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企业

2024-10-19

广播电视企业(共12篇)

广播电视企业 篇1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极大发展, 企业的经营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 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成为企业竞争的基础和决定企业平稳持久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事业单位的广播电视行业, 其企业化管理在我国已进行多年, 然而面对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 仅仅从体制上进行集团化改革还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要求。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 广播电视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愈来愈显示出了其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1、企业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系列习俗、规范和准则的总和。而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 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形成的由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内柔构成的企业的意识形态, 企业领导者把文化的功能应用于企业, 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 就有了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任何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 都要求人们在价值理念上能够认同企业制度安排及企业战略选择, 并以此为价值理念指导行为, 因而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作为企业的灵魂而存在的。

三、广播电视行业的特点

(一) 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渊源及优点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的广播电视, 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宣传工具。改革开放以前, 广播电视主要由中央和省级党和政府主管部门开办。直到上世纪的80年代初, 针对过去着重强调中央、省两级覆盖, 对市县办电视限制很严的情况,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改革开放的需要, 改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 就是市、县都可以办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二) 现行体制的不足

1、“管办合一”的管理体制, 制约了媒体行业的灵活性。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 长期以来广播电视系统一直实行的条块分割、以块管理为主的“管办合一”的管理体制弊端愈来愈突出, 造成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缺乏竞争意识, 一线组织运转不灵活, 对活泼繁荣的媒体市场而言造成束缚。

2、依赖、强调政治属性, 形成了市场经营呆板单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广播电视除了政治属性以外还日益显现出其不可比拟的产业属性, 其背后蕴藏的巨大经济利益还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挖掘, 主体管理部门任然依靠国家政策过活, 缺乏对自身价值的合理认识, 对市场经营积极性不高。

3、过分统一从业人员思想意识, 造成媒体活力不足。

提升广电行业品质, 关键在人才;提升人才的素质, 关键在管理。广播电视因其行业的特殊性, 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却趋于矛盾。政治立场应该考虑, 但媒体特点也应加强, 从业人员的过分整齐划一, 严重制约媒体的成长和发展。

四、广播电视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1、立足特色, 设计切实可行的文化理念

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首先要求企业能够认清自己, 并在认清的基础上, 研究制定与自身完善发展相适应的战略理念。这种理念的确立, 就如同一所优秀大学的校训一般, 可以成为一代代员工共同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 把各个分门别类的部分牢牢粘合成一个荣辱与共的整体。

2、依赖体制的优势, 缔造优秀的领导文化

领导文化虽然不能等同于企业文化, 但是领导和领导文化在电视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广播电视行业行政管理人员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在经营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对企业发展措施的率先垂范, 更要注意在工作中的践行和推动作用。

企业家张瑞敏曾说:“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 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成功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永远离不开企业领导这一主体和核心力量的。纵观中外优秀的企业文化, 都闪现着创业领袖的个人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3、以人为本, 用文化造就优秀的员工队伍

媒体作为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特殊行业, 它以自己为纽带广泛联系了社会上大多数人, 同时在其行业内部人员的交流协作也构成了行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广播电视行业要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坚定理想和信念、甘于奉献的编辑记者队伍、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 就要首先培养每位员工对事业的责任感的参与意识, 构建相互信任、良好沟通的人际关系, 尽可能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

五、结束语

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是重视人, 相信人, 理解人, 发动人, 引导人, 教育人, 培养人和塑造人。归根结底是人的建设, 也是为人的建设。广播电视行业在自身发展中应充分认识到自身行业的特点, 结合体制政策, 以积极地创新理念, 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 使之成为行业发展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参考文献

[1]王吉鹏:《企业文化建设》, 中国发展出版社。

[2]刘光明:《企业文化》, 经济管理出版社。

[3]《中国广播电视企业史》,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史学研究委员会。

[4]张红杰:《论广电行业的“企业文化”》。

广播电视企业 篇2

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辅导资料(5)

第七章 建设企业文化的主体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企业员工、企业楷模和企业家在建设企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企业员工与企业文化

一、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主体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源与指导思想教材188

(二)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我们说企业员工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主体,这是对他们的主导性地位的确定。企业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称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主体,是指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实践者。为什么说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实践者?企业文化是广大企业员工辛勤培育的结果,它的丰富和发展要靠企业员工不断推陈出新;企业员工又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他们具有把劳动和创造当成人的本质的需求,在工作与劳动中充分体现企业主人、国家主人、时代主人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所以说,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与实践者,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文化的创建与创新企业员工与企业文化的创建与创新有密切的关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经营思想的创建与创新

2、企业作风的创建与创新

3、企业价值观的创建与创新

二、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员工的素质是企业竞争力强弱的标志,是企业文化或优或劣的重要条件。

(二)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衡量高素质员工队伍的标准:应该是政治水平、业务技术水平、身心健康水平都很高,敢于打硬仗、打苦仗,善于在某些复杂的特殊环境下处理各种应急问题的队伍。

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的措施:

1、建立人才聘用机制。遵循公开、自愿、考核、择优、务实的原则,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选拔人才,并将出类拔萃的人才推到重要的岗位。

2、抓好员工的培训工作。通过教学、实验、实践的方法,促使员工在知识、技术、道德等方面有所改进或提高。

3、作好长远的员工培养计划。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的人力自愿开发需求来进行,可采取自我培养、脱产培养、岗位培训等方式。

第二节 企业楷模与企业文化

一、企业楷模是企业先进文化的体现者

(一)企业楷模的概念和作用

企业楷模,也称企业英雄,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具有较高政治水平、业务技术能力和优秀业绩的劳动模范、先进骨干分子或英雄人物等。他们是集中体现企业主流文化,被企业推崇被广大员工一致仿效的特殊员工。这些人在企业正常的生活经营活动中起着带头的骨干作用,是企业先进文化的体现者,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多得的主力军。

企业英雄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他的观念、品格、气质与行为特征都是特定价值观的典型体现。企业楷模的作用:榜样作用;聚合作用;舆论导向作用;调和作用。

(二)企业楷模的构成1、从来源看——群众楷模(来自普通群众)、领导楷模(来自管理层)

2、从形成特点看——共生楷模(索尼的井深大和盛田昭夫、通用电器公司的托马斯•爱迪生)、情势楷模(王进喜、孟泰)

3、从事迹及特征看——单项楷模(譬如某项技术能手)、全能楷模

4、从形成时期看——历史楷模(松下的松下幸之助)、现实楷模(新时代的楷模,如每年评选出的五一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

(三)企业楷模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如果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或核心的话,那么企业楷模或者企业英雄就是企业总体价值观的化身、组织力量的缩影,也就是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先进文化的体现者和代表人物。英雄们是一种象征,是人们心目中崇敬的偶像和有形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他们,企业文化就会由于缺乏

凝聚力而涣散与支离。英雄人物或者企业楷模是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导师,是人人仰赖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念,因此他们能够做人所不能、人所不敢的事情。他们在企业中也许不担任任何高级职务,也许算不上高技术人才,但他们德高望重,倍受人们敬重。他们身上体现出企业追求的真谛,处于企业文化的中心位置,因而企业楷模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四)企业楷模与企业经理的区别教材193

二、造就企业楷模

(一)企业楷模的培育过程因势利导造就企业楷模(教材举例)

(二)企业楷模的培育方法

发现“原型”——注意培养——着力塑造。

第三节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一、企业家是企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培育者

(一)企业家的概念与特征企业家的概念

在我国,企业家通常就是企业的董事长、厂长或经理,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最核心的领导人,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在国外,企业家是指创新事业和冒险事业的组织者。

企业家的特征:教材196页企业家的基本职责:教材196页

(二)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是企业文化积极倡导者;是企业文化精心培育者;是企业文化方案设计者;是优秀企业文化身体力行者;是企业文化转换和更新的推动者。

