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广播新闻报道

2024-05-21

地市级广播新闻报道(共10篇)

地市级广播新闻报道 篇1

不管一个台有多少频率、一个地区有多少台覆盖, 黄金时间就是那么点固定时间。以一个覆盖区的视听率为100%为例, 在同一时间内有多少广播频率可以有效覆盖本地区, 就意味着这些频率的节目共享或分享这100%的收听率。明确这一点, 对于树立科学的黄金时间观念, 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黄金时间, 加强新闻广播的主导地位是至关重要的[1]。以下将具体对地市级新闻广播的现状进行分析。

1 地市级新闻广播发展的现状

社会主义广播在新闻广播领域的竞争, 应该是也只能是服从于一个共同目标的良性竞争, 而不是“有我没你”的竞争;是以提高节目质量、为受众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服务为目标的竞争, 而不是一味争夺黄金时段的竞争。所以, 黄金时间固然是信息密集的时间, 但不等于在这个时间所有频率都非安排新闻广播节目不可, 更不等于全时段都非安排新闻类节目不可, 而是要善于从既有利于强化新闻广播的主导地位、又满足受众的多种需求出发进行统筹安排。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把同一覆盖区的广播视为全局, 把一个台的所有频率视为“一盘棋”, 以此为指导思想协调、统筹安排黄金时间各种节目的缘故。强调全局, 强调“一盘棋”, 不是抹煞竞争, 也不是惟新闻广播是求, 而恰恰是形成良性竞争, 形成以新闻广播为“龙头”的广播节目的日益多样化、各类节目全面繁荣的局面[2]。

不同的频率开办某些相类似的节目, 不能一概视为不正常现象, 甚至不能一概称之为“雷同”。是否正常, 是否“雷同”, 界限也不在于节目的外在表现, 而在于节目是否形成自己的内在特色。在节目实践中, 雷同通常有两种表现:一是整体雷同, 即不同频率之间的同类节目内部构成过于相似。这在新闻或综合频率中的经济、文艺专题新闻节目和经济、文艺频率中的专业新闻节目之间, 仍然是颇为常见的现象。另一种是局部雷同, 即不同的节目中常有一些内容和形式相似的栏目,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结果模糊了节目之间的界限。较之整体雷同, 这是一种更为常见的雷同现象, 其负面影响丝毫不亚于整体雷同。

2 提升地市级新闻广播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2.1 开发黄金时间

黄金时间是受众最密集的时间, 也是节目竞争最激烈、受众分流最明显的时间。一个台的各个频率可以统筹安排黄金时段的节目, 通过各频率节目的相互照应、相互补充强化新闻广播, 同时为受众提供各取所需的选择条件;而在同一覆盖区内, 广播、电视之间, 不同电台、电视台之间, 这一时段的节目竞争则往往呈现白热状态, 有时还可能导致恶性竞争。随着频道尤其是卫星电视频道的增多, 黄金时间的节目竞争和受众分流还将继续加剧。所以, 如何开发和利用黄金时间, 就成为既直接关系着本台视听率、也关系着从总体上强化新闻广播主导地位的问题[3]。

2.2 合理安排节目播出时间

时间资源对于新闻广播具有不可逆性、有限性, 不同广播的同一播出时间有互斥性, 以及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广播新闻传播中的不可存留性。归根结底, 这些性质都源于新闻广播的时间线性播出形式。这样, 节目系统的不同层次就必然存在着纵向或横向的时间布局, 形成纵向或横向的时态关系, 即所谓的“时间链”。在节目时间的安排上, 要处理好共时链、顺时链和历时链三个时间链之间的关系[4]。一旦发生重大事件需要制作播出特别节目, 很难协调节目之间的关系, 容易扰乱整体节目的顺时链, 也会导致单个节目历时链的中断。其次, 虽然节目有固定的播出时间, 听众易于养成“约会意识”, 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听众收听。但由于节目与节目之间的天然隔断, 排他性强, 容易诱发听众的“拒绝心理”, 节目的结束往往意味着听众的流失, 收听率必然出现大起大落, 不利于频率整体时间版面的开发。另外, 这种播出模式忽视了广播的传播规律。广播是时间的线性传播, 是声音的传播, 听众容易产生听觉疲劳, 听众是否选择继续收听取决于节目是否有持续不断的“兴奋点”。但这种播出模式切断了这条“线”, 即使之后的节目更为精彩, 也听不到了[5]。

2.3 优化新闻节目衔接方式

节目与节目之间的衔接, 实际上是在新闻广播时段之间建立联系。使整个“时间版面”实现顺畅连接。另一方面, 今天的听众拥有太多的选择, 不满意就会换台, 节目与节目之间的衔接如果不顺畅就会为听众提供换台的机会[6]。因此, 合理设计节目播出格式, 使节目衔接顺畅, 就显得非常重要。社会的变革带来的一个变化是社会各群体区隔的日益明显[7]。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不再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 原来的阶层发生分化, 新阶层已经形成和壮大。农业劳动者不断地向其他社会阶层流动, 农业劳动者阶层正在逐渐缩小;商业、服务业员工和产业工人阶层在分化;社会中间层已经出现, 并且正在不断壮大;掌握或运作经济资源的阶层正在兴起, 出现了一个不断扩大的社会中间层和企业家阶层[8]。与发达国家相比, 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成分在中国已经具备, 凡是现代化国家所具备的社会阶层, 都已经在中国出现, 有的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今后,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将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扩大,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经理人员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会大大地扩张, 这是与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变化趋势。

3 结论

总之, 强化新闻广播节目的主导地位不是单纯的“量”概念。当播出时间量和比重达到一定程度时, 就需要把注意重点转移到充分利用频道、时间资源恰当配置和安排节目上来.转移到提高新闻广播节目的质量上来。由于时间、频道资源有一定的客观限度, 而社会需求却与日俱增、日益多样化, 甚至是永无止境的;以有限满足无限, 除了在提高节目质量和恰当配置、安排节目上下功夫, 别无其他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 在播出量和比重达到一定程度后, 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提高节目质量, 集中于积极慎重地调整节目配置和时间布局, 仍将是巩固和强化新闻广播节目主导地位的经常性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婷.论如何提升新闻广播的核心竞争力[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2:153.

