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

2024-08-31

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共12篇)

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 篇1

一、什么是高校文化和企业文化

狭义上, 高校文化主要包括高校的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道德文化、形象文化等, 是高校精神、行为的综合表现。从微观层面上看, 高校文化包括全体师生及其服务人员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优秀的高校文化能够提高高校的文化品位, 增强师生的凝聚力, 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学生通过良好的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滋润, 促进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反过来又能促进高校文化的发展, 丰富高校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美国著名的企业文化专家沙因教授认为, 文化是一种深奥的现象, 它非常复杂而且不宜了解, 但是对企业管理来说, 花大力气去认识企业文化是值得的。因为, 当我们确实了解了企业文化时, 对企业文化中那些难以理解和看似不合理的现象就会豁然开朗, 所以, 人们认为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效率高低的重要原因。一个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 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 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 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 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 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

二、高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前提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在更高层次上的民族文化的更新。它一方面要选择和引进外来文化, 并在消化、融合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新文化;另一方面又要不断造就具有更高层次文明人, 从而推动整个民族的文明进程。高校作为精英文化的发祥地, 正有力地担负起了构建新文化和培养新型文明人的重要使命。它作为中外文化首先碰撞、交融的结合部, 一方面由于大量输入着各种外来文化信息, 形成了不同于民族文化的特殊的文化环境, 使各种观念、思潮先在这里进行交锋、论战。另一方面, 由于生活其中的个体具有知识密集、思想活跃、年龄相近、生活方式趋同的特点, 他们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的相对独之的文化群体。他们受着外来文化的熏陶, 又置身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中。因此, 他们总是超前于整个民族, 首先构建自己的新理论、新观念;并且不断向社会传播、辐射, 对民族文化进行着某种程度的导向, 可见, 高校在企业文化的发展中, 不仅要提供高科技, 而且要创造新精神、新文化;培养的人不仅要掌握现代知识、现代技术手段, 而且要具有现代人格、现代观念, 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搡, 成为个性鲜明、情趣高雅、知识丰富、政治坚定、思想进步、发展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只有这样, 才能科学地完成企业文化的个体转换。

三、高校文化为企业文化提供服务

高校的职能是培养人才, 这是所有高校的共同特征。因此, 从高校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来看, 我们要求高校培养企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和观点, 也就是说, 高校有什么样素质的教职工队伍, 就培养什么样素质的学生。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 高校必须利用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和具有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的图书馆, 大力倡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活动, 培养具备整体素质的人才队伍。先进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有待于我们坚持方向, 大胆探索, 在努力实践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建设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的文化;必须建设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化;必须建设博采各国文化之长, 熔铸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必须建设师生员工踊跃参与、富于创新和活力的文化。只有这样, 高校文化才能真正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为建设文明企业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四、整合高校文化和企业文化

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知道, 文化是需要交流的只有在交流的过程中, 文化才能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 历史上的每一次民族大融合都带来了民族文化大繁荣, 特别是进现代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 中国学界也变得更加活跃了, 所以在这个全球化时代, 文化的交流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当我们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后, 我们必须要把经济优势变为文化优势, 让文化优势来推动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最后才能达到整个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文化与高校文化都同具有某些特质, 也许有人会说企业文化与高校文化是不同性质的文化, 他们的外延与内涵都是不一样的, 又怎么会有共同的特质呢?但实际上由于他们都是由集体, 由知识分子组合而成的, 所以是可以融合整理的资源, 比如某些价值观念, 我们整合这两种资源不仅仅是让两种文化中的共同部分继续为两个系统的建设做出最大的贡献, 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它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成为企业精神价值的追求, 为整个企业的发展做出它应有的贡献。对于那些并不是共同所有的文化, 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来让他们相互融合, 我们知道, 任何一种文化或是现象常常会因外来的因素而变得异常活跃, 而活跃会更大限度的激发内部的活力或创新能力,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它不仅有利于高校, 也有利于企业。如果说高校文化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制高点, 是理论文化诞生的地方, 是创新潜力的源泉所在, 那么企业文化则是大众文化与先进文化的结合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谈家水: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商场现代化, 2008, (2下)

[2]陈元双: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企业家信息, 2008, (3)

[3]李根: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素质.江苏高教, 2004, (6)

[4]涂国红:高校图书馆与高校文化建设浅议.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6)

[5]曾翔:企业文化与高校文化结合构建和谐人文德阳.现代企业教育, 2008, (4)

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 篇2

1、高校食堂企业文化的特殊性

高校食堂文化虽然属于企业文化,但却具有其独特性与特殊性。高校食堂企业文化是高校在“三服务、三育人”活动过程中,以学校为阵营形成的,教育导向与经营理念相结合,食堂员工共同奉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总和。高校食堂的服务对象是学校,这就决定了其企业文化必须与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方针及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只有这样的高校食堂企业文化才能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与接受。这就造成了高校食堂企业文化鲜明的特殊性。

2、高校食堂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1提升食堂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保障,高校食堂作为特殊的企业主要为学生提供餐饮服务,一直以来都是微利保本经营,很难兼顾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面对校内外餐饮业的强烈冲击,会出现部分食堂亏损。为扭转这一局面,使高校食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获得发展,食堂应注重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学校与学生面前建立高度的信誉感,以此提升食堂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保持食堂的健康、良性发展。

2.2激励、约束员工的隐课堂

食堂的员工长期重复着同种工作程序,工作积极性不高。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一方面,对员工具有激励作用,员工在企业文化的激励下,能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工作热情,有利于推进食堂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对员工还具有约束作用,使员工在处理个人利益和食堂利益时能以大局为重,维护食堂的利益。

2.3推动校园文明建设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地方,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而食堂不仅要做好学校师生的供餐保障,还要发挥其育人功能。通过在食堂内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促使员工树立共同的价值观,提升服务质量。通过热情服务、礼貌用语、文明用餐、卫生整洁等食堂特有的文化,辐射到每一位就餐的学生,使学生感受食堂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熏陶,进而渗透到校园,推动校园文明建设。

3、高校食堂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3.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高校食堂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食堂企业文化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员工为本”,加强员工的文化培训与岗前培训,在食堂广泛开展学习专业技能、学习文化等活动,以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和学习能力。并在食堂内部树立平等观念,尊重员工人格、价值,充分信任员工、理解员工,使员工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夯实高校食堂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更好地为师生员工服务。

3.2注重创新

创新是高校食堂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食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校食堂企业文化创新包括:①管理人员开发新的创意,创造新的经营理念,实现观念创新;②积极为员工创造服务意识更新、技术技能提高的`条件,激发员工的创新欲望和动力,挖掘智力资源,激发员工的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③修订与完善食堂的管理制度,创立新的管理机制,使经营与管理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④不断开发食堂菜肴品种,形成拥有地域风味的低、中、高、精的不同层次的菜品,创新营销手段,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由此看来,对高校食堂来说,企业文化创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食堂只有建立特色的文化,才能在发展中超越总体目标。

3.3融合经营管理

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脱离制度管理。没有完善的制度,高校食堂将无法进行经营与服务,但是再完善的制度也不能包含整个食堂的活动,不能规范员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成为一种规范和理念,弥补了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能挖掘管理的本质,丰富管理的内涵,赋予经营管理更强的生命力。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有机结合,提供企业文化建设的沃土,有利于增强食堂内聚力,提高食堂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力,有利于实现员工与食堂的共同目标,不断增强食堂的管理水平,提升食堂在外部餐饮冲击市场中的竞争力。

3.4发挥领导者的中坚力量

企业资助高校贫困生的文化意义 篇3

企业作为社会一分子,在其中应当发挥重要积极的作用。

企业的一片爱心,可以使面临退学的贫困生再次燃起求学的希望,企业的精神鼓舞着贫困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通过企业资助,可以使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使贫困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人间的真情。

企业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

积极资助高校贫困大学生一方面对贫困生来说缓解了经济困难,解决了燃眉之急,同时,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资助贫困大学生体现了企业回报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已成为许多知名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热心支持公益事业,支持国家教育事业,正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体现企业热心教育、关心社会的高度责任感。通过资助贫困大学生,使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价值。

有利于企业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

通过让贫困生在本企业勤工俭学,可以直接地考察、了解学生的工作能力、个性特征,既为他们提供了工作锻炼的机会,又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了一条捷径。企业还可以通过提供奖学金的方式吸引更多人才毕业后为企业做出贡献。

树立了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扩大了社会影响。

企业的社会形象是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的具体印象。任何一个优秀的企业,无不重视企业在公众中的社会形象。通过资助贫困大学生向社会树立了企业支教重教、回报社会的良好形象,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如何资助高校贫困生

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励基金。

奖励基金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直接在经济上帮助大学生的一种资助形式。专项奖励基金方便、直接,具有固定性和连续性,是贫困生获取经济扶助的重要渠道。例如,在浙江省团委实施的“浙江省大学生助学计划”中,企业捐资5000万元,设立“浙江省大学生资助基金”,基金增值部分用于资助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完成学业,根据目前的基金规模,每年可以资助1000名以上大学生。许多知名企业都在高校中设立了专项奖励基金。如在上海有宝钢奖学金、索尼奖学金和“民营企业帮困奖学金”,湖南设有“创远集团50万元助学金”,河南有中泰集团“助学成才”特别援助金。还有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百胜餐饮集团联合设立的“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该基金自2002年9月实施以来,共资助贫困大学生320人次,资助金额为160万元人民币。

