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大众

2024-10-27

企业文化建设大众(共10篇)

企业文化建设大众 篇1

长春一汽-大众企业文化建设调研

2011年7月5号在校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电气工程学院的150名同学来到了长春一汽大众汽车公司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习。在刚进公司那天,人事部的老师就先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史和最近几年公司在汽车行业上获得的成功。

如今,我们在一汽-大众公司学习已经快半年了,对公司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在闲暇时间我通过参观公司车间和网上查资料对公司进行了简单的调研。为了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扩展自己的能力,我决定调研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因为企业文化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管理手段和精神力量。同时又担负着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任务。

通过参观,一汽-大众公司思想解放程度之高,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企业环境建设之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的确确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他们的许多发展理念和工作措施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一、一汽-大众公司的基本情况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德国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中国)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轿车生产企业,于1991年成立,1996年全面建成投产,1997年8月通过国家验收,1998年4月30日通过德国莱茵技术监督顾问有限公司(tuev公司)和中国汽车认证委员会质量体系认证中心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并于2002年月12月19日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项目总投资111.3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37.1亿元人民币。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制造当今世界名牌产品-捷达、宝来、高尔夫、奥迪系列轿车。她的建成,使我国轿车工业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的新时期。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确认一汽大众为“技术先进企业”,国家统计局授予一汽-大众为“中国汽车制造名优企业”,国家机械局授予一汽-大众为“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者”一等奖。1998年,一汽-大众正式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一汽-大众通过iso9001(2002版)标准认证,并荣获iso1402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经过快速发展,一汽大众生产、销售每年都以30—50的速度递增,累计向国家上交的税金已大大超过建厂投资。2011年12月22日,一汽-大众第100万辆整车在长春下线。目前,一汽—大众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1.6辆/人年,达到国际汽车工业劳动生产率水平。

二、一汽-大众企业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一汽大众在建设伊始,双方股东就确定了“派最优秀的人才到一汽-大众公司,全力以

赴建设轿车基地”的方针,并且确定了在重视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的同时,更要重视人才及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对本科生,研究生,研究生采取国内国外两种途径使其继续深造,增长才干,成为一汽-大众技术,管理骨干。目前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仅29岁。纵观公司各个岗位,没有技校以下的文化程度的员工。

汽车工业是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结合最完美的行业,技术人才没有在公司10年的磨练很难有所建树。因此,人才在一汽-大众的长期发展成为公司和个人的双赢的发展方向。目前,一汽-大众在60000名员工中间,几乎没有员工主动离开公司。

一汽大众公司靠什么留住人才呢?归纳起来由五条措施:

·建立良好的成才环境

·良好的学习培训机制

·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良好的激励机制

·向员工提供最好的“舞台”

就这一点来讲,对我触动很大,煤炭企业为什么留不住人才,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

三、关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职工的心是企业的根。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着力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这方面,国有企业特别是行业垄断性的国有煤炭企业,在体制和机制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必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重点研究的课题。

首先,要认真学习好企业文化理论。在着手创建企业文化过程中,对什么是企业文化,本单位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形成什么思路,搞个什么样的规划、文章版权归网作者所有!计划、拿出多大的人财物,作为企业领导班子成员首先要有个统一的认识。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对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整理、分析,并理出进一步提升的思路。必要时聘请专家进行加工、指导、提升。在上述基础上对企业文化建设规划、计划进行修订,拿出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动员职工广泛参与,对职工进行必要的企业文化培训,形成员工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其次,企业文化建设要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创知识性职工”有机结合。让组织内的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让组织成员体验到工作中的生活意义,通过学习能创造自我,扩展创造未来能量,这是学习创新型组织的真谛。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21世纪是人人学习的世纪。企业财富的创造是以人力资本为根本,货币资本为条件的。企业的竞争更多地表现在企业间伦理观念的竞争,企业文化的竞争,用人机制的竞争,经营策略的竞争。以人为本,学习、创新、创造价值,培育共同的价值观,这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文化建设共同的目标,二者是有机结合的,不能机械割裂的。

第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始终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思维创新。创新是以人为载体、知识为动力的高智力投入的创造性活动。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动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改革实际紧密结合,根据上级和本单位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部署,推陈出新、生生不息。第四,要建设一套科学的干部和员工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人的脑袋(知识)比金钱资本更重要,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殖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殖的目标,人力资源开发不好,就不能吸取最优秀的人才,就开发不出更新换代的产品。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力和潜力,是比学历更重要的评价能力的公正标准;每个员工应依靠自身的努力与才干,争取公司提供的机会;依靠工作和自学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依靠创造性地完成和改进本职工作满足自己的成就愿望;通过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置换,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激活沉淀层,并使人适合于职务,使职务适合于人;下属人员才干的发挥与对优秀人才的举荐,是决定管理者的待遇与人事待遇的重要因素。

第五,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炼和升华企业文化,使其永保生机和活力。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广泛,成果富有哲理、高雅,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除单位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动员职工全员参与外,尚应予以必要的资金投入,并聘请专家对企业文化的丰厚积淀进行总结、分析,并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新的创意。与此同时,还必须通过培育员工树立共同价值观、道德规范和作风习俗,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员工在文化建塑的具体实践中,不仅在物质上得到满足,而且在精神上感到自豪感、荣誉感,从而使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宿感与日俱增,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以上为我对长春一汽大众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通过此次的调研,让我受益匪浅,了解了一个公司如何做强、做大。

企业文化建设大众 篇2

商业电影为了生存、发展, 就必须想方设法将其变成能赚钱的电影, 一部好的电影不一定会得到相应好回报的票房, 同样, 一个也许在精英人士眼中的“烂片”电影却有可能会得到观众的青睐。电影《小时代》正是这样一个为赚钱而存在的商业电影的典型, 观众清楚明白的知道导演是一个以商业为基础的导演, 知道原著故事纸醉金迷拜金浮夸, 可仍前仆后继的选择观看, 梳理出其中缘由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一、票房保障:明星效益

