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大众文化传播管理

2024-10-26

电视大众文化传播管理(精选9篇)

电视大众文化传播管理 篇1

20世纪90年代初, 电视文化形成了电视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共存的格局, 位居主导地位的是电视主流文化, 位居主体地位的电视大众文化, 而电视精英文化则处于边缘和弱势, 在这一背景下, 笔者以央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几档新闻类节目为例, 阐述这三种电视文化形态并行和比较。

1 电视主流文化的求变

电视在20世纪90年代所突显的主旋律在大众文化或外文化的冲击下, 电视主流文化因其单调和苍白使其优势减弱。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仅仅成为一种姿态和意志而存在, 并没有按文化生产的规律占取应有的文化份额, “弘扬社会正气, 讴歌主流价值观”, 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电视节目基本是央视新闻节目所表达的意识形态, 也就是主旋律。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 随着大众文化占领文化领空, 主旋律的意识形态的节目受到了冷落, 央视也做了改变, 这一时期《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等新栏目层出不穷, 从内容到形式上增加可接受性, 向大众靠近, 也赢利了受众群体, 这是一个求变的开始, 但是节目题材所反映出来的还是与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相关的。

近些年, 央视求变的过程是向精英文化靠拢, 《新闻1+1》就是求变过程中的栏目。与凤凰卫视《时事开讲》有些相似, 但却不完全相同。《新闻1+1》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 改变了传统电视评论刻板的说教方式, 大胆触及关系国计民生议题, 充分挖掘评论的功能。采用主持人、新闻观察员共同对重大的、热点的时事话题进行探讨, 采用新闻与评论相结合, 从国家宏观的时事大政策、大家普遍关心的公共话题、国内特重大突发事件等选题中选取当天最快、最新、最热的新闻话题进行解读, 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 这是在打造精英文化的过程,

向精英文化靠拢的同时, 也贴近大众文化的所需, 通过老百姓所关心的个案问题来反映普遍存在的问题, 站在体制机制层面进行反思。即使是对个案进行问责, 也要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 举出大量事实作为论据, 议论环节有一定的回旋空间。《新闻1+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选题大都是采用网络上热议的话题, 着力于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点进行探讨, 并充分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情感诉求。虽然《新闻1+1》升级改版, 但笔者认为, 它还是主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一档新闻评论类节目。

2 电视大众文化的精致化

马克思说:“生产物要在消费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完成。”人们需要在大众文化节目中缓解紧张, 释放压力。而一些理论和思想, 用电视来表现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所以说电视是更具大众化的表现形式。现代生活中的人们身心都处于紧张状态之中。现阶段, 制作的主流文化节目、精英文化节目过于严肃、单调甚至呆板, 而电视的大众化特点为观众提供娱乐消遣, 可以缓解紧张, 释放压力, 这是电视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但电视节目要满足各个层次的观众的娱乐要求, 追求经济效益和高收视率, 迎合观众口味, 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节目走向低俗。大众文化也需要精致化。湖南卫视的《新闻公开课》将大众文化更加精致化。

《新闻公开课》是一档创新型新闻节目。《新闻公开课》并没有游离于湖南台节目风格, 快乐、娱乐、清新、新奇、多样化是湖南卫视节目定位, 更多的是吸引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受众群体, 因此它打破严肃的新闻节目形式, 具有话题性;同时, 兼具多种时尚年轻元素, 是一档由大学生亲手制作的新闻评论栏目, 其节目形式是在节目录制现场通过在校大学生与资深知名的媒体人辩论的形式, 每期节目都会邀请3名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大学生, 还会邀请资深媒体从业人员, 两方进行互动, 并从中选出各自心目中的新闻头条。《新闻公开课》选题方面注重节目形式新颖独特性。每期节目有15分钟是留给大学生的, 甚至会让90后和资深新闻主编展开版面头条间的碰撞。该节目在关注新闻时事的同时, 着力拓展年轻受众群体, 把话语权让步给青年人, 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新闻节目, 收效显著。

湖南卫视《新闻公开课》的节目, 它所呈现的文化特质就是大众文化占有主体地位, 同时兼顾了精英文化, 通过资深新闻人带动着精英文化, 通过大学生的关注点带动同年龄阶段的受众群体, 与湖南台节目定位相符合。

3 电视精英文化的大众化

精英文化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和90年代的梦想破灭后, 一方面对主流文化保持距离, 另一方面又跟主流文化一起批判大众文化[1]。长久以来, 电视精英文化一直处于边缘和弱势, 处于“高处不胜寒”“曲高和寡”的境遇。而大众文化却拥有众多的收视群体。之所以会出现两种文化对立的局面, 主要是因为所谓的精英文化节目没有找到一个与大众文化融合的方式, 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人们看惯了精英文化一贯高高在上而又单一的节目形式, 更倾向于大众文化节目的平民化色彩。凤凰卫视以新闻立台, 《凤凰大视野》《铿铿三人行》《开卷八分钟》《一虎一席谈》这些名牌栏目, 从金牌名主持到学者主持, 处处透露着精英文化, 由于落地等原因, 受众群体很有限, 凤凰网的建立, 增加了一部分受众群体, 但受众群体依然有限, 凤凰卫视精英文化大众化非常典型的栏目就是《倾倾百老汇》的开播, 在《倾倾百老汇》三年的嘻笑怒骂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这一档曾为凤凰卫视带来不少“迎客松”的时政脱口秀类节目也将迎来新的蜕变, 开始寻求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更多结合点。

《笑逐言开》周播栏目, 由凤凰卫视当家男神尉迟琳嘉主持。节目运用崭新的多媒体手段和独特的串连解读方式, 通过主持人现场脱口秀的形式来演绎各类资讯。栏目紧跟社会热点, 天下大小事无所不包, 或谈笑风生, 或嬉笑怒骂, 或能唱能演, 或敢言敢玩。升级后的栏目加入了现场嘉宾的这一环设计, 根据嘉宾的特点量身定做了当期节目主题, 呈现出极具个人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笑逐言开》评论方式与《新闻1+1》《新闻公开课》虽然都在演播室里, 但形式完全不同, 《笑逐言开》放眼全球热点, 评论方式娱乐脱口秀式的没有太多的主观引导, 更像是幽默式地讽刺, 然而娱乐化地给予一些意见, 视角独特, 形式让大众更加贴近, 但所阐述观点还是精英文化的呈现;《新闻1+1》关注国内热点, 很严肃地播报方式, 带有立场地评论, 更多地是站在国家立场上, 反映主流价值观;《新闻公开课》关注互联网排名靠前的热点话题, 追述新闻头条的方式, 去看哪个热点更热, 大家是答辩式地对决, 得出一个结论, 在争辩的过程中有观点有分析有背景反映了一周的热点话题, 没有太宏观的立场说, 更让普通大众所能接受, 贴近大众文化。

不同于西方的是, 在中国目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 “中国文化出现大众消费文化、政府主导文化和精英高雅文化三足鼎立的新格局”[2]。但电视文化走向大众、走向悦众、走向娱乐是基本趋向, 可能是媒体生存所决定的, 也是大众文化的时代所决定的, 批判也好, 漠视也罢, 不太可能改变它的走向。无论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有多少差别, 三者都不存在绝对的、明确的界限, 所谓的精英文化不断地被社会大众所接受而成为大众文化, 从而二者之间不断的相互转化。所以, 应该避免将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分化。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差异, 各种文化的含义也随之改变, “主旋律”的困境与求变, 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合谋, 大众由开始对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拒斥以彼此寻找契合点, 电视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三种文化有继续寻找彼此相互结合的演变趋势。

参考文献

[1]孔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M].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 2003.

