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网站与广播电视

2024-05-15

广电网站与广播电视(精选9篇)

广电网站与广播电视 篇1

广电云, 或者云媒体, 它的产生是云计算相关技术同信息传播媒体在面向下一代融合网络与智能服务机制的变革过程相融合而产生的, 以媒体信息处理、智能媒体资源互操作平台和媒体云服务为核心的新兴媒体形态, 成为云计算和云信息处理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1]。

云媒体平台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传统的媒体渠道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新路径。这样的变革有诸多好处, 如整合了各个新媒介的资源, 拓展了媒体生产的模式和流程, 统一的平台使传媒业务的运营有了更深入的发展等。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传统的网络、计算机业务迎来了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的洗礼, 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好的体验, 而广电行业, 由于其自身的特点, 云媒体的发展, 就遇到了云媒体框架的设计问题和媒体资源分配方案的问题。只有这两个问题得到了好的解决, 广电行业才能实现从传统广电到“互联网+”时代的飞跃。

1 广电云的框架和概念

云计算关键技术包括虚拟化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并行编程框架技术、分布式数据管理技术、分布式资源管理技术、安全技术等方面, 云计算强调通过软件资源屏蔽底层硬件资源, 向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的计算、存储及软件服务, 即人们所熟知的Iaa S、Paa S和Saa S服务[2]。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 云媒体的核心技术是云计算和资源分配, 基础是互联网技术, 通过三网通融合和智能融合网络的发展, 将传统媒体 (如电视、报纸) 和新媒体 (如网络、移动端媒体) 结合起来, 聚合为一个多形态的媒体的云资源池, 将媒体处理能力进行了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 如高码媒体资源的转码能力等, 也将存储资源进行了合理的调度。

其实云媒体是一个技术发展的概念和趋势, 并不单指某个技术架构或者某个系统规划。将广电系统与计算机云计算的发展和三网融合发展的趋势相结合, 云媒体的平台支撑主要含四个层次, 由上层到下层分别是:Saa S (云媒体应用) 、Paa S (云媒体平台层) 、Iaa S (云数据基础中心功能层) 、CDN (多媒体内容分发网络) 。

1.1 Iaa S (云数据基础中心功能层)

Iaa S层的通常解释为:基础设施即服务。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

广电行业的基础设施服务层, 可以很简单地理解为, 云媒体平台为电视台业务提供的各种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虚拟网络等, 这些资源是按需租用, 按需收费的。它与传统的私有资源相比, 存在明显的优势。首先, 云资源是现有的, 租用即可使用, 既不需要考虑硬件设施的搭建, 也不需要考虑硬件的维护, 租用的不是产品, 而是“服务”, 云媒体平台的优势非常明显。

这一层是整个云媒体平台提供了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及计算资源库, 是整个云媒体平台的最基础的部分。

1.2 Paa S (云媒体平台层)

在计算机互联网行业, Paa S层实际上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 以Saa 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 简称为“平台即服务”。Paa S层服务的出现, 其实可以加速上层软件的个性化定制开发的速度。这一层所提供的并不是具体的软件功能, 而是为具体软件功能服务的基础软件环境, 包含一些中间件、环境变量等。

具体到云媒体的平台层, 可以理解为针对于海量媒体资源处理的基础软件功能。例如, 视频的加工处理中会涉及到视频的打包处理, 那么云媒体平台层所提供的就是多媒体打包渲染、编解码的底层环境[3]。

1.3 Saa S (云媒体应用)

Saa S层的服务是整个云计算架构中的最顶层, 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的运营模式, 使用者不用购买软件, 而是向供应商租用基于网页的的软件 (BS软件) , 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对于广电行业的用户而言, 可以是给予网页的云产品。

1.4 CDN (多媒体内容分发网络)

内容分发网络的基本思路, 是尽可能避开互联网上有可能影响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的瓶颈和环节, 使内容传输的更快、更稳定, 其核心是负载均衡技术。通过合理的路由, 用户可就近取得所需内容, 解决互联网拥挤的状况, 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

广电网络在进入“互联网+”时代, 将面对海量的多媒体资源, 不仅数量庞大, 且数据量巨大。CDN就可以通过优秀的资源分配方案和路由方案, 使资源的访问变得简单化、快速化。

2 云媒体电视简述

云媒体时代来临, 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电视传媒作为传统媒体中的佼佼者,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占据了上风, 但是不经历改革与融合, 必将被云媒体的大潮所吞噬。

不管怎样融合, 怎样植入云计算的先进技术, 广电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毕竟是电视传媒。在高质量多媒体资源的传输方面, 有线电视网凭借着高稳定性和高带宽, 是其他媒体形式无法替代的。所以, 在进行三网融合的计划时, 高质量视频业务的增值, 就是传统电视传媒发展的重点。

与传统电视传媒相比, 云媒体电视的一个明显的变化, 就是增强了电视与用户的互动性。通过双向的广电网络和云媒体平台, 实现新媒体的各种功能, 将传统的电视传媒与观众的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提供完善的服务平台, 使电视传媒成为公共服务和信息发布、收集和互动的一个平台。与互联网相比, 基于广电运营网络的稳定性, 更适合作为社保、政务、医疗和国家政策的一个互动平台。

早在几年前, 我国就有了第一批云媒体电视平台试点单位, 是一次三网融合、云媒体的伟大尝试。最初的云媒体电视平台, 是基于视频业务本身的, 增强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 如视频点播、信息互动这样的功能。随着云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 整个电视业务链, 包括新闻的评论、投票、生活缴费, 甚至按照地域划分的虚拟生活社区, 都逐渐出现在了云媒体电视平台中, 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

3 云媒体时代, 云媒体电视的发展趋势

随着广电媒体云技术的逐步成熟和规范, 新媒体的概念应运而生。新媒体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 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传播等途径, 以及PC、手机移动端、数字电视机等终端, 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其实具体说来, 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云媒体电视, 应该以一种新媒体的姿态, 借着三网融合和“互联网+”的契机, 给电视用户带来全新视觉体验的同时, 转变大众的电视消费观念, 从而引起整个传媒产业链的改革。云媒体是大众公共的媒体资源,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快捷方便。

面对日益崛起的互联网, 以电视传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是否会一直走下坡路呢?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 云媒体电视需要脱离传统电视的束缚, 积极向新媒体方向转型, 与主流的网络、终端建立联系, 推动电视消费观念的改变;另一方面, 凭借自己的优势, 巩固主流媒体的地位, 在云媒体时代、“互联网+”时代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曹三省, 苟凤仪, 夏志强.三网融合条件下的云媒体业务支撑平台[J].新媒体时代, 2013 (4) .

[2]陈宗元, 刘天泽.浅谈云计算技术在广电领域的应用[J].中国光电技术文革, 2014 (4) .

[3]叶志强.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广电有线网络中的应用探析[J].技术前沿, 2014 (3) .

浅谈广电视频网站建设 篇2

关键词:视频网站 发展模式 盈利模式 网站建设

中图分类号:TN919.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048-01

1 网络视频及视频网站发展现状

网络视频主要是以wmv、rm、rmvb、flv以及mov等格式的流媒体类型。网络视频通过以上内容格式可以为受众在线播放及观看视频文件的内容。我国网络视频主要有视频分享、直播、视频点播等几种类型。自2006年以来,网络视频发展迅速,用户的评价及覆盖率都不断提升。随着我国网络视频用户的规模不断扩大,广电视频网站建设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方面来看,广电视频网站有着众多的网络用户,市场收益良好。另一方面,我国视频网站在建设和运行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目前,我国视频网站形成了大型门户矩阵、专业视频网站、专业化的行业服务提供商为主体的三大累视频网站的竞争格局。各大视频网站为了形成良好的运营环境,扩大发展的道路,采取了两大运营模式:“正版+免费+广告”模式;Hulu+UGC模式。

2 广电视频网站建设的优势

目前来看,中国的网站视频建设中,商业网站占据较大的发展空间,以优酷网、奇艺网、土豆网等一批商业视频网站为代表。在2009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提出:要加快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媒体的发展,这一倡导之后,我国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工作越来越重视新媒体的发展。2010年,中央电视台成立的“国家网络电视台”;深圳广电集团的成立“中国时刻”;浙江广电集团组建“新蓝网”;湖南广电集团成立“芒果TV”等,全国各大卫视及广电集团纷纷成立网络电视台,加快广电视频网站建设的步伐。

从我国广电视频网站的发展及建设上看,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我国的广电视频网站具有播放央视及各地方卫视的节目资源,网络电视台能够依托广电,拥有正版的广电节目资源库。不管是央视,还是地方各大卫视中的精品电视节目,都可以搬上视频网站。提高视频网站的影响力,另外,广电视频网站可以将广电传统的节目通过新的媒介形式展现出来,延伸传统节目的品牌优势,提高广电的影响力。同时,广电视频网站还可以将全国的广电节目进行交换,通过交换合作的方式,获取其他地方卫视及电视台节目的版权,大大丰富广电视频网站的内容。