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如前所述,勤工助学市场狭小是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存在的不足之一,目前勤工助学岗位主要限于校内,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贫困生的需求,而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有的工资过低,如某私营企业,要求大学生每天早晨7点上班,干到夜里11点,工资只有每天20元。有的雇主心怀不轨,调戏甚至强奸贫困女生。出于安全、风险的考虑,许多贫困生对校外勤工助学机会望而却步。企业如能加强与校方联系,提供本企业的一些工作机会给贫困生,既可以降低本企业劳动成本,又可以使贫困生找到勤工助学岗位。

积极帮助录用的贫困大学生尽早完成还贷任务。

助学贷款是国家对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的一种优惠政策。这种借款是无息或低息的,还款方式采取学生毕业后若干年内分期返还。按时还款是保证贷学金制度长期运作的关键。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贫困生在如期还贷方面做得不够好,究其原因,有的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有的是由于工作初期收入不高,经济压力过大。如果企业能配合银行制定措施,如为贫困生先行垫付偿还借款、督促本企业录用的贫困大学生及时还贷,在间接上也是对贫困的一种支持。

对本企业下岗职工、贫困职工有子女就读大学的,给予经济补助、工作照顾。

目前,高校贫困生来源复杂、分布呈现多样性,既有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也有城市下岗、贫困家庭子女。近年来,因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家庭收入急剧下降,城市贫困生逐年增加,2002年末,仅国有企业下岗未实现再就业职工人数就有410万人。因此,企业一方面应积极向社会上的贫困大学生给予捐助,同时对本企业的困难职工更应多加照顾,有子女就读大学的困难职工,一般都已步入中年,知识老化、身体状况下降,再就业竞争能力弱,家庭负担沉重,在面临企业倒闭或改制时,常常面临下岗失业的威胁。企业应关注这部分职工的家庭生活,如尽量避免夫妻双方同时下岗,对家庭困难者给予子女教育补贴和奖励。这在间接上也是资助贫困大学生的一种形式。

企业在资助贫困大学生中应完善的措施

企业资助贫困大学生应注意维护贫困生的自尊。

贫困大学生年纪轻、自尊心很强。在现实社会文化环境下,贫寒并不被一般人视为荣耀,家境贫寒是贫困生最大的隐私和痛处,对于他们来说,接受捐赠无疑是一次极其艰难的心灵考验。有的资助活动中,过分渲染贫困生的家庭窘境、家庭隐私,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因此,企业在资助贫困生时应考虑方式方法,比如,将无偿资助改为分期借贷,在电视报道中,不突出学生的个人资料和隐私,即使需要报道时,也应征得学生的同意认可。

企业资助贫困大学生要将经济扶助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如前所述,无偿性的资助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依赖和行动上的惰性,对有的学生而言,还感到是一种施舍。因此,企业可以考虑改变无偿资助,将经济扶助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加强企校交流,采取经济资助与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相结合的形式资助在校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由企业为在校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大学生在实习期或寒暑假在实践中亲身感受企业文化,借此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在创造价值中实现自强。使得资助过程转变为培养的过程,即在帮助贫困生方面由简单的捐助变为培养能力与资助相结合;使资助的过程变为创造价值实现自强的过程,使单一的打工行为转变为全面的学习过程,从而让企业文化走入校园,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融入企业。

企业捐助不应仅仅关注名牌、重点高校。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探索与实践研究 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高校后勤,后勤企业

当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不在是个新鲜的话题, 尽管改革的方式、模式、体制等都不一样, 但是在这里有个共性的问题, 那就是在做好服务的同时, 改革后的后勤服务实体如何去独立运营和生存。我认为关键性的一点是确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

1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概念

什么是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 以及反映企业文化特质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和物质实体, 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与一般意义的企业文化相比, 具有鲜明的个性, 不同的内涵、结构、功能、体系和基本原则。一般可以这样认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 那就是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和生产经营活动中,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三服务、两育人” (即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 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这一宗旨, 兼顾教育和经济两个属性, 发挥好基础、先行和保障三个作用, 实现管理、服务、育人、经营四大功能, 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后勤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2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结构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一般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 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层, 制度文化是保障, 行为文化是方式, 物质文化是基础。

2.1 高校后勤企业的精神文化

深层精神文化是后勤企业文化的核心, 它包括后勤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精神等内容。它是与企业有关的意识形态的总和。

如高校的餐饮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首先弄清楚质量理念:饭菜要可口, 营养要丰富, 价格要适中;其次是服务理念:窗口服务人员要热情、对师生提出的问题和投诉要及时整改, 对提出的正确意见要虚心的接受, 把师生当作真正意义上的顾客来对待;再次对内要注意人才理念:要善于发现员工的长处, 比如心思缜密的可以用来当会计、善于协调人际关系的可以用来做人事或采购等;最后是创新理念:餐饮业也需要创新和保留, 做到既要坚持经典的菜系, 也要不断创新出新菜系, 而且要根据时节进行变化。

高校后勤必须要重视企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包括领导素质和职工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思想素质、职工道德素质等, 同时需要培养出领导班子和负责人的行为感召力以及企业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这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2.2 高校后勤企业的制度文化

高校后勤企业的制度文化是具有本企业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的总称, 是后勤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 它具有共性的、强有力的行为规范要求。

如高校超市的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劳动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物资供应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服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等, 让不同的人员对照自己的岗位, 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 使员工产生责任感, 从而有良好的习惯和规范的行为。

制度文化是适应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 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企业精神所倡导的一系列行为准则, 必须依靠制度的保证去实现, 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企业成员的行为, 使企业精神化为企业成员的自觉行动。

加强对后勤企业员工的教育和管理, 建立健全和完善后勤规章制度, 有效规范和约束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 能够促使高校后勤企业持续、稳步、健康的发展。所以说制度文化在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是一种制度保障。

2.3 高校后勤企业的行为文化

高校后勤企业的行为文化是指在为师生服务过程总和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经营作风、精神面貌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 一般包括后勤服务单位的领导行为文化、模范人物文化和员工的群体行为文化等。

作为后勤企业的负责人, 他的行为文化是职工的一面镜子, 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行为在企业里面是一种表率。一位优秀的后勤领导会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将自己的价值观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身体力行、广泛推广, 以形成企业共有的文化理念、风貌、士气与氛围。

企业模范人物的评比对企业行为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对业绩优秀的工作人员要进行表扬, 并进行一定的物质激励。企业负责人应该积极的发掘各个岗位上的模范人物, 大力弘扬和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 从而使后勤企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得以形象化。

后勤员工是后勤企业的行为主体。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真正意义上代表了整个后勤企业的服务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精神风貌等。从这个意义上需要不断的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素质教育, 并且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奖惩制度结合起来, 让员工在具体的岗位上表现出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习惯。

2.4 高校后勤企业的物质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所构成的器物文化。高校后勤企业的企业产品对于经营性的后勤企业和非经营性单位所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 一种是有形的商品, 一种是无形服务。

物质文化对高校后勤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 高校后勤硬件设施和高校后勤总体形象的设计与建设。

(2) 后勤企业在员工生产经营活动中建立必要的保健、卫生、安全等设施, 以及为提高员工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素质所建立的必要的技术培训、职业教育、文化教育等。

(3) 用于宣传的高校后勤的报刊、杂志、主页等载体。

3 构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途径

当今时代使文化管理时代, 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内容。高校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战略中的一项长期、艰巨、细致的系统工程, 应把企业文化建设置于生产经营的先导地位。

3.1 企业管理层要重视和倡导

管理高层人员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维护者和管理者, 他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价值观及经营理念等直接决定了企业文化走向。

第一、树立企业的理念、使命和核心价值观, 完成对企业战略性系统思考, 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可能性机遇、关键性任务以及可能面临的主要挑战。第二、搞好企业文化的规划。要在对本企业固有的优秀传统充分调查研究、进行挖掘的基础上, 进行筛选梳理、精炼升华, 提出具有本企业个性特征的管理理念、价值观, 形成自己企业文化。第三、将抽象的企业文化理念具体落实到本企业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中, 形成在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工种都有员工公认的先进领军人物, 使企业的先进面不断扩大, 从而带动整个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为领导者, 必须不停的学习新的理念、新的知识, 不断提高个人水准, 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用自己的行动为员工作出表率, 努力成为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代言人。

3.2 全体员工要积极参与

基层员工是企业的主体, 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没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一个企业的文化是通过职工的思想、工作心态、工作作风、行为举止来体现的, 必须通过形成共识的企业文化和塑造员工好的习惯来打造企业文化。要将企业的目标, 企业的精神, 企业的经营理念等都应该让员工知道并理解、接受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3.3 加大宣传和目标激励

首先, 高校后勤的企业文化要进行宣传。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要在员工内部进行宣传, 也要在企业外部与师生进行沟通说明。通过报刊、杂志、网络、服务热线电话的建设, 员工能及时了解后勤的每一步行动, 使高校后勤上、下级之间可以互相沟通、高校后勤企业与师生之间互相沟通, 时刻提醒员工的行为规范, 激励员工为后勤总体目标而奋斗。同时能达到对外宣传后勤和对后勤服务进行监督的作用, 消除一些在服务过程中的曲解、误会, 增进广大师生员工对后勤服务的信任和支持, 塑造后勤的品牌形象, 并对后勤的改革和发展起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

其次, 要进行目标激励。通过生产服务竞赛活动、技术比赛等各种工作竞赛等方式评先进、授奖赏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种激励, 实际上表明了企业文化的导向。

4 结语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对于高校后勤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积极推进高校后勤企业的文化建设, 是高校后勤企业拥有光辉灿烂未来的一个关键, 。

参考文献

[1]张国梁.企业文化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张卓, 蔡启明.企业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3]仲宏.高校后勤的企业文化建设[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8.