[2]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电视大众文化传播管理 篇2

摘 要:本文以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为评判标准,以《柴静: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和《柴静:对话李永波》两期节目为例,分析电视专访节目中的传播功能。

关键词: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电视专访;环境监测;社会规范与协调;

当今时代是个大众传播的时代,各种传媒信息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提供了解外部环境及作出行为决策的各类信息。大众传播对个人及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强大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容忽视。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在拉斯韦尔和赖特的观点的基础上,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进行了总结。他把环境监测、社会联系协调和遗产传承归入政治功能,而把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等归入一般社会功能的范畴,另外,他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一、电视专访节目的特点

电视专访节目是电视记者或主持人与选定的采访对象,就一定主题,通常是受众普遍关心的或者是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在特定场景中进行谈话的一种节目形态。它兼具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征,使其在传播的社会功能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交叉色彩[1]。节目满足了人们对深层交流的需求,提供了自我表达的平台,给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了解他人的窗户。电视专访节目大多以深度报道为主,尽可能保持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通过挖掘事件核心、探寻人物内在思想,使观众对事件及人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看见》是中央一套综合频道在12月6日推出的一套全新专题栏目。作为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节目,《看见》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用影像记录事件中的人,努力刻画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和渴望,期待与观众一起,了解陌生,认识彼此;端详相似,审视自我。作为节目的主持人之一,柴静曾说:“你要像一把刀一样,深深深深地插入事件的核心,直到刀柄没入石头。要有这样笨重的力量。”为此,需要找到事件中最核心的当事人,不断追寻与探问,不主题先行。

对于电视专访节目来说,其议题的选择往往具有强烈的话题性、争议性和思考性,借助电视传播媒介,节目制作人能够将事件呈现给最大多数的民众,为他们解答疑惑,普及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走向正确的轨道。这即完成了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本文以《看见》栏目中的两期内容为例,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H·拉斯韦尔最早对传播的社会功能做出较全面的分析,他将其概括为“环境监测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三方面。在不断变化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传播扮演着“瞭望哨”的角色,即监控、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组成部分的联络、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传播正是重要的社会系统。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进一步完善发展,而传播是保证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2]。

二、电视专访节目的“环境监测”与“社会协调”功能

中国羽毛球队的总教练李永波,在伦敦奥运会上,率队包揽羽毛球项目的全部冠军之后作了留影纪念。这张照片上,他把五块金牌都挂在胸前,笑容灿烂。不过了解更多背景的人,也许能够从这张照片中读出更深的意味。在那一时刻,这位中国羽毛球的掌门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荣耀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电视专访节目选取的报道话题和采访对象是节目制作人和受众兴趣共同作用的结果。伦敦奥运会上出现消极比赛事件后引发了全社会的热烈讨论,民众、媒体对此众说纷纭,舆论一片哗然。如何看待消极比赛,世界羽联的规则是否合理,对李永波应该怎么评价,等等,这些都是大众急需了解的信息。《看见》栏目在及时把握社会环境的变化中抓住该议题,对此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这即拉斯韦尔所说的“环境监测功能”,包括收集情报、传播及解释情报。

同样,在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后,人们对于这次事件的讨论和反思并没有结束,它带给人们的影响远没有停止。因此,节目制作人敏锐地抓住公众神经,继续对事件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专访双方父母了解背后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

当社会成员都能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行动时,社会成员之间就能实现互动,从而显示出人类社会的集体力量。这种信息协调和价值观的统一主要就是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其中新闻传播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新闻媒体社会协调的主要任务包括对社会各领域的活动进行及时报道,并在此基础上给公众合理的解释和引导;针砭时弊,惩恶扬善,维护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念,维持社会有序地运行;对社会现象进行评价;等等[3]。

用拉扎斯菲尔德的话说,大众传媒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世,从而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强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大众传播的这项功能主要来自于它的公开性,一旦问题公开化,一般公众就会感受到一种“制度性的压力”,积极地改正自我行为,自觉符合社会规范

三、电视专访节目的“解释与规范”功能

在药家鑫案发生之后,震惊中的人们猜测和分析着各种原因,避免悲剧再次发生的强烈呼声,迫使我们必须不断思索。一个看似走在正常生活轨迹上的年轻人是什么让他在瞬间冲出底线,这种犯罪行为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人格,这种人格又如何在二十多年的成长中养成,怎样导致他漠视生命逃避必须面对的责任?寻找原因,从悲剧中学习,是不应该停下的反思。

电视大众文化传播管理 篇3

关键词:网络 电视 大众媒介

1.网络,异军突起

网络的出现,给全世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可以看新闻、做电子商务,还可以通信、聊天等等。

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悄深入我们的生活。显著的时效性,让我们能“足不出户而先知天下事”。例如,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两会”报道;第一时间网上发布“我国载人航天飞船实验成功”的消息……因此,美国Paragon研究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13%的美国家庭因为上网退掉了订阅的报纸。另据美国时代公司的最近调查表明,由于人们忙于上网,18%的人减少阅读杂志,11%的人减少看报纸,而78%的人减少看电视。因此,网络以特有的传播品质,对电视这个大众第一传媒构成了挑战。

2.网络,优势明显

网络一出现,它便以其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迅速占领了传媒市场空间。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2.1 网络信息量的多元化。网络具有汇聚海量信息的能力。网站建立的新闻文献仓库和其他数据库,提供的在线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意义。这点对于一直苦于抢时效、时段固定的电视,可谓是望尘莫及了。

2.2 主动的传播方式。网络是点对点的异步主动式传播,用户通过网络提取网站信息,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而电视只是点对面的同步被动式传播,由电视台向受众提供信息。通过网络,受众立马就变成了传播者,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得到突破,受众更为主动。这种让任何受众都可以变成信息发布者的传播方式,让个体深刻地感到了自我的存在。网络传播的个性化,具有相当人性的价值,是对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体性地位不断加强的一种契合。

