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的网络直播

2024-10-19

城管的网络直播(精选4篇)

城管的网络直播 篇1

“你只看到小贩惨, 却没看到居民烦, 你有你的愤青, 我有我的工作, 你否定我的价值, 我决定我的心情, 你嘲笑我朝廷鹰犬, 但那又怎样, 哪怕挨骂挨打也得把活干好。我是城管宋志刚, 我为自己代言。”这是宋志刚写在《城管来了》一书中的几句话。我们渴望真相, 但有时真相往往正被喧嚣遮蔽;我们渴望理性, 但理性又常常被某种观点酿造的情绪左右。这一点, 在城管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城管执法形象的现状

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于某一事物的一种总体评价, 是该事物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一种综合反映。公众心目中的这个形象不是凭空设想出来的, 而是由事物的一系列具体而又客观的印象要素所构成。

近年来, 湖南城管打砸商铺、延安城管暴踩商户脑袋、云南昭通城管殴打盲人……有关城管打人的报道层出不穷, 2013年更是被网友戏谑的称为“城管年”, 在一份“你对城管执法的印象如何?”的网络调查中, 1174张有效投票中有650票选择了“不好、经常性野蛮执法”占总票数的55.27%。另一份“您对城管执法队伍在城市管理中总的评价”的网络调查中, 共有140人参加了问卷调查, 其中“不满意”的有68票, 占48.6%。由此显然可以看出公众对于城管的不满程度。在网络上也流传这各种城管暴力执法的恶搞图片和视频, 这对城管执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城管负面形象产生的原因

由于城管执法于法律并无充足依据, 于执法并不尽如人意, 于执法程序并不完善严格, 城管越来越多的被理解为一个贬义词,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确实存在个别城管素质低下, 暴力执法

城管作为公务员队伍中一个群体, 其录用程序也是相当严格, 同时作为执法者, 也理应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而现实中却并非如此, 城管队伍人员构成比较复杂, 有经过选拔录用的公务员, 也有没有编制的协管人员, 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完整的法学教育和正规的岗位培训便上岗执法, 服务意识较差, 在商贩拒绝惩罚时不够淡定, 以暴制暴, 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一系列城管暴力执法事件的曝光。

(二) 城管执法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据

城管是中国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壮大起来的一支执法队伍, 《泰晤士报》称城管是“中国地方执法者,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常常会卷入一些公众冲突事件”。《卫报》称城管是“一些处理轻微犯罪和无序状态的雇员”。印度媒体称城管“主要任务就是驱赶街头无照商贩, 以及检查各类许可证”。由此可见, 国外媒体认为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的确, 城管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 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执法环境的影响, 各地城管的执法效果也不尽相同。既然处于初步试验阶段, 关于其有关方面的立法也就不够完备, 事实也确实如此,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 仅仅《行政处罚法》的部分条款可作为城管执法的依据, 而其执法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时常苦于缺乏法律依据而造成推诿, 行政相对人在拒绝惩罚时城管也无充足的法律依据对其进行制裁。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管的暴力执法。

(三) 网络媒体对城管形象过分歪曲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 充斥着杯光酒影与烟雾弥漫, 也潜伏着激烈的利益厮杀。在网络这个公共空间, 公众或现身说法, 或指桑骂槐, 或添油加醋, 随意发表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只不过, 这种表达很多时候都成了老百姓自说自话的“独角戏”, 鲜有城管参与互动。中国人历来讲究“脸面”, 一旦任何有损“脸面”的事情发生, 单位也好, 个人也罢, 本能的反应就是“遮丑”, 总是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将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城管自然也不例外。

与此同时, 每一次城管暴力执法事件的曝光, 网络媒体必定会大肆报道和批判, 融入夸张的成分, 意在使公众产生共鸣, 继而一传十、十传百, 一件事情演绎出上百种剧本, 而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 也不得而知了。这对城管形象的树立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重塑城管执法形象的时代意义

首先, 重塑良好的城管执法形象有利于增强其执法的公信力。有执法, 必然会有反抗。而歪曲的城管形象会极大的降低其在公众中的权威, 继而降低对于行政相对人的威慑力, 也很容易受到公然的挑衅。而实际上, 城管执法的根本目的是城市更加美好, 为社会公众营造更加适宜居住的环境, 而并非大家所理解的城管干的都是伤天害理之事, 重塑城管执法形象, 有助于公众对城管多一份理解, 少一份抱怨, 自觉遵守行政法规, 尽可能的减少与城管的冲突, 共同为构建美好城市而努力。

