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视角

2024-12-11

大众文化视角(共12篇)

大众文化视角 篇1

摘要:体育是现代休闲方式的核心内容,其发展步伐与休闲的发展是相互吻合的,并且受到个性自由意识觉醒的影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社会转型期间,大众文化成为渗透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要因素,同样也影响着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文章积极从大众文化的视角出发,探析休闲体育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休闲体育如何在大众文化视角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大众文化视角,休闲体育,可持续,发展策略

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相互适应的市民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慢慢成为引导休闲的重要理念,而休闲体育作为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势必会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因此,积极探析大众文化视角下休闲体育的发展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1 大众文化与休闲体育之间的关系

大众文化诞生于现代工业社会,有着现代性,商业性,世俗性,标准化,时效性和娱乐性的特点。休闲体育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而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无论是亲自参与的体育活动,还是竞技体育比赛观看都应该隶属于休闲体育范畴。从概念范围来看,体育隶属于大众文化,休闲体育又是大众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讲:首先,休闲体育的诞生和发展是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实现的,是大众文化中比较活跃的部分;其次,休闲体育能够在培养人情趣,品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符合大众文化的特点,也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2 我国大众文化视角下的休闲体育

我国大众文化视角下的休闲体育,不同与西方国家体育发展历程,这与我国基本国情,历史发展,社会性质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具体来讲,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精英文化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由此使得我国的大众文化一直处于边缘,这是无可厚非的。自从我国将社会经济定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大众文化慢慢具备了其生根发芽的土壤,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大众队伍不断扩展,对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加强,形成我国大众文化,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体系。作为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休闲体育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也开始了自我的蜕变和升级。从建国到女排夺冠,从女排夺冠到职业体育发展,从职业发展到休闲体育的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透漏着向大众化发展的趋势,其功能也在不断深化,不仅仅作为大众锻炼的重要方式,还是休闲娱乐,释放排遣宣泄情绪的最佳途径。作为部分的休闲体育也对于大众文化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休闲体育的独特性,不仅仅能够满足强健体魄,健康心理的需求,还慢慢成为文化工业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成为大众文化事业发展的积极部分。

3 大众文化视角下休闲体育发展策略

相对于我国传统生存方式的封闭性,狭隘性和单一性的弊端,大众文化有着开放性,宽容性,多样化的特点,其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大众的参与热情,从而实现人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的自我觉醒。简单来讲,在参与大众文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休闲消费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冲击着政治伦理一元价值结构的同时,使得人们慢慢梳理休闲权利意识。也就是说,是大众文化催生了大众休闲意识。另外一方面,由于大众文化与市场经济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处于社会转型的期间,可以激发出文化和人性的关系,从而塑造一种心灵的态度,人们可以通过休闲时间活动,更加清晰的去面对人性欲求和性格弱点,以找到心理平衡的最佳途径。可以说是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现阶段大众的休闲心理。在深入理解大众文化对于休闲体育的影响之后,积极去探析如何在大众文化视角下实现休闲体育发展。

3 . 1 树立休闲体育市场化发展观念

意识反作用实践,处于大众文化背景下,休闲体育的发展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树立正确的休闲体育发展观念。那么,对于现阶段休闲体育来讲,应该树立怎样的发展观念呢?结合以往的体育发展策略来看,传统的休闲体育发展还局限于实现经济与体育的融合,发挥体育的经济效能,很显然这样的理念忽视了体育的主导性,难以在促进休闲体育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效能。处于社会转型期间,大众文化渗透到各个社会角落,此时就需要转变以往的体育发展策略:不仅仅包括消费需求的满足,还应该高度重视体育的休闲性的特点,以营造健全的休闲体育市场体系为最终目的,使得休闲体育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为主体,而不是依靠政府部门的投入去实现寄生式的发展。虽然在调整和转变市场化休闲体育发展观念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工作需要做,存在的阻碍因素也比较多样化,但是,相信随着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社会转型与休闲体育发展关系之后,一定可以为积极参与到休闲体育市场化发展实践中去。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首先,鼓励企业参与到休闲体育赛事举办中去,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在社会范围内对于休闲体育进行宣传和教育,以便营造良好的休闲体育市场化发展氛围;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使得休闲体育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由此引导休闲体育朝着市场化理念的方向发展。

3 . 2 健全休闲体育民间化的发展机制

从观念上应该认识到,休闲体育的发展不能单单依靠政府部门的号召和支撑,更多的是应该积极利用民间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健全休闲体育民间化的发展机制。这是因为,休闲体育本来就源于大众,有着比较浓厚的群众基础,以这样的方式去进行,可以最大化的利用民间大众文化资源,使休闲体育朝着民间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具体来讲,在此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积极探索职业体育的发展道路,从观念上进行更新,从支持力度上进行强化,以便促进体育自身体制的不断转换,从而使得体育在大众文化时代的关系得以协调;其次,在民间资源融入到休闲体育市场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使得这样的民间化发展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进行,避免因为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的行为,否则将难以发挥民间资源在促进休闲体育发展方面的作用;再次,不断学习西方国家休闲体育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其在实现休闲体育民间化方面,应该积极去总结和归纳,由此实现休闲体育事业理论体系的健全;最后,处理好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化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因为过度的行政干预造成民间化发展受阻,也应该避免因为忽视调控而造成民间化发展的混乱状态。

3 . 3 不断完善休闲体育的自我功能

由于大众文化的多样化特点,也难免会在其中存在很多良莠不齐的文化属性,比如:文化媚俗化、文化滥情等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大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休闲体育,就应该不断调整自我功能,实现自我完善,以发挥其在促进大众文化发展方面的效能。具体来讲:首先,发挥休闲体育在强身健体方面的功能,强化教育和宣传,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休闲体育锻炼中去,以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其次,发挥休闲体育在丰富生活方面的功能,深入挖掘休闲体育方面的文化因素,以便展现出休闲体育在文化方面的效能;再次,发挥休闲体育在愉悦身心方面的功能,积极通过参与休闲体育娱乐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宣泄自己的情绪;最后,发挥休闲体育在自我教育方面的效能,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方式,找到内心不平衡的原因,并且在此过程慢慢去实现自我升级和自我提升。当然,休闲体育的功能多样化发展,在不同时间会有着不同的体现,是难以形成固定模式的。随着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其功能会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在功能发展的时候,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众文化与休闲体育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我国来讲,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非常时期,此时的大众文化的影响力更大,而是休闲体育决定自我发展的最佳契机。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去总结和归纳西方现休闲体育发展历程,总结休闲体育发展现状,以处理好两者之间关系为切入口,以保证休闲体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大众文化视角 篇2

前言

中国现代新诗自五四前诞生以来,迄今已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这期间以来新诗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尤其是五四以来至1949年这一段时间,其成就更是突出。据专家统计1917年—1949年发表新诗的刊物约千余种,发表的新诗在十万首左右,出版诗集达1500种以上。1即使发展到现在,由于市场经济和消费时代的来临,大家普遍认为新诗作为纯粹的艺术形式与商业化、市场化的大环境不相适应,发展面临困境。现在大多数人对现代新诗的发展产生危机感,80后作家韩寒甚至在网上发表文章宣称“现代诗和诗人没存在的必要”。但是从有关学者统计的数字看,新诗仍然有市场“每年仅大陆就发表诗约4万余首,出版近2000种诗集”,2而2006年出版的《中国新诗书刊总目》收录了1920年1月到2006年1月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出版的汉诗集、评论集17800余种3。这些都可以说明,新诗没有也不可能消亡,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诗歌作为寄托人类思想感情的最佳方式,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是会永远存在下去的。只不过每个时代的表现形态不一样罢了,例如,有唐诗、有宋词、有元曲、有近代新体诗、有现代新诗等等。对现代新诗来说,1917年—1949年作为现代新诗的黄金时代,至今仍是我们谈论的热点话题。

一、选题缘由

要研究现代新诗,我们先还是有必要对现代新诗的概念理清一下。这里所说的现代新诗,是指现代人用现代白话语言创作的,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具有现代艺术审美特征的诗歌。按照我们的理解,因为中国现代化到现在仍在进行,尚未完成,作为中国现代化事业中文化现代化一部分的新诗现代化,也是从五四运动之前的《新青年》开启“新文化运动”提倡现代白话新诗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仍在进行,所以现代新诗的概念从时间上讲应该从新诗诞生之

日起算到现在,理应包括当下正在进行的新诗实践。而在现代新诗种类方面,一方面,我们认为应该以开放全面的姿态来审视涉及到21世纪的诗歌现象,如现 1 陆耀东,《中国新诗史》前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页。2 王 珂,《想象力和文体建设》,《文艺评论》,2002年5期。3 数据统计来自刘福春《中国新诗书刊总目》,作家出版社,2006年。在正在蓬勃兴起的网络诗歌和手机短信诗歌作为一种新鲜的诗歌现象理应纳入讨论视野;其次,我们更不能忽略诗歌家族的传统一员——歌词,鉴于其受众对象相对广泛,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意义,我们权且称它为大众歌词。大众歌词作为一个文学艺术品类,在诸多艺术形式中,与时代关系最密切,最直接,并且反映最迅速。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如此多的诗歌品类,都昭示着新诗研究大有可为。

确实,对现代新诗的研究在我国一直有一大批专家学者在为此努力。现代新诗也确实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发生过重大影响的领域,无论从新诗自身发展的规律,还是新诗在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来看,都亟待我们对新诗的发展做出某种整体的研究和评价,否则与新诗的历史和成就很不相称。

怎样研治现代新诗,已经历史的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角度,其中主要的是从新诗本身的发展,从新诗内部去发现诗歌的本质,去梳理新诗的历史,以往的研究大多以新诗内部研究为视点,或从“史”的角度总结新诗的发展历程,象刘扬烈的《中国新诗发展史》、陆耀东的《中国新诗史》等;或从“流派”的角度分析新诗的演进,象孙玉石的“现代派”研究等;从“文体”角度分析新诗形式的“流变”,象王珂的新诗文体研究等。应该说这些都为我们继续研究新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今对我们研究新诗仍有借鉴意义。