2.3 反馈方式的平等性。这一点说明了网络具有用户和传者之间可以随时传递和反馈信息的优势,是平行的。而电视所体现出来的反馈,只能是受众向传者自下而上的反馈,如写信、打电话。

3.电视的稳固根基

网络的传媒试水,显然有些挑战了电视这一大众第一传媒的地位。但是它并不能完全动摇电视的生存根基。我们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上,去探悉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生存前提。

电视和网络,在技术层面都是一种“信息通道”。但是,真正决定大众传播的“日常性行为”的,是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同时,也只有电视这种传统媒体,才具有整合社会这一共同体的力量。

电视媒体拥有一批精练完备和稳定的专业记者队伍、新闻渠道和庞大的受众群体。互联网,多为技术精英们所创建,他们对新闻规律掌握并不多。在商业网站里做新闻的许多人,并未接受过新闻训练,这与电视的编辑队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电视作为大众第一传媒,发展时间长,积累了许多无形资源。如名牌栏目、明星主持人,品牌化道路发展,这些都是网络所没有具备的。

另外,电视还拥有大批量存储信息资源和星罗棋布的信息采集网,这使電视的传播存在了一定的再发展潜力。所以面对网络,电视还是颇有竞争力的。

4“网络”电视

当一种新媒体出现时,它必然对以往媒体产生冲击力。但是原有媒体虽然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却并没有衰亡。原因是各种媒体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就网络而言,受众要求高。网络的受众,必须能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在竞争的过程中,网络和电视必须以各自的特点来取长补短。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只有积极变革,探寻适合自身的新的生存方式,才能在网络时代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活力。

电视应吸收借鉴网络媒体在互动性、个性化、实时性等方面的优势,以实现传播价值增值,并发挥自身特色,即变全方位出击,为聚合并进入自己“相对优势的领域”。如数字电视的开通。

当然,在固守电视自己本身的阵地的同时,借助网络进行传播,也是一个现实的选择。传统媒体上网,可以对自身优势和网络的特质,进行充分的整合,从而利用两种资源来拓展发展空间。

此外,电视传媒还应采取的对策有:首先,利用网络,树立传媒的形象,是电视台影响观众的途径。电视台在信息采集方面的优势,应尽快在网上发挥,否则将远远落在报纸之后。适应包装潮流,丰富网页设计,从而使自己的形象具有独特性与识别力。充分利用电视台名主持、名记者、名编辑的明星效应,上网与观众交流,推广媒介,吸引上网用户访问网站,扩大电视台在网络上的名气。

其次,利用网络强大的信息资源,为节目的采编和制作服务。电视台的采编人员,可以在浩翰的信息海洋里,寻找新闻线索;从不同媒介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中,得到重新思考和深度分析的启迪;通过网上聊天,物色有个性的采访对象;利用网络提供的自由平等的时空及强大的反馈功能,吸引观众为节目献计献策等等。对网络信息的利用,必须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务必以宣传纪律为第一原则。

如今,不难看到,传统媒介在醒目的地方都名正言顺地打上了自己网站的地址或电子邮箱地址。可以预见,电视和网络实现的一定的互动,虽然不多,但我们足可以看出,在这种互动中,电视将自己的触角伸长,扩张了自己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拓展了媒体的功能。

电视和网络的整合是必然的,未来的电视传媒应是网络化的电视传媒。从内容上讲,它远远超过了电视本来意义而形成一个跨媒介的综合的交互性和共享性信息平台,它利用电视信息源的整体优势和网络的传播优势为传、受互动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杜骏飞.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2]张文俊,编著.当代传媒新技术.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

[3][美]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4][美]福勒.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展江,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关系探析 篇4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化趋势的加强,再加上网络科技的日益发展,探索分析大众文化传播的内在规律,以及它与电视传媒媒介的关系,越发成为当下的一个重中之重的课题。

2. 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状况

2.1 当代大众文化的的含义及特点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商品性;具有通俗性;具有流行性;具有娱乐性;具有依赖性

2.2 大众文化的发展状态和趋势

科技和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社会文化力和综合国力。大众文化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并保持发展脚步,因为它是一种精神领域的文化形态,需要时刻吸纳全新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并以此来整合当代大众文化的科学精神,从而不断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3. 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交融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3.1 大众文化兴起和电视传媒传播的盲目性

在大众文化的发展中,市场经济是造成其具有盲目性的基本原因。在现阶段,我国文化产品往往具有至上而下性,在某种意义上基于一种文化形式,并且致力于建立一种适合于大众的普通文化范型,虽然它也希望生产一些被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却由于它启蒙、灌输和引导的目的,而让大众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3.2 大众文化中传统不良习俗对大众文化的腐蚀

畸形的物质消费观念侵蚀着大众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败坏社会风气的现象:请客送礼、行贿受贿、人情投资、阿谀奉承等等。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阻碍着大众文化进步和完善。

4. 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

4.1 引导大众文化利用电视传媒传播,确立基本思想原则

(1)确立基本思想原则的必要性。大众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传媒是国家的重要舆论机器,它对文化的传播往往就是国家意志的象征。因此,确立广播电视对大众文化传播引导的基本思想原则,是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不断进步发展的重要任务。(2)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针。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结合当前中国实际情况,注重发展具有“正能量”的、健康的大众文化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4.2 弘扬时代主旋律,利用电视传媒对大众文化进行积极传播

把握时代的主题。根据国家的文化政策,电视传媒应当着眼于国家普遍提倡,并且能够积极引导大众精神层面的文化节目,把握时代主题,创造出轻松愉快又健康向上的大众文化。

4.3 利用电视传媒对大众文化进行的推广中要不断提高格调和品位

要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大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不断渗透高雅文化,不断提高文化品位,从而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电视传媒对大众文化要向雅俗共赏的方向引导,这样才有更光辉的前景。

5. 结论

5.1. 积极发挥电视传媒对于大众文化的积极引导手段

电视传媒是大众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传播大众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正面的角色,理应秉承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具有较高层次的思想和创新理念,通过对信息的整合,文化内容的整合来报道传播大众文化。电视传媒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坚决抵制负面的、消极的、阻碍社会正能量发展的低俗平庸文化,应该引导低俗文化向内涵文化方向发展。大众文化的主体文化意识和人文意识不容动摇。

5.2 电视传媒要为创造时代所需要的大众文化做好舆论引导

当今社会,舆论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舆论传播的主要媒介的电视传媒,更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发挥好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电视传媒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审视大众文化,并做好相应的传播,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最终是要提高社会公众的大众文化修养和文明意识。