其次, 重塑良好的城管执法形象有利于增强其执法的内动力。不被认可、不被尊重, 这无疑会增加城管的心理压力, 久而久之, 在面对商贩时会渐渐丧失耐心, 造成暴力执法的恶性循环。而重塑其良好形象, 使社会公众对其更多认可和尊重, 也会无形中增加城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这样一来, 在执法过程中会积极履行职责, 更加人性化执法。

再者, 重塑良好的城管执法形象有利于增强公众的归属感。美好城市的构建需要每一位城市人强烈的归属感, 只有人人都把城市这个大环境当做共同的家去建设, 城市才会发展的更好。重塑城管执法形象, 使公众真正认识到我们的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而不是滥用职权、无恶不作的政府, 就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促使社会公众为城市建设献言献策, 贡献各自的一份力量。

四、关于重塑城管执法形象的几点建议

(一) 提高城管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首先要严格城管的录用制度, 尽可能多的挑选受过系统法学教育的高素质人员, 其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尽可能的减少素质水平较低的协管人员的录用。其次, 加强城管考核制度, 定期对在职城管进行岗位培训并考核, 综合考虑该时期内其执法情况和公众举报次数, 对表现较差的人员予以警告并做出必要处罚。再次, 建立内部榜样机制。对考核中能力较强、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奖励, 分享执法经验, 为其他人员提供借鉴, 促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 增加城管执法的法律依据

法律作为执法强有力的保障, 在城管合理执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也是解决城管暴力执法、随意执法的有效手段。因此, 有必要丰富城管执法的法律依据, 使其在惩罚行政相对人时有据可循, 在需要其他部门积极配合时免碰钉子, 通过明确的执法依据和执法程序, 可以使城管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程序做出行政行为, 权责明确, 进而也可获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认同。

(三) 发挥网络媒体的正确导向作用

真相出炉前, 口水早已纷飞;真相出炉后, 流言不攻自破。在信任稀薄的时代, 真相尤其需要表达, 需要传播。当下, 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可是依然有许多“沉默的声音”需要被打捞, 需要被倾听, 网络媒体也应担负起还原事实真相, 提供正确导向的责任。

对于网络上城管形象的负面报道, 媒体有责任及时调查, 弄清事实, 对于城管的错误执法行为也不应过分夸张, 丑化城管形象。网络作为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 与生活密切相关, 媒体有义务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避免误导广大公众, 进而激发公众与城管乃至政府之间的矛盾。

五、结语

城市管理是建设美好城市不可或缺的一环, 城管作为城市管理的执法者, 当然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工作, 城管应积极履行职责, 人性执法;对城管, 社会公众应给予的是多一分尊重, 多一分认可;对公众, 城管应提高服务意识, 严格依法办事, 这是美好城市建设的动力, 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推动力。

摘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城市管理的日益加强, 城管作为城市管理的执法者现今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然而社会公众对城管的整体评价偏低, 这严重影响了城管执法的公信力。本文从《城管来了》一书对城管形象的描述出发, 阐述城管执法的现状, 分析城管执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进而提出几点重塑城管公众形象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城管执法,暴力执法,重塑形象

参考文献

[1]郭勇.城管执法的现状与超越[J].钦州学院学报, 2010.10.

[2]王春业.论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形象的重塑[J].西部法学评论, 2012.2.

[3]吴玉宗.服务性政府:概念、内涵与特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2) :51-54.

城管的网络直播 篇2

城管要明白自己作为城管是干什么的,他不是去影响经济的繁荣行(对摊位对门店前的一点东西乱砸乱扔)。暴力执法固然不对,部分小贩在不该的地方摆摊也是不对!都是互相矛盾而引发的纷争。

也要明白这么一个道理,所有城管人员都是大公无私的?不会吧,大部分也都是做个职位,拿个工资吧!说白了跟小贩一样是挣钱。同样是挣钱,方式不同,他们挣钱的方式影响了你们挣钱的方式就开始大战、分歧,久而久之就建立了城管和小贩大战的综合平台。

在城管暴力执法和小贩对抗执法时,城管大队里面为什么就不能合理认真的为自己的这个职位改变下自己呢?一根筋按规定的去执法!没有哪个国家文件去规定城管职责就是驱赶小贩吧?驱赶小贩仅仅是在这城市管理这项大的任务中,盲目的寻求的一点小工作,加大实施力度!成了城管主要的工作了。

城管的所在目的:无非就是城市管理,管理的是城市正常化、文明化、经济繁荣化!

