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广播电视

2024-08-08

地市广播电视(共11篇)

地市广播电视 篇1

摘要: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新闻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这就必然使得新闻行业特别是广播电视新闻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因此,广播电视必须依靠自身的创新能力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地市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创新能力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新闻媒体的多样化,互联网等新媒体在适应时代的要求下应运而生。面对新媒体的优势,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必须改变传统的思路,结合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引领时代的潮流。

1 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树立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关键,而勇于并善于质疑是树立创新意识的关键。新闻编辑记者必须有质疑的能力,善于质疑既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也要敏感地察觉到新闻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对新闻材料有敏锐的专业判断,才知道该质疑什么,在什么样的问题中可以准确地挖掘到所需要的新闻点。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记者必须有深厚的新闻理论知识来引领质疑这一过程,在理论的指导下对新闻材料进行准确有效的加工。电视新闻编辑记者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强化,对一个电视节目能否取得成功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记者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努力提升自己的新闻理论素养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新闻素养,并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充分运用,不断丰富和充实自身的新闻素养。在信息社会中,大众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记者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受众的需要,将新闻材料以创新的方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充分满足大众的多方需要,吸引更多受众,不断提高节目质量和收视率。

2 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优秀的电视新闻编辑记者必须具备的三项基本能力之一,在当今社会显得更为重要。提升创新能力需要的是积累和升华,要注重在日常的新闻实践中积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创新电视新闻的播报形式,在形式上推陈出新,融入更多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元素,改变传统的电视新闻播报模式,在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播报我国申办2020年冬季奥运会成功这一条电视新闻时,在编辑的时候,就不能仅仅对具体的时间进行简单的报道,还要对过程中较重要的环节进行现场直播,可现场直播我国代表的发言过程,还要可现场采访这些发言人,询问他们的感想,另外,还可以采访这些发言人紧张的准备过程,了解他们的幕后故事,并跟踪报道该新闻,在得知申报结果后,新闻编辑记者要对这一结果进行跟踪播报,及时播报发言人的激动心情、我国各地人民听到这一消息后的激动心情和举动,让观众感同身受,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有关的权威专家,到节目中对这一新闻事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说,让观众了解得更加全面深刻。

3 加强创新实践

电视新闻编辑记者要积极地进行创新的实践,积极地参加组织协调工作。广播电视编辑记者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组稿。这就需要电视编辑记者对稿件有非常敏锐且专业的判断,明确这一稿件在具体的播报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图片,需要运用什么样的播报节奏和语速,怎么样来进行穿插播报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这些都需要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的组织和协调,对这些稿件进行灵活的安排、巧妙的组织,取得最大的效果。此外,电视编辑记者还需要协调组织好不同类型的新闻在电台播报的时间和频率,要及时准确地掌握第一手的时政类的新闻,及时准确地将有关的信息进行公开,让民众及时了解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信息。同时,要发掘有价值的新闻,并进行艺术性的播报,这就要求电视记者不断挖掘新闻的深度与广度。如近期的“电梯伤人”事件,记者在编辑这条新闻时,就可以从电梯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目击者的感受以及有关单位的责任方面进行播报,在播报的时候要还原事故现场,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在播报的时候还可以和其他类似的事故进行比较,提醒广大的观众朋友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要小心,同时提醒有关的管理部门要及时定期地对电梯进行检修与维护。

4 结语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记者要充分认识到电视新闻传播的变化,认识到社会对电视新闻传播的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广播电视独有的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新闻的编辑与传播,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琴琴.地市电台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探讨[J].科技传播,2014(17).

[2]焦昕.记者编辑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刍议[J].科技传播,2014(24).

[3]安继玲.浅谈如何提高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J].新闻传播,2014(5).

[4]李萌.地市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J].新闻传播,2013(5).

地市广播电视 篇2

摘要:20XX年5月24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的第二届“纪录中国”评析活动表彰会上,盐城广播电视台《情感树》栏目获得“全国十大金牌栏目”、“全国十大金牌节目”,我作为《情感树》栏目总制片人还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为“全国五大优秀制片人”,创造了地市级电视台在纪录片发展行业中的奇迹。

关键词:情感树 纪录片 地市级电视 品牌

“情感是一棵树,爱是阳光,真诚是土壤,扎根心田,心血浇灌――情感树;人生是一棵树,历经了风霜雨雪,刻下了岁月年轮,流走的是青春年华,留住的是真情永远――情感树。”这是创办于20XX年1月的《情感树》栏目的片头语。在策划选题时,栏目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不回避热点、焦点问题。如盐城市建市二十周年采制了《母亲河》纪录片5集;抗“非典”时期的《蔡琳离家的日子》、《花开的季节,我们分别》;以及反映抗洪抢险的节目《危急时刻》;用七年等待拍摄的反映三峡移民乐居新家园的《家园月圆》;计划48集已拍摄12集的反映将军心路历程的《走进盐城籍将军》等,始终以情感为纽带,贯穿于每一个节目之中,不管故事的主人公是共和国将军,还是普通一兵;不管是商界巨子,还是下岗工人;也不管是政界要员,还是平民百姓。都紧紧的抓住了情感这个切入点,走进故事主人公的内心,用真情说话,真事时事作为背景铺垫,挖掘出时代变化在每一个个体上的真实反映。在每一次的采编过程中,积极寻找动情点,揭示真、善、美的主题。从而成为盐阜地区叫得响、过得硬的品牌栏目。一次,由于电视台节目播出时间临时调整,到了栏目往常播放时间,却没有播放《情感树》的节目,有不少观众打了电话到栏目组询问,这不仅是对栏目的肯定,也是对栏目的一种鞭策。

回想《情感树》栏目走过的日子,是一路风雨兼程,一路高歌猛进;是酸甜苦辣埋心底,风霜雨雪在路上。作为栏目总制片人,每每忆及,都觉得这是一种坚守的奇迹,这更是品牌化战略的一个范例。

品牌化发展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品牌化发展科学地确立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主线,有利于事业的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实现广播电视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大力培育本土媒体品牌,以品牌建设促进整体工作,而品牌培育和建设的推动力就是不断创新。这就需要我们把创新的意识和精神贯穿工作的始终,不断推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牢牢吸引受众,这是我们广播电视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当今是一个品牌时代,品牌是人们识别和牢记一件事物的最可靠的信息,对于广播电视事业也是如此。

《情感树》栏目以人类的情感作为故事的依托,遴选与盐城相关的历史、近现代人物、热点事件,这样在保持地域独特资源的基础上,也拉近了和盐阜百姓的距离,从而为品牌的发展增强了凝聚力、注入了源源动力,从而保证了栏目的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品牌的环境机制要有保障

目前,地市级电视台的市场产业化,挑战着“物质之于精神”的命题,而盐城广播电视台的《情感树》栏目是本系统唯一保留的专题类节目,按照制播分离的机制,从新闻综合频道划出,成为独立部门,生产的节目由盐城广播电视台进行收购播放,这既是对栏目的支持,使栏目得以放开手脚真正挖掘创作潜力的保证;也营造了一个备受呵护、培育品牌的政策环境;更是让栏目走向市场,独挡风雨的变奏曲。

盐城广播电视局(台)领导决策层迫切的认识到,打造精品节目,培育品牌栏目是广电媒体,特别是市级广电媒体积极参与竞争,塑造特点亮点、增强媒体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和扩大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所在。局(台)领导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于20完善并确立了“本土化定位、差异化竞争、品牌化发展”的思路,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尤其把打造优质品牌频道以及栏目作为未来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方向,以品牌集聚能量,以品牌丰富内涵,以品牌提升质量,以品牌引领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情感树》栏目所有的编创人员紧紧的抓住了机遇,求真务实,力争做好每一档节目,从而保证了栏目形成品牌,并不断健康持久的发展,成为盐城广电的拳头产品。

品牌要发展,切入点必须准确

人是构成社会的主体,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着一片自由纯净的天空,如何走近他们,分享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做每一期节目考虑的首要问题。《情感树》栏目准确地把握了当前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关注民生,引领民众。栏目自创办以来,崇尚以自己的作品说话,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以真人、真事、真情为创作基础,以纪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亲情、友情、爱情、乡情、恩情,颂扬人间的真善美。从而大大地提升了栏目的核心竞争力。

情感是一种世界性的、大众化的语言。大千世界,注定人的情感是纷繁复杂、无穷变幻,而深入挖掘真善美的部分,给人启迪,助人思考,是《情感树》栏目得以生存的保障。比如,我们用七年时间摄制的《家园月圆》,反映了一家三峡移民七年间是如何过中秋的故事,让观众在时间的流逝中,清晰直观的看出时代的变迁和三峡人融入盐城的情感渐进进程,从而用事实表达出一个政论性的主题,成为一群有责任和勇于肩负道义的媒体人。盐城的生态文明建设一直走在江苏省地级市前列,闻名遐迩的“沿海滩涂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攻克了一些世界性的难题,我们在这些选题上,进行深度挖掘,创作了《盐城――神奇的海滨湿地》,荣获“中国玉溪国际环保纪录片周”入围奖;在创作并制作了纪录片《娟儿留下一首歌》的基础上,正积极筹划以我国环保战线牺牲第一人――因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感动大江南北的养鹤姑娘徐秀娟为题材的高清电视电影《鹤娘》,为打造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水绿盐城”、“东方湿地之都”的生态名片尽一份力。

我们以客观记录当代盐城社会发展进步、展示千年盐城深厚历史文化积淀、讴歌本土家乡真情真爱为己任,阅读历史,记录当代。在悠久历史、动人传说中,作一个盐城文化的寻根,以理性的视角和炽热的情感,让观众清晰直观地看到,顽强勤劳的盐城人民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并因此激发盐城人民与时俱进,奋勇争先的力量。在普通人平凡真挚的情感故事,以及那些共和国将军们的传奇轶事中,感悟人文情怀,传递人间真情,激发前进动力,使情感这条故事发展的主线上缀满了思想和人性的光芒。