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专注于新诗自身研究,所以以往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对诗作本身的分析和研讨,我们认为诗人、诗作、读者是三位一体的,批评家与诗歌史家只是占少数比例、专业的读者群,诗人本身同样需要阅读作品,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算是健全完整的诗歌研究。但是在对中国现代新诗的批评与研究中,过多因袭了传统的文学史观念,一直偏重于对思潮流派演变的审视和对诗人、诗作的解读,即将诗歌史理解为诗歌、诗作的罗列史,忽略了诗歌的功能史和作用史,忽略了诗歌是诗人、诗作、读者三者共同创造的产物,忽略了读者(包括批评家、学者、翻译家、编辑、出版者、文艺官员

等一系列专业读者)在诗歌史上的功绩。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这预示着我们研究的视角和范围还应扩大,对新诗的研究应该突破自身研究的束缚,采取多学科交叉整合的态势,去研究新诗。既继续从新诗内部多角度研究新诗的基本构成与文体特征,多方面去把握中国现代新诗的审美意义;又在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的重新阐释中寻找新诗生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以往新诗研究的实践也证明,仅仅从新诗自身出发并不能真正全面完成对诗歌史的构建,并不能真正把握好新诗作为作者、诗作、读者三位一体的文学本质。

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引入现代大众传媒与文学这一跨学科研究视角,这在将诗歌研究的领域扩大的同时,也试图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我们认为,通过考察大众传媒对现代新诗的影响,重新研究和审视中国现代新诗,探寻新诗传播对新诗发生、发展以及对诗歌内部规律的渗透,探寻大众传媒如何推动新诗文体的形成,能够深入拓展现代新诗的研究视野,修正新诗史研究中的偏失,摆脱一些历史盲点和思维惯性的负面影响,对被以往诗歌史、文学史所遮蔽的诗歌创作和现象进行再解读,对曾经在诗歌史、文学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的诗歌、诗人进行新的开掘,使得诗歌史变得更加健全和完善,是重写诗歌史的重要环节。现代大众媒体尤其是现代报纸,几乎是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为新诗提供着“副刊”这样坚实的阵地,不光是新诗等的发表,更有许多史上著名的诗歌论战,以及一些中外诗歌流派的宣言,都借助了报纸这一大众传媒的阵地。还有综合性杂志、文学期刊等大众传媒一直是传播新诗的主渠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长久以来,大众媒体对诗歌的支持可谓大矣,诗歌与大众媒体的关系可谓密切。特别是近些年来,在诗歌被边缘化的大背景下,许多大众媒体一如既往地为诗歌提供着空间,一如既往地对诗歌给予热情的报道。

综观媒体对诗歌的强势介入,我们又可以说,大众媒体事实上早就构成了诗歌研究不可小觑一个组成部分,诗歌与媒体可谓息息相关,特别是当主流媒体以自己的强势探照于诗歌时,往往会对诗歌的流变与起落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事实上当今诗坛各种风云变幻,与媒体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纸质传媒

上的诗歌版面到广播里的诗歌栏目,从电视诗歌、流行歌曲(大众歌词),到互联网上大量网络诗歌,我们感到虽然诗歌没有以往那样的轰动效应,但大多数媒体依然在一如既往地关注着诗歌,也吸引着广大读者跟踪着诗歌的目光。

近十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网络、短信等电子媒介覆盖面的日益扩大,诗歌的存在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众歌曲(词)、网络诗歌、短信诗歌等大众文学也空前繁荣,这些新品种、新态势是诗歌又一种新的存在和传播方式,它是人类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的产物之一,它也必将根本变革文学的现状,彰显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前景。

大众文化视角 篇3

关键词:大众视角;国产电影;美学取向

在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无论是电影数量、关注度还是电影票房,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增长,这为我国和世界电影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时期,大众电影审美标准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的迎合大众需求,需要不断的更新电影艺术水平,但是,在市场经济化的背景下,如何保证影片质量,满足大众审美需求也成为现阶段下电影改革工作的一个重任。

一、人性化主题的设定

人物个性化的设定关系到整个电影的情感深入程度。国际动漫家宫崎骏曾经提到:“我渴望凭借着这些拥有内涵思想的作品,唤醒人们衰落的精神。”每一部电影都应该把人物情感做基础来指导构整部电影的感情基调,赞扬电影中的真善,反衬现实中的虚伪和黑暗。让多数人们在“绝望的现实中”发现曙光,而不单单是把电影主题放在那些刺激人眼球的视觉体验。重点放在社会现实当中,对电影人物的精神世界进行追寻和探索。不但可以灵活迎合人们“口味”,而且还能带动先进思想的发展。这样不仅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带动我国影视业的发展;而且把电影里的故事与现实社会结合在一起,让观众在欣赏影片时,不自主的产生深刻的思考,不自不觉地进行思想上的升华,使得自身的品行和感情得到升华。电影艺术的表达,应该把影片人物的感情和思想灵魂为基础。影片发展的方向应该突破只有表面现象而没有精神思索,让每一个观众在观看中体会人生的真谛,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在“黑暗的世界里”具备清醒的头脑。使得影片具有指引人们思想的特征,突出我国现代发展的思想观念。

二、回归现实的本质

电影艺术的本质是回归现实生活,就是在现实的本体中获得体会,追寻自我的内容。根据影片中的精神世界来开打破人类思想的界限,从而加强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人生理想追求的品质,思索影片对人性指引的是非对错,让电影在社会发展中真正成为一种艺术,具有指导人们的品行,唤醒人们堕落的灵魂,从而给人们带来一种欣赏的享受和快乐。在影片中,还要体现当代社会人类的生活现状,在抒发艺术者思想的同时,指明了人们思想发展的方向。这就说明了,在影视作品要体现了人们的“另一个精神世界”。在表达精神世界的同时,提升影片中的美学。

三、将美学理念转为具体显现

将美学观念融入到电影的发展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影视业的竞争压力也是越来越大,每位导演在考虑了市场经济后才会进行拍摄。市场的压力控制了资金的投入。然而只有创新才能解决市场问题,使得影片重获新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票房的高低,决定了影视产品的商业价值。而影片价值高低的体现,离不开导演对影片的理解和思考。在影片中使人物个性得到体现,融入现代化美学理念需要以下两点:

3.1.导演具有创作性

导演的作用是连接观众和影片的思想,导演对影片中思想的阐述具有重要意义。他算得上一个明确方向的向导,也能够说是一种思想上的指引。但我们不能取消导演的主动解释权。尼采曾说过:“这是权利意志的世界,此外一切皆无。”导演有着属于他自身的权利。如果只是为了取悦观众而不是表达自我的精神世界,不敢坦白,没有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那么这部影片注定是失败的。让满足观众的欲望影响导演自我的思想,这显然是陷入以观众为主的瓶颈之中。导演对影片中的思想具有主观能动性,“什么时候上边说‘我们既要提倡主旋律,又要鼓励多样化’,电影人就赶紧趁松闸踩油门,拍点有意思的东西”,这是我国著名导演冯小刚的一句话,充分证实了导演对主旋律掌控的重要性。电影的灵感来自生活的体验,再经过导演采取影像形式对生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产生高于生活的精神,把美学理念体现到具体生活之中。要给与导演相应的权利,让导演们轻轻松松地去搞电影,做艺术。通过他们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的理解能力,将现实中的社会现象通过放大从而更加真实地进行展示,引发人们思想上的感悟。

3.2.作品中“生活世界”的象征

现实生活中象征手法的使用,往往是以最直接的形式展示了生命的体现和思想的感悟。影视的艺术是就是体现人类的思想和感情。这种思想被导演融入到影片中来,使得影片具有艺术美,同时注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画面获得一定美感,而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在美学观念的影响下,设立成不一样现代化浪漫美好的画面,调动人们对影片欣赏的积极性,让人们从影片中收获生活的美好,从而对人生进行思考,使得电影对人类生活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道新.类型的力量——以新中国建立以来国产影片的若干统计数据为例[J].文艺争鸣.2009(07)

[2]杨柳.谁在消费国产电影中的国家形象——论国产电影中国家形象传播的受众和方式[J].当代电影.2009(01)

[3]郑笑眉.电影的文化价值与国产电影的竞争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4(01)

大众文化视角 篇4

一、选“秀”节目的失衡

(一) 选秀节目的概念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通常把自我的表现欲通过娱乐化、游戏化的手段进行提升。国家广电总局曾多次提出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整改意见, 并发文对选秀节目进行规范, 促使选秀节目规范有序的走上轨道。在当前社会下, 电视媒体追求的不仅是自身的利益, 还要满足观众在不同层次上的需求, 这样才能促使电视文化不断发展与兴盛。

电视选秀节目, 在传统意义上表现的是对艺术类人才的选拔;但从文化的本质上来说, 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选秀, 它是一种全方位的文化、娱乐活动, 还是一种单纯的针对文艺性的演出活动。从某种角度来看, 这些活动体现出了选拔的两种效果:

1. 在各种电视选秀节目中, 每位参赛选手都是为实现

自己的梦想, 才登上舞台进行演艺技能方面的比赛的, 只有在舞台上不断地提高参赛选手的水平, 才能使观众满足于对其欣赏的乐趣。

2. 传统的文化艺术, 它不仅能够产生社会效应,

还能使电视媒体与艺术团体实现共同的目标。

从参赛选手与组织构成来看, 电视选秀节目, 它是一种对文艺技能的比拼, 它是利用电视这一媒介对其过程进行记录。在这些组织中, 不仅包括参与者、观众、各个文艺单位, 还有电视台等组织。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需要保持着一个宗旨:将电视媒体的风险降低, 利益最大化, 参赛选手的付出与回报最大化, 使其选手的利益最大化。

(二) 选秀节目的文化范畴

诚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曾提到过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时尚,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 喜欢文艺的人民群众在不断的增加, 其中中产阶级人们也是享乐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确立与社会转型, 文艺也从单一性不断向多们性发展, 最终在大众文化中形成了多元文化。

当前, 我国大众文化不断推动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流行, 但在其中也体现出了电视选秀节目的问题所在:

1. 选秀节目的文化性质转变。

较为传统的文化在广大群众的品位不断变化下, 理性地对文化进行启蒙熏陶已经不再出现了, 而是被一些比较随意、喧嚣的、狂欢的形式所代替。

2. 选秀节目标准的迷失。

在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下, 电视选秀节目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与干扰, 其收视率、集体利益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想要提高其收视率应当尽量避免一些选手、评委和观众的质疑与谩骂。

在众多争议中, 推动电视选秀节目提高收视率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 就是有效地对选秀节目的市场进行推广, 聘请一些优秀、风趣的节目主持人。