反而驱赶小贩就不是城管的责任(城管的责任应该是安排小贩不是驱赶吧),而很多城管,包括城管大队队长,就没有很高的理解和认识,或者就不知道如果去管理城市,管理城市这项任务很艰巨,干的事很多!很多城管局,都盲目不知道如何管理城市,就那驱赶小贩作为一个城管职称的人所必须的一项工作去实施了。

很多城管说小贩影响交通堵塞,去驱赶小贩,公路、街道等交通拥挤,堵塞那是交警的责任,怎么成了城管的一项主要责任了?小贩也可能会造成城市的不文明化,小贩的垃圾随处。针对这些,难道除了驱赶,暴力打压,就没有其他办法了?那城管的脑子也太单一,太没水平了?公务员应该至少都是大学生毕业吧?这样一个职称的人,既然对管理城市,只定性为驱赶小贩?这就显得城管无事找事的那种。乱定性城市的一种不文明作为自己的工作,而且是加强实施力度的工作!

城管:管理城市的,合理的管理城市卫生,文明。让城市文明只是让小贩消失?小贩消失了,城市不就成了一个死城了吗?没有小摊小街道的城市就很繁荣吗?

不要去驱赶,辱骂,打压小贩。你们重要责任是合理的安排小贩到合理的位置去合理的经营,才是你们主要的责任。你们可以对不讲卫生的小贩加以处罚,以配合你们安排的小贩。不是驱赶没收。

比如有些地方真的不能摆地摊,或者摆地摊堵塞了某个街道,妨碍了某个区域的规划。给他们规划小摊的位置以及收摊前的卫生整理,就是你们给他安排的责任所在(小贩不可能知道哪些地方可以影响城市的秩序化,哪些地方可以促使城市的繁荣化,如果他们知道了,他们就可以规划管理城市了,你们城管不就不如小贩吗),这样你们有责任,小贩也有了不光是经营自己生意的责任,还有了维护卫生的责任。这不比你和他们打架斗殴强吗?

如果说你们的工作是驱赶小贩。如果小贩真的都消失殆尽,城市可能会死气沉沉。是管理好了(整洁了,但繁荣了吗?),是你们管理好的吗?小贩主动的退出城市,是小贩管理好了城市,把城市管理成了死城!而你们只是做到的管理小贩的工作。而没有做到管理城市的责任!

网络舆情应对与城管形象重塑 篇3

犯错并不可怕,哪个群体都会有行为失当者,但行为失当有没有在这个群体引起足够的警惕,这个群体有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有效防止同类行为的再次发生,这才是影响群体整体形象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公众尤其是网友,评价一个群体的形象,不会只就这个群体中的部分人做了什么,而是做了什么后,整个群体特别是其首脑人物如何看待、如何善后、如何纠偏的。

我们可以说,造成城管在网络继而在现实生活中形象妖魔化的,不是网友和公众的偏见,也不是部分城管人员执法中的失当,而恰恰是城管部门每每抵赖、遮掩、搪塞、推卸的态度。

城管形象何以不堪至此

被执法对象的草根性。城管执法相对人多为进城农民和下岗工人,他们本就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生计艰难,能够享受到的社会福利非常少,也即社会对他们缺少必要的关照,生存完全靠自己打拼……这些决定了他们容易博得大众的广泛同情,针对他们的执法在大众看来,从一开始就缺少正义性和群众基础,一旦发生冲突,舆论、网络基本上骂声一片。

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城管打人,就会查找到约有2,931个城管打人相关的视频,约有8,950张城管打人相关的图片。这些负面事件在网络广泛传播,直接导致了城管形象一泻千里。当今,城管这个词在网络中成了典型的负面名词。百度百科中,将城管解释为:中国地方执法者,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常常会卷入一些公众冲突事件--《泰晤士报》;主要的任务就是驱赶街头无照商贩,以及检查各类许可证--《印度媒体》。

