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的维护与推广

2024-06-20

广播电视的维护与推广(共12篇)

广播电视的维护与推广 篇1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正处于新的转型期。我国广播电视现阶段的转型,是从原平台升级到新平台,提供给用户高清数字信号,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这一转型对技术人员的广播电视维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广播电视的推广也成为目前的重要任务。

1 广播电视维护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生活各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现代信息经济社会,电视作为我国第一传媒载体,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电视广播的传输特点是点对面覆盖,一旦节目播出就不可收回,也是不可逆转的,在电视播放时,出现停播、错播、漏播等不良现象,会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相对而言,谁也无法保证广播电视设备不会出现故障,即便是最新设备也无法避免。广播电视涉及的环节非常繁多且复杂,摄、录、采、编、播、发射、传输、接收等环节缺一不可,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因此,广播电视的日常维护工作十分必要。

2 注重广播电视的维护与推广

我国广播电视播控技术至今已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最简单的模拟信号手动播出方式,第二个阶段是盘带结合的模拟信号自动播出系统,第三个阶段是盘带结合的数字信号播出系统,硬盘系统采用受控视频服务器,第四个阶段是以视频服务器为主的全数字多频道自动播出系统。技术的提升对维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有效的安全运行机制是维护工作的核心。

2.1 定期或不定期对固件设备进行检修

广播电视发射设备长期处于运行状态,高频大功率的运行加上外部环境灰尘的影响,对设备长期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都有影响,因此,需要技术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固件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对设备进行去尘处理,防止灰尘过多造成堵塞,风冷原件以及电源部件经常处于高温状态,应经常采用测量仪器进行检测,以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另外,对易消耗、易损坏的配件应经常检查,提前备件以便及时更换。

2.2 建立广播电视监看、监听系统

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过程是声音、图像、信号等相互结合的,单一的对成像或者声音进行监控是不全面的。另外,在信号源的发射也需要实时监控。因此,应健全监看和监听机制,并对信号源进行有效监控,防止出现有图像没有声音或者有声音没有图像的现象。近年来,声音与图像不同步的现象经常发生,这就是广播电视系统出现的问题,故应在图像、声音、信号强度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出现问题立即处理。

2.3 做好维护维修档案记录

广播电视系统的设备非常复杂,因此,在针对各种系统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修时应及时做好记录,以利于在日后的维护维修中作为依据。在记录时,应将设备名称、用途、使用时间、使用环境以及损坏或磨损程度进行登记。另外,还应对运行情况进行相关记录,同时,在定期或不定期的检修时,应对记录中的设备进行复查,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作。

2.4 防止黑客入侵

广播电视播控技术越来越趋向自动化,而自动化的特点是节省复杂的工序、减少维护费用等,同时,也可以提高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采用“无人值守”的自动化维护系统,这种系统能够自动进行设备运行监控,但一般这种技术都基于互联网的基础发展的,一旦有黑客通过漏洞入侵,将对广播电视整个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在引入先进维护技术的同时,应提高其安全性,为防止黑客入侵做好万全准备。

2.5 提升技术人员素质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始终会不断替换和更新老旧技术,这要求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也要随之提升。因此,在更新广播电视系统设备时,应对技术人员进行实时培训,以便技术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设备的运用技术和维修技术。

2.6 广播电视的推广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更新,广播电视系统也进行了升级,而在推广时,由于人们接受能力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反应。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越来越多,广播电视系统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在每年几百元的费用面前,很多人都选择了放弃,主要原因是互联网能够实现电视直播。此外,虽然国家广电总局禁止使用网络机顶盒,但这只是杯水车薪的做法,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在广播电视的推广仍是当前广播电视发展过程的一大难题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视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在广播电视传媒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数字网络化电视技术应运而生,其不但大大提高了画面清晰度,还引入了现代3D成像技术,这对广播电视的维护和推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技术人员对新科技的掌握能力、广播电视数字网络信号平台的安全运行以及广播电视系统的维护和推广都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认可度。因此,对广播电视的维护与推广十分必要。

关键词:广播电视,维护,推广

广播电视的维护与推广 篇2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学校体育的倾斜,许多学校在体现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采取很多措施改进学生的体育健身内容,时下“戏曲广播体操”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让这颗璀璨的明珠呈现它的魅力?如何体现它在学校体育的存在形式?值得探讨研究。通过学生戏曲艺术教育的活动与体会,研究发现其影响力明显,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和责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追求,满足了他们的健身需求,显然戏曲广播体操推广的可行与有效开展是发展必然趋势[1-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戏曲广播体操”的实践为研究对象,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春节运动会开幕式2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展开调查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查阅了与戏曲艺术教育及学校体育相关的20多篇文章,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访谈交流法

本研究与参加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春节运动会开幕式“戏曲广播体操”体育表演活动的学生40人进行访谈交流。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访谈交流进行汇总,将记录结果进行各项数理统计,并运用SPSS21.0的数据分类整理,为本文研究提供依据。

1.2.4 归纳总结法

针对本研究调查问卷法和实验法得出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准确得出研究对象的相关结论和建议。

2 研究分析

2.1 戏曲元素引入学校体育的现实意义

将戏曲元素引入到学校体育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戏曲广播体操”的编制跟以往的广播体操名称上相同,可不同之处主要是其九节每个动作体现出了中国戏曲元素,其结尾部分以“自由运动”为主发挥各自动作。由于“单拉山膀、涮腰、腕花小云手、飞天十三响”等专业性戏曲难度动作的介入,让观众眼前一亮[3].

众所周知,我国的广播体操(第1~11套)给人们脑海的概念是规范化、标准化的。在对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春节运动会开幕式“戏曲广播体操”体育表演活动的40名学生访谈交流中,有76%的同学认为这套广播体操与戏曲确有不同,给广播体操予以了新的内含。主要表现在没有硬性的标准,自由发挥各自流派所长,体现东方美的艺术。过去的广播体操(第1~11套)很难适应学生的口味,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根据校情和学情,改变传统的方法,开发一项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新兴体育项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传播戏曲文化,其编制的动作做到了易做、易推广的特性,体现中国戏曲的示范性、广泛流传性、易于接受性原则。它为传承民族文化、传播体育精神打下了基础[4].

2.2 “戏曲广播体操”的健身优势

体育精神与戏曲元素融合发展符合潮流,青少年易接受。在对调查参加访谈交流的40名学生中,有70%的学生认同非同于以往的广播体操,这套“戏曲广播体操”刚劲优雅的风格以及生、旦的特色动作对我们了解中华戏曲文化,在运动中体验民族的美感尤为重要[5].目前,各高等院校将“实用”和“体能”相结合的体育教学理念,作为提高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已无法适应现代高等院校的特点,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日益更新进步,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套“戏曲广播体操”对大学生柔韧素质和耐力素质的影响效果明显。在与学生访谈交流中,许多学生说练习后,他们在对健康体质体会上有了显着提升,表明这项运动对大学生的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作用。我们现在这套“戏曲广播体操”优势还表现在学习过程不仅是学校老师手把手的教,还能通过网络视频体会动作的特点,更能达到体育健身与艺术教育的目的,学生们做起来方便,便于流传开来[5].

2.3 “戏曲广播体操”媒体影响力

春晚首次推出了“戏曲广播体操”,立刻受到人们的关注,顺间腾讯视频播放量达到521万次,很快传播开来,在对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等高校体育老师及体育行管人员的访谈交流中,许多人认为当前随着社会的转型,学校体育如何创新?这套“戏曲广播体操”符合国家政策与全民健身要求。国办发〔-5〕27《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及颁布的10月25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戏曲广播体操”融入学校体育工作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强健的.体魄体现了一个国家年轻的生命力,这种政府能让广大人民在快乐中健身,又何乐而不为呢?为此,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大力推行“戏曲广播体操”,并在20春节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进行尝试,这对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运动并感受对中国戏曲元素理解与其中的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6].