二、“选”秀体系的重建

(一) 加强电视传媒人的职责

在我国电视选秀节目中, 主办方都会将娱乐作为活动的宗旨, 这样不仅打消了参赛选手对艺术梦想的追求, 还错误地导致了群众对电视选秀的认知。

所谓的娱乐, 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普通的个人行为, 它还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集体精神重构。

1.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所谓的娱乐精神不仅需要体现在文艺表现中,

更要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起到导引作用。意识形态的产物它具有主观、客观的传播元素, 它就是传媒娱乐。

2. 电视选秀节目, 它并不是只能够满足参赛选手的欲

望, 实现其梦想的工具, 它还是关系到广大观众、一个国家、电视媒体等的一个有关娱乐的系统工程。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其不仅承担着传媒业的使命与职责, 还是娱乐精神的全面的体现。

(二) 增强选手的专业素养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 那就是参赛选手的水准的不同。因为电视选秀节目的门槛较低, 它在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舞台的同时, 也为电视媒体带来了困扰。在选秀节目中, 很多参赛选手抱着相当大的激情和希望来参加比赛, 但参赛选手的心中各自怀有不同的目的。在这些选手中有些人是真心为了学习而来, 有些是为了娱乐、游戏而来, 还有一些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明星梦而来。

众多参赛选手, 在比赛中激情地施展自身才华与魅力, 这样不仅使无聊乏味的选秀节目体现其娱乐性, 更能将这些艺术与能量传递给观众, 因此参赛选手的专业素养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三) 对观众的鉴赏意识进行正常的引导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观众不仅能够学到有关艺术的知识, 从节目中体会到欢乐, 还能在观看的过程中, 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与情趣。电视选秀节目是否能够健康地传播发展下去, 也与观众的审美水平与情趣息息相关。对于观众健康的、有鉴赏性的审美水平, 需要从自我接受的意识开始培养, 使其能够正确对待明星的出现, 要培养观众了解艺术欣赏的基本原理, 做艺术欣赏的门内人, 更要提高观众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戴婧婷《平民当偶像麻雀变凤凰》, 《新闻周刊》2008年9月8日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 傅铿译, (北京) 三联书店2010年版

大众文化视角 篇5

摘要: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大众传媒与女性研究在当今国内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女性,作为社会结构中弱势群体的代表,在大众传媒中无论是作为主体还是客体依然享受的是不平等的权力,这主要表现为女性在媒介行业中从事的大部分都是边缘工作、大众传媒依然将女性形象刻板化。大众传媒语篇所透露出的女性仍然处在一个男权社会,依然受着男权主义者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形象建构。本文从批评语言学权力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对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的关系作了一些尝试性的分析,表明了媒介文本所建构的女性在当今社会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女性的身份和地位依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和提高。

关键词:权力 意识形态 大众传媒

1.研究渊源

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中早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社会性别则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石。自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对媒介与女性的研究就生机蓬勃地发展起来了。在学术界,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被列为新闻传播学与女性研究的跨学科研究。“社会性别分析常常将资本主义的运行和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如大众传媒、父权制度中女性的从属地位等概念相联系,检验媒介中的文本建构方式,揭示了媒介潜在鼓励女性在父权社会结构中的从属地位的本质”(刘利群,2004:4)。在世界范围内,女性仍然处于较低的地位,媒体行业中男女两性的关系仍处于“核心”与“边缘”的关系。以女性为特定服务对象的媒介也仍然有限。这主要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待媒介与女性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女性的关系还可以从批评语言学的角度来审视。批评语言学“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丁建新,2007:23~24),它以语篇为中心,而大众传媒是语篇的一种形式。女性在大众传媒中无论作为主体还是客体都是一定意识形态的体现。女性在大众传媒这一实现和产生意义的场所中,是弱势群体与被统治阶级的代表。即便是在新闻媒体从以“传播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中,部分传媒受经济利益等驱动,忽

视包括女性在内的弱势群体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从现实的语篇(这里主要表现为大众传媒)中批漏出隐蔽的不平等权力和带有偏见的意识形态,为弱势群体(这里主要表现为女性)说话,是本文的一大目标。

2.权力和意识形态

根据福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权力的解构,“权力不再是以统治主体为中心而单面实施,它也不再是只限于政治和国家活动的范围内,而是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实际社会问题。”(高宣扬,2005:1115)我们可以看出,权力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大众传媒对女性施加的不平等权力尽管隐藏在不同的话语场景中,但只要仔细分析便会很容易发现,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定义以及女性在媒介行业从事的工作和所占比例都充分体现了权力的不对等。

在批评语言学中,有些批评语言学家(比如福勒,引自辛斌,2005:9)将意识形态理解为一个中性概念,指出它与“人们安排和证明自己的生活方式相关”。而汤普森关于意识形态与权力的关系的看法更具有参考价值:“意识形态可用来指意义在特定情况下为权力服务、帮助确立和维护不对称权力关系的方式„„从广义上来说,意识形态就是服务于权力的意义”(重引自辛斌,2005:

10)。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描述其实就是男权制度下男尊女卑的意识形态的表露。

3.女性媒介形象分析

现今学术界在文本领域对女性媒介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电视、电影、女性杂志和广告的内容分析上。在这些媒介语篇中,女性大都被赋以固定的刻板印象(英文为stereotype)。

在现实社会中,性别的刻板印象主要包括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定型化(刘利群,2004:156),比如男性往往是理性、勇于探索、坚强的代名词,而女性往往被冠以感性、柔弱、被动等形象。而媒介的刻板印象是指媒介对这种刻板印象的再现、复制甚至强化与夸大。如琼瑶小说中好女人一般都是温柔、善解人意型的,古装电视剧里也常常出现“红颜祸水”这一宿命的结论。女性杂志内容不外乎是时装、化妆品,好像女人天生就只懂得消费、赶时髦„„而广告中出现的女性要么就是一个时尚、跟随潮流的靓

女,要么就是一个为全家“鞠躬尽瘁”的贤妻良母。广告中的职业女性,多以秘书、护士等服务型、辅助型职业为主,大都是“温尔文雅”的“现代花瓶”。即便是遇上一个事业有成的女性,也往往被描绘成家庭或个人生活不幸。而这种不幸又是由于她们忽略了家庭责任而出现的不幸结局。就算是素以客观真实而著称的新闻报道也同样存在着明显的性别不平等对待。有学者曾对各国黄金时段新闻事件的消息来源作了调查,大约3 /4的是以男性为主要消息来源,仅有6%的新闻以女性为主要消息来源,并且她们大部分以亲属或妻子的身份出现,女性仍然扮演着边缘的点缀角色。这是因为,报道的事件是客观的,而报道这些事件的人却是主观的。正如相机不会说谎,但拍摄照片的人会说谎。媒介控制者们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有意或无意强加于这些媒介语篇中,在当今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里依然奉行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

以上种种大众传媒文本的构建其实都是处于同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在这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权势关系(男性的强势,女性的弱势)以及维持这些权势关系的价值观念(父权制度中女性的从属地位)一直根深蒂固而从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媒介中女性刻板印象所折射出的意义,通过具体的物质形式或中介(大众传媒),产生与一定的社会条件之中(男尊女卑),与一定的主客体相联系而存在并得到解释: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性别歧视的倾向,女性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弱势群体的典型代表,其处境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善。“结构和权势关系是社会典型的构成方式”(丁建新,2007:4)。两性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构成结构也表明了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在一个男权社会时代。就以媒介行业为例,在媒介集团的领军人物几乎没有女性的一席之地。据《广播与有线电视》的调查显示,在美国最大的25家媒介集团中,首席执行官无一女性。女性群体仍是媒介行业中的弱势群体。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逐渐兴起,女性在媒介作品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但从整体来看,媒介作品还是经常把女性的生存空间限定在家庭内,限定在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上。无论是广告,还是影视作品,女性的价值很多时候都界定在美丽、温柔、依顺和性感上。实际上关于男女性别的宣传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文化。女性的优秀体现在道德品行的完善上。一个典型人物就是电视剧《渴望》中的刘慧芳。

《渴望》可以说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它一经放映便引起很大的反响。女主角刘慧芳隐忍、忘我、默默承担一切的形象回归了中国传统的妇女形象,成为中国男观众择偶的标准。影片创作者讴歌女主角的善良,并且把这种善良推向了一种“忘我”“无我”的境界。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部作品的价值取向却是否定女性的主体性和个体价值。刘慧芳放弃了一切自我发展的机会,作出利他的选择。在消解自我的过程中创作者将慧芳推向善良的极致,推向最为传统性别角色认可的母亲位置,从而将两性性别角色更加定型,成为一个最为男权文化认可的母亲角色。传统文化包括男权文化对于现代文化的消解在慧芳形象的塑造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创作者关于“男主外女主内”、“好女人就是成功男人身后的默默支持者和帮助者”的意识形态在这里得到了全方位的诠释。总结

大众传媒在担负提供信息、娱乐等产业功能的同时,还应肩负起宣传教育的功能和社会责任。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媒介传播对于提供男女平等的社会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批评语言学权力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待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的关系,为受到偏见的传媒中的女性说话,是本文的目标和尝试。

参考文献:

1.丁建新.叙事的批评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模式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利群,曾丹娜,张莉莉主编.国际视野中的媒介与女性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浅析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篇6

【摘 要】大众文化是由大众传媒决定的,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作为传播信息的手段、工具,大众媒体是大众文化的载体,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互相促进发展。本文分别选取报纸、电视、网络这三个传统与新兴的大众媒介探讨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大众传媒    大众文化     影响

一、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定义

有关大众传媒的定义,有多种定义方式。从手段、工具的角度定义,大众传媒是指传播媒介,即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信息的手段、工具;从机构组织的角度定义,认为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又把它们称为大众传播者,或称为大众传媒。大众文化是指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工具进行沟通,所构成的集团规则、习惯、语言、态度等。如果没有沟通交流,就只剩下没有意义的行为动作,而这一技术和沟通的手段、工具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媒体。可以说大众文化是由大众传媒决定的,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促进发展。