第二,我国广电视频网站具备商业视频网站所不具备的采访权及专业的采编人员。通过这些优势,广电视频网站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原创节目吸引网民。同时,广电视频网站的新闻报道会更贴近群众,将新闻事实更加迅速地传播给受众。所以,在信息泛滥的视频网站中,广电视频网站上的内容更加真实、具有原创性且制作精良、画面清晰更能受到网民的欢迎。

第三,我国广电视频网站具备较强的互动性。通过各地广电视频网站的沟通与交流,广电视频网站可以将用户上传的精彩视频放到电视上播出,丰富传统的广电节目,吸引更多的网友关注。

综上,广电视频网站具有商业视频网站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通过广电视频网站这一平台,将更好地进行政策宣传,讴歌主旋律,传递出广电节目的正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广电视频网站的品牌、内容及影响力。

3 广电视频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广电视频网站的建设具有强大的节目资源、较强的专业队伍及互动性强的优势,但是我国广电视频网站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我国的广电视频网站中的媒体影响力较弱。目前,我国影响力较大的网站多数还是商业视频网站。第二,我国广电视频网站的投入不足。众所周知,视频网站建设是一个资金高投入的行业。如,优酷网经过四轮国外融资,其投资总额超过一亿美金。在这种情况下,广电视频网站的投入仅仅够维持日常的网站运行。很过广电视频网站缺乏反长远规划,使其形同虚设。第三,我国广电视频网站受到体制及发展机制的制约。我国广电视频网站一般都是省市级电视台技术部的下属单位,这种体制不同于市场化的公司体制,使其发展受限。广电视频网站及内容部门长期不配合,造成了节目资源的流失。第四,广电视频网站未建立赢利模式。我国的广电视频网站普遍缺乏市场推广的能力和条件,不具备成熟的赢利模式与手段,从而阻碍了广电视频网站的持续发展。

4 广电视频网站建设的建议

面对我国广电视频网站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問题,在新环境下怎样更好地推进我国广电视频网站的建设,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为了摆脱与商业视频网站单纯的拼抢影视剧资源从而赢得点击率这一方法,建议广电视频网站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盈利及发展。

(1)优化广电视频网站的内容,提高网络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在视频网站中最吸引网民及受众关注的是具有原创内容的视频分享。因此,为了加强视频网站的竞争力首先就要加强视频网站内容的竞争力。

优秀且具有版权保障的节目内容是广电视频网站节目内容制作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目前,我国网民的个人价值观及网络行为日趋复杂化,网民追求的视频内容复杂性较大,这将促进我国网络视频制作的多元化,只有将网站视频的内容制作的更加专业化、特色化才能使广电视频网站的资源更加丰富。

(2)增值广电视频网站的资源。以凤凰宽频网为例,它将凤凰卫视的节目新组合并进行包装,改变了原先节目的形式,让广电节目的内容更加符合视频网站要求及标准。我们在凤凰宽频网站的首页可以看见:各种视频网站的内容以专题呈现出来,例如财经、娱乐、军事历史等,还有社会热点新闻等专题。通过视频网站的搜索功能将凤凰卫视各个栏目进行组合提炼,让网友可以通过搜索,找出网友最感兴趣的视频内容,全面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在广电视频网站的相关专题板块中,还可以通过“栏目链接”等方式链接其他地方卫视电视媒体的有关内容,让广电视频网站的内容增值。

广电视频网站的内容应更加贴近网民的生活,实现网站与网民的广泛互动。网络资源的优势就是互动性。传统的广电节目不具有互动性,因而在广电视频网站这一平台上应该更加注重与网民的互动:为网民提供原创视频编辑和分享的平台,增加网友间的互动。同时,加强对广电视频内容的转评功能。让广大网民不只是在观看网络电视的节目,更能参与其中,“边看边聊”。

5 结语

综上,我国广电视频网站应该运用好网站网络资源的流畅性、稳定性增强视频网站的可看性及互动性,促进我国广电视频网站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尚邵湘.网络视频的发展现状及促进措施[J].出版与印刷,2009,12(1):22-23.

[2]王灵.国内视频网站运营模式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0,6(30):56-57.

广电网站与广播电视 篇3

所谓手机电视 (Mobile TV) , 就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统和流媒体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进行内容传输, 在手机上实时观看电视节目。与通过下载观看的手机视频相比, 手机电视最大的特点是实时性, 用户对节目的接受和观看跟传统电视一样, 基本是同步的。2004年4月, 中国联通在全国范围内推出“视讯新干线”移动流媒体业务, 与国内12家电视台达成了合作协议, 为视讯新干线提供内容, 其中包括央视频道、凤凰卫视等多套节目。同年12月天津联通开通掌上电视, 利用CDMA移动网络, 在手机上成功了实现流畅清晰的视、音频传输效果, 受众能轻松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津卫视和其他省市上星20套电视节目。从此, 手机电视显露出广阔的前景。自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相继推出手机电视业务后, 手机电视业务离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如今, 移动运营商们不仅把手机电视业务视为移动数据业务新的增长点, 而且将其视为3G网络的主打业务。从全球的情况来看, 各国的主要移动运营商都积极致力于发展手机电视业务。目前, 手机电视业务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蜂窝移动网络实现, 如美国的Sprint、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司已经利用这种方式推出了手机电视业务;二是利用卫星广播的方式, 韩国的运营商采用这种方式;三是在手机中安装数字电视的接收模块, 直接接收数字电视信号。

显然, 由于手机用户普及率高且自身具有携带方便等特性, 手机电视业务显示出了比普通电视更为广泛的影响力。近几年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新兴媒体, 精心组织并联合多方面力量建立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体系, 在关键技术研发、标准体系建立、产业化推进、覆盖网络建设、业务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圆满完成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的任务, 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中外人士的一致好评。为更好地推行CMMB技术, 让更多的用户早日使用上这一技术。中国移动和中广传播进行了全面合作, 中国两大自主创新的技术TD-SCDMA和CMMB进行了深度合作, 形成了现在的“CMMB手机电视”, 之前的手机类的非CMMB电视产品, 称为“手机视频”。CMMB是通过卫星和无线的数字广播网络向7寸以下的屏幕电脑, 比如说手机、移动终端和小屏幕的电脑等提供的服务。它是具有我国自主的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 建设全球最大的移动多媒体的广播电视网络, 致力于为亿万中国人随时随地提供无所不在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信息服务。2010年中国有500多个发射点, 已经完成了全国300多个城市的基本覆盖, 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覆盖网络。CMMB业务大致分为:广播电视频道类的业务、政府的应急广播的业务、数字内容的业务等三类。广播电视频道类的业务应用于央视和部分省市电视频道的播出;政府的应急广播的业务已经被列为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由于手机可以随身携带, 当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 可以为各级政府能够作为一个非常好的应急信息的传递通道。同时, 应急广播信息既有文字, 也可以有声音、图像, 它是比较完整的多媒体的应急广播;数字内容的业务则可以播发城市交通的路况信息、随时收到股市的信息, 包括汇市、黄金、期货等, 是一个比较综合的财经信息传递平台。

看电视,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 还是离不开电视机, 即使地铁、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 在人们看来似乎也只是把电视机由房间挪到了车上。实际上, 过去很多普通手机也能通过上网的办法来收看电视节目, 但是需要按照流量来收费, 昂贵的价格让很多人接受不了。而今具有CMMB功能的手机电视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接受信号, 不受带宽限制, 收费更便宜, 内容更丰富。随着用户增多, CMMB未来推出的节目不仅仅是目前所看到的几套电视节目直播, 一条新的多媒体产业链正在迅速形成。手机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以至于有的媒体人直接称呼它为“第五媒体”。所谓“第五媒体”, 是传播学者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这几种传播媒体后, 手机新媒体出现的称谓。手机新媒体包括手机报、手机电视等业务。虽然人们对这个“第五媒体”名称还有较多争论, 但一致认为, 手机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 它发展的迅猛之势正令人目不暇接。笔者认为, 当前手机电视的角色应该是作为广播电视触角的新平台和延伸, 手机电视和传统广播电视之间存在着融合、共存、合作与挑战的关系。

2 手机电视与传统广电媒体在竞争中融合、在融合中共生

我们要研究传统广电媒体和手机电视的共融和发展, 首先要看到这两种媒体的自身优缺点, 从中找出它们相互融合发展的途径。作为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制作团队、丰富的制作经验、成功的市场运营模式、固定的收视听受众人群;其劣势在于:受以家庭为单位的收看模式影响较大、不同时间段对收视率影响较大、地方台频道覆盖率成为发展和生存的瓶颈。而手机电视优势在于:手机随身携带, 即时信息无论是点对点, 还是点对面都可以在动态中传播, 更加突出了信息的时效性, 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其劣势在于:受众人群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发展、适合手机电视收看的节目少、智能手机相关技术还有待提高、收费标准能否为广大用户接受。另外, 内容上手机用户首要选择的电视节目类型是新闻、电影、娱乐和音乐, 用户的提及率均在60%以上, 其次用户还希望能够通过手机看电视剧、天气预报、综合节目和体育等节目类型。

