架构,以目前的移动平板无论安卓还是i OS平板都受制于本身硬件架构,处理速度会很慢,导致显示不流畅或者延迟较大,无法完成正常教学演示。所以目前移动端互动教学平台,思路基本上都是搭建一台服务器作为资源中介来完成交互活动的,下面以App Store和安卓各大市场均可下载的Splashtop系列应用来说明。Splashtop最早是一款优秀的多平台远程控制软件,它包含服务端Streamer和客户端Remote Desktop两部分,跨平台支持Windows、Mac,甚至是诸如i OS、Android等主流移动设备。

Splashtop Streamer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远程控制的服务器端(用于接受远程控),服务端目前支持Mac OS X、Windows XP/Vista、Windows 7和Windows 8等操作系统。当然,想要实现远程控制,还需要在设备上安装客户端。

Splashtop Remote Desktop就是它的客户端,它除了支持Streamer服务端所支持的全部系统之外,还支持i OS、Android、Web OS、Blackberry OS等主流移动设备。也就是说,使用者除了可以用Windows、Mac互相控制之外,还能用i Phone、i Pad、Android等设备来控制Windows和Mac。

Splashtop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通过远程控制实现远程交流。Splashtop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支持通过Wi-Fi或者以太网进行连接,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客户端对服务器端进行操控。学生可以通过客户端观看到教师在服务器端的操作过程,可以实现教师远程实时辅导演示和讲授,极具现场感。2通用的平台跨越性。现在的主流平台有很多,一些软件很容易出现不同平台上的兼容性问题,如Android平台无法兼容i OS平台的软件。如上所述,Splashtop实现了绝大主流平台的兼容,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3软件体验快捷便用。Splashtop连接简单,实用性强。无需同步与传输,即可运行3D应用、Photoshop应用等。只要有网络支持,即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

基于Splashtop软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教育解决方案——Splashtop Classroom。Splashtop Classroom允许所有学生使用移动终端控制教师端的计算机,然后在投影机或者电子白板上展示案例,书写学习心得,实现课堂交互。它最大的特点是经过教师讲解后,学生相互讨论时都可以使用自己的移动终端有序地控制教师机。然后在投影仪或者电子白板上,与其他同学分享与展示自己的想法。不过这需要在教师或者管理员许可的情况下才能实施,而其他的学生则可以在自己的移动端下进行交流。总之,基于Splashtop Classroom,学生们就可以把自己的移动端变成一个电子白板,实现拍照、录像、注释、笔记等功能,随时随地记录学习心得,实现了师生交互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一般的教学只是围绕单纯的PPT讲解或者是板书,缺乏互动性,学生容易失去注意力。Splashtop Whiteboard是Splashtop中的系列软件之一,它不仅包含远程桌面控制的所有功能,还可以发挥Whiteboard软件自身的特色,进行书写、注释等操作,开展移动交互教学。

教师端平板只需打开Splashtop Classroom,通过输入一个在Splashtop网站注册的账号和密码(目前有7天不限功能试用)就可以登录,教师在讲台上开启QR功能,学生只要扫描二维码,并填写“显示名”,便可联进教师机,如图2所示。

图3显示的是将i Pad连接到演示机后,便可在自己的平板上看到教师的演示,并能开启录取功能,将教师的板书完美记录下来。

学生得到了教师的授权后,便可以控制教师机,可以由多个授权的学生连到教师机,实现多屏互动,如图4所示。

经过授权的学生可以直接进行屏幕操作并展现出来,并可以对教师机上显示的内容进行评估、提问和互动。如图4上端所示,Splashtop Whiteborad具有浮动工具栏,也就是电子白板工作模式下的一些工具。它的功能主要有:1新建图纸,图纸默认的颜色是白色,教师也可以按照具体的课程选择不同图纸的背景色。2可以当场实现书写、画图等操作,可以利用不同颜色的笔、形状或者文本工具等在背景上进行书写或修改。3可以对书写的内容即时修改,使用橡皮擦工具即可对板书进行修改或者清除,也可即时恢复。4可以在Office套件中进行移动,支持Word、Power Point、Excel等软件。5可以将书写的内容或者标记出来的内容保存到图库,然后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学生。

Splashtop Whiteborad的特点是它不只是简单的远程桌面控制,还可以通过灵活的模式切换功能进行即时的书写或是交互等操作,不仅可以把平板当作电子白板书写,更可以对计算机上的课件等内容进行注释。

相对于PPT而言,Splashtop W h i t e bor ad有以下几个优点:1解放教师。S p las h top Whiteborad使得教师从鼠标与粉笔中解脱了出来,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灵活掌控学生的信息。一般课堂上,当教师需要进行PPT切屏或者其他操作时,都需要走到计算机前用鼠标操控,非常僵硬。而Splashtop Whiteborad解放了教师,教师可以在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进行教学工作,与学生互动,增加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性。2多人共享。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掌控着教学的一切内容,而Splashtop Whiteborad可以使资源共享,创建一个P2P的班级环境。例如,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忽然想起来自己办公室计算机里有个资料很适合,有了Splashtop的支持,就不必跑到办公室,直接用教室中的计算机打开Splashtop Whiteborad程序便可查看自己计算机里任何一个文件。教师也可方便地下发作业文件与课件给学生。学生有什么好的想法也可以快速方便地分享给大家。3多屏互动。利用Splashtop Whiteborad和Splashtop Mirroring360功能可以将不同移动终端的内容呈现或者镜像到教师机屏幕上。如图5所示,不同小组学生可以将讨论话题同时投影到一个教师机屏幕(标识为TEACHER)上,完成一次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间的互动实例。