[2]周彦芳.广播新闻核心竞争力提升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23:35-36.

[3]何岩.广播时政新闻差异化报道创新路径分析[J].中国报业, 2015, 4:71-72.

[4]李永平.论如何提升地市级广播新闻传播的竞争力[J].传播与版权, 2014, 10:16-17.

[5]杜芳.以听众为主体重新审视广播与听众的关系[J].中国报业, 2014, 4:73-74.

[6]甄宏, 于瀛.打造地方新闻广播的核心竞争力[J].视听, 2014, 5:28-29.

[7]陈亮, 薛怀刚.微创新、深加工:提升新闻广播影响力——以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的创新实践为例[J].中国广播, 2014, 7:11-15.

[8]李岩珂.多媒体时代地方新闻广播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13:135-137.

地市级广播新闻报道 篇2

10月27日,由宁德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林秋雯科长带队,组织了蕉城区教育局、福安市、福鼎市、霞浦县幼教专家一行11人对三沙中心幼儿园申报创建市级示范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评估检查。29日县委副县长谢贵利、教育局局长苏诺、副局长陈锦燕、宁德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陈居纯处长,参加并听取了评估检查的反馈。宁德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林邱雯科长做了评估检查工作的总结。检查组对三沙中心幼儿园的建设、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做出了客观、肯定的评价,并以较高分数通过了三沙中心幼儿园创建宁德市市级示范幼儿园的评估。

地市级广播新闻报道 篇3

关键词:地市级电视台 时政新闻 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64-01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即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之简称,时政新闻所报道的范围主要为政务和党务新闻。我国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出现的“邸报”,是一种由进奏院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明代的“邸报”内容大体上包括:皇帝的谕旨,皇帝的起居言行和有关皇家的各类消息,官吏的任免,臣僚们的章奏等。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如今所说的“时政新闻”同样染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时政新闻是地市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时政新闻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与广大群众之间交流的舆论平台,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时政新闻就是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具体体现。但是,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 新闻报道无论是拼抢第一时间,还是追求第一现场,都是为了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这是受众本位论对电视新闻传播提出的基本受众需要和取舍,决定着时政新闻何去何从。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报道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会议新闻多、领导新闻多、民生新闻少;对党政决策、领导行为的内容报道多,而探究其背后的决策过程、施政行为的原因报道少。时下的时政报道存在着总量增长与受众迫切想获知的时政信息严重不足的结构性缺失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地方媒体公信力的维护,更影响到受众知情权和参与权等权利的实现。

《漯河新闻》是漯河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主打新闻节目,也是一档政治性、政策性、权威性极强的电视新闻栏目。自1986年开播以来,《漯河新闻》始终坚持唱响主旋律,当好“党的喉舌”,为时代立功;始终牢记以民为本,当好“社会良知”,为人民立言,其权威、客观、准确、生动的报道深受广大观众的关注与喜爱,并一直位居漯河地区新闻栏目收视率第一名。笔者认为,《漯河新闻》作为时政新闻栏目能够如此的成功,这与它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创新有很大的关系。

1.掌握话语权,提高公信力

《漯河新闻》做到重大事件不缺位,热点问题不失语,做好当地新近发生、发现的重大新闻、重要新闻的宣传报道。在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主动出击,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把决策议程、公共议程、媒体议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掌握话语优先权、舆论主动权,履行媒体社会责任,扩大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使之成为最具权威的新闻发布平台。

2.沟通上下情,富有亲和力

《漯河新闻》围绕当地中心工作,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百姓心声。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在报道中记者做主动的解释者和传播者,而不是做传声筒。以民生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公共政策,找到公众利益紧密相关的信息,让公众觉得“与我有关”,从而产生关注热情。在报道形式上,巧妙运用串词、字幕、图表、出镜等手段,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语言上与受众平等对话,变庄重有余、活泼不足为观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让节目变得生动厚重。

3.平民视角形塑领导形象

平民视角报道时政新闻,《漯河新闻》坚持从老百姓的角度来报道时政新闻,使老百姓喜闻乐见。地市台的优势在于新闻的贴近性,只有发挥好了这个优势,报道在当地老百姓看来最有价值的新闻,地市台才有生命力。美国威斯康辛新闻学院布莱尔教授认为,能引起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兴趣的新闻,就是最好的新闻。

4.关注时事的窗口,获取信息的平台

让受众得到丰富、详实的时政信息和资讯信息。做到合理删减,提高有效信息含量,《漯河新闻》根据新闻主旨对素材进行取舍,压缩甚至删减受众不感兴趣的信息,保证传播给受众的是有信息量的、鲜活的新闻内容,并在单位时间内增加有效信息量。其次多运用新闻背景,新闻链接,新闻特写,增加信息含量。在必要的情况下,补充一些背景资料,说明事件的来龙去脉,增强新闻内容的完整性,以利于受众理解。

5. 做“大”重点新闻,做“全”重大新闻

要提高时政新闻报道水平,对有些报道题材就要作重点加强。具体而言,要做“大”重点新闻,做“全”重大新闻,做“巧”会议新闻,做“精”短小消息,适度开展舆论监督。如对一些重大主题报道,可以打破常规报道手法,进行立体式组合报道,最大限度地扩大宣传效果。今年是换届之年,漯河“两会”期间,《漯河新闻》栏目中随即推出组合报道,从会议本身、发展目标、以往工作、各界看法、具体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报道,受到各层次观众的广泛好评。

电视作为目前的强势媒体,作为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喉舌,几乎每天的新闻头条都是党政一把手的当天活动报道,因此作为电视媒体必须强化时政新闻的重要性,以凸显其权威性。时政活动报道的精彩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视的特有手段,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突出领导形象,展现国家方针路线政策。时政活动报道做得好,更能彰显电视时政记者的基本功,同时也可跟社会新闻一样相媲美,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收视率。所以时政活动报道必须遵循画面清晰、稳定的最基本技术要求,记者更要养成严谨、细致、守纪的工作作风。通过改革谋求新的出路,才能有更好的节目质量,才能让观众喜欢,受到更多百姓的热爱。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获得更多的收视率,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地市级广播新闻报道 篇4