品牌的建立对栏目发展的有效激活

品牌化发展有效地激活了创新创优机制,有利于宣传工作的推陈出新和品质优化。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既是广播电视事业自身发展与繁荣的需要,也是提高宣传服务水平的需要,具有双重的意义。建立一个优秀品牌,成为行业标杆,对优化宣传架构,引发竞争态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也对栏目的自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只有使“品牌思维”落实到栏目的每个具体活动中、每个具体的创作人员身上,才能激活创作热情、引发激情。

可以说,任何品牌的建立并不是一撮而就的。是用汗水泪水一点一滴塑造而成。如何保持优秀栏目,积极持续创新,才能在不断的求变中,适应市场,始终吸引受众,并心甘情愿追随。只有这样,才能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社会主旋律置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宣传平台上。《情感树》栏目的发展历程,从一个需要呵护的小树发展成为具有强健体魄、经得住风霜雨雪的大树,是用汗水泪水浇灌、真情热情呵护的结果。《情感树》栏目的品牌求索之路,对盐城广电系统积极有序的发展,产生竞争态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品牌的经营,需要不断强化,积极运作

纪录片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片种,我们始终坚信,栏目必须在愉悦大众的基础上,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而不仅仅是为了大多数人做节目,这――成了每个编导的核心价值观,也成为了栏目能够走向市场运作获得观众认同的根本保证。

当前,广播电视事业跟其他行业一样,也存在着参与市场竞争的问题,存在着立足和发展的问题,市场份额和受众量决定着栏目的成功与否。面对这种形势,我们着力打造品牌,不断求新求变,从栏目的选题、编创、拍摄、制作,都精心运作,保证出质量、出效果。我们加强与中广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创办的中国纪录片网的沟通交流,积极推荐自己的`产品,利用中国纪录片网这个行业品牌作为平台,提升自己的制作空间;加强与盐城广播电视报社的沟通,对节目内容进行每期预告;并积极利用网络,创办网站,在论坛上进行题材征集、节目交流,让观众能真正的走进电视,参与电视,增强栏目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品牌的丰厚回报

《情感树》经过多年的培育,已从一棵弱不禁风的小树,长大长壮,也得到了电视行业的认同。创办次年,《情感树》在江苏省49家名优广播电视栏目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与《江苏新时空》等6家知名电视栏目齐名的“江苏省十大名牌栏目”;年参加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的首届“纪录中国”评析活动,一举夺得“全国十大银牌栏目”。《情感树》栏目还得到了原国家电影电视部刘习良副部长、中广协会王敬松秘书长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高峰副台长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广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贡吉玖、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朱羽君等知名人士对于《情感树》栏目的发展也寄予了厚望。在第二届“纪录中国”评析活动表彰会上,凭借《盐城史话》、《施耐庵传奇》一举夺得“全国十大金牌栏目”;凭借《“神鹿”回归》获得“全国十大金牌节目”;《情感树》栏目总制片人吕翔成为五个“全国优秀制片人”之一,创造了地市级电视台在纪录片发展行业中新的辉煌。

品牌之路任重道远

荣誉的获得、观众的认同、行业的鼓励同样激励着栏目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从而形成一股力量,积极提升着栏目的形象。《纪录者在路上》是一部客观记录第八届中广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年会及第二届“纪录中国”评析表彰活动的纪录片节目,当节目制作人员采访我获奖感受时,我说的一段话,现在依然清晰,“我觉得没什么喜悦的,有的更多的是一种辛酸,是一种心里面没有喊出来的一种呐喊,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同仁包括跟着我干的兄弟姐妹们,有这样一种同感,他们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一直压在我们的心头,我们把它化成一种力量,支撑我们去做这样的一种节目,所以说获奖可能给我们的是一种安慰。”

作为一个市级电视媒体的特色栏目,《情感树》在不断摸索和积累,努力丰富节目传播的手段和内涵,以求取得更大的发展。为了纪念盐城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及早准备,多方沟通,寻求支持,有效运用和整合社会资源,制作了20集系列纪录片《大道无痕》,从“政治、物质、精神、社会、生态”五大文明入手,以点及面,客观地阐释历史,寻找那些激动人心、催人奋进的人和事,力争以全方位的客观记录,留给人们思索的空间。此外,《情感树》还大胆探索市场化运作的道路,与有关强势媒体合作,借助社会资本的参与,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拍摄的大型系列纪录片《中国盐商》,必将进一步打响盐城广电的品牌。

论地市级电视台的包装艺术 篇3

一、地市台电视包装现状及问题

不得不说,地市级电视台的包装事业还处于萌芽阶段。随着非编的普及,地市台的编辑模式逐渐由线性编辑模式转变到非线性编辑模式,编辑操作技术也趋向由繁到简,熟练掌握运用的学习过程逐渐缩短,使大多数专业制作人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但对于电视包装,具体分析存在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电视包装的认识不到位

首先,很多地市台决策者在对电视包装的认识上存在着误区,认为电视包装就是做个片头,平时不注重,只有在栏目改版时才会想起。片面追求片头视觉表象上的华丽,而往往忽略对宣传片、ID、导视系统等其他电视包装体系的重要性。

(二)缺乏预期策划

地市台对其频道进行整体形象包装时,并没有长远规划,给人的感觉总是一蹴而就,为包装而包装,而不是为品牌而包装,不是为营销而包装,更不是在营销目标下的包装,这种缺乏预期策划和脱离营销目标的做法,目前在地市级电视台包装方面很显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人才瓶颈

普遍地市台没有专职的电视包装人员,大多是由后期制作人员担当,此类人员没有经过全面、系统的电视包装训练,专业技能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在地市台做电视包装的人员中,大多数只能操作简单的非编,对3DSMAX、MAYA、AE等三维合成软件不够熟练,对美术感觉欠缺,特别是对整体包装的体系不熟悉,体现在实际操纵过程中,就是综合素质人材的欠缺。电视包装设计人员大多是电视机构的制作人员、广告制作人员或美术、计算机等专业的毕业人员,他们普遍缺乏系统综合的市场营销、品牌策划、创意、前期拍摄、后期制作等专业知识,从而造成包装作品问题多多。

(四)漏洞百出的细节

色调杂乱,风格不统一,在电视包装中贪大求全地穿插了许多繁琐的非主题的元素,过分追求大气磅礴,超越自身定位,形成“假、大、空”作品。如:很多包装片中都出现过高山、大海、长江、黄河、蓝天、白云、立交桥、高速路、摩天楼等“大气”等元素。其实这些元素并不是不能用,而是要用得贴切、用得合适。脱离了包装定位,就会造成包装错位,文不对题,词不达意。

二、地市台电视包装的标准与定位

在中国电视媒体四级金字塔中,地市级电视台作为第三级电视台,一样要在竞争中求发展求生存,一样也得给自己做件漂亮的外衣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作为地市台如何避免电视包装相互间的雷同非常重要,因此频道包装的理念不仅要定位准,还要有表现民族或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能够彰显自己的个性,打好特色牌,才能在众多的频道中站住脚。所以电视包装应遵从主题突出,画面对称,视觉上体现出较强的美学、审美特征,还应强调正规化、品牌化和服务化。

我个人认为,地市台电视节目包装宣传应突出本台文化、本土特色。

三、电视包装要素

(一)画面

它对电视包装的成功与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是电视包装中表情达意的最基本依据。电视包装的画面要做到简洁明了,每个画面都应该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二)颜色

根据频道、栏目、节目的定位,确定包装的主色调。主色调可能是单色,也可能是复合色。它的基本要求应该是颜色协调、鲜明、抢眼,但不刺眼,能与整个节目、栏目或频道的基调相吻合,能保持和节目、栏目、频道的风格相一致或给予有效的补充。

(三)声音

声音在电视包装中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在好的电视包装中,音乐应和形象设计、色彩搭配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无需看到画面,观众就能判断出是什么频道和什么栏目。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在设计时要符合频道或栏目定位,力求达到高质量;二是要保持相对的长久和稳定,因为时间能培养观众,能最终塑造声音的形象品牌。

(四)节奏

电视包装中的节奏包含画面的节奏和声音的节奏,两者要相互统一。节奏决定着作品的整体风格。因此要把确定好主题的节奏基调,在此基础上安排好节奏变化的轻重缓急。新闻类包装为了体系稳重、大气,在节奏上要处理得稍微缓慢一些,而资讯类和体育类的包装就要把节奏放得快一些。

四、地市台电视包装的体系

(一)频道ID

它以最简短、最快的方式告诉观众这是什么台。如“你现在收看到的是楚雄电视台新闻频道”、或“这里是楚雄电视台”等等。

地方台频道ID的制作应该注重应用本地的音乐元素,品牌标识的声音,包括主题音乐和人声。应突出地域、民族、人文特色,汲取多年流传的音乐精华,尤其要使声音的节奏与自己的节目、频道风格和节奏的统一。

(二)电视台形象宣传片

它主要是用来树立电视频道的品牌形象,它虽不能直接导致观众的收视行为,但它更多的是影响观众的收视倾向。

地市电视台的形象宣传片第一要突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形象元素;第二要突出具有本土文化色彩的主色調;第三突出独特的与画面和谐的声音形象。

(三)导视系统(收视宣传片)

1.预播菜单

它的作用就是直接提醒观众本频道下面准备播出的内容,地市台应注意在设计节目预播菜单时,预告的节目数量为1--3个,再多则容易扰乱观众视线,削弱节目预播菜单应起的提示作用。

2.广告导视标版

广告导视标版是专门为广告商设计的广告促销标版,一般包含企业名称(品牌名称)和“赞助播出”、“特约播映”、“冠名播出”以及“××企业提示您精彩节目即将播出”等字样。这类温馨提示具有较强的公关作用,它可以突破电视观众的广告收视障碍,强化广告传播效果。用以提示电视观众下面的节目马上开始,可将观众锁定在该频道。