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 篇5

1、高校茶文化课程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既处于学生时期,又处于学生向社会工作者的过渡时期,在这样的时间段内,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活跃、参与感强、求知欲强、对客观事物有一定判断能力但又容易判断失准等特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阅历不深,尤其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欠缺,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成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了很多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塑造,不失为一个非常良好的尝试。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至少可起到这么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完善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知识结构方面仍然较为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而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一定的完善,在传统文化方面为大学生注入更多的营养,间接完善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大学生走入社会做好准备。二是提高大学生在人文方面的思维能力。人文学科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多个社会领域和科学领域,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当代社会的人文内涵,掌握基本的人文价值观念,透过我国茶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的融会贯通,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非常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三是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茶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我国茶文化在当代被漠视甚至丢弃,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传统文化失去了魅力和价值,而是传统文化没有被很好地发扬和传承,以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为切入点,向学生传授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其中蕴含的人文智慧、道德情操,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所在,进而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并有效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高校茶文化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于茶文化的诸多积极意义,高校在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客观来看,我国高校茶文化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对茶文化深刻内涵的传授方式存在缺陷,导致大学生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不够全面,甚至无法准确领会茶文化中的基本内涵,这对茶文化的传承、传播不利,也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利。二是茶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老套,缺乏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载体,在依托历史、偏重茶史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茶文化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茶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实用性和魅力,这对茶文化在当代的继续发展不利。三是茶文化课程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缺乏学生实践环节,在有理论、无实践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成了“纸上谈兵”,在连泡茶、饮茶、品茶都没有接触过,连茶具、茶服、茶室都没有见识过的情况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就很难深入,偏重理论的教学方式也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四是茶文化课程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和细化,虽然一直在强调通过茶文化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但这样的目标仅仅是泛泛而谈,并未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规定,这也间接导致不少茶文化课程教师缺乏授课动力,甚至在授课中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

3、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分析

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基于良好文化素养的更加完善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基于当前高校茶文化课程客观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必要对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进行客观分析,以帮助高校通过茶文化教学将茶文化的魅力和茶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3.1理论教学和充分的实践教学相结合

众所周知,茶文化虽然体系庞大、内涵丰富,但却是从基本的饮茶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为向学生充分传授茶文化的内涵,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亲身体验饮茶活动的魅力,这即是茶文化课程的实践环节,也是茶文化课程教学中基础性的内容。实现茶文化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好结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带领学生初窥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应当涉及茶文化的来源与定义、茶之道、茶之善、茶之美等,使学生对茶文化产生求知欲和喜爱感,在奠定了这样的茶文化教学基础和教学基调后,茶文化的深入教学将会更加容易开展,学生对茶文化也更容易由浅入深地深入理解;二是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包括饮茶和品茶,参观茶艺博物馆,感悟茶艺馆,品味茶艺精神等,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带领学生亲身体验茶艺文化的魅力,感悟茶艺精神内涵,体会茶文化内在精髓,逐步形成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并最终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实现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3.2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划分

茶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向学生全盘传授茶文化内容,相对难以做到,而且耗时耗力,因此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对茶文化的教学划分层次性和阶段性。从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来说,对于非茶叶专业的学生,应当重视茶文化基础应用知识的讲授,将茶文化的通俗内容和精髓表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传统茶文化形成初步的、正确的理解,对于深入的茶文化内容,应当有选择性地决定是否以授课的形式进行教授;而对于茶叶专科的学生,茶文化教学则应当适当深入,不仅要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基础性的.茶文化内容,也要帮助学生拓宽对茶文化的理解,以茶文化为工具实现学生人文思考能力的提升,以茶文化授课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人文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基础扎实的、以茶文化为支撑的文化理论体系和文化理论能力。从茶文化教学的阶段性来说,茶文化教学应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以阶段性、衔接性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一层一层地品味、掌握茶文化的内涵,形成基础牢固的茶文化知识理解和理论能力。

3.3对于茶文化中“真、善、美”的教学主线的把握

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真、善、美”是茶文化的主线,在高校茶文化课程中,“真、善、美”也是教学的主线。茶文化中“真、善、美”三者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真”所体现的是茶叶之真,指的是茶叶来自自然、清新脱俗的本性、本质,“善”所体现的是茶文化内在的和谐、包容的精神,是我国民族性的象征,“美”所体现的是茶文化中追求美好、热爱美好的精神,对人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启发。在茶文化教学中,把握“真、善、美”的主线,要做到以茶叶发展史实为依据,传达茶文化的精神实质,上升茶文化的内涵和本真,展示茶文化在调节社会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乃至国家、民族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探索茶文化中蕴含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为帮助学生理解茶文化中蕴含的“真、善、美”,必须通过良好的、富有情感的教学,让茶文化真正以民族精神代表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真正领略到我国土生土长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茶文化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文化魅力,感受茶文化在当代的魅力所在,并以此为契机完善自身的价值观、文化观。

3.4对于茶文化课程授课者能力的较高要求

基于茶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传授茶文化内涵的较高难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必须为其配备教学能力突出并且对茶文化乃至我国传统文化理解深刻的教师。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对于授课教师能力的要求包括:一是必须深刻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茶文化的渊源、定义、发展以及茶文化中蕴含的道德品质、人文精神、时代精神等要有深入的理解,并能以此形成茶文化的完善理论体系;二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必须本身是爱茶、敬茶的,这是茶文化课程老师应当具备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爱茶、敬茶的基础上,教师才会产生传播茶文化的热情,对于茶文化的教授才会更加一针见血、有理有据;三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应当能够做到将茶文化和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这将帮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顺畅地理解茶文化内涵、掌握茶文化精髓,提升授课的效率,优化授课的方式;四是茶文化授课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足够的授课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在有限的课时内,要通过良好的、高效的授课,将茶文化内涵有效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对茶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4、结语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的的确确可以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效果,以此实现大学生自身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的继续提升,必须深入挖掘茶文化的优秀品质内涵,深入探索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茶文化教学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助力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秒高.平等参与式教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茶业,2010(1):15-16.

[2]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54-156.

[3]张玥娟.基于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茶文化课程建设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8-110.

浅议网络文化与高校文化传播 篇6

网络文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准确价值定向

校园网络文化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概念,据调查,人们对校园网络文化内涵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对亚文化群体(主要指大学生)进行精神性现代启蒙的文化形态。

其二、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中,有超前于大众文化(社会文化)、相对独立的以精英分子为主体的文化形态。

其三、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注重课外生活,透过特定的文化气氛使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从而获得超前发展的文化形态。

其四、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指大学生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大学生在校内外开展的各种活动),是一种寓教育于活动的文化形态。

我们认为,以上几种观点都未准确地反映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第一种观点一味强调人观念意识的现代化和个性的张扬以及自我实现,这种说法本无可厚非,但是现实社会(包括学校)并不能及时提供相应的精神食粮和人生舞台任人自由的发展,于是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化思潮和西方生活方式一时间便成了大学生推崇备至和纷纷效尤的样板,大学校园几近“西方文化的租界”,一些不切实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乘虚而入,结果非但没有实现自我,相反倒是在西方文化的迷宫中走失了自我。第二种观点将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割裂开来,以精英文化自居,助长了文学生的天真之气,过多地谈论将来怎样影响和改造社会而不关心现在如何适应社会,只看到未来的辉煌而看不到眼前的困难,所以一旦与社会接触便会产生水火不容之感,最终走进一条和社会文化不相容的道路。第三、第四种观点也只是描述了大学校园文化的表面现象,没有把握校园文化的实质和核心。那么,大学校园文化的实质和核心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把握?