二、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

特别是近代社会,大众文化不能离开大众媒体。大众媒体影响大众文化,产生大众文化。大众媒体的类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情报信息,大众传媒制造文化,并且大众媒体将其制造的大众文化进行扩展。随着时间的流逝,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密不可分。在经济发展、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飞快,作为手段和工具的报纸、电视、网络等传统与新兴的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则是大众文化的载体。而且,虽然大众传媒是手段和工具,但是大众媒体自己本身也是沟通本体,人们通过多样的大众媒体看世界,从情报中开发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曾任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所长的斯图亚特·霍尔说:“无论是就质和量的观点来说,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20世纪,媒介在文化领域里已经取得了决定性与关键性的领导地位,单只是就经济、技术与社会文化资源来看,大众媒介所能控制的部分,比起目前还存在的所有更为传统的、更为古老的文化渠道,其素质优越多了。”

1.报纸与大众文化

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并不是物理、化学上等所定义的物质实体和现象,而是为了传递信息、情报,所携带的一种符号状态。特别是报纸这一印刷媒介,就是一种以活字的形式,为传播世界范围的情报,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是大众文化的载体,以文字的形式将大众文化传播至每一个角落。报纸的特点为受众广泛、内容丰富、更新迅速、覆盖能力广泛。人们读了相同的报纸,如果看到同样的情报信息,容易形成相同的价值观,形成共同认知。尤其是报纸上具有评论性质的文章,代表着报社的立场,并且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性,影响着人们的观点和思想以及生活方式。通过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大众文化得以创造和传播,没有大众文化就无法得以传播,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形成的重要手段。

2.电视与大众文化

随着电视传媒的迅速发展,电视具有传播的时效性、多样性、广泛性等,能够满足大众对信息传播的需求。近年来可以称为大众传媒中的主流媒体,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2002年兴起的民生新闻,这一新型的新闻报道节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民生新闻以“民生”为理念,新闻内容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镜头面向大众,贴近大众,全部是大众关心的内容报道,在每天晚上的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极高,建构着以大众为主导的大众文化,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而且,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也是大众文化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省级电视台对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的制作大力投入,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不断创新、题材新颖、层出不穷,促进了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发展,满足了大众审美和欣赏上不断变化的需求。

3.网络与大众文化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其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新兴角色,冲击着报纸、杂志等传统大众传媒。近年大众文化的盛行与网络的高速发展密切相关。网络的发展速度飞快,同时信息传播速度也变得飞快,使大众文化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大众文化的传播时间和空间无限扩展,是大众文化延伸的重要源泉。网络媒体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其传播的情报信息愈来愈被大众所接受、所熟悉、所喜爱,甚至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成为大众文化发展的新兴动力。网络媒体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速度空前提高,信息大量涌现。例如,大众使用较多的微信、微博的盛行,其评论、转发功能的运用,使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流行手段。而且网络媒体具有能够保存的特征,将不断发展、日益更新的大众文化永久并良好地保存下来。

三、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众传媒成就了大众文化,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影响着大众传媒,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文化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快速发展,使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受众和传播信息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使得大众传媒自身得到了发展,使得大众传媒愈来愈有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为主要群体,是大众的文化消费形式。随着大众文化的扩散,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受众范围也从都市扩展到全体大众,具有了平民化、世俗化、标准化的特征。而且,从内容上来说,随着地方都市报纸的不断增加,其言说空间得到了扩展,从之前的政治、经济为中心扩展至与大众息息相关的社会文化生活为中心。大众文化也使得电视传媒具备了平民化的特征。除此之外,大众文化促使电视传媒不断发展壮大,内容不断丰富,愈加能满足大众的欣赏所需。其中,日益增加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所蕴含的大众文化也备受人们所青睐,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身心放松、压力释放。在网络传媒方面,使得本身内容就极其丰富的网络空间不断得到扩展和延伸。例如,大众文化中动漫、音乐、游戏等内容与网络媒体结合,使得网络媒体中增加了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内容。大众文化与网络传媒的结合,加速了网络传媒的发展,形成了许多网络文化,网络传媒的内容增加了许多大众文化属性。

总之,大众文化的盛行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大众传媒在其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它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同时,大众文化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发展,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黄匡宇.当代电视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3]武小红.试论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影响[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4(02).

大众文化视角 篇7

约翰·费斯克在其著作《大众经济》中指出了一个他需要进行反驳的观点, 即资本主义文化工业仅只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 其多样性最终是一种幻觉, 因为它们都是在促进同一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1]他认为人们在消费和享受文化商品时是在从事一种意识形态实践。人民不是被动无助、无分辨能力的。这与现实影视现状不谋而合。文化商品若要流行, 它就必须要符合使其流行的那些人的利益以及生产者的利益。[1]以电视节目为例, 一系列选秀节目、生存挑战类节目、有奖竞猜类节目的盛行恰恰说明了作为观众的大众的主观能动性, 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节目并增加对这类节目的关注, 同时也影响着相应门类节目的制作。电视台为保证自身的收视率, 必然要迎合大众的口味, 选取大众关注的内容进行制作播放。因此, 大众的取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节目的生死。费斯克认为, 意义快感的生产最终是消费者的责任, 只能按消费者的利益履行, 并且人们可以随意消费并随意消费他们愿意消费的东西而不必局限于他们所能付得起的东西。[1]

与此同时, 约翰·费斯克在《大众经济》中的中心论点为:文化经济中作为生产者的观众拥有相当的权利。[1]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增加, 公众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逐渐增多, 互联网的开放性促进了公众话语的表达, 网络媒体成了公众表达自我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 在网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对已有文化产品的重新加工再现。例如, 从电影《无极》而产生出的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将经典电视剧《白娘子传奇》的片头曲《千年等一回》录制成英文版、将许嵩的经典歌曲《素颜》进行重新填词, 改编成背单词之歌、将《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的五个明星子女PS成各种经典电视人物等, 这些对于文化的抵抗行为不胜枚举。

这些抵抗行为的动机大多为娱乐而并无实质恶意, 正如约翰·费斯克所说, 意义和快感的生产方式之一就是对抗。[1]抵抗的根源不仅仅在从属的社会经验之中, 而且在于人们对抵抗的理解。这种抵抗也是从属阶级一种权力的表达, 是基于受众的多样性的。大众不将抵抗看作是纯暴力性的反叛, 而是一种对文化现象的调侃, 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大众在接触信息和理解信息上各有不同, 因而所产生的意义与快感也各有不同, “快感来自对意义的控制感和对文化进程的积极参与”。[2]大众在作为观众接收到一系列信息后, 会能动地对其做出选择和反应, 生产出自己的意义和快感。这种能动地权利为其提供了对文化现象灵活的解读能力, 因而从观众的身份转换为生产者, 将表现自身情感或态度的产品生产出来并进行传播。

文化商品的经济根源不能说明它在被接受的时间和空间的文化使用价值, 也不能控制或预测它所能激发的意义和快感的多样性。因此, 原制作者对于网上这些恶搞出的照片或视频的出现是无法预料的。意义在文化经济中的流通与财富在财经经济中的流通并不相同。意义更难拥有, 它们更难控制。[1]

二、大众接触影视文化所产生的逃避式快感

费斯克将快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躲避式的快感, 它们围绕着身体, 而且在社会的意义上, 倾向于引发冒犯与中伤;另一种是生产诸种意义时所带来的快感, 它们围绕的是社会认同与社会关系, 并通过对霸权力量进行符号学意义上的抵抗, 而在社会的意义上运作。[3]在大众通过对影视内容的接触中, 逃避式快感会随之产生, 在这里, 逃避二字不再是贬义词, 而是一个帮助大众从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与麻烦中逃离出来的渠道, 这使其置身到另一个充满魔力的世界中, 获得一个可以换一种角度观察和欣赏他们自己的梦想、渴望和幻想的机会, 可以看看“别人怎样生活”。这也符合了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短暂地离开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 可以使大众冷静地思考自己的存在与现实中待解决的问题, 进而得到启发, 但也会出现大众沉溺于理想虚拟世界不可自拔的现象。因此, 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辩证看待。

电影电视中出现的青春偶像剧或赞美爱情题材的作品的大团圆结局往往广受欢迎, 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王子变青蛙》《恶作剧之吻》《命中注定我爱你》等, 这些偶像剧的故事情节清一色属于王子爱上灰姑娘的类别, 并且最终都以大团圆结局收尾, 这些偶像剧获得超高收视率的原因十分值得我们思考。首先, 收看这类电视剧的受众群体大多为青年人, 他们正值青春年华, 对美好爱情充满向往。其次, 现实世界的残酷和复杂使他们心中的美好幻想往往无法实现。因此, 这类青春偶像剧满足了年轻受众心中对王子公主式爱情的向往, 让他们短暂逃离现实, 使他们亲眼在电视提供的虚拟情境中看到了心中所盼望的场景, 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三、结论

约翰·费斯克用大量的笔墨来证明大众具有的主观能动性, 而现实的影视文化现象表现也的确如此。大众在接触内容的选择、理解和传播上均具有极大的能动性, 他们不是呆板无趣的机器, 也不是只会一味吸收的海绵, 他们能够在自己的理解之上建构意义从而产生快感。当前国内的影视文化现象充分表明了大众在影视作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强大的影响作用, 大众的口味早已成为影视生产和流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摘要:约翰·费斯克是当代英美学术界著名的大众文化理论家, 他倡导积极快乐和随意休闲的大众文化理论, 推崇日常狂欢的大众消费精神。他的著作《大众经济》一书从大众的角度对经济形态进行分类解读, 从而肯定大众的能动性地位。文本将运用《大众经济》中的理论, 在以大众为主体的视角下, 对中国时下的影视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解读。

关键词:约翰·费斯克,大众文化,大众经济,影视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约翰·费斯克.大众经济[M].陈永国, 译.罗刚, 刘向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227-236, 277-299.

