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与应用探究-广播电视技术的论文(共15篇)
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与应用探究-广播电视技术的论文 篇1
摘要:广播电视工程引入了接地技术,接地技术能够保证电子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正常运行,决定着电子设备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还关系着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介绍了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分析了接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应用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有效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通信设备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电子通信设备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接地技术被引入其中。接地技术的出现最初是预防通电设备遭遇雷电威胁,其工作方式是通过避雷针等设备把威胁电流接入大地,以此保护相关设备和人员安全。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接地技术的引入可以使相关设备高效运行,使传输信号变得稳定。笔者就接地技术及其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研究。
1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概况
接地技术最初是为了防止雷击影响设备安全而出现的。随着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接地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防止雷电威胁这一项,已逐渐应用于防止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转和广播电视信号的稳定传输等方面。接地技术将威胁电流接入大地,大地作为导体的一分子,有比较特殊的性质,容电量极大、电阻非常低,这就能保证在被接入大电流后,仍不受任何影响。
2接地技术的应用
2.1保护接地。在正常的情况下,电气设施的表面具有绝缘性质,因而可以阻断电流。而在某些偶然情况或长期使用的情况下,电气设施的外壳可能因为破损或老化脱落等问题,导致电气设施出现安全隐患,进而无法正常运行。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就是为了解决此类设备因带电产生危险而出现的,其保护类别有两种,分别为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保护,需要对设备的供电配电状况进行具体分析,通常把三相四线的电力方式做接零处理以保证安全,即将设备通过媒介与零线连接,而不需要直接接入大地。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像空调、发射机、配电开关、用电量大的设备等均会做接零处理。2.2工作接地。当设备中的高电压向低电压系统流入时,会使低电压系统因电压过高难以负荷,进而产生损坏甚至发生危险。例如,在没有实现工作接地时,10kV的高压进入低压电力系统时,会在低电压系统中产生5800V的电压。接地技术中的工作接地能够保证广播电视工421程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主要是将整体设备中的某点进行接地处理,从而在高电压突然涌向低电压系统时,把过高的电压导入大地。在进行工作接地技术操作时,务必要注意基准电位的.相关安置,如果产生错位,就会干扰设备的正常运行。2.3屏蔽接地。屏蔽接地是为防止广播电视工程相关设备受到电磁干扰而进行的接地处理,其方式是将干扰设备做金属外壳覆盖处理,再将电气设备与干扰体的金属外壳做连接。这种处理方式能够防止干扰设备对广播电视工程设备产生危害。屏蔽接地具有繁杂的系统构造,由静电屏蔽和交变电场屏蔽组成。静电屏蔽对电子设备进行金属外壳包装,避免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接触,隔绝电子干扰,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其中使用的金属屏蔽器为空腔性质的金属系统。交变电场屏蔽也采用屏蔽器的方式,但与静电屏蔽不同的是,它使用金属屏蔽器作用于干扰设备与正常设备之间,减少干扰电压的出现,以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除此之外,对于一些较大的广播电视工程,往往涉及比较大的区域范围,这就需要以金属屏蔽网覆盖的方式进行处理。2.4防雷接地。防雷接地与接地技术都是为了防止雷雨天气电子设备损坏,避免出现安全问题,主要使用避雷针等防雷装置。目前,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多采用全固态发射机。全固态发射机性能较差、耐压性也不足,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我们必须采用保险的防雷接地处理,一是要使用可靠的避雷针、避雷器等设备,防止雷击影响设备运行。二是要做好接地处理,最大程度地保证机器运行不受干扰。
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与应用探究-广播电视技术的论文 篇2
1 接地技术的含义及分类
近代以来,接地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最初,接地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项技术逐渐延伸到现代化的弱电系统中,并在现代化的电子设备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顾名思义,接地技术中的接地指的就是系统与电位基准之间建立的低电阻通路。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中的地指的是大地或者是系统基准地。
1.1 接地技术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接地方式
就电器设备而言,接地方式可以分为安全接地、防雷接地和工作接地三种形式。
1.2 接地技术还可以根据电路的性质进行分类
根据接地方式能否影响电路直流电位可以分为直流地、交流地两种;根据电路处理的信号种类又可以分为数字地和模拟地;根据信号的强度又可以分为信号地和功率地两种类型。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接地方式应该分别设置,不能在同一个电路中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接地方式,避免由于电路干扰产生的工作异常。
1.3 屏蔽接地也分为静电屏蔽和交变电场屏蔽两类
静电屏蔽中通常采用完整的金属将带电的导体包围起来,屏蔽金属壳内的带电体的电场。交变电场屏蔽与静电屏蔽唯一不同的一点就是交变屏蔽的金属壳要接地,以便减少交变电场的干扰电压的影响,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确保广播电视系统的顺利运行。
2 接地技术的注意事项
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工作中有的地方因为大功率设备的运行,可能会存在电场和磁场的干扰,应该注意的就是电源与导线之间的相互耦合的干扰,通常情况下,主要表现为电容耦合、电感耦合和电磁场辐射等三种形式。接地技术的正确实施能够有效地避免干扰,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广播电视工程中接地技术的实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
接地时一定要注意信号地与其他接地的次序,确保连接次序的准确性尤其是音频和视频电子设备更要注意接地的连接次序,根据接地电阻的大小正确处理好接地的连接次序,以免为系统处理信号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2 接地技术的实施还应该注意机房中数字设备接地的规范
现在的广播电视机房里的数字化设备逐渐增多,所以线路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考虑敷设互相并行、与系统外壳绝缘的几条半环型接地母线,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确保线路连接的规范性,确保母线电气性能的良好,并保证电阻要尽可能的小。
2.3 接地过程中还要确保三相电源中性点电位保持在零电位
供电过程中各个负载的用电情况有所不同,导致线路的三相也不平衡,如果中性线的接地处理不好将会影响系统工作的正常运行,严重的还会造成设备的损坏。所以,确保三相电源中性点电位保持在零电位对于系统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4
应该注意的是机柜内部的接地线应该采用铜芯的绝缘导线或者是电缆一般情况下不会使用没有绝缘效果的铁、铜或金属丝编织管,因为这些东西不能很好的实现地线之间的相互绝缘。工作电路的接地线和保护电路的接地线应该分开设置,接地体的埋设还应该做到要将接地的一端打入一定深度的地表层,并灌入盐水。地线周围尽可能地全部采用碳粉进行实埋,以便增强设备的导电性。
2.5 注意系统的接地电阻
一般情况下,系统的接地电阻<4Ω。中性线接地的电阻<1Ω,弱电部分的工作接地电阻则应该≤10Ω。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确保系统工作的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接地技术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其他问题,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断探究,总结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未来的广播电视工程一定能得到迅猛发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不管怎样,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确保接地技术的正确应用,严格遵守接地技术的实施规则,确保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行,保障系统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蔡以松.广播电视设施接地分析叫.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1).