“超媒体时代是建立在诸多媒体相互叠加并且高度融合基础之上的多维传播时代”[2], 在这一时期推出的轮盘式新闻以“时效第一、内容制胜、实时互动”成为广播新闻频率的发展潮流和改革目标。然而, 受制于人力、物力、财力, 目前仅有央广、东广、陕广、江苏广播等少部分中央级、省级新闻广播实现轮盘式新闻, 地市级广播轮盘式新闻几乎是空白。泉州人民广播电台889新闻频道2011年11月15日先期推出六小时轮盘式新闻《泉新闻》, 填补了福建省轮盘式新闻节目的空白。

轮盘式新闻节目的推出, 不是广播节目常规改版的初浅复制, 也不是局限于广播自身的简单尝试, 而是着眼于超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相竞争、共存发展的长远趋势, 立足于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差异化发展的自身优势而进行的一次新闻变革。

首先是观念上的变革。自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出现板块式节目到构建专业化的频率, 各级广播媒体几乎都沿着这样的发展轨道, 通过打造黄金时段、树立品牌节目带动频率的节目运作。“不论是媒介整体还是其分设频道, 受众定位的总体指导原则都是同一的, 即宽窄适度、范围适中。在分群化的现代社会中, 媒介必须走分众传播之路, 但分到什么程度却需要认真斟酌、仔细权衡。”[3]超媒体时代, 受众的判断越来越多的来源于对广播媒体的整体印象、对广播具体频率的整体感知, 受众的收听守候越来越多地演化成随时插入、随时切出。在此趋势下, 泉州电台针对889新闻频率的整体受众群体, 打造节目时段无差异化的轮盘式模式, 《泉新闻》针对该频率的主体受众群, 即25岁至50岁的收听人群, 30分钟一个单元, 六小时不间断直播, 新闻及时更新, 资讯随时刷新, 节目一经推出, 即受听众热烈追捧。

其次是模式上的变革。轮盘式新闻节目打破了以往板块式节目对时段资源的划分, 通过复制单元模式、刷新单元新闻信息, 完成轮盘时段的采编播流程。在轮盘节目中, 最大化地调动广播自身优势, 融合其他媒介的新闻资源。《泉新闻》包括连线报道、录音报道等多种报道形式, 及时播发国内国际及本地的最新资讯, 同时热线、短信、微博全方位互动, 辅以特色服务板块“一路顺”、“知冷暖”、“财神道”, 逢六分钟播报实时路况, 逢八分钟播报财经信息, 并实时关注网络媒体、其他传统媒体的最新报道, 极大地满足了受众“一听而足”的信息需求。

再次是作业上的变革。轮盘式新闻节目改变了传统广播节目运作中的采编流程, 重新整合了作业团队, 它要求采编播人员都必须调整作业状态, 以适应新的流程要求, 记者报道的时效性提升、编辑环节的广泛度提升、主播的掌控能力提升, 以及在硬件上如新闻信息采集系统、电话录音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有力支撑, 全面改写了广播新闻的作业形态。

轮盘式新闻节目在引领城市广播潮流的同时, 也进一步改善了广播新闻的运营生态, 形成全新的新闻节目生产链条, 并以此为平台, 提高了新闻工作者团队的战斗力、凝聚力。《泉新闻》开播首日, 听友电话、微博、短信不断, 对889新闻频道的大胆尝试击节叫好, 一位听友真切地说, “这才是新闻台的样子”。

分析轮盘式新闻节目《泉新闻》, 集中体现了以下三大亮点:

一、时效第一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 也是广播媒体的重要竞争优势。传统板块式节目运作中, 遇有突发事件, 必须启动突发事件预案, 对时段资源进行调整, 经过一定的报批程序才能对重大新闻进行直播式报道, 这些关口无疑会削弱时效力度。而在轮盘式新闻机制下, 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半小时一单元, 单元滚动播出的节目样式为广播新闻提速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常态节目运作下, 随时可以实现对新闻事件的直播式报道。2011年12月21日上午, 泉三高速公路永春下洋段发生交通事故, 六车连撞, 其中有一辆客运车, 现场有人员伤亡。在记者赶往现场的途中, 《泉新闻》十点档第一次对该新闻进行了连线报道的插播, 初步了解了事件的要素, 稍后在每个半小时单元中, 持续对事件进程进行追踪报道, 先后关注了事故现场信息、伤亡具体情况、交通现状、伤员救治情况、事故初步分析等新闻事实, 六小时《泉新闻》轮盘中, 共播发追踪报道8篇, 以与现场同步的时效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 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信息需求。

在轮盘式新闻节目《泉新闻》中, 时效是每个单元、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作业指标, 单元中设定的《一路顺》环节实时播发路况、《知冷暖》环节实时播发气象资讯, 《财神道》环节实时播发股市、汇率、菜价资讯, 同时各大网站关注的重点资讯也及时纳入《泉新闻》播发范畴并滚动更新, 如2011年12月21日节目中, 《新华网》“铁路警方发起‘猎鹰战役’, 5000票贩子进黑名单”、《京华时报》“明年1月1日起, 所有旅客列车都将实名制购票验票”、《中国新闻网》“广东卫生厅调查8胞胎事件机构‘代孕’将被查处”等信息及时播发。

二、内容制胜

轮盘式新闻节目整体容量规模大, 这就要求节目内容必须丰富, 如何做到丰富而有序, 以《泉新闻》为例, 每半小时的单元内, 设置了《新闻快报》、《内容提要》、《互动话题》、逢六分钟《一路顺》、《知冷暖》、逢八分钟《财神道》、《媒体关注》、《本地新闻》、《国内外新闻》等小环节, 使得轮盘新闻内容多而不乱。在新闻内容上融合新闻快报、连线报道与录音报道, 本地新闻与国内国际新闻, 传统媒体资讯与新媒体资讯, 囊括时事、财经、科技、文体、社会等各类新闻, 六小时内轮盘滚动, 随时守望、不断更新, 流量流速全面提升。以2011年12月21日《泉新闻》10:30-11:00时段节目为例, 半小时内《新闻快报》环节播发《泉州运动鞋出口量全国第二, 主攻欧美高端市场》、《泉州两村镇入选首批省级特色旅游名镇》等标题式新闻12条, 发布互动话题一个, 《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网媒关注信息5条, 关注路况、气象、股市、汇率、菜价等实用资讯5条, 播发《日本拟购100亿美元中国国债》、《戴相龙呼吁制定管理条例允许地方养老金投资股票》等财经资讯3条, 播发《泉三高速永春下洋段多车连撞》、《惠安惊现大量燕子》等本地新闻7条, 播发《科比首秀扭伤右手手腕飞侠进入每日观察名单》等其他新闻4条, 共计播发各类新闻信息资讯37条, 按平均每半小时35条新闻信息资讯估算, 每天六小时的《泉新闻》轮盘节目可以为受众提供420条次新闻信息资讯。