要把握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应从社会的大背景来思考,从社会与大学的对立统一中来把握。大学是高等学府,是学术思想的重镇,也是整个社会良知与理性的凝聚之所。用传统的看法来说,大学之道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這些大学之道在现代教学思想中也就体现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大学应该引领时代潮流,是未来社会的创造者。然而,这种创造并非空中楼阁,必须以显示社会实际为基础,因此,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要完成社会化的任务,这种社会化包括知识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等方面,而这些内容与校园文化恰好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大学和社会、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谋求一种平衡和协调,只有平衡和协调才能构成真正的秩序,校园文化的“唱、做、念、打”才是根据社会需要所应该做的,而不致被社会拒绝和排斥。但是,这种平衡的基础是什么?我们认为至为重要的就是首先确立一个正确的校园价值观,然后围绕这个价值观建设校园文化。综上所述,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应该是置身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在分类上属于社区文化范畴。从这个意义上看,校园文化应该是指大学特区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则应是对其进行准确的价值定位。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其中主要有: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西方文化渗透的首要目标就是大学生,他们企图通过渲染资本主义价值观诱惑和拉拢青年学生。

第二,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功利性的挑战。市场经济以价值规律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中容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和行为。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第三,网络不良文化、信息的挑战。由于网络的国际性、开放性与交互性,网上信息夹杂着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腐蚀着占网民多数的青年学生,混淆他们的辨别能力,消磨他们的信念意志。

第四,其他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随着校园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社会的不良现象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已不再是象牙塔,高校教师已不再以风雅高洁自居,高校学生的课外生活有庸俗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通讯为代表的现代化传媒手段蓬勃兴起的时期,并且其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高校校园文化所面临的挑战使一些大学生产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随之而来的大学校园经商风、厌学风、拍拖热、网络游戏热等闹得沸沸扬扬,这些发生了倾斜的校园价值观如果不及时予以重构,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危机、思想危机和学术危机,这是所有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然而,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却迷失了方向。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传播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传统的工作理念方法显得僵化,校园主流文化不够突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网络的全面普及,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国家间的竞争已从传统的经济、科技领域扩大到文化领域。不可否认,文化多元化对于文化交流、综合创新、科技进步及科学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它同样也有负面影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西方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得以广泛传播,引发了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上的偏差,淡化了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在这方面显得无能为力,甚至有时客观上还有推波助澜之嫌。

(二)校园文化是校园环境的灵魂而不是校园环境的点缀

校园文化应是校园环境的灵魂而不是校园环境的点缀,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更是灵魂中的灵魂。当前,目前高校的建设中缺乏这种整体的考慮,学校各部门的建设各行其是,整体仅是机械地拼凑,校园文化被单纯理解为在既定的环境中造点塑像、贴点标语、搞点活动,这样当然不能发挥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

(三)文化传播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迷失

在社会文化中,很多在社会生活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意识、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统称谓传统。这些传统如果从价值尺度的角度来衡量未必是好的,也未必是不好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传统与校园文化显得格格不入。对此平衡与协调的唯一办法就是要进行理论的分析,促进传统融入现代化而为现代化所用,也促进现代化衔接传统,为传统输入生命。一些教育家在谈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时,非常伤感地指出并非所有的传统都得革除,譬如校园建筑,现在很多大学把一些旧建筑拆除,这就非常可惜,因为这样校园将失去历史厚重感。同时对现代文明的精神核心是什么把握不清,表现为在社会的大变革中随波逐流,迷失方向。

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价值的定位及体系构建

我们应该怎样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最重要的就是首先确立一个正确的校园网络文化价值观,然后围绕这个价值观建设校园文化。“人类是价值追求的动物,而追求价值的跑道是永无止境的”,任何简单片面,只看眼前不看将来和利益至上的想法与校园价值观都是不相容的。其真正的价值取向不应排斥人类文明的共性,即在于求真、求善、求美。具体到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教育部、团中央关于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网络文化日益发展的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根据这一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校风、校训、师德建设等内容。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中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而大学精神则是对办学理念的进一步升华,它们与校风、校训等都是师生员工经过长期努力而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是学校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校风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综合实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的每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

(二)学术文化建设

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直接影响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是学校生命力所在。学术文化建设应着重于规范师生学术道德、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文化活动、支持学术团体的发展及积极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

(三)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要体现“尚德务实、求真拓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学术为先,强调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治校的能力。

(四)形象文化建设

学校的形象包括学校的外在整体形象和校园环境面貌两个方面。学校形象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大学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对广大师生具有精神熏陶作用,直接关系着学校的育人环境、声誉和社会影响良好的学校形象,可以起到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作用。形象文化建设主要包括:

1.规范学校形象标识

大学的形象标志主要包括校徽、校旗、校歌以及学校名称及中英文标准字体,学校的各类指示牌、名片、POWERPOINT模板、办公用品、文化宣传材料、学校礼品、建筑命名等,所有这些标志必须统一规范并尽可能反映大学的价值追求。

2.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要积极宣传学校各项突出成就,特别要重视学校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学校的特色和亮点,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要建设好校园网主页及新闻网页,及时公布学校发展动态。

3.建设人文校园环境

学校的校园环境设计和建设要形象鲜明、造型优美,校园建筑要保持风格的统一和协调,建筑中要设置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图片、橱窗以及学术沙龙、学术园地等配套设施,使之既能展示大学的历史传统,又能创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要整体、系统地规划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主题雕塑、文化走廊和文化景点等,使校园人文景点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在学校景点建设中,要重点阐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从而烘托校园人文氛围。

(五)加强校园文化阵地与载体建设

文化阵地和载体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大学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加强包括思想理论与文化素质课程、宣传媒体、学生社团、文化活动、院系文化、网络文化等在内的各类文化阵地的建设,把握时代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形成健康积极的舆论环境、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

总之,当代高校要通过积极吸收网络文化精粹及其他文化精华,构建一种外具优美环境内具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探究 篇7

企业文化, 或称组织文化, 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高校后勤员工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 在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目标的指导下, 通过服务实践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成。它既合理兼顾和保持校园文化的氛围、管理规范、传播、和育人功能, 还要追求实体企业文化的人文观念、市场观念、服务观念、团队协作观念。

通俗的讲, 就是后勤企业的员工都必须明白如何行动才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 而且都自发地这样做, 对自己生活工作的企业有一种眷恋感和依附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 形成一种为企业工作, 同时企业会为每位员工带来幸福感的思维, 员工会在潜意识里会产生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准绳来约束自己。

2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造成的后勤企业经营动力不足, 与高校其他行政部门没有实质性区别, 员工等更要思想根深蒂固。长期以来, 后勤实体作为学校的保障部门, 根据总体规划, 按指示办事, 缺乏创新, 还是以“事业单位”的思维操作运行。

高校后勤企业实施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得企业更加协调、稳定, 将对后勤改革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后勤企业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就有必要建设起具有高校后勤特色的且适合教职工和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

高校后勤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服务中必须有文化因素作为思想支柱, 为高校后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高校后勤企业只有即时掌握自身所处市场环境, 研究特定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才不至处于被动地位。

高校后勤企业要时刻明确对其服务对象的责任和义务, 以承担教职工和学生后勤工作为首要任务兼顾良性盈利, 需要有正确的企业文化辅佐企业向前发展。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转变全体员工的观念, 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言行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 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 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 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和体系, 也是造成这种结构和体系的观念, 也是规章制度所显示的管理思想。企业文化既是凝结在产品服务中的质量意识, 也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办法和所体现的处世哲学。

3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3.1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应以人为载体、强化以人为中心

这由于人是文化生成与继承传播的第一要素而决定的。这里的人不仅仅是指企业家、管理者, 也体现于企业的全体员工。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侧重于对人的充分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这样才能形成一致的奋斗目标, 使人凝结成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

3.2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要注重表里如一, 不搞形式主义

文化要通过企业员工的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 这就容易导致表里不一致的现象产生。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首先从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 使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 与企业同呼吸、共成长。要通过对员工进行目标教育, 使他们把个人目标同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 自觉参与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

3.3 个异性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要注重个异性

文化本来就是在企业本身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 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 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 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 而且被顾客所公认, 才能独树一帜, 才有竞争的优势。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 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 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3.4 高校后勤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 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经济组织文化, 具有经济性

所谓经济性, 是指组织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及其他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经济性主要关注的是资源投入和使用过程中成本节约的水平和程度及资源使用的合理性, 最终目的都不会离开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和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 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是一个企业战略问题, 也被称为文化战略。

4 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战略中的一项长期、艰巨、细致的系统工程, 应把企业文化建设置于生产经营的首要位置。

4.1 领导者、管理层及员工共同参与

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领导者的表率的重要性有如一支队伍的旗帜, 起到决定性作用。企业的目标、精神和企业的经营理念等都需让员工知道、理解、接受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凝聚员工感情, 共同建设高校后勤企业特色文化。

4.2 确立目标并做好宣传工作

企业的战略目标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的方向, 要让员工的使命感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企业员工才会自觉地为实现这种目标而团结奋斗。每个高校都有其意义深远的校训, 企业也可以制定能表达文化核心内涵的口号、广告词等, 在直观上有利于在企业中形成积极向上、勤奋敬业的良好风气, 有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对顾客、对社会的责任感。

4.3 转变传统高校后勤服务的观念

服务水准起点高, 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就是要引进社会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模式、管理的方式方法来转变传统高校后勤服务的观念, 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程度, 增强为教育事业服务的能力。加强后勤“硬件”建设, 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企业全方位对环境和配套服务和设施等的优化, 建立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 利用企业文化的感染作用, 硬件设施的改善带来的优质的服务将赢得师生的信任和支持。高效、优质的服务对后勤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促进后勤服务管理、后勤服务方法改进、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探索与发展全新的后勤服务形式, 是提高高校后勤企业服务品质, 保证和提高后勤企业服务质量的唯一出路。

4.4 积极开展后勤企业文化创新

任何企业都会倡导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 而且要求自己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成为员工的价值理念, 从而使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成为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灵魂。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 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企业不仅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 也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而且逐步深入地把创新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 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

4.5 实现服务理念方式的创新

高校的后勤服务企业的特性决定了企业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的最终目标, 本质是为学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 解决后顾之忧。创新求变需要时间的磨砺, 它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要积极创建立体、灵活的经营服务理念、管理制度、发展战略, 高校后勤企业要以求实创新的态度去适应日益表现出的管理人性化、运行灵活化、文化多元化的校园总体环境。

总之, 实施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工程的建设, 即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后勤企业健康发展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又可将其视为一项需要与现代先进企业文化结合而不断研究的课题。

摘要:通过对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含义进行阐述并结合实际, 从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原则和途径方面, 对作为独立经营实体的高校后勤企业要生存发展而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企业文化,高校,后勤

参考文献

[1]冯凤麟.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J].现代企业, 2005, (5) .