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与应用探究-广播电视技术的论文 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应用
广播电视与广大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了解更多、更全的信息。为了保证广大百姓正常的接收到广播电视中的信息,前提必须是广播电视设备的正常运行,但广播电视却受着接地系统的影响而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视技术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的广播电视技术系统以及专业的设备具有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播出、储存、发布信息等特点,且具有高宽带及高传输速度的技术系统设备、工作频率和数据传输功能。现今我国的电视已进入数字化的高清晰电视,这对于电视的接地工作要求是非常的严格。AV设备及IT设备的广泛、大量的使用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使工作电压越来越低,以至于集成电路器件的击穿电压也越来越低。所以要不断提高对雷电感应及静电感应的要求。对于电视传媒大厦来说,对其防雷接地要求是非常的高。员工和设备安全与电视工艺及防雷接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关系到电视技术系统工作是否稳定、可靠和正常。若广播电视工程接地系统不良,会有干扰信号被引入,造成电视信号出现错误及控制信号出现错误等,从而引发设备错误操作,影响电视播出的质量。
对于电视台来说,技术系统、设备的工作频率和数据传输速度等具有着高宽带以及高传输速度的特征,大小电流、高频、中频和音频直至微波通信,是一个很强的通信传输集合体。为了避免各种干扰,各类电缆必须敷设在金属线槽内,且该金属线槽需做等电位连接,根据有关规定规范好线槽间的距离。
1.广播电视工程中接地的概念
接地技的电容是非常的大的,大地的电势一般是认为为零棗且以大地作为零电位,有保护设备及术是后来延伸、应用到弱电系统中的,之前最主要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的。接地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现代的电子设备中。“接地”其实就是系统与某电位基准之间建立了低电阻通路,被称为“接地”的是相同接地点之间的连线。在电子设备中的“地”通常会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连接“大地”,以地球电位作为基准,大地人员安全作用的是电子设备上的金属外壳和电路基准点与大地相连,如有通常被称之为“安全地”的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等。而另一种是“系统基准地”棗在弱电系统中的接地,它不一定是指真实意义上与地球相连的接地,它可通过提高屏蔽保护性及系统的稳定性来增强系统电磁兼容性的作用,可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作接“大地”处理。
2.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类型
广播电视工程中接地主要分为安全接地、防雷接地和工作接地这三类。安全接地是为了防止电器装置的金属外壳和线路杆塔等带电危协到设备及人员安全而进行的接地。防雷接地是为了防止雷击以及过电压对其设备、人身造成危害,可通过雷电保护向大地放雷电流所设的接地,该接地又称为过电压保护接地。工作接地是根据系统运行所需要用的接地,它是为电路正常工作所提供的一个基准电位,且一般设定为零。
3.广播电视工程中发射系统设备对接地的要求
RF和IF的共用参考点是电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屏蔽及接地对雷电电磁的干扰有较好的防护作用,接地的好坏影响着设备的传输和可靠性,严重的会损坏设备部件及影响人员安全等。只要有良好的接地系统便可保证发射系统能稳定工作,以及人员安全得以保护。
如要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则需满足的要求有:良好接地以保证发射系统的所有设备接地,接地装置和建筑物的距离应该保持在5米以上,防雷接地的电阻应小于5Ω,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的电阻均小于4Ω,当保护地线的截面积大于20米时,接地与接零要互不影响,且要分开。在重点发射设备需要隔離变压器进行有效的隔离,为保护重点发射设备的安全有效进行,不立相干扰和串扰。广播电视设备要想有可靠的保证则需规范好接地,且要不定期的对其电阻进行检查、测量,在安全、稳妥的情况下解决好接地问题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
4.广播电视工程中接地应注意的问题
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接地应注意系统信号地和其他接地连接次序,音频和视频设备的连接次序,机房数字设备接地的规范性以及要使三相电源中性点电位保持零电位。
广播电视工程系统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出现比较严重的磁场、电场的干扰,特别是电源与导线之间的干扰比较的突出,其表现为电感性耦合、电容性耦合和电磁场辐射这几种形式,使系统建立与大地的连接,以此有效的抵抗干扰从而正常工作。对于接地电阻要求较小的是音频和视频设备安全地以及功率地,对于信号地的接地电阻则可以稍大,这些都要引起注意,否则可能会给系统在处理信号时带来一定的麻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对广播电视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广播电视中对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广播电视设备的正常运转与接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系统的调试工作和运行的质量受接地系统性能好坏的影响而影响,接地系统是广播电视稳定工作的前提条件。对于电视传媒大厦来说,对其防雷接地要求是非常的高。员工和设备安全与电视工艺及防雷接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关系到电视技术系统工作是否稳定、可靠和正常。若广播电视工程接地系统不良,会有干扰信号被引入,造成电视信号出现错误及控制信号出现错误等,从而引发设备错误操作,影响电视播出的质量。当机柜内设备过多的时候,考虑敷设几条互相并行及系统外壳的绝缘半环型接地母线,信号母线与屏蔽地及地柜外壳地母线。信号地母线要接地信号地螺栓上,要使母线电气性能良好,则需要尽可能小的电阻。当三相四线制电源供电时,出现三相不平衡的现象,则有可能是各负载用电量和用电的不同是性造成的。当单相供电设备因电压过高或过低而无法正常工作,则有可能是中性线接地不良,导致其电源中性线电位的偏移,严重的会出现设备损坏现象。为了保证电源中性接地安全可靠,则需要三相电源中性点电位保持零电位。
【参考文献】
[1]李良福.电子设备机房各类接地同—地网共母线与不共母线的对比分析[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
[2]熊力书.对移动通信基站接地问题的探讨[A].2004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摘要集[C].2004.