它的模式如图6所示。在课堂上如果有团队协作的任务,每个小组成员都进行团队协作并完成其作品然后提交各自的作品并呈现于教师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参与自评、互评,最后教师进行评论。课堂将赋予学生更多的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Splashtop系列应用所构筑的移动教学环境是远程桌面控制下的旧式模式的升华,它使教学不是仅限于单纯的远程操控,而是结合软件本身的强大功能,在课堂中实现了可移动交互的板书、标注等在传统课堂中无法实现的功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移动教学。

构筑移动学习环境

构筑移动学习环境需要一系列有效的App,它们本身的功能与其直接形成有机的联合,增加了学习的有效性。

1.笔记类应用

Ever Note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知识管理工具,使用它可以让学生把搜集、归纳、思考、实践、分享都变成日常的习惯。学生在移动终端安装后,可以将其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知识汇总:1收藏。养成随时收藏的好习惯,把值得收藏的东西收藏到Ever Note里,可以收集的东西有:读书心得与感想、看到的好文章与新闻资料、日记、任务、行程安排、照片、录音。2整理。搜集了很多资料不整理对于以后归纳总结不是一件好事。在Ever Note中,整理主要靠目录与标签。最后调整合适的分类与标签,并对你搜集的内容进行整理,只保存有用的内容,学会舍弃对自己无用的部分。3总结思考。每隔半个月对资料进行汇总,思考汇总之后的新东西,最好写成文章,可以简单一点,但必须思路清晰并生成思维导图。

以高中化学课为例,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化学过程,其中有很多容易搞错的概念与知识点,用常规枯燥的笔记很容易把学生弄晕,然而使用印象笔记却可以形象化地记录下有关这一知识点的点点滴滴(如图7)。

2.思维导图应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激发使用者的想象力,通过一个简单的关键词即可激发出更多的关键词,构筑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也能起到激发思维的作用。它的另一个好处是思路储存的作用,当人在思考一个复杂的思维模型时,会联想到很多很多相关的事物,但是人的即时记忆能力又十分有限,所以如果没有适合的手段将灵感保存下来,它们就很可能马上溜走,无影无踪。而思维导图鼓励你用一种灵活的方式,把想到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所以一般人做完一张思维导图,往往会惊讶于自己竟能收获这么多的想法。

在印象笔记三部曲中最后一步需要生成思维导图,推荐使用i Thoughts软件。打开i Thoughts软件会展现一张名为“Welcome”的导图,它既是一张完美的模板,也在字里行间展现了全部功能。上页图8为i Thoughts导图模板。它的工具栏只有简洁的一列,寥寥几个按键就能完成80%的操作,易于上手。之所以选择i Thoughs主要有以下四个理由。

(1)便于编辑。软件内可以快速增添层级,相关的边框等会自动生成。通过“撤销”和“重做”两个按钮可以快速撤销或重做上一个动作,对于需要反复思考的创作过程非常实用。界面不像纸笔一样受面积的制约,理论上可以增添无限多的内容,同时可以随意插入新内容或者调整现有的内容次序。i Thoughts还可以随时插入注释气泡,并在任意两个元素当中添加互为逻辑的注释,以便于理解。

(2)界面清晰。用纸笔记录时为了对有效内容做出区分,传统的办法是使用不同颜色的笔迹,或者手绘一些色块元素,但这些器材本身就与随身移动的属性相违背。对i Thoughts来说这却不算问题,程序提供了强大的编辑功能,可以调整背景色彩、字体样式,并提供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素材库,非常容易做区分和标记。此外,还支持插入系统图片、超链接来当作注释,如果这还不满意,最终大招等着你:使用手绘,写下你想到的任何创意。

(3)整理方便。厚厚的本子可以密密麻麻地挤满各种奇思妙想,但是着急用的时候,一下子却找不到所需的内容。i Thoughts则是秒搜索,只要你曾经记录过,就能随时找到,我们记录思维导图的目的在于方便进行二次整理,这时i Thoughts电子化的优势就被彰显得淋漓尽致。

(4)分享容易。整理好的思维导图,躺在设备里是没有生命力的,要么分享给同事,要么上传到社交平台供人评判,要么传到网盘中加以备份。这方面i Thoughts相对纸笔有着无以复加的优势,开发者骄傲地把分享按钮放在了控制栏的中央,点击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了。形成思维导图后,学习网络便从抽象的迷雾形象化成可见的图形。图9为i Thoughts导图形成学习实例。