三、实时互动

互动是广播节目的又一竞争优势, 自20世纪八十年代电话普及开始, 广播电台开通的互动节目就一下子拉近了这个传统媒体和受众的距离。随着技术的变革,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广播这个媒体中, 短信平台、网络QQ、飞信、微博都成为广播媒体与受众互动的新兴介质, 为广播节目互动性的提升推波助澜。以《泉新闻》为例, 在渠道构建上推出了两部直播热线、一个短信平台, 并推出了24小时新闻热线和微博互动方式, 极大地方便了受众参与到节目中来。

在节目播出过程中, 主播及时关注各路渠道的受众反馈信息, 他们对节目的意见建议、对某个新闻信息的意见发表、需要得到的信息帮助都可以通过节目及时汇总播发。除了培养这类分散型的互动反馈, 为了吸引目标受众, 培养意见领袖, 《泉新闻》还在节目中设置了互动话题环节。如针对新闻事件《市区云谷小区业主因对物业管理不满意拒缴物业管理费》提出互动评论话题《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究竟该如何调解?》, 针对新闻事件《公共交通满意度测评福州的士是“差生”满意度只有62分》提出互动评论话题《泉州的士哪些问题最让人受不了?如何提升的士服务水平?》。每天推出一个互动话题, 每个话题在十二个单元板块中及时关注反馈, 通过环节设置培养受众的参与习惯, 通过实时播发激发受众的参与热情。据初步统计, 每天节目中, 热线电话参与数量达数十个、短信平台信息数十条, 通过微博互动的数量超过200多条。

轮盘式新闻是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媒体自加压力的大胆尝试。据了解未来的一段时间里, 泉州电台《泉新闻》还将在六小时轮盘式新闻的基础上, 力争扩版至24小时新闻轮盘, 实现“全天候资讯、全方位互动”的大新闻格局。一种全新的作业形态, 势必对原有的工作流程、模式、队伍都将提出更高要求, 在地市级广播推进轮盘式新闻的实践中, 三个方面的潜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首先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问题。轮盘式新闻节目以团队为单位进行作业, 采、编、播、控等各个环节都面临业务素质的提升问题, 记者采集新闻的效率、编辑选编新闻的业务能力、播音员从播稿到主播的转变、节目时段责编对整个节目节奏、走向的把控、导播人员对信息的梳理、各环节的无缝隙衔接等等, 都是轮盘式新闻相较传统新闻急需提升的关键点。

其次是信息源的扩展问题。海量信息需要的是信息源的快速扩展, 超媒体时代信息量不是问题, 但是作为地市级广播, 信息选择必须符合地方媒体受众的收听需求, 除了国内、国际动态资讯的滚动播发, 本地信息的播发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 这一点急需通过培育忠诚受众群、培育成熟互动渠道等手段逐步实现。

再次是轮盘式新闻的品牌构建问题。轮盘式新闻节目作为新生概念, 需要适度营销。可以通过其他媒介广告、开展主题活动、进行受众问卷调查等组合活动, 对这一品牌进行包装、推广。“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 应当强调媒体品牌的本土文化价值, 注重意识形态规律与市场规律的双重作用, 实现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统一”[4], 从而提升轮盘式新闻节目的社会知晓度、美誉度, 为轮盘式新闻的生存、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空间。

摘要:现时期已进入超媒体时代, 广播新闻不仅面对其他传统媒体的竞争, 面对新兴媒体的崛起, 同时也面对如何完成自身的超越。轮盘式广播新闻以一种全新的概念出现在广播媒体的新闻实践中, 力求通过对观念、模式、作业的创新, 实现时效第一、内容制胜、实时互动。

关键词:超媒体时代,地市级电台,轮盘式新闻

参考文献

[1]方曦.轮盘式广播新闻, 告别节目单时代[J].视听界, 2009 (5) :100.[1]方曦.轮盘式广播新闻, 告别节目单时代[J].视听界, 2009 (5) :100.

[2][4]张君昌.超媒体时代[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1, 16-18.[2][4]张君昌.超媒体时代[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1, 16-18.

广播新闻广播稿 篇5

男:让我为你采撷一缕阳光,留住一丝清风,让金色和红色印染辉煌。

合: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啦!

男: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女: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合:大家中午好

男: 在今天的我们共成长栏目中我们将为大家播送三则小故事

女:昂起头来真美

男: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女: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男: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女: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

男: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女:二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男: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女: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男: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20xx最新小学生励志广播稿广播稿专题-校园广播稿-红领巾广播稿-提供学校每周广播稿内容-广播稿主持词等。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女: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男:三 飞翔的蜘蛛——信念是一种无坚不催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

女: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

男: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女: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制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

男: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着者造成的。

女:同学们听了这些故事你是不是有些想法和行动呢?

男:我们期待你的进步,你的成功。

女:今天的播音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收听。祝大家午休愉快!