[3]陈锦云,杨铭泽.接地网敷设方式对接地电阻实测值的影响[A].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与应用探究-广播电视技术的论文 篇4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广播与电视项目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广播与电视工程事业更是扩大了自身的影响能力,不仅健全了原有的机制,变革了原来的发展模式,实现广电自身的实际作用;而且真正营造了一个属于人民的信息平台,发挥了广电应该有的中心转播作用,从实际的角度上解决了人民收听广播以及观看电视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针对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市区,广播与电视工程的革新,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大发展。但是和发达先进的市区相比,现如今的技术还是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要求我们要不停开拓创新,从而适应社会的本质发展,而这也是广播电视的终极发展目标。
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与应用探究-广播电视技术的论文 篇5
从相关资料可知,数字音频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嵌入技术。目前,现代化电视广播在进行制作时,都是采用数字化来实现对节目的制作、传输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用到数字分量串行接口和数字音频嵌入技术。所以,要有效提高电视节目的制作效率,就必须对数字分量串行接口进行深入了解,并有效利用数字音频嵌入技术,其能为数字化电视节目的制作、设计和播出等提供直接作用。例如,在转换电视视频信号模数方面,其会因为不同的模拟信号而产生一定差异,在数字获得以后,传输数据的方式也具有相应的差别,其主要有两种:第一是并行;第二是串行。同时,他们还具有一定的相似度,比如视频数字信号的消音阶段,携带数字信息只能在空余的空间实现。在这个空间中,由于方式的`不同,可以携带传输数字音频及其相关数据。在数字音频的信号方面,辅助数据和数字音频的镶嵌位置都是根据规定来进行的,即音频嵌入。
2.2数字调音台的应用
在广播电视系统中,数字音频技术对数字调音台的应用,其主要就是通过对调音台的处理,让其在原有基础条件上,更加完善自身功能,并有效提高失真噪音、串音和功能质量。与此同时,在实践应用中,如果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还可以通过不同的选择方面,对整个播放局面进行有效控制。另外,在环境差异和工作不同的情况下,数字音频技术的合理运用,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其当期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完成新闻编辑和制作等相应工作。
2.3推动广播电视工程事业的发展
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数字音频广播的标准化,是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制定的,其是以将高质量数字音频无线电传输给广大听众为主要目的。目前,英国广播公司正在紧密筹备全球传输网络的建立,为广大听众打造数字无线电各种广播业务。因此,在我国广播电视工程中,注重数字音频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广播电视的播放质量。由此可以说明,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全球化广播电视工程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结论
总之,广播电视中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与传统模拟音频比较,数字音频技术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特别是在音频的编辑处理和特效上有着更大程度的进步。通过数字化技术带来的音质能够更加真实悦耳,以提高听众的听觉享受。所以,广播电视工程与数字音频技术的完美结合,是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表现,对完善和拓展我国广播电视功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辉.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与应用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7):43.
[2]廖毅.解析广播电视工程领域中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J].信息通信,(2):278,279.
[3]金妍,苗阳.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分析[J].科技视界,(3):83,76.
[4]曹长俊.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优势和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5(15):186-187.
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与应用探究-广播电视技术的论文 篇6
数字电视具有很多的优势,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信号接收的质量,这样就可以使最后呈现出来的画面更加清晰、更加真实,不会出现失真的情况。而在整个传输的过程中,电磁波的频率其实是影响整个数字电视质量最关键的一大因素。根据现在的条件我们可以发现,在对于频率的选择上,地面的数字电视空间是很小的;除去这一点,对于地面数字电视一般都会有比较高的要求,对于发射的频率也是如此,这个点是特别重要的,所以在进行整个工作的时候我们要重点进行思索。结合实际情况,发射的频率主要有高频发射频率和低频发射频率这两种。它基本由四个方面来构成:第一,电磁一旦遇到UHF频率就会受到比较强的干扰;第二,芯片现在基本比较普遍地运用到调解电视的线路,不过使用的范围却相对来说比较有限;第三,数字电视多采用LD-MOS的形式进行工作,因为这个模式的适应性相对比较强;第四,传输无线信号比较容易出现干扰性,尤其是在靠近水源、地域比较潮湿的情况下。信号受到影响的程度,会根据频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2GPS全球定位系统
GPS全球定位系统在信号发射接收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保证传输的数字信号覆盖比较宽泛的地区,并且能够使这种覆盖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全球定位系统发挥了自身该有的特性,为整个信号的发射提供了宝贵的依据。但是实际上在发射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基本都是很难解决的。而全球化的定位系统却能够将这些问题最小化,它能够和卫星实现同步运行,将信号发射的质量扩大到最大的程度,可以减少对于功率大的发射机的依赖,从而转向功率比较小的发射机上。如此一来,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小信号的辐射,实现信号均匀覆盖的状态。
2.3发射天线
发射天线在整个数字电视行业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传统模式的天线在发射的时候很简单,它依靠高塔实现悬挂以及信号传输。这样的天线受到天气的影响很小,并且它的放置办法也很简单。为了实现电视广播准确、真实的信号传递模式,电磁波需要不停地向空间中进行信号的辐射,从而实现电场的变化。但是,为了保证发射天线的质量最大化,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发射机,并且对于发射机要有正确的使用方法,谨防因为使用不当造成一系列的问题。
2.4天线的选址
天线对于电磁波有很严重的影响作用,而这种影响直接关乎着它本身的质量问题。所以,我们在对天线的选址上要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情况。电磁波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覆盖的范围是不是足够广泛,因为电磁波必须要有足够的覆盖空间。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数字电视的发展,我们所要考虑的问题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现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覆盖问题了。如果我们采用无线传输的办法去传送信号,那么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害。不过水平化的天线在这个时候就表现出它的不足,这种天线会受到天气情况的很大影响,一旦遇到大暴雨,接收效果更是变差了许多,尤其是在发射塔的周边;在天气晴朗的时候,风向则是影响信号接收的关键因素。通过上述的.描述,可见在天气变化的时候,信号的接收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考虑整个领域的覆盖,发挥理性的思维去选择天线覆盖的位置。在整个的选择中,要把握住均匀覆盖的原则,对周边的地形有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防止天气等因素对整个天线造成影响。
2.5电磁波的传输模式
自然条件对于整个电磁波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所以,要想实现无线覆盖模式,那么地理位置的选择是很关键的。我国常采用的办法多为水平化的发射天线,这种天线的优势就在于场强分布比较均匀,并且辐射比较远,在相同功率下就可以影响更大的范围。而发射台则需要安装接收信号的天线,我们一般多安装垂直化的天线。将这两种天线进行对比,会发现在环境比较潮湿、树木比较葱郁的地方,垂直化天线具有极强的优越性,它直接避免了水平化天线的各种问题和缺点。
3数字电视广播运行期间的特征
3.1冷却系统采用风、液供冷办法
因为客户自身对于整个冷却系统都有各种不同的需求,所以生产商就开发出两种模式供客户进行自主选择,这两种模式分别为风冷系统和液冷系统。该模式的开创,完全摆脱了原来只有固定单一的风冷模式,开创了整个冷却系统新的时代,为整个数字电视广播的运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办法。
3.2无线连接方式、故障自我诊断以及远程遥控
在最新设计的数字电视发射机中,我们发现整个设计其实就是将原来的合成模式变成了现在的插拔式连接在一起[3]。这种新模式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使原来的结构更加紧凑成为一个有机个体,使用起来对于后期的维护更加便利。而且,对于微处理器的有效应用,可以掌控整个发射机所处的状态,把握住整个机体的有效信息,同时也更加有利于我们去观察设备中的数据,使用户自身的实际操作更加便利;故障自我诊断以及远程遥控系统,可以帮助用户查找故障出现的部位,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对系统的维护或者修理;远程遥控系统,则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整个设备的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
3.3数字系统的适应性校正技术
数字系统的适应性校正系统,现在已经在欧洲等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字系统的适应性校正技术,指的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启动发射机,发射机在几分钟之内自动将自身的性能调整到最佳的模式,并且这个系统还具有监测、校正的功能。实践表明,该技术有防止发射机老化、机身失调等作用,并且它能够使发出去的数据始终处于高标准的状态,这样一来,维护整个系统就很方便了。4结束语综合上述论述的观点可以看出,我国现在的数字电视工程越来越走向成熟。虽然现如今的数字电视工程的各项技术已经运用到实际的媒体传播中,但是随着数字电视成为整个时代的主流,已经有部分技术不能够适应整个时代的发展。所以,为了使数字电视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还必须不断努力,完善各项技术,真正促进数字电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梅.数字电视广播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探析[J].数字化用户,2013(7):18.