[2]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M].祈阿红, 张鲲,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大众文化视角 篇8

虽然许多影片饱为大众所诟病, 但还是存在这样一些影片既满足了大众的趣味与审美, 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 同时引人反思。电影《心花路放》正是这样一种典范。笔者以此片为例简析其成功要素, 不在于总结出一条广而适之的规律, 只为能够客观批判地看待我国大众文化电影。

(一) 明星与作品风格:票房的一大保障

在如今商业社会的时代, 拍电影更多的是一种投资行为。而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 其投资收益很不稳定, 影片投资人、制作人深谙在大片云集的电影里赚钱的法则, 那就是一切要向市场看齐, 拍出大部分观众想看的电影、喜欢看的电影。《心花路放》这部影片的女明星就有, 佳作颇多、文艺气质突出的袁泉、身材高挑靓丽的张俪、清新脱俗的周冬雨以及身材火辣性感的马苏等一众对不同观众之口味、实力与外形兼具的女演员, 这都是票房的一大保障。

除了女明星对于观影主体内在欲望的满足之外, 以黑色公路喜剧闻名遐迩的导演宁浩与黄渤和徐峥这两位炙手可热的喜剧演员的合作是影片口碑与票房兼具并荣登2014年度国产电影榜首的核心所在。

正如赖安所认为的那样, 在文化商品的经营管理中, 市场销售任务就是降低受众是否接受艺术创作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营销活动把这种不确定性降到最低, 是通过把艺术创作放置在受众的认知概念领域, 而这个领域正是由明星和作品风格构建的。[1]

(二) 现实主义的公路喜剧片:兼具娱乐与启发性

首先, 影片选择定档在十一国庆期间, 且该片题材选择的是喜剧, 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和应景的题材。其次, 主演方面选择的黄渤和徐铮, 因为新一代中国喜剧的阵容模式 (宁浩—徐铮—黄渤这三位铁三角) 可以很好地保证票房;最后影片选择的是最近很受大众追捧的公路旅游电影, 在前有《无人区》和《后会无期》映衬下, 这种题材能够让观者有一种新鲜感。

就故事蓝本而言, 影片以传统的公路片模式呈现, 并非新颖独特, 但当《心花路放》被打上宁浩式标签的时候, 一切开始不同, 对于其将荒诞现实主义在电影中游刃有余的融会贯通, 使电影并非一味地恶搞, 透过旅途上徐铮与黄渤这一冷一热活宝式形形色色的采花艳遇, 使笑点一再引爆。

与以往宁浩执导的黑色喜剧有着很大的不同, 黑色元素的运用并非贯穿至终, 而是作为一种开篇抛出剧情引线的手法。于是观众在观影时, 一再被其接地气的喜剧情节逗笑, 并随着叙事的进行充分发挥自我感知, 与银幕画面展开心理互动, 借助影像使爱恨情仇和喜怒哀乐得到传达和宣泄。在这艳路的终点, 得到治愈的不仅是为爱所伤最后学会“放下”的耿浩, 同时还有随其一路癫狂的观众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三) 漂亮的营销“组合拳”:不可缺少的一环

除上面几个因素外, 影片既叫好又叫座, 营销团队打出的一记营销“组合拳”功不可没。总结下来共有以下三个方面:

(1) 事件营销。《心花路放》在事件营销方面避免了给主演带来不利影响的人物事件营销和名人效用手段, 而是利用娱乐平台来完成营销。首先, 在2014年8月26日发布会后, 宁浩录播了8月30日的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节目, 该节目是面对90后的一个的演讲平台, 在讲演过程中主持人和台下的提问观众都反复提及《心花路放》。因此, 单是靠口碑营销就已经让该片渗透到大批90后的茶余饭后的谈资中;并且8月26日《中国好声音》录制中, 黄渤献唱《爱与愁》, 且录像被节目组剪辑到了9月19日的齐秦专场, 笔者有意观察了黄渤那场的回访量, 腾讯视频显示为1亿5000多万。

(2) 以价换量。影片提早两周点映, 全国总计350场, 共有5.7万人观影, 为这部国庆档才正式上画的电影, 提前贡献了245万人民币票房。在这一背景下, 猫眼等一些网络售票平台推出了最低“9.3元手机客户端专享优惠购票”的促销, 片方和电商网站互利互惠。而这9.3元和“最低票价”及60到80元的实际票价相比, 中间的差价则由《心花路放》出品方和猫眼电影两家补贴, 所谓贴钱赚吆喝。

(3) “O2O”营销。O2O的出现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发行和院线经营。80、90后的“淘宝一代”对网上买电影票具有天然的热情使得格瓦拉、猫眼、时光网、豆瓣电影等一大批售票网站进入高速发展期。更关键的是, 如今的电商网站已经沉积了海量的用户信息, 这些数据使得影院更精准的排片。《心花路放》在这种商业模式让网上的低价票和提前买票选座位以及网下的售票结合相得益彰。

二、总结:批判性看待大众文化电影

《心花路放》是一部典型的商业片、名副其实的中国大众文化电影。其票房的成功不仅与影片的大众文化属性有关更与一系列的营销手段密不可分。但本文既不是要为大众文化电影总结出一条能够获得票房与口碑, 双丰收的金科玉律, 更不是在当今烂片横飞的时代, 为大众文化正名。我们不应该仅仅人云亦云地批判大众文化的否定面, 而要重视大众文化与现代传媒、现代科技和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 正视大众文化的崛起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

参考文献

[1]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杰里米·G·巴特勒在明星制度与好莱坞 (The Star System and Hollywood) [M].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2:420.

[2]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文化研究导论 (第五版) [M].常江,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3]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 (第二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大众文化视角 篇9

这款游戏对象的年龄跨度从只会运用鼠标的七八岁的小学生, 到不会打字的六七十岁的老年人, 都乐在其中。

开心农场传播速度之快, 普及范围之广是任何人都始料不及的。那么,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 站在大众传媒的视角下, 开心农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呢?

传播学角度下的受众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 由于经济条件、技术手段以及思想观念等各种现实条件的束缚, 我国刚刚从过去那个缺少正常文化娱乐活动的特殊历史时期走出, 业余文化生活枯燥贫乏。直到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 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中来, 人们的社会心理从传统向现代不断转化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 也使得人们接触外界的渠道不断拓宽, 原有的思想观念迅速发生了改变, 人们需要更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日益强大的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开心农场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且居高临下, 傲视人们。而且受众的参与始终贯穿其中, 受众在其传播过程中不再处于从属的地位, 而是一个“农场主”, 充分拥有主导权, 自由掌握自己的开心农场, 真的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民众找到了一个感情宣泄的渠道,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新奇事件的猎奇心理。这里的新奇性, 是指事件非常规的变化, 蕴涵着大众对神秘、私密的窥视欲望。麦克卢汉将“求新”本能和“好奇”情绪列为人类主要的本能和情绪之一。社会心理学家威廉·托马斯也认为“新鲜经验的欲望”是人的最主要的四大基本欲望之一。所以, “好奇”和“窥视”是受众心理的本能需求。大众媒介为了把握受众、吸引受众, 就需要把握受众的这两个本能需求, 开心农场游戏抓住了这一点, 让人们徜徉在开心农场虚拟的社区里。

“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的开心农场现象

“大众媒介的发展历史表明, 受众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也是媒介及其内容的产物。人们的需求刺激出更适于他们的内容供给, 或者说大众媒介有选择地提供那些能吸引人们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大众媒介视为一种回应, 一种对国家社会、地方社区和既存社会群体普遍需求的一种回应。” (1)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任何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最根本的后果是这个需要被平息, 一个更高级需要出现。”当人的下一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时, 就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五种需要是并存的。越是低级的需要越广泛, 人首先得满足起码的物质的需要, 然后才可能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大众媒介作为现代生活中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社会信息系统, 无疑在某些方面承担着满足人们某些需求的任务, 这正契合了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

施拉姆将使用与满足理论比喻为“自助餐厅”:受众参与传播, 犹如在自助餐厅就餐, 每个人都将根据自己的口味及食欲来挑选饭菜。自助餐厅里的主角是受众, 媒介只是为受众服务。也就是说, 使用与满足理论特别强调受众的作用, 而受众使用媒介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研究媒介—受众之间的一种趋向, 这一趋向的核心主张是:受众成员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有目的的, 旨在满足某些个人的、经验化的需求, 即人们观看电视与电影或阅读报纸与书籍等, 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地使自己的某些需求获得满足。

受众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 从微观上来看又体现为具有丰富多样性的个人。在现代社会, 接触大众媒介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成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 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 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2)

“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 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这个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媒介的积极作用, 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 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在开心农场游戏中, 数以千万计的用户为什么会对这款简单的游戏如此痴迷?回答是:第一, 城市居民虽然渴望在乡间拥有一片蓝天一块菜地, 却永远成不了现实, 只能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满足;第二, 偷菜充满了成就感。

适度的娱乐让受众在欢笑中得以宣泄。娱乐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 它既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 也是一种行为表现。一切能够让人放松、获得快感的情感体验方式都可以进入娱乐的范畴, 包括宣泄、消遣、游戏等。

开心农场的出现, 正好迎合了我们城市化之后, 年轻一代的心态。他们浮躁、空虚, 整天生活在钢筋水泥中, 渴望绿色的大自然。而在游戏中, 自己做一个农民, 种种菜, 却正好满足了年轻人回归自然的追求。是啊, 城里人或在办公室里的人, 由于不能出去自己开一块菜地, 现实的一种需求得不到满足, 所以大家积极参与网络上面的种菜游戏。爱上种菜游戏, 也是理所当然, 因为网络种菜可以满足人们所缺失的心理需求。

“农场”的一个亮点就是每收获一季作物会得到相应的经验, 经验值不断积累, 就可以升级。个体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汲取能量, 最后实现质的飞跃。当虚拟中的“农场主”等级不断增加时, 仿佛看到自己付出了一系列努力, 种着种着, 自己的菜长大了, 非常有收获感、成就感。成就感是人们毕生去追求的东西, 认为它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开心农场对受众的需求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使受众在玩开心农场的过程中得到了一种心理的愉悦和满足, 进一步突出了受众的中心地位。开心农场游戏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么巨大的影响, 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满足了受众的多种情感需求, 使人们压抑的心情得到宣泄。在这一现象中, “农场主们”围绕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交流,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与他人的社会互动, 同时还可以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新的审视, 以此为基础协调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无论是什么阶层的受众, 男女老幼, 都从其中得到了某种满足感。

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

大众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应该是民主法制的推动者、公平正义和诚信友爱的体现者、安定有序氛围的营造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传播者。

社会的发展与传媒的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传媒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在坚持“党管媒体”的前提下, 需要给予媒体较多的获取信息和自主处理信息的权力, 激励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不断创新, 充分发挥自身协调社会的功能。虽然开心农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求, 但是开心农场游戏中, 虚拟与现实不对接。种菜种得再好, 也不是现实意义的活动。相反, 有不少人通过在虚拟网络上获得某些满足, 却回避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 如提高工作业绩、改善人际关系, 久而久之, 还是处于困惑之地。

也有人说, “开心农场”病毒对社会、经济、家庭包括个人都带来了巨大危害。截至目前, 这个游戏已造成若干家庭不和, 情侣分手, 白领解职, 数十万名网民身体亏损。据权威人士声称:“开心农场”病毒会导致失眠、食欲不振、神经衰弱、丢掉饭碗甚至患上偷盗癖。虽然虚拟的网络不代表现实社会, 但是游戏中的潜移默化还是会影响网民思考, 从而形成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负责任等行为, 网络游戏的过分娱乐化肯定会影响到正常生活, 必须要加以管理和引导。比如硬性规定10岁以下的孩子不宜接触带有偷盗、暴力等因素的网络游戏;通过对游戏程序的改造和规则的修改, 使得网络游戏成为为玩家排解压力的帮手。

“开心农场”现象给大众传媒带来了深思:如何才能真正地体现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正确引领社会舆论呢?