地市级广播新闻报道 篇6

1 地级市广播电台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1.1 新闻形式单一节目内容乏味

地方电台新闻节目多数仍沿用传统的解说模式, 新闻结构单一, 节目内容单调, 解说手段落后, 内容形式缺乏多样化, 严重影响了电台新闻节目的吸引力, 阻碍了新闻节目的发展。

1.2 独家意识匮乏新闻趋同有余个性不足

如今新闻频道丰富, 播出时间覆盖广, 但有些电台的新闻内容却与报纸、电视和网络上的新闻内容雷同, 有时连新闻评论也一成不变地直接借用。有的自采录音稿偏少, 广播新闻应有的特色欠缺, 可听性大为下降。

1.3 新闻缺乏平民站位舆论监督乏力

一些地方电台片面理解“喉舌”作用, 弱化舆论监督功能。一是新闻内容多是会议及领导的行踪和讲话稿缩编, 民生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偏少。二是舆论监督采访基本不敢碰硬, 导致新闻监督功能的丧失。

1.4 传播效果不佳缺乏市场研究

地方电台缺乏听众市场调研, 不掌握听众的收听兴趣和需求, 广播新闻收听率普遍较低。新闻节目与听众没有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 听众反馈机制落后, 缺乏新媒体的支持融合。

2 地级市广播电台新闻节目竞争力提升对策

2.1 强化第一时间意识打造本土最快媒体

广播新闻有“短、快”的优势, 要做到“抢得来”、“播得出”和“提前报”。

1) 面对突发新闻事件, 记者必须抢在第一时间赶赴第一现场, 多以现场连线形式发回最新信息, 第一时间发布。

如2015 年4 月4 日下午, 梧州市区蜈蚣山、石人冲发生森林火灾, 梧州电台第一时间派出记者、主持人到现场采访报道, 将晚上12 点半的收台时间延迟到凌晨3 点。电台官方微博、微信及时更新直击内容。梧州电台通过及时有效的报道, 延迟收播3 个小时, 采用了行进式报道, 收到较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2) 实行新闻轮播制, 半点和整点都有最新新闻播出, 主持人值守直播间, 确保随时可以插播重大新闻和突发新闻。

3) 地方新闻资源相对有限, 对可以预知的重大新闻事件要做到事先有预告、事发有现场、事后有挖掘, 做到新闻连续播出, 持续吸引听众关注, 提高广播收听率。

2.2 提升新闻评论质量增强广播新闻的舆论导向功能

众媒体间的新闻竞争既看媒体能为受众提供何样的新闻, 更看媒体能为受众提供何样的观点。实际上地级市广播电台对当地新闻资源的把握、熟悉和快速反应上更具优势, 对本土新闻的评论最有发言权, 另外本土新闻与当地听众的接近性更好, 更易吸引广播听众。同时强化舆论监督导向功能是党和政府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推进社会民主文明的具体体现。

如2014 年梧州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梧州电台不仅抓好了新闻宣传和曝光报道, 还配发了相关广播短评, 这些评论都立足于反映群众心声, 讲百姓关心的身边事, 在听众中获得影响和良好效果。

2.3 加强电台与听众的良性互动融合新媒体拓展广播新闻的发展空间

信息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行业垄断, 带来了激烈的媒体间竞争, 广播电台在对受众的认识上要完成从听众到用户的转变[2]。应通过新媒体的运用吸引和培育听众, 可以组建专门的微博微信运营团队, 通过新媒体及时把握热点新闻和听众关注的话题, 通过微博微信发布新闻选题, 征集评论主题, 通过的选题和评论直接在广播节目中进行深入讨论, 并通过微博微信实时与听众互动。在节目结束后, 互动仍可以在新媒体中继续进行。

如2015 年7 月27 日梧州市一商场发生孩童被扶梯卡住意外事件, 电台新媒体部及时推出对该事件的采访追踪报道, 以近期发生的同类事件警醒大家, 并配发乘坐电梯的安全法则。之后在微信评论专区收到了众多群众发表对事件的评论, 在有效互动中增加节目的生动性。另外可以利用新媒体时效性强的优势, 将重大、突发新闻在微博微信平台上进行首发, 到半点或整点广播新闻时迅速跟进, 并不断进行深度报道。听众不但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和主持人互动, 还可以将新闻节目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中。

2.4 接地气打根基注重本土民生新闻

地级市广播电台新闻节目要具有浓厚的平民意识, 让新闻更接地气。要落实“走基层”活动, 要从民众的生活中找线索、选题材、挖新闻、讲故事, 新闻策划不但要体现领导关注, 更要表达百姓关心和社会关切, 在处理广播新闻时更多的以听众的身份去审视新闻的价值。

2.5优化新闻节目形态实现报道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优化大体包括3种类型:一是在传统新闻播出形式和节目编排上进行局部的改进调整, 如以直播替换录播, 在节目中增加背景音乐、间乐和提示性宣传语, 增加现场报道和录音报道等新闻报道形式, 增加预告和回报等。二是除主要新闻节目外, 增加辅助性的新闻节目, 如半点新闻、整点新闻、背景新闻、新闻访谈、新闻聚焦等。三是为特殊的传播目的和需要, 策划推出专门的新闻节目, 如新闻主持人节目、说新闻栏目、现场直播、合办节目等。

总之, 在激烈的竞争中地级市广播电台新闻节目要求得生存和发展, 必须在新闻形态、新闻时效、新闻定位、新闻评论、听众互动、听众研究和新媒介融合等方面上下功夫、写文章。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面对纷繁复杂的传播环境, 地级市广播电台在传媒界的激烈角逐中必须在新闻的形态、时效、定位、评论和听众互动、研究及新媒介融合等方面做出努力, 才能提升新闻节目的竞争力。

关键词:地市台,新闻,竞争力,策略

参考文献

[1]萧明, 全媒体时代的传媒困境与突围[EB/OL].[2012-04-19].http://news.163.com/12/0419/16/7VFEHP7400014AEE.html.

地市级广播新闻报道 篇7

1市级广播电视时政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

由于市级媒体本身的滞后性导致其在新媒体改革大潮中步子稍慢。对新媒体的理解不深入, 再加上本地媒体缺少竞争, 人员素质不高以及管理传统化等各种因素叠加, 导致部分市级广播电视台暴露出很多问题。

1.1传统媒体色彩过重, 对新媒体应用不足

在2014年8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就明确指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 强化互联网思维, 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但是有些地方广播电视台自己的微信号和自媒体平台, 即使开通也是内容更新慢、界面设置混乱, 不能反映民众的呼声, 不能解决民众的难题,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步调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更不用提媒体管理方式、新闻采编方式和稿件撰写的创新。

1.2采编模式落后, 难出精品新闻

由于对媒介融合的理解不深入,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能较好地实现融合发展, 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时政新闻的采编模式落后, 依然是传统的短视频、几张简单的照片, 再加上固定的模板, 这样的时政新闻难以吸引百姓的注意力, 而一些报道更是远离了百姓生活, 不能反映百姓生活面貌, 缺少对百姓生活的详细记录和真实反映。百姓的难处, 记者采访不到更不用提能够有效解决, 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1.3采编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知识更新慢