摘要:在传播学的领域内,大众文化的发展状态和趋势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将其结合电视传媒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更有利于探究它们二者的存在关系以及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大众文化和电视传媒关系的探索和分析,为其结合发展提出切实的措施和建议。

论电视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倾向 篇5

人们往往沉浸在电视创造的色彩斑斓的图像世界里, “视觉媒介为人们建构了一个虚拟世界, 因为其和人们情感的需要, 以梦幻的快乐让人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 极具诱惑力和欺骗性”当人们沉溺于电视传媒所展现的生活时, 已经很少有人考虑这种生活的真实性。他们误以为这就是现实生活本身, 而电视传媒为了制造出快乐梦幻的表象, 常常有意回避现实生活的艰难。电视成了这个时代最大的“神话”和现今社会最具支配力、影响力的文化力量。

在大众文化时代, 人们本着消遣休闲的需求收看娱乐节目理所当然。“娱乐、放松、无目的玩耍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说是保证旺盛精力、刺激和强化活动能力所必需的。”电视大众文化极力迎合公众的流行情趣, 表现大众的生活愿望, 利用轻松快意甚至带恶作剧式的搞笑形式, 为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身心疲惫的人们带来丝丝快慰和调节。

电视大众文化在呈现娱乐化倾向的同时, 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 引人深思。形式雷同, 仿造成风。近年来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形式雷同, 缺乏创意, 这股抄袭之风不仅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而且也损害了电视文化产品的丰富多样性和受众的多元文化诉求, 难以树立优质的栏目品牌。媚俗化倾向。为了赚取观众注意力, 一些主持人对时尚的渲染与夸张、对逗笑的刻意追求、明星的作秀等等,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尤其会对青少年造成恶劣影响。在节目收视率和市场效益的驱动下, 一些娱乐节目片面追求新、奇、闹, 淡漠了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缺乏人文关怀。全民狂欢娱乐的混乱局面使得有些节目格调低下, 审美意趣淡化, 人文精神缺失。这些低俗之举带给大众的只是一时的感官刺激, 长此以往, 不仅会弱化大众的审美能力, 而且还会影响格调高雅的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

在虚假繁荣的表象背后, 娱乐节目所表现出诸多弊端令人忧心忡忡, 这就要求电视人与时俱进, 具备媒介生态和媒介竞争意识。建立受众与节目互动的反馈机制。娱乐节目本质上在于满足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在受众积极参与娱乐节目时, 节目创作主体也应该与之建立全方位的交流机制, 从而形成“受众—媒体”的互动传播模式, 更好地提升节目的品质。而《开心辞典》正好做到了这一点。加强人文内涵。当前的娱乐节目迫切需要将纯粹的娱乐追求和文化内涵的培植结合起来, 不要为娱乐而娱乐, 而要在娱乐中增长智慧, 提高修养, 充满人文关怀精神。在这方面《非常6+1》值得称道。平衡市场利益和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娱乐节目需要坚持娱乐性与引导性的统一, 以渗透着鲜明的精神特质和蕴含着富有建设力量的娱乐, 自觉抵制简单、低级、庸俗、功利化的劣质娱乐节目, 从而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电视传媒为大众制造了一个减轻现实生活压力的欢乐世界, 同时日益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又为社会大众构筑了一个追逐自我愿望的平台, 充分满足人的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从这一点看, 它的娱乐化倾向无可厚非, 然而它应在充分满足大众情感需要的基础上, 进一步升华人们的精神追求, 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大众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文化批评界不应放弃自己的冷峻批判责任, 应引导公众警惕其可能携带的文化消极因素, 做明智地抵制性欣赏, 既有肯定又有批判。这也应成为我们对于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所应持有的态度。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电视文化正逐渐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休闲娱乐方式。在这种消费社会的语境下, “快乐”、“游戏”成为电视节目流行的标识, 重视感官娱乐而非思想价值和文化意义。

关键词:电视文化,娱乐化,忧思与应对

参考文献

[1]朱羽君殷乐.减压阀:电视娱乐节目[J].现代传播, 2001 (1) .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1989.

电视大众文化传播管理 篇6

一、选“秀”节目的失衡

(一) 选秀节目的概念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通常把自我的表现欲通过娱乐化、游戏化的手段进行提升。国家广电总局曾多次提出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整改意见, 并发文对选秀节目进行规范, 促使选秀节目规范有序的走上轨道。在当前社会下, 电视媒体追求的不仅是自身的利益, 还要满足观众在不同层次上的需求, 这样才能促使电视文化不断发展与兴盛。

电视选秀节目, 在传统意义上表现的是对艺术类人才的选拔;但从文化的本质上来说, 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选秀, 它是一种全方位的文化、娱乐活动, 还是一种单纯的针对文艺性的演出活动。从某种角度来看, 这些活动体现出了选拔的两种效果:

1. 在各种电视选秀节目中, 每位参赛选手都是为实现

自己的梦想, 才登上舞台进行演艺技能方面的比赛的, 只有在舞台上不断地提高参赛选手的水平, 才能使观众满足于对其欣赏的乐趣。

2. 传统的文化艺术, 它不仅能够产生社会效应,

还能使电视媒体与艺术团体实现共同的目标。

从参赛选手与组织构成来看, 电视选秀节目, 它是一种对文艺技能的比拼, 它是利用电视这一媒介对其过程进行记录。在这些组织中, 不仅包括参与者、观众、各个文艺单位, 还有电视台等组织。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需要保持着一个宗旨:将电视媒体的风险降低, 利益最大化, 参赛选手的付出与回报最大化, 使其选手的利益最大化。

(二) 选秀节目的文化范畴

诚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曾提到过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时尚,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 喜欢文艺的人民群众在不断的增加, 其中中产阶级人们也是享乐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确立与社会转型, 文艺也从单一性不断向多们性发展, 最终在大众文化中形成了多元文化。

当前, 我国大众文化不断推动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流行, 但在其中也体现出了电视选秀节目的问题所在:

1. 选秀节目的文化性质转变。

较为传统的文化在广大群众的品位不断变化下, 理性地对文化进行启蒙熏陶已经不再出现了, 而是被一些比较随意、喧嚣的、狂欢的形式所代替。

2. 选秀节目标准的迷失。

在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下, 电视选秀节目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与干扰, 其收视率、集体利益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想要提高其收视率应当尽量避免一些选手、评委和观众的质疑与谩骂。

在众多争议中, 推动电视选秀节目提高收视率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 就是有效地对选秀节目的市场进行推广, 聘请一些优秀、风趣的节目主持人。

二、“选”秀体系的重建

(一) 加强电视传媒人的职责

在我国电视选秀节目中, 主办方都会将娱乐作为活动的宗旨, 这样不仅打消了参赛选手对艺术梦想的追求, 还错误地导致了群众对电视选秀的认知。

所谓的娱乐, 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普通的个人行为, 它还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集体精神重构。