还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学生在课后可以根据印象笔记的内容,做出思维导图,一看到图9,所有知识的细枝末节都一目了然。

结束语

移动协同教育APP功能需求分析 篇9

所谓“移动协同教育”是指与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合作, 利用无线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跨越时空的特点, 搭建各种互动平台, 为家校之间提供充分、准确、及时的沟通方式, 为全面监控儿童和学生的成长提供有效途径[1]。APP 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 由于iPhone等智能手机的流行, APP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家校协同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 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提高了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进了家长与学校的密切合作, 提高了教育效果的实效性,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对学校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正在改变人们在信息时代的生活, 用户对于移动应用, 特别是其中的互动、生活辅助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大。银河证券董事总经理左小蕾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 原则上移动互联网可以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 未来的“全球化”应该是“移动网络化”。笔者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 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处理能力, 移动终端正在从简单的通话工具变为一个综合信息处理平台, 这也给移动终端增加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如果有一款基于移动终端的协同教育APP, 其应该具备哪些功能才能符合目前协同教育的需求?笔者拟从自身集合多重角色的体会出发, 描述对移动协同教育APP的功能需求。

1 移动协同教育APP的现状

(1) 数量少且仅面向特定用户。

目前主流的手机系统有苹果系统版本iOS、安卓Android、微软Windowsphone、塞班系统版本Symbian。但基于这些系统的移动协同教育APP数量非常少, 并且都是针对特定用户的。例如, 基于Android平台的一款名为“校讯通助手”的APP就仅支持深圳地区的校讯通用户, 其它地区用户无法使用;另一款基于IOS平台的名为“金鹰校讯通”的APP仅支持浙江地区的校讯通用户。

(2) 功能单一。

目前, 网络上的移动协同教育APP基本上都是依托短信功能与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 通过短信能够实现的功能有学生考勤、学生奖罚、学生评语、学生成绩、学生管理、教师考勤、教师管理、学校公告、消息通知、考勤通知等, 与目前主流的网络通讯软件相比较, 语音技术、二维码扫描技术等均无法实现。

2 移动协同教育APP功能需求分析

2.1 学校对移动协同教育APP的功能需求

(1) 与学校现有数据流畅对接。

对于学校来说, 及时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的各种情况, 是保证密切合作的前提。因此, 移动协同教育APP应该具有类似“校讯通”或者“家校通”的功能, 能够将学生成绩与作业情况、学生考勤、校园各类通知、学生的德育表现以及学籍情况等信息同步到家长的智能手机或者其它安装有移动协同教育APP的移动终端 (如Ipad、Xoom等) 上, 通过这样的移动信息平台, 使教师和家长能够得到充分、及时地沟通。

(2) 具有主动推送功能。

推送最主要的特点是由服务器主动发送信息到客户端, 而不是由客户端发起请求获取信息。其优势在于信息的主动性和实时性, 可随时将信息推送到用户面前[3]。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忙碌, 很难有时间坐下来慢慢一条一条地翻阅短信, 如果APP具备了主动推送功能, 家长就可以不用打开短信, 第一时间阅读到短信的内容, 及时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 真正做到及时沟通与疏导。

(3) 能够具有实时更新的教育资源库。

移动协同教育APP应该具有一个家长学校的栏目, 家长能够通过这个栏目阅读各种专题讲座资料,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营造家长与学生终身学习、共同成长的教育氛围。这个资源栏目还可以添加各种青少年犯罪的案例, 使家长了解新时期中学阶段学生的青春期思想与心理特征、叛逆期的特征及家长在孩子心目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子女眼中的家长是什么样子的, 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子女进行科学的教育。

2.2 家长对移动协同教育APP的功能需求

(1) 与学校的视频监控系统对接。

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 据搜狐网的报道, 白云区有500多间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这些监控系统大多都有面向移动终端的客户端 (如IOS、Android等) , 如果能够实现APP上的对接, 学校可以在移动协同教育APP里定时或不定时地向家长开放视频监控系统。家长可以通过移动协同教育APP的实时视频栏目观看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 这样的了解方式更加直观, 更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另外, 以手机上优酷为例, 目前的移动网络带宽在移动终端上播放经过压缩后的视频流是可行的。如果能够实现实时观看视频, 会让移动协同教育APP拥有更庞大的客户群和更广阔的前景。

(2) 实现语音对讲和语音留言。

以QQ、微信、飞信等目前网络的主流通讯聊天APP为例, 它们都具备了语音聊天功能, 目的就是为了照顾一些打字不熟练或者不愿意打字的用户群体。对于很多学生家长来说, 如果移动协同教育APP能够具有语音留言功能, 会让这款APP更具有吸引力, 同时也让家长与学校的交流与沟通变得更加容易, 有效避免了“先告状, 后管教”的尴尬。