[2]袁增文.数字电视广播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J].西部广播电视,2014(17):185.
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与应用探究-广播电视技术的论文 篇7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类型,应用
0 引言
在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中, 接地技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接地技术的完成质量, 是整个系统是否能够运行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稳, 那么就不能够保证广播电视整个系统的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机器设备的安全度。除此之外, 在以上情况下也会造成其他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一些急需传递的信息得不到及时传递, 会影响到社会、经济, 甚至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1 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类型与作用
1.1 接地技术的概念
接地技术简单的来讲就是一种让电流返回它源头的低阻抗通路。“接地技术”就是建立某种低电阻通路而使得系统中的某一个基准电位与整个系统之间产生联系, 而相同的接地点的线路就被叫做地线。我们又可以把电子设备的“地”分为“安全地”和“信号地”两种基本类型。其中“信号地”指的是不与大地直接连接, 而是为了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电磁兼容性的一种技术处理, 当然不与大地相连不是绝对的, 这种接地方式也叫做“系统基准地”。那么以此类推, 另一种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接地。把电路基准点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与零电位的大地相连接, 以保护工作人员和工作设施的安全。而主要的接地符号有LGND-防雷保护地、BGND或DC-RETURN-直流-48V (+24V) 电源 (电池) 回流、PE, PGND, FG-保护地或机壳、GND-工作地、DGND-数字地和AGND-模拟地。
1.2 接地技术的类型
1) 单点接地。
单点接地主要应用于较为简单的电子线路、区分不同功能的接地模块和低频电子线路中。单点接地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串联和并联。
2) 多点接地。
将所有电路的地线接到公共地线的不同点, 使得电路就近接地, 主要运用于高频电路的设计。
3) 混合类型接地。
混合类型接地就是在地线系统内采用电感和电容进行连接, 利用电容和电感器件在各种器件下呈现不同电阻的现象, 使得地线结构在不同的工作频率状态下有不同的接地结构。
1.3 接地的作用
1) 防止电力或电子等设备遭到雷电攻击。
2) 保护人身安全。避免因线路老化或线路绝缘不良而造成人身伤害。
3) 应用于通信系统中, 作为通信设备之间信号互连的基准“地”。
4) 增强广播电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2.1 保护接地
主要是为了防止广播电视设备的金属带电危害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一种接地, 主要的应用原理是自动切断故障线路电源。
2.2 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主要是防止因雷击以及静电造成的危害。
与此同时广播电视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会受到周围大功率设备的电磁场干扰, 主要表现为耦合性干扰。导线和电源主要会形成电感性、电磁场辐射和电容性三类耦合。将整个广播电视系统与大地相互连接, 能够有效解除这些干扰给工作带来的阻碍, 使得广播电视工作顺利展开。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那么我们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 系统点与“地”的连接次序。系统信号地和其他地的连接次序如果出现了混乱会严重影响信号的质量, 这对于视频和音频设备尤为重要。比如, 信号地的接地电阻要稍微大于功率地的接地电阻。除此之外, 在现代广泛运用的数字技术也有着特殊的接地要求。在一些特殊的数字设备中需要自身独特的数字地和模拟地, 二者单独在公共接地母线附近接地, 然后再进行汇聚。金属外壳接地也有着明确的顺序要求, 其中信号设施的金属外壳要使用设备外壳地线与机柜外壳相连, 然后再与系统外壳相连。最后, 要把安全接地连接在整个系统的金属外壳上, 保证整体安全度。要严谨地保证整个流程的顺序, 而不能把接地当做简单的金属外壳的简单串联。
其次, 机房数字设备接地的规划。在现代广播电视机房中的设备众多, 这也促使各种类型的地线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可以采用半环型的接地母线, 使不同的地线并行。将系统里的各种信号地接到其中的信号地母线上, 而系统内各屏蔽地以及机柜外壳地接到机柜外壳地母线上。然后再把信号地线和机柜外壳母线分别与安全接地相连接。与此同时要尽量减小地线的电阻, 保障母线良好的电气性能。
第三, 要保持让三相电源的中性点电位持续在零电位。三相电源提供电源的时候, 会由于具体的用电功率以及时间的不同在成三相之间不能够相互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就要保证中性线有着良好的接地性, 以避免由于三相电源中的中性线电位出现偏差。否则, 会造成某些单相的供电设施由于电压不稳定而工作失常, 并且损坏工作设备。因此, 我们要提高对三相电源中性线接地重要性的认识, 保证使中性线零电位。
第四, 接地线材料的选用。机柜中的工作接地线不能使用不绝缘的金属丝编织管、扁铜带或者铁制线, 而应该使用绝缘的铜芯。此外, 还要注意保护接地线和工作接地线不能够在一起、接地体的埋设要在使用盐水灌注的同时, 让碳粉掩埋以弥补非金属导体导电性差的问题。电阻要求也不同, 按照常规弱电接地电阻要小于10Ω, 系统接地的电阻则要小于4Ω, 中性线接地的电阻就要小于1Ω。
3 案例分析
接地技术是一项保障人身安全以及广播电视设备正常安全使用的重大安全保护措施。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广播电视设备中往往是有金属外壳的大功率电器。这些设备通过三孔插座和电源连接, 而其中的一个孔是与地线相连接的。通常都是通过三孔插座与电源连接上的, 在这种情况下, 一旦广播电视设备出现漏电情况, 漏出的电流就通过接地线导入地下, 而规避了人身伤害。
4 结论
在对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了解后, 我们能够很清晰的认识到其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这一项技术的顺利完成能够有效防止在广播电视工作过程中由于机器漏电等原因而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并且保证广播电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提供重要的传媒支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应该进一步探索其发展前途, 并且提高各方面的投资比例, 培养专业型人才, 为广播电视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也应该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 不断改进接地工程技术, 为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大龙.浅析广播电视设备接地.吉林省前郭县广播电视台, 2013 (30) .