商业电影拍摄的是一种投资行为, 影片的投资人、制作人都深谙电影运作的手段, 清楚明白电影赚取的法则, 迈着统一的步伐朝市场看齐, 拍出一部分观众想看喜欢看的电影。而明星无疑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业电影里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银幕上演员的身体点燃了看影人的欲望, 演员的表演在电影的观赏过程中提供了根本的快感。明星的形象占据各大电影的宣传海报, 并且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杂志封面,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明星已然是商品的一个核心元素, 可以用来宣传推广一部电影——明星无论是在电影制作人还是电影观众的头脑里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他或者她可以媲美一个引人注目的故事, 或者是宏伟壮观的场景, 抑或一个时尚流行的导演”[1]。

电影《小时代》由杨幂、郭采洁、郭碧婷、谢依霖、陈学冬、 柯震东等新生代明星领衔主演。毫无疑问, 他们都是一群活跃在当今影视圈中的小花旦、小生, 他们的标签似乎永远都是“年轻”、“漂亮”、“帅气”。撇开剧情、演技、宣传、 制作等条件来说, 光是明星这一项就足以有了只赚不赔的票房保障。

二、永恒主题:青春与爱情

青春爱情不管在何类题材中, 总能找到其立身之地, 因为它是大众共享的感情。威廉斯认为“大众”一词有四种现行的含义“为很多人所喜爱”、“质量低劣的作品”、“被特意用来赢取人们喜爱的作品”, “人们为自己制作的文化”。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每年关于青春爱情的主题不计其数, 甚至成为了一种类型, 然而却总能受到大众的追捧。

作为青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小时代》符合观众的特定心理需求和趣味, 它的爱情观和浮夸华丽的场面调度俘获了大批的年轻受众。虽然看上去不太真实, 但现在年轻人就是喜欢幻想这样的生活和爱情——不劳而获、不学有术还有钱花。中国当下年轻人每天面对各种生存、工作的压力, 他们怀着消遣娱乐以及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走入电影院, 哪怕只是观看电影明星窈窕的身段, 华丽的服装以及英俊的侧脸以得到暂时的放松。

三、核心力量:粉丝支持

电影《小时代》改编自郭敬明的同名小说, 原本就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 对于他们而言, 电影拍摄得好坏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气火爆。在电影中出演的明星们, 都拥有很多的粉丝, 例如杨幂和柯震东, 他们的粉丝群体巨大, 影响力大, 在影片上映时, 不惜财力为了自己喜欢的明星, 包场电影; 一路追捧他们的发布会。就是基于这样的粉丝群体, 才得以支撑他们的电影票房。

四、不可缺少:营销手段

此外, 影片的营销团队也功不可没。郭敬明的抄袭事件、 与作家韩寒的争锋相对包括其身高一直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八卦;而杨幂等则是话题女星;柯震东则更是话题制造机。 影片的营销团队自然不会放过这些宣传电影的“好机会”, 在影片公映后引发了微博“大V”与郭敬明的粉丝隔空对骂, 一场微博的骂仗, 反倒又为其争夺了炒作势头。影片中无论是背景还是人物生活, 都充斥着奢靡之息, 这又与郭敬明在生活中“炫富”的种种事件相结合, 不少媒体工作者指出“郭敬明站在奢侈品的一端, 不但赢得了更多顶级品牌的支持, 同时也引起了更高的社会关注度。”在面对各方的争议时, 郭敬明倒一改昔日的张扬, 虚心的接受来自业界的批评, 反倒为影片引发了又一轮的关注度。其团队清楚明白市场需求与运作, 轻松的在营销方面赢得胜利。

五、结语

随着我国电影市场不断扩张, 院线的大幅度增长, 年轻一代成了一般大众文化电影的票房贡献的中坚力量, 他们喜好的, 追求的都是大众的, 毕竟精英文化属于少部分人。

摘要: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小时代》大众文化电影的一种, 虽然口碑不佳, 却没能阻其在票房上收获成功。本文旨在探讨其在大众文化视域下成功的几个因素。

关键词:《小时代》,大众文化,电影

参考文献

人才与责任:大众企业文化的王道 篇3

注重人才培养

上海大众“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企业文化,渗透于工作、流程、人才发展等各个方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创新和员工积极参与的氛围,使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企业。多元化发展道路极大地鼓励了员工专注于本职岗位并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加强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几年来,上海大众已培养了300多名专家和特级、高级技能师。

人才是公司长远发展的根本,人力资源是支撑公司稳定增长的关键。上海大众重视员工发展,并建立了完整的基于培养、考核和激励的员工综合发展体系,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

上海大众始终秉持尊重每一个员工的理念,上海大众始终与所有员工共同发展,回报员工对企业所做的贡献。科学系统的员工培养体系、多元化的员工发展通道、和谐的工作环境氛围,上海大众形成了多方面的人才激励机制,实现了较高的雇员承诺和人才吸引力,先后获得“2005年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2006年度最佳雇主奖”、“2007年卓越雇主——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外资企业最佳雇主”、“2010中国杰出雇主”等多个大奖。

负责的企业公民

在向社会提供一流产品的同时,上海大众承诺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尽最大的努力减少产品及服务中所造成的环境影响。上海大众于1997年在国内汽车行业中第一个取得ISO14001环境体系的认证,并在2006年再次通过该体系的审核。上海大众已经将产品环保扩展到了密闭蒸发、电磁干扰、车内气味排放等各个环节,并由此成为国内首家全部实现绿色产品的企业。

上海大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环境管理、产品环境性能及市场环境需求的最佳结合。从建厂开始,上海大众就将环保确定为基本方针,并遵循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制定的22条环保准则,结合自身产品和生产流程特点,通过与包括供应商和经销商等伙伴的紧密合作,摸索和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绿色行为准则”。该准则涵盖了工业用地最小化、禁止使用危害健康物质、噪音控制、水资源循环、能源节约、废物管理等一般性原则;以及汽车生产特殊工艺及过程的环保控制,涉及有害物质排放控制和特定成分使用控制等众多细节。通过环保准则的实施,上海大众有效地实现了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绿色生产”,达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2003年,上海大众汽车三厂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汽车行业“国家环境保护百佳工程”;2006年,上海大众再获“爱心环保企业”殊荣。