二、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

(一)企业家的精神状态

企业家精神:是建立在企业家阶层对企业整体的特征、价值、形象的理解和认识谁的。反映着企业家在整个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观念、工作准则和他对事业的追求。企业家良好的精神状态,教材198-199页

(二)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内容

1、独具慧眼的创新精神;

2、敢担风险的开拓精神;

3、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

4、科学实干的实效精神;

5、尊重人才的宽容精神;

6、面向世界的竞争精神;

7、热爱祖国的奉献精神。

三、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一)企业家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企业家素质,是指企业家本来的品质、特征、知识素养及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能力的综合。企业家的职业,是一种需要一定天赋又需要一定专业修养的,具有高度创造力的职业。对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来说,需要哲学家的思维、经济学家的头脑、政治家的气魄、外交家的纵横、军事家的果敢、战略家的眼光。企业家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商业人才,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应有很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1、基本职业追求。

2、基本职业修养。政治坚定;品德高尚;博才广识;眼光敏锐;坚韧不拔;乐于行动;身心健康。

3、基本职业意识。发展意识;用户意识;负债经营意识;利润意识;信誉意识。

4、基本职业能力。预见能力;开拓能力;决断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商业交往能力;反省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培养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运行机制

1、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改变企业家的形成机制;

3、形成企业家的激励机制;

4、摒除陈旧观念,创造企业家成长的社会气氛;

5、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

6、大力倡导和发扬企业家精神。

第八章 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企业文化的保证体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

原则:说话、行事所依据的法则和标准。

一、目标原则目标,即目的、标准。在管理学中,目标是指人们通过自身的各种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目标原则,即用设定目标来进行管理。坚持目标原则的作用:教材209-210

二、共识原则共识,即共同的价值判断。企业文化建设强调共识原则的原因:教材210-211应如何做:教材211 三、一体原则一体原则,即坚持企业管理者和一线员工之间的关系一体化,即互相依赖的关系。其实,管理者和员工是命运的共同体——厂衰我耻,厂兴我荣。

实行一体原则的作用:教材212怎样实行一体原则:教材212

四、卓越原则卓越,指非常优秀,超出一般,最佳。追求卓越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如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贯彻卓越原则:教材213

五、绩效原则绩效,成绩和效果。坚持绩效原则,必须做到两点:教材213

六、亲密原则亲密,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关心。这种感情联系,即“亲密行”。企业内的亲密,指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感情联系。企业有了亲密性,才能产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员工在其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精神满足。

为什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亲密行原则:三点,教材21 第二节 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程序

事情进行的先后次序。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

一、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工作出发的基点。搞好调查研究,把握企业现有的文化状况及影响企业文化的各种因素,为下一阶段的工作作好准备。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七点,教材215-217

二、定格设计企业文化定格设计的定义:教材217

企业文化定格设计应遵从下述原则: 第一,从实际出发和积极创新相结合; 第二,创造个性与体现共性相结合; 第三,领导组织和群众参与相结合。

三、实践巩固实践——指具体实施巩固——强化企业文化新理念具体需要做好五项工作:教材218-219

四、完善提高指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不断吸取各种文化的精华,剔除其消极成分,不断对现有文化进行提炼、升华和提高,从而更好地适应变革与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方式与方法

一、创立企业文化礼仪

(一)企业文化礼仪概念及作用企业文化礼仪,是指企业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所形成的交往行为模式、交往规范性礼节和固定的仪式。企业文化礼仪的作用:三点。教材220

(二)企业文化礼仪的类型各种惯例礼仪、生活惯例礼仪、纪念性礼仪、服务性礼仪、交往性礼仪。以上各种礼仪的定义和特点:教材220-221

(三)创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礼仪创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礼仪时应注意五个方面:教材222

二、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一)企业文化氛围的概念氛围:一般指特定环境中的气氛和情调。企业文化氛围:指笼罩在企业整体环境中,体现企业所推崇的特定传统、习惯及行为方式的精神格调。

(二)企业文化氛围的构成由物质氛围、制度氛围、感情氛围三部分构成。具体解释见教材222-223重点是创造感情氛围。

(三)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创造良好的感情氛围,需要做到六点:教材223

三、建设企业文化的其他方法

(一)教育输入法——教育

(二)舆论导向法——价值导向、行为导向

(三)领导垂范法——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四)行为激励法——物质、目标、成就、情感等激励

(五)活动感染法——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

(六)利用事件法——利用正反事件

第四节 企业文化的保证体系

企业文化保证体系,是指企业以保持和发展优良企业文化为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科学方法,坚持以人为中心,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

一、企业文化物质保证

企业文化物质保证的含义:教材225

(一)生产工程建设建设企业生产工程的的含义:教材225建设企业生产工程的重点是:教材226

(二)福利工程建设建设企业福利工程的目的:逐步改善员工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员工的生产和工作提供一个安全稳定、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满足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建设企业福利工程的内容:完善企业的工资和奖励制度;完善员工生活设施。

(三)文化设施工程建设文化设施的内容:教材227文化设施工程建设的意义:文化力可以促进生产力。

二、企业文化制度保证制度:

1、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2、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企业文化制度保证的定义:教材228

(一)企业组织制度建设

企业组织制度建设的定义:教材228企业组织制度建设必须做到三点:教材228-229

(二)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建设

企业生产技术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教材230企业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教材230

(三)企业岗位责任制度建设企业岗位责任制包括:生产工人企业岗位责任制、职能机构专业人员企业岗位责任制、领导干部企业岗位责任制。各种岗位责任制的具体内容:教材230

(四)企业民主制度建设企业民主制度,包括:职工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民主小组、对话制度、领导接待日制度、民主评议领导干部。

企业民主制度的具体内容:教材231

三、企业文化教育保证

企业文化教育保证的定义:教材231企业培训对象: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一线员工。

(一)领导人员的培训领导人员,指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等。领导人员培训的形式、重点:教材232

(二)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的形式、重点:教材232

论企业自办电视台 篇3

摘要: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需要让更多的客户知道并熟悉,那么宣传是必要的表现形式。文字的描述比较复杂,图片的表现比较抽象。流动的画面相对比较直接。所以,企业电视台是企业的重要宣传机构,它是利用电视这一传播媒体将企业的产品、形象、文化、服务、品牌等需要宣传的内容进行集成传播,使客户能够清楚的看见真实的企业、产品及服务。

关键词:企业电视台;企业管理;企业形象

一、企业电视台成立的原因

1.企业电视台成立的外因

(1)增强引导舆论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新闻宣传部门担负着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舆论支持的职责,只有不断增强引导舆论的能力,牢牢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工作大局服务,有力地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

(2)对外的宣传媒体,网络视频的升级产品,是以影像为载体,结合电视台的形式,用影像节目将企业的产品、形象、文化、服务、品牌等需要宣传的内容进行集成传播,使客户能够清楚的看见真实的企业、产品及服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品牌。

2.企业电视台成立的内因

(1)是企业内部宣传是其中的主要手段。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增强引导舆论的能力,市场经济下环境瞬息万变,如何发展,如何通过最有效的宣传工作,实现新闻工作的重大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既保证企业每一项经营决策的执行,加以有效的落实,宣传的目的,便是要通过此将企业的决策已最真实、最准确、最及时的方式传达给企业内部各部门及各个员工,增强了内部的凝聚力。

(2)企业规模较大的,员工众多,员工平时工作之外也需要文化生活,为丰富其员工精神需要,增进员工的感情交流,显现员工风采。代表员工向企业反映生活及工作意见,成为员工的信息交流的平台。