(3) 具有二维码和条形码扫描功能。

以微信和淘宝旺旺为例, 它们都具备了利用移动终端自带的相机进行二维码和条形码扫描功能, 同时通过互联网络将用户需要搜寻的信息呈现出来。家长不可能精通所有的科目, 所以就需要为孩子购买一些课外辅导资料。但是, 目前市面上的各种辅导资料多如牛毛、内容参差不齐, 如何选购适合孩子实际情况的辅导资料就成为家长十分头疼的问题, 如果移动协同教育APP能够具备扫描功能, 那么家长可以通过对辅导资料条形码或者二维码的扫描, 就可以从互联网或者特定的数据库了解其他教师或者家长对该资料的使用情况, 避免了盲目购买大量无用资料的情况。此外, 由于不用输入书名、出版社、作者等繁琐的信息来查找, 也让这款APP用起来更加简单和方便。学校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家长所不能代替的, 而家长所具有的特殊性也是学校无法取代的。只有通过家校紧密联系, 弥补相互的不足, 才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2.3 家长和学校对移动协同教育APP的共同功能需求

(1) 界面简洁、操作简便。

无论学校还是家长, 都是普通用户, 这就注定了移动协同教育APP不应该做得太复杂。假设家长要看自己孩子的成绩或者其它表现, 要进行7、8次按键操作, 那么这样的APP肯定是让用户难以接受的。只有界面简单、各项功能一目了然的APP, 才能让用户拥有更好的体验。

(2) 多平台兼容。

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有IOS、Android和WindowsPhone, 考虑到每个家长的手机或者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不一样, 因此移动协同教育APP应该要有多个不同版本以对应不同的操作系统 (例如Symbian和BlackberryOS等) , 以适应不同的手机用户。

(3) 能够对图片视频等资源进行分享。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 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 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移动协同教育APP应该不仅仅是一款简单的应用, 它应该可以作为一个桥梁紧密连接学校与家庭, 学校可以通过这个桥梁, 将校内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外活动的图片或视频通过这个桥梁向家长展示。家长也可以将一些家庭聚会或活动的资源利用移动协同教育APP进行分享, 作为校外第二课堂的延伸。

3 结语

据国外媒体Forbes报道, 2012年11月12日, 在图森开幕的科技经济会议 (The Techonomy Conference) 上一些专家对于移动网络增速及其未来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做出了预测。其中, 爱立信高级副总裁格拉斯·吉尔斯特普 (Douglas L. Gilstrap) 预测, 到 2018 年有线宽带终端数约为 6.5 亿而移动宽带将拥有 65 亿用户。Gilstrap 认为这对医疗和教育领域将产生重大影响。可以预见, 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的主流技术, 而移动终端更是家校协同教育不可忽视的一块重要阵地, 只有把握好机遇, 通过各种手段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最好的教育效果。

摘要:目前, 移动协同教育研究是一个重要而缺乏关注的研究方向, 为改变这种局面, 从自身集合多重角色的体会出发, 阐述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协同教育APP应该具备哪些功能才能符合目前协同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移动协同教育,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APP

参考文献

[1]何少岳, 徐晓东, 马祖苑.主动推送技术在移动协同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 2012 (4) .

[2]APP[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32427.htm, 2013.

[3]刘繁华.家校协同教育通道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9 (11) .

[4]翁宗琮.短信软件在家校协同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 2013 (1) .

开放教育移动学习平台建设研究 篇10

关键词:移动学习,平台,开放教育,移动终端

2012年2月13日, 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ELI2012年会上, New Media Consortium (NMC, 新媒体联盟) 和EDUCAUSE联合发布了《2012NMC地平线报告 (高教版) 》。NMC地平线项目始于2002年, 至今已经开展十多年。它旨在通过研究来确定并阐述将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学习、教学和创新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的新信息技术。在《2012NMC地平线报告 (高教版) 》中介绍了未来五年会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六个新技术, 按照短期、中期、长期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两种技术或实践的形式, 并详细阐述了关键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为各教育机构制定新技术应用计划提供有益的参考。移动应用程序 (mobile apps) 和平板电脑 (table t com puting) 有望在近期成为主流应用的新兴技术, 现在已经验证了其提法。教育游戏 (Game-basedlearning) 和学习分析技术 (learninganalytics) 有望在中期的两到三年中成为主流应用技术, 基于手势的计算 (gesture-based computing) 和物联网 (the Internetof Things) 有望在长期成为主流应用技术。

十多年来, 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外已有一定基础, 它涉及到了中小学、大学、职业培训、远程教育、非正式学习等不同教育层次的各个方面。在国内, 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应用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与移动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相比较而言, 特别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也还刚刚起步。

移动学习就是一种借助移动设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随时随地的个性化学习、开放式的学习, 它的发展也将使学生在远程学习方面更加便捷自由, 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设备和平台也应该能够有效呈现学习内容, 并且可以提供教师和学习者的双向交流, 使得学习者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学习资源, 并能与师生相互交流学习, 实现学习目标。而终身学习、全民教育、移动学习和泛在式学习等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 人们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此, 从移动学习的发展来看, 下一代的远程学习将是移动学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逐步普及, 对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有了新的需求。在这样的新形势下, 远程开放教育应利用现有的平台资源, 积极构建一个“随时、随地、随身”学习的平台。