上海大众注重通过新能源、代用燃料技术、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一步提升产品低排放的水平。上海大众积极实施“动力总成战略”,到2010年,通过TSI、DSG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车型的油耗水平较现行限值标准降低20%左右。作为前瞻性研发的成果,具备低能耗、零排放的PASSAT领驭氢燃料电池车,在2008奥运会期间在北京作为环保车辆进行示范运营,并被选作马拉松比赛的引导车。LPG(液化石油气)、CNG(压缩天然气)已实现批量生产。

在发展进程中,上海大众始终本着回报社会、造福社会的理念,广泛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二十多年来,上海大众累计捐赠约4.01亿元,涉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及各种社会公益事业。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 篇4

在文化研究的范畴中,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始终是最引人注目的。当今所说的大众文化

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指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

(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与消费,并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它是现

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如果说当今文化研究的中心是大众文化,那么大众文

化的研究中心就是传媒,可以说,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异常

复杂的,而在我国,如何正确处理好大众传媒引导与大众文化批评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其一,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出现,是在全球现代化浪潮的背景下,我国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的产物,它既有世界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征,又有自己具体历史文化语境所赋予的特性。一般来说,中国大众文化的真正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事

业的不断发展和推进而开始的,特别是随着计划经济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大众

传媒承载着大众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形成了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严肃艺术和高雅艺术

并行前趋的一种文化景观。但是,中国大众文化由于产生的时间不长,所以其发展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主要体现在理论上缺乏对大众文化包括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具体研究和理论

总结;缺乏对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及文化市场应有的战略规划、实施计划及相关政策的宏观

管理,因而显现出一定的无序和盲目发展状态。另外,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还具有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消费娱乐业的发展很快,文化产业结构失衡,富有民族特色文化传统的国有文化

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过多地引人国外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东部地

区与西部地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布局失衡。正是由于中国大众文化的不成熟性和不平

衡性,造成了大众文化创作在其快乐原则的指导下,不注重和国内优秀传统文化、精英文化

融合,一味追求娱乐的消遣性,追求内容上的非历史性、无深度性。在整个社会文化转型时

期,将大众文化的社会大众性、商业赢利性、娱乐消遣性摆在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之上,造成整个社会文化的失调。此时此刻,推动和承载大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大众传媒,在发挥

其传播功能的同时,理应担当起正确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重任。在我国,大众传

播媒介既有文化产业功能,同时又有舆论宣传和引导的功能,其文化产业功能直接推动着大

众文化向前发展,其舆论引导功能则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出引导中国大众文化朝

着代表先进文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文化转型时期,无论是从理论上、客观管理上、大众文

化结构和内容上,还是从大众文化布局上,都应引导他们和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的发展

趋势相适应,绝对不能使它们相互对立或者割裂开来。具体来说,在当今大众文化的发展中,我国的大众传媒应紧紧围绕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将大众文化引导到代表人

民群众根本利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轨道上,减少那些片面追求娱乐、消费、搞笑、逗乐、感官刺激的文化产品,保持整个社会文化产品均衡有序地向前发展。

其二,大众文化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普及而产生的,大众传媒很容易控制大

众,将大众引人由媒介营造出来的脱离现实甚至远离现实的伪现实中。大众文化中传达出的带有现代文化特征的无中心、无深度、反理性、消解神圣等特性,极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消

极面中找到同盟军,二者坑淦一气,无异于一剂毒药毒害我们的国民精神。同时,中国社会

千百年来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导致的经济落后、社会贫穷、广大民众受教育的机会少、国民

整体素质较低等、容易造成对社会文化转型期外来的腐朽文化产品不辨良萎。这些都会严重

影响中国人原有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因此,目前的现实需要迅速建立起正确的大众文化批评。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维结构中,文化的本质功能即在于批判,在于对政治、经济偏

差的矫正。大众文化批评正是代表着文化行使批判使命的有效形式。一般来说,大众文化批

评具有三大功能,即调节功能、监督功能和建设功能。通过批评对大众文化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进行调节,对承载大众文化的大众传媒进行监督,在大众文化内部制定审美规范,建

立大众文化秩序。特别是对大众传媒实行监督,中国大众文化还缺乏这种批评意识、批评机

制。前面已提及到,现代科技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超常的功能,可

以发挥并扩张自身的媒介意志,轻而易举地将大众引人由媒介营造出来的虚伪世界之中,对

社会造成潜在危险。特别是当今中国的大众文化处在一种混乱无序的状况下,大众传媒又被

党和政府赋予了舆论监督权,那么,谁又来监督大众传媒呢?长期以来,中国的大众传媒在党和政府制订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制约下,没有形成大众传媒极权,从而保持了社会的平衡。

但中国加人WT()后,随着文化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冲击,大众传媒产业化功能将得到有效发

挥,大众传媒将凭借其经济实力形成极权机制,这时的政府法规制约可能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所以,必须建立大众文化自身的批评机制,通过职业批评家和大众中自发的批评者形成批评

网络,通过舆论监督、道德监督,以社会雷达探测器的功能去辅助和弥补社会法规的功能,监督大众传媒。事实上,承载和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是大众传媒的本质属性;建

立和完善大众文化的批评机制,则是大众文化自身的需求,是社会大众的需求,也是中国国

情的特殊需求。提倡大众文化批评监督大众传媒,这是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之一。

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文化研究主要是对大众传媒和大众流行文化的研究,所以,正确处理好