适合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与手机电视收看的节目的差别表现为:大众消费者向分众消费者的转换, 大众化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转换。受手机屏幕、电池容量、收视时间、收视适应度的影响, 使得手机电视不可能照搬传统电视内容。内容是灵魂, 没有内容, 手机电视就谈不上发展, 因此手机的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内容为王”的经营策略上来。在新闻资讯方面, 手机电视需要搭建自己的内容创作团队进行手机电视节目的创作。手机电视节目应向短小、精炼、信息量大、个性需求强方面发展。目前由于手机电视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手机电视业务也仅仅是提供一些传统电视的直播电视节目和点播节目, 没有摆脱电视的传统内容形式,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提供的内容产生了同质化。现实中,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没有考虑对手机电视适用的节目, 就市场上存在的节目内容类型与数量来看, 内容提供商没有按照手机这个媒介的特色提供相应的内容产品, 也就是说还没找到合适的内容进行传播, 这是手机媒体成长的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手机电视内容局限于娱乐类短片, 甚至生活资讯服务较少, 商务应用和互动性节目基本上没有开展, 那么没有目标消费群愿意买单的丰富的内容, 手机电视发展的道路将会很坎坷。这里就需要广播电视媒体转变思路, 将手机电视作为扩大覆盖率和提高收视率的途径, 利用专业的制作团队、丰富的制作经验, 提供适合手机电视的节目, 特别是在精品栏目和电视剧上下工夫, 以关注热门文化为基础, 针对不同的人群力求节目形态创作的分众化。

3 未来手机电视发展的导向要求

由于信息时代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所决定, 可以预见未来手机电视节目中, 除新闻资讯节目外, 来自社会公众自拍自导的爆料性、娱乐性片源将会越来越多, 互动节目也将占播出比例越来越大。鉴于手机电视将成为重要的文化宣传阵地, 各级宣传广电部门要树立融合开放竞争合作的理念, 积极通过通信网络提供广播电视内容服务, 扩大手机电视节目覆盖范围。要做大做强央视国际、新华社、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等国家级手机电视阵地, 注重培育地方手机电视龙头, 以健康的内容、一流的技术、主流的声音来抢占新兴媒体阵地, 形成手机电视正面舆论强势。同时, 要多渠道、多方式地宣传手机电视业务, 尽最大可能提高用户对手机电视业务的认知度, 最大程度地扩大手机电视业务的潜在用户规模。那么如何加强手机电视节目的舆论引导作用, 打造“内容为王”呢?一是要保证内容的正确性。手机电视应避免色情节目、特别是杜绝一些别有用心者恶意制造的政治谣言或利用群体性事件兴风作浪的敏感信息, 是健康发展手机电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宣传、广电部门要把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监控摆在最重要的地位, 主动加强对内容的监管, 确保手机电视的正确舆论导向。二是要保证内容的丰富性。手机电视业务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到“内容为王”的经营策略上来。没有目标消费群愿意买单的丰富的内容, 手机电视是寸步难行的。要充分开发传统电视内容产品的价值, 同时要根据用户需要“度身定做”制定用户喜爱的节目。三是要保证内容的互动性。手机电视受众的个性化必须带来内容需求个性化, 突出内容的个性化、娱乐性、适用性和品牌性。除体育娱乐类内容外, 还应生产受众点播的个性化内容。手机电视提供的新闻也应该是可以互动的, 用户在收看新闻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 订制不同种类的新闻。电信运营商应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手机电视品牌节目, 一方面可以加速推广其手机电视业务,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电信运营商的品牌知名度。四是要保证内容产业性。要最大限度地放开市场准入, 统一体制性环境和政策性环境, 主导内容生产和终端消费市场的整合, 引导手机电视内容产业链条向上端和下端的不断延伸。要发挥广电企业是传统内容提供商的优势, 积极整合广电自有的版权节目内容资源的同时, 制订合理的分成模式, 充分把电视制片商、电影制片商、MTV制片商吸引到合作阵营之中。最大程度地调动SP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开发手机电视业务内容, 真正使“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良性互动, 促进手机电视内容制作的繁荣和产业的兴旺。

4 结语

广电网站与广播电视 篇4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融合 拓展

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21世纪,数字化产业对于整个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在当前这个迅速变化的媒介环境中,传统的媒体和新生的媒体不断呈现出新的形式和特征,并且相互融合衍生。借助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新的科学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通信卫星等渠道,大量使用电脑、电视、手机、IPTV、MP3、MP4等现代电子设备,使新媒体个性化、细分化、互动化等传播特点得到全面凸显,不仅改变着媒介本身,而且改变着大众传播媒介环境。作为传统媒体代表的广播业也卷入到数字化的广播中。速度化将改变广播的工作方式和生产流程,提高广播的生产效率,扩展广播领域的发展空间,推动广播业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迈进。

首先,我们以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FM107.8《勇闯美人关》节目的专属交友网站love.hellowuhan.com为例,了解网络和广播的结合后的巨大优势:

1.广播与网络相结合,弥补了传统广播的传输手段受到地域限制的缺点,扩展了广播的传播范围。

传统的广播传播方式受地域的限制,功率再强的电台,也有一定的区域限制,再好的收音机,也有一定的收听波段的限制。而广播一旦进入网络,则可以凭借互联网简便、高效的特性传遍世界各个角落,大大扩展了广播的传播范围。在love.hellowuhan.com注册的8000多会员当中,有30%来自于外省,也还有一大批湖北本土听众由于工作学习的原因离开家乡,但依然通过网络收听和关注FM107.8的节目。

2.网络和广播相结合,搭建了新的互动交流平台,增强受众对广播的参与度。

就传统广播而言,热线电话是受众与电台联系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可以实现双向或多向交流。然而这种参与方式受节目播出时间的限制,而网络为受众提供了广阔的发表意见的空间,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段利用电子邮件、论坛、聊天室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参与节目的需求。特别在《勇闯美人关》网站创建时,充分考虑到节目互动,创立了和节目直播同步开放的在线聊天室,使主持人与听众,从一对一的沟通,变成一对多人,或多人间的活动交流,充分增加了参与度。另外,在网站的论坛上也可以随时随地发表对于节目、主持人、频道甚至热点事件的各类观点。

3.网络和广播相结合,弥补了广播稍纵即逝、选择性差的缺点。

广播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有传播速度快的优势,但也有着一闪而过、不便保存的弱点,且在某一时段受众只能被动地收听某一节目。而广播与网络相结合后,广播可以存储于网站,受众可以按自己的时间和喜好,在任意时间选择任何电台任何时间播出的节目。信息的“生命”得到了大大的延长。在love.hellowuhan.com网站上有同步直播的节目也有节目点播,听众可以随时查询一年内的每期节目及节目进行时的聊天记录,同时,当期节目的嘉宾资料也有存档,查询、重复收听甚至將来的付费下载极为方便。

4.网络广播使电台节目形式得以刷新和拓展。

传统电台广播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广播走上网络之后,节目的文字稿件可以在网上发布,也可加上图片、图像。受众不但可以在网上听节目,还可以看文字和图像,获得更多的信息,这种多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广播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勇闯美人关》此类征婚交友节目创办前,如何展示嘉宾风采提上了议程,网络是与电台结合,声色俱备的最好合作伙伴,每天节目嘉宾的照片都在专属网站love.hellowuhan.com主页上显现,听众在听的过程中对于嘉宾及主持人都充满了好奇,听过之后还可以在网上观看,上网看过后就会有更大的兴趣去听,两者相加,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广播与网络相结合无论从信息量、传播速度、伴随性等各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电台广播,网络为无线广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广播电台可以根据这一新平台的传播特性,制作更加符合受众需要的节目,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能力。

目前,很多网站与电台的节目合作,笔者认为根据每个频道的不同特点搭设专属网站,或者网站深入了解频道资源,打造适合本频道的专属平台进行市场化运营,更能达到双赢的目标。

现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推动信息社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成为这个时代的宠儿,在它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新媒介时期传统电台的经营必须认产品为对象,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充分把喉舌功能、娱乐功能、服务功能都充分地考虑在内,而在电台与网站合作的过程中几个制约传统媒体发展的因素将会得以重视并最终得到解决:

1、投融资机制

任何的事业或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投融资机制是制约广播媒体发展的首要因素,投融资渠道的建立是支撑产业扩张的重要条件和关键所在。无论是从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无论是从行业内的资本还是行业外的资本以及外资的角度来说,跟媒体有关的行业都具有特殊性,媒体行业一般都是国有资本控股,这就使广播业的投融资门槛升高,我国对非公资本和外资是“有限进入的”,很多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不能进入主流媒体,不利于资源的配置。通过频道网站或者合作网站来进行融资,在打造网络电台,促进网络电台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电台的发展,为其储备了足够的经济支持。