2.4 广播体操与戏曲元素融合的可行性

在“戏曲广播体操”的特性影响下,近期许多学校进行了尝试,我们在对参加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春节运动会开幕式“戏曲广播体操”体育表演活动的40名学生访谈交流中,有65%认为这套广播体操不同于以往的广播体操,其趣味性、自由性表现更让人易于接受。体会到了美感和文化内涵的成分,通过“戏曲广播体操”形体规训手段,让人在体育健身的过程中,展示学生内在表现力,使躯体积淀人体美的成分。在“单拉山膀、飞天十三响”动作的改变及“腕花小云手”清新可爱的表现力,对人“语境”的体验符合了戏曲元素实际意义[3].它对促其真正实现健康教育之目的,为广大学生提供多样化运动锻炼的环境和学习方式,促进社会风气好转意义深远[7].

3 结语

当下,随着社会的转型,各行各业已进入转型关健时刻。学校如何探究各种增强中学生体质、发展心理素质、提升体育教学,改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是制约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值得研究的问题。“戏曲广播体操”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达到锻炼的目的,是目前学校值得推广的一项体育运动,它有别于健美操、体育舞蹈和众多武术类等运动项目。在高等学校中开展这项体育运动是切实可行的。高校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场地器材配备充足,由于学生的练习热情高,对学生体质成绩有显着提升,应该说在高等学校中开展校园健身操运动完全可行。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坚持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学生的良好习惯,“戏曲广播体操”的社会认同与文化传播,反映了学生享受体育健身服务的权利和水平。是实现全民健康目标的根本保障[7].

参考文献

[1]张盈.浅谈戏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J].音乐天地,(1):153-155.

[2]金红.如何走近戏曲经典--从昆曲调查谈高校戏曲艺术教育[J].戏剧文学,(7):92-93.

[3]腾讯网(教育).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走红[EB/OL].(2017-02-03).http://edu.qq.com/a/ 20170131/00 2841.htm.

[4]李彩红.让戏曲艺术之花竞开大学校园[J].黄河之声,(2):101-102.

[5]王琪,王晓坤,黄帅杰.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戏曲艺术与校园文化建设--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J].时代文学,2009(5):56-57.

[6]张冬梅.高校校园戏曲文化建设可行性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5):56-57.

DVB数据广播平台的应用与推广 篇3

关键词:DVB数据 数字技术 应用 现状

数据广播主要是是进行点对面形式的文本传输方式,通过数据广播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图像、文本、音频、视频等的传播质量,提高数字技术及数字信息的应用效果。在进行DVB数据应用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主要依照DVB数据媒介,对海量的信息向用户进行推送,实现对各种信息的丰富和发展,确保从根本上满足用户的需求。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数据广播已经形成了标准的DVB-C型行业标准,建设内容已经逐渐趋于完善。

一、数字电视平台中数据广播原理

在当前的DVB标准数据广播建立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主要依照以下四种类型原理对广播主体进行设置,实现数字电视平台的综合建设和应用。

1、数据管道:数据管道主要是将MPEGTS包基础形式作为负载携带操作。在进行MPEGTS包控制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数据分割、数据组装、数据解释内容结构进行合理控制,根据用户定义数据对上述内容结构进行控制、调整。

2、数据流:数据流中的数据主要是由于MPEG系统中的原始数据PEC负载携带,通过PES实现对网面上的数据传输和交流,将网中数据传输到总体端数据上。

3、多协议封装:多协议封装主要是将通讯协议数据包作为基础数字指令的控制标准及控制基础。控制的过程中主要以DSM-CC分段,主要将多协议封装操作分为兼容性MPEG-2内容,通过私有分段完成多协议数据包的传输。

4、數据滚动和对象滚动:数据滚动主要是将DCM-CC数据滚动作为基础的操作形式,对滚动的对象及滚动内容进行控制。DCM-CC能够通过周期性数字传输完成对数据组织块的处理,将数据转换为大小相同的块传输。

二、DVB数据广播平台的应用

(一)交互式数字电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交互式数字电视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关键部分。当前交互式数字电视实现了对DVB系列标准及交互间传信通道标准的整体控制,实现了对物理层的数字广播业务优化。交互式数字电视将计算机装置、电视接收机、各种家庭终端以相同的方式完成了对交互应用的主体的转换及运营。交互式数字电视将兼容的接收机的市场进行进一步扩大,将终端用户、内容供应商、网络运营投资者的需求作为发展基础,将MPEG-2压缩技术与自身数字化技术结合在一起,习惯成了完整的数字化音频及视频内容。

交互式数字电视通过各种数字通信传输技术,对变频通道内的电视节目进行传输,提高了MPEG-2电视节目的传输个数,从根本上实现了对MPEG-2信号的传输质量。当前的交互式数字电视还实现了电子节目选单控制,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节目信息,提高用户对各项数据的应用效果。通过DVB数据广播平台式交互式数字电视控制,可以有效增强节目信号质量,降低可能出现的干扰现象。

除此之外,交互式数字电视还能够对节目进行加密,提高对不良节目的控制力度,减少色情、暴力节目等对未成年造成的影响。该电视部分节目需要使用IRD接收付费节目,增强了频道节目及系统运营的综合管理效果。

(二)无线多媒体业务

DVB数据广播平台在移动通讯系统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提高了无线多媒体业务的发展,实现了对数字电视系统及移动通信系统的有机结合,建立了新型移动通信网络。在进行DVB数据广播平台建设的过程中,DVB-T及GSM分组交换技术、GPRS技术拓展了移动通信媒体业务通道,实现了IP高速网络的构件。在移动通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DVB数据广播平台主要以DVB-T系统交互电子多媒体报纸业务作为传播途径,使用MP3音乐传输服务实现业务拓展。移动数据业务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通讯系统的研制。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建设的过程中,GPRS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

GPRS技术基于GSM移动网络数据传输标准,对传输中的信息包分组交换及信息包控制作为业务基础内容,实现了关联业务网关GGSN与GSM系统的高效连接。与此同时,DVB系统又将GSM网络与数据广播平台结合在一起,完成了数据式移动通信系统的构建。

三、DVB数据广播平台推广应用

股票行情系统是当前DVB数据广播平台中的常见应用途径。在当前的股票行情系统的建设过程中DVB数据广播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已经实现了对数据滚动的处理。深圳创佳公司在建设的过程中对自身的Hi-Rich股票信息开发系统进行重新构建,依照DVB数据广播平台内容对其主体进行全面控制,实现了股票信息的全面提升。在深圳创佳公司股票发展的过程中,创佳公司实现了证券信息标准DBF库文件的卫星接收,完成了对TS文件封装和分盘处理。深圳创佳公司依照DVB数据广播平台建设内容,对码流播发卡ASI信号进行调试和控制,实现了ASI信号数据的高质传输及应用。上述信号信息在复用器复用后,通过控制信息对相关的文件信息进行控制,从根本上完成了DVB数据广播平台操作的主体过程。除此之外,在进行DVB数据广播平台应用的过程中,深圳创佳公司还对QAM调试器调制内容进行构建和优化,针对股民的股票的分析习惯,完成了DVB数据广播平台界面重新设置。

四、总结

DVB数据广播平台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为人类发展创造巨大的价值。随着DVB数据广播平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深入,DVB数字化、全球化逐渐加强,已经成为我国系统发展建设的主要内容,对我国科技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晓华,邬恩琪.基于数据广播技术的海宁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J].中国有线电视,2013,4(2):19-20

[2]方萌.中国气象卫星数据共享服务现状和发展[J].气象科技进展,2011,5(3):59-60

广播电视的维护与推广 篇4

电视成为旅游传播的平台, 较之其他传播形式, 有自身的媒介特征。现今, 中国旅游业的信息传播处理方式对平面媒体和旅行社等传统方式依赖程度仍然很高。例如, 阅读各类导游指南, 或者游客直接向旅行社问询。纸质媒介便于保存, 携带方便, 文字图片可以让一读者对景区有更直观地了解, 但它只具备平面阅读的功能。而各类旅游网站, 可根据个人爱好在网站上点击设计出游方式, 突出自主性, 但多维感官仍受限制……因此, 电视旅游节目创作需要针对电视的媒介特性, 充分体现电视的传播优势。