市级广播电视台的时政新闻采编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缺少一定的专业性, 并且后续的自我学习能力较差, 不能跟上新媒体发展的潮流, 往往满足于今日做了几条新闻, 拉了几个广告, 拿了多少绩效等, 对于新闻属性、媒介运营、时政新闻特性、新媒体传播特点等全然不顾, 深度新闻几乎处于一片空白。在栏目设置方面除了几个广播台和音乐台、民生台之外, 存在新媒体传播渠道缺乏, 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不多、后台回应民众留言积极性不高、推文界面设置杂乱无章、色彩搭配眼花缭乱等各种问题。2提高市级广播电视台时政新闻采编水平的方法

时政新闻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时效性, 但只有真正到达民众经常接触的渠道, 时政新闻采编工作才算是达到预期效果, 实现有效传播。

2.1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协同发展

市级媒体一定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切实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增强整体传播效果。因此, 时政新闻的采编既要满足传统媒体播报需要, 更要适应新媒体传播渠道和民众心理, 安排专门的新媒体人员进行新媒体平台的搭建和推广, 积极适应新媒体发展时代要求, 让民众最快了解到本地最新信息, 保证他们的知情权和信息获取权, 逐渐培养本地民众从本地新媒体平台接受信息的习惯。

2.2创新采编模式, 提高采编人员的素质

面对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 时政采编人员首先要不断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采编模式, 了解人民日报、新京报等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生路径, 学习他们是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采编和传播的, 要组织学习小组, 分享学习经验, 提高采编人员自身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 采编人员还要加强自我学习, 除了学会全新的采编方式方法, 还应该把自己打造成复合型人才, 既能采编, 更能运营和设计、推广, 以获得良好的时政新闻传播效果。

2.3时政新闻采编应该坚持几个原则

首先, 要坚持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与灵魂, 失去真实性就失去了新闻立命的根基。其次, 坚持新闻的时效性原则, 尤其是在今天快速阅读的时代, 谁掌握了最新、最快的资讯谁就能够收获大批的忠实粉丝, 进而使粉丝形成时政新闻阅读和接触习惯, 增强本地新闻的传播效果。再次, 坚持新闻多渠道传播原则。面对各类新媒体传播平台, 传统的广播、电视台受制于时空的非便捷性而逐渐失去原来的光环, 因此, 时政新闻的采编人员一定要利用多渠道、多媒体传播平台进行大力推广传播, 比如:开通本地微信公众号, 入住搜狐自媒体、腾讯快报、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大家等各种受众面较广的自媒体平台, 好好进行推广和营销, 通过逐渐积累受众来拓宽媒体收入来源。

摘要:新媒体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媒体生态环境, 导致传统媒体愈发力不从心, 尤其是传播能力本就先天不足的市级广播电视。本文主要详细分析了市级广播电视时政新闻采编存在的几个问题并结合广播电视发展实际现状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广播电视,时政新闻,采编,新媒体,环境

参考文献

[1]孔丽娜.县级广播电视台时政新闻采编工作浅析[J].记者摇篮, 2016 (6) .

[2]叶琳, 李洁莹.新形势下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巧[J].新闻传播, 2016 (17) .

地市级广播发展三要素 篇8

一、开放性思维

开放性思维是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断调整、不断创新的思维方法。它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思维, 不是封闭式的。当代广播新闻工作者尤其要具有开放性的思维。

开放性思维是当代新闻工作的职业性质所决定的。我们一贯强调社会主义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那么, 这个“喉舌”作用如何才能发挥?靠的就是广大新闻工作者通过新闻宣传去实施。这个实施, 总的来讲, 就是把党的大政方针传播给人民群众, 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给党和政府。要实施好, 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开放性思维。这样才能确保先有正确的认知, 而后再正确地宣传,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一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时期, 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是努力实现中国梦, 全面建设美丽中国, 这个中心与前一历史阶段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如果没有开放性思维, 而是固守那种历史的、封闭的思维模式, 就不能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深刻变化的中国, 那就更谈不上及时反映新的历史发展进程, 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也就不可能准确到位。

开放性思维是我们办好节目的基本要求。如果说经商讲究“顾客至上”, 那么新闻则应强调“受众第一”。这就是说我们节目办得好坏要以听众的认可与否作为检验标准。听众不接受, 一切工作都是零。因为广播是通过听众的的接受程度来反映实际效果的。没有开放的思维, 你就不能海纳百川, 就不能反映轰轰烈烈的时代, 也就不能赢得当今的听众。听众又形形色色各有所好, 老人喜欢什么?公务员爱听哪类节目?农民朋友偏爱什么栏目?这些都要求你能准确把握。如果你不以开放性的思维去思考、去观察当今大千世界, 而一味凭借以往的传统经验或者自我感觉办节目, 那只能是一厢情愿, 听众肯定不买你的账。“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提了几十年, 中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地方电台的新闻工作者及其从业人员更要有开放性的思维, 这样才能取长补短。要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 摸透当地听众的心理和口味, 增强所办节目的针对性、影响力和感染力。

二、开拓型人才

人才是兴业之本, 古往今来,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把人才放在首位。新闻行业更需要开拓型人才, 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从上世纪90年代初, 各种传媒已开始了行业间的竞争, 时至今日愈演愈烈, 电视、网络迅猛发展, 传统媒体特别是广播多次面临强烈的冲击与严峻的考验。而大多数地方广播电台面临的现状更不容乐观。如何改变现状, 再造广播事业新的辉煌?有利的因素很多, 但是开拓型的人才无疑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因为有了开拓型的人才, 才能选准广播开展的可挖掘点与新突破口, 才能办出开创性的节目。

开拓型的人才除了我们常说的要具备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等素质外, 还应具备创新精神, 敢于革故鼎新开拓进取。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这种才能, 体现在工作中就是犀利的政治眼光、敏感的新闻性、深刻的洞察力以及强劲的开创性。这种素质, 是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学习、实践中积淀出来的。有了这种素质, 才可以做一些前瞻性的思考, 待机而动, 开拓创新, 开辟一片广播的新天地。