[2]刘清华.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理念培育[J].学习月刊, 2006, (6) .

[3]杨以勤.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6, (3) .

[4]相井成.论如何发挥经营在高校后勤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作用[J].高校后勤研究, 2007, (5) .

试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 篇8

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内涵

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 结合学校、企业的目标和任务, 考虑文化模式, 高校后勤企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始终坚持发展先进文化不动摇, 必须始终坚持用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促进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

1. 高校后勤企业精神文化。

它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 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 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 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高校后勤企业体现的是绿叶精神、甘做嫁衣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少说多做的敬业务实精神、团结互助协调发展的合作精神、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它是高校后勤企业在服务育人实践和服务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共识, 通过这种精神文化, 引导价值取向, 确立行业规范, 塑造职业形象, 加深文化涵养, 增强员工凝聚力。

2. 高校后勤企业制度文化。后勤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

业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 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 它把后勤企业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它一般包括企业法规、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合理的制度必然会促进正确的企业经营观念和员工价值观念的形成;而正确的经营观念和价值观念又会促进制度的正确贯彻, 使职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高校后勤企业行为文化。

后勤企业行为文化是后勤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提供服务中产生的活动文化, 是以后勤员工和行为为形态的一种中层企业文化。如企业目标、企业计划、企业管理制度等, 通过文字的表达, 传输着企业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如管理制度中对劳动纪律的表述:“严禁上下班迟到、早退, 违者一次罚款10元~30元。”这是一种纯理性的表达方式, 让人望而生畏, 换成以下表述:“迟到早退意味着浪费别人的生命”, 则反映了企业的“人本”意识和文化氛围。

4. 高校后勤企业物质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还包括校园环境、生活设施等体现出来的物质文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提高, 对精神需要的追求愈加强烈, 求知、求美、求乐等心理迅速发展, 对后勤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后勤要重视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建设, 为学生构筑优美、舒适、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 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 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提升高校后勤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 一方面, 引入竞争机制, 逐步放开高校后勤服务市场, 另一方面, 逐步将后勤企业推向社会市场, 参与社会服务市场竞争, 后勤企业将面临优胜劣汰的激烈的市场竞争, 而依赖性、竞争意识不强以及狭隘的自我保护意识, 正是社会化后勤企业的三个致命弱点, 如果后勤企业在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市场的调查研究, 不构建具有后勤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就会逐步丧失校园服务市场的立足地, 更没有实力去开拓校外市场。

2. 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践行高校后勤“三服务、两育人”宗旨的需要。

“三服务, 两育人”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宗旨和重要原则, 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则是推进和深化“三服务, 两育人”活动, 实践“三服务, 两育人”的具体体现和表现形式。高校后勤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成长环境, 决定后勤企业比一般社会企业多了一层责任, 要求其提供的后勤服务必须坚持“教育属性”导向, 以是否有利于学校稳定,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教育和身心健康为标准, 可以说,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置身于其中的学生, 具有潜移默化的微妙影响和教育作用, 是培养学生思想行为的激励因素, 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 可以促使青年学生形成高远的人生格调和价值追求, 促进高层次合格人才的培养。因此, 高校后勤在发展高校先进文化, 培养德智体美劳高素质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后勤应通过加强自身企业文化建设, 以优质的服务、优良的作风、优美的环境服务于广大师生员工, 发挥其社会示范作用和育人功能。

3. 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增强高校后勤企业凝聚力的需要。

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人心, 激发员工无穷的创造力和巨大的工作热情, 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高校的后勤企业与社会成熟企业相比, 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压力, 更需要后勤员工团结一心, 坚定信念, 努力拼搏。建设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贴近员工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 通过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的机制, 引导后勤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 增强与高校后勤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高校后勤企业的发展目标内化为每个人的奋斗目标, 形成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生机勃勃的集体力量, 做到“人企合一”。

4. 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提高高校后勤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中外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证明,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 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 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高校后勤企业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管理模式还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 需通过企业文化建设, 逐步建立和完善后勤员工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规章制度、管理方式、行为规范, 促进企业管理上水平、上层次, 逐步走向科学管理。

三、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路径

1. 以人为本, 提高高校后勤员工整体素质。企业是以人为

要素的经济组织, 高校后勤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的竞争, 而服务和管理的主体是人, 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最终取决于人的因素。对人的尊严的尊重, 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对人的需求的满足, 是高校后勤企业的立身之本。现代优秀的企业,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无不树立“以人为本”。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 把关心员工、尊重员工、提高员工素质作为其基本方针, 重视员工参与企业决策, 培育和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高校后勤企业要利用职工业余时间组织文化学习、技能培训, 开展各类文娱、体育活动, 使职工通过各种活动, 增进彼此了解, 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使企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更具凝聚力, 为后勤企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 服务为本, 培育高校后勤企业核心价值观。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结合高校的特殊背景, 从建立和谐的后勤文化体系入手, 明确高校后勤企业服务的理念、方式、内容, 形成企业独特的核心价值观。服务理念上, 要注重对职工进行服务意识培育, 以师生的需求为标准, 树立“要把困难留给自己, 把方便让给别人”的服务观念, 把服务与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学校综合实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结合起来, 使师生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一种产品, 同时还是一种享受;服务方式上, 要引进社会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模式、管理的方式方法来转变传统高校后勤服务的观念, 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程度, 开展感动式、主动式、全程式、预约式服务, 增强为教育事业服务的能力;服务内容上,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促进后勤服务管理, 改进后勤服务方法, 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探索与发展全新的后勤服务形式。

3. 立规践矩, 建立健全高校后勤企业刚柔相济的规章制度。

企业文化是刚柔相济的管理艺术。刚性管理是凭借制度约事、纪律监督直到惩处、强迫等手段进行;柔性管理是依靠激励、启发、诱导等方法进行的。刚性管理是以任务为中心的强制性的、直接的、外在的管理, 它注重理性, 富于刚性;柔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非强制性的、内在的、人性的管理, 它注重感性, 富于弹性。刚性管理中的制度、纪律是企图通过对人的活动的限制达到管理的目的;柔化管理的“自我改善”, 以满足职工的多层次需要为目标, 能深层次地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 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使其不仅自觉提高各自的工作目标, 而且愿意挖掘潜能、发挥天赋, 做出超常的工作成就。

4. 领导带头, 典型引导, 广泛宣传。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不仅仅是职工手册上的文字, 不是抽象的教条与乏味的口号,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文化的渗透、理解、共享, 使文化成为职工的“共同知识”。领导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龙头, 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是无声的号召, 对职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 要塑造成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 领导者应成为这种价值观的化身, 并通过自身行为向全体职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傅祖浩.构建与先进文化相适应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3, (10) .

[2]胡哲锋.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企业文化建设[J].兰州学刊, 2006, (5) .