旅游节目的本质是“行走的节目”, 电视是一种记录行走的好载体, 它可以在行走中记录, 在行走中传播。电视旅游节目是观众的眼睛, 因此, 电视旅游节目既要符合审美又要符合娱乐。

以《远方的家》为例, 这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 (CCTV-4) 于2010年12月开始, 精心在黄金时段推出的全新的一档旅游栏目, 到现在已经有《江河万里行》《百山百川行》《边疆行》《沿海行》《北纬30°中国行》五个系列节目播出。区别于旅游卫视的《游山玩水》、北京电视台BTV-9《四海漫游》、甚至还有台湾的著名旅游节目《世界正美丽》, 《远方的家》融合新闻纪实与人文视角, 使旅游节目有了自己的品牌特色。

有一句老话说“创业难, 守业更难”。电视节目的品牌形象也同样如此, 建立不易, 维护与推广更为不易。电视品牌的维护意味着在相对稳定的艺术风格和制作标准的前提下, 使节目保持一个良好的稳定性、唯一性、连贯性。在今天的全媒体时代, 想使自己的品牌立于不败之地, 就应该在做好品牌的同时, 主动与各种新媒体汇聚融合, 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在多渠道拓展自己的栏目品牌之后, 需要组织或开展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营销活动, 继续吸引大众的眼球, 拉近受众与节目的距离, 提高其对节目的忠诚度。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 受众理论中的社会分化论以社会学为基础, 将受众划分为不同社会群体类别, 并通过这些可变因素与人们信息接收行为之间的联系, 指导传播机构分析和预测不同受众群体的有选择性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 进而设计和制作讯息。区别于提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 旅游节目受众中的社会分化并不明显。首先, 其发展就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 带动了旅游市场发展, 使得旅游节目也随之发展。其次, 旅游电视节目受众有普遍性, 包括电视观众, 也包括旅游地群众。可以说, 中国旅游电视核心竞争力就是:互动。维护与推广其特色化品牌形象, 需要深入这种互动。

第一, 客源目的地的互动。景点是固定的, 人员是流动的, 通过电视节目, 吸引更多的人对节目中的旅游资源感兴趣, 让更多的人从观众变成游客, 是一种互动。

第二, 电视与行业的互动, 把节目融入产业中来。电视是一种宣传, 旅游节目不该走单纯的广告赞助生存, 应该与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形成“全国互动体验者”的品牌形象, 为中国旅游电视的产业化发展开辟一条新路。

第三, 多种媒体传播方式与受众的实时互动。节目组与观众之间需要形成良性反馈、交流模式, 而不是灌输模式, 才能真正实现“观众”到“游客”的转变, 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以《远方的家》为例, 以“自然风光+人文体验”为特点的“互动旅游体验”品牌模式, 能紧扣受众收视心理, 但央视给予《远方的家》这档旅游节目的定位中, 有鲜明的一点:“让海外观众关注——中华文化的魅力”。自开播以来, 《远方的家》已受到越来越多海外华侨、华人的喜爱。想要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品牌效应, 此档节目就需要审时度势, 做出相应的有利调整:

第一, 字幕应有中英文解说。CCTV-4中文国际频道本身就有为海内外观众服务的频道定位, 其很多栏目都有中英文字幕, 像同类旅游节目《走遍中国》。《远方的家》在推出《边疆行》《沿海行》《北纬30度中国行》后, 节目已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广泛认可, 增设英文字母, 有助于受众群体的稳固和扩大, 利于其品牌化形象的维护。

第二, 平衡美景与人情。《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曾经说过:“比美食美景更有嚼头的是人情”。但作为电视旅游类节目, 又着力打造“互动旅游体验”这一节目品牌形象, 《远方的家》需要考虑节目对旅游地美景播出时长的设置。向观众揭开更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山河的面纱, 让人情和美景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完美的契合, 平衡感官上的动人和情怀上的动人。

第三, 节目播出时间上的考虑。旅游类电视节目以满足娱乐消遣的受众需求为主, 对比其他旅游类节目的播出时间, CCTV-4《走遍中国》20:00;海南旅游卫视《有多远, 走多远》20:30;《行者》21:35……旅游类电视节目为提高品牌栏目的知名度, 满足更广大观众的收看需求, 需要重视播出时间的调整。

收视、口碑加上现实互动的有效成果才是衡量一档电视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也是审视其品牌化形象是否深入人心的标准。基于旅游又超越旅游的视角, 以新闻纪实的手法, 用边行边走观察的方式, 融合自然风光与人文体验, 让《远方的家》这种“互动体验式旅行”的品牌形象好评如潮。当然, 维护和继续推广这个品牌形象, 它面对的问题还很多。整个电视旅游节目的整改、创新与品牌化建设, 也依然任重道远。

摘要:我国国民经济的飞跃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与此相应, 各电视台的旅游类电视节目也层出不穷。但内容相似、多而不精的问题渐渐成为制约此类节目发展的瓶颈。文章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为例, 分析了旅游类电视节目的品牌化建设与推广。

关键词:电视旅游节目,品牌维护,品牌推广

参考文献

[1]罗青苗, 唐艳, 高联辉.旅游电视媒体的CIS战略应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广播电视的维护与推广 篇5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发射天线

广播电视的发展繁荣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满足了社会公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广播电视领域运用的技术有很多,而发射天线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因此,针对广播电视天线的常见问题及其维护工作开展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简述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借助特定装置接收、覆盖广播电视信号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装置主要包括:发射天线、中部平台、电视塔、调配箱、信号主馈线,底部地网等。信号的发射流程主要为:通过发射天线将高频电流形式传输的信号传输至电视塔中部平台;在平台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信号被传输至铁塔底部地网;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完信号的覆盖,使得相应区域的人们可以观看各种电视节目。发射天线的维护水平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播出效果。

2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维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工作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技术维护管理方面,尽管当前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但仍然缺乏制度层面上的有力保证。同时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升,部分技术维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差,缺乏学习进取,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目前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维护工作中重视发射设备维护,忽视了附属设备的维护。

3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维护工作中常见故障

发射天线技术是广播电视数据信号传输的基础技术。发射天线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的播出效果。基于此,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发射天线的维护。当前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经常发生的故障主要有驻波比波动、回波损耗过大。有必要针对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以提高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维护工作效率。

3.1驻波比浮动故障

驻波比是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关键参数之一,关系到发射设备的匹配度,驻波比越大设备匹配度越低,反射功率更大,发射信号容易会受到干扰,甚至损坏设备,从而影响到广播电视发射信号质量。因此,技术维护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因驻波比,避免出现驻波比浮动故障。

3.2回波损耗过大故障

广播电视的维护与推广 篇6

关键词: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原理;维护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是发射系统重要的设备,发射系统运行水平主要取决于发射天线的性能,充分了解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根据天线技术的类型掌握其传播原理,为后期的有效保护提供参考。作为应用较广的一种传播技术,中波广播已经成为无线广播传播技术的核心部分,对促进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原理、天线类型、维护方案等是本文要分析的主要部分。

1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原理分析

1.1 技术原理分析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的核心是垂直极化波的转化和覆盖。电磁波在电场中会发生极化现象,即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旋转和发射。对于无线电波来说,其极化时会产生一种垂直方向的波,这就是垂直极化波,也是中波广播技术的核心所在。在垂直极化波的运转下,所产生的电流也与地面呈垂直关系,中波广播传播的电流就会沿着覆盖在地面的垂直极化波进行汇合工作,并沿此轨迹继续进行高效传播。中波广播发射的辐射量与天线高度具有一定联系,因此,专业广播部门将设置的固定值定为0.5°,超过这个值,就会使辐射天波能量增加,降低天波的正常性能。根据多年的经验,我国中波广播台高度控制多采用70-80m,频率在1000Hz,能得到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

1.2 顶负荷型单塔发射天线 顶负荷型单塔是灯塔高度低于规定值,应用频率在200-900kHz之间的天线,该类天线传播电流较小,为解决力度不足的问题,一般都会根据实际需要将2-3根顶负荷型天线捆绑联用,这就能确保灯塔顶端电流传播频率保持在200kHz以上。另外,在使用顶负荷型单塔发射天线时,要确保斜拉线和灯塔的顶负荷型电线之间夹角在135°-150°范围内。