(四)栏目包装

这一块比较庞大,栏目的包装应该不仅仅是片头片花,而应选择恰当的时机,适时进行栏目改版包装,对原有栏目包装重做分析、定位。打造本土化的新闻节目是地市电视台生存和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地市台在新闻栏目包装上要特别重视与各个卫视新闻栏目包装的差别。分析如今全国所有卫视新闻栏目片头的包装,几乎都脱离不了地球、地图、玻璃透明字、绚丽的光效这些元素,而地市台的栏目包装应慎用地球的元素,应找出本土最具特色的一些地标性建筑、图腾、人文,经过三维软件勾勒,做深加工、特殊处理后,作为片头主元素,忌讳片头直接用图片,处理得太实落入俗套。

1.栏目片头

栏目片头主要起收视引导作用,告知电视观众本栏目已经开始,欢迎收看。有时,在某些电视栏目中,整个栏目还会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段落一个小主题。为适应这种需要,还会创作一些片花。在片头、片花的创作中,应注意它们的风格统一、形象统一,并在统一中彰显个性、突出卖点。

2.栏目片尾

栏目片尾主要是向观众展示栏目的演职人员表使得栏目片尾对挽留电视观众起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随着电视频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地市台应该利用栏目片尾多做文章。

3.栏目角标

地市级电视台栏目在设计栏目角标时,应注意栏目角标的风格要符合栏目的风格,要以栏目的品牌定位为中心,既要突出栏目的品牌个性,又要维护频道品牌的共性。

4.字幕系统

地市台的字幕系统很容易被后期制作人员忽视,往往就在字下面颜色条,应特别重视它的颜色搭配,特别是要给观众看清楚,另外可淡淡的加入一些片头中的小元素,使其做到整体统一。

5.收看连接系统

如:《您正在收看的是×××节目》、《中国移动提醒你30秒广告后继续》、《广告也精彩》等等,这种形式用于节目内插播广告的情形。由于观众的广告收视抵触心理,观众一看到电视广告就想换频道,这时如果在广告的下方插播正在播出的电视节目的相关信息,可以起到留住观众,进而达到传递广告信息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五)公益广告

电视公益广告能塑造频道良好的公益形象。电视公益广告的制作和播出淡化了电视频道的商业利益,使电视观众更易于接受。同时,观众在欣赏公益广告之余也能体会到电视频道的公益心和社会责任感,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对电视频道产生信赖感、依赖感,从而为电视频道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应考虑加大投入制作自己的、有创意的、精品的公益广告。

(六)演播室包装

演播室包装的元素一般包括演播室的形状、结构、大小、材质、光线、色彩、道具、主持人和嘉宾的位置、电视频道或电视栏目的品牌标识、摄像机机位等。而在地市台,近年来由于体制的变化,无时无地不得不考虑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演播室元素中加入赞助厂商的LOGO也自然成了演播室的包装设计的一部分。在演播室包装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处理赞助厂商的LOGO与电视栏目的品牌元素的关系,特别要注意颜色搭配和大小比例,使之不失衡。

五、地市台电视包装的发展趋势

(一)追踪服务的趋势

现在电视台一般多与包装公司合作做媒体包装,这种合作有一个鉴别、磨合的过程。首先要对其进行考察,看它是否有实力,推进你的整体经营,看他的包装思想是否符合你的思路,尤其是地域文化的差异,对本土文化特质的理解是否到位。这个过程不是一时能完成的,而要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电视台的节目会随着观众的需求而改版,但是频道包装作为媒介品牌却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在此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补充和完善,只有进行这种周期性的有生长阶段的包装改变,才能真正地起到推动媒体整体经营的作用。

(二)人文化包装,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要使节目让你的目标观众喜欢满意就必须强调亲近感、亲和力,自然而然反映在频道包装里更强烈的人文化色彩。这种人文化色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受众感受得到尊重,强调受众的接受状态,强调受众状态就要强调人的符号,而可以把人的感受作为主体凸现出来。另一方面,现代传媒人际传媒特点加强,越来越多的台做主持人的宣传片。加强对主持人的宣传是媒体营销的重要策略,主持人通常是作为媒介代言人出现的,而“人”的强化传播越来越要求媒介的人格化,因而主持人宣传片的比例激增。中央台生活频道的主持人包装显然是颇为成功的,以服务百姓生活,引导百姓消费为定位的生活频道,不仅注重主持人形象片的宣传,同时也在栏目中加大主持人说的成分,并强调主持人自己的感受。这样主持人给予受众的感觉不再是表象的,空洞的,肤浅的,而是可感的,生动的,有内涵的,主持人个性有效地凸现出来,成为区别于其他频道的重要标志。

(三)个性化和单纯化

电视包装的个性化和单纯化是相互依存的。个性必须依托单纯才能张扬,得以实现。从接受心理学来看,简单明了的东西更让人容易接受。在电视包装中,就应该去掉繁杂非主题元素,突出单纯主题元素,包括单纯的色调系统,单纯的音乐旋律。但是提倡单纯简约并不排除手法上的丰富,创意上的现代。形象片中意向的单纯是非常重要的,意向要做小,忌讳大而全。

(四)主题系列的推出和公益广告的有机运用

地市台的电视包装,必须要很好地反映本地文化的特质。把地方文化、历史资源作为系列,带有公益意识,不单纯是传媒的自我宣传,在受众的感受中更容易接受,被认可。“抗震救灾”、“反腐倡廉”、“环保”等有关社会公益类事情在节目包裝中有所表现。这种公益性的系列宣传片近来十分看好,有亲和力,避免了媒体急功近利的自我炒作色彩。

(五)逐步加强完善离播包装的运用

地市台的电视包装也将利用电子网络、平面媒体、办公用品、转播车、采访车、采访话筒、员工制服、名片、信封、稿纸、工作证、宣传册、水杯等为载体,作为播出外的包装手段,主要目的在于建立良好社会公共关系,拉近与观众、广告客户、合作伙伴的距离。

六、结语

对地市级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思考 篇4

一、地市级广播电视媒体的综合优势

地市级广电媒体的弱势地位, 是相对于中央及省级媒体而言的。对于一个区域市场, 广播电视与同城纸质媒体比较, 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1. 地市广电媒体具有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形象直观等特点, 同纸质媒体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从媒体的品种来看, 纸质媒体的品种单一, 而广电媒体在声、屏、报、网四大领域均可涉足。其次从区域覆盖面来看, 广播电视的混合覆盖率一般都在95%以上, 而地市报纸发行量都不大。再次从发展趋势来看, 纸质媒体市场份额下滑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而广电媒体既可以巩固现有的强势地位, 还可以利用传统优势, 在新媒体的市场争夺战中分得一杯羹。

2. 地市广电媒体在节目制作和内容选择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能够提供更符合当地百姓口味的产品。

虽然以规模和经济实力而论, 地市广电媒体没办法与中央或省级广电媒体同等竞争, 但能够顺应区域市场的特点。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地域贴近性, 具体节目制作过程中能体现本地的新闻性、和本地民众的参与性和服务性。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 地市广电媒体如果能够扬长避短, 利用区域优势, 充分挖掘本地的新闻资源, 就能够结合本地情况努力制作出适合本地受众口味、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闻大餐”。可以用话筒和镜头记录社会现实, 以真诚平和的态度, 朴实通俗的语言, 强烈的现场画面冲击力, 生动感人的细节,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与百姓心灵互通, 真正实现以媒体影响力推动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这一理想的目标。同时, 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耳目喉舌”, 地方广电媒体也能够更具体贴切地履行广电媒体的社会责任, 切实加强舆论监督, 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地市级广播电视媒体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地方电视和广播面临的压力更多的是来自日渐丰富的频道和频率资源。由于推进了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一般市民可以收看到100多个频道, 对地方频道构成了强大的压力。从理论上, 数字电视可以传输500多套节目, 如果节目资源足够丰富, 频道品种日趋多样, 地方频道的竞争对手将越来越多。

1. 受地域局限覆盖范围小。

在中国特色的媒体结构中, 广电媒体的覆盖范围往往取决于其行政级别。中央电视台覆盖全国市场没有任何政策障碍, 省级电视台可以通过卫视走向全国, 而地市广电媒体只能面向区域市场。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地级市, 由于辖区居民购买力强, 广电媒体的经济实力仍然可观。对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市, 由于受覆盖范围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局限, 经济实力则相对较弱。

2. 受体制束缚, 事业发展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

一直以来, 因为广电媒体特殊的“喉舌”作用, 在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中, 形成了宣传、事业、管理三位一体, 以事业性质为主, 事业产业不分的管理体制。以管理新闻宣传的方式管媒体、管传播、管事业发展, 甚至管产业经营, 对产业功能的认识和开发都不充分。广电媒体是重装备、高科技、高投入、高消耗的产业, 其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来支持。地市广电媒体, 由于财政投入极为有限, 自身创收能力不强, 事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援。

3. 因机制不活面临人才瓶颈。

长期以来, 由于很多地市广电媒体在用人上没有严格执行标准, 近亲繁殖严重, 造成一方面人员急剧膨胀, 另一方面人才却寥若晨星。一些“人才”由于不满意于地市广电的收入水平和发展环境, 在条件成熟时往往会跳到更高的发展平台, 地市广电则被动地成为中央或省级媒体的“人才输出基地”。“人才”的引进机制和“人口”的退出机制是地市广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才是有价值的, 让一个“人才”和一个“庸才”在同等条件下熬工龄计算工资, 这事实上就是对“人才”的不尊重。但由于历史原因, 地市广电的用人结构非常复杂, 有正式的, 有台聘的, 有栏目聘的, 还有临时的等等。“做事的拿钱少, 不做事的拿钱多”在很多地市广电成了见怪不怪的事。地市广电改革的局部盘活机制已不是难题, 而全局盘活机制, 真正实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还有赖于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三、推动地市级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广播电视业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 也就是说同时具有“产业功能”和“喉舌功能”。正确理解和妥善处理好“两种属性”和“两种功能”的关系, 是决定广播电视产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地市广播电视一方面要发挥好广播电视的喉舌功能, 努力为地方创造长治久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 保证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政策信息及时传播, 确保地方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内挤外压”竞争形式下, 广播电视只有走产业化道路, 才能解放和激发广播电视本身潜在的发展活力, 才能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通过产业化经营迅速增强竞争实力, 才能既保住原有的宣传阵地, 又可迅速提高覆盖率和收视率以扩大新的宣传阵地, 同时大幅度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和传输质量, 从而确保广播电视政治喉舌功能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1. 努力实现广播电视栏目品牌化和节目本土化, 把地市级广播电视媒体打造成区域第一强势媒体。