1.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所谓的娱乐精神不仅需要体现在文艺表现中,

更要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起到导引作用。意识形态的产物它具有主观、客观的传播元素, 它就是传媒娱乐。

2. 电视选秀节目, 它并不是只能够满足参赛选手的欲

望, 实现其梦想的工具, 它还是关系到广大观众、一个国家、电视媒体等的一个有关娱乐的系统工程。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其不仅承担着传媒业的使命与职责, 还是娱乐精神的全面的体现。

(二) 增强选手的专业素养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 那就是参赛选手的水准的不同。因为电视选秀节目的门槛较低, 它在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舞台的同时, 也为电视媒体带来了困扰。在选秀节目中, 很多参赛选手抱着相当大的激情和希望来参加比赛, 但参赛选手的心中各自怀有不同的目的。在这些选手中有些人是真心为了学习而来, 有些是为了娱乐、游戏而来, 还有一些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明星梦而来。

众多参赛选手, 在比赛中激情地施展自身才华与魅力, 这样不仅使无聊乏味的选秀节目体现其娱乐性, 更能将这些艺术与能量传递给观众, 因此参赛选手的专业素养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三) 对观众的鉴赏意识进行正常的引导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观众不仅能够学到有关艺术的知识, 从节目中体会到欢乐, 还能在观看的过程中, 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与情趣。电视选秀节目是否能够健康地传播发展下去, 也与观众的审美水平与情趣息息相关。对于观众健康的、有鉴赏性的审美水平, 需要从自我接受的意识开始培养, 使其能够正确对待明星的出现, 要培养观众了解艺术欣赏的基本原理, 做艺术欣赏的门内人, 更要提高观众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戴婧婷《平民当偶像麻雀变凤凰》, 《新闻周刊》2008年9月8日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 傅铿译, (北京) 三联书店2010年版

电视大众文化传播管理 篇7

关键词:大众文化,甄嬛传,文化定位,价值导向

从2011年末以来,古装电视剧《甄嬛传》在全国范围多家电视台和网络媒体掀起了一股强大的收视狂潮,收视率一路飙升,其受众可谓是遍布全国乃至海外。与此同时,各类媒体包括网络上的各种讨论甚多,学术争论与评说观点各异,莫衷一是。目前,《甄嬛传》持续热播渐趋冷却,作为一名影视研究工作者有必要以冷静的理性的态度对该剧进行解读。

1《甄嬛传》的文化定位

《甄嬛传》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其价值评价问题。从受众的角度,就《甄嬛传》的定位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宫斗剧。《甄嬛传》最大的看点就是勾心斗角,把女人的绝妙写到了顶点,把宫斗戏做到了顶峰和极致[1]。此种观点也代表文艺评论界的观点。二是家庭伦理剧。《甄嬛传》中涉及夫妻关系、婚外情、孩子、婆媳关系等问题,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家庭伦理,对现代社会具有现实意义。三是爱情教育剧。《甄嬛传》以“爱的葬歌,情的颂歌”为主题的[2]。在封建制度下,任何女子都不可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和自由,专制皇权下的爱情是一袭爬满虱子的旗袍,外表光鲜,内里不堪[3]。四是职场剧。《甄嬛传》通过清代的宫廷故事,直射现代职场规则,从该剧中可以感受职场的腥风血雨[4]。五是女权主义作品。随着《甄嬛传》的热播,真正牵引这部剧的不是后宫女人的争斗,而是以甄嬛为代表的那些宫廷女性向几百年前的清朝发出的强有力的呐喊,该剧以独特的视角谱写了一曲女性的赞歌[5]。剧作所表现出来的女性自主意识、精神独立意识在当代社会具有现实意义[6]。

以上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给予《甄嬛传》不同的定位,但笔者认为应从创作本身的角度进行定位。郑晓龙导演希望通过该剧将历史的真实与原著的想象融合在一起,把后宫争斗与朝廷政治结合起来,以批判的视角揭露封建王朝对人性的摧残与迫害。从这个意义上,《甄嬛传》应定位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古装剧。

2《甄嬛传》价值导向是非之争

目前,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学者们关于《甄嬛传》的价值取向问题形成了截然对立的两种不同观点,存在否定说与肯定说之别。

否定说认为,《甄嬛传》所表现的宫廷倾轧内斗集中了中国专制的封建帝王文化中最不堪内容之一的那部分“恶的文化”,人性中的恶在该剧中一再被放大和强化[7]。“真可谓是一部中国后宫‘厚黑学’、‘阴谋史’集大成之作[8]。”文艺作品应该来源于生活现实并高于生活现实,与韩剧《大长今》相比,两者的价值观完全不同:大长今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同样受到恶势力的迫害,但她没有通过比坏的方式战胜后者,而是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立场和做人原则,作品的主题反映了只有坚持正义才能最终战胜邪恶。相反,《甄嬛传》传播和宣扬的价值观是只有做到更坏才能战胜对手,这种比坏心理腐蚀了社会道德,导致观众把不正确的生存理念带入现实生活[9]。《甄嬛传》没有弘扬善与美,道德底线不断被击穿,从该剧中很难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或者当今时代精神的体现[10],从根本意义上将,《甄嬛传》缺失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引导和终极关怀。

与之相反,肯定说认为《甄嬛传》不是在歌颂权属和阴谋,而是对权谋文化的揭露和批判,是以否定的方式使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得到肯定和再生。《甄嬛传》以批判的视角揭露了封建王朝对人性的摧残和迫害,体现了对封建社会的现实批判精神[11]。此外,《甄嬛传》为当下社会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了参照。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激烈变革时期,传统的社会秩序日趋消解,而新的社会规范尚且阙如,在这个过程中,封建社会的等级文化残留与现代社会平等博爱观念交织在一起,观看《甄嬛传》感叹等级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和戕害,也得以窥见我们所处时代的进步[12]。这部古装戏让现代人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看完该剧,人们更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这才是《甄嬛传》最大的现实意义所在。为此,《甄嬛传》弘扬的是一种主流价值观[13]。对于上述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可通过大众文化角度对《甄嬛传》进行解读。

3《甄嬛传》大众文化视角审视

电视是当下影响力巨大的大众文化传播载体,“电视剧是大众心理的晴雨表”[14],当前“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15]”。“一部电视剧拍成,总有其优点、缺点和特点,播出之后如果没有什么社会反响,恐怕就意味着失败;倘若让多种层次的观者都感到有许多话可说,不论说好说孬,说的是对是错,都可视为它的成功。也就是说,它的播出已不仅是一种艺术产品及其反馈,更是成为一种大众文化传播现象[16]。”从这个意义上说,《甄嬛传》不仅是一部成功之作,而且是大众文化的范本。