1.3 单塔型发射天线 单塔型天线是利用中波传播的垂直极化波的特征而制成的,该类天线产生的电波与地面垂直。单塔型天线可看作一种垂直振子,天线在灯塔底部电流分布区域工作,此时灯塔可看作振子,而与灯塔相连的绝缘性绳拉和底座就成为其实施传播的组成部分。单塔型天线辐射方向和范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与地面平行时传播的辐射力度最大。单塔型天线的中波广播发射天线通常用于灯塔高度在70-80m的斜拉塔上。

1.4 并馈式发射天线 并馈式发射天线由铁塔及配套导线组成,并于绝缘底座为一体的一种传播方式。该类天线与单塔型天线相比,同属于垂直振子,但不同的是并馈式天线会在底部设置一个支撑物。并馈式天线防雷效果较好,但不适用于筒形的灯塔。

1.5 新型式天线 传统桅杆天线应用范围较广,但存在工程周期长、成本高、耗费人力资源多等缺陷。随着新型中波天线的不断研发和应用,传统天线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新型式天线利用最新的顶负荷锥面性的特性,利用降低天线高度的方式促进电流的通过,然后将电流分流处理,使每块区域的导体都能在其承受范围内分散电流,提高发射天线的利用价值,也为天线空间设置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条件。

2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维护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有效的维护,这主要通过周期性检查和大修两种模式实现。

2.1 周期性检查 周期性检查是按照既定计划,对天线进行必要的维修和养护。按照时间间隔长短,周期性检查主要分为年检、季检、周检以及日检。

首先,年检时对发射天线系统进行全面检测,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判断发射天线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检验时,可利用经纬仪检测铁塔的垂直度,对不满足技术要求的进行记录和调整;检查系统内各部件的绝缘性能,铁塔结构是否存在腐蚀情况,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是否紧固等。检测结果及处理结果应登记在案,为后期的维修检测提供判断依据。其次,季检是指根据气候特点进行系统检测的一种方式。发射天线系统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季气温低,天线垂直度小,此时应放松天线的拉力;气温较高时应适当调紧,只有严格按照季节变化情况进行调整,才能确保天线发射系统工作的正常。再次,周检是指定期维护检测的方式之一,检查过程和检测内容较为全面,主要包括机型的维护管理、哑铃绝缘子磨损状况、馈线两端接口情况以及地锚杆与馈杆拉线之间是否正常等。最后,日检与周检的内容大致相同,是电台专业人员对天线系统进行每天的检查和维护,对天线馈线系统的巡视等,认真登记检测结果和维护措施,为后期维修工作的优化和改进提供详实的资料。

2.2 发射天线的大修 中波天线大修一般为3年一次,在大修之前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首先,检查拉线。拉线对天线系统的运行质量影响较大,若拉线存在腐蚀或破损情况,会影响天线系统运行质量。其次,检查馈线。馈线检测内容主要是对导线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打火、断裂或者爆皮的情形,发现问题应对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另外馈线的垂直度过大时,容易在风力作用下左右摆动,降低发射机稳定性,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最后,地锚检测。地锚检测一般间隔时间为5-10年,检查时应顺着锚杆下挖,检查地锚杆与地锚拉环之间的连接情况、地锚配件的腐蚀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登记工作。

3 结语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是发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降低其传播质量。因此,应充分了解各类发射天线的原理及特点,制定完善的维护制度,做好定检和大修工作,确保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为我国广播行业的高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徐前峰.分析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与维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5(16):244.

[2]李兴建,吴秀生.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与维护措施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10):226+229.

[3]陈向东,韩向兵.浅析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与维护[J].河南科技,2014(02):13-14.

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与管理 篇7

1 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与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迅猛发展, 技术维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确保了人们的信息传播需求。然而, 因技术发展频率较快, 人们信息要求越来越高, 在技术维护、管理方面, 仍存在一定缺陷。

首先, 技术维护、管理的科学性需进一步完善。目前, 对于广播电视技术而言, 维护群体层次、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广播电视职工缺乏危机意识, 工作缺少主动性, 纪律意识不高。针对技术维护、管理, 怎么样发展科学、落实科学管理机制, 是广播电视技术管理的重要问题。技术维护属于长期性、规范性工作, 需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机制, 有效提升维护、管理人员的技能、责任感。开展技术维护工作, 是为保证广播电视信息传输质量、安全, 而确保技术维护、管理, 必须依靠科学管理机制, 提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不断提升维护人员责任心与凝聚力。开展技术维护工作, 必须提升危机感、责任意识, 使人主动性得以有效调动, 逐渐提升自身技能。对于管理者而言, 为维护人员创造技术提升平台, 为自身技术培养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其次, 技术维护、管理的协调性问题。目前, 对于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管理, 若遇到突发事件与自然灾害, 缺乏应急预案。按照技术维护要求, 通常重视发射设备, 对于附属设备、附属环境重视度不高, 若附属设备发生技术事故, 就属于大事故。而发射设备运行环境十分重要, 例如广播电视机房的防水与防雨, 因这些环境因素, 经常发生技术事故, 若出现环境事故, 必然中断广播电视信号播出。

第三, 技术维护的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在广播电视系统中, 发射站台较为独立, 台站与台站之间技术交流较少, 管理极为独立, 资源互补程度不高, 人员流动性较差。对于先进系统、先进台站而言, 整体实力较强, 而后进系统、后进台站则实力较差。如果不重视台站发展, 必然影响到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所以, 必须加强维护资源整合, 通过群体竞争模式, 提高技术合作, 确保资源共享。

2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的创新

目前, 我们身处信息化时代, 新思维与新技术日益更新, 信息产业迅猛发展, 各产业融合、竞争逐渐加剧。对于通信产业、广播电视技术而言, 必须抓紧资源市场与技术市场, 加强技术维护创新, 构建创新管理模式。所以,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 必须实现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的创新。笔者认为, 加强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创新, 是广播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 优化广播技术管理。发射台站作为广播电视的播出中心, 必须立足自然、地理等因素, 解决设备布局问题。为促进科学发展, 需提升技术维护、管理的整合力度, 实现技术管理思路创新, 进而突破管理内涵。

其次, 与信息化发展相适应。近些年来, 信息技术发展极为迅速, 广播电视事业要想发展, 必须实现技术数字化与网络化。所以, 广电人需树立信息化意识, 对于某些技术维护人员, 仍处于传统技术思维定式。随着技术迅速发展, 传统系统更新、升级频率加快, 广播电视系统的改造、开发力度加大, 传统维护观念必须更新, 逐渐提升人员一时。在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过程中, 必须实现天馈线、附属设备、发射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确保技术维护的智能化改造, 树立信息化思维方式, 拓展技术维护范围。同时, 对于技术检修, 必须制定详细检修周期、检修计划, 按照安全为主与预防结合的原则, 保证技术维护、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对于常规检修, 必须确定发射部位, 及时发现隐患问题, 并给与及时处理。针对电源与天馈线, 做到常清洁与多紧固。针对射频通路与节目通路, 必须做到少动、多查看。虽然常规维护技术要求较低, 然而工作态度、责任心十分重要, 必须做到预防检查, 实现事故早发现与早处理。

第三, 加强技术人才培养,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对于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与管理, 必须创造创新平台, 积极引导科技创新, 构建人才培养战略。提倡学历教育, 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 注重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学习、培训。实现技术维护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 使技术人员的设备熟悉度得以提升, 确保维护经验、维护技术的资源共享。通过多样化组织活动, 例如技术竞赛、技术研发等, 构建形式多样的提升平台, 重视优秀技术人员的培养、选拔, 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 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双重结合, 使技术维护、管理人员的潜力充分发挥, 进而创造人才成长空间。台站与台站之间, 通过自身技术创新与技术合作, 实现技术对外输出, 通过岗位轮换与技术交流, 使优秀技术人才能够在不同台站交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 促进光电系统的行业交流, 以项目合作、技术人才培养方式, 培养出优秀、高效的技术维护与管理人员。

3 结论

综上所述, 在新时代背景下, 广播电视技术若按照传统技术模式发展, 必然影响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现阶段, 对于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 , 技术维护、管理的科学性需进一步完善, 技术维护、管理的协调性较低, 技术维护的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因此, 我们必须与信息化发展相适应, 优化广播技术管理, 加强技术人才培养,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进而培养优质的技术维护、管理人才, 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英朝.浅论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与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2 (4) :126.