广播电视品牌, 是媒体品质和价值的标识化体现, 是一个媒体区别于另一个媒体的重要标志。广播电视品牌的特点是社会性强而稳定性弱。因此, 地市广播电视媒体打造广播电视品牌的关键是建设品牌栏目,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努力打造地市广播电视的品牌栏目:首先, 必须对栏目的受众进行定位, 并根据受众定位来决定节目的风格和内容, 进而确定相应的广告商;其次根据受众需求, 用受众喜欢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对栏目进行人性化的包装;再次, 在栏目的播出时段上要处理好黄金时段与非黄金时段的关系, 在充分利用有利因素的同时尽量避免不利因素;最后, 要保持栏目的新颖性, 不断创新。这样, 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收视效果, 进而巩固栏目的品牌地位。广播电视本土化战略是城市广播电视以内容生产和服务上的地方特色来满足地域意义上的当地受众。广播电视的优势在于其本土影响力、本土资源和本土文化, 这三个优势也决定了本土化战略的内涵。实施本土化战略, 实际上就是要努力抓住当地受众群体非常关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及相关信息的心理。本土化要求在广播电视服务中做到:第一, 必须加大力度改进会议报道, 少说套话和空话, 避免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二, 强化广播电视新闻的民生意识和平民意识, 关注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 多报道与普通市民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事;第三, 根据当地文化和受众需求, 打造本土化品牌节目, 如适度地推出方言类节目等。具体说就是要加强新闻本地化制作, 围绕政府的工作要点, 搞好日常性宣传报道;另外要关注国际、国内的最新动态, 增强策划意识, 强化立体思维, 做好新闻事件的本地化解读, 将新闻做深做透;还要关注民生新闻, 把目光转向城市里最广大的基层平民百姓, 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 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看问题, 倾听他们的诉说, 感受他们的生活, 反映他们的呼声。

2. 顺应城市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发展趋势, 完善自身的媒体品种结构, 打造属于地市广电自己的网络媒体。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都明确要求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 国务院连续三年将广播影视数字化纳入了国务院工作要点。2006年, 李长春、曾培炎、陈至立等分别到深圳、杭州、青岛视察有线数字电视, 广播电视数字化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 成为国家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要求在实现城市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中, 努力做到群众接受、用户满意、社会支持、平稳转换。地市广电媒体要将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既要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 确保公益性服务, 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 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 走本地化服务、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之路, 逐步实现双向、交互、多功能、多业务发展。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依照法律推进网络整合, 走共赢发展的道路。

纵观中国传媒, 对网络开发的重视程度似乎广电媒体不及纸质媒体。有一定实力的报纸或报业集团都建有自己的网站, 有的甚至不惜投入巨资用于报业的数字化改造。相比较而言, 报人对未来发展的危机感显然要强于广电人, 因此, 他们对新媒体的来临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而新媒体最有可能冲击的市场, 恰恰与广电行业密切相关。如IP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等, 技术难题已经逐步得到解决, 一旦政策壁垒获得突破, 对传统电视市场的冲击是可以预见的。地市广电打造属于自己的网络媒体, 并不单纯是一种“装潢门面”的行为, 所以完善自身的媒体品种结构, 让视频、音频信号实现网上传播, 在网络上开展新业务, 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这才是地市广电打造网络媒体的战略思考。

3.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改革、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 走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面对市场经济、信息经济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地市广播电视业必须选择以发展为主题, 多元化经营战略和联合发展道路, 坚持以广播电视为主, 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大力拓展其他相关产业, 逐步实现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多元化经营。一是调整产业布局, 整合广电资源;二是明确产权关系,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三是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首先, 妥善解决产业发展的投、融资问题。广播电视业是一个高知识、高技术、高投入的现代产业部门, 其发展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 如果地市广播电视业还像过去一样完全靠国家财政投入, 或者主要靠自身的积累逐步发展, 就不可能快速发展。广播电视产业快速发展所需巨额资金的问题, 必须走建立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 通过市场多渠道融资的道路。其次, 多种经营, 大力推进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步伐。所谓多种经营有三层含义:一是经营好广播电视节目;二是经营好广播电视产业内部的收费电视 (有线电视) , 改变吃大锅饭的思想和做法;三是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开展多种经营, 经营与广播电视产业并无直接关系, 但是对增强广播电视产业实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经营项目。根据CSM媒介研究历年数据显示, 面对来自中央台、省级卫视的强大压力, 地市电视台的市场份额在逐年下降, 阵地在一步步缩小。为应对此种局面, 近年来, 地市广电集团加大产业开发力度,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在以广告、网络资源、广播电视内容经营为主业的同时, 走上了广播电视多产业并进、多功能开发、多元化经营的新路子。具体在产业发展方面, 一是立足自身比较优势产业, 以资本为纽带, 以控股、参股等形式拓宽投资渠道, 成立经营实体。二是进军文化创意产业, 切入广电相关领域, 如影视制作、文化旅游开发等领域, 打造文化产业链。许多地市广电集团通过产业化运作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过集团的广告创收, 不失为地市广电产业化发展的成功范例。

地市报纸成功发行策略 篇5

本文所指的“地市”从区域上说,位于特定地理范围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且经济相对发达,对周边城市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如广东佛山、东莞,浙江温州、嘉兴,还有江苏无锡、苏州等地市。从新闻运作和经营管理能力来看,这些城市的地市报则基本体现了同类报纸的最好水平。

近几年来,这些强势地市报通过自身改革创新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优质的读者和广告资源也吸引了不少省级大报投入竞争。可以说,地市报的发行经营正面临着省级报纸的冲击与挤压。在此情况下,地市报应如何面对竞争呢?

正确认识地市报所处环境

在发行经营上,因省级报纸的品牌影响力大过地市报,地市报只能凭借健全的发行网络和灵活多变的机制,在发行结构上进行优化。

1.争夺目标发行市场是对抗省级报纸的砝码。

省级报纸在地市有一个共同的发行特征,那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扩大城区市场占有率,加大“有效发行”。对发行本身,“有效发行”除了在区域上有明确定位外,更多的是发行目标群体。而这种集中精力发行的营销模式,正是地市报的优势。如,针对目标群体,策划一些高端论坛。还可以通过发放贵宾卡,让他们享受发行部门为他们提供的义工服务等。

2.不忽略乡镇的发行份额。

针对主城区的发行市场,各种报纸纷纷抢夺,促销活动频频不断,使得读者也有疲倦感。其实,随着乡镇经济的逐步发展壮大,其发行价值正在渐趋增强,因而对乡镇区域的发行既要注重扩大覆盖面,也要加强针对性。

3.地市报更要注重党政机关的发行份额。

在党政机关发行份额大小,永远是地市报立足本土的根本,所以必须重视。举例来说,可以在每年的报纸征订季节,通过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召开专门的征订会议,协助地市党报顺利发行。

4.加强与当地邮政的合作。针对地市区域广、居民分散居住的特点,并结合当地居民固有消费习惯,报刊社要主动联合当地的邮政部门,因地制宜、因报制宜地制订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发行费率。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把发行指标分解到位,以保证双方的经济利益。其核心是在发行部门掌握主城区的自主前提下,对偏远区域的发行进行优化,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市报摆脱不了的合作模式。

5.充分利用好社会报商的发行模式。

报刊社不要忽略地市发行市场上现有的报商发挥的作用,要积极探索自发与社会渠道发行的合作。在营销模式上,以灵活多样的营销机制经营发行市场;在零售、投递服务上做文章;以自建队伍推广报纸的品牌和目标发行服务为主;科学运用报商来达到市场运作的发行理念。同时,要加强对报商的监督与管理。

地市报发行的外延拓展

地市报的发行网络虽然无法和省级城市高收益的发行渠道相提并论,但有自己的优势,如在各个乡镇建有自己的发行站,有自己的发行队伍。这种优势除了贴近市场外,还有高效的执行力度。针对这种优势,发行部门在依托主业的基础上,可适当拓展外延发行业务。

1.发行便利,深入社区。

发行便利,指的是报纸发行的覆盖面,不论是边远的社区还是度假村,都要建发行网络,而这种发行网络不仅只限设有发行站点的,还可以采取特约驻点发行员的方式,目的是使长驻人员成为连接社区居民与报社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特约驻点发行员,以小区为单位,要求是长期居住在本小区且有良好人缘及人际关系的人员。他们除了征订报纸外,还可以把发生在社区居民生活中的新鲜事、感人事、喜庆事、好人好事,喜怒哀乐事报料给对口的社区记者。当然,也可以在社区中广泛征集来源于社区居民中的书画摄影作品以及DV抓拍、征婚交友信息、寻人寻物信息、房屋出租信息,失物招领等生活信息,可择优刊发在本报的社区新闻板块上。

2.公益活动、贴近服务。

不要忽略发行自身的服务广度与深度开发,可以通过策划一些公益活动来拉动报纸与读者距离。如《东莞时报》在汶川大地震时期,策划组织了赈灾义卖活动,市民积极响应与支持。许多政府部门、学校、企业、各级团委、各种社会组织及个人主动加入义卖的队伍,每天都有上千志愿者义务帮助卖报。据统计,有近200家单位的2500多人参与了这次义卖行动,使得这几天的报纸销售量比平时翻了两番。

3.发行品牌,量身定制。

发行品牌是报纸品牌的延伸,如何更好地把报纸品牌运用到发行中来,做到为发行增值,这需要结合报纸本身和所处市场的实际来考虑。其中,读者俱乐部已成为各地市报的一个发行品牌。