[2]郭毅.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应用.东丰县广播电影电视局.
[3]宋润书.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的应用.鸡东县广播电视台, 2014 (18) .
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与应用探究-广播电视技术的论文 篇8
【关键词】广播电视;接地技术;相关研究
所谓的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就是指在点位的基准之间与广播电视系统组建一个低电压的安全通道,以确保广播电视设备遭受雷电的袭扰,广播电视工程安全问题与其技术的好坏直接相关联。一旦接地技术的安装处理不当,则会直接威胁到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和对应设备的安全,因此,对于广播电视工程的设备的操作人员来说,要对接地技术的操作有详细的了解,重视其操作与使用,科学有效的实施接地技术,以保证整个广播电视部门的运行。
1.接地技术的主要含义
1.1接地技术目前的发展情况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广播电视工程中的科技设备也在更新换代。原先的接地技术的运用只是为了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但由于目前人们对电视工程的要求不断增加,广播电视设备不断的增多,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也越来越强,因此对于接地技术的要求不仅仅是能够防止被雷电击中,还要能够保证设备之间的干扰问题。在广播电视工程的建造中,要运用合理有效的接地技术,才能够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才能够确保电视信号的正常传输,为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1.2接地技术的必要性
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合理的运用接地技术主要是达到两个基本目的。1.2.1切断设备之间的干扰。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有大量的设备同时作业,难免会一些外界的干扰,例如计算机出现死机、不同频道的信号干扰、噪音的干扰,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绝大多数就是因为接地技术的不完善而导致。1.2.2保证操作者的人员安全以及设备安全。接地技术的不恰当运用会给操作者带来人身安全问题,因此一定要保证接地技术的正确实施。
1.3接地技术的种类
在接地技术的长期发展中,技术方面不断的完善,并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并得到广泛的使用,而根据接地技术的不同发展目的,可以将其分为四种类型。1.3.1工地接地。工地接地的目的是在系统运作时,来保障设备电流的稳定,以此来保证整个电气设别的安全运行。1.3.2保护接地。在一般情况下,广播电视中的相关设备其外壳是不带电的,但是由于外界因素或是人为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了设备中的绝缘层受到破坏而产生电能[1]。而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会导致设备的损坏,严重的还会致使人员受到伤害。因此,为了防止这类情况的产生,要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接地技术来进行完善。但由于在具体情况中不同的接地技术的原理和适用范围都不一样,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对接地技术进行合理化的运用,减少因接地技术的使用不当而造成广播系统的故障。1.3.3防雷接地。接地技术的防雷设置是用来保护操作者免受到雷电的攻击,以此来保护操作者的个人安全。一般的措施是采用避雷针等设备将雷击所产生的电流引向地面,进行释放。在一定的程度上释放电流,确保设备、人员的安全。在一般的电视广播工程中采用的是全固态发射机,但由于这种设备的性能耐受能力很差[2],因此为了确保该设别的正常运行,就必须要在电视广播工程中采用防雷接地技术的运用。1.3.4屏蔽接地。这一类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消除或减少设备之间产生的干扰的,在多种设备同时进行作业的时候,需要一种屏蔽的设备将其干扰面分隔开来,使得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是持久的、优质的,以此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这也是接地技术中最复杂的一种技术。
2.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规范运用
在广播电视工程施工前,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必须要完成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接地的实际工作必须要考虑来自外界的电磁波对与电气设备的干扰,要找到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导线与电路电源之间存在的耦合问题,以此来保证广播电视系统与广播电视电路之间的安装质量,因此在广播电视安装调试中,运用接地技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相应设备的接地连接次序要正确
设备接地不仅仅是简单的由设备外壳与接地基准的连接,还要特别注意系统信号与其他接地的连接次序,在具体的操作中,还应该要特别注意接受信号的系统的接地电阻要大于安全地和功率地接地电阻。依靠现代技术的不断优化升级,设备的接地方式也与之前的方式不同[3]。某一些电子设备有自身独特的模拟地与数字地,这就要求其必须再有公共接地母线的条件出接地,保证设备的接连方式要按照正确的次序来连接。
2.2不同的时期采用可行的接地技术
在广播电视工程实施过程中,将一些电源系统或是设备转移到别的地方使用时,往往会因为对接地技术的忽视,而产生电子设备之间的干扰,导致电子设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因此,在引出电源线的时候,一定要运用适合的接地技术,减少干扰对设备的破坏。在普遍情况下,信号地的接地电阻力都比較大,因此在与信号地连接接地电阻的时候,可以依据不同的情况适当的调大设备的电阻和安全地接地电阻的数值。
结束语
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它的正确实施对于广播电视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接地技术过程的有效实施是所有操作者应该要考虑研究的问题。接地技术的好坏对这个广播电视工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操作者的人身安全问题也至关重要,因此,对于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的从业人员来说,要努力控制好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运用,要科学合理的使用接地技术,确保相应设备的正常运行,使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妍,苗阳.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分析[J].科技视界,2016,03:83+76.
[2]隋艳娟.广电工程技术发展的现状及有效措施[J].民营科技,2016,01:247.
[3]孙瑛瑞,刘伯韬.对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及应用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4,10:85.