[2]杜彬.浅论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与管理[J].信息通信, 2013 (9) :289-290.

[3]郭英朝.浅论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与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 2012 (16) :126.

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与管理体会 篇8

一、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特点

其一, 系统日渐复杂, 而维护技术难度逐渐加大。伴随当前广播电视技术的逐步更新, 由单频道系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总控制系统模式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实现了视频与音频间的互相转换、转播车与电视台等附属设备的有机结合, 让广播电视技术中的各环节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 而这些都给系统维护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难度;其二, 广播电视播出率日渐增加, 而维护管理工作量也更大。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广播电视逐渐将目标转向了播出率和播出时间的改善, 以此维持传统广播电视的地位, 而这也就相对增加了技术维护的工作量。

二、维护管理措施分析

2.1做好设备的定期维护管理工作

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工作, 作为广播电视技术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相对延长设备使用年限, 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 在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中, 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做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其一, 强化对相关设备常态化检查, 特别是对于那些易受温度干扰且易受损的设备, 需做好日常检查维护工作, 定期除尘, 避免因粉尘太多而影响设备运行。与此同时, 还需动态化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一旦发现接触不良或是大火等情况, 需立即维修, 并确保设备的电源与风冷原件温度均在正常范围内, 以免设备出现运行故障, 一旦出现设备温度过高的情况, 需及时分析其问题产生原因, 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以免因温度太高而损坏设备元件;确保发射机与功放等风冷设备的有序运转, 做好设备的散热与通风工作;其二, 对故障设备, 需及时完善, 从外观上初步判断设备运行情况。如倾听设备内部运作声响与在播出信号时的发出的声音, 以此来判断设备可有异常响声, 或闻一闻电线与元件的味道, 以判断是否存在烧焦情况, 亦或是摸一摸风机、接触头与功放管等设备的外部温度, 以判断设备是否温度过高等[1];其三, 采用先进仪器设备来检查当前设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维修与管理员的经验与技术毕竟有效, 无法及时准确的找出故障点, 这时, 就需积极引进先进的测量仪器, 以准确寻出设备的故障问题, 进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最大限度减少因设备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 需注意的是, 在准确查明设备故障原因前, 不可随意改动线路, 或更换设备元件, 以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其它事故隐患与故障。

2.2积极引进自动化技术维护系统

现阶段, 广播电视播控设备, 其内部普遍有着较为复杂的电路, 且出现故障的地点也比较隐蔽, 基于此, 若是单靠维护人员, 很难系统的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由此可见, 自动化技术维护系统的出现, 对于现阶段广播电视行业来说, 可以说是相当有必要。近些年来, 各种“无人值守”维护管理系统层出不穷, 如电力监测执行自动化与视频监控联动系统自动化等的应用, 均在实现自动化检测的基础上, 实现了技术维护的自动化[2]。但是, 从另一方面来讲, 要想实现自动化, 还必须对机房环境与安全综合系统进行相关的改进, 而这也是“无人值守”维护管理模式得以有效应用的前提所在。为此, 广播电视台在积极引进自动化技术维护系统的时候, 还必须强化自身技术检修力度, 实施动态网络监控, 逐步健全安全传输发射控制平台的建设和维护, 以此来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有序运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中, 管理员需积极引进各种自动化技术, 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 以此来确保设备的有序运行。同时, 除了做好上述两点工作, 在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中, 还需做到:逐步健全技术维护管理机制体系, 确保工作人员做事能够有章可循, 有章可依;制定广播电视系统的安全运作机制, 加大对机房环境的日常管理, 做好对播控系统的动态检查工作与对发射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 确保系统能够安全运转;建立相关设备的维护档案, 详细记录设备的运行、维护与保养情况, 为后期维护工作的展开提供有利依据, 从整体上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

摘要:伴随科技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其对广播电视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得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 广播电视台必须加大对电视技术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视, 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维护管理水平。故文章从分析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特点入手, 对其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展开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

参考文献

[1]吴勇, 章启朋.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与管理体会探讨[J].科技传播, 2015, (2) :124-124, 132.

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与管理探究 篇9

1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和管理的措施

1.1 完善技术维护和管理制度体系

广播电视台要重视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和管理,利用广泛宣传和深刻教育,促使全台人员明确安全和优质播出的目标,切实提高维护和管理员工的责任意识。为了促使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和管理更加规范和有制度性,有必要改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依照规章制度工作,保证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播出信号。从技术维护和管理的角度来说,有必要改善设备检修制度、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安全播出报告制度、重要节日安全检查制度、数字电视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等,保证切实落实各种规章制度。另外,还要完善管理转播台、机房设置、设备的制度,也要健全交接班制度、播出前后操作制度等,严格控制节目制度和播出环节,在技术人员审核签字之后再播出各种节目,保证较高的播出信号质量。

1.2 制定广播电视系统安全运行的机制

广播电视系统有必要构建安全运行机制,特别是加强技术维护和管理。首先,加强管理机房环境,确保设备运行和值班人员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机房环境要确保清洁、通风、滤尘,并配以照明、防雷、放电、防火等设施。其次,加强检查播控系统,进行相应的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年检,更加全面的维护和检修设备,将各种故障隐患排除,确保设备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再次,构建广播电视信号监听监看系统,随时查看广播电视节目在播出过程中的信号、声音以及图像的质量,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寻找原因。最后,保养维护好发射设备。因为发射设备一直处于高频大功率工作状态中,逐渐降低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所以有必要定期维护和保养发射设备,维持其正常工作。

1.3 建立设备维护档案

在维护管理广播电视技术时,有必要建立健全设备维护档案,对设备购买到设备报废期间的维修和保养状况进行详细记录,进而提供可靠依据给设备大型维修或者零件拆换。首先,构建设备的基本信息档案,详细记录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环境和时间限制等。然后,构建设备使用和维护的信息档案,详细记录设备每天的运行情况,假如设备需要维修,则可以实施第三人复查制度,检查设备维修结果,并进行有效的记录,为设备下次保养维护提供依据。最后,记录重要元件的检查,技术维护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重要元件的电特性,并做好记录,特别是检查高温和高压环境下运行的元件,对元件的温度和电压进行定期测试,看起温度和电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并做好记录。

1.4 定期对设备进行良好的检修

有必要加强定期检修广播电视设备的工作,确保设备以最好的状态为广播电视系统服务。首先,加强经常性检查。经常检查容易受损、受温度影响的元件,定期为设备除尘,避免发生设备由于灰尘阻塞而散热不良的现象。对设备进行良好的检查,看其是否泄漏、接触不良等,元件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从根源消除安全隐患。如果设备具有过高的温度,则要及时查找原因,并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发生元件破坏或者设备使用寿命过短的现象,以此确保发射机等设备运作正常。其次,认真检查已经发生故障的设备,先观察外观,判断故障设备的状况,利用耳朵、鼻子以及手看各种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温度是否正常、是否发生烧焦现象等。再次,利用先进的仪器检查设备。在进行检查时,需要技术维护和管理人员利用丰富的经验和先进仪器的检测,及时准确发现引起故障的原因,接着制定解除故障的方案,由专业人员审核方案之后,实施方案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还没有发现引起故障的原因之前,最好保持原有的线路、元件等,避免由于改动线路或者更换元件引起新的问题。

2 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和管理需要制度和机制的保障,还需建立相应的档案系统,做好设备的定期检修工作,进而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稳定发展。

摘要: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和管理是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工作。只有确保节目播出的频率和时间,确保控制和传输系统的稳定,确保高质量的节目播出,才能推动广播电视的发展。基于此,主要探究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和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孙大龙.探讨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的管理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3,(6).