在时下新媒体的洪流中, 媒介显然应该比任何时候都更注重受众的感受, 互动营销也才能使得受众和媒体关系更紧密和平等。一个和谐的媒介环境应该发挥更有利于社会的媒介价值, 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化为实践的微笑行为, 而不是教导人坐在电脑前对着虚拟的世界痴迷地傻笑。

参考文献

[1].陈力丹:《传播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 人民出版社, 1977年版。

[4].陈卫星:《传播的观念》, 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大众传媒的人文视角与社会责任 篇10

关键词:传媒,导向,人文,责任

当今社会, 人们每天都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接收传递的信息, 在瞬息变幻的社会节奏中, 筛选和过滤对于个人发展与生存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信息内容。但是在当前中国社会环境加速转型的变轨阶段, 思想选择的多元化、经济利益的复杂化、社会道德的裂变化等宏观与微观的缠绕纠葛, 使得媒体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既要坚守又要反攻。而有些传媒在喉舌与利益的博弈之间所呈现出的轻担当重实利、轻责任重浮华的现象, 对当代青年一代的成长影响颇为深远, 所显现的逐利趋势也为世人所担忧。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大众传媒更应该用理性的思考、深邃的审视、高远的目光来体察和剖析自己, 成为在人文导向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坚实引领者。

大众传媒的人文视角偏差与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

以人文视角做新闻, 就是弘扬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格美、人性美, 引导受众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观念, 为营造和谐舆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 人文视角就是对弱势人群和普通人、小人物生活的关注, 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平民视角和人情味。 (1) 然而在当前的大众传媒报道中, 对于人文导向和伦理责任的把握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和缺陷:

内容上的失真现实与煽情娱乐。内容真实是大众传播媒介职责的第一要务, 也是传媒应该积极报道所要保证的根本原则。一些传播内容往往在出版或播出时间的压力下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 这也是当前媒体争抢时效性和卖点的背景下所作出的牺牲, 而这一点在网络媒体上更为明显。传媒的品牌效益是靠长久的内容质量和信息真实积淀、搭建的, 即便是偶尔几次的信息失真也会导致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下降, 这种失真的现实不能给受众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强势信息的传播效果。社会经济的发展驱动着人们的求富心理, 有一些媒体大量宣扬高薪白领的消费生活, 过分地渲染使得身处白领职位的人群也会产生疑问:“我们是这样生活吗?”而且这些对于物质追求的宣导也使得心理不成熟的年轻人进入一些超前的消费潮流。反过来, 对社会基层人们的生活状况报道很少, 这就导致了年轻人从媒体上认识到的现实与实际生活现实是有一定距离的, 这种差距影响了他们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识, 他们看不到矛盾, 对自己的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期望值过高。

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 媒体往往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采用很多刺激性的因素:凶杀、暴力、案发等。这些“猛料”固然能够起到获取一定受众的作用, 但是过于煽情和爆料暴露出媒体本身的动机问题。对于这样的新闻事件, 媒体理应报道, 获取新闻点, 但是大众传媒的穷追猛打、滚动报道显然是有失理性的, 也伤害了这个社会的道德取向和识别能力。对于某些明星的绯闻报道也过于集中频繁, 大众媒介毕竟是属于社会公民的信息渠道和内容平台, 这些绯闻明星相对于中国数量较多的农民来说是少数群体, 过多的娱乐信息也占用了一定比例的公共信息资源, 占用了受众群体关注国计民生的空间。

方式上的语言失范和模式呆板。大众传媒实现传播目的致效的主要载体就是语言与文字。在现代社会, 语言的定型和传播往往通过媒体, 受众经常性地接触到传播媒介引进或介绍的词汇、语言, 也成为受众的用语习惯加以巩固。但是对于一些没有经过标准审核的缩写、简称、新词汇等, 大众媒介有时也并不加思考地采用某些表述方式, 并不一定充满科学性。虽然可能会有一定的接受层面, 但是并不能达到语言严谨和普适的效果。现在有些媒体, 对语言规范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从文学上来说, 一些档次低的报纸, 语言错误也时常出现。从事大众传播事业的职业人员理应具有一定的文字素养和表达水平, 只有使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文字才能增强传播效果, 这既是新闻传播人员的职业要求, 也是媒介传播的社会责任所在。文字作为重要的传播载体, 也更应该通过适当的表达、精细的表述加强它的人文内涵, 遵照当前的标准、规定及语言要求承担文化的传承者、事实的描述者和历史的见证者。

大众传媒作为反映社会的万花筒, 应当百花齐放。社会的构成是多元的, 反映社会现实的大众媒介也应该是多样化的。人们曾一度对所谓的“新华体”颇有微词, 因为它最大的诟病在于其问题结构的格式化及语言的僵化陈旧。近些年由于都市报等大众化媒体的大量出现, 新闻的结构模式和语言表述颇有改观, 但相对于反映社会现实的需求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来说, 模式还有创新和变化的空间。这样就不能最大化地达到受众喜闻乐见的程度, 也对新闻所反映的事件缺少人文的表达方式, 不利于达到受众的最高满意度。

深度上缺少深刻反思和独立思考。媒体是一种社会公器, 不仅可以反映舆论, 而且还可以制造舆论。可以说, 大众传媒是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力量的工具, 善用这种力量可以为公众创造福利, 而不善用这种力量则很可能成为公众之祸。因此, 媒体从业人员应该摒弃自大浮躁的情绪, 不仅要不断反省自我, 而且还要具备深刻反思社会问题的能力。

而我国媒体的反思能力仍有待提高, 很多报道题材还可以深入地探讨下去, 但却没有进行。例如各地煤矿接连发生恶性事故, 对于工人的安全问题, 无论是媒体还是整个社会的反思都不够。对伪劣食品问题, 很多媒体也是一报而过。其实报道本身并不是目的, 报道的目的是为了改善, 问题改善的速度、力度、深度, 持续报道、专题性报道、深入挖掘的报道都跟不上。很多重大事件都是报道一下就没有了下文, 没有给受众深刻而全程性的结果。

一个新闻事件的优劣、成败, 方方面面都应该去观察、检验、反思, 但现在所反映事实的积累程度较小, 有些报道浮躁、表面化, 对一些事件的思想性、社会性挖掘还不够深入, 对事件来龙去脉的把握, 对发展过程的解析都远远不够。大众传媒不仅要传给大众信息, 还要从大众社会生活中汲取资源, 有些资源是转瞬即逝的, 而另外一些资源可能会对社会生活持续发生影响和作用。大众传媒工作者不仅要针对重要的社会问题和现象, 在必要的时候和学界专家建立良好的联系, 增强媒体报道的深度和力度, 也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凝聚深刻的见解, 为社会公众提供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深入了解的渠道, 这也是增强人文深度的重要一环。

大众传媒的人文视角与社会责任的路径选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众传媒既要实现本身的经济利益, 在竞争中求得生存, 又不能丢失传媒本身的社会职责, 放弃媒介使命。因此, 大众传媒如何处理“收视率”、“发行量”与社会责任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传媒业内外人士所普遍关心、关注。

立足本职地关爱普通百姓。记者的媒体责任首先源于对新闻职业精神的坚守。因为媒体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 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记者每发出一条消息, 每播出一句话, 少则影响几百万、几千万人多则影响数亿人。我国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这一根本性质和其拥有的巨大社会影响力, 决定了我国媒体记者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2)

记者作为大众媒体的传播者, 把握着信息疏导、真相传递的资源和条件。既然是大众媒体的职业人员、社会的守望者, 就应该用平民化的视角观察和感受现实生活, 因为在社会的分层条件下, 精英阶层虽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毕竟属于少数群体, 在中国国情之中, 相对于生活在社会更广泛的基层群体来说, “小人物”的命运和状态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媒体固然要关注精英阶层的社会生活, 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 展现社会发展的趋势, 但在表现这些事实的时候, 应该侧重于事实的本来面目, 不可过分渲染营造言过于实的现象, 让受众接受到的生活状态描述脱离切身感受, 而只充满缺少理性的期待。

在关注普通百姓、“小人物”的事件中, 也要防止取笑、调侃的价值取向, 不能侧重于曝光“小人物”身上的那些笑料性的事件。大众媒介对于这一部分群体的关注应该心怀浓厚的人文情感和道德意识, 为生活和话语权上的“弱势群体”找到价值上的平衡点。以真情实感的笔触去触碰那些“小人物”所特有的亲切感, 闪现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 寻找人物和报道事件上的共性特征, 也应该报道他们在工作中、生活中的能够引起我们深思的事件, 这些事情也会涉及其他阶层、其他方方面面, 从而使得全社会更能关心这样一个阶层。这样把普通百姓和精英阶层的报道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小人物”与整个社会大系统的顺畅联系, 平衡社会情绪, 大众传媒也才能立足本职地为百姓立言, 为民生立命。

公正无私地坚持新闻真实。传媒是对社会的现实反映, 是大众实现社会理想的有力工具, 是人民知情权的一种延伸。恪守新闻真实的媒体就是这个社会真实状态的一种折射、一面镜子。新闻真实必须以客观真实为基础并通过逻辑真实向客观真实无限接近, 所以, 一方面我们承认新闻真实不可能是客观真实, 新闻事实不是客观事件本身, 但新闻报道不能背离客观事件, 更不能歪曲客观事件, 黑白颠倒。 (3)