大众传媒引导与大众文化批评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一在思考大众文化的成因时,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比如,周宪在述及大众文化的成因时指出:“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规模都市化的形成以及大批城市大众的涌现,伴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一种带有文化产业性质的大众文化应运而生。”②而陈刚在给大众文化下的定义中,也明确地把大众传播作为其构成大众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其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③显然,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有着撕扯不开的关系。那么,什么又是大众传播呢?看来,在梳理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搞清楚大众传播的涵义,这对于我们理解大众文化的形成很有必要。从传播学的意义上看,“大众传播媒介是在二十年代广播电台出现后才有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和战后才出现的电视)。”④从目前的情况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不但促成了旧电子媒介的更新换代(如从普通电影到立体电影,从普通电视到高清晰度电视、卫星电视等),而且也催生了一批新的电子媒介(如程控电话、录像机、VCD、DVD、卡拉OK、传真机、多媒体电脑、因特网)。可以说,电子媒介的队伍已经壮大;同时,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壮大的趋势必将愈演愈烈,以至于我们今后肯定是生活在一个以电子媒介为主体的大众传播时代。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尽管大众传播可以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个部分,但是在催生、塑造大众文化的过程中,电子媒介无疑起着更大的作用。按照传播学家的看法,迄今为止,人类文化已经经历了口语文化、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三个阶段。在口语文化时期,由于传播是在单纯的、人人都具有的说—听能力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口语文化具有了粗陋的民主和平等色彩。而随着印刷文化的来临,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民主平等关系被取消了。因为印刷文化机制本身便具有一种拒绝和排斥功能,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进入印刷文化的中心位置,进而掌握、控制、甚至垄断文化的阐释权,而大量的没有识文断字能力的芸芸众生则被印刷文化机制无情地抛置到了边缘的角落,他们惟一具有的资格是被动的接受与倾听。可以想见,在典型的印刷文明时期,与之成龙配套的只有精英文化、贵族文化,而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只有基于这样一个文化背景,我们才能理解电子媒介的出现对于大众文化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美国学者丹尼尔·杰·切特罗姆在分析早期电影对美国人的影响时指出:由于电影奇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和景观融为一体,从而导致了这种新型的电子媒介与传统文化精英的格格不入。同时,由于电影不是为了特定的阶层、客厅、课堂而设,而是为了现实生活、为了了解西部、工人、农民、木匠和工程师,为了探讨关于女人、中产阶级和劳动阶层的广阔领域,所以电影深受底层民众的喜欢。结果,电影不但把平等意识带到了人民大众之中,而且还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文化:到了二次大战末,电影媒介已建立起一种新的大众文化,即继印刷文化之后的艺术、娱乐、大商业和现代技术的汇合,它符合大众的口味,又从大众中获得力量。这种新的大众文化把作品和制作过程联系在一起,这二者都不符合旧的文化学说的模式。„„对大众来说,看电影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一种体验和解释同代人或家庭的共同价值观的新方法。⑤

从切特罗姆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电子媒介的电影,由于其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本身便蕴含着一种平等、民主的理念,所以与印刷媒介对大众的拒绝、排斥功能相反,电子媒介最大限度地对大众行使着、发挥着它的接纳和聚合功能。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切特罗姆才认为电影创造了大众文化。如此看来,电子媒介不但在创造大众文化方面功不可没,而且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次极富革命意义的壮举,因为它打破了精英文化或贵族文化一统天下的格局,大众也由于有了自己的文化领地和文化支援,第一次具有了与上层精英垄断的传统文化分庭抗礼的资格,甚至有了蔑视、无视传统文化存在的权利。

以电子媒介为主体的大众传播在催生了大众文化之后并没有抽身而去,可以说,在20世纪大众传媒的更新换代中,每一种电子媒介的出场都是对大众文化的一次再引导和再规范。于是,电子媒介在完成了大众文化的“助产婆”的使命之后,又充当了大众文化的“整容师”。而不断的引导和规范,反复的化妆和整容,也使大众文化的革命性冲动耗尽了、反叛性精神衰竭了。如今,整个西方的大众文化不仅安居乐业,而且其产品在具有了典范效应之后已批量生产、大量输出。如此说来,大众传播便不可能不是一把双刃剑,它成全了大众文化,同时也使大众文化成了它的奴隶。

大众传媒与文化强国建设修改 篇5

(外国语学院谢晨)

[摘要]: 大众传媒与文化强国的建设息息相关,大众传媒对国家的文化建设有着传播,监督,建议等各种作用,要想实现文化强国的建设,就必须要促进大众传媒的发展,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建设文化强国。但利用大众传媒绝不是仅仅依靠大众传媒来实现文化强国,在文化强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在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提高整个国家大众传媒的素质。

[关键词]:大众传媒;文化强国;联系;作用

在展开这个命题的论述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第一,什么是大众传媒;第二,什么是文化强国。在弄清这两个概念之后,才能具体分析大众传媒和文化强国之间的关系,才能利用大众传媒来建设文化强国。

一、大众传媒和文化强国的概念。

(一)大众传媒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大众传媒是报纸、广播、电视、影片和期刊等的总称,是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现出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大众传媒是广大民众了解世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二)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包含两种意思,一是指靠文化强国,二是指建设成具有强大文化影响力的国家。基于这两点,我国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从战略意义的高度上重视我国文化的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途径之一。在“三个代表”理论中就明确提出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足以显示我国对于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视。

二、文化强国和大众传媒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关系

大众传媒和文化强国是相辅相成的。大众传媒是文化强国的载体媒介,大众传媒的发达与否和受众程度关系到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和目的的实现。而一个国家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素养,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大众传媒的业界水平。大众传媒和文化强国的建设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矛盾统一的关系。