二、企业电视台的作用

(1)传达国家政府和企业上层指示。也可以说是企业喉舌作用,企业电视台是企业党组织宣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的喉舌,是企业联系企业员工的纽带。

(2)向外界显示其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其主要表现为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无形的宝贵财富,是企业高速发展中所展示的行为特征与精神风貌,公司的企业文化能否被社会各界和公众舆论所理解和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主观努力。

(3)在企业上层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理解和沟通的桥梁,既发挥了电视台作为企业上层的“喉舌”作用,又让企业上层听到了群众的心声,替企业分担解忧,同时能减少沟通层级,提高效率。

(4)作为民生代表丰富员工文化需求展现员工风采,增强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树立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培养员工共同感与归属感,不断开发员工的精神力量,唤起员工为企业奉献的热情。

(5)加深企业凝聚力,一个企业的凝聚力是所有成员为了实现目标所一起产生的力量。

(6)采播编一体式制作,对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是个很严峻的考验,同时主持人也承担制作人的重任,负责审核同类节目。

三、关于企业电视台的发展的若干建议

走下去:就是要真正的去走访员工,去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集体情感,为此台里开设了一档深度报道的栏目,开通了内部咨询电话,拉近企业与员工的距离。整个公司的员工都是都可以拨打的,接线员接到电话直接上报到制片组,由制片组人员与爆料人取得联系,采访拍摄完毕后,回来写稿件及时播报,该栏目采用访谈追踪式,既有当事人的客观讲述也有周围员工的补充和烘托,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了解背后的故事。其中有领导的奋斗史也有普通员工的奋斗史。使企业的舆论导向和积极情绪一致。

研究员工的心理了解受众需求,随着企业的发展在企业里的各阶层的员工对信息的渴求非常迫切,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来了解和认识企业生活的方方面面,获取一切对自身有价值的信息。企业电视台的节目是办给员工看的的,如果企业的新闻节目能在企业上层和员工之间架起一座理解和沟通的桥梁,既发挥了电视台作为企业上层的喉舌作用,又让企业上层听到了群众的心声,这样的新闻就抓住了观众。所以记者、编辑在采访编辑新闻节目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假如我是一名观众……”的换位思维,在研究宣传内容的同时,要研究受众心理,提高宣传艺术,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信任这档节目,关注企业发展贴近员工生活企业电视台新闻节目如果说要有什么特点,那就是要随着企业发展的轨迹和员工生活的脉搏一起跳动。企业一天天变大、变美,员工生活变的越来越丰富。

走进来:让外边的广告宣传走进企业的媒体平台。

其实这是一个很难的“工程”,既要甄别广告的实用性又要符合大众的需求,要做到“宁缺毋滥”,第一阶段先试点了几个广告都是跟大众需求有关的商业宣传:健身房电影院等初级消费性场所,为了提高试点广告的成功率,对来宣传的商家有两个原则:第一我们单位不受任何宣传费第二商家必须对本企业职工低于市场的优惠。这样既争取了员工的经济最小化又实现了商家的宣传化同时实现的电视台在内部员工的权威化和亲和力。

走出去:拍摄企业宣传片和企业广告,让企业注重媒体推广,把市场经济跟宣传联系到一起,让电视台为企业的外部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真正做到内外兼修。

企业新闻宣传是一种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一些大中型企业的新闻宣传应该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新闻宣传的媒体也由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台向网络化发展,由传统意义的新闻宣传向现代信息传播方向发展,由着重内部宣传向“内外兼重”转形。(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參考文献:

[1]陈正荣.中国城市电视台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光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发布与实施[M].上海: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3]李笑天.文化制胜.中央编译出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陈清泰,蒋黔贵,赵纯均.企业文化管理中国企业化之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王吉鹏.王吉鹏论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2010.

[6]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2006-2020年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7]谭力文.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实务文化建设[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1.

[8]王兰柱,吕值友.中国城市电视台可持续发展路径[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9]刘光明.企业文化案例(第三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广播电视企业 篇4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王甘文副会长、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有线处杨威副处长、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有线电视工作委员会陈晓宁会长、金乃辉副会长、有线广播电视工程企业资质评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江澄、马明等领导同志到会颁发证书。

陈晓宁会长在会上作了关于有线广播电视工程企业资质管理的工作报告, 汇报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法律依据及工作开展的主要过程。上海有线电视协会余江如会长代表上海有线电视协会感谢广电总局和中广协会对工程企业的规范管理, 祝贺上海的工程企业获得资质证书, 希望工程企业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并希望上海有线电视协会与中广协会有线委开展多方面的合作。杨威副处长代表总局科技司对有线广播电视工程企业资质评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积极支持, 强调必须规范有线网络工程建设, 并要求有线委在评审中要严格把关、切实起到规范市场的作用。王甘文副会长代表中广协会对获得证书的企业表示祝贺;要求企业要保持荣誉、不断提高壮大自己, 把有线委当作娘家加强联系;要求有线委继续为企业做好服务, 利用好ICTC研讨会为有线电视工程企业提供交流和发表诉求的平台。

第一批获得证书的40多家企业的代表参加了颁证仪式。证书颁发仪式之后, 举行了工程企业论坛。福州春笛昌公司技术总监陈明希、上海迪奇公司副总经理周长春、上海闵行有线电视中心顾问计永福在会上发言。他们从不同侧面对有线电视工程企业和有线电视工程质量管理交流了经验, 提出了未来发展的问题。

广播电视企业 篇5

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2011年6月启用)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企业文化》是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选修课,54课时,3个学分。

企业文化是一门研究企业中的文化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的管理学科。企业文化产生的时间不长,从企业文化理论提出至今只有20年,还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来看,企业文化理论都处在发展过程中,它只是管理学中的一门非常年轻的分支学科。企业文化又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以管理学为基础,吸收了哲学、人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政治学、领导学、传播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因子与研究方法,大大地丰富了这门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企业文化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正确与否须得到实践的检验,离开实践,学科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一门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新兴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为同学们日后真正在企业中塑造企业文化奠定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企业文化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以管理学为基础,吸收了哲学、人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政治学、领导学、传播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因子与研究方法,大大地丰富了这门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主要有:管理学基础、哲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政治学原理、领导学基础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企业文化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作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

3、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建议布置适量的作业题,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要求中,按“知道、了解、理解”三个层次要求。

“知道”即要一般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进行考核;

“了解”即要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

“理解”即要非常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一般以论述、案例分析、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

第二部分 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的基本结构

本课程分上、下两篇,共十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企业文化的内容体系 第四章:企业文化的演变规律 第五章:企业文化的环境分析 第六章:企业文化的比较与借鉴 第七章:建设企业文化的主体

第八章: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第九章:企业形象设计

第十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学时分配比例

本课程为3学分,课内学时为54,暂定面授课时为18,自学24课时,作业6课时,实验6课时。

三、多种媒体的教材

1、文字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其内容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基本内容。要求教材体系完整,文字简洁,概念准确,论证清楚,案例应用恰当,适合以自学为主的成人教育,体现电大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企业文化的教材是王成荣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企业文化》。

2、其他教学手段

主要是网上教学辅导,以帮助学生自学为目的,指出学习要求和重点内容,适当阐释难点问题,提供必要的练习思考题,如需要可以不定期地发布教学信息、作业等。

四、教学环节

1、自学

自学是学员重要的学习手段,以文字教材为主要学习对象,学员应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自学时间。

2、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由地方电大老师担任,不少于18学时。各地辅导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文字,熟悉掌握课程内容。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文字教材为依据,采用讲解重难点问题、分析典型案例、讲评作业等方式,并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学习、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业