公正无私地坚持新闻真实要求大众媒介面对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复杂性恪守新闻本位要素, 尽可能做到据实以报、据理力争。当然要求媒体完全代表一种所谓的客观、公正、无私的形象, 这是对媒体过于苛责的要求, 因为在大众媒介反射社会现象过程中, 并不可能出现绝对的客观真实, 它只是相对的认识论上的概念,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应该以此为职业准绳和内在约束, 抵制起到不良作用的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炒作新闻等内容, 维护传播环境的纯净与和谐。长久地坚持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在百姓心目中树立大众媒介良好的公正形象。在面对少数人、个别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应该站稳人民群众的立场, 做党和人民的坚定喉舌, 维护集体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要以敏锐的视角观察在社会生活当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和不良社会现象, 敢于揭露和批评, 倡导正确和优良的社会风气与导向。

坚持内容真实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多元性。媒体本身也应该是观念多元化、利益多元化时代的客观折射, 也应该为多种声音的表达搭建平台, 维护社会意见的交流与民众观点的适时表达, 这也是一种对百姓态度的疏导和反映。民主、自由的社会应该包含多种表达个人见解的信息渠道, 单一与雷同反而会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多样声音的表达也有助于受众能够最大限度地接收到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选择自己可以接受的内容, 获得心理趋同。

总之, 媒体必须尽到它对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受众身心健康应尽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 不能允许媒体半点不尽法律、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的行为。只有在这个前提下, 提倡媒体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实现媒介产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 良好的舆论和信息环境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只有大众传媒坚持正确人文视角与社会责任担当, 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注%释:

参考文献

[1]马小彦:《从人文视角解析媒体的社会责任——浅谈媒体关于弱势群体的报道》, 《青年记者》, 2009 (5) 。

[2]杨林书:《让责任成为媒体竞争的名片》, 《人民论坛》, 2008 (8) 。

[3]朱颖、陈小彪:《新闻真实与新闻侵权纠纷中“真实性”的司法认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7 (3) 。

大众文化视角 篇11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电视“真人秀”艺术节目已经逐步成为中国电视节目的主力,也突破了传统电视节目的生产方式,“超女”作为中国带有强烈“自我”特征的审美典型特别是对于传统的选秀方式有着历史性的颠覆,从而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自古至今,大多数选秀活动,仍是一种等级形式,并未形成“大众全民参与”的热潮。然而,作为较早开创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湖南卫视“超女”,国内很多电视“真人秀”节目都是围绕这一节目的文化审美符号、隐喻、审美品位的方式进行制作模仿,标志着中国电视是娱乐文化由等级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型,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超女”节目与大众文化密切联系,形成文化品牌互动艺术传播。

关键词:大众审美;中国电视真人秀;本土化文化;品牌互动艺术传播

在我国电视“真人秀”对于“超女”娱乐艺术方式的制作基本上是沿袭国外成果较多,而对于本土“平民选秀文化”的创新理论研究仍显不足。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发现和总结“超女”社会文化特点和规律,并把握国内大众对超女节目的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取其对中国电视娱乐发展的积极因素,去其对社会文化观念的消极因素,并要不断提升其创新意识和文化品位。

一、中国电视真人秀艺术节目——“超女”现象概述

当我们在看电视娱乐节目时候,最吸引人们关注的莫过于“选秀”节目了,如《星光大道》、《梦想中国》、《非常6+1》等这类节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这些节目最早起源于《超级女声》,发展至今《超女》节目已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品牌,如何提高《超女》节目的创新及品味及不断满足我国大众的文化需求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选秀”的发展与新时期中国电视“超女”艺术节目起源

中国电视选修娱乐国内最早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96年广东台《生存大挑战》开创电视娱乐先河。并加以本土化风格以“PK”“晋级”“民间造星”“全民参与”等节目制作节目,与湖南卫视联手打造这一轰动全国的平民造星运动。由于“万人海选”节目的特色新颖,“超女”节目很快形成了影响力,也是“平民选秀”成功的典范。也为大量娱乐机构输送大量有潜质的人才,这个平民选秀的方法具有客观性与公正性,赢得大众的青睐,并由此引发更多综艺节目效仿,如《星光大道》、《梦想中国》等。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选秀传统,著名红学研究家刘心武曾说:《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也是超女,热衷宫廷选秀。以薛宝钗从年龄到才学再到容貌都是有资格参加选秀女的是个“超女”。那时候的“超女”主要从官员的女子中选出,目的保护贵族的特权,要求该女子有较好的容貌文采书画等,也体现了那个时代对“超女”美的追求文化符号与标准。

随着在电视节目发展中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电视“真人秀”节目“不务正业”“旁门左道”,降低传统节目严肃效果。所以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国内长期未得到发展,随着国内大众传播的提升,人们审美也发生了变化,一些专业人士发现在大众传播中“无论赛事多专业,最终要落在观众这个终端“超女”节目正是有效地利用了这个终端从中得到启发,并使得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开始发展,“超女”的出现也引领着时代的潮流。

(二)“超女”节目在本土电视选秀节目迅速发展原因

任何一种文化火爆的形成都有其背后的成因,都有其形成热点的必然性。“超女”节目成为热点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包括其经济利益的驱动。如:1、超级女声节目本身更象一部悬疑电视剧;2、超女粉丝也非常强大;3、改变以往“自买自夸”形式,体现一种的亲民,零距离的效果;4、活动独特的整合营销方式,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本土电视选秀节目“超女”节目品牌文化

中国电视真人秀“超级女声”和“超级女生”虽一字之差但体现了节目的创意点。很久以来,娱乐电视节目大多采用了自给自足封闭生产方式,很多电视节目没有在市场获利而在超级女声品牌形成、盛行的同时,一条巨大产业经济链条也悄然形成。“超女”也成了一个品牌文化的象征,蒙牛已通过赞助超女活动和借助超级女生们喊出的“酸酸甜甜”的口号,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超女与蒙牛的品牌组合,实现了双赢。

“超级女声”开创了娱乐事业新时代,美国一期的《时代周刊》,超女冠军李宇春赫然出现在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在文中表示:《超级女声》这个节目代表着一种民主运作的模式,由观众自己选出心中的偶像,挑战了中国传统的规范,在中国来说很不容易。在“超女”的品牌文化中如“PK”“玉米”“宇迷”等都形成了流行的文化用语,可见超女的品牌效应。

二、中国电视真人秀艺术节目——“超女”节目的互动传播表现形式分析

“超女”节目表现出一种超强的互动参与性,这是大众文化内在体现。所谓大众文化,即大众参与的文化。由“超女”节目进而产生了许多其他电视选秀娱乐节目,同时通过现代传媒手段与品牌的包装增加了受众对品牌的记忆度和关注度。

(一)本土电视选秀节目节目种类

由于湖南卫视“超女”节目的火爆,引起国内荧屏“选秀”愈演愈烈,《超级快女》、《超级巨声》、《星光大道》、《梦想中国》、《红楼梦中人》等等,选秀活动花样百出。让普通人走到央视舞台上来,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艺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本土电视选秀节目——“超女”节目效果形式表现

具有美丽的嗓音并不代表能被观众喜欢成为超女,还应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内在气质。改变一种“王婆卖瓜”的一种自夸式的表达,“精英”在这里往往形成另类。除了节目现场选手与评委的互动外,还在如下活动宣传把节目推向高潮:1.立体化传播:循环播放的“超女”宣传片,强刺激深化了观众对“超女”品牌的识忆度和关注度。2.完整、系统的整体形象包装方案:超级女声的形象CIS设计;视觉:品牌标志,理念:想唱就唱。3.强劲的整合营销推广体系,与蒙牛的结合全国巡演等活动的策划宣传。

三、“超女”现象与大众文化文化互动审美传播研究

对于“超女”现象,体现大众文化的兴起,是庶民文化和草根阶层的胜利,而超女是标志性的事件,是大众文化的崛起。“超女”节目也有创新精神,强调了互动性,而作为大众娱乐节目传播时也需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提升“超女”节目品位,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超女”现象代表大众文化和时代内涵

超级女声经过主办方的精心策划、观众的广泛参与以及媒体的炒作,"超女"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有人说“超级女声”属于大众文化,由于它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与大众传媒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无论娱乐节目多么精彩最终会落在大众这个终端。“超女”作为特定的文化符号,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大众流行语形成特定的大众流行文化。

(二)“超女”节目与社会审美文化分析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大众参与主要包括调动大众参与、全民参与、电视海选、淘汰赛、电视直播、短信投票、开发优胜者。“超女”这一节目的平民性,使它成为大众文化再好不过的表现形式,从而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表达审美需求的平台。

审美表现体现“中性美”,这些更像男孩子的女孩们身上所具备的双性气质颠覆了一直以来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李宇春的走红,使得很多人认为超级女声生产的是中性女星,都有点不女人的味道。在“超女”节目中出现的这种两性模糊化现象可以说是对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颠覆与突破。

(三)中国电视真人秀“超女”节目与大众文化品位分析

当中国电视真人秀“超女”节目闯入人们的生活,不可避免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大众文化具民主多元化贴近老百姓生活。但平民化并不意味品位不高。我们习惯将古典音乐称为“传统”音乐。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广为传唱的流行音乐中其实非常注意对文化元素的吸收,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了传统文化特色的流行音乐会增添其文化品味。包括周杰伦的《七里香》、《菊花台》,像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都是很好地结合了现代与传统的元素。要提升“超女”文化品位我们所提倡复兴传统文化不是盲目地重复以前,而是要振兴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要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并由等级文化走向大众文化。但在思想内容方面“超女”节目品位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如:平民选“秀”不应以选手“出丑”的节目吸引眼球,也不宜以拜金文化为节目主题。而在节目内容表现上也不是简单复制西方而须立足中国的文化土壤。

总之,如果我们能很好将中国电视“真人秀”艺术节目品牌与本土传统文化作适当结合,调整好节目的创新形式及文化品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选秀节目创新之门将会被打开,并会有成千上万的成功优秀的选秀节目涌出,而不再是“层次不高的娱乐化”现象。这将会使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在未来世界市场中占据强有力的位置,对弘扬中国本土文化也起着推动性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选秀节目才能更好地引导大众审美观,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国电视“真人秀”艺术节目在大众审美文化中积极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黄式宪.“选秀”狂欢与电视人文生态环境之忧思[J].艺术评论,2007(11)

[2]谢耘耕,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J].新闻界,2006(02)