浅谈高校大学生企业文化教育 篇9

在人力资源这个特殊的市场, 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 而作为人才培养一个重要机构的高校来说, 如何尽可能培养出优质的毕业生, 将学生这种特殊的商品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将是高校一种自身能力和综合实力的体现。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 企业管理由科学管理阶段向文化管理阶段转变。人们工作的动机也已由物质需求转变为精神需求, 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时, 不再单纯关注企业的待遇、工作环境, 而是更加关注企业文化层面的诸多问题。事实上, 毕业生在与企业发生各种纠纷和冲突时, 大部分是因为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差异, 更多的矛盾源于毕业生无法适应企业的制度规范、价值观念等, 这也正是其不适应企业文化的表现。因而, 让现代大学生认识并适应企业文化, 及时协调自身更好地适应企业的文化, 是与专业技能培养同样重要的问题。而如何去培养出一个能充分适应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 同时还需要用文化的氛围去引导和影响学生, 才能有助于他们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也能更好地走入社会, 另外, 对学校而言, 这也有利于提高学校能力和名声, 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1 学习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理论是建立在行为科学理论基础上的, 强调以人为本、坚持把人作为企业管理和一切工作的中心, 充分反映了对生产关系要素本质的客观认识, 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企业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重视企业文化理论研究, 坚持企业文化建设, 既能够避免“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的片面做法, 又能够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2]。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它不只是我们的生活状态和氛围的代表, 同时也是一种理念的传播, 更是人们一种人生观、价值观、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的象征。“以就业为导向”是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思想。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授学生以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更要授学生以适应企业管理制度的能力和素质。因此, 学习企业文化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企业文化这种无形的东西至今之所以能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正因为他能够给一个团体、一个组织带来一种精神动力。焕发人的精神, 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鼓励和促使人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使每个人都能体现出最大的价值, 从而给该组织或团体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企业文化可以给员工带来一种积极的刺激, 让每一个人都拥有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 同时, 在工作中释放出自己全部的激情, 而员工这样高效率的工作必将会给企业带来预想不到的效果和利益。

学习企业文化的方式很多, 首先大学生可以积极阅读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 尤其是有就业意向的企业的文化书籍。比如, 当我们有兴趣到西安杨森应聘时, 就必须了解西安杨森以“鹰”为代表形象的企业文化, 了解其“不仅要做出头鸟而且要做搏击长空的雄鹰”的精神;如果你对海尔公司感兴趣, 就必须理解海尔人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只有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 才能真正地将个人的发展融入企业的发展之中。

其次, 高校应在毕业班级开设企业文化课程, 或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增设企业文化方面知识, 并将其作为毕业生素质拓展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企业文化进课堂, 加强对大学生企业文化教育。

再者, 高校还可以引导大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或社会实践等方式学习和了解企业文化。比如, 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开展文化调研, 或邀请企业家或者企业管理者到学校宣讲企业文化。高校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企业招聘会, 或者到企业短期实习等形式了解企业的文化。

2 适应企业文化的紧迫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客观存在, 是企业形象的本源, 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 文化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日益突出。

对于大学生来说, 选择一份有发展并适合自己的职业是最重要的问题。然而, 什么样的工作才能满足该基本要求呢?工资待遇优厚?工作条件舒适?不尽然!这些对于员工来讲只是“保健因素”, 真正的“激励因素”则是企业工作本身, 包括:企业岗位需求与个人兴趣爱好的差异, 企业共同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差异, 企业要求与个人习惯的差异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就业观念的转变, 公司管理制度、人际关系、个人发展环境、文化氛围等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择业时关注的重点, 企业文化对大学生择业起着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 适应企业文化已成为大学生择业不可回避的问题[3]。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以及社会贡献功能, 都将对企业的工作方式、领导方式产生影响, 而这也将直接影响毕业生在企业的发展。企业如何对待新员工, 工作文化、思维方式怎样, 工作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是否干涉员工私生活, 是否给员工培训机会等等, 都影响着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影响到员工的敬业态度和职业责任感。如果高校毕业生不能适应该公司的人际关系, 不能理解上司和领导对待员工的管理方式, 就无法开心地为公司服务。因此, 大学生在择业时, 选择自身适应的企业文化是十分必要的[4]。

3 企业文化教育的前瞻性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人格化的性格”, 包含有以下几个特征:综合性、服务性、可传性、易变性、继承性、适应性、结构性和独特性。而作为高校中存在的校园文化与其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教育功能, 对身在其中的大学生有很强的熏陶作用。首先在加强企业文化教育过程中, 要认清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 如果认识不清往往会影响大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这些差异是高校必须加以引导且大学生必须辨证吸收的部分。其次, 对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中共性的部分, 也存在着应用领域和实际效能的不同, 存在着共而不同, 同而不一的现象, 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此, 为了有效地实施企业文化教育, 必须要注重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 在融合中寻求共性, 适应差异, 形成共识。在校企文化融合过程中, 尤为重要的是, 要积极尝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 不仅是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也是增强企业文化教育前瞻性、树立大学生企业文化观的重要途径。

首先, 高校可以根据毕业生就业实际, 与学生就业的企业共同商讨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积极邀请有关企业进校园宣讲和推广企业文化;其次,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入企业文化因素, 尤其在制度建设方面, 重点抓好企业要求又能在学校阶段落实的部分, 比如说文明规范用语、佩带工作牌、考勤制度等, 在文化建设上全面贯彻“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再者, 学校应积极开展企业文化调研, 把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纳入学生毕业实习的考核体系中等等。

总之,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核心和灵魂,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文化传递、传承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专门场所的高校, 有必要加强大学生企业文化教育, 引导大学生关注企业文化, 并适应企业文化。这样既能使学生更符合企业的要求, 顺利就业, 又能使他们更快适应社会、适应企业, 有利于个人, 也有利于企业。因此应该把企业文化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由建勋.现代企业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张德.企业文化与CI策划[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刘晓峰.现代工业企业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 篇10

这是确保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 也是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只有后勤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 一方面才能获得进行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所必需的经济支持, 另一方面也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措施真正得以贯彻执行, 而不是停留在口头阶段或形式上。另外, 后勤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其他员工起到了敲警钟的作用:高层领导的重视使得普通员工在心理上不会对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过于粗心大意, 相反还必须在行动上予以配合与支持。这就是领导的权威效应。在浙江林学院产业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后勤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使得其企业文化建设进展比较顺利:在调查的执行阶段, 由于公司高层领导的带头支持, 笔者所进行的调查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就顺利完成了。

二、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持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进行从一开始就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从过程上来看, 要进行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 首先就需要对后勤集团进行相关的调查和访问 (这是第一阶段) , 而这个调查和访问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而且需要财力的支持。在调查报告形成后, 要针对后勤集团的现状提出有效的企业文化纲要以及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 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就进入实施阶段。实施阶段一般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企业文化的导入阶段, 其次是完善深化阶段, 紧接着就是维护提高阶段。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层次, 有不同形式的培训, 而培训的顺利进行需要大量资金。此外,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后勤集团始终要注意运用相关媒介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提供服务, 而与媒介的合作同样需要资金。此外, 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企业精神, 而企业精神原本是无形的, 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才能实现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化, 也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精神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企业精神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化形式之一就是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即CI) 的塑造。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塑造也是需要大量资金作后盾的。因此, 在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一定要准备一笔专门资金以备用。在浙江林学院产业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集团的高层领导就曾明确表示:由于公司目前的CI没有内涵, 因此将会根据企业理念的相关内容对其进行更改, 以更能体现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 而CI的变更将需要上万的资金投入。

三、加强文化传播

(一) 明确传播者主体。

传播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源, 也就是讯息的发送者。在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 有很多传播者。而这些传播者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传播者在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而只是在特定的阶段处于主体地位。既然如此, 那么, 在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同阶段, 就要弄清楚各个阶段的传播者主体是哪一部分人, 这样, 才能确保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在传播过程中不会出现障碍, 从而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效果。在经过相关的调研之后, 导入后勤企业文化的时候, 首先处于传播主体地位的是后勤企业的高层领导。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最初都是由他们所倡导的, 而且作为后勤集团的领导, 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这种权威性从信源的可信度来看就有助于增强传播效果。也就是说, 后勤集团高层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引起后勤其他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 从而在后续的企业文化传播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以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顺利进行。当后勤企业的高层领导已经大致领略了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之后, 企业文化的传播主体就转移到了后勤企业中层员工的身上。这时, 他们在确保企业文化由高层向基层传播的过程中起着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如果他们不能正确领悟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 那么, 经由他们传递给基层员工的信息也就很容易出现偏差, 从而严重影响到传播效果。

因此, 当中层员工处于传播者主体地位时, 要确保他们的传播者主体地位, 以确保相关讯息能顺利到达信宿———基层员工那里。当讯息被广大基层员工接收到时, 传播者主体再一次发生了转移:由中层员工转移到了基层员工。在很多情况下, 有关后勤企业文化的讯息都是由基层员工传达给目标受众, 即广大师生员工的。因为, 基层员工大都是工作在第一线的, 他们是直接与广大师生员工接触的, 也就是说后勤企业的众多目标受众是通过与基层员工的接触来感受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后勤基层员工是否真正领悟了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 并将它切实贯彻到其具体的服务工作当中去, 就显得至关重要。也就是说, 基层员工是否意识到自己的传播者主体地位, 并将自己的传播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师生员工能否切实感受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 还直接影响着后勤集团在广大师生员工心目中的形象。而且, 从后勤集团的发展来看, 后勤基层员工的这种传播者主体地位还不是短暂的, 而是长期的。只要后勤集团存在, 那么基层员工的这种传播者主体地位也就不会消失。因此在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传播过程中, 切不可忽视基层员工的这种长期的传播者主体地位。

(二) 明确传播内容。

这一点在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传播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传播内容不清晰的话, 那么不仅会导致信宿接收信息的困难, 而且会使得传播效果大受影响。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传播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物质文化等。