培养开拓型人才要建立相应机制。地方广播首先要大力改革用人机制, 对开拓型人才在生活上给予关心, 在工作上给予信任, 给他们以施展身手的机会, 留住他们, 进而吸引、引进更多的开拓性人才。再者, 还应当加强对现有广播从业人员的培训, 包括内部学习和派出进修等, 拓宽他们的视野, 培养他们的开拓意识。要创造一个培养开拓型人才环境。对于现有从业人员中具有开拓型潜质的编辑记者, 要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成熟, 要敢于放手使用, 允许他们摸着石头过河, 允许犯错误, 并热心帮助他们纠正偏差, 找准方向, 趟出新路子。做到这两点, 地方广播就会有足够的人力支撑。

三、开创性业绩

毋庸讳言, 这几年, 由于各级各类传媒的冲击, 加上地方本身的局限性, 事实上广播已处于“弱势群体”的境地。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可以借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 那就是“有为才能有位”。有为, 不仅仅是满足于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 还要在这个基础上, 力争做出开创性的业绩。开创性业绩, 可以理解为与以前相比, 大有进步, 更重要的是能走出新路子, 开创新局面。就地市广播而言, 要做出开创性的业绩, 就要大大增强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大幅提高本台的经济效益。

节目的社会影响力是地市广播生命力之所在。节目办好了, 当地的听众爱听了, 甚至离不开你了, 你才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动力。现在我们至少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具体的节目调整, 一是合理构架栏目。要针对不同层面的听众群, 办相应的栏目, 有的放矢, 稳固基本的听众群, 创出自己的名牌栏目。二是搞活报道方式。在强调中央和省内新闻的前提下, 尤其突出地方新闻, 增强地方性。不能当呆板的“传声筒”, 要真正做到“三贴近”, 走进社会, 深入基层, 抓“活鱼”, 抓“亮点”, 减少会议报道, 多搞录音报道、现场报道, 让节目活起来, 听起来新鲜生动令人回味。三是开辟新栏目, 开展有关宣传活动, 扩大影响。发展的时代, 变化的形势, 新生事物层出不穷, 听众的收听观念和关注点也会随之改变, 必须要密切注意这种态势, 进而开办与之相适应的新栏目, 增强广播的影响力。

媒体本身就具有市场性。广播节目是我们的产品, 听众就是我们的市场。随着我们国家财政制度的改革, 地市级广播必然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广播生存要钱, 发展更需要钱, 更新设备、招贤纳士、上新栏目、开办专业频率, 改善员工生活和工作条件都离不开雄厚的财力做保障。经济效益是媒体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广播经济效益最基本的一点, 就是通过增强节目的社会影响, 扩大广播市场, 吸引听众, 吸引广告客户。同时, 要考虑办经济实体, 像上海文广、湖南广电那样, 办符合地方广播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产业。只要符合政策, 就要敢于创业。

地市级广播电台发展刍议 篇9

是的, 随着改革的深入, 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作为地市级的广播电台, 不仅面临着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 而且还要承受着来自省级台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如何在夹缝中寻求发展, 成为广播人关注的课题。

一、突破现状

电台作为传统的媒体, 一般说来, 发展历史比较长, 各地市级电台, 在宣传管理、技术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规章制度。这种带有明显乡土气息的管理机制, 在保证广播安全播出和各项宣传任务的完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地市级广播电台作为大众文化载体和公共信息的传播系统的一般属性已日益显现出来。因此, 作为承担宣传功能产业的地市级广播电台需尽快改变过去的经验管理为企业化管理, 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以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广播节目制作和频率资源有效利用的管理制度, 要走“广播”与“窄播”相结合的道路。

二、节目经营需多元化

地市级广播电台作为一种产业, 它本身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决定它必须通过“多元化”的发展理念来适应当今听众对广播节目多样化的需求, 来达到壮大经济实力和吸引不同的听众对象。

节目是广播电台的主要产品, 节目如何赢得市场是广播改革的重中之重。广播节目好像一条锁链, 将听众、电台和广告商联系在一起, 换言之就是广播电台的收听率和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 成功的节目经营是广播媒体具备竞争力的保证。一个企业, 没有自己的名牌产品, 在市场上是打不响的, 广播进入市场, 必然以优质节目敲开市场经济的大门, 这就要求广播工作人员的结构需要扩充和调整, 广播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专业的节目播出人员, 更需要扩充大量专业节目策划制作人员。随着大众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媒体功能还将细分, 专业的策划、制作、营销人员将为专业的电台注入活力, 促进广播节目的优化, 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良性循环。

三、地市级广播需走专业化和特色化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我们知道, 频率的专业化是广播未来发展的方向。所谓的频率专业化, 主要是从广播频率的整体节目内容的专业性、目标受众的明显对象性来界定的。如白城电台交通文艺台, 其节目设置就是以交通这一主题为核心, 目标受众就是广大司机和乘客, 它的节目构成主要以路况和文艺为框架, 在其中穿插与交通相关的信息和专题节目, 突出信息的实用和服务功能。节目内容触及面广, 形式活泼, 以栏目“信息化”的手段在相对固定的专题节目中充实大量的动态新闻和服务信息, 从而满足“驾车一族”和“坐车一族”的收听需要, 通过机制的创新, 不断完善自身的生存环境, 从开播的成效看, 听众普遍认为很好, 并重新赢回了听众。

专业频率要立足市场, 赢得受众, 归根结底要落在专业频率的“专”和“特”上。我们换位思考一下, 听众为什么要选择你的节目?听众有那么多选择, 怎样才能留住他们?你的频率想要留住听众, 就必须有其他频率所不具备的特色。

特色化应该是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对于地市级广播频率, 就应该具有本土的特色节目、特色设置和特色风格。要着力培养特色化的品牌节目, 打造品牌栏目, 使其成为“号召品牌”, 把整个频率的特色带动起来。如白城交通文艺广播, 它的特色体现在娱乐与资讯信息服务并重, 节目内容和形式与其他频率区别开来, 形成鲜明对比。

四、实行跨媒体跨区域合作

信息时代的特点之一, 是指将世界浓缩为一个联系密切的地球村, 人们对信息的求知欲随着开放程度日益强烈, 这就为媒体之间跨区域合作建筑了平台, 电台与电台之间, 异地连线直播也就成了一项重要内容。各地媒体之间的联合与协作, 已形成了一种运作机制。如白城人民广播电台与北京新闻广播的异地连线直播、与浙江电台的异地直播, 都体现了广播的这种联动优势。