(二)现实中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文化强国的建设息息相关,大众传媒对国家的文化建设有着传播,监督,建议等各种作用,要想实现文化强国的建设,就必须要促进大众传媒的发展,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建设文化强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电脑走进千家万户,是广大群众了解世界,参与社会讨论的主要方式之一,逐渐代替报纸广播,成为大众传媒的主力军。近几年来,中国掀起了一针“国学热”,中国民众在将外来文化推崇到极致之后,终于能够回过头,开始学习,继承和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的流行,无疑对强调我国本土文化的归属感,增加民族凝聚力,从而实现文化强国是有益的。而这阵“国学热”的兴起,与大众传媒是密切相关的。从中央十套的“百家讲坛”节目到去年红极一时的“汉字书写大赛”再到今年年初央视一套播出的“中国谜语大会”捧红了一大批像于丹,易中天,刘心武等“学术明星”,也使得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增加。随着《于丹论语心得》,《易中天品三国》,《刘心武读红楼》等节目的播出,人们开始放弃追逐韩剧美剧,回归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书店里热销榜不再是一些毫无任何教育意义的言情小说,取而代之的是中国传统典籍和四大名著;学生们谈论更多的不是周杰伦,李宇春等娱乐明星,而是易中天,于丹等学术明星,这一切的改变,都要归功于电视媒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它将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原本在人们心中曲高和寡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易于接受,人们开始了解它,然后愿意接受它,学习它。如果没有大众传媒,仅靠学校教育,这个普及面是很狭窄的,且收效甚微。但大众传媒能借助它的通俗性,广泛性,对一些小众但却是精华的文化进行普及并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大众传媒对文化强国最大的贡献。

三、大众传媒的弊端

然而大众传媒也有它自身的弊端,它的弊端在于,它传播性太广,影响力太强,当它被一些不良分子利用,传播一些假新闻或是不良文化,这个危害也是巨大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微博上的“真假是非”。互联网的发展衍生出微博这个21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信息交流工具。由于微博的低门槛性,它成为广大网民传播各种信息,吐槽各种事件的集中营。与此同时,在名利的诱惑下,微博中存在大量水军恶意炒作,污染网络环境。漫天的吐槽声中,不乏有一些污言秽语和对事实的歪曲,这些是不利于和谐文化建设的,而一些不实的新闻的传播,更是不利于文化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秦火火事件”。秦火火等人利用微博水军,制造了类似于“编造雷锋奢侈生活”等谎言,造谣“残联主席张海迪是日本国籍”,恶意抨击中国的慈善制度,而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随即跟风,信以为真,微博圈中谩骂一片,对当事人和整个社会的名誉造成伤害,更严重的是,正是由于这些不明真相的微博群众的力挺,使得秦火火一类造谣者愈发猖狂,不实消息,恶意中伤他人充斥整个微博圈,网络环境乌烟瘴气,对和谐文化的建设带来严重的影响。今日,秦火火已受到法律的制裁,但这启示我们,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文化强国的建设有很多积极的作用,但是它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文化强国的建设需要对大众传媒进行规范。

四、怎样利用大众传媒促进文化强国建设

利用大众传媒促进文化强国的建设需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国家要重视发展大众传媒,发挥大众传媒对促进文化强国的积极作用,通过管理与规范,减轻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与大众传媒行业相关的企业,作为大众传媒的细胞,要通过创新丰富文化内容,加强自律,把虚假低俗文化扼杀在摇篮里。具体措施如下:

(一)丰富大众传媒的内容,促进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

1.国家

(1)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政策,用兼容并包的态度,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大众传媒,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通过电影电视等方式宣传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

(3)对互联网等新兴大众传媒给予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2.企业

各种杂志社,网站和电视台促进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在模仿和学习他国文化模式的基础上,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新出具有本国特点的文化素材,促进文化强国的建设。

(二)对大众传媒进行规范。

1.国家

(1)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对利用大众传媒传播有悖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发挥国家相关机构(如国家广电总局)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和引导作用,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引导大众传媒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方向发展,净化大众传

媒的环境。

2.企业

(1)各种网站,杂志社,电视台等大众传媒企业要加强自律,对虚假和低俗文化坚决抵制,不予传播。

(2)建立大众传媒行业的行规,各种与大众传媒相关的企业必须遵守,用道德和制度的力量来规范自身。

参考文献:

[1]作者:丁士 《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文化产业》,《新闻战线》,2012年第三期

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篇6

摘要:随着大众文化生活越发丰富多彩,电影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又反映出了一些具体的文化现象。而同时,影片中所展现的很多内容也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这样层层递进,渗透着大众文化。

关键字:电影文化 大众文化 关系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具体到中国,由于历史文化、现实国情的复杂性以及“一国两制”国体模式的独特性,中国电影的创作呈现出一种多元异质共存的局面。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它属于一种商品性的文化,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是依赖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文化,是一种传媒文化。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播方式,它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同时,电影的也通过大众文化发展壮大。他们之间是相互依托。

在今天的生活电影制作中,电影制作者把现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共同的大众生活和认知通过一些手段表现出来,这些共同的大众生活特点其实就是大众文化在某个方面的缩写和投射。比如说现在的房价是中国现在社会的一个共同问题。在许多反映城市生活的电影中,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电影导演把握了大众心理,把这一共同问题表现在电影里。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就容易通过自生的感受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再么个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呼应,一种虚拟的“相互理解”。他们就会通过更多的同类电影来寻找这种情感的宣泄。这样就支持了电影的发展,电影在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电影实现了其商业目的。同时也体现了大众文化是一种商品性的文化,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是依赖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文化,是一种传媒文化。

90年代中国电影文化体系的分化,虽然没有完全线性对应于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大众文化的分层结构,但“主旋律”电影与“大众性”电影的话语核心,仍然潜在暗合了“三权分立”文化语境的内在本质——“三权分立”的话语实践,将电影生产/消费/市场积累一并纳入多重主题形式的文化运动之中,一方面解构了80年代中国电影“政治/道德”象征符号系统的稳定性,在多重文化话语的权力极限处,延伸出超越纯粹“政治/道德”文化价值实践的观影经验;另一方面,又在具体“解构”中激化了电影的“形象”(“影像”)叙事能力,使中国电影在90年代文化语境中,有意识地选择了对于各种不同文化主题的不同隐喻——“隐喻的意识形态效果便既要捕捉又要扩充,即产生一种‘想象的’等同,但却是通过掺杂能指来做到这一点的。这样,意义变得更为充实、稳固,但也多少有点退行”[1] ——从而在社会整体“观影期待”上分割出多种可能性的文化满足。其实,90年代以来,曾经以同样活跃的艺术“精英”姿态在80年代中国银幕上编织了一个个“电影英雄”传奇、且又同整个“政治激进主义”文化运动休戚与共的“反思/批判电影”文化形态(《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黑炮事件》、《绝响》、《一个和八个》、《老井》、《黄土地》、《本命年》、《晚钟》、《盗马贼》,等等)的消失与不复重返,便已然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文化经验的巨大裂隙中,向80年代文化及其所体认的主流与“精英”共享的“政治/道德一体化”价值模式的告别仪式,已在中国电影文化体系的新的分化之初,便完成了它最辉煌、最激动人心的一幕;紧接而来的,则是当代中国电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接二连三地“与往事干杯”。