读者俱乐部依附报纸品牌成立,并相对独立运作,是为了回报读者,服务发行。为此,成立读者俱乐部的前提要在完善订户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订户的资料管理,策划活动让读者参与。针对订阅时间较长的订户,发行部门可以与一些实力雄厚、信誉较好的公司合作,开展一些服务兼收费的项目。如订户持本报的会员卡到该医院就诊可免挂号费,还可参加读者俱乐部组织的读者造林和一些健康讲

座,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4.重视读者,进一步完善订户资料。

针对读者反馈的信息,发行要给予及时的整理归档,并及时反馈给采编部门。更重要的是,发行部门要对零售、征订流失的读者与潜在订户进行分析调查,建立健全一个完备的高效反馈系统。另外,发行部门要在完善订户资料上做文章。如通过发行员的贴近服务,进一步完善订户资料,包括:订户的生日、爱好、职业、年收入、消费情况等信息。再根据订户反馈的信息进行分类,建成一个既简单又完整的客户数据库,以便更好地服务订户。

5.根据读者定位,做好目标发行。

每份报纸都有定位,尤其是根据地理位置及市场环境,对市场和读者调查研究成了地市报发行重要环节。整个读者研究不仅是为了做好目标发行,还有利于给广告部门提供一个有分量的参考数据。

6.规范流程,合理拓展夹页广告业务。

发行服务首先要做到不乱承诺订户,针对征订过程中提供的服务,要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下单、回访、跟踪等流程,真心实意帮助订户解决后顾之忧,确保订户满意。针对发行部门的夹页广告业务,报社要进行统一协调,尽量不要对报纸本身的广告产生冲击。

立足本地市场更新发行观念

地市报作为最基层的报纸,有离老百姓最近的优势,所以发行营销手法上要贴近本土,结合当时人的消费习惯和风土人情。

1.主动出击,做好主动发行。

地市报在发行竞争应对方式上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被动式”,另一种是“主动式”。这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前者是出于“弱者求稳”,是为了避免与省级报纸竞争带来不必要的促销浪费,以求回归市场的原生态。后者是出于“弱者求变”的应对竞争心态,更多的是为了维护自身现有市场利益不受侵犯,营造当地发行市场的竞争氛围。

2.定向发行,内容配合。

地市报如何做好定向发行,首先要依据报纸的内容来,为此,报纸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多刊发与当地有关的信息。如方针政策、乡村教育、人文地理、乡情实话、科技园地、调查报告等,使得广大读者在了解都市新闻的同时,更能收集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3.重视定向推广。

市场推广的重点是做影响力,为渠道销售报纸做好铺垫。同时,推广发行是一个全员创造报纸品牌的宣传过程,有效利用新闻资源和广告资源来配合报纸做到目标营销,针对不同的读者推出不同发行理念,一切站在读者与市场的角度来制定与广告、采编部门的活动,形成一个内外互动的链接过程。所以报刊社要成立市场推广部门做宣传,同时收集读者反馈并交给相关部门,促使采编和广告人员增强读者意识。

4.发行营销离不开情感投入。

地市报的读者结构比较单一,被动接受阅读的偏多,尤其是乡镇地区的读者,他们当中除了部分人群有主动阅读习惯外,大多数人群需要引导,为此,地市报的发行营销离不开情感投入。主要表现在发行人员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其次是要与他们交朋友,通过交朋友了解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策划出他们能接受的营销活动。

5.重视开发各阶层的读者,合理优化发行结构。

针对地市报的发行结构,不是越精确越好,而是覆盖人群要多,读者的结构要分布各个阶层,有年轻读者,有老年读者,更不要忽略女性读者,因为女性读者更愿意传播和分享报纸的内容。再则,地市报的营销策划,要在读者的忠诚度上做文章,充足利用不同结构的读者推出灵活的订报方式。

6.发行部门要重视与采编部门互动。

发行营销的核心是围绕报纸的内容在运作,鉴于此,发行要注重与采编部门的互动。另外,发行意识还体现在采编部门出早报的意识和对流程的高度重视。当然,发行营销人员也要注意提高员工素质,通过总结发行经验,开创性地实施采编与发行的互动,使管理与执行更到位。

7.构筑本土化的发行网络。

报纸独立建网自办发行,说到底是围绕产品本身展开竞争。而发行网络作为报社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加强报纸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这就要求地市报注重网络的服务功能开发,构筑本土化发行网络。

8.利用发行站点,推动发行工作。

从目前的发行市场来看,大多数地市报在主城区建有发行站点,这些站点除了承担推广报纸的品牌外,还要承担为读者提供便利的服务。针对没有建立发行站点的报纸,可以以报刊发行连锁店的形式出现,如《南方日报》的文化驿站。发行站点既是报纸的零售点,又是零售报的批发点和读者订报的订阅点。除此之外,发行站点还可代理报纸分类广告、举办文化讲座与专题培训,突破了发行站点的单一功能,有效地把市场信息收集反馈回来。

9.厚报发行不利于地市报的发展。

地市广播电视 篇6

摘 要 面对日益强劲的竞争,地市级电视台如何安身立命,冲出重围,开创一片艳阳天。

关键词 地市级电视台 生存隐忧

笔者作为一个从事多年基层电视工作者,对电视事业有很深的情结,总是满怀信心期望我们的基层电视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事实却让人常怀隐忧。这种隐忧来自于新时期传媒资源的裂变与整合后,地市级电视台逐渐暴露出诸多的不足和阙失,显得迷茫不堪。

一、目前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现状

(一)缺乏科学定位

在调查了解中,几乎所有的地市级电视台(广电总台)都会听到或提到当今时髦的两个提法:一个是“科学发展观”,一个是“新闻立台”。但这只是成了各地市级电视台领导的一个习惯性提法或口头禅,事实却大相径庭。绝大多数电视台在宏观抉择上,发展方向上,资源的配置上,节目定位上,资金的分配上,人才管理上毫无科学可言。对基础的夯实,品牌的提升,节目的竞争力不能顾及。“多而乱、小而全”是地市级电视台的共性通病。

(二)盲目追求“做强做大”

各地市级电视台在节目资源整合,栏目的设置上普遍存在“多而乱”,“小而全”现象。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是:人家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的节目都能创造好的效益,都是与创收挂钩,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诸不知人家是经过多年的打造,以新闻立台为本,建立了良好的美誉,形成了具大的影响力以后,才斩获丰收的。加上地域、受众面的不同。他们每开一档栏目都是经过专家论证,市场调查,科学定位,人、财、物的合理配制,满足了受众的诉求。而许多地市级电视台是在没有这一切前凑曲的前题下,来开办一个栏目,节目的好与坏有没有人关注,影响如何全然不顾。在没有良好的美誉基础上盲目地与经济挂钩。即便是有一点创收,那不是节目的影响,是机遇加人情。

(三)节目平庸不能打动受众

节目的好坏、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电视台的“生命”。事实上,各地市级电视台的节目很多都是废品,不尽人意。比如:报道领导活动的太多,编辑手法落后,镜头不规范,电视用语无新意,电视表现无特色,不注重使用同期声,或乱用同期声,电视语言的运用和理解都有差距,重大新闻事件、突发事件不能在第一时间间播出等等。新闻专题类节目缺乏深度和厚度,可视性很差,从事新闻专题采访的记者习惯于单向思维,遇事不会从正反两方面去观察,不会从新闻事件的纵向和横向去思考问题,做出来的报道往往浮在事件的表面上,使节目没有可看性,没有吸引力,最终失去了观众。形式模式化,千篇一律的三段论,同义反复,没有变化,没有创新,枯燥乏味这是地方电视台新闻性专题节目的通病。

二、目前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策略

(一)要科学定位

地市级电视台的定位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因地因时而制宜。由于受地域和受众层面的制约,地市级电视台也不可能“做强做大”,这种提法是揠苗助长、竭泽而渔,是一种掠夺式的经营,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科学配置资源、适度把握规模、强化地方特色、服务大众市场”是地方电视台应该遵循的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要做好两个层面的定位。一是宏观上发展的路线、方向、目标、机制、规模、品牌的定位。二是微观上栏目资源的配置、节目的风格、形态、内容的定位。并根据市场的和受众的诉求,不断地创新,来打造品牌。宏观定位是体现领导洞察能力、管理水平、事业心和责任心;节目的定位是体现电视人文化、学识、涵养和见地。

(二)应以新闻立台

其实,地市级电视台的存在,有着他特殊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使命,它不是纯粹赚钱的工具,也不是养人的工厂,它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它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政府的声音,传播精神文明,服务大众、舆论监督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地市级电视台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追求强大是违背原则的,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新闻在人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电视台而言,新闻应是安身立命之本,地市级电视台应以“新闻立台”。一个地市级电视台在百姓中口碑的树立是从新闻中建立起来的,百姓是从新闻中认识电视。关注社会民生,凸现"平民意识",奉行客观公正双向沟通的报道理念,扩大社会新闻的时效性,满足观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这些是地市级电视台生存的基础,只有基础打牢了,品牌提升了,影响力大了才可延伸拓展广告、经济创收类栏目等新的领域,从而创造出经济效益。

(三)要精办节目

“新闻立台”就是要精心设计栏目、精办节目。处于“第三世界”的地市级电视台,因其经济实力和人员素质的差异,始终难以与中央、省级电视台相提并论,一比高下。地市级电视台要清醒地走出“小而全”办节目的误区,突出媒体的主要功能,集中精力办好新闻类节目,一般地市级电视台集中优势力量办好一档时政新闻,一档民生新闻,一档新闻评论性专题节目就可满足受众的要求了。其它创收性节目、娱乐节目可实行制播分离,采取社会化模式运营。所有的节目(那怕是广告)都应办成精品,节目从定位、选题、策划、釆制、传播、反馈、调整,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打造出强盛不衰的品牌周期。

(四)树立人才战略观

所有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缺乏,制约地市级电视台生发展空间。因此,各地市级电视台应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提高专业人才的待遇,对有贡献的特殊人才也应重奖,给他们一个广阔的成长空间。用人要知人善任,新闻记者与创收要严格分离。各自发挥所长,做到新闻和创收两手抓,两手硬。