2、制度安排

广播业由于长期的体制问题限制了自身发展,首先就是产权制度的不明确导致了权责不清的局面,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整个行业的效率。但是我国的广播业又具有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网络和电台联姻,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要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广播业的发展之路只能是借鉴有益经验,要发展就必须改革现有的制度,使其在产权组织和管理方面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准则,在运营的过程中有据可依,避免混乱和无序。

3、创新思维

一个缺乏创新意识及创新形式的媒体是没有生命力的。一般情况下,那些注重自身技术与产品创新的网络媒体,在创意方面比较超前,在新媒体环境下,任何产品的开发都离不开创新的思维和理念。传统媒体需要站在听众的角度,考虑听众的实际需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充分开发具有潜力的产业环节。目前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规模以及创新思维,将对相关企业和行业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也延长了彼此的生命周期。

4、增值服务

随着媒体、电信和IT产业,特别是有线电视和个人电脑的不断发展,点击收听费模式迅速发展。“按次收费收听”系统允许受众按照自己的意愿点击收听特定的节目,并直接根据自己点播的节目付费。最近几年,点击收听服务出现在欧洲诸国和美国,他们为听众提供重要的体育节目和演唱会现场直播。电台将节目上传到自己的网站上供听众选择,并按照点击次数收费,这种选择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广播的个性化日益明显。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时代,传统媒介与新媒介资源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在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之间,新兴媒体是资源融合的主体,传统媒体对新媒体有无可摆脱的依附性。抓住机遇与新媒介进行资源融合是数字化时代的最佳选择。当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手段无法满足受众的丰富需求时,我们就应该寻求和拓展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合作。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经济驱动力,传统媒体借助于新媒体先进的媒体技术和多元的表现形式,丰富和扩展了节目内容和产品线,实现了与新媒体的完美联姻。中国广电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整合,必将带来广播行业的再度发展,使中国的广播业重新腾飞。

作者单位: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交通广播

广电网站与广播电视 篇5

2016年11月23日,广播电视规划院与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广电网络”)在广电总局监管大楼三层多功能厅举行《智慧城市技术研究》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会议由广播电视规划院有线所所长秦龚龙主持,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许家奇和贵州广电网络总经理李巍出席并签订了协议;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总工程师胡建华、广播电视规划院《影视制作》杂志主编李新民出席见证并致辞。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智慧旅游、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民生、公共安全等为代表的智慧城市业务将在未来10年迎来爆发性增长。国家层面已出台了一系列智慧城市政策指导性文件,贵州省也提出了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智慧贵州”的战略。面对城市智慧化的潮流,广电必须战略性地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之中,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广播电视规划院和贵州广电网络达成此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贵州省智慧城市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相关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为基于广电网络的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探索技术方向及发展新道路、新模式。

参加会议的还有贵州广电网络副总经理徐军、技术研发部主任李国政,广播电视规划院有线所副所长聂明杰等。

广电网站与广播电视 篇6

关键词:手机电视,TSOIP,直播,点播,流媒体,实时转码,离线转码

1 手机电视简介

手机电视一般分为两种:

1)通过移动网络,利用流媒体技术,将电视信号传送到用户手机,再通过手机中的软件进行播放[1,2]。目前2.5G和3G的运营商都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不过这种视频方式传送视频数据比较占网络资源。

2)通过数字电视广播网络,这种方式需要在手机上安装数字电视接收模块,接收和解调数字信号。已被广电系统定义为国家数字电视行业标准的CMMB就属于这一类。

本文讨论的是针对通过移动网络实现的手机电视。

手机电视是广电运营商应对3G及4G时代竞争格局的重要手段,未来视频应用将往三屏融合发展,满足用户看视频的不同情境需求,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看视频习惯。手机电视业务将是广电进一步落实建设内容集成平台战略方向的重要体现,以手机终端为下一个突破点,打造电视、计算机、手机三屏融合的新业务趋势。以巩固广电在视音频和业务传输等各方面的优势,同时把握住消费潮流,多渠道下手形成集传统媒体运营与新媒体运营于一体的现代传媒企业。

2 手机电视业务分析

2.1 手机电视业务功能分析

手机电视业务主要包括:

1)直播,在手机上实时直播电视节目:

2)点播,制作适合手机播放的精简视频短片,同时适当体现本地特色;

3)下载,用户将喜欢的点播类节目下载到手机里,不限次数、不限时间地观看;

4)定制收藏,用户可以定制自己喜欢的栏目以及分类,也可以收藏喜欢的节目以及视频,更可以向好友推荐视频;

5)互动应用,可以把一些基于互联网以及互动电视的热点应用加入到手机电视,增加互动性。

2.2 前端展现方式

1)客户端模式

用户通过下载到终端并安装的手机电视客户端软件,接入手机电视业务,使用手机电视提供的各种服务。

这种方式比较普遍,而且每次用户在手机端打开此功能后都会自动检测服务器端是否有更新的版本,如果有新版本,会提示用户更新。

这里播放的插件通常是专用的客户端模块、呈现给用户的页面布局以及展现方式可以由客户端软件设置。

2)WAP门户模式

用户登录手机电视业务的WAP门户或者手机Web门户,通过浏览、导航、搜索等功能,发现目标视频内容并进行观看、下载、上传分享等。

这种情况下,播放的插件通常是手机自带的播放器,呈现给用户的页面布局以及展现方式是WAP门户设置的。

3 手机电视技术实现

3.1 系统网络架构

手机电视系统架构根据网络位置以及功能不同从总体上分为运营支撑层、业务系统层、网络承载层和移动终端层,如图1所示。

1)运营支撑层:为运营提供支撑服务,主要包括BOSS系统、日志报表平台、统计分析系统、网管等,为流媒体业务的开通、媒体数据管理、用户管理、产品管理、计费帐务管理、统计分析和内容整合提供支持。

2)业务系统层:包括收录非编处理、视频编转码处理、内容管理、流媒体分发管理、缓存处理、负载均衡等。业务层位于网络的核心,为终端提供流媒体的直播、点播和下载等业务,满足3G/4G/Wi Fi等网络环境对流媒体业务的需求,并可以开展相关的增值应用业务。

3)网络承载层:网络承载层指的移动运营商网络,主要包括3G/4G以及Wi Fi/Wi MAX网络,根据不同协议分别有TD/WCDMA/CDMA/HSDPA/HSUPA/HSDPA+/HSU-PA+/LTE以及Wi Fi/Wi MAX等。

4)移动终端层:终端类型主要有TD/WCDMA/CDMA/HSDPA/HSUPA/HSDPA+/HSUPA+/LTE以及Wi Fi/Wi MAX等移动终端,这些终端通过不同的接入技术、不同的接入网络或借助于终端软件接入流媒体系统,实现流媒体业务的接收、播放、控制。

3.2 点播系统结构以及数据流向

手机电视系统提供的视频业务分点播和直播之分。直播是与电视直播同步,实时播放。点播不是实时的,而且可以多次循环播放。因为直播需要实时播放,相对来说,系统比较简单,需要根据手机的特点把电视直播节目转码为适合手机播放的格式[3,4,5]。而点播除了需要转码为手机支持格式之外,还要综合考虑筛选、非编、说明以及支持下载等处理。

系统组成结构图如图2所示。

点播文件的处理流程为:

1)内容提供商或者非编人员在内容生产系统对原始素材进行收录、采集、剪辑、编辑、转码等处理;

2)将转码后的节目上传到流媒体内容管理系统中;

3)流媒体内容管理系统对节目进行审核、编排、发布;

4)动态生成EPG,供在手机客户端以及WAP站点显示点播。

3.3 直播系统结构以及数据流向

直播系统简单结构以及数据流向如图3所示。

直播流的处理流程为:

先从广电前端系统上获取TS流,目前多是TSOIP(TS over IP)方式;经过直播转码处理转码输出为适应手机移动不同网络网络的节目流;编码后的流输入到直播流媒体服务器。其他控制访问处理与点播系统相同。

当用户访问时,流媒体平台的流程大致如此:

1)用户通过客户端或者WAP门户浏览或点击EPG/WAP站点;

2)通过鉴权处理之后,流媒体分发服务系统提供直播、点播或者下载服务;

3)内容管理系统产生详单;

4)运营支撑系统从流媒体业务内容系统中采集详单,计费,产生账目清单。

4 系统设计要点

4.1 视频格式支持

采用不同的手机电视转码技术平台可能会有不同的视频格式支持,一般情况下都支持3GP和H.264。

4.2 分辨力支持

主要考虑手机终端屏幕分辨力大小,多支持320×240以及176×144等不同的分辨力。

4.3 综合考虑移动网络码率支持

经过实测,各移动运营商的网络情况差异比较大,TD网络下可以流畅播放码率为150 kbit/s左右,而联通以及电信3G网络下可以支持220 kbit/s左右。

前端平台系统要能根据实际手机终端以及网络具体情况提供不同的码率视频。

4.4 手机终端的支持

手机终端根据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进行区分,主要包括支持i Phone,i Pad,Android,Windows,Symbian等操作系统。