(三) 确定相应的传播渠道即媒介。

媒介是信息的载体, 在后勤企业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目前, 随着社会的发展, 媒介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当然, 媒介的多样化也为后勤企业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因为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媒介进行传播, 从而形成立体传播攻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一媒介在传播过程中所导致的受众覆盖面不够广或者传播效果不明显的弊端。而在目前, 高校后勤集团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的媒介还是比较多的。其内部的媒介就包括了后勤集团的网站、后勤集团的公司简介、员工手册、公司内部报刊。这些都是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媒介。在这当中尤其要注重对网络媒介的运用。笔者在为浙江林学院产业后勤集团进行企业文化的相关调查时, 发现网络是相关受众了解后勤集团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 根据传播对象确定相应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由意见领袖实现“少数人影响多数人”的传播效果。而在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就存在着两种对不同传播对象发生作用的意见领袖。第一类是对基层员工起作用的意见领袖, 这一类人一般就是后勤企业树立的企业英雄。他们往往由于具备较高的思想境界、业务能力而成为广大基层员工一致效仿的对象。由于他们来源于基层, 并表现突出, 因而他们的言行对基层员工的导向作用是很大的。另外一类就是对广大学生起作用的教师。由于教师本身的职业特殊性导致学生一般而言对教师的话还是比较认可的, 而这个认可就使得教师也成为一类意见领袖, 由于教师与广大学生一样, 也是后勤服务的顾客群体, 因此, 教师用自身的消费经历向学生传播后勤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 就避免了后勤集团“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的嫌疑, 从而增强了传播效果。

(五) 根据反馈意见对后勤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

它在后勤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其实是必需的、但又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反馈才能确定传播的实际效果如何, 是否偏离了企业文化发展的最初方向。如果发生了方向偏离, 那么就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将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对于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来说, 最常见的一个方向偏离就是在看到后勤集团企业性质的前提下, 将追求经济效益放在后勤集团发展的首位, 这就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与偏离。高校后勤集团虽然目前已是企业性质, 但是它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将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而是应将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保障服务放在首位。而要获得相关的反馈意见以确定是否发生方向偏离可以采取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然后根据反馈结果进行及时的调整。

参考文献

[1]王宏来.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开创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J].石油教育, 2003, (2) :89-93.

文化认同,与高校共鸣 篇11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一学生,回顾高考,我感慨颇多。高考是人生重大的转折点之一,如果想通过万人竞渡的高考进入一个优秀大学,在取消竞赛加分保送的大环境下,自主选拔是一条不错的捷径。

首先我想谈谈自己对自主选拔的认识,让大家了解下为什么大学会增加自主选拔。从我身边看,一些有特殊才华的同学,并不能在高考这一张试卷中显示出他们的特殊优势,所以,高校为了挑选出这样的学生才启动自主选拔。那么如何考察出学生的特殊才华呢?答案很明显,还是要通过考试。对学习成绩总体均很优秀或只某一学科有特长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超出高考难度的笔试考察,对音乐、乐器、舞蹈、体育等艺术方面的特长,则可以通过艺术特长生的一对一考察进行选拔。

现在高校的自主选拔主要由笔试和面试组成,有些高校的部分名额只需要参加面试。那么面试考察什么呢?在自主选拔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在面试这个环节中招到的学生主要是与高校自身传统文化相吻合的学生,即高校与被选择的学生有文化共鸣,学生对高校有文化认同感。可见,对于学生素养的考察主要在面试环节。

每所高校在悠久的历史中会形成本校特色文化。拿清华来说,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风是“行胜于言”。所以清华喜欢听话出活的学生,更加注重集体主义的教育和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另外,清华号召强身健体,有“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以上这些都是清华自身的特色文化。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文化和其他大学的文化虽然有交集,但是突出的重点不尽相同。就如清华强调集体主义,北大强调个人自由,并不是说北大不要集体主义,清华不要个人自由,仅仅是突出强调的重点不同。总之,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突出的文化特色。

如果想在自主选拔面试中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就要尽最大可能让面试官产生文化认同感。如果认为自己本身并不具备这些品质,或者潜意识中并没有渗透这些文化,那么最好在参加面试前一段时间内每天暗示自己,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短暂的心理暗示之后,面试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这种文化素养,就很容易与面试官达成一种文化认同感。

这种文化认同感也给了我们一个回答问题的方向,透过清华的文化传统,我们可以了解到清华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果自己在清华注重的方向上有特长,那么就可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尽情展示。如果不知道这种文化认同的存在,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会不知道哪句话在面试官的心中更有分量,更能与面试官产生共鸣。有了方向,回答问题的时候围绕这个方向进行,会使回答重点更加突出,语句更有逻辑,表达更加自然。

对于面试本身来说,面试过程表现的重要性要大于问题本身的对错。近年来各个高校已经进行数次自主选拔考试,面试题目多种多样,有的甚至可以称为千奇百怪,但是在清华的面试中很少会出现虚无缥缈的问题,大部分问题看起来是没有正确答案的,不论怎么回答,只要自圆其说就可以。不过,尽管很多面试考题不设正确答案,却并不妨碍这些问题有老师“喜欢”或者“想”听到的答案,这些答案就基于文化认同。在清华生活了几年的学长们说,如果让他们去参加自主选拔面试,考官一提出问题,他们就能够知道考官最想听到的答案是什么,问题背后隐含的清华文化是什么,他们很容易就会答出考官“最想听”的答案。

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面试官“最想听”的答案是怎么形成的。假如现在的面试考题是“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为什么?”这个问题是一个很符合面试要求的题,自然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考虑一下清华的文化,清华想要培养将来能够成为治国栋梁、学术英才和商业奇才的人,这三方面覆盖面极广,任选一个人都符合要求。继续考虑清华文化,清华提倡爱国奉献,考虑到这点,上面选择的人物就有限制了,而且也为下文具体展开论述提供了最宝贵的论点。考虑到面试留给我们的思考时间,想到这里我们就可以作答了。如果在学术英才中选一个代表的话,我们可以选择清华的前辈,比如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论述自己为什么崇拜他的时候,他爱国奉献的精神一定要放在第一点而且是重点来作答,然后再略答两个其他的原因。这样,一个面试官“想听到”的答案就形成了。

文化认同同时也标明了面试回答时的一个雷区,即严重与学校文化传统相悖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是绝对不可以踏入的。如果回答我的偶像是本·拉登,因为他制造恐怖袭击炸了美国的五角大楼,后果可想而知。

这里有一个误区,并不是只有符合大学的文化认同才能够得高分,这个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会有助于我们得到一个中等以上的分数,不排除剑走偏锋而得到高分的可能。达到文化认同只是能够提高我们得到比一般人较高的分数,而且这种方式比剑走偏锋保险得多,并不意味着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况且,这个文化认同感永远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我们还要编织好自己的“锦”,练就一身扎实的硬功夫。综合起来,就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回答有逻辑有想法有深度,言行举止有礼貌等等。

在文化认同方面,我发现身边的同学也会出现一些误区,有的是错误理解了某些文化观念,有的是没有注意到小节而出问题。比如,在“行胜于言”的理解上,好多同学栽了跟头。清华崇尚“行胜于言”,是要求说得好,做得更好,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反对那些夸夸其谈不切实际的人,而不是少说多做。有些同学因此畏首畏尾,生怕在面试的时候表达过多而引起反感,导致面试紧张,正常水平没有发挥出来。有些同学在简历上和言语中常常说我做过什么职务,很少提及自己做过什么事。面试官都了解,一些高中为了增加考入清华的人数,将一些荣誉和重要职务统统分配给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是并不让他们担任具体的工作,这样造成了来面试的人很可能三个里有两个学生会主席,一个团总支书记。对此,面试官早已厌倦,如果能在面试中提到我曾经主持过或者组织过什么大型活动,这样就展示了自己并不是“吃空饷”的“闲人”,而是货真价实实现“双肩挑”的优秀学生,这样会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

面试是一个全方位考察人的品行的考试,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求、动机、目标、抱负、信念都可能涉及,最重要的是诚信,没有的不要编,不懂的不要说,不会的坦诚地说不清楚,耍小聪明很容易被面试官发现,这样得不偿失。

文化统战与高校的文化统战工作 篇12

一文化统战的内涵

1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 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 意思是耕作土地, 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据专家考证, “文化”及其所指在中国语言文化系统中古已有之。“文”的本意, 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载:物相杂, 故曰文。“化”, 本意为改易、生成、造化。《礼记·中庸》载: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文”与“化”并联使用, 最早见诸于战国末年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 天文也。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是:从广义来说, 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 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本文的研究采用的是“文化”的狭义概念。

2文化统战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文化有民族性, 是一个民族赖以延续的灵魂。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和体认, 并由此产生深层心理沉淀。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 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 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 是文化认同的依据。拥有共同的文化认同往往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乃至政治认同的基础, 而在社会各阶层最广泛地实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是文化统战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观的提出始于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 文章有“文化革命的统一战线”的言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同时期, 文化统战被赋予了不同的所指。新世纪新阶段的文化统战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

基于文化和统一战线的含义和所指, 文化统战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其一, 通过追求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达成理解和接受;其二, 以具体的文化教育宣传熏陶为交流媒介, 实现社会各阶层最广泛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