地市级广播发展三要素 篇7

一、开放性思维

开放性思维是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断调整、不断创新的思维方法。它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思维, 不是封闭式的。当代广播新闻工作者尤其要具有开放性的思维。

开放性思维是当代新闻工作的职业性质所决定的。我们一贯强调社会主义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那么, 这个“喉舌”作用如何才能发挥?靠的就是广大新闻工作者通过新闻宣传去实施。这个实施, 总的来讲, 就是把党的大政方针传播给人民群众, 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给党和政府。要实施好, 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开放性思维。这样才能确保先有正确的认知, 而后再正确地宣传,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一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时期, 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是努力实现中国梦, 全面建设美丽中国, 这个中心与前一历史阶段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如果没有开放性思维, 而是固守那种历史的、封闭的思维模式, 就不能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深刻变化的中国, 那就更谈不上及时反映新的历史发展进程, 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也就不可能准确到位。

开放性思维是我们办好节目的基本要求。如果说经商讲究“顾客至上”, 那么新闻则应强调“受众第一”。这就是说我们节目办得好坏要以听众的认可与否作为检验标准。听众不接受, 一切工作都是零。因为广播是通过听众的的接受程度来反映实际效果的。没有开放的思维, 你就不能海纳百川, 就不能反映轰轰烈烈的时代, 也就不能赢得当今的听众。听众又形形色色各有所好, 老人喜欢什么?公务员爱听哪类节目?农民朋友偏爱什么栏目?这些都要求你能准确把握。如果你不以开放性的思维去思考、去观察当今大千世界, 而一味凭借以往的传统经验或者自我感觉办节目, 那只能是一厢情愿, 听众肯定不买你的账。“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提了几十年, 中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地方电台的新闻工作者及其从业人员更要有开放性的思维, 这样才能取长补短。要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 摸透当地听众的心理和口味, 增强所办节目的针对性、影响力和感染力。

二、开拓型人才

人才是兴业之本, 古往今来,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把人才放在首位。新闻行业更需要开拓型人才, 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从上世纪90年代初, 各种传媒已开始了行业间的竞争, 时至今日愈演愈烈, 电视、网络迅猛发展, 传统媒体特别是广播多次面临强烈的冲击与严峻的考验。而大多数地方广播电台面临的现状更不容乐观。如何改变现状, 再造广播事业新的辉煌?有利的因素很多, 但是开拓型的人才无疑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因为有了开拓型的人才, 才能选准广播开展的可挖掘点与新突破口, 才能办出开创性的节目。

开拓型的人才除了我们常说的要具备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等素质外, 还应具备创新精神, 敢于革故鼎新开拓进取。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这种才能, 体现在工作中就是犀利的政治眼光、敏感的新闻性、深刻的洞察力以及强劲的开创性。这种素质, 是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学习、实践中积淀出来的。有了这种素质, 才可以做一些前瞻性的思考, 待机而动, 开拓创新, 开辟一片广播的新天地。

培养开拓型人才要建立相应机制。地方广播首先要大力改革用人机制, 对开拓型人才在生活上给予关心, 在工作上给予信任, 给他们以施展身手的机会, 留住他们, 进而吸引、引进更多的开拓性人才。再者, 还应当加强对现有广播从业人员的培训, 包括内部学习和派出进修等, 拓宽他们的视野, 培养他们的开拓意识。要创造一个培养开拓型人才环境。对于现有从业人员中具有开拓型潜质的编辑记者, 要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成熟, 要敢于放手使用, 允许他们摸着石头过河, 允许犯错误, 并热心帮助他们纠正偏差, 找准方向, 趟出新路子。做到这两点, 地方广播就会有足够的人力支撑。

三、开创性业绩

毋庸讳言, 这几年, 由于各级各类传媒的冲击, 加上地方本身的局限性, 事实上广播已处于“弱势群体”的境地。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可以借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 那就是“有为才能有位”。有为, 不仅仅是满足于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 还要在这个基础上, 力争做出开创性的业绩。开创性业绩, 可以理解为与以前相比, 大有进步, 更重要的是能走出新路子, 开创新局面。就地市广播而言, 要做出开创性的业绩, 就要大大增强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大幅提高本台的经济效益。

节目的社会影响力是地市广播生命力之所在。节目办好了, 当地的听众爱听了, 甚至离不开你了, 你才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动力。现在我们至少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具体的节目调整, 一是合理构架栏目。要针对不同层面的听众群, 办相应的栏目, 有的放矢, 稳固基本的听众群, 创出自己的名牌栏目。二是搞活报道方式。在强调中央和省内新闻的前提下, 尤其突出地方新闻, 增强地方性。不能当呆板的“传声筒”, 要真正做到“三贴近”, 走进社会, 深入基层, 抓“活鱼”, 抓“亮点”, 减少会议报道, 多搞录音报道、现场报道, 让节目活起来, 听起来新鲜生动令人回味。三是开辟新栏目, 开展有关宣传活动, 扩大影响。发展的时代, 变化的形势, 新生事物层出不穷, 听众的收听观念和关注点也会随之改变, 必须要密切注意这种态势, 进而开办与之相适应的新栏目, 增强广播的影响力。

媒体本身就具有市场性。广播节目是我们的产品, 听众就是我们的市场。随着我们国家财政制度的改革, 地市级广播必然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广播生存要钱, 发展更需要钱, 更新设备、招贤纳士、上新栏目、开办专业频率, 改善员工生活和工作条件都离不开雄厚的财力做保障。经济效益是媒体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广播经济效益最基本的一点, 就是通过增强节目的社会影响, 扩大广播市场, 吸引听众, 吸引广告客户。同时, 要考虑办经济实体, 像上海文广、湖南广电那样, 办符合地方广播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产业。只要符合政策, 就要敢于创业。

地市广播电视 篇8

关键词: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构建,应用

在以往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的广电行业既没有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 也没有建立合理的评估方式, 节目质量参差不齐, 整体质量有待提高。由于没有规范的节目评估体系, 致使唯视听率的风气盛行一时, 导致大量雷剧、烂剧泛滥, 低俗节目充斥荧屏。大量质量欠佳的节目投放在市场上, 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 对人们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没有任何裨益。[1]随着我国广电行业的发展, 这种情况得到改善, 很多省级卫视及央视都先后制定出适合自身的节目评估制度。但对于中小广播电视台而言, 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依旧是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构建地市台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方式, 接着对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一、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

(1) 将现代管理理念借鉴应用到评估体系构建中。六西格玛理论来源于现代质量管理领域, 其依托客户, 利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还能把“持续改进”进行量化、具体化, 在管理业务的流程中, 不断地改进业务流程。而节目评估体系核心目标就是为了保证节目的质量, 并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并且, 六西格玛强调基于数据的决策方法, 强调用数据说话。这里的“数据”则是指节目的收听收视率, 数据是客观的, 没有任何主观因素的。因此, 也是可以服众的。按照评估体系中制定的规则, 利用好客观的收听收视率数据, 是评估体系相对科学合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 强调针对流程采取行动, 用动态的、即时反映的、主动的管理方式取代过去那种被动的事后控制管理习惯, 也就是说六西格玛理论的核心目标和决策方法完全契合节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和评估方式。DMAIC是六西格玛管理的重要流程改进工具, 包括五个阶段依次是:定义、评估、分析、改进、控制。我们把DMAIC方法用于节目评估流程的改进上, 则对应表现为:第一, 定义:对节目进行合理的定位, 确立潜在的客户, 找准客户的需要, 是控制节目量的关键点。第二, 评估:根据广播电视台整体绩效, 评估节目的质量。第三, 分析:通过对收集到数据进行分析, 找出影响节目质量根本原因。第四, 改进:找出提高节目质量的办法, 并采取具体的措施进行改进。第五, 控制:控制并维持节目质量改进后的成果。

(2) 建立多元的评估指标。根据节目类型、目标受众、经费投入、节目发展方向、时段安排等来不断完善评估指标。对于综艺节目、新闻节目、谈话类节目等节目, 由于目标受众广, 这些节目的视听率除了受时段影响外, 其它因素的影响很小, 所以这类节目在保证思想性、导向性没有错误的情况下, 可以以收听收视率为主要评估指标。对于专题、纪录片等类似的“窄播”节目, 受众对象相对稳定, 但由于内容的差异, 则会导致其收听收视率受到外界影响的因素较多, 所以单纯以收听率来评估是不严谨的, 也是不科学的。另外, 专题、纪录片的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则需要更多从专业的角度去评估, 要以观众的满意度和专家评议为主要考核指标, 以办成一个集艺术性、思想性、可看听性一体的精品栏目为目标。对于儿童节目、戏剧节目、农村节目、老年节目等特殊的对象性节目, 这类节目的受众类型单一, 由于其特殊性, 不但把收听收视率做为依据外, 还应加大听众、观众满意度的比重, 必要时可进行针对性强的专项调查。[2]在不断完善满意度、投入产出比、收听收视率、专家评议等传统评估指标的同时, 还应对节目进行播前评估、播中检测、播后评价, 并纳入到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中, 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把控节目的质量。

(3) 采用动态性的评估方式。多元的评估指标的建立保证了评估的相对公平, 但科学性还有待加强, 在这些指标中, 对收听收视率的量化最为困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不同时间段、不同类型的节目的视听率无法比较, 因为节目的视听率极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 也就是说收听收视率高的节目的实力和水平不一定就比收听收视率低的节目高。为了能真实地反映节目的实力和水平, 我们可以在节目的评估中采用修正法, 修正客观因素对视听率的影响。例如, 降低黄金时段的节目的视听率的比重, 而对于非黄金时段的节目, 可以适当地增加收听收视率的比重;降低新闻、综艺娱乐等节目的收听收视率比重, 增加纪录片、专题、农村节目等收听收视率的比重, 这样得到的最终得分才能更科学地反映节目的实力和水平。