一、移动学习平台的定位与构建的原则

(一) 移动学习平台的定位

移动学习平台是基于电大开放教育模式进行设计的, 是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 是一种辅助教学形式, 它不能取代现有教学形式;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 要在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开放教育资源基础之上进行设计和开发, 即:移动学习平台必须与电大在线、教务平台等学习和管理平台能够实现互通, 以达到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资源, 实现各类物资源的共享、共用;移动学习平台在功能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各类不同型号手机性能、屏幕大小等因素影响, 设计上要兼顾市场主流设备和操作系统。

(二) 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原则

1. 实现“一体化”的学习环境

实现开放教育学习模式所必需的主要学习功能:包括个人综合信息管理、选课、教学信息查询和推送、浏览资源、课件和Vod视频点播、答疑、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测试等功能于一体的“一体化”的数字化移动学习平台。

2. 学习资源需要定制开发或改造

移动学习平台系统是技术支撑, 移动学习资源则是移动学习平台系统的实体, 学习者真正真正想要获取的是学习资源。因开放教育学生学习时间零散、学习是随时随地可能发生, 所以移动学习资源主题内容不宜过多, 时间不宜过长, 应以微课形式展现为宜, 时间不超过10~15分钟, 以便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3. 移动学习平台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导航明晰、操作简单

学习平台系统要保证安全可靠, 运行稳定。页面导航应清晰, 操作方便。

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一) 平台的总体结构

平台采用“客户端—服务端—数据层”三层结构模式。移动平台框架结构设计如图1。

(二) 平台实现的主要功能

平台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登陆、学生空间、学生管理、课程管理、课件管理、学员服务、教学评价、系统管理。

平台为学生建立统一的学生档案库, 并在线提供基于手机或PAD的课程选修、学习、讨论、考试、交流互动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学生通过点按相应图标或按钮, 就可以相应完成学习、浏览视频、写作业、答疑、交流互动等教学活动, 教师或管理员也可以实时动态管理。平台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

1. 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相当于学生的档案库, 与学生相关的信息都会在这里进行最终归档, 并同步展示给该学生。

主要包括用户信息、学分信息、微博和微信信息、所分享资源、同学录等。

2. 学生管理

用户可以创建、编辑、查询和删除学生的相关信息, 用户也可以通过导入Excel表格的形式来批量创建或更新学员的信息。用户可以为学生分配不同的班级, 或者根据学习指标为他们定义学分要求等。

3. 课程管理

用户可以添加、编辑课程信息, 或者协同其他模块组合出功能强大的教学应用。

课程管理的主要功能将包括:课程创建、编辑、信息发布、题库管理、试卷发布、课程删除等。

4. 课件管理

用户可以制作、导入、保存、下载各类课件。这些课件可以发布到指定课程的课件库中, 供学员和其他教师学习查阅, 或者通过彩信的形式推送到指定学员的手机中。用户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课件发至交流区, 作为共享的教学资源。从课件的表现形式看, 可以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类元素。

5. 课程选修

学员在登录后, 可以根据自身的培训需求进行选课, 点选相应的课件后, 系统会显示包括课件类型、课件搜索、课件简介、选课、课件评论等相关信息。如图2所示。

6. 课程学习

学员选择完课程及课件后, 可以通过“我的课程”进入个人的学习空间, 点击课程名称后面的“学习”图标以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用户可以随时通过课程的目录导引切换到自己感兴趣的段落, 以方便再次学习和复习。如图3所示。

7. 课程讨论

学员在进行已选课程的学习时, 可以同步在学习页面中点击“讨论”按钮查看关于该课程的讨论信息和针对该讨论的回复信息;同时也可以发表自己对课程的看法, 或者向教师和其他学员提问。

学员进入讨论页面后, 在讨论内容填写框中填写自己对该门课件的疑问、看法、建议等, 然后点“提交”按钮进行发表。

8. 课件推送

在移动学习平台中, 除了基于手机学习门户的在线式课件学习以外, 还可以提供以手机彩信为主的课件推送服务。教师可以在线制作、编辑并保存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多媒体微型课件, 并发送到学习者的手机上, 供他们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

9. 课程考试

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 即可通过手机进行考试, 达到及格线后系统将会把该门课程的学分记录在学员的个人档案当中。试题形式主要有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等, 学生可以直接用手机完成答题, 试题答完后, 点击“提交”按钮提交试卷, 系统将自动计算得分, 并显示该次的考试成绩。

三、结束语

移动学习是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产物, 是开放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新机遇。作为满足学习者需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移动学习平台研究才刚刚起步, 它借助于移动终端设备 (手机、PAD、笔记本电脑) , 为实现远程教育学生的“随时、随地、随身”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是电大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突破, 移动学习平台同时也为开放大学开展市民终身学习提供方便、快捷的学习环境, 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坚实的信息化基础。

随着移动学习研究和应用的进一步深入, 针对移动学习的课程内容及分类标准、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如何结合云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等都将是下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魏顺平, 未来五年改变教育的六大技术及其对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启示[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2]白胜楠, 李岩.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建设研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3]杨方琦, 杨改学.近十年我国移动学习学术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0.

[4]郭绍青, 黄建军, 袁庆飞.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 2011.