王一川教授把当前中国文化样态分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四个层次,其中主导文化以群体整合、秩序安定和伦理和睦等为核心的文化形态,代表政府及各阶层群体的共同利益,高雅文化代表占人口少数的知识界的理性沉思和批判,大众文化突出数量众多的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17]。大众文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诞生以来,适应了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受众群体的文化品位,在冲击、消解主导文化的同时,也打破了精英文化的层级界限。一方面,娱乐文化是大众文化的根本特性,其基本功能是使受众获得情感愉悦。为此,不能站在主导文化和高雅文化的立场,以主导文化或高雅文化的标准和尺度来分析和评判大众文化。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不能只剩下“乐”[18]。也就是说,大众文化要获得生存必须在娱乐受众的同时,体现价值引导力。当前大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低俗化倾向,格调低下的大众文化产品影响了大众对世界的认知和判断,社会理想价值的缺失导致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背离[19]。大众文化作为当前一种中国文化样态,天然地承载了提升人们的精神素养和文化品位的使命。

《甄嬛传》的娱乐功能从其受众群体的数量已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无需再赘述。关于《甄嬛传》的价值引导力问题,笔者认为否定说的观点是站在道德理想主义的立场上对大众文化的批判。道德理想主义把道德的自我确认和自我满足视为人生的最高要求,将人的道德修养和个体人格的完善放在一切的首位。用道德理想主义的标注去衡量,大众文化必然要背上乱人心性,伤风败俗的恶名[20]。文艺作品诚然要承担疗就、修复社会道德的责任,但观众并不是给什么吃什么,吃什么吸收什么,因此要传达其作品正确价值取向的时候务必要讲究方式方法。文艺作品的道德影响,归根结底还是由社会语境决定。如果社会价值观的风向标不健康,即使停播《甄嬛传》代之以《大长今》,也矫正不了观众的价值观。物质毕竟是第一性的,反倒是社会道德对文艺作品的价值观有深刻的影响,文艺作品并没有“扭转乾坤”的强大力量[21]。

电视大众文化传播管理 篇8

一、当前我国新闻媒体新闻策划现象

有人统计, 目前我国新闻界已有3 000多家电视台、近10 000家电台、2 100家报纸和近8 000家杂志, 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尤其是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可谓愈演愈烈。以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等几大地方电视台为例, 依靠有新鲜感的“策划”, 可以形成自家媒体独特的新闻视觉和较大的冲击力, 最大限度地争夺受众。但是在得到受众关注的同时, 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新闻策划, 这些新闻策划的存在正在给我们的新闻媒体带来消极的影响。

(一) 正面的新闻策划

“策划”, 可以说是新闻媒体围绕着受众在新闻宣传方面展开的整体上的运筹, 深度上的开掘, 形式上的创新, 一般由“策划”而展现出的新闻宣传, 具有很强烈的震撼力和感召力, 也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亢奋和激情。诸如2007年冬天, 全国军民共同抗击雪灾, 电视新闻人擎着摄像机, 顶风冒雪走在采访第一线, 电视上出现的那一幕幕壮丽辉煌的新闻宣传画面令观众感动不已。2008年年初, 陕西电视台和陕西省水利厅联合举办《朝阳行动2008水窖寄深情》慈善义卖活动, “人人献出一份爱用感动传递温暖, 加快人饮解困步伐共建和谐社会”,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2010年5月1日到10月30日的世界博览会 (上海) , 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在世博会期间, 众多媒体将视线聚焦上海、聚焦世博, 策划并实施了相当数量的、有影响力的报道, 将国内外民众的目光成功吸引, 最终助力上海世博会取得圆满成功。这些都是正面策划带来的好处和意义, 是值得新闻人学习和借鉴的。

(二) 产生负面影响的新闻策划

1. 造假的新闻策划。

类似于“纸包子事件”的新闻策划, 属于脱离实际, 凭空造假, 违背新闻报道规律的谋取私利的“策划”, 这样的策划就会产生反面的社会效应。2007年8月12日, 《纸做的包子》假新闻事件一案在北京二中院开庭审理。事件主角訾北佳被损害商业声誉罪, 一审被判决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 000元。訾某系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组临时聘用人员。訾某自带了肉馅、面粉和纸箱, 要求卫某等人将纸箱经水浸泡后剁碎掺入肉馅, 制成包子, 并用自带的家用DV机拍摄了制作过程。拍摄后进行了影音剪辑, 用欺骗手段获得了北京电视台的公开播出, 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

2. 违背职业道德推波助澜的新闻策划。

出于某种功利, 有意安排事件, 使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记者的职业道德失衡, 从而产生负面效应。例如“兰州女孩杨丽娟事件”, 有关兰州女孩杨丽娟追星刘德华事件从2006年3月23日, 《兰州晨报》一篇名为《兰州女孩丽娟苦追刘德华12年》一直持续到2007年3月, 杨丽娟到香港与刘德华见上一面。3月26日, 杨家父亲因刘德华不能满足女儿要求投海身亡。这是媒体道德良心丧失的一次集中表现[4], 香港《文汇报》就此发表社论指出:“内地部分媒体早就介入杨丽娟追星事件的全过程, 推波助澜之下, 令事件愈演愈烈。在助长杨家追星疯狂行为乃至酿成杨父蹈海身亡方面, 部分媒体难辞其咎……在所谓新闻策划下, 一幕悲剧被传媒利用为炒作和扩大销路的对象, 这亦显示内地部分传播素质下滑。”虽然言辞激烈, 但不能不说, 可谓一语中的。

二、新闻策划存在的问题

(一) 闭门策划, 策划新闻近乎造假

凡是能纳入“策划”范围之内的, 一般都是重量级的新闻宣传、其蕴含着很强的政策性、指导性、实效性直至历史性, 而闭门策划则有悖于这几个特性。无论新闻媒介怎样现代化, 电视新闻的生命力始终在火热的社会生活中。脱离现实生活的策划, 肯定是要失败的。

(二) 为谋取私利, 媒体刻意安排“策划”

出于某种个人功利有意安排时间与当事人合伙制造“事实”信息时代, 媒体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不少单位不怕领导和群众批评, 就怕媒体曝光, 特别是那些自身确实有些“不干净”的单位。于是, 有人就动了这方面的脑子, 也有新闻媒体的人士与其沆瀣一气, 串通起来以“策划”发起了不义之财。前几年出现的山西繁峙矿难中有11位记者因收受金元宝而隐瞒事实受到处分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三) 哗众取宠盲目炒作的“新闻策划”