大众文化视角 篇12

1 新产品推出的目的, 就是基于对大众消费更大的心理满足

所谓新产品是与老产品相对而言, 它有以下几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全新概念的新产品, 即是在技术、设计、生产等方面完全不同于传统产品的新产品, 其主要特点就是创新性;二是经过革新后的新产品, 即是在老产品的基础上, 在设计改进、技术改进、制造材质改进、工艺改进、性能改进等方面有较大突破的产品;三是经过升级的新产品, 即在老产品的功能上、外包装上等有少许改进的新一代产品, 是不完全意义的新产品。总之, 从市场营销的意义上来看, 凡是市场上没有推出过的产品就可以称之为新产品。

企业之所以推出新产品, 其意义就是以新的产品形象、新的产品功能、技术品质, 甚至是新的精神内涵占领市场、开拓市场、保持企业应有的市场地位。而这些是否能够真正达到成功, 关键是其是否契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从本质上来说, 市场的需求就是消费者的需求。因此, 所有企业新产品的推出, 都是希望通过新产品的新特性、新功能等新的产品气质, 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占据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空间。

随着大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理念不断发生变化, 这就使大众的消费观念不断得到更新, 从而使消费者产生了很多新的消费欲望、消费需求, 出现了很多消费的需求空间。同时, 消费者长期使用老产品容易出现消费疲惫心理, 希望有新的、能够改善消费心情、消费方式的新产品出现, 也正因为如此, 它也成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推出新产品的强劲推动力。

2 面对新产品, 大众在消费心理上具有不同的反应

企业新产品的推出就是希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但是需求与供给是两个不同的客户关系群体。尽管企业在推出新产品中要进行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市场预测和新产品的精心设计, 力图根据市场的变化, 贴近消费者的需求, 但是供给与需求永远存在着差距, 尤其是消费者的消费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 其消费欲求、消费决策不是很快就能产生的, 而需要消费者的认识、辨别、思考, 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说, 企业推出的新产品在很多情况下, 虽然正填补了市场的缺憾, 但由于受到消费者习惯、文化、性格、购买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并不一定能够做出消费决策。所以, 在新产品推出过程中, 企业应考虑到消费者不同的心理反应情况。通常来说, 当新产品面世后, 消费者通常呈现出不同的心理表现。

2.1 不同的态度反应

对新产品的出现的, 在大众消费者群体中, 往往出现三种心理反应:第一, 热衷追求的态度。新产品推向市场后, 总有一部分领先社会潮流的消费者, 以较高的热情, 积极了解新产品、追随新产品, 消费新产品。这部分消费人群一般性格开放, 敢于和乐于追求新事物, 是新事物的最先尝试者、追求者, 他们在产品消费中始终处于前沿和领跑地位;第二, 冷淡回避的态度。有的消费者对出现的新产品, 不是积极的追随, 而是持冷淡、回避的态度, 对新出现的产品置之不理, 从心理上对之排斥、拒绝了解, 这部分消费者往往观念保守, 总是保持和固守原有的思维和消费观念, 认为新产品与自己无关;第三, 等待观望的态度。这部分消费者居多, 他们一般对新出现的产品并不回避, 但也不像勇于尝试新产品的消费者那样的态度积极, 而是从多方面了解新产品的信息, 尤其等待别的消费者消费之后的评价, 了解他人对新产品使用后的体验, 待有他人对新产品得到良好评价和体验后, 才有可能去尝试消费新产品。在日常生活中, 以第一、第二种消费者为少数, 而第三种消费者居多, 他们是客户市场的主体, 是较为成熟的消费群体。一般来说, 企业应抓住第一种消费者, 使他们起到消费带动作用, 影响主体消费者进行消费。

2.2 不同的人群的反应

一般来说, 不同年龄、性别、文化层次和购买能力的人对新产品具有不同的反应。通常情况下, 年轻人较老年人思想开放, 善于接受新产品, 对新产品持欢迎、勇于尝试的态度, 他们一般是使用新产品的领先消费者;男女消费者在对待新产品上也存在着态度的不同, 女性消费者较男性消费者一般对新产品的兴趣、关注度高, 热衷于向他人传播新产品信息, 其对新产品的人际传播快, 但购买较为慎重, 决策比较往往经过多方面的考察, 而男性消费者虽然对新产品不如女士敏感, 但却具有购买决策快的特点;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新产品的反应也不同, 这主要基于他们不同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标准, 对新推出的产品, 较高文化素养的人将更趋于热情。同时, 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实力的消费者对新产品也具有不同的反应, 城市对新产品的消费高于农村, 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落后地区, 较强经济实力的消费群体高于普通消费群体等。

2.3 不同的价格反应

产品的价格始终是影响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 新产品的价格较老产品价格高, 对此消费者有两种反应, 一是坚持“一分钱一分货”的消费认知理念, 他们认为企业之所以高定价, 肯定在产品的性能、品质上要高于老产品, 企业对之的成本投入较老产品要多, 定金高是自然之事, 因此, 购买高价格的新产品能够实现新的使用功能, 多花钱购买新产品是值得的, 所以, 他们热衷对新产品的追随;二是有一部分消费者认为, 高价格尽管体现了企业在新产品性能、价值提升上的投入成本, 但也是企业的一种价格策略, 因此, 这部分消费者, 持等待观望态度, 希望等新产品降价后再行消费。

3 新产品推向市场中, 应当时刻关注大众消费心理需求

新产品从构思、设计到生产工艺、包装设计、营销环节, 如何取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并激发消费者的需求欲望, 是企业始终关注的问题。在新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 一定要从各个细节方面, 时刻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就产品包装设计和市场营销来看, 应主要注意:

3.1 新产品的包装设计中, 应关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产品的外包装直接给消费者以感官的刺激, 其包装物的颜色、图案, 所有包装材质、做工、造型等都给消费者以深刻的印象。因此, 新产品的设计中要考虑对消费者敏感的各种视觉元素, 进行精心设计。不但要体现产品的物理属性, 更要体现出产品的品位、精神属性。新产品在包装设计中应当关注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 重视不同包装物上的信息组合。产品包装中的图案、颜色等视觉信息的不同组合, 会展现出不同的包装效果, 因此,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给消费以有效的感官和心理刺激, 要重视不同包装信息组合的巧妙搭配, 达到传送产品特定信息的目的。

第二, 重视不同行业产品包装上的约定俗称。由于不同行业的产品包装需要特定的商品包装符号, 因此, 产品的包装不能随意大刀阔斧变更信息范围, 要在包装上符合行业固有的习惯, 符合消费者心理习惯和心理感受。比如商品包装应传递卫生、安全、营养、口味的信息;家电产品包装应体现性能、技术、环保、节能等信息;而药品应体现对病人的关爱、制造厂家的信誉、权威、技术和药效等信息。其他非属于本行业的包装信息, 则与行业产品的信息传达格格不入。

第三, 重视个性包装要为消费者接受。个性包装可以使产品在市场中凸显其形象, 展现其差别化风格, 能够给消费者以区分其他产品的强烈感受, 但其颜色、包装技术、包装造型等不管多么突出个性, 也要考虑大众消费者心理接受能力。

第四, 重视不同包装颜色的信息表达差别。新产品的包装颜色, 在不同国度、文化环境中, 在不同性别、年龄段中的感觉是不同的。在不同的行业中, 外包装的颜色常被作为识别色。比如“柯达胶片”以中黄和红为识别色, 给消费者以热情、奔放的感觉;餐饮行业以色彩艳丽、明快、偏红的暖色作为外包装色。

第五, 产品重视包装色给人的不同性能感觉的表达。产品包装中的不同的颜色表达, 能给人以不同产品性能的感觉, 比如, 大众消费者在选择化妆品时, 白色、淡粉色、淡蓝色、淡绿色或者其他无色、冷色比较受欢迎, 它给消费者以安宁、干净、清澈的感觉。

3.2 新产品要推向市场, 应考虑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占位

从当前市场条件和消费者需求来看, 新产品营销的占位策略包括:

第一, 争取在消费者心中先入为主。根据消费者对新事物的感知程度调查得知, 先向市场推出的新产品总要比后向市场推出的新产品在市场中占有率高2倍, 新产品对消费者心理影响总有先入为主的规律, 谁先将新产品研制、开发出来, 谁就在同类产品中具有了占据市场霸主地位的先决条件。因此, 作为企业, 争取将自己的新产品尽快推向市场, 不断开发新产品, 始终领先其他企业的新产品问世, 这是占据消费者心理的重要策略。

第二, 建立与消费者熟知产品的联系。单纯一个新产品的推出, 不容易让消费者马上认可, 新产品的推出要实行阶梯策略, 即要将自己的新产品与消费者熟知的老产品联系起来, 紧挨老产品成为相邻阶梯。在营销中要明确新产品不是完全的新产品, 而是老产品的更新换代, 其产品在性能、品质等使用功能方面更强于老产品。尤其是要将自己的新产品与知名老产品联系在一起, 就容易使消费者认识到自己的新产品与知名品牌处于同一阵营中, 这是借助老产品的品牌优势, 占据消费者心智的重要占位策略。

第三, 填补消费者的需求缺口。企业进行市场开发, 应基于市场需求的空白, 去填补尚未开发的市场, 其实质就是要找准消费者在需求中的缺口。在大众汽车公司推出甲壳虫汽车之前, 美国制造商已向市场推出大型、宽大、豪华的汽车, 但是德国大众公司经过调查发现, 美国人虽然偏爱大型豪华汽车, 但小巧、便捷、节油的汽车同样有很大的需求, 因此他们向美国市场推出甲壳虫汽车, 迅速填补了消费者的需求缺口, 产品一经推向市场立即受到了市场的青睐。又如, 在牛奶市场上, 仅就年龄和性别进行了市场划分, 而没有对时间市场进行细分, 而蒙牛公司却根据国人生活习惯, 向市场推出了能够给人们上午提供强劲能量和动力的早餐奶, 给人们提供夜里睡眠香的晚餐奶, 这使得蒙牛公司在国内占据较大市场占有份额的基础上, 又占据了早、晚时间段的牛奶细分市场地位, 这种填补消费者时间需求缺口的策略, 是新产品推向市场的又一重要占位策略。

参考文献

[1]卢灵.消费心理需求对消费行为及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 2006, (9) .

上一篇:现代壁挂下一篇:解决二项式问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