网友恶搞《清明上河图》,抗议“城管袭来繁华不再”;“城管秘籍”之“野蛮教材”《城管执法操作实务》“名扬海内外”;广州《小贩战胜城管的十大绝招》“雷人告示”堂皇现身……结结实实地告诉我们,舆论是如何一边倒和一边倒到什么程度的。

网络传播爆炸式。与传统形式的舆情相比,涉法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事件点爆一种情绪化的意见,然后通过网络论坛(BBS)、聊天室(Chat room)、即时网络寻呼(MSN、QQ、ICQ、OICQ)、电子邮件(E-mail)、留言板(Message board)等方式像爆炸之后的冲击波一样,迅速形成强大的意见声势。

从网络到现实。由于在网上发言可以隐蔽身份,言论在自由和随意、肆意之间游走,不受现实生活中各种规则的限制,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城管打人之类的题材恰好给了他们发泄心中怨愤的着力点。我们知道,情绪化了的言论多半是不会恪守理性、客观、公平这样的守则的,以偏概全、无中生有、过激言论几乎会成为舆情传播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一旦形成,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在有同感的市民中不断共鸣、感染、发酵,再也无法阻挡无法逆转。

暴力执法损害不止于城管形象

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即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每个人每个组织都是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份子,应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城管执法的终极目标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秩序和优美的城市环境,以推动城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这要求城管执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民为本,亲民、爱民、为民。然而,在当下的城管执法过程中,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城管队员粗暴掀翻商贩的摊子,无端损毁小贩的货物,追打商贩,随意而缺少标准的罚款,在公众心中,他们不是在依法执法,而是在滥用手中的权力,耀武扬威,于是便有了城管与小贩之间的“游击战”,你来我走,你走我来,问题始终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假如城管执法在公众的心中是合法的,有依据的,适当的,相信将是另一种场面了。

城管的暴力执法,民众的暴力抗法,造成了执法人员与执法对象之间的紧张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民众,也有执法人员,类似夏俊峰案就是带血的明证。

城管的工作相比其他行政机关,干的活多、杂、乱。近年来,各地的城管执法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境当中,一方面,城管与摊贩、群众之间的冲突和流血事件不断发生(如北京崔英杰事件、湖北天门事件等),城管成为千夫所指,甚至还发生了城管被撤销的极端事件;另一方面,城管执法者们对自身的境遇也十分不满,他们要求“还我生存、还我尊严”,要求解决长期在政府序列被边缘化和低待遇的问题(如河南济源市城管集体上访事件)。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下,管理城市、保障城市正常运转这一重大职责很难担当。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都是有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执法人员亦然。而在暴力事件频频见诸媒体之后,很多的城管人员也都感觉到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他们在社会上不被尊重,更谈不上自我的实现。从衢州综合行政执法局近年来的人员变动情况看,多数年轻人都对工作未来前景不乐观,很多同志都有“假如有机会调离的话,几乎都会毫不犹豫离开执法局”的想法,可见部分同志已经失去了对执法局的归属与自豪感,这也意味着组织失去了对其成员的吸引力。那么城管怎么才能提高自己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呢?那就是重塑良好的执法形象。我们常说“人往高处走”,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当城管执法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那么其成员自然会产生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只有依靠良好的形象才能团结更多优秀的人在自己的周围,才能更好的完成其使命。

挽回民意比形象重塑更重要

构建沟通平台,让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同时也是执法局最棘手、最难办、最难缠的问题有渠道反映,并且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回复好、解决好。市长信箱、机关效能110平台在浙江省衢州市已经运行六年,依托网络科技优势,将反腐倡廉建设与服务发展、优化环境、保障民生融为一体,致力于“让群众办事更便捷、诉求渠道更通畅、办事结果更满意”,为加强政府机关与企业及群众的沟通架设了一座新桥梁,为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创设了一个新载体,为加强机关效能监察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在树立执法局亲民、高效的形象方面可谓迈出了一大步。