南方一家报纸前几年曾策划了“在某公路上抓鬼”的一整版报道。据这家媒体的记者调查发现, 该公路上有一处40多平方米下陷30余厘米的水泥路面, 汽车高速开过此处, 车轮正好被下陷路面划破, 所以屡屡出现事故, 有司机打来电话曝料。版面的下方刊发一篇“市政公司闻风而动, 挑灯夜战烂板路”的报道, 说的是市政公司昨天抢修, 明天就可以修好此路。由此看来, 这个道路的破损情况并不十分严重, 只要媒体与市政公司通通气, 他们是可以很快修好的。但是媒体却精心“策划”了这样一个报道。媒体的策划离开了正常事物发生发展的运行轨道, 在不该报道的时间进行了报道, 以黑夜“抓鬼”的神秘感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三、如何应对当前新闻策划存在的问题

(一) 媒介策划拓展多种空间

媒体的发展空间是在不断的成长中逐渐扩大的。比如都市报要努力开拓城镇和农村市场, 来满足其发展需要。从发展趋势来看, 城乡纸质媒体市场日趋成熟。中心城市报业日趋白热化, 收入增幅减缓, 而部分地市报纸收入增加, 突破报业发展“瓶颈”必须重视城乡市场。市场成熟是一个过程,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信息需求量, 所以策划出适合不同阶段需求的报业品种, 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农村报纸发行体系, 开拓城镇和农村报业市场, 将成为未来电视新闻业和报业发展的一个方向。[5]

(二) 新闻人策划专业化与策划人队伍职业化

新闻策划能力成为采编人员的重要素质, 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见识力、创意力和协调力的专业策划素质。新闻策划不只对个人素质有所要求, 还需要策划主体从“智多星”式的个体向“智囊团”型的群体化发展。

(三) 新闻策划基于“实”而始于“新”

《北京青年报》主编曾说过:“重策划不能轻采访;读者会欣赏策划, 但更看重新闻事实。”[6]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媒介的生命之源, 无论新闻报道怎样策划, 都必须坚持新闻事件真实和报道真实相一致, 要坚决杜绝报道中造假、煽情、浮夸、炒作、歪曲新闻等现象。坚持新闻真实, 把真实性作为新闻工作的第一原则, 这是对新闻工作者业务上的最基本要求。当年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期间就提出“真实和纯洁是报纸的本质。”他还把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 还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看作是区别“好”报刊和“坏”报刊的标准。由此可见, 把握住新闻策划的真实性对于媒体来讲从古至今都是十分重要的, 也是电视新闻人必须遵从和信守的。

(四) 媒体竞争已经成为新闻策划水平的较量

新闻策划能力和水平的高低, 直接决定着媒体在市场上和新闻界的地位。对于一些都市媒体而言, 媒体性质决定了其新闻策划的立足点一定要放在关注民生上。只有以百姓的苦为苦, 以百姓的乐为乐, 才能拉近媒体与读者的距离, 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形成良性的互动。

四、新闻策划的意义

(一) 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经过策划的报道或者活动有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方案, 是依据报道者对新闻时间和活动的理解和参与, 形成一定的报道思路, 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事实的一种社会实践, 使得新闻报道取得了最佳的社会效益和最大的社会影响。新闻策划是报道主体作用于报道客体的一项主观能动性的思维活动。不论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策划, 还是参与其前后的报道, 都是报道者积极主动的行为表现。

同时, 要进一步深化新闻改革, 提高新闻队伍的素质。因为, 新闻策划归根到底都是由新闻人操作和执行的, 如果我们抓新闻策划而忽视了新闻队伍的素质的提高, 新闻策划就会逐渐演变成一句空话, 甚至是笑话。

(二) 新闻报道策划可以使新闻的主题鲜明, 并对报道的方针和原则有正确的把握

这一属性决定它必须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必须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为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新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高扬主旋律的要求下将这些重大题材的新闻报道聚集到主题上, 增强新闻舆论有效性。可以说, 对这些报道题材进行科学的策划, 可以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善统一, 从而在报道思想上取得共识, 增强新闻价值与舆论导向的强势。

(三) 新闻策划可以发挥报道优势, 形成舆论声势, 满足受众需求

新闻报道从策划到运作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托, 策划运行的是多媒体、多部分的有机合作。可以使多种新闻媒体集体参与, 有利于组织和安排报道计划, 从而更加迅速及时地从各个角度进行全方位地报道;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以及群众坚决跟党走的信念, 形成舆论强势。新闻策划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要。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同时, 随着国家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网络普及的冲击, 电视新闻受众对媒体的要求也让越来越高, 仅仅满足他们对新闻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 电视媒体怎样才能利用自己相对有限的容量, 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呢?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策划的成功与否。对电视新闻媒体而言, 整套节目的制作安排、整个报道计划的实施都离不开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的过程也是“三大论”———系统论、工程论、深化论的实践过程, 只要这个过程实践得当, 策划这一手段运用得巧妙, 那么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策划”一词已成为新闻界一句流行语。依靠“策划”可以形成自家独特的新闻视觉, 最大限度地争夺受众, 满足受众的需求, 提升媒体竞争力。目前新闻策划已经越来越受到新闻界的重视, 然而它仍然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个别的, 但由于媒体在社会传播中的特殊作用, 所以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和解决, 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好策划, 更好地发挥新闻策划在新闻媒体中的作用, 实现其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新闻策划,视域,问题

参考文献

[1]艾风.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J].新闻界, 1997 (2) .

[2]卢阴御.新闻策划现象初探[J].新闻纵横, 1996 (10) .

[3]贾亦凡.昨天的历史, 今天的新闻[J].新闻记者, 1996 (10) .

[4]赵振宇.当前新闻报道策划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民主与科学, 2007 (5) .

[5]王继武.浅析新闻策划的两个误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5) .

电视大众文化传播管理 篇9

一、信仰与大众文化

《潜伏》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殊个性与身份, 但不同的价值理念, 导致每一个人的魅力又各具不同, 而代表共产党员形象的余则成, 因其共产主义信仰又表现的极具有感染力。“《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潜伏》作了一次网络调查, 问题是‘观众都在《潜伏》中看到了什么?’有2332名网友参与, 其调查结果是:有55.1%的人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53.5%的人看到了生存哲学, 27.1%的人看到了坚贞浪漫的爱情”。[2]通过这个调查, 《潜伏》的魅力展现在公众面前。