4.5 非编制作

手机上的视频播放同电视和计算机不同,主要有两个方面要特别考虑,要根据屏幕大小而调整截取图像以及调整文件长度。

4.6 视频转码考虑

手机在处理能力、屏幕大小以及移动网络带宽等方面与计算机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而现有流媒体节目源在格式、码率等方面主要是针对计算机而优化,因此,手机通常不能直接流畅地播放这类节目。由于不同手机的处理能力存在差异,手机的网络带宽也常有变化,用单独的离线转码会存在卡顿、模糊、马赛克等问题,手机电视系统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于点播,采用离线转码与实时转码相结合的方式,将广电运营商现有的电视节目以及海量点播媒体资源开放给手机用户访问,并通过动态编码参数适配,实现清晰流畅的播放。

5 手机电视运营分析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各路新媒体纷纷抢占市场,从互联网电视到微博,从移动电视到手机电视,在众多的新媒体平台中,手机电视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各地广电大多已有互动电视、宽带网络,如果再实现手机电视,那么就占有了三屏优势。手机电视也可以作为广电运营商已运营业务的补充,提高用户满意度。

广电运营商在项目前期建设要阶段性进行硬件投入和人员投入,同时为培育市场,对用户可能采取免费或者套餐赠送的方式进行推广,因此在项目的运行前期,预计收入不会太可观。但是从长远来看,3G和4G必定是潮流,手机电视运用必定会有不少的市场拥护者。无论从长远战略上看,还是从竞争态势、长期收益来看,手机电视项目对广电来说都是一个新机会。

参考文献

[1]钟玉琢,向哲,沈洪.流媒体和视频服务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卢官明.移动流媒体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SCHULZRINNE H,RAO A,LANPHIER R.IETF RFC 2326,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RTSP)[S/OL].http://www.ietf.org/rfc/rfc2326.txt.

[4]刘富强,王新红,宋春林.数字视频图像处理与通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广电网站与广播电视 篇7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网站,可行性研究

新闻网站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步产生和出现的一个网站类型, 可以轻松地让音频和视频信息快速上传, 为广播电视与新闻网站的整合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所以新媒体在冲击传统媒体的同时, 也为广播电视提供了新的延伸和拓展的巨大可能。如何更好地实现新闻网站与广播电视的融合成为摆在人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

一、广播电视的现状

近年来, 以电脑和手机为终端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媒体格局的深刻震荡。像新兴的3G信息技术已经延伸到各个层面, 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除了有网络的各种功能以外, 还把文件传输、邮件收发、音视频下载等各种数据业务收入囊中。这种转变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还有待我们深入思考, 但它们所带来的冲击和变化不容忽视。像最传统的报刊在感官冲击力方面就远远比不上声画齐全的, 而后来的广播电视虽在某些方面能赶超平面媒体, 但很多内容一晃而过, 马上就从你的眼前溜走了。而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表现出了强烈的全时空存在感, 24小时滚动新闻等新的信息播出方式应运而生, 不仅仅包括固定空间, 更包括移动空间中的全时段信息存在, 此时依靠传统媒体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全时空的信息需求。所以更多的媒体将通过媒介融合、充分利用无线传播技术与渠道来满足人们在移动空间的信息需求, 给自己带来新的发展。

广播电视行业在目前来看, 业务拓展阵地已经逐渐萎缩。如果还继续沿用老路子, 势必将严重制约其发展。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全球范围的普及应用, 数字化时代已然来临, 也给传统的广电业行业带来一次新的变革。网络直播、点播层出不穷, 大众的生活方式也有所变化, 一些较小的县市媒体的固有优势逐渐变成劣势, 所以为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寻求一个良好的突破口显得尤为重要。

二、二者交汇融合的意义

两者相互渗透可谓是优势的有效整合, 是媒体机构对网站的依附和网络对广电媒体强大资源需求的互补, 可实现双方的共同进步, 成为长势良好的传媒双生花。如果独立发展新闻网站, 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方可建立起新闻采编播一条龙的制播体系;如果取长补短进行整合, 则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全部问题, 使原有的信息资源和在新的领域更为强大、更受大众青睐的传播功能得到全新的整合。

以广播为例, 广播设备的数字化更新更是非常迅速, 数字化的传输是由音频光纤传输网、计算机控制网实现。传统广播在频率资源的分配占用方面始终是用一个少一个, 另外还受到发射功率的限制, 因此发展网络广播大有可为, 这样的二次开发使用使得广播凸显了更为个性化的特点, 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频率不稳和覆盖制约的缺陷。

三、二者整合的可行性发展策略

新闻网站已经寻找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兴结合点, 即充分利用现有的音视频资源, 着重打造第四媒体, 以更好地推动视频点播和服务互动类节目。首先, 应加强本地特色内容建设, 像滇南明珠网就以办好《蒙自新闻》和民生服务类的《现场900秒》、《法制视野》、《我们的家》、《红河往事》、《蒙自本土歌曲》等赢得本地受众的关注。其次, 整合利用好蒙自电台调频984和蒙自电视台声音和视频资源的同时, 也不断鼓励拓宽视频来源渠道, 让州府所在地的众多网民成为视频内容的提供者。最后, 网站可以在发展网络广告、视频资料的有偿服务和网络增值服务等方面, 开展与本身相关的多种业务, 优化结构、做活营销, 提高网站的自我造血功能。

1. 此类网站的定位。

网站定位应该由单一的传统媒体转向服务于整体的媒介融合, 更多地强调网站的传播特性, 又突出音视频和互动功能的办网理念, 更好地促进传受双方的互动, 从而吸引更大群体的受众关注。

2. 新闻网站的内容。

分析比较滇南明珠网10年来主页建设上的变化发现, 频道设置日趋完善, 延伸了母体电视台向纵深发展的触角, 进一步深化了电视的多项服务功能。

3. 新闻网站表现形式。

网站在LOGO设计和首屏颜色、首屏分栏选择时, 首先考虑的是大众的视觉感受, 争取做到栏目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多彩。像滇南明珠网就把蒙自电视台、电台的各个子栏目都集中到网络上, 就算当时错过了播出时间, 也可以较为方便地点击关注。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广电系统而言, 传统媒体如果能有效地与新兴的网络平台整合渗透, 将对突破事业瓶颈起到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 不管是从信息资源的利用还是广阔传播的空间而言, 都是十分必要的, 应该说, 这也是提升新闻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2013—2018年中国广播影视新媒体深度评估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EB/OL].http://www.ailaba.org/beijing/diaocha/178417255343473x.html.

网络剧:广电系统网站发展之利器 篇8

关键词:网络剧,网站,发展,电视短剧,湘湖网

网络时代来临后, 报业系统先声夺人, 抢占了各级新闻网站的高地, 基本坐上了当地新闻网站的头把交椅。目前来看, 电视资源依然有比较大的利润空间, 广电系统忧患意识较弱, 在网络媒体发展上比报业系统略逊一筹。以媒体业发展比较好的浙江省杭州市为例,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为主的杭州网当仁不让, 稳居头把交椅, 在中国网站排名[1]中以300名左右的成绩傲视群雄, 在全国的地市级新闻网站中也是遥遥领先。而广电旗下的杭州文广网, 在排名上远远落后, 只在10000名左右徘徊。在县级新闻网站中, 《萧山日报》为主的萧山网可以说是独占鳌头, 中国网站排名以7000名左右的成绩独领风骚, 而广电旗下的湘湖网 (萧山广电网) 仅以10000名-20000名之间的成绩屈居第二, 但这个成绩从2009第九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等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看来, 湘湖网在广电系统县区级网站中的排名较高, 甚至超过了很多市级广电系统建立的网站[2]。图一是2009年8月18日摘自中国网站排名网中湘湖网的相关数据曲线。

2008年, 金融危机的寒潮席卷全球, 媒体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寒冬, 开源节流成为最迫切的需求。而奥运会在中国的胜利召开, CCTV的成功转播, 特别是央视网借助这一契机的迅猛发展壮大, 使得广电系统尝到了发展网络传媒带来的甜头, 也看到建立网络传播的迫切性, 广电系统网站的建立和发展开启了新时代。

随着奥运的闭幕, 重大题材的消失, 广电系统的网站必须寻找新的亮点来吸引网民。相对报业媒体而言, 广电系统网站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比如新闻文字稿较少, 质量稍逊一筹, 而视频新闻阅读起来耗时较多, 很多地方网速较慢, 播放会出现停顿, 网民草草一看就移情别恋了。因此, 广电系统网站要发展好, 除了加强新闻报道以外, 还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广电系统的有利资源, 开发网站建设和发展的新亮点, 吸引网民的关注。而网络剧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利器。