移动教育 篇11

关键词:特殊教育;移动学习;研究现状;4G网络;移动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7-0036-04

一、引言

以计算机技术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变教育技术:第一阶段的电化教育;第二阶段是与网络技术结合而形成的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属于第三代的远程教育,并发展为E-learning(数字学习),E-learning迅速改变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第三段阶段是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而形成的移动学习。[1]移动学习(M-learning)是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计算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而产生的,是网络教育的延伸,属于E-learning的新阶段。应该说移动学习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E-learning的必然选择。

美国新媒体联盟指出移动应用程序和平板电脑在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主流。移动学习(M-Learning)正成为一个多学科参与、多领域交叉、多主题综合的研究区域,也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2]移动学习在很多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践应用,但是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研究却鲜有成果,有必要通过文献比较分析,探索国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描绘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研究轨迹,筛选研究主题。

二、移动学习成为主流的必然性

1.学习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速度不断提高,采用智能手机作为学习平台的移动学习自然而然产生,移动学习是E-learning的发展。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3]它打破了时空障碍,构建了灵活、开放的学习环境,满足碎片式学习的巨大需求,开展“Anyone、Anytime、Anywhere、Anystyle(4A)”的学习。[4]移动学习是数字学习的特殊形式,也就是说M-learning是E-learning的子集,其核心特征是4A(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通过实施移动学习进行的教育称为移动教育。所以,E-learning必然发展为M-learning。

2.高速通信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达到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5]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发放了4G牌照,标志着我国进入了4G时代。[6]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第一大终端,加上网络环境的改善和上网成本的降低使得用户走向高流量应用。例如视频、语音等在应用越来越广泛。4G相对于3G来说,将更快,更便宜。4G环境下的基于视频等应用程序将更大发展,这些都将给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变化。

4G让移动学习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其实,在2G或者3G时代已经出现基于云端和客户端的移动学习产品,但是因为带宽、稳定性和费用,影响用户使用。4G网络将促使移动教育爆发式增长。[7]

3.移动学习的特征分析

移动学习是E-learning的子集,也拥有E-learning的共有特征:多媒体性、交互性、以学习者为中心。[8]

移动学习核心特征是4A,所以其独有特征如表1所示。

移动学习的独特优势相对于传统的E-learning,满足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这奠定了它在未来学习中重要地位,再加上技术的成熟,使其必然成为主流学习方式。

相较于传统的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由于具有碎片化、便捷性等特点,4G网络又促使移动学习向互动化和移动化、游戏化和社区化及大数据的应用三种趋势发展,那么移动学习软件会越来越多,用户越来越多,所以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会促使移动学习越来越普及。[9]

三、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移动学习研究项目取得很多成果,如黄荣怀教授的“普适学习资源服务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的“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2008年),此处不一一列举。[10]

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文献检索:篇名包含“移动学习”或者“移动教育”;期刊为国内教育技术学方面权威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如图1所示,四本期刊上刊发的移动学习论文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2010年以后。

2010年~2013年,在上述期刊有关移动学习论文共计67篇。下面对这67篇论文的主题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出近四年移动学习的研究热点,以期给研究人员参考。

黄荣怀教授将移动学习的研究方向划分为理论、支撑技术、应用模式、设计方法和开发技术五个方面,本文进行细化,分解为若干个子项,如表2所示。[11]

为了提高分析结果可靠性、客观性,采用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对论文分类。67篇论文两人相同分类的论文是59篇。我们进行信度分析。[12]

相互同意度K为:K=2×M/(N1+N2)=2×59/(67+67)=0.88;

分类信度R为:R = n×K/[1+(n-1)×K]=2×0.88/[1+(2-1)×0.88]=0.94。

其中n为研究人员数,N1和N2分别为分析论文数,M为两人分类论文相同数。endprint

信度为0.94,可以认为论文分类是可靠的,下表为N1分类。

从表2可以看出,近年移动学习研究的热点是资源开发,系统开发和应用模式。

(1)理论研究方面:侧重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学习策略研究;综述类论文比重最大,说明移动学习的关注高,但缺乏一定的创新;也提出一些新的移动学习模型,如高宏卿等人提出的基于云计算平台Hadoop的移动学习模型;[13]杨文阳等人依据终身学习理念设计了一个支持移动学习的框架;[14]王梦如等人提出移动学习系统设计的结构概览功能图和以OSI为隐喻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框架。[15]

(2)课程开发研究:侧重移动学习的设计、课程资源建设和移动学习环境创设。顾小清等人探讨微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及实现;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时有引入主题图(刘俊等,2012),有引入概念图理论(李浩君等,2013),还有认知负荷理论(司国东等,2013);移动学习的情境创设有采用MANET(郑云翔,2010),有采用接合自然增强现实(李婷,2011)还有基于知识可视化(李亚男,2013)。

(3)应用模式研究:侧重移动学习在教育中应用模式的实践研究。应用到英语的移动学习,甘文凝等人采用播客技术,曹超等人采用Podcasting技术,刘永权等人采用FRAME模型;有将高等教育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并研究移动学习的成效;有关注远程教育的移动学习应用及分析(郑炜,2010,王晓晨,2013)还有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农村的移动学习和农民工的移动学习和超常儿童教育。[16]-[18]