特别是,90年代中国“主旋律”电影与“大众性”电影文化形态的不断确立,在更为潜在的意义上,也揭示出“三权分立”文化语境的内在运动规律:主流文化话语、知识分子“边缘性”话语及大众文化话语的分化,因相互之间意识形态利益的不同联系,往往产生出不同的运动/组合关系。主流文化话语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正统权力实践,始终一贯地坚守了“政治/道德”秩序的上层统治地位:其与大众文化话语间的关系,建立在制度化的“正统性”与非制度化的“民间性”的天然差别之上。因此,就主流文化话语而言,“三权分立”语境虽然突出了大众文化话语的意识形态权力,但它却又无力完全彻底替代占支配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叙事要求:“主流”依旧是一种自在的存在(只是它的“自为性”却被破坏了)。如果我们暂不考虑90年代中国电影的编码形式,仅仅分析电影的主题叙事能力,那么,“主旋律”在《大决战》、《百色起义》、《毛泽东的故事》、《周恩来》、《炮兵少校》、《凤凰琴》、《蒋筑英》等影片中所实现的,应该说仍然是某种对于政治的忠诚、道德的敬仰、全部主流文化制度的表达。而“大众性”电影的话语魅力,却无疑提供了另一种主题叙事的可能性,即知识分子“边缘性”话语与大众文化话语“合谋”利益的视觉/心理形式——《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秋菊打官司》、《二嫫》、《三毛从军记》、《大撒把》、《背靠背,脸对脸》、《狂吻俄罗斯》、《股疯》、《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头发乱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与往事干杯》等等,不但是一连串有滋有味的电影镜像运动,而且更大意义上还代表了一种与主流文化话语相“疏离”的文化承诺方式、一种自我放逐于主流体制之外的“他者”话语。

于是,90年代中国电影文化体系在“主旋律”与“大众性”上的分化,终究暗合了当代中国“三权分立”文化语境的潜在规定,在“审美的”意识形态中完成了电影对于90年代中国文化经验的自觉书写。

大众文化在我国新时期的崛起始于改革开放时期,在改革开放时期逐渐获得了主体意识的民众,不仅需要新的娱乐形式,而且也需要表达这一阶层的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有一系列发行量巨大的通俗杂志和报纸作证,有一系列原来属于高级文化阵列的严肃文学纷纷改弦易帜为通俗文学作证。[2]大众文化的通行无阻表明的是大众对它的支持与认同。关于大众文化与电影文化的关系,电影文化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众文化是电影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电影文化塑造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对电影文化有重要影响。文化影响电影,有什么样的大众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电影文化。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建设大众 篇7

长期以来, 音乐学大多数学者往往聚焦于对音乐文化具体形态与内容方面的研究:如词曲作者、体裁题材、风格流派、唱奏表现方式、古籍考证等等诸如此类。忽视了中国音乐文化与生俱来的社会性、大众性的社会生产与流行传播, 这是中国第一本以“大众”作为研究音乐文化创造与发展的主体来进行思索和解析的音乐学专著。它从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的独特视角出发, 对中国大众音乐文化做了全景式的透视, 阐释了大众音乐的分类、流行本质、商品属性与传播特点和音乐社会运动的轨迹。《中国大众音乐》一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则在于其对大众音乐及其流行与传播的社会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的、系统的研究方面学术上的先导性、开拓性和奠基性。

《中国大众音乐》全书的结构总共八章, 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前四章, 可概括为中国音乐“文化体系”“历史长河”中的“大众音乐”, 是曾教授通过现有历史材料或实地考证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个梳理、归类和总结;二为后四章, 可概括为“大众音乐”的“传播”和“流行”, 是曾教授在梳理了前4章内容后, 对中国大众音乐的一个独特思考。

本文从以下四点简单概括地归纳了对曾遂今教授《中国大众音乐》一书的粗浅认识和读后感想。

一、创新性

《中国大众音乐》中对于流行音乐的考察, 则并未囿于这种狭义的流行音乐观, 而是表现出其独特的视角。作者重新梳理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分类, 例如:他独树一帜地提出了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的三类体系以及它们相交互动形成的多种型态的音乐文化体系, 并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的观念作为自己研究工作的切入点来考察、解析以大众音乐文化为基础的各类音乐文化在社会运动中的传播与链接。另外, 作者在第五、第六章中指出, 无论是音乐的自然传播或是技术传播, 作为音乐文化在形态、意识领域中的特殊性, 音乐传播表现出的是一种特殊品质的人际关系, 即“传求必通”“传而相通”的人与人之间的音乐关系。因此, 作者的这些论述使我们认识到大众音乐传播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 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社会行为。作者在第7章中还提到:音乐商品具有特殊性。音乐商品除了具有一般商品的基本属性外, 还具有其它自身的特殊性。这种区别于一般物质商品的特殊性, 是由音乐商品性质的二重性、音乐商品艺术价值的永恒性、音乐商品艺术品质的创造性这三方面构成。