城管形象不好,往往因为事情发生后政府方面声音滞后,该表态没表态或者错失了表态的最佳时间点,造成舆论离事实越来越远。对此,要建立一支网评专兼职队伍,加强培训指导,做到学网、懂网、用网、管网;同时,要联合有关部门加强网上舆情收集和监控,及时跟踪分析网上舆情,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防范不良信息传播,从而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导向。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和媒体保持通畅良性的信息沟通,第一时间准确、权威地传递政府部门的声音,还原真相,引导舆论,将新闻发言人纳入城管常态宣传工作体系,进行制度化管理。做到高度关注民意、倾听民声,树立日常预警的理念,形成了实时搜集意见、及时办理、快速反馈的快速反应机制,多和网民沟通,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收集网民意见,予以分类落实,并及时反馈办理结果,认真研究改进措施,促进城市管理上水平,不辜负群众的期望。

要搞好宣传,有效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新闻媒体是城管执法宣传和舆论监督的主要载体。首先在宣传方面,要把城管好的一面,如能吃苦耐劳,能奉献的精神以及城管执法机关的先进典型向社会广泛传播,以获得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其次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如通过新闻媒体,采取张贴标语,邀请专家讲座,现场咨询等形式,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城管执法氛围。在信息化时代,新闻媒体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它是城管执法宣传和舆论监督的主要载体,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媒体的积极作用。

网络的兴起在广泛的社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网络不是洪水猛兽。处境艰难的城管人如何化解“网络恶名”,消除民众对城管执法的误解,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也很多。但是,笔者相信,只要我们能正视困难,共同努力,城管队伍的形象一定会得到有效改观,城管执法工作一定会得到更多民众的理解与支持。

城管的网络直播 篇4

城管宣传在城管工作中属于前置性、准备性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往往不被城管工作者所重视,因为有种观点认为这是一种务虚的东西,而且其效果也不会像其它工作那样能立即直接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结果。我们常常在讨论市容长效管理时,认为除了要提高执法者的业务水平,加强法制建设,加大硬件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的同时,更需要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将“依法治理”与“以德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以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是关系事业成败的关键,只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市民的素质,促进城管工作的长效管理。因此,城管宣传工作与其它工作一样,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只有思想工作做通了,其它方方面面的工作则是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可以说,有效的城管宣传工作就好比是部队作战中的先行军,能为城管执法工作扫清障碍,轻松前进,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城管宣传的必要性

城管宣传在城管执法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一)城管执法工作本身的需要。作为城管行政执法的社会基础,当前,城市居民(包括本地市民、外来人员)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总体趋势,法制意识、公德意识和城市意识还不高,一些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习惯还在相当一部分人群中存在,一部分人对城市管理行 政执法还不能正确理解,往往认为某些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是“小事”,与其他违法行为不能相提并论,甚至指责执法人员小题大做,客观上形成了有利于违法者的氛围。比如,当执法队员管理那些无证无照的流动摊贩时,有些围观的群众会带着奇怪、无知的口气说:放了他们吧,又不是偷、抢,这不算犯法呀。尽管执法人员反复向他们解释说明,也无法改变他们的观点。他们的法制意识薄弱,对法律一知半解,在他们的概念里占道设摊不算违法。因此,从源头抓起,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增强广大市民群众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文明素质,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维护市容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是搞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基本前提,也是最根本的长效管理措施。

(二)树立城管执法队伍自身形象的需要。群众和违章者对城市管理监察队员的第一印象就是“搬东西、砸炉子、踢凳子”等不文明形象。这种印象是从我们这支队伍形成初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然而第一印象就具有先入为主的作用,所以群众在这支队伍以后若干年里相同或相似的情形继续出现,使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形成了他们固有的思维定势。以前,城市管理工作由于刚刚起步,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队员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所以执法时的言行比较粗鲁,给人留下了一个盛气凌人的印象。现在队伍有了改变,“内练素质,外树形象”成为大多数队伍的宗旨;开展“爱岗敬业,争当合格队员”教育活动,使队员的文化素质、思 想品德、形象素质都有了质的提高;树立起公仆意识,变管理型为服务型,文明执法,以理服人;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改变了以前粗暴的执法形象。我们应该通过宣传,把新信息不断地传递出去,使群众认识到我们不再是一支“土匪”,而是一支讲纪律、重形象的队伍了,改变群众以往的错误认识。