(4)系统平台开发:侧重教育不同理论或者理念开发出不同的系统或者应用程序。设计移动学习平台有基于专家系统(傅钢善,2010);有基于GSMModem(党小超,2010);基于位置服务理念(王萍,2011);有基于RFID(张豪锋,2012);有基于联通理论(宓小土,2013);有基于强化理论(王嘉琦,2013)。当然,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开发智能手机APP程序,研究人员开始关注3G和4G网络的程序设计。

四、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启示

1.移动学习研究存在问题

(1)偏重理论研究。

目前这方面研究主要在移动教育可行性、资源开发、短信息服务、WAP站点建设等四个方面,其中对具体的基层、基础教育关注极少(2013年的“基于云课堂的中学生移动学习实践研究”开始关注中学的移动学习),对移动学习学科学习效果提高的相关研究尤其缺乏。

(2)缺乏对特殊教育领域的关注。

以“移动学习”(或“移动教育”)+“移动教育”(或“盲”、“聋”、“培智”)作为条件检索,在上述四个期刊中为0篇,仅仅在《中国教育信息化》有《移动学习—未来聋生学习的新视窗》和《聋教育环境下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探究》,为移动学习应用于残障人士提供了个案。2012年12月南京聋人学校经配备了基于无线网络移动教学终端等教学设施,仅仅是下意识地将其作为先进的教学设备引进,尚未对移动学习理论、应用模式展开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对该领域以及该群体的关注是微乎其微,而国外早就关注这个群体(欧盟的E-learning项目)。

(3)片面追求技术,实证性案例不足。

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做了很多系统、平台或者资源的设计研究,但是普遍缺乏对同一个问题深入研究,这就导致研究深度不够。研究人员力图将各类高新技术引入,但是匮乏该类技术在移动学习本身应用中关键问题的突破。造成系统数量多,却鲜有如PCS简单又卖座的精品系统。即理论研究所占比例较大,但是鲜有深入创新研究,片面追求技术,缺乏针对性实证研究。

2.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研究滞后的成因分析

从婴幼儿教育,到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再到成人教育等都有广泛应用,还有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农村的移动学习和农民工的移动学习和超常儿童教育,而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却悄无声息。[19][20]

制约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发展的因素:

(1)作为移动学习平台的移动设备(智能手机)本身存在不足。

智能手机有限的存储容量很难满足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视频音频的存储,特殊教育领域的用户对视频音频需求相对于普通人更大,比如盲用学习系统肯定采用更多音频。

智能手机的待机时间短,特殊教育领域采用更多的视音频,手机处理时大量数据,更耗电,所有特殊教育人群在移动学习时间更短,否则会出现手机没电的问题。

数据处理能力不够强,应用程序使用过多,会造成处理速度下降而死机,对于特殊教育领域的人群也是障碍。

特殊教育领域能够获得学习资源较少,缺少资料,缺少互动和交流,使得移动学习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2)用户群小,资源少,难以产生客观经济效益。这是最重要因素。抛开各种理论基础,特殊教育移动学习系统单从研发的投入要远超其他领域的。从婴幼儿教育到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移动学习系统不胜枚举。如英语单词学习的移动学习系统,除了沪江词典、金山词霸等老牌应用外,还有百词斩、拓词、完美背单词等。移动学习系统获得盈利最主要是拥有庞大用户量,而特殊教育移动学习系统不太可能拥有庞大用户量。造成了缺少移动学习系统和学习资料,特殊教育人群更不愿采用移动学习,形成恶性循环。

(3)3G网络难以满足特殊教育的人群移动学习。

成人教育中移动学习的研究 篇12

纵观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移动学习所下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移动学习的内涵:

第一,移动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数字化学习的扩展;

第二,移动学习除了具有数字化学习的特征,还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学习者不再局限于电脑前进行自主学习,可以真正地“随时随地随身”进行学习;

第三,移动学习的硬件必须是移动设备,软件必须提供有效的学习内容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二、移动学习应用于成人教育的可行性

(一)成熟的硬件条件

移动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以及移动网络与因特网的结合为人们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获得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PDA、掌上电脑、学习型手机逐渐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这无形中为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极好的终端载体。成人学习者有其自身的特点,经济上相对独立,为使用这些较为成熟的硬件设备提供了可能。

(二)逐步完善的学习软件

目前,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学习软件还比较少,而且学习内容相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英语等少数学科上,但已有一些研究机构开始致力于移动学习的平台软件以及课程内容资源。如网梯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包括:移动教辅平台、移动学习综合服务平台、“群信通”集团短信服务平台、手机课件制作系统、MP3课件制作业务等。