二、通俗性

此书用大众音乐的概念、范畴重新考究了我国历史上从远古传说中的原始乐舞到清代民间音乐、乐舞等等所有音乐文化形态与生俱来的大众音乐文化内涵, 鲜明地指出大众音乐是一个涵盖多方面音乐文化成分的文化范畴, 无论是历史上的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儿童音乐、军旅音乐, 还是现当代的革命音乐、20世纪的中国城市流行音乐都属于大众音乐文化体系中的历史性有机组成因子。曾遂今教授选用音乐 (这种社会文化) 的不同功能目的作为切割线, 将无数个历史横截面所组成的音乐文化形态划分为三种类别:统治集团的音乐文化、市井庶民的音乐文化、文人的音乐文化。在对此三类音乐文化的对比性研究论述中, 作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大众音乐文化由于其循本、自由、宽容的特性, 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内涵宽泛的概念, 它包含了除宫廷音乐、文人音乐之外的一切生存于民间的音乐形态。究其音乐的社会接受环节而言, 由于大众音乐的本质目的是再现大众的多种价值观、实现大众的多种精神追求、体现大众的多种生活方式, 因此, 大众音乐的参与主体是全方位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历代宫廷音乐、文人音乐也是从大众音乐文化中寻求有用的东西。这个论断使广大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对古代民间音乐文化有了特别的亲近感, 认识到离我们现实生活久远而为之陌生的郑卫之音、乐府民歌、宫廷乐舞等古代音乐文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阳春白雪”, 而是饱含生活气息和庶民风情的“下里巴人”, 此谓通俗性。

三、时代性

阅读本书时, 读者们能感受到纸页里处处洋溢着信息时代的学术气息。在书中第一章第三节中, 作者把中国音乐文化分为3个体系:政府音乐文化G, 大众音乐文化P、学院派音乐文化, 并引用三相型如GPA型AGP型、双相型如GP型AP型、单相型A型P型G型三个概念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在第六章“大众音乐的技术传播”中, 作者更是将内容与现代信息社会紧密结合, 介绍了唱片、无线电、音乐电视广播 (MTV) 、音乐的数字化网络传播。与此同时, 书中也提到了如对当前流行歌坛“走穴”“营业性演唱” (第四章) “假唱” (第六章) 等的社会学分析;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两个极端” (第七章) , 对电视晚会“三多” (声乐多, 声乐中独唱多, 独唱中流行歌曲多) 现象等的批评。这体现出了曾教授在传统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变型的时代背景与宏观环境下, 勤于追求、勇于探索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大众文化与大众音乐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动向。这种创新的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开阔性

《中国大众音乐》对于中国大众音乐从时、空两方面作了宏阔的“鸟瞰性”“概览性”陈述和深入地探索性研究。如纵向上的时间跨度方面, 囊括了远古乐舞, 先秦民歌, 秦汉乐府、相和歌, 魏晋南北朝清商乐、吴歌西曲, 隋唐曲子, 五代两宋唱赚、鼓子词、诸宫调, 元代杂剧、散曲, 明清小曲、戏剧等等 (第三章) :横向的空间上则包含了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军旅音乐、儿童音乐、革命音乐、当代流行音乐 (第四章) 等等, 从而在时空交错、经纬纵横的大视野上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大众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及文化构成方面的宏伟图景。

总而言之, 这是中国第一本以“大众”作为研究音乐文化创造与发展的主体来进行思索和解析的音乐学专著。它从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的独特视角出发, 对中国大众音乐文化做了全景式的透视, 阐释了大众音乐的分类、流行本质、商品属性与传播特点和音乐社会运动的轨迹。《中国大众音乐》一书对大众音乐及其流行与传播的社会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的、系统的研究方面学术上具有先导性、开拓性和奠基性。

摘要:《中国大众音乐》一书从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的独特视角出发, 对中国大众音乐文化做了全景式的透视, 阐释了大众音乐的分类、流行本质、商品属性与传播特点和音乐社会运动的轨迹。本文从四个方面简单概括地归纳了对曾遂今教授的《中国大众音乐》一书的粗浅认识和读后感想。

关键词:《中国大众音乐》,曾遂今,读后

参考文献

[1]曾遂今, 《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

直销模式给大众企业的启示 篇8

未来,直销与其他业态的结合会更加紧密,将会更好地借助互联网等技术工具的力量。 ——王君平

直销是天生具有互联网属性的一个行业,早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直销经营的就是社群,通过低门槛创业,把消费者转化为经营者。 ——罗永亮

王万军(对话主持人、九方马管理顾问机构董事长):您在品牌创建和营销模式方面颇有建树,请您解读一下,现在为什么有些企业的老板想着只要活着就好?

龚凯(集和中国董事长):我们一直认为产品很重要,或者定位很重要。这些都属于“抢地盘”的范畴。另一方面,我们注重企业文化,注重仪式感,这些都可称之为“找意义”。这两件事放在东方文化里,其实是一个整体,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

传统企业大多是先抢地盘再找意义,而直销企业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先找意义再抢地盘。它们通过对于意义的寻找,对人与人之间温度的关联,建立了一种互联网本身不具备的“强连接”关系。

手机出现之后,我们都觉得生活速度越来越快。但与此同时,企业死得也越来越快。原因何在?表面上看,手机跟人的距离越来越亲密,其实这个距离是越来越远。

直销的温暖感,正是基于线下的强关系,这是人类的本质需要。因此,直销的逻辑正是消解互联网焦虑症的良好方式。在混沌时代,它的力量也会重新得到激发。

直销与互联网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对人们利益结构的重新设置。而这个利益结构,与人性的优缺点息息相关。除了经济利益,还包括情感利益。

我目前正在投资一个皮具公司。它原本是传统的连锁皮衣皮包公司,经过重新设计、场景联合,我们改为皮衣皮包定制。你可以来这里设计一个包,那么你就成为了渠道,只要销售出去,你就可以得到一定分利。同样地,二次推广的朋友也会为他带来利益,就像滴滴打车一样,大家在玩的过程中互相产生利益关系。现在公司还没开张,已经卖出了100多个包。这种利益结构的设计,就是来自于直销行业的一种逻辑。

直销机制将改变互联网“只做利益而不做情感”与“不做利益结构的捆绑”的机制。未来,如何让你的企业拥有聚集人心的裂变方式?或许大家可以从直销行业中获得启示。

王万军:从安利华东区总裁到天狮大中华区总裁,再到现在的战略咨询,作为行业资深人物,您能否分享一下,直销到底在哪些方面可以为其他行业带来启发?