[2]卢泽荣.广播电视发射设备技术维护工作的见解[J].中国传媒科技,2012,(20).

[3]邱永萍,孙绪伟,范晓梅.新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2,(20).

[4]王文丽.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解析及应对策略[J].科技传播,2011,(23).

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篇10

1 维护与管理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信号的稳定发送需要高精度的发送设备才能实现,并且由于信号接受的范围极广、发送的速度极快,一旦被播出之后就不可能再被收回,因此如果因为发送设备的老旧或损坏带来了信号发送的疏漏,那么播送出的节目产生的影响可能会给广播电视台带来无尽的烦恼。

对广播、电视信号的发送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有一系列繁琐和专业的任务,因为发送设备本身就集电子、微机、机械、自动化和光学与一体,因此对于发送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人员本身就有极高的机械管理方面的技术能力要求,同时还需要具备对广播、电视信号发送中的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以避免信号的错误发送,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1]。

综上可见,对广播、电视信号的发送设备的维护不仅关系到信宿信号的稳定和高质,还可以很好地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将完整的信息传达给受众,从而避免受众因误播、漏播的现象导致对信息的误判,因而对广播电视台的品牌形象树立产生负面的影响。

2 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提高广播电视发送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要从发送设备的维护保养开始,减少信号错误和空缺最完美的解决办法不是在事发后的补救,而是在进行信号发送前保证发送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转,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杜绝信号的漏播和误播,广播电视台应该提高对设备维护的重视度,增添和完善对广播、电视信号发送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措施。

2.1 完善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维护管理机制

广播和电视本身对于节目播放就是严格按照固定的时间安排表进行的,其编排十分的严密紧凑,但是在信息爆炸和高科技化的今天,广播和电视拥有了对突发性事件的快速报道能力,节目的临时插播和电视信号的稳定成为广播电视台必须同时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使电视节目制作无后顾之忧,广播电视台应当建立起一套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维护管理的完善机制,尤其是预防机制和应急措施的健全[2]。

由于人民对于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今的一些广播电视台已经开始了全天候不间断播放,这对广播电视信号的发送设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不受影响,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负责人员应当对信号发送进行实时监控。针对这一要求,广播电视台需要建立一套可行性更高的值班循环监控的管理机制,敦促工作人员时刻保持警觉,同时还应当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管理预案,使技术人员可以迅速掌握问题所在,并对信号的发送进行及时干预,避免对广播电视台造成更大的损失。最后对于维护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也应当建立起来,这样才能使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在实践操作中的实现可能性被极大提高。

2.2 增加和完善对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全面检修

广播电视台应当自身提高“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使广播、电视的信号发送错误从根源处被杜绝,尤其是在速读时代,信号发送中出现再小的事物都可能造成受众对信息的误判,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会使广播电视台的公信力下降,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难以挽回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由此可见防微杜渐的重要性。

2.2.1 全面的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检修过程

2.2.1. 1 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整体情况检修

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主要是对其日常的外观部件检查和清洁,在工作人员的清理过程中可以及时地观察到发送设备的外部是否有温度异常,外壳损毁的现象,同时还可以对大型部件的接触情况进行及时检修。坚持日常的整体情况审查,为设备进行全面防尘工作,也可以延续设备的使用寿命。

2.2.1. 2 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部件排查检修

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每一个部件都关系到信号发送的稳定性和新宿播放品质的高低,为了减少突发性事故的发生,广播电视台应当坚持让技术人员定时对其部件进行不分巨细的故障排查和全面的年检更换。由于广播、电视节目播放时间安排的紧凑型,技术人员对于广播电视设备的部件的定时检修应当有其侧重点,以此来提高检修的效率,实现广播电视信号的发送能够快速恢复正常。

2.2.2 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部件维护重点

2.2.2. 1

对设备磁头的清洁和保养。因为广播电视信号是否能够通过信宿稳定和清晰地播放出来,主要就是依靠完好无损的磁头之间的良好接触,因此对发送设备的部件检查第一个就要从从头入手,除了日常的清洁除尘,还要对磁头的接触面积按照规定进行实时的检查和维护,避免磁头接触不良导致的声画不统一和画面或声音辨识度低的现象。工作人员在进行清理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划伤磁头,造成磁粉的脱落,从而导致广播音质变差,电视画质模糊[3]。

2.2.2. 2

对高消耗、已损坏的部件的维护和更换,例如清洁轮、压带轮、轴承,电刷等。这些易损耗的设备往往工作精度较高,即使在更换了新的部件之后仍然需要技术人员在其磨合期中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这类部件的维护与管理需要技术人员长期和细心的关注,除了故障的排查和部件的更换,还需要对这些部件的实时情况和事故情况进行准确、及时和完整的记录,以便掌握其工作周期和故障发生的时间的规律性,从而增加技术人员对设备的维护和修理的经验,实现设备修理的高效化。

2.3 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技能水平和协作修理能力

实现广播电视发送设备检修维护和管理机制都能被落到实处,技术人员的维护与管理能力都需要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机制的革新完善进行逐步提高,尤其是在广播电视信号发送这样的高科技含量的平台[4]。技术人员不仅应当积极地参与广播电视台组织的员工技能教育培训课程,还应当主动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具体的操作方式包括对设备的说明书的熟悉,对个人岗位所需技能的了解,以及据此进行的专业知识技能纵向深度探究和横向事业的拓展。只有技术人员能力的全方位提高,才能使维护管理团队在实际维修的过程中真正做到防微杜渐,心中有数,处理问题时井井有条,不会将自己至于手忙脚乱的境地。

3 结语

我国在通讯技术领域的起步本来就比较晚,在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研发和维护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除了要完善管理机制,培养管理人才,还需要积极吸取国外的优秀经验,实现管理机构的优化,并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情况的先进管理机制,从而保证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管理革新能够更好地跟上快速发展的科技高速发展下逐步提高的受众需求。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广播和电视对信息的推送,同时随着收音机和电视的快速更新换代,受众对于广播、电视所发送的信号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信源的广播站和电视台需要对广播和电视的发送设备进行及时维护和保养,实现信号的高稳定性,实现受众享受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本文阐述了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出维护管理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维护,管理

参考文献

[1]崔元哲.电视台发射技术装备设计与维护是实现安全播出的基本条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47).

[2]李长春.试析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J].科技资讯,2013,(24).

[3]杨翠.现代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探析[J].科技视界,2014,(11).

广播电视的维护与推广 篇11

【关键词】广播发射台;电视发射台;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157-01

广播电视技术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是进行广播电视宣传的重要环节和根本保证。从节目播出环节开始,到节目传送、发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就是为了保证技术设施、设备在任何情况下能正常运行。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总方针是“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地传播广播电视节目。这个维护方针是维护工作的综合效果,也是维护水平提高的全面反映。

一、广播发射台的运行技术指标与管理

我国有广播发射台、转播台数千座(包括中波、短波和调频),发射机的输出载波功率大到几百kW,小到3.5kW,甚至10W以下,这些发射台为全国听众每天提供着多个频道的广播服务。为了保证听众的收听效果,国家广电总局曾发布多项部级标准,详细给出了中波(526.5~1606.5kHz)和短波(2.3-26.1MHz)的双边带调幅广播发射机的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这些标准不断更新,在技术维护管理中,要注意采用最新的标准。

为使听众收到足够的响度,必须提高发射机的平均调幅度,以增强边带输出功率。同时照顾原节目的电平动态范围,以保持艺术效果,并限制过调幅造成的失真及干扰,因此要制订调幅度指标。为保证调幅度指标标准,发射台值班人员在必要时应调整电平以维持足够的调幅度。为保证节目电平经常符合机器运行需要在每次播音前试线的同时,校正播音通路电平。直播通路试线时由中控室送1kHz音频信号校正电平(输出+17dBm),发射台应认真检查各环节电平情况,如电平表、衰减器位置、限制放大器工作点等是否正常,不正常时应与中控室核查。试线结束后正式播音开始前,一般不宜再调动有关音量旋钮。转播台试线时可用1kHz音频信号与接收信号交替方式试线,电平校正办法与直播台相同。