(三)先进的技术基础

1. 提供移动互联网,它将有线互联和移动互联网络集成在一起。

2. 提供移动资源库,由于3G的传输速率很高,教师可以把文字、声音和图像甚至动画性质的教学资源放到移动网络上去,方便学生下载、浏览和学习。

3. 提供移动讨论区、BBS和移动博客。

4. 提供移动多媒体。

在3G系统中,终端用户之间数据、音视频等多媒体通信速率很快,学生间、师生间随时随地可“面对面地轻松交流”。

三、移动学习对成人教育的适应性

(一)移动性

移动学习者的终端主要包括便携式PC、智能手机等等,它们具有可携带性,无线性和移动性的特点。利用便携式的移动终端设备,学习者不再局限于电脑桌面前,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不同地点地学习。

(二)适时性

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旦产生学习需要就可以随时打开终端设备寻求帮助或参考解决方案,学习者还可以及时与网络中的其他学习者进行问题探讨、交流,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想法,因此移动学习也可以被认作一种适时学习。

(三)广泛性

在许多国家特别是中国,手机用户远远超过有线上网的人数,通过无线网络,不懂计算机的手机用户也可以很容易获取和处理网上信息,这就大大拓宽了教育范围,对成人教育、教育的民主化产生巨大推动力。

(四)个性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个性化教育,移动学习正好适应了这种个性化学习潮流。在移动学习中,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休息时间合理地安排适合自身需要的学习计划;根据自身的基础,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根据随时产生的学习需求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随着移动教育服务的逐步完善,人们还可以量身定做属于自己的教育服务项目。

四、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实现形式

(一)基于MP3,MP4的移动学习

随着MP3,MP4设备的发展,原本只用于休闲娱乐的设备逐步应用于教学中,相应的教学软件也随之产生,这种移动学习方式使成人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二)基于短信息的移动学习

基于短信息的移动学习很符合工作繁忙的成人学习者学习。通过短信息,可以在用户之间实现有限的字符传递,也可以实现用户与互联网服务器之间的有限字符的传送。成人学习者通过手机、PDA等无线终端设备,将短信息发送到教学服务器,教学服务器分析用户的短信息后转化成数据请求,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再发送给学习者。

(三)基于彩信的移动学习

彩信是在GPRS网络的支持下,以WAP无线应用协议为载体传送图片、声音和文字等信息,主要利用手机实现即时的手机端到端、手机终端到互联网或互联网到手机终端的多媒体信息传送。手机报作为彩信的一种形式,可以容纳50K的内容,而且可以插入图片、音频等多媒体元素。手机报的这些基本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能够有效地辅助移动学习的方式。

(四)在线实时信息交互的移动学习

基于传统的交互、基于Web的交互学习已经不能满足移动学习者,在线实时信息交互的模式能够实现成人学习者与教师、成人学习者之间的交互。

(五)基于浏览、连接的移动学习

随着通信芯片和DSP性能的提高以及3G通信协议的推出,移动通信协议将得到很大改进,通信速度也会大大地提高,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人学习者可以利用移动学习终端,经过电信的网关接入互联网,通过WAP协议访问教学服务器,随时随地进行浏览、资源搜索、学习。

五、移动学习应用于成人教育的意义

(一)移动学习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

成人学习者大都是在职从业人员,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上班奔波在路上,或者回家后又有家务缠身,难以挤出整块时间坐在电脑前进行网络学习,移动学习的随时随地性使成人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需要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

(二)移动学习满足成人自主学习的需求

成人学习者是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较为成熟的个体。他们大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习特征和兴趣取向,而且由于每个成人承担的社会和家庭责任不同,用于学习的时间和所需要的教育形式也因人而异。移动学习可以让成人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方式,根据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根据工作和生活合理地安排学习的时间。学习自主性的满足同时也可以激发成人学习者的浓厚兴趣,形成恒定的学习动力。

(三)成人学习者有较强的自制力

移动学习是一种“移动”的学习,学习环境多处在喧闹、复杂的户外,学习者周围有许多干扰因素,学习者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成人学习者能自觉、主动地学习,自制力强,这克服了移动学习易受外界干扰的缺点。此外,成人学习者具有网络文化的判断选择能力,有良好的自控力和问题意识,因此,不会像青少年易受网络中不健康内容的毒害。

(四)移动学习适合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成人学习

成人已具备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工作生活经验不仅能够引发成人继续参加学习,而且也是成人学习的重要基础。以成人丰富的学习、工作、生活经验为基础的继续教育,可以脱离循序渐进的以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为起点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以知识更新、思维开阔、能力增强的经验性学习为主。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移动学习具备最新知识的探求可能,以及海量的相关信息。移动学习也是一个自主学习为主的探索性的学习过程,成人学习者在探索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甚至使其学习过程充满整个人生,真正实现成人教育的社会化和终身化。

(五)移动学习满足成人即学即用的学习要求

工作、生活的需要是成人参加学习的一个最直接的动机,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成人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学习具有很强的即学即用性。成人学习以有针对性的学习为主,而不是以学科性知识为主,成人只要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问题了,便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接入24小时不间断的移动教育网络,轻松点击几下链接。就可以方便的查询、浏览、提问以及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史斐翡,郭根生.移动学习模式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

[2]李玉斌,刘家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

上一篇:美好阅读场下一篇: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