《潜伏》对英雄人物的成功刻画, 为大众文化的思想性进一步提供了佐证。我们如何以大众传媒方式, 充分展现人物形象?对于这样问题的回答, 与对大众文化不同的理解息息相关。电视剧、电影和电视娱乐节目等, 是大众文化展示的舞台, 有评论家指出大众文化就是与精英文化相区分的形式, 精英文化涵盖着深刻的思想性, 而大众文化是文化娱乐化, 不需要强烈的思想内容, 它是消费文化。在近年来的电影与电视剧中也能折射出这样的倾向, 如近年以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和陈凯歌的《无极》为代表的“中国式大片”, 追求音响与画面的华丽、绚烂, 但在思想内容上很苍白, 在叙事上也很混乱, 甚至“讲不出故事”, 只能给观众以感官上的刺激, 无法在心灵上给人以触动。当然, 有人会说一部电影成不成功标准是看票房, 从票房纪录来看这些商业目的性很强的片子, 表现还不错, 它们以非常有效的推广方式推介着自己。但对这样的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看。票房高有国内特殊的原因, 首先, 是国内观众对大牌导演的认可, 即品牌效应。这些“大牌”导演之所以“大牌”是因为他们曾经在国际电影界获得过较高的荣誉, 而这些导演未成名之前的作品, 在观众中的认可度表现却平平。其次, 这样的影片影响力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最后, 这样的作品会被观众批判。有人也会指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样具有影响的批判不是也广为流传吗, 为什么导演的作品还会受到市场的垂青?从传媒影响的时间与速度来看, 这样的批判是需要一定时间让消费者来消化的。

以往的革命影片与电视剧, 对英雄人物刻画高、大、全, 如《青春之歌》、《烈火中永生》、《雷锋》、《董存瑞》、《地道战》等, 但这样的影片创造出来的人物, 是一种理想人物, 过于美化, 其结果就是在现实中存在的可信度低, 甚至导致相反作用—反感。随着国内电影与电视剧的发展, 对英雄人物刻画趋于现实化, 将英雄首先当作人来看待, 看成是有感情、亲情、友情鲜活的人来描述, 这样的描述变成了对有缺点的英雄描述, 更给人亲切感, 可信度高, 使人们觉得英雄就在身边。如《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等。但当观众看了《潜伏》后, 立刻有了对英雄不同的理解, 因为《潜伏》中的英雄是赋予了信仰的英雄。这是与有思想的人物刻画方式不同, 当把信仰凸显出来时, 信仰本身具有的震撼力, 使观众的心灵受到洗礼。

二、信仰与境界

与《潜伏》有些类似的谍战片还有《色·戒》, 在观众与影评的评价中, 它们被给予了不同的地位。在《潜伏》中, 几个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追求, 但追求目标上各有不同。如, 为钱的谢若林、吴站长及其夫人, 为权的陆桥山, 为信仰的余则成、李涯。如果从人物刻画的全面性上来看, 有的人生活是有原则, 可以上升到理想与原则来看这个问题。冯站长看重钱也注重权力;谢若林如果说还有什么可以节制他的, 那么只能说是钱, 他可以做双面间谍, 为了钱他可以把情报卖给中统或者军统, 甚至是共产党;而李涯则醉心于追求权力, 后期作为国民党潜伏特务留天津解放区, 可以看出他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别特务, 也是具有信仰追求的, 影片对他对留守特务只为金钱的训斥, 以及对特务的选拔问题等的描述, 一定意义上也为他的对手余则成起到了陪衬作用。在众多的角色中, 观众会发现, 当一个人物具有信仰时, 是极具有感染力的。

《色·戒》同样是谍战题材, 而女主角爱国女大学生王佳芝作为潜伏者, 却没有受到广泛的好评, 在王佳芝身上体现的是爱与民族感之间的挣扎, 在这样的挣扎中王佳芝选择了情, 放走了汉奸易先生。与《潜伏》中的余则成相比较, 王佳芝由于缺少了信仰的支撑而少了一些光芒。当然, 在个人感情上的描述, 《色·戒》是具有真实可信的情形的, 但当感情与信仰相遇时, 如何选择, 这是《潜伏》的感染力所在。再如, 法国2008年的谍战影片《幕后女英雄》, 英国情报单位设法营救英国地质学家, 特别行动局负责掩护营救行动。路易丝为执行她的首个任务, 招募了几名年轻女子组成了一个行动小组, 其中珍妮原为妓女, 死刑犯;苏西是一个轻浮的舞女, 她与德国纳粹党卫军黑衫队的一名军官订了婚;卡莱是一名笃信天主教的布列塔尼女人, 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化学专家。这几个被招募人员, 都没有经过特殊训练, 结果卡莱被捕之后立刻招供, 同行动组的皮埃尔在审讯室里试图勒死卡莱, 后卡莱协助德国人抓捕到路易丝, 她向路易丝要了毒药自杀。剧情后期, 硬汉皮埃尔在德国人把他的姐姐路易丝与他放在一起审讯并进行胁迫时, 皮埃尔妥协了, 但最后皮埃尔在亲情与信仰之间痛苦挣扎, 最后他选择了自杀。近些年西方的影视作品通过比较多的个人亲情与友情的描述来控诉战争的罪恶, 尤其是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 但通过《幕后女英雄》这个影视作品, 回看到当一种信仰被赋予鲜活的人物的时候, 这样的感染力还是比所谓的人性的渲染要丰富得多。

三、后现代之种种

对《色·戒》评价较高的人认为, 《色·戒》反映了真实的生活, 生活是多维度的, 爱情就是其中的一个维度, 《色·戒》的刻画是成功的, 观众反对只要是英雄人物只会坚定走上革命道路的方式。这样与后现代的评价方式、评价思路十分相似 (评价标准多元化) , 且学界认为这样的评价具有合理性。但多维度评价一部作品, 也是存在着对不同思想层次上的叙事。当为了爱情而放弃了信仰, 与为了信仰而放弃爱情时, 信仰的力量就会迸发出来。

为什么信仰具有这样的强大力量?其实对信仰没有一个同一的界定, 不过, 一般认为信仰包括两方面构成要素, 一是理论思想, 二是行动。“信仰”一词与宗教具有很大的关联性, 信徒坚定的信仰和对目标的虔诚态度, 具有极大的感染力。爱情、亲情和友情与信仰相比, 在理论深度与行动的规范性上就具有较大差异, 而这些差异恰恰是信仰吸引人的地方。

如果用后现代多中心视角来评价影视作品, 会发现近些年来的电视剧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如《金婚》、《双面胶》等对感情、文化差异的叙事是比较成功的。还有像香港的反映后宫争斗的古装戏《金枝欲孽》, 对人物全方面刻画也是受到了观众热烈追捧。这些影视作品之所以受到观众关注是因为其关注现实生活,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夜宴》的描写就显得苍白。但这些对生活描述深刻的影视作品, 仍然囿于思想底层的感情世界。《潜伏》作为革命时期谍战题材的作品, 正是以对信仰的深刻叙事赢得了广大观众。《潜伏》就是后现代的评介中的信仰维度充分展示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周安平.“潜伏”的信仰[J].中国报道, 2009, (5) .

上一篇:音乐律动下一篇:城乡产业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