二、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应用

(1) 应用于节目的量化考核。在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框架下, 对节目的视听率、满意度, 专家的评议、投入产出比统一采用加权法进行量化, 按不同的比重, 形成最终的得分。然后根据综合的量化分数对节目的播出时间短、重播次数、栏目的经费投入、播出的频率、节目广告长度等进行调整。有关节目部门要积极配合总编室在每季度对节目的综合评估量化分进行考察, 对量化分处于末尾或下滑明显的节目进行警示, 并在年终根据全年的综合评价指标, 淘汰全年平均综合评价指标最低的节目。

(2) 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评估体系的建立对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关于节目、采编人员最终的考核结论, 来制定相应的人事任命、培训、激励措施, 增大对质量好节目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促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 做出优质节目。根据各节目的综合评价指标来考核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 使他们成为节目的骨干, 担当节目的制片人或重要节目的采编人员。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 提高电视台各关键岗位上人员的综合素质, 继而提高电视台节目的整体质量。同时, 这样还可以对业务较弱的从业人员形成一种激励, 使每个愿意努力、有能力的人都有得到提升的机会。[3]

(3) 对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及节目质量的提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对节目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也是对采编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力特长的评估的过程。由于评估体系的运用, 使得节目的质和量都能量化, 也使多劳多得激励机制的运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对那些长期达不到节目要求的采编人员形成压力, 督促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通过对节目进行综合的评估和考核, 对有效地改善节目的实力和水平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广播电视台可以根据最终的得分对评估质量较差的节目进行整改, 则广播电视台节目的整体质量也将会得到稳步的提高。

三、结束语

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是中小广播电视台亟须解决的难题, 是保证节目质量的关键, 是广播电视台进行科学管理的参考之一, 中小广播电视台构建适合自身的节目评估体系管理有利于发展, 创造节目品牌, 缩短与省级卫视、央视之间的差距。不过, 我们也要认识到, 无论评估方法有多么科学, 执行的标准有多么一致, 评价有多么公正, 对节目的评估都不是绝对的。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地尝试和改进。

参考文献

[1]贺小玲.四元指标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 2007.

[2]陆地, 陈思.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和应用[J].新闻爱好者, 2013 (11) :54-59.

地市级广播电台发展刍议 篇9

是的, 随着改革的深入, 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作为地市级的广播电台, 不仅面临着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 而且还要承受着来自省级台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如何在夹缝中寻求发展, 成为广播人关注的课题。

一、突破现状

电台作为传统的媒体, 一般说来, 发展历史比较长, 各地市级电台, 在宣传管理、技术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规章制度。这种带有明显乡土气息的管理机制, 在保证广播安全播出和各项宣传任务的完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地市级广播电台作为大众文化载体和公共信息的传播系统的一般属性已日益显现出来。因此, 作为承担宣传功能产业的地市级广播电台需尽快改变过去的经验管理为企业化管理, 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以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广播节目制作和频率资源有效利用的管理制度, 要走“广播”与“窄播”相结合的道路。

二、节目经营需多元化

地市级广播电台作为一种产业, 它本身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决定它必须通过“多元化”的发展理念来适应当今听众对广播节目多样化的需求, 来达到壮大经济实力和吸引不同的听众对象。

节目是广播电台的主要产品, 节目如何赢得市场是广播改革的重中之重。广播节目好像一条锁链, 将听众、电台和广告商联系在一起, 换言之就是广播电台的收听率和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 成功的节目经营是广播媒体具备竞争力的保证。一个企业, 没有自己的名牌产品, 在市场上是打不响的, 广播进入市场, 必然以优质节目敲开市场经济的大门, 这就要求广播工作人员的结构需要扩充和调整, 广播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专业的节目播出人员, 更需要扩充大量专业节目策划制作人员。随着大众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媒体功能还将细分, 专业的策划、制作、营销人员将为专业的电台注入活力, 促进广播节目的优化, 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良性循环。

三、地市级广播需走专业化和特色化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我们知道, 频率的专业化是广播未来发展的方向。所谓的频率专业化, 主要是从广播频率的整体节目内容的专业性、目标受众的明显对象性来界定的。如白城电台交通文艺台, 其节目设置就是以交通这一主题为核心, 目标受众就是广大司机和乘客, 它的节目构成主要以路况和文艺为框架, 在其中穿插与交通相关的信息和专题节目, 突出信息的实用和服务功能。节目内容触及面广, 形式活泼, 以栏目“信息化”的手段在相对固定的专题节目中充实大量的动态新闻和服务信息, 从而满足“驾车一族”和“坐车一族”的收听需要, 通过机制的创新, 不断完善自身的生存环境, 从开播的成效看, 听众普遍认为很好, 并重新赢回了听众。

专业频率要立足市场, 赢得受众, 归根结底要落在专业频率的“专”和“特”上。我们换位思考一下, 听众为什么要选择你的节目?听众有那么多选择, 怎样才能留住他们?你的频率想要留住听众, 就必须有其他频率所不具备的特色。

特色化应该是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对于地市级广播频率, 就应该具有本土的特色节目、特色设置和特色风格。要着力培养特色化的品牌节目, 打造品牌栏目, 使其成为“号召品牌”, 把整个频率的特色带动起来。如白城交通文艺广播, 它的特色体现在娱乐与资讯信息服务并重, 节目内容和形式与其他频率区别开来, 形成鲜明对比。

四、实行跨媒体跨区域合作

信息时代的特点之一, 是指将世界浓缩为一个联系密切的地球村, 人们对信息的求知欲随着开放程度日益强烈, 这就为媒体之间跨区域合作建筑了平台, 电台与电台之间, 异地连线直播也就成了一项重要内容。各地媒体之间的联合与协作, 已形成了一种运作机制。如白城人民广播电台与北京新闻广播的异地连线直播、与浙江电台的异地直播, 都体现了广播的这种联动优势。

广播的兼容最强, 区别于其他媒体成为自身独特的优势。如何发挥广播兼容性强的特点, 尤其是地市级广播, 就要大胆开展跨媒体合作, 扬独家之优势, 汇天下之精华。在上个世纪80年代, 一家电台率先开始转播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联播》, 结果收听率大大提高, 如今各电台纷纷仿效, 这就是广播兼容性优势的充分体现。广播不仅能兼容报纸、也能兼容电视、网络。跨媒体合作, 体现了广播不断成长的足迹, 充分利用跨媒体合作方式, 取他山之石, 扩充自己的实力, 使地市级广播再展雄风,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放手一搏, 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创造地市电视媒体的区域新图景 篇10

中央电视台和许多省台开始尝试把一些频道和有特色的节目通过运营商作为手机电视的试营。凤凰卫视提出新定位为“新媒体内容提供商”, 将品牌栏目作为手机电视的主要内容, 并根据手机特性进行了创新, 结合手机媒体特性, 细分受众群, 进行小众市场区分, 构建新的价值链。这些媒体都具备地域广、资金雄厚、人才济济的特点, 抢占行业制高点, 设置行业规则, 成为行业主导者皆有机会。而地市级电视媒体是指在市级行政区域内进行电视广播的行政组织, (1) 具有传播面小、人才外流现象颇为严重、广告收益少、政府支持力度有限等诸多不足。作为地市级电视, 如何在3G时代成为手机电视产业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 如何适应新形势, 找到新的发展模式, 开拓新的机会增长点, 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3G移动通信技术综合了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业务, 很多人把3G手机当做是一个传输终端——传输多媒体视频内容的一个平台。事实上, 因为3G网络的开通和基于这一网络的手机媒体如3G手机的应用, 将使手机完成由一个通信工具向一个真正媒体的蜕变, 成为一个移动的新媒体, 即所谓的“第五媒体”。因此, 我们需要从更高层次来分析地市级电视媒体的制作、传播渠道和终端用户消费的整个价值链条, 以适应3G时代。

区域3G手机内容提供商

3G时代, “内容为王”依然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地市级电视媒体只有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内容, 并结合手机媒体特性制作出符合手机用户习惯的阅读方式, 才会有核心竞争力, 也才有可能通过内容本身实现价值。众多学者提出地市级电视台以新闻立台作为地方台生存与发展的方式, 从中可以看出地方新闻的价值, 是适应当地受众需求的。看当地新闻, 关注当地发生的事情是人处于某个地域的本能。学者李良荣指出, 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素质就是接近性:地理上接近——读者首先要知道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 因为本地发生的事情, 对他们的生活有更直接的关系。在报纸发行范围内发生的事情, 要比外地发生的、性质相似的事情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2)

地市级电视台必须坚持以地方新闻为本, 制作针对性强的地方新闻节目, 利用地方文化元素使新闻节目特色化, 打造品牌新闻节目。同时要求做到区域新闻第一时间报道, 将一次最终报道分为多次跟进报道, 注重报道的完整性, 加强事件深度报道。在实现了新闻节目的时效、深度和品牌化后, 便有资源为3G手机用户提供当地新闻, 针对手机用户群体特征设定不同的新闻包, 如大学生新闻包、商务人士新闻包等, 注意避免新闻包千篇一律。

除了基本民生新闻外, 政策诠释节目可以很好地服务本地民众。许多地方台都做过政策诠释节目, 但大都没有成为一种深度报道或一种常态, 只是政府形象工程的应景而已。医保、公积金、税务、交通管理等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却又难以知晓具体政策的领域, 在需要时处于信息圈外。地市级电视媒体可以针对此类现象, 做些政策节目专访, 并对国家政策在本地的因地制宜作出解释, 辅以个案解读。这种专访节目可以作为一种常态, 实时更新。当手机用户有需要时, 可付费发送, 从而构建电视节目与手机用户的价值链。

另外, 传播本区域广告信息是地市级电视媒体作为区域内容提供商的一个必需经营项目。通过与运营商合作, 对手机用户进行人口统计与社会学综合分析, 根据用户的年龄、职业、教育等制作不同的广告套餐, 采取发送特别节目的方式。具体而言, 地市级电视媒体可向区域受众提供多种广告信息, 比如商品节日促销、新店开业、美食店、当地的名店等, 服务当地民众。