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与应用探究-广播电视技术的论文 篇9
关键词:有线电视;传输工程;常用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有线电视的最大用户,,我国使用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总量达到25458万户。随着有线网络技术逐步发展,我国有线电视产业的市场环境已经日趋成熟。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使用有线电视的用户人数也将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整合的方式,带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1有线电视概述
我国的有线电视系统主要由前端系统、干线传输系统及用户分配系统三部分构成。
1.1前端系统
前端系统负责信号处理,它处于信号源和传输系统之间,主要功能是对各种传输信号进行技术性的处理和组合。前端系统的设备性能比较良好,因为它对整个系统的信号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它是处理系统信号的核心中枢。
1.2干线传输系统
干线传输系统负责信号的传输,需要指出的是支线也包括在干线系统中,它处于前端系统和用户分配系统之间,主要功能是将前端系统技术处理完成之后的信号通过各个干线进行传输。干线传输系统对载噪比和非线性失真指标的要求比较高。
1.3用户分配系统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特征与方式论文 篇10
当前,纵观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不难看出,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呈现出明显的特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审美品味不断提升,为满足大众不断丰富的文化需求,广播电视播出呈现出频道、频率不断增加,节目播出时间持续延长的特征。社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进一步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不仅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总量持续扩充,每天节目的播出时间也不断增长。当前,我国各地区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平均可达到17小时,一些广播电视则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无间断播放。在该趋势影响下,各地区广播电视呈现出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式,导致往常单独频道播出的模式早已不能符合当前广播电视持续发展的需求。在该状况下,广播电视节目综合播控系统实现了广泛应用,该播出系统包含了单频道及总控系统等单元,体现出单独频道无法匹敌的综合优势。综合播控系统不但要满足灵活调度的要求;同时,应具备大规模视频音频调配矩阵。另外,其配备了功能完备的外围设备,如转换制式系统与同步系统等。传输系统的不断更新发展会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覆盖范畴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全面更新,进一步推动传输系统实现了迅猛的扩充与快速的进步。当前,广播电视行业主要应用的传输方式包括数字压缩处理、卫星系统传输与光缆传输。该类工作模式的引入与应用显著扩充了节目传输信息的容量以及覆盖的范围,进而可令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面大大拓宽。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主要应用的发射系统包括中波、短波、电视广播与调频等,该类发射技术系统较为陈旧、更新缓慢,导致广播电视行业在该层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令其呈现出功率消耗较大、工作效率不高、维护管理难度较大、设备系统过于庞大等现象,发射系统则是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最终环节,为此广播电视行业做好发射体系的管理维护尤为重要。然而,基于我国在该技术系统领域包含较多不足,维护起来难度大大增加,同时面临了较大的风险影响。
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与应用探究-广播电视技术的论文 篇11
关键词:网络技术 广播电视工程 应用 研究
网络时代的兴起对于广播电视媒体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方面,新兴媒体抢占了广播电视媒体的部分市场,削弱了其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也突显了广播电视媒体存在的各种问题,让媒体人明白只有通过引进网络技术,提高广播电视的互动性与多样性,使其适应社会的潮流,才能使广播电视获得新的发展。
1 网络技术概述
现今网络技术主要包括智能技术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各种技术等,具有信息传输和集中处理等功能,其使用范围之广,作用之大,特别是在传媒行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将网络技术运用到电视工程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视媒体形式单一,互动性不够强,而网络技术可以利用其自身优点,弥补广播电视工程的缺点,增加电视媒体的多样性、趣味性,增强互动性,以此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并吸引观众收看,由此提高收视率,最终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
2 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网络技术的优势
2.1 自动化电视节目播出
在我国传统电视节目的安排中,普遍电视台都采用录播的形式,就是事先计划好每个节目的顺序,因为这样可以防止突发事件影响整个节目播出,但是这就导致了节目顺序的固定化与死板化,节目的调节不灵活,不能及时地依据观众需求,投观众所好,滞后于市场需求。引进网络技术之后,开发自动播放系统,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根据收视率灵活地调节节目顺序,可以根据节目类型,增加与观众的互动,增加趣味性,提高节目收视率。
2.2 快捷化广播电视工程
资源共享是网络技术的一大特点,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可以将多个电视广播台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各个部门的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且利用网络的快速传输和兼容性,可以缩小工作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遇到难题时,也可以利用数据库共享的优势,快捷找到问题所在,解决难题。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加强与合作电视台的联系,互相帮助,比如在不确定的新闻事件中,可以与姐妹台及时沟通,资源共享,从而对事件求实,达到共赢。
2.3 加强电视节目的时效性
“快”是广播电视节目追求的目标之一,因为抢得了时效性,那么也就具备了时新性,节目的关注度也会比较高。但是,传统媒体大多因为技术的限制而只能录播,或者延播,这就削弱了节目的独家性,我有人有,自然吸引力也就没那么强了。引用网络技术,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增强实效性,实现时间和现场的结合。记者在前线采集信息后,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直接快速地发送到后方,不需要记者赶回公司把材料交给编辑人员,这就节省了路途耗费的时间,而编辑人员对资源进行加工之后可以迅速播放。
3 网络技术对电视节目的促进
3.1 提高互动性
近些年,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各种社交平台随之崛起,如微博。很多节目在开播时都会新建一个该节目的微博,来引起受众的关注,同时给受众一个表达意见的平台。比如,《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每次在邀请嘉宾录制前,都会来个全民投票,让观众选择参与节目的爸爸和孩子,这就把主动权给了观众,观众有机会看到自己喜欢的偶像明星出现在这个节目中,拉近了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另一方面,也使推广营销手段多样化,如微博惯用的关注转发并评论的抽奖活动,这无疑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兴趣,而且极大地扩大了原微博的影响范围,因为微博是一个开放的社交平台,而且具有一传十、十传百的强大蔓延爆发力,这无疑增强节目的影响力,而且通过看观众的评论,可以得知观众的喜好,传播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第一时间澄清观众对节目的各种误会,实现与观众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还有一个是二维码辨识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二维码也越来越普及,由于传统的网址太过冗长,人们用起来不够便捷,而二维码技术改良了这些缺点,只需要扫一扫就可以进入相关页面。现在很多电视台都在利用二维码技术来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在播放节目的时候,很多电视画面右下角往往会打出一个小小的二维码,有的在旁边还标出关注即送好礼的信息,来吸引受众关注,因为关注用户增多也就代表人们对电视的关注度的提高,对电视台的收益来说很明显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观众通过扫描它可以获得一定的资讯信息,更加地了解这个电视台的文化、定位等,并且可以参与节目互动,可以将自己个人的想法见解发送给节目组,节目组可以进行回馈,或者借鉴采纳,这就加强了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创造者。
3.2 创新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要投观众所好才不会被观众抛弃。很多电视节目利用网络技术,紧跟时代潮流,上线了许多关于电视节目的创新延伸,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比如,通过扫描《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的二维码,就可以下载《爸爸去哪儿》的游戏应用。这就丰富了电视节目的产业链,开发了其相关产品的市场。而且游戲与节目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游戏是可以带动电视产业的发展的,比如仙剑系列,它是由一个游戏发展成电视剧的,但是电视剧又带动了游戏,因为仙剑游戏是一个故事性很强的游戏,玩家需要一步步过关才能知道下文,可是很多人在一些关卡上滞留,而电视剧满足了这些玩家的欲望。一方面,知道了故事发展,满足了好奇心;另一方面,通过电视剧,知道如何过关,提高了电视剧的收视率。这在整体上创新了电视产业的发展意识,利用与网络技术的结合,电视台对观众的品味和定位可以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同时针对观众而创新节目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3.3 用户收视习惯多样化
传统广播电视工程由于播放的定时性,局限了用户收视的习惯,简而言之,传统广播电视工程就是要观众准时准点守在电视机才能收看到节目,这无疑就导致一部分观众错过了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不利于收视率的提高。但是,引用网络技术,可以解决这些缺点。电视节目的二维码就是一个突破口,它里面可以包含各种各样的信息,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获取电视节目的资讯或视频等信息,随时随地地观看,这就丰富了观众的收视形式,使得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不再受到时间的限制。另外,电视节目可以推出自己独家的视频应用,把本台的节目放到自己的视频应用中,观众通过这个视频应用可以看到这个电视台的所有节目,比如湖南卫视就推出芒果TV。这些做法都满足了观众对节目的要求,从而使得用户的收视习惯更加多样。
4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电视媒体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了,在新兴媒体不断涌现的新时代,如何继续创造电视媒体的辉煌业绩是每一个电视台的难题。无疑,与网络技术融合,增强电视节目的互动性,使节目更加丰富多彩,并迎合用户收视习惯的多样化,是让电视媒体留住观众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可以实现电视节目的自动化播放、增强节目的时效性,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网络技术和电视工程的融合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这就需要媒体人的不懈努力,来创造全新的广播电视时代。
参考文献:
[1]李孟臻.浅谈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08).