(三)提高市民素质的需要。市民素质对一个城市而言,主要体现为城市观念、现代观念、秩序观念、集体观念和环境观念,它在塑造城市形象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我们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的关键所在。但在当前,市民素质还不是很高,随地吐痰、便溺、乱扔垃圾、乱搭乱建等行为还时有发生,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工作来提高市民素质。同时,加强道德规范的宣传引导作用,凭借自身修养和社会舆论作用,让违法违章者在人们的遣责声中自省自悟、自尊自爱,这样,做到将“以德治市”与“依法治市”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市民的素质修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自觉约束自身行为,自觉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

(四)改善执法环境的需要。开展执法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是城管执法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宣传不仅有利于改善队员与相对人的关系,化解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通过感人的教育,宽容的态度,平等的对话,情感性执法,使相对人理解政府的行为,主动配合执法;更能够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性质与意 义,增强遵章守法的自觉性,激发广大市民关心城市的发展,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有利于从根本上减少违法违章行为,有利于城市管理早日步入“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性循环轨道。

二、城管宣传的形式

介于城管宣传上述之必要,笔者认为,当前城管部门应该把开展全方位的宣传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让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深入民心,增强外来群众和城市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城市意识,尊重并体现居民对城市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同时,要敢于对违反城市管理有关规定的各种现象、行为进行曝光,让那些不良行为昭然于众目睽睽之下,为广大居民所唾弃、所遣责,以反面教材教育群众抵制不良行为,使违章者无地自容,摒弃恶习。

(二)充分发挥城管公益广告和各种警示标志等物化管理手段的直观性特点,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各种规定,倡导文明行为。尤其外来不知情群众,设施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使城管公益广告成为城市一道风景、一种文化、一种唤起人们城市意识的重要载体。

(三)加强城管队伍和市民群众、社会各界的沟通与交流,可聘请离退休干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作为义务监督员,通过定期座谈、交流等形式,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愿望,查找自身的不足,转变行业风气,来赢得群众的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来关心城管、参与城管的良好局 面。

(四)更重要的是要把居民城市意识、环境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项长远工程,从孩子抓起,从学生抓起。在学生中开展争做文明小市民,进行文明市民宣誓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感召、带动整个社会城市意识的提高。

(五)充分利用社区宣传窗、板报、社区内部报刊等各种宣传阵地,结合开展各项活动,提高居民对城市管理的认识。

三、城管宣传的加强途径

如何发挥宣传工作反映情况、交流经验、鼓励先进、教育指导等作用,提供出高质量、快时效、有价值的宣传品,更好地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服务?笔者认为,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实践,宣传工作在正确、及时地反映城管执法工作、宣传城管执法的目的、意义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各级领导应该把宣传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来抓,提高认识,加大投入,落实人员,确保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执法宣传力量,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宣传队伍。首先,要优化宣传员队伍。要吸收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扎实、素质全面的同志,为他们工作提供各种便利,如让他们参加本队的重大活动,参阅有关文件等。其次,要不 断提高宣传员的综合素质,在加强业务培训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宣传员的事业心、责任感的教育,形成有事必报的宣传意识和快速及时的效率观念。三是要建章立制,落实责任,建立起有效的宣传网络。各部门要制定明确的宣传工作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有考核。要明确不同信息各自的上报部门及责任人员,形成信息畅通、分工明确的宣传网络。

(三)充实执法宣传内容。首先,要加强法制宣传。当前,市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还很淡薄,主要表现在暴力抗法事件还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在抓好执法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市民群众的法制宣传,使广大市民了解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内容,知道怎样做才算合法,怎样做才算文明,怎样做会受到什么处罚,从而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其次,要加强公德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有步骤、深入广泛、长期地对全体市民开展文明行为、社会公德教育,逐步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

四、城管宣传作用的发挥

城管宣传总的作用就是提高全体市民的法律素质,为城管执法工作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减少阻力,最终就是为广大市民创造了优美舒适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除了日常的城管宣传工作外,具体到每次整治执法行动,应该把宣传教育、做好思想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以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在履行好正常执法程序的同时,对当事人进行和风细雨式的交流,让当事人清楚自身违法行为的危害和违 反法律法规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努力让当事人认识到城管执法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从而为下一步的整治、纠违、行政处罚等工作铺平道路。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整治前的大量宣传发动,绝大多数管理对象都能自觉履行义务,自觉整改到位,这就是舆论的导向作用。当然,对于少数不讲道理、不听劝说的“钉子户”,坚决依法进行处理,绝不手软,从而达到“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上一篇:广播电视企业下一篇:生物教学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