制作出本土化的娱乐节目, 是地市级电视媒体作为区域内容提供商的一个亮点。地市级电视媒体可向手机电视用户发送方言剧、自创TV、区域播客、微电影等形式多样的地方娱乐节目。要求这些节目素材来源大多为当地民众自我创作的, 经由电视台有偿征集免费后期制作而得, 凸显本土化与熟悉感。

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平台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存在很强的竞争关系, 争夺眼球、争夺受众, 但因各自存在优劣势, 终归是趋向融合,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存在很多合作与整合的空间。

新媒体逐渐成为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但传统媒体引导主流价值和它的主导地位仍相当稳固。地市级电视媒体在区域中的引导力更胜一筹, 可利用其优势, 构建与新媒体的联动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整合双方的电子资源, 共同设置议题, 形成线上线下讨论之势, 形成互相呼应的格局;也可以利用各自渠道, 推广某一品牌, 达到“面”传播与“点”传播相结合。

例如当地政府就某个公共事件实行听证, 电视是必选的媒体, 但因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 只能做新闻发布会等类似节目, 往往显得很正统, 难以实现双向有效沟通。此时, 电视媒体利用网络联动平台, 可以将事件的背景、过程、规划等传递给受传者, 达到点对点的有意义的沟通, 并且还可以就此在节目外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 从而为下一次电视节目作深度访谈打下基础。

地市级电视媒体与新媒体除了在宣传推广上达到联动外, 还可以从新媒体中获得新闻素材。区域内大量的手机用户是第一线的记者, 他们可以为电视提供不可多得的事件话题或画面。地市级电视媒体必须在联动平台上发挥主导作用, 做好引导角色, 为新媒体发挥舆论作用创造良性互动、积极向上的环境。

打造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互动圈

受众能通过一个有效及时方便快捷的通道反馈, 一直是电视媒体改革的方向, 而3G手机“掌媒体”为这个通道带来了诸多希望。3G手机最大的优势, 就是它是一个移动的、可以随身携带的媒体, 这是以往各种媒介所不具备的, 即使电脑上网也不具备如此的便利性和实时性。而3G手机实现了宽带上网、视频通话、手机电视、无线搜索以及购物、游戏、支付等功能, 可以说其他媒介所承载的功能基本上都可以在这个新的媒介上实现, 3G手机将成为内容丰富、功能强大的新媒体, 它不仅是一个高端接收平台, 更是一个信息输出源。

限于区域性, 地市级电视媒体与观众之间往往存在半熟人现象。而私人化的传播者通过BBS、博客、播客等自媒体发布信息;这些传播者通过社区、论坛、博客圈、留言区等聚媒体相互聚合, 并成为信息和言论汇聚与表达的一个重要通道, 地市级圈子使传播者之间形成了初步的知晓。这些为打造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互动圈创造了良好的团体基础。

借助3G手机, 利用现有的自媒体和聚媒体, 在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打造一个言论自由、有见解有深度的互动圈。地市级电视媒体通过话题设置、言论引导、组织活动、民主管理使得互动圈成为地市“公共空间”。传受双方可以角色置换, 共同享有传播者权利, 主流媒体提供信息流, 激发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 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

地市级电视媒体通过互动圈能直接了解受众体验。在这个用户至上的时代, 关注用户体验, 以客户为中心, 一直是媒体行业关注的焦点。谁能为客户提供整合的应用和体验, 谁就将成为产业链的主导者。所谓用户体验, 就是人们在接受某一服务或产品时全部的心理感受, 是一种纯主观体验。 (3)

通过三屏融合 (电视、手机、电脑) 业务能够充分利用上游链条平台和内容资源, 以用户为中心, 将典型使用环境与被割裂的时间贯通起来, 这为互动圈发挥公共空间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使用户随时都能享受到三屏融合时代带来的便捷与信息服务。

总之, 地市级电视媒体要在3G时代开创区域新图景, 不仅要做到“内容为王, 服务当地”, 与新媒体联动创造媒体新格局, 还必须加快体制改革招贤纳才, 关注媒体技术变革, 从技术和理念上有所突破, 从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创新, 适应媒体变革的要求。

注释

1 党东耀:《地市级电视媒体生存和发展研究》, 《新闻研究导刊》, 2010 (5) 。

2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地市广播电视 篇11

全媒体是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与不同媒介渠道 (广播、电视、纸媒、户外、网络、手机媒体等) 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

最近, 中共中央出台《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那么, 在媒体融合、全媒体时代, 地市广播电视台该何去何从?发展方向和路径在哪里?笔者结合鹤壁市广播电视台的实践和思考, 在这里和大家作一个沟通交流。

一、地市台全媒体转型面临的挑战

尽管个别地市台对全媒体发展也有思考和布局, 但总体来看, 地市台的全媒体发展依然是困难重重, 面临着巨大挑战。

缺战略:不少地市台在全媒体发展上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 目前基本上是走一步看一步, 想到哪做到哪, 导致全媒体发展抓不住关键, 没有成效。

缺整合:许多地市台全媒体业务基本上是单兵作战, 经营主体过于分散, 与广播、电视业务缺乏整合和协同, 没有实现资源最大化。

缺机制:地市台仍存在经营管理机制不活、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较弱, 自主运营能力较差。

二、全媒体时代地市台发展方向和路径

根据对地市广播电视台和全媒体的了解分析, 笔者认为, 拓宽渠道、整合协同、抓住要害、机制创新是全媒体时代城市台谋求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路径。

1.拓宽渠道:构建全媒体发展格局, 适应市场和受众多变需要。从传播的受众对象, 广告客户的需求上来讲, 碎片化是目前各种媒介的通性。在碎片化的时代特征下, 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可能靠单一的形式、单一的途径传达给所有的人, 这就要求我们地市台要树立全媒体发展的视野, 打造全媒体发展的渠道和平台。近年来, 鹤壁市广播电视台在全媒体发展战略布局上, 突出重点、把握平衡、拓宽渠道、量力而行, 取得较好效果。

加大主业比重, 做强基础业务。新增加一个电视频道和一个广播频率, 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对鹤壁台门户网站-鹤壁网重新定位, 着力打造鹤壁第一声频新闻网。

跨界经营, 不让竞争对手一花独放。申办一份发行量5万份的直投DM报媒《广电传媒》, 重点围绕大客户做增值服务, 抢占中低端客户市场;并以资源置换等方式, 与户外广告公司置换300块街区广告牌, 为鹤壁台大型活动及品牌广告宣传营造户外氛围。

顺应时代之变, 主动与新媒体融合。着力打造微信公共平台、微博、论坛、二维码等传播途径, 着手考虑鹤壁广电APP客户端, 向全方位、全时空互动式与参与式传播转变。台里通过本土信息采制、活动吸引、抽奖拉动以及互动话题参与等手段, 使得这一平台迅速成为鹤壁本土最具人气和影响力的第一微信公众平台。

2.整合协同:整体作战、多样表达, 实现媒体资源1+1+1>3效果。在今天,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向全媒体转型时, 其实是这样一个格局:所有媒体渠道是打通的, 形成一个集成业务平台, 在一个强大的“脑”中心统一指挥下, 以不同形式, 在广播、电视、报媒、互联网、手机上分发, 实现更多受众族群的覆盖和最佳宣传效果。这就好像交响乐演奏, 每首曲子需要不同的乐器各展所长, 但必须在统一指挥下, 才能合奏出优美的旋律。

鹤壁台对重大活动和重大新闻报道要求全媒体联动, 做到统一指挥、整体参与、多样表达、精彩呈现。今年6月份, 我台启动《欢乐沙滩周末秀》大型选秀活动, 在前期招商宣传中, 广播电视、报媒和户外联动, 营造声势;活动进行中则以广播、电视、网络的直播或录播为主, 进行全过程展示;针对新媒体优势, 首次将微信报道、节目展示、人物专访、大众评审投票、微视频展播与活动同步放在935微信公众平台, 便于微友随时观看、参与互动并和朋友分享。这场活动历时三个半月, 微信网友总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 真正搭建起一个空中的舞台、一个现场的舞台、一个互动的舞台、一个商家联动的舞台, 使得这次活动大放异彩、深入人心、好评如潮。

3.抓住要害:祭起公信力大旗, 打造核心竞争利器。当前, 各类网站、微信、博客等新兴媒体, 由于把关制度相对宽松, 信息量传播过度, 导致充斥其间的新闻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不具备权威、公正、客观的立场, 让受众的选择和信任变得很茫然。与这些新媒体相比,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长期积累起来的公信力优势, 则是新兴媒体不能匹敌的。

公信力是广播电视媒体最有价值的内在品质, 也是新旧媒体激烈竞争中媒体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利器。鹤壁台把媒体公信力当作第一要务, 服务大局、关注民生、做好本土精品节目。强化时政、民生新闻, 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重力打造鹤壁好声音、鹤壁好味道、有忙就帮、道德在线精品栏目;大力开展爱心茄子大型义卖、让爱在春天里飞扬、爱在鹤城等公益活动;并围绕鹤壁丰富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 开设《淇河上下五千年》大型文化访谈节目, 重磅推出纪录片《正月古庙会》、城市MV《一个仙鹤居住的地方》、电视文学《秋落淇河》等系列精品, 这些作品在网络和微信平台播出后, 获得数以万计网友的转发和称赞, 鹤壁市广播电视台的权威性、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

4.机制创新:为全媒体一体化运营提供强大动能和保障。地市台推动全媒体的发展, 不仅需要技术升级、平台拓展、内容创新, 也需要对运营理念、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做出调整和完善。

通过去行政化, 减少行政管理层级, 形成扁平化管理架构, 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围绕全媒体战略实施内容生产流程再造, 努力实现一次采集、动态整合、多个渠道、多样呈现、整合传播。

建立与市场对接的选人用人机制。眼下各类媒体对精英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 地方台长期事业体制下的人才管理方式必须转变, 否则难以吸引精英人才, 调动全员创新的热情。

创新发展模式, 探索一体化运营机制。全媒体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全媒体生产、多元化传播、全方位经营。未来全媒体集团的生存与竞争最终落实到综合一体化运营上。

上一篇:鞋类设计下一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