发射机音频信号通路中应使用限制放大器或梯调放大器,以达到提高平均调幅度、限制过调幅的目的。限制放大器应有压缩与削波的作用。限制放大器工作点调整好以后,不宜在播音中任意调动。限制放大器限制点的调整以动态中观察为准,用示波器观察包络波形或三角波形,使限制放大器经常起限且调幅度饱满并符合标准。当停机后用单音信号测定起限点的调幅度约在75%-90%范围内,削平点相当的调幅度一般为105%-110%。限制放大器限制点与削平点的校正,应列入正常维护检修内容,定期进行。

调幅度的监测由发射台自己监测与监测台抽测共同担任。自己监测,每机每日早、中、晚三个不同时间应各监测一次,并在其余播音时间内酌情抽测;对外及对外传频节目,在播音中根据节目时间长短,监测1-2次。当发现调幅度不符合标准时,须及时与机房联系调整。监测结果应有记录,以便统计。监测台对各台各发射机调幅度,均应进行监测。每机每三日抽测一次,并适当安排照顾不同频率。监测调幅度时,要区别语言及音乐节目。每次监测以语言节目为主,但也应适当选择一些音乐节目,应避免对某机每次均在同一时间同一节目监测。

广播时除节目中应有的空隙及播音语言的间隙外,凡由于广播设备发生故障及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节目中断,或其播出效果相当于节目中断者,均作为停播。在播音过程中,由于操作、设备等原因造成显著影响播出效果,但未达到停播界限者,作为播出事故。各台可根据全台停播率指标规定各机房的停播率指标,作为完成全台指标的基础,并作为机房的任务。机房中要认真记录停播事故情况,以便为统计工作提供原始资料。

二、电视发射台日常维护管理

电视节目发射是电视广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把通过传送线路送来的节目信号,送人发射机经过放大、调制、功放等过程,通过天馈线系统,按某以载波频率发射出去。电视发射通道运行技术指标应符合最新的国标或部级标准。电视发射台、差转台的技术维护管理与广播电视微波电路、广播发射台的技术维护管理一样,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维护管理制度。如发射机房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机房管理制度、设备运行指标测试及设备检修制度、备品备件仪器管理制度、电子管管理制度、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技术人员培训与考核制度、重要播出与节目播出保证制度、安全制度、报告制度以及播出事故管理制度等。这些管理制度与前面介绍的其他技术部门的管理制度有共同点,下面介绍日常维护。

(1)防热防高温:电视发射机、差转机功放部分一般都工作在甲类状态,效率低,消耗的能量大部分都在功放管的阳极转变为热能,使机内温度升高。当温度超过允许值时,将使机内元器件性能变坏。因此机器工作时,应保持机房通风良好,一定要保证冷却系统工作正常,如风道、风孔应畅通无阻。尤其在夏季,机房的最高温度宜保持在30℃以下。

(2)防潮湿:发射机、差转机内许多元器件都在较高的电压下工作,严重受潮时,可能使某些元器件锈蚀霉烂,造成局部短路,放电打火,损坏机器。因此,机器都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3)防尘:机内灰尘过多,一方面会影响元器件散热,另一方面会降低高压器件的表面绝缘,容易吸潮、腐蚀,使高频参数变化。因此,要保持机房干净,经常用吸尘器或吹风机吹扫机内的灰尘,用无水酒精擦净高压绝缘子、电容器及其他元器件上的灰尘。

(4)发射管的维护:发射管是发射机的关键部件,发射管的正确使用,可以保证它有正常的寿命。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保持管体清洁、绝缘良好、接触可靠。绝缘体上的污迹,可用肥皂水软布清理,再用酒精擦净,接触环上的锈蚀和污垢,先用细砂布轻轻擦拭,再用酒精等易挥发的溶剂擦净,绝不可以用刮刀或金属刷之类锋利的工具。灯丝电压应在额定的容许范围内使用。通常其容差范围在标称值的±5%内。如果保持在土1%内,则有利于延长管子的寿命。在使用过程中,各极电压的接通应严格按照灯丝、偏压、板压、帘栅压顺序,关机时按相反的顺序进行。加各极电压前,先开风(或水)冷却,停机15分钟后才可关掉冷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各极都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或其他冷却措施。任何电极过热都会降低电子管的寿命,甚至立刻损坏。发射管处于备机应用时,不宜长期加足灯丝电压。因为电子管寿命是按灯丝加足额定电压值的小时数计算的。备用状态下,可以加黑灯丝电压,这样一方面可以在数秒内将电子管投入使用缩短停播时间,另一方面对电子管寿命几乎不受影响。发射管由于使用不当,或运输保管不当,一般常发生灯丝断路、阴极失效、碰极、漏气、绝缘开裂等故障。机房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维护规程对发射管进行重点维护。

发射机、差转机除日常维护外,还应进行周期性维修。安排维修周期的原则是:易损元器件周期要短,动作频率高的元器件周期短,受温度影响大的元器件、大电流的部分、高压的部位周期要短;性能稳定的元器件以及小电流、低电压的部位周期可长些,但一定要因机而异、因使用环境而异。

参考文献

[1]邵小荣.浅谈广播发射台的应急管理[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1(09)

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技术与措施 篇12

1 重视广电设备维护的重要性

广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让观众享受到了高品质的电视节目, 让观众得到了视觉方面与听觉方面的满足, 还是社会快速发展的体现。现今, 广电节目的播放质量也是广电技术发展的决定因素。在经济发展的21世纪, 对广电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还需依靠完善的、科学的管制制度作为广电发展的保障, 强化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为确保广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就需对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日常设备维护工作不能马虎, 出现问题后要及时的修复, 以免出现更大的问题。设备出现问题不仅不能够保证节目的正常播出, 部分设备故障还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所以, 工作人员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定期做好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2 广电技术维护的特点

2.1 广电内容的增加

随着科技的发展, 为满足人们需求, 广播电台播出的频道、频率与时间都在发生着变化, 广电节目频道也从过去的几个发展为现在的几十个, 每日节目的播出时间也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有的电台频道甚至一天24小时播出。

2.2 复杂性较强的播控系统与传输系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应用于广电技术中的数字压缩、光缆传输、卫星传输等技术都已经展开成熟, 这些技术的应用, 有效的解决了传输覆盖面与传输容量不足的问题, 但是由于广电节目播出频道的增加, 很多老式的、单一的节目频道的方式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并出现了具有烦琐性、单频道的播出系统、并与电台的总控制室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一套完整的综合性播控系统。这种综合性播控系统的性能较强, 能够更好的实现视音频切换, 还有性能较好、功能齐全的周边设备。卫星传输工作示意图见图1。

2.3 多样性的传输手段与系统容量的扩大

现今, 广播电视的覆盖面直接代表着广电节目的发展情况, 但与其紧密相关的为传输系统, 在我国广电行业的发展中, 已经将光缆、卫星等传输手段完全应用其中, 这些应用进去的新技术、新手段不仅解决了传统的系统容量小的问题, 还解决了阻碍广电行业发展的覆盖面偏小的问题, 这些都为广电节目的正常播出提供了有利条件。

2.4 发射系统固定化

现今, 我国广电节目覆盖依靠的技术手段包括调频、中短波、电视广播等的发射。但因为早期广电设备与技术的限制, 很多广播电台的设备都很陈旧, 成本较多, 且最后所播节目的质量却不高, 设备维护难度大。可知, 系统广播节目的发射与维护具有强度偏大、维护偏难的特性, 就需要将发射系统固定化,

2.5 多功能的数字化系统

广电节目的发展模式为数学方式替换传统的模拟方式, 现今已是从模拟向数字转化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里其发射系统、播控系统、传输系统都能够快速实现数字化。另外, 数字技术通过漫长的磨合与发展, 已经逐步走上正轨, 并不断的推动着信道附加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 不断扩充了传输通道的容量, 可以传输的内容信息与资料也就越来越多。