作业是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安排四次作业。

4、考核

考核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和验收。本课程的考核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应用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考试由省电大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题目类型大致采用填空、选择、案例分析、简答、论述等形式。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文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理论的基本学说 第三节:企业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重点掌握: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理论的基本学说 掌握:企业文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般了解:企业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状况

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文化:从现象到理论 第二节;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第三节:企业文化的分类和模式 第四节;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和价值 第五节: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石

重点掌握: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特征;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 掌握: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价值;企业文化的分类和模式。一般了解:企业文化从现象到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三章 企业文化的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价值观 第二节:企业精神 第三节:企业伦理道德 第四节:企业形象

重点掌握: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规范、企业形象的概念、内容。掌握:企业文化内容的各要素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和建设要点。

第四章 企业文化的演变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文化的起源、积累与传播 第二节:企业文化的冲突与选择

第三节: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变革 第四节:企业文化的评价

重点掌握:企业文化演变的一般规律,即从起源、积累与传播—冲突与选择—整合与变革的全过程。

掌握:企业文化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第五章 企业文化的环境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环境分析 第二节:政治环境分析 第三节: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重点掌握:影响企业文化的环境因素:即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掌握:对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分析方法。

第六章 企业文化的比较与借鉴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美国企业文化的特征 第三节:欧洲各国企业文化的特征

第四节:不同国家企业文化的综合比较与借鉴

重点掌握:日、美及欧洲各国企业文化的比较以及从比较中得到的几点重要启示,明确各国企业文化的差别尤其是东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别。

掌握:日、美及欧洲各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一般了解:日、美及欧洲各国企业文化对其企业及企业文化的影响。

第七章 建设企业文化的主体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员工与企业文化 第二节:企业楷模与企业文化 第三节: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重点掌握:企业家在建设企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掌握:企业员工、企业楷模在建设企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般了解: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员工队伍和造就企业楷模的方法。

第八章 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 第三节: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式与方法 第四节:企业文化的保证体系

重点掌握: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与程序 掌握:建设企业文化的方式和方法 一般了解:企业文化的保证体系

第九章 企业形象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第二节:企业理念识别系统设计 第三节:企业行为识别系统设计 第四节: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

重点掌握:CI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以及CI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掌握:企业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般了解:企业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法。

第十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企业文化的现实特点 第二节: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目标模式

第三节: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变革时机的选择 重点掌握: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目标模式的主要内容

掌握:中国企业文化的现实特点以及存在矛盾与冲突的内在原因;建设企业文化的切入点以及变革时机

企业进行电视传播的4点建议 篇6

近日,在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与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鼎力同心 篮冠天下——安踏携手《篮球公园》签约新闻发布会”上,CCTV-5和安踏共同表示,将携手打造助力中国篮球发展的第一传播平台,为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和篮球运动的普及,提供全方位、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与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此次体育营销最集中地体现了品牌推广手段的所有优越性,那么,企业如何不花冤枉钱,并真正物有所值的,从而获得企业形象的提升及企业获利,需要注意以下4点。

冠名节目质量

冠名电视栏目的规模、档次、影响力决定了它的“含金量”,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篮球公园》,自1998年创办开始就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在过去的11年中,《篮球公园》的节目内容一直围绕着中国球迷们最关心的话题而不断改进提高。从简单的缩编赛事回顾,到现在的独挡一面,从曾经举办的《篮球主持人大赛》、《篮球课堂》到近几年的《经典NBA》、《攻防解析》等版块,《篮球公园》凭借专题类的报道影响推动着篮球事业的发展,凭借超脱的质素和高度在篮球传播领域内傲视群雄。可以说《篮球公园》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内最优秀,覆盖篮球领域最广,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篮球节目,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球迷的成长。

符合公司体育营销定位

企业与体育赛事的对接和定位要符合体育行销这种特殊推广媒介的受众认知和偏好特征,所赞助的活动必须符合企业的品牌核心价值以及目标人群的喜好。

CCTV-5是中国电视体育传媒界的先锋,是推动中国篮球运动扩大影响力和感召力的传媒领袖。而安踏积极推动中国篮球专业运动和篮球运动在民间的普及,其自身理念与CCTV-5名牌栏目《篮球公园》的精神都高度契合。合作之后,安踏不仅将全面深入地参与到安踏《篮球公园》栏目当中,开展栏目推广、节目内容设置、与公众互动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还将积极地与社会各界支持中国篮球运动的力量相配合。安踏将最有效地发挥其在篮球领域的经验和资源优势,以全新传播平台为根基,投入并整合更多资源,探寻更贴合中国篮球发展的方式,结合CCTV-5的资源,共同打造中国篮球的辉煌未来。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先生表示,安踏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此次合作,将更有效发挥安踏在篮球领域的经验和资源优势,以全新传播平台为根基,在央视体育的支持下,投入并整合更多资源,探寻更好的中国篮球发展方式,为专业篮球发展与大众篮球普及做出更多贡献。

制造全面体验氛围

此次全新改版的安踏《篮球公园》节目,会在原有资讯内容上丰富专业篮球讯息,如姚明、易建联和孙悦等篮球明星在海外征战的最新消息。栏目组会派出最豪华的制作团队,为中国球迷提供最新鲜最精彩的专题节目,见证中国篮球的骄傲在海外大放异彩的历史时刻。同时,节目会增设多项全新版块,如“赛场风云”、“我是巨星”、“经典殿堂”及“球场战术板”等。特别值得关注的“球场战术板”这一版块,将结合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专用的VIZRT系统进行包装制作,运用全球领先的高清(HD)及标清(SD)实施实时广播二维和三维图形技术进行再创作,凭借资深评论员张卫平与徐济成的深刻分析,让关注并热爱篮球的观众们可以深入浅出地理解大量球场上的战术知识,更加全方位地了解篮坛的一举一动。而篮球公园的嘉宾阵容方面,安踏体育签约的斯科拉等国际巨星会作为客串嘉宾出现在节目之中,与广大球迷进行互动交流。安踏携手《篮球公园》,在其丰富的篮球资源支持下,栏目会更好地发挥在资讯传播、信息沟通等方面优势,激发篮球爱好者的热情。创造丰富、便捷、有效的传播环境与融合专业性、权威性一体的顶级篮球电视节目。

注重持续效应

安踏长期以来积极推动中国篮球专业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和篮球运动在民间的普及。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专业体育用品品牌,安踏先后签约赞助CUBA联赛、CBA联赛,因其贡献被誉为“中国联赛的发动机”,并在职业篮球之外的青少年篮球、公共篮球运动等方面倾力投入,是对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支持持续时间最长、投入资源最多的企业。明年,安踏将携手《篮球公园》推出一档全新的全国范围内的篮球选秀赛事“安踏中国篮球未来之星选拔大赛”,这一面向未来的活动,无疑将涌现众多篮球新星,引起更多人关注和参与篮球运动,成为中国篮球长效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篮球公园》栏目会与安踏体育紧密协作,共同打造属于中国篮球的未来之星。

广播电视企业 篇7

“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科技创新奖”是由科学技术部批准, 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设立的。设奖证书号:国科奖社证号第0158号。设立这一奖项的目的是为了表彰、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进一步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促进广播电视设备行业的技术进步, 增强我国广播电视设备行业的竞争能力。

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 (2007) 科技创新奖评定工作自2007年11月开始启动, 受到国内外众多企业、机构和组织等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响应, 组委会收到了很多企业的申报资料。

3 月15日, 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原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章之俭为评委会主任的十几位资深专业评委会成员进行了紧张的评选活动。

章之俭表示:“此次评奖的重点是突出科技创新, 鼓励科技创新, 因为广电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超越。评奖的标准在于:技术上有较大突破, 有创新点, 有技术难度, 总体达到较高水平和主要技术指标有较大超越, 至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创新点或产品密切符合我国国情, 有效推动我国广电事业发展, 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秉承公开、公平、公证原则, 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讨论评选, 最终, 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 (2007) 科技创新奖获奖名单浮出水面, 北广、大洋、索贝、九州、同洲等榜上有名。整个评选过程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 获奖结果:

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 (2007) 科技创新优秀产品奖 (10名) :多频道数字电视发射机 (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综艺节目直播在线包装系统 (北京东方艾迪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GS-250EFP高端碳纤三角架, 12米电动伸缩摇臂 (北京正兴华泰数码影视技术有限公司) ;中央电视台全台节目交换缓存系统项目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式数字电视资讯系统 (IT IS) (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公司) ;EQM广播安全播出智能化监控预警系统 (杭州联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高清互动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 (Anysight600型)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TI5107平台集成NAGRAVISION CA的DVC-5058数字电视机顶盒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 (总台) 内容管理基础平台 (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2008年奥运会电子中文翻译服务系统 (新奥特硅谷视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为了调动科技人员和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鼓励联合开发创新, 协会根据企业的申报和推荐, 结合我国广播电视设备行业的现状, 对在科技创新中做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 授予了科技创新企业奖、个人奖、合作奖等。颁出了10个科技创新产品奖、8个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奖、8个优秀企业家奖、8个科技创新企业奖、8个科技创新组织奖、12个科技创新团队奖、9个科技创新贡献个人奖和6个科技创新 (国际) 贡献企业奖和 (国际) 贡献个人奖。

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会长陈子森先生认为:“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科技创新奖的设立, 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尝试和实践, 是朝着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宏伟目标迈进, 是提高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行业水平的重要举措。‘科技创新奖’作为奖项, 是一种肯定、一种荣誉, 更重要的是一种激励, ——激励整个行业早日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激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研制出更多的新产品;激励广大科技人材发挥聪明才智, 实现自身价值, 报效国家民族。”

广播电视企业 篇8

一、有利于提升广播电视企业员工归属感与幸福感

“幸福感”这个词由国外学者提出, 其由来的主要载体为员工收入。据调查, 员工幸福感的多少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为曲线形式, 即若员工收入达到一定程度, 则员工幸福感能够获得大幅度提升, 而当收入提升至某一水平时, 则进一步提升也未必能使员工幸福感增加。然而若员工收入水平较低, 则大幅度提升其工资水平则效果立竿见影。员工收入水平的增加与其积极性之间存在正比关系, 主要作用因素还是在于员工幸福感的多少。

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员工的心理, 并且通过一些非物质因素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依据马斯洛所提出的“层次需要理论”可知, 员工所需的不仅仅是物质需求, 还有精神、心理上的需求。例如员工在工作中需要获得尊重、理解以及信任, 这就要求广播电视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同时使管理具有民主性, 为员工实现其个人价值做好铺垫等。这也能实现员工的幸福感, 而后提升工作积极性, 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 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广播电视企业员工中实现幸福感除了需要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坚持以人为本和体现人文关怀之外, 最基本的途径还是在于做好人事管理中的薪酬管理工作。虽然人对于金钱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但是企业人事管理中一定要依据员工自身的贡献来决定其收入水平, 让员工树立收入是与贡献呈正相关的意识, 从而更加努力工作, 并且实现其稳定发展。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

对于广播电视企业而言经常会出现调岗现象, 这主要是为了让员工在与其相匹配的岗位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然而多数员工并不喜欢调岗, 他们认为我没犯什么严重错误为什么要将我调离原有岗位;或者有的员工由于长期工作在该岗位, 工作模式与思路已经成型, 不愿意尝试新的岗位。由于广播电视企业有一些深夜节目, 因此调岗时可能会从白班调至夜班, 还有一些由上至下的岗位调动, 此时思想政治工作就非常重要。做好该工作能够促使员工做好自我管理工作, 同时提高其抗挫与自适应能力, 从而放下心理负担与不满愉快地接受新工作。

然而此时的思想政治工作也离不开人事工作。调动员工的人事资料, 能够充分了解其过往经历、文化水平、认识层次与觉悟深度等, 这样也能够大致了解其各方面的能力, 例如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承受能力等。只有了解了上述信息, 才能在对员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结合其实际情况, 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对于员工消除由于不适应岗位或者在思想上产生偏差的心理有重要作用, 能够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的尊重与关心, 真正理解并接受企业调岗行为, 从而避免产生纠纷或者人员流失, 构建和谐与轻松的工作氛围。

三、有利于提高广播电视企业的纪律检查执行力

思想政治工作即对员工开展耐心说服工作, 同时对其存在的疑虑与困惑予以热情指导, 有利于提升其思想政治水平与觉悟, 从而遵守企业所制定的各项纪律规范。对于广播电视企业而言, 无规矩不成方圆, 且由于广播电视企业与媒体相接触, 诸多行为都有可能展现于公众眼前, 因此规范企业员工行为, 加强纪律检查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 从而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而对于一些早退、脱岗、私自外出以及迟到的现象则可以使用谈话方式解决, 无需予以重大惩罚。但是根据员工思想层次的不同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这也属于人事管理工作的范畴, 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避免随意处罚, 坚持思想教育为主。在人事管理中惩罚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措施, 若合理使用则对于违规者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在弄清缘由之时要以让员工树立改正意识为主要目标, 例如有的员工犯了错, 在予以惩处时一定要先调查起因, 而后予以公平且公正的处理, 不能混入个人主观情感, 要坚持纪律条例, 并且要注意尊重员工的心理, 以指导为主。

第二, 人事管理贯穿了广播电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 因而在执行纪律的过程中也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这样能够保证员工既受到了惩罚, 改正了不良行为, 同时思想偏差也得到了纠正, 获得了有效教育。这样一来就更加有前进的动力。同时在执行纪律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 并且还要具备严格性, 不可敷衍了事。只有做好了人事管理工作, 使惩处措施变得合理且公平, 才能更好地开展对于违规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于广播电视企业而言, 其人事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两者既相互独立但是又紧密联系, 从而发挥更好效用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贯穿人事管理, 不仅能够培养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以及自身的幸福感, 从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而且还能够构建一个和谐友爱的工作环境与提高企业的纪律检查执行力。由此可见, 只有让人事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相辅相成, 广播电视企业才能获得更好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广播电视企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了促使广播电视企业能够获得长远发展, 加强对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则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企业而言人事管理也是重要的方式之一, 其主要出发点为人, 根本目标为充分培养与调动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工作积极性, 这样能够实现人岗的完美匹配。而以人主体, 自然意味着人事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密切相关的。基于此, 本文便对人事管理在“广播电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予以深入分析。

关键词:人事管理,广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马楚洪.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人事管理中的重要性[J].青春岁月, 2011, (16) :320.

[2]张克环.浅议在人事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J].才智, 2012, (20) :351-352.