一、网络剧的出现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提升, 网民群体不断扩大, 演艺人群寻求新的表演场所和表演方式。在我国, 1999年上海戏剧学院钱钰首次提出“网剧”的概念:“通过互联网传送, 由上网计算机接收, 实时、互动地进行戏剧演出的新的戏剧形式”[3]。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 早已超出了这个范畴。“网络剧已成为继电影、电视之后的以互联网为载体又一种新的视听综合艺术”[4]。网络剧是一种“能快速反映时代生活, 编导演摄录制简易, 适合网络视频传播, 深受网民喜爱欢迎, 有利于培养文艺新人”的网络文艺形式。网络剧要符合网民欣赏习惯, 一般以1-15分钟为宜, 集数可多可少。

在美国电视网众多电视台中, NBC电视台率先推出了网络剧的概念并发扬光大。迪士尼前CEO艾斯纳也转战这个新兴领域并取得前期成功。自从2007年4月2日, 艾斯纳创立的视频工作室Vuguru将自己第一部作品《毕业舞会皇后》 (Prom Queen) 放到My Space及其他一些网站上后, 这部交织着爱情、流言、背叛与神秘, 每集仅90秒的80集高中生活剧至今已聚集了近2000万名观众。

我国网络剧最初始于网友自发拍摄的简单视频作品, 2000年3月18日, 由5名在校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中国第一部网络剧《原色》, 在中国长春信息港上与网迷见面。但“网络剧”是最近两年才流行起来的, 随着制作规模的扩大, 也有一些广告公司与商家联合拍摄了一些网络剧, 如北京桦榭广告与宝洁公司联合出品的《安与安寻》。由具有视听许可证的广电系统网站湘湖网 (萧山广电网) 拍摄的网络剧《我为天使狂》于2009年5月启动, 历时近4个月, 8月13日正式在湘湖网上与广大网民见面。

二、广电系统的优势

相比普通网站, 广电系统网站发展网络剧占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 优势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才优势。

网络剧的拍摄需要编剧, 导演, 主要演员, 摄像剪辑等人员。广电系统网站作为广电系统的一个部门, 可以比较方便地从广电系统内部选出一些合适的人才, 来加入到网络剧的阵营中来。

2. 设备优势。

拍摄需要的录制设备, 后期处理设备, 场地等对其他网站来说可能都是巨额投资, 广电系统一般都有现成设备, 条件得天独厚。

3. 资源优势。

网站拍的网络剧要有找较有实力的投资商合作, 电视台常年有广告业务, 有一定的客户基础。

4. 品牌优势。

各地电视台的观众参与类节目如火如荼的进行, 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到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 从陕西二台的《都市碎戏》到杭州台的《开心茶馆》都使观众趋之若鹜。这充分说明广电品牌的优势, 它是人们展示自我的理想舞台。

三、电视短剧的经验

目前, 广电系统摄制网络剧的还很少, 但是有的电视台摄制电视短剧颇有成效。比如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 (二套) 的“都市碎戏”, 这是中国第一档日播的制播分离栏目剧, 该节目立足“民情”, 制造“民星”, 让群众走上电视屏幕, 颇有影响力。“该节目2005年创办, 播出三个月, 广告就全满了, 而做民生新闻, 要做三年才能达到娱乐类节目三个月所能达到的效果。原来, 每年买这档节目广告只要花1000万元, 后来三分钟广告就拿到要1000万元, 现在1.5分钟就要1000万元”[5]。电视短剧的成功经验, 可以为网络剧发展提供借鉴。

1. 使用业余演员。

从明星戏到平民戏的转变, 节目比较贴近群众, 地域优势明显。让老百姓自己演自己, 演绎自己生活中的悲欢离合, 这虽比专业演员少了些精彩的表演, 却多了真实的情感。如果要求业余演员“专业表演”或一味启用专业演员, 那可真是牛头不对马嘴, 也让观众失去了真实感。民生娱乐更强调“参与”和”唤起”, 通过“亲身”参与和“想象”参与, 从而唤起“愉快的情绪”。可以说面孔新带来真实感, 真实感就击溃了观众心理的防卫, 就接受你, 进而产生收视率。

2. 反映民生真相。

民生娱乐在营造视听快乐的同时, 表达了对当前社会、文化、民生问题的关注, 它有比电视剧更真实的社会缩影, 比电视新闻更娱乐的表达, 是“民心、民意、民愿”的大汇集。民生娱乐改变了城市人的作息习惯, 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平台, 创造了城市每天源源不断的新话题。它使各个阶层都有收获, 它成为草根们狂欢的盛宴, 精英们情绪的减压药, 都市外来人融入城市的催化剂。

3. 运作产业链化。

从产品到商品, 《都市碎戏》到《百家碎戏》到《街坊邻居一台戏》、《千家故事》, 在陕西“都市频道”播出, 叫《都市碎戏》;放在一频道播出, 叫《百家碎戏》;在卫视播出, 叫《街坊邻居一台戏》;在农民频道播出, 叫《千家故事》;延伸出5档以上的碎戏, 由于是制播分离, 整体规模利润已经超过了1个亿。《都市碎戏》又延伸出新节目:《碎戏碎事》《碎戏明星班》。产业链运作, 使品牌栏目不断壮大, 受益持续提高。

经验借鉴得不好, 容易变成东施效颦。比如:河南有一个频道, 把陕西的一个公司引过去 (拍“都市碎戏”) , 先改成河南话, 效果不理想, 又改成普通话, 效果还是不理想, 最后还是回到陕西话, 效果就好得多了。这和各地的语言环境不同有关。苏州台去模仿, 结果不成功, 这和各地的文化环境不同有关, 他们没人写剧本, 而在陕西写剧本的人很多, 每本只需付1000-2000元。

广电系统借鉴电视短剧的经验拍网络剧, 就更加要注意它们各自的特点。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抓住真实感的表达。只有具备真实感, 才能得到观众在情感上的认同和接受, 才具备生长的土壤。当然, 这个真实感不是电视记录片的真实感, 它还是“戏”, 有典型的人物及人物性格, 有刻意编排的戏剧冲突, 是带有普遍性的生活事件的戏剧化创作, 用视听语言的方法去营造一个具有真实感的栏目剧。

四、网络剧的特点

网络剧的特点, 归纳起来, 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征。

1. 趣味性浓。

网络剧是网络与影视艺术的结合, 优势和特色明显。一方面, 题材丰富, 网络剧取材不受限制, 十分自由, 同时以其鲜明的色彩、影像, 丰富的意境和良好的制作为网民所喜爱。另外一方面, 网络剧会通过人物性格的表演, 生活、工作、社交等场景的模拟展现, 十分充分、到位地展示和推广作品要表达的思想。网络剧可以有较长的内容和故事, 也可以设置戏剧冲突、故事悬念, 以短小的故事和情节来打动观众, 也可以依靠搞笑、幽默、夸张的方式来吸引眼球。

2. 参与性高。

网络剧的诞生, 是对演艺市场的一次革命性转变。网络剧具有投资成本轻, 演艺人员门槛低, 网民参与度高的特点。网络剧既能满足网民欣赏同类普通人表演的好奇心, 又能满足网民自我娱乐, 自我表现, 自我愉悦, 自我充实的需要。在网络时代, 从理论上说, 任何人都可能当编剧, 任何人都可能是导演, 因此, 许多梦想走上演艺生涯的普通网民, 可以借此“圆梦”。换言之, “今天你是普通网民, 明天你是网络明星”。湘湖网“我为天使狂”演员选拔吸引两百多人报名足以说明网民参与的热情。

3. 乡土性重。

地方网站拍摄的网络剧, 反映乡土生活, 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绽放浓郁的乡土芬芳, 散发浓重的乡土香味。情节以网民的现实生活为基础, 演员以本地群众演员为主, 所宣传的企业以本地企业为主, 对话可以带着一点乡音, 甚至可以加入一点方言, 贴近生活, 对当地的网民的吸引力毫无疑问是非常巨大的。这种类型的网络剧创作, 不仅为网站培养了忠实的网民, 也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 为居民茶余饭后提供了很好的话题。湘湖网《我为天使狂》摄制播出期间一路飙升的点击率也充分说明的网民对整个过程的关注。

4. 融入性好。

网络剧可以作为品牌和商家的载体, 在潜移默化中为之做推广, 是一个可以融入品牌性格、产品形态等等内容的综合体。网络剧的成功, 会给投资人带来较好的广告效果, 使之获得良好的回报, 就能形成良性循环, 吸引更多客户来投资网络剧。网络剧能否很好的推广, 关键在于网络剧的情节以及产品和品牌如何通过网络剧进行展现, 并到达实际的目标消费人群。因此, 需要将产品和品牌巧妙的植入到剧情当中, 如果植入得不好, 网民很容易反感, 结合得好, 能够引起网民的共鸣并引发广泛的传播, 对于品牌的推广和网站知名度的提高都非常有益。这完全可以借鉴电影《非诚勿扰》的成功经验, 它完美地展示了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的优美风景, 掀起西溪旅游热潮, “2009年上半年, 西溪湿地同比多进账了3000多万元。入园游客人次量和景区总收入, 同比增长幅度都超过惊人的360%”[6]。