王君平(古道君园文化传播公司首席顾问):为什么在这样一个经济滞缓时期,直销却能够逆势而上?

首先,政策松绑是一大因素。直销从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至今已有20年历史,立法管理也有10年。政府从开始的限制,到立法的约束,到今天的开放,发牌速度越来越快,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其次,直销企业大多注重独特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比其他行业来得更为扎实。

同时,直销行业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是依靠教育培训来不断强化品牌意识。没有哪个行业能像直销一样对消费者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在传统商超里,推销员最多向你进行几十秒钟的介绍。但在直销里,你买了产品之后还会去参与培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增进对产品的深刻认知。

除了传播机制之外,直销的利益分配机制也很特别。有多少企业会想到去和消费者分账?而直销企业,不仅是把消费者纳入财富分配的大门,而且和客户一起玩,一起学习知识,一起销售产品。通过这种分配和奖励机制,消费者主动转化成为了品牌的推广者。

直销企业的另一大优势是充足的现金流。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在一轮一轮地烧钱。反观商务部批准的71家直销企业,大多都在盈利,一些拥有上百亿年销售额的直销企业甚至能保持15%的利润率,这很难得。

自从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之后,直销一直在做创新变革。起初,为了在严格的政策下生存,直销与店铺销售、连锁销售相结合。接下来,我们也做了不同的尝试与创新,包括慈善营销、旅游营销、会议营销、事件营销、社群营销、粉丝营销等等。现在,一个销售模式可以容纳很多因素,可以拥抱互联网,与大物流等先进技术结合,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未来,直销与其他业态的结合会更加紧密,将会更好地借助互联网等技术工具的力量。

王万军:不少企业转型做直销之后,销量各方面都很不错。您能否从实践者的角度跟大家讲讲,有何灵丹妙药?

罗永亮(康恩贝集团康满家新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直销与其他营销模式是有区别的。其他的营销,是销售的“销”。而直销,在我看来,应该是消费的“消”。其他营销模式的各部分是分离的,而直销却是在经营消费者。直销的消费者,同时拥有“用户+传播者+渠道+经营者”四种身份,且四种身份融为一体。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的传统企业愿意进入直销行业?因为现在用传统营销模式去推广一个新品,难度很大。难在哪儿?——传播的成本太高。你要花很多广告费,所以在我们的保健品行业里面流传一幅对联:“不做广告要死,做广告也要死。”横批:“横竖都是死。”有些时候,产品的销售额都达不到广告投入。而直销,却能解决前期为了进入市场所付的高额成本。

直销的模式是符合人性的。几乎人人都想创业,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实力和资源。而直销恰恰能满足很多人创业的欲望。它门槛不高,背后又有一个完整的平台支撑,恰能为那些没有很多资本与机遇的人群,提供一种风险相对较小的创业机会。

直销是天生具有互联网属性的一个行业,早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直销经营的就是社群,通过低门槛创业,把消费者转化为经营者。

但直销又跟互联网创业、微营销不同。直销的黏性更强,忠诚度也更强。所以直销+互联网的结合,几乎是如虎添翼。因为直销会员的边界和组成度,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够比拟。当未来的直销公司完成了大用户群的搭建,其实它们已经可以往平台的方向发展。

所以我认为,未来的直销,应该是“闭环+开放式”的模式。所谓闭环,是指我们的会员是相对闭环的。开放,则是说当我们的会员基数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我们的会员是对所有的社会开放的。我们不仅是卖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可以卖所有人的产品和服务。

论大众文化的特征 篇9

论大众文化的特征

大众文化将审美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改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接受形式和当代社会审美风尚的基本格局,凸显出商品化、媒介化、标准化、日常化、娱乐化和时尚化特征,成为现代都市大众普遍的文化消费形式.

作 者:吴加才 WU Jia-cai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3刊 名: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9(4)分类号:G02关键词:大众文化 商品化 媒介化 日常化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篇10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要谈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大众文化有哪些特性。大众文化具有以下特点: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依赖性、大众媒介性、日常性、类型性。我个人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大众媒介性。正因为这些特性所以大众文化得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就包括大学生。

顾名思义,大众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是通俗流行的。这样就不能避免会产生良莠不分这个问题了。其中既有能起到积极、正面作用的部分,也有对人性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所以说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一)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大众文化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我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接触到很多各种形式的大中,大众文化。因此在这个过程众文化对我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时代的反映,不断地对我们的价值取向起着引导作用。

2、大众文化能够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个性。我们大学生很快就要走进社会,没有个性,我们将很难在这个崇尚个性的社会里站稳阵脚。我们可以通过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了解当今的大众文化走向,如流行歌曲、电影、服装、语言等等,然后再从中挑选出一些我们认为可取的部分,经过创意的整合,它就会成为我们自己独特的所有。

3、大众文化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大众文化产生于现实生活、取材于现实生活,这就决定了它必须要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服务。而我们的现实生活就包括了精神生活这个层面,更准确地说,我们现在关心得更多是精神生活。大众文化含有各种我们喜欢的内容,既能给我们带来欢笑,也能让我们深刻地思考、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其中电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无疑,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大众文化能够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就知识层面而言,大众文化涉及经济、政治、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军事、伦理道德、法律、天文地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

可见,从大众文化的积极价值角度看,大众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各个方面发展。

(二)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因此大众文化产业竭力追求商业利润,为此,很多无良商家不顾后果地发行一些不良内容或者错误地引导我们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大学生总是接触新生事物最多的一个群体,我们对此是有很深的感受。这些庸俗的大众文化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时的愉悦,但它同时也在毒害我们。这些庸俗的大众文化导致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低俗化,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错误的引导。

上一篇:专业药师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干部个人漏报事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