强化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篇9

金陵石化电视宣传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但是, 在新的形势下, 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水平, 强化电视宣传的效果, 更好地为企业和谐发展服务。

一、企业电视新闻宣传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观金陵石化电视新闻的节目, 特色明显的同时, 仍然在节目编排、节目质量、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需要着力解决。

1、电视新闻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 公司电视新闻队伍两次整合之后, 人员得到了进一步充实, 总体素质有很大提高, 但懂专业、懂技术的行业性人才仍然很少, 编导、音响、美工、灯光等专业岗位人才相当缺乏。而且, 人员待遇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否则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新闻宣传的深度不够。

电视新闻宣传内容上, 主要是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 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职工采访报道不够多。在公司重点事项的报道上, 动态性新闻过多, 采访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发挥的宣传作用不够。另外, 企业职工的业余活动、职工的文化生活的报道基本空白。

3、新闻宣传的整体优势没有完全发挥。

公司新闻部成立后, 电视和报纸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相互配合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要在对外、对内宣传的协调上, 在文字、图片、影像的配合上, 需要进一步整合。要形成新闻一盘棋, 还要在优化新闻资源配置上下功夫。

4、新闻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亟待改进。

近年来, 电视新闻在质量方面有了提高, 但是, 新闻宣传的主动性和贴近性仍然不够。由于人员、设备等方面条件的限制, 往往是疲于应付, 围绕上面安排的任务转的多, 而自主策划、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报道少;一般性的会议和活动、成果性的报道多, 而典型宣传、深度报道少;而且, 新闻宣传的服务面不均衡, 在节目的制作方面, 满足于按时播出, 在对作品的精雕细琢方面要求不高。

5、新闻宣传的硬件基础相对薄弱。电视是高投入、重装备的行

业, 需要企业长期投入一定的经费, 才能实现电视新闻宣传正常化运转。而且, 公司电视宣传的设备老化严重, 非线性编辑系统不能充分满足需要, 新闻采编的基础条件相对薄弱, 新闻采编水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企业电视新闻宣传需要强化六大意识

企业电视宣传与社会电视宣传大同小异, 一样需要六大意识。只有强化了这些理念, 电视宣传的实践过程才能不出差错, 多出精品。

1、强化导向意识, 发挥新闻宣传的喉舌功能。

公司电视宣传工作者十分重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政治方向上, 坚决与总部、公司的中心保持一致, 一切以国家、石化的方针政策和工作大局为准, 注意公司上下的信息沟通, 确保政令畅通。对政府、企业的重大宣传部署, 思想重视, 安排具体, 头脑清醒, 把握准确, 引导有力。在思想层次上, 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作为宣传主题, 把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为宣传主旋律, 认真贯彻落实党委、行政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 确保了电视节目的正确导向。在宣传管理上, 着眼于讲政治、讲大局, 坚持三级审稿、重播重审、监听监看等制度, 加强对节目审看播出的管理, 确保了政治安全、导向正确。

2、强化中心意识, 加大重点工作的宣传力度。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永恒主题。根据公司确定的重点工作, 把公司的重点工作作为当前电视新闻宣传的重点来抓, 精心安排, 精心部署, 精心策划, 做到点面结合, 全面深入, 效果深远。近年来, 电视工作者围绕公司中心和大事, 先后开设了《比学赶帮超主题活动》、《创先争优专题报道》、《装置大修专题报道》等新闻专栏, 大力宣传了公司上下齐心协力, 努力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的感人事迹, 努力营造了凝聚人心、和谐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

3、强化精品意识, 做好做精电视节目。

提高节目质量是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工作着力点, 是实现“三贴近”的突破口, 也是一个新闻机构生存的基础。结合企业台新闻宣传的实际, 宣传部门确立了以新闻立台、以质量兴台的理念, 把提高节目质量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来抓, 积极推进精品创优工程。新闻部不断健全创优机制, 落实激励措施, 配套人员和设施, 突出抓策划, 抓创作, 抓亮点, 产生了一大批较有影响的栏目和作品, 一批作品和栏目在职工中影响较大, 在石化企业中具有一定影响, 有的在好新闻评比中获奖, 一些重头稿件和专题节目还在省市台播出, 对宣传企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强化亮点意识, 实施典型宣传战略。

典型最具有说服力, 也最鲜活、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是电视新闻宣传发挥优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公司新闻部十分注重发挥典型宣传的作用和影响力, 积极部署, 精心筛选, 集中组织了一系列系列报道, 挖掘了公司在生产经营、改革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 运用典型人、典型事、典型经验来引导职工, 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近年来, 先后组织了张思豪、平传宝、杨礼春等多个典型人物系列报道, 对先进人物、基层组织的大力宣传, 弘扬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用典型给人以深刻的教育, 引起职工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 激发了人们奋发图强、投身企业建设的热情。电视记者经常深入基层, 勤于扑下身子去采访鲜活感人的典型事迹, 编辑出鲜活感人的节目, 达到了感人的效果, 使这些典型可信、可敬、可学, 真正起到树立学习榜样、弘扬社会正气、正确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

5、强化热点意识, 加强舆论监督。

自觉主动地加强热点引导, 是电视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重要工作。新闻部重视开展舆论监督, 始终保持头脑清醒,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的方针, 从维护大局、改进工作的良好愿望出发, 积极关注企业热点、难点问题。开通了新闻热线电话, 公开面向企业职工征集新闻线索, 及时采访报道公司的不良现象以及职工反映的热点问题, 运用舆论监督工具, 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新闻述评栏目《曝光台》、《新闻透析》等关注不规范现象问题, 进行深层次分析评说, 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受到职工的欢迎。

6、强化团队意识, 加强队伍建设。

新闻部始终把新闻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学习和作风建设作为一项突出任务, 从强化学习、强化技术培训、完善制度入手, 狠抓队伍建设, 职工队伍整体结构逐步趋于专业化、知识化。新闻部制定长效学习机制, 加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路线教育, 不断提高队伍的新闻理论素质和职业道德, 增强驾驭新闻工作的能力。坚持周召开一次新闻业务研讨会, 每年举行一次全员培训活动, 积极鼓励新闻工作者通过岗位锻炼、培训等形式, 学理论、学业务、学技术, 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强化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路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要坚持以“三贴近”统领新闻宣传, 结合企业实际, 切实转变作风, 改进宣传报道的方式方法, 充分发挥电视新闻宣传应有的功能, 更好地为企业大局服务, 为职工群众服务。

1、牢牢把握电视宣传的正确导向。

电视作为当今企业的一大重要传媒, 担负着宣传政策、舆论导向的重任, 是公司联系职工群众的有效途径。新闻工作的地位、任务和性质决定了电视新闻必须把宣传工作作为中心, 正确处理宣传与管理的关系, 宣传与技术的关系, 充分发挥电视宣传的主功能。同时, 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认真总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方面的成功经验, 深刻吸取新闻宣传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教训, 采取有力措施, 将正确的舆论导向扎根到每一个电视工作者的头脑里, 贯彻到电视宣传的每一个时段、每一个节目, 增强新闻工作者的导向意识和驾驭电视宣传的能力, 使宣传工作更主动、更有力。

2、高度重视新闻节目质量。

新闻部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新闻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上, 充分认识电视新闻宣传的重要性, 加强对新闻节目策划的领导和管理, 组织采编人员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职工。新闻节目是电视宣传的重中之重, 必须拿出主要精力抓好每月要闻、每周的二四新闻, 努力办好电视新闻, 使新闻节目成为职工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

3、强化服务意识, 增强宣传的贴近性。

电视媒体的立足之本在于节目质量, 有了受职工欢迎的新闻节目, 才会有较好的收视效果, 也才有电视生存的理由。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着力点, 在于强化新闻信息量, 在于找准自身工作的重点, 在于及时领会公司的重要决策、主要部署。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社会台设备精良, 人才众多, 在新闻播出、精品制作等方面处于绝对优势。但它再大也无法深入到每一个企业。而企业台就生活在自己的一方职工之中, 具有贴近性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想提高新闻宣传效果, 就要紧紧围绕贴近性这个中心做文章, 从节目的设置、定位、内容、形式等多方面入手, 千方百计使自己的节目离公司、职工近些、再近些。把“三贴近”作为电视宣传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下去, 努力实践“三贴近”, 把“三贴近”贯彻落实到新闻宣传的各个方面, 使电视宣传取得实效, 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改进宣传方法方式, 注重宣传效果。