[2]刘建军.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3(10).
[3]许国龙.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01).
[4]牛天一.浅谈广播电视中的网络技术的优化与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2(22).
[5]薛维.关于广播电视中的网络技术模式的深化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3).
广播发射设备的接地技术探究 篇12
1 高频接地
高频接地是指产生高频的设备的外壳接地或屏蔽接地。外壳接地是为防人身安全事故,屏蔽接地却是为了屏蔽掉高频信号,使其减轻对自身或外部设备的影响。高频接地应符合一般电气设备接地的要求,还应符合高频接地的特殊要求。制作高频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高频接地线不宜太长,其长度最好能限制在波长的1/4以内,或1/4波长的偶数倍,从而防止接地线上产生驻波,以预防人身安全及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②高频接地采用水平放置铜板接地体,铜板厚度3~4mm,面积2m2左右,埋入地下1~3m深处,根据当地土壤情况,填加适当的降阻剂,回填耕土。接地铜板需用大于200mm×0.5mm的铜带作为接地体引出线,铜板与铜带之间的连接采用铆接加铜焊的方式,铜带沿地面或地沟明敷的地方应刷透明漆或者沥青作防腐处理。
③铜带和铜板连接只需一点连接,防止多点连接,产生不平衡电流。
④接地线还宜采用多股铜线或多层铜皮,铜带采用直立方式埋设(见图1),以减小接地线自感和互感在其内产生的涡流等。
2 保护接地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这种漏电危及人身安全,将金属外壳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称保护接地。由此可以认为,保护接地是一项保护措施,保护的对象是人而非设备。因此,电器设备保护接地这项措施是必要的,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保护接地,一般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见图2)。当电气设备单相碰壳时,接地电流经过接地体流向大地。人站在地面上,身体某部位碰到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支架时,人体的接触部位与站立点形成的电位差称之为接触电压。此接触电压使人体有一定的电流流过,若有保护接地措施,则大部电流经接地体以接地电流的形式流入大地,经人身流入大地的电流就会很小,若能使之控制在30mA以内,那么人体安全就有了保障。
3 保护接零
当电气设备外壳与接地零线连接时称为接零(见图3)。其作用是发生设备绝缘击穿或其它碰壳事故时,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电源,使故障存在时间缩短,减少触电机率。
在中点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碰壳事故后,人触及外壳时,加在人体上的电压接近于相电压,危及人身安全。在接零后,壳上电压将会很快降到单相对地短路所形成的残压,电压大为降低,可提高人身安全的保护性能。
4 注意事项
在发射台,为确保广播发射设备正常稳定运行,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为防止高耸的铁塔遭雷击而倒灌电流、引发发射机内部元器件烧毁,铁塔需与放电球、地网相连,形成很好的保护接地;②为减少信号源的干扰,信号前端要单独制作接地;③发射台内有不同种类的发射机时(如中波发射机、调频发射机等),其接地系统应分开制作;④做好的高频接地,每年必须要做定期检查测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实测电阻值必须小于4Ω。
5 结语
总之,正确连接和制作广播发射设备的接地,既可维护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也可防止外界高频干扰信号的窜入。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与应用探究-广播电视技术的论文 篇13
3.1一致化的技术规范
有线电视和宽带都有自己的发展史,其技术规范和技术运用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差异性会在两种技术的融合中形成障碍,所以在技术参数和技术标准等方面要有统一的数据要求,规范的制定要考虑到两种技术的特点以及改造中存在的难点,采用折中的方案,以提升两种技术相互融合的速度。
3.2技术融合的引导性
两者的发展要借助外界的引导,需要发挥政府部门的相关职责,有效地推动两者的技术融合,实现我国三网融合的技术发展,政府应做到下面两点:开展技术融合的时候加以引导而不要干预过多,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就可以,因为两者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计划,干预过多会影响两者的融合速度;要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
3.3多项合作模式共赢
电视有线技术和宽带技术的发展开启了两者合作共赢的模式,两种技术的融合、合作模式的建立让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络都有发展,比如建立两者都能够运用的网络设施,降低单方面的用户成本,同时对两个网络中的固有用户以及新增用户提供相应的优惠措施,吸引更多的用户运用技术融合后的网络资源,在技术和业务方面形成有效互补,因为有线技术和宽带技术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两者的资源优势互补能够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形成资源合作共赢模式,在技术和业务合作的过程中,更要发展其他方面的合作,这样才能够让两者完美融合。
4结束语
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与应用探究-广播电视技术的论文 篇14
在交换机设备出现之前,曾经出现过一种用来隔离碰撞的设备叫网桥(bridge),网桥的工作原理和交换机相同,只是比交换机端口少,只有两个端口。另外一个不同点是网桥是软件实现的,交换速度比交换机慢。基于历史原因,今天仍然把交换机称为桥接设备,把交换机形成的环路称为桥接环路(bridge loop)。
交换机把原本处于同一个碰撞域和广播域的主机分割开来,使它们分别处于不同的碰撞域,提高了网络性能。这样做虽然解决了一个问题(提高了性能),但又引入了一个新问题,就是单点失败(single point failure),即当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原本能够通信的主机就不能通信了。为了避免单点失败,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冗余技术--使用两台交换机连接两个分离的网段,一旦一台交换机出现故障还有另外一台交换机可以替代工作。单点失败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由于两条路径的出现又会产生环路(如图1所示)。环路的产生将引起广播风暴(broadcast storm)和MAC地址表不稳定。这两个问题要比单点失败严重的多。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图 1环路的形成
广播风暴的形成
在图2所示的拓扑中,当网段1(segmeng1)中的主机hostX发出一个广播帧后(例如ARP广播),该网段中所有节点都接收到它,SwitchA和switchB也不例外,这里以switchA为例。由于是广播帧,SwitchA将它转发到所有其他端口,因此,这个广播帧会出现在网段2(segment2)中。
被交换机switchA转发到网段2的广播帧被交换机switchB处于网段2的端口收到。SwitchB并不知道该数据帧是由switchA转发过来的,因为数据帧上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曾经被交换机处理过,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以太网交换机也称为透明(transparent)网桥--对于数据的接收端来说是透明的,它看不到路径中经由的交换机,它认为数据是从发送端直接到达目的地的的,
SwitchB收到该广播帧后查阅地址表,没有找到任何匹配的地址条目,只好将该帧向其它所有端口转发,该广播帧又被转发到网段1上。SwitchA还会收到它并执行前面的过程。如此往复,广播帧在环路中无休止地传播,形成广播风暴。广播风暴将严重影响网络性能,甚至造成网络瘫痪。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图2 广播风暴的形成
MAC地址表不稳定
环路也会造成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不稳定。以图3为例解释为什么MAC地址表不稳定。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图3 MAC地址表不稳定 (做图时把SW1下面的黑条去掉,SW1、SW2后面的阴影去掉)