统一战线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 人的思想的深层次内核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 是一个文化层面上的问题。因此, 文化统战工作是一个能触及到思想深处的统战工作手段。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执政的策略和工具, 统一战线应该符合社会化的发展规律。文化统战根植于“以人为本”的统战理念, 统战工作要以人为本, “人”是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以往实际的统战工作中, 许多人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实践这一点, 片面强调统战工作的工具性。统战工作的社会化, 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根据成员的利益需求、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文化水平的差异性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 由注重声势向讲求实效拓展, 由片面灌输向整体渗透拓展, 由单一教育向多元协商拓展, 提高统战工作的整体效力。[1]文化统战符合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社会化的客观需要, 并有着深刻的内涵。高等院校的文化统战工作需要从社会化中寻找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二作为文化统战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统战工作

高等院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 拥有大量的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外干部, 具有人文荟萃的优势。做好高校统战工作, 团结广大党外知识分子, 并通过他们团结社会上的各种力量, 对于实现校园和谐、社会和谐, 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统战工作由于具有鲜明的文化统战工作的特点而成为文化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高校统战工作具有鲜明的文化统战特点

首先, 高校的基本社会职能是教书育人、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在这三个基本社会职能中都包含了文化传播的内涵。教书育人是高校最基本的功能, 因为有了学校传播知识而使得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发展下去,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高级专业人才的场所, 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其传播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使命更为鲜明;高校的科研创新工作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新工作, 无论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科研创新, 都具有文化层面上的创新内涵;服务社会是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渠道, 高校通过服务社会来实现高校的一部分文化传播的功能, 并通过服务社会来实现对社会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基于高校的这些文化功能, 高校的统战工作作为高校党委工作的重要方面, 其文化统战的特点就极为鲜明。

其次, 高校是社会人文名望所聚, 各个学科领域的领袖人物中相当部分是党外人士, 他们各领风骚, 成为所处时代的榜样。从中国近现代举办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以来, 享有盛誉的一代代思想先驱、文学巨匠、史学大家、经济学者和管理大师等治学大家, 开创了一代代的治学风尚, 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在近现代史的文化发展过程中, 这些各领风骚的时代领军人物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成为了其所处时代的领军人物。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风吹雨打而仍在当今不断焕发出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 高校中历代的治学大家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精神演绎功不可没。当前高校中拥有数量众多的党外高级知识分子, 他们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点对象, 在他们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同时, 也使高校统战工作通过他们延伸至他们所能影响的领域, 成为高校文化统战内容的延伸。

第三, 高校的文化辐射力覆盖社会各领域。高校的各个学科专业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文理科各科诸如文、史、哲、法、数、理、化、农、医、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门类, 都与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相衔接, 使得高校的文化传播辐射力覆盖了社会各领域。因此, 高校的统战工作的文化辐射力也同样可以延伸至社会的各领域, 高校的文化统战工作影响力也可以延伸至社会的各领域。

2高校统战工作应承担起文化统战的使命

高校的高等教育和人文荟萃的特点, 客观上使高校统战

72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02

工作拥有文化统战的优势。通过高校的文化教育活动可以使社会受众产生文化认同感, 并由此产生深层的文化心理积淀, 使高校统战工作的文化统战在无形中深入人心。通过文化认同实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乃至政治认同, 这是高校统战工作在文化统战层面上的内容。因此, 高校统战工作要充分认识到高校统战形势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任务,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开展高校的文化统战工作, 切实把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深入人心, 在文化的层面上开展统战工作, 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统战工作优势,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开拓进取, 不辱使命, 真正发挥统一战线重要的法宝作用。

三充分发挥高校统战资源优势, 拓展文化统战工作

当前, 高校的人才集聚功能越来越明显, 党外人士越来越多, 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统战资源优势,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创新文化统战的方法和途径, 真正发挥统一战线重要的法宝作用。

1发挥高校人文荟萃优势, 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正确方向

高校统一战线中人才济济, 高级知识分子比较集中, 统战对象中有各民主党派成员、党外知识分子、党外代表人士、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少数民族以及归国留学人员等, 有明显的人才优势和多学科集群的优势。在高校文化统战工作中, 应发挥高校人文荟萃的优势, 在党委和统战部门的领导下, 汇聚统一战线的力量,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通过一大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秀文化传承理念的专家学者,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 把握学校文化教育和社会文化生产的主导权,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占领社会文化市场, 从而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为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 使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能够在健康的文化氛围中学习和成长。通过高校统一战线卓有成效的工作, 最广泛地汇聚高校的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影响力, 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最终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2正确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抵御文化歪曲及恶意渗透

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及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的背景下,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显著特征, 外来强势文化和本土传统文化之间的渗透与反渗透更使各民族国家的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 中国也不例外。表现在高校中就是多元文化的倾向较为普遍, 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恶搞我国传统文化的“搞怪文化”产品, 如《大话西游》、《Q版三国》等, 既歪曲了中国早已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常识, 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民众对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德的认同, 并造成青少年思想认识上的混乱。此外, 还存在境外宗教势力的恶意渗透、文化虚无主义———否定和虚化国家主流文化的倾向, 以及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某些借文化交流之名行文化侵略之实的行径等等, 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高校作为文化领域的主战场和青年成长的摇篮, 直面这一情形和采取应对措施责无旁贷, 这也是高校文化统战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要做好抵御文化歪曲及恶意渗透工作, 从文化统战的角度看, 就是要正确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形成抵御文化歪曲和恶意渗透的防火墙, 以对社会民族负责任的态度培养好国家建设的接班人。

3发挥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拓展港澳台侨文化统战工作

中华文化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凝聚中华儿女的内在动力是基于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文化统战就是要使统战对象产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在当前, 由于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的深层性和复杂性, 要实现港澳的人心回归和台湾的统一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依靠我们长期、细致地做好争取人心的工作, 使港澳台侨同胞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共享祖国的荣誉和尊严, 从而实现“中国人”身份的自我认同。实现了文化认同, 进而有助于实现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 在此基础上的政治认同就有了坚实基础, 维护“一国两制”和《基本法》, 保持港澳的繁荣稳定就有了根本保障。[2]从香港和澳门两地当前的政治生态来看, 单纯通过经济手段已不能全面适应它们内部实际情况的发展和维护“一国两制”长远稳定发展的需要, 我们可以从文化统战中寻找智慧和方法, 培育港澳台侨新生代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校中来自港澳台侨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 高校的对外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也越来越频繁, 这些都是开展高校文化统战工作的有利条件。我们可以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唤起港澳台侨新生代的民族认同感。虽然港澳台侨学生成长经历不同, 但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根, 即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在他们身上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禀赋。来大陆读书的港澳台侨学生更能深刻地领会中华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内涵, 也更能与博大精深的中华历史文化产生共鸣, 从而产生文化认同, 为进一步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最终实现政治认同。

4强化文化统战的“文化”意识, 提升文化统战的整体软实力

文化统战是政治学的范畴, 是一种政治手段, 但高等院校在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时候, 应尽量增加“文化”的成份, 强化文化统战的“文化”意识, 提升文化统战的整体软实力。通过“文化”的内容来感召和影响统战对象, 使统战对象在春风化雨的文化感召力的引领下, 从精神的层面产生认同感, 从而实现文化统战的目标。

强化文化统战的“文化”意识, 我们可以从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力量和灵感。能够在世界上存在的民族都具有自己的爱国主义传统或精神。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是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锤炼和融汇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热烈、久远和深厚的情感和精神归宿, 是一种对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情感在历史的长河中, 培育出了中华民族国而忘家、精忠报国的浩然正气和伦理价值观念, 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 升华为爱国意识, 并形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所特有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 这是高校统一战线开展文化统战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5利用区域文化的同根优势, 拓展文化统战的国际空间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历经世代而传承至今的, 是中华民族华夏大地各区域文化的集大成者, 分布各地的各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有着同根的关系, 是同根同源的。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高校在文化教育交流方面是主力军, 我们可以通过各地的区域文化同根优势, 拓展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统战国际空间。如, 广东的岭南文化就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 岭南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在传统文化艺术方面, 从粤语、粤剧、广东音乐、广东曲艺、岭南书法、岭南画派、岭南诗歌、岭南建筑、岭南盆景、岭南工艺到岭南民俗和岭南饮食文化, 都反映出岭南文化内涵丰富、独具一格和绚丽多姿的岭南地方特色。其中粤语 (又称为广东话) 在中国广东、广西中南部及香港、澳门和部分东南亚国家或地区, 以及北美、英国和澳洲华人社区中被广泛使用, 可以说岭南文化在广东与香港澳门等地是处于文化同根的状态。我们可以利用区域文化同根同源的文化认同感, 充分调动岭南文化的积极因素, 发展岭南文化的优秀成分, 形成岭南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扩大岭南文化统战在国外的影响空间, 拓展文化统战在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及北美等地的影响力, 在岭南文化所能影响的区域和人群中产生影响力和凝聚力, 为港澳的稳定繁荣贡献力量, 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文化统战应有的贡献。

总之,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创造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特别是优秀的中华历代文化经典, 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而具有巨大的心灵支撑和强大的内在文化驱动力。高等院校开展文化统战工作,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要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力量, 强化文化统战中的“文化”意识, 增强文化统战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从而提升文化统战的整体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张艳娥.关于统一战线社会化的理性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 2007 (4) :75.

上一篇:阻抗保护下一篇:专业英语教材