2.6 实现网络信息化与系统自动化

在现今飞速发展的21世纪, 多媒体信息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信息技术无处不在, 传统的模拟硬件, 逐渐的被计算机网路信息技术所取代。当今的知识爆炸时代, 使用好、保养、维护好广播电台所有设备, 实现网络信息化与系统自动化已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2.7 科学、正确的选择调制方式

广播信号的传输与单载波或多载波, 这些都与承载波紧密相连, 并将承载波作为最终载体, 承载波调制方式的好坏与播出的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不仅关系着广大群众视听效果的质量, 还关系着广播电台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当前单载波与多载波涉及到的主要调制方式仅有两种, 就单载波本身而言, 多载波与其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 它能够有效抵抗多径信道运行产生的干扰, 这是单载波所不具备的功能。但是单载波的优势就在其同步性上面, 不容易出现误差, 能够提升广电节目的同步性。所以, 工作人员在工作时, 还应该科学、正确的选择调制方式, 在选择时将两种调制方式进行同步算法, 总结、比较分析, 找出最佳调制方式。

3 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技术与措施

3.1 传输系统的维护方面

要做好广电设备中传输系统的设备维护, 最主要的就是做好在线设备, 因为现今广播时间播出的越来越长, 加之设备长时间未维护、保养, 补漏拾遗, 保证信息的正常传输。在设备运行中, 还应该定期开会, 对于设备维护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 然后上级领导与工作人员一起及时的解决好所有问题, 并对故障处理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总结, 累积经验, 并详细的制定出可行的技术维护检修方案。其主要维护内容就包括:第一、工作人员每日的值班轮检应与定期展开的专业大检查同步开展。第二、工作人员应具有较强的系统原理、框图、信号流程等方面的知识点, 当发现问题后能够第一时间找出故障处, 做好维修工作。第三、在工作中要想调整技术设备、更换线路, 工作人员还需要报告给相关管理部门, 得到领导的同意并签字后才能开展下一步工作。第四、工作人员每次检修完设备都应详细记录当天检查结果。第五、节假日还需要提前做好巡检工作, 确保系统能正常运行。在维护与检修配电机柜时, 还应有多人协调, 共同完成任务, 确保人身安全。

3.2 SDH设备方面

SDH同步数字传输设备属于综合、IK务数字网 (ISDN) , 尤其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一部分, SDH自身含有独特的性能, 且具有“双向传输”“容量大”“信号稳定”“环保”等特征, 其安全性能较好, 很难被攻占, 因其具有较强的兼容性。SDH被广泛应用在高速、超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内。

3.3 天线的维护方面

天线在投入到使用后, 也应该定期做好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定期检查天线竖杆有无出现倾斜等不良现象, 天线、抗风拉绳运转情况, 卫星天线的形状是否正常, 一旦发现其中的问题, 需第一时间给予处理。第二、工作人员应做好对天线的检查工作, 因为卫星天线的金属构件与紧固件两样设备正常与否。卫星天线漆层有无开裂口、脱落等不良现象。在根据这些问题做好紧固、除锈喷漆等补救措施。第三、工作人员需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做好天线接地端子的异常排查工作, 常测接地电阻在做好记录, 每次测量的值都应达标, 即R≤4Ω, 以防设备受到雷电袭击。第四、卫星天线还应定期在丝杆、转动轴等设备上涂适量黄油, 保证其能正常运行。卫星高频顶部没有防水罩的情况下, 还应采用防水措施, 将塑料桶盖住, 避免雨水进入其中。对于电缆与高频头相连接的位置, 更应该做好防水工作, 来有效避免接头出现渗水与氧化等不良现象, 提升节目的效果和高质量。卫星的馈源口需借助泡沫塑料, 将其口部严密封实, 让杂物无法进入。第五、工作人员认为需要更换卫星的高频头, 经同意后操作时还应切断接收机电源, 防止高频头受损, 在此过程中还应确保连接电缆内外的导体性能良好, 防止意外发生, 确保节目的正常播出。第六、冬季还需定期、及时的处理好卫星天线表面与周围的积雪, 以保持信号的通畅。

3.4 广播、卫星接收机

现今最主要的接收机有3种, 即Marantz ST440、永胜TU一398、先驱T一602, 这些设备均能够被用来接收中短波, 并均具有调频广播信号的作用。使用最广泛的接收机也有3种, 即东芝TSR—C4型、九洲DVS一398K型和东仕IDS一2000型, 该机器主要被用来接收虚拟、数字卫星广播电视信号。对该设备的维护工作内容要点主要包括:第一、在规定的工作时间段内定期检查接收机的图像清晰度、伴音信号的正常情况。倘若发现问题, 第一时间进行调试处理。第二、工作人员及时检查广播接收机的频率正常情况、监听广播信号正常情况, 发现问题后, 组织人员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 找出最主要的原因, 采取最佳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同时, 工作人员在维护工作时, 还应查看接收机的接地端子有无接地, 做好接地工作, 避免雷击。第三、跟踪检查卫星接收信号相关情况, 做好其设备的疏风散热工作。第四、定期检查几点源线、射频线与音视频相关设备, 通电状况等, 倘若发现视频插头脱落, 就应及时焊接牢靠, 需要更换的及时更换。第五, 定期测量AGC值。

4 广播电视设备的故障分析

4.1 网元维护故障分析

工作人员在进行故障在分析网元故障分析时, 还可以依照其设备与单板凸显出来的信息, 综合分析、总结、定位。工作人员需要记住所有设备警示灯闪烁凸显出来的含义, 在维护与保养过程里, 要严密监视告警灯的闪烁情况。

4.2 网络维护故障分析

通过网管计算机来实现对广电设备的故障全程监控, 全面掌握设备的预警信息, 进行全面检测与维护, 定位, 当发现问题后, 就需要先从线路单位进行分析, 在从支路单元进行分析, 从高到低的顺利更能找出故障所在。因为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性能都是紧密相关的, 只要通过故障排除法来从线路单位到支路单元的故障点排除分析, 就能够准确的定位故障, 给出最佳解决方案。

4.3 常见故障处理

根据观察单板告警指示灯的动态情况, 并全面观测计算机中的告警信息, 在与告警信号流程图结合起来, 工作人员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 就能够大致断定出其故障所在位置。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包括:

自环:在SDH传输设备方面, 设备维护最主要的手段为自环, 设备的自环形式较多, 主要包括外自环与内自环, 外自环能够精确的查出战端与光纤链路处有无问题。内自环能够更好的排查出线路板自环、支路板自环、外围设备自环, 以及周围涉及到的设备有无问题。依照设备各自所处的自环就能够快速的找出其出现问题的原因与故障点, 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

替换法:“替换法”也属于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中最常见的设备故障处理法, “替换法”也就是用一个运行正常的设备或零件来替换一个可能会有故障的设备或零件, 该处的物件或许为一段线缆、一个设备、一块单板、一块模块或一个芯片, 替换法能够更好的更准确的找出故障所在, 能更好解决问题。

仪表测试法:仪表测试法主要是通过各种仪表检测仪来对可能会有故障之处进行检测、确定故障所在位置。

5 小结

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各种新技术、新方法都被应用与广电传输与设备的维护方面, 促进了广电行业的发展。但是时代在进步, 在今后的工作中, 还应该不断改进和创新现有的设备维护方法, 才能够推进广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 我国广电系统的设备维护工作人员还应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 在工作实践中累积经验, 收集近年来所出现的设备事故案例, 分析其原因, 吸取教训,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应做的事, 为群众服务, 提升广电节目质量, 满足群众需求, 推动社会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广电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日常生活质量, 在闲暇之余, 大多通过广电等信息媒体传播工具来了解国内外的相关信息, 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 还能够推动广电行业的发展。但是现今, 我国在广电设备的维护、故障排除与保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我们重视这方面内容, 科学、有效解决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广电设备维护维护工作展开分析, 给出了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累积起来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广播电视设备,维护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军, 牛献辉.广播电视设备的雷电侵害及防护[J].祖国:建设版, 2013 (09) .

[2]李家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监控系统在广电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 2013 (03) .

上一篇:经济不平等下一篇: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