假如主机A向主机B发送数据。该数据帧被交换机SW1和交换机SW2在网段1(S1)上的端口收到,通过学习数据帧中的源地址,两台交换机都认为主机A在网段S1上,并把这样的信息写入地址表中。此时如果两台交换机的地址表中并没有主机B的地址条目,它们会把该数据帧向其他所有端口转发,这样该数据帧就会被转发到网段2(S2)上。交换机SW2通过其在S2网段上的端口收到交换机SW1转发到S2网段上的数据帧后,再次读取源地址,发现仍然是主机A的地址,那么它认为主机A在网段2上,便修改自己的地址表,以反映出最新的状态。同理,交换机SW1从S2网段上收到该数据帧后也修改自己的地址表,把主机A对应在S2网段上。这样,随着数据帧在环上不停地旋转,两台交换机会认为主机A不停地在两个网段上变换,造成MAC地址表不稳定。MAC地址表不稳定会影响主机之间的通信,因为某些数据转发不到正确的目的地。
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与应用探究-广播电视技术的论文 篇15
数字技术是信息时代的核心发展部分, 近年来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如今我国的广播电视工程中已经开始全面运用数字音频技术, 不仅可以对广播电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还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了广播电视工程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更好地在内部进行管理和工作, 提高了工作效率, 促进广播电视工程的未来发展。
二、数字音频技术的概念
数字音频技术是由广播电视技术在数字音频信号上的发展而来的, 通过对模拟信号的整理分析, 再进行数字化的处理, 是当今广播电视工程中常见的处理方式。能够在节目的前中后期的制作中对节目进行良好的处理, 保证节目的质量和社会民众的体验。另一方面, 数字音频技术还能够保留之前的模拟音频信号, 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听觉, 提高节目的音质, 提高广播电视工程的服务质量。
三、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优势
(1) 扩展音频轨道。在如今的广播电视工程中, 音轨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目前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录制音频、节目管理及数字音频播出音频。数字音频技术在音轨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音乐类或语言类节目的质量, 通过64轨数字硬盘进行录音, 除了能在录音的过程中对音轨进行补录等工作, 还能够对音频轨道进行扩展, 满足民众对音频的需求, 提高广播电视工程的服务质量。
(2) 音频剪辑精准。在音频剪辑中运用数字音频技术, 能够对其进行精确的高数字音频剪辑, 将音频中的声音通过波形图的方式呈现在屏幕上, 从而可以实现对声音的精密剪辑, 提高剪辑的质量。除此之外, 这种方式还能保证在节目中能够更准确、更好地展现音频的效果, 保证电视节目的音频质量, 为社会民众带来更好的广播电视体验。
(3) 存储信息。和其他的音频技术相比, 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在于数字技术上, 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 可以将之前其他音频技术无法处理的问题进行改善。数字音频技术和计算机的原理相似, 都可以对资源进行存储和共享, 不过数字音频技术的对象是音频资源。除了可以让使用者快速找到所需要的音频资料, 还能对海量的音频资源进行分析整理, 提高广播电视工程的管理效率。所以, 在广播电视的管理工作内容中, 数字音频技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
(4) 广播系统。在广播系统方面, 数字音频技术主要在压缩编码数字、无线传输以及运用组网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例如, 由于我们的耳朵在强度较大的音频信号的影响过程中, 对于低音频的信号反应较为迟钝, 通过压缩编码数字, 能对音频码率进行调节, 更符合人耳的特点。所以将数字音频技术运用在广播系统中, 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 保证广播电视工程的良好运行, 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四、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未来应用趋势
(1) 数字调音台。在如今的广播电视工程中, 数字调音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核心部分。所以在数字调音台上, 不仅要保证原有设备功能的良好发挥, 还要能有效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 保证节目中不会出现串音、噪音等问题, 为社会民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其次, 要将数字技术加入到调音台的工作中, 创新调音台的模式, 增加调音台的功能, 保证其能满足时代变换下的需求。能适应多个环境, 具备个性化的特点, 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
(2) 音频嵌入技术。音频嵌入技术由于其鲜明的特点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 建立了数字音频工作站, 除了能够有效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之外, 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提高了工作效率。嵌入音频指的是在视频的传输过程中, 音频信号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信号传输。所以, 嵌入音频指的是将信息嵌入到指定的范围中, 在视频传输的过程中, 通过嵌入音频能够将声音嵌入在视频资源中, 实现视频和音频的同步, 能够提高节目的质量。目前, 音频嵌入技术主要用于节目的后期制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广播电视工程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 未来的广播电视工程想要进行可持续发展, 必然要将音频嵌入技术进行全面普及应用。并且在广播电视工程的管理中, 要将音频嵌入技术作为最基础的管理系统, 通过对自身实际情况的预估, 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策略。通过音频嵌入, 不仅可以对节目进行监督, 还能保证视频和音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推动行业发展。
(3) 数字音频技术的未来发展。在我国目前的广播电视工程中, 数字音频技术在声音录制和后期制作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效提高了节目的质量, 并大大节省了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 科学、合理地发挥了数字音频技术的特点。但是从整体看来, 广播电视工程中还存在一些缺点, 需要数字音频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进行分析处理。所以想要提高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 必然要加强对数字音频技术的研究, 提高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 旨在为社会民众提供更好的视听效果。[2]
五、结语
随着科技时代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广播电视工程面临着严峻的局面。对于广播电视工程来说, 数字音频的应用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效改善了广播电视工程传统模式所遗留的问题, 成为广播电视工程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数字音频技术的运用, 提高了节目的音质效果, 为广大社会民众带来了更动听、更立体、更丰富的音响享受。随着数字音频技术、多声道技术、压缩编码技术等等音效处理技术的进步, 必然会对广播电视工程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推动行业发展, 为人们带来更完美的音质体验, 丰富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狄柏涛, 陶瑞.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与应用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18) :81.
【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与应用探究-广播电视技术的论文】推荐阅读:
广播电视制作技术10-13
传输技术广播电视07-06
广播与电视工程07-04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10-20
数字音频技术广播电视05-26
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专业05-15
新时代广播电视技术05-23
数字电视广播技术06-11
广播电视台技术区10-08
数字电视广播技术问题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