5. 互动性强。

与电视剧和电视短剧不同, 网络剧的观众可以通过超级链接随时调出演员的背景资料以及剧情介绍。新网民可以查看以前的剧情, 以增加故事情节的连续性。网民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他们喜欢的角色扮演者保持联系, 探讨角色以及角色以外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许多网民热衷也在留言板发布相关评论, 他们在发布评论的同时, 也与信息发布者同时完成了新信息的生产。他们这种主动收视、投入观看, 以及积极互动和传播的行为, 对网络剧的传播活动大有益处。

网络剧前面4个特点和电视短剧都相似, 网络剧最大优势是互动性强。所以发展网络剧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 发挥网络互动的优势。利用网络剧制造新的网络话题, 吸引网民对网络剧的情节展开讨论。网站也可以通过剧情来展开系列的活动, 并通过多个剧集来吸引网民的持续关注。

五、网络剧的实践

下面主要以湘湖网摄制网络剧《我为天使狂》的全过程作为案例来分析网络剧对网站建设的实际影响, 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演员的网上报名, 海选, 海选视频上传, 海选网络投票, 演员的确定过程为第一阶段, 即为拍摄网络剧的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 首先要在网站上发布网络剧剧情简介和角色介绍, 吸引网民参与演员海选报名。由于网民对网络剧的好奇和表演欲望的激发, 开通报名那天, 湘湖网点击率急剧上升, 2009年5月7日-5月27日为期二十天的网络报名吸引了两百多名网络剧爱好者前来报名, 经初步筛选, 确定108名候选人进入下一环节的选拔。

接着, 在2009年5月29日和30日对候选选手进行现场面试, 通过三个环节进行初步选拔:1.自我推介:用30秒钟时间作一个简要的自我介绍。2.即兴表演:主要是展示自己的文艺特长。特长表演的项目不限, 唱歌、跳舞、小品表演、诗歌朗诵、讲故事、模仿秀、绕口令等均可。3.试镜表演:提供一段剧本, 在镜头前进行现场表演。主要观察演员是否上镜, 以及测试实际表演能力。对面试进行现场录像。湘湖网这个阶段由于没有进行相关的网络互动, 使网站的点击率有所下降, 今后可以考虑对面试进行网络直播来吸引网民。

然后, 在2009年5月27日推出网民投票, 让网民为自己喜爱的演员候选人投票。不少参加海选的人员为获得参演的机会, 调动所有资源, 积极为自己拉票。为防止不公平竞争, 投票设定了同一IP地址一天只能投一票等规则。尽管如此, 在2009年5月27日到6月17日的投票期内, 总共获得有效投票85147票, 最多的个人获得了10530票。截止投票当天, 网站最受关注, 高点击率使湘湖网当天排名进入万名以内。

2009年6月8日推出了网络剧海选的录像和花絮。由于经验不足, 所有参选者的海选录像同一天在湘湖网网络剧频道推出, 导致6月8日这天点击率上升较多, 但随后几天逐步回落。以后这个环节, 可以考虑每天推出3-5个演员候选人的海选视频, 吊足网民的胃口, 保持网民在一个较长过程对网站的关注。

今后在第一阶段, 确定网络剧题材后, 还可以开展剧本, 剧情有奖征集活动, 让网民参与剧本的编写, 或为剧本提供素材和情节, 进一步推高网络剧人气。

第二阶段。我们把网络剧的具体拍摄过程定为第二阶段。这个阶段, 网站可以即时报道网络剧拍摄进展, 演员状态, 拍摄花絮。演员和编导人员, 及其他制作人员可以通过博客, 论坛等及时与网民交流。湘湖网每天由网站记者在相关频道及时报道网络剧拍摄的新闻, 并发布拍摄花絮的照片。网络剧相关新闻引起了网民热议并使点击率飙升。但由于湘湖网第一次进行网络剧的拍摄, 对这个阶段的把握略显不足。大部分剧组人员没有在网站写博客, 拍摄期间也没有及时整理视频花絮, 错过了一些精彩花絮与网民见面的良机。

今后在这个阶段, 要对群众演员加强指导, 及时建立剧组人员博客, 通过博客积累人气, 提高网民互动, 同时可以大量张贴剧照, 吸引网民关注, 甚至可以随机选取网名进入拍摄现场, 与演员和编导, 设置组人员进行零距离接触, 让网民切身感受网络剧拍摄的巨大魅力, 把网民培养成铁杆的网络剧爱好者。

第三阶段。网络剧的后期处理和网上播放为第三阶段, 也是网络剧影响的高潮阶段。2009年7月30日湘湖网发布了网络剧拍摄的花絮和网络剧的预告片, 使网站的关注度获得空前提高, 排名又破万, 冲上9802名, 网络剧再一次激起网民的热议和期待。高潮出现在2009年8月13日网站的首播当天, 网站创出7723名的排名新高。

湘湖网的这部《我为天使狂》网络剧不仅使网站被关注度有效地提高, 为网站培养了一批忠实的网民, 也给网站带来一笔可观的广告费, 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六、网络剧的展望

网络剧是网络文化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 是网络文化创意产业的一大新亮点, 更是摒弃“恶搞”行为, 引导网络视频走向健康发展的方向。但是, 目前国内还没有对网络剧这一艺术形式采取资质审定, 因此, 国家广电总局有必要抓紧出台相关政策, 做好对网络剧这一新兴艺术形式的引导和规范工作, 让网络剧成为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一支生力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09年6月30日, 我国网民规模达3.38亿人, 宽带网民达3.2亿人, 互联网宽带化趋势更加明显, 占总网民数的94.3%。当前金融危机的还若隐若现, 挥之不去。而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平台, 有着传统的媒体所不能实现的价值, 利用互联网来开启广电媒体发展的新局面, 转危为机, 积极的探索新的发展亮点, 就能为广电系统网站的发展开启新的里程碑。网络剧可以成为广电网站发展的一把利器, 既能为网站培养稳定的网民群体, 又能为现代企业追求的以提升品牌价值和服务为核心的广告提供良好平台, 获得稳定的广告收入[7]。我们要更多地去思考和尝试, 积极发展以网友参与和互动, 展示真实生活为基础的网络剧, 充分发挥广电资源的优势, 挖掘出广电系统网站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rank.org.cn.

[2]李骏.浅谈县区级广电系统网站的建设[C].2009第九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9:111-115.

[3]钱钰.“网剧”——网络与戏剧的联合[J].广东艺术, 1999, (1) .

[4]唐海祥.“网络剧:又一种新的视听综合艺术”[OL]http://www.wangluoju.cn/news/3483c, 87b5, 47cf, 446.

[5]胡劲涛.立足“民情”制造“民星[M].新闻学科教学研讨会, 海口:2009-01-15.

[6]唐斌.“《非诚勿扰》几分钟, 西溪湿地半年多赚几千万”[OL].http://house.focus.cn/news/2009-07-20/716529.html.

广电网站与广播电视 篇9

衢州广播电视总台2006年底建成新大楼, 2007年2月正式搬迁。在这之前, 我台技术模式如同建台初期, 效率低下。考虑到新大楼2007年初的搬迁, 我们早在2年前就开始规划专业设备的发展方向和配置方案, 争取建成一个技术先进、成本低廉、维护简单的综合数字节目制播系统。

2 全台电视制播系统的思路

经过反复论证, 我们的思路是:数字化网络化电视制播系统以电视硬盘播出系统为核心, 以电视总控系统为通道, 把各制作系统、演播室等联结为一个整体, 以数字格式信号作为全台的标准平台, 采、编系统须以无带化为方向, 暂保留老的传统设备, 逐步完善整个制播系统。

广电中心的制播系统设计突出以下5个特点:

(1) 突出可靠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局部采用纯IT网络。

(2) 突出无磁带无机械理念。

(3) 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关键设备互为备份。

(4) 功能齐全, 从实际出发, 新老设备要物尽其用。

(5) 科技为先, 以人为本。

3 电视制播系统实施及完善

整个电视制播系统主要分为硬盘播出、电视总控、制作网络、演播室系统, 分述如下。

图1是全台制播系统整体框图。

3.1 硬盘播出系统

播出系统重点是充分保证播出和素材存储安全、网络顺畅、便于扩展。整个方案设计重点如下。

3.1.1 播出视频服务器主备镜像结构

视频服务器采用了北京格非公司的Magi Stream3000, 为完全模块化设计。服务器系统各部件均有冗余备份, 主要硬件均可以热插拔。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支持标准的MPEG-2压缩格式, 支持MPEG-2 4∶2∶2P@ML, 比特率从10~50Mb/s。图像实际清晰度极高, 能够实现零帧精确播出。本系统中的每台播出视频服务器实际存储空间为10×300G÷4G≈750小时/台 (8Mb/s码流、不包括20%冗余空间) 。

3.1.2 数据库服务器互为主备

数据库服务器在系统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涉及总编室节目单的编辑、素材信息的存储、权限管理等海量信息内容, 在本系统中配置了互为主备的双数据库服务器, 可进行实时的数据信息互为备份和镜像。