办好企业电视, 要不断总结经验, 改版出新, 在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增强宣传效果上下功夫。为此, 要改进突发事件报道, 增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及时、准确、迅速地报道重大突发事件, 发挥电视舆论引导作用, 提高电视媒体的引导力。在突发事件面前, 要保持头脑清醒, 严守宣传纪律, 确保舆论导向, 把握采访技巧。努力改进会议报道, 严格控制会议报道和领导人出镜的长度, 大力减少一般性会议新闻, 从文山会海中挖掘出有用的东西和职工需要的信息来并深入采访报道。改进成就报道和典型宣传, 避免枯燥的统计数字和概念, 突出新闻性, 戒用宣传腔。典型宣传要有时代感和人情味, 可亲、可敬、可学, 防止以偏概全, 切忌拔高。

5、强化队伍建设, 提高人员素质。

电视新闻宣传质量的提高, 最关键的是人员素质的提高, 要把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电视宣传队伍, 作为提高电视新闻宣传质量的基础工程, 努力采取有效措施, 培养人才, 建设队伍, 适应形势需要, 更好地做好企业舆论工作。加强队伍建设, 要抓好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 打好政治和业务功底, 不断增强干好本职工作的能力。要转变作风, 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深入生产经营一线, 采访基层职工, 报道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情况, 挖掘生动感人的典型事例, 做好企业上下的耳目喉舌。新闻工作者要恪守职业道德, 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坚决禁止人情报道。积极创造条件, 立足本职岗位, 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新闻专业人才,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特别靠得住、业务上特别能战斗、作风上特别能深入的电视宣传工作队伍。

摘要:企业电视新闻宣传要围绕企业中心, 结合企业实际, 改进宣传报道的方式方法, 充分发挥电视新闻宣传应有的功能, 更好地为企业大局服务, 为职工群众服务。

谈企业电视如何提高新闻宣传质量 篇10

1. 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必须注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科学使用人才、留住人才。

新时代电视行业的竞争, 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 由于在各种条件与职能上企业电视不同于政府机关报, 所以企业电视引进人才、科学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对于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十分重要。

———培养人才。企业电视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做到人事部门牵头, 相关部门配合, 统一规划, 统一组织。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就是要抓好在职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培训效果。要做好培训需求、规划、组织实施和效果的评估工作, 建立高效的培训运行机制。坚决克服那种越是业务骨干越得不到培训机会的现象, 有针对性地进行政治理论、专业技术、岗位技能培训。培训要采取外出培训和内部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等方式进行。

———引进人才。在引进人才方面, 要采取接收新闻类大学毕业生和不拘一格地外调、外聘人才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新接收的大学毕业生年龄小、文化层次高、接受新事物快, 但是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少, 需要较长时间工作的实践。外调、外聘人才就是要建立新机制, 定目标, 给待遇, 挖掘和使用那些在国内、省内新闻界有声望、有建树, 而且有志于为企业报做贡献的同志, 或者是有丰富新闻工作经验已经退休的老同志。只要能对尽快地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有独到之处, 就要不拘一格地聘用、引进。

———科学使用人才。科学地使用人才就是要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 对那些基本素质好、脚踏实地、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人才, 压担子, 挑大梁, 让他们担任宣传业务负责人或是放在一定的领导岗位上, 使他们在实践中施展才华, 增长才干, 锻炼成才;对优秀的青年人才, 要按照干部“四化”标准, 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大胆破格提拔和使用, 通过重大题材、重大宣传活动的锻炼和日常工作的磨练, 使他们成为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中坚力量。

———留住人才。留住人才就是要注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用崇高的理想、高尚的事业激励人才为企业电视发展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在生活上关心他们, 在工作中大胆使用他们,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从制度上保证优秀人才得到与他们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要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分配机制, 让人才在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中看到希望, 看到光明, 看到企业报发展的美好前景。

2. 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必须要注重加强新闻宣传前期策划和新闻研究工作。

———新闻前期策划是新闻工作的发动机。工作实践证明:任何一项大的宣传工作要想取得好的宣传效果, 都离不开好的前期策划, 好的新闻素材的采访也离不开好的新闻前期策划, 新闻宣传策划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在企业新闻宣传中, 只要有重要新闻宣传都要提前组织一个策划小组, 对所要报道的新闻进行细致的、具体的策划。编采人员根据策划方案有的放矢地进行采访和宣传报道, 这样才能取得一个较好的宣传效果。《大庆油田有线电视》紧密结合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这一重大事件, 组织策划了《魅力大庆》专题系列报道, 由于策划到位、组织到位、协调到位、采访到位, 使这个专栏刊发后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受到了大庆石油领导的一致好评。

———新闻研究是新闻工作的加油站。新闻工作的研究对于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企业电视应成立新闻研究机构, 积极探索新时期企业新闻宣传的新途径、新方法, 大大提高新闻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新闻研究机构要结合实际工作, 不断地研究新闻宣传的新课题, 及时交流新闻宣传的新经验、新做法, 有利于尽快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企业电视新闻研究机构每年至少应搞一次新闻理论研讨会, 设计论题, 提交论文, 评选等级, 给予奖励。

3. 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必须要完善作品目标管理制度和进行良好的包装。

———完善作品目标管理制度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工作的一个基础。作品目标管理就是在日常的新闻报道活动中对新闻工作者工作业绩的一种考核。这种考核一是要对记者所采写的稿件进行量化, 有一个质量、数量责任书, 考评委员会对其所采写的稿件实行监控、考评、打分, 具体评出稿件的等次, 指出稿件好在什么地方, 差在哪里。二是要采取读者调查问卷的形式, 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对在调查中观众认为质量低下、不受欢迎的栏目、人员实行淘汰或处罚, 从而激励新闻宣传质量再上档次。三是要在编采人员中形成研讨之风, 在稿件的标题、内容以及拍摄、写作的方法、手法等方面进行研讨, 各抒己见, 形成习惯。

广播电视企业 篇11

一、实施广播进企业工程的一些背景原因

浙江省平湖市有300多家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广播设备,有50多家企业建立了广播室,有1家企业办起了比较规范的广播节目。但大多数企业广播室不规范,广播节目内容单调。2012年初,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印发《关于实施广播进企业工程的通知》,提出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立企业广播室并进一步对目标进行分解。为了推进工程顺利实施,市广电台召集各镇街道广电站、广播节目中心、技术中心、总编室负责人下达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在推进过程中,要求镇、街道广电站、广播节目中心、技术中心密切配合,碰到难题一起商量、分析,加快推进进度。

二、优化服务,提升保障质量的一些做法

(一)开门办广播,倾听听众意见,提高和优化企业广播转播节目的质量。2012年以来,市广电台广播节目中心结合“走转改”活动,组织主持人、编辑、记者深入企业开门办广播,先后深入4个镇、街道12家企业开展听众调查,先后召开听众座谈会4次,发放听众调查表600多份,回收听众调查表500多份,在听取听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接入“广播进企业”的两档节目《我在平湖》、《音乐下午茶》进行调改。当年7月1日,推出了新版《音乐下午茶》。目前,听众参与点歌的短信每天有200多条以上,最多时达到500多条。《我在平湖》节目也于2013年4月进行了全新改版,根据新居民当前的新特点,新版节目以提高新居民文明、文化素养,宣传优秀典型人物的表率作用,积极推进社会和谐为宗旨,提高了节目的可听性,也增强了节目与新居民听众的互动性。

(二)举办活动,凝聚“广播进企业”的人气,让更多的人参与、关心广播进企业工作。2012市广电台策划了“广播进企业”系列活动,主要有三项:《音乐下午茶》祝福短信征集活动、微博达人评选活动和第三届“我在平湖”要歌唱大赛。特别是第三届“我在平湖”要歌唱大赛经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户外海报等层层发动,有全市50多家企业、单位的200多名新居民报名参赛,参赛选手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