广播的兼容最强, 区别于其他媒体成为自身独特的优势。如何发挥广播兼容性强的特点, 尤其是地市级广播, 就要大胆开展跨媒体合作, 扬独家之优势, 汇天下之精华。在上个世纪80年代, 一家电台率先开始转播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联播》, 结果收听率大大提高, 如今各电台纷纷仿效, 这就是广播兼容性优势的充分体现。广播不仅能兼容报纸、也能兼容电视、网络。跨媒体合作, 体现了广播不断成长的足迹, 充分利用跨媒体合作方式, 取他山之石, 扩充自己的实力, 使地市级广播再展雄风,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放手一搏, 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浅析地市级广播如何办好农村节目 篇10

一、科学编排节目, 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佳木斯新闻综合广播的《农村路路通》节目已经是一档老牌节目, 在创办初期大家也都没有办农村节目的经验, 算是摸着石头过河, 可以说当时的节目形式、内容都比较单一, 主要表现在节目内容包涵范围太小, 只能满足部分农民的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民的需求范围越来越大, 原有的节目设置已经满足不了农民朋友日益增长的技术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佳木斯新闻综合广播《农村路路通》节目不断地进行着全新设计改版, 在节目编排上分政策类、服务类、知识类、文艺类几大类, 每个大类下还设置了小版块。农村居住相对分散, 信息比较闭塞, 为了把党的富农政策和致富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农民, 开设了话题类栏目, 聊聊党的惠农政策以及各地致富信息, 结合一年四季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针对不同时期农民生产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情设置栏目。我们增设了服务类栏目《农民热线》, 以接听热线电话的方式了解和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只要农民把电话打到直播间, 就能受到关注, 得到有效解决, 新栏目的设置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2016年4月的一天, 桦南县一位听众朋友来电话, 说想咨询在桦南县的一个开放地种榛子, 有补贴没有?接到电话后热线编辑立即与桦南县林业局取得了联系, 工作人员答复有补贴, 具体规定是这样的:连片种植15亩以上, 成活率在90%以上的, 一年一亩地一次性补贴400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热线编辑把这一答复在当天节目中播发, 听众收听后打来电话说, 《农民热线》版块无论大事小事都能把农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 不但对农民的疑问能给与及时快速的答复而且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农民热线也是最受农户欢迎的一个小版块之一, 很多农民遇到困难解决不了的时候都会想到给我们打电话, 我们都会把农民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一样去对待。有一次我们接到佳木斯郊区万庆村农民打来的电话, 说他们在市里打工的工资被开放商拖欠, 多次讨要无果, 我们的栏目接到电话后, 记者带着万庆村的党小组成员, 到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反映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政府管理部门的协调下, 我们带着农民到拖欠农民工资的用工单位进行了多次沟通, 在政府部门的协调和媒体的压力下, 用人单位最终把拖欠农民的工资全部都给与了兑现, 农民欢欢喜喜的过了个好年, 他们给我们节目组送来了大红的锦旗, 称赞我们的节目是他们的好帮手。

我们的文艺类版块《乡村大舞台》, 安排了农民喜欢的文艺节目, 歌曲、相声、小品、曲艺等等各类艺术形式都能在我们的节目中呈现, 这个版块在每周的周六和周天播出, 农民可以点播给自己欣赏, 也可以为其他人点播, 唱得好的农民还可以自己参与到大舞台中, 把自己的特长展示给广大农民听, 很多有歌唱天赋的农民都成了节目里的明星, 这个版块灵活的形式让农民在劳动之余享受着各种文艺盛宴。

借助于这个版块我们还成立了农民艺术团, 每年秋收过后, 我们的主持人和艺术团的团员到一些乡镇去演出, 让当地的农民和我们的主持人和艺术团的那些他 (她) 们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明星人物”来个亲密接触。

丰富的版块设置几乎满足了所有农民所需, 无论农民有哪方面的所求、所好, 都能在我们的节目中得到满足。

二、结合春耕秋收组织农业专家把实用的种植、养殖技术送到农民的家门口

春季是农民备春耕生产的重要季节, 农民需要实用的种植技术, 可是却由于忙于生产没有大块时间去找专家咨询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的节目想农民所想, 急农民所急, 组织旱田、水田种植方面的技术专家走进乡镇村屯, 把农民急需的种植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把广播人的温暖送到农民的心坎上。农民们问的认真, 专家们热情、耐心的回答, 收到良好的效果。

秋收过后, 忙了一年的农民有了空闲时间, 我们《农村路路通》栏目组组织家畜、家禽以及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专家再次走进农村, 把养殖技术送到农民家门口, 专家和农民面对面促膝交谈, 手把手教授农民各项技术, 解决了农民在养殖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农民听众们说我们不出村就能解决生产上遇到的难题, 佳木斯新闻综合广播是咱农民自己的广播, 真贴心!

三、办好信息大集, 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量

我们在大栏目中增设了《信息大集》子栏目, 这一栏目以各类信息为主, 从党的大正方针政策到各类致富信息, 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党和政府涉农的相关政策方针我们在这里作为头条及时播报;然后是种养殖方面的致富信息, 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等等;最后是各种需求信息, 这里以生产和生活的各类信息为主, 买和卖、供和求等等。谁家想买个什么样、做什么的农机具;谁家有闲置不用的农机设备不用需要卖掉处理;甚至谁家要雇佣农民割草种地等等。这种集纳的信息农民非常喜欢听, 参与度也非常高, 他 (她) 们感觉这个版块非常的适用, 离他 (近) 们非常近, 人人可以打电话免费参与, 所以每天一到节目开播, 热线电话不断, 买的和卖的络绎不绝。有的时候一个农民的购买电话刚刚放下, 另一个要卖的电话就打进来了, 而这两个电话还正是刚才的一对买和卖的配对需求, 主持人把两个人的电话交换一下, 立刻就促成了一对合适的交易, 农民们皆大欢喜。我们的节目不但很好的搭建了农民和农民间的桥梁, 农民和我们节目的桥梁, 我们节目组的同志们也很有成就感。

四、树立精品意识, 让栏目植根于农民心中

上一篇:正常环境下一篇: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