3.1.3 网络结构采用多交换机、多网段工作的机制

根据网络数据的种类不同, 将系统的网络结构构架为多交换机、多网段工作的机制, 素材交换和传输拥有独立的、冗余的千兆交换机和独立的网段, 整个系统在线播出设备的控制和设备的远程监测监控分别拥有独立的网段, 从而保证了网络带宽和播出安全。

3.1.4 增加二级存储中心和素材迁移服务器

二级存储中心和素材迁移工作站作为上载与播出服务器之间的存储缓冲池, 将上载与播出相对隔离, 素材打点编辑在二级存储中进行, 因此播出服务器任务单一, 提高了可靠性, 此外给带库提供存储节目源。

我台目前是利用DVD数据光盘来存储已播的节目文件, 重播时以文件形式倒入, 大大节约了重新上载的时间和存储成本。本系统中的二级存储为一个12盘位的存储阵列, 采用美国希捷SATA 300G硬盘, 实际存储时间为11×300G÷4G≈750小时 (8Mb/s码流) 。

3.1.5 应急播出功能丰富, 配备完备监测

考虑到特殊情况, 三个频道分别配备两台应急播出放像机, 作为应急播出源, 实现可以和硬盘系统组合进行“盘带”混合自动播出或纯手工全磁带播出。

系统中配备了完善实用的设备 (信号) 检测报警设备, 故障点判断部分可以具体到服务器、键混等设备中的某一个单元。视频信号检测每个频道从服务器、播出末级、有线返回分别取样, 发现故障特征时及时报警。

3.1.6 分布式异地上载模式

硬盘播出系统中上载素材的高质量确保了播出的流畅和安全。系统配置了8台上载工作站, 接口齐全。我们采用了分布式异地上载模式:8楼总编室6台, 4楼广告制作室1台, 3楼播出机房1台为本地应急上载。

上载方式可选择直接上载至播出服务器和先上载至二级存储阵列后自动迁移至播出服务器。

广告日常编排只要重新编排每则广告标题就能快速完成, 不以传统广告段位方式上载, 使得广告串编人员从耗时、重复劳动中得到了彻底解脱。

3.1.7 播出控制三主一备

三个频道配置四个播出控制站, 其中一个做冷备份。播出控制软件能实现顺序、插播、定时、视频服务器、直播节目混合播出以及定时上键等功能。

3.1.8 周边设备

每个频道具备主备切换功能, 采用GVG-Acappella 16×2切换器做主备切。配置了两路键控器用于叠加台标和字幕, 配置了数字音频处理器。数字信号通道中关键周边部分采用了GVG和S&W的产品, 以确保播出的安全。

3.2 电视总控系统

总控系统设在电视播出机房, 对参与播出和交换的各种视音频信号如台外上下传、各演播室、播控PGM及CLEAN等信号进行监测、调校和调度, 同时承担着系统中信号的同步GPS时钟系统、信号的技监和收录等等。

3.2.1 总控系统中信号调度

我们采用了一个以32×32 (可扩展为64×64) 数字矩阵和一个32×32的模拟矩阵为核心的总控调度系统。两个矩阵分别配置了一个XY信号远程调度面板和一个供技监设备使用的面板。

总控系统信号源部分, 我们以SDI数字信号为主, 部分模拟信号作为备份或监测的辅助信号。总控系统既参与播出信号源的调度, 也包括各县、省台上下传信号的调度, 信号的传送在各频道制作室里可以直接进行。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我台严格实施工艺接地, 台内数字和模拟信号传输至今未发生过任何干扰现象。

3.2.2 系统中信号的同步

对于播出系统, 各播出信号到达播控切换台时所有信号的同步时基、相位均须保持一致。我们采用了2台同步信号发生器经切换输出的BB同步信号, 向所有需要同步锁相的设备提供BB信号, 包括各演播室的主同步信号。

另外系统中使用了较多的帧同步机对外来信号进行处理。对于现场直播、卫星接收、演播室直播信号都必须经过帧同步机处理, 消除时基误差后才能送到播出切换台。

3.2.3 GPS同步时钟系统

我台在总控系统中配置了GPS卫星时钟接收机, 通过网络和场逆程钟向所有需要校时的设备提供校时信号, 使播出服务器和分散于台内的子钟与主钟走时精确一致, 实现电视节目播出、挂角字幕播出时间的准确, 另外作为各演播室的时间基准。

3.2.4 技术监测系统

为随时监测系统内信号的技术指标, 确保播出节目信号的质量, 在系统中配备了TEK WVR6100多功能视频测试仪等技监设备, 可对任意1路信号进行技术指标的测量, 包括SDI眼图、抖动率、色域等技术指标的测量。

3.2.5 节目监录系统

在总控系统中, 配置了Magi Rec MPEG-4自动监录系统。采用硬件MPEG-4压缩卡, 可以完成四路播出信号的实时采集, 并可在图像上叠加频道信息和时间码, 监录存储时间为30天×24小时, 方便播后查询。

3.3 基于文件的非编制作系统

从技术人员的角度看, 电视前后期技术应该是以IT技术结合半导体存储技术为发展方向, 因此我们确定了摄像机以松下P2技术为主, 并在建设非编制作网络时, 在新闻和广告两个新非编网络上实现了全程基于文件 (DV50或DV25格式) 制作的无磁带运行网络。

P2设备不仅拍摄方便, 更在记者后期制作的时候大显身手:上下载的速度以DV25格式计经实测是3∶1, 即3分钟的素材1分钟便导入导出完毕。我们事先给新闻栏目的字幕格式都做了统一, 记者可在这个网络里实现文稿的起草和审查, 实现网上前后配音、审查, 因此在新闻串编人员调取工程文件并合成的时候, 工作量大大降低, 效率极高。以三频道30分钟时长的日播新闻为例, 每天节目基本能提早一个小时完成。

我们特别配置了两台移动编辑系统, 为记者跨市跨省等外出采访提供条件。笔记本带PCMCIA接口, 实现利用P2卡进行移动编辑。记者外出采访时把做好的节目打包成小码流文件, 利用互联网传回台内, 新闻当天便可以播出, 真正实现了新闻的时效性。我台已经在市委书记跨省考察、四川灾后重建采访时获得成功实践, 得到各方好评。

新闻非编网络配置10个上下载工作站, 广告非编网络配置4个上下载工作站。新闻非编网络网络拓扑图见图2。

非编网络方案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上, 为各频道提供一个集节目制作、包装合成、节目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技术平台, 实现节目制作流程无带化、无纸化, 并充分考虑系统今后的扩展。主要技术如下:

(1) 存储管理平台:非编网络系统针对视音频数据及数据库文件分别存储。各个子系统的视音频数据采用共享存储的方式。数据库文件使用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来完成, 与视音频数据共用存储体, 但位于不同的分区, 以保障性能。

(2) 服务器和存储系统:P C服务器为X 8 6架构+Windows操作系统, 具有较高性价比和低维护成本。存储阵列系统采用RAID3/5 Hot Spare技术, 具备冗余通道, 冗余控制器, 无单一崩溃点。新闻网存储容量为5.12TB, 广告网为2.56TB, 满足日常需求。

(3) 网络平台:本系统中的网络平台采用纯以千兆以太网络架构。通过i SCSI类型的存储设备, 在千兆以太网络建立SAN网络结构, 即IP-SAN网络。该网络实际带宽为160MB/s, 在25Mb/s码流、四层实时条件下能同时带12个工作站, 考虑到实际制作时不可能同时读写的情况, 实际可带站点20个以上, 经过两年实践证明, 其并发带宽与存储设备的访问带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3.4 演播室及其他制作系统

我台三个电视频道拥有3个演播室, 演播室和播出机房、演播室之间通过总控系统实现互通。播出系统如果直接接收制作系统上传的文件, 不论是工程文件还是打包的文件, 总是难以避免病毒的感染, 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因此我们充分利用SDI数字信号可进行远距离传输的能力, 实现了台内信号的传输, 台内最大传输距离不超过150m, 我们采用百通和佳耐美专用数字线, 经实际测试和应用完全没有问题。

新闻演播室均为直播化设计:包括大型控制桌、设备布置、全台通话系统、演播室Tally指示系统、全台GPS时钟等。2008年经济信息频道演播室承担了每周五档的竞技直播节目, 通过演播室直播系统获得了成功。此外直播信号可在播出系统作任意延时处理, 降低直播风险。

演播室做好的节目如录播新闻, 虽未采用文件方式直传播出系统 (功能完全可实现) , 但是可以经过总控系统直接调度并上载, 避免先下载到磁带再重复采集所造成的弊端。

总控系统和县台、省台都可以互相传送节目, 做到了全台内外的互联互通。

我台2000年启用的模拟电视转播车也进行了数字化改造, 加入了数字设备和无线微波摄像机, 使之达到6迅道 (摄像) 规模, 同时也为模拟400m2大演播室直接服务。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系统的实施, 我台全台电视专业设备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 形成了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电视制播整体系统。

上一篇: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下一篇:报纸广告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