(三)培训企业广播室播音主持人,培育属于企业自身的通讯员队伍,为企业广播长期发展提供保障。在广播进企业这项工程的规划中,企业广播室要配备广播室负责人(一般由企业工会主席兼任),配备编辑、主持人1~2名(专职或兼职),发展通讯员10~20名,制订有关安全播出制度。2012年11月27日,平湖广电台举办了第一期企业通讯员培训班,有55名企业通讯员参加了培训,会上就如何更好地采写好企业新闻,服务企业发展,进行了培训。经过培训后的企业通讯员将为《我在平湖》新开设的《企业新闻》提供稿件,同时成为各企业广播室稿件来源的生力军。

三、服务受众,助推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收获

(一)架起党群共建的沟通桥梁,搭建信息传播的绿色平台。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员工压力大,同时难以及时了解外界动态,接受外界信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措施、政策精神也难以及时得到传播。企业负责人与员工也缺少沟通渠道。又因为企业的工作特点,电视不能看,黑板报不能天天换,而广播具有传播快、收听方式简单、内容可以天天更新的优势。广播进企业后,工人们可以边工作边听广播,既享受听广播的基本权益,又有效解决了传播问题和沟通渠道问题。“广播进企业”工程实施以后,通过转播平湖电台节目,企业广播的内容更丰富,信息量更大了,受到企业负责人和广大职工的欢迎。

(二)构建企业职工知识文化的学习课堂,充当企业职工的保健医生。改革开放30多年,平湖经济迅猛发展。平湖市现有企业3300多家,其中服装、箱包企业1760多家,从业人员17万多名,在这些从业人员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居民达到50%以上,她们(他们)年龄大多在20-25岁,文化程度初、高中为主。他们有提高知识文化的的主观愿望。2013年平湖电台《我在平湖》栏目全新改版后开设了《法制平湖》、《心理健康讲坛》、《我爱读书》、《电影世界》、《音乐时间》、《才艺秀》等小版块,在节目中拓展企业员工的知识面,提升他们对历史文化、文学艺术、法律健康等知识的认识。也使新居民能够更快、更深入地了解第二故乡,推动社会和谐。

企业电视台如何做好民生新闻 篇12

1、企业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现状

1、1报道内容浅显

企业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经常会对一些邻里的矛盾以及火灾车祸等等日常琐碎的题材频繁报道, 内容比较浅显, 这会让很多观众失去新鲜感和热情。民生新闻栏目所制作的节目多数都是很短的新闻, 为了让观众感觉到新闻的真实性, 经常会采用本色表达的方式, 在新闻的制作上面忽视了采访以及编辑的技巧, 给观众一种浮光掠影的感觉, 要想做好民生新闻, 编辑工作很重要, 如果编辑没有采访的功底, 在进行新闻的编排的时候就会不分主次, 不分类型, 甚至会删除有用的现场资料, 所以, 有看点的民生新闻就会被淹没。民生新闻的关键是事件的曲折过程, 编后话并不需要很多, 但是要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2同质化竞争激烈

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竞争很激烈, 主要表现是在传媒市场上的很多信息产品的形式类似、品格接近, 大量的媒体都挤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进行民生新闻资源的开发, 导致了传媒市场的混乱。地方各个频道相同题材的竞争很激烈, 新闻资源浪费, 而且新闻传播市场的结构性失调, 很多风格、内容类似的民生新闻节目在同一时段内分摊广告;而且民生新闻报道的题材很狭窄, 让大众产生了模式化的概念, 降低了收视率。当前很多栏目的竞争已经从质量方面的竞争转变为金钱方面的竞争, 很多抽奖的环节成为了一种潮流, 而且各个节目争相效仿。如果同质化的竞争不能够改变的话, 节目运行的成本就会上升, 经济效益就会下降。

1、3新闻价值含量降低

企业电视民生新闻反映的是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政府和市民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 受到了政府和百姓的喜爱。企业民生新闻不能完全做到解决观众的问题, 不能引导大众来应对公共危机。企业民生新闻采用安排系列报道、多手段和互动式的传播形式来增加信息的含量, 但是如果生硬的扩大信道, 只能是把琐碎的毫无价值的新闻内容摆到观众面前, 危及了企业民生新闻的发展。很多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从新闻采集到制作以及播报, 都有滥用娱乐元素的倾向, 肤浅的内容使得民生新闻的形式化和庸俗化加大。助长了信息的情绪化传播, 夸大了信息资讯本身的娱乐功能。

2、如何做好企业电视台民生新闻

2、1丰富民生新闻的内容

民生新闻必须要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家长里短, 但是不能局限于这种日常琐碎, 应该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 比如可以涉及社会保障、教育情况、劳动就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等, 只有把民生新闻丰富化, 才能够搭起百姓与政府沟通的桥梁, 提高收视率, 化解矛盾, 赢得百姓的信任。

2、2发挥电视优势

民生新闻要能够挖掘独家新闻, 电视传媒能够消除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图像和声音能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尤其是主持人的风格, 可以赢得观众的认同。企业电视台的新闻要能够立足根本, 把生活味十足的新闻播放给观众, 让观众主动参与到新闻节目当中。要加强电视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 随着回传技术的普及, 电视台之间的交换也愈加频繁, 本地观众在最短时间内就能够看到最新的消息。要加快企业电视台的网站建设, 运用流媒体技术来获取新闻节目。流媒体是同步传输的音频和视频信息, 可以让大家像看电视那样看网络。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传播技术, 会在信息源的获取方面打开一片新的天地;而且, 流媒体技术还可以把电视新闻节目放在网站上, 能够让人们通过网络来看电视节目。

2、3创新节目内容, 彰显和谐功能

民生新闻要不断地推陈出新, 紧贴百姓的脉搏, 让他们爱看、可参与、感到有用, 需要探索的东西很多。对每一个甚至每一期新闻节目, 都应该努力在选材上求准、角度上求新、内容上求深、制作上求精、社会作用上求大。真正的民生新闻应该报道平民百姓生活中所做、所遇、所想、所获, 以及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记者有敏锐的观察力, 带着一种责任感去观察和反映百姓的实际生活, 不断探索适合民生特点的报道视角。除了对一些问题曝光之外, 如社会公德、邻里家风、奇闻趣事、民事纠纷、消费打假等内容, 也都是民生新闻的选题。对一些社会现象, 记者不必忙于下结论, 可以让不同层面的市民来评价, 让他们发表不同看法和意见。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使报道内容更加丰满, 同时还能引起更多市民的参与, 从而有效地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公信力和收视率。

民生新闻是获取老百姓信任的一个手段, 要想让百姓与政府建立和谐的关系, 企业电视台要发挥自己的优势, 全力做好民生新闻。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是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 自从电视新闻创始到今天, 很多关于民生新闻的探讨一直在进行当中, 民生新闻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民生新闻是结合社会、政治、文化以及传播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结合很多民生新闻的特征来进行民生新闻的报道。民生新闻与传统新闻不同, 所以对民生新闻内涵来界定, 对理论上的误解以及实践上存在的农民话语缺失以及背离新闻特性等来分析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视台,民生新闻,建议

参考文献

[1]孟建, 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 (07) .

[2]时统宇.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到“民生新闻”——《都市—时间》的有益启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 (06) .

[3]曾凡斌.民生新闻的定位与改进——以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栏目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5)

[4]曹丹.“民生新闻”研究:还有多少空间?——电视民生新闻研究 (2003-2005) 述评[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2) .

[5]张毓强, 叶鸿宇.民生新闻十年:历史、现实与突破之道——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与创新论坛暨十年回顾展评会会议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 (04)

上一篇:技校数学教学意识培养下一篇:城管的网络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